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3-03-13 11:15:59
序言:寫作是分享個人見解和探索未知領域的橋梁,我們?yōu)槟x了8篇的光的反射教案樣本,期待這些樣本能夠為您提供豐富的參考和啟發(fā),請盡情閱讀。
1. 引導學生的復習熱情
物理復習導學案中的“學習目標”不再和傳統(tǒng)教案的“教學目標”混為一體,它以學生學習為中心, 出發(fā)點是為學生復習指明方向。其表述不再用概括性的語言,例如“理解、知道、懂得”等,而是使用一些讓學生一看就懂的語言,例如“能說出,能區(qū)分,能判斷”等。它準確、具體、通俗易懂,涉及實驗的語言表述則具有可操作性。這樣,從目標上就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復習興趣和熱情,在復習課上課前就主動進入復習的狀態(tài),從學習意愿和情感上給了學生非常好的引導。
此外,“導學案”課堂教學中,教師以“導學案”為主要的載體,同時也不忽視物理學科的特點,或利用實驗喚醒學生感官刺激的回憶,或引用真實生活實例激起學生將新課中的知識學以致用。借用物理實驗,激發(fā)復習興趣,喚醒學生對相應知識的回顧;借用生活實例,讓學生在“眼見為實”的豐富、生動、形象的客觀事物面前,實實在在地對相關問題進行探索,認認真真對主題意義進行構建。
2. 引導學生構建知識結構
物理復習導學案中的“自主復習”部分,常依據(jù)各板塊知識結構來設計,有機地把要復習的知識點串聯(lián),富有整體感。在此引導下,學生在先自行看書復習之后,只需要完成相應的填空,就可以清晰地了解各知識板塊層次和結構,以點帶面的方式在腦海中構建清晰的知識結構圖。
例如在“電學計算專題”復習學案中,按“電學物理量及單位”“電學公式及變形”“電學電路圖對比”三大部分進行知識結構的編排。減少了學生因為電學物理量多、公式多而產生的思維混亂,有效地幫助學生梳理和歸納了電學的知識結構。
又例如在“光學作圖專題”復習學這案中,按光傳播出去后是否還在同一介質中傳播,把光現(xiàn)象分為“光的直線傳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三個主題編成知識結構圖。學生在完成知識網絡填空后,腦海中自然就形成了“光傳播――還在原介質中:均勻――直線傳播;不均勻――折射”或“光傳播――不在原介質中:另一介質不透明――只有反射;另一介質透明――反射和折射同時發(fā)生”的清晰思維。
3. 引導學生拓展思維訓練
問題是思維的源泉,是“導學”的核心。復習“導學案”中的“合作探究”“精講釋疑”部分精心設計的問題或習題,往往具體而形象,富有層次,有深度和廣度。在引導學生復習鞏固相應物理知識的同時,激發(fā)了學生的征服欲,引導學生積極思考,還有效地培養(yǎng)了不同層次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 引導學生深化記憶知識
學生人手一份的“導學案”,方便了圖形的展示,不受傳統(tǒng)板畫的空間限制,不受多媒體一閃即逝的時間限制。物理圖示以圖形為主,輔以必要的字詞、數(shù)字或其他符號,可以非常方便提示事物現(xiàn)象或本質特征。它能使科學知識形象化,抽象知識具體化,零碎知識系列化,復雜問題簡明化,便于學生接受及記憶。
簡明易懂,形象直觀。把復習內容中抽象的文字表述轉化為生動的直觀圖示,通過圖示給予學生強烈的視覺刺激,配合熟悉的事物背景,給學生留下深刻的記憶。
一、制定切實可行的學習目標
首先,在編寫導學案時,老師應轉變角色,不能將導學案的“學習目標”和傳統(tǒng)教案的“教學目標”混為一體?!皩W習目標”應體現(xiàn)以學生學習為中心,出發(fā)點是為學生學習指明方向。注意對“學習目標”的表述,編寫“學習目標”時應少一些概括性的語言,要讓學生一看就懂,即語言必須做到準確、具體、通俗易懂,并且實驗的語言表述具有可操作性。
其次,“學習目標”應面向全體學生。學生是具有差異性的個體,他們的認知水平各有不同,“學習目標”的制定應根據(jù)學生學情分層制定。既要有適合絕大多數(shù)學生的“普遍目標”,又要有恰當?shù)摹⑦m合學生成長的“發(fā)展性目標”。這樣從目標上就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
最后,“學習目標”應體現(xiàn)在新課程的“三維目標”。新課程的教育理念更重視學生的學習方法、知識技能、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培養(yǎng)。導學案中的“學習目標”應能體現(xiàn)出這樣的特點。“學習目標”中應明確規(guī)定學生必須親自經歷探究的過程。當然,所制定的目標必須具有可行性,切勿讓學生感到高不可攀。
如:八年級物理《光的反射》一節(jié)的學習目標:理解光的反射定律,能應用反射定律解決一些簡單問題;知道鏡面反射和漫反射。讓同學交流“鏡面反射”和“漫反射”在生活中的應用,產生的危害和控制方法,并給周圍的人提出幾條合理的控制建議……這樣的目標既對學生提出了知識要求,又對學生提出了技能要求。同時,學生在交流中了解到物理對人類生活的影響,進而產生努力學習、報效祖國的使命感,一舉多得。
二、編寫好預習作業(yè),做足課前準備工作
課前預習是課堂延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學生要能通過課前預習為課堂學習做好充足準備,我認為編寫科學合理的預習作業(yè)至關重要。
1.預習作業(yè)應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物理學科廣泛聯(lián)系著日常生活和生產,我們應抓住這一特點,利用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上課前就把學生的心拉進課堂,這樣學生就能主動學習。如:讓學生了解并思考,為什么河中的水會出現(xiàn)橋的倒影?光產生反射之后,對生活的影響有哪些?這樣學生自然會樂于去做這些題目,同時對課堂將要學習的知識產生期待感,上課也就不容易開小差。
2.預習作業(yè)應有適當?shù)膭邮謱嶒瀮热荨?/p>
有些導學案的預習作業(yè)把課本上需要掌握的知識點以填空的形式羅列出來。學生在完成此類預習的時候,直接打開課本,依葫蘆畫瓢,腦海中卻毫無印象。這樣就失去了預習的意義和價值,也浪費了時間。老師在編寫導學案預習作業(yè)的時候應注意少一些“死知識”,多一些“做一做”。如:要求甲同學用鏡子看乙同學的臉,乙同學?(A:會B:不會)看到甲同學的臉,從而體現(xiàn)光的反射?(A:具有B:不具有)可逆性。學生邊做邊想,預習效果自然就好。
3.預習作業(yè)要難易適宜。
教師要制定切實可行的預習目標。預習目標過低,學生簡單閱讀課本就能達到這個目標,就不能啟動理性思維,進入不到物理研究的方法之中,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就得不到培養(yǎng),認知能力也得不到訓練。如果預習目標過高,學生要達到這個目標非常困難,就會形成一種心理壓力,產生畏懼心理,長期下來,影響他們對物理學科的學習興趣,學習的主動性也得不到發(fā)展。因此,預習目標的制定要符合以下兩點。
(1)符合學生的知識水平。
物理知識有其內在的聯(lián)系性和統(tǒng)一性。對舊知識的掌握程度直接影響學生對新知識的接受程度。若教師不注意舊知識的復習,盲目地列出預習提綱,學生就會因舊知識的遺忘或理解不到位,在面對預習提綱時束手無策,從而影響學生預習的興趣。若教師在預習提綱中寫明要用到的舊知識,不但能加強舊知識的復習、理解、記憶,而且能提高學生的預習質量。
(2)符合學生的思維水平。
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應逐步培養(yǎng),不能操之過急。對于那些對抽象思維能力要求較高的內容,教師應降低預習要求,否則學生的思維能力難以發(fā)展,也會影響預習興趣。
如:回憶生活中的打雷現(xiàn)象后回答:打雷時,先看到閃電還是先聽到雷聲??搖 ?搖。說明聲速和光速誰快??搖 ?搖。在體育比賽時,計時員為什么看到“槍煙”計時而不采用聽到“槍聲”計時呢??搖 ?搖。
三、導學案應具備的作用
1.導學案應具備課堂筆記的作用。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課堂筆記是學生課后復習的重要依據(jù),所以記好課堂筆記很重要。學生利用導學案學習,導學案理所當然應具備課堂筆記的作用。在編寫導學案時,應將《課標》中需要掌握的知識點羅列下來,但不必完整,可將要記憶的部分空缺。學生經歷探究、交流、歸納后完善這些空格。如鏡面反射與漫反射的異同點:
這樣,既對所學知識做了適時鞏固,又記好了課堂筆記,課后復習也就不怕知識的遺忘了。
2.導學案應對科學探究過程做出學法指導。
新課程以學生為主題的教學模式要求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探究、與同學的交流合作進行知識的建構和歸納。此時,導學案的引導作用就非常重要。如:在“光的反射定律”的探究活動中,學生需要掌握:①科學探究的步驟;②用語言表述正確的結論。我在導學案中是這樣處理的: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兩個裝置,進行以下環(huán)節(jié)的探究。
(1)如圖甲,當E、F在同一平面上時,讓入射光線沿紙板E射向鏡面,在F上可看到反射光線,測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改變入射光線的方向再測幾組入射角和反射角,這樣的目的是?搖 ?搖。
(2)若將入射光線向屆NM靠近,則反射光線?(填“靠近”或“遠離”)NM。
(3)如圖乙,以法線為軸,把紙板F向后緩緩旋轉,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搖 ?搖。
(4)本實驗可得出的結論是:在反射現(xiàn)象中,反射角?入射角;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分居在?兩側;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搖 ?搖。
以實驗報告的形式呈現(xiàn),學生在填寫實驗報告的時候熟悉了科學探究的過程,在實驗操作中達到了多次測量探究的目的,學習技能和知識點同時收獲,一舉多得。
四、“課堂鞏固”畫龍點睛
2.理解杠桿的平衡條件;
3.學會通過實驗研究杠桿平衡條件;
重點:理解杠桿的平衡條件;
難點:理解杠桿的平衡條件;
教學媒體:實驗器材:鐵架臺、細線、粗細均勻的直桿、鉤碼若干;
教學方法:實驗演示、由實驗現(xiàn)象歸納原理;
教學過程:
一示標:由物體受力平衡引出杠桿平衡的概念,既而引出本節(jié)課的主要任務是研究杠桿的平衡條件;
二達標:
1.杠桿平衡的概念:若杠桿在力的作用下處于靜止狀態(tài),我們就說它平衡了;
注意:不包括勻速轉動情況;
2.研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
①實驗時,應注意以下幾點:調節(jié)杠桿自身,使它靜止時處于水平位置,每次都要求杠桿靜止時處于水平位置,這樣力臂的數(shù)值就能杠桿上直接讀出;
F2=10牛
L2=3厘米×6=18厘米
G=10牛
F2=10牛
L2=3厘米×6=18厘米
G=10牛
F2=10牛
L2=3厘米×6=18厘米
G=10牛
F1=10牛
L1=3厘米×6=18厘米
F1=20牛
L1=3厘米×3=9厘米
F1=30牛
L1=3厘米×2=6厘米
O
(投影片)
(投影片)
(投影片)
②實驗數(shù)據(jù):
F1l1=F2l2F1l1=F2l2F1l1=F2l2
③實驗結論:杠桿平衡條件:動力乘以動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
力臂;也叫杠桿原理;F1l1=F2l2;
3.典型例題:
F
G=10牛
F''''
①如圖所示:在拉力F的作用下,杠桿保持平衡;現(xiàn)將拉力F的作用方向移至如圖位置,則力將如何變化?
(投影片)
分析:F變向后,動力臂減小;根據(jù)F1l1=F2l2
可知:l1變小,F(xiàn)1變大。
②:取一根粗細均勻的鐵絲,在中
(投影片)
點用細線懸掛起來,鐵絲剛好平衡;若把它的右半段對折起來,那么它是否還能保持原來的平衡狀態(tài)?
分析:兩側力的大小不變,右側力臂變小,所以不能保持平衡狀態(tài)。
三測標練習:
《學習指導用書》P99
四補標;
五布置作業(yè):
課堂練習:課本P150作業(yè)22、4
課外作業(yè):《學習指導用書》P991、2、3、4、5
板書設計:略
返回高中一年級物理教案列表關于高中一年級的更多文章
慣性定律
運動和力
測變速直線運動的平均速度
多彩的物質世界
教師指導下的學生自主探究式
光的傳播(三、全反射)
2011版“新課程標準”作這樣的處理,實際上一方面是要求學生每節(jié)課都要做實驗,同時又在原則性的規(guī)定上,為教學的因地制宜和為教學探究活動的選擇提供了寬松的條件.事實上,“新課程標準”要求做的實驗比以前大量增加,然而實驗的形式、實驗用的器材、實驗的具體安排卻是靈活的.這就要求教師們要有高度自覺性、能動性,要切切實實落實“新課程標準”中提出的每一項實驗,想方設法讓學生動手動腦,嚴防流于形式或“黑板上做實驗”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要利用身邊的物品開發(fā)、設計各種物理實驗,豐富課內和課外的探究活動.要認真研究如何通過實驗學好知識、提高技能,如何通過實驗學會方法、提高能力,如何通過實驗培養(yǎng)學生相信科學、熱愛科學和勇于創(chuàng)新的意識.
物理實驗內容的選擇應具有以下特點.
1.具有發(fā)展性,有利于促進探究活動的開展
義務教育階段的物理內容相當豐富,老師應盡可能多選一些便于學生開展探究活動的內容.例如,探究聲音在固體和液體中是否傳播,探究音調的高低與什么因素有關,探究光是否總是沿直線傳播,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探究凸透鏡成像原理,探究固體的熔化過程和液體的沸騰過程的規(guī)律,探究各種物質的導電性,探究影響壓力大小的因素,探究力的作用效果,探究色光混合與顏料混合的不同現(xiàn)象,探究影響金屬導體電阻的因素,探究怎樣用變阻器改變燈泡的亮度,探究影響電磁鐵的磁性強弱的因素,等等.
2.具有開放性,實驗內容可供選擇
教科書中的科學規(guī)律,對于學生可能是未知的,學生可以通過探究活動去學習,從中發(fā)展探究的能力.但是,作為人類的文化財富,學生往往已經通過各種途徑對它有所耳聞,特別是教師常會不自覺地以某種方式把相關的信息傳遞給學生.
例如蘇科版在“令人厭煩的聲音”中設計了“比較材料的隔聲性能”的活動.先讓學生去感受鬧鐘指針走動時聲音的音調和響度,比較鬧鐘放在鞋盒內聲音的變化情況,接著要求學生收集各種阻隔聲音的材料,預測一下所給各種材料隔聲性能的好差,并自己動手設計一種簡易的方法來比較材料阻隔性能的差異.教材沒有給出具體的比較方法,而是讓學生自己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讓學生歸納出:要比較不同阻隔材料的隔聲性能,可以采取在同一距離聆聽,比較隔層的厚度,或者在隔層厚度基本相同的條件下,比較聽不到聲音時的距離等方法.但不強求學生把所有的方法一一列舉出來,既培養(yǎng)了學生動手的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又體現(xiàn)了問題適度的開放性.并且活動都留有一定的探究空間,讓學生能夠適度探究,又不過分拔高和放任.
又如探究熱水瓶中水的多少與保溫性能的關系、比較幾種不同紙張的吸水性能、探究乒乓球的反彈高度與哪些因素有關、研究電冰箱內外的溫度差與所耗電能的關系并提出節(jié)能措施、比較不同材料的隔音效果等等.
平時的教學活動中,還可以根據(jù)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實際情況,創(chuàng)造性地為學生選擇一些適合他們的探究實驗.科學探究的問題可以讓學生提出,也可以教師提出,可以“標準”所要求的科學內容,也可以是與“標準”科學內容有關的交叉學科的內容.
3.注重實效性,引導學生由物理走向生活
精心設計一些有意義的實驗探究和實踐活動,以大幅度地增加學生動手和實踐的時間,都可以用現(xiàn)有的儀器和生活中的常用器具完成,并不需要增加多少新的儀器設備,這樣就可以使學生在親身經歷實驗探究和實踐活動的過程中,既學習了物理知識,又學習了物理學的研究方法,同時還受到了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熏陶,把過去的教師“講物理”變成學生自己動手“做物理”.
如探究凹透鏡的成像規(guī)律,探究不同材料的物質的膨脹能力強弱,怎樣才能使紙飛機飛得更高,比較木頭、瓷、鐵、塑料的傳熱性能,觀察自行車中分別應用了各種不同材料的哪些性能,探究冬天水缸破裂的原因等等.在探究的過程中,不要過分強調概念、規(guī)律的嚴密性,要讓教師和學生充分地投身于實踐、探究和擴展知識面上,重視學生的生活經驗的指導思想.
例如蘇科版教材中,對于“光的反射”,在“標準”中要求“通過觀察和實驗了解光反射的特征”.因此,“光的反射”實驗中,重在探究活動.而對于反射規(guī)律的表述則是“在反射現(xiàn)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這種表述沒有提及反射光線是否與入射光線共面,更沒有提及反射光線是否與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因此這樣的表述可以說是不太完整的,但是這種處理符合“標準”對“光的反射”的教學要求,并且容易讓學生抓住光反射的主要特點,使學生可以更多地專注于探究的過程.
4.具有延伸性,實驗由課內延伸到課外
作為科學探究主體的學生,在面對紛繁復雜的科學世界時,會產生無比的激情和盎然的興趣,教師必須尊重學生的意愿,以開放的觀念和心態(tài),為他們營造一個寬松、和諧、民主、融洽的學習環(huán)境,不能把上下課鈴聲當作教學的起點和終點,科學的探究僅僅憑課堂40分鐘是不夠的,應積極地把學生學習的場所引向生活和大自然,幫助學生不斷擴展對周圍世界科學現(xiàn)象的體驗,豐富他們的學習經歷.
課外實驗活動即學生的實踐活動,內容應豐富多彩,以實驗探究為主的實踐活動.應從學科和生活中選擇或設計具有實踐性的研究課題,讓學生采用類似于科學研究的方法主動探究、發(fā)現(xiàn)、獲取知識,解決問題,在實踐中學會學習.以實驗探究為主的實踐活動,選擇課題范圍要小一些,研究和實驗的操作性要強一些.課題來源包括物理課程標準中的實踐活動參考題,也可以由教師設計一些課題或學生提出自己感興趣的課題.
如學習熱學方面的知識后,可探究保溫瓶裝水量與水溫變化的關系.學生可研究一下不同顏色物體的吸熱本領、服裝面料的保溫性能、蔬菜大棚的功能等.
學習摩擦力知識后,設計一個實驗驗證“在相同的條件下,滾動摩擦遠小于滑動摩擦”,來說明這一結論的正確性.
學氣壓的知識后,學生可能會提出這樣的問題:氣體的壓強與氣體的溫度有關系嗎?老師應給予必要的幫助,使學生明確研究的方向.如實驗的條件:將氣體的體積保持不變,研究它的壓強會不會隨著溫度的變化而變化;儀器的選?。簾?、水、溫度計、燒瓶、U形管、橡皮管等;實驗步驟及數(shù)據(jù)的處理:在燒瓶中封入一定質量的某種氣體,燒瓶的一端連接在壓強計上,將燒瓶放入水中,通過溫度計測得水的溫度,就是瓶中氣體的溫度.
用注射器、測力計、刻度尺測出大氣壓的值.
觀察音樂廳的墻壁結構,思考其對聲音的傳播有什么好處;探究不同材料的物體吸音效果的強弱.
學習凸透鏡成像知識后,讓學生探究大小、形狀相同的凸透鏡的焦距與制作材料是否有關,包括大小、形狀等等.
自制簡易測力計,探究彈簧的彈力與彈簧伸長量的關系.
測自己站立時對地面的壓強……
還可以設計以動手制作為主的實踐活動.這類活動要劃定范圍,要具體,并且要留出足夠的創(chuàng)造空間和制作時間.
例如制作一輛電動競速車.在這個活動中,只發(fā)給每組學生一個電動機,其他自己設計,自己找材料.先進行設計圖紙的答辯、論證和評比,然后根據(jù)圖紙做出電動競速車進行比賽.
舉行一次自制樂器音樂會,讓學生用藥瓶、盤子、燒杯、橡皮筋等材料制作的吹奏、打擊、彈撥樂器演奏出千曲曲動聽的樂曲.
自制有透鏡的照相機;自制針孔照相機;利用光在兩面鏡子之間多次反射,自制一個萬花筒;用兩個不同焦距的凸透鏡制作望遠鏡.
學習了顏色的知識后,用手電筒和彩色透明膠片,為晚會設計一套能變換出許多色彩的燈具.
用熱管設計太陽能熱水器,等等.
學生可以自己選題,但要申報,教師給予指導.實驗內容是豐富多彩的,根據(jù)本地的條件和學生的具體情況,可以靈活地選擇.但無論是什么樣的實驗,它的目的是明確的,就是讓學生通過實驗學習物理知識,更重要的是學會學習,學會探索,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使其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形成良好的物理素養(yǎng),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具有創(chuàng)新意識,能獨立思考,勇于有根據(jù)地懷疑,養(yǎng)成尊重事實、大膽想象的科學態(tài)度和科學精神,這是每一位物理教師的責任.
就這樣,我懷著牛皮筋彈起的夢想,考入浙江幼師。說實在的,就在畢業(yè)實習那陣子,我就懷著疑自己選擇了不喜歡的職業(yè)。那時在行知幼兒園實習,為了第二天能上好課,帶好一天的活動,前一天晚上要開夜車準備教具、備教案,一直到凌晨兩點多,眼皮打架了,頭也痛了,還要反復檢查教案、教具是否都準備好,天天如此。天天給自己加油鼓勁:我絕不能上一堂失敗的課。當我看到孩子們獲得的微笑時,當我的實習成績得到園主任、指導老師的充分肯定時,我感到一種從未有過的喜悅和自豪:我可以當老師了!
十九歲,我真正跨進了幼兒園的大門,做了一名幼兒教師。迎接我的是一束束純真而帶著探究的目光,孩子們打量著我這個自己也需要老師的老師。"別忘了,你是勇敢強健的爸爸、溫柔慈祥的媽媽、善良可親的姐姐,是博學多才的智者,還是和他們一起嬉戲的伙伴……"理智在不時地提醒著我。我微笑著走進孩子們的中間和"小男了漢?"腦門頂著腦門,手腕扳著手腕地比試,跟"小公主們"一起唱呀、跳呀。從孩子們那友好、信任的目光中,我讀到了孩子們的心底的聲音:老師,我們歡迎你!
上美術課,部分孩子對著畫紙置之不理,沒有一點積性時,我只好耐心地手把手地教。語言課時,我為了教他們一個新詞語或一個短語,我把說話的速度放慢,同時也不忘做些生動地教具,便于他們理解。做幼師的,誰都怕帶小班,但誰都逃不過要帶小班,我也是如此,小班的孩子年齡小,大小便經常解在衣褲上,剛開學段時間每天早上要哭,每天早上我也會條件反射地情緒緊張,但還是要耐心地處理每件事情。我想我不僅僅要做他們的老師同時還要學會做他們的媽媽,其中的辛苦是不言而喻的。每結束一天的工作,倒在床上不想動了,還真覺得累??墒敲慨斘铱吹阶约旱男燎诤蛺坌氖购⒆觽內〉靡稽c進步時,一股由衷的欣慰油然而生。
有一年我?guī)“?,下學期班上來了一位患有先天性耳聾的孩子,她叫李佳燁。記得剛入學那天,佳燁的媽媽誠懇地說:"本來要把她放到聾啞學校去,知道我們單位幾個同事的孩子在董老師班里,我想讓她有個伴,那幾個小伙伴她認識,所以想讓即試試看,不行的話,我們再轉園好了。"我看著這張可愛的小臉蛋,期盼著能從好的嘴里發(fā)出與同齡人一樣甜甜的聲音,可她只是瞪著眼睛看著我……我開始有點懼怕——這樣的孩子來到我們班。讓我怎么帶好這個班?
幾天下來,小佳燁還算能干,小朋友做早操排隊,她也會走過來排隊,她看到老師敲鈴知道要集合。為了讓小佳燁學會說話,我每天上課時有意識地用身體語言給她提示,鼓勵她。下課時,我拿著一些圖形卡片,讓班上幾個能干的小朋友和我一起說圖形卡上的詞語,讓小佳燁對著我們的口型學。有一次上課時,我驚訝地發(fā)現(xiàn)她舉高了小手,嘴里還不停地叫"老師、老師",叫得雖然不是不很清楚,但確實是在叫老師,一下子我們班的老師和36個小朋友不知道有多開心,我們興奮地跳起來,佳燁會說話嘍!佳燁會說話嘍!那天,她媽媽來接的時候聽到這個消息不敢相信,在班里小朋友的鼓動下,佳燁對著我們兩位老師叫了一聲"老師",佳燁的媽媽蹲在女兒的身邊說不出一句話來,這個一臉憨厚樸實的母親抱住了女兒。"辛苦你們兩位老師了"好半天,她對著我們說。
一段時間后,小佳燁已完全適應了幼兒園的生活,還會說幾個日常短語。在生活護理上,我們對她也是加倍地關心和照顧,佳燁很喜歡上幼兒園,特別喜歡畫畫,喜歡老師在小朋友面前夸她畫畫得好,看到小朋友為她鼓掌,她就知道小朋友也在表揚她、喜歡她。歡迎您訪問,歡迎您訪問,
我們也為佳燁的一點一滴的進步而感到自豪,如果您沒有做過老師,也許很難體會這份心情,但這確實是一個老師最值得驕傲的時候了,這是我們用滿腔的愛換取的一份厚禮——一份世俗的天平無法衡量的感情:"孩子們愛我,我更愛孩子們。"
世了上的愛有無數(shù),而孩子們最需要的愛是鼓勵和關懷以及毫無怨言的耐心。
對于那些頑皮的孩子,我付出了千百倍的耐心,上課多提問他們,早操課時請他們排在第一排,多給他們機會,從而去發(fā)現(xiàn)他們身上的閃光點,挖掘他們的潛力。戶外活動時,頑皮的孩子不小心扭傷了腳,或是流鼻血,有些不理解我們的家長要責怪我們,我們誠懇地向他們道歉、賠不是,同時提醒自己要把以后的工作做得更好。當這些頑皮的孩子在小小運動會上獲得名次的時候,當這些頑皮的孩子在美工展覽區(qū)展現(xiàn)自己的作品的時候,當這些頑皮的孩子在木偶戲表演中有聲有色地表演的時候,他們的爸爸媽媽都滿意地笑了。對我們也多了一份理解。
法國作家雨果這樣寫道:比陸地更大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大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大的是人的胸懷。不是嗎?當我們的心中充滿了對孩子們的愛,我們會覺得,我們的工作也會發(fā)出動人的光彩!
當我給孩子們完《七色花》的故事以后,問他們:"假如有一天,一位婆婆也送給你一朵神奇的七色花,你要用它做什么?
有的說:"我要把它送給貧窮的人。"
有的說:"我要讓北極變得溫暖。"
有的說:"我要把我們的祖國變得更美。"
"可是小朋友想一想世界上真的有這樣的七色花嗎?"
"唉,沒有呀!"孩子們失望地說。
我就說:"有,這就是你的做事情的本領。等你們長大了學會了很多本領,這本領其實就是七色花。你用這朵七色花什么事情都可以辦到。"從孩子們的目光里,我仿佛真的看到了一朵朵神奇的七色花,七色花讓我的心和孩子們的心連在一起。
我還通過故事《賣火柴的小女孩》教育孩子富于愛心和同情心,讓孩子有"我要送給她一雙溫暖的鞋子"這樣的愛心;我用散文詩欣賞《帽子的秘密》教育孩子堅強勇敢,熱愛祖國,熱愛家鄉(xiāng);我用故事《共傘》對孩子進行友愛教育等等,我還以自己良好的師德作風對孩子進行潛移默化的教育。
工作快十年了。雖然有時候也覺得累,覺得苦,但我不怨。除了產假那年其了幾乎每學期都帶興趣小組,每星期增加四個課時量,自己幼兒園辦的興趣都是沒有報酬的,但我從來都是任勞任怨,認真上好每一節(jié)課。
這是一次再普通不過的自習課。老師們在辦公室忙于改試卷、批作業(yè)、寫教案,同學們在教室忙于看書、復習、做作業(yè)、交頭接耳。不論誰在做什么,都是“一心一意”的。剎那間,教室里突然靜了下來,靜得是那么徹底。同學們面面相覷,窗外和門縫沒有異樣,后門窗糊上的報紙紋絲未動。在詫異的目光對視后,一陣哄笑之后,“自習茶館”繼續(xù)營業(yè)。
校規(guī)里的自習課是安靜的,可是這種詭異的安靜,你經歷過嗎?實際上,這種情況不只出現(xiàn)在教室,在很多嘈雜的、相對封閉的環(huán)境里也會發(fā)生,并且也不只是出現(xiàn)在人類身上。比如在養(yǎng)雞場,一群小雞在那里嘰嘰喳喳叫喚,突然有一點點異響,它們就會迅速地跑到一起,誰也不出聲。歐美人說,這是因為有天使飛過;中國人說,天上飛的只可能是仙女。
當你捧起《科學Fans》,你一定相信天上飛過的只有飛機??蛇@究竟是一種什么現(xiàn)象?應該如何解釋?你觀察過、思考過嗎?
我們整理到下面5種觀點,從不同角度解釋了這種現(xiàn)象及其產生的原因,也許能給你一些啟示,也許能幫你想出“觀點6”。
觀點1:緊急避險策略,誰都不想成為出頭烏
當一個人說話的時候,他也在下意識地注意周圍的聲音。當自己的聲音超過背景噪聲的分貝時,就會觸發(fā)一個反射使自己停止說話。這是從動物祖宗那里遺傳下來的緊急避險策略,目的是防止自己成為群體中的突出者而引來天敵。這種反射在一個群體中很容易引發(fā)雪崩效應(指信息在沿供應鏈傳遞中其波動會被依次放大的現(xiàn)象,這種現(xiàn)象導致信息在傳遞過程之中猶如滾雪球一般越滾越大),尤其是你發(fā)現(xiàn)跟你說話的人突然噤聲,你也會立即不說話、盯著對方,從而產生突然安靜的效果。
觀點2:正反饋過程,像多米諾骨牌一樣倒下
在人聲雜亂的環(huán)境中,總體聲強是隨機性的、有強有弱的。當聲強出現(xiàn)一個較弱的低值時,會有一兩個比較敏感的人會閉上嘴觀察是怎么回事,這個行為直接降低了總體聲強,同時會吸引另一些人的注意,使得他們也跟著閉上嘴。以此類推,直到幾乎所有的人都閉上嘴。即使是最后一個說話的人,也會因為自己的聲音突顯出來而不得不閉嘴。這個正反饋過程就像多米諾骨牌逐一倒下一樣,會進行得很快,所以實際的效果就是一下子安靜下來了。當大家觀察到沒有什么異常之后,嘈雜的聲音很快又起來了。
觀點3:從眾行為,情不自禁地壓低聲音
人有“從眾行為”,即個體在群體的壓力下改變個人意見而與多數(shù)人取得一致認識的行為傾向。當某一個人感覺到周圍聲音降低的時候,“從眾行為”會使他不自覺地壓低聲音,于是整體背景音也減小。最后一個噤聲的人之所以噤聲,是因為周圍環(huán)境變得安靜,他之前的每一個人之所以噤聲也是因為周圍環(huán)境相對變得安靜了,因此從第一個人噤聲到最后一個人噤聲,導致了大環(huán)境由鬧變靜。實際上,大家都閉嘴的時候是最后一剎那,這是一個動態(tài)的量變到質變的過程,而不是瞬間全部噤聲。
觀點4:心理暗示,現(xiàn)在應該保持安靜
心理暗示是人或環(huán)境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向個體發(fā)出信息,個體無意中接受這種信息,從而做出相應的反應的一種心理現(xiàn)象。我們在生活中無時不在接受著外界的暗示,比如電視購物廣告對人產生購物欲望的暗示作用。因此,教室里突然變得安靜,就是同學們受到“必須保持安靜”的心理暗示,從而停止說話。那么上自習課本來就應該保持安靜的,同學們?yōu)槭裁磿L時間地說話而在某一刻突然安靜呢?難道這種心理暗示只在某一刻發(fā)揮作用?還有,這種心理暗示是怎樣發(fā)揮作用的,使得許多人在同一時間收到暗示,然后同時保持靜止呢?
簡單地說完了“閃光點”和“創(chuàng)新點”之后,我想重點說說“遺憾點”。這些“遺憾點”也是我在聽課中經常遇到的,特別是公開課、展示課、觀摩課,更多一些。
《火燒云》我教過,是教科版四年級下冊第一組的第二篇精讀課文,作者蕭紅。文章用準確、生動的語言,描繪了火燒云從上來到下去過程中顏色和形狀的變化,展現(xiàn)了絢麗多彩、美妙奇異的景觀,抒發(fā)了作者熱愛大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思想感情。
根據(jù)《語文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以及學段要求,從“真語文”的角度審視這幾份同課異構的教學設計,我覺得,有的教學目標過大,有的教學內容過雜,有的教學環(huán)節(jié)過多。語文知識學習、語文能力訓練及人文素養(yǎng)熏陶未能有效體現(xiàn),教學形式化較重,存在著“非語文”“泛語文”現(xiàn)象,給人一種“似霧,似風,似雨”的迷茫感覺。這樣設計,必然會降低語文教學的效果。
先說教學目標過大的問題
我仔細看了,有一份教學設計確定了4個教學目標,第二個目標是這樣表述的:“通過《火燒云》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遣詞造句能力?!彼∥抑毖裕@個目標定得太大了,這是語文課程的目標,一節(jié)課怎么能實現(xiàn)這么大的目標?什么是教學目標?所謂“教學目標”,就是所要達到的預期的教學效果。在教學實踐中,教學目標過大,其實質就是淡化目標,也可以說沒有目標,這可能導致在教學中“抓不住”,缺乏具體實在的東西去落實,甚至會隨意發(fā)揮。
那么,怎樣解決教學目標過大的問題呢?
認真讀課文,我們會發(fā)現(xiàn),第三自然段描寫火燒云顏色千變萬化,瑰麗無比,用詞非常準確:“這地方的火燒云變化極多,一會兒紅彤彤的,一會兒金燦燦的,一會兒半紫半黃,一會兒半灰半百合色。”另外,這也是一個排比句。在第一自然段中也有一個排比句:“大白狗變成紅的了,紅公雞變成金的了,黑母雞變成紫檀色的了。”由于傍晚透過云層的陽光是紅色的,人與動物身體顏色不同,受到霞光的映照必然呈現(xiàn)不同的色彩:照到白色的物體上,呈紅色;照到紅色的物體上,呈金色;照到黑色物體上,呈紫色。用詞既準確又生動,讓我們仿佛身臨其境一樣。通過以上簡析,第二個教學目標不妨定為:“練習仿寫詞語‘紅彤彤’‘半紫半黃’;練習仿寫排比句子‘大白狗變成紅的了,紅公雞變成金的了,黑母雞變成紫檀色的了?!边@樣一改,就把大而空的“培養(yǎng)學生遣詞造句能力”的教學目標,變得具體了,可操作性強了。
再說教學內容過雜的問題
在一份教學設計中,有一個教學內容,是解釋第一自然段中的兩個名詞。教案寫道:“‘晚飯過后,火燒云上來了。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臉紅紅的。’兩句中有兩個名詞,一個是‘火燒云’,一個是‘霞光’?!馃啤汀脊狻皇且换厥隆!馃啤窃撇适芟﹃栒丈涠a生的,呈紅色;‘霞光’,指太陽落下地平線后,余光照射到云彩上又反射到地面上來的光。因此,傍晚被陽光照射得紅彤彤的云,叫‘火燒云’;而火燒云反射到地面上來的光,叫‘霞光’?!痹偎∥抑毖?,這樣設計,是科學課,而不是語文課,這個教學內容與語文毫無干系。語文課最大的悲哀是語文本體的淡化和失落,要知道,在語文教學中,課程內容大于教材內容,教材內容大于教學內容,語文教學內容一定與語文有關。語文課無論怎樣設計,一個根本的東西不能變,那就是以課文為例子,指導學生去學習語言、感受語言、運用語言。
那么,怎樣解決教學內容過雜的問題呢?
寫到這里,我想起一句意味深長的對話:有人問一位著名的雕塑家:“您是怎樣把石頭雕成人像的?”雕塑家答道:“把石頭上不是人像的地方去掉?!本湍米R字教學來說吧,與其解釋“火燒云”和“霞光”這兩個概念,倒不如讓學生在熟讀背誦的基礎上,動筆寫一寫這5個字,重點指導“燒”字和“霞”字的寫法。“燒”,左右結構,左窄右寬;“霞”,上下結構,上小下大。小學階段,一定要把識字寫字教學放在重要位置,這是千百年來語文教學成功的經驗,如果不重視漢字教學,將會在歷史上鑄成罪過。我這樣說,一點也不為過。
最后再說教學環(huán)節(jié)過多的問題
有一份教學設計,我數(shù)了一下,兩課時一共設計了十幾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從讓學生看火燒云錄像開始,到讓學生展示自己收集蕭紅的有關資料結束,雖然處處充滿了時尚元素,但千頭萬緒,模糊一片,弄得語文支離破碎。這樣的教學設計,有太多的資料補充,有太多的媒體演示,有太多的“小組討論”,有太多的片面追求形式的做法,學生所得必定“淺草才能沒馬蹄”。
那么,怎樣解決教學環(huán)節(jié)過多的問題呢?
一、有很強的好奇心――因勢利導,激發(fā)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
初中生好奇心強,這種好奇心如果得不到及時利用,可能很快就會消失,所以教師應該通過各種有效途徑,將學生的這種新奇感轉化為持久的學習興趣。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激發(fā)積極思維和求知欲望的前提,所以我們物理教師必須充分發(fā)揮物理實驗的魅力,使物理實驗成為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手段。由于物理實驗能幫助學生探索物理世界的奧妙,吸引學生的興趣,興趣自然帶動鉆研勁頭,于是學生的學習熱情就燃燒起來。學生有了對物理知識的親切感和好奇心,物理學習也就有了學好的基礎。例如,在進行一次教學時,我演示了如下的實驗:找兩根粗細均勻,但長短不同(差別應大些)的飲料吸管,將牙簽放入吸管中,用嘴對準管口吹氣,牙簽將從吸管另一端飛出。學生憑經驗往往會猜測在短吸管中的牙簽飛得較遠。事實上,在相同條件下,吸管越長則牙簽飛得越遠。這引起了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與實驗事實的沖突,吸引了他們的注意,激發(fā)了他們的好奇心,讓他們產生了迫切解決問題的愿望,從而為本節(jié)課的教學起了一個很好的鋪墊。
二、培養(yǎng)抽象思維能力――鼓勵大膽猜想,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
進入初中階段,學生思維的靈活性、獨立性、批判性有所發(fā)展。這些變化表明他們擁有了一定的學習研究能力。他們越來越不喜歡人云亦云,喜歡自己獨立提出問題并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在教學中,教師必須抓住學生這一心理特征,結合教學內容,鼓勵學生大膽猜想。人的思維活動起始于問題,有疑問才會去思考。有疑問是學習新知識、產生新思想、提出新觀點的起點。教師要營造一個寬松的教學環(huán)境,也要創(chuàng)造一個自然和諧、平等的教學環(huán)境,使學生勇于發(fā)現(xiàn)問題,敢于提出問題,渴求解決問題,這樣他們的創(chuàng)新意識才會得到培養(yǎng)和發(fā)揮。如在“探究影響單擺周期因素”的實驗中,我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引導學生猜想單擺的周期可能跟振幅、擺球質量、擺長等因素有關,并讓學生對每一個猜測設計合理的實驗方案,選用合理的實驗器材進行驗證。單擺的周期公式是單擺模型的最重要的規(guī)律之一,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究,通過實驗探究、歸納總結、交流討論等,主動地去獲取知識,探索公式的推導過程,最終得出單擺的周期公式。
三、有強烈自我意識――把課堂交給學生,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自我意識,即個體對自己的認識態(tài)度。中學生心理發(fā)展的突出特色是有強烈的自我意識。他們開始對認識和評價自我有了濃厚興趣,希望能在生活中、課堂上擁有表現(xiàn)自我的機會。美國心理學家羅杰斯說過:“教師要做學生學習的促進者,當教師成為學生學習促進者的時候,關注的不是如何精心設計教案,而是課堂的組織和學生知識的內化方法。”所以,在教學中教師應把課堂表現(xiàn)的機會還給學生,讓學生充分發(fā)表自己的見解,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感情,這不僅可以促進學生自我意識的形成,而且還可以使學生主動地學習、主動地認識、主動地接受教育內容、主動地挖掘潛能,促進自身發(fā)展。我們應高度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學生內部需要、動機、興趣、能力、知識經驗等方面。并認為學生有自己制定學習方案的權利和義務,同時也有自我探究、自我發(fā)現(xiàn)、自我創(chuàng)造、自我評價的權力。如在“位移和時間關系”教學中,教師要求學生根據(jù)給出的某一位移時間圖像,讓兩位學生來模擬物體的運動,而使學生深刻地領悟到圖像并非軌跡。這樣做讓學生充分展示了自己,體驗了成功的喜悅,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四、有豐富情感――使用幽默風趣的語言,活躍課堂氣氛
中學生情感豐富但多變,極易因一些偶然刺激而影響情緒。作為課堂的主體,學生情緒的變化將直接影響課堂的氣氛,甚至影響教學的進程。所以在課堂上,教師可用幽默風趣的語言進行調控。教師運用幽默生動的語言,聲情并茂的講解,可以提高學生的注意力,使講解的內容變得有趣,可以消除師生間的隔閡,融洽師生間的關系,可以突出一些概念、規(guī)律的特征,解決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所以,教師在課堂上適當?shù)刂v一些笑話或講風趣的故事或說一些歇后語,從而使學生心情愉悅舒暢,注意力集中,又保證了課堂氣氛活躍。如我在講述“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特點是同時產生,同時消失時,用成語“同生共死”來描述;“機械波”的特點可用“介質中各個質點始終堅守自己的崗位,只是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動,并不隨波逐流”來表達;“第一類永動機”不可能制成可用“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來類比。前蘇聯(lián)教學家斯準特洛夫說過:“教育家首先是個幽默高手。” 在教學過程中恰如其分地融入幽默和風趣,不僅可以活躍教學氣氛,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增強教師的教學魅力,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五、有旺盛的活動力――巧設課外活動,培養(yǎng)實驗素養(yǎng)和創(chuàng)新能力
中學生正處于成長的高峰期,具有很強的活動欲望。單純的課堂教學往往難以滿足學生那旺盛的活動欲望和強烈的求知欲。因此,教師在完成課堂教學后,必須密切聯(lián)系社會,巧設課外活動。如我們可以開放實驗室進行物理小制作比賽和課外小實驗比賽;開展物理知識競賽;開展近代物理知識講座;學生用身邊的物品進行各種探究活動和物理實驗;學生自己設計實驗等。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可以使學生廣泛接觸社會和生活實際,可以體驗物理帶給他們的樂趣,可以使學生的知識體系更加完整,可以讓他們把書本上的物理知識在生活中找到原形,如自行車尾燈的效果是光的反射原理;海上救援中各種打撈工具是浮力的作用;照相機是光折射原理的應用……學生明白了物理知識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后,學習物理的熱情就大大加強了。課外活動沒有過多的約束因素,在這種自由的氛圍中,可以使學生的思維更加靈活,有利于實驗素養(yǎng)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