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3-03-20 16:18:48
序言:寫作是分享個人見解和探索未知領域的橋梁,我們?yōu)槟x了8篇的音樂題材畢業(yè)論文樣本,期待這些樣本能夠為您提供豐富的參考和啟發(fā),請盡情閱讀。
【關鍵詞】音樂非遺 傳承探討 實踐
福建漳州是閩南文化主要發(fā)祥地之一,根植于深厚肥沃土壤上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源遠流長,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漳州錦歌”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藝術中的一塊瑰寶。然而,由于現實社會經濟生活的變化、人們審美的轉變,漳州錦歌沒有得到青年觀眾的喜歡,與其他傳統(tǒng)藝術形式的命運一樣正面臨危機,甚至瀕臨失傳。雖然社會各界一直對如何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一問題進行著廣泛的探討和實踐,政府對保護和繼承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做著積極的、新的有益嘗試,文化館、中小學、民間藝人等都在進行研究與普及,但真正堅持并研究得深入的人并不多。眾所周知,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傳承和弘揚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每個人都要有責任感、緊迫感與使命感,特別是高校傳承與發(fā)展要有切實行動。為此,漳州師范學院藝術系2007年以來,從教育保護、音樂創(chuàng)新和學術研究方面,對高校音樂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發(fā)展進行了積極的探討和實踐。
一、教育保護
1.高校音樂專業(yè)傳承環(huán)節(jié)的設置
(1)音樂類非物質文化遺產融入音樂專業(yè)的課程建設里,納入教育環(huán)節(jié)中,成為專業(yè)的必修課授課環(huán)節(jié)。學生通過選修一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tǒng)樂器,在樂器的學習實踐中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一些音樂形式。其實,音樂的重要表達方式除了人聲就是樂器,在必修課里開設漳州錦歌的特色樂器有月琴、洞簫、南琶,還有打擊樂四寶、拍板,特別是用喝功夫茶的小茶杯疊在一起,運用特殊的奏法產生奇特的音效,這些傳統(tǒng)的奏法及豐富的彈唱技巧,看似簡單,卻能給學生帶來無限樂趣,從而使其了解到本民族文化和民族音樂的多彩多姿,體會到本土音樂的韻味、節(jié)奏變化、旋律的豐富及即興表演的高質量,這是傳承的突破口之一。
(2)后續(xù)課程的設置。傳統(tǒng)樂器學習之后的后續(xù)課程設置上應多樣安排,如,閩臺閩南語民歌、閩南歌曲創(chuàng)作、地方戲曲音樂、閩臺少數民族音樂、民間音樂采風,特別是學生的論文寫作課,引導和鼓勵學生通過田野考察、錄像、錄音、攝影、筆錄等方式采集本土原汁原味音樂的第一手資料,感受本土音樂風格,發(fā)現和搜集閩南民間音樂及與之相關的各種風俗、儀式。在學生論文選題上大力提倡研究地方本土音樂和音樂教育活動,設置這樣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不僅能增強學生的實踐操作和自主獲取知識的能力,同時可以極大地擴展學生的知識面,并經一屆又一屆的學生采風整理,逐步完成對音樂遺產的存儲和整理。學生在“非遺”傳統(tǒng)音樂的學習活動中,培養(yǎng)對地方本土音樂文化的興趣和愛好,最終形成學習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高校傳承環(huán)節(jié)。漳州師范學院藝術系在6屆的276篇畢業(yè)論文中,選擇對本土音樂研究的共有56篇,占畢業(yè)論文總篇數的 20.2%,并逐年增多。
2.音樂類“非遺”引入高校公共選修課
培養(yǎng)觀眾、普及推廣是極為重要的,每個地區(qū)都有獨具地方色彩的音樂品種。如,漳州師范學院藝術系在全校公共選修課《音樂鑒賞》中,不僅講授音樂知識、音樂欣賞,還專題介紹本土音樂“漳州錦歌”的來歷、形成、興盛、傳承及音樂特色,學說閩南方言,觀看由方言演唱的錦歌和學生對本土音樂采風拍的DV。當看到年輕人上課時雙眼發(fā)光,感到他們的享受、喜悅和感動,特別是看到自己學校學生演出的場景更覺親切。因此,通過這一形式讓在校學生在欣賞課上認識鄉(xiāng)土音樂“錦歌”,改變他們對傳統(tǒng)藝術的想法,引導學生對傳統(tǒng)音樂產生興趣,集聚人氣,培養(yǎng)觀眾,擴大影響,也培養(yǎng)了直接和間接的愛好者和追隨者,這是活態(tài)形式傳承之一,也是把錦歌引進高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體現。
二、創(chuàng)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
堅持傳統(tǒng),不是固守老法,因為時代在前進,人們的審美標準也在發(fā)生變化。從音樂上創(chuàng)新、改進演唱形式、對服裝進行大膽的設計,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1.音樂上的創(chuàng)新
(1)自覺地根植于傳統(tǒng)音樂文化的土壤中。可以說,離開本劇種的音樂母汁,任何音樂形式都將失去其靈魂和價值。在創(chuàng)作時努力將傳統(tǒng)思維方式與現代音樂觀念有機融合,盡量發(fā)揚錦歌的特點與優(yōu)勢,同時將現代音樂創(chuàng)作技巧,如主題音調貫穿發(fā)展、復調、和聲、對比、模仿等技法加以綜合運用等,只要是有利于錦歌音樂繼承和創(chuàng)新的因素,都兼收并蓄,巧妙用之。
(2)傳統(tǒng)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新的傳統(tǒng)。許多在錦歌的曲牌基礎上通過“創(chuàng)新”的唱腔,保留住了濃郁的“傳統(tǒng)風味”,使唱腔有“傳統(tǒng)風味”,但又并非傳統(tǒng)意義上的曲牌,就是在創(chuàng)作中將傳統(tǒng)音樂思維與現代音樂觀念有機融合,賦予其新的活力,保證創(chuàng)新不失法度,促使錦歌在“創(chuàng)新求變”中獲得迅速發(fā)展。
(3)創(chuàng)作題材、體裁和形式的多樣化。用新的形式演繹漳州錦歌,西洋音樂講究樂器之間的和諧,也講究音樂個性的張揚,嘗試西為中用,將西方的東西用到錦歌音樂中,重視從傳統(tǒng)音樂中汲取養(yǎng)分,運用樂器表現性能、音域、音區(qū)特色及演奏技巧,將所要表現的音樂形象在樂器上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如,漳州師范學院藝術系創(chuàng)作及編排的作品錦歌彈唱《尋租》獲福建省2009年藝術院校文藝調演二等獎,2010年“第六屆中國曲藝牡丹獎鄞州賽區(qū)比賽”節(jié)目入圍獎。這些作品充分利用傳統(tǒng)音樂資源,以其主題發(fā)展改編,將傳統(tǒng)音樂韻律與時代音樂語言相結合,在原有的基調上進行新的音樂設計,創(chuàng)作出具有地方色彩的、廣大師生喜愛的新錦歌作品,體現了既繼承又創(chuàng)造性地發(fā)揚錦歌音樂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也順應了音樂創(chuàng)作與時代潮流相適應的趨勢。
2.演唱形式的改進
傳統(tǒng)的錦歌演唱形式包括:(1)走唱,是錦歌的最原始形式,演唱者手持月琴,自彈自唱,也可雙人齊唱;(2)坐唱,坐唱或對唱,加有伴奏樂器;(3)歌仔陣,邊走邊唱,除演唱者還外加有鑼鼓和笛管,演唱者身挎樂器吊,隨隊行走,這樣的形式為“出陣”;(4)表演唱,是坐唱發(fā)展而來,把說唱內容戲劇化處理,由演員上臺表演,樂隊伴奏。在這些傳統(tǒng)演唱形式的原有基礎上進行創(chuàng)新,在運用坐、走、出陣等形式的基礎上,還通過演員在舞臺上活動位置的安排與轉換,演員形體動作的過程中構成藝術語匯,使舞臺生活形體化、視覺化,通過形式的創(chuàng)新使舞臺語言在視覺形象上有更好的體現。
3.唯美的演出服裝設計
服裝是塑造角色外部形象,體現演出風格的重要手段之一。時尚是當代大學生新的審美追求,追新求異是大學生的天性,為滿足年輕一代的審美要求,對服裝設計應要求唯美、亮麗,既時尚又有濃郁的傳統(tǒng)風格,能幫助演員塑造角色形象和利于表演、符合演出風格。因此,服裝設計是需要用心的,演員一出場就應讓人眼前一亮,獲得美感,舞臺上的美感動了觀眾,自然也能讓觀眾有想要進一步了解設計服裝的意念,這就是教學想要達到的真正目的。
三、學術研究的無悔堅持
學術研究是重要的,與教育保護、創(chuàng)新構成一個整體工程。高校教師必須是身體力行,在學術研究上做到無怨無悔地堅持。漳州師范學院藝術系全體教師致力于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保護研究,用很大力度打造藝術系的亮點工程,2007年以來,在高校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做出了可喜的成績:主持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guī)劃基金項目,福建省教育廳A類社科重點研究項目,福建省教育廳A、B類社科研究項目,福建省教育廳社會科學研究項目,參與完成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guī)劃基金項目等共9項,還有出版專著一部,專著獲福建省第九屆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三等獎、漳州市第四屆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二等獎;作品獲省百花文藝二等獎,獲全國高校音樂教育學會論文獎。
結語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和文化命脈,傳承和弘揚我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是每個公民的職責。近年來,通過實踐我們總結出,一要做好高校傳承;二是堅持傳統(tǒng)與創(chuàng)新;三是堅持學術上的研究。繼承與創(chuàng)新應是高師音樂教育任重道遠的任務,大學人才集中、學科齊全,思想活躍且具有雄厚的理論儲備,在傳統(tǒng)音樂的更新和創(chuàng)造上有巨大優(yōu)勢,應將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和弘揚提升到一個新的層次。總之,作為教育者,我們有義務共同努力做好高校音樂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發(fā)展,讓青年人成為民族文化遺產傳承與保護發(fā)展不可缺少的主力軍,使其更好地保存并發(fā)揚光大。
《喊?山》的看片邀請卡便是電影海報:太行山,青山翠柏中,掩映著女演員郎月婷露出的半面臉孔,安詳而蒼白。一絲詭譎,又充滿了文藝片的氣息,一查果不其然,這是一部根據2006年魯迅文學獎同名獲獎作品改編的電影。然而,讓人懵圈的是該片編劇、導演,他叫楊子。哪個楊子?不止一個同業(yè)在朋友圈里表達過類似的疑問,并且大家都不憚于以一種調笑的姿態(tài)揣摩他可能是誰,比如那位經常和影視圈娛樂新聞沾邊的霸道總裁……
“我是百度里面排名倒數第二的楊子?!痹趯а莨ぷ魇矣龅奖咀?,寒暄中,他顯然就世人對他身份的疑問早有預備。作為一名80后導演,楊子出生在黑土地東北,高中時便被母親送到美國讀書,大學里自由的空氣和松弛的綱紀,讓他常常得以翹課鉆進影院。你知道美國影院套票可以一看一天嗎?楊子說,“你別把我寫得太文藝,哥最想拍的電影是中國版 《拯救大兵瑞恩》”。1997年,這片子在美國公映第一天第一場就把他看傻了:“有美國人魔障似的看了N遍《泰坦尼克》,但我看了好幾遍《瑞恩》,在影院里。”奇觀電影的視覺刺激,最終讓拿到商科文憑的楊子毅然決然回到了北京電影學院,讀研。
“哥本來想當演員的,當年在美國看了陳坤的《像霧像雨又像風》,自己有點飄,所以就投在了表演系崔新琴老師門下。”楊子說。其實現如今言談間,他依舊在謙和與羞赧中流露出一絲對自己英俊容貌的沾沾自喜。電影學院讀書那兩年他喜歡看王家衛(wèi)的電影,以致他的畢業(yè)論文寫的是《即興――試論王家衛(wèi)電影的表演藝術》。為什么張曼玉因為《清潔》拿到戛納影后要感謝王家衛(wèi)(這不是王家衛(wèi)拍的電影)?包括章子怡、金城武這些人一提到王家衛(wèi)那個感恩戴德?“你知道這小子了我們科班生所有的既定程式,就是一個導演拍電影他竟然沒劇本?!而且,你看探班采訪,包括問到鞏俐了,在《2046》片場她也懵圈,哎,我這到底是拍什么呢?!”在楊子看來,這便是王家衛(wèi)電影魔力所在,而電影的角色魅力則更值得探尋:“其實就是演員的自身魅力,能成為腕兒的演員都有自身獨特的魅力,那是人群中極少數的華彩與獨特?!闭撐拈_題報告就寫了三萬字,由演員的表演倒推,他們如何在王家衛(wèi)麾下沒有劇本也能演出如此的風采。終稿八萬多字,楊子說本來他磨磨唧唧還想找家出版社出成書,導師拿手一點:趕緊滾蛋,你更適合去干導演!
于是,這個世界暫時少了一位男演員,卻多了一名男導演。趕上新世紀中國電影市場勃興收復失地,之于年輕導演而言,好的一面是入行門檻降低了,另一面則是你即使拍了好幾部電影,沒砸出聲響,觀眾也不知道你算老幾。楊子說自己就是如此,從2010年開始他拍過《宅男總動員》這樣的愛情喜劇,也拍過《娜娜》這樣“在人民大會堂做首映的主旋律”,甚至還有韓劇改編電影版的《對不起,我愛你》。之于自己,他也經歷過地下室寫劇本的煎熬,有過“出門身邊不跟著助理就不自在”的虛妄,直到《喊?山》出現,他的臉上顯出圣徒般的虔敬,“It’s a gift of my Movie God?。ㄎ业碾娪爸褓n福的禮物)”這句話,他說日后必將反復出現在采訪他的文章里。
Q&A
Q=《北京青年》周刊A=楊子
Q:《喊?山》這部電影的緣起是同名小說,能回溯下你同這一文本的淵源嗎?
A: 《喊?山》本身就是一部中短篇小說,短篇小說本身就像是一部電影的介紹梗概,好多電影需要的不過是原著小說的一種樣式,一個信息,甚至一句話。2008年時我創(chuàng)造了這個劇本,當時的我剛離開校園,在業(yè)內的狀態(tài)極像小說中的啞姑,也是個“失語者”。在學校時,謝飛老師就告訴過我,你一旦入行,每個人都想打磨你的棱角,但你要記住,你只要做自己!就是在這種心境下我看到了這篇小說,深感共鳴,三天寫出劇本第一稿,原著小說三萬來字,我的劇本四萬字。那時我是nobody,純粹是出于喜歡當作習作,沒有市場壓力,沒有片方要求,也沒有題材類型的限制……其實我現在都回不到那個狀態(tài)了,當我2014年在文件夾里打開這個劇本的時候,看著彼時的文字,我由衷地覺得,哥真牛逼。 《喊?山》根據魯迅文學獎獲獎作品、山西女作家葛水平的同名小說改編而成,影片講述了一個啞女被拐賣到偏僻山村后,與當地一名犯下殺人罪的青年男子之間的揪心愛情故事。導演楊子獲得最受傳媒關注最佳編劇、導演兩項大獎。女主角郎月婷本次是一大驚艷,盡管電影還未公映,但在圈內很多朋友都對她的表演風格出現了兩極化的評論。選擇郎月婷,楊子花費了很多心思:“郎月婷不是一個大熟臉,不是一線紅星,但我更在意她成為女演員的身份,一位出色的鋼琴家:古典音樂對人性靈的淘洗是潛移默化的,另外它絕對提升人的智商與情商,因為鋼琴家完全是在抽象中去感知美、表達美,如此他們的審美是非常高標的?!?/p>
Q:作為編劇,你對原著小說最大的改變在哪里?
A:我提升了啞姑紅霞的氣質和空靈感,這個人物是小說的“眼”,最本質的是我需要觀眾對她的身世始終保持一種“意外”。她到底是誰?這份神秘感要保留到最后,甚至片子完了,你還得琢磨她,那這角色就成了。另外,我希望這個故事雖然是發(fā)生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山村,但看過影片之后不會讓人有很強年代感、農村感,我希望這個故事在任何場景年代都能存在。
Q:我們看完《喊?山》后似乎很難歸納它的類型,它肯定不是一部農村打拐題材電影,對嗎?
A:虐童、家暴、拐賣?不,我的故事核心與此完全無關,我要講的不是一個農村題材的寫實故事,而是一個宅男韓沖愛上宅男女神紅霞的純愛故事。這部電影需要一種極簡的意識形態(tài)定義這個故事,這話我有時候不好意思跟人說,但實際上就是這么回事,一個豌豆公主來到世間,被折磨被侮辱被損害又被愛情拯救的童話故事。韓沖本來是個農村里常見的二流子,也曾游戲人間,他跟“寡婦”琴花的糾葛,比如琴花要一只獾子,他就樂顛顛去炸山,說白了和現在網上腦殘粉向網紅送禮物是一樣一樣的。
Q:此次女主角郎月婷是一大驚艷,盡管電影還未公映,但在圈內很多朋友都在對她的表演風格出現了兩極化的評論,而我想到了十多年前 《孔雀》 中的張靜初。
A:在我的故事架構中,紅霞是戲核,她立起來了,這戲就成了。但在這角色的演員擇選上,我費盡了心思。對于普通大眾而言,郎月婷不是一個大熟臉,不是一線紅星,但我更在意她成為女演員的身份,一位出色的鋼琴家:古典音樂對人性靈的淘洗是潛移默化的,另外它絕對提升人的智商與情商,因為鋼琴家完全是在抽象中去感知美、表達美,如此他們的審美是非常高標的。郎月婷往那一站,她的肢體節(jié)奏感和內心的自信與一般女演員是不一樣的。另一點,鋼琴家有獨奏會,郎樂婷有豐富的獨奏經歷,這讓她有一種靜謐又極富張力的氣場,那是一種:雖千萬人吾往矣,視若無物的自若,這正是我這部戲角色本身的特質。
Q:當選定她出演紅霞后,你對她提了哪些要求或者說構想?
A:她看完劇本,決定出演后,我只撂了一句話,三字箴言,“不準備”?!白鳛檠輪T最開始要和導演建立一種信任,我以全部尊嚴擔保幫你塑造一次不同往昔的角色,提供一次不同以往的表演體驗,因為只有導演腦子里才有‘Big Picture (全局)’,你一定要選擇相信導演?!蔽耶敃r就告訴她不要管這部戲了,等我造完型,她站在鏡頭前,機器開動后我再告訴她做什么。
Q:郎月婷此次出演啞姑,全片沒有一句臺詞,要表達的情緒卻如此細密細膩,你是怎么跟她說戲的?
A:就是要她歸零,道家講嬰孩的赤子之心,我需要她在沒有任何事實支撐下,成為角色本身。我拍戲時一直輕聲細語同演員說話,我會在她表演的時候提醒他,再來一遍,再來一遍……我需要她出現那“下意識的”一遍,那個感覺沒有表演的痕跡,是最對的。
Q:這部作品完全不同于過往國產電影農村題材的觀感,談談你的拍攝體驗和團隊吧?對于票房你有何期待?
A:《喊?山》不是我的第一部作品,但我情愿將它定義為我的處女作,之前的六部,更像學生作業(yè),我現在才剛畢業(yè)(笑)。電影在太行山實景拍攝,好萊塢著名攝影師帕特里克?麥基亞是《喊?山》的攝影指導。作曲我請來了世界頂級音樂大師,曾為《蝴蝶》、《夜曲》等20多部經典影片配樂的尼古拉斯?艾瑞拉親自操刀。美術則由曾擔任過《暗戰(zhàn)2》、《神話》、《色,戒》等影片的馬來西亞美術指導江漢林擔任。每一種類型片都有屬于自己的空間,我心里有數,這種偏文藝的小眾題材,都是在很局限的空間里去尋找市場,可能會很遺憾。但我們始終相信空間還是有的,也希望得到盡可能多的觀眾。
關鍵詞:游戲產業(yè);傳統(tǒng)文化;問題及啟示
一、概述
(一)游戲產業(yè)已成為出版產業(yè)重要組成部分
隨著家用電腦和互聯網的普及,由單機游戲、網絡游戲(又稱網頁游戲)、客戶端游戲、移動游戲等構成的游戲出版產業(yè)已成為一個十分重要的產業(yè)。2015年底,中國出版協會下屬的中國音數協游戲工委(GPC)、伽馬數據發(fā)了《2015年中國游戲產業(yè)報告》。報告顯示,中國游戲市場用戶數量約達到5.34億人,同比增長3.3%。近年來中國游戲市場規(guī)模也持續(xù)擴大,數據和現象均表明,游戲產業(yè)已成為出版產業(yè)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
(二)游戲產業(yè)成為推動中華傳統(tǒng)文化傳承的重要手段
縱觀游戲產業(yè),無論是曾經風靡一時的單機游戲,還是互動最強的網頁游戲,抑或是異軍突起的移動游戲、客戶端游戲,內容題材往往都和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①。從目前市面上流行的游戲類型和題材來看,以角色扮演類游戲②和冒險游戲③為代表的游戲類型多從儒學經典、古籍資料、神話傳說等中華傳統(tǒng)典籍中獲得創(chuàng)作靈感,借鑒結合傳統(tǒng)建筑、傳統(tǒng)服飾、傳統(tǒng)音樂等元素對游戲形象進行設計包裝,并將其演繹發(fā)揮,與游戲完美結合。
游戲借鑒中華傳統(tǒng)文化已成為潮流趨勢,跟風嚴重,難免造成質量參差不齊,對傳統(tǒng)文化產生誤讀和曲解。雖然學界對此現象褒貶不一,但不可否認的是,游戲已然成為推動文化傳播的一股重要力量,游戲產業(yè)已然成為推動中華傳統(tǒng)文化傳承的重要部分。
二、游戲出版產業(yè)在借鑒儒學和經典古籍時面臨的問題
(一)同質化嚴重
從類型上來看,借鑒傳統(tǒng)文化的游戲絕大多數為角色扮演類游戲,即時戰(zhàn)略類游戲占一小部分,其他的動作、冒險、格斗、競速等類型所占比例極其微小。從模式上來說,即便如經典的《仙劍奇?zhèn)b傳》與《傲世三國》也無法擺脫打怪升級、造兵混戰(zhàn)等玩法。從背景上看,在與傳統(tǒng)文化的結合點上市面上的游戲大都選擇了著名的神話傳說、武俠經典改編和歷史演繹,這樣選擇的好處固然在于受眾文化認同感高、宣傳營銷便利,也使背景成為了同質化最嚴重的部分。以《西游記》為題材的游戲為例,僅在大陸地區(qū)就有《QQ西游》、《夢幻西游》、《口袋西游》、《西游Q記》、《西游記online》等。
(二)內容結合淺薄
雖然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元素被普遍吸收于游戲之中,例如游戲中人物的服飾設計成古人衣冠,人物對白設計采用文言文,這本是有利于傳統(tǒng)文化傳承的,但游戲制作者往往只注重于表象的表達而忽視了內涵。服飾空有古風而忽視了不同朝代間的區(qū)別,對白雖采用文言文但往往詞不達意,雖是歷史題材但卻對歷史大加戲說、演繹。這樣的游戲雖然借鑒了傳統(tǒng)文化元素,但卻使之僅僅成為了吸引玩家的噱頭,而失去了傳承傳統(tǒng)文化的意義。
(三)選題范圍狹窄
與傳統(tǒng)文化元素相關的游戲內容選題范圍狹窄,神話傳說題材大多選擇漢族神話,例如《仙劍奇?zhèn)b傳》背景設定中的開天、女媧造人。武俠文化多為著名武俠小說、漫畫改編,例如《金庸群俠傳》改編自金庸創(chuàng)作的小說,《風云》改編自漫畫《風云》。歷史題材多選擇中原文明的王朝更迭為背景,例如《傲世三國》等。
(四)開發(fā)商缺乏創(chuàng)新
在當前的華文游戲市場普遍存在著游戲發(fā)開商缺乏創(chuàng)新精神、一味追求游戲制作上的“短平快”(制作周期短,游戲內容平庸,資金流轉快)的問題。由于游戲行業(yè)特別是網絡游戲行業(yè)利潤率高,大量廠商蜂擁進入游戲行業(yè)。這雖然使整個行業(yè)的規(guī)模迅速擴大了,但制作商大多抱著迅速圈錢的想法進入市場,對于細致的制作、運營一款優(yōu)質的游戲缺乏耐心,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導致了前文提到的同質化現象。在運營方面也往往粗放管理,一款好的題材的游戲會吸引其穩(wěn)固的粉絲群體并構成玩家群體,而惡劣的運營會使這些寶貴的用戶資源流失甚至使某一題材在玩家心中的評價普遍下降。
具體到借鑒傳統(tǒng)文化的游戲來說,開發(fā)商、運營商的這些行為危害猶大,一方面使傳統(tǒng)文化在游戲領域的傳播受到了阻礙,更重要的是破壞了傳統(tǒng)文化元素在玩家心目中的形象,對文化的傳播起到了反作用。
三、兩岸游戲出版借鑒傳統(tǒng)文化的問題解決對策探析
(一)積極挖掘歷史文化,避免一味同質化
我國傳統(tǒng)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涵蓋了包括漢族文化在內的諸多少數民族文化,在時間上橫跨了從上古時期到近現代數千年的時間,然而目前與傳統(tǒng)文化相結合的游戲所選擇的題材卻相當單一。筆者認為,在游戲背景的選擇方面,除了已經被廣泛采用的中原地區(qū)漢族文化中為大眾所熟知的神話傳說、著名歷史事件外,還可以積極發(fā)掘我國少數民族中流傳的神話傳說、英雄傳奇作為游戲的題材。例如藏族人民創(chuàng)作的英雄史詩《格薩爾王傳》,歷史悠久、結構宏偉、情節(jié)曲折,完整反映了藏文化的內核;其宏大的背景與富有傳奇色彩的故事就很適合游戲改編、借鑒。打破游戲題材、背景局限于漢文化和著名的歷史事件首先有利于改善與傳統(tǒng)文化相關的游戲題材同質化嚴重的現狀,緩解玩家的審美疲勞;其次可以使玩家對傳統(tǒng)文化這一概念有更完整的認識,避免玩家簡單的把傳統(tǒng)文化等同于漢文化。
(二)全方位、多角度結合傳統(tǒng)文化,提高游戲內容質量
游戲中的傳統(tǒng)文化元素,諸如人物、服飾、音樂等雖然都可以視為對傳統(tǒng)文化的表達,但要做到通過游戲實現對傳統(tǒng)文化的傳播,僅僅靠這些文化元素的堆砌是遠遠不夠的。筆者認為,要想實現對傳統(tǒng)文化真正有效的傳播,要重視游戲文本與傳統(tǒng)文化中的精神相結合。例如游戲要在劇情上反映武俠文化中的俠義精神、儒家文化中的忠勇、道家文化中的無為逍遙,在游戲的發(fā)展中令玩家體驗到傳統(tǒng)文化的精神,只有這樣才能在提升游戲體驗的同時傳承傳統(tǒng)文化。另一方面來說,游戲制作商除了在游戲中結合傳統(tǒng)文化外,還應積極引導玩家探索游戲背后的文化,進行普及傳統(tǒng)文化的線下活動,這不僅有助于其游戲本身的推廣,也增加了游戲的文化底蘊。
(三)提高開發(fā)商素質與眼光,促進游戲產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
從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角度來看,一款游戲只有滿足用戶對于劇情、游戲性的體驗才可能成功。簡單的利用傳統(tǒng)文化題材作為噱頭確實可以在短時間內吸引用戶,對已有的成功的游戲模式進行模仿也可以有效的降低失敗的風險,但這樣做無法成就真正的經典更遑論傳播傳統(tǒng)文化。筆者認為,開發(fā)商在結合傳統(tǒng)文化的游戲上應具備更加開放的視野和更大耐心。在游戲制作方面更加專注與內容、劇情的優(yōu)化,杜絕游戲文本的粗制濫造,不能急于“賺快錢”而放松對品質的要求,這對于結合傳統(tǒng)文化的游戲尤為關鍵。其次對于游戲的內容要勇于進行新的嘗試,在游戲模式上不只僅限于角色扮演類與即時戰(zhàn)略類,在游戲背景上不只僅限于武俠、歷史。(作者單位:北京印刷學院)
注釋:
① 電腦游戲從類型來看主要分成角色扮演游戲、動作游戲、冒險游戲、策略模擬類游戲、即時戰(zhàn)略游戲、格斗游戲、射擊類游戲和競速類游戲等幾大類。
② 角色扮演游戲,最終幻想由玩家扮演游戲中的一個或數個角色,有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的游戲。相對冒險類游戲,角色游戲更強調的是劇情發(fā)展和個人體驗。
③ 冒險游戲,由玩家控制游戲人物進行虛擬冒險的游戲。與角色扮演游戲不同的是,冒險游戲的特色是故事情節(jié)往往是以完成一個任務或解開某些迷題的形式來展開的,而且在游戲過程中著意強調謎題的重要性。
參考文獻:
〔關鍵詞〕湖南 京劇 新編歷史劇 辛追
金秋季節(jié),湖南省文化廳組織十二臺劇目大舉進京,一時間湘音繚繞,別具南國風采。湖南省京劇保護傳承中心新創(chuàng)作的大戲《辛追》在長安大劇院演出,使首都觀眾看到一個屬于瀟湘的歷史故事,看到湖南省京一臺新人,聽到融入湘音元素的京劇曲調。劇場演出十分火爆,伴隨演員演唱,掌聲呼聲如潮,演出后觀眾熱情評議,贊賞湖南送來一臺新戲,展現一臺青春靚麗的新人。
1972年湖南馬王堆漢墓的出土震驚當今,神秘的墓主人辛追,及她那薄如煙霧的素紗衣,引起世人的熱議,成為史學家的科研課題,也成為文學家、藝術家追逐的熱點。電視劇《大漢巾幗》、《大漢悲歌》相繼而出。此次中央戲劇學院博導,劇作家黃維若,以湘人寫湘戲的故鄉(xiāng)之情,對這個題材做了另辟蹊徑的開拓,人物關系趨于簡化,情節(jié)線條更加清晰。作者把辛追的命運依托西漢的大歷史背景,歷經高帝開國、英布之亂、呂后專權、文帝圖治,這段歷史有陰有情,辛追的遭遇也隨之有起有伏,全劇歷史信息極為豐富,作者以唯物史觀結構故事,啟迪今人。辛追由一個來自民間的妙齡繡娘,成長為輔助長沙國丞相利蒼的夫人。經歷了歷史的動蕩,經歷了和想占有她的陰謀者“越”的生死搏斗。矢志不移,輔助丈夫和兒子富國安民,發(fā)展耕織,使長沙國百業(yè)復興,成為漢代南國重鎮(zhèn)。最終把丈夫利蒼遺作“平南越策”呈交元帝,為實現一統(tǒng)山河,建功立言。黃教授以創(chuàng)作話劇、影視著稱,此次涉足戲曲,顯出他對人物的性格刻畫深細,語言形態(tài)別致,給人留下深刻地印象。如辛追的出場,利蒼自稱“漆匠”,微服私訪。而活潑、犀利的辛追在嬉笑間唱出,“看面相你應該紫綬金章配”道破他的身份;“看鞋履你勞苦風波萬里塵”看到他的勤政;“看衣著你有如光棍出寒門”看出他出身和單身。此段輕快流暢的唱,把豆蔻少女的伶俐、機智,帶有地域辣味的性格,躍然而出。同時表達了她愛情的價值取向,愛的鮮明,愛的大膽,非常巧妙的實現了“出場定調”。給我印象深刻之處,還有辛追在和身處戰(zhàn)場的兒子,兩地家書傳遞。一個表演區(qū)是兒子在書信上按下五指掌印,一個表演區(qū)是辛追把書信貼在臉頰,好像子撫母臉,她看著熟悉手形,熟悉的掌紋,唱出“慰的是,手掌已比原來大”,“喜的是,五指靈動無傷痕”,她心疼的看孩子舞弄刀槍的粗手“掌中粗糙胼胝生”,作者以手為意象,獨特而動人,生發(fā)出繾綣如絲的母子情,引領聽者的無限遐想。此段唱腔很為動人,但我也感到有些過長,應該控制京劇抒情段落的尺度。作者這些別具風格唱詞,到了作曲家朱紹玉的手中,也給予進一步的生發(fā)和揮灑,充分調動腔調和板式的功效,根據敘事、對話、抒情不同情境,恰如其分運用“急是西皮緩二黃”,在大段的宣敘調采用“曲中反調最凄涼”,在老作曲家的精心設計下,幾位青年主演得學習、得抻練、得施展,所以舞臺演唱效果很強烈。朱先生刻意選取湘地的音樂素材,創(chuàng)作劇中的襯樂曲,在襯托辛追風華正茂時,輕靈跳躍,地域風采濃郁;在渲染祭祀和悲苦的場景,渾厚曠遠,富有震懾力。
擔任該劇主演是一臺新人,他們正值青壯,有條件、有基礎、有后勁。從這一批人才看出該劇院的人才建設的方略,湘京曾為京津滬輸送了自己杰出人才,又對本院的青年做了層層選拔,步步推進,“請進來、走出去”給予學習、提升、鍛煉機會。每逢全國大賽就推出新人,每逢藝術節(jié)就推出新戲,讓新人通過新戲得以歷練,加速成才。堅持多年先后推出《天家孽》、《紫英》、《廣陵散》、《無字碑》等眾多劇目。此劇主演張璇就是通過央視“青京賽”為人所識,繼而進入第五屆中國京劇優(yōu)秀青年演員研究生班,三年深造,接受多位名師傳授,開闊了眼界、提升了技能、增厚了學養(yǎng)。記得她畢業(yè)論文就是寫的她創(chuàng)作新戲《紫英》的總結。她扮相鮮亮、嗓音清脆,戲路寬泛,常演《坐宮》一類的唱功戲,善演《游龍戲鳳》一類偏重表演的戲,更長于文武兼重的《白蛇傳》、《打神告廟》等戲,所以,在新創(chuàng)《紫英》中有大段的抒情唱,有投水的繁重的舞。此劇充分發(fā)揮她擅長性格刻畫的優(yōu)長,由豆蔻繡女,飽經滄桑,成為輔佐丞相的夫人,其年齡跨度大,氣質變化大,具有創(chuàng)作難度。她出場采用花旦元素,伶俐的扮相和明亮的嗓音博得臺緣。繼而用閨門旦元素表現其成長、成熟,而后用青衣元素塑造辛追在風云變化中堅韌、豁達。應該說張璇的創(chuàng)造能力又上了個新臺階。我希望張璇加強傳統(tǒng)骨子老戲的舞臺實踐,以增厚底蘊,夯實根基。扮演利蒼的彭麟鈞,也是中國戲曲學院附中畢業(yè),后又拜楊派傳承人葉鵬教授為師,在央視大賽中嶄露頭角,長于唱功,善演《四郎探母》、《烏盆記》,并演出《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吃功大戲。此次他給人印象很深是唱功瓷實,路數正宗,嗓音厚實掛味,是一位肯于慢工出細活的演員。我希望麟鈞在表演上進一步充實激情,豐富人物形態(tài)變化。扮演反面人物越,是小生演員肖彬,身材修長,勃勃英發(fā)。他也是北京國戲的學生,先學武生,后工小生,因此基礎全面,能演《N》、《羅成叫關》、《白蛇傳》等戲。小生扮演反派,俊美偏要刻畫陰毒,對他確實是挑戰(zhàn),但他恰如其分的塑造這個內外反差的形象。觀眾在節(jié)目單發(fā)現,原來他臺前是演員,幕后是導演。三十出頭就擔當“統(tǒng)帥”重任,另一位導演李蕾雖有話劇、京劇、贛劇的導演經歷,但也是年輕人。引起人們關注的是:湘京領導啟用青年竟如此有魄力。也許是無奈中的選擇,但從實際效果來看,實現了人才培養(yǎng)和梯隊接續(xù),兩位年輕人都有在北京、上海學習導演的學歷,平時悉心培養(yǎng)儲備,戰(zhàn)時大膽啟用。取得效果是劇目、人才雙豐收。
戲是磨出來的,今日的經典,哪一出不是經過實踐的打磨、時間的打磨?!缎磷贰酚辛撕玫钠鸩剑蛻摬讲降歉?,讓年輕的主創(chuàng)隊伍克服功利,潛下心來,匯集反映,再經歷“改戲”的鍛煉,學習上海京劇院“七稿八稿,沒完沒了”的經驗,爭取為湘京創(chuàng)造一出,留得下、傳得開的劇目。因為《辛追》是湖南省的歷史文化,有長久傳演的價值,還可以打造旅游文化。為此,我提幾點建議:1、希望在“立主腦”上下功夫,突出強國富民、“平南越策”的主線,以此樹立辛追、利蒼的形象。反面人物越,是他們政治角逐的對手,生活的情敵,削弱越對辛追的一往情深,強化“不能得之,必欲毀之”扭曲心理;2、注意“密針線”,因背景復雜,情節(jié)轉變快,需要對情節(jié)發(fā)展的前鋪后墊,目前有些情節(jié)有突然感。3、臺詞處理有生硬感,對劇作家的臺詞演員要深刻理解、積極適應、適度微調,主要是把握人物的語言動機,念白要出自規(guī)定情境,使念白有更豐富的心里信息和情感信息。
我們理解,湘京所處整體環(huán)境,難比京、津、滬。你們堅持出人、出戲,背后的艱辛是可想而知。但我們都身逢盛世,滿懷憧憬。希望同仁們上接天,下接地。接天即借助好政策、大氣候,爭取得到更多支持和傾斜;接地即要培養(yǎng)湘地的京劇觀眾,培植戲曲文化的沃土,我們相信:明天一定會更好。
古代文學家韓愈說得好:“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教師是知識的傳授者,是人類文明的傳播者,教師在人類文化傳承方面所起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教師是教育決策具體的執(zhí)行者,是課程改革的實踐者,是他們把握著教育改革的最終命運(教育部師范教育司,2003)[1]。高校英語專業(yè)師范生作為未來的英語老師,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使他們成為一名合格的英語教師是英語師范教育教學的主要目標。教師是決定教育成敗的關鍵,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教師的重要作用。
(一)教師是學生的指導者和促進者
教師不再是單純的灌輸知識者,還要考慮到學生的個性、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世界觀等各方面的發(fā)展?,F在是信息時代,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多種多樣,尤其通過互聯網學習英語深受莘莘學子喜歡。教師不再是學生的唯一的知識源,不能簡單地把知識傳授作為自己的主要教學目標和任務,應當成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和引導者,旨在培養(yǎng)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和個性,把教學的中心放在怎樣育人和引導學生如何學習方面。
(二)教師是專業(yè)人才
過去人們常常認為,只要英語講得好的人就可以教英語了。但是在課程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教師是課程改革的參與者,教師的行為、教師的教學設置、教師的素質等都會影響課程改革的成與敗。英語教師面臨嚴峻的挑戰(zhàn),只會講一口流利英語的教師還不能適應英語課程改革的要求。新時代的英語教師除了能講流利的英語之外,還應該擁有各方面的知識,如課程體系、教育學、心理學、教學技能、文學等。教師也像律師、醫(yī)生那樣是名副其實的專業(yè)人才。
(三)教師是合作者
自從中國加入WTO以后,英語教育的目標是培養(yǎng)具有合作精神、創(chuàng)新能力的國際人才。教師孤身一人難以完成此重任,教師要學會在工作中與人合作,具有團隊精神,善于與他人溝通,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
(四)教師是反思者和研究者
教學反思被認為是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因素。教師要經常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反思,及時改正教學中存在的缺點,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同時,教師還是研究者。教師要成為教學和學習的研究者,對教育教學進行研究,以研究促進教學。
在我國經濟社會迅猛發(fā)展和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下,我國進行大規(guī)模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這對英語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語專業(yè)師范生作為未來中小學英語教師的重要力量,如何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是高校英語師范教育面臨的重要課題。
二高校英語專業(yè)師范生綜合素質教育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師范生思想道德素養(yǎng)和情感素養(yǎng)不高
有些學生不懂得尊重老師,上課隨意吃零食,與老師見面不懂得問候,甚至出現曠課、抄襲作業(yè)、考試作弊等不良行為。有些學生追求安逸享樂的生活,穿著時髦,出手闊綽,愛慕虛榮,貪圖享受,不會正確區(qū)分高尚與卑偽,榮譽與恥辱,缺少自立自強、努力拼搏的精神。有些學生不懂得與其他人進行正常的溝通,不會處理人際關系,遇到挫折,便灰心喪氣,萎靡不振,總把自己的錯誤歸結到別人的身上。集體主義意識淡化,對班級工作不關心,以自我為中心,我行我素。遇到情感挫折,更是自暴自棄,自以為看破紅塵,甚至傷害別人或輕生了事。
(二)課程體系設置不夠合理
很多高校英語專業(yè)的課程體系突出專業(yè)學科課程,忽視其他學科課程。大部分的課時是語言知識課,例如基礎英語、聽力、口語、閱讀、寫作、語法、翻譯和教學法等,其他學科的課時比例稍低。有些教材和教學要求脫節(jié),重要課時達不到要求。所開設的教育學、心理學針對性不夠強,教學內容不夠具體。培養(yǎng)教師基本方法和技巧的課程開設得較少,比如音樂、書法、美術等。很多英語專業(yè)師范生不會唱英文歌曲,板書較差,不會畫簡筆畫等等。課程設置幾乎沒有開設班主任管理課程,所以師范生缺乏班級管理知識與技能。培養(yǎng)實踐能力和動手操作的課程較少,課程設置缺乏對師范生科研能力、教改意識的培養(yǎng),致使師范生缺乏科研意識,缺乏開拓創(chuàng)新精神。
(三)教學技能培養(yǎng)偏弱
師范生的教學設計和教學操作技能普遍偏低,有些學生在教學設計方面沒有考慮各環(huán)節(jié)的銜接、課堂氣氛的營造、突發(fā)事件的應對等,所以在講課的時候就沒有連貫性。有些師范生的課件制作過于簡單,不能吸引學生的眼球;有些師范生不會制作教具,不會做課件。師范生的粉筆字、鋼筆字、毛筆字與簡筆畫水平普遍較低。他們普遍存在這樣的誤區(qū):現在已進入信息化時代、網絡化時代,計算機已廣泛使用,傳統(tǒng)的“三字一畫”時代已經過時了。其實不然,粉筆字、鋼筆字、毛筆字與簡筆畫在今天的教學中依然發(fā)揮重要的作用。
(四)教育實習力度不夠
雖然各個高校在教育實習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從整體上還存在不少問題,高校對實習基地投入的經費不足。據了解,大部分英語專業(yè),包括名牌院校的英語專業(yè),缺乏足夠的社會實踐基地,師范生的教育實踐活動幾乎處于一種放任自流的狀態(tài),讓學生自己去尋找實習單位,結束后開一紙實習期間的表現證明[3];有些帶隊的指導老師責任心不夠強,不能及時矯正學生在教學中出現的問題;有些中小學片面追求升學率,不給師范生大展身手的機會,只給師范生改改作業(yè),輔導輔導學生學習英語等工作;有些師范生自身沒有意識到教育實習的重要性,態(tài)度不認真,敷衍了事,只為完成一項任務,只為實習而實習,沒有對自己的未來職業(yè)做好規(guī)劃,致使教育實習過于形式化。
三提高英語專業(yè)師范生綜合素質的基本策略
(一)加強師范生思想道德素質培養(yǎng)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師范生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養(yǎng)。首先,學校領導、“思政課”老師、班主任、學工人員等全體教師齊心協力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學校領導要重視思想教育,制訂學生思想道德規(guī)范,設立評獎制度,獎罰直接與獎助學金、三好學生和優(yōu)秀班干部的評定直接掛鉤,載入學生的檔案。充分利用“思政課”,發(fā)揮理論教育作用,把“思政課”作為高校對大學生進行系統(tǒng)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地和主渠道,提高師范生的思想政治理論素質。班主任要經常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幫助他們樹立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思想,引導他們塑造健康的人格。其次,通過社會實踐活動,提高師范生的感性認識,鍛煉師范生的意志,堅定師范生的信念。社會實踐活動是將外在的正面教育影響轉化為內在的思想道德素質的源泉,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有著重要的啟示作用和強化作用。學校組織師范生參加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如去敬老院看望老人,參加各種各樣的公益活動,采訪先進個人,學習先進典范,參觀各種各樣的紀念館,弘揚英雄事跡等。通過這些實踐活動,增加師范生的知識,開闊他們的視野,激發(fā)他們的豪情,陶冶他們的情操。第三,利用形式多樣的校園文化活動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如舉行愛國主義征文比賽,勵志演講比賽,中華傳統(tǒng)美德詩歌朗誦比賽,開“對人生的思考”“我對未來的設想”等主題班會,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繼承中華民族優(yōu)良傳統(tǒng)。
(二)構建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
根據專業(yè)英語教學大綱人才培養(yǎng)目標,課程設置包括英語專業(yè)知識課程,英語專業(yè)技能課程和相關專業(yè)知識課程。除了以上三門課程設置以外,還應該增設學生的英語師范專業(yè)知識課程,如英語測試、微格教學、中小學英語教材教法、教育實習等課程,同時強化教育學、心理學的教學力度。英語師范專業(yè)知識課程應占20%左右,這樣學生的師范專業(yè)知識就得到鞏固。在高年級階段,開設英美文學史、中國文化概論、英美社會與文化等,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辨析能力、文學鑒賞能力、文化認知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同時開設更多的交叉學科和相關學科課程,讓學生更好地了解社會學科、人文學科、自然學科和文化藝術等方面的知識,以適應基礎課程改革的需要。
(三)重視教學技能的培養(yǎng),全面提升師范生的教學能力
第一,經常觀摩優(yōu)質課錄像。師范生可以利用晚自習或周末時間觀看各種題材、各種學段、各種課型和各種風格的教學實況錄像,日積月累,可以幫助學生吸收和存儲新語言材料的技巧,強化教學技能意識。第二,學??膳c周邊中小學開展教學研討聯誼活動。讓師范生定期到中小學開展教育見習、專題調查或輔導英語學習活動。高校也可定期請中小學優(yōu)秀教師進大學課堂開講座、做報告,把寶貴的教學經驗傳授給師范生。第三,成立學生專用微格教學教室,利用微格教學提高師范生的教學技能。微格教學是一種利用現代化教學技術手段來培訓在職教師和師范生教學技能的系統(tǒng)方法。微格教學實際上是提供一個練習環(huán)境,使日常復雜的課堂教學得以簡化,并能使練習者獲得大量的反饋意見。[3]微格教學主要是利用錄音、錄像等設備,拍攝課堂實際情況,指導老師、受訓者和評議者一起分析評價實況錄像,找出優(yōu)點與不足,讓受訓者親自目睹自己的教學經過,改正自己的缺點。微格教學是英語教學技能培訓中常用的手段,學校應成立師范生專用微格教學教室,學生可以隨時利用微格教室進行教學練習。同時要求學生自己觀看后修改,在班級放映后修改。在反復的討論修改過程中,意識到自己的不足,接受別人提供的寶貴意見,逐漸形成自己的教學模式。第四,積極開展第二課堂活動,如各種形式的教學競賽、語言技能比賽、師范技能大賽等,教學競賽是提升師范生教學技能比較有效的方式。比賽是師范生證明自己能力的最好表現,賽前準備階段應該給予重視。因為這個階段對于師范生來說是個難得的鍛煉契機,預賽和初賽使大部分學生能夠參加到競賽的氛圍中來,很多學生正是通過積極備戰(zhàn)比賽而強化鍛煉,能力也得到提升。競賽讓每個同學都能參與其中,全面促進師范生教學基本功和教學能力的形成。
(四)重視教育實習實踐環(huán)節(jié),為師范生的從職打下良好的基礎
第一,高校應增加教育實習經費的投入,擴大實習范圍,開拓實習渠道。首先,高校要想方設法與更多的教育局、中小學建立密切的聯系,給更多的師范生提供集中實習的機會。為了拓寬師范生實習地域范圍,高校應嘗試與其他省市地區(qū)的中小學聯系,以本校為中心,將實習基地輻射到周邊省市,跨地區(qū)更大范圍開發(fā)中小學實習基地,建設師范生定點實習基地。跨地區(qū)實習可以大大加強各省、市、地區(qū)之間的交流溝通,展示不同的教學理念,取長補短,互惠雙贏,促進教育水平的全面提高,為更多的地區(qū)輸送優(yōu)秀的教學人才,為中小學教學教育質量的提高提供保障。其次,高??衫弥Ы绦问絹頂U展實習渠道。2007年7月5日,教育部下發(fā)了教師[2007]4號文件,文件提出“開展師范生實習支教工作是推動教師教育改革,強化師范生實踐教學,提高教師培養(yǎng)質量的有效措施;是加強教師養(yǎng)成教育,引導師范生深入基層,了解國情,增強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的必要途徑;是密切高師院校與中小學的聯系,促進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更好地服務基礎教育的重要紐帶”。[4]例如頂崗實習,師范生到農村中小學進行實習支教,農村中小學教師到高校進行進修學習,即能提高師范生的教學技能,又能加強中小學教師本專業(yè)知識的鞏固和提高英語教學的能力水平。
第二,對指導老師實行培訓上崗制度。高校、教育行政部門和中小學共同制訂一套比較完善的制度,高校和中小學教師均要通過培訓考核,只有考核合格后才有資格作為指導教師。這樣才會加強指導老師的責任感,學生的教學水平也相應得到提高。
(五)注重師范生科研能力的培養(yǎng)
一個教師的科研能力是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持續(xù)動力,科研和教學是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科研促使自己對教學行為進行反思,使得教學再深入一步,發(fā)現表層之后的一些深層次的問題??茖W研究的過程也就是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存在,教師的教學水平就只能停留在始點上??蒲羞€有助于推廣優(yōu)秀的教學經驗。英語專業(yè)師范生作為未來的中小學英語教師,應該在就職前培養(yǎng)一定的科研能力。首先,高校教師在專業(yè)英語基礎課程中注重培養(yǎng)師范生科研意識。以寫作教學為例。寫作是學生普遍覺得較難的一門課程,總覺得無從下手,沒有東西可寫。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除了教給學生寫作技巧外,還要引導學生反思自己的學習方法,分析造成寫作困難的原因所在,如掌握的詞匯量足夠多嗎?語法知識有缺陷嗎?句型是否用對了?自己的弱點又在哪里?這樣學生就會逐漸養(yǎng)成反思的習慣,發(fā)現了問題,想方設法去解決問題,就會加強意識的培養(yǎng)。其次,加強英語教學法理論與實踐教學,提高師范生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師范生的問題意識。最后,加強師范生的課程論文和畢業(yè)論文的寫作指導。認真抓好從選題、收集材料、寫提綱、撰寫論文、定稿這些環(huán)節(jié),幫助學生提高科研能力。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英語專業(yè)師范生作為我國基礎英語教育的生力軍,他們的綜合素質關系到整個基礎英語教育教學改革能否順利進行。各個高校要順應改革的潮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用先進的理念教育學生,提高師范生的綜合素質,把英語專業(yè)師范生培養(yǎng)成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師范教育司.教師專業(yè)化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鄭玉琪.英語專業(yè)課程設置改革與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模式[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6(8):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