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國際交流雜志簡介
《教育國際交流》自2023年創(chuàng)刊,國內刊號為10-1836/G4,本刊積極探索、勇于創(chuàng)新,欄目設置及內容節(jié)奏經過編排與改進,受到越來越多的讀者喜愛。作為教育領域的國際交流平臺,其內容豐富多樣,涵蓋了教育國際化的各個角落,成為連接全球教育界的橋梁和紐帶。這本雜志不僅為讀者提供了國際教育的前沿動態(tài),更深入探討了教育國際化的多個關鍵領域,展現(xiàn)了其獨特的學術價值和實踐意義。
國際教育政策比較是雜志的重要板塊之一。它通過對不同國家教育政策的深入剖析和比較,揭示了各國教育發(fā)展的異同點,為教育決策者提供了寶貴的參考。這些政策比較不僅涉及教育體制、課程設置、教學方法等宏觀層面,還細化到教育經費分配、教師待遇、學生評估等微觀環(huán)節(jié),為讀者呈現(xiàn)了一幅全球教育的全景圖。
跨國教育合作項目也是雜志關注的重點。它詳細介紹了各國間在教育領域開展的合作項目,如聯(lián)合辦學、師生交流、科研合作等,展示了國際教育合作的廣闊前景和無限可能。這些合作項目不僅促進了教育資源的共享和優(yōu)化配置,還加深了不同文化之間的理解和尊重,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奠定了堅實基礎。
教育國際交流收錄信息
教育國際交流雜志榮譽
教育國際交流雜志特色
1、審稿周期兩個月,如需查詢審稿結果,可通過郵件咨詢。編輯部將對錄用的稿件進行必要的文字和格式修改,若對此有異議,請在來稿時說明。
2、正文使用五號宋體(英文字體使用Times New Roman)、單倍行距、word默認頁邊距;文章小標題請依次使用:一、二、三、……;(一)(二)(三)……;1.2.3.……;(1)(2)(3)……。
3、參考文獻格式參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T7714-2005)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guī)則》“順序編碼制”的要求,并使用文后注格式。
4、建議提供與文章內容相關的圖片3-5張,用于文章配圖。請?zhí)峁┎恍∮?M的高清原圖,并附文字說明。稿件內有特殊字符和圖(表)的請同時傳送PDF格式圖表。提供配圖須確保不涉及侵權。
5、凡在正文中出現(xiàn)的所有引文、引語、數(shù)據(jù)等引用資料,請務必注明精確出處,以引注形式在正文內注明,并在文末參考文獻中列出相應信息。
6、注釋采用頁腳注,每頁重新編號,請按著(作者)、著作(論文)題名、出版社(期刊名稱)、出版年(刊期)、頁碼的順序依次標注。
7、來稿應符合學術論文寫作要求,全文格式規(guī)范,主題突出,層次分明,結構嚴謹,論據(jù)充分,觀點新穎,論述視角獨特,語言精練簡潔,敘述準確。
8、作者的英譯名采用姓在前,名在后的格式,姓全大寫;并且兩個字以上的名,拼音之間不加連字符。外國作者姓名遵照國外習慣。
9、摘要應具有獨立性和自含性(也就是說,摘要就是一篇短文,看完摘要,就知道文章的內容,即解決的問題、所用方法、結果與結論等),不應出現(xiàn)圖表、冗長的數(shù)學公式和非公知公用的符號、縮略詞。
10、題目、內容提要、關鍵詞來稿題目限20個字以內,副標題不超過18個字;內容提要字數(shù)在300字以內;關鍵詞一般為3至5個,以分號隔開。英文標題需注意大小寫問題,英文關鍵詞統(tǒng)一小寫(本當大寫的單詞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