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3-11-07 10:04:18
序言:寫作是分享個人見解和探索未知領域的橋梁,我們?yōu)槟x了8篇的有生命的概念樣本,期待這些樣本能夠為您提供豐富的參考和啟發(fā),請盡情閱讀。
為什么?因為如果能探測到地球之外有生命存在,特別是有不同于地球生命形態(tài)的生命存在,則關于“生命是否是宇宙中的普遍現(xiàn)象”的科學爭論就可塵埃落定,人類從此不再孤單。不僅如此,它還會大大加深我們對生命現(xiàn)象的本質(zhì)的認識,進而大大提高地球上生命的素質(zhì)。
這又是為什么?
要回答這個為什么,先要說清楚生命形態(tài)問題。地球上的生命,不論是動物、植物,還是人類,都是固體和液體的結合體,它們都是用細胞核中的DNA(脫氧核糖核酸)螺旋形大分子貯存和復制信息,用RNA(核糖核酸)將L型氨基酸合成蛋白質(zhì)。人們設想,雖然組成地外生命的元素會與地球生命大同小異,但可能有氣體的、液體的、固體的或氣液固體結合的不同生命形態(tài);它們或許不擁有DNA和RNA,或擁有不同的DNA和RNA;它們或許利用另一類氨基酸――D型氨基酸,甚至氨基酸以外的物質(zhì)制造蛋白質(zhì);還有千奇百怪的形體、生活方式和分子生物學形態(tài)等等。
俗話說,不怕不識貨,只怕貨比貨。如果有不同形態(tài)的生命作比較,人類可以更透徹地了解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和機制,從而研究出最好的動植物生長劑、除蟲劑,大大提高農(nóng)牧漁業(yè)的質(zhì)量和產(chǎn)量,為人類提供更好的食物,以及最大限度地改善人類的生存環(huán)境條件。同時也有利于消除人類對自身心理、生理和病理認識上的盲點,了解思想意識的本質(zhì),精神和物質(zhì)相互作用的過程等,這不僅可能制造出各種對癥的藥物,大大減少疾病對人類的折磨,而且可以大大減少心理和生理犯罪的發(fā)生。
必須指出,地外生命是一個廣泛的概念,它既包括發(fā)展有高級文明的智慧生物(外星人),也包括可以自我復制的單細胞和有機分子(低級生命)。因此, 地外生命探測,既包括外星人探測,也包括低級生命探測。但本文只討論地外低級生命探測。
還必須指出,所謂“地外”,也是一個廣闊的概念,既包括地球以外的太陽系空間,也包括太陽系以外廣袤的宇宙空間。我們知道,恒星是一個以氫、氦為主的熾熱的氣體火球,其中心進行著激烈的氫、氦核聚合反應,在那里不可能有生命誕生和發(fā)展,生命繁衍的場所只能是行星和衛(wèi)星類天體。我們又知道,對太陽系外行星的探測才剛剛起步,雖然已發(fā)現(xiàn)二三十顆行星的蹤跡,但“有鼻子有眼”的太陽系外行星,一個也沒有落實下來,更談不上其上的生命了。因此,目前的地外低級生命探測行動止于太陽系,但這并不降低地外生命探測的深遠意義。
探測地外低級生命,只能是人類的單向行動,因為它們不能主動向人類發(fā)送信息。同時,它們對人類探測信號的響應,也只能是很細微的,坐在地球上 的“秀才”難以探知它們。航天技術為探測地外低級生命創(chuàng)造了條件,“秀才”們可以發(fā)射探測器飛近目標行星和它們的衛(wèi)星進行探測,也可以讓探測器在目標天體上著陸進行探測,甚至可以乘飛船到目標天體上進行實地考察。
早在1976年,美國發(fā)射的兩個“海盜”號探測器,就分別放出著陸器,在火星表面上進行了多項生命探測實驗,包括用攝像機觀察著陸器周圍的生物形體,在1.5米范圍內(nèi),分辨率達幾毫米;用機械手抓取土壤樣品,分析火星土壤的成份,檢驗是否存在有機物;用陽光和二氧化碳進行光合成實驗,檢驗是否有植物因光合作用而放出氧氣;在火星土壤中加營養(yǎng)液,檢驗是否有進行新陳代謝的細胞存在;進行氣體交換實驗,即將火星土壤放入培養(yǎng)液中,然后分析其中氫、氮、氧、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成份的變化,檢驗是否有進行呼吸活動的微生物??上?,各項檢驗均不能證實火星上有生命存在。
我們知道,液態(tài)水是生命誕生和發(fā)展的前提條件。在地外行星和衛(wèi)星上,只要有液態(tài)水(包括與其近似的物質(zhì))存在,就可能有生命在發(fā)展,或正在孕育著生命。即使現(xiàn)在沒有液態(tài)水,而曾經(jīng)有過,則也可能有生命的化石等痕跡存在。因此,探測地外行星和衛(wèi)星上是否有液態(tài)水,或是否曾經(jīng)有過液態(tài)水,是探測地外生命的重要內(nèi)容。
在太陽系,地球的衛(wèi)星――月球從未有過液態(tài)水,因而不會有生命。除地球之外的8大行星,水星和金星離太陽太近,溫度很高,沒有水,是個干旱的世界;冥王星離太陽太遠,溫度很低,不可能有液態(tài)水存在。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為液體球,表面為水或液氫等,但它們巨大的質(zhì)量、稠密的大氣、巨大的氣壓,使目前的航天器還無法深入其中進行探測,是否有生命存在尚無法斷定。在它們的一些衛(wèi)星上則有生命存在的可能性。70年代科學家們根據(jù)先驅(qū)者10、先驅(qū)者11、旅行者1和旅行者2號4個探測器,在20世紀對它們的走馬觀花式的探測,推測木星的4顆大衛(wèi)星(木衛(wèi)一到木衛(wèi)四)的冰層下可能有液態(tài)水,土星的最大衛(wèi)星土衛(wèi)六表面可能有液氮等。經(jīng)過伽利略號探測器在90年代對木星系統(tǒng)的探測,找到木衛(wèi)二的冰層下有水的證據(jù)。正在奔向土星的卡西尼號探測器到時將放出子探測器惠更斯號到土衛(wèi)六上進行實地考察,以揭示土衛(wèi)六的生命之謎。
目前,人們對地外生命探測的興趣集中在火星,特別自1996年8月,美國航宇局科學家公布在來自火星的一塊隕石(ALH84001)中發(fā)現(xiàn)原始生命化石以后,已先后有“火星全球勘測者”、“火星開拓者”和“火星奧德賽”等探測器成功地飛向火星,或者繞火星飛行,或者降落在火星表面上進行探測。迄今已獲得一些火星上有水或曾經(jīng)有水的可喜資料。
根據(jù)“火星全球勘測者”拍攝的照片,已繪制出火星表面圖,在表面圖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奧林匹斯山等多處高山的上空有云塊。在相隔1火星年(687天)拍攝的火星北極極冠照片上,可以看到其上的水冰冰層有細微的變化。在其它一些照片上,多處顯示出曾經(jīng)有水流動的地形。目前,科學家已普遍認為,火星上曾經(jīng)有過大量的水,火星表面圖上的等高線痕跡,很可能就是過去海岸線的蹤跡 。過去的那些水,逃入太空的可能性很小,它們應該是潛入了地下。最近的探測,確實已發(fā)現(xiàn)在冰凍的火星地表下有液態(tài)水存在的證據(jù),甚至在夏天的赤道帶表面也有液態(tài)水存在。
“火星全球勘測者”上的磁強計,探測到火星南半球有磁場。在地球上,磁場使磁菌死后留下一串串念珠狀的磁鐵礦粒子。正是在那塊ALH84001隕石上發(fā)現(xiàn)有這種磁鐵礦結晶微粒,這證明火星上曾經(jīng)有過低級生命在發(fā)展。一些科學家認為,在特定的條件下,在火星地表下的液態(tài)水中,目前仍然有低級生命存在?;鹦潜砻娴募t褐色是氧化物形成的,所以火星表面上有大量的氧化物,如果地表下還有還原物的話,還原物與氧化物之間就會有電子交換,通過這種化學反應,可以合成細菌。這些細菌不需要陽光,利用還原物與氧化物之間電子交換的能量,吸收火星上大量存在的二氧化碳或甲烷,合成氨基酸等生物體所需要的物質(zhì)。
如果火星上真的有生命,除了“海盜”號探測器使用的那些方法,以及人上火星實地考察外,還有其它探測地外低級生命的方法嗎?
科學家已設想了許多探測地外生命的方法,并研制出一些儀器設備。現(xiàn)舉例如下。
細菌探測器。航天器攜帶的這種探測器在行星表面上軟著陸后,向地面伸出一支真空管,這根管子的頂端非常脆弱,一觸及地面就會破裂。與此同時,地面上的土壤就會被吸入真空管中,這些被吸入的土壤就是生命檢測實驗的樣品。將這些樣品放入事先準備好的細菌培養(yǎng)液中,如果土壤樣品中有細菌,它們就會在培養(yǎng)液中迅速生長繁殖。由于細菌的生長繁殖,培養(yǎng)液就會變渾濁,它的酸堿度(PH值)也會發(fā)生變化。用光束和光電管測出濁度,用PH電測裝置測出PH值,就可知道該行星上是否有生命存在。這種裝置是由沃爾夫?維斯尼克教授領導研 制的,所以又叫“沃爾夫行星取樣裝置”。
放射性同位素生化探測器。航天器攜帶這種探測器在行星表面著陸后,它會立即朝不同方向伸出三根數(shù)米長的粘性繩索。幾分鐘后,這些繩索按設計程序縮回,并將粘在繩索上的灰塵、土壤作為實驗樣品分別放入各種培養(yǎng)液中,其中一些培養(yǎng)液加有放射性同位素C14。如果實驗樣品中有微生物或別的什么生化實體,它們會因新陳代謝而放出二氧化碳氣體,這些氣體會沾染放射性。將這些氣體引入測量儀器,測量出它的放射性,就可知道該行星上是否有微生物存在。這種裝置又叫“格列弗”。非常有趣,這種裝置獲取實驗樣品的方法,非常類似穿山甲伸出又長又粘的舌頭誘食螞蟻的行為。
中醫(yī)學以為“神”是人體生命活動的主宰,而且亦是其外在一切的總體表現(xiàn)的總稱,現(xiàn)將人體的生理和心理活動及一切的外在表現(xiàn)都總歸為神的范疇[1]。中醫(yī)學對神概念的完善源于對生命的意識,神是與生命活動息息相關、不和分割的。因此,認識“神”的內(nèi)涵,對理解中醫(yī)學又更深層的意義。
1 神之所生
從文字發(fā)生學角度來看,“神”由“申”字演化而來[2],許慎在《說文解字?示部》曰:“神,天神引出萬物者也?!北磉_了神是和天地有關 ,與萬物有關的概念。徐灝在《說文解字箋》中說:“天地和萬物,物有主之者曰神?!敝嗅t(yī)學在發(fā)展過程中保留“神”神秘莫測以及萬物之主含義的同時,又賦予其主宰并反映生命活動,解釋生命現(xiàn)象和疾病發(fā)生的內(nèi)涵,由此產(chǎn)生了中醫(yī)學“神”的概念。
中醫(yī)學以生命活動中男女二者生殖之精結合的完成來描述神的產(chǎn)生,神是陰陽相互作用而產(chǎn)生的一種自然現(xiàn)象,是先天之精與后天之精相互作用而來的?!鹅`樞?本神》究其為“故生之來謂之精,兩精相搏謂之神?!薄鹅`樞?天年》說:“以母為基,以父為?J;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彼詾楦改缸鳛楦c衛(wèi)外功用,失去了神氣的就會死亡,獲得神氣的才能有生命[3]。神雖生來具有,然而之后的發(fā)展活動還是要依賴于后天的精微物質(zhì)充養(yǎng)。先天之精的豐盛再加上后天之精的充養(yǎng),這樣才能使人正常地發(fā)育發(fā)展,而人的發(fā)育發(fā)展也是神的基礎與容器?!秲?nèi)經(jīng)》里提到,“血者,神氣也”;“神者,正氣也”;“神者, 水谷之精氣也”等,我們通過這些記載認為“神”與氣、精、血等這些人體生命必要的物質(zhì)基礎有極其緊密的聯(lián)系,這樣就明確了神的的活動是有必然的物質(zhì)基礎。這樣就確立了神的來源,不是最早時候的單純概念性質(zhì),而發(fā)展成為實在有物的確實存在的更高層次的意識。
2 神之所主
2.1 心主神明
中醫(yī)學理論中有一個主流觀念認為心主神明,《內(nèi)經(jīng)》中有提到“心藏神”。同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記載有“心在志為喜”,“神”舍藏于心是人得以有生命的關鍵。心主要同過“主血脈”發(fā)揮其“舍神”的功能,進而又通過“神”來主宰人體各項活動?!额惤?jīng)?臟象類》也是指出心主管著神,同時又主管著人的精神意識,思維情感等的一系列的心理活動?!八匀挝镎咧^之心”這正是說明了神主宰的人類的認知和心理活動這整個完整過程歸結為心的功能。我們現(xiàn)在來看心主神這個觀點的發(fā)展,《內(nèi)經(jīng)》認為心主神這個概念包括了主宰生命活動(即廣義神)和主宰心理活動(即狹義神)兩個方面[4]。
2.2 腦主神明
在心主神明的大背景下,有人提出了“腦主神明”?!端貑?脈要精微論》記載:“頭者,精明之府”,《本草綱目》亦提出了“腦為元神之府”,與頭腦位居上端有一定的聯(lián)系?!夺t(yī)部全錄》也有記載:“諸陽之神奇氣,上會于頭,諸髓之精,上聚于腦,故頭為精髓神明之府?!标枤馔陷敳接陬^腦,精氣匯聚,便認為頭是精髓神明的居所?!端貑?脈要精微論》曰:“頭者,精明之府,”同時又說“頭傾視深,精神將奪矣”,這些都是明確的指出了腦的位置并且關于腦的生長發(fā)育,有了更明確的認識[5]。
3 神之所用
首先,《內(nèi)經(jīng)》運用“神”的理論來說明自然界所有一切事物變化的基本規(guī)律,其中也包括了與人類相關的自然運動變化?!端貑?天元紀大?》曰:“故物生謂之化,物極謂之變;陰陽不測謂之神;神用無方謂之圣?!标庩栕鳛樽匀唤绲姆▌t和規(guī)律,也是千變?nèi)f化的起源,同時是萬事萬物變化的綱領,更是生長毀滅的根本,而陰陽運動的變化由“神”來指代。其次,《內(nèi)經(jīng)》認為“神”是人類生命的主宰。《靈樞?天年》明確指出:“失神者死,得神者生”,“神”正常與否,極大程度的影響著人的生命活動,意味著一旦“神”失常,生命機能將喪失。所以,“神”決定著生命之存亡,是生命活動的主宰。再者,“神”還是重要的精神心理活動。神在人的認知,思維,感知覺,記憶,想象,人格方面和情感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城市 城市生命 生長發(fā)展
Abstract: The concern on urban development has already risen to a soft sciences altitude of civic culture and the urban spirit now. The city is no longer destroying the old and establishing the new, and not unfolds the technology and the modernity by the inorganic construction, substitutes for the urban individuality by the high speed world city integration, but treats the city as the soul organism, examine to the urban memory and the historical arrangement, thus derives one new idea - - city life. To set the humanities concern and the public interest in the chief position, ponders the urban person's spiritual needs, treats the urban development as an organic growth process.The city has its life.
Key Words:Urban, city life,growth development
一、城市生命的闡述及提出
對于城市生命概念的提出,源于近些年城市建設爆炸性的發(fā)展速度,以及由于缺乏規(guī)劃性指導而暴露出的諸多問題,如片面追求國際化而進行機械復制,導致城市的原有歷史文脈日薄西山,自然環(huán)境慘遭毀壞,千城一面等等。
城市是有生命的,城市問題不是用推土機解決掉那樣簡單。城市發(fā)展是諸多元素合力的結果,人文、歷史、政治、經(jīng)濟、自然條件等等因素長時間的作用使得城市呈現(xiàn)出“千城千面”的獨有氣韻與精神。而目前,中國所經(jīng)歷的高速的城市化的進程其規(guī)模之大,速度之快都是歷史上沒有先例的。城市改造和擴張采用單一模式進行毀壞性的重建,無疑將損傷城市原有氣韻,新城因缺乏歷史文脈的支撐而成為空中樓閣。片面強調(diào)建筑形式和功能化,而忽略了以人為本的建筑尺度和生長空間,缺乏人文的親和性和多樣性。
城市生命屬于軟科學的范疇,它是對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問題和人類生存困境的一種解決方式。城市經(jīng)濟的發(fā)展使人們生活水平不斷上升,但快節(jié)奏的生活導致人們越來越少溝通,人與人之間的疏離與隔閡日漸加深,競爭與挑戰(zhàn)、疲憊與厭倦加深了人們的緊張感與壓抑心理,精神生活維持在極低的水平線上,人們的心理問題已經(jīng)成為城市面臨的新課題。一座城市只提供鋼筋水泥搭建的住所,卻不能提供心靈上的歸宿感,那么必然走向了無生氣的機器森林。人成為被奴役的機器,整個城市彌漫著壓抑的情緒,消極與衰敗在所難免。
所以我們提出城市生命的概念,規(guī)范單一的城市經(jīng)營,杜絕以復制文化為主流的急功近利,將城市建設從商業(yè)利益至上的怪圈中解放出來,尊重城市的歷史,賦予城市足夠的空間,健康而有機的生長,讓城市真正實現(xiàn)為人服務,成為文化與歷史的象征。城市生命首先表現(xiàn)在城市的形成是一個過程,有時間、地點、人群、氣候等特色元素。是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發(fā)展狀態(tài),是運動的、生長的甚至毀滅的,是處于運動狀態(tài)的生命有機體和無機體的交織結合和變化。城市是人類積極向上和充滿希望的建設性產(chǎn)物。這就必然注定了城市是有生命的,如同人類對生命質(zhì)量的不斷提高要求一樣,城市生命會越來越美好,越來越豐富。讓城市與市民共生共長和諧發(fā)展。
二、城市生命對城市發(fā)展的重要意義
1.城市生命傳承城市文明
一個地方或一個城市的歷史遺存被稱作“生命之根”,倘若沒有這些原生態(tài)的歷史遺存,城市便失去了可以觸摸的“生命的根”。城市文明的存留,目的是為了人類的發(fā)展,如果簡單地僅僅專注發(fā)展和建設的速度,忽視了人文和自然的環(huán)境的營造,勢必失去城市中許多彌足珍貴的價值,使人類歸宿感嚴重缺失。
據(jù)考古發(fā)掘證實,我國從殷商時期起就筑造了較大型的城市。中國城市的繁榮史伴隨著殷商故都、春秋時期戰(zhàn)國的七雄等諸侯國,一直延續(xù)至秦、漢、隋、唐、宋、元、明、清代。其中唐代的長安城、洛陽城等因為昌盛的國力成為國際化的大都市。
在國外如古希臘、古羅馬及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等等都由一座座城市傳襲了其城市文化精神和城市生命符號。不論國內(nèi)還是國外,盡管歷經(jīng)戰(zhàn)爭、瘟疫和變遷等因素,但都或多或少地保留傳承了其文明特色和文化痕跡。從現(xiàn)代國際化大都市北京看到了滿清帝國、大明皇朝和元大都等歷史風韻,從埃及開羅感受到數(shù)千年前的金字塔和尼羅河水的泛濫。城市就是這樣伴隨著人類的成長而生長,伴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變化。
目前我國的城市建設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發(fā)展,城市面貌日異月新,以前與其說片面迎合全球城市化進程不斷推進的步伐,不如說經(jīng)濟能力的低下使人們沒有精力顧及更深層次的人性要求?,F(xiàn)在隨著經(jīng)濟實力的大幅度增長,建造城市已經(jīng)不成為首要關注的焦點,人們紛紛開始把眼光聚焦在如何建設城市這個問題上。我們提出城市生命的口號,以生命的觀點從根本上改變城市建設的盲區(qū),重點是把保護歷史文化遺產(chǎn)與開發(fā)文化旅游進行科學規(guī)劃有機結合,以人為本建設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城市環(huán)境和更加文明發(fā)達的健康城市肌體。
2.城市生命關愛城市建設
城市生命是城市建設的最高指導綱領,而具有“生命意識”也成為對一座城市的最高褒獎。城市生命的提出對城市建設起到關注、指導、監(jiān)督的作用。
眾所周知,城市建設服務的對象是人,建設城市的最終目的也是服務于大眾。城市生命包容了將城市服務于人的理念核心。城市建設永遠應該圍繞著“以人為本”的核心進行開展,旨在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質(zhì)量,一方面不斷滿足市民出行、居住、購物等以舒適度考量的便利硬件條件;另外,還要顧及日益增長的有關歸屬感、安全感、審美等精神需求。
每每提到“生命”兩字,總覺得沉甸甸的。盡管在常人眼中,“生命”不及生物學里描述的那樣具象,是人意識中一個平常的概念,可是當你環(huán)顧周圍,見到草木蔥郁的繁榮景象,盡顯生命的光輝,你也會禁不住一聲感嘆:生命是美麗的,生命是崇高的。
正因為生命的可貴,因而輕生的人是可恥的,又是可悲的。他們忘記了母親十月懷胎的艱辛,忘卻了一切社會責任,忘卻了他們留給親友的痛苦,忘卻了曾經(jīng)擁有的歡樂。一切的一切,都因生命的結束而就此終止了。幾星期前,我們小區(qū)就有一位婦女因一些瑣事帶來的不悅而縱身一躍,命喪黃泉。別人說她還有兩個未成年的孩子需要母愛和關懷。她經(jīng)商賺錢買的房子還未裝修,怎么可以那樣輕易地放棄生命的權利呢?“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司馬遷語)雖然也有無數(shù)英烈因革命而死,可是我們說他們是崇高的,因為他們換來了萬人的生,那才是生命的價值,不枉此生,這樣的死才可謂之“重于泰山”。尼·奧斯特洛夫斯基說:“只為家庭活著,這是禽獸的私心;只為一個人活著,這是卑鄙;只為自己活著,這是恥辱。”輕生的人無不為自己活著,這不正是一種恥辱嗎?
幾乎所有有作為的人都會說,人生命的價值在于奉獻。當你放眼宇宙,回望歲月長河,一定會感到人的生命是那樣渺小,就如夜空里劃過的流星,轉(zhuǎn)瞬即逝,但是,既然我們被賦予了生的權利,為何不好好地把握,去創(chuàng)造生命的輝煌和奇跡呢?!
你是否還記得歐·亨利的《最后的一片葉子》?被病魔糾纏的女孩已經(jīng)絕望了,可是經(jīng)歷了風吹雨打卻依然挺立在枝頭的常春藤葉給了她無限的希望。雖然這是老畫家畫上去的,可它恰恰換回了一個女孩的生命。
切莫輕易地褻瀆生命,沒有生命,理想是飄渺的,生活是虛無的,一切都不復存在,惟有尊重生命,才能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
關鍵詞: 愛 隱喻 認知
一、隱喻
認知語言學中的隱喻指人們用一種事物認識、理解、思考和表達另一事物的認知思維方式。在Lakoff和Johnson的“Metaphors We Live by”一書中,提出隱喻不僅是語言現(xiàn)象,而且是一種思維方式,是人類生存和認知的基本方式之一,它植根于語言、思維和文化中,在日常生活中是無處不在的。隱喻意義是“兩個類屬不同的語義場之間的語義映射”(I.A.Richards,1994),是“從一個認知域映射到另一個認知域”(cognitive mapping)的過程和結果。
人們往往參照我們熟知的、有形的、具體的概念來認識、對待無形的、抽象的、難以定義的概念,形成了不同概念之間相互關聯(lián)的認知方式,這樣能夠幫助人類更好更深入地認知外部世界和內(nèi)心世界。也就是說,隱喻是以語言為載體的思維現(xiàn)象,是人們表達思想的一種系統(tǒng)的方式。Lakoff和Johnson把概念隱喻分為三類:結構隱喻、方位隱喻和實體隱喻。
二、“愛”的隱喻
“愛”是一個無形的、難以定義的概念,人們往往參照有形的、熟知的概念來認知和理解它,具體有以下三種:
(一)結構隱喻
結構隱喻是Lakoff和Johnson(1980)所總結的一種最常見的隱喻類型。它指的是通過一個概念來建構另一個概念(如“人生”和“旅行”各自都是一個概念),這兩個概念的認知域自然是不同的,但它們的結構保持不變,即各自的構成成分存在著有規(guī)律的對應關系。它不僅是以具體事物的認知模式來認識和構造對其他事物的認知模式,而且將其整個認知模式的結構和內(nèi)部關系轉(zhuǎn)移,形成結構映射。但是由于不同的源范疇往往突出目標范疇的不同方面,所以一個目標范疇可以由多個源范疇隱喻。因此人們經(jīng)常用不同的事物、現(xiàn)象的概念來表達“愛”這個概念。
(1)愛是旅行
Lakoff有一個著名的隱喻Love is a journey(愛是旅行)。在這個隱喻中,“旅行”這個領域被映射到了“愛”這個領域。日常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聽到這樣的語句:
①愛情真是一條漫長的路。
②我們停滯不前。
③我們正處在十字路口。
④我們的愛情正一步步走向胡同。
我們可以從上面幾個隱喻找出相對應的東西:相愛的人是旅途中的旅行者,他們把“有情人終成眷屬”和共同的生活目標看作是將要到達的旅途目的地,愛情關系中出現(xiàn)的困難與旅行中所出現(xiàn)的困難相對。兩人從相識相知相戀到最后走到一起的整個過程就仿佛是一場旅行,過程中“關系沒有進展”、“面臨重要選擇”、“遇到困難”等情況就如同旅途中會“停滯不前”(例②)、“處在十字路口”(例③)、“走向胡同”(例④)等情況一樣。
(2)愛是戰(zhàn)爭
①他是我的情敵。
②你已經(jīng)攻到了她的最后防線。
③這個世界上沒有他攻不下的堡壘。
④她一定會成為我的俘虜。
人們把愛情比作戰(zhàn)爭,情場衍變?yōu)閼?zhàn)場。向心儀的人求愛是一場戰(zhàn)爭,被求愛的人經(jīng)常被看作是堡壘。如果兩位男士(女士)同時愛上了同一個女士(男士),這兩位男士(女士)就被對方稱為情敵(例①)。通常情況下,最終的結局是一方被打敗,另一方不斷進攻被求愛人的防線(例②)直至博取其芳心即攻下這個堡壘(例③),使其成為自己的俘虜(例④),取得愛情這場戰(zhàn)爭的成功。
(3)愛是高山
①愛高不可攀。
②這就是母愛,愛的峰巔。
③他的愛把我壓得喘不過氣來。
在這組例子中,我們可以看出人們把山的概念結構映射到“愛”上,山有高度,愛也有高度。山可以攀登,愛也可以,所以可以說“愛高不可攀”(例①)。山的構造有山峰,愛于是也就有了峰巔(例②)。山由土石構成,有很重的分量,愛也就有了重量,于是我們又說“他的愛把我壓得喘不過氣來”(例③)。
(4)愛是大海
①愛海滔滔,愛如潮水。
②他的愛深不可測。
③他心中的愛永遠不會枯竭。
④他胸中涌動著一股愛的暖流。
在這組例子中,人們則把海的概念結構投射到“愛”上。在認知過程中,人們把愛當成了海,一個人的愛可以像海一樣深不可測(例②),當一個人心中沒有愛的時候,人們就說他心中的愛就如同海一樣枯竭了(例③)。海中有暖流,于是人們認為愛也有暖流(例④),愛給人的感覺是溫暖的,所以人們用“暖流”而不是“寒流”來隱喻愛。
(5)愛是果實
①初戀是青澀的。
②他們之間的愛還沒有成熟。
③終于到了收獲愛的季節(jié)。
在這組例子里,人們則把果實的概念結構投射到“愛”上。由于果實有生長期,有成熟和不成熟之分,所以形容愛的時候,就用果實的這個特征,來形容愛發(fā)展到的某個階段,是青澀的(例①),成熟的還是不成熟的(例②)。當果實成熟的時候,我們收獲果實,于是我們又可以說收獲愛情(例③)。
(6)愛是火
①愛之火,在我倆的心中燃起。
②我無法熄滅對他的愛。
在這組例子里,人們則把火的概念結構投射到“愛”上。我們通常認為愛如同火一樣會燃燒(例①),讓人有激情,讓人感覺到溫暖。愛如同火一樣會熄滅,所以可以說“無法熄滅對他的愛”(例②)。這種“愛是火”的概念隱喻,生動地描述了愛充滿激情的這個特征。
(7)愛是雙棲偶居動物
①梁?;?。
②只羨鴛鴦不羨仙。
③在天愿為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
在漢語中,我們用一些一生不分離的雙棲偶居動物表示愛,像鴛鴦、蝴蝶、比翼鳥等等都可以。蝴蝶一般成雙成對地出現(xiàn)。鴛鴦這種鳥一生都成對生活,永不分離。比翼鳥僅一目一翼,雌雄須并翼飛行。用這些雙棲偶居動物表示“愛”,形容愛情中的兩人形影不離、幸福甜蜜。
(8)愛是緣分
在漢語中,受到佛教的影響,我們中國人有“愛是緣分”的概念隱喻。中國人相信在萬千人群中能夠遇見是一種緣分,相愛更是一種命定的天數(shù),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下面的例子很好地說明了這一隱喻: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
(二)方位隱喻
方位隱喻是指將具體空間概念投射于情緒、身體狀況、數(shù)量、社會地位等抽象的概念上,運用上下、內(nèi)外、前后、遠近、深淺、中心—邊緣等表達空間的概念來組織另一概念系統(tǒng)??臻g方位來源于人們共有的身體、物質(zhì)經(jīng)驗以及特定社會中形成的文化經(jīng)驗,是人們賴以生存的最基本概念。根據(jù)Lakoff和Johnson的隱喻理論,空間隱喻通過兩個階段得以形成。在第一階段,人們基于空間體驗形成空間概念;在第二階段,人們構建作為始源域的空間域和作為目標域的空間域的聯(lián)系,即心理相似性,從而形成空間隱喻意義。
“愛”作為一個抽象概念,原本不是空間中存在的現(xiàn)實物質(zhì),更沒有方位可言,但是人們在使用時,卻容易把它放在空間中進行表述,如:
①她的愛高高在上。
②我深深地愛著你。
③我們之間的愛很真。
說一個人的愛“高”(例①),是形容一個人的愛很難得到。這與人的經(jīng)驗有一定關系,由于地球引力的作用,人體向下運動時比較容易,而向上運動則比較困難,于是人們會把難以獲取的東西定位在很高的上方。說對一個人的愛“深”(例②),是形容愛的真切深刻,而不是膚淺鄙俗的。在例③中,說愛的位置處于我們兩個人之間,是因為愛,兩個人才想互相接近,于是人們在認知的概念中,認為愛的位置應該是處在兩個人之間的。
(三)本體隱喻
本體隱喻指將抽象、模糊的思想、情感、心理活動、事件、狀態(tài)等無形的概念視為有形的實體,從而對其指稱、量化和識別。這其中又可以分為三小類:實體和物質(zhì)隱喻、容器隱喻和擬人隱喻。
(1)實體和物質(zhì)隱喻
人類對物體的經(jīng)驗為我們將抽象的概念理解、表達為“實體”提供了物質(zhì)基礎,由此而派生出另一類隱喻——實體隱喻。在這類隱喻概念中,人們將抽象的和模糊的思想、感情、心理活動等無形的概念看做是具體的、有形的實體,因而可以對其進行指稱、量化、識別其特征及原因。
愛本來只是一種感覺,是一個很抽象的概念,很難用人們已經(jīng)掌握的詞庫里的一個準確的符號表達清楚,根據(jù)語言學中的經(jīng)濟原則,人們往往選擇已經(jīng)熟悉了或比較習慣的、熟知的語言單位來進行交際,所以只好用表達實物的概念來表達它。例如:
①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得更美好。
②我不能接受你的愛。
③把愛埋在心里。
④刀劍無情,愛亦如此。
在前兩個例句中,愛被視作可以被接受、被奉獻的具體的物體,而不是抽象的感覺。我們可以看出,愛已不是抽象的感覺,而是一個物體,我們可以把愛奉獻出來(例①),也可以接受別人的愛(例②),甚至當我們不想把愛表露出來讓別人知道的時候,還可以把它掩埋起來(例③)。例④中,愛則被形容成刀劍,像刀劍一樣無情,使人更容易體會被愛傷害時的感覺。
(2)容器隱喻
容器隱喻指將本體(不是容器的事物、視野、事件、行動、活動、心態(tài)、心境等)視為一種容器,使其有邊界、可量化、能進可出。容器這一概念無處不在,任何有自然邊界或者可以構想出邊界的空間都是容器。人體本身就是一個容器,有內(nèi)外之別,我們從外界攝取空氣、食物、水等等,同時將汗液體液排出體外。人們將這種概念投射于人體以外的其他物體,事件、狀態(tài)、行為、活動等都可隱喻概念化為容器,人或位居其中,或位居其外。
人們經(jīng)常把“愛”隱喻為一個容器,例如:他陷在愛中不可自拔。在這個例子中,人們把愛看做了一個容器,一不小心就會陷入其中而不能自拔。
事實上,結構隱喻、方位隱喻和本體隱喻這三種隱喻方式不是截然分離的,它們都有各自獨立的成分,但是也有很多互相交叉的成分,形成網(wǎng)狀結構,成為一個完整的體系。如在“他的愛深不可測”這句話中,我們既可以把它看做是結構隱喻(隱喻成海)中的一個例子,又可以把它看做是本體隱喻中的容器隱喻,因為海本身就可以看做是一個容器。
(3)擬人隱喻
擬人隱喻,是指賦予本體能動性,使得本來抽象的沒有生命的事物和人一樣具有生命。在人與自然界、社會相互作用的過程中,很多抽象概念除了具有和自然界的物體相似的特性外,還可以認為其具有人性,和人一樣具有生命。它們仿佛有自己的思維、判斷、感情和力量,像一個個活生生的生命體。例如:
愛能熔化世界上的堅冰,能凝固一切美好的回憶。
在這個例子中,“愛”不再是被動的、沒有生命的東西,變得具有能動性、有生命。
三、結語
當“愛”作為一個抽象的情感名詞剛剛出現(xiàn)的時候,人類語言中沒有足夠的詞匯去形容它,而情感又是抽象的難以表達的感覺,所以,為了便于理解和形象的表達,人們便以人體本身和人周圍的熟悉的、有形的、具體的實物為標準對其進行衡量,“愛”的隱喻由此而產(chǎn)生。因此,“愛”作為既有抽象意義又有生理體驗的情感,實質(zhì)上蘊涵著豐富的概念意義。
因此,我們可以說,隱喻不僅僅是一種語言現(xiàn)象,而且是一種認知現(xiàn)象,一種探索、描述、理解新事物的有力工具。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隱喻將在人類不斷豐富和擴展其知識概念系統(tǒng)中起著更加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束定芳.隱喻學研究[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
[2]王彩麗.修辭隱喻、認知隱喻和語法隱喻的關系探討[J].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學報,2004,(7).
[3]姚嬋莉.談三種隱喻觀的比較——修辭隱喻、認知隱喻和語法隱喻[J].湘潭大學學報,2005,(5).
[4]北京大學CCL語料庫http://.
[5]Lakoff(1987).Women,F(xiàn)ire and Dangerous Things: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6]Lakoff & Johnson(1980).Metaphors We Live by.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7]趙艷芳.認知語言學概論[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
[8]王寅.認知語言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7.
關鍵詞: 構式語法 雙及物構式 施事 接受者 受事
1.理論背景
近年來,在認知語言學研究的大背景下,構式語法研究得到長足的發(fā)展。構式語法學家從不同的角度研究構式,形成了不同的構式語法理論和研究范式。其中,這一理論的代表人Goldberg(2003:3)認為構式(construction)是語言中形式與語義的匹配體(form and meaning pairing)或形式與功能的匹配體(form and function pairing),雙及物構式(ditransitive construction)的形式為:Subj[V Obj1 Obj2]意義為:(有目的或?qū)嶋H的)轉(zhuǎn)移。據(jù)此,給予類雙及物構式的典型形式為SVNN,其中S為施事者,N為接受者N為受事者。
Goldberg(1995:4)對“構式”的定義為:
假如說C是一個獨立的句子,僅當且當C是一個形式(Fi)和意義(Si)的對映體,而且無論是形式或是意義的某些特征都不能完全從C這個構式的組成成分或另外的先前已有的句式推知構式語法的一個基本觀點是形式和意義的結合體,即使在具體的詞語缺席的情況下也具有與形式相應的意義和語用功能。也就是說,句式有其自身獨立于組成成分的整體意義,這個意義是無法從組成成分或另外的先前已有句式推導出來的,是“整體大予部分之和”,即“1+1>2”。構式具有不同于其組成成分的意義,這種意義不是組成成分含義的簡單相加。一個句子不是一堆句子成分的堆砌,而是一個“完形”(gestalt),即整體大于部分之和。在一個句式結構里,各成分意義的相加不一定能得出這一句式結構的整體意義。組成成分的意義固然對構式的整體意義的形成有很大影響,但構式的整體意義也制約著組成成分的意義(沈家煊,1999)。在構式語法的理論框架下,Goldberg將雙及物構式定義為:“...ditransitive construction to be associated directly with agent,patient and recipient roles.(雙及物構式與施事、受事、接受者直接關聯(lián)。)”這一定義從論元角度出發(fā),概括了雙及物構式的基本要素及其各要素之間的聯(lián)系。
2.給予類雙及物構式
2.1給予類動詞
根據(jù)徐盛桓(2001)的研究,能進入雙及物構式的英語給予類動詞大致分為三類:(1)具體轉(zhuǎn)移義動詞,具體轉(zhuǎn)移義動詞指物質(zhì)空間的給予類動詞,如:give,hand,send,cost等,GIVE是給予類動詞的典型代表,語義非常豐富。GIVE N1N2中N1一般指生命體,N2的原型指實物范疇,但是也能夠跨域隱喻隱申,指其他認知域的范疇,如指情緒和感受:“He gave me a shock/surprise.”也可以指表情,如:He gave her a smile.give是典型的給予動詞,因此它有很多的隱喻機會和引申意義。(2)隱喻轉(zhuǎn)移義動詞,此類動詞沒有顯性的給予義,主要是表示人際交流互動過程的動詞(徐盛桓,2001)。如:tell,teach,promise等;此類動詞沒有相應的“給予”含義,此類動詞主要構建抽象概念領域的轉(zhuǎn)移事件和具體框架內(nèi)的跨領域延伸。(3)附加轉(zhuǎn)移義動詞,如make,bake,paint。此類動詞沒有轉(zhuǎn)移含義,如:Pat sliced Chris a piece of pie.(Goldberg,2003:221)。
2.2“給予”類雙及物構式的構式義
構式語法認為,英語雙及物構式的中心意義是“施事(agent)通過某行為使受事(patient)向接受者(recipient)成功轉(zhuǎn)移”,雙及物構式的語義是一套以實體成功轉(zhuǎn)移到接受者為中心意義的關意義系統(tǒng),它具有語義的多義性(Goldberg,1995)。徐盛桓(2000)提出過分析語義的“名動互含”假設,認為動詞里的語義內(nèi)容也含有表事物的語義成分。根據(jù)這一假設,“給予”動作的語義內(nèi)容除含施事者外,必定含有另外兩個事物的語義成分:接受者和給予物。因此,施事者―動作―事物1(通常是人)―事物2(通常是給予物)就構成了“給予”行為的基本模式,成為表達“給予”動詞的基本語義內(nèi)容。
Goldberg(2003)認為雙及物的構式意義為:transfer(intended or actual)(主動的或?qū)嶋H的)轉(zhuǎn)移。所以我們可以將SVN1N2構式意義理解為施事者或主語(S)通過V的動作或行為讓N1擁有N2,換言之也體現(xiàn)為施事者的“給予”。
3.構式中論元的語義屬性
3.1施事的語義屬性
在給予類雙及物結構中,典型的施事應為有生命的、有主觀意志(volitional)的實體,這種主觀意志性會使受事者借由某種行為直接轉(zhuǎn)移至接受者。例如:
(1)Bob told Joe a story.
此小句應理解為Bob主動想告訴Joe一個故事,而不是在Bob給別人講故事的時候,Joe碰巧偷聽到。
(2)The rain bought us some time.
施事都不是有生命的實體,更不必說具有意志性了,但是,它們都合乎語法,有意義,其得以擴展和延伸的機制是隱喻和轉(zhuǎn)喻。
3.2接受者的語義屬性
典型的接受者是有生命的實體,如例句(3),但是非生命實體也可出現(xiàn)在此位置。
(3)I sent the library a book.
此句中,library可以轉(zhuǎn)喻成“經(jīng)營或管理圖書館的人”。受事語義屬性的這種延伸和擴展也是由隱喻和轉(zhuǎn)喻機制在起作用。另外,Langacker(1991)認為,在雙及物結構中,雙及物動詞后的接受者和受事之間必須存在事實的或潛在的所屬關系,例如:
(4)She gave the door a white coat.
其中接受者“門”雖然不是有生命的,但是如果我們關注接受者和受事之間的關系,就能看出“門”和“白色”之間有整體―局部關系,因此“門”可以通過隱喻解讀為“白色”的終屬。此外,接受者還必須具有一定的意愿性(willingness)。這種意愿可能主動,也可能是被動,接受者在轉(zhuǎn)移過程中可能獲益,也有可能得到損失,但至少接受者在整個轉(zhuǎn)移過程中很配合,要接受受事,才能確保轉(zhuǎn)移的實現(xiàn)。
3.3受事的語義屬性
在雙及物結構中,受事是受行為影響的有生命或無生命的實體(Biber,2000),典型的受事是非限定的物體(Langacker,1991),例如“He gave me a book.”中的a book。
隱喻和轉(zhuǎn)喻機制可以用來闡釋具有非典型受事的雙及物小句。例如:
(5)She taught John French.
French作為一門學科實際上是不能教的,所教的實際上是這門學科包含的知識或技能,在這里French和“法語這門學科包含的知識或技能”是一種轉(zhuǎn)指關系:用一個學科名來轉(zhuǎn)指其具體內(nèi)容。另外,受事的角色不能由代詞來填充,受事的選擇還要受雙及物動詞語義框架的限制,也就是說要考慮動詞的搭配能力和搭配關系。
4.結語
以Goldberg的構式語法為框架,本文從語義屬性方面對給予類雙及物構式進行了研究,但是構式語法仍然存在諸多不足,期待更多學者的不斷完善與探索。
參考文獻:
[1]Biber,D.,Johansson,S.,Leech,G.,Conrad,S.,F(xiàn)inegan,E.Longman Grammar of Spoken and Written English[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127.
[2]Goldberg,A.E.Constructions:A Construction Grammar approach to Argument Structure[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5,(1).
[3]Goldberg,A.E.Constructions:A new theoretical approach to language.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2003,(7):219-224.
[4]Goldberg,A.E.Constructions:A new theoretical approach to language[J].外國語,2003,(3):1-11.
[5]Goldberg,A.E.構式:論元結構的構式語法研究[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6]Langacker,R.W.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Descriptive Application:Vol.II[M].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1.
[7]高芳.徐盛桓.名動轉(zhuǎn)用與語用推理[J].外國語,2000.
[8]沈家煊.“在”字句和“給”字句[J].中國語文,1999,(2).
[9]徐盛桓.試論英漢雙及物構塊式[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1,(2).
[10]徐盛桓.試論英語雙及物構塊式[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1,(3).
1837年7月的一天,達爾文突然來了一陣靈感,他思索了一會兒,然后拿起筆在一本紅皮筆記本上畫下了一棵樹的草圖。
這不是一棵普通的樹,而是他用來說明不同物種在進化史上親緣關系的樹,被稱為“生命樹”;它展示了從一個物種是如何進化出許多分支物種的;它還指出各個物種在時間上出現(xiàn)的先后。達爾文認為生命樹反映了大自然的真實情況。
自那時起,生命樹成了理解生物進化的一個基本概念。在生命樹的最根部,是地球上所有生命的共同祖先,從這個祖先出發(fā),生長出一條粗壯的樹干,這條樹干向上生長的過程中不斷分叉;每一個分支代表一個物種;大多數(shù)分支最后走進了死胡同,它們所代表的物種已經(jīng)滅絕,但少數(shù)卻存活下來。所以生命樹是地球上現(xiàn)有以及曾經(jīng)出現(xiàn)過的生命的完整記錄,每一個物種,大到鯨魚,小到細菌,都可以在這棵樹上找到自己的位置。
在過去的150多年里,生物學家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不斷給這棵掛滿生命的巨樹添補細節(jié),以便把物種“盡收囊中”。這個目標看來幾乎伸手可及,但現(xiàn)在卻破滅了。因為有越來越多相反的證據(jù)表明,生命樹并不能反映大自然的真實情況,是一個需要拋棄的過時的概念。
分子生物學造了生命樹的反
那么發(fā)生了什么,事情竟然來了一百八十度的轉(zhuǎn)彎?在這場戲中唱主角的是DNA。1953年,DNA雙螺旋結構的發(fā)現(xiàn)為進化生物學開辟了新的前景。因為生命進化的歷史都寫在遺傳物質(zhì)上,我們只要讀出DNA序列以及其他生物分子譬如RNA和蛋白質(zhì),就能還原生命的進化歷程。早先,生物學家確信,分子生物學必將為達爾文的生命樹提供更有力的證明,在生命樹上越接近的物種,它們的DNA、RNA和蛋白質(zhì)應該越相似。
剛開始一切進展順利。最早能被測序的分子是RNA。1970年代,通過比較不同動物、植物以及微生物的RNA序列,分子生物學家開始更準確地畫出生命樹的藍圖,甚至還在其上添加了生物的一類重要分支——古菌,原先它們被錯誤地劃到了細菌的類別里。到1980年代中期,人們普遍樂觀地認為先進的分子技術將幫助我們完善這棵生命樹。
但到了1990年代早期,隨著生物學家可以對細菌和古菌的DNA進行測序,而不再只局限于它們的RNA,問題就來了。人們原以為,DNA測序的結果會支持以往通過RNA測序畫出的生命樹,有時候情況的確如此,但有時候卻不是。譬如RNA測序告訴我們,物種A比起物種C來在親緣上更接近物種B,但DNA測序的結果則恰恰相反。
產(chǎn)生矛盾的原因是達爾文關于生命樹的概念是錯的。達爾文假設生命樹上的各個物種只存在垂直的親緣關系,即后來物種的基因完全來自祖先物種的遺傳,但要是不同物種之間也在經(jīng)常地交換遺傳物質(zhì)或者說雜交呢?
事情的確如此:當需要確定細菌或古菌在生命樹上的位置時,只有假設它們曾經(jīng)與別的物種經(jīng)常性地交換遺傳物質(zhì)才能解釋清楚,有時候這種基因交換在種間跨度很大,這個過程我們叫“水平基因交換”。
最初人們假設“水平基因交換”只是個小角色,它所交換的基因無非決定生命的一些次要功能,但后來證明這一點錯了,生物的一些重要功能也來自水平基因交換。
從生命樹到生命網(wǎng)
于是,有科學家開始重新審視生命樹的概念。早在1993年有人提出,對于細菌和古菌,生命樹與其說是一棵樹,不如說是一張網(wǎng)。1999年,有人甚至聲稱生命的歷史并不能用一棵樹來代表,生命樹并不能反映大自然真實的情況。
這樣,科學家就生命樹是否正確的問題展開了激烈的爭論。許多人利用電腦繼續(xù)畫生命樹,另一些人則建議放棄。
2008年,德國海涅大學的生物學家為這場爭論提供了更有力的證據(jù)。他們調(diào)查了181種原核生物的近50萬個基因序列,發(fā)現(xiàn)80%的序列存在水平基因交換的跡象。
更讓人吃驚的是,水平基因交換還把“黑手”伸進了真核生物的領域:在由兩個原核生物,一個是細菌,另一個是古菌融合而成的真核生物中,種系關系看起來更像是一個環(huán),而不是一根樹枝。
生命樹還進一步被生物之間一種叫內(nèi)共生的關系所“玷污”??茖W家普遍認為,在真核生物進化的早期,曾經(jīng)吞入兩個原核生物,這兩個原核生物僥幸躲過被消化的危險,在它的體內(nèi)保留了下來,形成一種互利合作的共生關系;現(xiàn)在 則變成了真核生物體內(nèi)的細胞器:一個是細胞動力的來源——線粒體,另一個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葉綠體。而這些被吞噬的原核生物,把自己很大一部分基因貢獻給了宿主生物,形成雜合體基因。這就好比一個大單位吞并了一個小單位之后,為了集體的利益,不得不讓小單位的人也進入領導層參與管理一樣。更有甚者,兩個真核生物也會形成這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內(nèi)共生關系。
這種兩個物種基因共享的現(xiàn)象至今還在發(fā)生。大多數(shù)真核生物是單細胞生物,像阿米巴蟲、藻類等等。在它們身上,發(fā)生水平基因交換的頻率堪比細菌。它們之間的關系遠不是一棵樹所能表達的。
也許你會想,微生物之間發(fā)生基因交換跟我們有什么關系?畢竟我們所熟悉的生物,譬如動物和植物之間的關系都能用一顆樹來準確表達。
但是你要知道,生物學是關于所有生命的一門科學。微生物在地球上生活了至少38億年,而多細胞生物才出現(xiàn)6.3億年。而且即使在今天,細菌、藻類等單細胞生物也占地球上全部物種的90%以上,從個體數(shù)量來說,也遠超過多細胞生物。如果因多細胞生物的進化類似樹形,就斷言地球上所有生命之間的關系也是樹形,那顯然是以偏概全。生命樹不過是錯綜復雜的生命網(wǎng)的一個局部現(xiàn)象,就好比在一條曲線上截取一小段,看起來像直線一樣。
動植物的關系也不能用生命樹完全描述
更要命的是,即便動物和植物的進化也不能完全用生命樹來表示。例如,在植物的進化過程中,雜交就起到過非常重要的作用。生物學家經(jīng)過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近14%的現(xiàn)存植物是通過雜交產(chǎn)生的。
有些生物學家甚至確信,雜交也是動物進化的一個不可忽視的動力,并且至今還在發(fā)揮著作用。據(jù)調(diào)查,近10%的動物經(jīng)常性地與別的物種雜交,包括我們?nèi)祟?。比如有證據(jù)表明,早期的現(xiàn)代智人曾經(jīng)與我們已經(jīng)滅絕的近親直立人和尼安德特人進行過雜交。而且雜交也并不是破壞動物關系樹形結構的唯一因素,事實上,水平基因交換在動物身上也扮演著一個不小的角色。隨著多細胞生物基因測序的順利進行,人們在DNA上發(fā)現(xiàn)越來越多的“外來客”。比如2008年,美國得克薩斯州大學的科學家在包括老鼠、叢猴等8種動物身上發(fā)現(xiàn)一種特殊的DN段,而在包括人和大象等在內(nèi)的25種動物身上卻沒有。這說明這個片段是通過水平基因交換進入那8個物種的,媒介很可能是病毒、細菌或者寄生蟲。還有在幾年前,人們在一頭奶牛身上發(fā)現(xiàn)了蛇的DN段,也是一個例子。
在人身上,估計40%~50%的基因是通過以病毒為媒介的水平基因交換得來的,有的基因至今還發(fā)揮著重要的生理功能。在其他大型動物身上,大概也是類似的情況。
當然,沒有人說生命樹的概念在動物和植物的譜系中已經(jīng)毫無用處,事實上大約51%的多細胞生物之間的關系依然可以用生命樹來很好地描述。我們只是說,在整個地球生命的范圍內(nèi),達爾文的生命樹已不再適用。但生命樹倒了,并不意味著進化論錯了,只是說進化比達爾文原先想象的要復雜得多。
當然,有些生物學家的觀點更激進。他們把生命樹的倒掉視為即將來臨的一場生物學革命的開始:達爾文進化論中核心的“生存競爭”的觀念,應該讓位給由水平基因交換所揭示的“合作共生”的觀念。由此,我們的一些生物學基本觀念都要來一場大的轉(zhuǎn)變。
不管如何,生命樹的倒掉都是一件值得慶賀的事,因為這意味著我們對進化的認識躍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正視生命直面死亡
清晨,媽媽送多多上幼兒園,路過小區(qū)一幢樓房前,看到一戶人家正在吹吹打打辦喪事。多多問:“媽媽,他們在做什么?”多多媽回答說:“有一個老爺爺走了,大家送送他?!倍喽鄦枺骸澳菫槭裁匆枘??”多多媽媽說:“因為這樣爺爺走在路上就不孤單了啊”。多多應了一聲“哦”,似乎明白了,然后跟著媽媽去上幼兒園。下午放學回家,再一次經(jīng)過這戶人家時,多多突然想起早上那個問題,問:“媽媽,那個老爺爺回來了嗎?”多多媽一時語塞,不知道該怎樣回答。
這種情形在親子對話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當孩子問起關于“死亡是什么”的問題時,家長可以抓住時機對孩子進行“死亡教育”。進行“死亡教育”并不是讓孩子對死亡產(chǎn)生恐懼和心理陰影,而是通過“死亡教育”,讓孩子正確認識死亡,正視生命??梢愿⒆诱f,死亡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就和我們的出生一樣,死亡會在任何時間、地點發(fā)生。讓孩子知道并正視這個事實:每個生命的過程是有限的,而死亡是生命的終結,不可逆轉(zhuǎn)。除了正視生命和死亡,對孩子的生命安全教育也很重要,家長需要著重告訴孩子:生命只有一次,每個生命的誕生都很珍貴,每個生命都不可替代。所以我們要熱愛、珍惜自己的生命!
不同年齡的孩子對“死亡”有不一樣的理解
隨著孩子的成長,在不同的身心發(fā)展階段,孩子對“死亡”的理解不一樣,家長在對孩子進行“死亡教育”時應該遵循孩子的認知能力發(fā)展規(guī)律,找到適合的方法跟孩子談這個敏感的話題。瑞典心理學家皮亞杰提出兒童對死亡的理解能力與他們的認知發(fā)展緊密相關的模型,他把兒童對死亡的理解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0~2歲):這個階段的嬰幼兒沒有確切的死亡概念,認為死亡只有“在這里和不在這里”、“有和沒有”、“存在和消失”的區(qū)別,對于“死亡”,孩子有分離或者剝奪的情緒感受。在此階段,孩子最需要的是親密感,父母或者其他撫養(yǎng)者給予孩子持續(xù)性的身體接觸非常重要,比如說撫觸、擁抱。
第二階段(2~7歲):這個階段的幼兒認為死亡真實,生者和死者會分離,死者是不會動的。孩子對死亡會產(chǎn)生神奇的想法,例如想象出一些死亡的原因。他們對死亡所產(chǎn)生的焦慮是短暫的,但會一再發(fā)生。他們會對死者產(chǎn)生罪惡感(比如“他是因我不乖而死的”)。他們害怕被拋棄,認為死者是從一種存在方式轉(zhuǎn)換為另一種存在方式(比如變成了天使)。這個年紀的孩子需要持續(xù)性的身體接觸、重復的再保證和溫和的教導,直至成熟的死亡觀初步形成。
第三階段(7~11歲):這個階段的孩子對“死亡”有比較客觀地認知,認為死亡不可逆,死亡有內(nèi)外在的原因。他們對死亡的恐懼增加,認為死者仍然有生理機能,但死亡是最終的結局。死亡會發(fā)生在每個人身上,但只發(fā)生在老年的時候。他們對死亡的解釋開始具體化了。
第四階段(11歲以上):11歲以上年齡的青少年已經(jīng)具有與成人接近的認知能力,這個階段的孩子能把死亡理解為是整個生命過程的一部分,且具有個人的意義。認為死亡是最終的事情,死者已經(jīng)沒有生理機能。他們會對死亡感到焦慮。
讓孩子在儀式中理解生命的意義
高校心理教師劉振中在談到“死亡教育”這個問題時說,在遵循兒童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的原則下,家長可通過各種途徑開展死亡教育。比如,家長可結合兒童的親身經(jīng)驗談論死亡。兒童第一次接觸死亡概念,可能是看到家里的小寵物死亡,可能看到一次交通事故的新聞報道,也可能是家里老人過世。結合生活中的事實,跟孩子談“死亡”,能使孩子們對死亡的理解更直觀、更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