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综合另类男同-中文字幕一区亚洲高清-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婷婷月色巨-欧美色欧美亚洲另类少妇

首頁 優(yōu)秀范文 愛情中心理學論文

愛情中心理學論文賞析八篇

發(fā)布時間:2023-03-20 16:16:55

序言:寫作是分享個人見解和探索未知領域的橋梁,我們?yōu)槟x了8篇的愛情中心理學論文樣本,期待這些樣本能夠為您提供豐富的參考和啟發(fā),請盡情閱讀。

愛情中心理學論文

第1篇

關鍵詞:愛情心理;愛情的概念;結構;測量;影響因素

1.引言

愛情是復雜多變的,它是人類永恒的話題,是人類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有關愛情心理的研究,國外起步較早,叢上世紀70年代開始,有關這方面的研究逐步開展起來,并在理論和實際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而我國對于這方面的研究較少,其主要集中于大學生愛情心理的探討與分析,愛情心理的結構及其測量、影響因素等方面。本文擬從這幾個方面,總結近年來國內外學者對愛情心理的研究,并就以往研究的不足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思考和展望。

2.愛情的概念

關于愛情的心理學定義,至今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概念。不同的心理學家從自己的理念基礎出發(fā),對愛情給出了很多的定義。Wstson(1924)認為愛情是由一種性帶感引發(fā)的天生的情感。Freud(1922,1952)認為,對性結合的欲望是情感的中心。當這種欲望被限制的時候,作為對這種挫折的補償,人們對就會將其他人理想化并墜入愛河。Frommn(1956)認為愛是一種工具,用來減少人的分離感和孤獨感。Rubin(1970)將愛情定義為一種指向他人的態(tài)度,這種態(tài)度使人以特定的方式思考、感受和行動。Swenson(1972)認為愛情就是行動,例贈送禮物、共同活動和坦露私密信息。Centers(1975)認為愛情是人們在與他人的互動被回報時引起的反應。Skolnick(1978)將愛情定義為一種由情感、想法、文化表征建立起來的建構的體驗。這些定義有的關注的是愛情的起源,有的關注愛情的功能,有的則關注對愛情的描述??傊瑦矍槭且粋€復雜的東西,每個人對它都會有自己不同的理解。

3.大學生愛情心理的探討

愛情是人生的重大課題,在人類生活中占據(jù)著重要地位,對于處在青春妙齡、充滿著幻想與浪漫色彩的大學生更是有著獨特的魅力。

3.1大學生愛情觀所存在的問題

身處大學校園的愛情,由于受到多種社會因素的影響,大學生的愛情觀存在著多方面的問題。常泓,侯贊華(2008)認為大學生存在的主要問題有:1.對愛情真諦缺乏理解。2.戀愛動機的偏差。3.戀愛道德觀念的弱化。4.戀愛行為的非理性化。而對于大學生的愛情心理問題,王素珍(2003)認為主要有:1.愛情價值觀錯位;在其對1005名大學生的問卷調查以及隨機訪談后,發(fā)現(xiàn)大學生在愛情價值觀方面,從總體上看是能夠正確擺正愛情在人生中的位置和處理好愛情與事業(yè)、愛情與學業(yè)的關系,但調查同時顯示,也有一些人存在一些問題:①看重愛情在人生中的位置。②為了愛情影響學業(yè)。③推崇“愛情至上”。④對愛情的“忠貞專一、排他性”認識錯位。2.愛情挫折。3.戀愛行為不當。。讓人關注的是:如今的大學生“戀愛族”中,真正為愛情而相愛的人并不太多。詹灶福,汪琴(1997)據(jù)一項對11所大學近千名大學生的關于“你戀愛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這一問題調查發(fā)現(xiàn)學生回答的依次順序是:滿足生理和發(fā)展的需要、充實課余生活、雙方接觸產(chǎn)生愛情、作為一種消遣、尋求一種刺激、孤獨、受到周圍人的影響、對一行的好奇心、積累經(jīng)驗、為建立理想的家庭而選擇伴侶。這一結果應該說是令人擔憂的,。黃家兵(2005)認為有必要結合當前大學生戀愛的新特點和新趨勢,探討其中的心理問題:1、戀愛普遍化與焦慮感并存。2.戀愛“過程體驗”的空虛感。3.戀愛輕率而導致的無聊感。

3.2樹立正確的愛情觀

面對如今大學生愛情觀所存在的問題。常泓、侯贊華(2008)認為應該采取如下對策:1.深化對愛情本質的理解,增強戀愛道德觀念。2.培養(yǎng)健康的戀愛行為。3.正確處理好愛情與學業(yè)的關系。4.加強校園思想文化建設。王素珍(2004)則從愛情價值觀、愛情挫折和戀愛行為不當方面闡述了調適方法,認為在愛情價值觀方面應該做到以下自我調適:1.要學會思考。2.要學會處理好愛情與學業(yè)、愛情與成才的關系。3.提高愛情的道德修養(yǎng)。在愛情挫折方面,要做到:1.要端正愛情認識。2.要分析失戀的原因。3.要采取正確的行為方式。愛是道德的表現(xiàn),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藝術。大學生的愛情必須健康、文明、高雅、大方,有利于促進身心發(fā)展。

4.愛情的測量

綜觀國內外有關愛情的測量研究主要從三個方面開展:愛情觀念的測量、愛情成分的測量、愛情類型的測量。

4.1愛情觀念的測量

Rubin最早開始對愛情進行科學的測量。Rubin(1970)認為愛情是可以測量的獨立概念,可視為一個人對特定他人的多面性態(tài)度,它是親密關系的最深層次,不僅包括審美、激情等心理因素,還包含生理激起與共同生活愿望等復雜的因素。Rubin通過項目分析、信效度考驗建立了13個項目的愛情心理量表和13個項目的喜歡量表,這是第一個區(qū)分喜歡和愛的研究;并確定了戀愛中人們思想的三個主題:依戀、關心和信任。這三個主題創(chuàng)造的愛情心理量表可用來測量一個人對另一個人愛情思想強度的大小。研究者們常在問卷研究和實驗室實驗中評估RLS的有效性。

4.2愛情成分的測量

1)Davis(1985)曾對愛情和友誼進行了比較和區(qū)分,認為友誼之中的喜歡包括8個主要元素:歡樂、互助、尊敬、無拘無束、接納、信任、理解和交心;而愛情除這些因素外還包括集束:激情和關懷。研究發(fā)現(xiàn)這可以讓人覺察到什么時候友誼已經(jīng)轉化為愛情關系,或愛情關系正在逐漸降格為普通的友誼。Davis和Todd在此論基礎上設計出了關系評定表(Relationship RatingForm),此量表共包括6大方面由19個分量表組成,它被用來區(qū)分各種類型的友誼,并能預測不同關系所表現(xiàn)出來的特征屬于哪種類型的友誼。2) Sternberg(1997)運用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相結合的研究方法提出了愛情的三角形理論,他認為人類愛情包括三種成分:親密(intimacy)、激情(passion)和承諾 (decision/commitment)。Sternberg通過比較愛情類型的結構模型和評價這些模型中對多種親密關系的有效性發(fā)展了36個項目、3個分量表的三因素愛情心理量表。3)Yela(2006)使用stemberg的模型作為指導,對其進行實證研究證實了最常使用的愛情維度:關愛、、激情、親密、尊重、承諾和依戀這些維度可以被合成為只有四個成分:激情、浪漫激情、親密和承諾,并編制了相應的愛情測驗量表。量表包含55個項目用來測量愛情模型的四個因素,每個因素分別用15個項目來評價,每個項目均采用李克特5點量表方式作答。4)李朝旭等人則依據(jù)激活擴散模型,采用“愛情”一詞為刺激,讓278名大學生被試進行自由聯(lián)想,再基于親疏程度實施系統(tǒng)聚類分析,結果發(fā)現(xiàn),當代中國大學生的內隱愛情理論包含以下5個方面:①倫理與責任;②浪漫體驗;③沖突及痛苦; ④理性;⑤朋友式關愛。5) 王娟(2006)采用問卷法,以中國五個地區(qū)的大學生和社會人士為被試,通過開放式問卷和探索性因素分析確定了中國人愛情心理的結構,包括接納、關愛、激情、愛情價值觀和浪漫5個維度。編制了包含26個項目的中國人愛情心理正式問卷,采用6點計分,4個項目設為反向計分。

4.3愛情類型的測量

關于愛情類型的測量主要是愛情態(tài)度量表(loveattitudesscale,LAs)。美國心理學家Hendrick和 Hendrick(l986)依據(jù) Lee(1977)愛情類型理論,編制了包含42個項目,每個類型7項目的愛情態(tài)度量表,包括浪漫愛、游戲愛、伴侶愛、現(xiàn)實愛、占有愛和奉獻愛6個分量表,采用李克特5分的作答方式。

5.愛情的影響因素

愛情心理的影響因素非常復雜,本文在對前人的研究基礎上,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愛情心理的影響因素。

5.1不同文化中的性別因素

David(2003)的一項涉及52個國家的研究表明,在世界十個主要地區(qū)中的人們,男性普遍比女性要求性方面的變化和多樣性。Roy,Jean(2002)認同在多種文化背景下,女性的都是受到壓抑的。國內關于大學生戀愛觀的研究也得出類似的結論,例如李志和彭建國(2000)在對婚前性容許程度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人們對不同性別的人常常使用“雙重標準”,即男女標準不同,男人可以比女人更開放些。

5.2家庭氛圍和家庭成員間的關系因素

Donnellan,Larsen-Rife,Conger(2005)采用縱向研究的方法,考察青春期的家庭特點如何預測成年早期的愛情關系。結果顯示,不同的成長經(jīng)歷和家庭關系狀況會導致愛情關系能力的不同。家庭中父母的沖突對青少年的戀愛中的認知和情感都有影響。并且,早期的家庭關系能預測人們戀愛關系和婚姻是否持久。王娟(2006)采用Olsont等1982年編制的家庭親密度量表第二版,共16個項目,后由我國研究者費立鵬等(1991)對該量表進行了三次修訂,使其適用中國的家庭環(huán)境狀況。該量表為5點計分,根據(jù)被試得分的高低,家庭親密度量表將被試的家庭親密度分成四種類型:松散、自由、親密和纏結。研究發(fā)現(xiàn)中國人愛情心理的結構包括5個維度:接納、關愛、激情、愛情價值觀和浪漫,來自于親密度過高家庭的被試在愛情心理上更傾向于對各個維度有高的感受。

5.3其他因素

綜合近年來的研究可以發(fā)現(xiàn),其他一些因素也對愛情心理產(chǎn)生影響,比如戀愛狀況、戀愛目的和動機、家庭收入等。根據(jù)王素珍(2004)對1005名大學生的問卷調查以及隨機訪談,發(fā)現(xiàn)大學生談戀愛的目的、動機大多是為了情感的寄托。大部分學生認為,談戀愛是情感的依戀,他們重視戀愛的情感體驗,注重戀愛的過程,對戀愛以后有什么結果并沒有太多的思考。

6.愛情心理研究的不足與展望

關于愛情心理的研究在國外已較為普遍,而國內愛情心理研究也已經(jīng)越來越受到重視,但是,我國愛情心理的研究尚處在起步階段,因而研究就難免存在一些不足之處。

6.1研究對象有待擴展

從研究對象上來看,大多以大學本科生為研究對象,而研究中學生和研究生的愛情心理的較少。隨著社會的快速發(fā)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青少年發(fā)育成熟較早,中學校園頻頻出現(xiàn)學生早戀現(xiàn)象,有關其對愛情的認識,因此,有待進一步的調查和研究。而研究生雖然在年齡和心智上都比較成熟,但現(xiàn)有很多研究生處于單身,并從而有過戀愛關系,其原因和對策的研究也有現(xiàn)實意義。

6.2研究內容有待豐富

從研究內容上來看,國內對于愛情心理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對大學生戀愛觀的調查,存在問題和教育對策的理論研究和與其他變量的關系研究上,對于愛情心理形成的原因機制的分析較少,也沒有具體探討不同社會人群中的愛情心理。如何形成正確的愛情觀,以當今中國人的愛情戀愛觀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對策,提高中國人幸福滿意度應該是研究的最終目的。

6.3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單一

從研究方法來看,現(xiàn)有的研究大部分是定性研究,定量研究較少。質的研究雖然能夠發(fā)現(xiàn)和說明一些問題,但要使論證更具有說服力,還需要做出大量的實證研究。從研究工具來看,還沒有統(tǒng)一的、權威的量表可以使用,大部分測量工具要么借鑒國外的量表,要么是研究者自編的量表,因而不可避免地帶來研究結論上的差異,甚至得出了相悖的結論。

針對以上不足,今后的研究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

第一、關于愛情心理的理論問題,如戀愛觀、愛情心理教育、結構模式、影響因素等問題的研究將一如既往地受到關注,但是更應該關注中國人的愛情心理原因機制。同時,對愛情心理的教育對策的效果評估也同步展開。

第二、探索并編制出結構合理、信效度高的中國人愛情心理量表,為有效地診斷和預測不正確的愛情觀問題提供科學有效的工具。

第三、結合不同的研究方法,將量表法、實驗法、訪談法、觀察法結合起來,相互驗證和補充。

[參考文獻]

[1]王娟.(2006).中國人愛情的心理結構及其影響因素.武漢:華中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2]張于.(2009).愛情心理及其與人際關系滿意感、主觀幸福感的關系.武漢:化中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3]常泓,侯贊華.(2008).當代大學生的愛情心理:問題與對策.中國商界,10,223-224.

[4]王素珍.(2004).大學生愛情心理調查與思考. 連云港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1,14-17.

[5]林艷艷, 李朝旭.(2006). 心理學領域中的愛情理論述要. 贛南師范學院學報,1,40-44.

第2篇

2010年度動漫產(chǎn)業(yè)研究報告

2010年度英語研究報告

徐特立從科舉到新學歷程考

鄉(xiāng)鎮(zhèn)中心園發(fā)展現(xiàn)狀調查與政策建議

幼兒教師激勵機制探究

回歸自然——華德福教育創(chuàng)造性游戲的本質特征

幼兒學習第二語言的環(huán)境因素分析——基于柬埔寨幼兒學習漢語的思考

動畫片對幼兒語言發(fā)展的影響研究

動畫片在幼兒教育中的價值及其市場開發(fā)

跨文化交際中的語用失誤分析

企業(yè)外宣資料修辭功能分析及翻譯策略

近代江蘇女子教育發(fā)展的歷史考察

社會轉型時期的愛情——評電視連續(xù)劇《裸婚時代》

徐特立紀念館簡介(十七)

長沙師范學校專業(yè)介紹(十三)

徐特立德育資源開發(fā)利用的實踐與思考

徐特立教育思想的精髓及其現(xiàn)實意義

論徐特立政治教育思想對的影響

校長彭世華教授承擔的《區(qū)域內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的省級目標和標準研究》課題舉行專家論證會

兒童情緒能力與同伴交往的相關研究述評

我校六項教改課題喜獲2010年度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教學改革研究項目立項

湘西鳳凰縣農(nóng)村學前兒童教育的現(xiàn)狀、問題及對策

讓游戲成為幼兒家庭教育的主要形式

美國品格教育中教師的教學行為規(guī)范及啟示

“兩型社會”背景下高校青年工作資源整合研究

當代大學生道德認知和道德行為斷裂的社會學分析

論大學生的就業(yè)主動性

核心情緒理論研究進展

試論《紅樓夢》人名的翻譯

“E+C”模式在《飯店英語》教學中的運用

網(wǎng)絡資源在口譯教學和學習中的運用

徐特立紀念館簡介(十一)

徐特立解決延安軍民生活困難的四大貢獻

徐特立教育思想對中學數(shù)學新課改的啟示

長沙師范學校美術教育專業(yè)(兒童美術方向)的定位與思考

嬰幼兒依戀行為背后的心理安全需求

試論教育券制度在我國農(nóng)村幼兒教育中的應用

雙語腦研究進展對我國早期兒童雙語教育的啟示

拯救與回歸的呼喚——紀錄片《幼兒園》中的兒童觀探析

基于博客平臺的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探討

大學生就業(yè)困難的教育學分析

文學翻譯創(chuàng)造性的認知語言學解讀

更正

從模因論看英語議論文寫作模板的作用

《外貿英語函電》教學初探

淺談動畫的技巧剪輯

童心的異化與凈化——宮崎駿動畫中的兒童回歸觀探析

從《簡·愛》的“火”意象看夏洛特·勃朗特的生態(tài)女性意識

來稿須知

徐特立紀念館簡介(五)

長沙師范學校專業(yè)介紹(七)

長沙師范學校精品專業(yè)介紹(一)

略論徐特立的科學教育思想

徐特立早期教育倫理思想探微

教育理論上的豐碑

徐特立與

長沙師范學校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報告

從個體心理學視野看家庭教育中的父母角色

第3篇

關鍵詞 研究生 心理健康 現(xiàn)狀

中圖分類號:G44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ki.kjdks.2015.01.082

1 當前我國研究生心理健康現(xiàn)狀

1.1 研究生整體心理健康狀況不容樂觀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綱要(2010-2020)》提出,在2015和2020年,我國在校研究生規(guī)模將分別達170萬和200萬。隨著研究生招生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研究生人才的綜合素質培養(yǎng)越來越重要。但是,近幾年來,研究生由于心理問題、精神問題而休學、退學的比例越來越高。另外,根據(jù)湖北省高校學生自殺情況調研報告以及最近幾年的媒體公開報道,相較于其它學段的學生,研究生自殺率較高。①這表明,心理問題已經(jīng)成為影響研究生成長成才的一個重要因素。

有研究表明,②研究生心理問題檢出率為44.16%,其中,輕度心理問題者比例較大。與全國成人常模的對比發(fā)現(xiàn),研究生在強迫、抑郁、焦慮、恐怖以及精神病性五項因子的得分均顯著高于全國成人常模。也有研究表明,研究生新生心理健康狀況好于大學生但低于同齡人的平均水平。③某高校心理咨詢研究中心對1930例研究生心理咨詢個案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表明,④尋求心理幫助的研究生絕對人數(shù)在逐年上升,相對比例穩(wěn)定在20%左右。這一方面和研究生心理健康意識增強有關,也從另一個角度說明研究生的心理問題逐漸不斷呈現(xiàn)出來。

1.2 研究生心理問題具有復雜性和累積性

研究生的心理壓力相較本科生更加復雜。高校研究生處于需要兼顧學業(yè)、工作事業(yè)、婚戀家庭等方面的人生關鍵階段,相對于本科生而言,不僅要面對更加繁重的研究任務、日益嚴峻的就業(yè)形勢,同時還要承受來自家庭責任和經(jīng)濟等方面的壓力,總體而言,研究生的壓力主要表現(xiàn)為學業(yè)壓力、成就壓力、經(jīng)濟壓力、人際壓力、婚戀壓力、就業(yè)壓力等。具體而言,一方面,研究生的就業(yè)壓力相較本科生更加突出和明顯。我國自2003年起,研究生畢業(yè)人數(shù)明顯增加,但由于培養(yǎng)計劃不明確,與市場不夠協(xié)調等原因,加上研究生本人過高的期望值,導致研究生就業(yè)壓力驟增。2010年,江蘇、重慶等地媒體報道研究生就業(yè)率不及本科生,出現(xiàn)學歷層次與就業(yè)率倒掛的現(xiàn)象。⑤同時,受我國大學擴招的影響,研究生取代大學生成為父母和親朋好友眼中的天之驕子,使一些研究生過于關注工作的起點,一旦現(xiàn)實情況與理想出現(xiàn)差距,容易出現(xiàn)焦慮、抑郁等嚴重的情緒問題。

第二,研究生的心理壓力呈現(xiàn)出一定的規(guī)律,⑥新生入學的第一學期前三個月、畢業(yè)論文開題的前后一個月、畢業(yè)論文答辯前后一個月、畢業(yè)離校最后一個月是研究生心理問題比較集中爆發(fā)的時間。壓力的表現(xiàn)從入學初的學習困惑產(chǎn)生的學業(yè)壓力,到入學適應后產(chǎn)生的學術壓力以及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壓力,再到研究生中期的情感和就業(yè)壓力,最后學生又要集中面臨畢業(yè)和就業(yè)的壓力。最后,研究生還面臨和導師的關系壓力。

研究表明,研究生的心理問題具有累積性。當研究生出現(xiàn)不幸,我們在扼腕嘆息的同時,關注的只是表面的就業(yè)或者情感壓力這些導火索,而往往忽略了極端行為背后可能早已存在的某種精神疾病或嚴重的人格缺陷。研究生的心理和精神問題往往是在大學甚至更早的階段就已經(jīng)產(chǎn)生,這些問題如果沒有得以解決,到了研究生階段受到畢業(yè)就業(yè)、婚戀情感等應激事件的影響,新舊問題不斷累積疊加,容易產(chǎn)生更加嚴重的后果。某咨詢中心的數(shù)據(jù)研究結果表明,有1%左右的研究生因精神問題轉診精神科或心理科,并確診患有抑郁癥、強迫癥、分離障礙、急性適應障礙、性心理障礙、躁狂抑郁癥和精神分裂癥等較嚴重的精神疾病。

1.3 研究生心理健康狀況的群體差異

(1)男女研究生心理健康狀況的差異性。研究表明,⑦男碩士研究生比女碩士研究生在經(jīng)濟和婚戀愛情方面的壓力得分更高,女碩士研究生的就業(yè)壓力比男碩士研究生更大。男女碩士研究生的壓力側重點不同,而總體的壓力感沒有顯著差異。相比而言,男碩士研究生在養(yǎng)家糊口、光宗耀祖方面背負更大的壓力,在自己的同齡人已經(jīng)開始獨立生活時,他們還不能立即將知識轉化為生產(chǎn)力,但另一方面,男碩士研究生還要在婚姻戀愛中承擔更多的責任,相應的壓力也會更大。因為就業(yè)中存在的性別歧視,女研究生雖然學歷更高了一個層次,但卻不一定能找到如意的工作,難免在就業(yè)上面臨較大的壓力。雖然他們各有各的煩惱,但是相比而言,女研究生更愿意在遇到困難時,尋求專業(yè)的心理幫助。

(2)不同工作經(jīng)歷研究生心理健康狀況的差異性。研究表明,有工作經(jīng)歷的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好于沒有工作經(jīng)歷的研究生。⑧這和研究生群體逐漸轉變?yōu)楠毶优后w有關。他們是一直在父母的呵護下長大,因成績優(yōu)異在學校也備受老師和同學的關注,人生成長經(jīng)歷往往以校園生活為主,一路過關斬將,經(jīng)歷過無數(shù)次的考試,脫穎而出,人生旅途一直比較順利。這使得他們的成就動機比較強,自我期望值比較高。而另一方面,大多數(shù)沒有工作經(jīng)歷的研究生沒有接受過生活的磨練,缺乏人生閱歷和社會經(jīng)驗,容易產(chǎn)生不切實際的想法,在現(xiàn)實面前更容易產(chǎn)生消極情緒。

(3)不同婚戀狀況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狀況的差異性。研究表明,⑨相比較而言,研究生群體中心理健康水平較高的兩類群體是正在談戀愛的研究生和已婚的研究生。這兩類研究生因為有著戀人的關心或者家人的體貼和支持,心理健康水平相對較好。因為研究生生活方式以個體或少數(shù)人為主,社交面窄,再加上工作未定等因素,越來越多的研究生在研究生期間沒有談戀愛,博士群體談戀愛的年齡也逐漸增大。這些孤單的未婚戀研究生,在面臨各種不確定性時,因缺少同伴的疏導和幫助,往往容易焦慮和不知所措,一些普通的、輕度的心理問題無法解決,容易累積為更嚴重的心理問題。

(4)理工類高校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狀況。研究表明,理工類高校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整體良好,但仍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不適。在心理健康狀況量表的評估中,研究生強迫狀態(tài)因子均分最高,是研究生中最為普遍的問題,其次是人際關系敏感。強迫癥狀得分高一方面反映了研究生可能更加細致,有規(guī)劃,規(guī)則感更強,有時表現(xiàn)得更加專注和謹慎,但如果過度,也會對心理健康產(chǎn)生不良影響。由于理工類高校研究生的日常生活相對單調,人際情感溝通較少,從而使得他們在人際方面較為敏感。另一方面,相比較文科類研究生,理工科研究生心理健康狀況相對較差。由于長期的專業(yè)訓練,理工科研究生養(yǎng)成了較強的邏輯思維,遇到問題容易鉆牛角尖兒,加上許多理工科研究生學習工作空間局限在實驗室,容易形成自我封閉、思維嚴謹而刻板的心理行為特征。

(5)博士研究生成就動機更強,更易追求完美。博士研究生作為學歷教育的最高層次,是一個自我定位高、成就動機強的群體。在重視學歷和重視人才的當今社會,他們被罩在“博士”的光環(huán)下,更多時候會受到眾人敬慕,因此這種長期的佼佼者身份,造就了一部分博士生過于追求完美,只能接受成功,不能接受失?。恢荒芙邮軜s譽,不能接受批評;只能接受別人不如自己,不能接受別人比自己有優(yōu)勢。對于一部分從未從事過工作,一直求學的博士研究生來說,由于他們的人生經(jīng)歷僅局限于在學校的大環(huán)境中求學,并沒有設身處地地經(jīng)歷過更多的生活上的磨練和工作上的不如意,他們的成就動機更強于工作過的博士研究生。

研究結果顯示,⑩博士研究生心理健康的總體狀況明顯低于全國正常成人的一般水平,心理問題的檢出率為39.3%。整體上來看,博士研究生在強迫、恐懼、焦慮和精神病性四項因子上的得分以及心理健康總均分明顯高于全國常模。究其原因,這和博士研究生專注點在科研和學術方面,注意力范圍比較狹窄,而同時又缺乏強有力的社會支持有關。因此,對于博士生來說,應增強個人的社會支持系統(tǒng),加強與家人、朋友、導師等的溝通,及時宣泄不良情緒,更好地維護個人心理健康。

2 開拓多種渠道提升研究生心理健康水平

2.1 加強宣傳和教育,增強研究生自我保健和求助意識

由于一些客觀原因,諸如心理健康課主要針對本科生,還較少有學校開設研究生的心理健康必修課;學校的心理健康宣傳活動主要針對本科生,研究生參與較少等,再加上主觀上研究生對心理健康存在的一些誤解,例如自己年齡比本科生大,已經(jīng)經(jīng)歷過一些風風雨雨,比本科生更加成熟,因此不需要像本科生那樣去求助等等。研究生群體中的心理健康宣傳和教育還比較欠缺,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意識相對薄弱。

每個發(fā)展階段都有相應的發(fā)展任務,都會遇到相應的困難和煩擾,研究生應合理認識自身遇到的煩惱和問題,必要時學會自我疏導或者進行專業(yè)的求助。基于此,學??梢蚤_展一系列的宣傳教育活動。首先,研究生新生到心理中心進行參觀體驗活動。入學伊始,心理咨詢中心可以抓住新生教育的最佳機會,樹立心理中心在學生心目中的良好第一印象,邀請研究生新生以實驗室或者班級為單位到中心進行參觀和體驗,了解中心的功能和作用。這種做法不僅可以消除研究生對心理中心的陌生感,同時也能增強對心理健康的認同感,提高研究生的自我調適能力。其次,學院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利用新生入學時期,在學院內部進行研究生團體活動或者開展心理健康講座,一方面促進學生盡快適應研究生的生活,另一方面也給學生打開一扇窗戶,種下一粒種子,以備將來不時之需。如前文所言,男研究生在遇到困難時,更加不愿意求助,在開展活動時,應著重向男研究生宣傳心理健康的理念以及心理問題的一般性,消除他們的戒心,學會積極的求助。

2.2 根據(jù)不同群體特點,開展具體針對性的心理健康活動

如前文所言,研究生不同群體存在不一樣的特點。另外,從客觀上而言,研究生還存在住宿比較分散,集體觀念淡薄,個人意識比較強等特點。基于此,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活動:首先,結合研究生時間靈活但不易集中的特點,可以開展一月一次的心理沙龍或者團體輔導活動?;顒硬捎冒腴_放的方式,一方面控制人數(shù),一方面也允許一定的流動性。主題則以研究生面臨的共性問題為宜,例如婚戀問題,人際關系問題,女研究生的戀愛問題,研究生的生涯規(guī)劃等等。形式上可以采用角色扮演、討論、閱讀等。這樣的形式容易打破研究生過重的戒備心理,從一般性問題入手,讓研究生同學逐漸開放自我,進行分享和討論,促進個人成長。其次,針對博士生這個特殊的群體,可以開展貼近其生活學習實際的輔導活動。例如可以采用座談、團體活動、心理沙龍等輕松的形式討論和導師的關系、如何平衡研究和戀愛、如果應對學術危機等。

注釋

① 湖北省教育廳思想政治教育與社會科學研究處,湖北省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為了不應逝去的生命―湖北高校大學生自殺情況調研簡要報告.全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論壇論文選編(二).2008:234-240.

② 馬喜亭,李衛(wèi)華.研究生心理健康狀況與生活壓力調查研究.中國特殊教育,2011.4:91-96.

③ 吳鈺. 碩士研究生新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2.20(1):131-133.

④ 李江雪,蘇斌原.1930例研究生來訪者心理問題特點.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3.21(10):1577-1580.

⑤ 劉倩倩,吳少怡,王小寧.高就業(yè)壓力下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中國電力教育,2012.34:136-137.

⑥ 劉祥和.碩士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探討.工程與企業(yè)管理國際會議,2011:703-706.

⑦ 劉穎.碩士研究生心理壓力、應對方式、心理健康的現(xiàn)狀及相互關系研究.遼寧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09.

⑧ 劉曉鳳.研究生心理問題分析及建議.中國電力教育,2012.11:117-118.

第4篇

論文關鍵詞:大學生;嫉妒心理;預防;策略研究

嫉妒是人們普遍存在的心理現(xiàn)象,由于人們的研究側重不同,對于嫉妒目前還沒有一個比較一致的看法。《牛津英語詞典》為嫉妒所作的定義是:“由于懷疑、憂慮或知道有競爭者而產(chǎn)生的心理狀態(tài),表現(xiàn)在愛情等方面,懼怕在感情上被別人替代,或者對心上人的忠誠不信任,尤其是對妻子、丈夫和戀人”。日本《廣辭苑》為嫉妒下的定義是:“嫉妒是在看到他人的卓越之處以后產(chǎn)生的羨慕、煩惱和痛苦?!敝熘琴t主編的《心理學大詞典》中對嫉妒的定義是:“與他人比較,發(fā)現(xiàn)自己在才能、名譽、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別人而產(chǎn)生的一種由羞愧、憤怒、怨恨等組成的復雜情緒狀態(tài)?!本C合以上觀點,可以把嫉妒定義為個體的某些方面落后他人,又不甘心落后,但又無力改變這種境遇時產(chǎn)生的一種不平衡心理。

一、 大學生嫉妒的表現(xiàn)形式

1.學業(yè)帶來的嫉妒

學習是大學生的主要工作,學習成績的好壞是大學生證明自身社會價值的最有力證據(jù)。因此,能否順利地完成學業(yè),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對大學生來說有著極大的影響。在完成學業(yè)的過程中也不可避免的有考試、競爭、評優(yōu)等問題,經(jīng)過高考的篩選,能考上大學的學生一般都是學習優(yōu)秀者,自尊心比較強,如果進入大學在同學中不能表現(xiàn)優(yōu)越,則容易對自己的同學產(chǎn)生嫉妒心理。

2.人際交往帶來的嫉妒

大學中除了學習外,人際交往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由于高中時大家忙于學習,無暇顧及人際交往,使得一些大學生在人際交往方面缺乏應有的技巧,導致人際關系緊張,在集體中長期受到忽視和排斥。因此,對于在班級有威信,人緣好,又受老師器重的同學產(chǎn)生嫉妒。

3.情感交流帶來的嫉妒

嫉妒是大學生戀愛中常出現(xiàn)的一種心理狀態(tài)。初嘗愛情甜蜜的大學生,往往會花費更多的注意力關注自己所喜歡的人,并且希望對方也以自己為中心,一旦發(fā)現(xiàn)自己所喜歡的人與其他異性接觸,就會懷疑自己的戀人,并把這個異性看成是自己的競爭對手,從而產(chǎn)生恐懼和憤怒的嫉妒心理。

4.外在容貌帶來的嫉妒

每個人外在的容貌都是上天賜予的禮物,不可選擇。有的人高大威武,有的人天生麗質,可有的人卻相貌平平。但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所以外在容貌也往往成為大家嫉妒產(chǎn)生的源泉。大學時代學生的學習壓力比高中時已經(jīng)小了很多,從年齡上來看也到了談戀愛的黃金期,因此,這個階段學生會把注意力轉移到自己的身上,更加在意自己的外在容貌。這時,那些相貌平平,或有某種生理缺陷的大學生往往會對那些相貌漂亮的大學生產(chǎn)生嫉妒的心理。

5.經(jīng)濟壓力帶來的嫉妒

大學生是經(jīng)濟不獨立或不完全獨立的群體。特別是一些來自貧困地區(qū)的大學生,除了家庭的支持以外,有些還不得不靠勤工儉學、申請貸款和領取貧困補助來緩解經(jīng)濟壓力。有一些貧困大學生認為靠勤工儉學和申請貧困補助會讓自己在同學面前抬不起頭。當看到經(jīng)濟條件好的同學花錢大方,更感自己囊中羞澀,對比之下便產(chǎn)生了自卑心理,甚至對家庭條件優(yōu)越者產(chǎn)生了憎恨與羨慕、憤怒與怨恨的復雜心理。

二、大學生產(chǎn)生嫉妒心理的成因分析

1.嫉妒產(chǎn)生的思想根源是平均主義

嫉妒的產(chǎn)生,在某種程度上是源于人們的思想觀念。傳統(tǒng)的平均主義思想根深蒂固,所以水平、地位相當?shù)娜?,不管是在精神享受上還是物質占有上都應該是平均的。如果現(xiàn)實不能達到這種平均的理想狀態(tài)時,那就會產(chǎn)生嫉妒。在大學生群體中,他們在高中時代都曾經(jīng)是班上的優(yōu)秀分子,因此,都特別希望老師能看到自己的與眾不同,即便是自己沒有什么與眾不同,也希望老師能一視同仁,公平對待,希望老師在重視其他同學的同時,也能重視自己的成才。而當這種愿望不能實現(xiàn)時,便會對被老師重視的同學冷言相對,冷嘲熱諷,甚至在這些同學出現(xiàn)某些不幸的遭遇時幸災樂禍。

2.嫉妒產(chǎn)生的直接原因是有理想無作為

大學生受教育程度相對較高,一般都有著強烈的進取心和求勝心,胸懷大志,力求成才。但是也有部分學生則認為進入了大學就已經(jīng)證明自己成功了,因此,花大量的時間去上網(wǎng)、逛街、聊天,沒有利用時間來豐富自己的知識和提高自己的社會實踐技能,當機遇來臨時,由于缺乏實力而不能很好地把握,這時他們便會對努力學習不斷提高自身能力并能隨時把握機遇的同學產(chǎn)生嫉妒。正如培根說的:“嫉妒是一種四處游蕩的,能享有它的只能是閑人?!泵恳粋€埋頭沉于自己事業(yè)的人是沒有空閑去嫉妒別人的。

3.嫉妒心理產(chǎn)生的根本原因是錯誤的認知理念和不正確的歸因方式

美國心理學家埃利斯認為,人們的負面情緒和行為反應,不是由某一誘發(fā)事件直接引起的,而是由人們對誘發(fā)事件的解釋和評價引起的。能否有對客觀事物的正確認知是產(chǎn)生正確心理的前提。嫉妒的產(chǎn)生往往和人的一種錯誤認知相聯(lián)系,當自己認為某些東西是自己該獲得而沒有獲得時或某些東西是別人不該獲得而獲得了時產(chǎn)生的一種消極的心理。不正確的歸因方式也是嫉妒產(chǎn)生的一個原因。根據(jù)心理學家韋納的研究,人們總是習慣于對自己采取內歸因,而對他人采取外歸因,對于相同的事物人們沒有看到歸因的不同,而總是關注結果的不同,這種與自己期待不同的結果便成了嫉妒產(chǎn)生的源泉。

4.嫉妒心理產(chǎn)生的內部原因是不健全的性格及人格因素

性格因素及人格因素都是構成個性的核心因素。一個性格及人格不健全的人考慮事情往往只從自己的利益出發(fā),一旦事與愿違便產(chǎn)生不平衡的心理,導致嫉妒的產(chǎn)生。一些學者通過研究,證明了嫉妒的產(chǎn)生與人格因素密切相關。張建育等人通過采用bringle自我報告嫉妒量表和特質焦慮問卷對江西三所高校的大學生進行調查,結果表明嫉妒與焦慮呈顯著性相關。學者王曉鈞通過采用4種嫉妒量表和大五人格量表對大學生進行施測和研究,結果表明嫉妒與神經(jīng)質人格存在密切相關,神經(jīng)質人格在嫉妒的形成和發(fā)展中起主要影響。

三、預防大學生嫉妒心理的策略

1.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學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就是要增強學生自我調控,承受挫折,適應環(huán)境的能力,對少數(shù)有心理問題的學生給予輔導以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增強自我教育能力。通過心理健康教育,使大學生學會欣賞別人,尊重別人,學會換位思考,培養(yǎng)健全人格和良好個性品質,營造良好的內心生態(tài)。只有一個人具有健康的心理,良好的內心生態(tài),才能以一種積極的心態(tài)看待周圍的人和事,從而化嫉妒為行動的動力。

2.提高自我認知的能力

人無完人,金無足赤。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yōu)勢也不可避免地有自己的劣勢。因此,在看待自己和他人時,首先要分清自己的優(yōu)勢和劣勢,以及他人的優(yōu)勢和劣勢。特別是在看到別人成功時,更應客觀地分析他人的優(yōu)點以及他人成功背后的努力和付出,同時要看到自己努力的不足。這樣,在面對他人在某方面超過自己或取得成功時,就會是一種坦然的心態(tài)。在自我分析時更應該客觀,不能因為在某方面確實不如他人就自暴自棄,認為自己一無是處。當然,也不要刻意以自己的短處去比他人的長處,這樣就避免心理不平衡狀態(tài)形成,就不會滋生嫉妒心理。

3.正確歸因,糾正不合理信念

嫉妒的產(chǎn)生與個體的認知方式和歸因方式有密切關系。因此,大學生在關注結果時,不能憑空抱有一種志在必得的心態(tài),而要考慮的是自己是否付出了,自己的付出是否能夠為自己贏得滿意的結果。另外,在看到他人取得成功和獲得巨大收獲時,應該看到他人成功背后的付出和努力。當大學生能對事物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并且能夠做出正確的分析時,那么不管是面對自己的失敗還是他人的成功,都能有一種平常心,那么嫉妒之心就不會滋生。

第5篇

關鍵詞:青少年;心理障礙;社會工作

一、常見的青少年心理障礙

(1)人際交往障礙。在二胎政策尚未開放之時,00后子女多是家中的獨生子女,在父母和長輩寵溺的環(huán)境中長大。他們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沉浸在以“我”為核心的世界里,習慣了索取,卻不懂得與他人分享。這樣的一種唯我獨尊的心理,使當今青少年在班級、學校乃至社會這個大集體中只知道維護個人利益而漠視集體利益。根據(jù)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中的歸屬需求,可得出:人從出生來到這個世界就需要與周圍的人交往以獲得親情、友情、愛情。而如今,我們更多看到的是青少年以自我為中心,將自己封閉起來,導致人際交往障礙。

(2)情緒障礙。學者吳錫改認為情緒障礙引起情感發(fā)生強烈沖突而出現(xiàn)低落、消沉、絕望、激怒等反常情緒表現(xiàn)等。青少年個性尚在發(fā)展,三觀還未穩(wěn)定,思想不成熟,看問題比較理想化,這樣當他們遇到挫折時容易產(chǎn)生挫敗感,如果不及時排解這種負面情緒,長時間會變得煩躁、精神敏感、悲觀失望、對生活缺乏熱情,甚至精神頹靡不振等情緒波動大的反常行為。

(3)行為障礙。隨著社會上不良風氣以及危險因素的存在,如:不健康網(wǎng)絡、、暴力等,這些危險因素無疑滋生青少年行為障礙,嚴重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大眾傳媒的發(fā)達,給青少年帶來健康的社會信息,使他們豐富知識,開闊視野。但與此同時也帶來了不健康的社會信息,嚴重影響著尚不能正確辨別是非的青少年。主要表現(xiàn)在:說謊、搞鬼、報復、多動癥、強迫癥、注意力不集中、癡迷網(wǎng)絡、抽煙、飲酒、斗毆等脫離社會行為準則的行為。

二、青少年心理障礙產(chǎn)生的原因

(1)個人原因。青春期的個體在生理和心理上都發(fā)生巨大的轉變。有些青少年因對生理上的變化如體型和外貌的不滿意,而導致心理上的波動起伏,產(chǎn)生自卑心理,形成不良心理適應障礙。青少年正處于人格形成期,他們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尚未健全,同時對一切新鮮事物充滿著好奇,但又缺乏社會經(jīng)歷,處理問題能力弱,社會認知能力低,面對困難和挫折無法解決時,容易采取極端方法解決問題,從而引起心理障礙。

(2)家庭原因。家庭對青少年的身體成長、人格形成、社會認知、心理發(fā)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家庭環(huán)境良好、家庭完整、父母關系和諧、父母與子女能有效溝通,這些都有益于青少年的成長;反之,則會使青少年存在心理障礙。單親或者離異家庭的青少年由于缺少父愛或者母愛,從而使其缺乏安全感,內心脆弱敏感,對周圍人持有不信任的態(tài)度,將自己封閉起來,不擅長人際交往。甚至父母之間的吵架會影響青少年今后的愛情觀、婚姻觀。一些父母望子成龍心切,過分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和特長,并且總是拿“別人家的孩子”這種比較來給他們增加壓力。孩子的內心苦楚得不到父母的理解,使他們長期壓抑自己的情緒,一旦情緒難以控制,就會產(chǎn)生敵對父母的行為,甚至會出現(xiàn)行為。

(3)學校原因。在當今這個“成績”當?shù)赖纳鐣?,學校過于關注學生的學業(yè)發(fā)展而忽視了學生思想品德、心理健康和品格素質的培養(yǎng)。有些教師甚至戴有“有色眼鏡”,以學生成績?yōu)橹笜?,將學生分為三六九等看待,對成績好的同學關注,對“差生”置之不理。這種做法會使學生心理產(chǎn)生不平衡感,失去學習樂趣,同時對學生不好品格的形成間接地起到了加速的作用。不良的校園環(huán)境使學生出現(xiàn)不良行為偏差,近墨者黑,最終導致校園環(huán)境形成惡性循環(huán),嚴重危害青少年身心成長。

(4)社會原因。當今中國正處于社會的轉型期,舊制度已經(jīng)解體,而新制度尚不健全,這使得我國的制度處于一個“真空”階段。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達,家庭條件的改善以及父母對獨生子女經(jīng)濟上的放縱,使得青少年的資金過于豐厚,形成用物質基礎滿足精神需求,一旦經(jīng)濟難以滿足時,他們容易做出不計后果的反常行為。如今,社會上的媒體宣傳、網(wǎng)絡文化和社會輿論成為影響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又一重要因素,不良網(wǎng)站、視頻、網(wǎng)絡用語侵蝕著青少年心靈,扭曲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甚至一些暴力視頻會使青少年盲目模仿,引發(fā)校園暴力事件,嚴重危害自己及他人身心健康。

三、社會工作介入青少年心理障礙的對策

(1)個人層面的對策。社會工作是一種以人為本,助人自助的職業(yè),綜合運用專業(yè)知識技能,整合社會資源,協(xié)調社會關系,幫助有需要解決問題的個人和集體。社會工作者要尊重、接納有心理障礙的青少年,向他們表達同理心,讓其愿意表達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同時運用優(yōu)勢視角,相信每個青少年都有解除心理障礙的能力,積極發(fā)現(xiàn)青少年的優(yōu)點并給予鼓勵和引導,使其擺脫錯誤的行為,完善自己。社會工作者要加強青少年正確的青春期生理、心理知識教育。青少年時期的大多數(shù)問題是由于他們對生理和心理的轉變沒有正確的認識,導致出現(xiàn)各種不適應。

(2)家庭、學校層面的對策。不良的家庭環(huán)境不利于青少年的成長,所以社會工作者在介入青少年心理障礙問題時,還要考慮整個家庭結構,促進父母與子女雙方找到一種新的溝通和交流方式,增加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感情,鼓勵父母多關心、愛護子女,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對于學校應該建立一個青少年心理咨詢教育中心,對于有心理障礙的青少年及時做出治療對策,以及預防青少年心理障礙有重要的意義。社會工作者應該與專業(yè)的心理咨詢師合作,運用更專業(yè)的心理治療方法去治療及預防青少年心理發(fā)生障礙。同時,社會工作者也應該多宣傳心理障礙的危害,組織學校進行心理教育講座。

(3)社區(qū)層面的對策。社區(qū)是青少年日?;顒拥闹匾獔鏊?,對青少年的身心成長產(chǎn)生重要的影響。社會工作者可以聯(lián)合社區(qū)居委會組織家庭親子活動,增強親子之間的情感交流,使家長更多的了解子女的真實想法;另外,還可以舉辦社區(qū)青少年游戲活動,既可以緩解青少年學習壓力,又可以促進青少年與朋輩群體的交流,提高人際交往能力。社會工作者帶領青少年參加社區(qū)服務,如去養(yǎng)老院、福利院獻愛心,植樹綠化社區(qū)環(huán)境等活動,讓在實踐中學會愛與尊重,懂得如何幫助別人,樹立社會責任感。社會工作者調動社區(qū)積極因素,營造一個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長的良好社區(qū)環(huán)境。(作者單位:遼寧大學)

參考文獻:

[1] 吳錫改。論青少年心理障礙[J]中華教育期刊1995年第6期刊。

第6篇

[論文摘要]“實踐一建構”道德學習理論認為,道德的學習、道德發(fā)展在本質上是主體在現(xiàn)實的社會實踐中通過主動的建構來實現(xiàn)的,可以從其所主張的學習形式、教育原則、師生關系幾方面借鑒該理論,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進行改進,進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質量和效果。

道德學習理論不同于以往的道德教育理論,它重視對道德學習問題的研究,“道德學習”是與“道德教授”相對而言的,主要是從學生的角度講,探討學生在道德上的發(fā)展變化,也就是他是如何學習道德的④?!皩嵺`一建構”學習理論的觀點是:道德學習的內容在本質上是實踐的,道德學習的動力來源于實踐,個體道德的學習、道德發(fā)展在本質上是主體在現(xiàn)實的社會實踐中通過主動的建構來實現(xiàn)的。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對“實踐~建構”道德學習理論進行借鑒,可以解決目前存在的一些問題,進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質量和效果。

一、“實踐一建構”道德學習理論的主要特征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作為一種道德學習理論,“實踐一建構”道德學習理論具有一些不同于其他理論的特征,其中最主要的有兩點,即道德學習是實踐的,是具有社會性和情境性的。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問題中,有兩點是比較突出的:一是缺乏實踐性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二是對現(xiàn)實問題的關注不夠。

道德的習得和其他知識的學習是不一樣的,它必須通過人的感性實踐,通過親身的參與,才能被人直接體驗、感受和建構。WwW.133229.coM因為道德這種“知識”在本體意義l有其獨特性和復雜性,認識、掌握、創(chuàng)造道德的根本途徑只能通過親自去實踐道德、體驗道德來實現(xiàn)。同時,道德是知、情、意、行等要素的統(tǒng)一體,這些要素無法分割地統(tǒng)一在人的道德實踐中,單純的內部心理活動尤其是理智上的活動絕不能直面真實的道德。而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無論在內容還是方法,都不同程度地缺乏訓練和實踐活動,單純的知識傳授現(xiàn)象比較嚴重。實際上,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它的主要目的是培養(yǎng)受教育者知行合一的行為習慣和勇于實踐的態(tài)度與能力。單純采用灌輸式、填鴨式的教學手段,是無法達到理想效果的。作為思想政治教育實踐的主體,受教育者應該參與各種校內外活動。但實際上,學生的實踐活動常常流于形式,這就必然導致我們將社會規(guī)范內化為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品德的愿望落空,更難將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品德觀念外化為品德行為。

“實踐一建構”學習觀認為,道德學習不是在真空中進行的,在面對現(xiàn)實生活和解決實際問題中來實現(xiàn)道德的發(fā)展,這就是道德學習的社會性和情境性。道德學習之所以有這個特征,一方而是因為道德彌散在社會生活中、彌散在人際交往的氛圍中、始終見諸于具體情境的,沒有抽象的、獨立于生活和實踐之外的道德。從書本上、從課堂里學到的“道德”并不是真實的道德,也沒有內化為學生心理、道德經(jīng)驗的一部分。所以,較之其他方面的學習,道德學習對環(huán)境、社會情境的依賴性更強。另一方面是因為個體的道德學習要受到多種社會因素的影響,各種有形的和無形的、積極的和消極的社會因素在個體道德經(jīng)驗的建構過程中發(fā)揮著這樣或那樣的影響,個體盡管可以選擇和超越,但無法從根本上擺脫它們的影響。因此,個體的道德學習始終是在真實的、一定的社會情境中進行的。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往往不能從大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出發(fā),解決大學生的實際問題,對大學生熱衷和關注的一些頹事物、新現(xiàn)象不能給予相應研究和及時指導,難以解決學生思想、心理和道德認知上的困惑,再加上大學生正處于思想和心理欠成熟的時期,結果導致一些不良信息和行為方式乘虛而入,誤導甚至貽害了大量學生,從而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在社會現(xiàn)實面前變得脆弱和無力,不能全方位凸顯思想政治教育的當代價值。

二、“實踐一建構”道德學習理論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啟示

“實踐一建構”道德學習理論從“如何學”逆向理解道德教育“如何教”的問題,必然催生了對道德教育課程、教育原則及教育過程中師生關系這些問題具有革新意義的理解。從解讀“實踐一建構”道德學習理論的角度來觀照當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我們會獲得一些有益的啟示。

1.“實踐一建構”道德學習理論的主要學習形式及其啟示?;顒诱n程是“實踐一建構”道德學習理論的主要學習形式,在一般的理解中,它又被稱為“經(jīng)驗課程”“學生中心課程”,其目的不是傳授與實際生活脫離、與生活經(jīng)驗脫離的所謂系統(tǒng)知識,而是幫助學生解決他們當前認為主要的問題②?!皩嵺`一建構”道德學習理論認為道德是人際間社會交往的需要和過程的產(chǎn)物,對個體而言,也只有通過個人的社會交往,通過自主構建,才能將外在于己的道德約束落實為自己的道德發(fā)展。所以,道德教育的影響只有被個體納入到“實踐一建構”的自主活動中,才會產(chǎn)生實際效用。在高校中,和活動課程相對應的是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的實踐環(huán)節(jié)與各種實踐活動,但是,這些環(huán)節(jié)和活動并沒有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起到重要的作用,甚至是流于形式和被忽視掉。其原因主要有兩個方而:一是主觀上沒有充分認識到實踐環(huán)節(jié)和活動對于培養(yǎng)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主要作用;二是客觀上的經(jīng)費、師資、時間等投入不夠。實踐環(huán)節(jié)和活動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對促進大學生了解社會、增長才干、奉獻社會、培養(yǎng)品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要把實踐環(huán)節(jié)和活動納入教育教學的總體規(guī)劃與教學大綱,并付諸實施。要組織學生參加形式多樣的社會實踐,撰寫社會調查報告促進學生了解社會,增強誠信意識,樹立社會責任感;要精心設計和組織開展內容豐富、形式新穎、吸引力強的校園文化活動把德育滲透到校園文化活動之中,使學生在活動參與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實、道德境界得到升華。

2.“實踐一建構”道德學習理論的基本教育原則、形式及其啟示。道德教育的順利進行,不僅有一個正確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的問題,還有一個依據(jù)什么原則實施教育的問題。從“實踐一建構”這種新的道德學習理論出發(fā)進行道德教育,必須貫徹以下幾個基本原則:主體性原則、實踐性原則、民主性原則和心理匹配原則。

主體性的教育把學生當做主體來看、來尊重,以發(fā)揮、提高學生學習、參與的主動性為己任,以培養(yǎng)主體性素質為豐要目標。人的主體性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培養(yǎng)教育的結果。因此,要使大學生獲得全面發(fā)展,首要的任務是通過思想政治教育來發(fā)展他們的主體性。一方面,大學生正處于主體覺醒階段,需要給予正確的價值引導;另一方面,當代大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在家庭和社會太多的呵護下成長,有些大學生的自主意識、自主能力、自律能力以及社會責任感與社會對他們的要求還有一定的距離,以至于少數(shù)大學生不敢直面社會。為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應該在幫助大學生確立主體性上下工夫,使大學生真正成為既具有獨立人格,又能夠適應社會的人。

實踐性原則是指在實踐中進行道德教育,把實踐作為道德教育的手段、工具來使用。堅持實踐性原則,意味著道德教育的目的是為了學生能自覺履行道德標準,突出道德教育的實踐性特征。對于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大學生不排斥,但是覺得政治理論與現(xiàn)實實際的距離太遠,也不知道如何用科學的理論來分析、解釋現(xiàn)實問題。因此,要充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擬定周密的實踐教學調研課題,確定實踐調研基地,將思想政治教育課實踐教學與每年的大學生暑期社會調查等活動緊密結合,安排教師指導和帶領學生進行實踐調研,組織教師對學生的調研報告進行評閱、計算成績,逐步形成制度化思想政治教育課課外實踐教學模式。要以課外社會實踐為途徑,引導大學生深入實際,了解國情、民情、世情,增強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使大學生們在實踐中得到鍛煉,養(yǎng)成學以致用的良好習慣,提高學生社會責任意識和歷史使命感。

民主化是社會生活的必然趨勢,民主性原則體現(xiàn)在德育的方法上,就是指主要采取平等對話、說服疏導、實際鍛煉、自我評價等尊重學生主體性的方法。師生間、學生間的平等和教師對學生的尊重是民主化原則主要強調的兩點。我們要認識到大學生對世界已經(jīng)有了自己的觀點、自己的看法,他們希望得到尊重得到關心。只有這樣,才能激發(fā)他們的自尊、自信,發(fā)揮他們的自覺性、積極性、主體性。因此,我們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時,要充分尊重大學生的學習規(guī)律和性格特點,在教育過程中,要積極引導學生開展自我教育,要和他們“互相信任”“平等對話”。我們要及時、不斷地了解他們的心態(tài),關注他們心理的發(fā)展,尤其是他們的物質觀、自由觀、愛情觀。思想政治教育教師只有從大學生自身的思想特點出發(fā),從他們的實際意圖出發(fā),正確理解他們的需求,才能融入他們的思想,與他們成為朋友。

心理學的研究與道德教育有著密切的關系,道德教育者可以從心理學的研究中汲取大量養(yǎng)料,有效的道德教育不僅有賴于一種適當?shù)暮统墒斓乃枷氲赖掠^念,而且還有賴于人們對思想發(fā)展過程的理解,對學生發(fā)展水平和人格構造的理解。心理學及其所揭示的個體道德發(fā)展的規(guī)律對道德教育來說,意義是重大的,心理匹配原則要求道德教育者在工作中要正確理解和對待心理學的結論。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把心理匹配原則落實到實處,要做到:首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尊重心理學的規(guī)律其次,關注有關大學生心理狀況的調查和研究;再次,實現(xiàn)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機結合。

3.“實踐一建構”道德學習理論的師生關系及其啟示。因為教育活動是在師生之間展開的,師生關系在教育活動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皩嵺`一建構”理論認為,師生關系應是一種對話合作的關系,通過一定媒介的師生對話,產(chǎn)生精神的碰撞和智慧的交接,可以增加學生的道德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情感,加強學生的道德意志,促進學生的道德行為,從而促進學生的道德發(fā)展。與對話合作相對應的師生關系應該包含這樣幾個內容:平等、尊重、寬容、信任、愛。在高校中,師生之間以進行涉及內想法和真實感受的對話機會并不多。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渠道是相關課程教學和教師對學生的管理,而這兩種方式往往是一個教師對多個學生,即大班授課或對學生的日常規(guī)范與服務,這樣就使得學生和教師沒有機會進行一對一的對話。而在一些集體討論之類的環(huán)節(jié)中,由于場合、時間、自身等因素的限制,而使相當一部分學生沒有辦法去表達自己。專業(yè)課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談話往往也僅限于專業(yè)知識的討論。今天,大學生中心理不健康者的比例一直居高不下,甚至自殺、殺人等極端事件也能經(jīng)常聽到,如果師生之間進行過對話,學生的不良情緒得到了釋放,不正確的觀念得到了矯正,獲得了幫助,也許悲劇就不會發(fā)生。再有,進行對話,對于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樹立,以及良好心態(tài)的培養(yǎng),也起著重要的作用。無論是“實踐一建構”道德學習理論的活動課形式,還是它提倡的教學原則和師生關系,都給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啟示。所以,我們應該積極借鑒“實踐一建構”道德學習理論,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和質量。

[注釋]

第7篇

論文摘要: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的培養(yǎng),不僅是人類健康的要求,而且可使大學生具有索高的忍想境界,這個問題,小可關系到大學生的學習、生活和身心健康發(fā)展,大可關系到民族的素質、祖國的建設,影響到社會主義精神丈明的建設。

據(jù)有關調查結果顯示,我國當代大學生中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心理障礙的人數(shù)比例高達20.23%。某地的16所大學調查結果表明,因精神疾病休學、退學人數(shù)分別占總休學、退學人數(shù)的37.9%和64.4%,其中某所學院的統(tǒng)計表明,該校因精神病、神經(jīng)病和其它心理障礙而休學的人數(shù)在總休學人數(shù)中的比率高達40.3%,這就給我國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課題,在對大學生進行政治思想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培養(yǎng)的同時,更應該注重他們的心理素質方面的培養(yǎng)。

一、當代大學生中存在的主要心理障礙

就目前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來看,存在的心理障礙主要有以下幾種:自傲心理、自卑心理、懈怠心理、孤獨心理及變態(tài)心理等。

自傲心理。目前我們的高等教育仍是精英教育,能夠跨人大學校園的畢竟是少部分,而這些學生中的一部分因其在中學階段成績優(yōu)異而倍受家長、教師及社會的關心、愛護,久而久之,很容易形成唯我獨尊、事事以“我”為中心的自傲心理,其主要表現(xiàn)是目空一切,驕傲自大,集體合作意識差。

自卑心理。與自傲心理相反的則是自卑心理。這種心理在農(nóng)村出來的大學生和家庭困難的學生中較為突出。其表現(xiàn)是性格孤獨,缺乏自信,參與性差。

懈怠心理。其特征是事事不思進取,無上進心,辦事不積極、不認真。

孤獨心理。一些大學生在進人大學前,受到家長、學校的嚴格管理與監(jiān)督,自主性很小,更有甚者,長期生活在父母身邊,自理能力極差,事事不能擺脫家長的“拐杖”,一遇到挫折,便六神無主,內心異常焦慮;也有的學生不能轉變舊有的學習方式與思維方式,而感到學習吃力,壓力加大;還有相當一部分同學不能正確處理人際關系,造成人際關系緊張,陷人孤獨境地。其特征是將自己封閉起來,不愿與周圍人進行交流。

變態(tài)心理。自傲、自卑及孤獨心理發(fā)展到極端,就會演變成心理的變態(tài)。這種心理在極個別學生中存在。其主要特征是自尊心畸形發(fā)展,唯我獨尊;有的異想天開十分荒誕;有的嫉妒心極強,看到別人比自己好就非常痛苦,有事沒事找茬;有的常常毫無根據(jù)地猜測和懷疑別人,錯誤地認為周圍的人都是不可信的,因而敵視、仇視一切。

二、大學生心理障礙產(chǎn)生的原因

心理障礙問題涉及到社會、生理、心理諸因素,它是這些因素作用于個體的結果。就社會因素而言,社會的發(fā)展和改革,特別是當前市場經(jīng)濟的發(fā)展,競爭機制的導人、科學技術日新月異,信息的洶涌而至、生活節(jié)奏加快,人際關系日趨復雜。這些無不對大學生的生活方式,價值觀念產(chǎn)生巨大影響,構成心理平衡的失調。在學校環(huán)境里,如學習生活比較緊張、業(yè)余生活單調、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的沖突,教學方針貫徹的片面性等亦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有很大影響。就個體因素而言,學生的心理特點、身體狀態(tài)等也是影響心理健康的因素。特別是大學生處于17一22歲之間,有其獨特的心理變化特點:認同的危機、性的生物性和社會性的沖突、情緒不穩(wěn)定、缺乏耐沖擊性。在這人生中苦惱、煩擾最多,體驗最為深刻的時期,內心既敏感又脆弱,很容易受到傷害,是心理問題最易發(fā)生的時期。當然環(huán)境因素和個體因素是相互聯(lián)系的,可以說,社會因素對于個體發(fā)展問題只是提供了一種可能性,而這種可能性要轉變?yōu)楝F(xiàn)實性,最后還是要通過主體自身而起作用。

中學階段教育的不良習慣的影響。中學對高考升學率的片面追求,使升學的競爭更加激烈,這種競爭顯然對學生學習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但同時也確實給中學生帶來了沉重的思想負擔和精神壓力。學校分重點中學和普通中學,班又分重點班和普通班。教師常常不顧學生的身心健康,長時間向學生灌輸、拼命地加班加點;學生則長期地處于高度緊張和焦慮狀態(tài),犬腦過度疲勞,處于超負荷運轉,從而導致了心理機能降低,如注意力分散、記憶力減退、思維刻板,想象力貧乏等。這種不平衡的心理狀態(tài)久而久之就會導致產(chǎn)生一系列的心理障礙或心理疾病。所以大學新生中也就有不少患有神經(jīng)衰弱和失眠癥等,處于一種百米沖刺后的狀態(tài)??梢?,高中階段教育方針、教育目的貫徹的片面性是導致大學生心理障礙、心理疾病的一個重要原因。

大學學習、生活環(huán)境所帶來的不適應。高中畢業(yè)考人大學后,學習生活環(huán)境都發(fā)生了很多變化,新生人學時就會碰到一些問題。這些問題若處理不好,就會產(chǎn)生心理障礙,影響到學生身心健康。人學之前,大部分學生都居住家里或寄讀校內,從小學到高中,都有一些熟悉的同學、朋友和老師,周末又可和家人在一起,相同的語言,共同的習慣,互相了解的個性,故有一種同化感和安全感。到了大學之后,周圍同學來自全國各地,素昧平生,從原來依賴性的家庭生活變?yōu)楠毩⑿缘募w生活。生活要獨立自理,精神倍感孤獨。同時,在學習方式等方面也發(fā)生了變化。中學階段習慣于教師詳細講解和具體輔導,自學經(jīng)驗少,學習依賴性強;進人大學后則有很大不同,教師的督促、輔導少了,考試和側驗也少了,到了期末就易手忙腳亂、抓不住重點,許多平時不用功的學生更是倍加緊張。一些學生原來在高中時是“尖子生”,現(xiàn)成績平平,甚至不及格,精神壓力很大,自尊心受到了傷害。由此可見,學生的學習方式由原來的“被動性學習”向“主動性學習”轉變很容易給學生帶來心理方面的問題。此外,還有些學生所學專業(yè)與個人志愿不符。不愿當教師的卻偏被錄取到了師范院校,專業(yè)思想不鞏固,沒有學習動力和興趣,情緒低落,意志消沉,常處于矛盾、焦慮和煩悶之中。結果造成心理失調,產(chǎn)生心理方面的問題。

生活中的挫折。青年人富于理想是他們的一大優(yōu)點。但把一切事物都理想化,過分追求完美也會給心理上增添許多困惑。他們追求理想的社會生活,不了解社會發(fā)展過程中的復雜矛盾,缺少艱苦生活的磨煉,容易造成對現(xiàn)實的不滿。人學前對大學生活的浪漫想象與實際學習生活的反差,會引起心理上的失落。在這段青年期當中,每個青年都向往美好的愛情,在頭腦中編織著美的圖景。有因沒有“朋友”而難耐孤獨的,有的和異性同學談話感到心慌意亂,有單相思的,有想中斷戀愛關系的,也有因評優(yōu)通不過而痛不欲生的,加之這時期學生個性不成熟,常難以應對這各種各樣的挫折,承受其精神上的打擊,易產(chǎn)生心理障礙。

就業(yè)的壓力。畢業(yè)生的逐年增加,就業(yè)已成為在校大學生關心的熱點問題,就像有的學生在問卷中寫到的:就業(yè)就像一片烏云,始終籠罩在我的頭上。的確,寒窗苦讀,有誰不想有一份理想的工作呢?但事實上,畢業(yè)生的一次就業(yè)率還不高,學生擇業(yè)的壓力很大,由此使沒有工作經(jīng)驗和社會鍛煉的大學生形成思想上的壓力。

上網(wǎng)帶來的影響。網(wǎng)絡是高科技的產(chǎn)物,大學生上網(wǎng)可以開闊視野,查尋資料,增長知識,但是,上網(wǎng)也對大學生產(chǎn)生了一些負面影響,網(wǎng)絡中有許多對免疫力不強的學生產(chǎn)生姆壞影響的東西,經(jīng)常上網(wǎng)可以使這些學生產(chǎn)生不關心現(xiàn)實,性格孤獨,心理空虛。

三、對策

由于大學生中的一些人存在著以上種種心理’障礙,就使得他們在學習和生活中常常產(chǎn)生壓抑、焦慮、自卑、孤獨、空虛、恐怖等不良體驗,甚至厭世和輕生,直至危害他人及社會。我們高校工作者應引起高度重視,采取有效措施,給予必要引導,促使大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避免各種不良心理問題的發(fā)生。

齊抓共管,創(chuàng)造良好的育人環(huán)境,完善我國目前的思想教育方式。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不僅班主任、政治輔導員要做,而且系領導,任課老師,學校員工都要做,要協(xié)同作戰(zhàn),做到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而且要注意改變形式主義、空洞的政治說教、不考慮大學生思想實際和心理需要的浮于表層的做法,要深人到學生中去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況,掌握學生的心理需要,以“愛”為出發(fā)點,和學生談心,和學生交友,以父母之心,兄弟、姐妹之情,朋友之誼對待他們,生活上關心體貼,學習上熱情幫助,使他們感受到學校、集體的親情與溫暖。

以社會實踐和各種有意義的活動為載體,積極引導學生廣泛參與。同志說過:“如果只是讓學生關起門來讀書,不參加勞動,不接觸社會實踐,不了解工人農(nóng)民是怎樣創(chuàng)造社會財富的,不培養(yǎng)勞動人民感情,是不利于他們健康成長和全面發(fā)展的?!钡拇_,讓大學生走向社會,了解社會,參與社會實踐,引導他們加人到各種活動中,有利于淡化大學生頭腦中既有的現(xiàn)實主義、浪漫主義色彩,重新調整自我,找準自己在社會中的合理位置,而不至于夜郎自大、高傲自負,同時在實踐活動中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克服困難的信心和不斷進取的韌性。

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奮斗目標。使學生能正確認識世界、認識自我,幫助學生確立適應自己的恰當?shù)膴^斗目標,使之能通過艱苦努力,最終實現(xiàn)這一奮斗目標。

營造良好的人際關系氛圍。作為高校管理工作者,首先要尊重學生、愛護學生、關心學生、相信學生,這將對有心理障礙的學生產(chǎn)生積極影響;積極營造良好和諧的人際關系氛圍,幫助他們建立師生間、同學間和諧的人際關系,教育他們只有首先尊重別人,才會得到別人的尊重。傳給他們交際的方法和技巧,幫助他們克服人際認知的偏差,教育他們以平等的態(tài)度對待自己和他人。這樣,才能從孤獨、自卑中解脫出來。

第8篇

論文摘要:目的考察高職大學生的主觀幸福感及其與個人評價之間的關系。方法采用總體主觀幸福感量表(GWB)、個人評價問卷(PEI)對680名高職大學生進行調查。結果高職大學生主觀幸福感與個人評價都比較高,男女被試在主觀幸福感、個人評價的某些方面存在顯著的性別差異;主觀幸福感和個人評價有極其顯著的正相關。結論高職大學生的主觀幸福感與個人評價有顯著相關。

近年來,有關高職大學生群體的主觀幸福感的研究日益引起社會的關注。主觀幸福感,簡稱(SWB),專指評價者根據(jù)自定的標準對其生活質量的整體性的評價[1]。它是衡量個人生活質量的綜合性心理指標,反映主體的社會功能和適應狀態(tài)。父母教養(yǎng)方式對個體心理的發(fā)展、人格的形成、心理健康、個人自我評價、主觀幸福感有著重要影響作用[2-6]。本研究試圖將大學生個人自我評價因素引入高職大學生這個群體進行研究探討,旨在了解高職大學生的主觀幸福感,并進一步探討高職大學生的主觀幸福感與個人評價的關系,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加強自信教育,進一步提高大學生的自我評價意識,使高職院校大學生有更強主觀幸福感。

1方法

1.1研究對象

采用整體隨機取樣法,選取廣州市3所高校的大一、大二、大三3個年級的學生,有效被試680人,其中男生312人,女生368人。

1.2研究工具

(1)一般情況問卷由研究者編制,包括年齡、性別、出生地、年級、專業(yè)等基本信息。

(2)自信水平評定:采用個人評價問卷(PEI)[7],作為自信水平的測查工具。該量表有6個維度:學業(yè)表現(xiàn)、體育運動、外表、愛情關系、社會相互作用及同人們交談,除了這些分量表以外,還有一些條目是評定總體自信水平和有可能影響自信判斷的心境狀態(tài),共計54個條目,以4級評分。

(3)總體幸福感量表((GWB)[8],由美國國立衛(wèi)生統(tǒng)計中心制定,用來評價受試者對幸福的陳訴,得分越高,幸福度越高。國內段建華對其進行了修訂。本研究只計算該量表前18個項目總分。

1.3數(shù)據(jù)處理

根據(jù)研究分析目的,將采集到的樣本數(shù)據(jù)通過SPSS 1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方差檢驗、t檢驗和相關性分析等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分析。

2結果

2.1不同性別的學生的主觀幸福感和個人評價的差異

從表1可以看出,男生比女生更自信、主觀幸福感更強。在體育運動、外表、社會相互關系、交談、量表總分幾個因子存在顯著差異;男生體育運動、社會相互關系、影響自信判斷的心境的因子顯著高于女生,而女生在外表及交談因子卻顯著高于男生。

從表2可以看出,高職大學生的主觀幸福感和個人評價有極其顯著的正相關,在學業(yè)表現(xiàn)、體育運動、外表、總體自信水平等幾個因子存在顯著正相關;在社會相互關系因子存在顯著負相關;在外表、交談、影響自信判斷的心境等幾個因子無顯著相關。

3討論

本研究結果表明,高職大學生有較強的幸福感體驗,樂觀、自信。男女被試在主觀幸福感方面存在顯著的性別差異;男生比女生主觀幸福感強,關于高職大學生主觀幸福感的性別差異,許多學者的研究結論并不一致,這可能與研究工具、對象、樣本量的不同有關。男女生被試在自我評價方面存在顯著的性別差異;男生自我評價總體分更高,男生體育運動、社會相互關系、影響自信判斷的心境的因子顯著高于女生,說明男生在體育運動、社會相互關系自我評價上更自信;而女生在外表及交談因子卻顯著高于男生,女生通過人際交往、外表獲得更多的幸福體驗。高職大學生的主觀幸福感和個人自我評價自信因子有強正相關,相關系數(shù)為0.498。自信水平受很多因素的影響,如自身條件、學業(yè)表現(xiàn)、社會支持因素、客觀環(huán)境等,同時也受其成長經(jīng)歷的影響。自我評價是指一個人對自己思想、動機、行為和個性特點的判斷和評價,是自我認識和自我態(tài)度的統(tǒng)一。自我評價是自我意識的主要組成部分,在人的個性發(fā)展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對自我的主觀幸福感的感受有顯著的相關,因此要從家庭、學校等的教育方式去探討如何提高高職大學生的自信心,從而提高大學生的幸福體驗。

參考文獻

[1]Diener E.Subjective well-being Psy-chological Bulletine,1984,95:542~575.

[2]黃朝云,章軍建,任善玲.高職大學生自我評價與父母養(yǎng)育方式的關系的研究[J].中國行為醫(yī)學科學,2005,14:8.

[3]王欣.父母教養(yǎng)方式與子女焦慮水平的相關研究[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0,14(5):344.

[4]錢銘怡.青少年人格與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研究[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1996,10(2):58.

[5]胡潔,姬人舒,馮鳳蓮.父母教養(yǎng)方式與高職大學生總體幸福感的相關研究[J].健康心理學雜志,2002,10(1):16~17.

[6]趙欣.高職生主觀幸福感現(xiàn)狀研究[J].教育與職業(yè),2007,2007(9):66~67.

男女午夜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人妻少妇久久中文字幕久久 | 欧美欧美日韩综合一区| 国产免费黄片一区二区| 日韩中文高清在线专区| 国产av天堂一区二区三区粉嫩| 国产人妻熟女高跟丝袜| 国产成人精品99在线观看| 国产大屁股喷水在线观看视频| 色婷婷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精品国模一区二区三区欧美| 日韩精品免费一区三区| 99一级特黄色性生活片| 麻豆看片麻豆免费视频| 少妇熟女亚洲色图av天堂| 91亚洲国产成人久久| 欧美国产在线观看精品| 1024你懂的在线视频| 空之色水之色在线播放| 人妻偷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国产在线一区二区免费| 日本国产欧美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99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综合| 欧美区一区二在线播放| 久久99热成人网不卡|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二区二区| 最新国产欧美精品91| 五月的丁香婷婷综合网| 台湾综合熟女一区二区| 免费大片黄在线观看日本|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中文字幕| 丰满少妇被猛烈撞击在线视频 | 日韩中文高清在线专区| 久热这里只有精品九九| 国产日韩欧美国产欧美日韩| 久久精品蜜桃一区二区av| 日韩不卡一区二区三区色图| 中文字幕一区久久综合| 黄色美女日本的美女日人| 九九热在线免费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