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2-06-12 12:46:53
序言:寫作是分享個人見解和探索未知領域的橋梁,我們?yōu)槟x了8篇的網管技術樣本,期待這些樣本能夠為您提供豐富的參考和啟發(fā),請盡情閱讀。
【關鍵詞】電力通信 網管 通信標準 融合 網關
電力通信為電網安全、經濟、穩(wěn)定運行提供保障,同時也是電力系統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保證通信網絡及網絡設備的良好運行,分別建設了各自的網絡管理系統,為通信網絡及網絡設備的正常運行提供監(jiān)測及控制手段。電力通信網管網絡互聯接口標準在底層普遍采用TCP/IP協議。網絡互聯的高層標準接口有多種可選擇的國際標準,如:Q3接口的公共管理信息協議標準(CMIP)、互聯網中流行的簡單網絡管理協議標準(SNMP)、近年來發(fā)展迅速的公共對象請求體系標準(CORBA)以及大量的專用協議標準等。這些標準都在一定的領域中得到應用并有其優(yōu)點和不足。鑒于目前尚未形成一個統一的高層標準接口協議的原因,電力通信網網管系統的建設應強調可接受多種標準接口協議的能力,以保障網管系統之間具有較強的互聯能力。
本文研究一種多網絡管理通道融合的技術,使網絡管理系統可接受多網絡通道、多接口及多標準協議,提高網管系統對于多網管通道的兼容性、融合性,提升與不同類型網絡設備互聯互通的能力,實現電力通信網絡管理的一體化和標準化。
1 多網管通道融合系統結構及功能
1.1 系統結構
電力通信多網管通道融合系統位于各電力通信設備的網管系統與上級調度或綜合網管之間,把不同廠商的電力通信設備網管數據集中到同一個通信傳輸通道進行傳輸,將不同設備的網管數據發(fā)送到上級調度或綜合網絡管理軟件上;反之,上級調度或綜合網絡管理軟件的數據經過集中通道傳輸后能夠分發(fā)到各自的通信設備上。中途網管數據透明傳輸。電力通信多網管通道融合系統結構如圖1所示。
1.2 系統功能
多網管通道融合系統主要功能是實現通信通道融合和標準協議轉換。實現設備網管到融合系統的多通道融合,進行設備網管數據到級調度或綜合網管的融合及分發(fā)。同時具有網絡管理的功能。
1.2.1 通道融合和協議轉換
通道融合分為兩部分:第一是系統與設備網管的通道建立和數據交互,第二是系統與上級調度或綜合網管之間的通道建立和數據交互。設備網管一般采用CORBA,WebService,SNMP等標準提供北向接口,系統實現對以上北向接口的接入,并且對上提供CORBA北向接口。分別建立相互獨立的通道,同時進行數據的收發(fā)和數據的解析、編碼、封裝。系統對數據的融合處理:依據各標準協議從各設備網管獲取實時數據,通過系統網關進行上行數據的協議轉換,形成實時數據庫;從上級調度或綜合網管所獲取的命令指令,通過網關進行下行數據的協議轉換,采用定位分發(fā)機制通過相應的通道發(fā)送給相應設備網管。
1.2.2 系統管理
實現對接入網管及設備的運行方式、計算機運行狀態(tài)、設備冗余、故障切換和監(jiān)視和管理。包括用戶管理、權限管理、通道接入認證配置、系統配置、日志管理。
1.2.3 設備管理
對各種通信設備的矢量拓撲圖、設備對象仿真圖形的展示;查看每一個接入網管的設備列表。查看網管設備板卡、設備端口、設備VLAN信息;接收和查看網管端產生并經過融合平臺進行匯集和處理后的告警信息,以及生成各類數據統計報表。
1.2.4 網絡狀態(tài)監(jiān)控
監(jiān)測各通道狀態(tài):監(jiān)控每一網管主機的連接狀態(tài)和運行狀態(tài);監(jiān)控各個網管系統中各個設備的運行情況。
1.2.5 Web
系統以Web服務的形式進行。包括網絡設備及拓撲圖、收到的報警信息、以及統計報表。當Web瀏覽器提出對某設備網絡及設備查詢時,從實時數據庫讀取數據并。
2 多網管通道融合的關鍵技術
2.1 系統模型
系統主要由應用管理、通道管理、實時數據庫、歷史數據庫、抽象通道、抽象網關、Web服務組成。其中通道管理是核心組件,包含多個抽象通道和抽象網關。通道和網關之間存在1對1的關系。依照此關系,模型包含對設備網管和對上提供北向接口的通信。北向接口由CORBA客戶端執(zhí)行功能。應用管理負責各個功能部件之間的數據交互。系統模型如圖2所示。
2.2 實時數據模型
如圖3所示,實時數據模型是對象的容器,維護全部網絡設備運行數據。同時維護設備端點和連接點等設備之間連接關系信息。實時數據模型對外提供網絡集合、設備對象、數據集分組、數據點、設備端點、連接點、拓撲操作等的訪問接口。
2.3 網關信息轉換
網關是在各種協議和實時數據模型之間進行信息轉換的中間環(huán)節(jié)。包括網絡單元信息的轉換、網絡信息轉換、網絡拓撲分析三個部分組成。網絡元素信息轉換是獲取網絡單元功能和網絡單元物理部分所需的信息與實時數據模型之間的轉換。網絡信息轉換是邏輯上的網絡信息與實時數據模型之間的數據轉換。網絡拓撲分析綜合以上信息,得出各個網絡單元實體之間的關聯關系、網絡物理和邏輯的拓撲連接。網關信息轉換模型如圖4所示,
2.4 通道融合
系統接入某設備網管系統時,動態(tài)創(chuàng)建相應的網關讀取其網絡元素信息和網絡
信息并轉換到到實時數據模型。同時給此通道進行ID+IP標識對標識并納入通道管理。以此類推接入多個設備網管系統,以不同ID+IP標識區(qū)分各個被管網絡。在實時數據模型中形成整體網絡管理模型。同時對上提供北向接口,使外部獲取整體網絡信息。
3 多網管通道融合的技術實現流程
(1)依據配置建立與被管設備網管的網絡通道,以及建立北向接口的網絡通道。并且在各個通道中動態(tài)創(chuàng)建并啟動相應的協議網關進行通信。
(2)通過各協議網關從設備網管獲取其網絡單元信息和網絡信息。動態(tài)建立自定義網絡管理模型的實時數據庫,保存一份從各設備網絡系統的網絡單元和網絡實時信息。并通過此信息動態(tài)建立網絡拓撲結構及連接關系。
(3)建立CORBA北向接口,給上層系統提供全網網絡單元信息和網絡信息。數據來源于本地實時數據模型及實時數據庫。從北向接口所獲取的命令指令通過網關進行編碼,采用定位分發(fā)機制通過相應的通道發(fā)送給相應的設備網管執(zhí)行命令。
(4)以WebService形式進行信息,依據采集的網絡單元信息和網絡信息動態(tài)生成所管網絡的網絡拓撲以及設備網管狀態(tài)并進行圖形方式展示。
(5)將接收的報警信息以消息總線的形式,提供報警查詢接口。
(6)將實時數據記錄入庫,并依據配置自動生成報表,提供報表查詢接口;提供信息查詢接口,以進行網絡及設備信息查詢功能、資源管理等功能。
4 結語
本文在分析多網管通道融和功能的基礎上,使用組件及UML技術設計了多通道融和系統結構,分析了系統模型、實時數據模型、信息轉換、通道融合等關鍵技術,給出了多網管通道融合的技術實現。本文設計的多網管通道融合技術可為網絡管理的標準化提供有效的技術保障。
參考文獻
[1]張宏偉.淺析電力通信綜合網管系統設計[J].通信電源技術,2014,32(2):73-74
[2]喬晶峰,劉超.通信網綜合網管軟件設計方法研究[J].科技創(chuàng)新與應用,2015(23).
[3]王雅娟,蔡耀廣.大規(guī)模電力傳輸網網管通道組織方法研究[J].電力信息與通信技術;2014(09).
作者單位
關鍵詞 移動通信;網管;安全域
中圖分類號:TN92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7597(2013)031-054-03
1 地市移動通信網管系統現狀分析與改造目標
1.1 概要
移動通信網管網是移動通信網絡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移動通信網隨著近年業(yè)務的不斷發(fā)展,網元數量急劇膨脹,網元網管網業(yè)務接入范圍不斷擴大,突顯出移動通信網管網絡前期規(guī)劃性與前瞻性不足,無法滿足移動通信網管業(yè)務快速發(fā)展的需求。
面對新的形勢,移動通信網管系統應從戰(zhàn)略角度出發(fā),優(yōu)化現有網絡資源,全面改造、優(yōu)化網管網,整體提升網絡帶寬和轉發(fā)能力,通過安全域劃分技術進一步增強全網的系統安全性,保障網管網的穩(wěn)定運行。
1.2 移動通信網管現狀問題分析
某地市網管網拓撲如下。
上述地市的網管網絡現狀具有普遍的代表意義,存在問題包括:①核心節(jié)點為單節(jié)點,存在嚴重隱患。核心節(jié)點一旦宕機,本地網絡、省公司互聯網絡將全部中斷;②層次不清,結構復雜。全網均采用小型路由器層層串接,缺乏規(guī)劃性,造成網絡結構復雜。全網沒有明確的匯聚節(jié)點,只有一個核心單節(jié)點。路由協議基本采用靜態(tài)路由方式,造成維護上的不便和故障定位時間的延長;③單鏈路隱患嚴重,且?guī)挷蛔?。全網基本采用了單鏈路的組網方式,新舊網元的網管接入無法滿足雙鏈路需求。路由串接現象嚴重,例如從該拓撲上最長一條路由上看,由起點端路由到末端路由要經過7臺小型路由器,且全為單鏈路,只要其中一個有問題,該方向的網管數據信息就會發(fā)生中斷;④網管系統的安全性無從實現。由于該類型組網未劃分明顯的安全域,缺乏清晰的網絡層次架構,應該安全性策略無從實現,無法對終端、網元等設備進行相關的安全控制。
1.3 改造目標
針對上述現狀與問題,移動通信網管系統改造與安全域劃分的技術目標應為:①解決網絡核心骨干節(jié)點的故障隱患,提高網管網絡的穩(wěn)定性;②實現網管網絡三層架構、動態(tài)路由骨干層的模式,滿足對網元接入管理的要求,滿足快速增長的網絡擴張,提高快速定位故障的能力,提高用戶滿意度;③提高網管網絡傳輸層面的傳輸速率,滿足網管數據大量傳輸需求;④滿足網管網絡對承載大容量服務器的應用需求;⑤滿足網管網對于安全域劃分的需求,實現終端、網元的分離,實現各生產功能區(qū)的劃分,滿足進一步建立安全控制策略的基礎網絡條件。
2 網管網改造與安全域建設建議
2.1 地市網管網建設的原則和標準
1) 地市網管網的業(yè)務功能定位。地市網管DCN規(guī)劃設計要以業(yè)務為導向,充分滿足網管服務器、各類網元網管接入和生產終端接入的發(fā)展需要,做好網絡長遠規(guī)劃,在實施中結合網絡和業(yè)務實際情況,平滑演進,做好遠期和近期的結合,充分保護現有投資,提高投資效益。
2 ) 地市網管網的建設的原則。地市網管中心負責對地市的網管網絡進行匯聚接入及管理,規(guī)范地市的網元系統、網管服務器及生產終端統一接入及日常維護管理,對地市的網管網絡進行安全域劃分,進行模塊化的組網。網管網的建設必須滿足安全性、可靠性和可擴展性的需求,滿足網管業(yè)務的橫向與縱向發(fā)展需要。
3) 地市網管網的建設標準。按網絡層面來劃分,應分成路由、匯聚和接入三個層面。路由層負責與省公司MDCN的對接,同時滿足本地網管終端接入網與網元接入網之間的路由調度;匯聚層負責三層VLAN的終結、提供主備雙平面保護,匯聚由各局樓接入設備;接入層包括各局樓的樓層級接入交換機、OSS、GPRS等核心系統。
按網絡功能來劃分,應將地市網絡劃分為4部分:核心路由區(qū)、核心生產區(qū)、網元接入區(qū)、日常操作維護區(qū)。
4) 網管網規(guī)劃與L-MDCN建設對比分析。
①地市網管網的特點分析:網管網作為地市生產支撐所需的核心網絡,必須在安全性、可靠性、可擴展性得到充分的保證。
根據其為網元接入這一業(yè)務特點,網管網必須保證高度的可靠性和可擴展性,因此必須能為接入層提供雙平面路由保護策略;
根據其終端接入能直接對核心網元進行操作這一應用特點,網管網必須保證高度的安全性,因此必須能應用一定的技術手段,如省級接入終端認證系統,對接入用戶進行身份認證與路由權限區(qū)分,實行分權管理。同時,為保證終端網絡接入不影響網元網絡的正常運行,如因終端的病毒感染而導致的網絡攻擊、病毒擴散對網元網絡的影響,在地市網管網內部,還需將終端網絡與網元網絡分成兩個相對獨立內網,只在地市網管核心路由層以靜態(tài)路由方式溝通,方便對終端接入網絡的進一步嚴格管控。
②地市L-MDCN特點分析:地市L-MDCN構想,是基于建設一張融合計費、BOSS、營業(yè)廳接入與客戶服務支撐的本地數據網絡。
L-MDCN在于建設承載多類復合應用的內部網絡,其以為客戶需求為導向,為客戶提供業(yè)務開通、帳單查詢、客戶投訴問題解決等內部網絡功能。
L-MDCN網絡部署特點一般不需要雙平面路由保護結構,不需要嚴格的終端接入安全授權劃分。同時營業(yè)廳、客戶服務支持線路的部署存在隨機性,導致其網絡部署將沒有完整的接入層結構,而是通過專線方式形成接入網。
綜上所述,網管網的高安全性與可靠性原則使其不宜與L-MDCN融合成一張網絡。如果用網管網的雙平面路由保護網去接入營業(yè)廳、客戶服務終端,顯然過于浪費資源;同時營業(yè)廳終端的接入,也不利終端安全性(病毒感染與非法身份)管理。因此,建議網管網獨立組網,不與其他業(yè)務網絡混用。
2.2 目標網管系統網絡結構規(guī)劃
根據網管網絡的不同功能,將網管網絡劃分為4部分:核心路由區(qū)、核心生產區(qū)、網元接入區(qū)、日常操作維護區(qū)。
1)核心路由區(qū):在核心路由區(qū)采用2臺路由設備,分別負責匯聚地市網管系統網元接入跟終端接入,實現整個地市網管網的路由匯聚,同時負責地市與省中心網絡的連接,該功能區(qū)與省公司對應區(qū)通過純三層鏈路連接,不透傳二層VLAN。
2)核心生產區(qū):核心生產區(qū)為集中放置的網元OMC系統、撥測系統、動環(huán)核心服務器、集中采集機等網管支撐系統,經交換機匯聚后接入核心路由區(qū)。該區(qū)域內網關終結在匯聚交換機。
3)網元接入區(qū):實現地市各局樓的網元接入,網元類型包括傳輸網元、核心網網元、無線網網元、CE設備、業(yè)務系統網管接入點、動環(huán)前置機、其他類網元網管前置采集機等。
4)日常操作維護區(qū):包括地市各局樓生產終端,該部分所有終端通過位于本機房的網絡設備接入后,匯聚至局樓匯聚交換機,三層網關終結到局樓匯聚交換機。局樓匯聚交換機與核心路由設備采用三層互聯,不透傳二層VLAN。該功能區(qū)終端訪問本地市各功能區(qū),可以通過本地網管網絡訪問,但是訪問省中心及其余地市設備必須經過省中心通過策略路由強制認證。
2.3 地市網管DCN各層次網絡設備功能定義
3 路由組織規(guī)劃
1) 網管骨干路由與省網管路由設置規(guī)劃。①地市網管骨干路由與省網管中心之間,使用2根等價交叉互聯;②在路由規(guī)劃方面地市與省公司互聯使用一個OSPF路由域。地市核心路由與三層匯聚交換機之間互聯使用另一個路由域。
2 ) 地市網管核心路由器和終端核心路由器設置規(guī)劃。地市核心需要兩臺核心路由設備,網管核心路由和終端核心路由??紤]到地市終端直接訪問地市網元的便利,增加二者之間的物理鏈路連接,采用如下組網方式:①地市網管核心路由與終端核心路由之間,使用1根POS光纖互聯;②在路由規(guī)劃方面,地市網管核心設備與終端核心設備之間使用靜態(tài)路由,該部分靜態(tài)路由僅用于地市終端和網元之間的互聯不到省公司;③在路由域內不再添加路由連接至CMNET,OA網,BOSS網和IP承載網。
3) 地市網管網元核心路由和三層匯聚交換機互聯規(guī)劃。網元網管接入骨干層由一臺核心路由器和兩臺三層交換機組成。
①同局樓核心路由與三層匯聚交換機之間,使用裸纖直聯;異局樓核心路由與三層交換機之間采用POS光口連接;②核心路由與三層匯聚交換機之間互聯使用一個OSPF路由域,該路由域區(qū)別于核心路由與省公司之間的OSPF。根據實際情況在兩個OSPF路由域之間使用access-list配合route-map進行路由重之間的控制;③在路由域內不添加路由連接至CMNET,OA網、BOSS網,和IP承載網。
4) 地市網管終端核心路由和三層匯聚交換機互聯規(guī)劃。終端網管接入骨干層由一臺核心路由器和一對三層交換機組成。
①同局樓核心路由與三層匯聚交換機之間,采用裸纖直聯;異局樓核心路由與三層交換機之間采用POS光口連接;②核心路由與三層匯聚交換機之間互聯使用一個OSPF路由域,該路由域區(qū)別于核心路由與省公司之間的OSPF。根據實際情況在兩個OSPF路由域之間使用access-list配合route-map進行路由重之間的控制;③終端二層接入交換機與三層交換機之間采用單鏈路連接,三層交換機不起VRRP;④在路由域內不添加路由連接至CMNET,OA網、BOSS網,和IP承載網。
5) 地市三層匯聚交換機和網元接入二層交換機互聯規(guī)劃(網元)。網元二層交換機部署于各局樓樓層,每樓層一臺,負責次要網元網管的接入,主要包括動力、環(huán)境、傳輸系統的接入,其與網元網管線路之間采用單鏈路連接,互連規(guī)劃:所有局樓網元接入二層交換機直接跟三層匯聚交換機Trunk連接。
6) 地市三層匯聚交換機和局樓終端接入二層交換機互聯規(guī)劃(終端)。終端二層交換機部署于各局樓樓層、分公司網絡部辦公點,每樓層一臺,主要負責各維護終端接入、提供各機房設備網管調測、日常維護的網絡入口:①考慮到各局樓終端對網絡的實時性和冗余性的要求不高,為了節(jié)省組網開支,采用圖中的非冗余組網方案;②所有局樓終端接入二層交換機直接跟三層匯聚交換機Trunk連接。
7) 終端接入三層交換機與MA5200F互連規(guī)劃。
地市部署兩臺MA5200F位于核心局樓,用于本地操作維護終端訪問省公司或者其他地市服務器時,進行認證所用。
①MA5200分別采用兩根等價鏈路與三層匯聚交換機交叉連接;②所有終端在訪問省公司或其他地市服務器時,通過路由策略到MA5200進行認證,認證成功后方可進行路由訪問。
4 實踐性改造成效
根據上述技術研究,選取了某地市作為移動通信網管系統改造與安全域劃分技術實踐單位,通過實際的部署,取得了以下成效:
1) 解決核心節(jié)點雙路由問題。改造后,本地網管與省公司MDCN之間的連接由單節(jié)點變?yōu)殡p節(jié)點,解決了之前嚴重的核心單節(jié)點故障隱患問題,網絡保障得到極大提升。
2) 網絡結構層次更為清晰。改造完成后,全網呈現核心層、匯聚層和接入層三層清晰架構,各層網絡功能明晰。解決了之前多節(jié)點路由鏈路問題。使用了安全性更好的OSPF協議、VRRP協議和生成樹協議分別部署于網絡各層,從而保證了各層之間的鏈路保護,避免了改造之前全網靜態(tài)路由安全性低、維護煩瑣、故障率高的問題。
3) 提供了更為全面的網管接入能力。
改造后,地市網管網提供了全面的接入能力,體現在:①豐富而充足的接口類型。在骨干層和匯聚層,改變了以往只能提供低速率E1接口和FE口的狀況,轉而能提供光纖GB口和100/1000 M FE口,在骨干層,通過與本地PON系統配合,能更有效地節(jié)約傳輸資源,同時也能提供更高的骨干帶寬保證。骨干帶寬由之前的10 M MSTP線路轉化為現在的100 M/1000 M光纖線路。充足的接口數量也為本局樓內骨干設備直連提供了方便,從而為骨干設備提供了更好的雙鏈路保護措施;②充足的帶寬保證。改造后,全網實現了100 M全通路網絡,徹底根除了之前接入層E1帶寬瓶頸。為例如機房視頻監(jiān)控(單鏈路20 M以上帶寬)、網管信令數據采集(單鏈路30 M以上帶寬)、中興短信數據采集(單鏈路15 M以上帶寬)等高速率需求的新網管業(yè)務提供了可行性接入通道。
4) 網絡故障率得到極大降低統計顯示,改造完成后,地市網管故障率下降了80%。
5) 終端與網元網絡分離,使網絡安全性得到充分保障本次改造的一個重要思路在于進行安全域劃分,將網元網絡與終端網絡相分離,提高了全網的安全性,主要體現在:
①改造后,終端網絡一旦出現病毒爆發(fā)(病毒庫更新速度往往慢于病毒爆發(fā)速度),可以通過迅速控制終端網絡,從而保證網元網絡的正常運行;②終端網絡對于網元的訪問也變的更加可控制,通過制定IP路由策略,可以實現對特定網元限制特定IP訪問等安全性措施;③可以通過加載認證系統達到對終端訪問行為進行審計的功能;④對于未來的VPN動態(tài)口令卡接入用戶,可以提供更為嚴格的路由安全策略;⑤在網元網絡上,接入層提供了雙路由接入能力,從而滿足了集團公司關于網元雙路由接入網管網的技術規(guī)范需求,網元網管斷連概率降低,網絡KPI質量保證得以提升。
綜上所述,地市移動通信網管系統可通過一定的網絡改造,加以劃分安全域,從而可以為網絡支撐的高速性、安全性、可管理性提供強有力保障。
參考文獻
[1]歐繼宏,張宇.移動通信網管數據處理層的XML解決方案[J].計算機與數字工程,2006.
【關鍵詞】 ASON;管理平面;傳送網
1 ASON技術概述
光網絡作為整個電信網絡的基礎網絡之一,發(fā)展較快。隨著數據業(yè)務的急劇增長,數據業(yè)務對于光網絡傳送帶寬提出了動態(tài)分配的要求,新型的具有智能性的光網絡模型――自動交換光網絡(ASON)應運而生。智能光交換技術(ASON)采用了光層的交換技術,能夠自動實現帶寬的智能化配置,可以從根本上解決光網絡帶寬調度帶來的互聯網發(fā)展迅猛以及電信分組業(yè)務量的不斷增長問題。
2 ASON管理平面體系
ASON的管理平面包括對傳送平面的管理和控制平面的管理。對傳送平面的管理比較接近傳統的光網絡管理系統功能,其主要內容包括網元層的設備管理和部分連接管理?;竟芾砉δ馨ǎ河布渲霉芾?、設備故障管理、設備性能管理、業(yè)務管理(主要是對業(yè)務匯聚和業(yè)務梳理功能的管理)、設備告警管理、基本安全管理、地址配置管理、對數據通信網(DCN)的管理等、計費管理等。對控制平面的管理功能主要包括:連接管理、拓撲管理、策略管理、實體配置管理、業(yè)務管理、故障告警管理、安全管理等等。
ASON管理平面實施對傳送平面、控制平面以及數據通信網(DCN)的管理功能,控制平面、傳送平面和DCN將各自發(fā)生的事件、告警、性能等管理信息上報給管理平面,由管理平面來確保所有平面之間的協同工作。而DCN作為服務層網絡,為管理平面、控制平面、傳送平面內部以及三者之間的通信提供傳送通路,主要承載與控制平面相關的分布式信令消息和與傳送平面相關的管理信息。
3 管理平面與其他平面間的接口
3.1 管理平面和控制平面接口
NMI-A接口是管理平面和控制平面信息交互的通道,是管理平面實現對控制平面管理功能的重要手段。NMI-A按照對控制平面網絡管理的需求分析,定義控制平面的信息模型。管理平面可通過NMI-A接口實現對控制平面的管理,更確切地說是實現對控制平面管理對象的管理。NMI-A接口中流過的管理信息類型包括配置信息、性能信息、故障信息、連接信息、資源發(fā)現信息等。
3.2 管理平面和傳送平面接口
NMI-T按照傳送平面網絡管理的需求分析,定義傳送平面的網管信息模型,使用CORBA技術定義互操作的接口,設計網絡管理操作的流程。對傳送網絡單元的管理主要完成以下的操作。
3.2.1 配置管理
配置管理主要完成網絡初始創(chuàng)建階段傳送網絡資源的配置,包括創(chuàng)建網絡拓撲(如配置子網絡、劃分網絡區(qū)域、添加網絡節(jié)點、配置初始網絡鄰居關系等),配置各種傳送網元的性能參數等。在網絡運行維護階段,主要完成與網絡故障維護相關的配置操作。
3.2.2 連接管理
主要完成永久連接的創(chuàng)建、刪除、調整以及維護操作。對用于軟件交換連接(SPC),完成其用戶網絡部分連接的創(chuàng)建、刪除、調整以及維護操作。這些連接指令都通過NMI-T接口下達。
3.2.3 性能管理
性能管理主要完成傳送網絡資源的性能監(jiān)測與維護管理。性能管理包括性能質量保證、性能監(jiān)測、性能管理控制以及性能分析等功能。主要包括3個功能模塊:性能監(jiān)測事件處理模塊、性能監(jiān)測數據收集模塊與歷史記錄功能模塊。
3.2.4 故障管理
故障管理功能主要完成傳送網絡資源的故障管理維護操作。故障管理又劃分為故障監(jiān)測、故障隔離、故障等級劃分與設置、故障報告等。
4 ASON管理功能定位及特征
由于自動交換光網絡更注重在網絡層面提供電路的動態(tài)調度能力,因此與傳統傳送網網管系統相比,ASON網管系統應定位在網絡管理層,側重于提供對全網的面向連接的管理能力。以前僅配置網元層管理系統也可管理傳輸設備的方式現在已經不再滿足ASON的網絡管理需求。與傳統光傳送網網管相比,ASON網絡管理具有以下特征:
(1)ASON網絡管理在功能上主要分為傳送平面管理和控制平面管理兩大部分。其中傳送平面管理與傳統管理功能完全相同,它在傳統網管基礎上進行了功能上的擴展。
(2)ASON控制平面實質上是將過去管理平面中的控制功能分離出來,通過標準接口(NNI/UNI)和信令方式實現分布式的開放控制。因此,從這個角度考慮,ASON管理系統由于增加了控制平面,ASON的管理與傳統光傳送網網管相比又增加了很多智能的管理功能。
(3)由于ASON網管更側重于網絡層端到端的連接管理功能,為了簡化ASON網管系統的結構,ASON網管系統一般同時具有網元管理與網絡管理功能,提供統一的面向連接的網管平臺。其中,控制平面初始化配置、資源管理、控制域管理等與控制元件、端口和鏈路相關的管理功能應屬于網元管理層,呼叫與連接管理、保護與恢復管理、DCN管理、ASON新業(yè)務管理等功能應屬于網絡管理層。
(4)ASON網絡是一個智能動態(tài)的網絡,ASON網絡管理應能實時準確的反映網絡的動態(tài)特性,主要體現在自動發(fā)現、資源統計、連接管理和保護恢復管理等智能管理功能上。
5 ASON網管系統發(fā)展的展望
5.1 ASON網絡管理在光傳送網體系結構中的位置
ASON具有自身的網管系統,它是光傳送網網管體系結構的一個組成部分。在邏輯上,ASON網管系統與SDH網管系統、WDM網管系統并行管理光傳送網,它們屬于同一層面。ASON組建初期,網絡應配備自身的網管系統,一般采用設備廠家的ASON網管系統,將ASON與其它光傳送網(SDH和WDM)分開進行管理。只要求ASON的網管系統管理好ASON設備本身,ASON網管與目前的SDH網管的協調工作通過維護人員實現。
5.2 與SDH網管之間的協調
ASON網在光傳送網體系中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在很長一段時期,它需要與SDH網絡共同完成全程全網的業(yè)務調度。因此,在以下情況中,要求ASON網管應與SDH網管系統相互配合,來共同完成業(yè)務的調度和協調管理工作:
(1)跨環(huán)業(yè)務的調度與管理:包括SDH業(yè)務的端到端配置、告警、性能管理等;
(2)ASON節(jié)點構成SDH環(huán)網的組成部分,且占用了ASON資源,所涉及的管理包括交叉連接的指配、環(huán)保護倒換管理、業(yè)務調試等;
(3)日常維護:包括端到端的故障定位、端到端業(yè)務的告警統計和性能趨勢分析、SDH業(yè)務的端到端環(huán)回測試等。
因此,ASON網絡管理應采取以ASON網管系統管理為主,需要時應與SDH網管系統相配合來協調管理整個傳送網,充分發(fā)揮ASON網在傳送網中的智能化電路調度作用。
5.3 綜合網管問題
ASON設備的管理可分階段不斷完善。在ASON技術應用初期,可先采用廠家提供的網管系統管理ASON設備。在ASON網絡和網管系統運行穩(wěn)定后,可考慮將ASON的網絡管理納入到運營商綜合網管之中,最終實現全網的統一管理。
參考文獻:
[1]孫友偉,現代通信新技術新業(yè)務.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2004.
[2]張杰,自動交換光網絡ASON,人民郵電出版社,2004.
計算機網絡管理從功能上講一般包括配置管理、性能管理、安全管理、故障管理等。由于網絡安全對網絡信息系統的性能、管理的關聯及影響趨于更復雜、更嚴重,網絡安全管理還逐漸成為網絡管理技術中的一個重要分支,正受到業(yè)界及用戶的日益深切的廣泛關注??赡芤舱怯捎诰W絡安全管理技術要解決的問題的突出性和特殊性,使得網絡安全管理系統呈現出了從通常網管系統中分離出來的趨勢。
當前,網絡管理技術主要有誕生于internte家族的snmp是專門用于對internet進行管理的,雖然它有簡單適用等特點,已成為當前網絡界的實際標準,但由于internet本身發(fā)展的不規(guī)范性,使snmp有先天性的不足,難以用于復雜的網絡管理,只適用于tcp/ip網絡,在安全方面也有欠缺。已有snmpv1和snmpv2兩種版本,其中snmpv2主要在安全方面有所補充。隨著新的網絡技術及系統的研究與出現,電信網、有線網、寬帶網等的融合,使原來的snmp已不能滿足新的網絡技術的要求;cmip可對一個完整的網絡管理方案提供全面支持,在技術和標準上比較成熟.最大的優(yōu)勢在于,協議中的變量并不僅僅是與終端相關的一些信息,而且可以被用于完成某些任務,但正由于它是針對snmp的不足而設計的,因此過于復雜,實施費用過高,還不能被廣泛接受;分布對象網絡管理技術是將corba技術應用于網絡管理而產生的,主要采用了分布對象技術將所有的管理應用和被管元素都看作分布對象,這些分布對象之間的交互就構成了網絡管理.此方法最大的特點是屏蔽了編程語言、網絡協議和操作系統的差異,提供了多種透明性,因此適應面廣,開發(fā)容易,應用前景廣闊.snmp和cmip這兩種協議由于各自有其擁護者,因而在很長一段時期內不會出現相互替代的情況,而如果由完全基于corba的系統來取代,所需要的時間、資金以及人力資源等都過于龐大,也是不能接受的。所以,corba,snmp,cmip相結合成為基于corba的網絡管理系統是當前研究的主要方向。在網絡應用的深入和技術頻繁升級的同時,非法訪問、惡意攻擊等安全威脅也在不斷推陳出新,愈演愈烈。防火墻、vpn、ids、防病毒、身份認證、數據加密、安全審計等安全防護和管理系統在網絡中得到了廣泛應用。雖然這些安全產品能夠在特定方面發(fā)揮一定的作用,但是這些產品大部分功能分散,各自為戰(zhàn),形成了相互沒有關聯的、隔離的“安全孤島”;各種安全產品彼此之間沒有有效的統一管理調度機制,不能互相支撐、協同工作,從而使安全產品的應用效能無法得到充分的發(fā)揮。
從網絡安全管理員的角度來說,最直接的需求就是在一個統一的界面中監(jiān)視網絡中各種安全設備的運行狀態(tài),對產生的大量日志信息和報警信息進行統一匯總、分析和審計;同時在一個界面完成安全產品的升級、攻擊事件報警、響應等功能。
但是,一方面,由于現今網絡中的設備、操作系統、應用系統數量眾多、構成復雜,異構性、差異性非常大,而且各自都具有自己的控制管理平臺、計算機網絡管理員需要學習、了解不同平臺的使用及管理方法,并應用這些管理控制平臺去管理網絡中的對象(設備、系統、用戶等),工作復雜度非常之大。另一方面,應用系統是為業(yè)務服務的;企業(yè)內的員工在整個業(yè)務處理過程中處于不同的工作崗位,其對應用系統的使用權限也不盡相同,計算機網絡管理員很難在各個不同的系統中保持用戶權限和控制策略的全局一致性。所以網絡管理的需求決定網管系統的組成和規(guī)模,任何網管系統無論其規(guī)模大小如何,基本上都是由支持網管協議的網管軟件平臺、網管支撐軟件、網管工作平臺和支撐網管協議的網絡設備組成。
網管軟件平臺提供網絡系統的配置、故障、性能以及網絡用戶分布方面的基本管理。目前決大多數網管軟件平臺都是在unix和dos/windows平臺上實現的。目前公認的三大網管軟件平臺是:hpview、ibmnetview和sunnetmanager。雖然它們的產品形態(tài)有不同的操作系統的版本,但都遵循snmp協議和提供類似的網管功能。
不過,盡管上述網管軟件平臺具有類似的網管功能,但是它們在網管支撐軟件的支持、系統的可靠性、用戶界面、操作功能、管理方式和應用程序接口,以及數據庫的支持等方面都存在差別??赡茉谄渌僮飨到y之上實現的netview、openview、netmanager網管軟件平臺版本僅是標準netview、openview、netmanager的子集。例如,在mswindows操作系統上實現的netview網管軟件平臺版本netviewforwindows便僅僅只是netview的子集。
網管支撐軟件是運行于網管軟件平臺之上,支持面向特定網絡功能、網絡設備和操作系統管理的支撐軟件系統。
網絡設備生產廠商往往為其生產的網絡設備開發(fā)專門的網絡管理軟件。這類軟件建立在網絡管理平臺之上,針對特定的網絡管理設備,通過應用程序接口與平臺交互,并利用平臺提供的數據庫和資源,實現對網絡設備的管理,比如ciscoworks就是這種類型的網絡管理軟件,它可建立在hpopen view和ibm netview等管理平臺之上,管理廣域互聯網絡中的cisco路由器及其它設備。通過它,可以實現對cisco的各種網絡互聯設備(如路由器、交換機等)進行復雜網絡管理
[論文摘要]網絡管理技術已經成為網絡技術中的一項關鍵技術,本文對網絡管理的基本概念、主要技術功能、及其應用和發(fā)展趨勢作一個綜合性的介紹。
一、網絡管理概念
伴隨著網絡的業(yè)務和應用的豐富,計算機網絡的管理與維護也就變得至關重要,尤其在大型計算機網絡中更是如此。在計算機網絡的質量體系中,網絡管理是一個關鍵環(huán)節(jié),網絡管理的質量將會直接影響網絡的運行的效率。一般來說,網絡管理就是通過某種方式對網絡進行管理,使網絡能正常高效地運行。其目的很明確,就是使網絡中的資源得到更加有效的利用。它應維護網絡的正常運行,當網絡出現故障時能及時報告和處理,并協調、保持網絡系統的高效運行等。國際標準化組織( ISO) 在ISO/ IEC7498 - 4 中定義并描述了開放系統互連(OSI) 管理的術語和概念,提出了一個OSI 管理的結構并描述了OSI 管理應有的行為。通常對一個網絡管理系統需要定義以下內容:
1、 系統的功能。即一個網絡管理系統應具有哪些功能。
2、網絡資源的表示。網絡管理很大一部分是對網絡中資源的管理。網絡中的資源就是指網絡中的硬件、軟件以及所提供的服務等。而一個網絡管理系統必須在系統中將它們表示出來, 才能對其進行管理。
3、網絡管理信息的表示。網絡管理系統對網絡的管理主要靠系統中網絡管理信息的傳遞來實現。網絡管理信息應如何表示、怎樣傳遞、傳送的協議是什么? 這都是一個網絡管理系統必須考慮的問題。
4、系統的結構。即網絡管理系統的結構是怎樣的。
二、網絡管理技術的功能
為了更好地管理不同廠家的網絡設備, 支持不同的網絡管理平臺,國際標準化組織( ISO) 制定了一系列的網絡管理標準。在OSI(開放式系統互聯參考模型) 的網絡管理模型中, 基本的網絡管理被劃分成五個功能, 即網絡故障管理、網絡配置管理、網絡性能管理、網絡計費管理和網絡安全管理。
1、網絡故障管理( Fault Management) :檢測、隔離并恢復網絡故障。在大型計算機網絡中,當發(fā)生故障時,往往不能及時準確地確定故障所在的位置。因此,需要有一個故障管理系統來科學地管理網絡發(fā)生的所有故障,并記錄每個故障的產生及相關信息,最后確定并排除那些故障,以保證網絡能提供連續(xù)可靠的服務。網絡故障管理功能主要包括:維護并檢查錯誤日志,形成故障統計;接收錯誤監(jiān)測報告并及時做出響應;跟蹤識別錯誤;執(zhí)行診斷測試等。
2、 網絡配置管理(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從網絡中獲取信息并根據這些信息對設備進行配置管理。一個計算機網絡通常是由多家廠商提供的設備相互連接而成的,各廠商設備之間需要交互設備的參數、狀態(tài)等信息,同時網絡系統常常是動態(tài)變化的,例如網絡系統本身要隨著用戶的增減、設備的維修或更新來調整網絡的配置,因此需要有網絡配置管理系統來支持這種調整和改變,使得網絡系統能正常有效地工作。網絡配置管理功能主要包括:網絡接點設備部件和端口的配置;網絡節(jié)點設備系統軟件的配置;配置操作過程的記錄統計等。
3、網絡性能管理( Performance Management) :分析和控制整個網絡的數據交換,為網絡用戶提供持續(xù)可靠的服務,使網絡資源的使用達到最優(yōu)化。網絡性能管理功能主要包括:自動生成網絡拓撲結構和網絡配置;實時監(jiān)測設備狀態(tài);網絡及相關設備的性能統計,包括網絡節(jié)點設備的利用率、網絡節(jié)點設備的CPU利用率、網絡節(jié)點設備的故障率、網絡出口線路的流量統計、網絡上各種業(yè)務量的統計;對歷史統計數據的分析等。
4、網絡計費管理(Accounting Management) :如果計算機網絡系統中的信息資源是有償使用的,需要記錄和統計網絡用戶使用網絡信息資源情況,從而進行計費。即使在非商業(yè)化的網絡上,仍需統計網絡線路的占用情況和不同資源的利用情況,以供決策參考。網絡計費管理功能主要包括:記錄和統計網絡資源的利用情況,設置計量單位、確定開銷、向用戶收費等。
5、網絡安全管理(Security Management) :計算機網絡系統需要網絡安全管理系統來確保網絡資源不被非法使用,以及網絡管理信息的機密性(防止未經授權的訪問) 和完整性(不被非法修改) 。網絡安全管理功能主要包括:控制對網絡資源和敏感信息的訪問,包括對網絡設備的訪問控制,對給定設備上某種應用的訪問控制以及對網絡協議的訪問控制等。
三、網絡管理技術的應用與發(fā)展
1、網絡管理應用:隨著信息化的普及,電子政務、電子商務等業(yè)務的大力推行,其他類型的中小型企業(yè)對于網絡管理也有了強烈的需求,對網絡的安全管理以及故障管理方面的應用趨勢尤為明顯,所以對于網絡管理者來說,如何有效地管理網絡,如何為現有網絡規(guī)劃網絡管理系統己變得尤為迫切。隨著用戶對網絡功能理解的進一步深入和大量企業(yè)級網絡應用的實施,網絡性能的管理也成了一個用戶關注的話題,用戶已經不再局限于網絡的聯通時間,而進一步要求網絡的性能能夠達到一定的水平,因為這樣才能夠滿足越來越多的企業(yè)級應用的需求。因此用戶對網管軟件的需求也隨之發(fā)生了相應的改變:網絡管理軟件從側重設備管理到側重業(yè)務管理,從側重故障管理到側重性能管理,更加側重系統的安全性和系統的互操作性等。而且用戶不再僅僅需要一個軟件產品,而是需要一個解決方案。用戶越來越不關注具體的網絡管理內容,而是關注與自己的業(yè)務相關的部分,比如用戶不希望關注網絡的拓撲結構如何, 而只希望關注他們的應用是否能夠在該網絡環(huán)境下正常的運行。由于業(yè)務網絡化的深入和統一網絡技術、產品的成熟。數據網絡將承載數據、語音和視頻等很多新型的網絡應用(如網絡電話系統、呼叫中心系統、統一信息系統、協同工作系統和視頻會議系統等) 。一方面,用戶需要通過穩(wěn)定可靠的傳送設備來保證網絡的管理性能;另一方面還需要網管軟件的強大功能保證網絡管理的靈活方便,,并能夠與多種類型、多廠商設備實現統一網管,正因為如此,新一代網絡管理軟件對應用性與管理性的要求也就必然更高。這樣才能適應網絡用戶的需求。其次就是運營管理。一方面,用戶需要運用性能卓越、可靠安全、智能化的網絡核心設備來構建他們的網絡;另一方面,他們不僅需要網絡本身,更看重的是網絡給他們帶來的應用。
2、網絡管理發(fā)展:隨著現代企業(yè)和網絡、通訊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企業(yè)網管軟件也不斷推陳出新,未來的網絡管理呈現如下發(fā)展趨勢。(1)多廠家、多技術的融合:隨著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和通訊技術的融合,統一的、綜合的網管正日益顯示出重要性。因為沒有哪個單獨的產品能滿足網管方方面面的需要,所以在購買回來的網管軟件的基礎上,往往需要進行二次開發(fā)或與別的網管產品進行集成。以前進行網管產品的集成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比如,廠商A 的產品要求運行在Unix 平臺上,而廠商B 的產品必須運行在WindowsNT 環(huán)境中;再有, 必須是廠商A 的某一指定版本與廠商B 的其一指定版本才能進行集成,任意一方單獨升級都會破壞這種集成。例如在電信環(huán)境中,以前在傳輸網、本地網、IP 數據網、電話網等分別由不同的部門維護,信息也不能共享。而用戶和運營商都要求通過一個控制臺能對多個互聯的網絡進行管理, 只有建立起多廠商的、多技術領域的綜合網管體系,才能符合需要。(2)基于Web 的網管:隨著基于Web 的網絡管理的出現,集成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決。用戶只需點擊URL 鏈接,就可以從一個系統轉到另一個系統,而無需考慮他們運行在何種平臺上?;赪eb 的網絡管理的實現有兩種方式。第一種方式是方式,即在一個內部工作站上運行Web 服務器() 。在這種方式下,網絡管理軟件作為操作系統上的一個應用,它介于瀏覽器和網絡設備之間。在管理過程中,網絡管理軟件負責將收集到的網絡信息傳送到瀏覽器(Web 服務器),并將傳統管理協議(如SNMP) 轉換成Web 協議(如HTTP)。第二種實現方式是嵌入式,它將Web 功能嵌入到網絡設備中,管理員可通過瀏覽器直接訪問并管理該設備。在這種方式下,網絡管理軟件與網絡設備集成在一起。網絡管理軟件無須完成協議轉換,所有的管理信息都可以通過HTTP 協議傳送。(3)面向業(yè)務的網管:新一代的網絡管理系統,已開始從面向網絡設備的管理向面向網絡業(yè)務的管理過渡。這種網管思想把網絡服務、業(yè)務作為網管對象,通過實時監(jiān)測與網絡業(yè)務相關的設備、應用, 通過模擬客戶實時測量網絡業(yè)務的服務質量,通過收集網絡業(yè)務的業(yè)務數據,實現全方位、多視角監(jiān)測網絡業(yè)務運行情況的目的,從而實現網絡業(yè)務的故障管理、性能管理和配置管理。(4)基于CORBA 技術的網管:CORBA 最初的提出是為了滿足異構平臺上分布式計算的需要。它有以下優(yōu)點:可在一個分布式應用中混用多種語言、支持分布對象、提供高度的互通性等。OMG已經提出了基于CORBA 的網管系統的體系結構,使用CORBA 的方法來實現基于OSI 開放接口和OSI 系統管理概念。TMF 和X/ OPen 聯合開展的J IDM 任務組己經開發(fā)出SNMP/CMIP/ CORBA 的互通靜態(tài)規(guī)范描述和動態(tài)交互式轉化方法??梢灶A見,CORBA 將在網絡管理和系統管理中占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
參考文獻:
[1]謝希仁,陳鳴,張興元. 計算機網絡. 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1994;
[2]Eliasz A , Bavan S , Crowfort J . Approaches to using Neural Computing Methods to Develop Adaptive Dis2tributed Routing Algorithms. 4th RACE TMN Conf . 1990 :78~105;
CORBA網絡管理技術是隨著網絡技術的發(fā)展應運而生的。這種管理技術可以對分布對象進行交叉管理,提升網絡管理的效率。其最顯著的特征就是可以屏蔽操作系統、編程語言及網絡協議的不同,借助多透明性對網絡系統進行全方位管理。雖說這種網絡管理技術很受歡迎,但還是不能完全替代SNMP技術跟CMIT技術。此種技術網絡協議的發(fā)展過程很長久,還要花費很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
2網絡技術的發(fā)展問題及分析
2.1 網絡管理趨向于綜合化從網絡整體運作性能的高低可以看出網絡管理技術的好壞。網絡管理系統跟網絡協議的發(fā)展都不斷完善和綜合,網絡管理技術的發(fā)展也應該更加簡便和綜合。在處理信息方面,可以進行統一的操作及管理,達到信息傳遞跟處理的全面化和綜合化目的。綜合化發(fā)展可以說是網絡管理技術發(fā)展的最明顯特征。2.2 網絡管理趨向于智能化通常而言,網絡管理就是要處理一些較為復雜的信息,在管理跟維護方面的工作量都很大。要提升網絡管理的效率,其發(fā)展就必然會走向智能化管理。借助各種網絡管理用具跟網絡管理方式,不斷創(chuàng)新網絡管理技術,促進網絡管理的智能化發(fā)展。2.3 網絡管理技術問題分析當前,網絡管理技術的發(fā)展已經比較穩(wěn)定和成熟,但在實際管理工作中還是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一是構建網絡平臺問題。要有統一的網絡平臺對信息進行處理,但其構建還有一定的難度。二是協調管理問題。各個管理人員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交流,導致協調管理受到阻礙。
3網絡管理技術的發(fā)展趨勢
最早的網絡管理體系中,基本上都是單一主機的Manager—Agent模型,如HP公司的Open—View,3COM的Transcend系列,SUN公司的Sun—NetManage,D—Link公司的D—view等。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fā)展(規(guī)模不斷拓展、業(yè)務不斷增加),必然會出現網管主機超負荷運作的情況,這對網絡管理系統的運作有很大影響。而且,集中式管理模式的逐漸滲透也給管理工作提出了挑戰(zhàn)。就整體層面來說,最新的綜合網絡管理軟件必須要有開放系統的功能,也就是必須具備兼容性、可互相操作性、可移植性、可伸縮性等特點,這是網絡管理技術的發(fā)展趨勢。而且,網絡管理技術發(fā)展的核心促進力量就是分布式技術,這一點也應該重視。除此之外,還有B/S結構也將逐漸發(fā)展成為主導力量,這種結構對遠程管理而言是很有用的。要滿足不同規(guī)模網絡管理的需要,網絡管理軟件的發(fā)展結構也會多種多樣,如分布式結構、集中式結構、集中分布式結構等。各種人工智能技術(如智能模擬、自動診斷故障等)也將會被廣泛應用到網絡管理軟件中。總之,網絡管理技術的發(fā)展將會越來越豐富,會逐漸傾向于網絡業(yè)務、系統的應用管理。網絡管理軟件在網絡規(guī)劃中占據的地位也會越來越重要,逐漸成為網絡安全管理和故障管理之外的最重要的管理功能。
4結語
關鍵詞:網絡管理技術 CORBA技術 B/S結構 XML技術 SNMP協議
隨著網絡技術和應用的不斷發(fā)展,人們對網絡的依賴程度將越來越大,用戶已不再滿足于網絡連通性的要求,他們希望以更快的速度、更高的質量、更好的安全性訪問網絡。但是,隨著網絡用戶數量的不斷壯大,為網絡的日常管理與維護帶來巨大的挑戰(zhàn)。為了維護日益龐大的網絡系統的正常工作,保證所有網絡資源處于良好的運行狀態(tài),必須有相應的網絡管理系統進行支撐。網絡管理系統中技術革新就顯得尤為重要,只有新技術不斷推陳出新,才能使網絡管理系統不斷向前發(fā)展。
一、網絡管理軟件技術熱點
網絡管理系統多年的發(fā)展,目前網絡管理軟件技術的熱點有以下幾個方面:
1.開放性。隨著用戶對不同設備進行統一網絡管理的需求日益迫切,各廠商也在考慮采用更加開放的方式實現設備對網管的支持。
2.綜合性。通過一個控制和操作臺就可提供對各個子網的透視、對所管業(yè)務的了解及提供對故障定位和故障排除的支持,也就是通過一個操作臺實現對互聯的多個網絡的管理。此外,網絡管理與系統管理正在逐漸融合,通過一個平臺、一個界面,提供對網絡、系統、數據庫等應用服務的管理功能。
3.智能化?,F代通信網絡的迅速發(fā)展,使網絡的維護和操作越來越復雜,對操作使用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人工維護和診斷往往花費巨大,而且對于間歇性故障無法及時檢錯排除。因此人工智能技術適時而生,用以作為技術人員的輔助工具。由此,故障診斷和網絡自動維護也是人工智能應用最早的網絡管理領域,目的在于解釋網絡運行的差錯信息、診斷故障和提供處理建議。
4.安全性。對于網絡來說,安全性是網絡的生命保障,因此網管軟件的安全性也是熱點之一。除軟件本身的安全機制外,目前很多網管軟件都采用SNMP協議,普遍使用的是SNMP v l、SNMPv2,但現階段的SNMP?v?l、SNMPv2協議對于安全控制還較薄弱,也為后續(xù)的SNMP協議發(fā)展提出挑戰(zhàn)。
5.基于Web的管理?;赪eb的管理以其統一、友好的界面風格,地理和系統上的可移動性及系統平臺的獨立性,吸引著廣大的用戶和開發(fā)商。而目前主流的網絡管理軟件都提供融合Web技術的管理平臺。
二、網絡管理技術發(fā)展趨勢
通過現階段網絡管理軟件中的一些技術熱點,我們可以去展望今后在網絡管理中出現的一些新的技術,以期帶動網絡網絡管理水平整體性能的提升:
1.分布式技術。分布式技術一直是推動網絡管理技術發(fā)展的核心技術,也越來越受到業(yè)界的重視。其技術特點在于分布式網絡與中央控制式網絡對應,它沒有中心,因而不會因為中心遭到破壞而造成整體的崩潰。在分布式網絡上,節(jié)點之間互相連接,數據可以選擇多條路徑傳輸,因而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基于分布式計算模式推出的CORBA是將分布計算模式和面向對象思想結合在一起,構建分布式應用。CORBA的網絡管理系統通常按照Client/Server的結構進行構造,運用CORBA技術完全能夠實現標準的網絡管理系統。
2.XML技術。XML技術是一項國際標準,可以有效地統一現有網絡系統中存在的多種管理接口。其次XML技術具有很強的靈活性,可以充分控制網絡設備內嵌式管理,確保管理系統間,以及管理系統與被管理設備間進行復雜的交互式通信與操作,實現很多原有管理接口無法實現的管理操作。
利用XML管理接口,網絡管理系統還可以實現從被管理設備中讀取故障信息和設備工作狀態(tài)等多種管理數據的操作。新管理接口的采用可以大大提高管理軟件,包括第三方管理軟件與網絡設備間進行管理信息交換的能力和效率,并可以方便地實現與網絡管理系統的集成。
而且由于XML技術本身采用了簡單清晰的標記語言,在管理系統開發(fā)與集成過程中能比較簡便地實施,這樣新管理接口的采用反而還會降低整個管理系統的開發(fā)成本。
3.B/S模式。B/S模式是基于Intranet的需求而出現并發(fā)展的。在B/S模式中,最大的好處是運行維護比較簡便,能實現不同的人員,從不同的地點,以不同的接入方式接入網絡。其工作原理是網絡中客戶端運行瀏覽器軟件,瀏覽器以超文本形式向Web服務器提出訪問數據庫的要求,Web服務器接受客戶端請求后,將這個請求轉化為SQL語法,并交給數據庫服務器,數據庫服務器得到請求后,驗證其合法性,并進行數據處理,然后將處理后的結果返回給Web服務器,Web服務器再一次將得到的所有結果進行轉化,變成HTML文檔形式,轉發(fā)給客戶端瀏覽器以友好的Web頁面形式顯示出來。
在B/S模式下,集成了解決企事業(yè)單位各種網絡問題的服務,而非零散的單一功能的多系統模式,因而它能提供更高的工作效率。B/S模式借助Internet強大的信息與信息傳送能力,可以通過網絡中的任意客戶端實現對網絡的管理。而且B/S模式結構可以任意擴展,可以從一臺服務器、幾個用戶的工作組級擴展成為擁有成千上萬用戶的大型系統,采用B/S網絡管理結構模式從而實現對大型網絡管理。
4.支持SNMP v3協議。SNMP協議是一項廣泛使用的網絡管理協議,是流傳最廣,應用最多,獲得支持最廣泛的一個網絡管理協議。其優(yōu)點是簡單、穩(wěn)定和靈活,也是目前網管的基礎標準。
SNMP協議歷經多年的發(fā)展,已經推出的SNMP v3是在SNMP v1 、SNMP v2兩個版本的基礎上改進推出,其克服了SNMP v1 和SNMP v2兩個版本的安全弱點,功能得到來極大的增強,它有適應性強和安全性好的特點。
盡管新版本的SNMP v3協議還未達到普及,但它畢竟代表著SNMP協議的發(fā)展方向,隨著網絡管理技術的發(fā)展,它完全有理由將在不久的將來成為SNMP v2的替代者,成為網絡管理的標準協議。
三、結語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日新月異,網絡管理技術也會隨著各種新技術的運用而不斷向前進步,從而為眾多的網絡提供方便、快捷和有效的管理。
參考文獻:
[1]李明江.SNMP簡單網絡管理協議[M].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07.
關鍵詞:網絡管理;簡單網絡管理協議;網間控制報文協議
隨著人們對計算機網絡依賴性的增強,網絡管理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網絡管理本身是一項極其復雜的工作,它對網絡上的各種設備進行管理、監(jiān)視和控制,及時地向管理人員報告網絡狀態(tài),確保一定范圍內的網絡及其網絡設備能夠穩(wěn)定、可靠、高效地運行,提高網絡的服務質量和效率。盡管網絡管理技術在不斷地發(fā)展,但不論到何時都不會出現讓網絡管理人員一勞永逸的網管工具,這些網絡管理工具也僅僅讓網絡管理變得容易一些,而不會全部代替人的工作。
一、計算機網絡管理概述
網絡管理就是指監(jiān)督、組織和控制網絡通信服務以及信息處理所必需的各種活動的總稱。網絡管理技術是指網絡管理員使用網絡管理工具對存在于網絡上的資源進行操作,對網絡資源進行監(jiān)視、測試、配置、分析、評價、控制、分配和調度等活動的統稱。他們的目的是確保一定范圍內的網絡及其網絡設備能夠穩(wěn)定、可靠、高效地運行,保證網絡系統正常高效運行,滿足用戶需求。根據國際標準化組織對網絡管理的定義,一個網絡管理系統需要定義系統功能、網絡資源的表示形式、網絡管理信息的表示和系統的結構。
計算機網絡管理功能有五大類,分別為故障管理、配置管理、性能管理、安全管理、計費管理;網絡管理協議有兩種主要的,分別為SNMP和CMIP,SNMP是由IETF提供的網絡管理協議,CMIP是ISO提供的公共管理信息協議;網絡管理系統主要由管理員、管理、管理信息數據庫、服務設備構成。網絡管理系統的體系結構通常分為集中式和非集中式兩類體系結構。非集中方式的網絡管理結構體系又分為分布式與層次式這兩類。網絡管理技術有:SNMP、SNMPv1及SNMPv2、CMIP,主要的網絡管理技術為CORBA,其綜合了以上幾種管理技術的優(yōu)點。
二、計算機網絡管理技術發(fā)展現狀
計算機網絡管理技術的發(fā)展是與Internet發(fā)展同步的,自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起網絡管理技術逐漸引起重視。一系列國際標準化組織、論壇和科研機構開發(fā)的網絡管理標準陸續(xù)出臺,也使得網絡系統在結構上存在著或大或小的差異,隨著網絡管理系統日趨復雜化和差異化,直至目前還未有一個統一的技術標準?,F在使用最多的有以下三種標準:Internte的SNMP、CMIP和CORBA。其中SNMP是專用于Internet,具有管理簡單適用等特點,是網絡管理技術現實標準,但SNMP只適用于TCP/IP網絡,Internet本身發(fā)展的不規(guī)范性,使SNMP難以用于復雜的網絡管理,且安全系數不高。CMIP是ISO提供的公共管理信息協議,本來是作為SNMP的替代者被推出的。CMIP可實現全面支持一個完整的網絡,并提供相應的管理方案,在技術和標準上比較成熟。因其過于復雜,話費過大,推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CORBA采用了分布對象技術,將所有的管理應用和被管元素都看作分布對象,這些分布對象之間進行交互,從而實現網絡管理,很好的解決了CMIP、SNMP中管理者需要采用輪詢的方式不斷地訪問者的缺點,降低了網絡的業(yè)務量負荷,加強了網絡管理的實時性,但其結構依然龐大,短期內取代不了SNMP和CMIP。SNMP、CMIP和CORBA三者相結合發(fā)展才是當前計算機網絡管理技術研究的主要方向。
三、計算機網絡管理技術分析
(一)基于Web的網絡技術管理模式
作為全新的建立在Web上的網管模式,自從出現伊始就表現出強大的生命力。Web易操作性和靈活性的特點使得其具有巨大的潛力和發(fā)展的空間,它具有易操作性和靈活性的特點。許多技術專家和用戶稱其將對用戶網絡管理方式的變革起到革命性的作用。Web網絡管理實現方式分兩種。一是方式,二是嵌入式。前者在一個內部工作站上運行Web服務器,此時網絡管理軟件作為操作系統上的一個應用,運行于瀏覽器和網絡設備之間。后者將Web功能嵌入到網絡設備中,管理員可通過瀏覽器直接訪問并管理該設備。
基于Web的網絡技術管理結構主要由層、管理服務器層及客戶端3層構成。其中層主要完成被管資源或業(yè)務的功能;管理服務層分為網管服務器和Web服務器兩個子層,其中網管服務器為網絡和系統進行全面有效的管理提供各種服務;客戶端管理功能是提供一個基于Web的人機界面,用于完成具體的網管操作功能。
隨著網絡結構日益復雜和異構化,Web技術正在悄悄地改變著網絡管理的方式,傳統的網絡管理系統發(fā)展到基于Web的網絡管理系統已經是時代不可逆轉的潮流。但Web真正實現取代傳統的網絡管理模式,還需要網絡管理系統供應商、網絡設備供應商和國際標準組織做大量的基礎工作。
(二)分布式網絡管理技術
分布式管理指通過將管理任務分布到多個網點的多個服務器及多個人身上,而使管理信息系統部門能夠管理好大型網絡環(huán)境。分布式網絡與中央控制式網絡相對應,其核心思想是將信息和智能分布到網絡各處,使得管理變得更加自動。它沒有中心,不會出現整體出現崩潰的局面。在分布式網絡上,節(jié)點之間互相連接,數據可以選擇多條路徑傳輸,不必考慮網絡的拓撲結構。使得在問題源或更靠近問題源的地方能夠做出基本的決策,因而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分布式管理為網絡管理員提供了更加有效地管理手段,其一直是推動網絡管理技術發(fā)展的核心技術。CORBA技術是分布式網絡管理技術的一種。
CORBA即公共對象請求體系結構,是由OMG組織制訂的一種標準的面向對象應用程序體系規(guī)范。CORBA在分布式處理中,通過對象請求ORB接收客戶端發(fā)出的處理請求,并為客戶端在分布環(huán)境中找到實施對象,令實施對象接收請求,向實施對象傳送請求的數據,對實施對象的實現方法進行處理,并將處理結果返回給客戶。CORBA是一個把所有的管理應用和被管元素都看作分布對象的計算平臺,它允許不同的程序之間透明地進行相互操作,這些分布對象之間的相互作用成就了網絡管理,而不用關心對方位于何地、由誰來設計、運行于何種軟硬件平臺以及用何種語言來實現等。但是由CORBA管理技術單獨實現計算機網絡,需要的資金、時間、和人力資源將是十分巨大的。
四、網絡管理的未來趨勢
目前廣泛采用的基于Client/Server技術的集中式平臺模式,具有組織結構簡單,學習容易,使用快捷的特點。但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發(fā)現中心網絡管理技術站點會超負荷運行,造成通信瓶頸,影響信息處理效率,另外功能不利于擴展。
分布式管理具有共享狀態(tài)、監(jiān)視、及拓撲映像信息的能力。能在不同層級和不同地方集成不同的方案,支持不斷變化的、不斷增長的網絡環(huán)境,能夠在更接近問題源的地方將問題加以處理。具有降低網絡管理費用、節(jié)省網絡帶寬、減少當機時間和高的可靠性。
網絡技術和網絡模式逐漸向可擴展性、高可靠性、時效性和靈活性方向發(fā)展,分布式網絡管理技術可以很好的解決集中式技術存在的問題,具有良好的發(fā)展前景。
參考文獻:
[1]馬騰.計算機網絡管理技術研究應用[J].電腦知識與技術,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