地質通報雜志簡介
《地質通報》自1982年創(chuàng)刊,經國家新聞出版署批準,由中國地質調查局主管主辦的學術月刊,CN:11-4648/P,ISSN:1671-2552。本刊積極探索、勇于創(chuàng)新,主要交流科學領域的研究成果與最新進展。
《地質通報》遵循“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以推動地質調查與地質科技創(chuàng)新發(fā)展,為國民經濟建設和社會公眾服務為宗旨,力求全面展示和及時報道地質大調查全新領域——基礎地質調查、礦產資源調查評價、災害預警工程、技術發(fā)展工程、數字國土,以及相關地質科學研究領域的新進展、新成果、新發(fā)現(xiàn)、新方法。
《地質通報》雜志學者發(fā)表主要的研究主題主要有以下內容:
(一)羌塘中部;青藏高原;糖尿?。磺继?;地球化學
(二)花崗巖;地球化學;北秦嶺;地質意義;東昆侖
(三)青藏高原;地震;第四紀;西藏納木錯;古地震
(四)青藏高原;羌塘中部;地球化學;蛇綠巖;藏北羌塘中部
(五)礦山地質環(huán)境;重金屬;農田土壤;小秦嶺金礦區(qū);重金屬污染
(六)渤海灣西岸;全新世;牡蠣礁;貝殼堤;潮間帶
(七)青藏高原;羌塘中部;班公湖-怒江縫合帶;地球化學;羌塘南部
(八)滑坡;地質災害;危險性;汶川地震;滑坡災害
(九)成礦預測;遙感;隧道;GIS;基于GIS
(十)重金屬;小秦嶺金礦區(qū);金礦區(qū);農田土壤;重金屬污染
地質通報收錄信息
地質通報雜志榮譽
地質通報歷史收錄
- 北大核心期刊(2023版)
- 北大核心期刊(2020版)
- 北大核心期刊(2017版)
- 北大核心期刊(2014版)
- 北大核心期刊(2011版)
- 北大核心期刊(2008版)
- 中國科技核心期刊
-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核心(2023-2024)
-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核心(2021-2022)
-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核心(2019-2020)
-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核心(2017-2018)
-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核心(2015-2016)
-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核心(2013-2014)
-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核心(2011-2012)
- Scopus數據庫
- 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
-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
- 地學數據庫
- 化學文摘(網絡版)
- 文摘雜志
地質通報雜志特色
1、題名簡明、具體、確切,概括要旨,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可加副標題。
2、正文中如需對引文進行闡述時,引文序號應以逗號分隔并列排列于方括號中,如“文獻[1,2,6,9]從不同角度闡述了……”
3、在正文之前引出摘要,不超過200字,5號宋體;前加[摘要]兩字,5號黑體。
4、參考文獻須選用公開發(fā)表的文獻,不得引用內部資料、待發(fā)文獻。須按正文中出現(xiàn)的先后順序列于文后,并在文中相應位置加注序號。
5、注釋:主要用于對文章篇名、作者及文內某一專題內容作必要的解釋或說明。序號在注釋處右上角用阿拉伯數字①②等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