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2-05-24 10:04:42
序言:寫作是分享個人見解和探索未知領域的橋梁,我們?yōu)槟x了1篇的蘇州園林論文樣本,期待這些樣本能夠為您提供豐富的參考和啟發(fā),請盡情閱讀。
摘 要:根據(jù)蘇州園林的特點,結合貝聿銘關于園林的的設計思想,從“自然”與建筑外形,“自然”與建筑環(huán)境及“自然”與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三方面,分別介紹貝聿銘的三個著名建筑作品。試圖從園林中尋找貝聿銘設計思想背后的人文情懷和自然情結。提出“人與自然和諧共處”應該是當今設計界乃至其他行業(yè)都應該遵從的法則。
關鍵詞:自然;設計;園林;建筑;和諧
“我總是記得竹子在家中花園生長的聲音……”一句意味深長的話,勾起了我們對自然的渴望,勾起了我們對自然的好奇心。很想跟尋貝老的設計足跡,透過設計作品本身,體味他心中獨到的關于園林的體會。
貝聿銘曾說過“我后來才意識到在蘇州園林的經(jīng)驗,讓我學到了什么?,F(xiàn)在想來,應該說它使我意識到人與自然的共存,而不只是自然本身。創(chuàng)意則應該是人類的巧手和自然的共同結晶?!?
自然之美不僅表現(xiàn)在園林建筑的外形上,還表現(xiàn)在園林與周圍環(huán)境的聯(lián)系上,表現(xiàn)于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規(guī)律上。偶爾發(fā)現(xiàn),正是這種園林中的自然魅力,影響了貝老的設計思想。他所謂的“園林經(jīng)驗”,似乎和自然魅力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一、從蘇州園林中的“自然”形態(tài),體味了貝聿銘的建筑思想
在獅子林中長大的經(jīng)歷,讓貝聿銘心中產(chǎn)生了對自然不可動搖的依附感。作為建筑設計師,這種對園林深深依戀的情感毫無疑問是他設計靈感的重要組成部分。循石造勢的假山,借景抒情的盆景等元素,將自然形態(tài)和人類智慧充分的結合,對貝老的思想產(chǎn)生深刻的影響。他的建筑,外表注重簡潔明快,運用傳統(tǒng)的方形、三角形、圓形、等幾何圖形,并以多種組合的方式,豐富和發(fā)展了幾何形體,創(chuàng)造出前所未有的建筑形象。他善于通過抽象的手法,將自然中的普通圖形重新打散重構,使它重新煥發(fā)出新的活力。
華盛頓國家美術館東館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建筑整體線條明確清晰,形態(tài)自然流暢。三角形,作為一種隨處可見的普通圖形,在他的作品中,經(jīng)過重新組合,似乎充滿了更多的生機和活力,顯得格外的有魅力。和華盛頓國家美術館老館相比,新館外表平滑簡潔,但似乎有不言而喻的力量。
這種力量來自哪里?只是由于外形精巧?只是由于材質拷舊?我想――不然。這種力量,來自“自然”。 “Nature”一個簡單的單詞,卻包涵了貝老的設計情懷。和蘇州園林一樣,他的設計中沒有過多的裝飾,沒有過多的形式語言,只是運用自然的形態(tài)表達情感。“Less is more”或許可以表現(xiàn)他的設計理念。但似乎又少了點什么。在現(xiàn)代人的眼中,米斯?凡?德?羅的理念,似乎過于注重功能,缺少了關于人性化的思考。而當代設計大師貝聿銘眼中的“Less is more”增加了對于自然的理解,對人文的關懷。貝聿銘的思想更加的貼近形式與功能的統(tǒng)一,這種不言而喻的力量,正是自然的形式和現(xiàn)實功能完美結合而產(chǎn)生的合力。這種力量來自自然和人類智慧的結晶。
二、從蘇州園林中的“自然”環(huán)境,體味了貝聿銘的建筑思想
亭臺軒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樹木的映襯,近景遠景的層次,無不體現(xiàn)出園林中自然的力量。走過長廊曲徑,感受著建筑屋宇與周圍自然景觀的完美結合,突然發(fā)現(xiàn),這種自然和環(huán)境相輔相成的設計思想,在貝聿銘數(shù)十年的建筑設計生涯中依然有軌可尋。兒時玩耍的記憶,似乎也是一種靈感影響著他的設計思想。站在蘇州園林中,“隨便一個地方,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苯ㄖ椭車h(huán)境完美的結合,同樣在貝聿銘的建筑中看到了影子。他一直在尋找,尋找人與自然的完美結合,尋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切合點;他一直在努力,根據(jù)環(huán)境的不同風格,恰如其分的將建筑融入其中,使建筑和自然環(huán)境和諧的聯(lián)系在一起。
坐落在北京香山公園內新建的香山飯店,是他將現(xiàn)代建筑藝術與中國傳統(tǒng)建筑特色相結合的精心之作。1979年,貝聿銘接受了香山飯店的設計工作。他根據(jù)環(huán)境的特殊性,設計出使建筑與周圍環(huán)境交相輝映的建筑。從細部著手,采取了建筑一系列不規(guī)則院落的布局方式,使它與周圍的水光山色,參天古樹融為一體。自然美景擁抱著香山飯店,香山飯店點綴了自然的美景。人們在香山飯店休閑或度假的同時,體會到的不僅是自然的魅力,還有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這座新建的香山飯店,外貌似乎很普通,但是就像一個內秀的姑娘,初看似乎貌不驚人,但是愈看就愈會感到她輕妝淡抹的自然美。建筑的目的是提升生活水平,建筑必須融入人類的生活,并提升這種生活的品質。也許貝老心中的那種對自然的依戀,對園林的記憶,正是香山飯店的設計靈感。
從賴特的流水別墅,到如今貝老的香山飯店,建筑設計界歷經(jīng)了二百多年,人們的設計思想經(jīng)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二位設計大師在設計的理念上卻不謀而合。貝老的人文情懷,在香山飯店中再次得到了體現(xiàn)。設計的出發(fā)點應該立足自然,體現(xiàn)人性化設計思想?!白鹬刈匀?,尊重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的理念,應該是設計界永恒的話題。
三、從“自然”的發(fā)展規(guī)律,體味了貝聿銘的建筑的思想
站在蘇州園林中,我們體會到來自建筑形態(tài)的魅力,來自周圍環(huán)境的魅力,還有園林中的人文氣質。這種氣質似乎是歷史和社會的原因造成的。園林直到今日,為何魅力不減當年?我想,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他的建造尊重了歷史,順應了社會發(fā)展的規(guī)律。在建造完成的那個時候開始,蘇州園林便開始承擔著他的歷史使命和社會責任。
盧浮宮院內的玻璃金字塔也是就是這樣一個建筑。這個從設計到建造到最后完工都受到層層阻力的建筑,用自己的歷史使命和社會責任,最終向巴黎人民證明了自己的價值,證明了玻璃金字塔對法國的的重要影響力。貝聿銘說:“我希望做出一個屬于我們時代的建筑,另一方面,它也要成為另一個時代的建筑的好鄰居?!边@句話體現(xiàn)的貝老對一個建筑,歷史作用和社會價值的理解。擴建工程與盧浮宮老館相互借景、相互輝映,成為盧浮宮的現(xiàn)代化延續(xù)。盧浮宮的擴建工程,承載了太多人的夢想。但就是這個簡單的三角構造的玻璃金字塔,完成了人們賦予它的使命,點燃了人們的夢想。這個偉大的建筑是貝聿銘對“自然”概念的又一次升華。
如今的貝聿銘已經(jīng)不只是一名成功的設計師,他的建筑,他的設計理念給中國的設計界帶來希望。“以人為本,以自然為本”正像一顆啟明星,指引著人們的方向。一個設計要想走的更遠,必定是尊重歷史,尊重自然,尊重人的意志。“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思想應該是當今設計界乃至其他行業(yè)都應該遵從的原則。
四、后記
作為一名建筑設計師,他的設計簡潔明快,被大眾所喜愛;作為一個生長在蘇州的設計師,他的設計融入了豐富的民族元素,將蘇州園林對他的影響,轉化成中國元素對世界的影響――“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作為一位美籍華人設計師,他的成功讓我們看到,中國設計的魅力。中國設計界的星星之火,在不久的將來,勢必會有燎原之勢。
[摘要]蘇州園林在漢式建筑中獨樹一幟,現(xiàn)代景觀規(guī)劃設計很多運用到蘇州園林的造景手法。本文通過對蘇州園林設計元素及設計方法的研究,在總結現(xiàn)代景觀設計中繼承古典園林建筑特色的同時,深層次理解每一個景觀設計元素的特質及其所反映的意境,有助于將其在現(xiàn)代建筑設計中發(fā)揚光大。
[關鍵詞]蘇州園林;景觀要素 ;造型藝術
蘇州園林是中國江蘇省蘇州山水園林建筑的統(tǒng)稱,整個園林建筑以私家園林為主。蘇州園林建造于春秋時期,大體建筑形成于五代時期,成熟于宋代,明清時期達到鼎盛。本文從建筑藝術角度對蘇州園林景觀造型藝術價值進行深入挖掘。
一、廊的布局和造型藝術
中國園林建筑追求自然之美,蘇州園林更是講究步移景異的奇特景色,通過“廊”這一元素呈現(xiàn)出豐富的連接、轉折與錯落感。除具通行功能外,廊還可供人休息、避雨等,它的最大作用是連接各類型的園林建筑,在錯落有致中實現(xiàn)整體感。
在現(xiàn)代建筑造型設計中,我們經(jīng)??梢钥吹胶芏喙珗@以及住宅小區(qū)運用廊道景觀,使得現(xiàn)代建筑散發(fā)著古典韻味。在現(xiàn)代景觀設計中,廊被賦予新的概念和形式,也產(chǎn)生了多樣化的空間形式。例如北京玉淵潭公園的“玉和光影廊”,由110幅全國各地名勝風景攝影作品組合而成。它是北京市公園管理中心首次在市屬公園建設的影像展示平臺,也是我國首個現(xiàn)代化都市百米影廊。蘇州園林中廊道的形式有長廊、曲廊等,然而現(xiàn)在廊道運用的創(chuàng)新之處在于結合了一些時代的新鮮元素或是技術手段,在廊的傳統(tǒng)形式上新奇地展現(xiàn)著現(xiàn)代文化內涵,既運用了經(jīng)典的造園手法,也滿足了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無論是功能還是審美藝術都有一個新的突破和發(fā)展。
古代的廊大多是運用木頭以及石頭構成獨特的結構,廊所形成的連接功能常將兩座建筑或兩處景觀相連接。傳統(tǒng)形式的廊按橫剖面劃分包括雙面空廊、單面空廊、復廊、雙層廊、單排柱廊、暖廊等。
二、橋的造型藝術
蘇州園林整體建筑加入橋的元素是從唐代開始。在各大園林景觀中,橋是不可缺少的建筑。蘇州園林大多為石橋。工匠們通常根據(jù)水的面積確定橋的尺度,貼近水面的橋選擇曲橋或平橋,給人一種碧波蕩漾、仿佛行在水面上的感覺。體形高大、曲線優(yōu)美的拱橋或者是廊橋通常建造在寬闊的水面上。
在蘇州園林景觀中,橋不僅有著連接兩地、供人通行的功能,同時還有引導的作用。橋在整體園林藝術中也有重要的美學價值,它能有效地將物與景連接起來,借水面生成景觀,使得水上之橋與倒影形成一幅天然水墨畫,從而點綴湖面景色,為整個園林增添情趣。
從古至今,已有不少成功借鑒蘇州園林中橋的典范。隨著歷史發(fā)展以及造橋技術不斷成熟,橋的功能側重于連接兩地的交通?,F(xiàn)代橋梁注重功能美,更加遵循力學原理,構造合理。但是,橋的美學藝術卻仍然是現(xiàn)代建筑師不斷追尋和創(chuàng)新的重要元素。橋與周邊環(huán)境也要非常協(xié)調,與山水相呼應。
三、假山的造型藝術
中國園林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等組合而成的綜合藝術品,正如葉圣陶《蘇州園林》所說:“蘇州各個園林在不同之中有個共同點,似乎設計者和匠師們一致追求的是:務必使游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們講究亭臺軒榭的布局,講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講究花草樹木的映襯,講究近景遠景的層次?!?因此,“假山池沼”是園林藝術不可缺少的部分。園林疊山不僅和造園者的審美有關,還與造園者的疊石手法有關系。將假山與建筑結合是它最大的特色,有助于渲染和增加自然氣氛。
中國園林藝術離不開假山這一重要景觀設置。20世紀以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假山出現(xiàn)在各種地方?,F(xiàn)代建筑借鑒假山形態(tài)及其自然形成的不規(guī)則美,建造了假山狀樓群。假山狀樓群位于北海沿海邊緣,在樓群后面都是由高層塔樓和低層板樓組成的海濱城市。建筑設計團隊采用了假山造型,通過在建筑結構上開洞,不僅使海濱景觀通過這些開洞滲透進城市,也讓更多光線照進建筑群中形成自然的光幻美。假山狀樓群設計師們的思路是“與建造一座刻意的人工花園相比,我們的建筑本身就是一座人造的自然景觀一座供人們居住的假山”。由此 我們不難看出,假山造型已經(jīng)不只出現(xiàn)在園林之中。
四、池水的造型藝術
水是體現(xiàn)自然美的重要元素之一,是組成世界最重要的載體,也最能展現(xiàn)大自然的韻味。從古至今,園林建造離不開水這一重要元素,在整個景觀中,水不僅體現(xiàn)了水鄉(xiāng)特征,還起著協(xié)調和陪襯景觀的作用。建筑師結合天然元素,運用人工設計和材料,將兩者相結合創(chuàng)造出各種美景。池水就是在地表人工制造出一些不規(guī)則的池子,將水注入池子里,體現(xiàn)出水的靈動性。水的靈氣與柔性,可以適宜于任何一種庭園,每一處景致都需要事先巧妙構思,而水景設計更得益于周密的計劃。水所具有的聲、色、光、影,幾乎集聚了環(huán)境景觀所要求的全部特性,因此,水景是景觀設計中最活躍的因素。蘇州園林中水景的設計以靜態(tài)水景為主,絕大部分都有自然曲折的池岸。蘇州園林以湖泊形水體作為整個園林景觀、景象的構圖中心。布局上,水體以聚為主,一般居園林中央,周圍輔以溪間小谷、瀑布淵譚,整個布局給人以無限的寬闊感,體現(xiàn)了蘇州園林深層次的文化內涵和廣闊的想象空間。
任何一個景觀都離不開水,不管是古代園林還是現(xiàn)代建筑。我們應充分考慮水體在景觀設計中的重要性,利用水體突顯景觀特色,如國家大劇院在這方面特色較鮮明。
國家大劇院中心建筑是一個半橢圓形鋼結構殼體,殼體外圍環(huán)繞著水色蕩漾的人工湖,湖水如同一面清澈見底的鏡子,波光粼粼,仿佛星空一樣閃耀。中心主體建筑與湖面倒影交相輝映,加上池水周圍的綠蔭、花卉,所有元素共同呈現(xiàn)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這一池人工湖采用了水循環(huán)的設計,也大大改進了古代人造池水容易沉淀污濁物、冬天結冰的不足之處。國家大劇院的人工湖在整個建筑景觀中,沒有秉承蘇州園林的池水設計理念,這種將主體建筑物建造在水體之上的設計,反而體現(xiàn)出水體這一景觀設計要素的不可缺少性。
五、窗洞的造型藝術
蘇州園林的青瓦白墻是整個建筑墻體的特色,墻體漏窗也是其景觀的一大特點。曲廊的廊墻開設了漏窗,在整個墻面設計中,既增加了明快靈巧的效果,又很好地實現(xiàn)了通風采光。滄浪亭的一百零八式漏窗,留園長廊的30多種漏窗,名聞天下。漏窗窗洞是用各種鏤空花紋裝飾點綴的裝飾性透空窗,而墻面漏窗也起著點綴園林景色的作用。漏窗內容以花卉、鳥獸、山水或幾何圖形以及傳奇小說、經(jīng)典戲曲、佛道故事為題材構筑。這本身就是一種獨特的景色,再加上墻根種植四季常綠的植物,透過窗口,窗外花草樹木、假山池水、廊庭小橋隱約可見,窗外與窗內景色相輔相成,變幻多端,讓人流連忘返。
2000年,著名建筑師貝聿銘接受蘇州市邀請,設計蘇州博物館新館。受過現(xiàn)代主義建筑教育以及有多年建筑經(jīng)驗的貝聿銘,在窗的設計上以簡潔為主?,F(xiàn)代建筑主要運用玻璃、鋼架結構的窗洞借大片的天光,所以,貝律銘在新館設中也運用了大片的玻璃屋頂,讓自然光照進活動區(qū)域和展區(qū)。
綜合蘇州園林的要素,廊與橋不僅具有通行功能,也有觀賞作用。人們可以在這兩個建筑中休息和觀賞山池風景。但它們一般不單獨存在,常與假山、池水、樹木相結合組成整體性景觀,造型輕巧,富有變化。每一處風景都會從下一處景觀中借景,從而形成一個看似獨立又很完整的構圖。假山、池水以及窗洞造型各異,形象自然生動,這幾個景觀要素也使整個園林活躍起來。蘇州園林之所以聞名天下,正是因為建筑以及景觀要素運用、結合得恰到好處。
六、結語
廊、橋、假山、池水與建筑結合是蘇州園林景觀的特色之一,彰顯了園林建筑與自然景觀的和諧之美。
傳承千年仍然屹立于世的蘇州園林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中國古典哲學思想對蘇州園林設計有很大的影響,例如老莊的哲學理念、魏晉南北朝玄學之風的推崇、唐代的中隱思想、佛教禪宗思想以及造園者樸素的自然辯證觀等。蘇州園林情、景、物、境的設計思路,使水畫理念落實到建筑實體上。整個園林景觀布局體現(xiàn)了整體性、抽象性和運動性,乃是自然寫照,這也是蘇州園林永垂不朽的原因。在現(xiàn)代建筑中,我們要將城市與山林合為一體,一方面將蘇州園林的現(xiàn)有元素加以改造運用,另一方面也要繼承蘇州園林尊重自然、師法自然的造園思想,以體現(xiàn)中國建筑的傳統(tǒng)美。
摘要:中國是世界三大園林發(fā)源地之一, 中國古典園林“雖由人做,宛自天開”,意境是其美學靈魂。蘇州園林在自然景觀的運用上,主張因地制宜、相地合宜。造園技藝包括營造建筑、掇山選石、栽植花木、通源理水、辟徑鋪路幾個方面。園林藝術包含豐富的人文感受,同時也是寶貴的歷史文化實體資料。其代表有滄浪亭、獅子林、拙政園、留園。蘇州園林以虛擬藝術表現(xiàn)一個具體生活世界,其本意是封存身體、放松精神、訓練感覺,我們應該將此種意境代入當下的生活之中。
關鍵詞:蘇州園林意境自然縮景園林本意
1中國園林文化
1.1中式園林特色
中國是世界三大園林發(fā)源地之一,園林文化歷史悠久,形象典雅而精致,中國園林的最大特色在于其造園手法,“雖由人做,宛自天開”,與大自然交融的同時,也體現(xiàn)了濃郁的人文修養(yǎng)?!皥@”,游息之所也;“林”,樹木叢生者。“園林”二字,將山水花木、文化意境、亭臺樓閣收容于一體。
中國園林,多運用借景與對景,講究“步移景異”,對景物的安排、游賞的位置進行巧妙設計,這是區(qū)別與西方園林的最主要特征。
1.2中國傳統(tǒng)文化意境
意境是中國傳統(tǒng)美學的重要范疇,同時也是中國古典園林的美學靈魂。意與境乃虛實相生,意勝的“有我之境”注重以我觀物、得意忘象,這構成了園林文化的主觀色彩;境勝的“無我之境”則為以物觀物、暢神怡情,在營造中運用技藝發(fā)揮景物。園林中的意境源于自然、高于自然,是造園者賦予園林景觀的詩情畫意、名士大雅及民俗風情。游園觀景,游人觸景生情,這不僅源于景致本身,更與游賞者本身的情致、修養(yǎng)緊密相連。
2蘇州園林特色
蘇州沉淀了厚重的吳文化底蘊,園林建筑在此間應運而生,形成蘇州獨有的人文特色。此地既有煙波浩淼的氣韻,又有小橋流水的詩意;明麗如春暖花開,空靈似湖光山色。蘇州的地靈化生出才俊雅士的人杰,人們在此地以自然景觀為背景,以縮景為手法開墾園地,辟造出其獨特的古典園林景觀。
2.1蘇州園林中自然景觀的運用
白居易的《草堂記》有言:“覆簣土為臺,聚拳石為山,環(huán)斗水為池。”蘇州園林充分體現(xiàn)了其表現(xiàn)自然美的主旨,主張因地制宜、相地合宜,利用地勢特點進行營造。
通過對《園冶》的解讀,總結出各地形地勢的治理方法:山林地,最具變化妙趣,可奪天然之工進行鑿水、開麓、建筑;城市地,應尋僻靜之地,隱于市井,曲徑通幽;村莊地,可經(jīng)營田園生活,柴門籬落,畎畝桑田;郊野地,應利用平坦山地,聚林、通源,頗具野趣;傍宅地,運用宅邊或后院的空隙葺園,用以迎客、護宅;江湖地,可建水榭、亭臺于濱岸,賞煙水云山。
就技法來說,“借景”使得自然景觀與園林景觀相互滲透。將園外美景進行裁選,收納到園林中來,這稱為遠借;用一處景致映襯另一處景致,這稱為互借。
2.2蘇州園林的造園技藝
縮景造園是一種小中見大的營造手法。蘇州園林通過營造技藝承載天然之景與人工之趣,營造建筑、疊山選石、栽種植被、整治水系、布置園路,造成園林中曲折多變、虛實交錯的景觀藝術效果。
(1)營造建筑。
園林中的建筑分為門樓、堂、齋、室、房、館、樓、臺、閣、亭、榭、軒、廊等,有大者壯觀,有小筑別致,依其形態(tài)氣韻進行營造。
層閣重樓高聳云霄,磅礴氣勢給人帶來震撼;奇亭巧榭傍水而筑,秀致安靜,為人提供休憩之所;長廊在于曲直高低,制造縱向的視覺變化;小屋圍墻在于虛實隱現(xiàn),注重建筑與自然內外滲透。
(2)掇山選石。
掇山,即開鑿巖、巒、洞、穴、壑。一方面,山巖遠近不一,形成其虛與實的景觀變幻;另一方面,自成蹊徑,以不同角度為人們呈現(xiàn)步移景異、柳暗花明的視覺感受,時而開朗時而隱蔽。
選石,須費人工造就奇石,層疊堆砌,拙精各異,自成一片小景。
(3)栽植花木。
植被按景觀用途有園景樹、庭蔭樹、花果灌木之分,按觀賞效果有賞花、賞葉、賞果之分。
造四時之景,應注重植被的色彩搭配、高低錯落,考慮氣象的季節(jié)轉換、晴雨變化。春有紫藤似霧,桃花如霞,青青翠竹,飄飄白絮;秋有金桂飄香,銀杏飛黃,落梧紛紛,碩實累累;夏有石榴緋紅,芙蓉連碧;冬有梅香隱雪,青松傲霜。
(4)通源理水。
正所謂“石令人古,水令人遠”,多半時候,造園者往往將水與山石結合起來。靜水之秀,有的布置山石,注水成小池;有的是在池上理山,成一片微型的湖光山色。動水之靈,有的在石上鑿眼,泉流過隙;有的將山石做成上大下小,水幕飛落,便是一川小小瀑布。
另外,水系也可獨自作為一個單元。既可做成小池、深潭,憩于亭臺,靜賞鯉魚游蓮、清水涵月;也可塑造水平如鏡的湖景,于水榭感受湖風輕拂,坐一葉漁舟,看荷花映天,山色空。
(5)辟徑鋪路。
蘇州園林中的園路布置很有講究,廳堂大廳中鋪地運用磨磚,小徑彎路多用亂石,庭院中多用連疊的鵝石拼造花紋。
2.3蘇州園林的人文感受
蘇州園林是姑蘇歷史文化的產(chǎn)物,也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載體。
園林景致豐富,每個點看到的都是不同的畫面;同時人們在游憩中,又會因各自的性情、經(jīng)歷而有所不同的見解,這使得景觀帶給人們的意境美更加瞬息萬變。另外,園景寄托了美好的寓意,也包含精深的歷史文化信息,是了解和研究古代中國江南民俗寶貴的實物資料。
3對蘇州園林的分析及感受
3.1蘇州園林實例分析
滄浪亭、獅子林、拙政園、留園為蘇州四大園林,共同構成蘇州園林的古韻沉淀,又各有其特色,分別代表著宋、元、明、清的園林建筑藝術風格。
(1)滄浪亭的獨特之處在于其造園藝術。以山林為核心,全園以蔥翠竹景為特色。全園漏窗圖案花紋無一類同,五百名賢祠中嵌594幅與蘇州歷史有關的人物平雕石像,體現(xiàn)其構作之精巧、文明之沉厚。全園布局自然和諧, 手法得宜。
(2)“獅子林”,顧名思義,園內石峰多狀如獅子。掇山奇絕精巧,逐水靜而生動;鑿池回環(huán)曲折,倒映廊柱飛檐;樓臺錯落有致,隱現(xiàn)于山林。林間奇獅之態(tài)壯觀,使得整個園林主題明確,景深豐富,頗具古韻之真趣。
(3)拙政園整體特色是以水為主。靜水如清池,閑雅而曠遠;動水如泉流,蜿蜒而深幽。以窗為主體的建筑,在環(huán)境中主動消退,與景觀相融;從屋內透過格子窗,可觀四時景致疏朗。整個園林似浮于水面,寧靜淡雅,代表了明代園林建筑風格。
(4)留園經(jīng)時代更迭,于今日已呈富麗堂皇之態(tài)。“建筑”是留園的一大亮點,結構式樣為清代風格,在景觀中虛實交融,疏密錯落,別具一格,收放自如。其建筑數(shù)量在蘇州園林內為最多,營造手法也最為精湛。整個園景明媚如畫,精妙絕倫。
3.2園林的本意
在當下,封存身體、放松精神、訓練感覺,這是園林的本意。生活于現(xiàn)代都市,我們也可以將園林的造園手法和意趣用于我們的生活、構筑當中。
園林堪稱是一種虛擬藝術,其意境給人帶來一種發(fā)現(xiàn)生活的新鮮感,為居住者或觀賞者創(chuàng)造嬉戲、游憩的意趣,為日??菰锏纳钭⑷胍还汕逍轮?,使人身心得到放松和活躍。這種異質文化用于現(xiàn)實中,即打破因循守舊的都市格局,卸下條條框框的門和非承重墻,從按部就班的生存模式中解放出來。
大隱于市,將這樣的意境帶入我們的生活方式和設計構筑當中,使人培養(yǎng)出高雅的生活情趣和獨到的審美品位。在靜謐中沉思,在游嬉中領略,得到意識情感上的滿足感,為自己的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構造一個相平衡、相融通的橋梁。
摘要: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以及原子熒光法對蘇州各地的園林土壤進行了重金屬含量的分析,并通過內梅羅公式對土壤進行了綜合污染指數(shù)的計算。根據(jù)酸度計對土壤pH值測定值及內梅羅污染指數(shù)評價了園林土壤的污染情況。
關鍵詞:蘇州園林;土壤;重金屬;監(jiān)測;評價
1引言
蘇州園林地處美麗富饒的長江三角洲,以私家園林為主,占地面積不大,但以意境見長。它起始于春秋時期的吳國,形成于五代,成熟于宋代,興旺于明代,鼎盛于清代。到清朝末期蘇州已有各色園林170多處,現(xiàn)保存完整的有60多處,對外開放的園林有19處。1997年,蘇州園林作為中國園林的代表被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是中華園林文化的驕傲和翹楚。隨著蘇州城市建設的發(fā)展,園林保護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以下主要對蘇州各園林的土壤進行Cd、Hg、As、Pb、Zn、Cr、Ni等重金屬含量監(jiān)測,并對其進行污染評價。
2材料與方法
2.1土壤樣品的采集
采用隨機取樣法混合取樣。取其表層0~20cm的表層土壤,將土樣混合均勻,按四分法混合取2kg轉入樣品袋[1]。
2.2土壤樣品的分析
將采集的土壤樣品(一般不少于500g)混勻后用四分法縮分至100g??s分后的土樣經(jīng)風干(自然風干或冷凍干燥)后,除去土樣中的石子和動植物殘體等異物,經(jīng)瑪瑙棒研缽后過100目的篩。混勻后備用。pH值采用酸度計法測定;鋅、鉻、鎳采用混酸全分解,火焰原子吸收法測定;鎘、鉛采用混酸全分解,石墨爐原子吸收法測定;汞、砷采用王水消解,原子熒光法測定[2]。
3土壤環(huán)境質量評價
3.1污染指數(shù)、超標率(倍數(shù))評價
土壤環(huán)境質量評價一般以單項污染指數(shù)為主,指數(shù)小污染輕,指數(shù)大污染重。此外,土壤污染超標倍數(shù)、樣本超標率等統(tǒng)計量也能反映土壤的環(huán)境狀況。污染指數(shù)和超標率等計算公式如下:
土壤單項污染指數(shù)=土壤污染物實測值/土壤污染物質量標準;土壤污染超標倍數(shù)=(土壤某污染物實測值-某污染物質量標準)/某污染物質量標準;土壤污染樣本超標率(%)=(土壤樣本超標總數(shù)/監(jiān)測樣本總數(shù))×100%;土壤污染分擔率(%)=(土壤某項污染指/各項污染指數(shù)之和)×100%[3]。
3.2內梅羅污染指數(shù)評價
內梅羅污染指數(shù)(PN)={[(PI2均)+(PI2最大)]/2}1/2。
式中PI均和PI最大分別是平均單項污染指數(shù)和最大單項污染指數(shù)。內梅羅指數(shù)反應了各污染物對土壤的作用,同時突出了高濃度污染物對土壤環(huán)境質量的影響,按內梅羅污染指數(shù),劃定污染等級[4]。內梅羅指數(shù)土壤污染評價標準見表1。
表1土壤內梅羅污染指數(shù)評價標準
等級1內梅羅污染指數(shù)1污染等級Ⅰ1PN≤0.71清潔(安全)Ⅱ10.7
4監(jiān)測結果和評價分析
4.1各園林監(jiān)測數(shù)據(jù)
4.2單項污染指數(shù)評價
土壤環(huán)境質量的評價參照執(zhí)行土壤環(huán)境質量標準(GB15618-1995)中二級標準。由表2的各個園林結果數(shù)據(jù)顯示,所有園林中的總鉻、總汞、總砷、鋅以及鎳元素含量均低于標準限值??偣暮繛?038~093mg/kg,均值為051mg/kg,其中最低值出現(xiàn)在園林4,最高含量值出現(xiàn)在園林6。總砷的含量為760~239mg/kg,均值145mg/kg,其中最低值出現(xiàn)在園林1,最高值出現(xiàn)在園林3。總鉻含量為423~794mg/kg,均值575mg/kg,其中最低值出現(xiàn)在園林2,最高值出現(xiàn)在園林5。鎳含量為260~484mg/kg,均值334mg/kg,其中最低值出現(xiàn)在園林2,最高值出現(xiàn)在園林4。鋅含量為787~243mg/kg,均值158mg/kg,其中最低值出現(xiàn)在園林4,最高值出現(xiàn)在園林2。
由表2可見,鎘含量為012~234mg/kg,其中出現(xiàn)了兩處的鎘含量超出限值060mg/kg,分別是園林4和園林7,污染指數(shù)分別為12和39,污染超標倍數(shù)分別為02和29。鉛含量為311~358mg/kg,其中出現(xiàn)三處鉛含量超出限值200mg/kg,分別是園林5,園林6和園林7。污染指數(shù)分別為120、179、150,污染超標倍數(shù)分別為020、079、050。
4.3綜合污染指數(shù)評價
綜合污染指數(shù)反映土壤的綜合污染程度,從表3中可以看出除了園林7外,其他園林綜合污染指數(shù)均未超過0.7,均屬于清潔(安全級)[5]。而園林7內梅羅污染指數(shù)PN達到了1.05,屬于輕度污染。重金屬分擔率的排序為Cd(28.9%)>鉛(14.9%)>鋅(14.0%)>鎳(13.3%)>砷(12.9%)>汞(11.7%)>鉻(4.39%)[6]。
表3土壤內梅羅污染指數(shù)
監(jiān)測地點1內梅羅污染指數(shù)PN1污染等級園林110.5621清潔(安全)園林210.6441清潔(安全)園林310.6091清潔(安全)園林410.6121清潔(安全)園林510.6751清潔(安全)園林610.6221清潔(安全)園林711.051輕度污染
5結語
對蘇州園林的土壤污染評價表明,園林內的土壤重金屬含量大部分達到《土壤環(huán)境質量標準》中的二級標準。個別地點的鉛和鎘重金屬含量超標應該是周圍的蓄電池廢棄物污染所致[7],建議加強周圍的環(huán)境整治以及周圍工廠的污染物排放限制,切實的保護好我們的世界物質文化遺產(chǎn)。
由于本研究只對園林進行了一次性的監(jiān)測,如能對這些土壤進行長期的質量追蹤,將有利于及時了解土壤的動態(tài)變化,采取科學有效的措施不斷提高土壤的質量。更好的保護好園林的土壤,促進園林穩(wěn)定健康的發(fā)展。
【摘要】:蘇州園林是我國古代建筑中的國粹,具有曲徑通幽的意境美和移步換景的含蓄美等,且園林中的建筑傳承了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思想,將其設計藝術與當代的室內設計思想進行巧妙的結合,不僅有利于我國特色室內設計之路的發(fā)展,也有利于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與發(fā)展。
【關鍵字】:蘇州園林藝術;室內設計;運用
當代的藝術設計,在很大程度上是對于傳統(tǒng)文化藝術的傳承和發(fā)展,室內設計是為人們生活和工作的空間創(chuàng)造一種理想的格調和舒適的環(huán)境氛圍。當代的室內設計也越來越多的從傳統(tǒng)文化中吸取養(yǎng)分。蘇州園林是我國古典園林中一個重要的分支,是中國地域文化的代表,傳承了我國上千年的造園手法和文化內涵,將蘇州園林的藝術文化精髓運用到當代室內設計中對于室內設計和傳統(tǒng)文化的發(fā)展均有著重要意義。
1.蘇州園林與室內設計的實質關聯(lián)
傳統(tǒng)文化是蘇州園林建造的內在本質,而藝術則是園林建造的外在表現(xiàn)。蘇州園林的建造形式,表現(xiàn)出的是一種物化形態(tài),而園中的傳統(tǒng)建筑設施,表現(xiàn)出社會人群的精神面貌。其中精神階層的表現(xiàn)對于文化傳承的意義尤為重要,而蘇州園林的建造形式是當代人們對于蘇州園林的基本理解。
室內設計是傳達文化思想的一種介質,通過創(chuàng)造出的空間意境將其文化內涵傳達給人們。傳統(tǒng)文化是當代室內設計創(chuàng)造性構思的重要源泉,室內設計意境的創(chuàng)作構思、創(chuàng)作主題和創(chuàng)作意圖是對室內設計精神功能的高度概括,除了蘊含一定的感性形式,還能夠引起人們的深邃的聯(lián)想和思索,進而給人們帶來一定的思想啟迪的一種美學藝術,在設計時作者想要表達的文化內涵是通過設計的室內環(huán)境和其陳設的設置來表達的,而文化又是從人類發(fā)展過程中不斷篩選和積淀下來的產(chǎn)物。
蘇州園林中的造景藝術對當代的室內設計有著很大的影響。室內環(huán)境具有一種意境美,通過這種創(chuàng)造設計體現(xiàn)出的意境美能夠促進文化審美品位的提升。在當代的室內設計中設計者利用不同的物質載體傳遞出其蘊含的文化信息,之后在將其與藝術手法進行完美的結合,從中透露出人類創(chuàng)造的智慧和高品質的文化含量,人們通過這些文化智慧的感知來滋潤人們的心靈,從這種感知中增添人們的審美情趣。而蘇州園林藝術與當代的室內設計有有著相輔相成的關系,只有把當代的室內設計和蘇州園林藝術進行巧妙的整合,才能稱得上是創(chuàng)作性的室內設計,才會收到更多人的喜愛和推廣。
2.蘇州園林藝術在當代室內設計中的運用
2.1蘇州園林空間布局在室內設計中的運用
人們在對院落的空間進行處理時,通常把其處理方式分為開敞和封閉兩種形式。而蘇州園林的空間處理方式通常采用院落中的開敞方式。園林的空間布局從其功能的角度來看,實質上是對院落空間處理的延續(xù)和擴大。蘇州園林在園中景物在建造時多是對自然環(huán)境的模仿,在布局形式上表現(xiàn)出靈活、自由的特性。在建造時通過人工來對園林的山石和植草進行合理的布置來體現(xiàn)出自然的意境。之后利用建筑設施(洞門、漏窗、屏風等)來點綴園林中的空間,以達到變化無窮和移步換景的效果。而園林中的山石和植草之間的配置上由采用相互交錯的手法,使它們互為呼應,這樣的布局首先避免了空間造景的擁擠現(xiàn)象。其次,使院落內外的景物相互映襯,增加園景的效果。
在當代的室內設計中可以借用詛咒園林空間布局中的自由布局格式,這樣的自由布局格式特別適用有一些公關空間和流動空間,自由布局的格式在空間上沒有固定的邊緣局限,并且能夠實現(xiàn)空間交錯穿插流通的設置,同時還具有含混不定與模棱兩可的特征。這樣的空間結余“內”與“外”,“圍”與“透“,”有“與”無“之間,還存在于各種基本空間幾何形體的穿插交錯之間,這樣的空間也可以稱之為流動空間,能夠更高的反映出那種較大空間鎖追求的耐人尋味的環(huán)境意境,在劃分空間布局時較為靈活,還能夠體現(xiàn)出一種空間流動的動感。
2.2蘇州園林借景造景在室內設計中的運用
園林的借景造景藝術是將園林外的景物組織到園林中所能觀看到的畫面中,使之與園林內的景物渾然一體,進而使園林中的有限空間得以突破,使園林內的造景層次得以豐富。借景是在園林布局中占據(jù)特殊地位的一種藝術,它除了能夠增加園林的造景深度,同時還使園林周圍的有利因素得以充分的利用既是將美好的景物將之吸引到園林中,而對于那些相對庸俗的景物進行隱蔽,這樣便將蘇州園林的造景藝術表達到極致。蘇州園林的借景藝術若從它的空間布局上來看,其布局采用了借資的方式,來實現(xiàn)園林景外有景的建造效果。通過對景物借資進行合理的布局,能夠給空間增加多樣景色進而表現(xiàn)出錯綜變化的效果。
在當代的室內設計當中,設計空間是多種多樣,進行設計時要改變傳統(tǒng)的空間布局,依據(jù)現(xiàn)有的空間進行合理的設計,使原有建筑之間形成新的功能關系。而蘇州園林中的借景手法在當代的室內設計中是長常常被拿來借鑒的一種手法,在原有的空間內,結合建筑本身的特點,利用當代的玻璃材質,將室外的景色映借到室內,達到內外兼顧的效果,同時增添了室內視覺環(huán)境層次感,從而營造出一種清凈典雅的室內環(huán)境。
2.3蘇州園林的居室家具陳設與當代室內環(huán)境設的融合
室內設計主要是為人們提供一個較為舒適的生活和工作環(huán)境,在這個環(huán)境中包含了室內的地面、墻面、家具等陳設,其中家具是室內環(huán)境陳設中的主體。家具在室內環(huán)境中具有實用性和裝飾性。室內設計時根據(jù)人的各種活動需求二進行的一種設計,其中在人們的活動中使用最多的是家具,而家具是最能體現(xiàn)室內風味和藝術效果的一種陳設。蘇州園林中的家具具有樸實無華、簡單合度的特性,體現(xiàn)出“雅“的韻味。此外,家具又是室內設計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家具的設計要依據(jù)室內設計的整體要求進行設計,不同的室內設計需要不同的家具造型來烘托室內環(huán)境。在蘇州園林中的室內空間愛你通過對建筑物的構建、墻面的設置和家具等城市的裝飾,展現(xiàn)給人們一個較為完美和諧的室內環(huán)境。而在當代的室內環(huán)境設計中將傳統(tǒng)的蘇州園林中的室內和諧的設計藝術和當代的燈光、綠化等內容進行協(xié)調統(tǒng)一的組合,以實現(xiàn)當代室內設計環(huán)境的真正完美和諧。
3.結語
隨著當代人們的生活水平在不斷的提升人們的審美需求也隨之提高,在當代的室內設計中充分的挖掘傳統(tǒng)的藝術形式,深刻認識蘇州園林藝術的魅力所在。在進行當代的室內設計時較好的融合蘇州園林藝術,把握住傳統(tǒng)中豐富、含蓄、簡潔的設計環(huán)境意境,在結合當代的先進的設計技術和設計理念,創(chuàng)設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室內設計之路。
摘要:在教學實踐中,對文本《蘇州園林》的審美教學選擇時,注重審美教學,以感受美為核心,圍繞“美”的主題,努力引導學生體驗文本的審美情趣、審美追求,了解我國燦爛的民俗文化美。要求學生在通讀文本的基礎上,把握全文結構,引導學生體驗文本的結構美;在精讀文本基礎上,詳解重點詞句,引導學生體驗文本的語言美;在細讀文本基礎上,研析重點句段,引導學生體驗文本畫意美;在品讀文本基礎上,整體探究,引導學生體會文本的情感美。
關鍵詞:文本;價值;審美;選擇
古希臘美學家賀拉斯很早就提出了“寓教于樂”的美學原則,在語文教學中不僅要讓學生掌握文化知識,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審判情操。
在進行《蘇州園林》文本價值的教學選擇時,教師側重文本的審美價值,注重審美教學,以感受美為核心,圍繞“美”的主題,努力引導學生體驗文本的審美情趣、審美追求,了解我國燦爛的民俗文化美。
一、通讀文本,把握全文結構,引導學生體驗文本結構美
《蘇州園林》是我國現(xiàn)代著名作家、教育家葉圣陶寫的一篇說明文。全文從寫作的構思到語言都帶給人以豐富的美感,尤其是結構美,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通讀文本、準確把握文章的結構、體驗文本結構美。
《蘇州園林》沒有采取一般的空間位置,游覽路線介紹名勝古跡或其他處所的結構方式,而是先總后分。在高度概括的基礎上從全局到局部,從大的顯眼事物到小的不顯眼事物,分項敘述。首先說明蘇州園林在園林藝術中的地位,總領全文;接著說明總體上的特色,闡發(fā)總綱思想――“務必使游覽者無論站在哪一個點上,眼前都是一幅完善的圖畫”。然后就形成這個總體上的特色的四個設計原創(chuàng)(布局、配合、映襯、層次)分別作出具體介紹,以及角落布置、門窗設計、建筑色調三個次要方面進行分項說明,逐層揭示蘇州園林處處如畫這一特點。
文章最后收束全文,留有余地,耐人尋味,啟人興趣。其結構嚴絲合縫,給人以美的享受。
二、精讀文本,詳解重點詞句,引導學生體驗文本的語言美
《蘇州園林》作為說明文體裁,語言準確簡練,而且耐人尋味。在教學過程中,在整體感知語言美的基礎上,要求學生精讀課文,側重把握一些重點詞句,充分體驗語言美。如:墻上蔓延著爬山虎或者薔薇木香,如果開窗正對著白色墻壁,太單調了,給補上幾竿竹子或幾棵芭蕉中的的“蔓延著”、“補”字表示了匠師們的細雨心,善于化靜為動,化單調為多彩。滿眼的“珠光寶氣”寫出藤蘿花的典雅風范,使畫面生氣盎然?!案┭錾恕北憩F(xiàn)出高樹與低樹種植在一起,相互顧盼的風姿,體現(xiàn)匠師們錯落有致地精心安排。“高低屈曲”狀寫了池沼河道的邊沿任其自然的特色。
在體會重點字句時,可以設計精當?shù)膯栴}。如:
1. “可是蘇州各個園林在不同之中有個共同點,似乎設計者和匠師們一致追求的是:務必使游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善的圖畫。”務必能否刪去?為什么?
2. 比較“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與“至于全用活水”表達效果有何不同?……
通過這樣的問題設計,引導學生反復誦讀自主品味,體驗文本語言的準確、嚴密、精練美。
三、細讀文本,研析重點句段,引導學生體驗文本畫意美
《蘇州園林》融說明、記敘、議論于一爐,以優(yōu)美的語言、嚴謹?shù)慕Y構,從欣賞者的角度抓住蘇州園林的藝術特點。在教學過程中,教者可以利用課件顯示蘇州園林圖片,讓學生直觀感受蘇州園林的圖畫美,并通過逐段分析講解,引導學生體會蘇州園林是如何達到如詩如畫的效果,提高學生鑒賞造型藝術的能力。
體會畫意美可以說是全文章的難點,在教學中,側重引導學生體會文本的動態(tài)美、和諧美、映襯美。
《蘇州園林》畫意美中的一個重要方面表現(xiàn)為動態(tài)美。如“游覽者看‘魚戲蓮葉間’又是入畫一景?!鼻‘?shù)囊霉蠢粘鲆粋€情趣橫溢的意境:夏秋季節(jié),眼前一片碧綠的荷塘,鮮艷的荷花,美麗的魚兒游來游去,嬉戲、玩耍,此時此景構成了一幅生動感人的動態(tài)畫面,給人以身臨其境的美感。
所謂和諧美,是指布局配合得適當、勻稱的美。這一點在《蘇州園林》中是非常豐富的,蘇州園林的布局是不講究對稱的,要求自然之趣符合“美術畫”的要求。至于假山的堆疊和配合,則使人忘卻了蘇州城市,給人置身山間的實感。至于園林建筑色彩,大多漆廣漆,這種顏色與周圍顏色和諧地統(tǒng)一在一起,使人有“安靜閑適”的感覺。到了花開季節(jié),相遇成趣把花襯托得更加“明艷耀眼”。
映襯美指文本中的陪襯、襯托。蘇州園林中花草樹木的映襯也著眼于畫意:“高樹與低樹……”兩個“……相間”從而使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遠景和近景層次的映襯,園林中設置花墻、廊子和窗,其目的是增加美點,讓人感到美不勝收。
四、品讀文本,整體探究,引導學生體會文本情感美
法國啟蒙思想家說:“沒有情感這個因素,任何筆調都不能打動人心”。在《蘇州園林》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全面品讀文本,整體探究情感脈博,并選好動情點,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準確把握、不斷體驗文本情感美。教師從需要出發(fā),引入、營造或創(chuàng)設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具體場景與氛圍,激發(fā)學生感情。
一是情感呼喚階段,可設計如下環(huán)節(jié):
師:《蘇州園林》一文中,有9次提到“圖畫”二字,在漢語中與“畫”有關的詞語詩句很多。比一比,看誰舉得多。
師:如果我要說,有這么一個地方,無論你站在哪一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圖畫,令人心曠神怡,賞心悅目,你相信嗎?這是蘇州園林創(chuàng)造的奇跡。
(投影)蘇州園林攝影照片,讓學生充分賞畫、入畫,讓學生觸發(fā)或喚醒某種情感,能全身心地投入閱讀活動中。
二是情感體驗階段,讓學生重新體驗人物化在文本中的情感體驗并將其轉化為自身內在的體驗過程,是一種個性的建構,情感的升華和提升過程。在教學實踐中,可設計如下環(huán)節(jié):
師:蘇州園林是一幅完美的圖畫。畫中哪些景點吸引了你?為什么?先讓我們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學生體驗朗讀,如讀出“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們講究……講究……講究……講究……講究”似畫師潑墨,揮灑自如,氣勢磅礴,且又精構巧思,自出心裁。
三是情感拓展階段,讓學生將所體驗的內心情感表達出來。這樣不僅可以鞏固深化學生體驗的情感,還可以深化學生認識,形成好的個性,在實施時,可設計如下環(huán)節(jié):
師:“讀書善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蘇州園林》呈現(xiàn)了建筑美、藝術美,作為園林文化,堪稱園林標本的蘇州園林,似乎還缺少什么?
在學生發(fā)言后,教師點撥:蘇州園林在古代是供私人享受的,為了爭奇斗勝,修園常請文人畫士參謀規(guī)劃,把名山勝景縮小尺寸布于園中,其成就影響了全國園林建筑,也影響了日本和歐洲園林建筑。蘇州園林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俗話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由此可見蘇州園林的美。對于文本《蘇州園林》,進行審美價值的教學選擇,在平時的教學實踐中,注意體悟文本所蘊藏的豐富的美學因素,并與學生一起吟詠切磋,含英咀華,這對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審美判斷和審美情操具有積極意義。
(作者單位:江西省尋烏二中 342200)
摘要:蘇州古典園林的構景手法多種多樣,其中“對景”手法應用最廣。“對景”手法在平面組景和空間構成上都有所體現(xiàn),本文著重分析蘇州園林“對景”手法在平面圖中的組景形式。
關鍵詞:對景;平面;形式
0,引言
通?!皩啊笔址ㄐ枰浜掀矫婧涂臻g布局的軸線來設置,但是蘇州園林中的軸線卻是相對不規(guī)則的,這些軸線看似毫無邏輯,毫無章法可循,但是只要仔細研究會發(fā)現(xiàn)蘇州園林中的對景的手法的運用都是相互具有制約性的,都是有其特殊的規(guī)律。與西方園林不一樣,蘇州園林中使用的“對景”手法的靈活性更強,但是每個景觀之間卻都有極其縝密的聯(lián)系和彼此制約,是做了相當多的思考后的理性設計。
1,“單線對景”
“單線對景”是觀賞者站在觀賞地點,前方視線中有且只有一處景觀,此時構成一條“對景”視線呈“單線對景”。單線對景手法可應用在室內空間,也可應用在室外空間。單線對景有的觀賞點可以在兩處景觀任意的一端的端點,也可以是位于兩處景觀之間。對于園林中一些邊角和不規(guī)整的地形不是很理想的區(qū)域,或者有些地方因為地勢的原因無法形成“多點對景”,這個情況下“單線對景”常被使用。
拙政園西南方向,是人流相對較為稀疏的地方,其南面突兀,如果此地不設置景觀,或者處理不當,此地將無景可賞,成為冷僻之地,無人問津。此處所的“塔影亭”,成功的打破了冷落的氣氛,并且距離相對較遠,形成縱深感,與留聽閣形成一條南北走向的軸線,是非常成果的“單線對景”處理。
再例如拙政園中部的“小飛虹”一帶,是拙政園的精華與核心區(qū)域,這里的空間豐富,步移景異。站在”小飛虹”后,可飽覽周圍水景,廊景,蔥郁的植被,隱約見到遠處的“荷風四面亭”,“見山樓”,近景又可見到北面的“香洲”,還有北面的“小滄浪”,可謂節(jié)點位置,利用的極為妥善。過“小飛虹”橋的中點,把南側“小滄浪”亭和北面的“見山樓”連起一條直線,可以構成軸線,并且形成另一條“單線對景”關系。
2,“傘狀對景”
“傘狀”對景是站在觀景點向前方看去,平面展開180度的視野范圍內可觀賞到兩處和兩處以上的景觀,所以從觀景點像前方多個景觀點做連線,比如從觀賞點向景觀A和景觀B,景觀C分別發(fā)出一條射線就是一個“傘”型的關系。“傘型”對景在眾多園林中都有體現(xiàn),其中網(wǎng)師園和拙政園最為典型。
例如拙政園的“宜兩亭”,以宜兩亭為觀賞點呈傘狀向前方延伸視線,可以觀賞“鴛鴦館”、“與誰同坐軒”、“浮翠閣”、“倒影樓”、“荷風亭”和“香洲”這六處風景,景觀之間的視線關系在平面圖上畫出如一把撐開的雨傘的骨架?!皞銧睢睂笆沟糜^景者在一點靜止不動就可以觀賞園內多出景觀,所以“傘狀”對景手法比單線對景手法更容易把園內景觀充分的聯(lián)系起來,形成“一點可觀多景”的趣味性。
3,“放射狀對景”
“放射狀對景”是以觀景點為中心向東南西北4個方向皆有景可對,觀景點處可全方位的觀景,通常在園林中心位置或者地勢絕佳處可以做出“放射狀對景”的景觀形式。形成“放射狀”對景的觀景點會以離心形式向四周延伸觀賞視線?!胺派涫綄啊钡倪\用對地形要求很高,除了拙政園和留園外,小型園林由于設計手法的運用受到面積的局限,很難形成“放射狀對景”。
拙政園中的“與誰同坐軒”,以與誰同坐軒為中心,向四周望去,可以觀賞“浮翠閣”、“倒影樓”、“留聽閣”、“鴛鴦館”、“宜兩亭”、“別有洞天”這六處景觀。“放射狀對景”,可對的景觀多于“傘狀對景”,是蘇州園林對景手法中“對景”視線最多的一種藝術創(chuàng)作手法。
4,“環(huán)形對景”
蘇州園林構景常以水池為中心,建筑和景觀常圍繞在水池四周,所以景觀通常形成“環(huán)形”的布局,一景對一景這樣呈環(huán)形延續(xù)下去,彼此之間都形成“對景”,即“環(huán)形對景”。“環(huán)形對景”可以配合觀賞者腳步的移動和引景手法相結合,滿足了景觀的連續(xù)性,即景中有景,每個景觀處都可以觀景,也可以“被觀”,可以給觀賞者帶來強烈的心理滿足感。
以拙政園東部為例,圍繞東部湖區(qū),“帶霜亭”,“雪香云蔚亭”,“荷風四面亭”,“倚玉軒”,“遠香堂”,“繡綺亭”,“海棠春鄔”,“梧竹幽居”,把這九處景觀連起來,呈一個橢圓形,按照順時針或者逆時針的順序,相鄰兩處景觀總是形成互為對景的形式,所以也就是說,這九處景觀的設置構成了“環(huán)形對景”。
“環(huán)形對景”在蘇州園林中大量運用,這種對景形式把景觀之間的聯(lián)系強化了。實際上,只要是以水池為中心,在四周造景的園林,幾乎都可以形成“環(huán)形對景”,比如留園和網(wǎng)師園等。
4,“結合式對景”
蘇州園林的“對景”手法的各種形式都聯(lián)系密切,相輔相成,沒有孤立存在的。就像“對景”手法通常結合“框景”,“借景”等手法一樣。從平面分析來看,傘狀對景形式和環(huán)形對景形式有時是相結合出現(xiàn)的,也可與放射狀對景形式相結合。
以拙政園的主體建筑“遠香堂”附近的景觀為例來分析,我們可以看出,以“遠香堂”為觀景點,分別與“荷風四面亭”、“雪香云蔚亭”、“待霜亭”,“繡綺亭”形成傘狀對景。在這片區(qū)域內,“遠香堂”與“荷風四面亭”,“雪香云蔚亭”,“待霜亭”,“悟竹幽居”,“繡綺亭”,這六處景觀又構成成環(huán)形的對景形式。所以以“遠香堂”為核心的這片區(qū)域的“對景”形式是環(huán)形對景與傘狀對景相結合的。
此外,還有環(huán)形對景與放射狀對景相結合的形式,這種形式景觀層次最豐富,景觀最密集。環(huán)形對景與放射狀對景相結合對園林地形要求很高,不是園林隨處就可設置的,也不是任何一個園林都可做的對景手法,中小型的園林都很難在平面上展開環(huán)形對景與放射狀對景相結合的形式。只有拙政園這樣的大型的私家園林,景觀設置較多,水池面寬闊,才能實現(xiàn)這種層次復雜的對景手法。
如拙政園中以與“誰同坐軒為中心”,向四周分別延伸觀賞視線,可以觀賞“浮翠閣”、“倒影樓”、“留聽閣”等六處景觀,形成放射狀對景。并且周圍的景觀又依順時針或者逆時針方向形成環(huán)形對景,也就是環(huán)形對景與放射狀對景相結合使用。
5,結語
蘇州園林是中國建筑與造園歷史中值得贊頌的一章,蘇州園林中的“對景”手法的運用體現(xiàn)了中國深厚的園林文化,和傳統(tǒng)美學精髓。在設計中應該立足傳統(tǒng)文化,吸收其精華。
(浙江綠亞景觀建設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12)
【摘要】蘇州園林的設計布局一般有兩種,一類是在郊外風景地區(qū),以自然山水為主體,選擇不同的風景特點,適當配制各種形式的建筑物。如虎丘、石湖、靈巖、真山真水,不可移動,只能在適當?shù)貐^(qū)建立重點,然后向周圍發(fā)展,選擇個別深山幽谷,泉石竹木美好之處,設置分點,用曲折的道路把它聯(lián)起來,這是以大自然為主、人工為輔的一種方法。另一類是在都市或平田中,以建筑物為主體,用人工創(chuàng)造景物,鑿池疊山,模仿自然山水,如滄浪亭、拙政園、留園等。這一類型的園林,占地面積較小,最小的甚至只有幾畝,就用人工改變地形,設置景物。由于面積小,不得不考慮到充分利用空間,使它迂回曲折、變化多端。本文將探討蘇州園林的建筑特貌。
【關鍵詞】蘇州園林;建筑特貌
蘇州園林由于空間狹小,注重空間處理和劃分,堅持空透原則,通過空窗、漏窗、洞門等,使公共空間與建筑有隔有連,做到整體布局,空間隔而不死、漏而可望,既能移步換景,又起到擴大空間感和通風采光的作用。整座園林開合有度,分隔與溝通統(tǒng)一,使之動靜結合,起承轉合,融通一氣,章法可循。
1 補白
蘇州園林建筑多為白墻灰瓦,色彩素雅明凈。有些劃分空間的墻面不宜開窗,露天的墻面便種植樹木和布置回廊遮掩,墻砌成波浪形,與樹木、回廊共同劃分空間,以減少墻面單調感。有些院落單體建筑的露天墻面也不宜開窗,往往采用種植藤蘿類植物,滿布墻面以補空白;或在近處種植樹木,利用太陽光將樹木投影到墻面,風吹起,光影婆娑,十分生動。室內和回廊內不宜開窗的墻面,布置書條石補白,選用歷代書法大家的作品,供游人觀賞,減少行進中的單調,也借以標榜園主風雅。以上墻面處理不僅解決建筑功能問題,而且在這些處理形式中注入文化涵義,以免流于膚淺,不成其為文人園林;其次,內外結合,極易與院落內自然的山、水、樹木等協(xié)調,給人以幽雅寧靜的感覺。
2 洞門
洞門外形多采用有吉祥寓意的圖案,如葫蘆、寶瓶、海棠花等。葫蘆形洞門的文化涵義來自晉葛洪《神仙傳》卷九《壺公》中記載的一則故事:“壺公者,不知其姓名……汝南有費長房者為市時掾,忽見公從遠方來,入市賣藥,人莫識之。其賣藥口不二價,治百病皆愈……常懸一空壺于坐上,日入之后,公輒轉足跳入壺中,人莫知所在。唯長房于樓上見之……公語房日:‘卿見我跳入壺中時,卿便隨我跳,自當?shù)萌??!L房承公言為試,展足不覺已入。居入之后,不復是壺,但見仙富世界,樓觀五色,重門閣道,見宮左右侍者數(shù)十人。公語房曰:‘我,仙人也,恭天曹,所統(tǒng)供事不勤,以此見謫,暫還人間耳。卿可教,故得見我?!惫适轮械膲仉m小卻容納了道教的仙宮世界,因此,葫蘆被看做天地的縮微,內藏神靈之氣,在《西游記》等神話小說中常被描寫成擒妖捉怪的神物寶貝。我國某些地方,人們把葫蘆掛在門上表示驅邪。葫蘆內中多籽,故葫蘆圖案也象征子孫萬代。葫蘆還與仙人有關,相傳八仙之一李鐵拐常身背葫蘆給世人用藥治病,挽救了無數(shù)生靈,民間將他的葫蘆作為裝飾紋樣,廣為運用,以求護佑。寶瓶形洞門,取“平”的諧音,象征平安。瓶又是觀音菩薩的法器,施法救難,具有神奇的力量,成為令人膜拜的神器,象征驅邪吉祥。海棠花洞門的文化涵義與前文所述一樣,象征高貴和風雅。圓洞門主要為滿足較大人流通行而設,所以一般都設在景區(qū)轉換處和主要游覽路線上。網(wǎng)師園梯云室庭院圓洞門并不為滿足建筑功能,門內原為廚房,沒有很多人流。它的外形恰似一輪滿月,與對面的假山一起構成“梯云取月”的意象。留園亦不二亭圓洞門的涵義取自一則佛教故事,象征入道的不二法門。
3 裝飾
蘇州園林中的建筑,很少有艷麗奪目的色彩,所有房屋幾乎是清一色的粉墻黛瓦,看似素淡簡樸。但是在一些建筑體量高大的廳堂里,由于園林主人經(jīng)濟實力的雄厚,不僅構造堂皇、裝修華美,而且室內陳設也十分氣派。園林里現(xiàn)有的家具和各種物品,除了一部分是今人仿制的以外,多是經(jīng)過長期的征集并恢復起來的。其中的一些本就是造園時期的制品。就是在這些來之不易,并已經(jīng)流傳了數(shù)百年的故物中,保留著那些當時的精神觀念和古老的文化傳統(tǒng)。王世襄先生在《錦灰堆》一書中曾這樣評價說:“中國古代家具受到人們的重視決不是偶然的,就其中的精品而論,結構的簡練,造型的樸質,線條的利落,雕飾的精美,木質的精良,達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用這段話來形容蘇州園林中的陳設,也當恰如其分。家具之精,陳設之美,恰就是蘇州古典園林的一個縮影。一件經(jīng)年的紅木家具,看上去還只是古雅,還只是雋永。但是,只要你稍加觸摸,就會感覺到它的光潔和舒適,感到它的份量與格調。其實,不止蘇州園林,品賞任何藝術品,都是一種體味的過程。只有通過曲徑通幽式的體味,才能理解它的真正價值。真正的藝術價值,一定要經(jīng)過歷史時光的打磨。蘇州園林自然也不例外。
4 花窗
漏窗為園林裝飾小品,是我國獨特的建筑形式,外觀為不封閉的空窗,窗洞中裝飾著各種鏤空花紋,所以又稱漏花窗、花窗。蘇州園林講究精致小巧,廳堂等建筑多以曲廊相連,部分曲廊單面或雙面均有廊墻。廊墻上開設漏窗,既增加了墻面的明快和靈巧效果,又通風采光,一舉兩得。漏窗本身有景,窗內窗外之景又互為借用,隔墻的山水亭臺、花草樹木,透過漏窗,或隱約可見,或明朗入目,移步觀景,畫面則更加變化多端,目不暇接。如留園長廊就有三十多種漏窗。
中國傳統(tǒng)園林中漏窗的形式數(shù)不勝數(shù),其窗格的形式也變化無窮,藝術之精湛,內涵之豐富,堪稱一絕。漏窗的樣式圖案寓意與取景,都能反映出園主人的審美情趣和藝術心理。已見習用的吉祥圖案,是漏窗常用的形式之一。這是民俗文化與士大夫文化的有機滲透與巧妙結合。有可如人意的“如意”,多子象征的“石榴”,長壽健康的“松鶴”等,總之,在分布上注重變化。滄浪亭廊壁上有眾多漏窗,傳為一百零八式圖案花紋,無一雷同,僅在假山四周即有近六十式之多,為蘇州古典園林園中一勝,極為獨特;留園“古木交柯”對面的六扇漏窗,從東到西依次為六角形、八角套海棠、海棠珠花、葵花和藤景如意,使曲廊與園中山池隔而不斷,園內景色可窺一斑,全面表達出了園主人的生活追求;而最具意義當推獅子林的“四雅”漏窗,即琴、棋、書、畫四漏窗。四個不同形狀的漏窗中,依次塑有古琴、圍棋棋盤、函裝線書、畫卷,這些富于鮮明文化特色的圖案內容,為園林增添了不少的雅氣。
5 匾額題詞
蘇州園林是文化意蘊深厚的“文人寫意山水園”,借助古典詩詞文學,對園景進行點綴、生發(fā)、渲染,使人于棲息游賞中,化景物為情思,產(chǎn)生意境美。古代的造園者造園時多以畫為本,以詩為題,通過鑿池堆山、栽花種樹,創(chuàng)造出具有詩情畫意的景觀,被稱為是“無聲的詩,立體的畫”。為了表達園主的情趣、理想、追求,園林建筑與景觀又有匾額、楹聯(lián)之類的詩文題刻,有以清幽的荷香自喻人品(拙政園“遠香堂”),有以清雅的香草自喻性情高潔(拙政園“香洲”),還有表現(xiàn)園主企慕恬淡的四園生活的(網(wǎng)師園“真意”、留園“小桃源”)等等,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均能產(chǎn)生出深遠的意境,徜徉其中,可得到心靈的陶冶和美的享受。
另外,在蘇州園林建筑的命名中,也體現(xiàn)出了極強的文化內涵。例如留園中的涵碧山房,取自于宋.朱熹的“一水方涵碧,千林已變紅”;獅子林的暗香疏影樓,取自于宋.林和靖的“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真趣亭取于“忘機得真趣,懷古生遠思”;拙政園遠香堂取于宋.周敦頤《愛蓮說》的“香遠益淺”等。
摘 要:蘇州園林有著悠久的歷史更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精神內涵。在園林空間的形成和發(fā)展過程中體現(xiàn)出了中國儒、釋、道思想的精神寄托。這種文化內因正是園林空間構成的重要因素。
關鍵詞:蘇州園林;空間;文化
中國古典園林有著悠久的歷史,梳理其脈絡可見園林之美,始于西周之初的《詩經(jīng)?大雅?靈臺》“經(jīng)始靈臺,經(jīng)之營之?!边@里所謂的靈臺便是周文王游獵的園囿,也正是我國最早的皇家園林。而到了宋代,私家園林逐步走向完善,蘇州園林在潺潺滄浪水畔傍水作亭曰滄浪,也便成就了后世蘇州四大名園之首,現(xiàn)存最古老的私家園林──“滄浪亭”。至此蘇州便有了“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的美譽。
一、古典園林空間觀的形成
園林的空間濃縮于天地宇宙,“無窮宇宙,人是一粟太倉中”,正因古人宏大的宇宙觀,人便學會了依賴自然。當古典園林有限的尺度,與無限宇宙之間的矛盾無法統(tǒng)一時,特別是私家園林難以和氣勢恢宏的皇家園林相提并論時,園主便不得不仰仗借景、縮景、“壺中天地”(《后漢書?方術傳?下》)等藝術手段,達到萬景齊全的境界。
古代文人一方面體會到宇宙的無窮無盡,自然的廣闊無際,另一方面深知自身的力量有限,簡單地再現(xiàn)那種萬景俱全的景物體系,以體現(xiàn)出無限廣闊的宇宙,已成永遠無法實現(xiàn)的奢望時,就不得不尋求一種特殊的藝術手段,使有限的景物體系,表現(xiàn)無限的天地宇宙,從而達到天人之際和諧的理想,就是把有限的景觀形象賦予深廣的寓意,結合意境思維,調動和激發(fā)審美者的想象力,突破時空的限制,獲得無窮的審美意趣,使有限的景物體系表現(xiàn)出廣闊的宇宙模式。
二、中國傳統(tǒng)哲學對園林空間的影響
(一)禪宗思想對古典園林的影響
佛教從東漢時期傳入我國,與中國老莊哲學和魏晉玄學結合成了獨具東方神韻的禪宗。禪宗提倡心性本靜,佛性本有,見性成佛。禪的精神實質是讓人不向外尋覓,而要向內體悟人的本性。禪學對于園林空間的影響多集中于空間所傳達的佛教精神,給園林渲染禪的氣氛,引起人們禪思,為人提供心靈平靜、精神解放的場所。
(二)儒家理想對空間次序的影響
儒家提出“在天為命,在人為性”,認為天道與人道是一致的。故此,儒家以“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相勉勵,得出“‘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吉兇,先天而天弗違,后天而奉天時”(《周易?乾卦?文言》)的邏輯結論。
儒家推崇禮儀,注重規(guī)矩。這種禮制極大的影響的園林的表現(xiàn)形式。園林建筑布局也常常類似于古代的城市規(guī)劃,如蘇州園林中的藕園的主要建筑門廳、偕隱雙山、載酒堂和樓大廳均處于中軸線位置。這充分體現(xiàn)了講究禮制次序的儒家思想。
(三)道家思想對空間的影響
道家崇尚自然,順應自然,主張無為。道家的“天人合一”觀是從老子開始的。老子完全取消了天的神秘性質,賦予天以客觀自然屬性。老子的天,大體上有三重含義。一為浩渺蒼茫之天,二為道德法則之天,三為自然無為之天。在這里老子提出了“道”的范疇,主張在大道之下建立“天人合一”。莊子繼承、發(fā)展了老子的“道”論,認為“道”即美,“道”即無為,無為即美。無為即是自然,自然是天地的本性。因而“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無天地者,古之所大也,而黃帝堯舜之所共美也。”
園林中的空白道出了藝術表現(xiàn)中“虛”與“實”,“有”與“無”的辨證關系,體現(xiàn)了老、莊有無相生的空間觀?!胺驘o形者,物之大祖也?!枪视猩跓o,實出于虛也”。中國傳統(tǒng)美學理論中認為,宇宙和人類一切審美活動是“虛”和“實”的統(tǒng)一,虛實是結合人類藝術創(chuàng)作和審美標準的基本原則之一。中國園林的豐富精神內涵在這“空白”中充分體現(xiàn)出來,就在這“空白”之中,讓我們體味中國園林特有的意味和精髓,領略她獨有的魅力。
三、結語
蘇州園林空間營造體現(xiàn)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特色,它是我國歷史文化的表現(xiàn)手法之一,民族藝術文化的典范,蘇州古典園林是從主體出發(fā),它已不僅僅是反映形式空間,而是一種心理空間,強調對象的可觀性。古典園林空間中所體現(xiàn)出的人文精神,古代文人雅士所追求審美情趣和內心世界的和諧統(tǒng)一,而我國的傳統(tǒng)哲學思想,自始自終追求建立一個人和自然和諧統(tǒng)一的環(huán)境,基于這種思想,中國園林藝術一開始便以大自然作為審美認識和審美表達對象。
中國古典園林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一脈相承,特別是在中國傳統(tǒng)儒道佛學熏陶下的文人雅士對其進行有內涵、有韻味、有寄托的園林創(chuàng)作之后,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因此,一旦剝離傳統(tǒng)的文化環(huán)境,拋棄了傳統(tǒng)的文化思維,古典園林的藝術價值就會黯然失色。
摘要:從園林造景角度對蘇州園林進行分析。從山、水結合的景觀層次探討了蘇州園林造景中山、水的運用,并分析了蘇州園林中水元素的運用。解析了蘇州園林中的植物造景設計。
關鍵詞:蘇州園林;城市山林;綠化
1 蘇州園林造景中山、水的結合
1.1 山、水結合的景觀層次
蘇州園林素有“城市山林”的美譽?,F(xiàn)代都市人既要享受城市文明,又留戀湖山之趣,“城市山林”正好統(tǒng)一了這個矛盾。在園林的象征方面,假山有特殊的地位。假山不但豐富了園林的景觀,增加了景觀層次,產(chǎn)生了空間感,而且由于遮擋或掩蔽了一部分原應在視覺之中的景物,因之更增加了園林的深幽氣息。但明代以前,人們更多注重的是山的意境美和居、息、游、養(yǎng)的氣氛,是和“仁者樂山”的比德思想聯(lián)系在一起的。只是到了明代,建造假山時才開始著意于山體形態(tài)的多變,更多地把山作為純觀賞對象而追求新奇的形式效果。由假山的假景引出觀賞者的真情,經(jīng)過觀賞者審美判斷后的假山就變成了真山。為了達到這種效果,就必須遵守一些基本法則,不同的景致如峰、巖、巒、洞、穴、澗、壑、坡、磯、瀑,園山、樓山、池山、內室山、峭壁山,各有形式章法,不能混同。除此以外,特別忌諱毫無章法地使用大量的名貴山石。
1.2 滄浪亭園林中山、水的應用
滄浪亭位于蘇州城南,是蘇州最古老的園林之一。滄浪亭造園藝術與眾不同,未進園門便設一池綠水繞于園外。園內以山石為主景,迎面一座土山,滄浪石亭便坐落其上。滄浪亭三面皆水,山下鑿有水池,山水之間以一條曲折的復廊相連。滄浪亭的水就像它的靈魂一樣,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山下的復廊通過復廊上的漏窗滲透作用,景通內外,復廊外側是園外的水面,有小亭觀魚處和廳屋面水軒,可俯覽園外水景。滄浪亭園外景色因水而起,園門北向而開,前有一道石橋,一灣池水由西向東,環(huán)園南去。而園內布局以山為主,入門即見黃石,土石相間的假山,山上古木新枝,藤蔓垂掛于其上,自有一番山林野趣。
2 蘇州園林中的水元素
蘇州園林最美之處是水,水是江南園林之魂。水總是占據(jù)園子的中心地帶,亭臺樓閣依水而建,靈石橋梁亦依水而造。有了水,園林就有了活力,仿佛水是園林血液;有了水,山石草木都有了影子,太陽有了反光,仿佛水是一面鏡子,映照著周圍的一切,使園林的空間感、層次感更加強烈。
水,無論在古代園林還是現(xiàn)代園林中,水通過其自身的運動和變化起著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通過水體的變化,既可以創(chuàng)造園林意境,又可以提高造園的藝術水平。園以水活,無水不成園水賦予園林以生機和活力。水也因此被賦予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創(chuàng)造了中國園林的雛形。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園林的審美功能代替了單純的原始虛妄崇拜。自魏晉以來,老莊的追求精神超越的審美哲學一直影響著中國古典園林的審美意識。這種流行于歷代文人中的隱逸、休閑、寄情山水之間的審美思潮,深深地影響著江南私家園林的審美原則。蘇州園林的設計是這種理想境界的集中體現(xiàn),而其中尤以水環(huán)境的巧妙設計而為世人矚目贊嘆。
江南的園林建筑大多臨水而筑,自然觀念在園林中處處盡顯。在空間上采用自山布局的形式,依地勢借助亭臺回廊的穿插、草木花石的虛實相間,表達一種“雖山人作,宛自天開”(計成《園冶》)的創(chuàng)作思想。這種對“城市山林”理想境界的追求,造就了江南園林獨特的審美觀。蘇州園林因水而活,因水而美?!盁o水不園”,是中國古代文人和造園行家對其園林特色和構園方式的一種形象化概括。這一特點的形成,與古人的“智者樂水”,水有靈氣,水喻財源,以及因水而活的審美趣味和思想觀念息息相關。水景的表現(xiàn)形態(tài)是對自然的模仿,往往以斑駁交錯的天然山石為其駁岸,如同山澗溪流;也往往與其周圍空間互相呼應,迂回曲折、時寬時窄的流涇形態(tài),一步一景、步步為景的審美情趣,水滲透于各個空間,就水而言,是剛柔并濟、靜中有動、動中有靜、動靜結合的園林審美文化。
3 蘇州園林中的石頭景觀
石有瘦、透、漏、皺、丑諸貌,可以表達人格意義上的陽剛之氣和陰柔之韻。正因如此,奇山怪石成為中國園林中特有的藝術符號,造園者善于運用這些符號來創(chuàng)造優(yōu)美的景致,形成深遠的意境。園林離不開假山,而假山離不開石頭,選用何種石頭大有講究。石頭的形體雖然千奇百怪,但都是由于風吹浪激、日曬雨淋,歷經(jīng)多年而緩慢形成的,是大自然的精心杰作。因此,中國人總是把“石”與“古”聯(lián)系在一起。此外,文震亨在《長物志?水石》中也說:“石令人古,水令人遠。園林水石,最不可無。”這一園林美學名言概括了這樣一種園林審美現(xiàn)象,即人們面對奇石名品,往往會萌發(fā)懷古之思: 想到它形成的自然史,想到它和歷史上某一名人的關系,由石上的古題刻而感嘆沉思,這就是“石令人古”的審美體驗。品石,是伴隨著疊石而興起的一種文化現(xiàn)象。無論是單枚點綴,還是成組列布,當時各園均以太湖石為第一品,因為其體態(tài)豐富多姿,體形又高大,有所謂瘦、透、漏、皺的特點,既可遠觀,又能近賞,是適于點布的理想石品。太湖石在園林上的凹凸和紋理,也就是計成《園冶》中所說“文理縱橫,籠絡起隱”。對石來說,“皺”的功能是破囫圇之體,去平面之態(tài),使其立面顯隱起伏、紋理豐富。這樣,石頭的受光面就富于變化,色調就不顯呆板,從而使人感到耐看。
4 蘇州園林中的植物造景
4.1 造景植物的選擇
“綠”,是植物的統(tǒng)稱,包括植物的單體美和群體美。園林以植物造景為主,無論是植物單獨布置,還是與其他元素相搭配都能很好的形成景色,且構景靈活,自然多變。植物的花色、葉色、枝干色彩豐富,不同的植物色澤不同,同一植物在不同的季節(jié)、年齡又表現(xiàn)出不同的景觀特色。因此,植物很大程度上豐富了園林色彩,點綴園林空間。然而竹類植物是園林造景中重要的觀賞植物。
綠化環(huán)境,陶冶情操。竹子生長快、繁殖容易,一次造林、經(jīng)營合理,可供持久利用。竹林綠化能給污濁的空氣以清新,消減喧嘩的噪音,清除城市“三廢”,給人口稠密、建筑密集的城市帶來新鮮、清靜和富有生命力的環(huán)境。優(yōu)美的環(huán)境可以陶冶人們的情操,促進社會精神文明建設。
竹子與園林山石配合,可形成寫意山水式的組合景觀,是中國古典園林的重要造景手法,即充滿詩情畫意的竹石小品。竹子與建筑配合,除一般植物那樣對建筑物起軟化、平衡、遮隱等作用外,常形成畫境式景觀,如古典范式中的“移竹當窗”和“粉墻竹影”等。
4.2 植物造景的運用
植物因其具有生命力且不斷變化營造出生機勃勃的景象,令人賞心悅目,心曠神怡;植物中喬、灌、地被因其高低差異而形成高低起伏的變化,改變地形,形成錯落有致的景觀;植物還可以用來軟化建筑、美化風景構圖,起到加強和山水氣韻的作用?!吧降貌菽径A、水得草木而秀、建筑得草木而媚”闡述了植物必不可缺的地位。
有人說,園林是未完成的藝術,游賞者的加入使其藝術性得以完成和實現(xiàn),這種說法其實深得園林鑒賞之精髓。在這里,觀賞者觸景生情、情景交融,自然美景與人文精神合為一處。一山一石,一花一木,由于有了人的精神屬性而具有了較高的審美主觀藝術趣味。
摘要:蘇州是中華名城,我們常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足見蘇州在人們心里的地位之高。蘇州文化底蘊深厚,更以其園林藝術而享譽海內外。蘇州園林代表了明清文人們的生活狀態(tài),即使到了當代我們也可以從中吸取經(jīng)驗。所以,為了讓中國園林藝術更好地發(fā)展,我們有必要了解蘇州、了解蘇州園林。
關鍵詞:古韻今風吳儂軟語留園
感受蘇州,古韻今風
蘇州東鄰上海,瀕臨東海;西抱太湖,背靠無錫,隔湖遙望常州;北瀕長江,與南通隔江相望,南臨浙江,與嘉興接壤,所轄太湖水面緊鄰湖州,這樣的地理位置決定了蘇州水系之發(fā)達,小橋流水人家的水鄉(xiāng)古城特色,而有“東方威尼斯”、“東方水都(東方水城)”之稱。走在蘇州的街道上,當?shù)厝四欠N愜意,一種世外桃源的感覺讓我的心不由地靜了下來,去感受不一樣的城市帶來的別一番心境.走在平江路,山塘街,遠離商業(yè)街的喧鬧嘈雜,領略晚間低調,不浮華的巷陌,感受內心的靜謐,跟心走。
園林之印象·吳儂軟語
流風所及,或博大,或精微,形成蘇州所特有風格,一個特有的園林之城。
城內外的園林,花團錦簇,棋布于各地,或三兩成群,或孤標獨秀,或面臨大街,或深隱小巷······它們以其群體的組合和優(yōu)美的風姿,引得國內外游人比肩接踵而至,使人們目不暇接,流連忘返。
有人愛它的庭院深靜,花樹翳映;有人愛它的清流瀠洄,山石參差;
有人愛它的月門漏窗,風物如畫;有人愛它的曲室回廊,構筑精巧···
在這園林美的世界里,“圍墻隱約于蘿間,架屋蜿蜒于木末。山樓憑遠,縱目皆然;竹塢尋幽,醉心即是。軒楹高爽,窗戶虛鄰······梧蔭匝地,槐蔭當庭;插柳沿堤,栽梅繞屋······”(《園冶·園說》)
蘇州園林的美,是如此之豐富,如此之蘊藏無盡!
園林景觀的詩化·留園
留園之簡介
留園是中國著名古典園林,位于江南古城蘇州,以園內建筑布置精巧、奇石多而知名。與蘇州拙政園、北京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并稱中國四大名園。一九九七年,包括留園在內的蘇州古典園林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
留園位于蘇州閶門外,原是明嘉靖年間太仆寺卿徐泰時的東園。園內假山為疊石名家周秉忠(時臣)所作。清嘉慶年間,劉恕以故園改筑,名寒碧山莊,又稱劉園。
留園之賞析
首先來到“五峰仙館”,這是留園最宏大的廳堂。五開間,九架屋,硬山造。中間梁柱均為楠木,人稱“楠木廳”,為徐氏后樂堂。此館建筑高深宏敞,陳設古雅大方。精巧玲瓏的楠木隔扇屏風,曲折對稱,將館內空間分成前后兩廳。前廳寬敞后廳較狹。
“還我讀書處”之南為“揖峰軒”。軒的前后左右都有小空間安置峰石,取“米顛拜石”的故事,故名“揖峰”。軒南向,窗門隔扇刻著精巧的人物故事,梅蘭,博古。軒內陳設布置,坐臥家具,悉依建筑的特點設置。清新細膩,引起許多游人徘徊玩味。軒北面墻上裝飾三洞花窗,窗外都配置竹石,每清風搖曳,陽光罩影,儼然三幅水墨畫圖。考當年“涵碧山房”主人劉恕所記,當是所謂“獨秀峰”。峰下襯以片石,種植玉簪,萱草之屬,別繞畫意。軒的前為“石林小院”。凡在院中多姿多態(tài)的石峰,分位于花壇,窗前,廊角,使峰不孤立,石乃成林。小院東南回廊一曲,破開院落方正的結構,顯示出參差之美。小院之南緊接左右回廊,隔花壇面對“揖峰軒”為“石林小屋”。“曲徑每過三益友,小園常對四時花”欣賞古拙奇異的書法,吟味情景交融的聯(lián)語,更教人低回流連如置仙家境界。
從山東麓沿小溪盡處有水榭名“活潑潑地”,取殷邁《自勵》詩“窗外鳶魚活潑,床頭經(jīng)典交加”句意。此處四面小溪自榭臺下蜿蜒流去,前后林木蓊蔚,是鼓琴,觀魚,聽鳥的好所在。中間原有額書“活潑潑地”,旁有畫魚專家陳舊村屏幅,都已不存。應請高手恢復,以供自賞。由“活潑潑地”過短廊,出“別有洞天”,又回到“涵碧山房”,留園之游乃盡于此。
造園·藝術地再現(xiàn)自然
造園如作詩文,必使曲折有法,前后呼應······是的,不難看出園林注重的還是追求詩的意境美。境需要靠“悟”領會人的情感起作用的意境空間。園林景觀的意境,還經(jīng)常借匾聯(lián)的題詞來破題,大多數(shù)還是比較真切的反映了園林景觀的真實意境,這就是所謂的“景無情不發(fā),情無景不生”,或者說是“孤不自成,兩不相背”。園林確非徒有自然山水的形式美,而且還升華到了詩情畫意的意境美。
空間的對比
留園在運用空間對比手法方面給人留下的印象也是極為深刻的。特別是它的入口部分,其空間組合異常曲折,狹長,封閉,處于其內人的視野被極度的壓縮,甚至有沉悶,壓抑的感覺,但當走到了盡頭而進入園內的主要空間時,便頓時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從當時使用情況來看,這條曲折的窄巷并非園的主要入口,此外,搞得如此狹長,曲折,封閉也可能是受到其它一些客觀條件的限制,因此也不能貿(mào)然地斷言這一定是出于造園家的精心安排,但撇開這些因素不論,僅就客觀效果來確定很像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的一段描繪:“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
花木配置
陳植先生在《造園”詞義的闡述》一文中曾對“園”作過引證:種果為園;園,所以種樹木也。園林,從它一開始的草創(chuàng)階段,便離不開花木的種植,或者換句話說,園林就是以種植花木起家的。
有的是以直接觀賞花木為主題,有的則是借花木而間接地書法某種意境和情趣。園林不單是視覺藝術,而且還涉及到聽覺,嗅覺等感官。此外,春夏秋冬等時令的變化,都會改變空間的意境并深深的影響到人的感受,而這些因素往往又都是借花木為媒介而間接發(fā)揮作用的。例如借雨打芭蕉而產(chǎn)生的聲響效果來渲染雨景氣氛的,“留得殘荷聽雨聲”。通過嗅覺而起作用的花木就更多了,例如留園的“聞木樨香”等景觀,無非是借桂花,梅花,荷花等的香氣襲人而得名的。
所思所感
走在園林中,國內外的游客比比皆是,偶有聽到他們的褒貶不一,有的稱贊,有的表示沒有感覺,聽了他們的不同觀點,我覺得即使是當代最新的建筑流派如日本黑川紀章提出的“灰”的創(chuàng)作理論;美國建筑師查理斯·莫爾提出的空間的多維性;另一位美國建筑師凡丘里提出的建筑的復雜性和矛盾性······等各種各樣最時髦的建筑理論,幾乎都使人難以置信地可以在我國古典園林中找到體現(xiàn)。例如名噪一時的凡丘里曾明確地表示“······我傾向于亂烘烘的生氣,過于顯而易見的統(tǒng)一?!彼倪@句話很容易引起誤解,即認為他主張混亂而蔑視統(tǒng)一。其實,稍為細心一點的人便會發(fā)現(xiàn),他所反對的僅僅是顯而易見的統(tǒng)一,并非一切形式的統(tǒng)一。那么為什么是顯而易見的統(tǒng)一呢?最典型的代表是莫過于整齊一律或機械的對稱,平衡。從某種意義上講中國古典園林正是它的對立面,所推崇的恰恰不是顯而易見的統(tǒng)一,而是帶有某種含混性,復雜性和矛盾性的不那么一眼就看出來的統(tǒng)一。中國古典園林正是因為具有這樣的特點,所以才充滿了生氣和活力,以致迄今還不失為一個巨大的寶庫,貯蓄這取之不盡的智慧源泉。這興許是研究中國古典園林風氣經(jīng)久不衰原因所在。誠然,我們應當為擁有這樣的遺產(chǎn)而引以為豪,但卻不能像阿Q那樣,以標榜先前的闊氣而聊以自慰。重要的是,我們應當從這些寶貴的遺產(chǎn)中總結出帶有普遍意義的規(guī)律。
摘要:中國古典園林歷史悠久,大約從公元前11世紀的奴隸社會末期直到19世紀末葉封建社會解體為止,在三千余年漫長的、不間斷的發(fā)展過程中形成了世界上獨樹一幟的風景式園林體系——中國園林體系。而中國古典園林的形成、發(fā)展、持續(xù)演進的契機在于經(jīng)濟、政治、意識形態(tài)三者之間的平衡和再平衡,它的逐漸完善的主要動力亦得之于此三者的自我調整而促成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進步。
城市作為人類文明的產(chǎn)物,也是人們依據(jù)自然規(guī)律、利用自然物質而創(chuàng)造出來的一種人工環(huán)境,或稱“人造自然”。城市的出現(xiàn)必然伴隨著人與大自然環(huán)境的相對隔離。城市規(guī)模越大,相對隔離的程度也就越高。在當今社會,隨著城市化的飛速發(fā)展,人與自然的隔離、沖突越發(fā)利害,從而天人合一古老的中國哲學思想煥發(fā)出新的生機。
關鍵詞:古典園林轉折 指導意義
漢園林
1.神仙思想的體現(xiàn)
秦人以“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吞并八荒”的氣魄一統(tǒng)江山后,一種前所未有的雄心和力量也隨著新制度而誕生。在造園方面,人工山水的大規(guī)模出現(xiàn)與蓬萊神話在此時期的流行密切相關。蓬萊神話有云:在東方的海上有著蓬萊,方丈和瀛洲三座神山,山上有壯麗的宮闕,珍奇的異獸和不死的仙藥。建章宮作為上林苑內的主要十二宮之一,西北部開鑿大池,辟為園林為主的一區(qū)。大池名叫太液池,“太液者,言其浸潤所及廣也”??淌癁轹L魚,長三丈。漢武帝迷信神仙方術,因而在太液池中堆筑三個島嶼,象征東海的瀛洲、蓬萊、方丈三仙山。由此“一池三山”等基本園林結構和功能被保存下來,傳承千年。
2.象天法地的宇宙觀
秦、漢時。以《易經(jīng)》為標志的早期陰陽理論與當時的五行學派相結合,天人合一衍生為“天人感應”說。天有五行,方有五位,人有五臟,德有五常,樂月五音…在這道天人比附模式中,宇宙人倫盡在手中。董仲舒的關于天人交感的理論充分地表現(xiàn)了秦漢時期的宇宙模式。
3.案例:上林苑的有關文獻記載
司馬相如在《上林賦》中對上林苑的宏大多樣進行了淋漓盡致的頌揚:
君未睹夫巨麗也,獨不聞天子之上林乎?左蒼梧,右西極,丹水更其南,紫淵徑其北。始終灞、產(chǎn),出入涇、渭…于是乎崇山矗矗,巃嵸崔巍,深林巨木,嶄巖參差。九嵕嶻嶭,南山峨峨,巖阤甗崎,摧崣崛崎,振溪通谷,蹇產(chǎn)溝瀆,谽呀豁閕,阜陵別島,崴磈嵔廆,丘墟崛礨,隱轔郁壘,登降施靡,陂池[豸卑]豸,沇溶淫鬻,散渙夷陸,亭皋千里,靡不被筑?!谑呛蹼x宮別館,彌山跨谷,高廊四注,重坐曲閣,華榱璧珰,輦道纚屬,步檐周流,長途中宿。
可見上林苑是一個范圍極其遼闊的天然山水環(huán)境。山水、建筑與動植物景觀要素及其相互組合構成了漢園林雄渾、宏大的藝術風格,漢苑囿繼承了先秦囿的狩獵和玩樂功能,但也呈現(xiàn)出自己的時代特色,然而,漢園林在當時并沒有與人的生活息息相通,它更多的是與天子、諸候、權貴的生活關聯(lián),建筑形制較為拙樸,主要功能也不是審美性的。
魏園林——園林發(fā)展的轉折時期
到了漢晉之際,在傳統(tǒng)封建經(jīng)濟形態(tài)中,迅速發(fā)展著一種新的生產(chǎn)組織形式——莊園,東漢末年,以及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中國歷史上政治最為黑暗的一斷時期,同時也是思想極為自由、活躍的時期。儒、道、佛、玄諸家爭鳴。思想的解放給予園林發(fā)展很大的影響。園林經(jīng)營逐漸轉向于以滿足為人的本性物質享受和精神享受為目的,并升華到藝術創(chuàng)作的新境界。曹操《蒿里行》中所描述 的“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眻雒婢褪钱敃r社會環(huán)境的真實寫照。1《水經(jīng)注》有云:(樊重園)竹木成林,六畜牧放,魚羸梨果,檀棘桑麻,閉門成市。這種莊園具有強大的自給自足的經(jīng)濟生長能呼,而且與宗族鄉(xiāng)閭關系密切。曹魏皇家園林一方面在保留漢苑余緒的同時,在有自身的時代特征,也加強了園林的審美性。
蘇州園林
3.1社會環(huán)境與歷史簡況
爾后,隨著經(jīng)濟中心的南移,六朝時期的江南以成為全國富庶之區(qū),揚州、南京,蘇州等處的經(jīng)濟基礎,繼以隋代楊廣開運河,促使南北物質交流;唐以來因海外貿(mào)易,江南富庶視前更為繁盛。唐末中原諸省戰(zhàn)爭頻繁,受到很大破壞,可是南唐吳越范圍,在政治上,經(jīng)濟上尚有小康局面,因此有余力興建園林。兩宋之時,蘇州園林更是不乏著名者,迨入明清,魚米之鄉(xiāng)的蘇州,人杰地靈,科舉登第者最多。這些人年老歸家,購田宅,設巨肆,以其所得大建園林以娛晚境者比比皆是。
3.2自然環(huán)境
在自然環(huán)境上,蘇州水道縱橫,湖泊羅布,隨處可得泉引水,兼以土地肥沃,氣候溫暖,花卉樹木晚于繁滋。當?shù)禺a(chǎn)石,除堯峰山外,洞庭東西二山所產(chǎn)湖石,取材便利。蘇州諸園之先峰擇石,因其姿態(tài)入畫,具備造園條件。
3.3案例:拙政園
拙政園的部局主題是以水為中心。池水面積約占總面積五分之三,主要建筑物十之八九皆臨水而筑。水面有聚有散,聚處見則以曲折取勝。池的東西兩端留有水口、伸出水尾,顯示疏水若為無盡這意。池中壘土石構筑成東、西兩個島山,把水面分劃為南北兩個空間。文徵明《拙政園記》:“郡城東北界婁齊門之間,居多隙地,有積水亙其中,稍加浚治,環(huán)以林木。……”故該園以水為主,實為因勢利導之舉。園中可分中、西、東三部,中部系該園主要部分,舊時規(guī)模所存尚多,西部即張氏“補園”,以已大加改建,然布置尚是平妥,東部為明王心一歸田園居。
4展望——中國古典園林對當今城市景觀的指導意義
天人合一包含兩層意義:第一層意義,人是天地生成的,人的生活服從自然界的普遍規(guī)律;第二層意義,自然界的普遍規(guī)律和人類的道德的最高原則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因此,人生的理想和社會的運作應該做到人與大自然的諧調,保持兩者之間的親和關系,天人合一的思想便衍生出“天人諧和”的思想。
除去精致,秀麗,人們一提起蘇州園林,總感到它封閉在高墻之內,窈然深鎖,開暢不足。拿今日來說,雖說盛名之下,蘇州園林游人如織,門前車水馬籠,好不熱鬧,然而一陣鬧轟轟的人來人往后,夕陽西下,夜幕之際一切依舊歸于沉寂,而在鬧轟轟的架勢里,又有幾人能真正品讀它,蘇州園林的繁華時代似乎已經(jīng)隨風而逝,如同扉頁的玫瑰雖風姿尤存卻早已失去了生命。另外,古木名花,以及太湖石都純觀賞、高花費的,沒有雄厚的經(jīng)濟實力難以做到。詩詞、書畫、昆曲更不見得進得了尋常阡陌家,蘇州園林的某種程度上是屬于特定階層在小范圍內共同把玩的精致藝術品。反之,漢魏園林的自然、樸拙似乎對今日的園林城市更有借鑒意義,古話說得好“師古人不如師造化”,“外師造化,內法心源”。這里的造化指的就是自然,事實上人類今天的一個突發(fā)奇想,很有可能與古人的見地不謀而合,難到這就是輪回嗎?與其說這是一種倒退,倒不如說是回歸。要說非要在哪個高樓林立的十字街頭安插一個小亭子配上一點太湖石,似乎有些矯情了,你讓那高樓何以自處?所以反倒不如來一片林子來得親切,自然,哪怕種點果樹,只要不怕丟了果子也是無傷大雅的。復合當下園林城市所營造的那種追求綠色、健康,回歸自然的生活理想,而大型自然山水無疑更能滿足人們的這種愿望,大自然以它最廣闊的懷抱展現(xiàn)出其非凡的氣度,正如日月無所私照,山林江海無所私載,我們所追尋的園林城市正因當如此,為所有人提供美好的棲居地,實現(xiàn)大多數(shù)人對美好生活的所有想象。
摘要:有人說:“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蘇州素以園林美景享有盛名,這些園林可分為宅地園林、市郊園林和寺廟園林三大類。蘇州園林多為宅地園林,由貴族、官宦、富商等所建,精致優(yōu)雅。這些園林反映出歷代園林的不同風格,同為中國園林藝術的代表作?!吧嫌刑焯茫掠刑K杭”,蘇州之所以獲得“天堂”的美稱,在很大的程度上由于它擁有一批全國以至世界知名的古典園林。
關鍵詞:園林山水;要素
前言:
蘇州是水鄉(xiāng),引水便利,附近盛產(chǎn)太湖石。適合堆砌玲瓏精巧的假山,加之舊時蘇州文人薈萃,一些官僚地主及文人學士又追求“雖居鬧市而有山林之趣”,這樣大大促進了蘇州園林的發(fā)展。據(jù)地方志記載,蘇州城內大小園林,在布局,結構,風格上都有自己的藝術特色,產(chǎn)生于蘇州園林的鼎盛時期的拙政園、留園、網(wǎng)師園、環(huán)秀山莊這四座古典園林,充分體現(xiàn)了中國造園藝術的民族特色和水平。它們建筑類型齊全,保存完整。這四座園林占地面積不廣,但巧妙地運用了種種造園藝術技巧和手法,將亭臺樓閣、泉石花木組合在一起,模擬自然風光,創(chuàng)造了“城市山林”、“居鬧市而近自然”的理想空間。它們系統(tǒng)而全面地展示了蘇州古典園林建筑的布局、結構、造型、風格、色彩以及裝修、家具、陳設等各個方面內容,是明清時期(14~20世紀初)江南民間建筑的代表作品,反映了這一時期中國江南地區(qū)高度的居住文明,曾影響到整個江南城市的建筑格調,帶動民間建筑的設計、構思、布局、審美以及施工技術向其靠攏,體現(xiàn)了當時城市建設科學技術水平和藝術成就。
蘇州園林中的山石要素
1.1 山石特色
蘇州園林中的假山,在疊山的造型藝術和技術運用上主要分為黃石和湖石兩大類,各有鮮明的藝術特色,分別依據(jù)造景的環(huán)境來加以選擇。疊山類型多為寫意,以石疊成峰,頂,巒,嶺,岫,穴,崖,巖,坡,垅,阜,谷,壑,澗,溪等組成山體,取真山姿容,以小山之形成傳大山之神,也有利用點石,立峰,以造山勢的連綿起伏,相互呼應。石山中用黃石疊砌的假山稱黃石假山。這類假山顯得棱角、層次分明,紋理古拙,剛勁有力,顯現(xiàn)自然質感。園林中用湖石又以太湖石為上選。太湖石是蘇州洞庭山特產(chǎn),為造園最為適宜的石料。中國古代文人對以太湖石為代表的怪石的評價,歷來有四個審美標準,即:瘦,透,漏,皺?!八^‘瘦’,這是對石的總體體型,或是苗條,或是秀挺,或是亭亭玉立,楚楚纖腰的美女,或似峭然孤立,高標自持的君子?!浮?,‘漏’是由于石在太湖中長期受風浪沖激而形成的種種‘彈子窩’(即凹洞)所組成的,它表現(xiàn)為孔竅通達,玲瓏剔透之美?!櫋?,就是石面上的凹凸壑紋理?!悲B山有了黃石、湖石等石材,如何因地制宜,因材施藝,就是疊山的題中之義。
1.2峰石情趣
在蘇州園林里對與“石”,不說“觀石”、“賞石”而說“讀石”,原因有二:一是詩是需要讀的,但古代有些詩也頗有多義性甚至蒙朧性,所以有“詩無達詁”之說。這樣,不同的讀者可以有不同的接受、理解,而不必拘于一說,定與一尊。石而曰“讀”,說明品石也和賞詩一樣,可以而且應該見仁見智。二是峰石如畫,應該把它像畫一樣來“讀”。這里要說的的是,根據(jù)傳統(tǒng)審美觀,畫應該“讀”,如黃真民就有《草心樓讀畫集》,等等;詩則應該“看”或“觀”,如司空圖《二十四詩品》就有“脫帽看詩”之語,等等??丛娮x畫,似乎是動賓錯位,搭配有誤,其實不然,簡言其理,是由于畫中有詩,故應“讀”。[1]
蘇州諸園,太湖名石、奇峰極多,只能擇而讀之。這里,試著來讀冠云峰的美。 從正立面看,在西天斜暉的映照下,該峰的上、中、下三停均頗有可讀性:冠云峰之上停,秀瘦宛轉的往動扭,偏于東部有一罕見的特大孔穴,前后暢通,穿過孔穴,可窺見其后橢圓形的天空。它是全石最可貴、最緊要的精神之處。有此一生命之孔,就使金石玲瓏空透,生氣貫注,通體皆靈。其峰之中停,秀瘦地往西扭,偏離全石軸線與重心,顯現(xiàn)了它那窈窕的身段,比起是停的明朗空靈之美來,中停表現(xiàn)出一種陷怪詭幻之美。其巖竇坳坎之間,詭怪萬狀,變幻多端,給人以神秘莫測之感。其下停,又大幅度地往東扭,使全石復歸于重心的保持與體態(tài)的平衡,從而又倍增了全石的姿態(tài)美。冠云峰的上、中、下三停和瘦、透、漏、皺四美,還存在著相生相發(fā)、多樣而統(tǒng)一的關系,給人以多方面的美感。
二、蘇州園林中的水體要素
2.1瀑布
蘇州位于平原,本無瀑布可言,但舊日園林往往設法制造人工瀑布。如環(huán)秀山莊西北角假山,利用屋頂雨水,流注池中,略有瀑布之意,唯已年久頹毀。該園另一小“瀑布”在東南角假山上,于石后設水槽承受雨水,由石隙間宛轉下泄,僅夏季暴雨時如曇花一現(xiàn)。獅子林問梅閣屋頂置水柜,其北累石為瀑布四疊,但水柜不常開,不過聊備一格而已。
2.2溪流與水澗
天然溪水以盤曲迂回,樹木掩映,時隱時現(xiàn)者為自然。留園西部小溪雖缺乏盤曲變化,卻能利用樹木造成幽深斷續(xù)的效果。此園中部西北角的水澗,兩岸疊石較好,澗口設一小島,增加了水澗的層次與深度。獅子林修竹閣后部的水澗,兩側石岸錯落有致,水面曲折幽深。網(wǎng)師園東南角小澗,疊石不多,卻能造成源頭深遠,余意不盡的印象。
2.3池底水井與泉水
蘇州古典園林中環(huán)秀山莊的飛雪泉與網(wǎng)師園的涵碧泉都是天然泉水。此外拙政園西部、獅子林、怡園、聽楓園,暢園、鶴園、壺園等處水池內都據(jù)有一定深度的水井,與地下水相通,在亢旱不雨時,池水不至完全干涸。同時井水冬天溫暖,可供魚類過冬。此外如網(wǎng)師園、西園,耦園等園內水池與園外河道相通,有利于保持池水清潔。有的還設有水閘,用以調節(jié)水流,但主要供夏季池水高漲時向外排水。獅子林水池則在復廊南側設陰溝管與園外下水道相接,當池中水位過高時可向外宣泄。
2.2 水體的特色
蘇州園林園中水池宜于有聚有分,聚分得體,聚則水面遼闊,有水鄉(xiāng)彌漫之感,雖人工挖掘,也宛若自然。在組織園景方面,常以水池為中心,輔以溪澗水谷,配合山石花木和亭閣組成多方勝景,這也是造園的一種傳統(tǒng)手法。
此外,還有個別園林將水池置于山洞中,如洽隱園的小林屋洞,洞中積水為池,有曲橋導入洞內,較為別致,再如小靈巖山館,于池北建大小二水洞相連,也是少見的做法??傊?,蘇州諸園水池形式各異,而以狹長形占多數(shù),因為這種形狀的水池從縱長方向來看,不但風景有層次,而且在池水交匯的水口和轉折之處,以橋梁作為近景或中景,可使園景更為深邃。
三、蘇州園林的山水要素的結合
3.1 山為點綴,水為襯托
就拙政園來說,其中部是以水為主的,采用水包山的格局,池中最突出的是兩座斷而復連的偏北的土石山,至于池西北見山樓側陡峭的假山以及爬山廊,也能給人以深刻的印象。
3.2芥納須彌
芥納須彌,是蘇州園林構成特別是其中山水構成的共同特征。正因為如此,明清時代的蘇州園林,就必然頗能移天縮地納大千世界與芥子黍米之中。如把蘇州園林放在全國大環(huán)境中來審視就可以發(fā)現(xiàn)其一更明顯的特征:東南多水,西北多山。在蘇州,除了以水為中心的園林和以山為中心的園林外,凡是山水并重的園林,一般來說,山多分布于西北,水多分布于東南。這正現(xiàn)實地契合于中國地理的形式:西北多山,東南所水。這不正是小小的芥子容納了莫大的須彌嗎?[1]
四、結論
“石令人古,水令人遠”。園中有山有水,才會清新致雅。而且中國古典園林追求的是“一峰則太華千尋、一勺則江湖萬里”的深遠意境,山水在園林中,既是一種物質性的建構實體,同時又作為一種“有意味的形式”起著符號的作用。人們通過欣賞園林中山水可以聯(lián)想到無限的山川自然,從而達到與神靈對話,與自然親近,驅除煩惱,陶冶性情的目的。我想這也是古人用山水來造景的意義所在吧!
摘要:本文簡要敘述了蘇州園林造景藝術手法,探討了蘇州園林造景手法在當今建筑室內設計中的運用,并指出把蘇州園林這些精湛的藝術手法應用到建筑室內設計的重要性與必然性,這對未來的傳統(tǒng)設計風格的延續(xù)與發(fā)展有非常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關鍵詞:蘇州園林,造景藝術,室內設計
正文:
中國古典園林常見的造景類型有借景、對景、框景、漏景、障景等等,當然,這些手法在蘇州園林里體現(xiàn)的淋漓精致。這些設計手法的結合,使得園林空間的“移步異景”成為蘇州園林的一大藝術特色。但是園林的面積和空間是有限的,造園者往往采用各種造景的手法來豐富觀者的視覺,以實現(xiàn)“小中見大”的園林特色,并且在現(xiàn)代建筑發(fā)展中,這些造景的手法也常常被應用在室內設計中,來使更加有限的室內空間的深度與廣度擴大。本文以蘇州私家園林中造園者的造景手法來分析這些手法對現(xiàn)代室內設計中的影響。
1. 蘇州園林的借景手法運用
借景是相對造景而言,它不是重新再造而是借助已有景觀,利用開創(chuàng)朝向和各種空間的組織是使用者可以觀賞到已有的景觀的一種手法。現(xiàn)代室內空間基于人們豐富多彩的物質和精神生活的需要,為了呈現(xiàn)多樣的類型,有開敞空間、封閉空間、靜態(tài)空間、流動空間、共享空間等等。根據(jù)室內的具體情況,來選擇不同的借景手法,來達到“移步異景”的空間效果。
在現(xiàn)代室內空間中,往往采用大面積的落地窗和小窗格,在不同的窗戶形式下利用相同的外界景觀來表達不同的視覺效果。在現(xiàn)代的大型共享空間中,利用天窗一方面來將強室內的光線,一方面將各種空中景象在人們仰視過程中介入室內。在南方許多帶有庭院天井多層建筑中,通過對天井庭院的景觀進行布置,在立面設計竹子、太湖石和擺放中式的座椅、石凳等,來營造院子里的景觀。當人們漫步在二層以上的天井周圍的空間中時,很容易看到院子里的自然景觀。還有,在現(xiàn)代娛樂空間和餐飲空間中,設計師常常利用玻璃、不銹鋼等現(xiàn)代材料來通過反光的效果將室外的景觀間接借入室內,這種間接的借景方式借助了現(xiàn)代材料為媒介正是當前我們所要追求的這種以傳統(tǒng)的藝術手法結合現(xiàn)代材料、技術的相互融合運用。
蘇州園林的框景手法運用
框景是人為有意識的設置框洞式的結構,并引導在特定位置的景觀通過框洞的媒介觀賞景觀。在香山飯店的室內,貝老先生通過運用蘇州園林中的圓洞門或圓窗等園林元素,來框選外面可以營造好的景觀。在現(xiàn)代室內設計中,設計者利用門框、窗框等,有選擇地框選室外的優(yōu)美景色,而把不要的隔絕遮擋,是主題集中,鮮明單純,恰似一幅嵌入鏡框的立體畫面。香山飯店的設計中,貝老在大廳入口前的矮墻只做藏景與框景的作用,墻后有個小水池,池中布置了假山和跌水,給來此就餐的客人帶來了美的享受。
蘇州園林的其他造景手法運用
對景是主客體之間通過軸線確定視線關系的造園手法,由于視線的固定,視覺觀賞遠不如借景來得自由。對景有很強的制約性,易于產(chǎn)生秩序、嚴肅和崇高的感覺,因此常用于紀念性或大型公共建筑,并與夾景、框景相結合,形成肅穆、莊嚴的景觀。
障景是在游路或觀賞景點上設置山石、照壁和花木等,擋住視線,從而引導游人改變游覽方向的造景手法。障景使園林增添“藏”的韻味,也是造成抑揚掩映效果的重要手段,因此為歷代園林所廣泛應用。在室內設計中往往為了體現(xiàn)某處設計的亮點,先抑后揚的手法也是一種手法。當人們進入建筑室內的入口時,會感到異常的封閉、狹長,視線也被受限,甚至一種壓抑的感覺,但進入主空間的時候,便頓時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在家居設計中,往往在入戶門口設計半封閉的玄關或博古架來遮擋客廳,一方面來是戶主私密的要求,另一方面是障主空間客廳的室內景象。在住宅中玄關雖然面積不大,但使用頻率較高,是進出住宅的必經(jīng)之處。
漏景是從框景發(fā)展而來的。如果為使框入的景色含蓄、富于變化,而借助于窗花、樹枝產(chǎn)生似隔非隔、若隱若現(xiàn)的效果,就稱為漏景?,F(xiàn)代室內設計中,漏窗的運用是一個再設計的過程,在圖案的選擇上,如果用做空間的分割元素的話,圖案的選擇比較臺例如萬字紋,冰裂紋、梅花圖案等。通過漏窗對室外的景觀進行選擇,無疑讓人的視覺感受到漏窗形態(tài)的同時添加了自然的元素。
蘇州造景手法運用與室內設計的意義
伴隨經(jīng)濟的發(fā)展,人們對室內環(huán)境的要求也不斷提高,將室內各空間充分融合并表現(xiàn)出各自的豐富內涵是設計的亮點所在。將古典園林中的造景手法應用到室內設計中來古往今來的實例也有很多,但對于這些造景手法在現(xiàn)代室內設計中的應用應用研究需要更多的深化和發(fā)展。當代室內設計是如何通過這些藝術手法吧室內空間創(chuàng)造的更加理想和舒適,更具民族特色和文脈價值是我們一直以來所探索的。我們應該充分借鑒古人在造景方面的想象力與造型能力,運用我們現(xiàn)代的技術與施工材料,使設計達到最佳的適用與視覺效果,創(chuàng)造具有民族特色且不失現(xiàn)代功能的室內環(huán)境空間。
結語
目前在建筑設計中體現(xiàn)傳統(tǒng)風格與文脈是許多設計師所要追求的,這是一直一來我們設計師所探索的一個問題。蘇州園林的一些造景手法無疑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古人的表現(xiàn)手法是我們當代設計師必須學習的。
蘇州園林這一傳統(tǒng)文化的介入應該說對當代設計具有推動的作用。蘇州園林的造景藝術的手法所表現(xiàn)的自然美和文化內涵是現(xiàn)代室內設計的源泉,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絕的寶庫,她的藝術品位更是現(xiàn)代室內設計的精髓。隨著設計日趨成熟,現(xiàn)代室內設計對傳統(tǒng)的借鑒和完美結合是許多設計師共同追求的目標。
作者簡介:
馮亞星 蘇州大學藝術學院 設計藝術學專業(yè) 環(huán)境藝術設計方向。
摘要:伴隨著當代社會快速的發(fā)展,景觀規(guī)劃設計已經(jīng)開始為中國的城市建設、鄉(xiāng)村建設乃至整個國家建設所服務,創(chuàng)造舒適的人與自然和諧的環(huán)境和優(yōu)雅的人工環(huán)境?,F(xiàn)代景觀規(guī)劃設計因更符合現(xiàn)代人的審美與需求而逐漸代替古典的造園理論。中國傳統(tǒng)造園理論是當代景觀規(guī)劃設計的理論基礎,蘇州園林作為中國園林之標本,它那巧奪天工的設計和優(yōu)美的意境讓人難以忘懷。蘇州園林的對于美感意境的追求對于當代宏觀景觀設計將會有必然的影響。
關鍵詞:現(xiàn)代景觀設計 蘇州園林 傳統(tǒng)造園理論 美感意境
1.蘇州園林的歷史和其設計造園理念
1.1蘇州園林的簡介和概述
蘇州園林主要以私家園林為主,占地不大,但意境久遠,以獨具匠心的藝術手法在有限的空間內點綴安排,移步換景,變化無窮,是中國園林文化的翹楚和驕傲。看似很小的蘇州園林卻有著極為講究的造園手法,在自身的布局和結構上更是千變萬化。使人們在園林中感覺到了與自然的融合,情與景的交融。就算生活在蘇州城里,也能夠享受到山林野趣。蘇州園林是城市中充滿了自然韻味的園林,蘇州園林的造園者在這個濃縮的“自然界”中以“一勺代水,一拳代山”,園林內的山水花木都競相呼應形成四季分明的景象,使人們可以“不出城郭而獲山林之冶,身居鬧市而有林泉之樂?!?
1.2蘇州園林的設計造園理念
中國園林講究“步移景異”。對景物的安排和觀賞的位置都有很巧妙的設計。中國園林試圖在有限的空間中再現(xiàn)外部世界的空間和結構。園內庭臺樓榭,游廊小徑蜿蜒其間,內外空間相互滲透,得以流暢、流通、流動。這樣不僅使得面積有限的蘇州園林能夠提供更豐富的景觀,更深遠的層次,而且還極大地擴展了欣賞者的空間感受。比如蘇州最典型的古園林拙政園“倚虹亭”中能看到園外的北寺塔;滄浪亭的花窗中,能欣賞到屋子外的竹林海,這都是常用的借景手法。
2.景觀規(guī)劃設計的起源發(fā)展概述和理論體系的變化
景觀規(guī)劃設計為了改變人們生活環(huán)境而進行的設計,與古典園林所不同的是,當代景觀規(guī)劃設計是面向大眾群體的,而不像古園林是為了滿足少數(shù)人的精神追求?!耙庀笤谙?,布局平面在后,是景觀設計的一個基本原理?!本坝^設計既要解決人的使用功能問題,同時更重要的是要體現(xiàn)一定的文化內涵,更加關注精神文明建設。精神文化層面是中國古典園林最擅長的地方,設計的每一個細節(jié)都經(jīng)過深思熟慮。
3.傳統(tǒng)園林對于當代景觀規(guī)劃設計影響的必然性
九十年代時期,走在以大眾聚居環(huán)境景觀規(guī)劃前沿的中國第一位景觀學博士劉濱誼先生提出了景觀規(guī)劃設計的三元理論—系統(tǒng)全面的介紹了景觀設計:景觀環(huán)境形象,環(huán)境生態(tài)綠化,大眾群里行為心理。并且全面系統(tǒng)的提出了更加詳細的三元理論:1.景觀規(guī)劃設計實踐的三元2.景觀規(guī)劃設計觀念目標的三元3.景觀規(guī)劃設計操作方法論的三元4.景觀規(guī)劃設計設計理論的三元5.景觀規(guī)劃設計學科的三元。
中國古典造園方法,擁有著物境、情境、意境。景觀環(huán)境形象是現(xiàn)代景觀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景觀設計雖然包含著理工和科技知識,但是在本質上還是在與美學相呼應的,藝術對于景觀設計仍然有很大的影響。當前的景觀設計的誤區(qū)之一就是模式化,缺少特色和視覺藝術感,同時對于精神文化的實現(xiàn)也是少之又少。無論是廣場設計也好,或者大范圍旅游區(qū)規(guī)劃也好,甚至是簡單的大眾住宅小區(qū)的景觀規(guī)劃設計,設計中對于空間和景觀的要求都是一樣的,當前大部分景觀設計缺少一定精神文化。古典園林卻在文化上做的非常好,無論是植被的運用,還是情與景的交融都十分出色,突出了文化。蘇園的借景與對景和對于景物的安排和觀賞的位置的巧妙設計,比如透過一個漏窗可以看見一座山,一棵樹等。在大的宏觀景觀里同樣需要,我們設想把物體放大其實是一樣的,在景觀里一樣有近景、中景和遠景。小的景觀設計也好,大的也好。我們在處于景觀中還是需要在視覺觀察上有近遠之分,需要用到古典園林的“步移景異”。用古典園林的意境和對于細節(jié)追求去解決當代景觀設計缺少形象和意境文化的問題,使大景觀里有小精細,寬闊卻又耐人尋味。
在當前生態(tài)學的發(fā)展之下,景觀設計關于環(huán)境生態(tài)綠化方面也是十分重要的。植被配置要符合建筑環(huán)境。傳統(tǒng)園林里根據(jù)不同的建筑日照環(huán)境采用中性、陽性、和耐蔭性植物。建筑陰里面有耐寒性植物如女貞、羅漢松、竹等。背陰但能接觸陽光的里面采用桂花一類。而牡丹用在采光好的建筑陽立面范圍。在廳、堂等大空間運用高大的遮陰喬木和中型喬木和灌木進行搭配。蘇園對于植物的配置包括水循環(huán)等生態(tài)的運用,對于現(xiàn)在大規(guī)模景觀設計有很好的啟發(fā)作用,大眾人類居住景觀設計中,景觀作為建筑外環(huán)境重要的組成部分,在植物配置上可以運用蘇園的配置方法去協(xié)調與建筑的關系,是環(huán)境綠化有特色并且因地制宜。
結語:中國快速的城市化建設進程,給予當代的景觀規(guī)劃設計很大的挑戰(zhàn)。整個景觀規(guī)劃設計在中國屬于一個年輕的學科,面對當前社會不斷變化和發(fā)展和環(huán)境問題的加劇,對于景觀規(guī)劃設計的也要從各個方面進行深化和考慮。中國古典園林—其造園理論中很多都可以為現(xiàn)代景觀所用。景觀設計要在滿足大眾群體的游憩功能需要外,在文化和精神層次方面更進一步,設計出無論從生態(tài)環(huán)境還是文化藝術形象都優(yōu)秀當代景觀設計。
單位:合肥工業(yè)大學建筑與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