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2-11-23 11:47:48
序言:寫作是分享個人見解和探索未知領域的橋梁,我們?yōu)槟x了8篇的荷塘月色教案樣本,期待這些樣本能夠為您提供豐富的參考和啟發(fā),請盡情閱讀。
【關鍵詞】語文教學目標;設置;三對關系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教學目標是語文教學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是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教學系統(tǒng)的重要因素。我們深知,教學系統(tǒng)的各個因素之間是密切相關的。本文就意在探討教學目標的設置與其他幾個相關因素的關系及其處理。
一、“教”的目標與“學”的目標的關系
傳統(tǒng)教學論強調(diào)以教為中心,以教定學,注重教師的施教行為;而現(xiàn)代教學論主張以學定教,強調(diào)學生的動態(tài)生成。李鎮(zhèn)西老師執(zhí)教《荷塘月色》一文時開門見山地提出 “本單元的學習重點是整體感知,揣摩語言。揣摩語言,是在一定的語境中,如聯(lián)系中心意思,聯(lián)系上下文,對語言的深層次含義、感彩等,進行辨析、品味?!崩铈?zhèn)西老師對本文學習目標進行了恰切的定位,也因此師生在質疑解惑中生成了預設的教學目標。
可見“教”的目標在于定向,即規(guī)定教學中師生行為的性質和方向,是教學的起點;而“學”的目標則是定性,即學生預期的學習結果,是教學終點。這兩者是不可能完全一致的,“教”的目標要依據(jù)“學”的目標來設置,才能實現(xiàn)“教”與“學”的統(tǒng)一。
怎樣處理“教”的目標與“學”的目標之間的關系呢?設置語文教學目標時,教師必須依據(jù)學生的學習現(xiàn)狀,進行學情分析,然后確定學生的起點能力,進而運用維果茨基“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合理設置預期的學生學習結果。教師以預設目標為基礎,不斷地實現(xiàn)預設性目標,而且積極地促成生成性目標。這樣,教學目標就會在學習目標的“子集”中逐步擴大,從而無限地趨近于學習目標,實現(xiàn)教與學的統(tǒng)一。
二、課程目標與課堂目標的關系
教育部2003年頒布的《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用“積累?整合”、“感受?鑒賞”、“思考?領悟”、“應用?拓展”和“發(fā)現(xiàn)?創(chuàng)新”五組詞語概括了高中語文課程目標。為了踐行新課改,一位老師設計了《荷塘月色》教學目標:1.理解朱自清在文中表達的情感;2.鑒賞文中對荷塘景色的描寫;3. 體會朱自清的內(nèi)心情懷。從以上設計來看,“探究”“理解”“鑒賞”等詞語被運用到了課堂教學目標的陳述中。很顯然,這些詞語是語文課程標準中用來陳述課程總目標的。
語文教學目標是語文課程目標的具體化,在微觀上對語文教學操作活動應該達到的水平作出明確而具體的規(guī)定,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確定性、具體性和可行性。語文課程總目標旨在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是一種理論層面的總綱領,是較高層次的目標;而語文課堂教學目標是課程目標的具體化,是低層次的目標,是其中的一個個“零部件”。所以,語文課堂目標不等同于課程目標。
我們又怎樣處理課程目標與課堂目標的關系呢?設置教學目標時,教師要受到國家教委統(tǒng)一規(guī)定的課程目標的制約,沒有任意制定課程目標的自由,但在確定具體的教學目標時,又都有充分發(fā)揮作用的余地。在制定教學目標時一定要依據(jù)語文課程標準,心中有語文課程標準這一桿秤來作為標準。然而現(xiàn)實中課程目標與課堂教學目標之間有著一定的距離。所以要有目標層級意識,以高層次的課程標準為依據(jù),參照學段目標、學年目標和單元目標等,合理設置出具體的課堂教學目標。
三、三維目標與三類目標的關系
教育部于2001年6月在文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指出,課程與教學目標要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進行設計,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某教案如下設計《荷塘月色》三維目標:1.知識目標:鑒賞作者所描繪的荷塘月色的美景,揣摩語言,學習修辭手法的運用;2.能力目標:在教師恰當?shù)奶嵘龑?,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3.情感目標:體味作者彷徨苦悶的心境和向往自由美好生活的情懷。整個目標的闡述看似合乎邏輯,但這明顯的把“三維”當成了“三類”, 割裂了“三維”目標。事實上, 知識目標所謂“鑒賞荷塘月色美景”本身就包含了如何認識理解( 過程方法) 及作者情懷(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
可見“三維”目標之間的關系,不是并列關系,也非交叉關系。它們是一體“三維”的,任何一維必然會與另外兩維有關系。知識與能力目標往往是顯性的, 但同時又附著“過程方法”目標與“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只是后二維往往是隱性的?!叭S”目標是以知識、能力目標為核心的,其他兩維是可以由它負載的。運用知識解決問題( 能力) 寓于具體過程中,具體過程中又需要方法的指導與幫助,而這一過程中總是有態(tài)度、情感相隨始終。所以不能簡單地把三維目標看作是三類目標或者三個目標。
設置教學目標時,對“三維”目標之間關系的處理尤為重要。按照布魯姆的教育目標分類理論和加涅的學習結果分類理論,可以分類別、分層次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進行設計??稍诰唧w地設置中,還要根據(jù)具體的教學內(nèi)容(閱讀、寫作或者口語交際等),有所側重地平衡三個維度,從而合理地設置出三維立體式的教學目標。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目標導向教學越來越重要。設置科學、合理、高效的課堂教學目標尤為關鍵。因此,在設置教學目標時,一定要處理好“教”與“學”的目標的關系、課程目標與課堂目標的關系以及三維目標與三類目標的關系。這需要教師的汗水與智慧。也許會經(jīng)歷寒冬的艱難,但卻可以帶給學生們一個明媚的春天。
參考文獻
[1]何更生.新課程語文怎么教[M].合肥:安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01).
[2]沈海紅.初中語文教學目標設置的困惑與思考[J].語文學
刊,2013(10).
[3]羅祖兵.課堂境遇與教學生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
社,2012(04).
[4]何更生,等.語文學習與教學設計(中學卷) [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04).
[5]曹茂昌.語文教學目標設置的幾個誤區(qū)[J].中學語文教
關鍵詞:高中語文;人文教育;以人為本
語文學科兼具工具性、人文性,而受應試教育的鉗制,教師注重學生識字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而對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審美情趣、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等培養(yǎng)視而不見,人文性未能受到應有的重視。教師應樹立生本理念,在分析學情的基礎上擬定目標、選擇內(nèi)容,讓學生受到思想的教育、情感的熏陶、人文的關懷。
一、在分析學情的基礎上擬定目標
部分教師不考慮學生實際,從網(wǎng)上、教參上生搬硬套教學目標,致使教師的傳授與學生的理解之間不銜接、作品內(nèi)容與學生需求之間出現(xiàn)不平衡。教師要樹立生本理念,從知識與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等三個維度設計目標。以下以《荷塘月色》為例,對三維目標的設定做具體分析:《荷塘月色》是現(xiàn)代抒情散文,含蓄委婉地抒寫了作者面對家庭的紛擾、倫理的重負、前途的悵惘,對現(xiàn)實不滿想逃避重獲精神的自由,荷塘月色下的片刻逍遙無法趕走一個人的孤寂。在此基礎上,教者設計三維目標如下:知識與能力:理解文意,概括出鑒賞意境美的方法。過程與方法:通過研讀課文、活動體驗、鑒賞文本,開展個性化閱讀,對自己的結論作出合理的解釋。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正確評價作者流露出的“不平靜”的心情。
二、在教學統(tǒng)一的基礎上確定內(nèi)容
在傳統(tǒng)文言文教學中,教師沒有將工具與人文統(tǒng)一起來,出現(xiàn)言、文彼此割裂的現(xiàn)象,學生僵化、被動地接受知識,缺少思考、沒有想象,以致喪失了學習興趣,夯實學生語文基礎也無異于空中樓閣。教師要發(fā)掘學力,將“教”與“學”有機統(tǒng)一起來,從學生的視角確定教學內(nèi)容。(1)改教案為學案。長期以來,應試觀念根深蒂固,教師單向傳輸知識,學生習慣于被動接受,“學力”逐漸消失。教師要通過設計學案,讓學生通過課前預習掌握字詞,把握文言文的興趣點、困惑點,以便教師在課堂調(diào)整學習內(nèi)容,進行合理取舍。(2)感受歷史與現(xiàn)實的碰撞。文言文所寫作年代久遠,背景復雜,通假字、古今異義等對學生來說都是一個學習障礙。教師要設計教學情境,用現(xiàn)代的語言去解說文言文,讓歷史與現(xiàn)實融合,讓學生感受到國學就在身邊。如在《師說》中,“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而以儒家文化為核心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歷事主張,“尊卑有別,長幼有序?!碑攦煞N思想出現(xiàn)碰撞時,教師引導學生取古人思想中的精華,去其糟粕。(3)鼓勵學生參與研究性學習活動。高中課時壓力大,許多選修課程的學習無法在課堂上完成,教師可引導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選擇感興趣的主題,通過獨立思考、小組合作疏通字詞,解決疑難困惑,并寫出自己的感悟。
三、在關注生成的基礎上使用媒體
多媒體集文字、聲音、圖片、視頻于一體,能變枯燥為形象具體,讓學生產(chǎn)生直觀的感受,具有其它教學媒體無法比擬的優(yōu)勢,倍受師生的青睞。但多媒體也是一把“雙刃劍”,若使用不當,也會影響教學成效。(1)重媒體輕交流。教師困囿于課件,亦步亦趨地跟從于課件,不敢越雷池半步,淪為課件的“操作員”,忽視了師生的對話交流、情感溝通,忽視了學生的學習需求,以致語文課堂人文性缺失。多媒體只明教學的一種輔助手段而已,絕非課堂的主角,教師應注重師生對話、生生交流,不局限于“預設”,引導學生在交流中促進“動態(tài)生成”。(2)注重知識的灌輸。豐富的圖片、動聽的音樂為語文課堂增色不少,也為課堂教學節(jié)省了大量時間,提高了教學效率。但部分教師喜歡運用大量素材開展教學活動,學生疲于應付,沒有思考的時間、想象的空間,這無異于由“人灌”走向“機灌”。其實,無論是素材的選擇、媒體的運用都要服務于教學,都要以“學”為中心,以激發(fā)學趣、激發(fā)潛能為根本目的。
四、讓語文與生活牽手同行
生活為語文教學提供了源頭活水,語文教學須根植于生活的土壤,才會生長得枝繁葉茂。教師要加強語文與生活的聯(lián)系,架設語文與生活之間的橋梁,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內(nèi)容,使其情感受到熏陶,思想受到教育,品質受到陶冶。如在《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教學中,學生無法走進盲人的世界,體驗對光明的渴望,對光明的奢求,教師讓學生蒙眼摸黑,或想象一下,在停電的時候感受屋子里的情況,感受到在黑暗中生活之艱難。學生通過感受、討論、交流中感受作者與殘疾斗爭中表現(xiàn)出的堅強不屈與積極樂觀。
五、開展多元的評價體系
【論文摘要】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現(xiàn)代教育技術在教學中被廣泛運用,它可以促進學生智能發(fā)展,提高教學質量,還能更好地適應學生的個別差異和不同水平,能增進教學效率,擴大教學規(guī)模。在新的世紀里,面對信息時代知識經(jīng)濟的崛起,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以計算機為核心的現(xiàn)代教育技術在教育信心領域中的應用,已成為衡量教育現(xiàn)代化水平的一個重要標志。為此,我們要認真探索一下現(xiàn)代教育技術應用于語文教學的基本特點、基本模式,充分利用現(xiàn)有教學環(huán)境和教學媒體進行各種形式的教學嘗試,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和諧、輕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發(fā)展學生的個性和創(chuàng)新精神。
1 現(xiàn)代教育技術應用于教學的基本特點
現(xiàn)代教育技術在教學中廣泛應用,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僅要求教師要有高深的專業(yè)知識、豐富的教學經(jīng)驗和較高的教學水平,還要有現(xiàn)代教育的思想和技術,要掌握計算機、多媒體、網(wǎng)絡教學的有關知識和運用現(xiàn)代教育手段和方法的能力。它具有以下三個基本特點:
1.1教學手段的先進性大量的現(xiàn)代化教學媒體取代了傳統(tǒng)的“黑板+粉筆”的模式,尤其是多媒體計算機和網(wǎng)絡系統(tǒng)進入教學領域,使教學效率和效果大大提高。對能力不同的學生能夠因材施教,實行個別化學習。而且通過CAI課件教學,可以通過仿真和模擬所創(chuàng)造的情境進行仿真學習,使學生在人機交互過程中形成一種真實感,從而也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1.2教學模式的多樣化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介入改變了教育一人講,學生被動聽的單一教學方式,學生可以通過多媒體網(wǎng)絡進行個別化學習,可以對提供的問題,練習題進行自主性學習。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的需要采取不同的教學形式和方法。同時,教師和學生的地位也發(fā)生了變化,教師將從課堂上的主角變?yōu)閷W習的組織者、促進者,學生成為知識的獲得者與建構者。
1.3教學內(nèi)容的豐富性現(xiàn)代通訊技術和多媒體技術使教學形式多樣、內(nèi)容豐富、效果顯著。教科書將被視聽教材及各種學習軟件所代替,“教材”應改名為“學材”,要教東西更多,但很多以前必須課堂講授的東西,已逐步轉為由學生參與或自主學習中獲得,課堂上以培養(yǎng)學
生的學習能力和感悟能力為主。
2 現(xiàn)代教育技術應用于教學的基本模式
2.1多媒體演示教學模式是指利用多媒體計算機與其他教學媒體有機組合起來進行教學的形式。這種教學模式主要通過投影、多媒體課件、電子教案的演示來配合課堂教學,使教學內(nèi)容形象、直觀、新穎,易于師生感情交流,及時反饋、引導,從而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和效果。多媒體課堂演示教學既使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優(yōu)勢得以發(fā)揚,又彌補了傳統(tǒng)教學媒體的不足,使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與現(xiàn)代教學媒體相輔相成、取長補短、相得益彰。在使用時,要認真研究如下問題:怎樣設計教師的課堂活動,使教師真正發(fā)揮“主導”作用;怎樣利用多媒體的優(yōu)勢,設計學生的參與活動,使學生成為課堂學習中真正的“主體”;如何根據(jù)多媒體的特點,設計有助于學生思考、探索的助教型課件和電子教案。
2.2多媒體自主化學習教學模式是指多媒體網(wǎng)絡教室或者開放式CAI教室,利用系統(tǒng)的多媒體CAI課件個別地、通過人機交互方式進行系統(tǒng)學習的形式。這種方式的學習過程具有如下特點:學生接受多媒體信息的刺激;學生以人機交互方式參與學習;學生在超媒體結構的環(huán)境下進行學習;學生主要依賴教學系統(tǒng)本身的指導和導航系統(tǒng)進行學習。這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在這種教學模式中,教師的工作主要體現(xiàn)在為學生編制學習軟件,或者通過教學軟件的設計來間接控制教學過程。
3 現(xiàn)代教育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實踐
3.1對于“多媒體演示教學模式”的應用我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fā)揮投影儀的作用。上課前,認真?zhèn)浜谜n,將每堂課要檢查的注音釋詞或要討論的問題等先打印出來,再修飾一番,有的還涂上一顏色。上課講到這些內(nèi)容時,就用投影儀投射出來,一是節(jié)省了上課很多板書時間,無形中擴大了一堂課的教學時間;二是因為是打印在電腦上而不是手寫,投射出來后,效果極佳,規(guī)范端正、整齊清楚,學生就像在看印刷教材一樣,很受歡迎。學生的注意力極易不集中,上課時一味地講,難于將學生吸引住。我抓住學生對VCD光盤表現(xiàn)出極大興趣這種情況,在教學時,講解完一個內(nèi)容后,就放與這個內(nèi)容相關或相同的VCD光盤給學生看,加深學生對這個問題的認識,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它。如上《荷塘月色》時學習完文中蘊藏的感情思想后放《荷塘月色》的VCD光盤,在聲、形、色為一體的畫面中更好地理解它的復雜的思想感情。當然,播放VCD光盤時我特別注意時間的控制,因為如果時間太長,學生興趣點轉移,容易疲勞,就達不到應有的教學效果。我一般采用“講、放”結合的方法,講一段,放一段,有張有弛,充分激發(fā)學生的興奮點。
3.2對于“多媒體個別化自主學習教學模式”的應用我采用內(nèi)容——目標——媒體三維選擇模型,設計好[目錄]、[讀書筆記]、[錄音]、[資料檢索]、[學習導航]、[操作指南]、[媒體庫]、[退出]、[學習指導]等項內(nèi)容,又設計了[導語]、[朗讀]、[作者]、[小結]、[擴展]、[訓練]等子項內(nèi)容,讓學生自己操作,自主學習。
3.3對于“計算機情境虛擬教學模式”的應用如講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一課時,我設計情境虛擬教學課件,將夏秋的景物為背景,旁白美女蛇的故事,讓學生進入魯迅筆下的“我”的樂園,接著顯示冬天百草園的景致,讓學生自己設計出拍雪人和捕鳥的情景場面,這樣在情景虛擬中進行了個別化學習,其樂無窮,學生越做越有意思。整個教學過程都在輕松、愉快、和諧的環(huán)境中進行。
4 參考文獻
一、前言
“假如說語文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的話,那么語文課堂導入則更是藝術中的藝術?!盵1]正所謂“未成曲調(diào)先有情”,一堂高效的語文課,有效的導入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教師不想辦法使學生產(chǎn)生情緒高昂的智力振奮的內(nèi)心狀態(tài),就急于傳授知識,那么這種知識只能使人產(chǎn)生冷漠的態(tài)度,而給不動感情的腦力勞動帶來疲勞?!盵2]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運用多種導入手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去參與教學過程,讓導入為一堂精彩的語文課做好開路先鋒。常言道:“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币欢尉实膶氩粌H要能緊緊圍繞教學目標,緊扣教學重點和難點,更要能扣住學生的心弦,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散發(fā)學生的思維,喚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從而使整個課堂氣氛變得更加的輕松和活躍,讓學生的學習效率得到有效地提高。因此,筆者針對中學語文課堂導入中存在的問題,探索中學語文課堂有效導入的途徑和策略。
二、課堂導入及其特點
(一)課堂導入
“導”者,引導,開導,疏通之意;“入”者,由外至內(nèi),進入也。課文的“導入”,顧名思義就是通過一定的引導、疏通,讓學生能進入文本,品讀課文,從而達到“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感情,培養(yǎng)學生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的目的。課堂導入,一般指的是在新課剛開始到正式進入新課內(nèi)容前,教師和學生所有教學活動的一個總稱。其作為課堂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具體指的是在進入新的教學內(nèi)容前,教師采用各種各樣的教學手段,引導學生進入正式的學習狀態(tài)的教學行為。課堂導入起著從舊知識到新知識的鋪墊作用,使新舊知識在邏輯上能夠有效的銜接。正如艾賓浩斯在《論記憶》一書中說過:“保持和復現(xiàn),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有關的心理活動的第一次出現(xiàn)的注意和興趣的強度。”所以導入這一環(huán)節(jié)如果抓得好,能使學生快速地建立起知識上的聯(lián)系,明確學習的目的,激發(fā)學習的興趣,同時也能讓學生的情感快速地進入到教學目的所需要的境界,使他們的注意力也集中到課本需要解決的重點、難點上,并讓學生學習的有效性得到提高,指導學生嫻熟地掌握知識和形成技能,培養(yǎng)他們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給他們以美的享受和感染力。
(二)課堂導入的特點
課堂導入是教學過程的第一個環(huán)節(jié),被譽為課堂教學交響樂的序曲,雖然它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所占的比例不大,但其所起的作用則是不可小覷的,甚至還會影響到一堂課的成敗。導入的地位不可輕視,它作為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的特殊部分也有著自己自身的一些特點。
1.導入要緊緊抓住教學的內(nèi)容
良好的課堂導入,其內(nèi)容和形式都應該與所教學的內(nèi)容有著密切的甚至是直接的關系,不僅僅是在人、事、物上的相關,也包括場景與情緒的相似。如果導入與文本能夠有效銜接的話,則有利于保持整個課堂教學的完整性,加深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如果僅僅只注重課堂導入的趣味性,而忽視切題的主要任務,為導入而導入,結果只能使導入與教學內(nèi)容相脫節(jié),導致語文性與教學性蕩然無存。因此,一堂精彩語文課的有效導入既要有趣味性,又不能脫離教學目標,同時還要保證語文性與教學性。
2.導入應短小精悍
雖然課堂導入的作用很大,但它畢竟不是整個課堂教學過程的主體,它在課堂教學中所占的時間比例相對來說是比較低的。如果對課堂導入的時間不加控制,任意占用課堂教學時間,即使是最好的導入都會削弱主體內(nèi)容,從而導致課堂教學的失敗。因此,真正精彩的課堂導入,不需要教師過多地去表現(xiàn),也不需要長篇大論,而是應該短小精悍,言簡意賅,有的時候甚至是一兩句恰當?shù)难哉Z,就能增添一堂課的風采。
3.導入應有多種形式
課堂導入的形式要別具一格,豐富多彩,要因教材而異,根據(jù)不同類型的課文需要采用靈活多變的展現(xiàn)形式。若是長時間地只采用一種形式,久而久之,學生就會感到厭倦,這樣就不能很好地發(fā)揮導入的作用。因此,針對不同的學生、不同的文本和不同的要求需要設計不同的導入,這樣才能切實提高語文課堂導入的有效性,提高整堂課的課堂效率。
4.教師是導入的主體
新課程要求語文課堂教學要讓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充分地發(fā)揮,但這并不意味著教師的作用就無足輕重了。因為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xiàn),需要通過教師充分發(fā)揮主導作用來保證,而教師的主導作用則典型地體現(xiàn)在課堂的導入這一環(huán)節(jié)上。我們看到,一堂精彩的語文課,學生無論表現(xiàn)得多么出彩,其導入大部分都是由老師來掌控的,因此,也就不能忽視教師在課堂導入這一環(huán)節(jié)中的主體地位。
三、如何在中學語文課堂進行有效導入
(一)當前中學語文課堂導入中存在的問題
1.喧賓奪主,不分主次
每堂語文課都應該有其明確的教學目標,有的可能偏重于知識性或工具性的把握,有的可能偏重于過程性或體驗性的嘗試,有的可能偏重于情感性或感受性的體悟。作為教師,在課堂導入的時候,應該圍繞教學目標,有效地把課文的重點突顯出來。有些老師為了導入而導入,沒有把導入和明確的教學目標相結合。如,一位老師教學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時,她先讓學生欣賞許多荷塘美景,然后自己大段大段地描述世界各地的美景。一張張幻燈片過后,學生看得高興,課堂氣氛很熱烈,可學生都在忙著討論自己所見的美景了,教師不僅花了很大的精力才將他們拉入課文教學中來,而且還偏離了教學主題。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寫于1927年,當時形勢突變,時局動蕩,因而他“心里像一團亂麻,也可以說是一團火”,所以開篇就寫出了“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這一關涉全篇的句子?!邦H不寧靜”,不僅提示了作者靈魂深處的矛盾與苦悶,交代了去荷塘尋求解脫的緣由,更為后文書寫那種淡淡的喜悅與哀愁作了鋪墊。作者何以“頗不寧靜”?一句話,國事所使,社會矛盾所致。教師如果能從這句話導入課文,無疑就等于交給了學生一把開啟作品情感之門的鑰匙,學生就能自然而然地感悟出朱先生那種憂以天下、樂以國家的火熱情懷和高潔人格。
2.矯揉造作,無病
教師設計導語的目的是想借助導語創(chuàng)設一定的氣氛,或介紹與教學內(nèi)容相關的知識。有的老師卻做一些矯情的開場白,侃侃而談大道理。這種演說式的長篇大論花費了教師不少功夫,學生卻聽得暈頭轉向,不能一下明白教師的目的何在,更不能迅速進入學習情境。如,有老師在教學人教版七年級上冊《人生寓言》時,侃侃而談人生哲理,語言缺乏啟發(fā)性,學生聽得索然無味,自然對教學內(nèi)容就漸漸失去了興趣。
3.過分地去追求個性化的特點
教師過分地去追求個性化,容易背離導入的目的。有的教師在導入時過分地夸大自己的作用,把導入變成了個人的展示舞臺,學生看得歡快,但是對理解課文的內(nèi)容無益;有的教師教學風格比較開放,尤其喜歡跟學生開玩笑、賣關子,故弄玄虛,讓學生不知所云,導致課堂效率低下;有的老師喜歡搜集一些奇聞軼事,以展示自己學識的“淵博”,學生們聽得很開心,以至于長時間地沉浸在這些奇聞軼事里,而教師則需要花很長的時間和精力重新將他們拉回到課堂中。
(二)有效導入應遵循的基本原則
1.鮮明的針對性
導入的設計要能夠做到“有的放矢”,要與教學的內(nèi)容、教學的重點以及學生的心理特點保持高度的統(tǒng)一。同時,導入要有準確的針對性、指向性,這樣才能為有效的課堂教學提供必要的前提條件,才能讓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nèi)了解教師所要教學的內(nèi)容,進入學習狀態(tài)。
2.巧妙的預設性
導入的設計要能起到為教學過程做鋪墊的作用,要有目的地去指引學生使用舊知識,激發(fā)已有的情感去體驗和學習新的知識,要快速開啟學生的學習思維,實現(xiàn)其知識的遷移。
3.一致的連貫性
導入的設計與下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的連接要做到自然貫通、不露痕跡,不能牽強附會、生搬硬套。否則會誤導學生的認知,使他們的學習遠離正常的軌道。導入不能保持連貫性,容易分散學生的注意力,降低教學效率,從而影響整個教學的質量。
4.清晰的簡明性
導入的設計要做到言簡意賅,在時間上有“度”,這也是符合導入的基本特點的。如果要想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完成承上啟下、點睛顯旨的任務,那就絕對不能拖泥帶水,喋喋不休,造成課堂時間的浪費。否則會導致導入無效,以致降低課堂效率。
5.必要的靈活性
教學過程不可能是按部就班,一成不變的。教無定法。如果教師在教學新課時依據(jù)教案一字不差地表述出來,效果會差強人意。如果碰到了可變因素,還是照本宣科地導入,學生聽起來會感到生硬不自然。教師像演員在背臺詞,師生之間在情感上缺乏交流,學生的注意力、興奮點雖然集中在教師的自我表演上,但沒有很好地轉移并維系在教學內(nèi)容上,愣神之間,學生錯過了老師導入的目的,造成“旁生枝節(jié)”的失誤。還有的教師忽視了與學生的互動,不能依據(jù)課堂情境的變化做口語加工,靈活適當?shù)丶右哉{(diào)整,使教案活起來。這種導入,盡管在依據(jù)教案有序進行,但其功能與作用卻被大大地削弱了。
四、結語
語文課堂教學的導入是整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個成功的教學導入不僅可以為學生進入新課提供必要的相關信息準備,還可以拓展學生的視野,引起學生對問題的深入思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喚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從而使整個課堂氣氛變得更加的輕松和活躍。
注釋:
關鍵詞:語文 教學 措施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4)02-0150-01
語文新課程,就像一縷春風,給教育帶來了春天,芳草青青,花紅柳綠。語文教師也同樣感到清新的空氣撲面而來,新課程在為語文教師開創(chuàng)新天地的同時,也給語文教師的教學提出了挑戰(zhàn),如何突破傳統(tǒng)的教學瓶頸,活躍教學的課堂氣氛,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是擺在每一個執(zhí)教者面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面對課改必須更新觀念
當前,面對語文新課程、新教材的實施,要想真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沒有必要的觀念更新,課程改革是難以實現(xiàn)的,因此教師必須適應時代要求,更新觀念。在實施課堂教學時,不能僅僅滿足于將書本上的有限知識傳授給學生,而且要根據(jù)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年齡特點來認真研究,探討課堂教學的方式、方法。要從學生全面發(fā)展的目標出發(fā)來組織和實施自己的課堂教學,在傳授多種科學文化知識的同時,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實現(xiàn)“以德治校”。同時還要改變對學生的傳統(tǒng)看法,要遵循教育活動的規(guī)律,充分注意學生的“差異性”、“潛在性”,努力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課改要求新時代的教師能夠教育各種類型的學生,并使他們各自的特長都充分得到發(fā)揮。這就要求教師必須終生學習,只有這樣才會“與時俱進”,適應課程改革帶來的種種新問題的挑戰(zhàn)。
二、面對課改必須創(chuàng)新教案
既然教案是備課的結果,寫教案是教師整理教學思想,使之條理化、系統(tǒng)化的方法,那么,不同的備課過程,理應產(chǎn)生不同的教案。所以,不同的課型、不同教師的教案理應有所不同,不能作統(tǒng)一要求。從詳略的角度來說,理應從教學實際考慮,該詳則詳,該略則略。以現(xiàn)行中學語文教材為例,單元中教讀課文是帶動學生學習其他課文的,為了全面反映教學過程,還是寫詳案為好;自讀課文,重點是啟發(fā)學生自學,促進學生思考,這類課文就可以寫簡案。以不同的教師為例,教師對教材的熟悉程度不同,教案的詳略也應有所不同。老手(不是“老教師”)的教學思想大體上已有條理和系統(tǒng),但事物在不斷發(fā)展,情況在不斷變化,具體到某些細節(jié)仍需做調(diào)整和整理,這樣寫寫簡案未嘗不可;新手(不是“新教師”)經(jīng)驗不足,教學思想的條理化、系統(tǒng)化不明朗,需要加強整理,再者新手改進教法、總結經(jīng)驗也要以教案作依據(jù),所以寫詳案好處很多。所以,新手和老手的教案可以有不同的個性。
語文具有強烈的人文性,所以語文教學不僅要重視知識的傳授,更要注重學生情感的熏陶。不同個性的學生,需要有不同個性的語文教學;要發(fā)展學生不同的個性,就要進行不同個性的語文教學,就要寫出不同個性的語文教案。
學生的個性化,決定了語文教學的個性化,也就決定了語文教案的個性化。
新課標下的語文教學更趨于社會化、人文化、網(wǎng)絡化。語文教學要來源于社會,服務于社會,關注人生,關注思想情感;內(nèi)容來源更從過去單一的課本向圖書館、網(wǎng)絡化方向發(fā)展,教師備課不再是課本加參考,而要面向學生、面向社會、進入網(wǎng)絡。所以新課標下教師的備課和授課更趨于復雜,不同的教師,面對不同的學生,必然也必須寫出不同風格的教案。語文教師要寫教案,要寫具有不同風格的教案。
三、面對課改必須找準教學切入點
一個好的切入點,既可以使課堂教學綱舉目張、層次清晰,又可使學生產(chǎn)生學習興趣、研究愿望。如何找到文章的切入點呢?
1.從文眼入手,抓住關鍵詞,牽一發(fā)而動全身,從而引導學生理解全篇。如在教學《荷塘月色》時,我抓住了“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這一文眼,將“不寧靜”三字作為理解文章的突破口,引導學生探討了作者的內(nèi)心世界。
2.從文章線索入手,緊扣線索來設置問題。如教學《項鏈》時,可緊扣“項鏈”來發(fā)問:為什么會借項鏈、丟項鏈、賠項鏈?不丟不賠會怎樣?小說結尾會怎樣發(fā)展?這樣,學生就會緊緊圍繞線索來思考,繞過了一些不必要的問題,大大提高了教學效果。這種方法主要適用于小說類文本的閱讀教學,可圍繞小說的故事情節(jié)及敘事藝術方面展開,體現(xiàn)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教授前必須讓學生了解小說這種文學體裁的文體知識。
3.從學生最感興趣的章節(jié)入手,打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以最大化地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一般的小說教學總是遵循著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的順序,課堂教學也必然是按照“開端——發(fā)展————結局”的模式展開,教師授課時按部就班、循規(guī)蹈矩,學生聽課時也是跟著老師亦步亦趨、敷衍應付,自然課堂氣氛沉悶、教學效率低下。
4.從教學目標出發(fā),設置若干關鍵的教學問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正確引導學生理解文本。
四、面對課改必須改變評價方式
傳統(tǒng)的對學生的評價模式只是對學生的課業(yè)學習情況通過考試分數(shù)來評價,而忽視了對學生能力、品質的評價,評價方式呆板,不利于學生的發(fā)展,打擊了一批學生的積極性。而新課改要求在評價學生時,不是只看學生的考試成績,還要注重學生的學習品質、自主學習能力、合作學習能力、探究能力、思想品質等各方面的綜合評價,要以發(fā)展的眼光來評價學生,評價的是學生的綜合能力,注重學生的動手能力、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而不是以一次考試的成績論成敗,評價方式要科學、全面、客觀,要有利于學生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唐建剛. 新課改下對初中語文教學的初究[J]. 甘肅聯(lián)合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S1:63-64.
西風漸進七十年
作者:向銳
出版日期:2012年10月
本書以1840年為起點,描述晚清最后七十年(1840~1910)跌宕起伏的歷史畫卷。本書緊扣“三千年未有之變局”的時代特征,圍繞近代東西文化交流沖撞這個主題,以歷史長河中個體沉浮命運為點,以打撈塵封已久的歷史碎片拼湊填補為主要手段,描述、運動、、天津教案、中國近代鐵路、電報肇始、幼童留美、海防建設、同光年間三次對外戰(zhàn)爭、庚子國變、近代資產(chǎn)階級革命等重大歷史事件。
福州風土詩
作者:鄭麗生
解讀:方炳桂 方向紅
出版日期:2012年10月
鄭麗生(1912~1998),福州著名文史學者、民俗專家、詩人。本書按時間順序,由方炳桂父女二人解讀鄭麗生的七十多首福州風土詩,由詩來訴說并介紹福州的風俗民情,表達感情,妙趣橫生。
上杭客家話研究
作者:邱錫鳳
出版日期:2012年10月
本書就一個客家方言點——上杭藍溪的客家話展開詳細描述、報告。全書最大的特點就是作者對研究考察的對象上杭藍溪話的同音字、詞匯和語法例句收集得很全面,此外還列舉了大量俗語、諺語、歌謠甚至口頭禪,揭示了藍溪客家話的方方面面,有利于讀者深入了解這一方言點的全貌。
花開一季,暖到落淚:
最美人間四月天
作者:林徽因
出版日期:2012年3月
世界上漂亮的女子很多,但不一定有才;世界上有才的女子很多,但不一定有貌。有才又有貌的女子也有,但不一定能分得清情感與理智,收獲完美的愛情與家庭。而林徽因,就是這樣一個百年罕見的女子。
《花開一季,暖到落淚:最美人間四月天》是林徽因成名作、代表作和經(jīng)典作的璀璨薈萃,收錄了林徽因迄今所有的名篇,是迄今為止最經(jīng)典、最唯美、最值得收藏的林徽因讀本。在書中,林徽因詩意解讀了愛情、親情和友情,分享了她對成長有關的人生感悟,要“在安靜中不慌不忙的堅強”。精美的插圖,精致的文字,讓我們再次感受到了林徽因這個“民國第一才女”(語)的詩情畫意和熱情洋溢,領略到她繁華背后的落寞與蒼涼。
一身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午后的陽光下,漫長的旅途中,抑或是夜晚臨睡前,讓我們細細體味一代才女筆下的悲歡離合,品讀她隱藏在文字深處的落寞傳奇。
傳世經(jīng)典美文系列
作者:郁達夫 等
出版日期:2012年4月
本系列包括:郁達夫的小說集《春風沉醉的晚上》,林徽因代表作《你是那人間的四月天》,朱自清的現(xiàn)代散文名篇精選集《荷塘月色》,許地山早期小品散文集《空山靈雨》,徐志摩詩集《再別康橋》,以及蕭紅以自己的家鄉(xiāng)與童年生活為原型創(chuàng)作的小說《呼蘭河傳》,全套共6冊。
戰(zhàn)國文字編
編者:湯馀惠
出版日期:2001年12月
本書所收戰(zhàn)國文字資料涵蓋了整個戰(zhàn)國文字領域,舉凡青銅器銘文、陶文、璽印文字、封泥文字、簡牘文字、帛書文字、玉石銘文、貨幣文字等皆包括在內(nèi)。這些資料中有些出于國內(nèi)不易見到的書籍,如《珍秦齋古印展》、《平庵考藏古璽印選》等,可以看出編者搜討之細,網(wǎng)羅之精。所收資料皆用原形,不失真,讓使用者可以放心使用。
李長吉集
撰寫:(唐)李賀
評本:(明)黃陶庵
批點:(清)黎二樵
【關鍵詞】教學資源 特色語文教學法 整合 觀摩
所謂特色語文教學法是指當代語文教師在運用傳統(tǒng)教育法的同時運用現(xiàn)代遠程教育資料及其他素材與媒體技術提高自己的業(yè)務能力與教育教學水平,在教與學中強調(diào)“學”與“探究”的一種特殊語文教法。推進語文教育教學改革,實現(xiàn)語文改革的跨越式發(fā)展。傳統(tǒng)語文教學法中的“一支粉筆、一本教材、一塊黑板、一本教案”的單一模式隨著時代的進步已經(jīng)走向死胡同,特色語文教法越來越顯示出它的有效作用,其具體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語文教師合理利用圖片資料、課件資源等輔助元素為自己的語文教學服務
遠程教育資源能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教學資源,為學生營造一個色彩繽紛、聲情并茂、動靜結合的教學情境,能使學生多種感官接受刺激,開發(fā)學生的學習潛能,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首先、圖文并茂,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記憶力和想象力。如教學《荷塘月色》一課,課文語句優(yōu)美,用詞精確,有一種超凡脫俗之美,如何運用遠程教育資源讓學生感受到這一切呢?①教師配樂示范朗讀,給學生營造優(yōu)美的學習氛圍;②用課件展示荷花的千姿百態(tài),引導學生觀察其形與色,發(fā)揮想象體會荷花的優(yōu)美;③配樂欣賞,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其次、以說促寫,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教學《地毯下的塵土》一課時可設計情景,把學生帶到課文描寫的情境中去,讓他們以小主人公的身份講一講你會怎么想、怎么做?同時,對比今天的幸福生活,說說你應該怎樣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通過設計情境,能夠讓學生深入理解教材,體會課文所描述的社會現(xiàn)實,讓學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有效提高口語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再次、從媒體中欣賞到豐富多彩的圖片,把空洞的文字敘述轉為精彩的動畫展示,將簡單的圖片變?yōu)檫B續(xù)的動作過程呈現(xiàn)給學生,使抽象、枯燥、靜止的文字知識變得具體化、趣味化、生活化、審美化,利用這些豐富的圖片和課件,讓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
二、語文教師在語文教學中增強自身素質,提升自身能力
語文教師根據(jù)學科特點,充分利用媒體資源進行備課和上課,把學科教學、課改精神、當前目標、近期目標、遠期目標與遠程教育資源有機整合,結合“語文課堂實錄”“語文課堂點評”等內(nèi)容學習先進理念,轉變傳統(tǒng)教育觀念。使語文教育教學活動中充分體現(xiàn)“以師為主導,以生為主體,以練為主線,以疑為主軸”的“四主方針”,努力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優(yōu)化自己的語文教學模式。語文教師不再是知識的唯一來源,因此教師必須提早了解學習與熟悉網(wǎng)絡概念和搜集信息的技能。遠程教育資源中的“教師發(fā)展”欄目,為教師的“現(xiàn)代教育媒體技術的使用”提供了“培訓教程”。對計算機媒體課件的制作、應用等知識、技能進行了媒體講解,提高了語文教師的信息技術水平。如:PPT的制作,影視媒體設備的使用,為教師把農(nóng)村遠程教育資源引入語文課堂教學提供了知識、技能保證。遠程教育資源的實際運用必須與媒體技術和語文課堂教學有機整合,在運用它們時要借助“語文教研論文”和“語文經(jīng)驗交流”,不斷充實自己的課堂整合水平,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遠程教育網(wǎng)中“語文同步課堂、語文示范課、信息技術、語文教育資源、語文教育動態(tài)、語文課程改革、語文精品推薦、古詩詞欣賞”等資源,內(nèi)容極其豐富、新穎、貼近實際而具有借鑒性。新鮮、新奇的事物總是容易被人注意的。通過各種語文遠程教育培訓使教師認識到“誰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網(wǎng)絡,誰就擁有整個世界”,并通過操作演示等多種方式,主動學習遠程教育資源與媒體技術運用,不是簡單的收集整理而是要讓他們進課堂,服務教學。
三、合理利用遠程教育,創(chuàng)設語文教學情境,激發(fā)語文學習興趣,突出重點,降低難度
關鍵詞:職業(yè)院校 語文教學 專業(yè)服務
職業(yè)院校以培養(yǎng)有一定管理經(jīng)驗技術人才,有一定實踐操作、動手能力的人才為目標,要求學生既要有良好的基礎理論知識,良好的思想品質和心理素質,還要有較強的技術應用能力。因此,為專業(yè)服務成了職業(yè)院校的教學宗旨。作為職業(yè)院校的公共基礎課之一的語文又該如何為專業(yè)服務呢?
作為從我們上學就開始接觸的語文課程,很多職業(yè)院校對此都不重視,有些甚至不開設這門課程,再加上很多學生在中學時期就不怎么愿意在語文上多花時間。因此,語文在職業(yè)院校中一度處于被“邊緣化”的狀態(tài)。比如,我們學校機電專業(yè)就曾一度取消語文課程,認為學生只要學會技術就行。近些年,國家一再強調(diào)要加強國學教育,在《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中明確提出:“我國高等院校要創(chuàng)造條件,面向全體大學生開創(chuàng)中國語文課。”把高校語文課列入國家文化發(fā)展的綱要中,這給困境中的語文課程注入了強心劑。
在語文課受到重視的環(huán)境下,我們還應該認識到現(xiàn)在學生素質普遍較低,甚至會出現(xiàn)有的學生連請假條都不會寫的情況。對于這些基礎薄弱的學生,如果我們還像中學一樣過多分析字、詞、句、中心主題,勢必不會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可能還會引起學生的厭煩情緒,他們在中學已經(jīng)學夠了這些。筆者認為,職業(yè)院校的語文教學內(nèi)容應該拓展外延,把文學與文化相結合。以人文精神為主線,把作家作品與作者的生平經(jīng)歷、認識信仰和思想品格等結合起來,使學生能感受作家的人格魅力,受到作家崇高人格的熏陶,感受美,欣賞美,進而追求美。
在美的教育基礎下,再根據(jù)相關專業(yè)的不同,進行教學內(nèi)容的細化調(diào)整。比如,我們學校有學前教育專業(yè),這些學生畢業(yè)之后應該都是從事幼兒教育的,需要掌握很多的知識技能,要能說會唱會跳。他們開設的課程也很多,有鋼琴、舞蹈、繪畫,等等。對于這個專業(yè)的學生,語文課堂教學可根據(jù)其專業(yè)學習的特點與之相結合,通常筆者會采取下列一些方法:
1.重視課前十分鐘,進行“說”的練習,內(nèi)容由易至難。首先進行詩歌散文等美文朗讀,要求讀得清楚,讀得準確,讀得有感情。以此鍛煉學生的朗讀能力,提高普通話水平,這也是對新同學膽量的訓練。每次選兩個同學,每個月有學生進行評分,評出最佳者給獎勵。一段時間之后,練習形式更換,可以講故事、說新聞、自由演講等。要求學生課前做好準備,不帶材料并在說的過程中,帶動全體同學參與,講述者與聽講者雙方可根據(jù)故事或新聞內(nèi)容自由提問,讓對方作答。這樣,就不再是干巴巴的說與聽,而是積極的互動。課前的這十分鐘,完全以學生為主,既訓練了學生自己動手搜查閱資料的能力,又培養(yǎng)了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強化了他們的思維能力。尤其是自由演講,更是對學生語言組織、邏輯思維能力的強化練習,這對他們今后走向工作崗位也是一個很好的助力。
課堂上,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有意識地與學生所學的相關專業(yè)結合起來。例如,在講讀詩歌或優(yōu)美的散文時,可請擅長鋼琴的同學彈奏一曲,或請唱歌好的同學進行演唱。筆者在講柳永的《雨霖鈴》時,請一位同學上臺彈奏李叔同的《送別》,全班同學伴唱,效果很是不錯;在講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時,事先布置學生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創(chuàng)作一幅畫,上課前從中挑選出較佳者,在課堂上進行展示,讓學生欣賞、點評是否與課文所描寫意境相符。這樣,既觸發(fā)了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同時又對其專業(yè)增加了一條練習途徑。又如,在講述說明文《南州六月荔枝丹》時,因為說明文內(nèi)容簡單,學習點主要是一些說明方法。因此,會提前布置一個練習,要求他們手工制作一個物品,然后在課堂上講述制作過程,要求有意識地運用一些說明方法。結果整堂課氣氛非?;钴S熱烈,完全沒有上說明文教學課的沉悶感。這種把語文課堂教學與專業(yè)技能相結合的方法,豐富了課堂內(nèi)容,活躍了課堂氣氛,兩者相得益彰。
2.進行課堂小實踐。在第二年的語文課堂中,不定期地舉行一些小小的模擬教學活動。比如,用一些小故事、小兒歌讓學生進行模擬教學。引導學生自主查閱資料,觀摩視頻教學,組織教案備課。然后,在課堂上展示講述,并組織互評活動,讓學生對課堂教學能有一個更直接切身的體會,為以后真正走入課堂打下堅實的基礎。
3.讀名著,擴大閱讀面,提高鑒賞能力。這個活動我們可以把它安排在課外進行。每學期初要求學生選讀一本中外兒童文學名著,如《窗邊的小豆豆》《草房子》等。每個階段布置一些閱讀問題,期末則要求學生寫出讀書報告,要求有自己的獨到見解,不得抄襲??梢园阉鳛閷W期結束的一項考查內(nèi)容。通過這樣的閱讀,能夠大大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文本解讀能力和欣賞能力,這又為以后的教學工作帶領幼兒進行學習提供一個扎實的積淀。
對于旅游專業(yè)的學生,可以在課堂上引導他們觀看一些風光紀錄片,指導他們?nèi)绾螌懡庹f詞。之后也可以利用課前十分鐘,每次組織一到兩名學生進行景點解說,把語文課堂與專業(yè)相結合。
由于機電專業(yè)的學生以男生為主,男孩子個性跳脫、思維活躍,可組織他們進行一些思辨色彩較強的活動。比如,對社會熱點問題進行討論,或者進行專題辯論,還可以增加一些歷史方面的內(nèi)容,使他們在嚴肅的專業(yè)學習中得到一些文化、思維方面的訓練及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