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2-03-04 11:07:55
序言:寫作是分享個人見解和探索未知領域的橋梁,我們?yōu)槟x了8篇的小學教師調動申請書樣本,期待這些樣本能夠為您提供豐富的參考和啟發(fā),請盡情閱讀。
【關鍵詞】中小學教師;課題研究;操作路徑
近年來,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中小學教師參與課題研究的熱情越來越高,期盼通過課題研究來找到解決教育教學問題的新方法,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但是,筆者在多年的教研和科研管理工作中發(fā)現(xiàn),很多中小學教師做課題研究受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影響,走入了經典而又繁瑣的道路。因此,筆者從中小學教師的實際需要出發(fā),對做課題研究的基本過程及操作路徑進行了實踐探索,將繁瑣的課題研究簡化為“六步法”:選課題――報課題――說課題――做課題――寫課題――評課題,為廣大中小學教師提供了具有指導性和實用性的課題研究技術路徑。
1 選課題――課題選擇
中小學教師進行課題研究的目的是為了解決教育教學中的問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對于中小學教師而言,問題即課題,沒有問題也就沒有課題,沒有問題也就無須研究。因此,中小學教師應該從教育教學問題中選題。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會遇到很多問題,中小學教師可以從中選擇一個亟待解決的典型問題作為課題進行研究。比如,一位初中語文教師在學生作文的批改上花費了很大精力,但收效甚微。她經過深入反思認識到,原來在作文批改中將學生當成被動的教育對象,沒有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因此,她以作文批改為突破口,確立了《初中學生作文互批互改模式研究》這一課題。她改變了以前作文由教師批改的慣例,教給學生批改作文的基本方法,讓學生們按照老師的要求在小組內互批互改,然后老師再分好、中、差對全班作文進行簡單批改,并選出三類有代表性的作文在全班進行點評。她的研究取得了較好效果,教師的工作量減輕了,學生的作文興趣和寫作水平也提高了。
2 報課題――申報立項
選好題之后,就要填寫課題申請書,向上級科研部門或學校教科室申報立項。課題申請書應根據填寫說明逐項填寫。其中,以“課題論證”部分的撰寫最為重要。它要求研究者從“本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國內外同類課題研究狀況;研究的基本內容、重點和難點;研究的方法、途徑、措施”等方面來闡述,語言要精煉清晰、簡明扼要。在闡述國內外同類課題研究狀況時,不應是對已有文獻的羅列,而應是對以往研究的優(yōu)點、不足和貢獻進行辨證的分析與評論,而且引述的文獻應有所選擇,最好是選擇學術研究有影響力的近5-10年的同類研究成果。
3 說課題――課題開題
課題申報立項之后,就進入了開題階段。本階段的核心工作是研究者完成課題研究方案的設計。課題研究方案是課題研究的總體謀劃,既可以保證明確的研究方向,又可以保證研究的有序進行,同時還利于課題的論證、評價和管理。由此可見,課題研究方案的設計顯得尤為重要,研究者必須認真撰寫。
課題研究方案,一般應回答:“為什么研究-研究什么-如何研究-研究的結果”等幾個問題。研究方案的文字表述可以不拘一格,但主要內容可歸結為課題依據、研究目標、研究內容、研究方法、研究步驟、預期成果和研究保障等七個方面。其中,“課題依據”回答“為什么研究”的問題;“研究目標”和“研究內容”回答“研究什么”的問題;“研究方法”、“研究步驟”和“研究保障”回答“如何研究”的問題;“預期成果”回答“研究結果”的問題。
課題研究方案設計好之后,即可召開開題會,課題組作開題報告,介紹實施方案,聽取專家、同行的意見和建議,進一步理清研究思路,調整研究方案,修改開題報告。
4 做課題――課題實施
課題實施是進行具體操作階段,即把研究方案付諸于實踐。中小學教師的課題研究主要是理論指導下的行動研究,目的是改善教師的教育教學行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促進自身的專業(yè)成長。因此,我們倡導邊研究、邊總結、邊輻射、邊推廣的滾動式發(fā)展的實施策略,可將課題實施階段以學期為單位劃分為幾個小的研究階段。每個階段結束時都應總結和交流階段研究成果,如發(fā)現(xiàn)有價值的成果就及時推廣。在課題研究的實施過程中,應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4.1 切實開展研究人員培訓。培訓內容和方法應豐富多樣。如,課題主持人對課題進行具體分析,讓所有研究人員明確研究的目標、內容、方法、步驟等;學習課題有關的教育理論;邀請專家進行科研方法培訓;參加課題下達單位的培訓活動等。
4.2 扎實開展研究活動。中小學教師做課題研究應與教育教學工作融為一體,可通過課堂觀摩、課外實踐、教研活動、課題研討會、階段總結會等形式來提高研究效果,切忌將課題研究與教育教學工作搞成兩張皮。此外,在課題實施中期還應做好中期總結。中期總結的主要任務是分析所收集到的研究資料、總結前期研究經驗和初步成果、再次修改調整研究方案、聽取各方意見,然后撰寫中期報告。中期報告應包括課題情況介紹、工作進展情況、已經取得的成效、存在的問題、后續(xù)研究思路和打算等內容。
4.3 認真做好研究資料的收集和整理。所謂研究資料是指在整個研究過程中出現(xiàn)的各種信息,這些信息能為分析和解釋研究結果提供依據。研究資料的搜集和整理應貫穿研究的全過程。課題組要把所有課題活動的過程記錄下來,還應把所有與課題有關的過程性資料收集起來,然后進行歸類整理。如結合課題研究開展一次了課例研討活動,就應將本次活動的方案、教師的教學設計、同行的評議、專家的點評等收集起來。研究資料主要包括以下四類:(1)課題申報立項資料(課題研究方案、課題立項申請書、課題立項的審批文件);(2)課題研究的過程材料(實施計劃、階段小結、階段性成果、研究工作的原始資料等);(3)課題結題資料(課題研究報告、工作報告、調查報告、 結題評審申請書和結題評審意見等);(4)課題成果資料(發(fā)表刊物、獲獎證書等文字材料和軟盤、聲像、圖表、模型、器具、實物等非文字成果等)。
5 寫課題――成果總結
課題成果總結就是把課題研究過程中所取得的成果用文字完整地表述出來,是中小學教師課題研究過程中不可忽視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它直接反映課題研究的成效。中小學教師課題研究成果一般有研究論文、研究報告、經驗總結、教育案例、教育敘事等。其中,研究報告和論文的撰寫有比較統(tǒng)一的格式要求。
課題研究報告也稱課題結題報告,它是結題工作的核心。為了保證課題成果的質量,在撰寫課題研究報告時,撰寫者必須注意科學性、創(chuàng)造性、規(guī)范性和可讀性,應對原始材料進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盡量用事實和數(shù)據說話。研究報告應包括研究背景、研究設計、主要措施、主要成果、主要問題等內容,重點應放在介紹研究成果方面,詳細介紹取得了哪些成果,這些成果是如何取得的,現(xiàn)階段達到什么程度,還有什么問題需要繼續(xù)解決等。
研究論文的撰寫可按以下四個步驟進行:(1)選擇主題。中小學教師應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基礎、寫作能力和積累的資料或實際工作經驗,選擇有價值而又力所能及的主題,尤其應當從一些小問題入手,還應給論文取一個好的題目,因為“題好一半文”;(2)草擬提綱。要認真構思論文的層次順序,然后草擬好寫作提綱;(3)完成初稿。初稿應根據提前準備的材料和寫作提綱來撰寫,可以一氣呵成,也可以化整為零分題撰寫;(4)修改定稿。好文章是改出來的。對初稿的修改主要應檢查題目是否簡潔醒目,材料與主題是否統(tǒng)一,各部分的表述是否鮮明有力等。研究論文要求結構嚴謹,層次清楚,邏輯嚴密,文字精簡,篇幅一般控制在5000字以內。
此外,研究成果形成后,還應根據成果的內容、形式、質量水平,及時進行宣傳和推廣,質量較高的研究報告、論文應爭取在有關雜志上發(fā)表;有較高學術價值或應用價值的專著,要根據出版的條件和要求,爭取出版發(fā)行;聲像或器具等非文字成果,要爭取評獎和投入教育教學中使用,從而使研究成果能夠發(fā)揮更大效益,更好地為教育教學服務。
6 評課題――結題評審
課題的結題評審,主要是專家組對課題研究成果進行鑒定。中小學課題結題評審常用的形式有通訊評審和會議評審。專家組將從課題的選題意義、研究設計、研究過程、研究方法、研究成果、課題研究的特點及存在的問題和建議等方面進行鑒定。若是通訊評審,課題組須提供課題研究的過程材料和研究成果材料等,尤其是要提供翔實的研究報告和工作報告,這是成果鑒定的最重要的依據。若是會議評審,那么課題組就直接向專家組匯報本課題的研究報告和工作報告,并現(xiàn)場展示研究的過程資料和研究成果。
總之,經過“選課題――報課題――說課題――做課題――寫課題――評課題”等六個環(huán)節(jié),較好地簡化了課題研究流程,為中小學教師做課題研究提供了簡便可行的操作模式,具有較強的針對性、指導性和實用性。當然,我們總結的課題研究“六步法”,仍處在不斷的實踐與探索中,需要廣大中小學教師去思考、去研究、去完善。
參考文獻
[1]李哉平.教師課題研究技術線路探索[J].基礎教育,2010,5.
為全面貫徹落實《*人民政府關于實施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的通知》(浙政發(fā)〔*〕5號)精神,縣政府決定,自*年起實施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為確保我縣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工作的順利實施,特制定本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fā)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把教育放在優(yōu)先發(fā)展戰(zhàn)略地位,強化政府對義務教育的保障責任,科學合理配置義務教育資源,加快義務教育事業(yè)發(fā)展,促進教育公平和社會公平,推進我縣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和諧社會建設。
二、實施范圍
全縣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校。
三、實施內容
按照“明確各級責任、中央地方共擔、加大財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組織實施”的基本原則,將全縣義務教育全面納入公共財政保障范圍,建立各級分項目、按比例分擔的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
(一)全部免除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雜費,所免資金由省財政全額承擔。
(二)提高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公用經費保障水平。
1、提高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日常公用經費保障水平。*提高到小學生均230元/年、初中生均330元/年。*年以后根據國家、省、市的部署適時調整,逐步達到中央制定的公用經費基準定額標準。
2、保障教師培訓經費。根據省有關規(guī)定,縣政府將通過多渠道籌措教師培訓經費(含生均公用經費的10%、省財政專項補助、縣財政專項安排等),確保不低于教師工資總額的3%給予保障。
3、免收義務教育階段寄宿生熱飯(蒸飯)費,所免資金按各校寄宿制學生數(shù)由縣財政足額撥付。
(三)做好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工作。對不同類型的困難學生實行不同的資助政策。低保家庭子女、烈士子女、福利機構監(jiān)護的未成年子女、五保供養(yǎng)的未成年子女、殘疾學生免課本費、作業(yè)本費和住宿費;低收入家庭(農村居民年人均收入、城鎮(zhèn)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在一定標準以下的家庭)子女,少數(shù)民族學生,因病、因災造成臨時困難的家庭學生免課本費和作業(yè)本費。
在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就讀的困難學生,免費提供愛心營養(yǎng)餐。
困難學生資助經費由省、縣政府按7:3的比例分別承擔。
(四)建立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校舍維修改造長效機制。根據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在校生人數(shù)、校舍生均面積、使用年限、單位造價等因素,測算校舍維修改造所需資金。教育局按要求于當年6月底前完成下一年度中小學校舍改造項目及專項資金收支計劃的編制工作,并填寫《*中小學校舍維修專項資金項目申請書》報省財政廳、教育廳申請省專項補助資金??h政府根據財力、義務教育規(guī)模、危房改造任務完成情況等因素,在財政預算中安排校舍維修改造專項資金,實行專戶儲存和項目管理。
[計算公式為:預算年度中小學校舍維修改造專項資金=上年末中小學校舍面積*單位造價/使用年限(單位造價在不低于700元的基礎上,根據地方實際情況確定,使用年限暫定30年)]。
(五)鞏固和完善中小學教師工資保障機制。根據人事部、財政部、教育部印發(fā)的《中小學貫徹<事業(yè)單位工作人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的實施意見》(國人部發(fā)〔*〕113號)精神,中小學實行崗位績效工資制度,義務教育學校教師的平均工資水平應當不低于公務員的平均工資水平。將中小學教師合理收入納入財政預算,納入財政統(tǒng)一發(fā)放范圍,不留“缺口”。深化和完善中小學教師養(yǎng)老、醫(yī)療、失業(yè)保險等社會保障制度,不斷改善中小學教師的工作和生活條件。
為進一步調動教師積極性,建立考核獎勵機制,縣財政每年安排一定資金獎勵義務教育學校教師,并做到逐年有所提高。
四、實施步驟
(一)按照《*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fā)省教育廳等部門關于*義務教育中小學生免除學雜費實施意見的通知》(浙政辦發(fā)〔*〕66號)要求,繼續(xù)做好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免除學雜費工作。
(二)*年,擴大低收入家庭學生資助范圍,將低收入家庭收入標準農村居民從年人均收入1500元提高到2000元,城鎮(zhèn)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從3000元提高到4000元。啟動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校舍維修改造資金保障機制。積極推進中小學預算編制制度改革,實行“校財縣管”的財務管理辦法。健全中小學預算資金支付管理制度和政府采購制度。
(三)*—2010年逐步提高公用經費保障水平。到2010年,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公用經費達到中央制定的基準定額。完善中小學校舍維修改造資金保障機制。全面實施中小學預算編制制度。提高低收入家庭收入標準,擴大困難學生資助面。逐步推行教科書循環(huán)使用制度。
五、采取有效措施,確保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順利實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h政府成立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領導小組并設立辦公室;財政、教育等有關部門要以高度負責的態(tài)度,建立必要的工作機制,各司其職,緊密配合,協(xié)同工作,確保各項措施落實到位。
(二)落實分擔責任??h政府按規(guī)定的分擔比例安排落實縣本級應承擔的資金。
(三)強化預算和資金管理。建立健全中小學校預算編制制度,各項收支都要統(tǒng)一編入縣級財政預算。各中小學以學校為基本編制單位,村?。ń虒W點)納入其所隸屬的中心學校統(tǒng)一代編。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資金在縣財政預算中單列,??顚S茫瑖澜麛D占和挪用。積極推進中小學預算編制制度改革,農村中小學經費實行“校財縣管”制度,健全預算資金支付管理制度,嚴格按預算辦理各項支出。實行財務公開制度,確保資金分配使用規(guī)范、安全和有效。
(四)堅決杜絕各種形式的亂收費。從*年春季開學起,學校只能按“一費制”規(guī)定的額度收取課本費、作業(yè)本費和寄宿學生住宿費。學校代學生購買課本、作業(yè)本,應據實結算。嚴格按照國家、省有關規(guī)定,規(guī)范學校收費行為。如有違反,將追究學校校長和教育主管部門領導責任。
(五)加快推進教育綜合改革。深化教師人事制度改革,依法全面實施教師資格準入制度。加強中小學編制管理,切實提高中小學師資水平和管理水平。推進縣城教師、大學生到鄉(xiāng)(鎮(zhèn))學校支教制度。嚴格控制中小學教科書的種類、數(shù)量和價格。建立以素質教育為宗旨的義務教育評價體系。促進教育公平,防止教育資源過度向少數(shù)學校集中。
(一)本課題核心概念的界定。
教學實效性是指教師遵循教學活動的客觀規(guī)律,以盡可能少的時間、精力、物力等投入,取得盡可能強的教學效果,從而實現(xiàn)特定的教學目標,滿足社會和個人的教育價值需求。簡言之,教學實效性是指教學投入和教學產出的比例關系,低投入少、高產出(符合社會正確價值觀的產出)是教學實效性的目標指向。
(二)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述評。
國外課堂教學實效性研究開始于第三次科技革命后。早期主要研究教師的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影響。20世紀70年代后期,研究出現(xiàn)了一個新的轉向,即由研究教師的教學行為轉向研究學生的學習行為。如美國學者伯利納和蒂奇諾夫于1976年主持進行的一個較大規(guī)模的研究,探討有效教學所引起的學生學習行為的變化?,F(xiàn)階段西方在這方面的研究極大地促成了課堂教學更加強調學生的自主合作參與,更自由和開放的合作探究學習,實效性很強。
我國在20世紀90年代以后對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逐漸增多,如朱永新提出的有效教學“六度”標準,陳厚德的《新概念――有效教學》,等等。這些國內外關于有效課堂教學實效性的探究為我們進行中學政治科課堂教學實效性的教學策略研究奠定了豐厚的理論基礎。然而,從我國中學政治學科課堂教學內容及特殊國情出發(fā),在這方面的研究還是比較零散的,系統(tǒng)性不夠強。這就讓我們難以找到一個高效的中學政治科課堂教學模式,或者說為這一目的提供理論上的指導。同時在中學政治課堂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我們還存在著很多尚待解決的問題。
第一,如何實現(xiàn)三維教學目標的統(tǒng)一?即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能力、知識這三個哪個優(yōu)先?學生應試成績與健康心理、人生價值觀及思想如何統(tǒng)一?第二,如何實現(xiàn)考試成績與學生德育的統(tǒng)一?由于受應試教育做法的影響,以教師為中心滿堂灌、題海戰(zhàn)術,忽視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的情況仍然比較突出。
(三)選題意義及研究價值。
1.選題意義。
本課題的研究有利于豐富中學政治課堂教學理論體系。對于政治新課改,廣大教師也是在不斷地探索中,然而大都是獨自進行的,所得到的往往是零碎的經驗,沒有上升到理論體系。通過本課題研究把對政治課堂教學實效性所取得的經驗加以總結,形成理論并推廣,進而豐富中學政治課堂教學理論體系。同時,本課題的研究也有助于政治教師專業(yè)理論水平的提高。
2.研究價值。
通過本課題的研究能夠為廣大中學政治教師有效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方面給予一定的理論指導,有助于中學政治教師的專業(yè)化發(fā)展,有助于切實減輕中學生沉重的課業(yè)負擔,有助于中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四)本課題的研究目標和研究內容。
1.研究目標。
(1)樹立“以學生發(fā)展為本”,重視提高政治課堂教學實效性的理念。
(2)探索和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方法,構建有實效性的課堂教學策略。
(3)全面推進以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為核心的有效課堂教學策略。通過學情分析,制定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生的政治學習興趣與成績。
(4)優(yōu)化教學過程,切實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yè)負擔,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與效益。
(5)促進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問題意識和研究能力;改變教師的教學方式,解決教與學的矛盾,使其達到和諧統(tǒng)一。
(6)形成課堂教學實效性的初步評價體系。
2.研究內容。
(1)對學生學習方法現(xiàn)狀的調查和分析。
(2)構筑既符合素質教育要求又帶有本校特色的高效、有創(chuàng)新性的政治課堂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提高教師課堂教學實效性的方式、方法和途徑。
(3)編寫出一套完整的、適合本校實際的“五合一”講學案,使講學案在教學中具有引領性、針對性、動態(tài)發(fā)展性和可操作性,滿足各個層次學生的學習需要。
(4)探索課堂教學手段和方法的優(yōu)化,營造師生民主、平等的教學氛圍。
(5)提高教師的專業(yè)水平和科研素質,培養(yǎng)研究型、創(chuàng)新型的教師隊伍。
(6)探索課堂教學實效性的評價體系。
(四)研究假設和擬創(chuàng)新點。
1.研究假設。
(1)通過實施政治課堂實效性課題研究能夠促進學生的發(fā)展。
(2)通過推廣政治課堂實效性的教學策略能夠切實減輕中學生沉重的課業(yè)負擔。
(3)通過實施政治課堂實效性課題研究能夠促進教師的專業(yè)性發(fā)展。
(4)實施“五合一”講學案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5)課堂教學實效性課題的研究有助于初步形成教學評價體系。
(6)政治課堂教學實效性課題研究能夠提高政治課的德育功能。
2.擬創(chuàng)新點。
(1)提出通過實施“五合一”講學案提高政治課堂教學實效性,這在以往國內外課堂教學實效性課題研究中很少有人研究,具有獨創(chuàng)性。
(2)把政治課堂教學實效性研究與提高政治教學德育功能相結合,探索政治課堂教學實現(xiàn)德育功能的有效途徑,這在以往的研究中也是比較少的。
二、本課題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術路線和實施步驟
(一)研究思路。
立足于中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遵循課堂教學的基本規(guī)律,在借鑒教育教學專家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銳意創(chuàng)新,發(fā)揮課題組教師的主觀能動性,分步推進,以科學的思維方法對研究材料加以理論化、系統(tǒng)化,形成階段性和最終性研究成果,并運用于政治課堂教學實踐。
(二)研究方法。
1.文獻法。
對各種政治課堂教學實效性研究文獻進行查閱、整理、歸類分析,了解當前對政治課堂教學實效性的最新研究成果,取得了哪些共識,進而建構本課題研究的大體框架,明確研究方向。
2.調查法。
采用問卷法對上思中學各年級的學生展開政治課堂教學實效性問卷調查,以收集大量的切實可靠的感性材料。
(三)技術路線。
以現(xiàn)代教育教學理論為指導,充分調動課題組教師和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主要以文獻法和調查法為研究手段,分步實施,將分期收獲和最終成果相結合。
(四)實施步驟。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2010年3月―2010年4月)。
制定課題研究計劃,確定研究方法,明確課題組成員分工,完成課題設計論證和可行性分析,提交課題申請書。
第二階段:實施階段(2010年5月―2011年3月)。
以政治課題教學為主陣地,按計劃進行政治課堂教學實效性研究,以科學策略推進課題研究,積累大量的切實可靠的感性認識,把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不斷地形成階段性成果并把成果運用于政治課堂教學實踐。
第三階段:結題階段(2011年3月―2011年4月)。
系統(tǒng)化整理研究材料,研究成果,形成研究報告,展示研究成果,并申請市教育局對課題進行評審驗收。
三、提高政治課堂教學實效性的教學策略
策略是指在不同的教學條件下,為達到不同的教學結果所采用的方式、方法、媒體的總和。教學策略是指在教學過程中,為完成特定的目標,依據教學的主客觀條件,特別是學生的實際,對所選用的教學順序、教學活動程序、教學組織形式、教學方法和教學媒體等的總體考慮。也就是說教學策略是在教學過程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使用的指導思想和方法。我校政治組在實施課題研究過程中,主要采用以下教學策略。
(一)實施“五合一”講學案。
“五合一”講學案(以下簡稱“五合一”)教學模式把課堂教學分“明標”、“設疑”、“解惑”、“運用”四階段,讓學生明確知識目標,在教師引導下通過自主、合作、探究方式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合一具體的做法包括三個步驟:第一步是編《五合一講學案(表)》。即老師集體備課,把教材中每一個框題當作一個課題,分知識點、思考點、關鍵點、訓練與考測點、常見易錯點等五個方面確定相關內容,五點并入一張表格中。知識點為教學目標之一,主要是高考和會考知識點;思考點即需要弄明白的主要問題;關鍵點即重點考點或知識點;訓練與考測點是會考與高考中常見設題考點的相關練習或問題分析;常見易錯點即通過問題或練習的方式反映的容易出錯的知識點。第二步是學生自學。教師在課前把編好的《五合一講學案(表)》提前一天發(fā)給學生,學生在課前合作、自主完成自學。第三步課堂學習(教學)。老師引導下學生自主參與、合作探究逐一解決五合一表中的問題并進行師生的課后反思。
(二)運用多媒體教學。
多媒體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對象的特點,通過教學設計,合理選擇和運用現(xiàn)代教學媒體,并與傳統(tǒng)教學手段有機組合,共同參與教學全過程,以多種媒體信息作用于學生,形成合理的教學過程結構,達到最優(yōu)化的教學效果。我校高中部已經安裝了20多套多媒體教學平臺,給政治組教師實施課題研究提供了有利條件。政治組教師充分利用學校多媒體教學平臺適當增加課堂教學容量,整合各種有用教學資源,同時也實現(xiàn)教師教學資源的共享。通過適量運用多媒體教學平臺,使得學生對政治課的學習更直觀、更生動,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在提高政治課堂教學實效性的學生調查問卷中(抽樣200名學生,以下簡稱“問卷調查”),選擇“老師適當運用多媒體形式教學對學習有幫助的”的為130人,占被調查總人數(shù)的65%。
(三)強化課堂教學的針對性。
所謂針對性就是“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因材施教,貴在得法”。在課堂上,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智力差異展開針對性教學,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1.案例教學法。
案例教學法是通過學生自主探究,老師引導學習,組織分析討論實際案例等過程來實現(xiàn)教學目的的一種教學方法。政治組教師選擇的案例要具有新穎性、選擇性、綜合性。新穎性即盡可能選擇最新案例,以使案例教學更能貼近學生現(xiàn)實生活,學生更感興趣,更可信。典型性即緊密圍繞所要傳授的核心內容,選取有代表性的案例,特別是發(fā)生在學生身邊的鮮活案例,以達到通過案例自主探究、討論,使學生掌握知識。綜合性即所選案例要具有一定深度和難度,涉及到學科知識的融合,以增強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例如:
2011年3月,我國大部分地區(qū)出現(xiàn)了搶購食鹽風波,食鹽由每小包人民幣1.3元漲到20元,出現(xiàn)了荒唐的“食鹽危機”。請你說一說產生這種鬧劇的原因有哪些?給我們什么啟示?
這個案例極具新穎性,它以2011年3月日本地震及海嘯導致的核泄漏為背景,可以說是教師善于選擇案例的結果,同時,此案例還涵蓋消費知識、政府職能、產品安全、社會輿論導向、企業(yè)利潤、社會保障等相關知識,綜合性很強。
在學生調查問卷中,有159人認為老師在課堂上例舉恰當事例闡述問題有助于學生深刻理解知識,同時,有179人認為老師結合時政熱點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是有必要的。
2.個別輔導常態(tài)化。
個別輔導有利于教師因材施教,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提升學生的素質,從而提高政治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教師在課堂上傳授給學生的是一樣的知識,然而每一位學生都存在個體差異性,學習能力也就不盡相同,所以,并不是每位學生的素質都能得到同步提升。課堂教學方法是直接影響該堂課教學成效的關鍵,而個別輔導是個別學生獲取該堂課知識的必要補充,這就需要通過有效實施個別輔導滿足學生的個性需求,進而推動學生的差異性進步。課題研究開展以來,政治組教師積極進行個別輔導,使之常態(tài)化,從而提高了政治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在問卷調查中,選擇“老師對學生教學個別輔導有利于學生學習的進步”為170人,占被調查總人數(shù)的85%。
3.凸顯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
凸顯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不是口號性的,政治組教師采取切實有效的教學措施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實施市級課題研究,政治組教師養(yǎng)成了在課堂上把時間還給學生,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引導學生開展探究性學習,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課堂上交待學生自學的內容,上新課時進行適當?shù)木毩曥柟?,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放手讓學生自主歸納總結一節(jié)課所學知識,改變了教師的包辦代替,充分調動了學生的思維積極性,對學生的歸納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大有益處。對學生的進步給予及時表揚,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在對學生所問的問題,不直接給出答案,而是引導學生推出答案。在問卷調查中,選擇“老師講評試卷時側重引導學生理解答案由來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的為180人,占被調查總人數(shù)90%。通過上述措施讓學生成為時間的主人、成為探究的主人,從而凸顯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
(四)不斷提升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
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的高低關系到課題研究的成敗,為此,課題組采取以下措施不斷提升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
1.加強理論學習,以提高教師理論水平。
以課題組為單位,利用集體備課時間組織教師學習相關的教育科研理論知識和課程理論知識,提高教師的理論素養(yǎng)。如組織教師開展如何理解“五合一”講學案的內在要求,如何提高課堂教學執(zhí)教素養(yǎng)等專題理論學習,有效提高了教師的理論素養(yǎng)。同時,要求教師要完成繼續(xù)教育征訂教材的自學任務,按時參加年度繼續(xù)教育集中培訓,外出學習培訓,等等,夯實教師的專業(yè)理論基礎。
2.集體備課規(guī)范化,科研氛圍濃厚。
集體備課規(guī)范化有利于課題研究的深入推進。一年來,課題組成員及時制定教學工作計劃、教學進度表,認真開展相互聽課評課,認真撰寫教學后記、學期教學工作總結表和教學質量分析表;在每周的集體備課時間里相互切磋,交流課題研究的經驗,并確定課題研究的階段任務,從而有力促進課題研究的發(fā)展。
3.公開課、優(yōu)質課、展示課成為展示科研成果的有力平臺。
課題研究開展以來,課題組教師參加公開課、優(yōu)質課和展示課的積極性比較高,教師參加公開課由被動參與轉變?yōu)橹鲃由暾?,公開課繼續(xù)由校內走向縣外,取得了比較豐碩的成果。近一年來,政治組教師人人申請上校級公開課,并展示了比較高的教學藝術,吸引了學校其他教研組的教師前來觀摩。校外展示課也取得了豐碩成果,盧增輝老師參加學校高中優(yōu)質課比賽榮獲二等獎,吳亮敢老師參加市級優(yōu)質課比賽榮獲二等獎,曾德軍老師參加市級教學教學技能比賽榮獲一等獎并取得代表防城港市參加區(qū)級比賽資格。政治組教師通過參加優(yōu)質課和展示課,有力提升了自身的教育教學技能和理論素養(yǎng),增強了自身的科研能力,也充分展示了課題研究成果。
(五)發(fā)揮思想政治課的德育功能。
思想政治課在中學所有學科中德育功能最突出。課題組教師通過挖掘教材德育內容,結合時政熱點,通過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比如開展新聞廣角、社會熱點問題討論、開展研究性學習等方式,提高學生的思想認知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而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提高又會增強學習的主動性,從而提高政治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在問卷調查中,選擇“在政治課上,老師結合時政熱點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認為有必要的”的為179人,占被調查總人數(shù)的89.5%。
四、主要研究成果
一年來,在防城港市教研室、上思縣教研室及上思中學學校領導的大力支持和具體指導下,課題組全體成員通過艱苦努力,課題研究已達到了預期的目標,并在理論和實踐上有所創(chuàng)新和突破。研究成果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構建了五合一教學模式。
在課題研究中,五合一成為提高政治課題教學實效性的有效平臺,形成了可推廣使用的五合一教案集。在學生調查問卷中選擇“認為‘五合一’講學案的實施有利于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的為169人,占被調查總人數(shù)的84.5%。五合一對提高政治課堂教學實效性的作用體現(xiàn)為以下兩個方面。
1.五合一能處理好學生應試能力提高與其它素質發(fā)展的關系。
五合一是對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的批判與繼承。傳統(tǒng)應試教育以滿堂灌和題海戰(zhàn)術為課堂的主線,把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成了課堂教學單一的評價標準。五合一也是以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yōu)橹饕繕?,特別是高考針對性強,注重練習。但是,五合一突出學生課前自學、課上自主學習,在選取內容和練習材料上關注時事熱點與學生生活,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五合一在提高學生考試成績方面有實效性。五合一使用的練習與材料注重學生對所學相關課程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強調理論聯(lián)系熱點,貼近學生生活,符合高考政治科命題的指導思想,這讓它在提高學生考試成績方面更具針對性和實效性。
五合一充分體現(xiàn)學生終身學習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能力。五合一在內容上結合最新時事熱點與學生生活,能調動學生的興趣,在教學形式上突出學生課前自學、課上自主學習,老師課上以引導為主,讓學生在學習有充分時間保障并實現(xiàn)自主學習,促使學生更加理解生活、熱愛生活,從而激發(fā)學生對學習的熱愛,把學習與生活融為一體,終身學習。
2.五合一能較好體現(xiàn)“理想課堂六度標準”,教學效率高。
現(xiàn)代教育專家朱永新就“什么是理想的課堂?”提出了“六度”觀點,得到教育屆的高度評價。
“一是參與度:這要求學生能全員(不是個別尖子學生的參與)、全程參與(不是暫時片刻的參與)和有效參與(不是形式主義的參與)?!蔽搴弦辉谡n前要求學生自學并完成練習,課上檢查并師生共同合作探究解決自學過程中的疑難點,做到學生的發(fā)言與活動時間不少于上課時間的三分之二,學生參與度高。
“二是親合度:師生之間要有愉快的情感溝通與智慧交流?!蔽搴弦唤虒W資料貼近生活和熱點,關注科學與人文素養(yǎng),加上師生互學互動與合作探究,學生有熱情,老師課上也輕松,老師愿教學生愿學,使師生往往在不知不覺中度過40分鐘,親合度更容易體現(xiàn)出來。
“三是自由度:課堂要充滿著自由輕松的氛圍?!蔽搴弦荒茏寣W生在全員全程有效參與下合作探究地解決生活熱點問題中感受輕松,享受生活與學習,精神狀態(tài)好,實效性高。
“四是整合度:切忌過度的‘分析主義’,把完整的知識支離為雞零狗碎?!蔽搴弦粡娬{集體備課和高考考點的針對性與知識點的系統(tǒng)性,有經驗的老師共同參與備課并完成學案表能解決年輕老師容易出現(xiàn)的如教學過程中不能整體把握教材,教學環(huán)節(jié)銜接不到位,整個課堂教學目標不清楚的問題。
“五是練習度:要真正地讓孩子練習和實踐。”五合一有專門針對高考和社會熱點和學生生活的考測點、思考點,“課前練習,當堂反饋”,課上學生能動腦、動口、體驗生活。
“六是延展度:能在知識整合的基礎上向廣度與深度延展,從課堂教學向社會生活延伸,為學生的進一步探究留下空間。”五合一讓學生關注現(xiàn)實,強調“拓展練習,學以致用”,學會在自主學習中培養(yǎng)終身學習的能力,能促進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二)促進了課題組成員科研素質的提高,取得了比較豐碩成果。
市級課題研究的推進調動了課題組教師參與教學研究的積極性,促使教師實現(xiàn)了從“知識型”向“研究型”的轉變。在研究過程中,課題組教師積極更新教育教學理論,積極參與課題研究的規(guī)劃和各階段的工作,在實踐中不斷地充實、完善自己,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自身的業(yè)務水平和科研能力。通過課題組開展教學研究活動、觀摩公開課、優(yōu)質課、展示課、組織外出學習交流、搞調查問卷、撰寫研究論文等一系列科研活動,課題組教師養(yǎng)成了互相學習、切磋、反思等科研好習慣,課題組成員進一步開闊了教育視野,并取得了比較豐碩的科研成果。
1.論文獲獎方面。
在2010年7月防城港市中小學教師教育教學論文評比中,韋程謙老師的論文《引人入勝的啟航》榮獲一等獎;曾德軍老師的論文《政治課堂復習方法對教學實效性的研究》榮獲一等獎;黎廣老師的論文《中的生活化教育思想的淺思》榮獲一等獎;林冠清老師的論文《優(yōu)化高中課堂教學初探》榮獲二等獎;韋程謙老師的論文《追求開發(fā)的思想政治課堂》榮獲二等獎;黎廣老師的論文《“五合一”講學案在政治課堂教學中的實效性分析》榮獲二等獎;吳亮敢老師的論文《高考政治“四選二”選擇題的備課方法》榮獲二等獎;凌榕老師的論文《發(fā)揮政治課堂教學德育功效促進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榮獲三等獎;盧增輝老師的論文《問題教學法提高政治課堂教學實效性》榮獲三等獎;曾勇翔老師的論文《淺談馬克思的消費觀及對政治消費教學的借鑒》榮獲三等獎;陳嵐老師的論文《課堂練習方式對政治教學實效性的作用分析》榮獲三等獎。
2.優(yōu)質課比賽獲獎方面。
盧增輝老師在2010年12月舉行的上思縣高中優(yōu)質課比賽中榮獲文綜組二等獎;吳亮敢老師在2010年4月舉行的防城港市高中優(yōu)質課比賽中榮獲二等獎;曾德軍老師在2011年1月舉行的防城港市初中教師教學技能大賽中榮獲一等獎(取得代表防城港市參加區(qū)級教師技能大賽資格)。
3.方面。
曾德軍老師的論文《提高政治課堂復習效率的原則和模式》在《考試周刊》2010年第42期上發(fā)表。
韋程謙老師的論文《透過新聞評述看學生》在《教育界》2011年第1期上發(fā)表。
課題結題報告在《考試周刊》本期上發(fā)表。
(三)促進了政治課堂教學成績的提高。
課題研究的實施不僅有效促進了教師教育教學技能的提升,而且增強了學生的政治科學習能力,提高了課堂教學實效性,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1.學生政治科學習的進步。
(1)調查問卷表明課題研究的實施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
在課題組對部分班級進行的《提高政治課堂教學實效性的教學策略研究》調查問卷(發(fā)放問卷200份,有效問卷200份)中,認為“五合一”講學案的實施有利于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的有169人,占被調查總人數(shù)的84.5%;在“近一年來,你的政治科學習成績”選項中,選不斷進步的有135人,占被調查總人數(shù)的67.5%。
可見,實施課題研究讓學生品嘗到了成功的喜悅,提高了課堂教學實效性。
(2)班級學生政治科成績的對比表(抽樣部分班級)。
抽樣的六個班級的政治科班級平均分不斷進步(僅高二(2)班月考2平均分退步0.7分),表明推行提高政治課堂教學實效性的教學策略研究對促進學生的政治科學習進步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
2.教師教學成績獲獎方面。
市級課題研究的有效推進,提高了課題組成員的課堂教學水平,促進了教學成績的不斷進步。
(1)校級教學成績獲獎方面。
①課題組老師在2009―2010年度下學期期末考試獲獎情況(獲獎時間:2010年8月)。
陳嵐老師榮獲教學成績二等獎,黎廣老師榮獲教學成績三等獎、凌榕老師榮獲教學成績一等獎,凌榕老師榮獲教學成績三等獎,劉炯老師榮獲二等獎,盧增輝老師榮獲教學成績三等獎,吳亮敢老師榮獲教學成績三等獎,曾勇翔老師榮獲教學成績三等獎。
②課題組老師在2010―2011年度上學期期末考試獲獎情況(獲獎時間:2011年2月)。
劉炯老師榮獲教學成績一等獎,凌榕老師榮獲教學成績二等獎,盧增輝老師榮獲教學成績三等獎,曾勇翔老師榮獲教學成績三等獎,吳亮敢老師榮獲教學成績三等獎,黎廣老師榮獲教學成績三等獎。
(2)市級教學成績獲獎方面。
①2010年春季學期期考全市統(tǒng)考獲獎情況
盧增輝老師榮獲高一年級組政治學科一等獎,凌榕老師榮獲高一年級組政治學科三等獎。
②2010年高考教學成績獲獎情況
曾勇翔老師所任文科綜合學科教學成績顯著,榮獲一級普通高中組二等獎。
3.學校高考成績集體獎方面。
學校市級課題研究的展開有力地推動了高三學生的高考競爭力,在2010年高考中取得了比較好的成績,上思中學在2010年高考中榮獲防城港市普通高中本科上線率第一名。
4.省級校本教研獲獎方面。
多個課題研究的有效開展,使得學校科研氛圍日漸濃厚,得到了上級教育行政部門的充分認可,2010年11月在南寧三中隆重舉行的廣西校本教研表彰會上,我校榮獲2010年廣西校本教研先進單位。
(四)提高了思想政治課的德育實效性。
思想政治課如何有效提高德育實效性,這是目前中學德育工作者的共同要求,課題組的全體成員對此進行了有益探索。
1.有效處理了教學和德育的關系。
政治課是以課堂教學為主要形式,利用教材內容進行德育的特殊形式。政治課加強德育,既要考慮德育目標和學生思想實際,又要考慮教材的知識體系。課題組老師正確處理了知識教學與加強德育的關系,充分發(fā)揮教材的德育優(yōu)勢,利用教材的思想性和教育性去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把政治課教學和思想品德教育有機結合起來。
2.緊貼社會“熱點”,增強德育實效。
社會熱點是社會和學生十分關心的重大社會現(xiàn)實,既是社會重點,又是社會敏感點。對社會熱點問題在政治課上解釋透了,學生信服,會收到良好的德育效果。課題組從三個方面進行嘗試。
(1)緊貼時代,進行科學世界觀和人生觀教育。
社會上的不正之風和黨內的個別腐敗現(xiàn)象是政治課進行德育教育的一大難題,也是社會的一大熱點。政治課要從正面教育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行為和習慣,教育學生熱愛集體、熱愛社會主義。但社會上、權錢交易、敲詐勒索、行賄受賄等腐敗現(xiàn)象卻又影響著正面教育的德育效果。政治課必須在美好與丑惡、文明與愚昧、傳統(tǒng)與開放的矛盾中,緊貼社會實際,選擇學生關心的熱點問題,運用教材的原理去引導學生克服錯誤思想認識。
(2)加強道德行為養(yǎng)成教育。
政治課不僅要進行道德認識、道德情感教育,更要重視道德行為養(yǎng)成教育,但一部分中學生卻缺乏良好的行為習慣,講粗口話、抽煙喝酒、打架鬧事等不文明行為時有發(fā)生。因此,課題組老師在教學中要緊密聯(lián)系學生思想實際,根據學生年齡特點,有計劃地進行日常行為規(guī)范教育。
(3)把德育寓于政治教學各個環(huán)節(jié),做到德育系列化。
政治課教學是由備課、上課、輔導等環(huán)節(jié)組成的有機整體。要提高政治課的德育實效必須把德育寓于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使德育做到經常化、系列化。第一,備課環(huán)節(jié)。課題組教師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思想實際去安排德育內容,把知識教學和德育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運用教材中的基本知識和基本原則去引導學生正確分析和認識社會現(xiàn)象,從正面入手提高覺悟,明辨是非。第二,上課環(huán)節(jié)。在課堂上,課題組教師結合時政熱點、挖掘時政德育資源對學生進行思想引導。比如:2008年下半年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fā)的金融危機波及世界絕大部分國家,許多資本主義國家的GDP總量不斷下降,國民生活水平急劇下降,然而,我國果斷采取了擴大投資、拉動內需等有效措施,使我國迅速擺脫金融危機的影響,社會經濟發(fā)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果,這凸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無比優(yōu)越性。教師挖掘這樣的德育資源對學生及時開展思想教育,增強了學生對祖國的深厚感情。第三,課外輔導。在課外輔導中把德育寓于生動活潑的課外活動中,學生既感興趣,又能收到較好的德育效果。為此,課題組的教師通過組織社會調查,舉辦各種講座,開展政治小論文評比等多種形式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五、啟示與思考
提高政治課堂教學實效性的教學策略研究的實現(xiàn)途徑是教學策略,核心是實效性。課題組成員主要從構建“五合一”講學案教學模式、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強化課堂教學的針對性、提升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和發(fā)揮思想政治課的德育功能等教學策略全面開展課題研究,雖然在提高學生的政治科學習成績,優(yōu)化學生行為養(yǎng)成和促進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等方面取得了比較豐碩的成果,但是教學策略是一個內涵比較豐富的專業(yè)術語,學界對教學實效性的認知也往往不盡相同,特別是政治課堂教學的德育功能的實效性問題更是一個難題。
課題組的研究自始至終都得到防城港市教研室領導、上思縣教研室和上思中學學校領導的大力支持,得到學生的密切配合,從而有效推進了課題研究進程,取得了比較豐碩的研究成果,這有力說明領導重視、師生參與度高是課題研究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證。
課題研究只是一個良好開端,而不是一個終點,課題組在今后的政治科教學實踐中還需艱苦探索,把課題研究成果運用于政治課教學實踐中,并不斷地加以完善,努力形成適合山區(qū)中學特色的政治教學策略,進而不斷提高政治課堂教學實效性,促進山區(qū)中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注:本課題研究的負責人是廣西上思縣上思中學曾勇翔老師)
參考文獻:
[1]陳厚德.有效教學[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0.
[2]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盧少軍.思想政治學科教學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4).
[4]施良方.教學理論:課堂教學的原理、策略與研究[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5).
[5]閏承利.素質教育課堂優(yōu)化模式[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0.
[6]江紹倫.課堂教學心理學[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85.
[7]林崇德主編,張奇著.當代學習心理學叢書―學習規(guī)律[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