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2-09-05 03:25:52
序言:寫作是分享個人見解和探索未知領域的橋梁,我們?yōu)槟x了8篇的升學宴祝酒詞樣本,期待這些樣本能夠為您提供豐富的參考和啟發(fā),請盡情閱讀。
關鍵詞: 詞匯習得 自主學習 學習策略
D.A.Wilkins在Linguistics in Language(1972)一書中論述了詞匯在交際中的重要性:“沒有語法,能表達的內容很少;沒有詞匯,則什么都表達不了。(Without grammer very little can be conveyed; without vocabulary nothing can be conveyed.)”詞匯的教與學應受到足夠的重視。
在中國,英語學習基本上仍停留在課程的性質上:由于缺乏第二語言習得(SLA)所具有的語言環(huán)境,差不多只有在英語課堂內才會有輸入。缺乏充足的外語接觸機會,使得詞匯信息輸入非常貧乏,這或許是英語詞匯學習費時低效的根本原因。[1]所以大學生英語詞匯的習得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習者自身,即大學生要建立并提高英語詞匯的自主學習能力。這就要求大學生一方面認識到英語詞匯習得的本質規(guī)律,另一方面知道自主學習的特點和要求,再加以運用,以解決英語詞匯學習的難題。
1.英語詞匯習得
(1)英語詞匯習得的基本步驟
Brown和Payne將生詞學習的過程劃分為五個階段,如下所示:
①Encountering new words;
②Getting the word form;
③Getting the word meaning;
④Consolidating word form and meaning in memory;
⑤Using the word.
從上面可以看到詞匯的習得始于含有相關詞匯的語言輸入。輸入可以是有意識、有計劃地學習,如課堂上教師的詞匯介紹,也可以是無意識、隨機獲得的,如讀報看電影。由于短時記憶的局限及遺忘機制的作用,已經(jīng)吸取的詞匯知識需要加以鞏固。鞏固的方式及程度會直接影響詞匯運用的準確性和熟練程度。所以學習者自主學習的作用尤其突出,要對所有的階段負責。
(2)英語詞匯習得的廣度和深度
對英語詞匯的掌握包括質和量兩個方面,即所謂詞匯知識(1exical knowledge)和詞匯能力(1exical competence),前者涉及對詞的掌握程度,是指關于(特定)詞匯的發(fā)音、拼寫、詞義、句法特性、習慣用法、語體色彩等方面的了解情況。就學習者具體情況而言,詞匯知識主要涉及發(fā)音、拼寫、詞義等方面,表現(xiàn)為詞匯使用的準確程度和得體程度;后者是指詞匯運用能力和提取能力,表現(xiàn)為詞匯使用的熟練程度。[2]因而,在詞匯掌握的深度上又區(qū)分為基本詞匯、核心詞匯和認知詞匯;或者接性詞匯(receptive vocabulary相當于基本詞匯、核心詞匯)和產(chǎn)出性詞匯(productive vocabulary相當于認知詞匯)。[3]如若對詞匯沒有上述認識,學生在學習英語詞匯時就會眉毛胡子一把抓,既浪費時間又降低學習效率。
2.自主學習的特點和要求
Holec是認為學習者自主就是學生自我負責管理語言學習的能力,具體地講,就是能夠自己決定學習目標、確定學習內容和進度、選擇學習方法和技巧、監(jiān)控習得過程及自我評估學習效果。[4]Littlewood(1996)認為,自主作為一種能力包含能承擔抉擇責任的動機和信心,學習者具有獨自選擇的愿望和能力。自主學習指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能夠對自己的學習負責的能力,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者能就有關學習各方面的問題進行決策(確定學習目標、決定學習內容和進度、選擇學習方法和策略、監(jiān)控學習過程、評估學習效果)。[5]
自主學習具有能動性、獨立性和異步性三個基本特點。能動性的表現(xiàn)形式有自覺(自律)與主動(積極),自主學習是一種自律學習,一種主動學習;自主學習的實質就是獨立學習,獨立性是自主學習的靈魂,要求學生能夠不依賴教師或他,自主獨立地開展學習活動;學習的異步使不少學生脫穎而出,使暫時落后的學生能夠在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下盡快趕上來。
3.英語詞匯習得的自主學習
英語詞匯自主學習是指英語教學目標的宏觀指導下選擇學習方法,監(jiān)控英語學習的過程,評價學習結果的主動建構過程。其主要特點是:(1)學習者參與確定對自己有意義的學習目標的提出,自己制定學習進度,參與設計評價指標。(2)學習者積極發(fā)展各種思考策略和學習策略,在解決問題中學習。(3)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對認知活動能夠進行自我監(jiān)控,并進行相應的調控。結合我國英語詞匯教學的特點,我們認為在我國的英語教學環(huán)境下,大學生自主性英語詞匯的習得意味著學生在了解教師教學目標與要求的基礎上,能自己確立學習目標與制訂學習計劃、有效使用學習策略、監(jiān)控學習策略的運用情況,并能自己監(jiān)控與評估英語學習的過程。
在英語詞匯習得的自主學習過程中,詞匯習得的策略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詞匯策略多種多樣,一般分為以下三種:詞匯表策略、語義場策略和語境策略。詞匯表策略能夠使學習者迅速地學會大量單詞,但是由于缺乏語境,單詞只能短時間存在于大腦里,且學習者很難在口語及習作中正確地使用單詞。語義場策略在詞匯研究中起著重要的指導作用,它認為語言中的某些詞可以在一個概念的支配下組成一個語義場。例如,在flower這個概念下,rosemary,rose,lily等單詞構成一個語義場。而語義場又可聚合成若干更大的語義場,直到整個語言都包括在內。有學者比較了詞匯表和語義場兩種詞匯學習策略對詞匯記憶的影響后指出,高年級學生用語義場策略記憶的詞匯比用詞匯表策略高出一倍。[6]教學實踐中較多的英語教師發(fā)現(xiàn)優(yōu)秀的學生按語義鏈記憶單詞,而記憶效果不好的學生則根據(jù)發(fā)音記憶單詞。因此,從“語義場”出發(fā),根據(jù)詞匯語義關系記憶并且逐漸克服單調是一種非常可行的途徑。所以教師應有意識地對學生不同階段所學的詞匯進行整理,以成串成群的方式,即語義場分類、言語事件類型分類等幫助學生產(chǎn)生聯(lián)想。語境策略是指通過上下文,即詞、短語、語句或篇章的前后關系來把握詞的意義和用法,同時能提高學習者根據(jù)上下文猜測詞義的能力,從而提高他們分析問題的能力,也讓學習者理解歐美文化。[7]
總之,在英語詞匯習得的自主學習過程中,大學生要在英語教學目標的宏觀指導下對所學詞匯進行層級劃分,根據(jù)詞匯所需掌握的層面和程度選擇合適的學習策略,制訂學習計劃,監(jiān)控學習策略的運用情況,并能自己監(jiān)控與評估英語詞匯的學習過程。
參考文獻:
[1]陳新仁.外語詞匯習得過程探析[J].外語教學,2002,(3).
[2]Hatch,E.and C.Brown.Vocabulary,Semantics,and Language Education[M].CUP,1995.
[3]Haycraft,J.Teaching Vocabulary:An Introduction to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M].London:Longman.1978.
[4]Holec.H.Autonomy i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Oxford OUP.1981.
[5]Little,D.Learner Autonomy:Definition,Issues and Problems.Dublin:Authenik.1991.
[6]汪榕培.英語詞匯學高級教程[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5.
關鍵詞:思維導圖 小學英語 單詞識記
在英語學習中,單詞是語言的基礎,是構建語言這座大廈的基石。
一個人詞匯量的大小,將直接影響他的語言表達能力與和表述的準確程度。因此,在英語學習中,詞匯量的掌握對學生的英語水平的提高顯得尤為重要。然而,對于大多數(shù)初學英語的小學生來說,英語成為了一門陌生的學科,學習英語成為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尤其是英語單詞,成為了他們英語學習過程中的絆腳石。大部分小學生學習單詞主要是靠死記硬背,往往是今天記住了,明天又忘了,記憶效率十分低下,這大大挫傷了作為初學者的小學生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所以我們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如何幫助學生有效地理解、記憶和使用英語詞匯。本文提出利用思維導圖記憶單詞的策略,希望對小學生的英語詞匯的學習能有所幫助。[1]
1.思維導圖簡介
思維導圖俗稱心智圖(Mind Map),又稱腦圖、心智地圖、腦力激蕩圖、思維導圖、靈感觸發(fā)圖、概念地圖、樹狀圖、樹枝圖或思維地圖,是一種圖像式思維的工具以及一種利用圖像式思考輔助工具來表達思維的工具。
它是由英國心理學家托尼?博贊于20世紀60年代提出的一種記筆記的方法。它是在層級和分類的信息組織基礎上,從中心主題通過特定的關聯(lián)展開分支,由關鍵詞或圖形標識分支,并充分利用色彩和字體的變化將放射狀思維過程和結果變?yōu)榭梢暬墓ぞ摺?/p>
繪圖者能夠借助思維導圖發(fā)散思維,通過思維導圖理清思維的脈絡,并可供自己或他人回顧整個思維過程。
2.運用思維導圖記憶單詞的策略
2.1根據(jù)單詞主題分類記憶
以外研社三年級起點的小學英語教材為例,每個單元都有不同的主題,這本身就是運用的思維導圖的原理給單詞歸類。學生在學習每個單元的時候會接觸到與此單元話題相關的數(shù)個單詞。學生可以根據(jù)思維導圖的歸類,分類記憶單詞,這比籠統(tǒng)的記憶單詞目標性更明確,也能幫助學生記住單詞的意思,提高識記單詞的效率。[2]
例1:教材里應該掌握的“四會”顏色單詞的記憶,可結合與美術學科之間的冷暖色的知識滲透,繪制簡單的思維導圖,幫助孩子們分類記憶顏色單詞。
例2:以該版本三年級下冊要求學生掌握的“food”為主題的單詞為例,單詞的數(shù)量有二十來個,這對于英語起始年級三年級的孩子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工程。這個時候,如果我們介入思維導圖,給這些食物單詞分類,細化成sweets、fruits、breakfast、drink、meat、staple這六個版塊,讓孩子們分版塊記憶單詞,幫助孩子們給單詞歸類,識記單詞。這樣,記住單詞對作為初學者的小學生來說就變得容易得多。
2.2根據(jù)單元主題發(fā)散思維聯(lián)想記憶
學生在運用思維導圖分類記憶單詞的同時,可以發(fā)散思維、聯(lián)想到其他與之相關的主題,從而可以記憶其他主題的單詞,在記憶一個主題單詞的同時,聯(lián)想回顧其他主題的單詞,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記憶單詞,構建大腦里的單詞網(wǎng)絡從而提高記憶單詞的效率。[3]
例1.如下圖所示,在識記clothes這個主題的單詞的時候,很容易聯(lián)想到body這個主題,把這兩個主題的單詞放在一起服飾單詞與身體部位單詞一一對應,聯(lián)想記憶,而談論到body這個主題的時候,根據(jù)思維導圖的劃分,其中的face分支又可以將思維發(fā)散聯(lián)想到面部表情,即feelings 這一主題。由一個主題發(fā)散到三個主題,學生在記憶一個主題的單詞的同時,可以根據(jù)思維導圖記憶另外兩個主題的單詞,這種方法不但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而且?guī)椭l(fā)散學生的思維,拓展了學生識記單詞的思路。
例2.如下圖所示,在談論到school這個話題的時候,學生能夠很容易的聯(lián)想到學習用品、學校的設施,學校的課程這些相關的子話題,而在識記這些子話題的但此時,又可以發(fā)散思維聯(lián)想到其他一些相關的話題,例如,在識記教室物品單詞時,學生會想到相關的表達,如“under the desk”、“in the schoolbag”、“behind the curtains”等諸如此類的表達,由一個話題可以拓展聯(lián)想到多個相關的話題。在識記一個話題單詞的同時又復習鞏固的其他的多個相關的話題,同時亦可以根據(jù)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展開單詞聯(lián)想大賽,比一比誰能根據(jù)思維導圖聯(lián)想到更多的相關單詞,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拓展了學生的記憶思路,寓教于樂。[4]
3.總結與展望
思維導圖沒有固定的模式,它能夠幫助開發(fā)學生的大腦,發(fā)散思維,拓展思維的聯(lián)想性,使學生的大腦奔跑起來。小學階段的學生又處于開發(fā)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重要階段,運用思維導圖記憶單詞不僅能夠激發(fā)作為初學者的小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而且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學習英語單詞的能力和識記英語單詞的效率。
隨著中小學教育科研的發(fā)展,思維導圖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將會越來越系統(tǒng)化和多元化。不僅單詞教學如此,思維導圖在語法、閱讀、寫作等方面應用的研究也會越來越多,越來越細致。所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只要是符合教育教學規(guī)律的,都可以為我們教育實踐所運用,服務于教學。
參考文獻:
[1] 東尼?博贊 思維導圖大腦使用說明書[M].張鼎坤,徐克茹譯,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5.
[2] 叢李方、徐欣 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探析 《教育科學論壇》(成都)2010年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