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3-06-21 09:07:24
序言:寫作是分享個人見解和探索未知領域的橋梁,我們?yōu)槟x了8篇的化療病人的護理樣本,期待這些樣本能夠為您提供豐富的參考和啟發(fā),請盡情閱讀。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02.173
資料與方法
2008年1月~2009年1月我科收治40~60歲的癌癥患者56例,均無精神病史,無意識語言交流障礙,其中男38例,女18例,平均年齡50±2歲,23例患者是食道癌,33例是肺癌,均為小細胞低化癌。
方法:病人在入院后及時評估病人的一般情況,如文化、職業(yè)、家庭、經濟、心理。當天就開始對病人進行心理干預,時間因人而宜。
心理特征:主要出現(xiàn)焦慮、恐懼、困惑、抗藥等心理。
護 理
多與患者交談,與病人相互溝通感情,使病人與醫(yī)護人員產生信任感和親切感。同時得到醫(yī)生的參與,在化療前簽定化療同意書,講解化療的方法及化療中的配合,消除患者的緊張、焦慮情緒,使患者更加信賴醫(yī)護人員,增加其可信度,消除病人的悲觀情緒。鼓勵患者家屬陪伴,正確評價化療的效果,增強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在不引起疲勞和不影響治療的前提下,應鼓勵患者參加適當的活動,如讀報、聽音樂、看電視等。適當地生活自理,以分散患者對疾病的注意力,以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去接受各種治療。
提供安全、舒適的修養(yǎng)環(huán)境,利于患者休息和治療,減輕恐懼,穩(wěn)定情緒,增加治療的信心,給予科學的指導,患者對化療后的不良反應難以接受,針對其心理問題給予安慰,同情和理解,鼓勵其說出內心感受,對其提出的問題給予合理的解析,耐心的解析治療的相對安全性和有效性,幫助其建立對疾病的正確認識,讓患者放下思想包袱,完全信任醫(yī)護人員,愉快接受治療。
講解所用的藥物、藥物的作用、化療過程、化療周期、飲食指導、化療后注意事項,同時請化療過患者介紹經驗,消除化療中的疑慮和擔心,向患者解釋保持穩(wěn)定情緒的重要性。并提供適當的資料以增強書面指導,對病人講解在化療中的配合,加強醫(yī)患之間的溝通,消除患者的緊張恐懼心理,更好的配合護理,詳細講解化療的意義和必要性,可能遇到的問題和解決方法,以有效減輕患者心理負擔,化療前讓患者熟悉,以便于化療后溝通和護理。鼓勵患者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盡量征求家屬的意見與交流,以取得家屬的理解和信任,與患者單位取得聯(lián)系,讓相關人員做患者的心理工作,使其安心接受住院工作??鼓[瘤藥物引起的不良反應,如惡心、嘔吐、厭食、尿失禁及障礙,給患者將帶來一系列軀體不適以及心理問題,并隨治療結束而立即消失,使患者預先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以確?;颊吣芊e極配合,積極爭取家屬的配合,鼓勵患者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消除病人悲觀、消極情緒,激發(fā)生存欲望,增強拼搏意志,延長期待心理。
惡劣的情況和負性心理可以降低機體免疫功能,減少免疫系統(tǒng)識別和消除癌細胞的作用。對于癌癥患者院內治療期間的心理狀況對其生活質量的影響,不少文獻報道,甚至有報道顯示認知行為治療可通過影響癌癥患者心理狀況而改善其生活質量[1],癌癥患者生存者的整體生活質量隨其焦慮,壓抑狀況加重而降低。
效果評價:在患者化療前實施心理干預后,大多數在心理上接受患病的事實,積極配合治療,出院情緒穩(wěn)定。
討 論
癌癥是嚴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常見多發(fā)病,近年來隨著環(huán)境、飲食、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響,癌癥患者的發(fā)病率逐年上升,我國每年癌癥發(fā)生約160萬,癌癥患者的心理負擔超過心腦血管疾病成為致死原因的第一位[2]。正因為如此,癌癥患者的心理負擔往往加重,嚴重影響生活質量,心理問題也就顯得尤為重要。
化療作為一種應激原,嚴重影響患者的心理健康,化療前的過度擔心與焦慮可引起一系列生理變化,可干擾化療的效果及預后。從心理和生理上提高患者對化療的耐受性,增強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念,并能積極主動配合治療。
參考文獻
資料與方法
2009年5月~2010年5月收治胃癌患者45例,男33例,女12例;年齡28~74歲,平均55歲,全組病例均經胃鏡病理及術后病理明確診斷?;仡櫜v,予以行腹腔化療。
治療法案:阿霉素,于治療開始的第1、7天給藥;順鉑,于療程開始的第8天給藥;Vp-16,于療程開始的第4、5、6天給藥。
給藥方式:由術中腹腔內預置的硅管中滴入,8天為1療程。
主要不良反應:化療藥物所致的不良反應主要有組織壞死;胃腸道反應,如劇烈的惡心、嘔吐、腹痛、腹瀉;明顯的骨髓抑制;腎臟損害(以順鉑最為明顯);心肌損害致心肌炎;皮膚黏膜反應,如脫發(fā)、口腔潰瘍等(以阿霉素最為明顯)。藥物局部刺激引起的反應有:腹痛、腹脹、便秘、呃逆、腸黏膜壞死脫落、腸出血等。
護理方法:謹慎操作,保證安全。將化療藥物按程序稀釋于200ml生理鹽水中連接腹腔預置的硅管緩慢滴入,給藥前用生理鹽水沖管5分鐘,確定無滲出后再給藥,給藥后再用生理鹽水沖管5分鐘以防硅管內藥物殘留,給藥后每15~20分鐘翻動患者1次,共8~10次,使藥液均勻分布于腹腔以達到療效。給藥后應扎緊硅管并包以紗布,以防滲漏及污染;硅管應妥善固定,防止拖拉致硅管脫出。順鉑遇光后會增加毒性,應采取避光措施。拔管時,應用手反折并捏緊硅管,輕輕松動,慢慢拔出,當末端接近腹壁時應快速拔出,防止末端藥液滲入組織間引起組織壞死。
病情觀察:給藥過程是否順利,有無藥液外滲,如有應立即停止給藥,更換注入部位并更換床單,藥物接觸部位用肥皂水和清水反復沖洗。并進行局部封閉(地塞米松5mg+普魯卡因1ml+生理鹽水10ml),再用硫酸鎂局部濕敷24小時。觀察給藥后病人發(fā)生不良反應的時間和過程,以指導治療并為掌握科學用藥時間提供依據。經觀察腹腔化療藥物吸收較慢,一般在給藥后8~12小時發(fā)生反應,如在下午給藥,反應發(fā)生在次日白天,有利于患者休息。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的變化及各項檢查結果掌握病情有利于合并癥的預防;定期留取標本送檢,加強心肝腎功能監(jiān)測,預防和減輕化療藥物對機體組織器官的損害,每2天檢查血象1次,每周查心電圖1次,以便早發(fā)現(xiàn)病情變化,為治療提供依據,觀察腹部情況及胃腸反應,觀察尿量及排便情況,以評估病情,保證安全。
討 論
胃癌術后導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腹腔內復發(fā)和肝轉移。因此,理想的輔助化療方法應該能殺死腹腔內和肝臟的癌細胞,才能有效預防腹腔和肝臟的復發(fā)和轉移。腹腔化療的藥代動力學研究顯示,腹腔內給藥其代謝途徑主要是經門靜脈循環(huán)系統(tǒng)進入肝臟,由肝臟代謝成無毒形式,只有很小一部分通過腹膜直接進入體循環(huán),研究發(fā)現(xiàn),經腹腔內給藥可使腹膜表面的抗癌藥濃度較血液濃度高數倍至數千倍,形成腹腔液、門靜脈血、肝靜脈血、股靜脈血的濃度梯度。因此,腹腔化療具有高選擇性區(qū)域化療藥代動力學特點,在腹腔內癌細胞和細小癌灶直接浸泡在高濃度的抗癌藥液中,提高了抗癌能力;腹腔內藥物經門靜脈循環(huán)系統(tǒng)進入肝代謝,亦有利于防治肝轉移;同時,進入體循環(huán)的藥量很小,胃腸反應和骨髓抑制等不良反應輕,對患者全身情況尤其是免疫功能影響小。腹腔給藥后在肝、胃、結腸中維持了一定的藥物濃度,而腎、肺中含量甚微,對胃癌術后患者需要化療,尤其是腫瘤已浸及或穿透漿膜時,術后應盡早實行腹腔化療,以防止和減少腹腔內復發(fā)和轉移。
參考文獻
1 周春蘭,潘潤萍.消化系統(tǒng)晚期腫瘤行腹腔化療的護理研究[J].實用護理雜志,2002:11.
[關鍵詞] 癌癥;化療;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73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3-7210(2008)01(c)-116-01
化療是治療惡性腫瘤的有效方法之一,化療藥物具有很強的細胞毒性作用,臨床上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毒副反應及組織臟器的損傷。因此,科學護理是完成化療計劃的重要保證?;仡櫡治?003~2006年我科收治的368例癌癥化療病人的臨床資料,護理效果滿意,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組368例,男236例,女132例,年齡26~83歲,平均58.6歲。食管癌184例,肺癌21例,胃癌62例。乳腺癌30例,大腸癌35例,惡性淋巴瘤12例,肝癌8例,卵巢癌13例,其他13例。化療藥物:順鉑、氟尿嘧啶、紫杉醇,依托泊苷,阿霉素、環(huán)磷酰胺,絲裂霉素、平陽霉素、長春新堿、強的松等。給藥方法:靜脈滴注。
1.2護理方法
1.2.1心理護理分析368例化療病人,其心理變化因年齡、性別、職業(yè)、文化程度、病情及化療反應的輕重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多數病人表現(xiàn)為焦慮、憂郁、恐懼、悲觀等[1],心理護理要求護士應及時掌握病人的心理變化,鼓勵病人說出自己的心理感受和體征,了解病人的化療反應,耐心向病人介紹化療的目的和意義及可能出現(xiàn)的反應、臨床應對措施。優(yōu)化病區(qū)環(huán)境,關心體貼病人,使病人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積極配合治療。
1.2.2保護靜脈化療時使用血管一般由遠端向近端,由背側向內側,可左右臂交替使用,盡量選擇粗、直的血管。乳腺癌術后患肢不做靜脈注射。盡量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復穿刺。選擇針頭應考慮血管直徑,一般針頭不宜太粗,多采用6號半~7號的靜脈針。根據藥物的性質和特點進行稀釋,靜脈注射宜緩慢,注射前后均用2 ml生理鹽水沖入。藥液外滲及靜脈炎的處理[2]:①化療中應該加強巡視,防止藥物外滲,如果注射部位刺痛、燒灼、水腫或點滴不暢,則提示可能有藥液外滲,應立即停止用藥,拔針前應先回抽,然后更換注射部位。②發(fā)生滲漏后,漏藥部分可采用等滲鹽水10 ml+普魯卡因2 ml+地塞米松5 mg作環(huán)形封閉。③滲液部位先可用冰袋冷敷24 h,然后改為熱敷直到癥狀消失。④靜脈炎發(fā)生后可用硫酸鎂局部濕敷,或按血管走行方向采用可的松軟膏外涂或理療。
1.2.3胃腸道反應及飲食護理絕大部分化療藥物有一定的胃腸道反應,如:厭食、惡性、頑固性嘔吐、腹痛、腹瀉等。因此在化療前,應做好飲食指導,建議:①化療前2 h禁食,避免胃飽脹、嘔吐、窒息和床單位污染。②化療注射后,宜進食少油膩、高蛋白、易消化、刺激小、富含維生素的食品。③化療時合理使用鎮(zhèn)吐劑和鎮(zhèn)靜劑,可減輕胃腸道反應。
1.2.4骨髓抑制及護理對接受化療的病人應密切觀察骨髓抑制征象,定時進行血細胞計數,當白細胞低于4 000/mm3,血小板計數低于 100 000/mm3時,應及時向醫(yī)生匯報,停止化療并采取預防并發(fā)癥的措施: 要求病人臥床休息,不去公共場所,當白細胞低于1 000/mm3,血小板計數低于50 000/mm3時應行保護性隔離,防止交叉感染。嚴格無菌操作。預防呼吸道感染,觀察病人有無牙齦、鼻孔出血,有無皮膚瘀斑、血尿及便血等。
1.2.5泌尿系毒性反應化療后因腫瘤細胞及正常組織細胞大量破壞,少數病人可出現(xiàn)高尿酸血癥,嚴重者可導致腎功能衰竭。因此,治療中必須采用水化和堿化來預防這一并發(fā)癥。水化能保證藥物快速從體內排出,故除醫(yī)囑外,應鼓勵病人多飲水,保證每日攝入液量在4 000 ml以上,密切觀察病人的排尿情況,尿量宜在3 000 ml以上,還應重點觀察有無膀胱刺激癥狀、排尿困難及血尿。對出量明顯少于入量者,可給予利尿劑以促進排泄。尿堿化的目的是加速代謝產物的溶解、排出,避免沉淀產生尿酸結晶,因此我們在病人每次尿后測pH值,保證pH 6.5~7.0,如pH值<6.5時,報告醫(yī)生及時增加堿性藥物用量。
1.2.6口腔黏膜反應及護理某些化療藥物尤其是大劑量應用時常引起嚴重的口腔炎、口腔糜爛、壞死等,需給予及時、合理的治療和護理:囑病人多飲水以減輕藥物對黏膜的毒性刺激。保持口腔清潔,給予無刺激性飲食,因口腔疼痛而致進食困難者給予2%普魯卡因含漱,止痛后再進食。
2 結果
本組368例,化療前自覺接受化療的68例,經心理護理后,自覺接受者364例,余4例因家庭經濟困難,不愿化療。364例病人經科學的護理,均耐受化療,無中途放棄者。
3 討論
心理護理能夠有效地緩解病人的焦慮、抑郁和恐懼心理,鼓勵病人增強治療信心[3],由被動變?yōu)橹鲃优浜匣?,提高化療效果?/p>
熟練的靜脈穿刺技術和靜脈保護,可減少靜脈炎的發(fā)生,減少局部皮膚損傷。
密切觀察胃腸道反應,骨髓抑制反應和腎毒性反應,采取正確的飲食護理,配合醫(yī)生及時處理副反應,可提高病人對化療的耐受性,完成全程化療,保證化療效果。
[參考文獻]
[1]尤黎明,吳瑛.內科護理學[M].第4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6.69-76.
[2]曹曉紅,原龍,石佳濱.癌癥化療病人的護理[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5,7(1):65.
【關鍵詞】惡性腫瘤;化療;護理
近年來,隨著環(huán)境的污染及其多方面因素,惡性腫瘤病人呈逐漸增多趨勢,惡性腫瘤除手術治療外,在臨床治療中還分期采取了化學藥物治療,簡稱化療?;熕幬飳τ诓∪说闹委熎鹆岁P鍵性的作用,但大多數的抗癌藥物缺乏選擇性,在抑制腫瘤細胞的同時,對機體的正常細胞也具有一定的破壞性,特別是治療惡性滋養(yǎng)葉細胞腫瘤時,用藥量很大,需接近中毒量時才能發(fā)揮作用,所以病人出現(xiàn)的副作用較明顯,也給病人帶來了很大的痛苦。所以,能否保證化療病人順利地完成全程化療,在臨床我們采用了如下護理:
1心理護理
1.1經常巡視病房,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主動接近患者,與他們進行心與心的交流,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各種問題,滿足患者心理上、精神上的需求,給予必要的幫助。
1.2主動介紹住院環(huán)境、同室病友、主管醫(yī)生、主管護士,以減輕陌生感。
1.3安排清潔、舒適的病房,減少不良刺激
1.4講解疾病及治療等相關知識,生活上給予關心照顧,鼓勵病人克服暫時的困難,以頑強的毅力戰(zhàn)勝疾病。
2藥物引起的胃腸道反應的護理
2.1食欲不振、惡心嘔吐的護理
2.1.1保持病室空氣新鮮無異味,每日通風二次,每次30分鐘。提供愉快、輕松、清新的進餐環(huán)境。
2.1.2保持良好的口腔衛(wèi)生,提供適合病人口味的飲食,少量多餐,以保證能量及營養(yǎng)的供應,因惡心、嘔吐、食欲不振影響進食時,盡量鼓勵病人進食時少量多餐,多飲水,進餐后不應平臥,保持坐位或半坐臥位15-30分鐘
2.1.3惡心嚴重時,避免情緒激動,指導病人深呼吸、聽音樂、看書報,以分散對嘔吐的注意力,必要時用止吐藥,如胃復胺、昂丹司瓊、格拉司瓊等。
2.1.4對于消瘦,體重下降的病人,每周測量體重1次,必要時靜脈補充能量及所需營養(yǎng)物質。
2.2腹痛、腹瀉的護理記錄觀察大便次數、量、性狀及伴隨癥狀,食用少渣、少纖維的飲食,以減輕胃腸道負擔,可進食酸奶、脫脂奶、鮮果汁等流質或半流質清淡飲食,同時多飲水。嚴重者可遵醫(yī)囑使用止瀉藥或助消化藥,注意液體的補充,以防脫水的發(fā)生。
2.3便秘的護理指導患者多飲水,每天保證2000ml以上,多食用含維生素的新鮮水果,含粗纖維的糙米和蔬菜,以使糞便松軟,多吃蘿卜、玉米、地瓜等產氣多的食物,以增加腸蠕動,利于糞便排出,必要時可用開塞露等保留灌腸。
3靜脈的保護及藥液外滲的護理
3.1靜脈穿刺時,注意由遠端向近端穿刺,兩上肢交替穿刺,避免同一靜脈重復穿刺。
3.2下肢易形成血栓,故不宜采用下肢給藥。
3.3輸注化療藥前后要用生理鹽水沖管,以減少對靜脈的刺激。如形成靜脈炎時,可熱敷或硫酸鎂濕敷。
3.4經常巡視病房,及時發(fā)現(xiàn)藥液外滲。拔針后,按壓穿刺部位至不出血,同時抬高肢體,以防局部淤斑。
3.5藥液外滲的處理
3.5.1如注射部位刺痛、燒灼、腫脹,則提示藥液外滲,應立即停止滴藥,并更換注射部位。
3.5.2采用拮抗藥封閉:氮介、更生霉素采用等滲硫酸鈉,長春新堿采用透明質酸酶,其它化療藥,采用2%普魯卡因或1%利多卡因局部封閉。封閉方法:可根據滲液部位大小用10ml或5ml注射器抽取解毒劑,在注射部位周圍采取菱形皮下注射。
3.5.3局部冷敷或金黃散外敷。
4骨髓抑制的護理
4.1此病人表現(xiàn)為白細胞和血小板減少,易引起感染和出血傾向,故應保持環(huán)境清潔,經常通風,每天二次,每次30分鐘,空氣用0.5%過氧乙酸噴霧消毒或紫外線照射消毒。盡量把病人安排在病床少的病房或單間,減少因人員流動大而致空氣污染。
4.2監(jiān)測體溫的變化,注意保暖防止受涼,預防感冒。對白細胞低的病人,應限制探視人員,少去公共場所,以防感染,采取保護性隔離措施。
4.3進食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飲食,增加營養(yǎng),提高機體抵抗力,預防感染。
4.4對白細胞和血小板低的病人,注意血象的監(jiān)測,按醫(yī)囑給予升白細胞的藥物,必要時采用成分輸血,以盡快提高病人的抗病能力
5其它反應的護理
5.1脫發(fā)、色素沉著的病人,告之此癥狀是藥物所致,停藥后就會自然消失,現(xiàn)階段建議病人戴帽子或假發(fā),以保持良好的形象,
鼓勵家屬多給予關愛,以保持良好的形象。
5.2環(huán)磷酰胺可致出血性膀胱炎,囑病人多飲水,必要時按醫(yī)囑給予堿化尿液。
5.3甲氨蝶呤可引起口腔潰瘍,嚴重者可引起消化道廣泛潰瘍,此病人應注意口腔衛(wèi)生,做到飯前、飯后、晨起、睡前清潔口腔。粘膜破潰有感染者,可選合適漱口液如生理鹽水、雙氧水、朵貝液漱口。口腔疼痛,進食前可用1-2%地卡因滴入止痛后進食,忌食辛辣、過冷、過熱等刺激性食物。
關鍵詞:圍化療期;惡心嘔吐;預防與護理
Abstract: Chemotherapy is the blood of cancer patients preferred treatment, but treatment produced side effects of nausea and vomiting often caused by dehydration, metabolic disorders, and other adverse consequences would be serious effects of normal chemotherapy. Therefore, in order to reduce the patient's chemotherapy-induced gastrointestinal reactions, we focus on chemotherapy before and after taking active prevention, care and pave the way through the pre-chemotherapy assessment, understanding of the experience of chemotherapy, with chemotherapy, to master the psychological state, proper diet and guidance given during chemotherapy To create a good environment, use the time to master, the proper use of antiemetic, a small amount of light into the diet, close observation of side effects such as the implementation of specific measures to care, good clinical results.
Key words: Circuit of chemotherapy period; nausea and vomiting; prevention and care
研究背景
化療藥物能有效控制腫瘤細胞的生長,已成為血液腫瘤病人治療的首選方法。但治療中引起的惡心嘔吐副作用,常使病人感到痛苦,且影響病人生活質量。嘔吐引起脫水、代謝紊亂、營養(yǎng)不良等反應,嚴重者不得不終止治療,造成化療不能順利進行。目前,雖然臨床有新的止吐藥,但仍有一半以上的化療病人仍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惡心嘔吐。因此如何減輕病人化療所致的胃腸道反應,對改善血液病人生活質量,提高療效具有積極的作用。下面本人根據臨床實踐圍繞化療前后如何做好病人惡心嘔吐的預防和護理與護理同仁共同探討。
1化療前期護理
1.1作好護理評估當病人被確定需化療時,化療之前護理人員應對病人的性別、年齡、心理狀態(tài)、體質狀況及疾病史作初步的分析評估。一般來講,男性病人較女性病人少發(fā)生惡心嘔吐,這與精神心理因素有關,女性病人較易產生緊張、恐懼、焦慮等不良情緒,從而降低了機體對惡心嘔吐的耐受力,尤其是曾有妊娠劇吐的病人化療時較易惡心嘔吐。老年患者嘔吐率高,這是因為老年人胃蠕動和食管下段括約肌緊張度減低,胃排空慢,胃內殘留量增加,胃內壓增高所致①。另外,體質虛弱和前次化療后恢復欠佳以及有胃腸疾病的病人均較易發(fā)生嘔吐。因此,針對情緒化的女病人應盡可能住單獨病房或安排在小病房內,且病房內其他病員惡心嘔吐癥狀較輕,以防相互影響,加重癥狀。
1.2了解化療經歷護理人員對病人是初次化療還是曾經接受過化療,用過何種止吐藥,化療后胃腸道反應情況,惡心嘔吐發(fā)生的頻率、持續(xù)時間、嚴重程度均應有所了解。通常在化療中曾經有惡心嘔吐經歷的病人,對當時機體產生強烈的不適感受流下深刻的印象,在化療未開始前已有惡心嘔吐前期癥狀而畏懼化療。而初次接受化療病人此癥狀較少出現(xiàn)。所以,對曾經接受過化療的病人,要強調化療的重要性,從思想上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
1.3熟悉化療方案不同化療方案、不同劑量、不同藥物,導致病人嘔吐的程度也不相同。聯(lián)合化療與單一化療、大劑量與小劑量、高度致吐藥與低度致吐藥相比較,前者較后者更易發(fā)生惡心嘔吐?;熕幹峦率怯捎谒幬锎碳つX部嘔吐中樞,產生5-羥色胺、多巴胺等致吐神經遞質而導致嘔吐。其次,化療藥引起的胃暢道反應刺激髓質的嘔吐中樞也可引發(fā)嘔吐。臨床上聯(lián)合化療方案中:大劑量阿糖胞苷、柔紅霉素、蒽環(huán)類抗腫瘤抗生素及鉑類藥物等,病人的嘔吐癥狀均較明顯,因此,護理人員應嚴密觀察化療期間的嘔吐反應,及時作好相應的護理。
1.4掌握心理護理對首次接受化療的病人,護理人員應解釋化療的目的、方法以及治療可能出現(xiàn)的副作用,使病人了解有關知識,但不必過于強調對待惡心嘔吐的方法處理,以免人為造成病人緊張心理,產生不良效果。曾經化療但嘔吐較劇烈的病人,往往在未化療前已經產生了恐懼心理,這時護理人員應做好心理疏導,幫助病人分析致吐的原因,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初次復發(fā)的病人再次接受化療時,會對化療藥物治療疾病信心不足,護士要幫助病人正確認識和對待化療,增強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多次復發(fā)的病人情緒相當不穩(wěn)定,化療方案也可能會改變,護士應告訴患者,穩(wěn)定的情緒可增加機體對化療的耐受力,積極主動的配合治療,可產生較好的治療效果。
1.5適當飲食指導化療藥物在殺傷腫瘤細胞的同時,對正常細胞同樣有殺傷作用。因此,化療后對機體的損害是較大,病人在接受化療前可適當的補充營養(yǎng),鼓勵多進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易消化的食物,選擇適合病人口味、注意色香味的搭配,避免油膩、辛辣的食物。為化療打下較好的身體基礎。
轉貼于 2化療期間護理
2.1創(chuàng)造良好環(huán)境保持病室內的整潔安靜,為病人營造舒適、輕松的環(huán)境。對一些愛好音樂的病人,化療時播放自己喜歡的音樂,病人聽音樂時植物神經興奮性下降,會影響病人的生理、心理及情感反應,可分散注意力,減輕化療中的惡心嘔吐。同時要減少各種不良的刺激如:污物、藥物、氣味等,尤其是與化療藥稀釋后的顏色相同的食物,應盡量避免,以防產生不良的條件反射。護士在施行化療時,要態(tài)度和藹、語言恰當、操作規(guī)范、準確無誤。當病人出現(xiàn)嘔吐時,要給予安慰,協(xié)助病人坐起,嘔吐后幫助患者用溫水漱口,及時清理嘔吐物。
2.2掌握用藥時間在睡眠中給藥可預防化療所致的嘔吐②。這是因為胃酸分泌隨迷走神經的控制而周期性變化,睡眠時胃腸蠕動慢,括約肌反射改變,吞咽活動弱,唾液分泌近乎于停止,所以睡眠中嘔吐反射會減弱。因此對嘔吐頻繁者可采取午睡時給藥。靜脈化療于餐后3-4小時用藥較適宜,此時胃充盈度小,胃內壓力低,發(fā)生嘔吐癥狀少。
2.3飲食清淡少量化療時惡心嘔吐使交感神經興奮性增高,抑制消化腺分泌和胃腸平滑肌的蠕動,直接抑制了消化機能,這時患者常無進
食的生理和心理要求,護士不必強求病人多進食,飲食給予流質或半流質如:稀飯、清湯、粥等,少量多餐。并根據病人進食和嘔吐的情況給予適當補充水分如:果汁、糖水、鹽水等。
2.4正確使用止吐藥目前白血病化療最有效控制惡心嘔吐的方法是使用止吐劑,止吐劑的作用機理是通過作用于致吐的神經遞質結合點,使其拮抗機體的神經受體對細胞毒性化療藥的反應,從而抑制嘔吐。臨床上常用的止吐藥物有:嘔必停、樞復寧、樞丹、胃復安等。樞復寧等藥物高選擇地阻斷5-羥色胺受體來達到止吐目的,它能有效的預防急性嘔吐,靜脈推注后30分鐘產生作用,此時應注意止吐藥起效后方可用化療藥③。胃復安也是臨床常用的止吐藥,效果不如樞復寧,且反復多次應用易發(fā)生錐體外系癥狀和直立性低血壓。
2.5觀察藥物付反應化療藥引起惡心嘔吐時常伴有唾液分泌增加、心動過速、出冷汗、頭暈眼花等癥狀,劇烈嘔吐可導致嘴唇干燥、唾液粘稠、尿色暗黃、極度口渴等脫水癥狀。同時止吐藥也會產生頭痛、嗜睡、肌肉強直等副作用。因此用藥期間護理人員應嚴密觀察上述癥狀,做好詳細記錄,對癥狀嚴重者應匯報醫(yī)生,以便及時調整藥物劑量和給藥間隔時間。對脫水病人要注意保持水電解質及酸鹼平衡。
3化療后期護理
通常化療一療程結束后,惡心嘔吐癥狀也隨之消失。但也有個別病人惡心嘔吐會延遲發(fā)生在化療后24小時,甚至持續(xù)幾天。因此護士仍應關心病人,多與病人交談,勸其適當起床活動,擺脫化療時不適的陰影,使機體在化療后能盡快的康復。
參考文獻
1沈蓉蓉胃充盈對化療致吐的影響.中華護理雜志,1997.32(7):376
【關鍵詞】化療 骨髓抑制 院內感染 護理干預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515(2011)10-203-02
化學治療(Chemotherapy)是治療惡性腫瘤的主要方法之一。幾乎所有的化療藥物都具有骨髓抑制作用,差別僅在于程度而已。實驗室檢查結果提示白細胞減少,粒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血紅蛋白減少等,臨床表現(xiàn)為上呼吸道,口腔及全身各部位感染等,嚴重者可危及生命。為確保病人安全度過骨髓抑制期,當血液中絕對粒細胞計數(ANC)≤0.5×109/L,白細胞(WBC)≤1.5×109/L、血小板(PLT)≤20×109/L時,及時對病人采取積極合理的護理干預,可以減少感染的發(fā)生,保證規(guī)范化療的順利執(zhí)行,現(xiàn)將本科化療期間預防院內感染及所采取的相關護理干預措施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本組169例病人,均為我科2010年2月~2011年2月住院病人,均有病理結果證實為為惡性腫瘤病人。男96例,女73例,年齡22~91歲,平均54歲。其中肺癌43例,乳腺癌40例,肝癌15例,胃癌24例,食管癌13例,腸癌16例,宮頸癌8例,淋巴瘤5例,其他5例。123例簽訂了化療協(xié)議書接受化療?;熯^程中嚴密監(jiān)測病人血常規(guī)的變化,當絕對粒細胞計數(ANC)≤0.5×109/L 、白細胞(WBC)≤1.5×109/L、血小板(PLT)≤20×109/L時,應及時給予護理干預,對病人采取保護性隔離。同時應用抗生素、粒細胞刺激因子,輸注血小板等治療。一般粒細胞的減少通常開始于化療停藥后一周,至停藥10-14日達到最低點,在低水平維持2~3天后慢慢回升,至第21~28天恢復正常,呈u型。本組123例化療病人中有29例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感染性發(fā)熱,以呼吸系統(tǒng)感染為主,其次是口腔。經積極給予護理干預及對癥處理,均使感染得到控制,實驗室檢查外周血常規(guī)恢復正常。
2 護理體會
2.1 健康指導
做好健康教育積極預防自身感染,耐心細致地向病人講解入住隔離病房,講解隔離的目的及意義。
2.2 心理護理
腫瘤病人本來就處于一種希望與絕望的矛盾情緒之中,并發(fā)骨髓抑制后往往情緒更加消極,不能主動配合治療。護理人員應盡可能地給預關心和照顧,常與患者交談,向其解釋化療后的毒副作用。盡快地消除由于骨髓抑制癥狀的出現(xiàn)所帶來的擔心病情加劇的心理癥結,鼓勵其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積極配合治療,使其順利地度過化療后骨髓移植的難關。
2.3 加強病區(qū)管理
加強醫(yī)院感染的預防性護理,減少醫(yī)院性感染。護理活動采取相應的隔離措施,控制交叉感染,有專職人員負責室內消毒工作。注意空氣流通,室內禁止吸煙;每天早晚開窗通風,每次一小時,保持空氣新鮮,陽光充足,有助于患者心情舒暢;注意常規(guī)的日常消毒工作:每天對病房用動態(tài)空氣消毒機消3/d,2h/次。地面、門窗及桌椅每天用“84”消毒液擦拭2次,減少患者外源性感染機會[2];醫(yī)護人員進入病房要著裝整潔,戴口罩、帽子。進行操作前,要用七步洗手法徹底洗手,有報道由于醫(yī)護人員的手傳播細菌而造成的醫(yī)院感染約占30%[3]。衛(wèi)生性洗手可清除皮膚表面80%的一過性細菌[4],因此要注意嚴格執(zhí)行各項無菌技術操作,做好保護性隔離。嚴格控制探視人員,以減少病人發(fā)生感染的機會。
2.4 皮膚黏膜的護理
患者化療后出現(xiàn)骨髓抑制時,白細胞、粒細胞、血小板減少,機體免疫功能紊亂低下,極易伴發(fā)皮膚黏膜感染和出血。大劑量化療藥物應用時常引起嚴重的口腔炎、口腔糜爛、壞死。因此要保持口腔清潔,淡鹽水漱口4次/1日,并給予西瓜霜等局部治療。當血小板(PLT)≤20×109/L時減少活動,減少黏膜損傷的機會。指導病人進軟食,禁止掏鼻孔,挖耳等行為。禁止使用牙刷,用口腔護理代替。靜脈穿刺時慎用止血帶,注射完畢時壓迫針眼5min。觀察病人所有部位有無出血傾向。如牙齦、鼻子出血,皮膚瘀斑、血尿、便血及顱內出血的觀察[1]。 堅持便后用1:5000高錳酸鉀坐浴,以預防肛周感染。
2.5 高熱時的護理
注意臥床休息,注意監(jiān)測體溫。持續(xù)高熱患者給予冰帽,以物理降溫為主,常用的解熱鎮(zhèn)痛藥對骨髓有抑制作用,所以應遵醫(yī)囑使用退熱劑。高熱時要鼓勵進食一些清潔且易消化的新鮮食品. 鼓勵病人多飲水。
2.6 合理使用保護靜脈血管
應用化療藥物時要合理使用靜脈血管,穿刺時要有計劃地由四肢遠端開始,輪流使用,避免血管多次機械性受損。輸液時避開關節(jié)神經和韌帶處的血管,一般不采用下肢靜脈。輸液時要嚴密觀察巡視,嚴防藥液外滲。如注射部位出現(xiàn)疼痛和燒灼感等,立即停止輸液,及時更換注射部位,局部可用利多卡因+地塞米松封閉,并用25%硫酸鎂冷敷及涂濕潤燙傷膏等。在平時用藥結束后,要經常熱敷、按摩手足,以增加血液循環(huán)和血管彈性,減低脆性,減少粘連和瘢痕的形成[3]。做深靜脈置管的病人,要注意觀察局部有無紅腫滲液,敷料隔日更換,肝素帽每周換一次,嚴格無菌操作。有文獻報道,美國中心靜脈置管感染發(fā)生率為2.0%~10.0%,化療病人中心靜脈置管感染發(fā)生率為9.0%~14.6%。
2.7 支持及抗感染治療
化療藥物的毒副作用較大,大多病人出現(xiàn)惡心、嘔吐、食欲減退等。使原本低下的免疫功能雪上加霜,以致造成病人營養(yǎng)不良、貧血、感染發(fā)熱等。此時,應給病人補充營養(yǎng)和水分及合理使用抗生素。鼓勵病人多飲水可堿化尿液,促進毒素排泄,減輕對機體的毒性損害。補充營養(yǎng)可提高機體免疫力,積極預防感染。合理應用抗生素[6]可以控制感染,促進病人康復。
2.8 加強飲食護理
化療在殺傷腫瘤細胞的同時,對正常組織也有不同程度的損害。加強營養(yǎng)對促進組織的修復,提高治療效果,減輕毒副反應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食品的調配上,注意色香味少量多餐。加強對患者及家屬營養(yǎng)知識宣教,制定合理的膳食計劃,為其提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營養(yǎng)豐富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質飲食。禁食生冷、油膩、煎炸食品,多食蔬菜水果以及保持大便通暢,防止便秘,以減少肛周感染的機會。放療引起的腹瀉,一進少渣、低纖維飲食,避免吃產氣食品如豆類、糖、鮮牛奶、碳酸飲料等。嚴重腹瀉時,要暫停治療并給予素膳或完全胃腸外營養(yǎng)。
3 體會
從臨床護理中體會到,對化療后骨髓抑制的病人及時采用綜合的護理干預措施,可有效地預防和控制院內感染的發(fā)生,提高療效。使化療病人的院內感染率和死亡率均明顯降低,對化療方案有效地執(zhí)行及提高患者的長期無病生存率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張蕙蘭,陳榮秀,腫瘤護理學.科學出版社,1999.
[2]趙慧杰,王力江,張京利.我院成立醫(yī)院感染防控質量學組實踐與成效.中國護理管理,2010,10(1):78.
[3]牛秀成,張樹德,周素琴,等.醫(yī)務人員洗手技術與手再污染研究[J].中華醫(yī)院感染雜志,1998,8(2):88.
[4]葉愛群,葉曉春.洗手防止醫(yī)院感染的臨床實驗[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1996,6(1):41.
[5]陳君華.如何保護靜脈化療患者的血管[J].中華護理雜志,2003,65(2):901.
【關鍵詞】舒適護理;腫瘤;化療;體會
近年來,伴隨生活水平和醫(yī)療技術的不斷發(fā)展,護理服務已不再是一項單純的技術性操作。尤其是本人作為在腫瘤外科從事護理工作近20年的一線護士,面對腫瘤患者的喜怒哀樂,更深刻地體會到要注重“以人為本”,化療患者要以患者的舒適為重點,要使患者達到其所能達到的最佳身心、社會、靈性之良好狀態(tài),體現(xiàn)整體護理的內涵[1],筆者總結了腫瘤化療的護理體會,現(xiàn)報道如下:
1 心理護理
首先,護士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操作技能和心理素質,積極熱情的與化療患者溝通和交往,盡量融入患者的生活,了解其心理的特點,并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各種有效的手段,以消除患者可能出現(xiàn)的不良心理。對于化療過程中出現(xiàn)的身體不良反應,不同化療患者的表現(xiàn)也各不相同。但可以肯定的是,絕大部分都會出現(xiàn)各種不良心理,比如焦慮、煩躁、恐慌、抑郁、冷漠和精神恍惚等,很少有患者能以樂觀和積極心態(tài)去面對。所以在護理服務工作中,護士需通過各種方式去熟悉病人的性格、愛好、生活習慣等,要盡力滿足患者提出的合理要求,對其提出的各種疑問要及時給予解答。其次,努力創(chuàng)建一個和諧溫馨的病房氛圍,提供溫度、濕度均適宜的病房環(huán)境。在患者剛剛入院時,醫(yī)務人員要向患者或家屬詳細介紹病房的環(huán)境及設施、設備的使用,避免患者由于不了解環(huán)境產生的陌生感和不安情緒。并介紹類似病種取得滿意治療效果的患者,可以彼此交流,減少新入院患者及家屬的心理負擔和對疾病的恐懼?;颊咴诮邮芑煏r往往出現(xiàn)一系列的不良反應,護士要及時關心、體貼病人并盡力想辦法減輕病人的痛苦,鼓勵患者樹立戰(zhàn)勝病魔的信心,保證化療的順利進行[2]。
2 并發(fā)癥護理
2.1胃腸反應的護理 部分化療藥直接刺激胃粘膜,影響胃黏膜表皮細胞的增殖,往往會引起一系列的胃腸道不良反應,如惡心、嘔吐、食欲不振、泄瀉等。醫(yī)護人員要密切觀察并針對患者的不同需求,在飲食方面應根據患者的飲食習慣、口味等合理安排飲食,應提供清談易消化的食物,少食多餐,避免患者食用辛辣刺激、油膩、過熱及難消化的食物。合理使用止吐劑,并在睡前、飯前后刷牙以去除口味及氣味。若患者出現(xiàn)嘔吐反應,護士要馬上清理嘔吐物,及時安排患者漱口,更換干凈的衣物、床單被罩。病房內要保持清潔,及時清理醫(yī)療廢物和患者生活垃圾,保證環(huán)境衛(wèi)生。
2.2靜脈血管的護理 為患者長期治療著想,化療時一般要從血管的遠端及背側開始,然后到近端及內側,兩臂交替使用。多使用套管針,三通管下要墊紗布固定,以防脫落,要加強對重點病人的巡視,及時觀察注射部位有無滲漏、腫脹。在輸液的過程中若出現(xiàn)藥液外漏,要及時停藥,更換輸液部位,并對漏夜處用硫酸鎂濕敷或者冷敷等。當藥物輸完以后,不要立即拔針,要再輸一段時間的液體,減少藥物殘留,利于保護血管[3]。
有些化療藥物抑制和殺傷腫瘤細胞的劑量與產生骨髓損害的劑量接近。因此,要密切觀察化療患者的骨髓情況,如在使用絲裂霉素、卡鉑、氮芥、阿霉素時要嚴格把握適用癥,定期抽血化驗,觀察血象改變情況。當白細胞尤其是粒細胞數量明顯降低時,患者感染的幾率增加,應對患者進行保護性隔離,定期對病房消毒,減少家屬探視。護士要密切監(jiān)測患者體溫情況,保證無菌操作。病房內要保持適宜的溫度和濕度,為患者營造一個舒適的環(huán)境,預防感冒及呼吸道感染。
2.3掉發(fā)的護理 化療過程中出現(xiàn)掉發(fā)是最常見的現(xiàn)象,更是患者最懼怕接受的不良反應。因此在使用一些藥物如長春新堿、柔紅霉素、博萊霉素、環(huán)磷酰胺等之前,要提前告知患者會出現(xiàn)掉發(fā),但是在停藥以后及間隙階段頭發(fā)會重新長出來,減少患者的顧慮。若患者出現(xiàn)掉發(fā),可以幫助患者選擇適合的假發(fā)套,盡量避免其照鏡子受到刺激,及時清理床鋪衣物上的脫發(fā),并適時予以開導。
2.4黏膜發(fā)炎的護理 大劑量使用某些化療藥物,如絲裂霉素、5-Fu、羥基脲、博萊霉素等往往會引起黏膜發(fā)炎,如口腔炎、壞死、口腔糜爛等,一般較嚴重。因此,為避免出現(xiàn)上述問題,一定要加強預防。從化療開始,患者就要特別注意口腔衛(wèi)生,首先要戒煙酒,飯前飯后要及時漱口,預防病原微生物感染。早晚刷牙時要選用軟毛牙刷,認真清潔牙齒。在口腔出現(xiàn)發(fā)炎時,可以將養(yǎng)陰生肌散及紫藥水涂抹于患部;若是真菌感染,則用抗菌素進行治療,同時用碳酸氫鈉漱口;若口周、鼻腔出現(xiàn)皰疹感染,可以選用干擾素外用。在飲食和營養(yǎng)搭配上,要叮囑患者進食流質易消化食物,減少刺激性食物,適當補充維生素和蛋白質等。
3 討論
多年來的工作經驗使我深深地感到,要在實踐中使患者及家屬得到護理人員的人文主義關懷,盡量緩解病人對化療及其不良反應的恐懼和焦慮,保證化療過程的順利進行。在整體治療的過程中實施人性化護理,對臨床護理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護士不僅要熟練掌握護理基礎知識,更要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和相應的學科知識,加強與患者的溝通交流,提高患者的滿意度,保證整體護理和舒適護理[4]。
參考文獻
[1]張惠蘭,陳榮秀.腫瘤護理學[M].天津:天津出版社,1999,79.
[2]劉曉紅.護理心理學[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1998,50、288.
1化療間歇期的毒副反應和相應的康復護理要點
1.1消化道反應
惡心、嘔吐、食欲不振可給予止吐鎮(zhèn)靜劑或健脾胃的中藥。飲食上宜給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少食多餐,鼓勵進食。
1.2口腔潰瘍
可局部噴雙料喉風散,有疼痛的患者用0.5%的普魯卡因或1%丁卡因溶液含漱。飲食上宜進食溫流質或無刺激性軟食,注意維生素和蛋白質的攝入。
1.3骨髓抑制
間歇期應定期檢測血常規(guī)和肝腎功能,按醫(yī)囑服用升白細胞,血小板藥物或中藥益氣養(yǎng)血類制劑。如發(fā)生感染或出血現(xiàn)象,應引起重視,立即查明原因,積極治療。飲食上給予高蛋白質高維生素食物。
1.4脫發(fā)
化療后不一定每個病人都有脫發(fā)現(xiàn)象,應做好解釋工作,告訴病人脫發(fā)只是一種暫時現(xiàn)象,治療結束后頭發(fā)會重新長出,可介紹病人使用假發(fā)套,指導家屬每日早晚注意將床上脫發(fā)掃干凈,減少對病人的刺激。
2化療間歇期不良心理反應和相應護理要點
2.1自卑的心理反應
由于化療的副作用,如脫發(fā),去公共場所戴口罩,使病人形象受到損害。有些病人產生自卑心理,不愿社交,不愿見人,拒絕接受繼續(xù)化療。對此類病人,護士要親切和藹,多和病人交談,告之脫發(fā)只是暫時現(xiàn)象,停藥后1~2月會再生,而且頭發(fā)的質地顏色會更好,現(xiàn)在可戴假發(fā)套或帽子,幫助其消除自卑心理,使他們用樂觀態(tài)度接受治療。
2.2放松心理反應
病人和家屬對疾病的認識不足,當進行了1~2個周期化療后,癥狀得到有效控制,病情明顯好轉,而不愿接受下一個周期的化療。此類患者應講明不按時用藥的嚴重性和危害性,會延誤用藥的最佳時期,以取得病人的配合,保證下一次化療的按時應用。
2.3悲觀厭世的心理反應
主要是療效不太明顯的病人,認為自身的疾病無藥可治,加之藥物的副作用,不愿再接受進一步的藥物治療,醫(yī)護人員應耐心解釋,使其消除疑慮,堅持用藥,同時做好家屬的工作,說明在科技進步的今天,惡性腫瘤的治療會有重大突破,鼓勵病人與病魔抗爭,積極配合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