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化技術與應用》經新聞出版總署批準,自1982年創(chuàng)刊,國內刊號為23-1474/TP,本刊積極探索、勇于創(chuàng)新,欄目設置及內容節(jié)奏經過編排與改進,受到越來越多的讀者喜愛。
雜志簡介:《自動化技術與應用》雜志經新聞出版總署批準,自1982年創(chuàng)刊,國內刊號為23-1474/TP,是一本綜合性較強的計算機期刊。該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發(fā)表計算機領域的高質量原創(chuàng)研究成果、綜述及快報。主要欄目:控制理論與應用、工業(yè)控制與應用、計算機應用、通信與信息處理、PLC與DCS、物聯網技術、電氣傳動、圖像處理技術、辨識建模與仿真、儀器儀...
《自動化技術與應用》經新聞出版總署批準,自1982年創(chuàng)刊,國內刊號為23-1474/TP,本刊積極探索、勇于創(chuàng)新,欄目設置及內容節(jié)奏經過編排與改進,受到越來越多的讀者喜愛。
《自動化技術與應用》雜志學者發(fā)表主要的研究主題主要有以下內容:
(一)3D打印機;3D打??;超聲波;氣調保鮮;熔融沉積
(二)物聯網;故障診斷;傳感器;無線節(jié)點;自組網
(三)PLC;物聯網;飛機燃油系統(tǒng);氣體;工業(yè)計算機
(四)3D打印機;熔融沉積;3D打印;工業(yè)計算機;消防
(五)嵌入式;FPGA;認知無線電;半固態(tài);汽車覆蓋件
(六)故障診斷;數據挖掘;大數據;水下機器人;PID控制
(七)單片機;無線傳輸;無線傳感器網絡;燃油;鉆井井場
(八)油田;狀態(tài)反饋;故障診斷;神經網絡;預測控制
(九)工業(yè)計算機;控制系統(tǒng);氣體;鋁合金;飛機油箱
(十)消防;調度系統(tǒng);氣調保鮮;電機;3D打印機
1、來稿一經接受刊登,由作者親筆簽署《論文著作權專有許可使用授權書》,專有使用權即歸本刊所有。本刊有權以光盤版、網絡版等其他方式出版接受刊登的論文,未經本刊同意,該論文的任何部分不得轉載他處。
2、文章署名兩個以上作者的,其間均以“,”隔開,并在姓名下寫明對應的單位全稱和郵政編碼。
3、題目:中文標題一般少于30字,簡短鮮明表明文章研究內容,盡量不用副標題及外文縮寫詞,避免使用非通用縮寫詞、字符等。英文標題應與中文標題一致,并符合英文表達習慣。
4、所有論文均要求有中文摘要和關鍵詞,摘要用第三人稱撰寫,分目的、方法、結果及結論四部分,完整準確概括文章的實質性內容,以250字左右為宜,關鍵詞一般3~6個。
5、正文:一般應包括資料與方法、結果、討論三個部分,層次系統(tǒng)為1~3層,如:“1”,“1.1”,“1.1.1”,各級標序均左頂格,第2層后空1字距排標題。
6、注釋用于對文章正文作補充論說的文字,采用頁下注,注號用①②③;參考文獻用于說明引文出處,采用文末注,用[1][2][3]順序標注。
7、來稿一律使用法定計量單位,表達量值時,在公式、圖表及文字敘述中,一律使用單位的國際符號,不得采用廢除單位,字母分清正斜體。
8、基金論文所涉及的課題如取得國家或部、省級以上基金項目,應腳注于文題頁左下方,作者單位上方,并附基金證書復印件,本刊將優(yōu)先處理與刊登。
9、文章主題圍繞雜志擅長領域的應用展開,重點介紹前沿的新材料和其在室內裝飾中的創(chuàng)新應用。
10、參考文獻作者以親自閱過的近5年主要文獻,對照原文核定,在正文中加注方括號角碼。所有來稿的參考文獻一般不少于15條,綜述20條左右。
立即指數:立即指數 (Immediacy Index)是指用某一年中發(fā)表的文章在當年被引用次數除以同年發(fā)表文章的總數得到的指數;該指數用來評價哪些科技期刊發(fā)表了大量熱點文章,進而能夠衡量該期刊中發(fā)表的研究成果是否緊跟研究前沿的步伐。
引證文獻:又稱來源文獻,是指引用了某篇文章的文獻,是對本文研究工作的繼續(xù)、應用、發(fā)展或評價。這種引用關系表明了研究的去向,經過驗證,引證文獻數等于該文獻的被引次數。引證文獻是學術論著撰寫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也是衡量學術著述影響大小的重要因素。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哈爾濱市漢水路265號,郵編:150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