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3-01-08 11:56:24
序言:寫作是分享個人見解和探索未知領域的橋梁,我們?yōu)槟x了8篇的青少年體育論文樣本,期待這些樣本能夠為您提供豐富的參考和啟發(fā),請盡情閱讀。
[論文摘要]當代青少年學生存在著比較嚴重的逆反心理現(xiàn)象,常常使教師和家長表現(xiàn)出難以應對的困惑,以致使他們的教育熱情和積極性受到挫折和影響。因此。如何有效應對青少年學生逆反心理的問題,便值得我們正視和探討。本文闡明了逆反·心理的本質,指出了逆反心理在青少年學生身上的種種體現(xiàn),論述了應對青少年學生逆反心理的對策。
在對青少年的施教中,老師和家長普遍感到當代青少年學生存在著比較嚴重的逆反心理現(xiàn)象。逆反心理正使許多教師和家長的教育熱情和積極性受到挫折和影響。為此。揭示逆反心理的實質、分析其成因、尋求解決它的對策等問題便擺在我們面前。
一、逆反心理的本質
青少年期是自我意識發(fā)展的第二個飛躍期,突出的表現(xiàn)是內心世界更為豐富。他們在日常的生活和學習中更多地進行反省,“我到底是個什么樣的人?”“我的特征是什么?”“別人是如何看待我的?”等等,這些有關“我”的問題常??M繞在他們的心頭。記日記是他們的明顯表現(xiàn)。到了高中,學生的自我意識基本穩(wěn)定。這一時期,青少年普遍存在著反抗心理。心理學上稱這一時期為“逆反心理”期。
關于逆反心理的本質是什么,目前人們的認識不盡相同,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其中有一種說法比較一致:“逆反心理是客觀環(huán)境與主體需要不相符合時產生的一種心理活動,具有強烈的抵觸情緒”。簡言之,逆反心理是一種特殊的反對態(tài)度,是青少年在長期的社會化教育過程中形成的對認知信息的比較穩(wěn)定的一種心理傾向,其心理結構是由認知、情感、意向三種心理因素構成的。進一步分析,它具有以下特點:
(一)從結構來看,逆反心理是認知、情緒和行為傾向三者的有機統(tǒng)一。逆反心理的認知成分是指對逆反對象的知覺、理解及評價;情緒成分是指對逆反對象的抵觸情緒,即人們對逆反對象是反感或厭惡的;行為傾向是指對逆反對象意欲表現(xiàn)出來的行為,即逆反行為的準備狀態(tài)。三者中,逆反心理的認知成分是基礎,如果不對客觀環(huán)境是否符合個體需要關系進行認識,是不可能有相應的情緒與行為傾向的。抵觸情緒是主要成分,往往起支配作用。當逆反心理形成之后,只要逆反對象一出現(xiàn),主體往往使認知、行為傾向服從它,從而維持整個態(tài)度中知、情、意三者的平衡。
(二)從特性來看,逆反心理是社會依存性與相對獨立性的有機統(tǒng)一。逆反心理與其它社會心理一樣,具有兩個基本特征:一方面依賴于它所反映的對象,即社會存在;另一方面對所反映的對象又具有相對獨立性。逆反心理受社會存在的制約,它產生于客觀存在不符合主體需要之時,并不是無緣無故的。當需要得到滿足時,則不會產生。另一方面,逆反心理不是人們對社會存在簡單被動的反應,而是經過加工改造的能動反映。
(三)從作用來看,逆反心理有積極與消極之分?,F(xiàn)在有一種傾向,提到逆反心理,不是認為它是好的,就是認為它是壞的,甚至認為它是一種變態(tài)心理。把逆反心理說成是一種變態(tài)心理顯然是錯誤的,因為逆反心理是人腦對一部分客觀事物的正常反映,任何一個正常的社會成員都可能產生。至于評價逆反心理的好與壞,一定要視具體情況而定,其判斷標準是看某一逆反心理能否對客觀事物進行正確反映。因此抽象地談論它的積極與消極是不正確的。
(四)從存在來看,逆反心理是相對穩(wěn)定性與可變性的統(tǒng)一。某種逆反心理一經形成,將持續(xù)較長時間而不易改變。每當對象一出現(xiàn),就以相同態(tài)度待之,從而表現(xiàn)出一定的穩(wěn)定性。但是,逆反心理又是一種可變的社會態(tài)度,在導致逆反對象的條件根本變化后,原有的逆反心理也會逐漸淡化。直至消失。
二、青少年學生逆反心理的表現(xiàn)
青少年學生逆反心理的表現(xiàn)是多種多樣的,主要有以下四種:
(一)對正面宣傳作反面思考。有的青少年對學校、領導、教師的宣傳,表現(xiàn)出一種不認同、不信任的反向思考。他們往往以社會上個別不公正的事實來以偏概全地全盤否定正面宣傳。同樣,也有一些青少年不能從全局出發(fā),從一定高度上去把握現(xiàn)實,片面地夸大社會主義制度的某些不完善之處和資本主義制度的某些可取之處,有時甚至進行有意無意的反面宣傳。
(二)對榜樣及先進人物的無端否定。在教育過程中,許多教師和家長都希望通過先進人物的感人事跡來教育感染青少年,喚起他們的熱情,以期達到激勵后進的目的。但結果卻往往適得其反。一些先進人物被說成是沽名釣譽的“投機家”或“傻子”,無端懷疑這些先進人物的動機,進而否定他們的先進事跡。對于身邊的榜樣,則冠以“拍馬屁”給予排斥和嘲笑。
(三)對不良傾向產生情感認同。在一些青少年當中,打架斗毆被看作是有膽量;與老師、領導公開對抗被視為有本事;哥們義氣等不良的行為傾向卻贏得了很多人的認同。而對于樂于助人、愛護集體、愛護公物、遵守校規(guī)校紀的青少年則被肆意諷刺、挖苦,造成在集體氛圍里出現(xiàn)好人好事無人夸,不良傾向有市場,正不壓邪的局面。
(四)對思想教育、遵章守紀要求的消極抵抗。有逆反心理的青少年,對于思想政治教育十分冷淡,認為思想政治教育大而空、形式化,不符合青少年的現(xiàn)實生活。因此,對思想政治教育采取應付、抵制、消極對抗的態(tài)度。
三、應對青少年學生逆反心理的對策
(一)影響青少年逆反心理產生的因素
逆反心理作為一種心理狀態(tài),是由主觀和客觀兩種因素的影響制約而形成的:
1.主觀因素
(1)學生心理發(fā)展的客觀變化的影響
由于青少年正處在一個急劇變化及相當敏感的特殊時期,因此,隨著年齡的增長,其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日漸增強,他們迫切希望當家作主,從而擺脫成人自居而急于表現(xiàn)自己的非凡與成熟,因而對任何人、任何事物都采取挑剔的態(tài)度。也正是由于青少年感到或擔心自己的所作所為無法為成人們所重視而忽視了自己的獨立存在,所以才在對待客觀事物的態(tài)度上采取了極端的各種手段和方法,形成與外界對峙的局面,從而確立了自我存在的價值。
(2)學生認知水平的偏差影響
青少年在認知發(fā)展過程中,思維的獨立性和批判性雖有一定程度的發(fā)展,但還很不成熟,加之經驗不足,不懂得用歷史的和辯證的眼光看問題,認知的偏差度較大,認識上容易產生片面性,看問題易偏激,喜歡鉆牛角尖,固持己見,走極端。這些學生自尊心強,但有時又不能正確地維護自己的尊嚴,尤其當他們屢遭挫折、失敗后可能一蹶不振,自暴自棄,顯得意志薄弱;對老師、同學的幫助置之不理,甚至把教育者的勸說、告誡看成是“管、卡、壓”,看成是吹毛求疵,是嘲弄自己,是對自己自尊心的傷害,因而把自己放在了教育者的對立面,繼而產生逆反心理。
(3)學生主體內部的綜合心理因素的影響
這里所說的綜合心理因素主要指青少年的獨立意識過強,過分強調自我,受好奇心的驅使,偏激片面地看問題等。這是產生逆反心理的重要原因。學生在受教育過程中,隨著知識經驗的增加,認知方式的發(fā)展,特別是思維的獨立性和批判性的發(fā)展。獨立意識不斷增強。他們開始對社會生活中出現(xiàn)和書本上遇到的各種問題獨立地用自己的知識觀點來衡量是非,用自己的智慧才能來判斷曲直,對老師家長的教導,常常喜歡用批判的眼光來審視一番,對書本上的一些定論也會提出疑問。加上他們較少保守思想,富于想象,往往在學習中提出一些與師長不同的甚至相反的設想和看法,并親于嘗試一些在教育者看來是不可能或不必要的新做法。他們具有較強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對于越是得不到的東西,越想得到,越是不能接觸的東西,越想接觸。尤其是對那些封閉禁錮的事物,向往之情更為迫切,以至于產生你越不讓我知道,我越想知道的逆反心理。
2.客觀因素
青少年逆反心理形成的客觀因素具體表現(xiàn)在以下方面:
(1)學校教育工作中的失誤
第一,教育者的要求脫離了學生原有的需要。人的各種行動都是以滿足個人(社會)的某種需要為前提的。在學生還沒有產生一定的需要以前,我們應該積極培養(yǎng)他們的需要,否則勢必為他們接受教師的要求造成困難。此外,當學生產生一定需要以后,對他們提出的過高過急的要求也是難于被接受的。
第二,對學生提出要求時采取了強制或觸犯學生個性的方式。學生對這個問題非常敏感,他們強烈地要求受到社會的承認和尊重。我們對這個問題決不能掉以輕tb。有人認為只要出于好心,要求又合情合理,那么不論怎樣向學生提出,他們總是應該而且也是能接受的。但是結果卻常常適得其反。不尊重學生是造成師生關系不融洽和對立的常見原因。
第三,教育者處理問題不當,挫傷了學生的自尊心。教育者對問題的不同處理,表明了對學生實際行為的肯定或否定。如果在處理問題時不從實際出發(fā),堅持統(tǒng)一標準,碰到問題只憑主觀臆測就作處理,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公正的態(tài)度,甚至未經深思熟慮,不問青紅皂白,采取過激的措施,這很容易挫傷學生的自尊心,導致逆反心理的產生。
第四,教育者的教學方法不合理。教師不能因材施教,搞滿堂灌、一刀切,久而久之,往往導致基礎差的學生產生厭煩情緒,從而使學生降低或喪失學習信心,感到自己無論如何努力,也不可能獲得良好成績,消極情緒占了上風,在這種情況下,如不加以引導,也容易產生逆反情緒。
第五,教育者自身言行不一。教師把社會道德行為準則教給學生。就其本身來說有兩條途徑:一是口頭講解或勸導;二是展示自己的實際行動。這兩個方面都是需要的,但在發(fā)生矛盾的情況下,自己說的是一套,行的又是另一套,就很難發(fā)揮教育作用。這種矛盾會大大降低教育者的威信,也會使學生反感,對一些正面宣傳教育的信息產生逆反心理。
(2)家庭和社會一些不良因素的影響
學生產生逆反心理不僅僅局限在學校范圍內,社會上和家庭中的一些逆反現(xiàn)象都會直接或問接影響著他們,尤其是一些后進生更容易接受那些不利的因素的影響。比如,家庭破裂會給子女造成心理創(chuàng)傷和失落感;學生在家庭中得不到應有的溫暖和鼓勵,容易形成孤僻的性格,產生自卑的逆反心理;家長對子女要求過高,方法簡單粗暴,會導致子女過大tb理壓力,也容易出現(xiàn)逆反心理。社會影響因素更加廣泛復雜,內容、形式、渠道也多種多樣,但影響較普遍的是社會輿論、社會風氣和人們的社會逆反心態(tài)。比如當今社會上的一些不良風氣,包括不正之風,都可能影響敏感的學生,以致腐蝕他們的心靈,導致極端的逆反心態(tài)的產生??傊?,外界的種種不良因素的影響,會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產生一種逆反心理定勢,這也同樣是教育學生所不可忽視的。
(3)同輩群體不良因素的影響。同輩群體是指同齡或相近年齡組成的群體。在眾多同輩群體中,青少年受同輩群體的影響最突出的是對同輩群體的依賴。這是因為在青少年同輩中,青少年們不僅有共同的心理感受和需求,而且都有相近的愛好、興趣和共同的行為傾向,它們之問相互容易認同,最能達到或造成相互轉化與感染。其中,青少年同輩群體中積極的價值觀念及行為傾向與家庭、學校、社會的教育目的大體一致,置身其中的個體青少年的心理就較為正常、合理;而青少年同輩群體中不良的價值觀和行為傾向則對置身其中的一些青少年心理產生不良影響。比如在青少年學生中存在的不良英雄觀、出風頭、唱反調等,就使一些本來正常的青少年心理被潛移默化了,再加上青少年自身心理的不穩(wěn)定和模仿性,也容易使其逆反心理的形成。為此,在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形成中同輩群體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
(二)應對青少年學生逆反心理的具體措施
1.了解學生,正確對待
逆反心理是青少年時期自我意識、獨立意識增強的一種正常表現(xiàn),是青少年中的一種普遍行為。這一時期,教師應“對癥下藥”,不應盲目作為。了解學生這一時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正確對待其逆反心理行為,與他們做朋友,是應對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前提。一方面,教師可利用上下課時間,對有逆反心理行為的學生進行觀察,通過多種正規(guī)的方式了解其tb理變化;另一方面,教師可找個別學生聊天,通過聊天發(fā)現(xiàn)其反常行為的根本原因,從而做到“對癥下藥”,切忌盲目指責、批評學生或不尊重學生。
2.以情動情,消除疑慮
心理學理論、教育學理論以及大量的社會現(xiàn)象都說明,感情在無形中推動著人們的行為傾向與做法。而對于生理、心理均不成熟且又正處于“反抗”時期的青少年更是需要教師對感情的傾注。要淡化或消除青少年的逆反心理,我們的教師不能采取簡單和偏激的行為,而應做到以情動情,以心換心。讓學生體會到老師對他們的關懷和愛,從而對教師消除疑慮,真正從內心接納教師、與他們做朋友并分享自身的憂與愁,這將有利于改變青少年的逆反心理。
3.創(chuàng)造條件,優(yōu)化育人環(huán)境
家庭和社會有關方面要共同重視學生逆反心理問題。要認識一致,互通信息,改變不適當?shù)慕逃椒ǎ刂葡麡O因素的刺激。家庭中,父母要努力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創(chuàng)造學習型家庭;學??赏ㄟ^開展多彩的教育活動等,為我們青少年提供展現(xiàn)自我的舞臺;社會要竭力營造良好的社會風氣,讓青少年處處感到是溫暖、處處感到是關心。從而嚴格警惕自己言行的出格,力求規(guī)范化,以此來克服青少年的逆反心理。
4.加強心理健康教育,重視心理疏導
論文關鍵詞:大學生,體質類型體力活動
2004年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在全國各級各類學校全面實施《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進一步明確了我國大學體育工作的首要任務。眾所周知,影響大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因素是多種多樣的,體力活動就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體力活動是指由骨骼肌收縮產生的身體活動,也是指在基礎代謝的水平上,身體能量消耗增加的活動。大量的流行病學研究已經證實,體力活動不足是健康的重要獨立危險因素之一,它與心血管疾病、Ⅱ型糖尿病、結腸癌和其他一些重要疾病的發(fā)生密切相關。目前,國際上普遍采用體力活動概念研究其與體質健康的關系。體力活動的內涵比我們通常所說的體育鍛煉更加豐富,體力活動涵蓋體育鍛煉。
一、 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采用《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和體力活動概念研究新時期大學生體質、體力活動現(xiàn)狀及相互關系,研究對象是湖南工業(yè)大學全日制在校大學生。
(二)研究方法
1、問卷調查法。本次調查共發(fā)出問卷500份,收回488份,有效488份(其中包括大一128人,大二126人,大三116人,大四118人)該方法主要從大強度體力活動、中等強度體力活動、步行和靜坐4個方面評價體力活動水平。大強度體力活動是指身體需要努力發(fā)揮潛能,呼吸變得非常急促,時間上必須至少持10min的活動,如搬重物、有氧訓練、激烈的體育鍛煉或競賽、快速騎車等;中等強度體力活動是指需要付出中等水平體力,呼吸較安靜時更急促一些,時間上也必須至少持續(xù)10min的活動,如搬較輕的物體、勻速騎車或打雙人乒乓球等;步行則是指那些至少維持10min以上的步行活動。(本實驗主要采取方法)
2、SAS9.0數(shù)據統(tǒng)計法。數(shù)據統(tǒng)計采用SAS9.0統(tǒng)計軟件處理,應用t檢驗、方差分析、卡方檢驗等統(tǒng)計方法論文格式范文。
二、研究結果與分析
(一)學生體質基本情況 身體素質,簡稱體質。是指人體在各種運動、勞動和日?;顒又畜w育論文,在中樞神經調節(jié)的基礎上,各器官系統(tǒng)功能的綜合表現(xiàn),如力量、靈敏、耐力、柔韌、速度等機體能力。經調查分析大學生體質總體良好, 經時間檢驗,不同性別得分存在高度顯著性差異(P<0.01),男生體質綜合得分、體質健康達標優(yōu)秀率均優(yōu)于女生; 女生良好率、及格率則高于男生。進一步說明男生的體質健康狀況比女生好是由于體質達標優(yōu)秀率較高所致。普遍而言男生超重或肥胖發(fā)生率為9.5%,女生低體重發(fā)生率為24.5%。男女生各組體力活動時間均無顯著性差異,男生正常體重組一天中大強度活動時間、中等強度活動時間、步行時間略大于肥胖組,靜坐時間比肥胖組少。女生的情況與男生相反,肥胖組女生大強度、中等強度活動反而多于體重正常組。
(二)影響體質的主要因素
1.后天條件的影響
日本著名運動生理學家石河利寬教授曾以身高為例指出:“遺傳因素能不能表現(xiàn)出來,在很大程度上受后天環(huán)境的影響”。美國學者克莉指出:“在過去一世紀內,人類的身高體重的增長主因是由于較好的營養(yǎng)和疾病減少”。日本的一位研究者曾用電腦對1-3年級學生的身高增長率進行過分析,發(fā)現(xiàn)影響身高的先天因素僅占23%,而后天因素中的運動占20%,營養(yǎng)占31%,環(huán)境占16%。也就是說,人體的體質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受先天因素影響的,這些先天因素可以通過后天的體育鍛煉和保健工作得到合理的改善。由此可見,遺傳雖然是人的體質形成和發(fā)展的先天條件,與一個人體質的強弱有著重要的關系,對人的性格、身體機能、體形、免疫力、壽命等許多方面有著密切關系,但遺傳對人的體質的影響并不是完全的,最終人們體質的強弱主要還是取決于后天的環(huán)境、體育鍛煉、營養(yǎng)和衛(wèi)生保健等條件影響著的。
2.體育理念的確立
體育是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關系著青少年學生體質的好壞,關系著一個民族的競爭力。變本加厲的升學競爭給學生帶來了巨大的學習負擔和精神壓力。聽聞部分地區(qū)初中畢業(yè)取消了體育中考體育論文,此舉正好把“多余的課,多余的時間”給其他考試的文化課“加餐”,以期提高考試成績。青少年學生在如此思想的引導下,根本不去“浪費”不可多得的寶貴學習時間來做那些“可有可無”、“多余”的鍛煉與運動。因此,“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輩子”,這個成長理念還沒有深入青少年學生當中,潛在影響了大學生體育意識的樹立。大學生的體質水平下滑,固然與中學時期注重升學率、鍛煉時間少、不重視體育鍛煉有關,但最重要的是大學生在大學時期沒有養(yǎng)成鍛煉的習慣、體育鍛煉缺少興趣、鍛煉時間少、鍛煉效果不佳、鍛煉設施短缺等因素有關。
3、體育鍛煉的時間與強度
本文通過問卷調查,得出的數(shù)據如下表:
(表一) 每周的運動時間統(tǒng)計表
年 級
性 別
0-5小時(人)
6-10小時(人)
11-15小時(人)
16-20小時(人)
21小時以上(人)
人數(shù)合計
大一
男
24
9
4
1
1
39
女
18
8
1
27
大二
男
9
21
6
2
38
女
8
14
2
1
25
大三
男
4
9
14
8
35
女
11
10
2
23
大四
男
18
13
3
34
女
20
4
1
25
人數(shù)合計
112
88
32
13
1
246
占總人數(shù)百分比
45.5%
35.8%
13%
5.3%
0.4%
關鍵詞:體育游戲;學校體育;體育教學;科學選擇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17-047-01
一、體育游戲的概念
體育游戲是從人們生活娛樂性游戲中發(fā)展和派生出來的,它融體力發(fā)展、智力發(fā)展、身心娛樂為一體,既是游戲的組成部分,又與體育運動密不可分。是以促進身心健康發(fā)展為目的,有鮮明的教育學意義的現(xiàn)代游戲方法。體育游戲的開展簡單易行效果好。同學們是在快樂的氣氛中進行競爭,在競爭中體驗愉悅,提高中樞神經的興奮性。采用此種形式教學,學生不會感到枯燥和厭倦,這也符合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因而深受學生的歡迎。體育游戲內容廣泛,所有的體育運動項目都可以成為體育游戲的內容。而且場地器材可多可少,簡單易行,便于普及和開展。同時體育游戲具有一定的情節(jié)和競賽因素,富有思想性,生活性和直觀性,形式生動活潑,是學生感興趣的活動之一,因而是體育教學的重要輔助手段。它有利于學生體力、智力、品行的發(fā)展及非智力的開發(fā),在體育教學中具有重要作用。
二、體育游戲在體育教學中的意義
體育游戲在體育教學中具有重要作用。首先體育游戲能促進學生德、智、體全面發(fā)展。從國內外體育游戲的發(fā)展看,都把體育游戲與育人密切聯(lián)系在一起。
1、培養(yǎng)學生對體育學習的興趣。興趣是從內心世界發(fā)出的支持自身行動的源泉。在進行體育教學時,可以嘗試把一些相對比較單調、枯燥但又比較重要、需要反復練習的技術動作,設計成體育游戲,然后讓學生加以練習,這樣不但可以激發(fā)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主動性,而且練習效果也比較好。
2、發(fā)展智力,提高身體素質。人的大腦發(fā)育情況是與人的生活環(huán)境,尤其是心理環(huán)境有關。在游戲中,學生創(chuàng)造力、認識力、接受能力等得到培養(yǎng)和鍛煉,增強了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促進了智力發(fā)展。以“貼膏藥”游戲為例,既要迅速判斷其他人的位置,又要在自己被“貼住”的時候迅速擺脫;在“傳球接龍”的游戲中,既要迅速將球傳給同伴,又要保證球不落地耽誤時間等等,這些游戲既需要學生靠積極的思維、敏捷的判斷力,又要在關鍵時刻迅速選擇最有效的方法。不斷的運動,還可以增強學生的心肺能力,增強學生肺活量以及其他運動器官的功能,最終達到增強學生身體素質、增強學生體質的目的。
3、提高學生心理素質。每個學生的心理素質是具有差異性的,心理素質較差對學習和生活都是相對不利的。體育游戲利用其競爭性,利用其不斷產生的勝負結果,讓每個學生都能利用自己的能力去取得勝利,并感受勝利帶來的自信和失敗帶來的遺憾,從而逐漸提高學生的自信心,最終改善學生的心態(tài),達到改善其心理素質的作用。
三、體育游戲的選擇與運用
1、科學性原則
要配合教材選擇或編創(chuàng)游戲體育游戲的目的是服務于體育教學,因此在體育課上選擇或編創(chuàng)體育游戲時應以教材為依據,考慮教材與游戲的相互關系,選擇能配合教材相關游戲實施教學。因此,作為輔助練習的游戲,選擇一定要科學。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引導學生,通過積極引導來激發(fā)學生對體育運動的好感和興趣。所以,體育游戲的選擇必須要根據體育課的任務來確定,避免隨意性。
2、安全性原則
促進學生的身心發(fā)展,是體育游戲的根本目的。因此在創(chuàng)編體育游戲時應特別注重慣徹安全原則,對游戲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均應作“安全檢查”。一看設計的動作是否容易引起傷害事故;動作幅度較大時,應考慮避免發(fā)生肌肉拉傷的具體對策。二看游戲的組織教法是否合理?在使用投擲或負重器械時,要考慮避免因器械使用不當或擲出、拾回投擲器材的時機不妥而發(fā)生的傷害事故。三看規(guī)則制定是否嚴謹?如“反應追拍”游戲中不準推撞或重拍游戲者,跑動的線路也要予以規(guī)定,以免發(fā)生傷害故事。四看場地的安排是否注意了安全因素?如每隊、每人之間的左右距離、前后間隔是否恰當,在狹窄的活動場地中,還要考慮避免因周圍的障礙物引發(fā)的意外事故等。
3、趣味性原則。趣味性是體育游戲的又一本質特征,如果體育游戲缺乏趣味性,將從根本上失去對學生的吸引力。為了提高體育游戲的趣味性,應根據參加體育游戲的人群特點和素質、技術及智力水平,在游戲的競爭性、動作的設計、勝負的判定以及游戲的情節(jié)等方面多下功夫。增加體育游戲的競爭性,主要從游戲的活動形式和分組兩方面考慮。一般來說,各種,內容和各種形式的接力游戲,競爭較為激烈,而實力大致平衡的分組是公平競爭基礎、趣味競爭的保證.提高動作設計的趣味性,主要是看動作設計是否新穎、驚險(驚而無險)、象征和有一定難度。在制定判定勝負的方法時,為增加趣味性,可同時兼用記時和記數(shù)法,也可運用個人得分法結合團體積分法以及限制加倍記分法等等。而游戲中考慮帶有一定故事情節(jié)的進行方法,主要出現(xiàn)在少兒體育游戲中。
4、游戲的講解示范。教師應位于游戲者都能聽得清和看得見的地方進行講解和示范。講解的內容包括:體育游戲的名稱、目的、方法、規(guī)則和結果,其中應特別講清楚游戲的方法和規(guī)則。講解的語言簡明扼要,生動而又形象。使游戲者一聽就明白,并有一種躍躍欲試的感覺。講解的方式要因人而異,有所區(qū)別。如對青少年,應當多啟發(fā)誘導,可采取邊講解邊示范的方法;對高中以上的學生,可結合講解,只示范某些比較復雜和關鍵性的動作(如易犯規(guī)的動作或有技術要求的動作等),使學生對該游戲有了直觀的,正確的概念之后,游戲才能順利進行。有些較復雜的游戲,還可采取“嘗試改正”的方法。
現(xiàn)代的體育教學都強調:以人為本,健康第一??鞓敷w育的教育思想已經在全國各地的大中小學的教學中深入人心。而體育游戲在學校體育教學中有著不可替代的健身作用。
參考文獻:
[1] 《體育游戲在體育教學中的作用》陳劍昌.劉連山.苗廣明.韶關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