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子江文學評論雜志簡介
《揚子江文學評論》是一本深入探索文學與社會、個人與歷史交織關系的雜志。其獨特的洞察力,不僅體現(xiàn)在對不同階層背景的作家及其作品的細致解讀,更體現(xiàn)在對文學反映社會問題、表達個人經歷和觀點的深度挖掘。它以一種敏銳的洞察力和深刻的見解,揭示了階層對文學創(chuàng)作和文學接受的影響。在當今社會,階層背景對一個人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它不僅塑造了我們的生活方式,也影響了我們的思想觀念和價值觀念。這種影響在文學創(chuàng)作中同樣存在。它的獨特之處在于,它深入探討了這種影響如何在作家的作品中體現(xiàn)出來。
不同階層的作家,其作品所反映的社會問題也各不相同。例如,底層社會的作家往往關注社會不公、貧困和階級斗爭等現(xiàn)實問題,而中產階級的作家則更傾向于探討人性、情感和道德等更為普遍的主題。這種差異在它的評論和分析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同時,它也深入探索了作家如何通過文學作品表達自己的個人經歷和觀點。在這一點上,不同階層的作家也有所不同。例如,出身貧寒的作家可能更傾向于用一種寫實的手法來描繪自己的生活經歷,而中產階級的作家則可能更注重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此外,《揚子江文學評論》還對階層對文學創(chuàng)作和文學接受的影響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它指出,不同階層的讀者對同一部作品的接受程度也會有所不同。例如,底層社會的讀者可能更傾向于接受那些反映自己生活經歷的作品,而中產階級的讀者則可能更注重作品的審美價值和思想深度。它不僅對不同階層背景的作家及其作品進行了細致解讀,還對文學反映社會問題、表達個人經歷和觀點的方式進行了深度挖掘。同時,它也深入探討了階層對文學創(chuàng)作和文學接受的影響,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全面而深入的了解文學的視角。
揚子江文學評論收錄信息
揚子江文學評論雜志榮譽
揚子江文學評論歷史收錄
- 北大核心期刊(2023版)
- 北大核心期刊(2020版)
- 北大核心期刊(2017版)
- 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來源(2021-2022)
- 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來源(2019-2020)
- 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來源(2017-2018)
- 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來源(2014-2016)
- 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擴展(2012-2013)
- 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擴展(2008-2009)
- 中國人文社科核心期刊
揚子江文學評論雜志特色
1、文稿應具科學性、實用性,論點明確,資料可靠,數(shù)據(jù)準確,層次清楚,文字精練,用字規(guī)范。編輯部對來稿有刪修權,不同意刪修的稿件請在來稿中聲明。
2、參考文獻格式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T 7714 — 2015《信息與文獻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guī)則》進行修改。
3、論文題目宜簡煉、準確,必要時可加副標題。主副標題要各有側重,主標題盡量傳遞核心論點、學術創(chuàng)新點,副標題應限定研究范圍、學科范圍,廓清研究對象,標識文章性質。題目用華文中宋小二號字,居中。
4、本刊注釋均采用腳注形式,文末不列參考文獻。注釋序號采用1,2,3……;同一文獻被反復引用者,從第二次引注開始可標為“同注某某”。
5、作者姓名在文題下按順序排列,作者單位及郵政編碼腳注在同頁左下方,并附第一作者簡介(含最高學歷、職務、職稱、工作單位、聯(lián)系電話及E-mail)。
6、所有論文均要求有中文摘要和關鍵詞,摘要用第三人稱撰寫,分目的、方法、結果及結論四部分,完整準確概括文章的實質性內容,以150字左右為宜,關鍵詞一般3~6個。
7、論文所涉及的課題如取得國家或部、省、市級以上基金資助或屬攻關項目,應標注于文章參考文獻后,書寫內容包括:項目來源、項目名稱及項目編號,并附基金證書復印件或影印件。
8、間接引文通常以“參見”或“詳見”等引領詞引導,反映出與正文行文的呼應,標注時應注出具體參考引證的起止頁碼或章節(jié)。標注項目、順序與格式同直接引文。
9、文中表格采用三線表,必要時可加輔助線,表內“空白”代表未測或無此項,“—”代表未發(fā)現(xiàn),“0”代表實測結果為零。
10、本刊實行三審制。稿件一經錄用,編輯部會在三個月內通知作者;三個月之后,作者若未收到任何通知,請另投他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