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2-05-23 13:07:53
序言:寫作是分享個人見解和探索未知領域的橋梁,我們?yōu)槟x了8篇的高二研究性學習報告樣本,期待這些樣本能夠為您提供豐富的參考和啟發(fā),請盡情閱讀。
《化學課程標準》將研究型學習列入課程計劃,一個新的教學理念在逐步形成。研究性學習與學科課程是新課程體系的兩大支柱,二者相互聯(lián)系,將達到相互促進的目的。就化學學科而言,化學學科以其實踐性、綜合性、廣泛性、適用性的特點,促進學生對化學學科知識的掌握,從而關注社會、關注生活,提高能力。
高二學生已經(jīng)具備一定的化學基礎知識,掌握一些基本的利用化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具有一定的信息占有量,以及跨學科的綜合思維能力。在高二年級開展研究型學習與化學學科整合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指導教師在開展研究性學習與化學學科整合過程中要充分利用和挖掘教材中的研究性、探索性因素,全方位、多渠道地引導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
為了保證研究性學習課程的充足時間,切實減輕高二學生過重的課程負擔,在高二下學期我選擇第八章合成材料作為學生研究性學習的對象。因為這章教學要求層次比較低,而且全章教學又沒有很多理論知識,所以本章不是教學的難點,而這一章密切聯(lián)系實際和新的科學技術知識,學生非常感興趣。若是教師按照傳統(tǒng)的方法進行講解,則勢必會降低學生學習的興趣,也遠遠滿足不了學生的求知欲望、好奇心。這一章還用一定的篇幅介紹白色污染,若只是要學生看看書,膚淺地了解什么是白色污染,而并沒有實際考察體驗,那么這樣的知識也并不豐滿,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并沒有被激發(fā)。
將這一章作為研究性學習的活動進行開展,讓學生走進商城、工廠,走進生活,并將自己的研究成果帶進課堂,互相交流學習,使他們進一步認識到合成材料的重要性,增強對合成材料的親切感,使學生的學習更有興趣、更生動活潑。
指導教師首先對將要研究的課題做一些背景知識準備,如講加聚反應,認識高分子化合物等,當然更重要的是創(chuàng)設探索情境,激發(fā)學生的研究興趣,讓他們想?yún)⑴c、想研究。
在學生有了一定知識準備和心理準備后,提出總課題“認識合成材料”。
研究目標:認識高分子化合物的結構特點和基本性質;了解三大合成材料及新型有機高分子材料的性能、特點和用途等;了解白色污染,樹立環(huán)保意識。
教學設計:高分子材料無處不在,塑料、合成纖維、合成橡膠及新型高分子材料,在教材中作了一定的介紹,根據(jù)教材的特點將學生分為四個大組(按學生的個人興趣自由組合),分別就以上四個方面進行研究。在每個大組的基礎上又將學生分成小組(一般4―5人為宜),就這一研究領域中的某一問題進行研究。
第一步驟,學生根據(jù)小組所負責的內容進行開題報告(包括可行性驗證,研究計劃、方法、時間等),教師進行指導。第二步驟,在圖書館或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查閱所需資料,做好資料收集。第三步驟,充分利用社區(qū)資源,去工廠、商店實地考察。第四步驟,整理報告,實驗研究,做出專題小論文或制作課件、展板、實物標本等,并在課堂交流匯報,相互學習。第五步驟,學生自評,小組互評,教師評價、指導、總結。
研究成果采擷:各個小組在課堂上進行了匯報,如“塑料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小組的成員一邊展示制作的課件,一邊介紹塑料的歷史、現(xiàn)狀(包括利、弊)及對塑料未來發(fā)展方向進行展望。這其間還給學生介紹一些小常識,現(xiàn)場教學生利用試驗方法鑒別有毒塑料和無毒塑料,學生積極響應,紛紛要求上臺演示,課堂上出現(xiàn)預約的氣氛。
“生活中的合成纖維”小組的學生以網(wǎng)頁的方式向學生展示合成纖維的來歷、紡織纖維種類、常見衣料成分及特性等,給學生介紹一些洗衣常識,鑒別化纖衣料的方法,最后將自己制作的不同纖維實物標本展示給學生看。
“白色污染”小組的組長像專家一樣向學生介紹白色污染的概念、來源、危害及目前治理白色污染的技術,還給學生展示他們到白色污染嚴重的區(qū)域拍攝的照片。
在每一組匯報之后,其他小組都可以提問,最后進行評價和總結。
在這樣的課堂上、這樣的教學中,與以往的傳統(tǒng)教學相比具有明顯的優(yōu)勢,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激發(fā),學生的能力得到鍛煉和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得到更好的發(fā)揮。
一、不同課型研究性學習模式的設計
1.化學概念、理論的研究性學習
設計的思路是將理論知識的研究過程化;變記憶性知識為研究性內容;讓學生運用解決問題的一般步驟和科學的實驗方法,進行探索,討論、歸納、形成單元知識的認知網(wǎng)絡。
案例1、“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研究性學習設計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是化學第一冊第五章第二、三節(jié)的內容,是中學化學教學中非常重要的基礎理論。在學生學習了多種重要的元素知識,并初步掌握了原子結構知識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探索元素性質和原子結構之間的關系從而揭示元素周期律的實質,既具備了充分的可能性,又是十分必要的。
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體表現(xiàn),兩者是統(tǒng)一的。門捷列夫發(fā)現(xiàn)的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不僅是化學研究從經(jīng)驗的、無序的狀態(tài)發(fā)展為有序的、推理的里程碑,這一偉大發(fā)現(xiàn)更體現(xiàn)了科學的思維方法――歸納法和演繹法。以往的教學中,我們往往把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分開來講,將門捷列夫的人物介紹作為化學史的組成部分以期待對學生進行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教育。但教學現(xiàn)實是這兩部分內容是無法真正分開的,而且教師在講授時過分強調知識細節(jié),忽略了知識形成的過程,忽略了知識的意義和價值。這些弊病導致了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無法真實體驗科學發(fā)現(xiàn)的過程,無法真切體會科學的思維方法對科學發(fā)現(xiàn)的巨大意義,當然更無法積極主動地構建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真正含義。因此,進行教學設計時將這兩節(jié)內容進行整合,作為一個單元進行研究性學習活動的設計。首先教師提供寫有多種元素性質和原子結構信息的卡片,然后提出研究的問題:“自然界中的元素之間存在著怎樣的變化規(guī)律?”讓學生找規(guī)律、排順序。這樣的問題情境真實地還原了元素周期律的發(fā)現(xiàn)過程,讓學生穿越歷史的時空,用門捷列夫的視角重新經(jīng)歷元素周期律的發(fā)現(xiàn)過程,在活動中、實物體驗中學習歸類的思想,在歸類的過程中體會元素之間存在的內在聯(lián)系,實現(xiàn)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統(tǒng)一。學生對信息的認識是多樣的、研究的視角是多樣的、可能的答案也是多樣的。而正是在豐富的、復雜的真實情境中學生體悟知識、生成知識,在親歷過程中傾注了自己的熱情、困惑、煩惱、欣喜等個人情感,形成對知識的個人化理解和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對元素找規(guī)律、排順序的探索過程體現(xiàn)了科學的思維過程,有助于對學生進行科學方法培養(yǎng);此內容滲透的人文精神有助于激勵學生的學習和科學態(tài)度的培養(yǎng)。元素周期律鮮明地體現(xiàn)著事物變化由量變引起質變和對立統(tǒng)一的規(guī)律,蘊涵著辯證唯物主義思想,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通過實驗事實進行分析、歸納的能力。
2.有關元素化合物的研究性學習
元素化合物知識是中學化學的主干內容。設計思路是結合物質性質在實際生活和生產(chǎn)中的應用以及元素的發(fā)現(xiàn)史去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引導學生在情境中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并設計實驗方案解決問題;發(fā)揮實驗的多方面功能,在研究中掌握認識物質的基本方法。
案例2、“硫酸”研究性學習設計
硫酸是高一化學課本第六章《氧族元素 環(huán)境保護》第三節(jié)的內容。作為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和產(chǎn)品,硫酸在國民經(jīng)濟中占有重要地位,掌握硫酸的性質,可以更好地認識它在工業(yè)農業(yè)生產(chǎn)和國防上的重要用途。硫酸作為硫的最高價含氧酸,既具有酸的通性,又具有一定的特性,在整個化學學科的學習中都非常重要。在初中化學的學習中,學生已經(jīng)學習了稀硫酸的酸性,對濃硫酸只進行了簡單的了解,知道濃硫酸能吸水干燥氣體和能使有機物脫水炭化等事實,因此,本節(jié)課把側重點放在濃硫酸特性的研究性學習上,重點通過實驗探究濃硫酸的強氧化性。本節(jié)教材的兩個實驗,蔗糖的炭化實驗和銅與濃硫酸的反應,都具有極高的趣味性和直觀性,同時還具有探究性,因此,充分利用好教材資源,挖掘教材中的探究內容,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認真觀察,積極思考,在探究中體驗學習的樂趣,在探究中掌握濃硫酸的特性,成為這節(jié)課設計的主線。本節(jié)課教師的作用就是通過實驗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跟學生一起分析現(xiàn)象,展開討論,并給學生足夠時間和空間去體驗、去探究、去思考,在感官認識的基礎上加以推理、總結,嘗試自己得出結論。在教學中,抓住濃硫酸的氧化性,重點探究金屬銅與濃硫酸的反應。學生通過動手實驗,觀察實驗現(xiàn)象,分析反應原理。而對于濃硫酸的脫水性及非金屬碳與濃硫酸的反應,則巧妙地把他們揉合到蔗糖與濃硫酸的反應中。在課堂上辨證地處理了學生自主和教師指導之間的關系,自始至終尊重學生在探究中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注重探究過程中學生之間的合作和交流,有利于學生的觀察能力、探索能力和語言表述能力的培養(yǎng),有利于鍛煉和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歸納、推理能力。學生切實感受到了學習的快樂,真正成為課堂上的自主探究者,并且提供了學生充分展示才能的機會。
3.有機物的研究性學習
有機化學的學習主要集中在高二第二學期。經(jīng)過一年半的學習,學生已基本掌握了研究性學習的基本方法,因此,對有機物的研究性學習可以說已水到渠成。根據(jù)有機化學的學習內容,主要按兩條線進行研究性學習活動的設計。對于典型的烴及烴的衍生物的學習,主要圍繞組成結構的確定、性質的理論推測及實驗探究來設計。學生已能主動地投入到探究過程中,親歷知識的構建過程,對知識作出個人化的理解和創(chuàng)見,并能對教材知識批叛性地反思、創(chuàng)造性地理解;而對于糖類、油脂、蛋白質、合成材料等與生活密切相關、在實際中應用極為廣泛的物質的學習,則倡導學生在生活中研究,通過聯(lián)系實際、觀察生活、查閱資料、實驗探究、閱讀討論等,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和積極性,激發(fā)學習化學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培養(yǎng)學以致用的思想,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學習能力。
案例3、“蛋白質”研究性學習設計
“蛋白質”是高二化學第七章第四節(jié)的內容,作為人類重要的營養(yǎng)物質,它是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在實際中應用相當廣泛,是學生很熟悉的有機物,而且在生物學科中也已經(jīng)學習了其基本結構和性質,因此,這一節(jié)的設計思路是淡化學科本位思想,強化在生活中學習化學,再用所學化學知識指導生活,引導學生觀察自然,觀察生活,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問題并解決問題,體現(xiàn)化學的價值。具體確定了這節(jié)課的三條研究性學習主線,一是了解生活中的蛋白質,強調化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布置學生利用課余時間了解生活中的蛋白質,以小組的形式在課前完成蛋白質的研究性學習,各組選代表在全班交流,交流的主題主要有:1.蛋白質的存在及生理功能;2.蛋白質與人體健康;3.餐桌上的蛋白質;4.實際生活中對蛋白質的利用。二是通過生活、生產(chǎn)中蛋白質的應用發(fā)現(xiàn)問題并提出假設,然后設計實驗去研究蛋白質的性質;三是通過復習生物學科有關蛋白質的形成、在人體內的變化等知識,來了解氨基酸的結構特點及性質,強調化學與生物學科的聯(lián)系。整個學習過程的設計突出了學生的主體性,將學生生活及其個人知識、直接經(jīng)驗都作為課程內容的一部分,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與經(jīng)驗,主動探索知識的發(fā)生與發(fā)展,使得課堂充滿了激情與活力。
4.實驗課的研究性學習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主的學科。高中化學教材每章最少安排一個學生實驗。盡管學生對化學實驗充滿興趣,但由于教師對學生實驗的不夠重視,且學生實驗一般都是新課學習完畢的驗證式,形式上基本都是“照方抓藥”,使得學生的積極性大為降低,實驗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也很難保證。因此將研究性學習活動滲透到實驗課中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實驗課的研究性學習活動的設計思路是改革傳統(tǒng)的照方抓藥式的學生實驗模式,變驗證性內容為探索性內容;結合教學內容設計實驗方案;增加一些有趣的、生活化的小實驗;對實驗條件、實驗過程中異?,F(xiàn)象的研究等等。
案例4、高二化學學生實驗三電解質溶液研究性學習方案
{1}設計實驗判斷某一元酸是強酸還是弱酸?(盡量用多種方法)
{2}如何判斷鹽溶液的酸堿性?
{3}如何證明鹽類水解是吸熱過程?
{4}用你收集到的花、葉、蔬菜、水果等自制3-5種酸堿指示劑并測定其變色范圍。
{5}用你自制的指示劑測定生活中食品、用品的酸堿性,并用pH試紙測定其pH值。
二、研究性學習作業(yè)的設計
課外作業(yè)也是教學設計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因此,研究性學習不僅落實于化學課堂教學中,還應將其由課內延伸到課外,由課堂走向生活。研究性學習強調主動探究的過程、親身經(jīng)歷的體驗,以及情境性問題的解決;強調密切聯(lián)系學生的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取得探究的直接經(jīng)驗,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樹立學以致用的思想。從高一起始年級開始,我就要求學生關注身邊的化學問題,做生活的有心人,從生活中學習化學,并用所學化學知識指導我們的生活,提高生活質量。結合高中教材中的調查報告,家庭小實驗等開放式作業(yè),選取身邊學生所熟悉和關心的化學問題如生活中有關的化學問題,社會熱點問題(環(huán)境保護、能源及資源的利用等)作為課外研究性課題,指導學生通過查閱資料,進行課外實驗等多種方式進行研究性學習,最后以小論文、課題報告、實驗研究方案等方式匯報與交流。交流的方式則多種多樣,如演講會、辯論會、宣傳板報、成果展板等等。學生從開始的被動接受到積極主動參與,從淡然應付到充滿激情,逐步形成了對知識進行主動探求,并重視實際問題解決的主動積極的學習方式,培養(yǎng)了其學習能力和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三、化學課程教學中實施研究性學習需要進一步研究的問題
實驗兩年來也發(fā)現(xiàn)不少問題,需要我們進一步深入研究。
課堂中進行研究性學習,需要給學生充足的時間進行討論、實驗,而由于教學課時和實驗條件的限制,學生的討論和探究受到一定的限制。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達到多個目標,研究性學習的開放度如何把握,是下一階段研究的重點。
在研究性學習中部分學生主體參與性不強。由于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學生的自主性、創(chuàng)造性和探究性都受到壓制,學生的心里已經(jīng)滋長了很強的惰性,因此,轉變學生的學習觀念,針對不同的學生設計不同的教學策略,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得到最大的發(fā)展,也是課題研究的一個方面。
化學課堂教學中進行研究性學習的評價問題。研究性學習更重視過程,更重視應用,更重視體驗,更重視全員參與。因此要改變現(xiàn)行的單一的通過測試成績對學生進行評價的模式,盡快建立多元化的評價體系。
【關鍵詞】 高中語文教學 研究性學習 目標 應用
1 引言
當前的學校教育都變成了專門幫助學生應對高考的應試教育,在這種情況下,各學科教學都成為了應試教育影響下的犧牲品,當然,語文教學也不例外。當前語文教學存在的一些問題:(1)語文教學遠離了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世界,讓學生與社會實踐活動嚴重脫離;(2)學生文化積累太少,語文功底薄弱;(3)語文教學重術輕人,脫離了學生的培養(yǎng)目標。
在語文教學中開展研究性學習的條件和必要性:(1)語文學科的開放性,為研究性學習提供了多項接口;(2)語文學科的模糊性,為研究性學習的深入鉆研留下了余地;(3)語文學科的基礎性,為研究性學習設置了跳板;(4)語文學科的綜合性,為研究性學習組建了橋梁;(5)語文學科的時代性,為研究性學習添加了活力;(6)語文教材本身也為研究性學習提供了廣闊的研究空間。
2 研究性學習和語文研究性學習的本質
研究性學習一方面從課程的角度對研究性學習進行理解和定位的,它論述了這門課程的內容、課程的目標、課程的實施和評價等問題;另一方面研究性學習作為一種學習方式來進行理解和定位的,其中概括了研究性學習的特點和作用。
語文研究性學習的實質就是把"研究性學習"作為主要學習方式的、一種對語文學科的學習。開展語文研究性學習要有計劃、有層次,要根據(jù)學生、教師以及學校的具體條件制定與其相適應的方案,通常情況下,高一年級以實際操作為主,高二、高三年級則以思維操作為主。遵循從實際出發(fā)、由淺入深的原則,語文研究性學體有以下三種形式:(1)實踐類研究性學習;(2)綜合類研究性學習;(3)文學類研究性學習。
3 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的研究范圍
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注重的是學生自主地探求知識的過程,它要求學生要自主地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并自己解決問題,最后獨立地完成論文或課題報告,在這個研究的過程中,學生不但能夠感受到語言和文字的獨特魅力,而且,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實踐能力和思維能力都會得到很好的鍛煉與提高,同時,也會激發(fā)起學生學習語文的濃厚興趣。
4 研究性學習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4.1 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的目標
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的目標包含以下四個方面:
(1)獲得親身參與研究和探索的體驗:研究性學習強調讓學生自主地參與到類似于科學研究的學習活動中,獲得親身的體驗,逐步形成一種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習慣質疑、樂于探索、努力求知的習慣,激發(fā)起學生積極探索和創(chuàng)新的欲望。
(2)提高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開展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要鼓勵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中,從自主地發(fā)現(xiàn)、提出問題、設計方案解決問題,收集、分析資料、得出結論,到最后進行成果交流等這一系列的活動,鼓勵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運用一些科學的研究方法,達到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目的。
(3)培養(yǎng)收集、處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在研究性學習的開展過程中,要引導學生通過科學的研究方法,采用多種有效的手段,通過多種途徑獲取、整理和歸納信息,并能夠恰當?shù)乩眠@些信息,來培養(yǎng)學生收集、處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4)學會分享與合作:研究性學習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和他人能夠良好的溝通與合作的平臺。要想圓滿地完成研究任務,一般都離不開課題小組內成員之間的相互合作以及與課題組外人士的溝通與合作。學生在這個研究過程中,要發(fā)揚積極合作的團隊精神,要學會與他人交流、分享研究的過程、創(chuàng)意和結果。
4.2 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的組織形式
(1)個人獨立研究:個人獨立研究可以采用"開放式長作業(yè)"的形式,即由教師先統(tǒng)一向全班學生布置研究性學習的任務,這既可以是一個綜合性的研究專題,也可以是一個很大的不確定的研究范圍,然后由每個學生根據(jù)自身的條件自定具體的研究題目,并相對獨立地展開研究活動,然后,用幾個星期、幾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來完成研究性學習的專題作業(yè)。
(2)小組合作研究:每個小組一般山3~6人組成,學生自己推選組長,并且聘請一位或幾位有一定專長的成人作為指導教師。在研究過程中,課題小組成員之間有分工有合作、各自發(fā)揮特長,共同完成研究性學習的專題作業(yè)。
(3)全班集體研究:全班集體研究,指的是全班同學共同圍繞一個研究課題,各自搜集資料、展開研究、獨立的得出結論或形成觀點,然后通過全班集體討論的形式,分享初步的研究成果,進行交流和思維的碰撞,鼓勵同學們在各自原有的研究基礎上再進行一次深入研究,然后,進入第二輪的交流和討論,或者學生就此完成各自的研究論文。
4.3 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實施的一般程序
語文研究性學習的實施過程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進入問題情境階段、完成體驗階段和表達交流階段。在研究的過程中,以上三個階段并不是完全分開的,而是相互交叉的、相互推進的。一般來說,研究性學習的實施程序是:(1)知識背景準備階段;(2)指導選題;(3)收集資料,制定研究計劃;(4)分析資料,實施研究;(5)處理結果,撰寫報告;(6)展示研究成果;(7)對研究成果進行交流研討
4.4 開展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正確認識研究性學習的意義:研究性學習的實質應該是一種全新的對教育方式的理解,對學生的一種全新的認識。學生有權自主地選擇想要學習的知識或內容,教師要完個相信學生,只要學生有興趣、充滿熱情,任何知識他們都能夠學會。
(2)研究性學習不等同于簡單地做課題、寫論文:開展研究性學習的主要目的是通過給學生提供一個能夠自我發(fā)現(xiàn)問題、進行自主學習的平臺,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和與他人進行溝通、交流的能力和研究問題的能力等,讓學生感受到在發(fā)現(xiàn)、探索、創(chuàng)造過程中存在的樂趣。
(3)研究性學習與接受性學習:在現(xiàn)階段,我們一直在倡導要把研究性學習重視起來,可是,這并不代表要用研究性學習取代接受性學習,事實上,兩種學習方式各有各的特點,在學生的發(fā)展過程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對學生的幫助也都是很大的,在通常的情況下,兩種方式也是相輔相成,一起對學生的發(fā)展發(fā)揮著作用。
(4)不能用研究性學習去否定學科教學:在研究性學習的開展過程中,學生所要具備的背景知識、研究意識、研究方法甚至研究能力,都是在學科教學的過程中逐漸積累和發(fā)展起來的。如果忽視了學科教學在研究性學習的開展過程中所發(fā)揮的作用,就否定了事物發(fā)展的序列性和漸進性。
參考文獻
[1] 王友才.語文研究性學習的特點及實施原則[J].內蒙古科技與經(jīng)濟,2008(10).
一
近年來,研究性學習成了課程改革的一個亮點、課程研究的一個熱點。各大報刊紛紛載文研討研究性學習,各種形式的研究性學習的研討會也隨之興起。這樣一種狀況,很容易讓人想起1992年的情景:1992年我國首次把活動課程列入《丸年義務教育課程計劃》之中(國家隨后也頒布了《活動課程實施指導綱要》,活動課程的引人被人們稱之為我國課程改革與課程史上的一個里程碑),當時在理論界人們討論與研究活動課程的激烈程度、一線教師對活動課程的態(tài)度與認識水平以及學校開設活動課程的狀況幾乎與今天人們討論研究性學習的情形一模一樣。時隔10年的兩次課程改革,在中小學校和理論界出現(xiàn)了幾乎相同的境遇,這不能不引起人們的疑問與反思。這里為了避免沖淡主題,我們不去全面地比較這兩次課改的具體情況,但是是否會產(chǎn)生這樣的嫌疑呢?10年(或更短)之后研究性學習是否會碰到活動課程同樣的遭遇:研究性課程同樣被其他的課程所代替(即前文提到的研究性課程是權宜之計還是長久之策)?對此,現(xiàn)在有一種觀點認為不是這樣的:"即使各門學科有效滲透了‘研究性學習方式’,也有必要設置‘研究性學習’課程”[l];當然也有人認為不是如此。筆者同意后一種觀點。如果撇開課程改革的周期性變化等相關規(guī)律這一點不說的話,新一輪的課程改革的主導思想或者說主要目標就是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和教師的教學觀念,強調學習方式與教學方式的科學化與多樣化,強調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探究與過程、情感與體驗、交流與合作等等,課改中設置"研究性學習"課程的根本目的就在于此。作為一種課程,"‘研究性學習’課程是為了‘研究性學習’方式的充分展開所提供的相對獨立的、有計劃的學習機會;也就是在課程計劃中規(guī)定一定的課時數(shù),以便有利于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從自然、社會和生活中選擇和確定專題進行研究,并在研究過程中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2]所以,"‘研究性學習’課程是指向于‘研究性學習’方式的定向型課程。"[3]正因為如此,我不贊成在研究性學習的相關概念上大做文章,不提倡做一些無意義的、無(也不可能有)休止的爭論,而應該把注意力和著力點放在這樣幾個方面上:挖掘"研究性學習"對學生發(fā)展和教學實踐的價值,研究在學科教學中如何實踐研究性學習方式,探討"研究性學習課程"的實施措施和策略以及教師的教學觀念和行為的轉變等。
二
由此可見,"研究性學習"無論作為一門課程(為強化某種特殊目的的實現(xiàn)),還是作為一種學習方式(人類學習方式的應有之意),其根本的宗旨在于實現(xiàn)教育教學目標的轉移(社會發(fā)展、人的發(fā)展、科學研究的進步等多方面的要求),彌補過去教育教學目的中人的發(fā)展(培養(yǎng))中的缺陷,糾正過去教育教學目的中人的發(fā)展(培養(yǎng))中的不足(甚至是錯誤)。筆者認為,著眼于未來,立足于現(xiàn)在,在新時期的教育教學目的中應更加側重以下幾個方面:(1)主體意識與主體能力;(2)過程與體驗、合作與關心;(3)了解社會與認識社會、責任心與使命感;(4)發(fā)現(xiàn)問題與提出問題的意識與能力,包括從學科內部,也包括從各種實際中(生活實際、生產(chǎn)實際、游戲等);(5)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6)科學方法、科學態(tài)度、科學道德、科學精神。
三
探究是人的一種天生的本能,是人類的一種生存方式,同時也是科學發(fā)展的根本途徑,所以研究性學習作為學生學習的一種學習方式是應有之意。同時我們又看到,它與常規(guī)教學中的接受性學習相比,有其自身的特點,比如說它更加強調:(1)"在研究中學習"(而不主要是在書本中學習)和"學習研究"(而不主要是學習知識);(2)需要學生的智力、動手操作的高度參與;(3)需要由問題或設計任務作為學習活動的起點:(4)需要經(jīng)歷、體驗、觀察、調查、假設、實驗等多種探究過程;(5)研究、學習的成果表現(xiàn)形式多種多樣,比如可以是研究論文、調查報告、模型、展板、主題演講、口頭報告、研究筆記,也可以是一項活動設計方案等;(6)通常需要合作、交流、表達;等等o正是研究性學習具有這些特點和要求,所以它能夠在較大程度上實現(xiàn)上述教育教學目的。這里需要特別重申:決不能又走向另一個極端,拋棄接受性學習(或昕講式學習或其他)而只重視研究性學習。我們的觀點是清楚的,即倡導學習方式的科學化與多樣化,學習方式的選擇要因人而異,也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強調研究性學習,其意義不只是學習方式的簡單增減問題,將導致學習觀念與方式的一系列轉變,比如可以有(1)由以外在的學習目的為主轉變?yōu)橐詢仍诘膶W習目的為主;(2)由被動學習轉變?yōu)樽杂X學習、主動探究、自主管理;(3)曲過多的從聽中學、從看中學轉變?yōu)樵诖嘶A上的多種方式的學習,如在做中學、在說中學、在畫中學、在試中學、在研究中學、在實踐中學、在交往中學、在玩中學等等;(4)由以個人學習為主轉變?yōu)閱蝹€與小組學習、個人與合作學習相結合刊5)由以知識學習為主轉變?yōu)椴粌H包括知識、技能,還包括能力、態(tài)度、道德品質、行為習慣、精神、觀念(科學的、人文的、藝術的);(6)由書本學習轉變?yōu)橐源藶榛A的基于活動的學習、基于生活的學習、基于網(wǎng)絡的學習;(7)由以認知為主的學習轉變?yōu)槿说恼J知、情感等全方位投入、關涉生命的過程;(8)由封閉的、靜態(tài)的學習轉變?yōu)殚_放的、動態(tài)的學習過程;(9)由班級、在校學習轉變?yōu)榻K身學習(時間維度)、社會學習(空間維度);(10)由機械記憶式學習轉變?yōu)樵讵毩⑺伎嫉幕A上的創(chuàng)新學習;等等。
由研究性學習的特點與要求可知,促進學生有效探究是需要一些條件的。就內部條件而言,除了更多的需要以學生的求知欲、好奇心、興趣等內在的學習動機為前提外,也需要高水平的認知技能、思維品質及意志品質;就外部條件而言,比如主要有(1)必須將學生置于有意義的情景中,并引導他們提出問題或者向他們提出恰當?shù)奶骄咳蝿?(2)必須為學生開展探究提供必要的時間和空間,并在資料、材料、設備和指導方面提供恰當?shù)闹С?(3)必須組織有效的交流與表達,幫助學生在自己探究的基礎上加深認識,達到教學目標。轉貼于 四
就目前高中來說,旨在滲透研究性學習方式的高中教育主要有三種模式:(1)課程模式;(2)學科課程中"研究性學習課題"模式;(3)學科教學中的滲透模式。顯然,依據(jù)上文我們的觀點,第三種模式是貫穿于高中三年的各科教學甚至每堂課之中,這是現(xiàn)行課堂教學需要改革的一個重要方面。依據(jù)筆者的觀察和考究,現(xiàn)行課堂要高度重視學生提出問題、研究問題的意識和能力的培養(yǎng),重視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深層次的參與,重視合作與交流;第二種模式依學科而定。比如現(xiàn)行數(shù)學課程必修中給出了4個參考課題(數(shù)列在分期付款中的應用,向量在物理中的應用,線性規(guī)劃的實際應用,多面體歐拉定理的發(fā)現(xiàn)等),選修中又給出了5個參考課題。另外,根據(jù)我們的經(jīng)驗,高三年級的總復習可以廣泛采用研究性學習的方式,主要是專題研究,比如數(shù)學高考復習中可以設計這樣一些專題指導學生研究:函數(shù)的數(shù)學應用與實際應用,不等式的證明與應用,復數(shù)的應用,三垂線定理的應用,異面直線距離的求法,各種數(shù)學思想方法的應用(如數(shù)形結合思想、變換思想、反證法、數(shù)學歸納法等)。至于第一種模式,高一年級重點是結合新生實際介紹新的學習方法和研究性學習的一般性問題,并充分利用高一、高二年級的假期開展廣泛的研究性活動。
顯然,無論是上述哪種形式的研究性學習,首先都必須強調:(1)實施模式的設計一定要依據(jù)探究的程序(或者說心理過程);(2)教學組織的形式,就時間、空間、結構上必然是多樣的,強調的是人人參與、自主參與:(3)教師的角色更多的是指導者與合作者,而且要依據(jù)不同的問題與課題、不同的情形實施不同的指導;(4)考核的方式與評價的方法要重點突出發(fā)展性、過程性、多元性。
"研究性學習"作為一門課程,就其如何實施問題,筆者在文[一]中作了較為詳細的介紹。這里我們再強調兩點。其一,課題的選擇要"三結合":結合本地實際,結合學生實際,結合(指向)學習目標與教育目的;其二,目的或目標的厘定顯得十分的重要,因為無論是內容的選擇還是方法的確立,都必須圍繞目標來進行。我們將它的目標初步定為:(1)能夠利用資料室、圖書館、博物館、網(wǎng)絡等資源,收集資料或信息,并妥善處理資料,形成自主獲取信息的能力;(2)學會運用所學知識和能力,主動地從現(xiàn)實生活中發(fā)現(xiàn)關于自然領域、社會領域、人的自我領域等方面的問題,提出有一定研究價值和意義的問題或研究課題;(3)具有自主制定研究活動方案的能力,包括安排研究活動的時間、過程、基本方法、人員、條件等要素;(4)初步了解和運用觀察、調查、實驗、自然與社會考察等一般的研究方法的基本操作方法, 能夠模仿這些研究方法的基本程序,展開研究過程;(5)能夠通過問題探究,個人或小組自主地撰寫簡單的觀察、調查、考察等研究報告或研究小論文,能夠得出結論;(6)通過與其他學生的交流,報告研究過程的體會與心得,大膽地向他人匯報自己的研究成果,養(yǎng)成合作、交流、分享的良好態(tài)度和能力;(7)能夠在探究過程中大膽質疑,敢于提出新的設想或思路,體驗到研究的樂趣,增強探究的愿望,形成通過探究進行學習的習慣,不斷地養(yǎng)成探究興趣,具有較強的探究意識;(8)能夠通過開展關于自然問題、社會問題和學生自身問題的探究,主動地獲得有關自然、社會和自身的知識,認識和理解我國的基本國惰,了解我國優(yōu)秀的文化遺產(chǎn),具有環(huán)境保護意識、國家意識、世界意識、競爭意識、合作意識以及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對于學科課程中"研究性學習課題"教學,學科與課題不同,實施過程或教學模式有所差別,但下述方案可供參考(括弧中舉例說明):(1)活動名稱(如數(shù)學中"數(shù)列在貸款建房中的應用");(2)課題(如"數(shù)列在分期付款中的應用");(3)科目(如"高中數(shù)學");(4)年級和學期(如高一上學期");(5)學習目標(從"知識"、"技能"、"情感"、"態(tài)度"等多個方面來確定);(6)時間(應該是某一個范圍);(7)地點(如某市某中學);(8)材料(如"科學計算器"、"新建樓房的模型");(9)步驟(比如有明確課題范圍、確定研究方向、制定研究計劃、收集信息資料、研究與整理、表達研究成果等);(10)參考資料(如銀行貸款規(guī)定、分期付款的案例、風險評估常識等);(11)評估(主要寫定性評語);(12)變例(如把貸款問題變?yōu)椴患{個人所得稅的教育儲蓄問題,后者應考慮復利)。
對于學科教學中的滲透模式,實質涉及教學觀念的更新,乃至教學體系的變革。比如過去的政治課教學常常局限在"理論灌輸"、"死記硬背",然而研究表明借助研究性學習可以凸現(xiàn)政治課特色:"借助研究性學習內容的開放性和廣延性,來凸現(xiàn)政治課教學的‘時效性’","依托研究性學習的自主參與性(親歷性),來凸現(xiàn)政治課的‘實踐性’","憑借研究性學習的合作、溝通的社會性,來凸現(xiàn)政治課的‘思想性(教育性)’"[4]o我們認為,課堂教學中滲透研究性學習,關鍵在于課堂設計和實施能否指向前文第三部分所說的觀念的變化,所以指向研究性學習(目標)的課堂教學設計和實施要充分考慮以下幾點:(1)學習的內容對學生必須構成問題,同時還應具有研究的可能性、必要性及現(xiàn)實性;(2)注重發(fā)現(xiàn)、猜想、實驗、調查、探究、訪談等過程與方法:(3)教師的角色重在開發(fā)、組織、指導、合作、互動等;(4)評價中要注重知識觀的現(xiàn)代轉向:知識的不確定性、變易性、境域性、開放性、互動性、價值性等;(5)在操作層面,一般要設計指導語。比如在語文學科教學中,指導學生閱讀課文,探究的"指導語"可以從四個方面來設計(共12條)。(1)獨特感受與個人體驗:①讀完這篇課文后,你最強烈的第一印象或感受是什么?②這篇課文你最喜歡的是什么?為什么?(就作品中你認為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說出自己的體驗)有沒有你不喜歡的地方?說說理由o ③有什么疑問?說說文中你不理解的地方。(2)理解感悟與整體把握:④你理解或你覺得作者想傳達的主要是什么思想或感情?為什么?⑤從文中你體驗到了什么?你從中獲得了(對自然、對社會、對人生)哪些有益啟示?(當然,這啟示不一定是作者想激發(fā)的,而且每個人的啟示可能不同。)⑥你如何評價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盡可能聯(lián)系作品的文化背景)(3)課文分析與鑒別欣賞:⑦你認為這部作品的文字有什么特點?作品中哪些語言富有表現(xiàn)力?為什么?(推敲、體味重要詞句)③你覺得這部作品在寫作思路上有什么特點這部作品表達上的這些特點對你的寫作有什么啟發(fā)?⑨你認為它可借鑒的表達技巧是什么?(4)反思評價與親身實踐:⑩對這部作品你是否有修改建議,文中哪些語句你想替換成新的語句?⑾你生活中是否接觸過類似主題,如果讓你來寫這個主題,你會怎么寫(有什么不同寫法)?⑿分享了同學與老師的觀點和材料后,再讀一遍課文,你有什么新的感受、體驗和想法想與同學們交流?用一兩句話說說你的學習收獲(可以就某一個方面,也可以綜合地說)。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基教司.走向新課程.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35
[2]李建平.普通高中如何實施研究性學習.中國教育報,2001.05.31(4)
一、抓好新學期的教學常規(guī)檢查工作,組織好常規(guī)教學活動。
從新學期開始,教務處堅持每
天檢查上課情況三--四次,做好檢查記錄。全學期檢查教師教案、聽課筆記、學生作業(yè)、教學進度等各二次。學校領導親自參與常規(guī)檢查工作,發(fā)揮教研組長在學科教學檢查中的主動性,讓教研組長參與到教學各環(huán)節(jié)中來,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與老師溝通,提出了解決問題的辦法。改革常規(guī)檢查方法,期中期末召開班長和學習委員會議,了解任課教師的作業(yè)批改情況,作業(yè)檢查讓學生干部參與進來,定期由學習委員上交記錄,教務處全面檢查作業(yè)二次,抽查二次。
第一次檢查教案情況:體育組書寫好的是xx亮。高二年級物理備課組較認真,其中xx的教案體現(xiàn)出電教手段和板書設計。數(shù)學組xx
第二次檢查教案情況:高二教師書寫規(guī)范字跡工整的教師有xx
第一次檢查教師聽課筆記,聽課次數(shù)較多的教師有xx。
第二次檢查教師聽課筆記,聽課次數(shù)較多教師有xxxx。聽徒弟課比較多的教師有宋學平、段曉霞。高二聽課較多的教師有xx
檢查高一記分冊,記載小考、提問次數(shù)多,記分冊運用的比較好的教師是xx
教師上課情況:教師能以教學為中心,扎實開展工作,教學穩(wěn)定有序進行,總的情況很好。存在的問題有:a關注教學反饋,根據(jù)反饋情況調整好教學做的不夠。b聽課發(fā)現(xiàn)啟發(fā)式教學原則貫徹不深入,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轉變力度不夠,師生互動過程比較差,有的班級學生有睡覺、看書畫、下棋等現(xiàn)象。c教具使用不規(guī)范。d聽力課、體育課、實驗課、信息技術課鈴響前應到位,體育課離教學樓遠些。e早自習聽力情況有所好轉,但未達到100%。f有個別教師仍在辦公室輔導學生,影響老師備課。針對以上情況學校加強教學檢查力度,確定四月份和六月份為教學質量檢查月。工作重點抓常規(guī)教學的規(guī)范性。規(guī)范教學行為,提高教學質量,針對教學檢查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從嚴要求并及時反饋給年級,予以糾正。
第一次檢查高一高二學生作業(yè)。作業(yè)檢查情況:1、同一學科同一層次班級間不同班級作業(yè)量不同。高一數(shù)學:5班數(shù)學作業(yè)16次,6班作業(yè)5次,小考次數(shù)基本上相同。高一化學:8班作業(yè)4次,試卷3份,小考5次,練習冊20次。6班作業(yè)8次,試卷2份,小考2次,練習冊1次。高二物理:6班作業(yè)22次,試卷12份,小考2次。9班作業(yè)6次,試卷15份,小考1次。2、普通班作業(yè)批改次數(shù)比非普通班批改次數(shù)少。3、作文批改:學期過半批改沒過半的班級有:1年2班、1年6班、1年10班、2年6班。4、總體上比較好的備課組有:高一英語、物理、化學、歷史、地理。高二數(shù)學、物理、化學、生物、英語。
第二次檢查高一高二學生作業(yè)批改,檢查作業(yè)批改、小考、練習等。高一:語文作文各班5-6次,其他還有隨堂作文等。數(shù)學4班最好40次,物理1-4班最好30-32次。年級作業(yè)批改完成規(guī)定要求。高二:語文作文各班8次以上。代數(shù)、幾何11班最好39次。物理4、5、6、7、8、10班較好有25-30次。年級作業(yè)批改完成規(guī)定要求。
進入四月份學校加強教學檢查力度,四月份為教學質量檢查月。工作重點抓常規(guī)教學的規(guī)范性。規(guī)范教學行為,突出教學質量,從嚴要求,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反饋,把問題消滅在萌芽之中。對期中到期末階段的教學工作提出了具體的要求。(1)搞好集體備課、搞好以老帶新活動,新教師
要聽老教師的課,做到先聽后講。(2)課堂教學要有互動性。課堂紀律不能不聞不問,要改革陳舊的教學方法。提倡講練結合,不滿堂灌,不一講到底。(3)教師對學生的學習進行不斷的督促,對學生的激勵手段要加強。(4)加強批改和小考。(5)探索啟發(fā)式教學,探索具有我校特點的創(chuàng)新課。設疑不要超越學生本身的特點,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為前提,以學生的知識結構為基礎,以對學生的思惟訓練為中心,以多種教學方法相互結合為原則,以多項信息反饋為調節(jié)。(6)加強高一高二的學科競賽輔導,發(fā)揮尖子生的輻射作用。(7)加強辦公室的紀律和教學紀律,不許把學生攆出課堂。
進入六月中旬以后,由于高一高二會考和高三年級報考志愿等客觀因素的影響,各年級的教學秩序一度出現(xiàn)反彈,學校領導十分重視這一現(xiàn)象,馬上召開中層干部和全校教職工大會,針對近日教學秩序混亂現(xiàn)象,xx向全體教師提出了嚴格要求,要求教務、政教兩個部門和三個年級通力合作,迅速扭轉教學秩序亂的現(xiàn)象。教務處加強了檢查力度,并做好檢查記錄。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反饋給年級。每天反饋二-三次,使年級教學紀律迅速好轉,恢復到了正常狀態(tài)。
組織好高一、高二的期中、期末考試,指導好高三月考。老師準時參加考前會,已經(jīng)形成制度。對期中考試(1)監(jiān)考情況:各考場學生人數(shù)是空前的,已經(jīng)達到了最大限額,各考場的老師監(jiān)考比較認真,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解決,完成了任務。(2)取收試卷情況:取試卷大家按順序,收卷未發(fā)現(xiàn)一張漏收試卷和答題卡現(xiàn)象,表現(xiàn)較好。(3)考題情況:考題勘誤較少,現(xiàn)場勘誤也較少。(4)流動監(jiān)考情況:比較認真負責,起到了應有的作用。
各年級及時開好考試質量分析會,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新的要求,促進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高。
全學期教務處組織高一高二市全能競賽,全國數(shù)、理、化、生學科競賽初賽、盟校通訊賽、高一高二期中期末聯(lián)考、協(xié)助高三組織月考5次等多種考試,做到了組織到位無差錯。
二、抓好教研、教改和崗位培訓工作。
1.公開課教學情況:開展各種形式的公開課教學50余節(jié)。
3月25日xx老師參加市級地理評優(yōu)課,教育學院xx一行三人來我校聽課并進行評選。對魏老師的課給予了充分的肯定。
盟校優(yōu)質課校內選拔賽4月9日---10日在七樓舉行,數(shù)學學科做課教師xx。經(jīng)評委打分評選出xx老師代表學校參加盟校優(yōu)質課競賽。政治學科做課教師xx。評選出xx老師代表學校參加盟校優(yōu)質課競賽。.4月21日xx、xx等一行13人前往xx151中學參加八校優(yōu)質課競賽,最后xx老師分別獲得盟校二等獎和三等獎。
4月15—18日教務處組織了本學期青年教師第一次匯報課。xx等15名教師作了匯報。大家一致認為,在學校領導及老教師的親切關懷下,經(jīng)過幾學期的教學實踐,通過導師帶徒活動,新老教師結對子活動,青年教師已迅速成長起來,課堂教學水平有較大的提高。
4月22日xx老師去九臺參加xx省中學數(shù)學課研討會并作課,受到與會者的好評。5月10日、29日xx老師分別在學校七樓會議室作語文研究性學習的公開課。希望通過此舉帶動我校研究性學習活動進一步走向深入。
6月3—7日教務處組織了本學期青年教師第二次匯報課。xx等19名教師參加了匯報。第一次匯報課中出現(xiàn)的問題有所克服,啟發(fā)式教學原則得到貫徹,德育目標明確,電教手段普遍應用。
2.各研究性學習小組本學期開展活動兩次,表現(xiàn)突出的是xx指導的《xx古墓與環(huán)境》小組,活動開展的最好,在“五?一”放假期間率學生赴xx考察,并作了成果匯報。
3.導師帶徒活動情況,開展好的有:高一物理:xx。
4.各教研組積極開展教學教研活動。化學、物理、語文、數(shù)學教研組最為突出,尤其是化學教研組活動有創(chuàng)意、收效好。xx老師還作了觀摩課。本學期共錄制《教學雜談》節(jié)目四期,由地理、化學、物理、歷史教研組完成。
5.崗位培訓和外出學習情況:假期參加研究生學習的教師有xx、xx等。微機培訓內容辦公系統(tǒng),全校教師踴躍學習,電教室內坐滿求知的老師們,非常令人感動。大家按照電教主任的要求做,積極提交教案,提交課件,如期完成了任務。
3月17日xx師范大學牛廣田教授來我校作教育理論報告,全體教師犧牲休息時間,聆聽專家講座,感到很受啟迪、頗有收獲。3月18日牛教授在集團二中為我校高一五班、高一八班學生上了一堂生動的語文課,沒有課的教師踴躍聽課,課后牛教授與聽課的教師在多方面進行了廣泛交流。
3月29日學校組織高三各科教師在xx教師帶隊下去xx參加高考信息交流會。
4月23日xx老師去泰安學習英語24字教學法。
4月27日xx率xx老師去露林高中聽xx關于語文教學改革的做課、xx關于研究性學習的報告。
5月30—31日xx率xx等教師去xx師大附中學習聽課。
6月11日xx去市內參加市教科所組織的省“十?五”期間重大課題開題會。我校有兩個省級課題、一個市級課題入選,并被市教科所授予“實驗學?!便~牌。
6月12日xx一行去xx二中參加省里組織的高考報考指導會。
6月13日xx率xx老師去通化市一中觀摩“研究性學習延伸與研討課”,感到很受啟發(fā),收獲頗豐,決心在我校廣泛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
7月2日我校被省里確定為“青少年責任教育與培養(yǎng)實驗學?!辈炫?。
一、推行海洋特色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方案
制定《海洋特色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方案》,指導特色課程的實施。能力要求上,高一年級為調查、實踐能力等級;高二年級為原因分析能力等級;高三年級為規(guī)劃與設計能力等級。師生評價上,對學生評價堅持發(fā)展性原則、客觀性原則、激勵性原則等。評價的重點在評價學生的發(fā)展層次和發(fā)展水平上。對教師的評價,側重于對教師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的組織、規(guī)劃、管理、指導等方面的能力、實效。
二、規(guī)劃建設研究性學習主題活動場館
1.整合現(xiàn)有研究性學習場館。
“海洋科技文化苑”目前主要以海洋生物標本為主,且數(shù)量龐大,種類豐富。一些標本沒有能夠按照類別擺放,許多標本還缺乏說明性的文字,這些都增加了學生在活動過程中使用的困難。計劃讓學生在參與標本分類中掌握海洋生物種類的特征,并熟悉海洋生物的分類方法。同時,遴選出有代表性的物種,強調其研究價值。分類整合后組建“海洋生物”主題館。
2.規(guī)劃建設研究性學習主題館。
依托現(xiàn)有活動主題和地方特色,先期規(guī)劃建設三大主題館:海州灣度假區(qū)、龍王河以及秦山島。三大主題館內部主要分為四個部分:模型類、實物類、圖片類、成果類。
3.配備圖書和電子資料室。
綜合實踐活動圖書資料主要分為三類:海洋類、綜合實踐活動類、鄉(xiāng)土類。
海洋類圖書主要有海洋生物、海洋資源災害、海洋養(yǎng)殖、海洋生物標本制作等類別。學生通過閱讀圖書了解海洋自然環(huán)境和海洋經(jīng)濟發(fā)展,樹立海洋國土的觀念,形成海洋意識。
綜合實踐類的圖書資料主要有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理論、綜合實踐活動的經(jīng)典案例集錦以及活動的光盤等。學生可以查閱資料,自主學習掌握綜合實踐活動的一般步驟。
反映地方特色的圖書資料主要包括海州灣自然概況、淮鹽古今、漁業(yè)發(fā)展、東夷文化、海岱文化、徐福文化、海州灣的語言與民俗以及地方志等。
為充分利用網(wǎng)絡資料,學校還配置了70臺筆記本電腦,加上原有的電子閱覽室,建成電子資料室。電子資料室的建立,豐富了學生獲取綜合實踐活動資料的途徑,彌補了圖書資料室的不足。
三、構建自主學習的互動平臺
利用現(xiàn)有設備建立或完善模型、標本、貝殼和瀝粉畫等制作工藝室,并改造物理、化學、生物實驗室為綜合實踐活動服務。
建設模型制作工藝室,借助通用技術實驗室的車床、銑床等,自主制作演示設備、數(shù)據(jù)模型等。
完善標本制作工藝室,配備專職教師,專門指導制作、專人管理;配備標本制作的專用工具和藥品,制作各種海洋生物標本。
完善瀝粉畫制作工藝室,編寫課程案例《瀝粉畫工藝》指導學生活動,將在原有的基礎上讓更多的學生參與作品的創(chuàng)意設計。
完善貝殼工藝制作室,配備專職教師,指導制作。開展諸如“海螺殼上的大?!钡认盗兄黝}創(chuàng)意活動,發(fā)掘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
改造物理、化學、生物實驗室,添置實驗儀器,開設研究性學習中涉及的實驗,如分析水質和土質污染的程度、泥沙含量等。
四、實現(xiàn)校內外實踐基地的有效銜接
創(chuàng)設開放的、多渠道的實踐環(huán)境,包括學校環(huán)境、家庭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等,讓學生把學校的學習與社會、家庭環(huán)境中的學習結合起來。在現(xiàn)有的校外實踐基地的基礎上,進一步借助知名校友、學生家長等社會資源,拓寬海洋綜合實踐基地的范圍,利用中等職業(yè)技術學校的“實訓基地”和高?!昂Q髮嶒灮亍?,提升綜合實踐活動重難點知識的直觀呈現(xiàn)水平,讓學生親歷知識的生成過程,實現(xiàn)校內基地與校外基地的真正銜接。
五、構建研究性學習的網(wǎng)絡支持平臺
搭建海洋特色綜合實踐活動專題網(wǎng)站,設計開發(fā)基于網(wǎng)絡的研究性學習支持平臺。研究性學習平臺的支持作用主要體現(xiàn)在:(1)資源性支持,平臺提供豐富的研究性學習資源,主要包括用于課題研究的信息資源、工具資源和用于互動共享的智慧資源;(2)人際性支持,平臺可創(chuàng)建協(xié)作學習的環(huán)境,實現(xiàn)學習者之間以及學習者與教師之間的交流合作;(3)管理性支持,平臺可以實現(xiàn)對學習過程諸要素的管理,主要包括對課題檔案、學生檔案、教師專家檔案、網(wǎng)絡資源的管理以及對學習過程的評價及成果的統(tǒng)計管理。
六、構建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平臺
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不僅要立足于服務學生發(fā)展,也要相應帶動教師專業(yè)能力提高。學校建立了外聘專家工作室、校內專家工作室、學術報告廳、教研組沙龍會所、多媒體放映室來幫助實現(xiàn)這一目標。
外聘專家工作室:聘請更多的海洋專家作為學校海洋特色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基地顧問,定期邀請他們到校作專題講座,指導綜合實踐活動,實現(xiàn)師生共同發(fā)展。
校內名師工作室:學校現(xiàn)有特級教師2人,在特級教師工作室的基礎上再選擇一批在綜合實踐活動方面有特長的教師作為校內專家,建立工作室,定期開講座,并主持標本制作室、模型制作室、貝殼工藝室、瀝粉畫工藝室,具體指導學生活動。
學術報告廳:邀請校外專家和校內專職教師開設專題講座,打造教師與專家相互交流的平臺。
教研組沙龍:教研組教師相互交流、研討在綜合實踐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研討解決的辦法。
多媒體放映室:展示學生綜合實踐活動成果和播放專家講座培訓視頻的平臺,定期播放綜合實踐活動實錄,探索有效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方式方法。
七、共建區(qū)域聯(lián)動資源共享網(wǎng)絡
數(shù)學教師要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要不斷發(fā)現(xiàn)社會生活和實踐活動中的數(shù)學問題,并不斷詢問為什么,研究的目的是提出新問題。研究性學習主要是提出新問題的過程,而不僅僅是知識的獲得。古希臘哲學家德謨克利特曾指出:“教育力圖達到的目標不是完備的知識,而是充分的理解?!蔽覈糯逃艺f得更精辟且形象:教學中應“授之以‘漁’”,而不僅是“授之以‘魚’”。
所以在高中階段開展“研究性學習”主要目的不僅是我們教與學方式的一個重要的轉變,更重要的是轉變教育思想,改變教育模式。強調主動探究式的學習,全面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語言文字表達能力以及團結協(xié)作能力,學會探究,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傊?,培養(yǎng)人類生存的必備條件――學會學習乃至終身學習能力。這也就是進行素質教育的核心目的。
教師如何進行研究性學習教學?筆者認為研究性學習教學可分為兩個層次,開始是知識探索型學習,在學生積累了一定的知識和研究能力、組織合作能力、社會閱歷較豐富后,再進行綜合性課題研究性學習。在具體教學實踐中,可分三步進行(前二步為第一層次,第三步為第二層次)。
一、從教材切入讓學生體驗數(shù)學家探索數(shù)學規(guī)律的研究思維過程
在高中數(shù)學教材中有大量的材料可切入研究性學習的探索。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把握住“遵循大綱、教材,但又不拘泥于大綱、教材”的原則,結合生產(chǎn)、生活實際適當?shù)丶由?、加寬,選出探究的切入點,對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和能力進行初步培養(yǎng)。如:在講復數(shù)的概念的引入時,告訴學生數(shù)的發(fā)展是由生產(chǎn)與生活的需要和解方程的需要推動的,是科學實際和生產(chǎn)、生活相結合的產(chǎn)物,然后讓學生解方程:x3-1=0。學生一定會說無解或無實數(shù)解,教師引導學生分析“無解”和“無實數(shù)解”的區(qū)別,要學生探討是不是有什么新的東西?如果有應該是怎樣的?學生會通過探求及討論發(fā)現(xiàn)此方程的解有但不是實數(shù)從而就會想到是虛的,教師要求學生用已有的方法求出方程的解,學生往往會感覺困難,教師就要問學生為什么困難?學生會說無法求,教師要求學生探求一個新的東西出來解決。
通過問題的層層揭示,并通過聯(lián)系數(shù)的開方知識、解方程知識等手段來突破難點。這一過程使學生親歷數(shù)學研究之中,是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這一過程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精神,啟迪學生的思維,使學生能自然地掌握知識。
教師引導學生把提出的新東西進行歸納、總結,上升到理論。然后提出新的問題。如上面這節(jié)課要求學生解方程:x3-1=0。這樣處理能再次將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使學生感悟到在數(shù)學學研究中理論和實踐之間的辯證關系。課后教師可以再布置幾個探究性思考題,讓學生在課外進一步鞏固課堂上的探究方法和思路,拓展和活躍學生思維。
指導學生進行一題多解和一題多變也是一種研究性學習的方法。
這樣以數(shù)學教材為載體滲透研究性學習,有一定的靈活性能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探求規(guī)律的能力。數(shù)學知識探索是數(shù)學學習的核心,用類似科學的研究方式,讓學生置于探索和研究的氣氛之中,親身參與研究,體會知識及規(guī)律的探索方法,提高學生發(fā)現(xiàn)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指導學生研究性討論教材中的研究性課題
教材中的研究性學習課題主要是指對某些數(shù)學問題的深入探討,或者從數(shù)學角度對某些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學科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研究。充分地體現(xiàn)學生的自主活動和合作活動。研究性學習課題以所學的數(shù)學知識為基礎,并且密切結合生活和生產(chǎn)實際。教材中主要有以下一些課題:
《數(shù)列在分期付款中的應用》、《向量在物理中的應用》、《線性規(guī)劃的實際應用》、《多面體歐拉定理的發(fā)現(xiàn)》、《楊輝三角》、《極值問題在經(jīng)濟生活中的應用》、《統(tǒng)計方法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應用》、《數(shù)學軟件的應用》、《復數(shù)的幾種不同的表示及運算》等。
對于這些課題,在學生通過第一步的課本中探究切入點的教學后,體驗了探究的方法和思路的基礎上,認真準備逐步進行。比如,最近我們在高二年級進行了課題《多面體歐拉定理的發(fā)現(xiàn)》的研究活動。在學生已經(jīng)學過了多面體的概念后,布置了《多面體歐拉定理的發(fā)現(xiàn)》的課題研究?;顒臃秩齻€階段進行:
(1)準備、指導階段:介紹開展課題研究的重要意義、研究一般過程及應該注意的事項,然后布置課題。需時一節(jié)課。課前爭取班主任配合,進行動員,使每個同學都積極參與。
(2)設計、研究階段:讓學生收集資料,觀察各種多面體(可以引導學生結合化學原子結構分析),進行動手進行實驗,記下數(shù)據(jù),開展研究,得出結論,寫出課題研究報告。利用課余時間,則需時約半個多月。在這階段中,教師可對部分學生進行適當?shù)膯l(fā)和引導。
(3)交流、評價和論證階段:將學生寫出的課題研究報告在師生中傳閱,在此基礎上,對每份報告寫出評價結論,同時歸納學生研究報告中的方法和結果,歸類成組。以組為單位,進一步修改并組織學生進行課堂交流。最后匯編成冊,人手一份;或者以出墻報、辦展版、編刊物等方式以展示學生開展活動的成果。強調學生重在參與,學生的研究結果都要加以肯定,避免挫傷他們的激情,讓學生有研究成功的感受,增強研究興趣。
三、引導學生自找課題,進行綜合研究性探索。
在進行研究性學習實踐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有效地選好課題。對于自選課題,教師可從不同方面啟發(fā)學生有效地進行。引導他們從生活及生產(chǎn)實際中的問題、社區(qū)中及校園內引發(fā)的問題、社會熱點的問題、科學前沿的問題、即興所思的問題等去選取課題。可以研究一個問題、設計一份產(chǎn)品、改進一種工藝、改革一項方案,也可以策劃一次活動、進行一項調查、討論一項成果。
環(huán)境問題的產(chǎn)生主要是由于人類對自然環(huán)境和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不合理利用和破壞,這種損壞環(huán)境的行為又是同人類對環(huán)境缺乏正確認識聯(lián)系在一起的。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電池的應用范圍也越來越廣泛,用量也猛增不停,但隨之而來的問題是大量廢舊電池被隨意丟棄,造成環(huán)境的嚴重污染,成為巨大的隱形公害。所以廢舊電池的回收處理已成為當今環(huán)境問題的燃眉之急。因此,在化學教學中,結合相關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環(huán)境教育,提高學生環(huán)境保護意識,使他們正確認識環(huán)境和環(huán)境問題,培養(yǎng)學生改造和優(yōu)化環(huán)境的能力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二、研究性學習的實施方法和途徑
1、準備階段
①組織研究小組。從高二級6個班中各抽選6人,分成6組,各組推選一人為組長,負責執(zhí)筆書寫小結及報告。
②確定研究的內容及目的:a、調查常用電池的種類,使用范圍,性能,以及電池中氧化劑和還原劑。b、調查廢舊電池是如何處理的。c、認識回收廢舊電池的意義和價值。
2、實施階段
①在教師的指導下,確定調查的途徑和方法。a、查閱書報、雜志、資料、文獻、上網(wǎng)等,獲取相關知識。b、訪問家庭、工廠、機關、學校、電池銷售商、垃圾回收站等。c、設計調查表,應包含目的時間、地點、調查對象、調查人、建議等。d、完成調查記錄,應包括常用電池的種類,使用范圍,其中的氧化劑和還原劑、危害,對本地生態(tài)的影響,回收價值及回收情況等調查項目。
3、完成調查報告:活動結束,共收集到調查表12份,在教師指導下,各組對調查表的資料數(shù)據(jù)進行匯總,分類,完成調查報告6份。
4、交流與評價
評價是研究性學習活動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學生通過親身實踐,親身體驗了科學研究的全過程,教師應對學生在整個活動中的表現(xiàn)進行評價,評價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實施。
①各組研究性學習活動過程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②各組獲取相關知識的途徑和方法。③訪問調查對象是否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④調查數(shù)據(jù)是否真實等。
三、結論及建議
(一)電池的種類。常用電池可分為干電池,蓄電池,鋰電池以及燃料電池等。
(二)實用電池的特點:1、能產(chǎn)生穩(wěn)定而具有較高電壓的電流;2、完全,耐用且便于攜帶;3、能實用于特殊用途;4、使于回收處理,不污染環(huán)境或對環(huán)境產(chǎn)生的影響較小。
(三)廢電池的危害
目前,無論是在馬路上還是在居民生活區(qū)內,幾乎經(jīng)??梢钥吹奖蝗藗冸S手丟棄的廢舊電池。今后,隨著各種用電池做能源的電器設備的增加,這種現(xiàn)象恐怕會更多。廢舊電池是一種很厲害的污染物,是破壞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殺手。由于使用分散,回收難以管理,廢棄電池再生成本較大,加上目前還缺少科學、經(jīng)濟的處理方法和相應的法律保障強制廢舊電池的回收,廢棄電池一般均作為生活垃圾處理。據(jù)了解,一粒鈕扣電池所含的汞能污染60萬升水,相當于一個人一生的用水量;一節(jié)1號電池腐爛后滲出的汞會污染一立方米土壤,并使其永遠不能生長植物。廢電池的危害是持久的,無論是在大氣中,還是深埋在地下,危害主要集中在其中含有的汞、鎘、鎳、鉛等重金屬上,造成對地下水、土壤的再污染;這些重金屬通過各種途徑進入體內很難排除。隨著生物積累濃度越來越高,于是造成對腎臟、肝臟、神經(jīng)系統(tǒng)、造血機制的損害,嚴重時會使人罹患"骨痛病"、精神失常甚至癌癥,這就是所謂的重金屬公害病。具體情況如下:
鉛能使人體神經(jīng)系統(tǒng)和消化系統(tǒng)出現(xiàn)不正常運作。如神經(jīng)衰弱、手足麻木、消化不良、腹部絞痛、腎炎等以及能引起血液中毒和其它病變。
汞及其化合物毒性都很大,特別是汞的有機化合物毒性更大。人若食用0.1克汞就會中毒致死。當汞進入人體后,即集聚于肝、腎、大腦、心臟兒先天性汞中毒,或畸形,或癡呆。汞的毒性是積累性的,往往要幾年或十幾年才能反應出來。和骨髓等部位,造成神經(jīng)性中毒和深部組織病變,有機汞還能進入胎盤,使胎
鎘:鎘是一種毒性很大的重金屬,其化合物也大都屬毒性物質。震驚世界的日本"痛痛痛"就是因鎘污染而致。鎘對人體組織和器官的毒害是多方面的,且治療極為困難。因此,由于鎘化合物具有程度不同的毒性,用任何方法從廢水中除鎘,只能改變其存在方式和轉移其存在的位置,并不能消除其毒性。因此,鎘廢水的處理應盡量與回收利用結合。
鉻酸、重鉻酸及其鹽類對人的粘模及皮膚有刺激和灼燒作用、并導致傷、接觸性皮炎。這些化合物以蒸氣或粉塵方式進入人體內,分布于肝、腎中,出現(xiàn)肝炎和腎炎病理。還會引中鼻中隔穿孔、腸胃疾患、白血球下降、類似哮喘的肺部病變。
(四)廢電池的處理
目前世界上生活垃圾處理主要是衛(wèi)生填埋、堆肥和焚燒三種方式,混入生活垃圾的廢舊電池的危害作用還表現(xiàn)在以下四個過程中:
1.填埋。在填埋過程中,廢舊電池內的重金屬會通過滲濾作用逐漸擴散開去,將周圍的水體和土壤污染。如果人類飲用了被污染的水或吃了出產(chǎn)于這些被污染的土壤的蔬果,那么重金屬就會慢慢滲入到人的身體,嚴重的會誘發(fā)起多種病變,危害極大。
2.焚燒。廢舊電池在高溫下會腐蝕設備,其中某些重金屬在燃燒爐中揮發(fā)到飛灰中,造成大氣污染。焚燒爐底重金屬的堆積,也會給產(chǎn)生的灰渣造成污染。
3.堆肥:廢舊電池的重金屬含量較高,會造成堆肥的質量下降。
4.再利用:將廢舊電池回收再利用,一般采用反射爐火冶金法,工藝雖然容易掌握,但是回收率只有80%,其余的鉛以氣體和粉塵的形態(tài)出現(xiàn),造成二次污染,直接危害操作人員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