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3-05-31 15:00:38
序言:寫作是分享個人見解和探索未知領域的橋梁,我們?yōu)槟x了8篇的甲溝炎的預防措施樣本,期待這些樣本能夠為您提供豐富的參考和啟發(fā),請盡情閱讀。
糖尿病足是威脅糖尿病患者的嚴重糖尿病并發(fā)癥,截肢率和死亡率非常高,是導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避免糖尿病足發(fā)生,精心的護理治療及糖尿病健康教育可以增強患者對治療的順從性,提高糖尿病足的治愈率,減輕患者的身心痛苦,把糖尿病防治的主動權交給患者自己,做到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從而消除足部隱患,預防糖尿病足的復發(fā),降低截肢致殘率,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資料與方法
對通遼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50歲以上人群進行問卷調查,其中糖尿病患者108例,男59例、女49例,并發(fā)糖尿病足10例,醫(yī)護人員對這10例糖尿病足患者進行精心治療,護理和健康指導,使10例患者均得到治愈。
糖尿病足主要是由于糖尿病的血管病變、神經(jīng)病變引起下肢血液循環(huán)不足、缺血、潰瘍、壞死甚至并發(fā)感染的一種足部病變,而感染則會使糖尿病加重,導致惡性循環(huán),致使糖尿病患者截肢致殘。臨床表現(xiàn)有下肢麻木和疼痛、雙足痛、溫、觸覺障礙,受傷后足部易破潰,抗感染力下降,傷口愈合慢,容易形成壞疽,導致無法愈合而截肢致殘。因此,必須早期發(fā)現(xiàn)、早期治療,消除足部隱患,降低截肢致殘率。對于糖尿患者來說,采取必要的預防措施來保護其足部不受到所有相關的傷害是非常重要的。
定期檢查糖尿病足的危險因素,消除已知的危險因素:①既往有足潰瘍史(與從事職業(yè)密切相關)。②周圍神經(jīng)病變和自主神經(jīng)病變(足部麻木、觸覺或痛覺減退或消失、足部發(fā)熱、皮膚無汗、肌肉萎縮、腹瀉、便秘、心動過速);或缺血性血管病變(運動引起的腓腸肌疼痛或足部發(fā)涼)。③周圍血管病變(足部發(fā)涼、足背動脈搏動消失)。④糖尿病的其他慢性并發(fā)癥(嚴重腎臟病變,特別是腎功能衰竭以及視力嚴重減退或失明)。⑤足部畸形(如鷹爪足、壓力點的皮膚增厚、夏柯關節(jié)病)和胼胝。⑥個人因素(肥胖、吸煙、酗酒、社會經(jīng)濟條件差、獨居生活的老人、糖尿病知識缺乏和不能進行有效的足保護)。⑦鞋襪不合適。
嚴格控制血糖,加強血糖監(jiān)測:血糖應控制在餐前160~180mg/dl,餐后200mg/dl,如果血糖控制不好,會導致身體抵抗力變差,較易感染,所以應通過以下方法控制好血糖。①藥物治療:藥物治療通常分為四大類,即黃脲類、雙胍類藥、a糖苷酶抑制劑和胰島素增敏劑??茖W的綜合治療,有利于糖尿病的控制。1型糖尿病患者須堅持每天注射胰島素,才能保證健康的生活。2型糖尿病患者在口服降糖藥物無法繼續(xù)保持良好的血糖控制,出現(xiàn)急、慢性并發(fā)癥,應激狀況或糖尿病病情加重時,胰島素是最有效的治療。②飲食療法:任何一種類型的糖尿病,任何一位糖尿病患者,在一生中都需要進行糖尿病的飲食治療。合理的選擇膳食,把握食物的量,安排好進餐時間,并定期監(jiān)測血糖,根據(jù)血糖水平及時調整飲食,保持健康的心態(tài)來實現(xiàn)積極、自由、正常的人生。糖尿病足患者飲食要注意控制總熱量,建立合理飲食結構。均衡營養(yǎng),合理控制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的比例。定食定量、少食多餐,食量與體力活動要平衡,保持適宜體重。高纖維飲食,利于控制血糖、減肥和通便。飲食清淡,低脂少油,少糖少鹽。適量飲酒,堅決戒煙。③運動療法:運動可以改善葡萄糖的利用,可以提高胰島素的敏感性,保持正常體重,有利于糖尿病的病情控制。但運動應在醫(yī)生指導下進行,根據(jù)年齡、身體條件和不同的病情采取適當?shù)倪\動。運動時應注意:不要在胰島素或者口服降糖藥作用高峰時進行運動。熱身以及慢慢結束可以幫助免受運動損傷,并常檢查足部。如果條件允許,運動前后注意監(jiān)測血糖變化。注意常飲水。④糖尿病教育:進行糖尿病相關知識宣教,重視患者的情緒反應,向患者說明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對疾病康復的重要性,認識糖尿病是一終身性疾病[1],但絕非不治之癥。⑤血糖的監(jiān)測:堅持長期糖尿病監(jiān)測,了解自己的病程,掌控糖尿病治療的主動權,延緩糖尿病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和發(fā)展是很有效的,可定制專門的糖尿病監(jiān)測日記,動態(tài)記錄。定期與保健醫(yī)生聯(lián)系,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指導患者進行足部護理:由于神經(jīng)性病變會導致惡劣的后果,就要每天嚴格地觀察雙足,當一個糖尿病患者采取了必要的保護措施和足部護理方法,就能減少患嚴重足部疾病的危險。①每天睡前用溫水(最好是38℃左右)浸泡雙腳15~20分鐘,檢查雙足是否有水皰、傷口、劃痕等,并檢查腳趾之間,仔細擦干。②注意保暖,尤其是在冬天,要穿棉襪、棉鞋,患者洗腳要先下手,后下腳,手是敏感的,而腳對熱已經(jīng)不敏感了。③購買新鞋新襪時,一定要寬松、舒適,避免過緊,最好能穿專門為糖尿病患者設計的“糖尿病治療鞋”,其內襯柔軟平滑,鞋頭空間大,鞋底襯墊可以分散壓力,能避免局部皮膚組織承受巨大壓力,防止?jié)兊陌l(fā)生。④剪腳趾甲時,不能剪得太禿,剪刀要平著剪,不能往里剪,以免合并甲溝炎,易感染也不容易好。對于易于干燥的腳,可使用薄薄的一層油脂,例如嬰幼兒潤膚露。⑤避免在腳邊使用電暖氣、熱水袋等,以免燙傷。⑥不要隨意修剪腳上的雞眼或結痂,應該找醫(yī)生,糖尿患者腳的任何問題都應慎重,否則后果嚴重。⑦糖尿病患者每晚臨睡前都應自查腳底,如果已發(fā)生足部潰瘍時,應上醫(yī)院進行治療,可先用2% PVP液消毒局部皮膚,然后用紅外線照射15~20分鐘,再涂上面得邦軟膏和珍珠粉少許,最后用無菌紗布包扎,2次/日。
維A酸類藥物是維生素A的衍生物,由環(huán)狀結構、多烯側鏈和極性終末基團組成。通過對其環(huán)狀結構的修飾,2001年重慶華邦制藥有限公司在國內首先研制并生產(chǎn)了口服第二代芳香族類藥物――阿維A酸膠囊(依曲替酸,方希)。近年來隨著該類藥物的廣泛應用,有關其不良反應的報道較多。本文著重概述其不良反應及其處理措施。
1 分子結構
方希的化學名為全反式-9-(4-甲氧基-2,3,6-三甲基苯基)-3,7-二甲基-2,4,6,8-壬四烯酸,分子式C21H26O3,分子量326.44。化學結構見圖1。
2 藥物代謝動力學
口服后3~4小時血藥濃度達峰值,24小時峰值消失,Cmax在200~800 ?滋g/ml??诜锢枚葹?0%,但個體差異大(36%~95%),與食物同服能顯著提高生物利用度。血漿蛋白結合率為99%,分布容積9 L/kg。該藥脂溶性高,易在組織中分布,但不能大量儲存。主要通過側鏈分解以及葡萄糖醛酸化在肝臟內代謝,產(chǎn)物為13-順異構體。對21~70歲患者服用不同劑量的研究表明阿維A酸的T1/2為50小時,13-順阿維A酸的T1/2為60小時。根據(jù)T1/2和假設線性動力學,推測在長期服藥后停藥36天時,99%以上的藥物以代謝產(chǎn)物的形式約以相同等份經(jīng)腎臟與膽汁完全排泄。
3 作用機制和藥理作用
3.1 作用機制:吸收入血后在血漿蛋白的轉運下到達靶組織,借助維A酸結合蛋白轉運至核內,與核受體結合。介導維A酸類藥物活性的受體有兩個家族即維A酸受體家族(RARs)和維A酸類X受體家族(RXRs),均有α、β和γ三個亞型。研究發(fā)現(xiàn)[1]成人皮膚中主要表達的RAR是RARγ和RARα,而RXR蛋白主要是RXRα。人皮膚細胞中提取的主要是RARγ/RXRα異二聚體。首先RAR和維甲酸結合,二聚體發(fā)生構形轉變,消除空間位阻后,RXR和配體結合。當異二聚體中兩受體都和配體結合時,作為轉錄調節(jié)因子與靶基因的維A酸類反應元件結合,調節(jié)靶基因的表達,發(fā)揮生物學效應[2,3]。
3.2 藥理作用
3.2.1 抗角化作用:影響細胞的增殖與分化,調節(jié)表皮角質形成細胞的終末分化,使角化過度的表皮正常化。
3.2.2 抗細胞增殖和抗腫瘤作用:抑制皮膚中鳥氨酸脫羧酶的活性,減少腐胺生產(chǎn)生成,增加細胞的修復能力,影響某些化學致癌物以及X線、紫外線引起腫瘤轉移過程,也有抗癌作用。
3.2.3 抗炎作用:抑制中性粒細胞過氧化物陰離子形成和溶酶體酶釋放,抑制中性粒細胞的趨化性,也能抑制皮膚中膠原酶和明膠酶的形成。
3.2.4 調節(jié)免疫作用:低劑量有免疫刺激作用,高劑量有免疫抑制作用。輔助抗體產(chǎn)生,增加皮膚中朗格罕氏細胞數(shù)目并抑制淋巴細胞增殖。
4 臨床應用
4.1 主要適應證:早在1972年就有報道口服和外用維A酸類治療銀屑病,目前已經(jīng)成為系統(tǒng)治療銀屑病的主流用藥,尤其對嚴重的膿皰型和紅皮病型銀屑病。主要優(yōu)勢是與其他療法有協(xié)同作用,包括外用糖皮質激素、蒽林、焦油、卡他西醇、PURA及NB-UVB等。此外,也可與甲氨碟呤、環(huán)孢素A以及中藥如甘利欣、強力寧等聯(lián)用。治療膿皰型銀屑病通常在用藥1~2周后起效,1周內膿皰完全消退,而紅皮病型銀屑病起效較慢,平均4周左右紅皮逐漸消退,需要較長時間才能控制病情。對于頑固性斑塊型銀屑病有效,但不能使皮損全部消退。
值得指出的是,口服維A酸類藥物不能根治銀屑病,僅能控制癥狀,停藥后常又復發(fā)。病情明顯好轉后適當減量,不要減量過快或過早停藥。此外,劑量需個體化,根據(jù)病情、分型、既往治療史和聯(lián)合用藥情況選擇最佳劑量。
4.2 有效適應證:對遺傳性角化過度性皮膚病,口服維A酸類藥物可以改善角化過度和角化不良、減少脫屑,改善皮膚的整體外觀和功能。此外,Darier's病、尋常性魚鱗病、先天性魚鱗病、掌跖角皮癥、毛發(fā)紅糠疹及可變性紅斑角化癥對阿維A的反應較好。治療上采用低初始劑量結合小劑量長期維持治療,并聯(lián)合用藥以減小用藥劑量。
4.3 比較有效的適應證:阿維A對罕見的角化性皮膚病如豪豬狀魚鱗病、角化過度性疣狀痣、慢性苔蘚樣角化病等有一定的療效。
4.4 皮膚腫瘤和癌前病變:口服維A酸類藥物對治療皮膚癌前病變和預防皮膚癌有效,可能機制是促進表皮細胞終末分化,誘導細胞凋亡以及控制細胞生長。
4.4.1 癌前病變:有報道口服異維A酸和阿維A酯成功地預防著色性干皮病患者發(fā)生基底細胞癌和鱗狀細胞癌以及痣樣基底細胞癌綜合征。
4.4.2 皮膚腫瘤:阿維A酸對基底細胞癌的療效較差,對鱗狀細胞癌和黑素瘤無效。單獨或與PUVA、電子束、化療藥物或IFN-α2b 和-α2a聯(lián)用對皮膚T細胞淋巴瘤有效。
4.5 其他皮膚?。河袌蟮揽诜⒕SA對扁平苔蘚、慢性盤狀紅斑狼瘡的角化過度性損害以及結節(jié)病、結節(jié)性肉芽腫和泛發(fā)性環(huán)狀肉芽腫有一定的療效。
5 不良反應及處理
5.1 皮膚黏膜:皮膚和黏膜受累是最常見、可逆的不良反應,多在用藥1~2周后出現(xiàn),有劑量依賴性。表現(xiàn)為:(1)皮膚:紅斑、干燥、鱗屑、瘙癢、感覺過敏和光敏感;(2)黏膜:唇炎、鼻炎、口干;(3)指甲:甲溝炎,指甲變脆,嚴重者形成嵌甲、指甲脫落。其他有鼻衄、鼻炎和結膜炎。部分患者全身皮膚(尤其是掌跖部)變薄、脫屑和毛發(fā)脫落增多,偶爾出現(xiàn)可逆性脫發(fā)。
對于口干、皮膚干燥和唇炎,外用潤膚霜或油性軟膏,多飲水或用門冬湯沖茶泡服以減輕癥狀;口服抗組胺藥物和外用止癢藥物治療皮膚瘙癢。
5.2 血脂代謝:血脂異常是口服維A酸類藥物公認的不良作用??诜狼骢ゼs25%的患者血清甘油三酯(TG)水平明顯升高,15%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下降而7%膽固醇(Ch)水平增高,嚴重者尤其是高?;颊呷缣悄虿?、過度肥胖、酗酒和脂代謝不良者可發(fā)生高脂血癥。高脂血癥是可逆的,有劑量依賴性,停藥或經(jīng)降脂治療后均逐漸恢復正常,不影響后續(xù)治療。因此,治療期間必須定期檢查血清TG和Ch,尤其是高?;颊吆烷L期服藥者。
5.3 肝功能:接受阿維A治療的銀屑病患者,有20%出現(xiàn)一過性ALT升高,但嚴重和持久的肝毒性反應發(fā)生率不到1%。對于肝毒性患者予以減量并保肝治療,2~4周后ALT可以恢復正常,說明阿維A對肝臟的損害是輕微和可逆的。一項前瞻性研究也沒有發(fā)現(xiàn)長期維A酸類藥物治療與慢性肝毒性之間有因果關系[4]。為了避免嚴重的肝毒性,在服藥前及服藥期間定期檢查肝功能。若有異常,應保肝治療并每周復查肝功能;若未恢復正?;蜻M一步惡化,必須停止服用該藥并保肝治療,同時繼續(xù)監(jiān)測肝功能至少3個月。
5.4 肌痛和關節(jié)痛:口服維A酸類藥物的患者出現(xiàn)肌痛和關節(jié)痛,少數(shù)有肌酸激酶水平增高。Hull和Demkiw-Bartel[4]對服用異維A 20周患者的觀察發(fā)現(xiàn)1個月后背痛發(fā)生率28.1%,肌痛14.1%,關節(jié)痛21.5%,然而這兩項研究均缺乏對照人群。
5.5 骨骼:骨骼不良反應與維生素A累積癥類似,表現(xiàn)為長骨重塑、脫鈣、韌帶和肌腱進行性鈣化、骨皮質肥厚、骨膜增厚、骨骺過早閉合和骨質疏松。長期大劑量口服阿維A酸可引起脊柱和脊柱外韌帶和肌腱鈣化。最常見的受累部位是足和骨盆,通常是雙側、多發(fā)的,而兒童很少發(fā)生韌帶鈣化。但陸續(xù)有關于大劑量維A酸類藥物引起骨骺過早閉合的報告。進行性成骨發(fā)育不良是一種罕見的異位性骨骼形成性疾病。Zasloff等[5]對接受大劑量異維A治療的21名兒童,1年后有7例出現(xiàn)干骺端致密帶,劑量減小后自愈。另外,多名兒童出現(xiàn)輕微創(chuàng)傷后骨折。
與上述報道相反,有報道稱長期服用維A酸治療無明顯的骨骼變化,兒童生長發(fā)育正常。 總之,為了避免骨骼毒性,最重要的預防措施是對長期接受維A酸類藥物治療的患者盡可能使用最小劑量。
5.6 神經(jīng)系統(tǒng):偶見頭痛、乏力和嗜睡?;颊哂蓄^痛伴惡心、嘔吐和視力變化時應明確有無假性腦瘤。盡管與四環(huán)素類藥物聯(lián)用有增加假性腦瘤的風險,單用也可能出現(xiàn)類似的情況。有報道1例成人單用依曲替酯出現(xiàn)假性腦瘤[6]。
5.7 精神癥狀:維A酸類藥物引起的精神癥狀,最常見的是異維A酸引起的抑郁、自殺企圖、自殺。Scheinmen等[7]對700名正在服用異維A酸患者的研究發(fā)現(xiàn)有7人出現(xiàn)抑郁癥狀,1例有自殺念頭,所有這些癥狀在停藥后減輕而再次服藥后又重新出現(xiàn)。對3例患者的研究發(fā)現(xiàn)異維A引起的抑郁癥病情持久,而且抗抑郁治療效果欠佳。最近Roche公司根據(jù)上市后安全性報告修改了黑框警告,把暴力和挑釁加到依曲替酯可能的精神反應。
5.8 視覺系統(tǒng):最常見的是瞼結膜炎、視物模糊、眼干和接觸鏡不耐受等[8],嚴重者可發(fā)生角膜混濁、視水腫、白內障和視網(wǎng)膜功能異常等,部分患者暗適應能力下降、色弱,極少出現(xiàn)永久性夜盲。若出現(xiàn)嚴重的頭痛、惡心、嘔吐及視覺損害,應立刻停藥并積極治療。
5.9 生殖系統(tǒng):本藥為高度致畸物,對生殖系統(tǒng)的影響是本藥最嚴重的不良反應。特征性的出生缺陷有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異常、外耳畸形、心血管異常、面部畸形、眼睛畸形、甲狀腺異常和骨骼畸形,其他異常有早產(chǎn)、甲狀旁腺素缺失和智力低下。維A酸類藥物引起的胚胎毒性與藥物種類有關,可能是影響了受精后4周時胚胎神經(jīng)嵴細胞的正常發(fā)育。
在妊娠前或妊娠期服用本類藥物,無論服藥時間或劑量,都很有可能導致畸形兒。如果孕婦或育齡期男女長期服用此類藥物,體內藥物蓄積,T1/2達3~5個月甚至更長,影響、卵子和胚胎的生長發(fā)育,可能導致畸胎、死胎和先天畸形。因此育齡期患者應在服藥或停藥后2年內避免妊娠。育齡婦女在開始治療前2周內必須進行血液或尿液妊娠試驗。確認妊娠試驗為陰性后,在下次正常月經(jīng)周期的第二天或第三天開始用阿維A治療。在每次重復服用本藥時,不管間斷時間多長必須在其后2年內堅持有效的、不間斷的避孕措施。此外,本藥可通過乳汁排泄,故哺乳期不得服用。口服維A酸類藥物可能對的生成、形態(tài)學和活力以及下丘腦-垂體-性腺軸無影響[9]。有報道受孕期服用依曲替酯的7例男性患者均未出現(xiàn)維A酸類藥物典型胚胎毒性引起的畸形。由于資料有限,目前尚無法得出本類藥物對男性生殖毒性的確切結論。
5.10 對兒童發(fā)育的影響:由于兒童患者需要長期接受治療,只有在所有可選擇的治療均已無效時方考慮使用阿維A酸。常規(guī)劑量約為0.5 mg/(kg?d),最大劑量1 mg/(kg?d),但每日總量不得超過35 mg。由于長期服藥可能產(chǎn)生不良反應,維持劑量應盡可能小。治療期間以及治療結束后必須密切監(jiān)測兒童生長發(fā)育指標和骨質發(fā)育情況。
5.11 其他:少見的不良反應有疲勞、厭食、食欲改變、惡心、腹痛等。實驗室檢查可見膽紅素、尿酸、網(wǎng)織紅細胞等短暫性輕度升高,也有高密度脂蛋白、白細胞計數(shù)及磷、鉀等電解質減少,這些改變在繼續(xù)治療或停止用藥后均可恢復。
參考文獻:
[1] 由 蕾,嚴林. 維甲酸類化合物及其受體與銀屑病研究進展[J].醫(yī)學綜述,2007,13(6):466.
[2] Merino R,Hurle JM. The molecular basis of retinoid action in tumor[J].Trends Mol Med,2003,9(12):509.
[3] Lei M,de the H.Retinoids and retinoic acid receptor in cancer[J].EJC(S),2003,1(2):13.
[4] Mengesha YM,Hansen RC.Toddler-age nodulocystic acne[J].J Pedi-atr,1999,134:644.
[5] Zasloff MA,Rocke DM,Crofford LJ,et al.Treatment of patients who havefibrodysplasia ossificans progressiva with isotretinoin[J]. Clin Orthoped,1998,346:121.
[6] Katz HI,Waalen J,Leach EE. Acitretin in psoriasis: an overview of adverse effects[J].J Am Acad Dermatol,1999,41(Suppl):7.
[7] Scheinmen PL,Peck GL,Rubinow DR,et al. Acute depression from isotretinoin[J].J Am Acad Dermatol,1990,22:1112.
[8] Ellis CN,Krach KJ.Uses and complications of isotretinoin therapy[J]. J Am Acad Dermatol,2001,45(Suppl):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