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3-03-20 16:18:56
序言:寫作是分享個人見解和探索未知領域的橋梁,我們?yōu)槟x了8篇的情感表達論文樣本,期待這些樣本能夠為您提供豐富的參考和啟發(fā),請盡情閱讀。
(1)公益廣告的基本特征。
公益廣告可以營造社會氛圍,改良社會的風氣,但其最主要的特點就是公益性和義務性,不以營利為目的,廣告主在其并不能給自己帶來商業(yè)利益的前提下仍然投資制作,體現(xiàn)出投資者對社會公益事業(yè)的義務感。公益廣告的內容貼近大眾的生活,面向的是整個社會熱點問題,對象是社會普遍大眾,所以內容語言通俗易懂,具有一定的通俗性。
(2)前期的公益廣告與現(xiàn)在公益廣告的區(qū)別。
公益廣告的情感表達在發(fā)展階段也經(jīng)歷了由偏向口號的形式到如今情感豐富引人深思的過程。在早期,公益廣告更像是一種說教,“禁止”“打擊”等這樣蒼白的詞匯在公益廣告中頻頻出現(xiàn),態(tài)度生硬且語言單調,這就將廣告的號召變成了一種強制的灌輸。而隨著近幾年廣告在我國的迅速發(fā)展,公益廣告的創(chuàng)意理念開始形成,如今公益廣告的語言變得委婉,情感表達更加貼近生活,從最初的理性訴求逐漸變?yōu)榱烁行栽V求,在不知不覺中將廣告理念傳達給觀眾,使廣告深入人心。如福建電視臺就曾播出過一則宣傳祖國統(tǒng)一的公益廣告,廣告中說“兩岸情依依,骨肉盼團圓”,這兩句話并沒有直接說出廣告意圖,卻委婉地表達出了無數(shù)中華兒女的心聲,成功地引起了觀眾的共鳴。
2情感表達在公益廣告中的重要性
情感是指人對客觀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產(chǎn)生的態(tài)度體驗。具體表現(xiàn)為愛、憎、喜、怒等等。公益廣告中巧妙的情感表達能夠引發(fā)出觀眾的參與意識。公益廣告的情感沖擊來自兩方面,一方面來自公益廣告本身的信息,制作者傳達廣告中的信息時最講究的就是以情動人;另一方面廣告的投放要抓準時機,當信息在適當?shù)臅r間、正確的地點傳達給觀眾時,其效果就有可能大大增強。例如,這一則戒煙的公益廣告,就走了感性的情感路線,并且很好地利用了時間的條件。這則平面廣告左半部分是“5月31日,世界無煙日。”的字樣,右邊則是“6月1日兒童節(jié)”,在左邊的日期下用孩子的筆記歪歪斜斜地寫了一行字,“請您現(xiàn)在就戒煙,為了明天。”這則公益廣告一改戒煙廣告中吸煙危害健康的說教,拋棄了恐怖的畫面,讓人們從對孩子的關愛著眼,去打動煙民,不得不說選了一個很巧妙的角度。巧妙的文案與巧妙的時間相結合,就可以給觀眾較強的情感沖擊。公益廣告同時也是一件藝術作品,不能只是像新聞一樣將沒有任何情感的資料簡單地展示給觀眾,而聲嘶力竭地喊口號也太空洞,完全不能給觀眾以觸動。以關注貧困山區(qū)教育這一冷峻話題為例,一則公益廣告從眾廣告中脫穎而出,打動了無數(shù)觀眾。這則廣告用了和教育息息相關的黑板,黑板上寫著一份課程表。但課程表里卻是“砍柴;割稻;喂豬;做飯……”這幅平面公益廣告含蓄地拋出了最嚴肅的問題,生動形象地將貧困山區(qū)中孩子在教育方面的困難展現(xiàn)給觀眾,給人一種無法遏制的心靈震撼。
3公益廣告設計常用方法
中央電視臺播出過一則公益廣告,主題為“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廣告中成龍與姚明的形象使人印象深刻。在其他廣告中,也多次利用明星或名人的光環(huán)效應來達到其提高公眾素質,規(guī)范大眾的目的,公眾心里的認同感被激活,公益廣告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公益廣告的情感表達同樣分直接的表達與婉轉地表達。例如,這樣一則公益廣告,創(chuàng)作者引用了柳宗元的詩,在前半句“千山鳥飛絕”后面加了兩個字“今天”,在后半句“萬徑人蹤滅”后加了“明天”。并寫著:“這不僅是一句詩,更是一句預言。”這兩句古詩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但作者加了四個字,就讓我們覺得膽戰(zhàn)心驚。這樣直接的表達方式帶來的就是直接的震撼。婉轉的公益廣告常用耐人尋味的幽默來表達本應深刻嚴峻的情感。例如下面這則廣告就在眾多以懲戒為主的交通安全廣告中脫穎而出,文案分別是“你的債主不小心撞了頭,竟成了永久失憶癥———又一個系安全帶的理由”“將要搬來的舍友,是個22歲的美眉,剛和男朋友分手———又一個系安全帶的理由”,這樣的文案不再拘泥于說教而是增加了一些調侃與幽默,這樣婉轉的情感表達讓人們看過后不禁莞爾,但也會不忘思考系安全帶的重要性。
4對公益廣告未來的展望
音樂欣賞在小學音樂教育中占據(jù)著重要的地位。興趣是學習音樂的基本動力,是學生與音樂保持密切聯(lián)系、享受音樂、用音樂美化人生的前提。因此培養(yǎng)小學生音樂欣賞的興趣,不僅可以開闊視野、陶冶情操,還可以喚起學生的美感共鳴,提高音樂素養(yǎng)。
關鍵詞:小學音樂欣賞;情感體驗;教學方法
音樂欣賞是音樂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欣賞教學是教學大綱中規(guī)定的一項重要內容。通過音樂欣賞課的學習,可以開發(fā)孩子智力、陶冶孩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培養(yǎng)他們良好氣質修養(yǎng)等;使學生充分體驗蘊涵于音樂音響形式中的美和豐富的感情,為音樂所表達的真、善、美的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與之產(chǎn)生強烈的情感共鳴.使音樂藝術凈化心靈、陶冶情操、啟迪智慧。音樂是表現(xiàn)情感的藝術, 欣賞者必須用自己曾經(jīng)歷過的生活知識、體驗所聽到的音樂感知??墒切睦韺W研究表明, 小學生尚處于從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的過渡階段,邏輯思維能力較差,這是上好音樂欣賞課的又一大難題。
做好音樂欣賞課的教學,不僅要豐富小學生音樂基礎知識,更要加強他們對音樂的興趣和感受。音樂是一種聽覺藝術,隨著時間流逝而流動,那么,在音樂欣賞課中,我們教師應該如何引導學生抓住這瞬息即逝去的音樂,激發(fā)起他們對音樂的興趣呢?針對這一問題,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就如何培養(yǎng)小學音樂欣賞興趣談一些淺顯的看法。
1 豐富的情感體驗
情感體驗是感知音樂的基礎。這對音樂美的感受有著特別重要的意義。小學生由于年齡小、閱歷淺、缺乏生活經(jīng)驗,因此初始階段的情感內容比較單薄。小學低年級學生只適宜演唱一些輕快活潑、悠揚優(yōu)美的歌曲。隨著他們年齡的增長、情感不斷豐富.可以逐步演唱雄壯的、優(yōu)美的、抒情的歌曲。以后擴展到欣賞情感有變化、較復雜的樂曲。在音樂教學中,我們應讓學生把自身的生活體驗與情感表達結合起來,使他們能逐漸從現(xiàn)實生活的情感體驗中,儲存各種情感.豐富音樂心理的“內在圖式”。例如知道上行音調多表現(xiàn)興奮昂揚的情緒,而下行的音調則常與悲哀、痛苦相聯(lián)系等。這些音樂的表現(xiàn)形式的把握,必須依賴豐富的情感體驗。在教學中應該注意以下三點。
1.1 選擇學生喜歡的音樂
一些教師認為教材上的曲目都是精選的經(jīng)典作品。學生沒有理由不喜歡。但事實上“100%的學生喜歡音樂,而80%的學生卻不喜歡上音樂課;絕大多數(shù)學生喜歡唱歌,但很少喜歡唱教材中的歌”。面對這種現(xiàn)象,我們要困勢利導,積極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選擇他們喜歡的音樂。如果教師尊重學生的選擇。把一些學生喜愛的、優(yōu)秀的通俗音樂引進課堂,并且進行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引導,逐步豐富他們的欣賞知識。提高音樂鑒賞能力。就一定能幫助學生建立起良好的欣賞習慣。
1.2 選擇學生喜歡的教法
傳統(tǒng)的音樂欣賞大致分為以下四步:(1)介紹作者、寫作背景及思想內容;(2)初聽作品,有整體印象;(3)曲式結構分析.講解作品;(4)復聽作品。逐步欣賞音樂……教師在向學生講解作品所表達的思想內容及進行德育滲透時.忽視了音樂的藝術性、審美性。雷默指出:“當藝術被看作是藝術,而不是社會或政治評說,不是一樁買賣。不是為任何非藝術的目的時。那么它就首先是作為一種審美特征的承受者而存在的,雖然藝術也為非藝術目的服務。但審美教育首先關心的應當是藝術的審美作用。”我們與其向學生肢解示范歌曲,不如渲染情境。讓學生在不同的氛圍中自己詮釋作品。教師要以自身熾熱、強烈的感情點燃學生情感的火焰。
1.3 尊重學生的理解
閱讀一本科學著作、學習一個科學原理,人們絕對不能隨意加以發(fā)揮,但欣賞音樂恰恰相反.“欣賞者必須調動自己整個心靈通過審美再創(chuàng)作達到對藝術作品的超越.使藝術欣賞活動成為個人欣賞活動”。這也就是說欣賞音樂時要“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每一部作品都有特定的歷史性。比如在欣賞《在希望的田野上》這首歌時。有的學生提出異議:歌詞沒有時代氣息。面對這樣的觀點.我們是顧及自己的面子一棒子打死,還是鼓勵他們繼續(xù)和自己“作對”呢?這值得我們深思。
2 教學方法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是教師教唱。學生跟著一句句學唱,現(xiàn)在需要我們小學音樂教師和學生達成一片,共同的學習新的知識,體現(xiàn)一種綜合課型。在課堂上,學生以身體作為一種“樂器”,隨著音樂自由的運動。每個學生都會對所聽到的音樂做出不同的反應,這樣充分的發(fā)揮了學生感受音樂的能動性。在這個過程中,老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讓每個學生都有得“優(yōu)”的機會,讓每一位學生都能體會成功的快樂!在欣賞《采茶舞曲擴時,通過學生的初步感受,引導學生用歌舞、晃身,點頭,拍手等各種形式參與進來。對于表現(xiàn)出色的學生,老師可以問一些較難的問題;對于平時不喜歡回答問題的同學可以問一些簡單的問題。一旦發(fā)現(xiàn)學生能夠正確表達樂曲的意思,老師要立刻送給學生一個激勵性的動作或肯定的語言。采用這種教學方法,既可以使學生系統(tǒng)的掌握所學的知識,又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總之,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感受音樂的美妙和神奇,體驗音樂的情緒,了解和熟悉音樂語言,領會和感悟音樂作品的內容,激發(fā)學生欣賞音樂的濃厚興趣,獲得美好的音樂享受是音樂欣賞的首要目標。
結語:
欣賞教學是學校音樂教學的重要內容.是培養(yǎng)學生音樂興趣、擴大音樂視野、陶冶情操、提高音樂鑒賞力的重要途徑與手段。欣賞就是為了懷著由衷的欣喜、熱愛之情自動追求從音樂中獲得自我滿足和自我發(fā)展的實踐過程?!眰鹘y(tǒng)的欣賞教學一般為先介紹作品基本情況、創(chuàng)作背景、作曲家情況,然后進行欣賞,而這種教學只注重知識的傳授.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往往造成的結果是教師在講臺上侃侃而談.學生在下面不知所云.使學生不喜歡音樂欣賞課.也喪失了學習音樂的興趣。
參考文獻:
[1] 祖萍萍 小學音樂欣賞課的視聽結合[期刊論文]-商情2009(29)
[2] 張瑞 論小學音樂欣賞教學[期刊論文]-成功(教育版)下半月2011(2)
[3] 蔡淼 從"審美"著眼進行小學音樂教學[期刊論文]-科技咨詢導報2007(19)
[4] 李林.鄭文珍自制教具對落實科學新課標的價值分析[期刊論文]-中小學實驗與裝備2004,14(6)
[5] 朱志紅 淺談小學音樂的欣賞教學[期刊論文]-科技信息2010(19)
[6] 周媛 小學音樂欣賞教學之我見[期刊論文]-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11(4)
[7] 戴建芳 小學音樂課堂中培養(yǎng)學生傾聽能力的探索[期刊論文]-音樂天地2008(10)
8. 譚玉鳳 我校自制教具的實踐與探索[期刊論文]-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10(3)
“符合文體要求”有兩個意思,一是指符合文題規(guī)定的文體要求。二是指所寫文章符合考生自己所選定的文體的要求。無論是哪個意思,考生在選定了文體之后,就一定要按該文體的規(guī)則和要求行文。
一、審清文題規(guī)定的文體要求
《考試大綱》對高考寫作的要求是,能寫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和常見的應用文。在作文試題中,有的文題會明確指定寫某種或某兩種文體;也有的文題采用的是排除某種文體的方式,如“不可寫成詩歌、戲劇”“除詩歌外,文體不限”等。這就要求考生在審題時,一定要仔細。如果文題已經(jīng)指定了某種文體,考生絕不能隨意更改;如果是排除式的,考生可以在限制之外有一個選擇的空間??忌趯忣}時應當認真一些,看清文體方面的特殊要求,再來選擇適合該文題的文體進行寫作。
二、符合選定某種文體的要求
這指的是選什么就寫什么,寫什么就像什么。文題中的“不限文體”不等于“不要文體”,考生如果認為這是文體上的絕對自由,那就大錯特錯了。誠然,“不限文體”確實是給了考生自由,但這種自由不是絕對的自由,而是相對的。即考生可以自由地選擇寫記敘文或是議論文、散文等,一旦選定了某文體,就得老老實實地在這種文體的規(guī)則下寫文章。如果想創(chuàng)新,那也必須在符合文體特征的前提下創(chuàng)新,形象地說就是“帶著鐐銬跳舞”。舞跳得好不好,要看舞者對“鐐銬”的駕馭能力;如果忘記了身上的“鐐銬”,那就離低分、甚至零分不遠了。
三、選擇最適合自己、最適合文題的文體
考生在審完題之后,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分析決定這個作文采用哪種文體來表現(xiàn)。如果要表達情感就采用記敘文、散文,如果要發(fā)表看法就采用議論文。另外,由于個體思維的差異性,考生也要選擇自己擅長的文體。在文體選擇上,擅長形象思維的考生可選擇記敘文,而擅長抽象思維的考生可選擇議論文。
四、要考慮到自己有沒有與該文體相應的寫作素材
考生如果要寫記敘文,就要想想自己有沒有相關完整、連貫的生活故事或生活圖景;如果寫議論文,就要思考自己有沒有相關的論點、理論論據(jù)或是事實論據(jù);如果寫說明文,就要檢索自己有沒有相關的知識積累……
新課程的實施為校本課程的開發(fā)帶來了生機與活力。在新課改背景下如何將各學科與綜合實踐有機結合,開發(fā)校內外課程資源,加強課程內容與現(xiàn)代社會、科技發(fā)展與學生生活的聯(lián)系;如何通過課程資源的整合利用,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探索發(fā)現(xiàn)、交流合作,最終確保課程目標的有效實現(xiàn),是我們面臨和思考的主要問題。
校本課程《校園植物文化》以植物為載體開展系列活動,引領學生走近植物,積極挖掘植物所蘊涵的豐富的文化內涵,創(chuàng)造性運用植物文化育人,通過感知植物、詩詞吟誦、現(xiàn)代散文賞析、文化品讀、雅聞趣事、歌詠植物等研究性學習,構建以自主探索為基礎,合作學習為主體的開放的學習過程,實現(xiàn)在認知、情感以及行為等方面的個性發(fā)展,培養(yǎng)人文情懷、提高藝術修養(yǎng)、豐富生活情趣。
校本課程《校園植物文化》由生物和語文兩部分組成。語文教學活動分為四節(jié),通過組織學生閱讀與校園植物相關的文章,學生可以了解和認識植物與人類的關系;配合生物學課程調查校園植物資源;探究植物各種生命現(xiàn)象及規(guī)律;培養(yǎng)觀察方法,寫好植物觀察日記;背誦相關的詩文積淀人文素養(yǎng);閱讀名家散文,豐富情感。所有這些活動都會最終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奠定基礎。
編排語文閱讀第一節(jié)“物競天擇·人與自然”,特別在賈祖璋的《葵與向日葵》之后安排了“綜合性學習自然科學小論文”,在這篇關于生物學分類知識的科學小論文后面,安排學寫自然科學小論文有它的合理性,指導高中學生撰寫自然科學小論文富有重要意義。從寫作教學目的看,我們培養(yǎng)的高中學生,將來絕大多數(shù)都要去從事生產(chǎn)勞動和科技工作,指導他們撰寫自然科學小論文,可以為他們將來的科技寫作打下堅實的荃礎,使他們終身受益。撰寫自然科學小論文,一般都要建立在自然學科的科學實驗或實地科學考察活動的基礎上,是一個使中學生對科學現(xiàn)象的認識進一步深刻化和條理化的過程,中學生如果要對自己接觸的自然科學中的某些事物現(xiàn)象、問題或某個專題,進行比較深入廣泛的探索研究,并加以論述,寫成科學小論文,以揭示其特征、意義及規(guī)律,這種科學小論文的學習非常必要。它是培養(yǎng)青少年創(chuàng)造能力的有效手段。因此,從跨學科教育學的角度看,學生撰寫自然科學小論文,無論對自然學科的學習,還是對寫作學科的學習,都有著極其深刻的意義和不可低估的價值。
詩歌是語言和文學的精華,而每一個青年心中原本都有詩意的人生向往,只是被壓抑在教育體制的凍土下。屈原所謂“秉德無私,參天地兮”,杜甫所謂“雨露之所濡,甘苦齊結實”,李白所謂“萬物興歇皆自然”。他們“大天而思之”,對于天地的博愛無私,自然的規(guī)律性,以及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都有極好的形容。詩人親近自然,不論鳥獸蟲魚、花草樹木、日月山川,風雨雷電,都能觸發(fā)他們的靈感,引起許多關于宇宙、人生的思考,品讀詩詞就是讓高雅的詩歌貼近我們普通人的生活,納入我們必經(jīng)的人生歷程之中。當詩歌對我們顯得親近,我們的心靈就會比較自然地感受并萌發(fā)詩意。因此第二節(jié)編排了詩詞品讀以及“綜合性學習解意象品詩歌作詩詞”。
詩歌鑒賞是高中語文教學和高考語文輔導以及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重點。以花草樹木植物為象征表達人的思想感情,是各民族語言文化中的一種共同現(xiàn)象。人們在欣賞花草樹木外在美的同時,也賦予了它們某種特定的意義。文人學士通過詠詩賦詞,把他們內心的感情和審美情趣寄托于大自然的花草之中,這些形象從外界移入詩中時,為詩人的思想感情所點染、浸潤,傳達著一種感化、教育的力量,因此詩人都非常重視創(chuàng)造意象。意象在詩歌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絕大多數(shù)詩歌就是通過意象來詮釋作品的哲理,通過意象來破解作品的寓意,通過意象來鑒賞作品的意境,通過意象來與作者進行藝術、美學、心靈與精神的交流。在詩歌學習中,分析意象,就是分析文學物象中所蘊合的意義,正如艾略特所說:“表情達義的唯一方式,便是找出‘意象’,即一組物象,一個情境,一連串事件,這些訴諸感官經(jīng)驗的外在意象出現(xiàn)時,該特別情意便馬上給喚引出來?!辫b賞詩歌的意象,就是要讓學生將自己所接觸到的詩歌中的意象分門別類地作梳理。通過查找有關意象的資料,用簡明文字概述意象的寓意。
散文這種體裁,精粹警辟,形式自由,能夠比較迅速地反映生活。寫植物的散文在情物關系的處理上,常常是托物抒情、融情于景、移物就情,就是將物擬人化,賦予物以人的精神、品格、性情、風貌;或通過有聲有色的景物描寫,把情完全融合在寫景的文字中;或把物拉過來,賦予人的情感。作者常常在字里行間流露出他的或喜、或憂、或悲、或思的情感,通過情感傾向的宣泄表達出文章的主旨。因此需要學會在閱讀過程中由體味作者的情感進而準確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主旨。
語文第三節(jié)散文品讀之后安排了以“植物與文化”為主題的各類活動。植物歷來就蘊含著豐富的象征意義,尤其是中國園林植物在配置上更是受歷代山水畫哲學思想的影響,在植物的選擇上十分重視品格,注重色、香、用。不僅僅是為綠化,而且要能入畫,意境上求深遠、含蓄、內秀。植物象征意義的形成受多方面因素影響:一個是傳統(tǒng)文化,一個是生活習俗。以花草樹木為象征,表達人的思想感情,是各民族語言文化中的一種共同現(xiàn)象。古老的中華大地和源遠流長的華夏文明孕育了以松、梅、竹、菊和牡丹為代表的植物文化,而西方人以玫瑰、百合和櫟樹為代表的植物文化則是古希臘、羅馬文化和西方宗教文化影響的結果。漢民族注重以花木喻人,西方人注重以花代言,這是漢英植物文化最重要的區(qū)別。漢民族以花木喻人,關注的是花木的內在氣韻與人之精神品質的聯(lián)系。西方人也以花木喻人,但著意的主要是植物的外部特征與人之外貌的聯(lián)系。
語言文字是構成文章的材料,就像建筑一樣,沒有建筑材料不可能砌成高樓大廈,有了材料,沒有技能,也不能夠建成高樓大廈。寫作最終是用語言文字將思想感情外化。所寫的文章有沒有感染力、表現(xiàn)力,直接取決于駕駛語言的能力。能不能自如地駕馭語言文字是寫作的決定條件。所以,要提高學生議論文的寫作能力,語言表達訓練是關鍵。
但是,文字表達其實是思維顯現(xiàn)與明確的過程。語言是表達思想的工具,是思維的直接體現(xiàn),語言思維是思維發(fā)展的高級階段。所以,語言訓練也就是思維訓練。在對學生進行議論文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中,說理思維的訓練是不可或缺的,就如同一塊硬幣的兩面,存乎一體,不可分割。作文教學的思維引導、情感激發(fā)絕不可脫離語言表達;同理,語言表達也要符合學生思維情感發(fā)展的需要。因此,有效的議論文語言訓練,應建立在思維訓練基礎之上。
鑒于此,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如何實現(xiàn)語言訓練與思維訓練的統(tǒng)一,如何使學生在議論文寫作中,能把自己內心想法明白曉暢地表述出來,是作文指導課上不可回避的一個教學目標。圍繞這個目標,筆者采用“一比二練三仿”的訓練方式,在教學實踐中,做了以下的嘗試:
一、比較閱讀——力求思維脈絡清晰,語言簡明扼要。
比較閱讀是一種同中求異,異中求同的思維過程。在議論文語言訓練教學中,教師可選取一些思維流程和語言表達相同或相異的、有一定可比性的文本或文段進行比較分析,由老師提出問題,讓學生去研讀、去斟酌其說理的思維脈絡,揣摩其語言運用的技巧等,讓學生在分析比較其異同中領悟議論文敘事說理的思維流程及語言表達方式。用于比較閱讀的文本可以是名家作品,也可以是學生作品。只要是比較點明確,導向性明確,可操練性強的文篇,都可以提供給學生閱讀分析,揣摩比較。
例如:為了使學生感悟議論文圍繞論點舉例說理,語言表達簡明扼要的特點,可提供以下的文段給學生閱讀揣摩。
文段一:古代文人大有仕途不得意之人,遙望南山,于東籬下安然地采菊;泛舟赤壁,江天夜飲,“不知東方之既白”。面對巨大的逆境,陶淵明沒有大驚小怪,坡沒有大驚小怪,很多人都沒有大驚小怪,思想之潭的漣漪很快平復,沉靜地接受了逆境。因為逆境雖然不等于生活,然而至少包含了生活。所以,以平和的心態(tài),坦然地行走在逆境中,于塵囂之中終會為自已贏得一片桃花源地。
——考場佳作《行走在逆境中》
文段二: 2007年月10月24日,我國首顆探月衛(wèi)星“嫦娥一號”發(fā)射升空,并在隨后的一系列測試中取得圓滿成功。這是我國科技自主創(chuàng)新取得的標志性成果,是中華民族在攀登科技高峰征程上實現(xiàn)的又一重大跨越。因為“比”,才能讓中國圓了飛天的夢想;因為“比”,讓五千年的泱泱大國——中國屹立不倒;因為“比”讓我們的祖國一次次地進步,提高了我國的科技競爭力,增強了民族自信心。
——學生習作《在比較中進步》
文段一展現(xiàn)的是緣事及理、脈絡清晰的思維過程。在語言表達上緊緊扣住“逆境、沉靜、平和、坦然”幾個關鍵詞來敘事說理,敘事簡潔明白,說理清晰連貫,水到渠成。相比之下,文段二在敘事時沒有突出關鍵詞“比”,但在說理時強調“比”就顯得突兀,敘事與說理思維不連貫,表意含糊,凸顯思維的混亂。
再如:
文段三:法國的普魯斯特患有嚴重的哮喘病。在一間門窗緊閉的房間里靜靜地思索。歷時十五年,終于寫成了《追憶似水年華》。這部著作不知撥動了多少人的心弦。巴爾扎克躲在一個小樓上慢慢地喝完了一萬杯咖啡,《人間喜劇》橫空出世。我國著名作家張承志在昏暗的燈光下,伴著呼嘯的西北風,幾年如一日,靜靜地在那兒寫作,終于寫成了《北方的河》。身前不事張揚,身后為人所敬仰。
——學生習作
文段四:不事張揚的人,沉穩(wěn)厚重,為人所敬仰。是誰在暗室里《追憶似水年華》?是誰喝一萬杯咖啡譜寫一部《人間喜劇》?是誰夜夜長明燈記錄《北方的河》?普魯斯特、巴爾扎克、張承志他們這群孤獨寂寞的靈魂,生前無聲,死后卻長存。
——教師下水作文
兩段對比,向學生展現(xiàn)了議論文中敘事與說理的關系,以及圍繞說理而敘事的語言思維與方式。通過對比,也使學生體會到議論文語言概括性和簡潔性的特點。
此外,學生作文中還有敘事詳略不當,用詞重復累贅等毛病,都與學生的說理思維混亂有關,都可以通過比較點明確、導向性明確的文本去比較分析,閱讀感悟。大量的比較閱讀,尤其是用學生的作品與名家的作品比較閱讀,可使學生了悟自己作文語言的缺點之所在,也明白了修正的方式與方向,激發(fā)模仿創(chuàng)作的興趣與欲望。
二、修改練習——力求思維客觀全面,語言準確有分寸。
俗話說“三分寫,七分改”,“文章不厭百回改”,好文章是改出來的。因此,我們必須舍得把修改作文的優(yōu)先權給學生,尤其是在語言方面,更應讓學生在長期不斷的推敲與琢磨中,提高語言的運用能力。
學生要修改自己的作文,一個重要的前提是他必須明白自己作文的缺點之所在,如用詞不準確、語句不通順、表達過于偏激等問題,都與學生的思維不夠全面客觀有關,都必須通過大量的比較閱讀與教師的點撥分析來促使學生明白與領悟。此外,教師還需為學生提供一些可模仿的范例,提供一些修正的方式與方向,才可幫助學生在不斷修改中提高自身的語言運用能力。
【關鍵詞】高中語文 寫作教學 寫作能力
作文教學一直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難點,不僅因為它在升學考試中占有相當大的比重,直接關系著學生的語文成績,更在于它對于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在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中,寫作不僅是令教師頭疼的教學內容,更讓許多學生望而生畏的學科,對語文寫作產(chǎn)生抵觸心理,導致教師語文作文教學效率低下,學生作文成績不高。新課程改革強調了作文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許多教師在語文教學中投入更多的時間與精力,試圖提高學生的語文寫作能力,但許多教師的重視卻是試圖通過強調空洞的語文寫作技巧與形式來提高學生的語文作文成績,忽視了作為寫作主體的學生的情感表達。這種形式上的語文寫作教學過于功利性,既不利于學生的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也不利于教師寫作教學效率的提高。因此,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寫作能力,需要教師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引導學生寫出具有真情實感的高質量作文。
一、激發(fā)學生對語文寫作的興趣
對于高中階段的學生來說,語文寫作是他們從小學階段就開始學習的內容,學生也從一開始對寫作充滿新鮮感與好奇心逐漸轉變?yōu)閰捑肷踔量謶謱懽魑?,不僅是由于教師對寫作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單一,無法激起學生對語文寫作的興趣,也因為學生發(fā)現(xiàn)作文成績的提升具有相當大的難度,作文學習無法得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因此,許多學生對語文作文采取消極的學習態(tài)度,無法正視寫作的重要性,這是長期以來語文寫作教學效率低下的最重要的原因。在這種教學現(xiàn)狀下,教師不能再墨守成規(guī),一味強調語文寫作技巧的重要性,要與時俱進,充分解讀學生的作文寫作心理,從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出發(fā),培養(yǎng)學生主動寫作文的積極性,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寫作能力。
當下高中語文作文課的基本教學模式就是教師講例文――學生練習――教師批閱,這種作文教學模式過于單一,不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激發(fā)學生的作文興趣,需要教師在日常的語文課堂教學中潛移默化的進行。高中教材中的課文都是精選的文章,值得教師在語文課堂上進行深度精講,讓學生感受寫作的魅力。同時,高中階段的學生有很強的課外閱讀的需求,教師要因勢利導,關注學生的閱讀興趣,為學生選擇適當?shù)恼n外讀物,使學生在自身興趣的基礎上閱讀相關的文章,從而激發(fā)學生對相關內容的寫作欲望。這種基于學生興趣的寫作教學能夠重視作為寫作主體的學生的作用,使學生在寫作文時有自身的真情實感和內容,而不只是運用寫作技巧堆砌華麗的文字辭藻,擺脫華而不實的作文寫作形式,真正掌握語文寫作的真諦,寫出有意義的作文。學生的興趣是語文學習的內在動力,只有學生主動自愿的進行語文寫作,才能寫出高質量的作文。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寫作能力,以學生的興趣為根本出發(fā)點,能夠使語文寫作成為學生喜歡的學習活動,而不只是其作為教學任務,對語文寫作產(chǎn)生疲倦感。
二、重視寫作素材的積累
對于作文來說,素材是最重要的部分,是作文語言組織表達的基礎,學生只有掌握充足的寫作素材,才能使文章充實而有內容,使文章有可讀性,激起讀者的閱讀欲望,因此,教師必須在教學中強調作文素材的重要性,幫助學生積累語文寫作素材。高中作文的體裁主要分為記敘文、議論文與小說,這三種體裁有各自獨特的特點,需要學生根據(jù)具體的寫作要求選擇合適的體裁,這就要求教師在寫作教學時要幫助學生積累不同類型的作文素材,以應對不同的寫作文體。
首先,對于記敘文來說,情感是作文取勝的關鍵,因此,學生在寫作記敘文時要注意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使讀者在閱讀時能夠產(chǎn)生強烈的情感共鳴。從以往的記敘文例文來說,高分的記敘文多是從現(xiàn)實生活中取材,內容貼近日常生活,通過對平凡生活的記敘表達不平凡的感情,以最樸實的語言打動讀者的心。因此,教師要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多觀察,積累生活中的作文素材,在寫作時貼近生活,將自己對生活小事的真實情感表達出來。
其次,議論文是高中階段應用最廣泛,學生最喜歡的作文體裁,需要教師在寫作教學時進行重點講授。對于議論文來說,論點是其核心部分,但論點的證明需要大量的論據(jù)進行支撐,出色的議論文寫作是學生擁有廣泛的閱讀量,能夠在寫作時引經(jīng)據(jù)典,用大量的論據(jù)素材支撐論點的表達,因此,學生要想寫好議論文需要積累大量的作文素材,在寫作時合理運用這些素材,使寫出的議論文充實而又具有很強的說服力。教師在進行議論文的寫作教學時可以與其他學科相結合,例如歷史與政治,從其他學科的知識中幫助學生汲取可利用的作文素材,這種素材積累的方式不僅能調動學生的語文寫作積極性,同時能幫助學生復習相關學科的知識,達到一舉多得的效果。同時課外閱讀作為學生積累作文素材的重要形式,需要教師予以重視,推薦適合學生閱讀的書籍,讓學生做好讀書筆記,從而為學生的獨立寫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最后,小說雖然是學生最感興趣的體裁,具有很強的可讀性和趣味性,但真正寫作起來卻是最有難度的,需要學生擁有豐富的想象力、清晰的邏輯思維和極強的語言組織表達能力,好的小說文章需要在第一時間抓住讀者的注意力,使讀者一直保持閱讀的欲望。因此,教師在進行這種體裁的教學時,要引導學生多閱讀優(yōu)秀的小說并從中積累寫作素材與寫作經(jīng)驗,為以后獨立創(chuàng)作小說打下有利的基礎。教師在語文寫作教學時要引導學生積極積累作文素材,拓展學生的知識面,豐富學生的作文內容,提高學生的作文質量和寫作能力。
三、作文反饋形式的多樣化
主要運用于記敘文人物形象的分析概括、說明文內容的主次及全面準確的說明、議論文中論點的論證分析及內容的拓展等方面。1、記敘文人物形象的分析概括現(xiàn)實中的人物既有優(yōu)點也有缺點。記敘文中的人物形象概括是閱讀的重點也是難點,但容易概括片面"走樣"。原因是沒有運用辨證的觀點去分析。所以對于文章中人物形象的概括必須具體情況具體對待。有的文章刻畫人物形象是符合現(xiàn)實的"優(yōu)點+缺點"型;而有的文學作品反映的是"單極性格"。所以,我們分析人物形象時,盡量從兩個方面去總結,但不一定在文學作品中求全。更重要的是突出主要方面。2、說明文內容的主次及全面準確的說明說明文內容主次的把握。3、議論文中論點的論證分析及內容的拓展議論文中辨證分析法是每一位議論文寫作的基礎要求。對中心論點的論證有正反對比論證,也有文章主駁、主立的主次之分。初步的發(fā)問,可以借助以上閱讀各種文體的方法,準確而全面的整體感知文章的內容,從而有效地避免了斷章取義、片面概括和語言繁瑣的毛病。
二、"為什么"的思考
不同文體的目的各有不同。記敘文是為了以情感人;議論文是為了以理服人;說明文是為了以知教人。閱讀文章以后,在弄懂"交代了什么"的基礎上追問"作者為什么寫得這篇文章",這就是思維的進一步思考。
(一)"為什么"在內容上的進一步思索1、記敘文的閱讀,在"交代什么"的基礎上,結合寫作背景,重點突出對議論段的破譯,可以幫助我們明確表達主題。表達了作者的''''為什''''"的文章主旨就水落石出、水到渠成了。2、議論文以理服人,明確了文章交代了什么,即論題、論點后,作者為什么要論證這個論點呢?很快學生就會明確是為了某一問題或現(xiàn)象,發(fā)表作者的見解和主張,達到曉之以理、弘善抑惡的目的。3、說明文以知教人,目的是把事物或事理說明清楚,同時也附有一定的現(xiàn)實意義和歷史意義。
(二)辯證法在文體上分析上的體現(xiàn)辯證法在議論文中體現(xiàn)在議論文章本身論證的全面性(正反對比、主次分明),以及讀者對作者觀點的辨證分析上。唯物主義的觀點同樣是我們思考的有利武器。運用唯物主義思考問題可以更加客觀公正、實事求是,幫助我們理解作者的真實用意。
三、"怎么樣"的思考
【關鍵詞】引導;議論性散文; 記敘性散文;課改 散文,是一種篇幅短小、至真至純的語言藝術。散文必須以新穎的立意、獨特的見解給人以思想啟迪和美感享受。散文是四大文學的體裁之一。它往往通過對某人某事的敘述,或對某種事物的描繪,來抒發(fā)某種感情、表達某種思想,給人以強烈的感染和深刻的啟迪。
如這幾年,散文寫作在中考中大行其道。
1. 議論性散文寫作
1.1議論性散文的特點:議論文的框架,散文化的筆法 。 議論性散文具有抒情性、形象性和哲理性的特點,它給讀者一種富于理性的形象和情感,從而提供一個廣闊的思索和聯(lián)想的空間。它往往蘊含深邃的哲理,融情感、哲理、形象于一體。議論性散文屬于散文,屬于文學作品,而不是議論文。
教師應提醒學生注意,議論性散文在說理時常常是運用文學語言來表達的,有時說得很委婉、含蓄。這種散文在說理時還常常伴隨著強烈的感彩和鮮明的個性色彩。總之,形式靈活、語言精美、滲透作者的感情,這是議論性散文與規(guī)范性議論文最明顯的區(qū)別。
1.2如何寫好議論性散文 。 要寫好議論性散文,就必須找準該類文體寫作的成功支點,那么,哪些因素是其成功的支點呢?(1)要有明確的觀點貫穿全文。有人認為,既然是議論性散文,就可以隨意寫,不必顧忌論點、論據(jù)、論證等。其實,議論性散文是用散文的筆法寫成的議論文,同樣要有明確的中心論點,只是寫法上比規(guī)范的議論文要更靈活些,文筆、形式更隨意一些。(2)安排好文章的結構形式。議論性散文,有些像隨筆,從表面上看,信馬由韁,形式多樣,而實際上,好的議論性散文也要開合有度,有一個合理、完美的結構形式。(3)要體現(xiàn)出議論的邏輯性。優(yōu)秀的議論性散文,既能夠使敘和議各展風采,又能使敘和議密切聯(lián)系。議論性散文,屬于以議論為主的散文,其內容層次之間應有內在邏輯性。
1.3目前中考議論性散文存在的問題 。 從內容上看,或回到古代,或羅列名人,貪多求全,臃腫龐雜,看不到鮮活的現(xiàn)實,聞不到時代的氣息。從感情看,或缺乏真情,或矯揉造作,用成人的體驗代替自己的心聲,用美麗的詞句掩飾自己的淺薄。從語言看,堆砌辭藻,追求虛美,用名言警句撐門面。
2. 記敘性散文的寫作 記敘性散文分寫人、記物、敘事等。記敘性散文寫作要注意如下幾點:
2.1感情濃郁,以情動人 。 散文是情感的載體,應十分重視個性化的體驗,以叩擊心弦的強烈感情打動人心。
2.2聯(lián)想豐富 。 散文篇幅短小,容量有限,要想寫出有新意的東西,就得提出一種新思想,立意有深度,就得多方開掘。這就要用到聯(lián)想,沒有恰當?shù)穆?lián)想,文章就放不開。聯(lián)想的方式很多,由此及彼的橫向聯(lián)想是常用的也是最重要的一種方法。其類型有相似聯(lián)想(由此事物想到性質不同的彼事物)、相關聯(lián)想(由此事物想到與它相關的彼事物)和相反聯(lián)想。
2.3形散神聚,線索連綴 。 形散,是形式不拘,寫法多樣,生動靈活。要做到神聚,就得設置一條貫穿全文的線索,就像放風箏,不管它飛得多高多遠,風箏線始終在手里拽著,隨時可以把它收回來。線索的主要類型有:(1)以具有象征意義或有深刻含義的某個物件為線索。(2)以人物的思想感情為線索。(3)以某句深刻意義的話為線索。(4)以人物某方面的特點(如:勤勞、勇敢、謙和、豪爽等)為線索。
2.4文字清新,拒絕造作 。 初中語文新課標明確要求學生“表達真情實感,不說假話、空話、套話,避免為文造情。”這是非常正確的。但令人深感遺憾的是,缺乏真情實感、徒有麗詞佳句的所謂美文,往往受到包括閱卷教師在內的各方人士的青睞,于是許多考生競相仿效,以求高分。此類毫無實際意義的內容,只求表面華麗之作的泛濫,實在是語文教育的大話題。
2.5幾種散文的寫作模式 。 第一,寫人散文模式。開頭:感情化語言概括敘述?!拔摇焙驮撊?,重點在后。介紹該人,如肖像描寫;兩者關系及該人精神特質的議論。中間:一件事。從開頭、發(fā)展到結尾,細致的敘述和描寫;幾件事。每件事即每個層次前,可以用對該人精神特質的一個因素領起。以對該人的感情體驗及整體議論來貫穿幾件事。結尾:重申特質,照應開頭;深化感情關系,發(fā)出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