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3-03-13 11:17:54
序言:寫作是分享個人見解和探索未知領域的橋梁,我們?yōu)槟x了8篇的初中歷史教案樣本,期待這些樣本能夠為您提供豐富的參考和啟發(fā),請盡情閱讀。
知識目標
1.知道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叫做力的三要素.
2.能舉例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三要素有關.
3.知道什么是力的圖示,什么是力的示意圖,會做力的圖示和示意圖.
能力目標
初步鍛煉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情感目標
引導學生從觀察生活出發(fā),探求物理真知.培養(yǎng)學生熱愛科學,勇于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的科學質疑精神.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通過力的作用效果的實例,引出影響力的作用效果的三個要素——大小、方向、作用點.教材具體講述了力的圖示和力的示意圖的畫法,教給學生如何表示力的三要素.
有關“力的三要素”教學建議
力的三要素是從影響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引出的,可先指導學生閱讀教材,通過課本中的插圖認識力有方向,舉生活中的實例使學生認識到力的方向不同,產生的效果也不同.可以找一名學生到教室的門口,親自動手推門,使學生意識到推力作用在離門軸較遠的點,比作用在離門軸較近的點,易于把門推開.也可以讓學生感受用扳手擰螺母的時候,手握在把的末端比握在把的中間,易于把螺母擰緊.體會影響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除了力的大小和力的方向外還有力的作用點.最后,小結出力的三要素.
有關“力的示意圖”教學建議
由于力的示意圖比力的圖示簡單,實際應用的機會多,所以教材中介紹了力的示意圖.可通過兩種作圖的比較,使學生學會力的示意圖的畫法.教師可以把幾個力的圖示改畫成力的示意圖,加以對比,讓學生領會,并掌握.
有關“力的圖示”教學建議
教材一開始講述了圖在物理學習中的重要性.在物理學習中,我們常常把有關的現(xiàn)象和過程用圖來表現(xiàn).例如光學中的光路圖,電學中的電路圖,力學中的受力分析圖.通過這些圖可以簡單明了直觀地表現(xiàn)有關的內容.因此要讓學生重視圖的作用,在教學中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識圖和畫圖技能.
為了讓學生掌握力的圖示法,在示范圖例后,教師要帶領學生在課堂上完成幾個典型的力的圖示.
學生在作圖過程中教師巡視,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糾正.
教學設計示例
重點、難點分析
1.力的圖示
教材一開始講述了圖在物理學習中的重要性.在物理學習中,我們常常把有關的現(xiàn)象和過程用圖來表現(xiàn).例如光學中的光路圖,電學中的電路圖,力學中的受力分析圖.通過這些圖可以簡單明了直觀地表現(xiàn)有關的內容.因此要讓學生重視圖的作用,在教學中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識圖和畫圖技能.教師在講授力的圖示時,要用刻度尺、圓規(guī)作好示范圖例.畫力的圖示的要領:確定受力物體,根據(jù)力的大小選定標度,確定力的作用點和力的方向,從力的作用點畫力的作用線,根據(jù)力的大小和選定的標度確定線段的長度,用箭頭表示力的方向.力的作用點可用線段的起點,也可用終點來表示.表示力的方向的箭頭,必須畫在線段的末端.選擇用多長的線段表示多大的力,可根據(jù)具體情況任意選擇.但在同一個受力圖上,比例大小應是固定不變的.為了作圖方便,可以用一個方框來表示受力的物體.
為了讓學生掌握力的圖示法,在示范圖例后,教師要帶領學生在課堂上完成幾個典型的力的圖示.學生在作圖過程中教師巡視,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糾正.
2.力的示意圖
由于力的示意圖比力的圖示簡單,實際應用的機會多,所以教材中介紹了力的示意圖,可通過兩種作圖的比較,使學生學會力的示意圖的畫法.教師可以把力的圖示改畫為力的示意圖,加以對比,讓學生領會,并掌握.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具、學具準備彈簧、拉力器、彈簧秤、握力計
教學設計示例
(一)新課引入
分別讓一名女學生和一名男同學拉同一個拉力器,讓學生觀察拉力器伸長程度有什么不同.指出力的大小不同,產生的效果也不同.在物理學中,我們就是利用力產生的效果的大小來測量力的.放映幻燈片,內容為排球比賽、馬拉車.提出問題:想想看,除了大小外,還有哪些因素能夠影響力的作用效果?從而引入新課.
(二)新課教學
1.力的三要素
指出:在排球運動中,二傳手用力向上托球,球就向上運動,主攻手用力向下扣球,球就改變運動方向,急速下落.可見,力的方向能夠影響它的作用效果.
找一名學生到教室的門口,推門.提問:當推力作用在離門軸不同點時,作用效果有什么不同?另找一名學生握住扳手的不同位置去擰螺母,提問該學生有什么感覺.
總結該學生的回答指出:推力作用在離門軸較遠的點,比作用到離門軸較近的點,易于把門推開.用扳手擰螺母的時候,手握在把的末端比握在把的中間,易于把螺母擰緊.可見,力的作用點也能夠影響它的作用效果.
日常生活中還有許多事例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三要素有關,同學們應認真觀察、認真分析.力的三要素對研究有關力的問題十分重要,用作圖的方法來表示力的三要素是研究有關力的問題的重要方法——力的圖示.
2.力的圖示
請同學們觀察書上有關力的圖示的插圖,同學們看完書后,請同學合上書本,老師提問:在力的圖示中,用什么來表示力?
用一根帶箭頭的線段來表示力.
老師:回答得很好!我們怎樣來畫出力的圖示呢?請同學們跟我一起練習.
例題
用50N的力沿水平向右的方向拉一個小車,請畫出小車所受拉力的圖示.
教師邊講邊畫,并要求同學跟著老師在練習本上畫,講述內容的順序如下.
(1)首先確定受力物體,在這道題里是小車,畫出一個方框表示受力物體.(小車)
(2)根據(jù)力的大小選定一個標準長度表示一定大小的力,已知力的大小應是標準長度所表示力的大小的整倍數(shù).在這道題中選1個標準長度代表10N,已知力50N是10N的5倍.
(3)確定力的作用點,力的作用點不能離開受力物體,一般畫在表示物體的方框的中心.
(4)從力的作用點,沿力的方向畫一條線段、線段的長度應當?shù)扔跇藴书L度的整倍數(shù),在這道題里是5倍.
(5)在線段的末端畫一個箭頭表示力的方向,注意箭頭一定要畫在線段以內.
最后形成如圖所示完整的圖示.
3.力的示意圖
關鍵詞: 初中數(shù)學教學 案例式教學 應用策略
問題是數(shù)學的“心臟”,是數(shù)學學科知識內涵及其內在深刻聯(lián)系的高度概括和生動反映。問題教學活動是初中數(shù)學學科教學活動的重要形式之一,也是學生學習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途徑之一,更是教師落實新課改能力培養(yǎng)目標要求的重要方式之一。傳統(tǒng)教學活動中,初中數(shù)學教師在問題案例教學過程中采用“題?!睉?zhàn)術,在問題案例的選擇和設置上,“眉毛胡子一把抓”,未能根據(jù)教學目標、能力要求,以及學習重難點,設置典型、生動的問題案例,導致問題教學活動的效果“事倍功半”。實踐證明,案例教學的最終目標是鍛煉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技能,讓學生在典型案例探知和解答活動中獲得學習技能和學習素養(yǎng)的有效提升。這就要求新課改下的初中數(shù)學教師在案例式教學活動中,所選擇的問題案例要緊扣教學要義,開展的教學活動助于能力提高,進行的評析活動有利于學習習慣養(yǎng)成。下面我結合近年來的問題案例式教學實踐體會,對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如何有效實施案例式教學活動進行論述。
一、緊扣教學目標要義,案例設置具有典型性
教學實踐證明,問題教學活動應始終圍繞教材內容、學生主體開展和實施。在傳統(tǒng)教學活動中,部分初中數(shù)學教師設置問題案例時,存在脫離教學目標要求和學生學習實際,隨心所欲,信手拈來的現(xiàn)象,不能設置出具有典型特征的數(shù)學問題案例,導致教師問題案例教學活動效能降低。這就要求,初中數(shù)學教師在案例式教學活動時,應將設置典型性的問題案例作為實施有效案例教學活動的重要前提,根據(jù)教學目標要求,教材內容,教學重難點,以及學生學習實際,設置具有典型生動的教學案例,使學生在探析問題條件內容中,領會問題設計意圖,掌握教學內容。
如在“平行四邊形的性質”教學活動中,教師為了使學生能夠更深刻地理解“平行四邊形的性質”內涵,靈活運用該知識內容,在向學生講解平行四邊形的性質內容基礎上,根據(jù)教學目標、學習要求及學習實際,設置了“如圖所示,已知四邊形ACED為平行四邊形,DF垂直平分,BE甲乙兩蟲同時從A點開始爬行到點F,甲蟲沿著A-D-E-F的路線爬行,乙蟲沿著A-C-B-F的路線爬行,若它們的爬行速度相同,則誰先到達?”的教學案例,要求學生開展探析教學案例活動。學生在已有知識經驗基礎上,認識到該問題要求的內容,實際就是平行四邊形性質的應用知識,此時,學生通過問題條件,構建A-D-E-F與A-C-B-F路線之間的關系,建立數(shù)量關系,從而進行問題解答。這樣,初中生在典型案例的探析過程中,對該知識內容的理解和運用更深刻和準確。
二、凸顯能力培養(yǎng)目標,案例教學具有發(fā)展性
教是為了不教。案例教學作為新課改下問題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鍛煉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素養(yǎng),是其重要內容和目標要求之一。新實施的初中數(shù)學課程標準倡導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要求將能力培養(yǎng)作為第一要務,將能力培養(yǎng)貫穿整個教學活動的始終。這就決定了初中數(shù)學教師在案例式教學活動要將學習能力培養(yǎng)作為重要任務和要求,將案例教學的過程中,轉化為能力培養(yǎng)的過程,實現(xiàn)案例教學和能力培養(yǎng)的有機統(tǒng)一,讓學生在探析、解答案例過程中,獲得學習能力、學習素養(yǎng)的提升和進步。
問題:如圖,五邊形ABCDE中AB=AE,BC=DE,∠ABC=∠AED,點F是CD的中點,求證:AFCD。
上述問題案例是教師在講解“等腰三角形的三線合一”知識點內容時所設置的一道教學案例。在該問題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采用探究式教學策略,學生在自住探析和合作探究雙邊活動基礎上,認為“要證明AFCD,而點F是CD的中點,聯(lián)想到這是等腰三角形特有的性質,于是連接AC、AD,證明AC=AD,利用等腰三角形‘三線合一’的性質得到結論”。在探尋解題策略過程中,采用合作探析的方式,共同討論得出“利用等腰三角形三線合一性質,構建全等三角形”的解題策略。最后,師生互動共同歸納總結解題策略。解題過程如下:
證明:連接AC,AD,在ABC和AED中
∠B=∠E(已知)∠ABC=∠AED(已知)BC=ED(已知)
ABC≌AED(SAD)
AC=AD(全等三角形的對應邊相等)
又ACD中AF是CD邊的中線(已知)
AFCD(等腰三角形底邊上的高和底邊上的中線互相重合)
在上述教學活動中,教師引導初中生開展探究式和合作性學習活動,將案例教學的過程轉變?yōu)槟芰ε囵B(yǎng)的過程中,體現(xiàn)了新課改的“能力培養(yǎng)”目標要求,實現(xiàn)了案例教學與能力培養(yǎng)的有效統(tǒng)一。
三、放大評價辨析特性,案例評價具有指導性
1 立足新課標,科學詮釋與理解是實施學案式教學模式的前提
學案是指關于學習的預案、方案.新課程背景下,強調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等方面,全方位進行教學設計與教學過程的實施.這樣,學案就不再是傳統(tǒng)教學意義上的一份學習材料和案例的呈現(xiàn),而是指導學生個性化學習與合作學習的指南與參考,從學習內容的選擇、學習內容的組織順序、學習方式的安排、學習進程的診斷與反饋、呈現(xiàn)的媒體手段、學生認知的自我評價等方面,具有很強的設計性.一句話,它應該是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自主探究、自主創(chuàng)新的一種學習方案.學案包括明確的學習目標、符合學科規(guī)律與學習心理規(guī)律的學習重點選擇、難點析疑與方法指導、學習互動活動設計、達標練習、推薦作業(yè)、學后反饋等環(huán)節(jié).
但是,要發(fā)揮這種模式的功能并使之最大化,需要立足新課標,科學詮釋與理解學案式教學模式,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理解.
首先,任何初中物理教學模式都不能僵化,應該具有負反饋特征.負反饋的優(yōu)點在于,針對不同的教學實踐條件、不同的教學實踐主題、不同的教學實踐主體以及不同的教學實踐評價指標,可以及時有效地改進模式,并在具體的環(huán)境中不斷優(yōu)化,使之適應教學的具體對象.如何才能具有負反饋特征?那就意味著物理課的學案編撰必須建立在師生互動的基礎上,不僅要調動教師教學的積極性,更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教學的每一步都要讓學生有效參與,讓學生表達出自己在學習中的困惑與成功之處.只有在學生有效表達后才可能使教師及時獲得反饋信息,進而改進教學.例如,某位教師設計了一份《用天平測物體的質量》學案,預設的教學流程包含教師講解、教師演示、學生練習、書面練習等環(huán)節(jié).這樣的一份學案,缺少的就是有效反饋.如果再對學案稍作修改,教師邊講解、學生同步練習、教師在每個環(huán)節(jié)巡視,小組討論總結、教師全班總結,然后再次分組練習鞏固,那么教師在巡視中形成的師生互動就是一個有效的負反饋,極大提高教學的效率.
其次,這種物理教學模式必須建立在學校和地方提供的教學硬件條件基礎上.比如,曾有教師設計出的學案安排了這樣的環(huán)節(jié):在視頻展示臺上展示條形磁鐵的磁感線分布狀況,但是,若是該校沒有視頻展示臺,那么這個設計就不是一個有效的設計,此時,或許傳統(tǒng)的分組觀察實驗效果更好,或者用普通光學投影儀演示效果也行.再如,有的學校購置了傳感器組件,有力傳感器,那么,在《力的作用相互的》教學中,完全可以通過傳感器動態(tài)演示相互作用力,把力的抽象性質“等大、反向、同時”通過屏幕上不斷變動的對稱圖形直觀地展示出來,給學生深刻的啟迪.在探究浮力規(guī)律的學案式教學中,學案的設計要考慮學校現(xiàn)有的浮力實驗器材,是彈簧秤和溢水杯結合的傳統(tǒng)型浮力實驗器還是使用了力傳感器的浮力測量裝置.
再次,學案式物理教學模式還必須緊密結合物理學科的特點,特別是初中物理教學應該突出的兩個特點:直觀性、可參與性.因此,初中物理學案式教學模式設計時要考慮到這兩個特點,并在學案式教學的各個階段兼顧到這兩個特點.比如,在《滑輪》的教學中,有些學案設計的流程是:教師談話引入、教師講解滑輪的工作原理、學生回答學案上預設的利用滑輪原理的幾道計算題、教師進行評講、教師總結本節(jié)課、布置作業(yè).這樣的安排沒有最大程度地體現(xiàn)初中物理的特點.如果考慮到初中物理教學的直觀性、可參與性,不妨這樣設計學案的流程:首先,讓學生設計一個模擬升旗的滑輪裝置;其次,讓學生實驗探究定滑輪的工作特點、動滑輪的工作特點;接著,師生共同探究(演示實驗與分組實驗結合)滑輪組的工作特點;教師引導學生分析如何用學過的杠桿原理解釋滑輪的工作原理;最后,讓學生分組競賽,設計符合特定要求的滑輪組(省力或省距離的滑輪組).在初中物理教學中,能夠學生分組的實驗不要只是教師演示,能夠讓學生揭示的實驗結論、實驗規(guī)律,教師不要越俎代庖;能夠學生當堂板演的物理計算與作圖、推理,教師應該放手讓學生獨立進行或分組討論交流.這樣,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得學生通過學習活動獲得成功的心理體驗,這也是新課標所要求的“初中物理要積極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2 “因班而異、因師而異、因教學內容而異”是實施學案式教學模式的最高策略
多年來,涌現(xiàn)過許多教學模式,毋庸諱言,其中許多模式沒有能經得起教學實踐的檢驗,只是嘩眾取寵、曇花一現(xiàn);反之,某種初中物理的教學模式要想生命力旺盛,它就必須能夠經得起教學實踐的考驗,這種考驗最起碼體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在這三個方面進行富有內涵的教學與教育意義上的思考,促使我們能夠采取合適而有效的教學策略.
2.1 學案式教學模式首先必須“因班而異”
班級是一群學生的集體,但是,不是簡單意義上的數(shù)量相加.不同學生的物理學科基礎知識、學科基本能力,特別是在物理學科上的興趣不同.此外,不同班級的集體文化傾向、集體學科興趣氛圍和集體自我認知水平也不一樣.這些早已為教育學家們承認.因此,學案式教學模式中,教師在編撰學案之前,有必要充分了解,此學案即將使用的班級的學生情況,在本學科中掌握的學科知識、學科能力狀態(tài)如何?該班學生的學習興趣如何?整個班級的集體文化氛圍如何?學生互助合作學習的習慣與能力情況如何?決不能一概而論,所有班級都一定使用同一套學案.
舉個例子,有位教師任教兩個不同類型的班級,甲班學生集體傾向較活潑,敢說、敢做;乙班學生大多數(shù)較文靜,愛冷靜思考.當然,這除了跟學生有關,還跟兩位班主任的管理風格有關.于是,在教學《動能 勢能 機械能》時,這位教師為兩個班級設計了風格迥然不同的兩套學案.甲班學案設計的思路側重于學生動手實驗,學生在課前預習環(huán)節(jié)內容中有“自己設計類似于課本的實驗,探究斜面上小車下滑距離與小車質量和小車下滑高度、到下面底端速度大小的關系”,在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安排小組推薦發(fā)言人上講臺講解各自實驗的體會;乙班學案設計的思路是側重于推理與討論,學生在課前預習環(huán)節(jié)內容中有“預習課本介紹的實驗,思考怎樣由實驗觀察到的現(xiàn)象推測斜面上小車下滑距離與小車質量和小車下滑高度及小車在斜面底端速度大小的關系?”,在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則讓其集體觀察教師的演示后分組討論,教師引導,各組推薦代表介紹自己的思路,然后各組互相研討如何能夠進一步改進此實驗?
2.2 學案式教學模式還必須因師而異
不同的教師在長期的教育教學實踐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也正是不同的教育風格才使教育顯露出勃勃生機,才使個性不同的學生能在不同的但是合適的教育土壤中茁壯成長.在教學實踐中,初中物理教師的教學風格最明顯的兩類風格是,一類為“演繹型”;一類為“歸納型”.所謂“演繹型”,是指偏重于邏輯的推演與結構的演繹,這種物理教師的課堂教學給人以“緊密”的感覺,這種風格的教師在學案式教學中,物理學習內容的呈現(xiàn)、實驗與現(xiàn)象展示的時空順序、學生預習、課堂的學習、練習鞏固等步驟只是教師指導下的自我的知識體系的邏輯構造過程;所謂“歸納型”,是指偏重于對零散材料的充分學習之后由點到線、再由線到面的歸納,這種物理教師的課堂給人以“發(fā)散”的感覺,這種風格的教師在學案式教學中,物理學習內容的呈現(xiàn)可能是違背知識體系的順序,實驗與現(xiàn)象展示的時空順序可以隨機,學生預習就是學習,課堂的鞏固練習中也有生疏的問題讓學生思考.但是,由于初中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較差,自我歸納的能力處于初步發(fā)展中,因此,要上好這種課,教師工作量很大,在初中物理教學中,這種課因為“容易出彩”,公開課教學采用這種類型學案式教學的教師較多,但平時堅持使用的人很少.因此,一所學校,同一年級,如果不同的教師分任幾個不同班級,到底采用什么樣的學案進行教學,必須因師而異.否則,會因教師“水土不服”而導致教學失敗.
2.3 學案式教學模式還必須因教學內容而異
顯然,形式必須為內容服務,否則,形式成為束縛成功的絆腳石.在進行力的基礎知識教學時,就應該注意到,學案式教學的學案中至少應強化力的三要素問題的預習、課堂練習及鞏固反饋練習,特別是其中的力的圖示,可以在學案中安排較大分量的練習,使之通過操作性練習形成良好的習慣,為后續(xù)初中物理力學的學習乃至高中物理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在進行電路的基礎知識教學時,應該注意到學案中附上實驗的電路圖或部分電路圖讓學生自己完善,讓學生按照學案中事前畫定的表格或學生在學案上課前設計的表格中填寫實驗得到的數(shù)據(jù),并要求學生將自己歸納的步驟、結論總結在學案上,作為后續(xù)學習的重要資料.
3 細化物理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學案的可操作性與科學預見性是學案式教學成功的保證性策略
教學案是一種融教師的教案、學生的學案及分層評價練習于一體的、師生共同參與教學活動的載體。教學案實質是教師用以幫助學生掌握教材內容,溝通教與學的橋梁,也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和建構知識的一種重要媒介。教學案所解決的重點問題是“學什么”、“怎樣學”,力求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上。教學案編寫首先做到學習目標明確,且有可檢測的明確用語。其次,注重學生探究。對教材中學生難以理解的內容可設計一個個具有探索性的問題,通過對知識點的設疑、質疑、解疑來激發(fā)學生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創(chuàng)新精神以及對教材分析、歸納、演繹的能力。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如何運用教學案更好地促進學生主動學習,我提出幾點看法。
一、重視教師引導
教學是師生的雙邊活動,既要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要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的主體地位是通過教師的引導實現(xiàn)的。教師則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者,更重要的任務是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自學習慣,教會他們怎樣學習、怎樣思考,提高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運用教學案進行教學重在教師的“導”,要引導學生去自學、去合作、去探究。
教師將預先編寫好的教學案,在上課前發(fā)給學生,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進行自主學習。并引導學生學會看書,用好教材,找出重點,采用圈、點、評、注等不同方法,用自己所熟悉的語言或符號對預習情況作出記錄。教師還要求學生把探究結論填寫在適當位置,并把自學中有疑問的問題作好記錄,帶進課堂。
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教師應組織學生討論教學案中的有關問題。對于那些淺顯的問題,可讓學生獨立完成。對那些難度較大、學生無法完成的問題,討
論交流也得不出什么結果,這時需要教師的循循善誘。對學生通過努力能夠探索求得的問題,教師可引導學生展
開討論交流,形成共識。如在學完《秦王掃六合》這一課后,要求學生正確評價秦始皇,有學生認為秦始皇是暴君,有學生認為秦始皇是千古一帝。這涉及如何評價歷史人物的問題。教師向學生指出:評價杰出人物時應堅持一分為二的觀點,進行辯證的分析。評價歷史人物要以歷史事實或者具體史料為依據(jù),才能做到“史論結合,論從史出”。教師教給學生評價人物的方法,然后讓學生探討秦完成統(tǒng)一、開創(chuàng)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統(tǒng)一文字貨幣度量衡、焚書坑儒、修長城開靈渠的影響,進而指出秦始皇的功績和過失,最后總結性地評價秦始皇,并達成共識:“秦始皇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tǒng)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的創(chuàng)立者,功大于過,是我國封建社會有作為的皇帝?!苯處煹募皶r引領,加深了學生對教材的理解,培養(yǎng)了學生的思維能力,也發(fā)揮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重視課堂生成
教學案的運用一般遵照以下步驟:教師設計學生預習課堂實施課后鞏固等。我國著名教育學家葉瀾說:“課堂應是向未知方向挺進的旅程,隨時都有可能發(fā)現(xiàn)意外的通道和美麗的圖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須遵循固定線路而沒有激情的行程”。課堂教學不應當是一個封閉系統(tǒng),也不應當拘泥于預先設定的固定不變的程序。
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的任務是執(zhí)行預設的教案,因此教師對學生的要求是對預設標準答案的順應和認同。教師一旦碰到了生成性問題,千方百計地把學生拉到自己預設的教學設計中來。教學案是教師對知識傳授方法的教學預設,教學案與以往的教案不同,它是在動態(tài)中生成的,而不是課前一錘定音。其形成是教學前不斷改進、教學中反饋矯正、教學后日臻完善的動態(tài)生成過程。教師在課堂上以學生有價值、有創(chuàng)見的問題與想法為契機,及時調整或改變預設的計劃,因勢利導改變原來的教學程序或內容,自然地變?yōu)閯討B(tài)生成。如在學《昌盛的秦漢文化》一課中“地動儀”這一內容時,有位學生說:“張衡發(fā)明的地動儀不具備預報地震的功能,地震發(fā)生了才知道,沒什么用?!泵鎸@個不和諧的聲音,教師馬上指出,在科學不發(fā)達的古代,地動儀能測驗千里之外的地震方位,等于告訴人們地震是一種自然現(xiàn)象,對破除迷信有積極的作用。張衡發(fā)明的地動儀,是利用物體的慣性來拾取大地震動波,進行遠距離測震的。新的研究成果認為,它是懸垂擺原理,同吊燈對地震的反應一樣。這個原理至今仍然用。對現(xiàn)代測定地震儀器提供了借鑒。在運用教學案教學時,教師只有充分預設,才能及時捕捉學生稍縱即逝的疑問、想法等精彩瞬間,并及時引導點撥,這樣有利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多角度、多方面地探索新知。
三、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
教學案不能僅僅局限于教材內容的填空、習題的堆積,不能把教學案當成變相練習,因為這不但起不到應有的效果,反而會加重學生負擔,與素質教育相違背?!敖淌菫榱瞬唤獭保瑢W生是學習的主體,無論用什么先進的教學手段都必須發(fā)揮學生的能動性、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性。多媒體教學手段以其呈現(xiàn)方式多、信息量大、直觀性強而在課堂教學應用手段中見長。在運用教學案進行教學的同時,教師可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既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引導學生主動探究。
運用多媒體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案是教師精心設計的,學生用來進行自主學習的材料,包括學習目標、學習重難點、學習過程、學法指導、達標訓練、思維拓展等環(huán)節(jié)。學生利用教學案課前獨立看書、自學、思考和探究,對教材首先有一個初步了解。這時如何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呢?教師可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提供一些圖文資料,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并引起學生對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現(xiàn)象的關注和思考。如在學《繁盛一時的隋朝》時,教師先出示京杭大運河的圖片和文字材料:“我們今天所說的京杭大運河開掘始于春秋時期,完成于隋朝,繁榮于唐宋,取直于元代,疏通于明清。京杭大運河對中國南北地區(qū)之間的經濟、文化發(fā)展與交流,特別是對沿線地區(qū)工農業(yè)經濟的發(fā)展起了巨大作用。京杭大運河也是最古老的運河之一。它和萬里長城并稱為中國古代兩大工程,聞名于全世界。大運河與長城同是中華民族文化地位身份的象征?!痹趯W生對大運河歷史變遷和促進南北交通等方面有了一定認識之后,教師又出示以下材料:
材料一“千里長河一旦開,亡隋波浪九天來。錦帆未落干戈起,惆悵龍舟更不回?!薄躲晁?/p>
材料二“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為害亦相和。東南四十三州地,取盡膏脂是此河。”——李敬方《汴河直進船》
材料三“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皮日休《汴河懷古》
然后要求學生思考:大運河的開通導致隨朝滅亡,這種說法對嗎?從而引起學生的探究欲望,學生就會認真投入到本課的學習中去。
運用多媒體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學生對歷史的認識,必須以良好的感性認識為前提。多媒體把不可再現(xiàn)的歷史現(xiàn)象重新直觀、形象、生動地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將抽象內容具體形象化,多角度地向學生傳遞信息。
參考文獻
[關鍵詞]歷史;案例教學;重要性;必要性;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3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5)08-0011-01
引言
案例教學主要是根據(jù)歷史教學的目的和具體內容,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案例分析,對于歷史典型案例進行研究,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案例教學中來,提高學生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擁有了主動學習并解決問題的最終能力是教學的重要目標。讓學生通過所接觸到的歷史案例來更加準確清楚地掌握歷史知識,增加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貢獻于社會。
一、案例教學應該重視案例呈現(xiàn)的重要性
初中歷史案例教學可以讓學生加深對于歷史知識和歷史發(fā)展方向的整體把握能力。以往的教學方法中,教師在教授歷史知識的時候都是著重利用書本知識的傳授作用,教師對于各種歷史知識對學生進行灌輸式教學,學生只能被動和盲目地接受,同時也只能通過硬性記憶來掌握歷史知識。但是歷史案例就能夠以形象生動的特征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學生可以深入地了解和理解歷史知識,加強學生的思考和分析的能力,學生也可以更好地把握比較抽象的歷史知識和不夠明確的歷史概念,讓歷史知識的學習變得更加輕松。這個時候就需要歷史教學把典型的歷史案例呈現(xiàn)在學生的面前。比如教師可以利用先進的多媒體技術來進行畫面和資料的展示,如講到《中華文明的起源》的時候,教師可以首先讓學生根據(jù)自己所知道的對于中華文明進行思考,對于中華文明的起源有一個基本的了解,然后可以通過圖片等形式展示我國文明的發(fā)展歷程,其中可以包括我們的祖先,最早發(fā)現(xiàn)的地方,包括許多證明的遺址等。然后可以通過展示來介紹我國原始的農耕生活,展示我國原始農耕的工具等來證明古代農耕的發(fā)展軌跡。之后國家的產生和社會的形成是歷史發(fā)展的又一大進步,各個國家不斷戰(zhàn)爭和統(tǒng)一的過程正是社會不斷發(fā)展的趨勢,或者可以說是一種社會文明的不斷進步。從古代到近代,從遭受侵略到民族統(tǒng)一,中華文明不斷發(fā)展,擁有眾多優(yōu)秀的文明之外,受到了世界各國的關注和重視。
二、案例教學應該重視小組討論的必要性
初中歷史案例教學以培養(yǎng)和鍛煉學生的理解和分析歷史問題和現(xiàn)象為主要目的。同時以學生為教學活動中的主體,讓學生不僅知道是什么問題、問題怎么來的,同時還教會學生理解和解決問題,對于問題有一個深入的認識,教師在這個活動中只是一個指導和組織的角色,更多的內容還是以學生為主。其主要特點是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加到問題的討論和結論的得出這個過程,弄清楚結論得出的理由和原因,這樣的話就與以往的教學中唯一的答案大大不同,這樣得出來的可以不只是一個答案,促使問題呈多元化呈現(xiàn)出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得到了提高,使學生以后的工作也就奠定了堅實的理論知識基礎。在對于問題有了基本的了解之后,應該讓學生在簡短的實踐內對于問題進行簡要分析,給出自己對于中華文明起源的認識和理解。之后可以讓小組進行討論,因為個人對于這個問題有了基本的認識,這個時候就可以組成小組研究和分析問題。教師在這個時候應該引導學生注意傾聽和理解不同學生對于這個問題的認識和想法,同時也應該注意對于小組成員的觀點和看法進行有效的回應以表示聽明白或者還是對于其看法有不同的理解。例如對于中華文明的起源這個問題一定會有同學對于起源的時間和發(fā)展的不同階段有自己的認識,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對于這個問題進行討論式辯論,大家可以暢談對于問題的不同理解,同時也可以有序的對于不同意的部分進行辯論,讓學生激發(fā)起對于問題研究的熱情,爭取創(chuàng)設一種積極學習的和諧氛圍,讓學生在案例教學中,通過小組討論的方法更加準確的把握問題的關鍵所在,得出科學合理的結論。
三、案例教學應該重視課堂總結的有效性
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有效利用案例教學是有效結合教與學關系的方法,讓教師和學生積極對于問題進行互動,把問題分析和研究的更加明確。教師在初中歷史案例教學活動中的指導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教師應該把關于主題的問題和案例合理地展現(xiàn)出來,讓學生能夠真正地進行獨立思考,同時在課堂上組織學生進行關于問題的談論和研究,最后對于問題進行總結,對于得出的結論進行歸納,這也是體現(xiàn)“教”的作用的具體體現(xiàn)。但是同時應該注重“學”的重要作用,以學生問案例教學中的主體,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熱情,對于學生有效的進行啟發(fā),讓學生養(yǎng)成主動提問、研究和解決問題的習慣。初中的學生對于歷史知識接觸的不夠多,缺少基本的基礎知識,所以教師應該增加更多的教與學的互動。在學生對于問題進行談論過后,教師應該根據(jù)討論的結果對于問題進行總結,也可以讓對于問題研究和理解比較好的學生進行總結,這樣更加具有代表性,其他學生也能夠更有效的接受??偨Y的主要內容應該圍繞問題解決、討論情況評價和研究方法進行簡要的介紹。例如對于文中關于中華文明起源的問題,其最終的起源的源頭主要集中在那幾個地方,讓學生對于起源有一定的了解;同時教師也應該對于學生的討論進行有效的評價,讓學生對于以后研究問題的方法有一個基本的了解;最后應該讓學生深深的感受到案例教學的特點所在,讓學生能夠通過案例教學來找到學習初中歷史知識的最佳方法,從而為以后的學習和生活打下堅實的歷史知識基礎。
結語
綜上所述,在進行初中歷史案例教學的時候,教師營改增注意把握教學的方向,所有教學都應該基于傳統(tǒng)的基本的教學方法,這樣才能讓學生接受全面的教育,養(yǎng)成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只有克服案例教學的各種局限性,才能夠使初中歷史案例教學更加有效地進行。
參考文獻
[1] 吳會蓉.略談歷史案例教學[J]. 中華文化論壇,2009,S1:281-283.
[2] 徐旭陽,周嵩. 新課程標準的實施與初中歷史教學改革[J]. 高等函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04:70-72.
[3] 戴開柱. 中國法制史課程全程引入案例分析教學法的理論意義及其教學原則[J]. 當代教育論壇(學科教育研究),2007,01:55-56.
【摘 要】“以生為本”這一教學思想是衡量教學效果好與壞的主要標準之一,同時對于課堂德育滲透過程是否具有針對性也能夠進行正確的評價。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觀察中我們還是能夠發(fā)現(xiàn)德育滲透過程脫離“以生為本”這一教學理念的現(xiàn)象還是較為嚴重,希望通過本文的研究能夠將這一現(xiàn)狀得到的改變。
關鍵詞 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以生為本;德育滲透
前言
初中歷史課堂教學德育滲透主要存在這樣幾種現(xiàn)狀,一是教師傳統(tǒng)教學觀念較為老套,二是德育滲透過程重視程度較低,三是德育滲透過程方法較為落后。這幾方面因素所導致的結果無疑是將學生自身的發(fā)展過程看的較為單一、片面,對學生身心發(fā)展并不能夠起到積極的作用,本文就結合這些問題展開相應的研究,希望能對廣大教師起到積極促進作用。
一、初中歷史教學中德育滲透過程的宗旨
以學生為本是我們在新時期對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提出的新要求,然而對課堂德育滲透過程而言也是要遵循內外兼修的宗旨。在德育滲透過程中我們的重點還是應該放在以學生發(fā)展為根本這一基礎之上,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學生意識到德育滲透過程的重要性,同時也有利于學生身心同步發(fā)展,為保證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傳統(tǒng)初中歷史教學德育滲透過程的不足表現(xiàn)
1.德育滲透過程過于形式化,對于中學生身心發(fā)展并沒有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在初中歷史教學過程中,我們對學生的德育滲透過程普遍得到重視,但是還存在這樣的一個問題,教師以完成任務為目的忽視德育滲透過程的實用性和針對性,導致了德育滲透過程過于“形式化”,表面敷衍現(xiàn)象較為嚴重。
學生是我們進行初中歷史教學課程的主體,德育滲透則是要站在學生今后身心發(fā)展這一角度來進行。在進行初中歷史教學德育滲透情況調查中很多教師則是與這一觀點相違背,導致了德育滲透目標不明確,對學生后期發(fā)展并沒有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2.德育滲透與初中歷史教學目標不符,德育滲透過程遠離學生生活實際
初中歷史教案設計主要針對學生能力培養(yǎng)目標以及情感目標這兩項內容來進行,情感目標則是站在首位而能力目標則是居于其次,由此我們也能夠充分的認識到情感目標對于學生德育滲透過程的重要性。然而很多教師并沒有認識到這一點,通常則是讓學生能夠將能力得到培養(yǎng)為主要目的,沒有注意到德育滲透過程是學生能力培養(yǎng)的前提。很多教師在進行初中歷史德育滲透這一環(huán)節(jié)時還是停留在書面上,從實際效果來講這些觀點對當今學生而言并不適用,德育滲透過程脫離了生活實際學生接受過程就顯得較為困難。
三、初中歷史教學德育滲透貫徹以生為本的主要方法
1.注重初中歷史德育滲透過程的針對性
初中歷史教學德育滲透過程中以生為本主要體現(xiàn)在具有“針對性”這一方面上,然而學生是我們進行學校教學過程的主體,德育滲透過程自然也不例外。從德育滲透角度出發(fā)我們往往還是要讓學生從思想上認識到自身素質提高的重要性,進而使學生意識能夠得到積極轉變,將學生自身行為以及心態(tài)能夠得到不斷的優(yōu)化,學生對待事物的看法變得積極向上,這是我們初中歷史教學德育滲透以學生為本這一教學思想的主要目的所在,而這也是其“針對性”提高的主要手段與方法,希望能夠得到我們廣大教師們的借鑒。
2.以發(fā)展學生身心素質為主要理念
德育滲透以生為本這一理念是我們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提高學生身心素質的主要教學理念。在教學中我們教師首先應該注意到進行德育滲透的目的是讓學生能夠認識自身的不足,并且對其行為進行充分的引導過程,將學生今后的發(fā)展擺在首位。這是我們貫徹初中歷史教學德育滲透以生為本教育理念的關鍵點。學生今后的發(fā)展過程主要體現(xiàn)在能力與素質兩個方面,自身基本素質得不到良好的培養(yǎng)那么能力的提高只能是片面的,并不具有前提基礎和保障因素。然而通過身心素質的提高則是讓學生思想得到轉變,其“時效性”也能夠得到充分的體現(xiàn)。
3.德育滲透過程與教學目標相結合
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學目標的制定是由學生各方面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和自身基本素質培養(yǎng)兩方面構成的,這兩方面的構成無疑都體現(xiàn)了以生為本這一思想。以學生為主體面向所有學生是我們在進行德育滲透過程中經常提到的,然而兩者之間還應該做到相互促進共同發(fā)展。對其能力培養(yǎng)過程還應該遵循學生德育滲透過程的效果來進行判定,這樣兩者之間才能夠保持一致,其“統(tǒng)一性”也能夠得到保證,這樣教學目標才能夠做到更加科學和具有“針對性”。
4.注重教材與生活的感性體驗接軌,積極開展德育滲透過程
生活實際是我們開展德育滲透過程的主要手段,這也是讓學生能夠以最直接、最明了的方式得到最佳滲透過程的主要方法。通常我們可以通過舉例說明的方法進行德育滲透過程,通過對這一課題的研究我們還可以發(fā)現(xiàn)利用教學實踐展開探索也是讓學生主體觀念得到體現(xiàn)的一種方法,同時學生通過自身探索所得到的結論是我們單純靠語言描述難以達到的,滲透效果也會得到明顯的提高。針對這一點希望對我們廣大教師能夠起到一定的幫助作用。比如說在進行課堂教學中播放《火燒園明園》、《太行山上》、《》等影片,并在觀看影視資料后聯(lián)系史實進行討論。
總之,初中歷史教學德育滲透過程是我們教學任務的一部分,所要堅持的原則自然也是將學生放在主置,以學生為中心展開相應的滲透過程,讓學生身心同時得到發(fā)展?!耙陨鸀楸尽边@一教學思想正是我們將學生擺在教學主置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也是我們提高教學效果的主導思想。通過本文的研究初中歷史教學中德育滲透如何以生為本這一問題進行了相關的闡述,在此之中觀點還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希望能夠得到大家的積極意見與建議。
參考文獻
[1]趙凱.培養(yǎng)合格的人——中學歷史教學中的德育教育[J].成功(教育).2010年04期
[2]劉淑英.淺談初中歷史教學中的德育教育[J].網絡財富.2010年16期
關鍵詞:案例教學法;基礎護理學;實驗教學
實驗教學是基礎護理學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起著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作用,為理論學習與臨床實踐架起了一座溝通的橋梁。目前,隨著患者法律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不斷增強,新醫(yī)療法律法規(guī)的制定與完善,學生在臨床實習時動手操作機會越來越少,這就要求學生進入臨床實習前必須掌握操作技能[1]。因此,如何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解決問題能力以及嫻熟的操作技能,成為護理學教師面臨的主要問題。本研究將案例教學法應用于基礎護理學實驗教學,探討案例教學法在提高學生實踐技能和培養(yǎng)人文理念方面的作用。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采用整群抽樣法選取我校護理學院2012級專科4個班245人作為研究對象,再以班級為單位隨機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兩個班共123人,對照組兩個班共122人,兩組在性別、年齡及智育、成績方面差異無顯著性(P﹥0.05)。
1.2案例教學實施方法
提前一周將案例發(fā)給學生,讓學生帶著問題查閱相關資料進行預習,要求學生通過課前小組討論,獨立分析并解決問題。教學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圍繞相關案例進行討論,并匯報討論結果。教師針對小組討論結果進行歸納、總結,然后根據(jù)案例對操作目的、步驟要點、注意事項等進行示教。
1.3評價指標
1.3.1客觀指標
(1)理論考核。學期末進行閉卷考試,題型參照全國護士執(zhí)業(yè)資格考試形式。(2)實踐考核。采用案例形式進行技能考核,考核內容包括操作前準備、操作過程、熟練程度、溝通能力、發(fā)現(xiàn)及解決問題能力。
1.3.2主觀指標
(1)基礎護理學實驗課課堂教學質量;(2)學生自主學習效果。
1.4評價工具
1.4.1課堂教學質量評價
采用李領等[2]編制的“案例教學法課堂教學質量評價量表”評價課堂教學質量。該量表有20個條目,包括案例質量、教學能力、教學態(tài)度、教學效果4個維度。該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數(shù)為0.9485,4個維度的Cronbach'sα系數(shù)分別為0.8256、0.8341、0.8204、0.8925,具有較好的結構效度。
1.4.2基礎護理學實驗課課堂教學質量評價
采用慕宇舸等[3]編制的“護理專業(yè)實驗課課堂教學質量評價表”評價實驗課教學質量。該量表共有20個條目,包括教學態(tài)度、教學準備、教學過程、教學能力、教學效果5個維度。
1.4.3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評價
采用張喜琰等[4]編制的“護理專業(yè)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測評量表”評價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該量表共有30個條目,4個維度,分別是學習動機、自我管理、學習合作、信息素質。Cronbach'sα系數(shù)為0.8223,總分半系數(shù)為0.7883,表明其具有較好的內在一致性。
1.5統(tǒng)計分析
使用SPSS13.0統(tǒng)計軟件建立數(shù)據(jù)庫,并錄入數(shù)據(jù);所有數(shù)據(jù)用x±s表示,采用t檢驗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P<0.05視為有顯著性差異。
2結果
2.1兩組理論及實踐考核成績比較
2.2兩組基礎護理學實驗課課堂教學質量評價比較
3討論
3.1案例教學法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
本研究表明實驗組理論及實踐成績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顯著性,這說明實驗組理論及實踐知識掌握較對照組好。由實驗組課堂教學質量評價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說明實驗組學生非常認可案例教學法,這與王磊等[5]的研究結果一致。臨床案例是醫(yī)學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的載體,通過反映臨床患者的真實情況,將學生置于真實的臨床情境中,激發(fā)其學習興趣,使其有強烈的欲望去學習及解決問題。
3.2案例教學法有利于學生人際溝通和合作能力培養(yǎng)
本研究表明實驗組學生學習合作能力顯著高于對照組,這與申華平等[6]的研究結果一致。傳統(tǒng)的基礎護理學實驗教學方法是教師先示教,然后學生依葫蘆畫瓢進行練習,在整個過程中學生缺乏主動性,不利于培養(yǎng)其獨立思考能力及應變能力;而且練習時在模型人上進行操作,缺少與患者有效的溝通和交流,不利于護理人才的多元化培養(yǎng)[7]。案例教學也是一個人際溝通與合作的過程,講解時采用真實的臨床案例,需要小組成員之間彼此信任、相互理解,根據(jù)案例展開學習與討論,操作中學生分別扮演患者及護士角色,以同學為操作對象,可以進行有效溝通,提高溝通能力。
3.3案例教學法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信息素質和自我管理能力
研究結果表明,實驗組學生的信息素質和自我管理能力明顯高于對照組,這與劉宇等[8]的研究結果一致。案例教學法將學生信息素質培養(yǎng)與操作技能學習有機結合,有效提高了學生信息素質。
參考文獻:
[1]楊新月,高穎.在護理學基礎實驗教學中注重綜合實驗的開設[J].中華護理教育,2011,8(5):203-204.
[2]李領,姜小鷹.案例教學法在《基礎護理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D].福州:福建醫(yī)科大學,2012.
[3]慕宇舸,朱京慈,周厚秀.護理學基礎實驗課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J].西北醫(yī)學教育,2007,15(5):906-908.
[4]張喜琰,李小寒.護理專業(yè)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測評工具的研制[J].護理研究,2009,3(9):639-640.
[5]王磊,溫雅,楊柳娟,等.PBL教學法在“護理臨床推理與決策”教學中的應用效果[J].護理雜志,2011,28(11B):5-7.
[6]申華平,孫建萍.案例教學法在護理本科《內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1,17(15):110-111.
[7]李領,姜小鷹.護理本科生一般自我效能感與專業(yè)認同的相關性研究[J].中華護理教育,2012,9(1):4-6.
關鍵詞:初中歷史;學案導學
學案導學法與傳統(tǒng)教學最大的不同之處在于對學生的主體性的重視,教師在講課的時候更多的是去引導學生,而不是主導學生?,F(xiàn)在提倡個性化教學,學生的感受越來越被納入到考慮的范圍內。隨著時間的推移,教育工作者意識到學生是教學中地位一直都沒有被尊重,教學是由教師和學生兩個方面構成的。教育的目的是為了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社會適用性人才,而不是只懂得各種文化知識的人,毫無個性的人。從另一方面來說,學習主要還是靠學生自己,學生應該具備必要的自學意識和能力,不能一味地跟著教師的指示走。尤其是歷史方面的學習,教材中包含的內容是非常有限的,僅僅學習書本中的知識點,只能是管中窺豹,不能真正全面的認識到歷史。其實初中歷史教材中是存在這一些紕漏的,或者說有一些片面的觀點,這些對學生客觀看待歷史都是不利的。而如果靈活地利用學案導學的方法,學生就會對教材產生質疑,主動去查閱更多的資料,做一些課外的自主探究。這種專研精神是現(xiàn)在應試教育模式下學生非常缺乏的,大部分學生安于現(xiàn)狀,只圖完成學習任務,不思進取,思想上的僵化很嚴重。
一、學案教學在引入的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
學案一般都是一個教學團隊共同研究、制定的,然后在交付給歷史教師,供他們在教學中使用。由于這種學案的制定模式,再加上教師過于信任學案,導致教學模式比較固定,沒有多少針對性可言。一個學案被重復使用到不同的班級,而且是一年又一年地重復使用,也不加入什么創(chuàng)新。這樣的教學,往往教師也不會考慮多少引導的重要性,一切都是按照既定的安排走。就教師的角度而言,堅持團隊的教案,避免教學質量下滑的做法無可厚非。但學生的情況存在很大的差異,每個個體的基礎、學習能力、心理等都是獨一無二的,而且每一屆的學生都是不一樣的。如果一味地墨守成規(guī),很容易出現(xiàn)學案不適應學生實際需求的情況,主要表現(xiàn)為課堂效果差,學生成績下降,學生的思維非常遲鈍,缺乏主動性。
二、學案教學法在實際運用中的改進方向
(一)教師根據(jù)實際情況加以改善
教學團隊一起制作的學案不是權威,不能一味地照搬照抄,教師應該發(fā)揮自己的個性,根據(jù)自己的教學風格,以及執(zhí)教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做出一些適當?shù)母淖儭1热纭度龂αⅰ返慕虒W案例中的要求是學生在學習之后能了解三國是哪三國,各自領土在哪,以及主要的政治人物。我認為這樣的要求是比較籠統(tǒng)的,肯定不能適用于所有學生,即使身處同一個班級。與這段歷史相關的著名小說《三國演義》深受很多男生的喜愛,對于這部分男生而言,這節(jié)課的學習是比較輕松的,而對于其他學生而言就要困難一些。所以統(tǒng)一的教學會讓學生之間產生差距,而且《三國演義》畢竟是一部小說,有很多虛構的部分與歷史記載不符,對學生會產生誤導作用。這些都是需要考慮的因素,而教案中一般是不會如此細致地針對這些差異有什么區(qū)別對待,更多的需要教師自己判斷,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此外教師應該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讓教學案例的使用能體現(xiàn)出自己的教學特點。教師的個性對學生的影響很大,一個充滿教學激情的教師,帶出來的學生往往更具活力;一個嚴謹穩(wěn)重的教師,帶出來的學生也會腳踏實地。所以教師要在使用教案的時候堅持自我,不能因學案而失去了自己的個性。
(二)重視引導
學案教學法在實際的運用過程中教師很容易忽視了引導的環(huán)節(jié),習慣了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上課的時候只顧著自己講解,完全成了單方面的課堂,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教師所傳授的內容。學案教學強調教師多引導學生,不能簡單地灌輸知識,學生應該要有更多的思考,教師的講解需留有余地,讓學生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比如在講解《》的時候,教師要改變劃重點、講解重點、學生記憶的教學模式,鼓勵學生自己閱讀,嘗試找出重點,給學生更多的是啟發(fā),而不是把直白地把所有重要的東西告訴學生。關于那段時期的影視作品有不少,學生一般都會接觸過,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也有一些自己的看法。學生這種看待歷史的自主意識非??少F,如果教師在講課的時候使用的是“填鴨式”的教學形式,就會使得學生的自主意識受到抹殺,學生會下意識地認為教材是權威,自己的認識是錯誤的。其實只是每個人的觀點不同而已,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對錯。教師應該引導啟發(fā)學生,讓學生保留這種自身的想法。在學習的道路上,每個人的感悟都是不一樣的,學生應該形成自己的歷史觀。歷史是勝利者的歷史,在記載的時候難免會有一些主觀的因素,所以不能完全相信課本。教師要把學生往獨立的方向引導,讓學生明白教師、教材只是起到輔助的作用,他們自己的努力才是最主要的因素。優(yōu)異成績的獲得,不是完全按照教師的意思做就能取得,相同的學習環(huán)境下學生的成績有好有差,就說明了學生才應該是學習的主體。
三、結語
學案教學的運用可以讓學生的自主性得以進一步地擴大,教師應該把工作的重心放到引導學生上,而不是強制學生按照學案計劃完成各種學習任務,失去自己的思想。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