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3-09-22 09:38:02
序言:寫作是分享個人見解和探索未知領域的橋梁,我們?yōu)槟x了8篇的防雨雪災害知識樣本,期待這些樣本能夠為您提供豐富的參考和啟發(fā),請盡情閱讀。
有史書記載的蒙古族見于公元七世紀的《舊唐書·北狄傳》,是起源于額爾古納河流域的北方游牧部落。13世紀初,部落英雄成吉思汗及其子孫實現(xiàn)了亞歐大陸歷史上最大范圍的統(tǒng)一,“蒙古”從一個部落名稱成為一個民族的族稱。事實上,“游牧”是中國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種基本生活方式,山戎、匈奴、東胡、柔然、鮮卑、回鶻、女真、契丹等族群都曾是生活在草原上強盛一時的游牧部落。今天,鄂爾多斯高原以北的廣袤地區(qū),被通稱為“蒙古草原”,蒙古人的生活方式成為草原游牧文化的重要代表。
隨畜遷徙,逐水草而居
蒙古族主要聚居的內(nèi)蒙古大草原是我國最好的天然牧場,東起大興安嶺,西至甘肅河西走廊,北接蒙古國,自西向東依次分為呼倫貝爾草原、科爾沁草原、錫林郭勒草原、烏蘭察布草原、鄂爾多斯草原和阿拉善草原。各大草原連綿不絕,一望無際,占全國國土面積的十分之一。
在這片無垠的草原上,蒙古族人千百年來隨畜遷徙,逐水草而居,他們通常沒有固定的房屋,也很少聚集在一起形成永久的城鎮(zhèn),看起來過著隨意而浪漫的生活。然而,真正的游牧生活並非如此隨性而愜意,為蒙古族人在草原上劃定邊界和規(guī)則的,其實是最嚴苛的自然生態(tài)規(guī)律。人與牲畜的生息繁衍、流動遷徙、行為生活都必須遵循草原的生存法則,並由此形成相對固定的游牧線路和游牧圈。游牧圈的形成與水源狀況、草場優(yōu)劣乃至去年牲畜群留下的糞便都有關系。草原上樹木較少,牧民們通常以牛羊馬等動物糞便為燃料,放牧當年的糞便過于潮濕不能使用,需要經(jīng)過水洗、風干、自然發(fā)酵之后,有機物等肥力滲透到土壤中,才能作為燃料。因此,牧民往往要年復一年沿著相似的線路遷徙。
每年春天,草長鷹飛,以畜牧為生的蒙古族人並不能僅僅為詩情畫意和秀美風光停留,他們必須找到溫暖和煦、草木萌芽較早的地方安營扎寨,給挨過酷寒冬季的羊群、馬匹、駱駝、牛群最好的補給,也讓為擔憂雪災和“黑災”而懸了很久的心稍稍安歇。
夏秋季節(jié)是草木繁盛的時節(jié),草原上歌舞歡騰,那達慕大會是草原民族難得的娛樂盛會,也是物資交流互通有無的集市,男人們在大會上展示摔跤、射箭、賽馬等結合了力量與技術的草原運動技能項目,而女人們則穿著節(jié)日的盛裝載歌載舞,更多的牧民們騎著馬、趕著勒勒車,扎起蒙古包,帶著皮毛、藥材、奶畜產(chǎn)品在會場周圍擺開攤點,熱鬧的同時也不忘生計。
冬季不僅考驗牧民的生存智慧,也考驗著他們的運氣。在草木凋零、飲水困難的季節(jié),在草木保存較好、植株較高不易被大雪覆蓋的地方作為冬季營地是必須的選擇。冬季草原上的水源主要來自融化的冰雪,如果積雪過多,動物們無法吃到牧草,就會面臨“白災”,如果沒有積雪,人畜無法飲水,則是“黑災”。當遇到災害時,牧民們就要轉移到其他草場,保證牲畜安全過冬,也給予受災草場一定程度的休養(yǎng)生息。
草原上,每一年的草都相似,每一年的草都不同。有人說,羊群走過的地方,草根受損嚴重,第二年不能再去,而牛群吃過的牧場,第二年草還會特別旺盛,不同畜群愛吃的草,種類上也有差異,一個營地就不能只有一種牲畜……掌握這些知識,是草原基本的生存哲學,根據(jù)這些知識實現(xiàn)草場的輪歇,則是人與草原千百年來和諧生息的基礎,也是牧民必須選擇的生存方式。蒙古族在牧草的生息規(guī)律間流動,他們的遷徙本身就是一種最偉大的建設,在人與草原的大循環(huán)系統(tǒng)中,人類從草原獲得生存與發(fā)展,而牧草、水源、牲畜也得以生生不息。
蒙古包安放的地方就是家
在流動的生活中,牧民們會將所有的財富帶在身邊,大到成批的牲畜,小到一個用得順手的搟氈棍。在苦寒的塞北草原上,既要安全舒適地生活,又要便捷迅速地流動,蒙古包的作用十分重要。蒙古包又叫做“穹廬”“氈帳”,是北方游牧民族可以隨時安放、隨時拆卸、隨時搬遷的帳篷,也是他們千百年來不曾改變的家庭居所。
蒙古包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漢代以前的北夷、匈奴等游牧部落的居舍,在當?shù)亓鱾髦@樣的歌謠:“因為仿照藍天的樣子,才有了圓圓的包頂。由于仿照白云的顏色,才用了潔白的羊毛,這就是穹廬,我們蒙古人的家。因為仿照蒼天的形體,天窗才是太陽的象征,由于仿照天體的星座,圍壁才是月亮的圓形。這就是穹廬,我們蒙古人的家。”從歌里我們知道,蒙古包是圓形的,上面是拱形的頂帳,看起來外形並不大,但包內(nèi)可供使用的面積卻十分寬廣,最大的蒙古包據(jù)說可以容納近千人,一般的蒙古包可供10人~20人居住。由于造型合理,蒙古包給人一種寬敞明亮、溫暖舒適的感覺。
蒙古包主要由內(nèi)部的骨架和外覆的氈布兩個部分組成。骨架包括套腦(天窗)、烏尼(連接桿)、立柱、哈那(圍墻)和烏得(門)組成。套腦是位于蒙古包頂部中央的天窗,蒙古人選擇上好的木材,用卯榫結構做出一個“十”字形的框架,以框架為支撐圍出圓圈,中間用有幅度的輻條加固,圓圈外面留有窟窿。烏尼是連接蒙古包天窗和哈那的長桿,搭建和拆卸帳篷的時候,把烏尼套腦外緣的窟窿里,再用馬鬃繩和駝毛繩串起來拴好,與套腦形成蒙古包天棚的整體。蒙古包通過天窗調(diào)節(jié)包內(nèi)溫度,晚上蓋上毛氈,白天天氣熱或包內(nèi)生火冒煙的時候就揭開毛氈,是十分方便的天然空調(diào)。
哈那是用柳木條交叉編織組合而成的網(wǎng)狀結構,木條之間同樣用馬鬃繩和駝毛繩串接,哈那圍成圓壁就是蒙古包的墻壁,木條上端交叉處的叉口數(shù)量與烏尼數(shù)量相等,二者連接之后天棚和墻壁就連在一起,形成蒙古包的基本框架。哈那可收可放,舒卷自如,收縮后體積很小,便于牧民們走場時攜帶。一般來說,小型的蒙古包圍壁上不再需要立柱,而大一些的蒙古包就需要加立柱來支撐套腦。以前,蒙古包的骨架都是用木頭做的,通常選用的是當?shù)厣L的柳木、榆木和樺木,木質輕巧防蛀耐腐蝕,便于日常拆卸運輸和長期使用,現(xiàn)在則多以金屬制品替代。
蒙古包內(nèi)部的骨架搭好之后,還需要在骨架頂部和四周覆蓋和圍上毛氈,用繩索捆扎固定。氈布一般由三塊組成,頂部一塊,圍壁一塊,頂部天窗單獨一塊。氈布以前大多用草原上盛產(chǎn)的純羊毛氈,但容易生蟲,使用壽命不長,現(xiàn)在已經(jīng)用一些化纖毛氈代替,有的還在外面加一層防雨的帆布套。傳統(tǒng)的蒙古包門上還要掛門簾,簾子用芨芨草和羊毛氈做成,做工很精細。蒙古族人喜歡在蒙古包外部裝飾很多象征吉祥如意的圖案,以前是用彩色的鬃線縫制,現(xiàn)在則加入了很多彩繪。美麗的圖案在藍天、白云、碧草、羊群間若隱若現(xiàn),是蒙古族人幸福祥和的生活寫照。
蒙古包是由不同的部件拼合而成,預先設計和計算蒙古包的尺寸十分重要,同時組合這些部件也需要熟練的技術,比如哈那相互之間以及烏尼與套腦、哈那之間的連接方式都很有講究,但熟練掌握了這項技能的牧民們搭建起來卻十分便捷。通常人們先找到較為平整的地方,然后根據(jù)蒙古包的大小在草地上確定位置,將哈那在草地上固定,留出門的位置,通過烏尼架好套腦,把毛氈用繩帶圍捆在外面。拆卸蒙古包則更為容易,圍繩、帶子都是活扣,解開之后架子和氈毯就自動分離,按照流程收好之后就可以放上車繼續(xù)遷徙了。
在蒼茫的草原上,圓形的蒙古包如星星點點的珍珠,散布在成群結隊的牛羊間,潔白的毛氈覆蓋在榆木組構的立體支架上,周圍用馬鬃等動物毛皮裝飾精美的圖案和紋飾,所有的風霜雨雪便被阻隔在這厚厚的氈帳之外,庇護了一代又一代智慧勇敢的蒙古人。他們在天地之間安放了一個又一個隨時可以流動、卻始終如此恒定的家園。
車轔轔,馬蕭蕭的生活
蒙古族被稱為馬背上的民族,馬是蒙古族人遷徙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伙伴。無論外出放牧、搬遷轉場,還是傳遞信息、走親訪友,甚至婚喪嫁娶,都要騎馬才能完成。蒙古族也因此與馬結下了深厚的感情,草原上還由此產(chǎn)生了很多關于馬的節(jié)日如馬奶節(jié)、打馬鬃節(jié)等。
除了馬,草原上的車也很重要。草原上傳統(tǒng)的車叫“勒勒車”,多以駱駝和牛為動力,是北方草原上最古老的交通工具。這種車車身較小,但兩個輪子十分高大,直徑通常在一米五六之間,整車由木頭制成,制造十分容易,修理也很簡單。一輛勒勒車自重大約是一百斤,可以裝載五六百斤的貨物,蒙古族人就是依靠這些勒勒車搬運著蒙古包等生活用品從一個營地走向另一個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