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科學》經新聞出版總署批準,自1980年創(chuàng)刊,國內刊號為32-1243/P,本刊積極探索、勇于創(chuàng)新,欄目設置及內容節(jié)奏經過編排與改進,受到越來越多的讀者喜愛。
《氣象科學》主要刊登氣象科學各分支領域的科研學術論文、短論和技術總結,國內外氣象科學新理論、新技術的綜合評述和氣象科學學術動態(tài)報道等。
雜志簡介:《氣象科學》雜志經新聞出版總署批準,自1980年創(chuàng)刊,國內刊號為32-1243/P,是一本綜合性較強的科學期刊。該刊是一份雙月刊,致力于發(fā)表科學領域的高質量原創(chuàng)研究成果、綜述及快報。主要欄目:論文、短論、技術報告
《氣象科學》經新聞出版總署批準,自1980年創(chuàng)刊,國內刊號為32-1243/P,本刊積極探索、勇于創(chuàng)新,欄目設置及內容節(jié)奏經過編排與改進,受到越來越多的讀者喜愛。
《氣象科學》主要刊登氣象科學各分支領域的科研學術論文、短論和技術總結,國內外氣象科學新理論、新技術的綜合評述和氣象科學學術動態(tài)報道等。
《氣象科學》雜志學者發(fā)表主要的研究主題主要有以下內容:
(一)ENSO;大氣環(huán)流;年代際變化;模態(tài);北太平洋
(二)數值模擬;資料同化;暴雨;同化;雷達
(三)濃霧;暴雨;大暴雨;夏季;梅汛期
(四)微波輻射計;大氣電場;雷達反射率因子;地基微波輻射計;空區(qū)
(五)熱帶氣旋;氣候變化;海溫異常;海表溫度異常;西北太平洋熱帶氣旋
(六)氣象條件;降水;氣候特征;暴雨;江淮氣旋
(七)淮河流域;臺風;梅雨;鋒生函數;東北冷渦
(八)數值模擬;大氣環(huán)流;夏季降水;夏季;土壤濕度
(九)夏季;年際變化;ENSO;大氣質量;北半球夏季
(十)滬寧高速公路;WRF模式;數值模擬;暴雨;高速公路
1、摘要以內容梗概為目的,對文章研究目的、方法、成果、結果作說明,無需加評論和補充解釋。
2、來稿應寫清作者姓名、單位、郵編、準確通信地址及聯系電話,并附所有作者簡介。
3、論文所涉及的課題如取得國家或部、省級以上基金或屬公關項目,應在首頁腳注中說明,如“基金項目:......基金資助(編號......)”,并在投稿時上傳基金證書復印件。
4、正文的標題層次:層次序號采用“一、”“(一)”“1."“(1)”。
5、注釋用于對文章正文作補充論說的文字,采用頁下注,注號用①②③;參考文獻用于說明引文出處,采用文末注,用[1][2][3]順序標注。
立即指數:立即指數 (Immediacy Index)是指用某一年中發(fā)表的文章在當年被引用次數除以同年發(fā)表文章的總數得到的指數;該指數用來評價哪些科技期刊發(fā)表了大量熱點文章,進而能夠衡量該期刊中發(fā)表的研究成果是否緊跟研究前沿的步伐。
引證文獻:又稱來源文獻,是指引用了某篇文章的文獻,是對本文研究工作的繼續(xù)、應用、發(fā)展或評價。這種引用關系表明了研究的去向,經過驗證,引證文獻數等于該文獻的被引次數。引證文獻是學術論著撰寫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也是衡量學術著述影響大小的重要因素。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南京市雨順路6號,郵編:21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