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3-03-01 16:26:22
序言:寫作是分享個人見解和探索未知領域的橋梁,我們?yōu)槟x了8篇的六年級科學教學樣本,期待這些樣本能夠為您提供豐富的參考和啟發(fā),請盡情閱讀。
一、指導思想:
以培養(yǎng)小學生科學素養(yǎng)為宗旨,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培養(yǎng)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fā)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為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
二、學情分析
六年級六年級共有4個教學班,280多名學生。經過三年半的科學課的學習,學生體會到了科學探究的樂趣,掌握了一定的科學探究的方法。學生對大自然,特別是對身邊的自然事物、自然現象充滿了強烈的好奇心,喜歡問個為什么,喜歡提問題,愛提問題,這將驅使他們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進一步的科學探究。但是在現在的大環(huán)境下,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和家長對這門學科不是很重視,而且有部分學生的學習習慣不好,依賴性強,不愿動手,這些都給教學帶來了一定的影響。
兒童對周圍世界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而我們的科學課程內容貼近小學生的的生活,強調用符合小學生年齡特點的方式學習科學,學生必將對科學學科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三、教材分析
1、全冊內容情況:
本冊是科學教材的第八冊。全冊教材包括了《我長大了》、《遺傳與變異》、《進化》、《共同的家園》、《神奇的能量》、《拓展與應用》。
六個單元。由28個典型活動組成。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科學課程的興趣,幫助他們體驗科學課程學習特點,引導他們嘗試性地進行科學探究活動,學習一些清晰的科學知識和技能。
2、各單元內容
第一單元《我們長大了》本單元重在指導學生認識和了解人體一生的變化,學習怎樣正確對待自己的生長發(fā)育,并針對六年級學生正面臨的青春期發(fā)育,給予針對性指導,有利于學生健康成長,安全而又順利地渡過青春發(fā)育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
第二單元《遺傳與變異》是在學生已學習了生物繁殖的基礎上,進一步了解生物的遺傳與變異現象的重要單元。本單元的教學內容主要包括以下三個部分:生物的遺傳現象;生物的變異現象;了解人類對遺傳、變異現象的探索。
第三單元《進化》是在學生已學習了生物的繁殖、遺傳與變異現象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生物進化的重要單元。本單元重點就生物進化的證據(化石)、生物進化的原因(適者生存)以及生物進化的理論等方面作了比較系統(tǒng)的介紹。 第四單元《共同的家園》這一單元主要是引導學生認識植物、動物以及人類與環(huán)境的關系。同時,使學生認識到人類是自然的一部分,既依賴于環(huán)境,又影響環(huán)境,影響其它生物的生存。
第五單元《神奇的能量》是小學階段學習物質世界內容的最后一個單元。本單元的教學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介紹能量;說明能量可以進行轉換;介紹能源。倡導節(jié)約能源和開發(fā)新能源,教育學生節(jié)約能源。
第六單元《拓展與應用》本單元的關鍵詞:拓展、應用。拓展表現在解釋中,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解釋現象,拓展所學。應用是拓展的操作形式,是將原理予以實際運用的過程。
3、教學重難點
1)、培養(yǎng)學生設計實驗的能力。
2)、重視對學生典型科學探究活動的設計,以探究為核心,培養(yǎng)小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
3)、通過動手動腦、親自實踐,在感知、體驗的基礎上,使學生形成較強的科學探究能力。特別是實驗中控制變量、采集數據,并對實驗結果作出自己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四、教學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努力發(fā)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得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親近科學、運用科學,把科學轉化為對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導,逐漸養(yǎng)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
2、了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讓學生親身經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從中獲得科學知識,增長才干,體會科學探究的樂趣,理解科學的真諦,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
3、繼續(xù)指導、引導學生學習運用假設,分析事物之間的因果關系,注重觀察實驗中的測量,特別是控制變量、采集數據,并對實驗結果作出自己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4、保持和發(fā)展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取知欲,形成大膽細心、注重證據、敢于質疑的科學態(tài)度和愛科學、愛家鄉(xiāng)、愛祖國的情感;
5、通過本冊教學,使學生通過觀察、實驗、思考對現象或結果作出合理的解釋或有依據的推測。
6、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珍愛生命,積極參與資源和環(huán)境的保護,關心現代科技的發(fā)展。
五、教學措施:
1、把科學課程的總目標落實到每一節(jié)課;
2、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
3、讓探究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
4、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
5、各班建立科學小博士協(xié)會,讓學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幫助、研討中學習;
六年級《科學》下冊共由“人類祖先的足跡”、“綠色社區(qū)調查”、“養(yǎng)好小金魚”和“雨具的改進”四個單元組成,分別涉及新課程標準的生命科學和物質科學的部分。教材設計了多個探究活動、專題研究,使學生獲得更多的學習體驗,加深對科學的理解,增進科學探究的能力。
二、指導思想:
充分挖掘課程資源,和孩子們一起探究,實施真正意義上的科學探究性教學,有效的組織學生開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學探究活動。培養(yǎng)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掌握正確的科學探究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科學探究習慣;培養(yǎng)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人才,實施素質教育及創(chuàng)新教育,提高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
三、教學目標:
(一) 科學探究
1、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努力發(fā)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親近科學、運用科學,把科學轉化為對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導,逐漸養(yǎng)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
2、了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讓學生親身經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從中獲得科學知識,增長才干,體會科學探究的樂趣,理解科學的真諦,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
3、繼續(xù)指導、引導學生學習運用假設,分析事物之間的因果關系,注重實驗中的觀察能力、采集數據,并對實驗結果做出自己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4、培養(yǎng)學生利用書籍、網絡、報刊等查閱資料,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二)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保持和發(fā)展學生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形成大膽細心、注重數據、敢于質疑的科學態(tài)度和愛科學、愛家鄉(xiāng)、愛祖國的情感。
2、培養(yǎng)學生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珍愛生命的意識,積極參與資源和環(huán)境的保護,關心現代科技的發(fā)展,使學生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識。
3、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和交流的意識,敢于爭辯的膽識,同時學會尊重他人意見,合理的表達自己的見解。
(三) 科學知識
1、注重學到的知識學以致用,并強調應用于日常生活。
2、觀察和研究常見的形狀和結構,并設計和制造自己的“橋梁”,體驗科學與技術結合的樂趣。
3、研究人體與細胞的關系及其原因,并能結合日常生活進行分析和闡述。
4、了解有序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從小世界看大科學。
四、學生情況分析:
1、通過過去的科學學習,大多數學生對科學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已經具備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們對周圍世界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樂于動手,善于操作。
2、不足之處:上學期由于活動材料和場地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學內容只是匆忙的走過場,有些探究活動甚至根本就沒有開展,導致學生的知識面受到限制,影響了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的形成。還有,學生在活動的時候常常耗時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寶貴的課堂時間。大多數學生學習習慣還應特別注意培養(yǎng),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圍。
五、基本措施:
1、把握小學生科學學習的特點,因勢利導。
2、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
3、讓探究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
4、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念。
5、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
6、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
7、組織、引導學生參加科技小制作活動。
六、教學進度安排
周次
時間
內 容
課時
備注
1
2.9-2.13
開學報名、準備開課
2
2.16-2.20
1.1向人類的祖先“提問”
1.2追尋人類祖先的足跡
3
3
2.23-2.27
1.3探尋人類祖先的奧秘
1.4展現人類祖先的生活畫卷
3
4
3.2-3.6
第一單元復習
3
5
3.9-3.13
2.1我們心目中的綠色社區(qū)
2.2我們的調查研究計劃
3
6
3.16-3.20
2.3調查小組在行動
2.4我們的綠色社區(qū)建議
3
7
3.23-3.27
第二單元復習
3
8
3.30-4.3
3.1小金魚之死 3.2制訂偵破方案
3
9
4.6-4.10
3.3做好偵破準備 3.4揭開金魚死亡之謎
3
10
4.13-4.17
3.5給金魚安個舒適的家
3
11
4.20-4.24
第三單元復習
3
12
4.27-5.1
4.1尋找雨具的缺點 4.2我們的改進設計
3
13
5.4-5.8
4.3智慧就在我們手中 4.4金點子行動
3
14
5.11-5.15
4.5成果展示會
3
15
5.18-5.22
第四單元復習
3
16
5.25-5.29
期末復習
3
17
6.1-6.7
期末復習
3
18
撰寫人:___________
日
期:___________
2021年六年級科學下冊教學工作總結
在科學教學戰(zhàn)線上,我還是一個新兵,我將攻克一個個堡壘,擴大自己的陣地。不斷總結經驗,進行教學反思,始終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中的主人,有利于學生的發(fā)散思維,有利于學生進步成長,促使學生學好科學課的積極性。
在這一學期,我繼續(xù)任教六年級科學課,感受頗多。在教學過程中,與學生共同學習,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思考,提高科學課的實效性。我本人積極參加科學課競賽活動,和教師共同參與教學研討活動,獲得同時的指導,努力改進教學方法,發(fā)揮科學課優(yōu)勢,激發(fā)學生熱愛科學。這學期教科學課,是我接觸科學課以來的第二學期。雖然在教科學課之前,我學習了課程標準,閱讀了相關資料,同時,在以前的教學中,我也曾經教過自然課。但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我發(fā)現,要想上好科學課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首先,在理念上的轉變。新的課程標準提出了以下六個理念:科學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學生是科學學習的主體;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科學課程的內容要滿足社會和學生雙方面得需求;科學課程應具有開放性;科學課程標準的評價應能促進科學素養(yǎng)的形成與發(fā)展。這些理念,強調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探究精神,培養(yǎng)學生科學素養(yǎng)。
其次,在內容方面,我把自然課與科學課進行了對比,我發(fā)現:
、科學課的主要內容,不僅綜合了自然課的主要內容,還增加了科技與人類社會的關系、對人體自身的認識、環(huán)境保護教學內容。這樣做更利于有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技術素養(yǎng)。
、科學課程具有更強的實用性、趣味性和靈活性。課程中的內容更注重選擇貼近學生日常生活、符合兒童興趣和需要的學習內容。尤其是培養(yǎng)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從中獲取知識。這樣,更有利于發(fā)展學生探究能力的教學形式,從而使學生的知識、能力、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得到全面的發(fā)展。
再次,由于理念的轉變以及主要內容的變化,引起了我在教學各方面的轉變。
、由于文本提供的學習內容的開放性很強,在備課時,教師要充分想到可能發(fā)生的情況,合理安排教學環(huán)節(jié)和教學時間。所以,在備課時,我不僅要考慮到文本的內容,還要考慮到文本延伸到的內容,查閱相關書籍,上網查閱資料,以防上課時出現過多的學生質疑,而自己卻不知怎樣回答的情況。
、既然科學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學生是科學學習的主體。那么在上課時,教學方法要根據課堂上出現的情況,靈活多變的運用;重視學生觀察思考、探究性學習教學環(huán)節(jié)也要隨時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調整。
3、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形式,創(chuàng)設開放性課堂。有的學習內容,實踐性非常強,需要的時間也比較長,因此,教學過程不能僅僅在課堂上,需要提前布置學習任務,讓學生搜集材料、合作探究、從中獲取知識。而在課堂上,只是匯報交流結果。如鐵的生銹。當然,雖然探究的過程在課外,老師不能看到探究的過程,這就要求老師的指導更要及時、準確,這樣才更有利于學生更好地探究,得出結論及時幫助學生寫出探究記錄。在寫探究記錄時,指導學生把探究的過程寫條理、清楚,把結論寫明白,并提出自己還沒有弄清的問題。這樣,就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探究科學的興趣,養(yǎng)成良好的科學探究的習慣。
當然,在教學過程中,我也遇到了許多困惑,需要在今后的教學中逐步想方設法解決。如:如何大面積地提高學生學習、探究的積極性,更好地搞好小組合作的效果等等。在科學教學戰(zhàn)線上,我還是一個新兵,我將攻克一個個堡壘,擴大自己的陣地。不斷總結經驗,進行教學反思,始終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中的主人,有利于學生的發(fā)散思維,有利于學生進步成長,促使學生學好科學課的積極性。
本學期任教六年級三個班科學。經過三年的科學學習,大部分學生平時在科學學習上態(tài)度較好,積極性較高。但是由于在家過于嬌慣學生的動手實踐能手較弱。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顯微鏡下的世界,我們的地球,物質在變化,探索宇宙,假設與實驗等。從探究對象上看,突出了認識事物的結構與功能、認識事物的相互關系、認識事物變化的一般規(guī)律。關于“顯微鏡下的世界”的內容,主要指導學生初步認識細菌、霉菌、病毒等微生物,知道生物體由細胞構成,了解微生物與人類的密切聯系;“我們的地球”主要是從人類探索地球的形狀開始,引領學生從地球表面到地球內部去認識地球; “物質在變化”從生活中熟悉的一個個變化入手,提升學生對物質變化的認識,并試圖讓學生在學習相關科學知識和科學概念的過程中,經歷部分或完整的科學探究過程,提高科學探究的水平,使學生體會到科學知識可以改善生活,從而激發(fā)學生關注與科學有關問題的積極性;“探索宇宙”讓學生通過觀察、記錄太陽和月球的運動變化,探究它們的運動模式,鍛煉自己的毅力,讓學生通過了解人類對宇宙奧秘的探索,認識科學的進步和人類智慧的潛力,引領學生進入天文這座神圣的殿堂,打開宇宙這本書,遨游在浩瀚無垠的宇宙中,解答心中的疑問,揭開宇宙神秘的面紗。突出事物變化的一般規(guī)律。從探究水平上看,應在教師引導和指導下,加大學生自主探究的力度,給孩子更多一點自主權。從過程與方法上看,注重定量的觀察與測量,指導學生搜集證據和信息資料,突出解釋與用模型解釋的訓練,注重相互之間的交流與質疑,并有一些設計與制作的活動。
三、教學基本目標
1、科學探究:經歷幾個完整的科學探究過程,加深對科學探究的理解和認識。不僅關注資料的收集和實驗的探究,而且要學會對事實進行簡單的加工、分析和整理,并用充分的討論再得出結論,并用自己擅長的方式進行交流。進一步理解控制變量對比實驗的意義和方法,開始學習用模擬實驗的方法研究自然現象,發(fā)展運用數據解釋和推理的能力。
2、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對地球運動深入淺出探索的興趣和探究生物與環(huán)境相互依賴、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關系,關注物質的變化,對宇宙充滿探索的欲望,并能從科學發(fā)展史中獲得對科學和科學探究的更多理解。
3、科學知識:獲得有關“顯微鏡下的世界”、“地球和宇宙”、“物質的變化”等方面粗淺的科學知識,逐步積累經驗,理解相關科學概念。
四、教學措施
1、利用過程性評價和建立科學檔案袋的方式,引導學生學好科學。
2、教師提供材料和資料,提倡學生自帶材料,引導學生從課堂延伸到課外。
關鍵詞:小學數學 六年級 復習課
小學六年級數學總復習是對整個小學階段所學的知識進行綜合、概括復習,而這必然使得學生在復習時感到知識跨度大,思維跳躍性強。加之復習課在六年級數學教學中占了很大比重,它不僅要讓學生在復習中深化和拓展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還要促使學生掌握一定的數學思想方法。那么如何在六年級數學總復習階段進行有效的教學,達到溫故而知新的教學效果呢?為此,筆者提出幾點看法。
一、以生為本,系統(tǒng)分析
在進入復習階段前,首先教師必須明確教學目的、教學任務、知識范圍、順序與結構,以及教學的重難點。其次,由于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所以在進行總復習前,教師要對全班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一個整體了解,要知道每一個學生學到了什么樣的程度,還需要加強哪些方面,這樣可以針對學生的特點,有針對性的選擇教學方法,充分激起每一個層次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因材施教,讓學生真正的成為學習的主人。
二、夯實基礎是關鍵
要想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就必須對基礎知識進行強化,只有牢固掌握了基礎知識,才能形成知識系統(tǒng),解決實際問題。因此,必須要強化學生的基礎知識,為學生打好基礎。主要可以從五個方面入手:
1.概念
概念是學習數學的根本所在,只有對概念有了深刻的認識,才能更好地學習數學。因此在復習中要注重引導學生對概念進行辨析和理解,讓學生能夠真正的去理解和掌握每一個部分的內容,尤其對那些容易混淆的概念進行辨析,如,不相交的兩條直線是平行線嗎等等,讓學生真正意義上掌握概念。
2.公式
小學數學所涉及的計算公式很多,如正方形的面積、正方體的體積、圓的面積、周長等等,這些公式都是學生必須熟記的和掌握的,但是如果讓學生機械式記憶效果肯定是不會很好,我們應該引導學生自己推導這些公式,通過推導讓學生對之前的學習進行回憶,讓學生再次經歷和體驗探索過程,可以更好的加深學生對公式的理解,形成長久記憶。
3.計算
計算是小學數學重要的組成部分,計算能力也是學生學習數學必備的能力,然而到了六年級仍有部分學生常常在加減乘除這樣基本的計算上出錯,究其原因不僅僅是源自于學生的粗心、馬虎,更多是學生沒有一個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和習慣。因此教師必須要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避免出現這樣的錯誤。
4.知識對比
數學很多知識點容易讓學生產生混淆,如化簡比和求比值等,因此在總復習的時候要對易混淆的知識點進行對比,通過對比分析讓學生真正的理解其意義。
三、注重知識的內在聯系,構建系統(tǒng)的知識體系
數學是一門系統(tǒng)性很強的學科,而現有的教材是以模塊的形式出現的,但是知識點之間卻是相互融通、彼此聯系的,所以要讓復習課更有效果就必須引導學生對學過的知識進行系統(tǒng)的整理,把原本零散的知識點綜合成為一個整體,縱橫有機聯系起來,形成一個完善的知識結構,提高學生知識構建能力。當然學生在構建知識的時候,還要做到融會貫通,理清知識的來龍去脈,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意義上的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這就要求教師必須有針對性的進行復習,從知識的重、難點、學生的弱點入手,引導學生按照一定的標準把所有的知識進行整理、分類、綜合。
如復習簡便運算時,教師應根據簡便運算的定律和性質,先從加、減、乘、除基本運算入手,系統(tǒng)復習四種基本運算的簡算定律和性質,由淺入深過度到四則混合運算的簡算,這樣就可以使學生全面掌握小學階段所學的簡算定律和性質,逐步形成簡便運算的知識體系。
四、重視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
小學數學教學中蘊含的數學方法主要有:抽象、劃歸、演繹、分類、隨機、轉化、模型、數形結合、方程等。這些方法在學生今后數學學習中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而且由于六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較為豐富的知識儲備,具有較強的反思、評價能力。基于此我們更需要在復習課上多給學生一些機會,積極滲透數學思想方法,讓學生對知識進行提煉和概括,讓學生自主的去發(fā)現、領悟、評價一些數學思想方法,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
五、善用錯誤資源
錯誤是不可避免的,而這些“錯誤資源”正是復習課中需要去解決的重點問題和關鍵環(huán)節(jié),教師要善于發(fā)掘這些錯誤資源,將錯就錯,以錯糾錯,引導學生對自己的錯誤引起重視,并主動的去找出錯誤的原因,并對原因進行分析,逐漸在錯誤中糾正自己的不良習慣,從而提高學習能力。
總之,在六年級數學復習中,教師不僅要善于運用多種教學方式提高復習課效率,還要重視對學生進行指導工作,幫助學生形成系統(tǒng)的復習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關鍵詞:數學;六年級;方式;特點
中圖分類號:G623.5
一、新教科書呈現方式特點
(一)內容組織體系
內容組織體系需要處理好過程與結果的關系,直觀與抽象的關系,生活化、情境化與知識系統(tǒng)性的關系。課程內容的呈現應注意層次化和多樣化,以滿足學生的不同學習需求。人教版小學六年級數學教科書的幾何知識之中內容組織體系的明顯特點主要有:前后聯系,注重背景知識鋪墊;層層遞進,復原知識生成過程;巧妙引導,多種方法探究;空間靈活,彈性地為學生和教師提供自由。
每個新幾何知識的引入都基于學生已經掌握了應有的相關知識背景,且對新的知識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的基礎之上。每節(jié)內容中依次通過情境引入、知識講解、體驗操作、實踐探究、思維擴散等部分來組織起整個知識塊。期間通過引導從做中學、前后知識相關延伸、聯系生活實際拓展等方法步步深入地發(fā)展學生關于該主題內容的知識與學習方法,加強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索能力。教科書中一些新元素的出現為學生和教師提供了自主掌控的空間,如卡通人物輔助引導性圖像的設計、文本語言開放性風格的設計(問句式題干)等,都靈活地為教科書運用提供了選擇和調整的空間,有利于個性的發(fā)揮與發(fā)展。
(二)欄目設置
新人教版小學六年級數學教科書,幾何知識部分欄目設置比較豐富,包括“看一看”、"例題呈現"、"做一做"、"練一練"、"你知道嗎"、"生活中的數學"、"整理和復習"、"數
學游戲"等八個欄目設置。對于每個欄目予以簡要界定,并結合課本中的具體呈現方式予以介紹。
(三)圖像系統(tǒng)
就"空間和幾何"的教學內容而言,圖像更能夠促進整體記憶、想象和理解,增加動感,并可以表達那些用文字難以言傳的空間和具體的細節(jié)。
人教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上下冊的"圓"和"圓柱和圓錐"這兩個單元中的圖像豐富,具體可以大致分為幾何繪制圖形、實物照片、生活情境圖、人物交流、卡通人物、簡易圖標這幾種,從圖像的功能來看,這些圖像可以分為:
(1)內容導入型圖像。這一類圖像由于起到對教學內容的導入作用,一般出現在單元的最前面,主要有實物圖片導入和生活情境圖導入兩種。目的是將學生生活中的幾何圖形與學習的內容聯系起來達到導入效果。
(2)理解概念、原理、方法型圖像。主要是為了更好地說明某一原理、概念、現象,幫助學生理解、記憶相關幾何知識。在教科書中主要是以幾何繪制圖形的表現形式呈現,配以相關文字說明,使得幾何概念直觀、清晰。
(3)動作操作型圖像。主要用在一些活動操作和演示實驗,提高學生的一些技能,像觀察、比較、分析、發(fā)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等技能。教科書中多次出現幾個學生就學習內容進行的繪圖、裁剪、測量等,共同學習、思考、交流的畫面。一方面指導學生在課堂上跟著教科書一起動手、思考,另一方面也是對學生潛意識中重視小組合作精神的教育。
(4)輔助、引導型圖像。準確地說這一類圖形與具體的教學內容關系不大,教科書中主要利用卡通小人和建議圖形,使得"問題"的提出更加生動、活潑,具有引導思考的作用,這也使得教科書可以為學生自主學習使用。我們可以分析兩個部分中的圖形系統(tǒng)比較完善、多樣,形象逼真、活潑,達到了主觀性和客觀性、科學性和藝術性、直觀性與抽象性的結合。能夠引發(fā)小學生的好奇心,有利于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最后,一些優(yōu)美的生物圖片本身還存在著美學價值和情感教育的作用。
二、新教科書與新課程標準契合度分析
知識與技能方面通過經歷探究物體與圖形的形狀、大小、位置關系和變換的過程,掌握空間與圖形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并能解決簡單的問題。數學思考方面要豐富對現實空間及圖形的認識,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發(fā)展形象思維。解決問題方面要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提出問題、理解問題,并能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解決問題,發(fā)展應用意識;形成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策略,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發(fā)展實踐能力與創(chuàng)新精神;學會與人合作,并能與他人交流思維的過程和結果;初步形成評價與反思的意識。情感與態(tài)度方面能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對數學有好奇心與求知欲;在數學學習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鍛煉克服困難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初步認識數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聯系及對人類歷史發(fā)展的作用,體驗數學活動充滿著探索與創(chuàng)造,感受數學的嚴謹性以及數學結論的確定性;形成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以及進行質疑和獨立思考的習慣。
首先,知識與技能方面,目標是要學生經歷探究物體與圖形的形狀、大小、位置關系和變換的過程,掌握空間與圖形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并能解決簡單的問題。
其次,數學思考方面目標是要學生豐富對現實空間及圖形的認識,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發(fā)展形象思維。
再次,解決問題方面的目標是要學生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提出問題、理解問題,并能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解決問題,發(fā)展應用意識;形成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策略,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發(fā)展實踐能力與創(chuàng)新精神;學會與人合作,并能與他人交流思維的過程和結果;初步形成評價與反思的意識。
最后,情感與態(tài)度方面的目標是要學生能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對數學有好奇心與求知欲。在數學學習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鍛煉克服困難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第一,能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對數學有好奇心與求知欲。通過對教材內容呈現方式的分析,可以看出人教版數學六年級教科書幾何部分注重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書中的標題、欄目、題號都配以卡通圖形,這樣更能激發(fā)出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
第二,在數學學習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鍛煉克服困難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在分析教材呈現方式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深刻感受到人教版教科書六年級重視對學生基礎知識的練習和掌握,不同類型的習題設計可以讓不同的學生體驗到成功,這也真正體現了新課改數學的基本理念: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
第三,初步認識數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聯系及對人類歷史發(fā)展的作用,體驗數學活動充滿著探索與創(chuàng)造,感受數學的嚴謹性以及數學結論的確定性。
參考文獻:
[1]熊華,趙中華.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上冊介紹(續(xù))[J].教育實踐與研究(A),2012,(9).
The Snowman
二、課型
故事課
三、教學背景分析
>> 六年級習作訓練七:第七單元寫作指導 S版課標實驗語文教科書四年級第七冊《蒲公英的夢》教學設計 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第七、八單元自測題 閩教版小學英語第七冊 Unit 8 Lesson 15 教學設計 教科版六年級下冊《最后的時刻》教學設計 六年級習作訓練三:第三單元寫作指導 六年級(下)第三、四單元學習能力自測 六年級下冊 蘇教版第三單元習作:讀后感 六年級下冊 人教版第三單元習作:我的理想 六年級(下)第三、四單元學習能力自測 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第三單元自測題 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第三單元自測題 小學數學六年級下冊第三單元自測題 冀教版八年級英語上冊第六單元“Mother’s Day”教學設計 鄂教版六年級上冊品社《節(jié)日萬花筒》教學設計 語文S版六年級下冊《青花》說課設計 西師版小學六年級下冊《圓錐的體積》教學設計 小學語文第七冊第三、四單元測試卷 新課標冀版美術教材七年級十三冊 第三課 用線條表現 第一課時 關于教科版小學科學六年級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
【設計意圖】
歌曲導入,激發(fā)興趣,使學生在愉快的歌曲欣賞和演唱中迅速把注意力轉移到課堂上。歌曲內容還為故事的講授搭建了橋梁。
3.課前預習作業(yè)展示,復習詞匯及句型winter clothes, I have a carrot for its nose . I think it’s wonderful.等。
學生兩人一組拿著課前做好的紙質雪人在講臺前介紹。其他同學評價。
例:S1&S2: This is our snowman. We have a carrot for its nose. We have buttons for its eyes and mouth. We have sticks for its arms. I think it’s wonderful. I think it’s beautiful and cold.
老師問學生:What can your snowman do? Can it talk (jump, skate)? 學生生成答案,教師評價。
【設計意圖】
學生課前預習活動的展示,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從一開課就引導學生建立了學習的主體地位,幫助學生建構他們個性化的故事背景圖式。讀后活動中學生要用自制雪人手偶表演故事,因此這個活動還為故事表演做好了準備。
(二)Presentation
1. Pre-reading (2 minutes)
教師出示故事中的第一幅圖picture 1(如圖所示),
引導學生自己提出問題,教師板書學生的問題。
T: 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the picture?
學生答案可能為S1: What’s the boy’s name? What’s for the snowman’s nose(eyes/arm)? What can the snowman do?如果學生的問題不全,教師補充。學生對所提問題進行預測回答。學生互評。
【設計意圖】
引導學生根據故事圖片展開想象,提出問題,培養(yǎng)了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發(fā)展學生的預測的閱讀策略,為閱讀故事做好鋪墊。
2. While-reading (21 minutes)
(1)學習故事中圖1和圖2內容 (7 minutes)
①觀看故事視頻,檢驗預測。
教師播放圖1和圖2部分flash視頻。學生帶著對圖片提出的問題觀看故事視頻,觀看后回答問題,檢驗預測并修正預測。
S1: The boy’s name is John.
S2: The snowman’s nose is a carrot. It’s arms are sticks.
S3:The snowman can talk.
②深入閱讀,發(fā)展閱讀策略。
教師進一步提問,引導學生仔細閱讀pic1&pic2內容,找出John做了什么使snowman開口說話,發(fā)展學生的尋讀策略。
學生默讀pic1&pic2內容,回答問題。
S1: John put his hat on the snowman. Then the snowman could talk.
③利用snowman手偶,角色表演圖1和圖2部分。
a.教師用多媒體中的小仙女為學生制作的雪人帽子賦予魔力(如圖加音效)。
b.學生使用手中的雪人手偶和神奇的帽子兩人一組練習表演pic1&pic2中的故事內容。然后在講臺前進行小組展示,其它學生對小組展示進行評價。
【設計意圖】
神奇的雪人帽子給學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小仙女的魔法力量增加了趣味性,使學生享受閱讀和表演的樂趣,從而能夠全身心投入到活動中。這種興趣的力量降低了角色表演的難度,成為學生挑戰(zhàn)自我的內驅力。
(2)學習故事中圖3和圖4內容 (7 minutes)
①自然過渡,預測,為繼續(xù)閱讀鋪墊。
小組表演完后,表演內容的最后一句話是雪人說“What a cold, snowy day! Wonderful! What do you want to do?”教師接著這句話追問,過渡到圖3圖4故事的學習。T: What did the snowman want to do? Could the snowman do it? 學生就這個問題進行預測。
②快速閱讀,發(fā)展略讀策略。
學生閱讀pic3&pic4故事內容,迅速找出(1)中老師提出問題的答案。
S1: The snowman wants to skate. S2: Yes, he could.
③觀看故事視頻,模仿跟讀。
教師播放圖3和圖4部分flash視頻。學生跟讀故事視頻。觀看后回答問題。
T: What did John do for the snowman?
S1: John put his skates under the snowman.
④直觀教具,助推表演。
教師發(fā)給學生紙質溜冰鞋。學生兩人一組利用snowman手偶和溜冰鞋練習表演,圖3和圖4部分。小組展示表演。
【設計意圖】
培養(yǎng)學生的略讀策略,引導學生主動閱讀。根據小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的特點,應設計學生體驗,實踐、參與、探究與合作的活動,使學生理解和學習語言。因此snowman手偶和溜冰鞋卡片等直觀教具,給學生的思維搭建了腳手架,有助于學生復述和表演故事。
(3)學習故事中圖5和圖6內容 (7 minutes)
①自然過渡,尋讀,表演
圖4中雪人說“Can we skate always?”教師追問過渡到圖5圖6故事的學習。問學生“Can they skate always? Why?”學生推測答案。教師問T: Then what did John do for the snowman?學生推測答案。
②學生閱讀圖5、圖6
學生快速閱讀,找到(1)中問題答案。
S1: Spring is coming. It’s too warm. There is rain, there is wind, but there is no snow and ice, and no snowmen.
S2: John put the snowman into the refrigerator.
③觀看視頻,跟讀
④兩人一組,角色扮演
【設計意圖】
教學設計注重在閱讀過程中對學生尋讀技能的培養(yǎng),形成學生有效的學習策略,發(fā)展自主學習能力。
3. Post-reading (10 minutes)
(1)練習、鞏固所學故事內容
學生完整地觀看故事視頻。學生有感情地跟讀故事。然后分6人一組,進行角色朗讀故事。
(2)角色朗讀或復述故事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示成果。通過評價手段鼓勵學生進行活動。學生可以根據自身水平選擇活動展示形式。角色朗讀獎勵兩顆星(2分)。復述故事獎勵四顆星(4分)。
【設計意圖】
孩子們樂于模仿故事中角色的語氣。帽子的實物在扮演中增添了趣味性和生動性。表演的過程使學生更深入地理解故事,在故事生動的情境中自然地生成英語語言輸出?;顒臃譃榻巧首x和復述兩個展示形式,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所發(fā)展。
(3)改寫故事結尾
①觀看 “The snowman (1982)”故事視頻片段,視頻網址如下:
http:///v_show/id_XNjk5NTc1NzY=.htm截取雪人變活和融化消失片段。
②學生根據所看視頻片段或自己的想象改寫故事結尾。
【設計意圖】
在讀完故事后,發(fā)揮學生想象力,以視頻“The snowman (1982)”故事的結尾啟發(fā)學生思維,從而對故事的學習有所拓展和延伸。學生嘗試寫故事結尾也把讀、寫技能有機結合。閱讀是輸入,寫作是輸出,兩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
(三)Class closing (1 minute)
教師引導學生探討故事的寓意。教師布置作業(yè):
1.有感情的朗讀故事或復述故事。
本課的教學力求體現出如下特點:
1、注重學生的動手制作。通過一些活動不僅能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制作技能,也能讓學生在動手做中逐步建構科學概念。
2、注重學生的思維發(fā)展。本課不僅強調學生動手做,但更強調思維發(fā)展,思考怎樣做,為什么這樣做。讓學習活動有別于一般的制作課,進一步體現出科學課的特點。
3、體現“設計與技術”的特點。本課是“設計與技術”課的典型,既有設計的要求,又有制作的任務。因此教學中盡可能的讓學生經歷知識和經驗的綜合、設計方案的初定、預期目標的估計、工具手段的選擇、方案之間的比較、最終方案的確定、操作制造的實踐、評價總結的交流等過程。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三角形框架具有穩(wěn)定性,利用三角形框架可以加固框架結構。
過程與方法:
用三角形框架來加固框架結構。設計、制作一個可以支承重物的框架結構。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體驗動腦、動手合作做框架的必要,獲得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認識三角形的穩(wěn)定性在框架結構中的作用
教學難點:利用三角形的穩(wěn)定性,設計制作一個可以支承重物的立體框架。
【教學準備】
為小組實驗準備:長吸管、中吸管、短吸管共30根、回形針若干,剪刀一把。
教師自己準備:多媒體課件,活動三角形、活動長方形。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
1、出示哈爾濱塔吊倒塌四死一傷新聞,從此四個家庭,白發(fā)蒼蒼的爺爺奶奶失去了孝順的兒子,溫柔賢惠的妻子失去了疼愛她的丈夫,聰明可愛的兒子失去了親愛的爸爸;從此四個家庭,失去了精神經濟的支柱?。?/p>
2、用課件塔吊公司的招聘廣告引出課題(為了避免類似事故發(fā)生,我公司招聘塔吊設計人員,應聘者將按要求現場設計制作一個塔吊,承受力強者將被錄用,待遇面談。)今天我們選取塔吊的一部分來加固。在科學里,像塔吊這樣骨架式的構造叫做框架結構。
板書:做框架
二、體驗探究。
(一)、加固正方體框架
1、設計加固正方體框架。
么提高框架結構的承重能力,我們選取塔吊的一部分來做,加固一個正方體的框架,看看他能承受多大的壓力?怎樣做呢?小組討論,畫出草圖,制做正方體框架。
指導要點:回形針與吸管的連接方法。
2、測試正方體框架承重能力。
3、分析承重差別的原因。
(1)比較承重最強和最弱的兩個框架外觀有什么不同,它們與承重強弱有何聯系。
出示三角形框架和四邊形框架,我們觀察,把手放在上面,他們分別受到力的作用時有什么不同?哪個更容易變形?
在做這個對比實驗時,我們有沒有需要注意的地方?(使用力不能過大,力氣要一樣大)
板書:
三角形
穩(wěn)定
四邊形
不穩(wěn)定
(2)為什么三角形框架具有穩(wěn)定性呢?我們把力作用在三角形上面,力又是怎樣傳遞的呢?小組討論。
出示教具,演示分析:
三角形頂端受到向下的壓力時,如果沒有底邊這根桿子,兩條斜桿有什么變化?(向外擴),而底邊桿子則可以將向外擴的兩條斜桿緊緊拉住。
(課件分析)當三角形頂端受壓力時,底邊桿子對斜邊產生一個拉力,起到拉的作用。
當三角形的兩條斜桿受到向下的壓力時,又會怎么樣呢?誰能結合老師的演示來進行解釋呢?
(課件分析)當三角形兩邊斜桿受壓力向內擠,底邊桿子對斜邊產生一個推力,起到推的作用。
三角形正是通過三邊互相之間的推和拉的作用保持它的穩(wěn)定性。
(二)、改進設計,再比賽加固正方體框架。
1、明白任務:
(1)你有辦法讓你組的正方體框架更堅固呢?
(2)今天我們來一個比賽,讓正方體框架能承受12本書以上的重量。
(3)比賽要有規(guī)則,我們來制訂一下比賽規(guī)則。(預設:承重相同,材料越少越好。材料相同,承重越多越好。)
2、設計方案。
小組討論,用鉛筆和尺在記錄紙上畫出草圖。
3、制作調整。
(1)完成設計后,學生憑設計圖紙分組制作。
(2)教師巡視指導。對制作好的小組,提醒其進一步修正。
4、評價總結。
(1)抽幾個小組展示交流加固方案、測試承重、分析優(yōu)點。
(2)比較這么多成功的框架,你們覺得哪個小組最好?為什么?
5、為什么加了斜桿后四邊形框架就穩(wěn)定了?(預設:一條斜桿把四邊形框架分成了兩個三角形框架,而三角形框架是穩(wěn)定。)斜桿有什么作用?
板書:斜桿(推、拉)
穩(wěn)定
三、總結拓展。
1、生活中你看到過類似框架搭成的物品或建筑嗎?課件出示有關框架結構的物品或建筑,幫住學生進一步認識框架結構。
2、誰能解釋這些大型建筑或設施上為什么都采用了三角形框架?除了結構穩(wěn)定外,框架結構還有什么好處?(節(jié)省材料、減輕自身重量)
3、小結:框架結構正是因為有這么多的特點,所以建筑上運用很廣。課外再去找找還有哪些地方運用了框架結構。
板書:
做框架
三角形
穩(wěn)定
斜桿(推、拉)
四邊形
不穩(wěn)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