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3-08-25 16:54:16
序言:寫作是分享個人見解和探索未知領域的橋梁,我們?yōu)槟x了8篇的外國文學課程論文樣本,期待這些樣本能夠為您提供豐富的參考和啟發(fā),請盡情閱讀。
一、讀:指學生在課堂內外閱讀外國文學作品及其相關資料
閱讀是對文學作品的一種體驗、感悟,是對作品理解的漸進過程,是把文學從感性認識升華到理性認識的必經之道,也是讀者對文學作品進行再思考、再創(chuàng)造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正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現(xiàn)。”從教學的層面而言,閱讀是參與教學的前提。在文學課的教學中,學生只有在認真閱讀作品的基礎上,才能進入學習者的角色,才能在課堂上與教師產生互動與交流,也才能在理解作家作品上與教師達成一種默契。沒有這樣一個基礎,沒有這樣一種準備,在課堂上講得頭頭是道,精彩紛呈,學生也會感覺處在霧里云中,感到空洞抽象,枯燥乏味。學生的興奮點未被激活,難以與教師形成共鳴,更談不上與教師進行有效的互動。因此,抓好課前閱讀這一環(huán)節(jié),是文學課教學之必需。就外國文學課來講,更是如此。因為這門文學課較之其它文學課,有其自身的特點,它所涉及的范圍極為寬廣,可謂橫貫東西,地連五洲,作家作品浩如煙海,各種文學思潮、流派,千姿百態(tài),令人眼花繚亂。如此壯觀,如此浩瀚的文學,學生怎樣才能在有限的時間和精力當中進行有效的閱讀,實在是一項深奧的課題。這就需要課程教師予以正確的指導。筆者認為,外國文學雖然閱讀難度很大,但只要啟用正確的閱讀方法,同樣能夠變難為易,收到好的閱讀效果。就閱讀的方法而言,首先,要把紙質文本的閱讀與網上閱讀相結合。過去,學生在閱讀上的一個很大困難,就是學校圖書館的紙質文本十分有限,難以滿足學生的借閱,如今網絡技術的發(fā)展,為學生提供了一個隨時隨地都能進行網上閱讀的寬廣平臺,學生閱讀時可以充分利用。其次,是要把課堂閱讀與課外閱讀相結合而重在課外閱讀。教師的課外作業(yè)安排也應重點放在閱讀上。加之“雙休日”的實施,大量的寒暑假時間,也為學生閱讀文本和觀看視頻錄像創(chuàng)造了條件,從而加深學生對文學作品的理解,增強閱讀的生動性和豐富性。
為了有利于學生的閱讀,教師要根據教學大綱和教學計劃的要求以及學生的實際,精心擬訂出必讀書目,并指導學生在閱讀時,把泛讀與精讀相結合,把選讀與交讀相結合。即對各個時期文學概述中作為一般介紹的作品,可以大致瀏覽;對各個時期的重點作家的作品(或經典),必須精讀、細讀。如《荷馬史詩》、古希臘悲劇、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莫里哀的《偽君子》、歌德的《浮士德》、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拜倫的《唐璜》、司湯達的《紅與黑》、巴爾扎克的《高老頭》、易卜生的《玩偶之家》、托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以及20世紀以后的現(xiàn)代派的重點作品,東方文學中各時期的重點作品等。對有難度的作品,如《神曲》、《浮士德》等,必須反復閱讀,直到讀懂為止。
此外,為適應教學的需要,讓學生能更深入地、全面地理解作家作品,教師在指導學生閱讀時,還要適當拓寬閱讀范圍,即要延伸到與作家作品相關的讀物。如作家作品產生的時代、社會背景、哲學思潮、文學流派,文藝論著以及已有的相關評論等,從而為學生理解文學作品提供更廣闊的視野和思維空間。如此,就把一般的閱讀上升到一個更高的閱讀層次,從而彰顯出更大的閱讀功能,收到更為顯著的閱讀效果。
二、說:指在該門課程的教學中,通過多種形式,讓學生動口,從而提高學生的口頭語言表達能力
說,是口頭表達的訓練,說的過程也是培養(yǎng)學生思辨能力、應變能力的有效途徑。在教學中,“說”也是師生交流、互動的主要形式。在“說”的訓練中,學生不僅能理清思路,使語言表達更清晰、更通暢、更準確、更有邏輯性。而且,往往能突破傳統(tǒng)思想的禁錮,迸發(fā)出智慧的火花,產生出前所未有的真知灼見。因此,在外國文學教學中,教師以豐富多彩的世界文學為載體,有意識、有針對性地培養(yǎng)、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即“說”的能力,實為重要之舉。
“說”的訓練方式很多。首先,是課堂上教師的隨機提問。課堂提問是教師在課堂上與學生交流互動的常見形式。它既是組織教學的需要,也是了解學生學習情況的需要。這種隨機性的提問,雖然學生沒有足夠的思索時間,回答問題顯得倉促,但卻能激活學生的思維,在很短的時間內作出應急反應,進而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這種提問雖然有時會讓學生處于難于開口的尷尬局面,但能促使學生勤動腦筋,思考問題,“被迫”動口,長期訓練,必有好處。
其次,是在學生閱讀作品的基礎上,教師利用外國文學中帶爭論性的問題或“熱點”回顧,組織學生進行“自由爭辯”。如外國文學中經常涉及到的“人性”問題、宗教問題、愛情問題、“個人奮斗”問題、“異化”問題以及涉及到具體作品中的哈姆萊特的“瘋癲”問題、高老頭的“父愛”問題、娜拉的“出走”問題,還有《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紅與黑》中的于連、《巴黎圣母院》中的克洛德、《沙恭達羅》中的豆扇陀等一系列人物形象的“多面性”問題等,都是在外國文學界長期爭論不休,見仁見智的學術問題。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時代的變遷和社會的發(fā)展變化,讀者對這些問題也許有新的理解,學生對此一般都很感興趣,教師因勢利導,組織他們開展一些爭辯性的討論是很有好處的。在對問題的爭辯中,學生之間既有思想上的博弈,更有言辭上的交鋒。盡管有些學生對一些問題的看法有失公允或顯得片面,但通過這樣的討論,能夠使他們從更多的層面思考問題,這既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加深了他們對有關問題的認識和理解,也使他們的口頭語言表達能力得到很好的鍛煉。
三是采用“學生講”、“學生評”的方式進行“說”的訓練,即教師有意識地營造一種特殊的教學環(huán)境,列出一些課程內容,先讓全體學生做講課準備,然后,抽出少量學生登臺講課,其他學生聽后展開評論,肯定成功之處,提出改進意見。這種“評講”,學生都有深切體會,人人都有話可說,不失為一種行之有效的訓練“說”的好方法。
四是根據教學需要,安排“專題討論”。這種討論,教師要提出具體要求,讓學生通過一定時間的準備,擬定出發(fā)言提綱或寫出發(fā)言稿,在課堂討論中發(fā)言。教師要對學生的發(fā)言進行點評,并將其發(fā)言情況計入平時考查成績之中。這種討論發(fā)言,因是經過較為充分的準備,則更鍛煉學生口頭表達的條理性、準確性和邏輯性,是“說”的更高要求的訓練。
五是開展“沙龍式”的即興討論。這種討論,是由教師引導,在學生中組成多個自由團體,利用休閑時間,在寢室或其它場所,定時性開展以外國文學為話題的文學沙龍式的自由漫談。這種形式,沒有任何框框套套,學生沒有任何壓力,也不講究固定的模式,顯得十分自由,像平時聊天一樣,可以對外國文學中的任何問題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并同大家一起分享。這種方式能夠使一些礙于在正規(guī)場合發(fā)言的學生得到開口說話的機會,使他們得到一定的鍛煉。當然,這種方式的實施必須要有好的學生組織者,并能持之以恒,方能取得好的效果。
三、寫:指學生把通過廣泛閱讀和參與各種形式討論所得到的心得體會及真知灼見,用書面的形式表達出來,或作為資料儲備,或形成具有創(chuàng)新性的學科論文
寫是一種系統(tǒng)、綜合性的訓練。它除了要求在語言運用上做到文句通暢、表達準確之外,還需要具備較強的概括力、演繹推理能力以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項訓練,雖然并非單靠一門課程的教學來完成,但就外國文學課而言,的確有著巨大的優(yōu)勢,可以充分發(fā)揮其訓練“寫”的功能。
一是要求學生做讀書筆記。讀書筆記的撰寫是讀者通過閱讀留下“記憶”的最常見形式。由于外國文學課有大量的閱讀內容,如果只讀不記,則無異于猴子掰包谷――掰一點丟一點,最后兩手空空,一無所獲。因此,要求學生在閱讀中寫讀書筆記,既是對閱讀內容的“記憶”的需要,也是一種“寫”的訓練。
讀書筆記的寫法有多種形式:一是對作品精粹內容的原本摘錄,作為資料儲備,以備研究之用;二是對作品具體內容的精縮與概括,可視為讀者對作品的概貌認識和一般性了解;三是有感而寫,受啟發(fā)而作,此為撰寫讀書筆記之上乘,即讀者把自己在閱讀中的真切體會或感悟記錄下來,為對作品作進一步研究奠定基礎。這類讀書筆記,既呈現(xiàn)了讀者的思想觀點,也體現(xiàn)了讀者對文學作品的理解能力和認識水平,是讀書筆記中最有價值之處,應在學生中大力提倡。要使學生認真寫好讀書筆記,課程教師還必須提出具體要求,而且要定時批閱,并作為平時成績考核內容之一。如此才能把此項訓練落到實處。
二是撰寫專題討論的發(fā)言提綱或發(fā)言稿。這項訓練是教師根據教學實際,將該門課程中一些具有探討價值的問題,提供給學生思考,并在認真閱讀作品、觀看影視片、查閱資料之后,寫出自己的書面發(fā)言提綱或發(fā)言稿。這項訓練,既可以提高學生參與專題討論的質量,也為之后的學科論文或畢業(yè)論文的撰寫奠定基礎。
三是撰寫學科論文。學科論文的撰寫有兩種:一種是在平時作業(yè)中,教師布置一些論述題,讓學生以“小論文”的形式完成。另一種是在該門課程結業(yè)時,在任課教師的具體指導下完成的規(guī)范的學科論文。學科論文的撰寫,要把握好選題、擬定論文提綱、論文修改幾個主要環(huán)節(jié)。選題應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比較熟悉或甚感興趣的一些問題,或是在學前閱讀、專題討論過程中深入思考過的一些問題,選題要切忌重復,力求新穎。選題確定后,學生要在教師的指導下,認真搜集、閱讀資料,形成論文提綱,并征得教師同意后寫出初稿交教師批閱,然后學生根據教師提出的修改意見,進一步修改完善并形成定稿。在該項訓練中,重在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訓練學生撰寫學術論文的方法與技巧,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
綜上所述,對中文專業(yè)學生進行“讀、說、寫”的訓練,是該專業(yè)各門課程教學的共同任務,也是課程實踐教學中提高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而外國文學的教學,因其自身的諸多優(yōu)勢,在其中能夠發(fā)揮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此論,旨在為教師和學生在該門課程的教與學中提供一些借鑒與參考,以期有所裨益,有不當之處,懇望讀者批評指正。
(基金項目:四川文理學院校級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網絡背景下的外國文學全方位教學模式研究與實踐”[2013JZ07]系列成果之一。)
參考文獻:
[1]鄭克魯.外國文學史(修訂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成良臣.外國文學教程(修訂版)[M].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12.
【關鍵詞】外國文學作品 視頻教學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21-0059-03
文學是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具有某種難以阻隔的穿透力,跨越疆界,跨越歷史,進入一代又一代人的視野;啟迪人們的智慧,滋潤人們的心靈,陶冶人們的性情。今天,在多元文化共存的世界里,文學作為一種十分活躍敏感而又內涵豐富的重要文化形態(tài),在國家與國家之間,民族與民族之間,扮演著“形象天使”的角色,對促進彼此的了解和認知,起著無可替代的作用。
近年來,人文教育受到普遍重視。在商品經濟和物質主義的大潮下,高尚精神的培養(yǎng)和完美人格的塑造,越發(fā)顯示出其重要性和緊迫性。對人本體始終不渝的探索追問,堅持不懈地挖掘人的精神世界從而逐步認識自身,關注人的命運是人文教育的首要任務。實現(xiàn)這樣神圣職責當然離不開文學教學,尤其是外國文學教學。因為外國文學教學,將有助于人們拓展精神視野,豐富情感世界,提高文化品位,領悟多維的思維方式,從而促進人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fā)展。
在教育部下發(fā)的一系列文件和號召下,中國教育界關于多媒體教學討論得沸沸揚揚。在全國范圍內,眾多高教院校熱情地迎接了在教學中如何有效地運用各種多媒體教學載體,從而促進高教教學的趨勢。個人認為,為了實現(xiàn)人文教育和提高教學質量的需求,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高校特別重視形象具體、動靜結合、聲色兼?zhèn)?、可以調動學生各種感官協(xié)調的視頻教學。多媒體教學成為外國文學教學必然的趨勢,關鍵在于度的把握和因地制宜的調控。
一 視頻教學含義
視頻教學是采用視頻資料進行教學的一種教學方式。在外國文學教學中,文學作品的學習最重要的作用就是通過書本和視頻資料,促進學生對該文學作品深層含義的深刻認識。外國文學視頻資料很多,比如:英文電影、連續(xù)劇、新聞報道,也包括一些含有知識性的娛樂內容。外國視頻讓學生直接接觸最地道、最真實、最廣泛的外國文學知識。
二 視頻教學的特點
視頻教學是一種有效的新型教學方式,它使外國文學教學呈現(xiàn)多樣化,提高學生對外國文學作品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學生對外國文學作品的興趣大,認真度高,求知欲強,文學作品的接受能力就會增強,獲得的知識就多。也就是說,首先,視頻教學具有真實性和簡潔性。視頻內容直接來源于以英語、俄語、阿拉伯語等外語為母語的國家,是他們日常生活的縮影。非常真實、簡潔地反映了他們的政治、經濟、文化、習俗、歷史以及對世界、對自然、對人生的觀點。其次,視頻教學具有生動性,富有感染力。它不同于其他像紙質版的教學材料,視頻材料能夠圖文并茂地展現(xiàn)學習內容和學習重點,不僅有文字聲音,還有人物演繹,生動真實地再現(xiàn)外國文學作品的內容,必然刺激學生的學習動力和熱情,提高了教學效率。
三 視頻教學的作用
第一,外國文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能動性、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性。發(fā)揮能動性、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性是學生興趣的終極目的。通過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使學生能積極參與課堂活動。視頻材料具有情境性,包括大量的信息、圖像、音樂、動作等因素,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有興趣,才有學習熱情和積極性,才能有效地達到發(fā)揮學生能動性的目標。
第二,目前,社會競爭日益加劇,必然對大學生心理健康帶來很多問題。大學生們一方面要適應自己的生活、學習、科研、工作、人際等方面的壓力,另一方面還要面對社會上的各種多變的思潮和價值觀念。理想與現(xiàn)實的反差,期望與能力的沖突,加之高校擴招帶來的就業(yè)壓力,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日益增多。外國文學作品是一種對話,是心與心的交流。雖然作品所呈現(xiàn)的生活和我們生活之間有一定的差距,但對話本身就是在篩選、抉擇、吸納,也是在詮釋、演繹、豐富。視頻作為一種生動地再現(xiàn)外國人們生活的載體,在提高學生樹立正確人生觀、價值觀、社會觀的教學過程中,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通過豐富多彩的外國文學視頻形式,將世界各國對有利于心理健康的教育內容呈現(xiàn)給學生,大大增加了受教育者在心理方面的健康成長,點明他們未來的發(fā)展前途。
第三,外國文學作品的學習不僅需要熟悉要學習的作品內容、人物形象、藝術特色,還需要對學習內容的文化背景知識的理解。學生在具體學習過程中,只有把作品內容與文化背景知識相結合,才能不斷擴大自己的背景文化知識面。視頻教學的資料素材既來自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人們日常生活的濃縮再現(xiàn)。它都是經過提煉加工,選取最接近人們日常生活的事物,來客觀地描寫事物,將作家的審美理想融于藝術描寫之中,或是細節(jié)描寫的真實,藝術概括的典型化,在典型環(huán)境中描寫出典型人物。每一段視頻教學內容都包含豐富的歷史知識和社會背景,也包括各種各樣的與作品有關的其他文化背景知識。這都是為了讀者或學生進一步深刻認識該文學作品所蘊含的深層文化內涵。在理解文化背景知識的基礎上所學的內容,會在學生大腦里保持永久的持續(xù)性。
第四,外國文學中的經典作品以其強烈的人文精神、對真實生活的深切關懷、對人性的執(zhí)著探索,具有歷久彌新的魅力。其與盛行于大學校園的網絡文化、手機文化和偶像文化等大眾文化相比,外國文學一旦被大學生接受,就會具有更為強大和持久的精神力量,超越了大眾文化的消極影響。在當今大眾文化大行其道的年代,經典作品遭受了冷遇。當然,二者并不是絕對對立的,有時反而可以利用流行、時尚的大眾文化來走近經典作品。視頻是大眾文化的重要載體,視頻可以引發(fā)大學生閱讀外國經典名著的興趣和熱情,使其深入體悟文學經典的思想高度和文學形象的獨特魅力。
第五,對從事外國文學教學工作的教師而言,目前很多外國文學教師為了切實提高學生的文學學習興趣,都想開展生動有趣的教學活動。視頻教學是最佳手段之一。生動活潑的教學活動不能沒有生動有趣的教學素材。隨著科技、網絡的普及和發(fā)展,現(xiàn)實生活都可以輕易取得各種外國文學視頻資料。掌握了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視頻資源,廣大外國文學教師就可以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有針對性地選取不同視頻材料,開展各種生動活潑的教學活動。
四 視頻教學的教學方法
視頻作品的發(fā)明已經有了一百多年的歷史,紀錄世界各地的不同文化成了制片者的一項重要任務。無論是學者還是一般觀眾都很好奇地欣賞過當時攝影師拍攝的很多影片,這些影片包括電影、電視節(jié)目、新聞報道、時事報道等多種內容。教師在琳瑯滿目的視頻資料中選擇思想內容積極健康向上、反映時代精神、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滿足教學目的以及與有關課程相關的文化背景知識充足的影片,是極其重要的。因為,不同的視頻有不同的特點,適合不同的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因此,教師需要根據各種視頻的分類和特點,來選取并應用到具體的教學活動中。
作為一種教學手段的改革,視頻教學對教學理念帶來了一種嶄新的變革,對授課教師提出很大的挑戰(zhàn)。在現(xiàn)代教育科技手段的幫助下,外國文學課程充分整合跨學科資源,包括影視改編的視覺資源、西方樂歌劇試聽資源、西方美術視覺資源、西方歷史文化視覺資源、中國文化視覺資源以及制作語言表述的視覺圖等,使外國文學課堂真正成為跨學科比較、互文性研究的平臺。外國文學作品與影視改編、音樂、歌劇改編、美學作品藝術虛構、科學真實等方面都有密切的互文關系。在課堂有效地探討這些互文性,可以拓展和深化外國文學教學的空間。在有聲有色、繪聲繪影的外國文學課堂上,可使學生快樂學習,愉受外國文學的藝術魅力。
高校外國文學教學所選取的教學視頻在教育內容上應貼近高校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這樣有利于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有利于在比較外國和本土文化的基礎上,增強學生本土文化的認同感。至于外國文學視頻教學方法,應尊重該課程的特殊性,它既是文學教學,又是文化傳播教學。在視頻教學過程中可以運用的有效的教學方法有以下幾種:
第一,閱讀文學經典與觀看電影改編作品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外國文學作品的靈魂就隱藏在經典名著的字里行間。通過閱讀經典名著,把握外國文學的精髓,加上在課堂視頻內容的基礎上,讓學生掌握外國文學的思想精華與藝術奧妙。教師的講解與課本只是理論上的東西,對學生它只能起拋磚引玉的作用。實際的東西,還是要讓學生通過對文本的接觸,才能獲得。只有親身閱讀,把閱讀完的文本與視頻適當?shù)亟Y合,才能確切地感覺到、了解到,甚至把握住一個作家、一個流派本質的東西,才會有自己的切身感受,并得出自己的結論。因而,在教授外國文學之始,可先提供些觀看的與課程有密切關系的影片和書目,在教授的過程中檢查學生的閱讀、觀看情況。課堂前十分鐘讓學生談談他/她最近讀過、看過的作品,談談他們的見解,這樣可以調動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他們獨立思考的能力。
第二,運用視頻,導入學生新課的教學方法。通過欣賞有聲作品,改變傳統(tǒng)外國文學教學的無聲世界,營造有聲外國文學的氛圍。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痹诿恳还?jié)課的開始,如果老師能夠把學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把他們的思緒帶進特定的學習情境中,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運用視頻導入新課,就可達到這種效果,可以有效地開啟學生思維的閘門,激發(fā)聯(lián)想,激勵探究,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大增。外國文學教師應通過視頻資料,創(chuàng)設有聲有色的課堂情境,把學生帶入學習情境,使學生身臨其境,在情趣盎然的氛圍中以最佳的情緒進入課文的學習中去。
第三,通過觀看視頻作品,把外國文學作品視覺化的教學方法。目前,在外國文學作品的基礎上,改編成電影的文學作品很多,這豐富了外國文學作品的視覺資源。在課堂上,讓學生多觀看由優(yōu)秀的外國名著改編成的電影、電視,并鼓勵學生討論原著與改編后的差異。電影、電視是具體形象,是學生認知上樂于接受的形式。學生在授課教師的指導下,去看原作,進行比較,從而能更深入地了解作家及其作品。比如:美國現(xiàn)代著名女作家瑪格麗特?米切爾的著名通俗小說《飄》書面閱讀可能需要幾個星期,但改編成電影卻只要三四個小時。這種方式可以讓學生在短時間內接觸到大量的優(yōu)秀外國文學作品,提高學生的興趣,進而引導學生進行細讀文本,比較對照,在比較中提高自己的思考力、鑒賞力。
第四,通過電影與文本的欣賞,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寫作習慣的教學方法。觀看視頻有助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探索問題。學生通過閱讀、觀看文學作品提高研究水平,撰寫外國文學方面的論文,可為寫畢業(yè)論準備。如電影《羅密歐與朱麗葉》與劇本《羅密歐與朱麗葉》,電影《戰(zhàn)爭與和平》與小說《戰(zhàn)爭與和平》。每閱讀或觀看一部文學作品,都可以寫心得。可以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寫對一些名家、名作及有爭議的文學現(xiàn)象閱讀、所觀看的電影筆記。還應要求學生作進一步的思考研究,寫一些課程論文。教師要對學生的文章進行認真的批改、講評,指出其優(yōu)劣之處。
第五,帶動學生充分利用網絡資源的教學方法。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彌補外國文學資料的不足的有效手段是充分利用現(xiàn)有的網絡資源。通過各種信息渠道,來開拓學生的信息視野,幫助學生獲得豐富而新鮮的外國文學信息營養(yǎng)是外國文學教學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環(huán)節(jié)。外國文學教學要求每一個教師不僅應該成為外國文學的教學專家,而且也應該成為外國文學信息汲納的專家。教師要利用英特網的信息資源來彌補圖書資源,并把它運用在具體教學中。在課堂上,要給學生們盡量詳細地介紹外國文學的信息源,介紹外國文學目錄的檢索方法和資料特色,開展課堂討論,給學生創(chuàng)造暢談上網尋覓外國文學資料的經驗和體會的良好機會。
總而言之,以上這些舉措,有利于提高學生對外國文學的興趣,更有利于培養(yǎng)他們獨立研究外國文學課題的科研能力。教學的目標是:教是為了不教,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和終身學習能力。最好的教師就是舍得用肩膀扛起學生,讓他們超越自己的教師。
參考文獻
[1]朱維之、趙澧、黃晉凱.外國文學簡編:歐美部分(第六版)[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
[2]蔣三強.視頻教學對于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的影響[J].海外英語,2013(10)
[3]張媛媛、王昭、周洋.視頻教學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分析[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3)
關鍵詞:中學語文教材;外國文學作品;教學定位;教學策略
《高中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語文教材的選文要具有時代性和典范性,富于文化內涵,文質兼美,豐富多彩,難易適度,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開闊學生的眼界。直至今日,外國文學作品入選中學語文教材的比例日益增加,出版的教材中已涉及到外國戲劇、散文以及小說,并且選文的篇目涉及到外國重要文學流派。這些入選作品一方面改變了語文教材的結構,給語文教材注入了新的血液,增加了新的能量,同時開闊了中學生的視野,使他們積淀了豐富的外國文學知識,也完善了他們的知識結構;另一方面,外國文學作品中的主題思想、人物形象引起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學生的強烈反響,對他們身心的健康成長產生了積極而又深遠的意義??梢哉f,外國文學作品在我國中學語文課本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一、中學語文教材外國文學作品的教學定位
外國文學作品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定位直接關系到語文教學的質量。如何更好地抓取外國文學作品課文中的重點,如何將這些內容呈現(xiàn)于課堂教學中是研究重點。分析外國文學作品的特點是基礎,而在此基礎上多方位明確定位教學內容則是關鍵,明確的教學定位、清晰的教學目標能夠使教學活動指向性更明顯,才更容易呈現(xiàn)出教學內容以收到良好的效果,這是更全面地探索課堂呈現(xiàn)的可能方式。因而對外國文學作品進行教學定位就突顯出其必要性和重要性。
外國文學作品作為語文學科學習的一個不可缺少的部分,其教學定位必然限定在語文學科教學定位之中,外國文學作品也是“逐步培養(yǎng)學生全面綜合的語文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應當符合語文學科教學定位的要求,根據外國文學作品的語言特點,應當定位在激發(fā)學生對異域文化的興趣,使學生理解不同的語言形式,養(yǎng)成健康的審美情趣上。
根據年齡心理特點以及作品的不同類型進行教學定位。中學階段個體身體生理發(fā)育十分迅速,使他們產生了成人感。此時,教學定位對于懷有急切希望的初中生來說就顯得尤為重要,這直接影響了學生們學習的熱情與興趣。不同類型的外國文學作品在教學時有著不同的側重點,應定位于突出不同體裁的特色,以廣泛的題材美化學生的心靈,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提高學生的認識能力,在教授這些課文時若是只注重于單篇課文講求知識點的面面俱到,學生的關注點就會因為過于分散而無法掌握其中關鍵,因而應當注意以類型突出其鮮明的特色為重點。
二、中學語文教材外國文學作品的教學策略
1.注重背景的還原
教師在外國文學作品的課堂中,應當就課文論其具體的文化背景,使學生更好地設身處地來理解作品,讓他們發(fā)現(xiàn)不同國家的作品體現(xiàn)出不同的文化特色,不同的文化背景會孕育出不同的作者,顯現(xiàn)出與中華文明不同之處。作者身處于怎樣的時代背景與其寫出來的作品旨意息息相關。在黑暗壓迫的年代,作者的創(chuàng)造目的就可能包含反抗舊勢力的控制與威脅,期待打破舊秩序,建立美好新生活的期待;在經濟走向繁榮,文化開始復蘇的年代,作者的作品就可能批判現(xiàn)實社會的不平,同時贊頌美好的品質,滿溢對未來的希望,對幸福的期待。同時,作者自身的家庭構成也對其人格與品質有著重要影響,人格與品質又能影響其寫作風格,“文如其人”也是教師應當引導初中生體會的一個要點。不論是文化背景還是時代背景,都是為更好地還原作品,使學生貼近作者,進而理解作品的方式。
2.把握作品特色、了解名家的作品風格
把握課文主旨,抓住人物特點,發(fā)現(xiàn)語言的精妙之處是語文課堂的教學重點。在外國文學作品的教學活動中也一樣,這是具有共性的特點。對于外國文學篇目的教學,一樣要通過整體感知,使初中生了解文章內容,體會語言中的妙處,在小說中抓住人物特點,在詩歌中把握意象,體驗情感,發(fā)現(xiàn)哲理。安徒生、普希金、莫泊桑、茨威格、契訶夫、笛福、雨果、莎士比亞等大家名家寫了廠流傳百世的作品,在文壇上熠熠生輝,這些作品能夠經受住時間的洗禮一代一代流傳下來,甚至膾炙人口,這必然是有其過人之處。他們之所以能夠稱之為大家,正是因為他們有著對人生世相的深刻了解,能寫出獨一無二的具體的境界和深刻的情致,塑造出生動的人物性格,深入地剖析人物心理,不僅能滿足人的理智,還使人們的心靈為之感動。通過閱讀他們的作品,在語言的美的享受中,看到一個與自己生活中不盡相同的世界,了解這些名家、大家,與他們跨越時空進行對話,進而產生共鳴,這不僅能拓寬他們的視野,增長文學常識,也能對他們自我內心世界的構建具有良好的效果。
3.運用比較手段
比較同一主題作品的不同風格。在語文教材中,有許多課文的主題是相通的,但他們各具特色,用不同的方法與手段呈現(xiàn)出同一個主題,顯現(xiàn)出各自的風格。在教學中,可以通過對比中外同主題作品,分析其中異同,在對比之中使自身作品特點更加明確,也能加深學生對此主題的理解,留下比較深刻的印象。比較同一流派作者的不同風格。同一流派的作者風格也會不同,同樣是對現(xiàn)實的批判,不同的作者也會從作品中流露出不同的表達,有的作者選擇直面的批判,也有的作者選擇調侃與諷刺。通過教師一系列有方向地引導,讓學生們掌握比較閱讀的閱讀方式,學會比較,學會思考,成為真正懂得閱讀的孩子。
4.堅持以學生為主體
教師應鼓勵學生閱讀,并鼓勵學生自主閱讀,同時,教師自身應具備對閱讀的熱愛,對學問的愛好,沒有閱讀熱情的教師不見得能促使學生感受到閱讀內在的愉悅與刺激力。教師應向學生們推薦符合學生年齡特點的讀物,有針對性地介紹他們可能感興趣的外國文學作品。閱讀外國文學作品能開闊學生的眼界,使他們身臨其境地閱歷一些平時不曾接觸到的人與事,增加他們對自身日常生活情趣的探索,開拓出一個特別的天地。教師應當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閱讀體會,由感知開始,發(fā)展到聯(lián)想,再深化到想象,交流自己在閱讀中的審美活動,通過師生的平等對話,使學生自主構建文本的意義。
高中語文課本在教學材料編排上,將許多外國文學作品編撰進來,有著不可忽視的積極作用。首先,相較于傳統(tǒng)的詩詞歌賦和本土的民族文學內容而言,開拓了中學生的視野,提高了中學生對外國民族風情的認知和感受。其次,人文素養(yǎng)是語文教育的崇高目標。對這一目標的實現(xiàn)有著巨大的推進作用。但是,中學語文教材外國文學作品的選文以及教學等方面仍存在較多亟待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特別的關注。(作者單位:哈爾濱師范大學文學院)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高中語文課程標準》[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陸儉明.《語文教學定位應定在哪里》[J],語言文字應用,2007.8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4]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全日制)高中語文教學大綱》[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5]周佳麗.《高中語文教材外國文學作品選文及教學研究》,東北師范大學,碩士論文
[6]周琰.《現(xiàn)行高中語文教材中的外國作品及其教學研究》,湖南師范大學,碩士論文
我國當代關于外國文學的作品研究大多是前蘇聯(lián)時期的作品,且都是當時流行讀物,缺乏真正對外國文學的研究??傮w來說,外國文學與我國當代作家聯(lián)系并不密切,造成當代文學與國際文學交流產生困難。追究其原因,這是由于我國當時國情與文化背景所造成的。上個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中國與西方國家交流甚少,因此很難讀到英美等國作品,接受外國文學讀物的國家基本只有前蘇聯(lián)。在80年代以后,由于翻譯時間、質量有限,雖然國民能讀到一定的西方文學作品,但在總體理解上都存在偏差。21世紀以來,在世界全球化格局的趨勢影響下,中國文學必將與世界文壇接軌,若不能以一種世界觀的視野看待文學發(fā)展,必將存在重大問題。如果不能與西方文學思想直接進行交流,又何以融進世界文學主流,與外國作家取得交流對話。與此同時,作家的思想、眼界都必然受到限制,狹窄的藝術資源是不可能寫出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
2、外國文學的網絡化
其實當下我國作家整體英語水平還是有一定程度的,許多高校出身的作家都能通過自身英語基礎看懂文學著作,也有一些可通過借助一定的翻譯工具來閱讀一些外國名著。其實,無論外語水平高低,最根本問題在于,作家自身想不想讀。如今,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fā)展,電子信息日漸深入人心,互聯(lián)網的運用已遍及千家百戶,也改變了外國文學資源的渠道問題。如果說以前我們是因為接觸外國文學渠道有限,所以才知之甚少,那今天的資訊變化已徹底解決了這一問題。如今的外國文學不再受翻譯、時間以及空間限制,許多書店都已設置有外國文學專柜,將國外著名作家的文學作品全數(shù)收入囊中,不管是作品集、選集以及全集,甚至還有作家的人物傳記,都應用盡有,這為了解外國文學提供了更加深入的方便。在外文書店,甚至可以找到原版作品,完全敞開了外國文學資源的流入。對于資金有限的文學愛好者來說,大量的外國文學圖書尤其是原版圖書不可能全部買入,網絡資源的利用就可把這一問題立即變得簡單化。網絡信息資源的海量特點將全球名著一網打盡,幾乎所有作家的作品都能悉數(shù)找到。另外,例如《中國學術期刊網》數(shù)據庫,便從1979年開始,陸續(xù)發(fā)表國內外優(yōu)秀文學研究論文,并且這些研究文獻可以自行下載使用。對于一些英語比較好的人來說,閱讀外國文學網站毫不費力氣,這些網站內容豐富多樣、生動別致,并且大部分屬于免費提供服務。因此,為更真實的接觸外國文學,使閱讀研究不受客觀因素干擾,瀏覽有關外國著名文學網站便是最有效的途徑。當下無論在國內還是國外,都有許多文學原創(chuàng)愛好者的加入,無論是在網站、論壇、貼吧等平臺,都能夠找到許多國外詩歌、小說以及散文等作品。網絡寫作最開始源于外國,有一部分外國著名作家最初是在網絡上作品,被稱之為網絡,后繼成名。因此,通過網絡形式外國作家發(fā)表作品,讀者瀏覽最新網絡原創(chuàng)外國作品,這一性質都屬于外國文學作品的網絡化。網絡的介入使外國作品已不局限于紙質圖書載體,它以靈活性、多元化、快速、便捷為人們所用,打破了傳統(tǒng)報刊、書刊等內容的限制。如果一個作家僅僅只從書本上了解到小范圍的外國文學作品,那么他所接受的教育也相當落后,思想必然和國際脫離。當代人們無論是在學習、生活以及工作,網絡都是其賴以生存的基礎。幾乎所有相關外國文學信息都能夠在網絡上查找到,無論是外國文學作品、作家歷史發(fā)展背景,還是外國文學作品的寫作理論、技巧等??梢哉f,被稱之為文學教育大眾化的今天,網絡資源的使用正在發(fā)展成為一種文學時代背景。
3、文學教育的大眾化
文學教育的大眾化是相對于文學教育的精英化這一概念而存在。精英化主要針對高校本科生以及以上的高素質人才。目前我國本科生教育已逐漸傾向于大眾化,但全民教育實現(xiàn)還有待研究。相對目前我國文學教育來說,所運用教學方法、目的、任務等,對漢語言文學專業(yè)與外國語言語文學專業(yè)培養(yǎng)都是高級專門人才。但是,也有如下幾個方面值得我們注意。
3.1大眾化文學教育培養(yǎng)很有必要。各高校應重視對當代大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yǎng),利用學校這個大環(huán)境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以及吸收文學內涵精華。眾所周知,華中科技大學就專門設立了人文素質課程的選修,所有在校學生必須修夠一定學分且期末考試合格后才能畢業(yè)。這一改革雖然在當時引起了諸多爭議,但面對當今的文化背景看來,確實很有可取之處。術業(yè)有專攻固然重要,但是如果一個理科生僅僅局限于自己專業(yè)領域之內的知識,對文化知識一無所知,不僅有礙學生將來廣闊發(fā)展,更是教育弊端存在的明顯體現(xiàn)。另外,事實證明,世界上理工科出身的作家、詩人等超過全部文學作家的三分之一。而一心置身于文學研究出身的作家,取得創(chuàng)造成果且成功的并不算多。因此,全面培養(yǎng)文學教育,以此實現(xiàn)大眾化發(fā)展具有根本意義。
關鍵詞: 大學生 人文精神 外國文學教學
在當今時代,社會浮華,人心躁動,功利主義盛行。在這樣的背景之下,重視對大學生進行人文精神的傳授和培養(yǎng)已成為一件刻不容緩的事情。如果一個人沒有或缺乏人文精神,即使這個人再有知識和能力,我們也很難指望其造福社會,可見人文精神培養(yǎng)的重要性。這不僅僅是家庭、社會的責任,對教師而言更是責無旁貸。外國文學課程集中了人類心靈的精華,[1]故在教學中履行這一責任也就理所當然。如何理解所謂的人文精神,怎樣傳授和培養(yǎng)大學生的人文精神便是我關注的焦點。
一、西方人文精神探索
與東方文化截然不同的是,西方文化自始至終貫穿著一種深沉的人本精神。文學從屬于文化并受其直接影響,因此,西方文學自然有其深層的人性意蘊和人文內涵。[2]追溯歷史,人文精神孕育于古希臘。古希臘人對現(xiàn)實生活充滿熱情和希望,對人的力量給予肯定和贊美,重視生命對于個體的價值。中世紀為人文精神的發(fā)展做了思想上的準備。在那個一切以神為本的時代,人只是神的奴仆。文藝復興時期提出的人文主義包含了以人為中心,贊美人、尊重人、重視人的含義,并且極力強調人的力量。17世紀崇尚理性,這種理性依然是以人為本,仍然是和神性作斗爭。到了18世紀,資產階級思想家們重視啟迪教化民眾,宣揚理性和自由是上帝賦予人的,并提出了“自由、平等”的口號。19世紀,由于資本主義國家和封建落后國家充斥著罪惡、暴力,因此張揚個性、贊美人性受到社會斗爭的制約,人文主義思想增強了社會批判色彩。20世紀開始注重人的心靈關懷。人文主義傳統(tǒng)在現(xiàn)實生活中并未達到理想狀態(tài),其表現(xiàn)退回到人的內心世界。雖然在西方歷史長河中,不同時代的人文精神內涵存在不同理解,但它帶給我們的意義和影響是毋庸置疑的。
二、如何傳授和培養(yǎng)大學生的人文精神
對于這一問題,我認為應從三個方面著手。
(一)讓他們在頭腦中樹立人本思想。這種人本思想表現(xiàn)之一便是以人為本。其主旨是尊重人性,以人為中心,贊美人、肯定人、關心人。在教學上體現(xiàn)為因材施教,了解和尊重學生的個性,發(fā)揮優(yōu)勢和專長。從古希臘到20世紀,外國文學作品中充滿了這種精神。
在《荷馬史詩》中,古希臘英雄奧德修斯被看作是“智慧”的象征。希臘聯(lián)軍花了十年時間仍未攻破特洛伊城。而奧德修斯獻上“木馬計”,就使整座城化為一片火海。他在歸鄉(xiāng)的十年旅途中遇到無數(shù)艱險,但他依靠自己的機智和勇敢屢屢化險為夷,最終順利回到了故國。奧德修斯的經歷證明了人具有無限的聰明才智,肯定了人類有能力征服大自然。這種氣魄很能感染每一位讀者,對當代大學生樹立個人自信,發(fā)揮個人才華大有啟示意義。
在笛福筆下,魯濱孫的故事同樣是一首人的頌歌。他一生四次出海冒險,途中遭遇無數(shù)艱難險阻。特別是他在荒島上度過了整整二十七年的光景,期間的孤獨自不必說,他卻能夠以個人的力量,從最初的一無所有到后來的物資富足,并開發(fā)了整座荒島,還把更多的人移居到島上來了。這種充分發(fā)揮個人力量改善生存環(huán)境,開辟屬于自己的一片新天地的偉績,也能帶給學生們以精神上的鼓舞。
人本思想表現(xiàn)之二則是追求自由平等。張揚個性,破除束縛人的種種枷鎖,必然帶來對自由平等的追尋。外國文學中處處洋溢著崇尚自由平等的精神。
夏綠蒂?勃朗特塑造的簡?愛,一無美貌,二無背景,家教的工作又極其低下。但簡?愛是有知識、有文化、有修養(yǎng)、有獨立個性的女子。她與富有優(yōu)越感的羅切斯特相處不卑不亢,為維護人格尊嚴和獨立不惜放棄優(yōu)越的生活,甘愿去流浪。簡?愛的出走,既是對關心人、尊重人的個性的大聲疾呼,又是對婚禮未成功后羅切斯特不顧她人格尊嚴的嚴正抗議。她終究獲得圓滿結局。簡?愛的故事無疑是教導學生對待愛情、個性、尊嚴的絕好教科書。
拜倫詩中的唐?璜譜寫了一曲“自由之歌”。少年時代的他就被販賣到奴隸市場上,像牲畜一樣被人挑來查去,此時,他深刻體會到自由的寶貴。當獲得自由后,他馬上加入俄國攻打伊茲密爾城的戰(zhàn)斗,為自由而戰(zhàn)。按照作者的計劃,還要讓唐?璜參加巴黎的街壘戰(zhàn),并最終壯烈犧牲。拜倫塑造的唐?璜不僅捍衛(wèi)個人的自由,而且為民眾的自由而戰(zhàn),犧牲生命也在所不惜。從中,學生能感悟到當今自由生活的來之不易,要倍加珍惜這份美好。
(二)不斷加強大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F(xiàn)在的大學生普遍天真而又世故。他們以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無休止地表達著對金錢、榮譽、地位及享樂的追求。這其中有經濟的因素,有就業(yè)壓力的驅使,也有社會環(huán)境的熏染。在這些背景影響下,就更需要對大學生進行正面的引導。要培養(yǎng)他們對苦難的承受力,對他人的憐憫心,對社會的責任心??傊?,要引導他們在任何環(huán)境里自我完善。[3]
大文豪列夫?托爾斯泰,終身實踐著自己提出的“道德上的自我完善”。這很能打動人。他年輕的時候就為農民的孩子開辦學校,在自己的莊園里進行改革以減輕農民負擔。在《復活》中,他通過聶赫留朵夫的懺悔說明一個人應選擇與廣大人民站在一起。作家本人是這么做的,他從精神上與自己的貴族家庭格格不入,在晚年穿著樹皮鞋、粗布衣到田里幫農民耕種。為了實踐自己的學說,他最終選擇離家出走。作家的進步思想和他的身體力行,都會使我們的心靈備受震撼。任何時代、制度、國家都有丑惡,關鍵是怎樣面對。丑惡的環(huán)境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對丑惡現(xiàn)實的認同。
道德教育只講空洞的理論沒有說服力,不合理的社會現(xiàn)象會讓學生產生逆反心理。因此給學生講大道理不可取,而從作品中獲益來打動人的心才是根本。雨果在《悲慘世界》里塑造的冉阿讓,便以其道德感動世人。19年的監(jiān)獄生涯改變不了他這個苦役犯,只能讓他倍感世界的不公與冷酷。是仁慈的米里哀主教感化了他。以后,無論遇到再大的危險,再大的不公,他都堅持做一個善良、正直的人。在他生命的終點,他凝望著燭臺上的光。這銀燭臺原本是他從米里哀主教那里偷的,被警察捉住時,米里哀主教當做禮物送給了他。此后他一直帶在身邊。銀燭臺照亮了他原本卑微的生命,使他堅定、勇敢,以博大的心幫助他人。冉阿讓這個形象長久地打動著我們,啟迪著我們。他的故事能給學生以正確的引導,使他們能承擔起對自己、對他人、對社會、對國家的責任。
(三)注重培養(yǎng)大學生的審美能力。歷來人們都是以歷史唯物主義或者文藝思想來指導外國文學的研究和教學,在對這一原理的理解上過于簡單化、機械化,往往忽視了對文學的美學意蘊的闡釋,就不能把握作品獨特的審美意義和整體價值。[4]認為,文學的最高宗旨是實現(xiàn)人的精神與審美觀的自由發(fā)展和解放。在外國文學中滲透審美教育有利于大學生完美人性的發(fā)展。
審美教育的內容豐富,且各有自己的特點和要求,需要以不同的教學手段調動學生的情感和體驗。首先,我們可以通過閱讀文學作品來感受美,即他們在閱讀作品的基礎上得到審美訓練,發(fā)掘文學作品中蘊含的情感美、人格美,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例如讓學生在悲劇的欣賞中陶冶情操。悲劇能使人從中體驗到激情,感到生命力。“激情固然有時使人痛苦,但沒有激情的生活卻更使人痛苦”。[5]悲劇的理性意蘊及其領悟,對人生觀教育具有重要意義,它可以喚醒人自覺的人生意識,認識到人生旅途中存在各種不可調和的矛盾,正確地對待挫折,培養(yǎng)不懈斗爭的勇氣。其次,我們可以在作業(yè)中進行審美創(chuàng)造。課外讀書筆記和小論文,一直是我們在學生閱讀名著基礎上對學生的閱讀情況進行檢查的辦法。我規(guī)定了閱讀篇數(shù),一般要求學生一學期必須精讀六到八本名著,效果較好,大多數(shù)學生都能仔細閱讀,認真做筆記。課外讀書筆記是學生閱讀時心靈火花的反映。同時,經過作業(yè)批改、講評、傳閱,學生能把外國文學知識與其他各科知識及生活實際相結合,提高認識、鑒賞、綜合等能力,因此,這也成了學生審美能力的反映。最后,我們可以在課堂討論中訓練審美能力。在外國文學教學中,我們可在學生閱讀原著的基礎上,或向學生播放名著改編的電影后,適當組織課堂討論。在討論前,介紹有代表性的各家觀點,開拓學生的視野,啟發(fā)思維。在討論中,教師應適時巧妙地穿插,拋磚引玉,尋找對立觀點,以形成爭論,并及時把握討論的導向。討論后,教師應盡量全面地、正確地作出總結,對于未解決的問題,可引導學生再深入鉆研。課堂討論不僅能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而且能訓練和考查學生的綜合審美能力。
三、結語
外國文學課是大學生認識、了解國外的一把鑰匙。其文學中的人文精神,可以在講解、討論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思考、理解,并結合具體環(huán)境,使人文精神潛移默化到學生身上。培養(yǎng)學生以人為本、自由、平等、愛的精神,內強道德素養(yǎng),鑄造高尚人格,提升審美能力,傳承美育使命,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增強社會責任感,為人類進步、社會發(fā)展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鄭克魯.外國文學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45-247.
[2]虞雅芬.論新課程下的外國文學教學[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04,(2):23-24.
[3]文輔相.大學素質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1995,(3):37.
學生獲取知識的渠道已由傳統(tǒng)的、單一的模式轉變?yōu)槎嘣J?課堂不再是學生獲取知識和信息的唯一場所。另一方面,面對紛繁復雜、泥沙俱下的海量信息,學生又不知道如何去把握、分析、截取于己有關、對己有用的知識。這樣,教師的把握與引導顯得尤為重要。在信息化時代,教師的主導地位不僅不能因為信息的容易獲取而改變,而且應該提出更高的要求。課堂教學仍要以“教”為主,但教師要明白自己要去教什么,怎樣去教,要讓學生學到什么。在教學內容上,第一,教師必須突破教材和大綱的束縛,及時地把最新的科研成果和學術動態(tài)介紹給學生,以滿足學生的求異思維和求新心理。這就要求教師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拓寬學術視野,提高學術水平,以啟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開啟文學研究的新領域。第二,教師必須把教學重點向現(xiàn)代轉變。在傳統(tǒng)教學中,一直注重介紹19世紀之前的文學,20世紀的文學經常被一帶而過。
但實際上,20世紀的西方文學與我們是最接近的。信息化時代是一個全球化的時代,在全球化的語境下,世界已成為“地球村”,外國文學課通過文學將學生與世界溝通起來,所以應該注重20世紀文學內容的講解,大大擴展現(xiàn)當代文學的內容,增加教學內容的現(xiàn)代色彩,使學生形成開放的現(xiàn)代意識和世界意識,這更符合時代潮流。在教學方法上,第一,教師需要掌握新的科技手段并應用在教學中,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隨著高科技逐步運用到教育領域,多媒體教學日益受到大專院校的歡迎和青睞?;脽?、投影、電腦、電視等媒體在課堂上的使用,突破了傳統(tǒng)教學的單調講解,為教學改革開辟了一條新的道路。運用多媒體避免了板書耗時長的不足,節(jié)省了課堂教學時間;而視覺與聽覺的整合,以書面語言的形式呈現(xiàn)內容,配以教師的講解與強調,學生也容易接受。當然,文學畢竟是語言的藝術,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只能以多媒體教學為輔,有限使用,主要還應該以文學的語言來吸引學生,體現(xiàn)文學的魅力。而不能把充滿想象的語言的藝術變?yōu)槎ǜ竦膱D像藝術。第二,教師可以適當采用討論法進行教學,因為學生獲取信息很容易,圍繞一個主題,學生搜集一些資料加工整理,既可以增加他們的學習興趣,也可以為畢業(yè)論文,乃至走向社會后的文案工作做實踐性準備。當然,這也需要老師有深厚的知識修養(yǎng),才能高屋建瓴地進行把控引導,激發(fā)學生的思維,不使課堂討論流于形式。
在考核方式上,教師必須拋卻以往的標準化試卷,對學生的學習做出科學的評價,從而引導學生進入更廣闊的思維空間。如果外國文學的測試完全成為標準化測試,那就是要讓學生必須放棄自己個性化的理解和認識,而采用教材上的觀點,以便與題庫中的標準答案相符合。從而使這門以傳播外國文學知識為輔,旨在培養(yǎng)學生開放視野和審美能力的課程淪為題庫的奴仆。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也就無從談起。一位著名的日本教授曾說:什么叫大學生?他們的學習是主動的自覺的,不需要依賴任何人,只需憑借學校為他們提供的一切有利條件,按照自己個人設想的方向去充實自己,造就自己……大學老師從你們的考卷中,希望更多地看到你們獨立的思考、探索和新觀點。所以對學生的學習評價,應摒棄以往一張試卷定乾坤的傳統(tǒng)考試模式,而應采用多元評價標準,構建出由平時的作業(yè)、小論文、閉卷考試、課堂表現(xiàn)、創(chuàng)新實踐、網上討論等輔助教學活動組成的綜合考核體系。其次在學的層次上,主要指學生。在教學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20世紀盛行于西方的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知識主要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幫助而獲得成為己有,重要的是獲取知識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敖逃淖罱K目的不是傳授已有的東西,而是要把人的獨特本質的創(chuàng)新精神引發(fā)出來,使其成為能夠自覺、自由創(chuàng)造的人。”[1]
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充分發(fā)揮主導作用,緊緊圍繞學生這個中心,組織、指導、幫助和促進學生學習,充分調動他們的主體認知作用,鼓勵他們獨立思考,勇于發(fā)表創(chuàng)見。教學應從注重知識傳授轉向注重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古人云:授人以魚,只供一飯之需;教人以漁,則終身受用無窮。只有當學生具備了學習的能力后,外國文學教學才有望如學者王衛(wèi)平所說:文學課教學的目的不僅僅在于教給學生文學知識,更在于使學生獲得文學審美能力、文學想象能力以及寫作能力。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的培養(yǎng)目標應該是使學生具有深厚的人文知識、深刻的人文思想、敏銳的審美感悟能力、豐富的想象能力和較強的寫作能力。在信息化時代,作為學習主體的學生必須具有不確定性思維。世界并非是完全確定的,不確定性是世界的另一本真面目。而文學的文本更具有一種不確定性,因為語言是不確定的,而讀者的理解又是不同的,所以對作品的理解就是多樣的,不確定的。學生要明白教師課堂所講只是一家之言,他們完全可以提出自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不必盲從。在教學中,教師必須使學生具有這樣的不確定性思維:即文學具有廣闊的闡釋空間,一部作品的意義不是絕對的,我們理解、評價作品是可以從多個不同的角度去進行的。
英國文學源遠流長,經歷了長期、復雜的發(fā)展演變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文學本體以外的各種現(xiàn)實的、歷史的、政治的、文化的力量對文學發(fā)生著影響,文學內部遵循自身規(guī)律,歷經盎格魯—薩克遜、文藝復興、新古典主義、浪漫主義、現(xiàn)實主義、現(xiàn)代主義等不同歷史階段。戰(zhàn)后英國文學大致呈現(xiàn)從寫實到實驗和多元的走勢。
美國文學在`19世紀末就已不再是“英國文學的一個分支”。進入20世紀,美國文學日趨成熟,成為真正意義上獨立的、具有強大生命力的民族文學。戰(zhàn)后美國文學歷經50年代的新舊交替、60年代的實驗主義精神浸潤、70年代至世紀末的多元化發(fā)展階段,形成了不同于以往歷史時期的鮮明特色和特征。
二、英美文學批評理論概述
20世紀被稱為“批評的世紀”。文學批評理論沿一條從“內在的研究”到“外在的研究”軌跡發(fā)展。“新批評”、結構主義、解構主義、新精神分析、讀者反應批評、新歷史主義、女性主義、后殖民主義等各種批評思想和理論革新了文學觀念,從根本上改變了人們對文學傳統(tǒng)、典律構建、文學與文化、文學與社會關系的認識,為文學研究開辟出新的天地。
三、英美文學的認知功能和藝術價值
文學是對人生體驗的文化表征。文學作品隱含對生活的思考、價值取向和特定的意識形態(tài)。閱讀英美文學作品,是了解西方文化的一條重要途徑,可以接觸到支撐表層文化的深層文化,即西方文化中帶根本性的思想觀點、價值評判、西方人經常使用的視角,以及對這些視角的批評。
英美文學是對時代生活的審美表現(xiàn),是英國人民和美國人民創(chuàng)造性使用英語語言的產物。英語表意功能強,文體風格變化多,或高雅、或通俗、或含蓄、或明快、或婉約、或粗獷,其豐富的表現(xiàn)力和獨特的魅力在英美作家的作品里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fā)揮。閱讀優(yōu)秀的英美文學作品,可以感受到英語音樂性的語調和五光十色的語匯,回味其“弦外之音”。
四、英美文學研究
開展外國文學研究,有助于我們開闊眼界,了解外國文化,豐富我們的知識,啟迪我們的智慧,繁榮我們國家的文學創(chuàng)作和方法。促進中國文學發(fā)展,建設我國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外國文學研究的意義所在。就英美文學而言,可選擇小說、詩歌、戲劇、文學批評理論、作家作品、文學流派、文學史、中外文學比較等作為具體研究對象。我們國家外國文學研究水平參差不齊,對英美經典作家的研究有待深入,對現(xiàn)當代文學跟蹤研究有待加強。
五、英美文學教學模式
目前許多學校的英美文學課采用“文學史+選讀”的模式。上文學史課時,教師羅列一大堆文學史知識,讓學生死記硬背。學生因為是被動地接受老師的“復述”,怎樣形成自己對文學作品的見解便無從談起。傳統(tǒng)的文學課除了教授文學史外,常常要搞一點文學選讀,作為對史的補充。這種“語錄”式節(jié)選,破壞了作品的完整性。教師處理這些選段時,把大部分時間用在了解釋句子和單詞的意思上面。學生淺嘗輒止,雖然上了一兩年的文學課程,卻沒有接觸過一部完整的小說或一個完整的劇本,沒能學會如何欣賞和分析文學原著。由于教學內容是些死的知識,不少人便覺得英美文學課乏味、無用。
英語專業(yè)英美文學教學改革思路:
1、讀完整的作品。作品選讀雖說是精選經典作品的華章彩段,但由于是只選片斷,破壞了作品固有的整一性,難免有支離破碎的感覺。只有認認真真讀過莎士比亞一個劇本,學生才能對莎士比亞的創(chuàng)作特色真正有所了解,才能說“我讀過莎士比亞”,才能與人討論莎士比亞,也才能寫出有自己見解的評論文章出來。閱讀文學作品,從整體上去感受體驗,學生會有所震動,有所啟迪。
2、講欣賞作品的方法。在傳統(tǒng)的文學史課上,教師往往以“滿堂灌”的方式,向學生傳授文學知識。其實,生活在信息時代的學生可以很容易地通過網絡、百科全書光盤等途徑搜尋到這些知識。因此,英美文學課的重點應放在指導學生如何欣賞和分析作品上面。以英美小說為例,在閱讀作品的基礎上,要求學生分析主題表現(xiàn)、人物塑造、情節(jié)安排、敘述角度、象征細節(jié)、語言風格等。
3、寫閱讀心得。讀書貴在有自己的心得體會。文學作品可以為寫作提供題材和內容,寫作則又深化了對文學作品的理解,兩者互為補充。文學是語言的藝術,許多名家均為語言大師。學生通過閱讀,受其熏陶。英美文學課程的考核不搞閉卷考試,而是撰寫課程論文。
按照上述思路組織教學,英美文學課程可以成為一門素質培養(yǎng)課。學生主動參與文本意義的尋找、發(fā)現(xiàn)、創(chuàng)造過程,逐步養(yǎng)成敏銳的感受能力,掌握嚴謹?shù)姆治龇椒?,形成準確的表達方式。這種把豐富的感性經驗上升到抽象的理性認識的感受、分析、表達能力,將使學生終身受益無窮,是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上立于不敗之地的真正有用本領。在這過程中,學生的英語水平也會相應得到提高。
六、英美文學教學與大學英語教學
大學英語教學屬基礎語言技能訓練,教學任務繁重,四級通過率壓力大。但作為英語教師,我們不應忽視英美文學這一豐富多彩的資源庫。
英語教師面臨提高自己業(yè)務水平的任務,英美文學是科研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目前,大學生英語水平普遍提高,閱讀能力較強,不少學校開設英美文學選修課的條件日趨成熟。
專業(yè)
層次
學制
主要課程
音樂教育
???/p>
兩年
大學語文、基礎樂理、視唱練耳、基礎聲樂、基礎和聲、合唱與指揮基礎、基礎鋼琴、藝術概論、民族民間音樂、音樂欣賞、中學音樂教學法、計算機應用基礎、計算機應用基礎實踐、基礎鋼琴實踐、基礎聲樂實踐、
本科
兩年
英語(二)、中外音樂史、中外音樂欣賞、和聲學、音樂作品分析、歌曲寫作、音樂教育學、音樂美學、簡明配器法、歌曲鋼琴伴奏、聲樂實踐、歌曲鋼琴伴奏、聲樂實踐、歌曲鋼琴伴奏實踐、視唱練耳實踐、畢業(yè)論文
經濟法
???/p>
兩年
大學語文、法理學、憲法學、民法學、民事訴訟法學、公司法、經濟法概論、刑法學、合同法、稅法、國際經濟法概論、勞動法、計算機基礎、人力資源管理
本科
兩年
英語(二)、行政處罰法、行政復議法學、國家賠償法、經濟法學原理、企業(yè)與公司法、行政法學、勞動法、金融法概論、房地產法、環(huán)境法學、稅法原理、行政訴訟法、財務管理學(輔修)
市場營銷 專科 兩年 政治經濟學(財經類)、高等數(shù)學(一)、基礎會計學、經濟法概論(財經類)、大學語文(專)、國民經濟統(tǒng)計概論、消費心理學、談判與推銷技巧、企業(yè)管理概論、公共關系學、廣告學(一)、市場營銷學、市場調查與預測、計算機應用基礎(含實踐)
本科 兩年 英語(二)、高等數(shù)學(二)、市場營銷策劃、金融理論與實務、商品流通概論、消費經濟學、國際商務談判、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企業(yè)會計學、國際市場營銷學、管理系統(tǒng)中計算機應用(含實踐)
公共關系 本科 兩年 人際關系學、公共關系口才、現(xiàn)代談判學、公共關系案例、國際公共關系、公關政策、企業(yè)文化、創(chuàng)新思維理論與方法、領導科學、人力資源管理(一)、現(xiàn)代資源管理(一)、廣告運作策略
行政管理 ???兩年 大學語文(專)、政治學概論、法學概論、現(xiàn)代管理學、行政管理學、市政學、人力資源管理(一)、公文寫作與處理、管理心理學、公共關系學、社會研究方法、秘書工作 、計算機應用基礎(含實踐)
本科 兩年 英語(二)、當代中國政治制度、西方政治制度、公共政策、領導科學、國家公務員制度、行政組織理論、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一)、社會學概論、中國行政史、中國文化概論、普通邏輯、財務管理學、秘書學概論、企業(yè)管理概論
漢語言
文學
???/p>
兩年
文學概論、中國現(xiàn)代文學作品選、中國當代文學作品選、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一、二)、外國文學作品選、現(xiàn)代漢語、古代漢語、寫作等
本科
兩年
美學、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中國古代文學史(一、二)、外國文學史、語言學概論、英語(二)、兩門選修課、畢業(yè)論文
涉外秘書學
???/p>
兩年
英語(一)、大學語文(專)、公共關系、外國秘書工作概況、涉外秘書實務、涉外法概要、
本科
兩年
英語(二)、中外文學作品導讀、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經濟法概論、秘書語言研究、公關禮儀、交際語言學、國際商務談判、中外秘書比較、口譯與聽力等
對外漢語
本科
兩年
現(xiàn)代漢語、實用英語、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外國文學、外國文化概論、對外漢語教學概論、英語表達與溝通(實踐環(huán)節(jié))畢業(yè)論文等
英語翻譯
???/p>
兩年
英語寫作基礎、綜合英語(一二)、英語閱讀(一)、英語國家概況、英語筆譯基礎、初級英語筆譯、初級英語口譯、英語聽力
本科
兩年
中級筆譯、高級筆譯、中級口譯、同聲傳譯、英漢語言文化比較、第二外語(日 / 法)、高級英語、英美文學選讀、畢業(yè)論文
日語
???/p>
兩年
基礎日語(一二)、日語語法、日本國概況、日語閱讀(一二)、經貿日語、日語聽力、日語口語
本科
兩年
高級日語(一二)、日語句法篇章法、日本文學選讀、日漢翻譯、第二外語(英/法)、現(xiàn)代漢語、計算機應用基礎、日語口譯與聽力、畢業(yè)論文
英語
???/p>
兩年
綜合英語(一二)、英語閱讀(一二)、英語寫作基礎、英語國家概況、英語聽力,口語等
本科
兩年
英語寫作、高級英語、英美文學選讀、英語翻譯、經貿知識英語、口譯與聽力、二外(日語)等
外貿英語
???/p>
兩年
綜合英語(一二)、英語閱讀(一)、英語寫作基礎、英語國家概況、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英語聽力、口語、外貿英語閱讀等
本科
兩年
英語寫作、高級英語、英美文學選讀、英語翻譯、經貿知識英語、外貿口譯與聽力、二外(日語)等
公共事業(yè)
管理
???/p>
兩年
計算機應用基礎、公共事業(yè)管理概論、社會學概論、管理學原理、人力資源開發(fā)與管理、公共關系、社會調查與方法、行政管理學、文教事業(yè)管理、計劃生育管理、秘書學概論、計算機應用基礎(實踐)等
本科
兩年
英語(二)、公共管理學、公共政策、公共事業(yè)管理、公共經濟學、非政府組織管理、行政法學、人力資源管理(一)、管理信息系統(tǒng)、畢業(yè)論文等
工商企業(yè)
管理
???/p>
兩年
計算機應用基礎、基礎會計學、經濟法概論、國民經濟統(tǒng)計概論、企業(yè)管理概論、生產與作業(yè)管理、市場營銷學、中國稅制、企業(yè)會計學、人力資源管理、企業(yè)經濟法(輔修)、民法學(輔修);
本科
兩年
英語(二)、高等數(shù)學、管理系統(tǒng)中計算機應用、國際貿易管理與實務、管理學原理、財務管理、金融理論與實務、企業(yè)經營戰(zhàn)略、組織行為學、質量原理、企業(yè)管理咨詢、合同法(輔修)、行政法學(輔修)。
國際貿易
???/p>
兩年
高等數(shù)學、法律基礎、計算機應用基礎、英語、國際貿易實務、國際金融、國際商法、中國對外貿易、WTO知識概論、市場營銷學等
本科
兩年
國際市場營銷學、世界市場行情、國際商務談判、企業(yè)會計學、國際運輸與保險、西方經濟學、外國經貿知識選讀、涉外經濟法、經貿知識英語等
金融管理
???/p>
兩年
證券投資分析、保險學原理、銀行會計學、商業(yè)銀行業(yè)務與管理、貨幣銀行學、財政學、經濟法概論、基礎會計學、管理學原理等
本科
兩年
管理會計實務、國際財務管理、公司法律制度研究、英語(二)、電子商務概論、組織行為學、風險管理、高級財務管理、審計學、政府政策與經濟學等
會計(電算化)
???/p>
兩年
英語(一)、大學語文、高等數(shù)學(一)、基礎會計學、國民經濟統(tǒng)計概論、數(shù)據庫及應用、財政與金融、會計電算化、成本會計、財務管理學、計算機應用基礎、經濟法概論(財經類)
本科
兩年
高等數(shù)學(二)、、英語(二)、數(shù)據結構、審計學、管理學原理、通用財務軟件、計算機網絡基礎、財務報表分析(一)、金融理論與實務、高級財務軟件、操作系統(tǒng)。加考課程:會計電算化、財務管理學、成本會計、基礎會計學、政治經濟學(財經類)
人力資源
管理
專科
兩年
管理學原理、組織行為學、人力資源管理學、人力資源經濟學、企業(yè)勞動工資管理、勞動就業(yè)論、社會保障、勞動與社會保障法、公共關系學、應用文寫作等
本科
兩年
企業(yè)戰(zhàn)略管理、人力資源戰(zhàn)略與規(guī)劃、人力資源培訓、人事測評理論與方法、人力資源薪酬管理、績效管理、人力資源開發(fā)管理理論與策略、管理信息系統(tǒng)等
文化事業(yè)
管理
???/p>
兩年
英語(一)、寫作、中國文化概論、文化管理學、文化行政學、文化政策與法規(guī)、文化經濟學、文化策劃與營銷、藝術概論、社會學概論、民間文學、計算機
文化產業(yè)
本科
兩年
英語(二)、中國文化導論、文化產業(yè)與管理、文化產業(yè)創(chuàng)意與策劃、文化市場與營銷、外國文化導論、媒介經營與管理、文化服務與貿易
經濟信息
管理
???/p>
兩年
高等數(shù)學、計算機網絡基礎、計算機應用技術、計算機軟件基礎、計算機組成原理、經濟信息導論、計算機信息基礎、信息經濟學等
本科
兩年
英語(二)、應用數(shù)學、中級財務會計、計算機網絡技術、社會研究方法、網絡經濟與企業(yè)管理、數(shù)據庫及應用、電子商務概論、高級語言程序設計、應用數(shù)理統(tǒng)計、經濟預測方法。
游戲軟件
開發(fā)技術
專科
兩年
英語(一)、高等數(shù)學、計算機游戲概論、高級語言程序設計、游戲作品賞析、計算機網絡技術、游戲軟件開發(fā)基礎、市場營銷、動畫設計基礎等
本科
兩年
英語(二)、游戲創(chuàng)意與設計概論、可視化程序設計、藝術設計基礎、多媒體應用技術、DirectX、Java語言程序設計、游戲開發(fā)流程與引擎原理、游戲架構導論、軟件工程、游戲心理學等
電子商務
???/p>
兩年
電子商務英語、經濟學(二)、計算機與網絡技術基礎、市場營銷(三)、基礎會計學、市場信息學、國際貿易實務(三)、電子商務概論、商務交流(二)、網頁設計與制作、互聯(lián)網軟件應用與開發(fā)、電子商務案例分析、綜合作業(yè)
本科
兩年
英語(二)、數(shù)量方法(二)、電子商務法概論、電子商務與金融、電子商務網站設計原理、電子商務與現(xiàn)代物流、互聯(lián)網數(shù)據庫、網絡營銷與策劃、電子商務安全導論、網絡經濟與企業(yè)管理、商法(二)
信息技術
教育
本科
兩年
英語(二)、物理(工)、數(shù)據庫原理、數(shù)據結構、計算機網絡與通信、計算機系統(tǒng)結構、軟件工程、數(shù)值分析、面向對象程序設計、計算機輔助教育、高級語言程序設計、數(shù)字邏輯、中學信息技術教學與實踐研究
計算機
及應用
專科
兩年
大學語文、高等數(shù)學、英語(一)、模擬電路與數(shù)字電路、計算機應用技術、匯編語言程序設計、數(shù)據結構導論、計算機組成原理、微型計算機及其接口技術、高級語言程序設計(一)、操作系統(tǒng)概論、數(shù)據庫及其應用、計算機網絡技術
本科
兩年
英語(二)、高等數(shù)學、物理(工)、離散數(shù)學、操作系統(tǒng)、數(shù)據結構、面向對象程序設計、軟件工程、數(shù)據庫原理、計算機系統(tǒng)結構、計算機網絡與通信
電子政務
???/p>
兩年
行政管理學、公文寫作與處理、公共事業(yè)管理、行政法學、經濟管理概論、辦公自動化原理及應用、政府信息資源管理、電子政務概論、管理信息系統(tǒng)、計算機應用技術
本科
兩年
英語(二)、公共管理學、電子政務理論與技術、政府經濟學、信息化理論與實踐、網站建設與管理、計算機網絡與通信、電子政務案例分析、信息與網絡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