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3-04-18 17:48:30
序言:寫作是分享個人見解和探索未知領域的橋梁,我們?yōu)槟x了8篇的普洱茶文化論文樣本,期待這些樣本能夠為您提供豐富的參考和啟發(fā),請盡情閱讀。
中國大陸真正進行普洱茶科學研究是在二十一世紀初,這個時期的科學研究基本上是零散的,在今天看來很多實驗方法與實驗手段相對也是落后。高度重視普洱茶產業(yè)發(fā)展的普洱市委、市政府,在2007年北京馬連道召開的國際茶文化節(jié)上,提出了科技含量會成為未來茶產業(yè)首要考慮的因素,科技會提升茶葉的價值和競爭力。次年,普洱市委、市政府將2008年定為“科學普洱元年”,倡導普洱茶進入到“科學普洱”的紀元。時任普洱市副市長盛軍說,“科學普洱在行動”的計劃已經全面啟動。時任普洱市茶辦主任趙昌能說,“科學普洱”現在已經成為每次會議的主題,都會打上鮮明的科學烙印。
“真正對普洱茶較系統(tǒng)的科學研究應是在2008年之始。因為從這一年開始,普洱茶的科學研究開始呈系統(tǒng)化、規(guī)?;厔?。大量的實驗報告、研究論文、科技成果,形成普洱茶研究的主流,高水平的學術論文及研究報告層出不窮,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由此,我們也習慣將2008年稱其為‘科學普洱元年’。”這是普洱茶學者陳杰先生給出的總結。
2.沒有圍墻的研究院
普洱茶的推廣和普及力度越大,就越多人發(fā)問,普洱茶為什么可以“解油膩”?普洱茶為什么能“降血脂”“降血糖”“降血壓”?普洱茶為什么會越陳越香?普洱茶到底是“藥”?還是食品?等等,原有的“經驗之談”早已無法滿足消費者,人們需要用更科學的實證方法來認識普洱茶,理解普洱茶。2009年4月,由云南省委組織部、農業(yè)廳、科技廳牽頭,普洱市政府主辦的“百名海外歸國博士――科學普洱在行動”的活動,拉開了多層次科學研究普洱茶的序幕,在云南、乃至全國樹立了一個好的科研機制:即大科研、跨學科、多層次、重參與的體系的構建。科學家們評價,“‘沒有圍墻的研究院’這一架構的設置不僅滿足了科學研究普洱茶的要求,也符合當前國際最前沿的科學研究主流思維?!?/p>
在沒有圍墻的研究院成立之前,中國大陸科研人員沿用常規(guī)的檢驗方法發(fā)現了普洱茶的一些物質,也清楚知道它的功能。但是,仍存在很多的疑惑,知道它“是什么”,卻不知道“為什么”。當時,普洱茶中絕大部分物質還沒有被發(fā)現,不清楚普洱茶內含物質到底有多少,普洱茶最核心的生命基石――染色體、基因、脫氧核糖核酸(DNA)等等,都存在很多未解之迷。
普洱茶學者陳杰先生在《從混沌走向澄明普洱茶的科學十年:回顧與展望》一文中這樣寫道,“面對這樣一些難題,我們首先應當清楚的是,解Q這些科學難題不是一個科研單位或幾個專家學者所能做到的。它需要多個科研單位,甚至是跨省、跨國界的科研機構協(xié)同與合作,形成大科研、跨學科、多層次的研究氛圍。以普洱茶生物發(fā)酵領域為例,它就涉及多個生物學門類,有生物科學(偏重于動物學、植物學、環(huán)境生物學等);生物技術(偏重于實驗技術,如細胞、微生物、分子生物學、生物化學等);生物工程(偏重于工業(yè)生產,如發(fā)酵工程等);生物醫(yī)藥(偏重于藥品研發(fā)等);生物信息學(偏重于利用計算機解決生物學問題,多做蛋白質結構分析等);還有動植物檢疫、生物安全等幾十個專業(yè)。因此,沒有圍墻的研究院恰恰是基于這些因素作為出發(fā)點的。它不僅在中國茶業(yè)界樹立一個好的科研思路,也必會為普洱茶贏得美好的明天打下堅實的基礎?!?/p>
沒有圍墻的研究院得到了云南省委和省政府的大力支持,投入4000萬元支持普洱茶科學研究,當時,已經成為云南普洱茶產業(yè)發(fā)展的科技支撐和平臺,沒有圍墻的研究院科研任務分為六個方面:
1、 基礎研究。包括普洱茶內含的化學成分,大葉種茶葉的基因圖譜、普洱茶活性成分的生物轉化機理,普洱茶發(fā)酵過程中色、香、味的演化過程與機理,年份茶理化指標的鑒別方法與標準等等;
2、 功能性研究。包括普洱茶解酒與護肝的功能與機理,普洱茶解油膩、刮腸通泄的原理,普洱茶抗輻射的機理,普洱茶提升人體免疫功能的機理等等;
3、 藥用成分及藥用機理的研究。包括普洱茶降血糖的研究,普洱茶降血脂的研究,普洱茶降膽固醇的研究,普洱茶抗動脈硬化的研究,普洱茶抗癌的機理研究,普洱茶抗氧化機理的研究,普洱茶飲用安全性研究等等;
4、 傳統(tǒng)工藝水平的提升。包括普洱茶微生物發(fā)酵的機理及發(fā)酵模型,普洱茶發(fā)酵過程中生物酶及酶促發(fā)酵的機理,普洱茶發(fā)酵過程全自動流水線設備的研發(fā),普洱茶壓制設備的改進與提升,普洱茶無菌化生產流程環(huán)境要求與標準,普洱茶環(huán)保包裝物的選用與標準等等;
論文關鍵詞:包裝設計,民族化創(chuàng)新
包裝是一門融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于一體的交叉學科。作為藝術和技術的結合,包裝起著保護產品,方便儲運,宣傳商品,樹立品牌的作用,包含了科學、藝術、材料、經濟、心理、市場等眾多要素。
現代包裝藝術追求個性語言,其從屬性與獨創(chuàng)性在追求完美和協(xié)調的過程中尋求著獨特的藝術欣賞魅力。要做到包裝的美觀、個性,好的設計構思尤為重要。設計可以提升產品的檔次,提高商品的價值。富有人性化的產品容易使人產生情感上的共鳴,能給人以美好的藝術享受和心理、生理的滿足與快樂。
筆者以為,可從包裝設計的內容元素入手對此加以分析:
(1)包裝材料。從自然經濟時期竹、藤、莖、葉等天然材料到瓦楞紙、金屬軟管、聚乙烯等新型材料,包裝材料不斷推陳出新,現今已進入復合材料新時代。種類繁多的包裝材料讓我們在選擇上必須要注重產品的自身屬性和市場內涵。
(2)包裝造型與結構。包裝造型種類多樣市場營銷學論文,有盒類、袋類、瓶類、罐類等。結構可分為:便攜式、易開式、開窗式、組合式等。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對包裝外觀所體現的審美情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適用、方便和美觀始終是設計的出發(fā)點和最終目的。
(3)包裝視覺傳達設計。包裝的視覺傳達設計是指針對產品特性,通過運用文字、圖形、色彩、標志等元素,創(chuàng)造出特色鮮明的產品形象的過程。任何優(yōu)秀的包裝視覺傳達設計無不是經歷了縝密、成熟的設計構想后,才在審美意境和藝術風格上取得成功的。
包裝之美貴在設計,設計之美貴在創(chuàng)新,而民族化創(chuàng)新是包裝設計發(fā)展的必然趨勢。設計大師韓美林說:“藝術要達到世界水平,就必須依靠民族傳統(tǒng)加上現代意識”。誠然,民族傳統(tǒng)的應用絕非只是對民族文化形式的直接搬套,現代意識的貫徹亦非國際主義風格的簡單移植。我們應從博大精深的傳統(tǒng)文化中吸收其“形、色、氣韻”的內涵,同時,融匯包含了西方現代意識的新技術、新工藝,并在此基礎上尋找屬于自身的設計創(chuàng)新思路免費論文下載。這也在本質上符合了世界文化多元化的潮流。
十數年來,我國包裝作品在國際上屢屢斬獲“世界之星”、“亞洲之星”之類大獎,業(yè)界為人稱道的新作也不斷涌現,其中絕大多數都是吸收了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并加之成功演繹的典范。我們不妨從設計要素的材料、造型、結構、圖形、字體、色彩等方面逐一加以分析。
(1)材料。國人自古就賦予了“包扎”以“禮”的內涵,選用陶瓷、葉草等作為包裝材料。這不僅是防腐、消毒等的功能需要,更是傳統(tǒng)文化的呈現,給人以濃郁的民族氣息。傳統(tǒng)酒類有其自身的本土屬性,具有民族指代的豐富特質,因此,配以充滿自然紋理和鄉(xiāng)土氣息的材料無疑是其包裝的上上之選。如“ 酒鬼酒” 以捻結的麻繩和縫綴的麻袋為外包裝,其質樸的陶罐盛酒器與壓凸、燙色的水紋紙的組合,更給人以古樸渾厚、天人合一的審美感受。
(2)造型和結構。我國傳統(tǒng)容器形式多樣,它們大都造型飽滿、敦厚、富有張力。這源于中國傳統(tǒng)審美中追求圓滿、完整、具有包容力的民族心理。在包裝設計的創(chuàng)新過程中市場營銷學論文,我們可廣泛借鑒民族建筑、家具、生活用品中具有國際共同認知的設計要素,創(chuàng)造出別致的造型和科學的結構。在包裝設計中不乏佳作。
如,國內設計師根據川西出土的殷商時期三星堆青銅器制作的酒包裝容器。其主體以三星堆人頭像造型為瓶身,古樸大方。外突的雙眼,飛揚的兩耳,清晰的口鼻構成了其特有的造型裝飾效果。加之包裝外盒結構上采用了匠心獨運的開合式展示,這些都使得其整體效果輝煌奪目,不同凡響,充分體現了一種極具民族風格和民族氣魄的美。
水井坊白酒包裝設計是民族化創(chuàng)新的又一佳作。其內凸的六面表現出古井臺的意境,寓意好水釀好酒,傳達了佳釀的信息。同時,古井臺臺基則采用了傳統(tǒng)的木門結構把紙質外盒和木質基座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此創(chuàng)意體現了中國式的高貴與威嚴,彰顯品質。
(3)圖形。我國傳統(tǒng)文化源遠流長,是一個蘊藏著種類繁多、各具特色的裝飾圖案的圖形寶藏。它包含了國畫、雕刻、剪紙、刺繡等工藝品以及大量在戲劇、服飾、臉譜、紡織印染等物品上寓意深刻、吉祥喜慶的圖案。它們裝飾手法豐富,追求圓滿、完整、對稱和穩(wěn)重,極具裝飾美感,深受人們的喜愛。對于它們在包裝設計中的應用,我們不能滿足于照搬或刪減,而是要賦予其現今的審美標準和技術手段。比如將圖案的某些元素進行重構和轉化,將某些圖形的象征意義加以引申和拓展,做好二次設計工作。
茶葉作為一種極具民族性的商品,其自身屬性使傳統(tǒng)圖形這類表現語言較之其它更能起到以一當十的效果。如“茶枕工坊”系列包裝,采用簡潔獨特的云紋、印章、如意等傳統(tǒng)文化符號,結合以點、線、面的設計手法,烘托出其淡雅、飄逸的茶文化底蘊。這種對傳統(tǒng)圖形“以物傳情”的合理應用市場營銷學論文,減少了設計的商業(yè)氣息,提升了文化意境,增添了時代的親和力。
月餅包裝是另一類典型的民族設計,其風格植根于傳統(tǒng)又不斷推陳出新。秋韻麗影系列包裝是極具古典意蘊的作品,其素材主體選自金陵十二釵的形象。通過對圖形的重構和篆刻質感的層次演繹,包裝的個性得到了淋漓盡致的詮釋,突顯出民族化包裝商品的文化品位與無窮魅力。
(4)字體。漢字是獨特的象形藝術,是極具本土化特征的一種表現形式。漢字在包裝中的運用是民族化精神形象與情感氣質的彰顯。書法與篆刻是漢字的外延展現,如與西方的“構成”手法糅合往往能收到很好的視覺傳達效果。
普洱茶包裝把漢字宋體筆畫打散,大小不一,粗細不等地滿版羅列,這種民族文化的創(chuàng)新演繹形式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標題采用虛實相映的手法呈現出書法字體的品牌名稱,同時,篆刻印章的構成與書法字體相映生輝,起到了點綴、活躍畫面的功能。漢字本身具備的形象美在這里已成為民族化創(chuàng)新的一種形式特征,準確、明晰的地體現了產品的內涵和地域文化特色。
貴府特醇酒系列包裝則以青花瓷紋為底,襯托出產地的悠悠古韻免費論文下載。瓶標處施以藍色字符,似古瓷拓片。而正中以印章藝術形式書寫的貴府名稱,其書體意態(tài)美的不規(guī)則性和滲透性與產品整體的嚴謹性巧妙而又奇特地結合在一起,顯示出非凡的視覺力度,折射出深厚的民族文化內涵和現代設計意識。
(5)色彩。有道是,遠看色彩近看花。消費者對產品包裝的第一印象就是色彩。無論是樸素與濃艷還是大俗與大雅,在包裝的民族創(chuàng)新中都擁有一席之地。民族色彩在感性化的基礎上有著豐富文化寓意和信念。比如在我國的傳統(tǒng)習慣中,紅色象征吉祥、喜慶和富貴,它在民間習俗和禮儀交往中運用最多。又如皇家追求富貴和華麗,其色彩的運用多以金、銀、黃、紅為主色市場營銷學論文,一些與宮廷題材相關的包裝色彩上大多采用黃、金色調。
漢帝茅臺酒包裝為突出“帝王國酒”的尊貴品質,就運用了金光爵杯、玉璽盒蓋,飛龍雕刻,雙軸詔書等元素加以設計。其中,箔紙的亮金、印章的朱紅、軟綢的明黃對情調渲染構成了特有的節(jié)奏感和韻律美。色彩在此呈現出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和鮮明的文化特征。
采芝齋糖果包裝系列的主色調是暖色。大面積明快的橙紅色構成了商品特有的色彩基調,并利用補色和無彩色的隔離調和使品牌名稱更加醒目,加之蘇州傳統(tǒng)文化中絲綢、工藝元素等的共同演繹,形成了其典雅美觀,富有文化品味的食品包裝設計。這里民族色彩以潛在的暗示和視覺的魅力吸引并打動了消費者。
任何藝術都是審美判斷的結果,都是美的創(chuàng)造。對于包裝設計來說,通過創(chuàng)新可使產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市場占有率。而創(chuàng)新融入民族元素之后必能更好的獲取打動審美對象的藝術之美,擁有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勃勃生機。我國包裝設計的創(chuàng)新,應汲取時代設計理念的精華,融合中華民族的文化特色,在兼具廣闊國際視角和中國文化特色的同時,體現時代精神的特征。對于設計師來說,包裝設計的民族化創(chuàng)新必將是永無止境的追求。
參考文獻
【1】曹方.包裝設計.江蘇美術出版社.19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