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yè)新技術》自1978年創(chuàng)刊,國內刊號為11-4844/S,本刊積極探索、勇于創(chuàng)新,欄目設置及內容節(jié)奏經過編排與改進,受到越來越多的讀者喜愛。
《農業(yè)新技術》從學術性刊物轉變?yōu)榧夹g性刊物,直接面向“三農”,成為以應用為主的傳播先進生產力的媒介。
雜志簡介:《農業(yè)新技術》雜志經新聞出版總署批準,自1978年創(chuàng)刊,國內刊號為11-4844/S,是一本綜合性較強的農業(yè)期刊。該刊是一份雙月刊,致力于發(fā)表農業(yè)領域的高質量原創(chuàng)研究成果、綜述及快報。主要欄目:專家論壇、生產顧問、國外農業(yè)、新技術講座、讀者服務臺、農業(yè)環(huán)保、大田農藝、果蔬世界、特種種養(yǎng)、畜禽飼養(yǎng)、水產養(yǎng)殖、植物保護、土壤...
《農業(yè)新技術》自1978年創(chuàng)刊,國內刊號為11-4844/S,本刊積極探索、勇于創(chuàng)新,欄目設置及內容節(jié)奏經過編排與改進,受到越來越多的讀者喜愛。
《農業(yè)新技術》從學術性刊物轉變?yōu)榧夹g性刊物,直接面向“三農”,成為以應用為主的傳播先進生產力的媒介。
《農業(yè)新技術》雜志學者發(fā)表主要的研究主題主要有以下內容:
(一)土壤;重金屬;有機肥料;微波消解;農業(yè)
(二)同源四倍體;草莓;盾葉薯蕷;四倍體;脫病毒技術
(三)栽培技術;栽培技術要點;園藝管理;越夏栽培;播種
(四)玉米產量;肥效試驗;硅鈣肥;糧食作物;商品糧基地
(五)煙粉虱;赤眼蜂;生物型;溫室粉虱;草坪
(六)田間管理;栽培技術;菜用枸杞;播種;病蟲害防治
(七)田間管理;病蟲害;菜用枸杞;栽培技術;播種
(八)高產栽培技術;一年四作;早春大棚;栽培過程;病害及防治
(九)草莓;需肥特點;施肥技術;都市型現代農業(yè);栽培架
(十)二斑葉螨;生物測定;田間防效;小菜蛾;毒力測定
1、來稿請以“省份+作者姓名”為郵件標題發(fā)送電子郵件,文稿(Word格式、宋體)添加至附件。
2、稿件所涉及的課題如系國家或部省級以上基金項目,應腳注于文題頁的左下方,作者單位的上方加注 “基金項目:項目名稱(編號)”,并附基金批準文件的復印件。
3、引言應言簡意賅,突出重點。最好不要分段論述,不要插圖列表和數學公式。
4、注釋:以尾注形式進行注釋,在文章中相應出處的右上角用①等標識。
5、凡投稿3個月后未收到本書用稿通知,作者可另行處理稿件,請適時關注投稿郵箱回復。本書限于財力物力,恕不退稿,請作者自留底稿。
引證文獻:又稱來源文獻,是指引用了某篇文章的文獻,是對本文研究工作的繼續(xù)、應用、發(fā)展或評價。這種引用關系表明了研究的去向,經過驗證,引證文獻數等于該文獻的被引次數。引證文獻是學術論著撰寫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也是衡量學術著述影響大小的重要因素。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海淀區(qū)板井北京市農林科學院信息所,郵編:100089。本站僅做歷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