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3-03-14 15:10:45
序言:寫作是分享個人見解和探索未知領域的橋梁,我們?yōu)槟x了8篇的飲食文化差異論文樣本,期待這些樣本能夠為您提供豐富的參考和啟發(fā),請盡情閱讀。
[關鍵詞]動能對等;英譯策略;有效交流
[中圖分類號]H3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0)12-0049-01
功能對等理論由美國人尤金?A?奈達(Eugene Nida)提出,所謂“功能對等”,就是說翻譯時不求文字表面的死板對應,而要在兩種語言間達成功能上的對等。在這一理論中,他指出“翻譯是用最恰當、自然和對等的語言從語義到文體再現(xiàn)源語的信息”。本論文試圖從翻譯的功能對等理論來探討翻譯中國飲食文化英譯的有效策略。
一、中國飲食文化的特點
中國是文明古國,亦是悠久飲食文化之境地。飲食文化有以下幾個特點:第一,風味多樣;第二,四季有別;第三,講究美感;第四,注重情趣,講究寓意;第五,食醫(yī)結合。而在西方的烹飪書中介紹的菜都是以材料和烹飪的方法來命名的,所以對中國飲食文化的翻譯要從中國的特色入手,同時考慮到西方人的思維方式和思維習慣。西方人在對待飲食文化上和中國人的觀念是不同的,他們考慮的是食物是否有營養(yǎng),是否健康。
二、文化差異在飲食文化上的不同表現(xiàn)
(一)詞匯空缺
文化當中獨有的事物(物態(tài)的或精神的、具象的或抽象的)在譯語文化當中缺乏對應的詞匯來予以表達,從而造成“詞匯缺項”(lexical gap)的現(xiàn)象。如中國飲食文化中所獨有的“包子”“湯圓”“米線”等,在英語中就無法找到與其所指意義相同的單詞。而有些中國菜又具有特定的含義,比如“東坡肉”和“龍須面”;如果西方人不了解中國的飲食文化,就不會明白這兩道菜是什么意思。因為在英語國家的文化中找不到相對等的詞來翻譯這兩道菜。所以對于西方人來說只能根據(jù)字面意思的“肉”和“面”來理解這兩道菜。
(二)文化背景上的差異
中國人說,“民以食為天”。飲食問題是中國人最關心的問題,因此在習語中也有一些表達和飲食有關?!俺浴垺痹谟⒄Z中翻譯過來就是“making a living”,但是在中國特定的文化背景下這個翻譯另當別論。比如“吃政治飯”對等的翻譯就是“to make a living by going in forpolitics”,而“吃算盤子”就是“to make a living bydoing business”(蘭保榮,1985)
三、飲食文化的英譯策略
有時候文化信息的翻譯很難傳遞到譯入語中去,其結果就是對等的標準不能完全做到了。文化差異會引起幾種不對應的情況:1語文化在概念上有明確的實體,而譯入語文化不加以區(qū)分或恰恰相反。2.原語中的指稱對象在譯入漢語文化中根本不存在或罕見或被忽視。3.原語和譯入語中同一個指稱對象可能由字面意義不同的詞語加以指稱。例如,英語的green-eyed,翻譯成漢語是“眼紅”或者是“妒忌”而不是“眼綠”。由于在中西文化中的巨大差異,所以會造成在翻譯過程中文化信息的丟失,由此會導致原文讀者的反應與譯文讀者的反應不對等。例如,將中國名酒“杜康”翻譯成英語一般按照發(fā)音譯為“DuKang”英語國家讀者看到英語商標“DuKang”時,只會把它與酒聯(lián)系在一起,而不會想到中國歷史上的釀酒高手“杜康”,也不會像中國人那樣把“杜康”與好酒聯(lián)系起來,所以,“杜康”作為商標,文化信息沒有完全對等。
為了達到功能對等翻譯,譯者必須:1.權衡在交際中涉及地所有因素;2.顯現(xiàn)出各種選擇余地的描寫,尤其是在復雜的章節(jié)中;3.嘗試一些可接受和易理解地描寫(Jin,and Nida90),因此功能對等翻譯被看作是許多譯者的翻譯方法。
當意譯為了譯文優(yōu)美而忽略了譯文的忠實時,功能對等翻譯能夠產(chǎn)生最接近原文的對等。一些譯者在意譯中,覺得有義務改正出現(xiàn)在譯出語境中的錯誤,還有一些譯者碰到他們不喜歡或不贊成的語句時,會毫不猶豫地刪掉。這些譯者的這種做法是修改文章,而不是翻譯。因此意譯中改正錯誤或刪掉文中的內(nèi)容會導致正確的表達意思,即原文中的意思表達錯誤,由此就縮小了功能對等翻譯,功能對等翻譯目的就是產(chǎn)生最接近原文的對等。
意譯的翻譯者為了達到譯文的優(yōu)美,便傾向于夸大翻譯或縮小翻譯。另一方面,功能對等翻譯目的是盡可能產(chǎn)生翻譯準確。這兩種方法雖然表達相同的意思,但是將導致兩種理解意思。在翻譯中,當處理文化內(nèi)容時,過多地扭曲文化意思或過度地解釋文化特點。意譯強調(diào)的側重點不同,功能對等翻譯也就不同。
四、結束語
要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國飲食文化的特點及其翻譯的情況,就需要進行大量的相關文化知識的培養(yǎng),這非一朝一夕之功。讀者應該根據(jù)時代的進步不斷調(diào)整自己的翻譯策略,以適應時代的發(fā)展要求。同樣,也希望有更多的中國飲食文化被介紹到世界各地,讓全世界都來了解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內(nèi)涵。
[參考文獻]
[1]陳安定,英漢比較與翻譯[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社,2000,7
論文摘要:本文探討了涉外酒店中餐菜單的英譯方法,對涉外酒店中中餐菜單的英譯方法和策略進行了研究,將有助于中國餐飲文化的傳播,促進中國旅游業(yè)的發(fā)展。
一、東西方餐飲業(yè)中飲食文化差異及中餐菜名特點
由于東西方不同的飲食文化,導致了不同的菜名命名方法,體現(xiàn)了各自不同的需求目的。在西餐菜單里,只簡單列出菜名,再標出所用主、輔料及烹調(diào)方法和食用時附帶的佐料,給人樸素和實用的感覺。而在中國,中餐菜肴品種繁多,菜名也極其豐富,菜名的命名方式十分講究,特點鮮明。既有用現(xiàn)實主義的寫實手法命名的菜名,菜名常由原料名稱,刀法與烹制方法、菜肴的色、香、味、形器(如辣子炒雞丁、香爆芹菜魷魚絲、干鍋雞等)、菜肴的創(chuàng)始人、發(fā)源地或歷史典故等構成,反映菜肴內(nèi)容和特色;又有用浪漫主義的寫意筆調(diào)進行命名的菜名,采用典故、比喻、夸張、象征等各種方式使得中餐的菜名既美妙動聽,又形象逼真,這些菜名追求“形美、音美、意美”,講求吉利、喜慶,既蘊含著深刻的歷史文化背景,又充滿著民俗情趣和地方風情。這些菜肴的特點是選料極其龐雜,利用原料的色、香、味、形的特點,烹調(diào)方法的特點及造型上的特點,為迎合食客的心理而起了美麗動聽(一般象征吉祥如意)的名字。這類菜名既不反映原料,也不反映烹調(diào)方法,卻反映了菜肴的深刻含義,反映了中華民族特有的傳統(tǒng)飲食文化。
二、涉外酒店中中餐菜單翻譯
針對中餐菜單的命名特點,可以用以下方式對中餐菜單進行翻譯。
(一)以寫實性命名的菜譜的翻譯
根據(jù)功能派翻譯理論,在翻譯以寫實性命名的中餐菜單的過程中,以菜肴內(nèi)容和特色為主,譯出菜名的原料名稱,刀法與烹制方法、菜肴的色、香、味、形器等,以達到傳遞原料、配料、烹調(diào)方法、造型等信息的預期功能,讓游客通過英文菜單了解菜肴的組成材料,烹制方式,口感味道等,指導食客有目的的品嘗菜肴。
1、菜名以主料開頭的菜單:
①可以以主料(形狀)+(with)輔料的方式,介紹菜肴的主料和輔料,例如:杏仁雞丁chicken cubes with almond,西紅柿炒雞蛋scrambled egg with tomato;
②可以用主料(形狀)+(with,in)味汁的方式,介紹菜肴的主料和味汁,例如:芥末鴨掌duck webs with mustard sauce,蔥油雞chicken in scallion oil。
2、菜名以烹制方法開頭的菜單:
①可以用烹法+主料(形狀)的翻譯方式來介紹菜肴的烹法和主料,例如:軟炸里脊soft-fried pork fillet,炒鱔片stir-fried eel slices;
②可以用烹法+主料(形狀)+(with)輔料的翻譯方式來介紹菜肴的烹法和主料、輔料,例如:仔姜燒雞條braised chicken fillet with tender ginger;
3、對于以形狀或口感開頭的菜單:
①可以采取形狀(口感)+主料+(with)輔料的方式,來介紹菜肴的形狀(口感)和主料、輔料,例如:芝麻酥雞crisp chicken with sesame,陳皮兔丁diced rabbit with orange peel,時蔬雞片Sliced chicken with seasonal vegetables;
②也可以采取口感+烹法+主料的方式來介紹菜肴的口感、烹法和主料,例如:香酥排骨crisp fried spareribs,水煮嫩魚tender stewed fish,香煎雞塊fragrant fried chicken;
4、在翻譯以人名或地名開頭的菜名時:
①可以采取人名(地名)+主料的方式,介紹菜肴的創(chuàng)始人(發(fā)源地)和主料,例:麻婆豆腐Ma Po bean curd,四川水餃Sichuan boiled dumpling(Sichuan jiaozi);
②以人名(地名)+烹法+主料的方式進行翻譯,以介紹菜肴的創(chuàng)始人(發(fā)源地)、烹法和主料,例:東坡煨肘DongPo stewed pork joint,北京烤鴨Beijing Roast Duck。
5、在中國菜譜中,有些菜為了突出其色道,用了賞心悅耳的名字,比如把雞蛋(egg)稱為木須;含蔬菜(vegetable)的菜肴為突出其色道稱其為翡翠,用芙蓉指雞蛋清(egg white);含多種谷物的菜名稱為八寶或八珍等。翻譯這些菜名時,應把這些用料的名稱統(tǒng)一起來,例如:木須肉;翡翠蝦仁,翡翠培根炒飯fried rice with bacon and mixed vegetables 翡翠燒麥steamed vegetable shaomai;芙蓉雞片,蟹肉芙蓉蛋crab meat with egg white.
(二)以寫意性命名的菜名的翻譯
中國菜肴名稱中有相當一部分屬于“寫意”型命名的菜名。這類名稱往往利用菜肴原料的色、香、味、形的特點,烹調(diào)方法的特點及造型上的特點,為迎合食客的心理,賦予菜肴美麗動聽(一般象征吉祥如意)的名字。這類菜名既不反映原料,也不反映烹調(diào)方法。在此情況下,就不能用直譯的辦法,需要考慮采用意譯法進行翻譯,譯出其所指內(nèi)容,使譯文實現(xiàn)向外國游客傳遞食物的相關信息的預期功能。例如:全家福 happy family—a combination of shrimps, pork, beef, chicken, lobster, and mixed vegetables with brown sauce,銀絲掌中寶 silver-thread treasure on palm,鳳爪—chicken feet,青云直上rapid promotion—bitter gourd。
(三)有些菜名對中國食客而言非常有意義,若直譯其名,可能會引起東西文化方面的沖突。
為消除文化差異,在翻譯過程中,就要考慮其真正的原料構成,以達到其應有的功能。例如,紅燒獅子頭 stewed pork ball in brown sauce,童子雞 baby/tender/young chicken,紅蓮白雪藏龍 shrimp with shelled olive seed and egg white,龍虎鳳大燴 thick soup of snake, wild cat and chicken,龍鳳呈祥 stewed snake meat and chicken。 以上菜名的“獅子頭”,“龍”“鳳”若照直譯成英語,勢必會產(chǎn)生文化上的沖突,功能適得其反。
參考文獻:
關鍵詞:高職商務英語;翻譯;跨文化交際;文化差異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文化是語言的內(nèi)容,從事國際商務英語翻譯的人員尤其要注意跨文化交際中本國和異國之間的文化差異,注意文化信息等值,防止在國際商務英語翻譯中原文文化信息的丟失與扭曲,要想方設法使這些差異在翻譯過程中去除。商務英語的特點是它為國際商務活動這一特定的專業(yè)學科服務的專門用途英語。它既有英語語言的共同特征,即基于英語基本語法、句法結構和詞匯,又具有獨特的語言現(xiàn)象和表現(xiàn)內(nèi)容,研究其語言現(xiàn)象,探討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內(nèi)涵,以掌握其翻譯時的特殊性和規(guī)律性。翻譯的最基本任務不僅是語言的轉換,而且是思想、信息和文化知識的傳遞,不能正確傳遞文化差異的翻譯會變成無效的翻譯,因為翻譯是兩種文化之間的交流。
一、翻譯的跨文化交際性
不同文化之間的橋梁是翻譯,它在信息傳遞的過程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翻譯的基本概念既是源語言與目標與的互相轉換。
“社會屬性”是語言的特點,提出了語言與文化親密關系。一方面,語言系統(tǒng)這一基本要素是構成文化的要素之一;另一方面,文化系統(tǒng)的其他要素都需要由語言來傳達,從而得到演進發(fā)展。從文化的角度來看,交際可以分為同一文化內(nèi)部的成員之間的交際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進行的交際(即跨文化交際),而文化的交際很大部分是通過語言進行的。由于地球上不同民族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地理環(huán)境、生活習慣不同,其語言系統(tǒng)的各個層次,如詞匯層,句法層,語域層等均折射出不同民族不同地域豐富多彩的文化特征。翻譯者在翻譯語言的同時承載著溝通的思想、交流文化的重任。因此,翻譯本身就是一項跨文化交際活動。
二、翻譯交際中的跨文化差異性
翻譯作為交際雙方的“使者”,穿梭于兩種不同語言和文化之間。翻譯的交際行為決定了譯者不得不面對所有跨文化交際中存在的語言障礙問題和文化沖突問題。翻譯的信息接受和解碼過程是極其復雜的。翻譯之難在于它不僅是個語言轉換的問題,其中包含了文化上的差異,觀點立場上的差異,知識層次的差異,以及兩種語言之間無法簡單轉換的矛盾和不端正的翻譯態(tài)度等所造成的種種問題。翻譯的最終目的是源語言與目標語言的接受者能實現(xiàn)在思想上與文化上的交流。因而,譯者假若要想在最大程度上貼近源語的內(nèi)容及文體風格,就需要認真解讀附著在語言層之外的“超語言信息”即文化信息,并傳遞給讀者。
翻譯交際中的文化差異可以表現(xiàn)為以下幾個方面:
1、文化背景差異
由于不同民族所處的地理位置、社會環(huán)境、、思維方式及生活習慣不同,因而存在巨大的文化差異。基督教自公元一世紀產(chǎn)生以來,其宗教觀對歐美國家的精神世界的影長達兩千年,這種影響不可避免地反映在其語言文化中,產(chǎn)生了以圣經(jīng)故事為創(chuàng)作材料的圣經(jīng)文學,包括人們?nèi)粘J褂玫恼Z言文字,也有宗教的痕跡。例如:He ran as if the Old Boy were after him. "Old Boy"本意為“老友”、“老兄”,在這里卻是“魔王”、“撒旦“。這句話的意思是:“他跑得很快,好像魔鬼在追他似的”。
2、詞匯空缺與一詞多義
譯者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在人腦中接收、分析、理解語言音信息的同時,還要啟動另一套語言系統(tǒng)搜尋的相應的語言符號,進行編碼后迅速表達出來。實際上,由于概念的不同,英漢語言中存在著詞語“不對等”的現(xiàn)象。例如,以中國飲食文化中的烹調(diào)方法為例,有煸(炒)、爆、炸、煎、清炒、清蒸、紅燒、煲(炯、燉、喂)、燙(白灼)、焙、鐵扒、汞、熏、汁鹵、腌、足有巧種之多。但英語中相應的詞匯寥寥無幾。中餐的米飯可以是炒飯,也可以是白飯,假若譯成 rice顯得過于籠統(tǒng)?!俺达垺辈环磷g成"fried rice",“白飯”譯成"steamed rice",除非特別講明,一般應把米飯譯成"steamed rice"。 英語中的許多詞語在漢語中也有空缺,如西方一此國家的爵位稱號,在中國的語匯里就沒有對等的詞語。
一詞多義現(xiàn)象也是翻譯時的一人難題。比如翻譯“一所外向型、多模式、高質(zhì)量的品牌外國語學校”的時候,“外向型”指的是培養(yǎng)外語人才、對外開放、走向世界的一所學校。不可套用“外向型經(jīng)濟”時所用的"exported oriented"一語,可譯為"a school oriented toward the outside world"或`multiple syllabi"。
三、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
情景教學法,最常用的手段就是英語原聲電影。英語原聲電影的語言來自真實、自然的語言環(huán)境,提供的語言材料真實環(huán)境。在電影中也最容易接觸到廣義文化內(nèi)容:英語語言民族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習吸等文化現(xiàn)象。在以往的英語教學中觀看英語原聲影片是聽力課與影視欣賞課常采用的教學方式,現(xiàn)在,教師可完全運用到翻譯教學中來。英語電影的語言具有自發(fā)性、無準備性、句式多變、直觀性,語感較強等特點,與生活中真正的翻譯場景相似;況且,英語電影中的語言文化內(nèi)容豐富,學生能從中學到大量的習語和表達方式,是熟悉了解外國文化很好的材料。因此,翻譯教學讓學生多看多譯原聲電影,有利于學生用最貼近的自然對等從語義和語體兩方面重現(xiàn)原文的信息,從而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與能力。
商務英語專業(yè)教師在翻譯課堂中應致力于培養(yǎng)學生跨文化交際的視角與能力,而不僅僅是簡單的語言使用能力。那么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呢?作者把重心放在商務英語翻譯教學中。為了培養(yǎng)跨文化交際意識,在商務英語翻譯課上,我們側重傳授中西文化差異對翻譯的影響,除了傳授常用的翻譯策略和技巧之外,還重點訓練怎樣翻譯習語,怎樣翻譯商務廣告、商標、商號、外貿(mào)函電、商務合同、商務說明書等商務語篇。論文論述了影響商務英語翻譯的六大文化因素:地理環(huán)境、歷史、宗教、思維方式、價值觀和風俗習慣;并探討了在文化差異背景下的五種翻譯策略:直譯、意譯、音譯、借用和套用。最后論文通過“商標翻譯”實例來論證如何在商務英語翻譯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提高他們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希望本文能幫助英語教師(包括作者本人)反思文化教學觀,明確自己在英語教學中的角色,從而促使我們英語教師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切實提高他們的跨文化交際能力,使我們的學生成為社會所需要的人才。
參考文獻
1.譚載喜.翻譯學X21.武漢:湖一化教育出版社.2000.
2.工新.功能對等對利技英語翻譯教學的指汁作用IJI.內(nèi)蒙古工業(yè)人學學報(社會利學版)
3.林紀誠.語言與文化綜2 I.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
[關鍵詞] 異文化 理解 日語教育
一、日語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直以來我們的日語教育,尤其是基礎階段的教育更重視對日語語言系統(tǒng)本身的教授,強調(diào)對詞匯意思的記憶,句型的反復替換以及造句等練習,語法知識的掌握。說到文化,大多是開設《日本文化》,《日本社會》等專門課程,把文化教學看作提高學生日語語言能力的輔助課程。給學生的是大量籠統(tǒng)的、概括性的文化知識。其教學方法是將大量知識性信息通過聽讀方式介紹給學生的灌輸法或進行對比找出異同。我們一直在把文化作為一種知識來傳授和學習,而忽視了日語使用時的一些交際文化。言語能力實際上是交流溝通能力的一部分,如果想讓學生能在交流中很好地運用日語,就不但要使他們掌握日語的基本構造,還必須掌握日本人的社會人際關系、價值觀、禁忌,等等,也就是說不僅要教給學生日語文法知識,更重要的是要讓他們了解在日本社會中日語的真實地使用狀況。傳統(tǒng)教授模式的缺點就在于學生徒有很好的語言功底,但缺乏交際能力,在語言的應用上生硬,不地道。對日本人的行為,語言模式難以理解,造成與日本人溝通的障礙,產(chǎn)生文化沖擊。
二、異文化理解的重要性和難點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在一定的社會文化環(huán)境下長大的。隨著成長,我們逐漸形成了在這種環(huán)境下所固有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在心理學上被稱作認知結構(scheme),這種認知結構會很大程度地影響包括語言在內(nèi)的我們的各種行為方式。語言學和社會心理學上有一個“臨界期”的假說,就是說如果超過了一定的年齡(大概在10歲~12、3歲)以后,他對所學習的語言和文化的掌握再不可能達到母語者水平。也就是說,超過一定的年齡后,對異文化可以做到理性的認識,但要達到情感上的認可是相當困難的事情。換句說,我們所形成的理性的認知結構(intelligent scheme)是可以超越文化差異的,而我們所具有的情感的認知結構(emotional scheme)卻是深深地扎根于自己本國的語言和文化中的,是很難輕易改變的,正是這種情感的認知結構往往會成為我們對異文化理解的障礙。
我們使用語言大體可以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用理性的語言闡述自己理性的思考,另一種是用語言進行日常的情感交流。前者在進行科學和數(shù)學領域的交流時,一般不會產(chǎn)生什么問題,因為盡管語言不同,但其規(guī)則是共通的。但在進行文學、思想、宗教等與各自的文化息息相關的內(nèi)容的交流時,就會體現(xiàn)出各自言語文化的獨特的陳述方式。而扎根于各自不同文化的思維方式更是我們進行日常情感交流的基礎。我們所說的異文化之間的溝通障礙最容易發(fā)生在諸如情感交流等,充分反映出各自的文化背景的交流中。
三、如何在日語教育中導入異文化
1.單詞講解中導入文化
講解單詞時,在強調(diào)其發(fā)音,語調(diào),書寫和意思的同時,更注重一個單詞和漢語在使用場合和使用方法的不同,著眼于一個詞所包含的社會文化意義。
比如,在講到「先生這個詞時,要強調(diào)它和漢語使用范圍的不同,日本人習慣把什么階層的人稱作「先生?,F(xiàn)代漢語中,“先生”這個詞已經(jīng)超越了職業(yè)范圍,演變成含有尊敬意義的結尾詞。還有在中國的校園里常??梢砸姷綄W生見到老師后,只叫一聲“張老師”或“李老師”等就算是與老師打了招呼,而如果要把這種習慣用于對日本老師的寒暄,老師一定會很奇怪,他會以為學生叫他有什么事而停下來等候學生的下文。
2.句型講解中導入文化
目前我們所使用的初級日語教材中,都會在一開始不久講到「これは~です「それは~です這樣的句型,無論是教材中還是課堂練習時,經(jīng)常會聽到或看到這樣的問答,老師指著書問學生「これは何ですか(這是什么?)學生回答「それは本です。(那是書。)這種練習純粹是為了課堂練習句型而人工設計的,缺乏現(xiàn)實實用性,所以與其作這種現(xiàn)實生活中很少會碰到的練習,到不如多引導學生做像A:「これはの本ですか(這是誰的書?)B:「それは私の本です。(那是我的熟。)A:「これはいくらですか(這個多少錢?)B:「それは1000です(那個一千日元。)等更貼近日常生活的會話練習。
我們的教材中都會提到「さしあげる是「あげる的敬語形式,所以學生就會說出「先生、辭をしてさし上げましょう這樣的句子?!浮皮ⅳ菠脒@一句型有一種自己認為做了一件對對方很好的事,而把這種恩惠強加于人的感彩,所以在人際交往中盡量避免使用。在此可以把它改成「お持ちしましょう的謙語形式就更符合日本人的交際規(guī)則了。授受關系和敬語是日語的特點也是難點,之所以難,正是因為它們反映了日本人人際交往中的文化側面。
3.課文講解中導入文化
講解課文時是最容易導入文化內(nèi)容的,教師一般也都在這個過程中給學生介紹很多有關日本的文化知識,但大都側重于日本的文學、生活和社會狀況等的介紹,而不太引導學生認識文化在語言上的反映。比如說在介紹日本的飲食文化時,除了介紹日本的生魚片,漂亮的飲食器皿之外,不妨探討一下,日本的飲食文化在其語言上是如何體現(xiàn)的,比如我們漢語有一句諺語叫“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而這句話用日語說就是「腐っても。我們用駱駝和馬做比,反映了大陸文化的特色,而處于島國,每天生活離不開魚的日本人用最具有他們文化特色的“加及魚”做比。再比如我們漢語形容人多時,說“像下餃子一樣”,而日本人說“芋を洗うよう”(像洗白薯一樣),這些表現(xiàn)形式的不同都分別反映了各自飲食文化的特點。
4.運用各種輔助教材
二十一世紀是一個多媒體的時代,各種傳媒為我們外語教育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電視,錄像,漫畫,互聯(lián)網(wǎng)等都是幫助學生對異文化理解的不可多得的輔助教材,學生可以通過視覺效應更感性地接觸到日本人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言語行為和語言模式。教師如果能學會適時、適地的靈活運用,一定會在提高學生運用外語進行交際的能力方面起到積極的作用。
綜上所述,我們教師應該注意到傳統(tǒng)的日本文化教育模式的不足,從異文化理解的角度,以提高學生用日語進行交際的能力為目的,在教學實踐中總結經(jīng)驗,摸索出一套對中國人學習日語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不斷地促進和提高我國的日語教育。
參考文獻:
[1]文化理解のための日本教育.文化文化部國.1999.
[2]山下秀夫.日本のことばとこころ.社學文.1986.
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來襲,學校的教學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都在變化著。原來的課堂里,一支筆、一本書就是一堂課;現(xiàn)在的課堂,iPad、云服務、試聽、在線工具、智能手機,已完全顛覆了師生的認知。在校生基本上人手至少一臺智能手機,如能有效地引導學生使用這種信息化工具,實現(xiàn)利用新技術為教學服務的目標?,F(xiàn)根據(jù)我校Moodle平臺英語課程教學實際情況,粗淺地探討中職英語運用網(wǎng)絡在線工具Moodle(魔燈)課程教學改革的實踐。
二、Moodle英語網(wǎng)絡在線課程情況
國內(nèi)對Moodle的研究起步相對較晚,2005年引進Moodle平臺,從中國知網(wǎng)(CNKI)收錄的Moodle為主題的期刊論文和碩博士論文來看,Moodle已成為研究熱點之一。然而有關于Moodle的實驗研究基本集中在中學和大學,在中職中的研究稀缺。
三、Moodle平臺網(wǎng)絡在線英語課程的教學實踐
1.以就業(yè)為導向轉變教學理念,重構教學內(nèi)容;網(wǎng)絡信息時代的常態(tài)化推動課堂的教學設計和教學理念的發(fā)展。Moodle課程資源整合(微課程、網(wǎng)絡視頻音頻資源、教材配套PPT)->E 學習(課前咨詢收集、觀看課程學習)->課堂活動(課堂交流共享、協(xié)作學習)->測驗評價(完成測驗,網(wǎng)絡交流,評價反饋)->教學反思。在學習unit 1 School becomes interesting和unit 2 It’s easy to make friends時,教師在作業(yè)模塊中可以引導學生搜索國外的中職校園生活情況和圖片,對比國外學生就讀中職學校的選擇差異和交友方式的異同等獲取知識,完成school life in other countries and ways of making friends語言知識目標的教學。在引導學生使用網(wǎng)絡時,潛移默化地引導學生在語言技能方面得到提高,并在情感態(tài)度和學習策略方面得到引導。
2.任務驅動和信息手段并行,選定方法拓展學生知識。以Can I take your order?為例:第一個子任務Warming up,提供常見的食物和飲料的美圖和詞匯:dumplings、sandwich、pizza、French fries等,學生任務為根據(jù)圖片選擇單詞;第二子任務選擇合適的餐廳和英文練習點餐,學生啟用消息功能模式,課中、課后與老師、同學之間進行類似練習;第三個子任務為測驗階段,即通過Look and match和Exercises兩種方式加深對飯店崗位名稱的英文;第四個子任務為拓展閱讀,要求學生在課程頁面上瀏覽到有關火鍋(hotpot)、盒飯(bento)、香腸(wurst)的介紹和圖片,討論中西方國家中存在的飲食文化差異現(xiàn)象;第五個子任務為布置學生課外上網(wǎng)討論或直接用手機登錄討論區(qū)發(fā)表自己的意見。
3.以多元評價激發(fā)自主探究,多形式檢驗教學效果。Moodle里的各個要素是模塊化的,教師能夠根據(jù)學生的專業(yè)和英語知識的接受程度自由組合教學內(nèi)容,進行重組或刪減,設計富有特色的課程,兼顧個性化、專業(yè)化、多層次。學生可以主動選擇自己有利模塊進行學習,可依據(jù)自己的學習情況以不同速度在不同時間段內(nèi)完成測驗。Moodle可以合理協(xié)調(diào)課堂和課外時間。學生在Moodle平臺上學習Moodle課程可以不受時間的限制,可以自主安排進行補習或自學,完成測驗和作業(yè)時間、師生互動交流、評價學習成果,這種彈性很好地讓學生保持課程的進度和興趣。教師使用Moodle系統(tǒng)進行教學活動時,根據(jù)學生課前、課上、課后和考試的表現(xiàn),進行多種形式的評價客觀地給出合理分數(shù),盡量做到因材施教。
四、Moodle平臺網(wǎng)絡在線英語課程的教學總結
論文摘要:語言與文化緊密相聯(lián),外語教學中文化內(nèi)容的導入和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本文從文化的內(nèi)涵,語言與文化的關系探討了外語教學中文化意識培養(yǎng)的重要性。并以新課程下高中英語教學為例,提出了解決以往教學中文化意識欠缺的策略。
語言源于文化,并且和文化緊密相聯(lián)。早在20世紀20年代,美國語言學家Sapir在《language》一書中就指出:“語言有一個環(huán)境,它不能脫離文化而存在,不能脫離社會繼承下來的傳統(tǒng)和信念”。語言和文化這種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的關系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進行交際時表現(xiàn)得尤為明顯。因此,外語教學中文化內(nèi)容的導人和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本文就高中英語教學中滲透文化意識作一探索。
1.文化的內(nèi)涵
文化在廣義上可以指人類精神和物質(zhì)生產(chǎn)的總和,在狹義上指人類精神產(chǎn)品的總和;就不同國家和社會文化的差異性而言,文化乃指某一特定人群中人們行為和認知方式的模式以及與此相關的精神和物質(zhì)生活,體現(xiàn)在人們的社會風俗習慣、生活方式、相互關系等。文化是一個復雜的綜合體。外語教學所研究的文化,相對來說是一種狹義文化。
2.語言和文化的關系
語言與文化關系密切。語言是文化的符號。人類文化世界的建構和運作正是通過語言的命名活動和語言的制約作用得以實現(xiàn)的。語言又是文化存在和發(fā)展的基礎。語言對于表達人類復雜抽象的概念范疇是必不可少的。語言與文化之間的這種內(nèi)在聯(lián)系,是我們理解外語教學中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的基礎和前提。20世紀60年代著名的語言學家拉多在他的《語言教學:科學的方法》一書中指出:“我們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可能教好語言。語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準則,就不可能真正學到語言?!?/p>
3.教學的誤區(qū)
中國文化和英語文化屬于不同的文化傳統(tǒng),語言又屬于不同的語系,因此我們?nèi)狈W美國家所擁有的語言環(huán)境。況且,中國和英語國家在風俗習慣、宗教信仰、思維方式、價值觀念、歷史文化等諸多方面都存在差異。中國學生學習英語經(jīng)常會遇到很多因文化差異引起的障礙。因此,學生對英語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不僅僅取決于語言水平的高低,還取決于他們對文章所涉及的文化背景知識的掌握情況。在英語教學中融人文化意識,有利于學生正確理解和使用英語,加深對本國文化的理解和認識,并培養(yǎng)世界意識。
由于我們對文化的認識不夠,跨文化意識薄弱,對語言和文化的關系處理不當,英語教學中出現(xiàn)了嚴重的文化意識欠缺的現(xiàn)象。英語文化意識在我國英語教學中一直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在大多數(shù)學校還是薄弱環(huán)節(jié)。東西方文化上的差異原本就很容易引起文化障礙,制約跨文化交際的成功進行。然而,更令人擔憂的是,長期以來,在英語教學中,往往只重視學生語言知識的學習,輕視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外語教學的目的被認為是讓學生背熟語法規(guī)則,然后按照背熟了的語法規(guī)則做題,得高分,很少思考為什么要學這門語言,怎樣才算學好了這門語言。英語教學一直忽視語言與文化的密切關系,教師把重點只放在語言知識的傳授上,沒有對文化知識給予同樣的重視,用這種教學方法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因對西方文化知之甚少,不能成功地進行跨文化交際活動。因此,在外語教學中,文化教學一定要引起足夠的重視,放在重要的位置。教師應努力使學生深刻理解并掌握東西方文化的差異,掃除因這種差異而引起的文化障礙,進而達到成功進行國際交流與合作的境界。
4.解決問題的思路和策略
4.1挖掘教材中的文化信息
新課程普通高中英語課本,采用結構功能的編寫體系,圍繞中外文化傳統(tǒng)、風俗習慣、名人傳記、傳統(tǒng)節(jié)日、衛(wèi)生與體育等16個話題選編語言材料,語言真實自然、形式多樣,活潑新穎,所涉及的話題貼近生活實際,緊跟時代的步伐,如旅游、體育、航天技術、環(huán)境保護、交友、集郵愛好、影視等;閱讀課文涉及題材廣泛,反映了英語國家歷史和地理、風土人情、名人傳記、新聞出版、戲劇、文學、音樂等。這些題材和話題很容易激起學生的興趣,引導他們關注未來、關注社會,增進跨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際的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zhì),從而提高學生對目的語的理解能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內(nèi)涵,有意識地結合語言教學向學生傳授英語國家的歷史、地理、政治、經(jīng)濟、文學、藝術、風土人情、傳統(tǒng)習俗、生活方式等社會文化知識,不斷增進學生對東西方國家國情的對比和了解,增強學生對兩種文化差異的敏感度和世界意識,準確而得體地運用英語交際,提高他們的文化素養(yǎng)和語言能力。如在教Good Manners時,讓學生通過閱讀了解西方餐桌禮儀,并引導學生進行辯論,論題是’’Western tablemanners is better than Chinese table manners"。雙方辯手各舉一方餐桌禮儀之優(yōu)處,或宣揚,或反駁,氣氛熱烈。其實禮儀本無優(yōu)劣,只是通過這一活動引導學生了解東西方餐飲文化的異同,教育學生要人鄉(xiāng)隨俗,樹立文化平等觀,注重禮儀,做一個有修養(yǎng)的人。又如”Disneyland""A Freedom Fighter""Charlie Chaplin""Abraham Lincoln”等人物傳記反映了美國自主、獨立、崇尚個人奮斗的主流文化;"A Taleof Two Cities""The Necklace""The Merchant of Venice’,等反映了西方國家的價值取向,以及西方人瞻矚金錢的價值觀念。
4.2詞匯教學中的文化滲透
詞匯是語言中最活躍的成分,也是文化負載量最大的部分。所以在平時的教學中應注意介紹英語詞匯的文化意義,幫助學生理解詞語并正確運用詞語。英語詞匯的文化內(nèi)涵是經(jīng)過長期積淀而成的。一些很有文化內(nèi)涵的成語、慣用語、諺語、理語和格言等都來自于成語典故、神話傳說、文學名著,教師在詞匯教學的過程中可以為學生介紹其背景知識,讓學生理解其深刻內(nèi)涵。如Shylock(夏洛克)是莎士比亞戲劇《威尼斯商人》中的一個人物,作為典故比喻那些貪得無厭的高利貸者,而Solomon所羅門)比喻非凡的智慧,出自《圣經(jīng)》的傳說。又如,tomeet one’s Waterloo(遭遇滑鐵盧之戰(zhàn)),指十九世紀初,拿破侖稱雄歐洲一時,最后戰(zhàn)敗于比利時的滑鐵盧。這一詞語被人們用來比喻“慘遭失敗”。再如peasant(農(nóng)民)一詞,在漢語中是中性詞,但對西方國家來說卻有某種反面的、消極的意味,指“沒有多少文化的人”,在西方稱農(nóng)民為farmer。又如Love me ,love my dog(愛屋及烏),在漢語中,狗含有貶義,而在英語中狗是寵物。因此,在詞匯教學中必須結合有關的文化背景知識的傳授,讓學生了解其中的文化內(nèi)涵。 4.3開發(fā)校本課程,系統(tǒng)介紹西方文化
新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理念就是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造能力,而校本課程正是實施這一理念和教學目標的重要手段。學生渴望更多、更系統(tǒng)地了解西方文化,因此,英語教師可摸準學生的興趣所在,結合教材內(nèi)容,編寫《學點英文諺語了解西方文化》、《中學生英美概論》、《知多少》、《你喜歡的英文歌曲》、《西方節(jié)日文化》等學生感興趣的校本教材。使學生更全面、深人地了解目的語文化。
4.4利用多種媒體資源培養(yǎng)學生英語文化綜合素養(yǎng)
語言習得理論告訴我們,語言自然習得的過程是無意識的,是潛移默化的。英語的學習也一樣。由于電視、多媒體等能創(chuàng)設仿真的英語交際情景,在課堂中適當?shù)匾诉@些媒體所提供的地道活潑的英語素材,能使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感悟地道的英語文化,從而提高英語的實際運用能力。引導學生課外自主地借助電視、網(wǎng)絡等學習英語,擴大接觸異國文化的范圍,拓寬視野,提高對中外文化異同的敏感性和鑒別能力,為發(fā)展跨地域文化的交際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教師應指導學生利用現(xiàn)有的英語教學資源,如:(1)英語影視節(jié)目(2)英語教學網(wǎng)站(3)各類多媒體英語教學光盤(4)英語教學的報刊雜志等拓寬英語知識面,提高語音素質(zhì)、豐富英語文化,有效提高英語綜合文化素養(yǎng)和實際應用能力。
4.5創(chuàng)設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
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是一項綜合性的工程,教師不僅要在課堂上結合教材設置情景,進行跨文化知識的介紹,也要在課外最大限度地創(chuàng)設英語文化氛圍,使學生更好地體會中西方文化差異。通過課堂內(nèi)外的各項活動,培養(yǎng)學生跨文化交際的敏感和意識,提高他們對語言的理解和運用能力。具體做法如下:
4.5.1開辦英語角,由外語老師與學生交流。有條件的話也可請外教或外國朋友與學生進行直接對話。
4.5.2開設研究性課程,以跨文化研究為主題,系統(tǒng)地傳授英美文化知識。教師可引導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愛好選擇小課題,如:“美國的飲食文化”、“英國的婚俗”等。學生通過查閱資料、觀看電影和錄像、請教專家等方式進行研究、調(diào)查和分析,并最終寫出報告。這樣的課程學習在拓展學生的英語知識的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和協(xié)作能力。
4.5.3利用西方的一些重要節(jié)日,如圣誕節(jié)、萬圣節(jié)等舉行英語晚會,舉辦英語知識競賽,使學生了解西方的節(jié)日文化,了解西方習俗。在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意識,激發(fā)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
5.正確理解本國文化與外國文化的關系
怎樣看待自己的文化和人家的文化是一個復雜的問題。在教學中教師應幫助學生樹立文化平等觀和語言平等觀。“決不能認為哪一方的文化更好,語言更美?!?王宗炎)同時,幫助學生認識到要正確地理解外語并恰當、得體地使用外語,不僅取決于對外國文化的了解和理解程度,而且取決于對本國文化和外國文化的差異的了解程度。因此,了解、熟悉本國文化有利于外語學習。并通過跨文化教育培養(yǎng)學生傳播中外文化的使命感和文化融合意識。
【關鍵詞】攀西地區(qū) 民族文化 旅游產(chǎn)品 包裝設計
引言
隨著旅游產(chǎn)業(yè)的興起,作為附屬品的旅游產(chǎn)品應運而生,成為地方文化對外傳播和宣傳的窗口及載體,在地方旅游產(chǎn)業(yè)和經(jīng)濟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如何加大旅游產(chǎn)品開發(fā)力度,提升旅游產(chǎn)業(yè)形象力,將成為旅游產(chǎn)品包裝需要思考的策略性問題。
1 攀西旅游產(chǎn)品資源
旅游產(chǎn)品是旅游經(jīng)營者為了滿足旅游者在旅游活動中的各種需求,而向旅游市場提供的各種物質(zhì)產(chǎn)品、精神產(chǎn)品和旅游服務的組合,具有一定紀念價值[1]。
旅游產(chǎn)品資源的開發(fā),應抓住地區(qū)特色,圍繞地區(qū)特色文化及特色產(chǎn)品進行挖掘。比如特色風俗體驗、特色飲食文化、特殊產(chǎn)品或服務等,重點在于其不同于其他地區(qū)特色風情以及能夠給旅客帶來的新經(jīng)歷、新體驗的旅游產(chǎn)品。只有善于發(fā)掘特色,打造差異品牌,形成強烈的地區(qū)文化差異互補性,才能塑造旅游品牌優(yōu)勢。
1.1 旅游產(chǎn)品資源
攀西地區(qū),旅游資源豐富,其旅游產(chǎn)品主要以彝族風情為主。樸實、華麗的漆器,精美別致的銀器,美輪美奐的刺繡配飾,均折射出彝族人民智慧和勤勞,以及對大自然的征服,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富有地方特色的 “大笮風”風味飲食,特色菜肴,既有川味之麻辣、又兼滇味之野趣,更具各民族風味之神奇;更有各類珍稀野山菌等綠色滋補佳品。
1.2 旅游產(chǎn)品包裝現(xiàn)狀
攀西地區(qū)旅游特色即原生態(tài),淳樸、粗曠、原始、強烈的民族風,這是該地區(qū)旅游產(chǎn)品的一大特色和亮點。但其產(chǎn)品只是簡單包裝,未采用現(xiàn)代包裝設計理念,過于原生態(tài),稍顯粗糙,難登大雅之堂,如砣砣肉的包裝。在旅游產(chǎn)品開發(fā)過程中,行業(yè)散亂,缺乏整體規(guī)劃,旅游產(chǎn)業(yè)品牌意識淡薄。
2 攀西地區(qū)旅游產(chǎn)品包裝策略
不同的地域和民族由于不同的自然條件與社會條件的影響和制約,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語言、行為方式以及審美文化,因此,也就必然形成不同的地域及民族文化。而包裝正是承載了不同地域及民族不斷沉淀發(fā)展的文化[2]。因此,在旅游產(chǎn)品包裝設計中,運用現(xiàn)代設計理念,將地域民族文化等視覺要素作為設計策略,傳承和發(fā)揚地區(qū)文化,凸顯地區(qū)優(yōu)勢。
2.1 提煉運用攀西民族工藝視覺元素
根據(jù)馬斯洛對于人的需求層次理論,即從低級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到高級的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xiàn)需求,我們可以看出,人的需求由實用的物質(zhì)向高級的精神需求不斷提高。因此,在旅游產(chǎn)品包裝設計中,包裝或產(chǎn)品除滿足游客的一般實用功能需求外,更應滿足游客被尊重以及自我價值或層次涵養(yǎng)等映射的精神需求,將地區(qū)深厚的文化底蘊與產(chǎn)品品位,與游客的心理需求產(chǎn)生共鳴,打動消費者。因此,在旅游產(chǎn)品包裝設計中,“文化”、“特色”、“工藝”“風情”等在旅游產(chǎn)品包裝上的體現(xiàn),成為包裝設計中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
攀西地區(qū),民族文化、民間工藝與特色風情,當屬粗曠瑰麗的漆器及精湛技藝的刺繡服飾,在旅游產(chǎn)品包裝結構造型或包裝裝潢的視覺傳達設計中,可構思將此元素融入其中。如漆器材質(zhì)、造型可用于罐裝食品容器的設計,漆器圖案色彩紋樣可用于包裝視覺傳達各類元素設計,彝族服飾各類裝飾刺繡可用于包裝裝潢的點綴,美化包裝畫面,渲染藝術氣氛,提升產(chǎn)品形象力。
2.2 強化旅游產(chǎn)品的地域民族個性特色
旅游產(chǎn)品的價值在于其獨特性,突出個性是旅游產(chǎn)品包裝的靈魂,失去其個性的包裝等于無包裝[3]。因而,攀西地區(qū)的旅游產(chǎn)品開發(fā)以及包裝,都應圍繞攀西地區(qū)特色及個性進行創(chuàng)作??v觀各旅游勝地,引人入勝、流連忘返的不僅僅是自然風光,其人文景觀與民族風情更讓人回味,這才是真正的地區(qū)特色,具有唯一性。
攀西大裂谷擁有原生態(tài)的自然景觀,同時富有濃郁的民族風情。長期以來,形成了以彝族為主的苗、傈僳等24個少數(shù)民族的彝家和大笮文化。民風民俗中神秘的畢摩文化、喜慶熱鬧的火把節(jié);民族藝術中古樸瑰麗的漆器、絢麗多姿的服飾、精美華麗的刺繡、夸張醒目的色彩、精致華貴的銀飾;民族文化中古樸的形象文字;飲食文化中兼具川味之麻辣、滇味之野趣的彝族飲食及大笮風味餐飲。這些正是攀西地區(qū)的民族文化和個性所在,任何一副畫面,一個場景,皆可定格為旅游產(chǎn)品包裝視覺傳達元素體現(xiàn),使畫面活潑而生動、喜慶而有韻味,更具有獨特濃郁的民族感。另外,結合現(xiàn)代設計理念,使其體現(xiàn)時代時尚感,滿足現(xiàn)代消費者對民族文化的向往和審美需求。
2.3 采用便捷式包裝
保鮮、環(huán)保、方便是食品包裝發(fā)展的新時尚。2003年,在美國國際包裝展覽會上的信息顯示,未來十年包裝的發(fā)展趨勢是致力于向消費者提供更方便的包裝[6]。據(jù)統(tǒng)計,每年因包裝而產(chǎn)生的垃圾占垃圾總量的1/3。
方便的包裝,首先從源頭上解決資源及回收處理問題。在包裝結構設計中注意減量包裝,減少原材料使用,并使其結構簡單,從旅游產(chǎn)品的整個生命周期過程中考慮其方便性,即方便攜帶、使用存儲、開啟與再封,或使用可再生材料,節(jié)約資源。目前,市場上采用的方便包裝主要應滿足:家庭存儲容易、使用方便、可反復封口、可丟棄性等性能要求。而要達到這些要求,針對不同的產(chǎn)品特性,包裝設計時可對結構造型、材料、包裝技術,增加輔助物或改換小包裝等。比如,日本是世界上最講究包裝的國家之一,如日常生活中反復使用但易受潮的食品,廠家在包裝設計中,通常在包裝袋上設置兩層封口,第一層為普通的外包裝開口,使用前撕開即可,第二層為可再封的開啟設置,方便生活日用品的反復取物。
當游客暢游于山水之間,陶醉在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時,旅游產(chǎn)品作為旅游地區(qū)最美好的回憶及旅游經(jīng)歷的再現(xiàn),為游客所喜愛,而省時省力、方便的包裝設計,更能得到消費者的青睞。與此同時,環(huán)保和生態(tài)旅游迫在眉睫,為使旅游資源可持續(xù)發(fā)展,在旅游產(chǎn)品包裝設計中提倡綠色設計,包裝材料選擇也應便于分解、便于回收。因此,對于民族旅游產(chǎn)品包裝設計,應在造型和選材上滿足輕便安全、易分解回收等方便化特征。
2.4 系列化包裝設計
我國《設計辭典》對系列化包裝的定義是:“是包裝的形式之一,又稱家族式的包裝,生產(chǎn)廠家對本企業(yè)所有產(chǎn)品的包裝采用統(tǒng)一的形態(tài)、色彩、裝飾紋樣及文字,使它們具有統(tǒng)一的形象?!?/p>
攀西地區(qū)旅游產(chǎn)品資源豐富,種類繁多,如對每個產(chǎn)品進行個性化包裝,將會使消費者淹沒在花花綠綠的商品海洋里,減弱產(chǎn)品的統(tǒng)一形象。系列化包裝,比之單體包裝商品具有更強的整體感和統(tǒng)一視覺效果,可以更好地展現(xiàn)大面積的整體色彩,利于消費者辨認商品,有助于企業(yè)樹立信譽和創(chuàng)造品牌,增強宣傳效果,進一步吸引消費者,從而更容易識別和記住這種商品及企業(yè)[7]。在設計中以彝族風即彝族象征符號作為統(tǒng)一元素,對同類型產(chǎn)品進行系列化設計,系列化包裝設計在達到設計風格統(tǒng)一的同時,能夠加強和突出設計特征即彝族風體現(xiàn),巧妙使用彝族視覺元素,美化設計畫面,傳播民族文化。
2.5 以“塑造攀西地區(qū)旅游品牌”為契機,提升旅游產(chǎn)品包裝形象力
所謂旅游品牌就是指旅游企業(yè)或產(chǎn)品向外公告的“姓名”。目前,旅游業(yè)已成為調(diào)整和優(yōu)化我國產(chǎn)業(yè)結構、促進我們經(jīng)濟增長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產(chǎn)業(yè),旅游產(chǎn)業(yè)迅猛發(fā)展,涌現(xiàn)了不少知名旅游圣地和旅游精品路線。各省市、各地區(qū)不甘落后,紛紛出臺一批《關于加快旅游業(yè)發(fā)展的決定》,結合自身地域及人文特色,不斷開發(fā)和打造旅游產(chǎn)業(yè),提升其形象力和競爭力。作為以彝族風情為主的民族旅游區(qū),攀西地區(qū)提升形象力及競爭力的途徑,應以民族人文景觀為主,塑造地區(qū)民族文化與地域特色相結合的品牌形象,來打造民族旅游產(chǎn)業(yè)品牌。
科學有效地利用包裝設計中的產(chǎn)品名稱、色彩、圖案、符號、文字、材料、外形等可視元素,通過這些元素的有機組合,形成產(chǎn)品外觀包裝,可以促進與強化一個品牌定位在客戶心目中的塑造[4]。因此,利用旅游產(chǎn)品優(yōu)秀的包裝設計可輔助民族旅游品牌的建立。
品牌形象的建立不應只停留在視覺層面的符號設計上,更應有獨特的文化內(nèi)涵,品牌的視覺形象是品牌的外衣,而與之相應的文化是品牌的內(nèi)在實質(zhì)[5]。因而對于民族品牌的策劃,旅游產(chǎn)品包裝設計必須與旅游企業(yè)形象策劃一致,在其視覺傳達上應突出其人文特色,即濃郁的民族風情和民俗文化。在品牌形象上,采用企業(yè)形象系統(tǒng)設計理念,進行統(tǒng)一的包裝設計,如標志性的色彩、標志性的圖案紋樣、標志性的民俗活動等。規(guī)范旅游產(chǎn)業(yè)品牌形象,對外形成系統(tǒng)化、統(tǒng)一化的形象,使旅游產(chǎn)品打上鮮明的家族烙印。一方面,通過抓旅游品牌特色,優(yōu)化旅游產(chǎn)品包裝;另一方面,通過優(yōu)秀的旅游產(chǎn)品包裝,增強旅游產(chǎn)品感染力,提升旅游產(chǎn)業(yè)品牌的形象力和競爭力。
結語
攀西地區(qū)旅游產(chǎn)品豐富,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情,在對民族區(qū)域旅游產(chǎn)品開發(fā)時,應思考旅游地區(qū)的特色及亮色,注重設計的文化性,突出其民族特征,體現(xiàn)民族個性,繼承和發(fā)揚地區(qū)民族文化,塑造地區(qū)旅游產(chǎn)業(yè)品牌形象,推動地方旅游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姜家偉.從少數(shù)民族文化到旅游產(chǎn)品包裝設計[J].大眾文藝:學術版,2009(16)132-132.
[2]羅兵.論傳統(tǒng)文化元素在銷售包裝中的價值效應[J].上海包裝,2008(8):20-23.
[3]程玉林,李向林.旅游產(chǎn)品包裝問題淺論[J].工業(yè)技術經(jīng)濟,2006(9)33-35.
[4]劉霞.論包裝與品牌定位[J].包裝工程,2005(10)232-233,244.
[5]高俊虹.論內(nèi)蒙古民族品牌之視覺形象設計[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07.
1認知語言學對于跨文化交際基本的立場主張
整體性來看,認知語言學(cognitivelinguistic)雖然是語言學的一種新型分支,但其基本的知識體系卻來源于心理學和認知科學,是一種多學科互相交融、互相交叉的產(chǎn)物,整體上成型于20世紀80年代后期,主要的創(chuàng)立者是語言學家喬治•雷可夫。認知語言學不純粹是一種關于“語言”的學問,更多地是作為一種“研究范式”來被學術界廣泛認可的。本文從跨文化交際的角度出發(fā)建構出來的“茶文化英譯”———作為一種翻譯也能夠被納入到認知語言學的范疇中去,這是它保持持久的生命力的一種特質(zhì)所在。認知語言學對于跨文化交際、翻譯實踐等的基本立場主張包括這樣幾個部分:1.1語言的語義不僅僅是客觀的真值條件,而是主觀和客觀的結合。認知語言學與形式語言學之間最為本質(zhì)的分歧在于如何看待語言的屬性上。傳統(tǒng)的主流語言學范式“形式語言學”認為語言雖然是人類特有的一種認知能力和獨立的能力,但是,就語言的結構、規(guī)律等來看,語言就是語言,語言的每一個概念在客觀上都對應著一個客觀的存在物(即特殊的指向),并且這種語言與萬物之前的聯(lián)系、語言的語義是不以特定人的立場、認知等變更為變更的。認知語言學則認為,盡管語言客觀上確實存在著一定的語義“特殊指向”,并且這種特殊指向具有一定的中立性,但是,在一個跨文化交際的環(huán)境下任何語義都會跟不同的主體采取的不同立場、不同利益觀、不同文化背景等有關,所以,語義本身就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是“主觀與客觀相結合”的產(chǎn)物。1.2不同的文化體系中具有不同的文化“隱喻”。在語言學上,文化隱喻的概念和范疇一直存在,并且飽受爭議。認知語言學家們則將文化隱喻的重要性拔高到了一個新的高度,認為語言語義的“主觀認知”差異最為重要的一個來源就是“文化隱喻”的差異,或者說對于同一概念的內(nèi)涵及其外延,由于不同的“文化隱喻”存在,由于跨文化交際的參與,所以導致了人們對于特定概念認知的差異。比如說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自由”、“民主”、“平等”等就是飽受爭議的概念,在認知語言學看來人們對于這些概念的認知差異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不同國家的國情不同,也即“文化隱喻”的差異。用認知語言學的話語來說,這種文化隱喻指的就是“從一個認知域或概念域向另一個認知域的映射”,這種映射并不是一種嚴格的對稱關系,而是極有可能帶有一定的扭曲、變形。1.3跨文化交際要注重兩種文化的“互文性”置換。對于翻譯實踐這種較為典型的跨文化交際來講,從語言符號到文化內(nèi)涵的翻譯轉換并不是一種單向度的“直譯”過程,而是帶有一定的“互文性”安排。在此處,所謂的互文性,一方面既指兩種文化之間的互相對照,另一方面也指單種文化內(nèi)部之間知識脈絡的互相關照、互相引用,從而用一種整體的知識結構而不是碎片化的知識點和語義呈現(xiàn)在受眾眼前。
2當前茶文化對外傳播視域下茶文化英譯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國作為世界茶葉的原產(chǎn)地、茶文化的發(fā)源地、茶學科技的重大發(fā)明國,無論是人文性的茶文化知識還是科技性的茶文化技術,在世界范圍內(nèi)都具有重要的影響力。但是,受制于翻譯理論和翻譯實踐的約束,我國茶文化的英譯還存在這樣幾個問題:2.1對外傳播的茶文化專有名詞翻譯錯亂。在對外傳播中,中國茶文化相關的文本主要包括茶文化文學作品、茶文化商務交際傳播文本、茶學相關的學術論文或專著、基于新媒體的茶文化影視作品等,由于不同的翻譯者基于不同的翻譯目的和翻譯水平差異,在對外翻譯時一些專有名詞往往存在典型的翻譯錯亂的問題。比如說,茶葉名稱“六安瓜片”有些人經(jīng)常采取拼音直譯的方式翻譯為“LuAnGuapian”,稍微有些知識面的翻譯者則將其翻譯為“Li原uanLeaf”,在對待最起碼的名稱方面竟然存在著這樣錯亂的翻譯,嚴重影響到了中國茶文化的“整合營銷傳播”的問題。2.2茶文化內(nèi)涵翻譯的不到位。受特定的文化傳統(tǒng)和“文化隱喻”之影響,中國茶文化自唐代陸羽所著《茶經(jīng)》問世以來就高舉起了“精神修行”的大旗,將茶文化作為一種高尚的道德修行、道德準則、道德交際等來看待,因此,中國的茶文化蘊含著十分豐富的道家思想、儒家思想和佛家思想內(nèi)涵。從這樣的角度分析,茶文化的英譯不僅僅是對交際語言符號的轉換,更重要的是要對這些語言符號背后的“文化內(nèi)涵”進行挖掘。比較典型的例子比如人們對于“工夫紅茶”和“功夫紅茶”統(tǒng)統(tǒng)譯為“kongfublacktea”,完全忽視和漠視了兩者在文化內(nèi)涵上的差異,給國外受眾提供了一種輕視茶文化內(nèi)涵的暗示。2.3茶文化英譯的“文化融入”不足。用認知語言學的邏輯來看,如同“自由”、“民主”等概念的語義存在著較大的分歧一樣,東西方人們在看待“茶文化”時也具有一定的認知分歧。因此,茶文化的英譯就變得十分困難,一方面既要突出中國茶文化的精神內(nèi)涵,另一方面又要用西方人喜聞樂見的表達方式和文化符號來讓西方社會正確地接受“茶文化”,想要取得這種平衡就變得十分困難。我國茶文化英譯不注重文化融入是慣有的問題,比如“龍井茶”被翻譯為“dragon-welltea”,盡管在中國文化中“龍”是一種代表尊貴和高尚的圖騰,但在西方社會,“龍”是一種兇暴、邪惡的化身,也就是說,我們的翻譯沒有正視到這種文化之間的差異,所以帶來了跨文化交際的失敗。
3基于認知語言學的茶文化英譯策略建議
認知語言學屬于一種人的主觀屬性偏重的語言理論,它所重視的“文化差異”、“文化隱喻”等理念對于我們創(chuàng)新茶文化的英譯具有重要的啟示:
3.1基于茶文化專有詞匯平行語料庫的翻譯策略
鑒于中國茶文化的復雜性、專有詞匯(比如特殊的地名、特殊品種的茶名、特殊的茶學科技詞匯等)的復雜性等,為了較好地向國外受眾呈現(xiàn)出一種統(tǒng)一的文化形象,我們建議由高等院校、翻譯機構、企業(yè)、對外文化交流機構等聯(lián)合攻關、協(xié)同創(chuàng)新,將中國茶文化的專有詞匯翻譯進行統(tǒng)一,確保中國茶文化“語義”界定的相對邊界清晰。
3.2基于接受理論的歸化翻譯策略
把我國茶文化翻譯為英語的本質(zhì)是將我國國民的“認知邏輯”轉化為西方社會可以看得懂、摸得透、聽得明白的“認知邏輯”,也就是要確保我們的文本交際符號轉換、茶文化內(nèi)涵的轉換要讓西方社會的正常認知邏輯能夠“接受”,這就是一種“歸化翻譯”策略。歸化翻譯強調(diào)“在翻譯處理中要求譯者向目的語的讀者靠攏,采取讀者所習慣的目的語的表達式來傳達原文的內(nèi)容”。比如仍以上文中提到的“龍井茶”的翻譯為例,如果翻譯為“dragon-welltea”在文化融入上會形成一種“異化翻譯”效應,不僅達不到讓西方人了解這種茶的目的,還會帶來一定的文化反感。反之,我們不如將其翻譯為“Longjinggreentea”,其中的“Longjing”采取直譯的方式保留了“龍井”品牌的音譯,而后面的“greentea”則體現(xiàn)出了龍井茶的本質(zhì)是一種“綠茶”,會讓他們更加容易理解這種茶的內(nèi)涵。
作者:蔡維娜 單位:鄭州工商學院
參考文獻
[1]關劍平.茶文化傳播模式研究(上)———以平安時代的日本茶文化為例[J].飲食文化研究國際茶文化專號,2006(2):55.
[2]孫立坤.整體性治理視角下政府與NGOs間信任關系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
[3]Newmark,P.Approachesto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