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综合另类男同-中文字幕一区亚洲高清-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婷婷月色巨-欧美色欧美亚洲另类少妇

首頁 優(yōu)秀范文 慢性結腸治療方法

慢性結腸治療方法賞析八篇

發(fā)布時間:2023-07-21 17:12:59

序言:寫作是分享個人見解和探索未知領域的橋梁,我們?yōu)槟x了8篇的慢性結腸治療方法樣本,期待這些樣本能夠為您提供豐富的參考和啟發(fā),請盡情閱讀。

慢性結腸治療方法

第1篇

中圖分類號:R244.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2349(2010)06-0048-01

潰瘍性結腸炎又稱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是一種原因不明的慢性炎性疾病。病變主要位于結腸粘膜層,且以潰瘍?yōu)橹?,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腹瀉、腹痛、粘液膿血便及里急后重等。病情輕重不一,多反復發(fā)作,目前國內外尚無理想的治療方法。筆者近年采用推拿手法治療潰瘍性結腸炎患者65例,取得較為滿意的療效,現(xiàn)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情況 65例患者為2005~2009年本科住院病人,其中男22例,女43例;年齡最小31歲,最大72歲;病程最短4個月,最長35a。臨床類型:慢性復發(fā)型45例,慢性持續(xù)型14例,初發(fā)型6例,無急性暴發(fā)型。病情程度:輕度11例,中度48例,重度6例。病變部位:左半結腸炎22例,右半結腸炎9例,全結腸炎9例,直、乙狀結腸炎18例,單純直腸炎7例。

1,2 診斷依據(jù) 根據(jù)1993年全國慢性非感染性腸道疾病學術研討會制定的潰瘍性結腸炎診斷標準。65例患者治療前均行纖維結腸鏡檢查確診。

2 治療方法

2,1 腹部操作 患者仰臥,醫(yī)者以沉著緩和的全掌按揉法施于腹部,由中脘穴漸移至關元穴,往返5遍,繼以柔和深透的一指禪推法施于以上部位,時間約10min;拇指按揉關元、氣海、雙側天樞穴各3min;摩腹5min;施掌振法于神闕穴1~3min。

2,2 背部操作 患者俯臥,以攘法沿脊柱兩旁足太陽膀胱經循行部位治療,自肝俞至大腸俞,時間3min;點按兩側脾俞、胃俞、三焦俞、腎俞、大腸俞諸穴,時間共5min;沿兩側腰部夾脊穴或膀胱經循行部位施平推法,透熱為度。

2,3 治療時間及療程 以上治療方法每天1次,每次30~40min,10次為1個療程,治療2~3個療程后,觀察療效。

3 療效標準與治療結果

3,1 療效標準 近期治愈:臨床癥狀消失,纖維結腸鏡復查粘膜正?;騼H余留疤痕,觀察6個月無復發(fā);有效:臨床癥狀基本消失,纖維結腸鏡復查粘膜輕度充血、水腫,可見少許糜爛及部分假息肉形成;無效:臨床癥狀無改善,纖維結腸鏡檢查粘膜仍嚴重充血、水腫,多發(fā)性淺潰瘍,附有膿性分泌物。

3,2 治療結果 65例患者中,近期治愈12例,占18.46%;有效49例,占75.38%;無效4例,占6.15%;總有效率為93.85%;復發(fā)7例,復發(fā)率為10.77%。無病情加重。

第2篇

慢性結腸炎也稱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以腹瀉、腹痛、粘液便、膿血便和黑急污熏等為主癥,似屬祖國醫(yī)學中的“腸風”、“久痢”范籌。由于病未明,目前尚無特效治療方法,我們采用中藥通灌湯保留灌腸,同時口服甲氰咪胍治療25例,取得了較滿意效果,現(xiàn)小結如下:

一、一般資料

本組25例,男17例,女8例。年齡為27-52歲,病程最短者3個月,最長者10年。根據(jù)乙狀結腸鏡所見,將局部病變間要分為三種類型:1、輕度病變,以粘膜充血水腫為主;2、中度病變,以粘膜糜料滲血為主;3、重度病變,粘膜面潰瘍形成為特征。

二、診斷標準

1、  慢性反復發(fā)作的腹瀉、腹痛、粘液血便史。

2、  糞檢除外阿米巴、血吸蟲,痢疾桿菌培養(yǎng)陰性。

3、  乙狀結腸鏡檢有粘膜充血、水腫或有不同程度的糜料滲出及淺表性潰瘍。

4、  25例中5例曾作鋇灌腸檢查,3例提示結腸炎,2例報告正常。

三、療效分析

1、  痊愈:經治療腹瀉、腹痛、粘液血便等癥狀消失。乙狀結腸鏡檢腸粘膜正常。

2、  好轉:腹瀉、粘液血便次數(shù)減少,腹痛減輕,乙狀結腸鏡檢查,腸粘膜病變有明顯改變。

3、  無效:癥狀及乙狀結腸鏡檢查同治療前無變化。本組輕度者11例,兩個病程治愈者8例,另3例進行了第三個療程;中度者6例,三個療程治愈者4例,2例好轉;重度者8例,三個療程治愈3例,3例4個療程治愈,1例好轉,1例未堅持治療。

四、方劑組成及治療方法:

1、  處方:白芨30克、白頭翁30克、黃柏30克、苦參20克、白礬20克、地榆20克加水煎至約200毫升備用。甲氰咪胍20毫克,220-654毫克。

2、  方法:根據(jù)病情,每次取上述灌腸液40-60毫升,于晚睡前保留灌腸,每日一次。甲氰咪胍20毫克,一日三次口服,如有腹痛不適者可短期加服654-2片20毫克,一日三次。每10為一療程,根據(jù)病情輕重,可重復數(shù)個療程。

五、典型病例

楊XX,男,49歲,干部。患者從1996年開始腹痛、腹瀉,解粘液便每123-4次,每于食用生次飲食后誘發(fā)或加重。曾服用抗菌素和中藥治療后未見明顯好轉。于1999年4月來我院就診。經乙狀結腸鏡檢查,見腸粘膜文泛水腫、充血,直腸和乙狀結腸交界處有散在性潰瘍面。診斷為慢性潰瘍性結腸炎。用上述灌腸液60毫升,每日上午便后給以保留灌腸,口服甲氰咪胍20毫克,一日三交,654-2片20毫克,必要時口服。經治療兩個療程,大使次數(shù)減少,腹痛癥狀減輕,停岌3天,再續(xù)兩個療程后,大便成形,腹痛消失。乙狀結腸鏡復查,腸粘膜正常。近訪未見復發(fā)。

六、討論

1、  慢性結腸炎,臨床表現(xiàn)似屬祖國醫(yī)學的“腸風”、“臟毒”、“久痢”等范疇。病變部位多累及直腸和乙狀結腸,采用中藥保留灌腸法,可使藥物直達病所,對促進消炎、消腫、潰瘍面愈合及縮短療程,提高療效有較大幫助。

2、  甲氰咪胍是一種良好的組織胺H2受體阻滯劑,是近年治療消化性潰瘍較好的藥物,也有報道用于慢性腸炎的治療,取得較好效果。其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機理,可能因其作用于腸壁中釋放組織胺的肥大細胞所致。我們采用中藥保留灌腸的同時,配合口服甲氰咪胍和解痙劑654-2,認為療效較好,也未出現(xiàn)副作用。

第3篇

[關鍵詞] 慢性結腸炎 治療 飲食注意事項

[中圖分類號] R6[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5-0515(2011)-08-130-01

慢性結腸炎經正確及時治療,并注意飲食調節(jié),通常會有較好的預后[1]。本次研究選擇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慢性結腸炎患者90例,隨機分為2組,對照組45例采用中藥內服治療,觀察組45例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紅外線照射的局部治療及對腸道進行清洗后再行藥物保留灌腸保留灌腸,并行飲食調節(jié),就兩組臨床效果進行回顧性分析,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患者90例,男47例,女33例;年齡21-71歲,平均31.7歲,病程為0.7-5年,住院時間23-37d,平均29.8d,均附合全國慢性非感染性腸道疾病1993年學術研討會制定的診斷標準,并經電子結腸鏡檢查、大便常規(guī)檢查及病理活檢確診。同時排除慢性血吸蟲病、慢性痢疾、腸結核等其它感染性結腸炎患者。隨機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5例,兩組在性別、年齡、病程、住院時間上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行傳統(tǒng)保留灌腸,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加用紅外線照射的局部治療及灌腸治療前先行清潔灌腸,并行飲食調節(jié),具體操作如下。

1.2.1 觀察組治療方法 患者在每晚8時大小便排空后,常規(guī)用溫開水39-41℃清潔灌腸,在進行10min的保留后排出,后將臀部抬高10cm,應用一次性導尿管,用石蠟對前端進行涂抹,再緩慢插入20-25cm深度,屬患者取左側臥位,在25-35min內將備好的藥液用直腸滴入法灌入,后囑患次對體會進行改變,從右側臥位-胸膝位,到平臥位,在灌腸結束后行2h上的平均臥床時間,保留藥物在腸腔內在6h以上。灌腸藥物配方為:氯美松5mg,甲硝唑100ml,柳氮磺胺吡啶4.0g,慶大霉素注射液8萬U,錫類散2支,1.0%普魯卡因20ml,1個療程為14d,對照組配藥同觀察組。

1.2.2 紅外線燈照射[2] 采用1000W紅外線燈在保留灌腸后照射腹部,30min/次,1次/d。以感覺溫度為度進行照射距離的調整,一般為15-20cm,防止燙傷的發(fā)生。

1.2.3 飲食注意事項 避免暴飲暴食、飲食無規(guī)律、飲食不潔,可給予低脂、高營養(yǎng)、少渣等易消化的飲食,或多食白扁豆、山藥等煮粥,以健脾養(yǎng)胃。

1.3 療效評定 依據(jù)文獻標準進行療效評定,治愈:大便成形(1次/d),臨床癥狀消失,腸黏膜結腸鏡檢查呈正常狀態(tài);顯效:大便成形(2-3次/d),臨床癥狀基本消失,腸黏膜炎癥及潰瘍結腸鏡檢查呈明顯好轉;有效:臨床癥狀減輕,腸黏膜結腸鏡檢查炎癥減輕或潰瘍縮小;無效:臨床癥狀無改變,腸黏膜結腸檢查無變化甚至加重??傆行蕿橹斡c顯效和有效之和。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13.0統(tǒng)計學軟件,計量資料行X2檢驗,P

2 結果 觀察組45例中,治愈17例,占37.8%;顯效19,占42.2%;有效8例,占17.7%;無效1例,占2.2%,總有效率為97.8%。對照組45例中,治愈6例,占13.3%;顯效7例,占15.6%;有效20例,占44.4%;無效12例,占26.7%,總有效率為73.3%。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表1兩組臨床總有效率比較[n(%)]

注:*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3 討論 慢性結腸炎是臨床上常見的肛腸病,發(fā)生在乙狀結腸、結腸和直腸部位,具有反復性、多發(fā)性和慢性等特點。多以腹瀉、左下腹疼痛、里急后重為主要臨床癥狀,時有泄瀉、黏液便和便秘交替性的發(fā)生,呈反復發(fā)作,時好時壞[3]。

目前多采用保留灌腸做為慢性結腸炎的主要治療方法,傳統(tǒng)的藥物保留灌腸患者只是將大小便排空,并未對殘留在腸腔內的膿因、烘塊、粘液進行清除,使藥物與結腸粘膜接觸不佳而影響吸收,本次研究在傳統(tǒng)藥物灌腸的基礎上,在保留灌腸前,對腸腔內粘液、烘塊、膿因、有害毒素用清水進行清除,使腸腔處于清潔的狀態(tài),更易發(fā)揮藥物療效??墒鼓c道黏膜細胞的新陳代謝增強,利于創(chuàng)面在局部炎癥消除的情況下完成修復,增加了局部藥物濃度,在病變部位直接起到作用,使臨床療效提高,同時局部行紅外線照射,以提高機體的免疫力,有利于炎癥的消退和吸收,避免暴飲暴食、飲食不潔,飲食無規(guī)律、可給予低脂、高營養(yǎng)、少渣等易消化的飲食,以補充患者因病程較長而引起的營養(yǎng)損失,提高機體抵抗力。故在對腸道進行清洗后再行藥物保留灌腸,并行飲食調節(jié),具有較好的臨床療效,加快了疾病康復的進程。

參考文獻

[1] 歐陽欽.潰瘍性結腸炎臨床診斷指南[J].臨床消化病雜志,2007,19(1):4-6.

第4篇

【關鍵詞】潰瘍性結腸炎;蒙藥;治療

2009年2月――2013年2月共收治92例慢性潰瘍性結腸炎,獲得了較為滿意的臨床效果,現(xiàn)將觀察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本組92例患者,難64例,女28例,年齡17-60歲,輕型者80例,重型者12例,病程最短者14天,最長者18年。

1.2方法

1.2.1輕型者起病慢,癥狀輕,輕度腹瀉、便秘交替及粘液便血。治療以抑赫依、祛寒、益腸為原則,首選“十三位石榴湯”“五味清濁散”“大劑湯”治療,必要時針對療程及個體的不同進行辨證施治,療程為15-49天。

1.2.2重型者可急性起病,有發(fā)熱、倦怠、消瘦、貧血等全身癥狀,結腸病變常累及全結腸,便次多,膿血便明顯。治療以清熱、益腸抑赫依為原則,藥物首先無敵金剛丸及諾德薩貢期勒清熱解毒,后期采用輕型者方案進行辨證施治,療程為35-70天。

1.3療效標準顯效:腹瀉、便秘交替和粘液膿血便等主要癥狀基本消失,無其他全身癥狀,有效:重型患者消化系統(tǒng)及其他全身癥狀均消失,偶有腹瀉、便秘等輕度癥狀,無效:原有癥狀體征均無改善。

1.4療效結果顯效64例(69.690),有效18例(19.690),無效10例(10.990)。

2典型病例

患者:男,40歲,于2010年5月4日就診。主訴:腹瀉,左下腹部疼痛3年,加重2個月,3年前在當?shù)蒯t(yī)院診斷為結腸炎,采用中西藥治療,未見好轉,現(xiàn)伴有惡心、食欲減退和腹瀉等癥狀,每日大便3-5次,帶有白色黏狀物。實驗室檢查:WBC14×109/l,大便常規(guī)查出鏡下紅白細胞和巨噬細胞。行結腸鏡檢查,確診為慢性潰瘍性結腸炎。采用“輕型者”治療方案門診治療2個月,患者食欲增強,全身癥狀、體征均消失,實驗室檢查轉為正常,隨訪兩年未復發(fā)。

3結論

慢性潰瘍性結腸炎屬蒙醫(yī)“大腸病”范疇,蒙醫(yī)學認為該病系由之根失調引起,以腹脹、腹瀉、便秘、臍部左右疼痛為特征的一種疾病,大腸居于赫依之位置,是病變赫依竄行之道,因此大腸病多由赫依引起,也有胃巴達干之邪下注于大腸而發(fā)病者,在治法上以十三位石榴湯抑赫依、祛寒以五味清濁散,益腸以大劑湯為主,清熱以無敵金剛丸和諾德撒貢期為主的辨證施治。

參考文獻

[1]蒙醫(yī)治療慢性潰瘍結腸炎[J].中國民族醫(yī)學雜志,2012,(3).

第5篇

1 臨床資料

1.1 病例選擇 2006年11月至2008年4月收治住院病例130例,符合中國人民總后勤部衛(wèi)生部編《臨床疾病診斷依據(jù)治愈好轉標準》中有關“慢性腎功能衰竭”的診斷標準。其中男88例,女42例,年齡20~75歲,平均(49.5±14.5)歲;原發(fā)病慢性腎小球腎炎74例,糖尿病腎病24例,慢性腎盂腎炎2例,高血壓腎病14例,多囊腎1例,痛風腎病13例,狼瘡腎炎2例,觀察組與對照組各65例,兩組條件具有可比性。

1.2 患者入選標準 ①慢性腎衰竭患者:內生肌酐清除率(CCr)10~50 ml/min,尿素氮(BUN)9~20 mmol/L,肌酐(SCr)177~707 umol/L;②無嚴重痔瘡及心力衰竭;③無腸道內惡性腫瘤;④無嚴重的水、電解質、酸堿平衡紊亂;⑤近期無腸道內及出血;⑥否認結腸手術史。

1.3 排除標準 ①嚴重的心腦血管、肝、腎和造血系統(tǒng)等原發(fā)性疾病,精神病患者;②妊娠或哺乳期婦女;③出現(xiàn)出血而未按要求完成實驗全過程者、無法判斷療效或資料不全等影響療效或安全性判斷者。

2 治療方法

對照組和觀察組所有患者采用優(yōu)質低蛋白飲食,同時服用褐藻多糖硫酸酯、藥用炭片等護腎排毒藥物,并依據(jù)病情結合抗感染、降壓、強心利尿,糾正水、電解質酸堿失衡等對癥支持治療。觀察組患者進行結腸透析治療。

2.1 結腸透析治療的三個步驟

2.1.1 腸道清洗 在電腦控制下,把結腸透析液(36.5℃)導入人體大腸,使腸內容物軟化、稀釋并帶出,腸內各種病原體和有害毒素也隨著排體外(清洗范圍可達結腸的起始端盲腸),直至無糞便排出為止。

2.1.2 結腸透析 每次灌注碳酸鹽透析液(血液透析用透析液A液250 ml和B液460 ml加純凈水至8 000 ml稀釋而成)1 500~2 000 ml保留30 min,重復灌注治療三次。若血容量增多的患者,使用高滲透析液進行腸道清潔和結腸透析,可增加超濾脫水。

2.1.3 中藥保留灌腸 結腸透析結束后,要盡量排空透析液,為中藥保留灌腸的長時間保留提供良好條件。再行經灌注中藥液,需要保留1~2 h,使藥效得到更好發(fā)揮。

2.1.4 治療時間 3~4次/周,2 h/次。兩周為1個療程。觀察半年。

2.2 觀察指標 參照1987年全國腎衰竭保守療法專題學術會議擬定的標準。顯效:①癥狀減輕或消失;②內生肌酐清除率增加≥30%;③肌酐降低≥30%。其中①必備,②、③具備1項即可判定。有效:①癥狀減輕或消失;②內生肌酐清除率增加≥20%;③肌酐降低≥20%。其中①必備,其他具備1項即可判定。無效:不符合顯效或有效標準者。

2.3 統(tǒng)計學方法 數(shù)據(jù)均以x±s表示,組間差異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卡方檢驗。

3 治療結果

治療組顯效34例,有效25例,無效1例,顯效率52.3%,總有效率90.7%;對照組顯效20例,有效15例,無效30例,顯效率30.7%,總有效率53.8%。兩組顯效率及總有效率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4 討論

各種病因導致慢性腎衰竭的結果是代謝廢物在體內潴留引起一系列癥狀和代謝紊亂。其臨床表現(xiàn)為血肌酐、尿素氮升高,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失調,不能維持機體內環(huán)境穩(wěn)定。人體結腸長達2 m,加上結腸袋,黏膜面積達 10 m2,遠大于腹膜面積,可通過彌散原理用于透析排除血液中毒素,并有利于藥液蓄積吸收,提高治療作用。但傳統(tǒng)中藥灌腸法肛管插入深度較淺,僅限于結腸遠端,腸腔內藥液保留時間與量均有限,患者灌藥后便意感較強,排便次數(shù)增多,效果不穩(wěn)定。結腸途徑治療機制主要利用結腸黏膜面積大且血流豐富可作為半透膜的特性,與腹膜透析原理相似,透析液通過黏膜毛細血管,以彌散原理進行物質交換,血液中毒素進入腸內,達到清除毒素和糾正水、電解質、酸堿失衡目的。徹底清洗結腸內的糞便、排泄物及體內毒素,減少結腸黏膜對腸內有毒物的重吸收,充分擴大透析液與血液交換面積。置管為普通灌腸深度的5~6倍,灌洗的藥液量大,為保留灌腸量的80倍左右。通過大濾過面積使透析效果較傳統(tǒng)結腸透析大大增強,促使體內毒物和代謝產物排出體外,更充分徹底地清除體內的有毒物質。經清洗和透析后的腸道清潔度好,灌入中藥可達降結腸,擴大腸黏膜與藥物的接觸面積,具有半透膜特性的腸黏膜,使藥物容易保留和吸收,而采用大黃、活性碳為主的中藥進行保留灌腸,可以清除更多的毒素及增加中藥的吸收利用,減少腎衰竭患者口服藥物消化道反應大,難以堅持服藥等不良反應[1]。

我國血液透析及腎移植尚不普及,及我國人口眾多,經濟發(fā)展很不平衡,結腸透析在慢性腎衰竭的早中期非透析療法有著非常廣闊的應用前景,可部分替代西醫(yī)的透析療法,降低治療費用,便于基層使用[2]。而且對輕、中度慢性腎衰竭患者及時進行治療,可延緩慢性腎衰竭進展,推遲尿毒癥的發(fā)生[3]。王漢民[4]等采用結腸透析配合尿毒清保留灌腸治療慢性腎衰竭總有效率達88.9%。王少波[5]等也有報道。本文65例CRF患者使用結腸透析后癥狀及腎功能改善,其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并且它的副作用低,療效全面性及無創(chuàng)傷性等優(yōu)勢也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認可和重視。筆者認為,在目前尚無確實可行的治療方法的情況下,采用結腸透析治療可清除毒素、改善癥狀、延緩慢性腎衰竭患者進入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時間;延長慢性腎衰竭尿毒癥患者血液透析腹的間隔時間、減少血透次數(shù)。并且發(fā)現(xiàn)在治療過程中,經過1~2個療程的治療,多數(shù)患者頭暈、納差、腹脹、乏力、惡心、嘔吐、浮腫等臨床癥狀有明顯改善,對浮腫、高血壓也有明顯療效,治療中對電解質紊亂有良好治療作用,并無明顯副作用,值得在臨床推廣使用。但如果慢性腎衰竭患者血肌酐≥707 μmol/L仍建議行血液透析治療。

參考文獻

[1] 童宗武,孫偉民,高秀芳,等.結腸透析治療慢性腎功能衰竭55例分析.云南醫(yī)藥,1999,20(1):226.

[2] 李秀霞,李會清,楊淑霞,等.中藥結腸透析治療慢性腎衰竭的體會.中醫(yī)藥學報,2000,3(1):23.

[3] 林善錟.當代腎臟病學.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771-788.

第6篇

【摘要】 目的 探討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療效方法。方法 采用中藥液直腸滴注治療潰瘍性結腸炎40例(觀察組),并與42例使用中藥傳統(tǒng)保留灌腸法治療潰瘍性結腸炎進行對比觀察(對照組)。結果 觀察組滴注藥液后保留6h以上37例占92.5%,藥物完全吸收率90%,總有效率為97.5%;對照組藥液灌腸后保留6h以上17例占42%,藥物完全吸收率31%,總有效率83.33%;兩組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直腸滴注后藥物對腸壁刺激小,保留時間長,利于吸收,療效好,痊愈快。

【關鍵詞】 潰瘍性結腸炎;中藥滴注;療效

我們在傳統(tǒng)保留灌腸法的基礎上加以改進給藥方法,用中藥液直腸滴注法治療潰瘍性結腸炎40例,并與傳統(tǒng)保留灌腸法治療潰瘍性結腸炎42例進行對比觀察,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所有病例符合1994年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學會消化系統(tǒng)疾病專業(yè)委員會制定的《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中西醫(yī)結合診斷、辨證和療效標準(試行方案)》[1],依據(jù)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結腸鏡檢查,結腸病理組織、糞便常規(guī)及細菌培養(yǎng)等檢查,排除其他疾病均符合確診為潰瘍性結腸炎病例,并按臨床癥狀及黏膜病變程度分為輕、中、重度。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資料

1.2 治療方法 兩組病人采用中藥液保留灌腸,每 日1劑,藥物(白頭翁 、 黃柏、白及、五倍子各20g,炒白術、地榆炭、白芍、石榴皮各30g),加水700ml冷水浸泡0.5h,水煎后過濾去渣濃縮取藥汁100ml每晚1次。囑患者排凈大便,取左側臥位,采用一次性腸道沖洗袋(揚州市邗欣達醫(yī)療用品廠),斷端插入直腸內15~20cm為宜。觀察組藥溫加至42℃,控制滴速60滴/min;對照組藥溫加至36℃,一次性灌完;兩組病例灌腸后平臥休息0.5h,15d為1療程。

2 結果

2.1 療效標準 治愈:臨床癥狀消失,腸鏡檢查結腸黏膜正常,病理檢查無陷窩膿腫及炎性細胞浸潤,糞便常規(guī)正常;好轉:臨床癥狀基本消失,結腸鏡檢查腸黏膜輕度炎癥或水腫,糞便常規(guī)檢查正常;無效;臨床癥狀、結腸鏡檢查、病理及糞便常規(guī)檢查無改變,見表2。

2.2 治療結果 保留灌腸后,觀察二組病人舒適度;觀察組用藥后患者無腹痛、腹脹、腸鳴、墜脹排便感,病者自感舒適。對照組用藥后有部分患者有輕度腹痛、腹脹、腸鳴、墜脹欲排大便,不舒適感,見表3。表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表3 兩組用藥后舒適度比較

轉貼于

2.3兩組病例治療后糞便排出觀察藥液吸收情況 吸收完全,排出的糞便無藥物顏色及殘渣。吸收較差,排出的糞便混有少量藥物顏色及殘渣,見表4。 表4 兩組藥物保留時間及吸收比較

2.4 統(tǒng)計學分析結果 兩組病例經統(tǒng)計學處理,資料采用χ2檢驗Ridit分析,P<0.05 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 討論

潰瘍性結腸炎(ulceyative colitis,UC),又稱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屬中醫(yī)“泄瀉”、“痢疾”、“便血”范疇。是一種原因不明的大腸黏膜慢性炎癥和潰瘍性病變,病變主要位于結腸的黏膜層以潰瘍?yōu)橹?,有個別病例累及直腸和結腸遠端,甚至整個結腸,治愈難度大。目前西藥治療(UC)的常用藥為激素和SASP,抑制炎性介質,清除氧自由基,作用于致病的局部環(huán)節(jié),由于有惡心嘔吐、藥疹、食欲減退、白細胞減少等諸多副作用,患者常不能堅持用藥[2] 。

我們采用中藥液直腸滴注保留灌腸是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一種有效方法,藥液在腸道內保留時間長,吸收好是提高治愈率的關鍵。傳統(tǒng)的灌腸治療方法,由于速度快,導致藥液保留時間短,病人舒適度差。我們采用直腸滴注法給藥,與傳統(tǒng)保留灌腸法進行對比觀察,結果觀察組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總有效率為97.5%,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保留灌腸法。直腸滴注法 的給藥優(yōu)點:(1)滴注法給藥速度慢,藥液在腸道內流速穩(wěn)定,對腸壁刺激性小,不易引起墜脹,藥液保留時間延長,有利于腸黏膜完全吸收,提高了藥物的利用率。與傳統(tǒng)的保留灌腸一次性灌入腸內,藥液進入腸道速度快流速不穩(wěn)定,對腸壁刺激性較大,藥液保留時間短,影響了腸黏膜對藥液的完全吸收利用。(2)根據(jù)人體差異、四季氣候,設定溫度、秋冬季約42℃,春夏季約38℃為宜,使藥液與腸腔溫度一致,利于腸道黏膜對藥液吸收,溫度適宜并可促進與改善腸道血液循環(huán),使結腸炎癥消散、水腫減輕、痙攣緩解,提高結腸潰瘍的修復能力及療效。由于傳統(tǒng)的保留灌腸法溫控不好,灌注藥液較快,腸腔忽然容納藥量較多,刺激腸壁引起痙攣而致腹痛、腹脹、腹鳴、墜脹欲排大便,使藥液不能較長時間保留,影響了治療效果。(3)直腸滴注給藥適宜病者腸道自身的溫度、速度、舒適度,使用方便,操作簡單,病人感覺舒適滿意,可在家中自行滴注治療。

【參考文獻】

第7篇

關鍵詞:結腸癌;外科;手術

[中圖分類號]R735.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602(2015)04-0174-01

結腸癌是常見的發(fā)生于結腸部位的消化道惡性腫瘤,好發(fā)于直腸與乙狀結腸交界處,以40-50歲年齡組發(fā)病率最高,男女之比為2-3:1。發(fā)病率占胃腸道腫瘤的第3位。結腸癌主要為腺癌、黏液腺癌、未分化癌。大體形態(tài)呈息肉狀、潰瘍型等。結腸癌可沿腸壁環(huán)行發(fā)展,沿腸管縱徑上下蔓延或向腸壁深層浸潤,除經淋巴管、血流轉移和局部侵犯外,還可向腹腔內種植或沿縫線、切口面擴散轉移。慢性結腸炎患者、結腸息肉患者、男性肥胖者等為易感人群。下面將結腸癌患者的診療對策分析匯報如下。

1 病因

結腸癌發(fā)病的主要原因是高脂肪食譜和纖維素攝入不足。結腸的慢性炎癥使腸癌的發(fā)生率比一般人群高。有結腸息肉者,結腸癌發(fā)病率是無結腸息肉者的5倍。家族性多發(fā)性腸息肉瘤,癌變的發(fā)生率更高。遺傳因素可能也參與結腸癌的發(fā)病。

2 臨床表現(xiàn)

結腸癌患者早期表現(xiàn)為腹脹、消化不良,而后出現(xiàn)排便習慣改變,便前腹痛,稍后出現(xiàn)黏液便或黏液膿性血便。腫瘤潰爛、失血、毒素吸收后,常出現(xiàn)貧血、低熱、乏力、消瘦、水腫等中毒癥狀。如出現(xiàn)腹脹、腹痛、便秘或便閉,體檢見腹隆、腸型、局部有壓痛,聞及亢強的腸鳴音,提示可能出現(xiàn)不全性或完全性低位腸梗阻。若瘤體與網膜、周圍組織浸潤粘結,形成不規(guī)則包塊,有一定的活動度。晚期可出現(xiàn)黃疸、腹腔積液、水腫等肝轉移征象,惡病質,直腸前凹包塊,鎖骨上淋巴結腫大等腫瘤遠處擴散轉移的表現(xiàn)。結腸癌部位不同,臨床表現(xiàn)不同,分述如下:

2.1右半結腸癌

右半結腸腔大,糞便為液狀,癌腫多為潰瘍型或菜花狀癌,很少形成環(huán)狀狹窄,不常發(fā)生梗阻。若癌腫潰破出血,繼發(fā)感染,伴有毒素吸收,可有腹痛、大便改變、腹塊、貧血、消瘦或惡液質表現(xiàn)。

2.2左半結腸癌

左半結腸腸腔細,糞便干硬。左半結腸癌常為浸潤型,易引起環(huán)狀狹窄,主要表現(xiàn)為急、慢性腸梗阻。包塊體積小,既無潰破出血,又無毒素吸收,罕見貧血、消瘦、惡液質等癥狀,也難捫及包塊。結腸癌往往有器官轉移,遠處轉移主要是肝臟。淋巴轉移一般由近而遠擴散,也有不按順序的跨越轉移。癌腫侵入腸壁肌層后淋巴轉移的幾率更多。

3 診斷

結腸癌早期癥狀多不明顯,易被忽視。凡中年以上有下列表現(xiàn)而又原因不明者,應警惕有結腸癌的可能:

3.1近期內出現(xiàn)排便習慣改變或持續(xù)性腹部不適、隱痛或腹脹;

3.2糞便帶血、膿或黏液;

3.3進行性貧血和體重減輕、乏力等;

3.4腹部腫塊。對可疑患者應采取下列措施進一步檢查。對懷疑為乙狀結腸癌時,可用乙狀結腸鏡檢查,其他部位的結腸癌可行X線鋇劑灌腸或氣鋇雙重對比造影檢查,以及纖維結腸鏡檢查,不難明確診斷。B型超聲和CT掃描檢查對了解腹部腫塊和腫大淋巴結,發(fā)現(xiàn)肝內有無轉移等均有幫助。血清癌胚抗原(CEA)值約60%的結腸癌病人高于正常,但特異性不高,用于手術后判斷預后和復發(fā),有一定幫助。

4 鑒別診斷

4.1結腸良性腫瘤

病程長,癥狀輕,X線見局部充盈缺損,形態(tài)規(guī)則,表面光滑,邊緣銳利,腸腔不狹窄,結腸袋完整。

4.2指結核、血吸蟲肉芽腫、潰瘍性結腸炎、痢疾等腸道炎癥性病變,病史各有特點,大便鏡檢可有其特殊發(fā)現(xiàn),X線檢查受累腸管較長。腸鏡檢查及病理組織學檢查也不同,可進一步確診。

4.3其他

4.3.1結腸痙攣

X線檢查為小段腸腔狹窄,有可復性。

4.3.2闌尾膿腫

有闌尾炎病史,腹部可捫及包塊,但X線示包塊位于盲腸外

5 治療

結腸癌的治療方法是以手術為主、輔以化療、免疫治療、中藥以及其他支持治療的綜合方案,以提高手術切除率,降低復發(fā)率,提高生存率。手術治療的原則:盡量根治,保護盆腔植物神經,保存、排尿功能和排便功能,提高生存質量。手術方法如下:

5.1右半結腸切除術適用于盲腸、升結腸及結腸肝曲部的癌腫。

5.2左半結腸切除術適用于降結腸、結腸脾曲部癌腫。

5.3橫結腸切除術適用于橫結腸癌腫。

5.4乙狀結腸癌腫除切除乙狀結腸外,還應做降結腸切除或部分直腸切除。

第8篇

摘要 目的探討老年梗阻性結腸癌的診斷和治療方法。方法回顧性分析43例老年梗阻性結腸癌的診斷和治療情況。結果43例患者均行手術,其中右半結腸I期切除11例,擴大右半結腸I期切除術2例,左半結腸I期根治性切除5例:I期切除、近端結腸造口術20例;捷徑手術或單純腸造口術5例。術后并發(fā)癥10例(23.25%),死亡1例,病死率為2.33%。結論老年結腸癌合并腸梗阻,一經診斷應積極術前準備后盡早手術。

關鍵詞 結腸癌 腸梗阻 老年手術

隨著社會人口老齡化,老年結腸癌并發(fā)急性腸梗阻的發(fā)病率不斷升高,目前已成為老年急性腸梗阻的首要病因。由于老年人的生理特點,結腸癌并發(fā)腸梗阻的治療比較棘手?,F(xiàn)回顧分析本院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老年結腸癌并發(fā)急性腸梗阻43例,探討其臨床特點及治療方法。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43例,其中男25例,女性18例,年齡58~81歲(平均71.6歲);早期多有大便改變,在梗阻癥狀出現(xiàn)前均有腹脹、腹痛、嘔吐、膿血便及停止排便排氣,病程12h~50d?;颊呷朐汉缶鶖z腹部立位x線平片,均提示腸梗阻;B超檢查36例,發(fā)現(xiàn)腫塊15例(41.7%):CT檢查41例,發(fā)現(xiàn)腫塊38例(92.7%);纖維結腸鏡檢查27例,均提示結腸腫塊。術前診斷符合率為97.3%。伴低白蛋白血癥12例,高血壓23例,慢性支氣管炎17例,心臟病20例、糖尿病17例。術中發(fā)現(xiàn)病變部位在橫結腸左側8例,結腸脾曲9例,降結腸17例,乙狀結腸9例。術后病理:中分化腺癌21例,低分化腺癌14例,黏液腺癌5例,黏液腺癌3例。Dukes分期:A期1例,B期16例,C期24例,D期2例。

1.2 治療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給予禁食、胃腸減壓、糾正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失調、改善營養(yǎng)狀況和低蛋白血癥、靜脈應用抗生素、治療伴發(fā)疾病,同時予以低壓保留灌腸(5%氯化鈉200ml與石蠟油100ml混合液),每天3次,密切觀察病情。經非手術治療,腸梗阻加重或無明顯緩解者,予以急診手術;若腸梗阻完全緩解者,常規(guī)腸道準備后限期行結腸癌根治術。

2 手術方式及結果

行一期切除腫瘤吻合術27例(62.8%),其中根治性切除19例,姑息性切除8例:一期切除造瘺二期吻合術13例(30.0%);癌腫不能切除單純造瘺3例(7.0%)。43例均治愈或好轉出院,無手術死亡。術后出現(xiàn)肺部感染6例,切口感染5例,吻合口瘺3例(均為左半結腸切除I期吻合,經充分引流和營養(yǎng)支持后痊愈。

3 討論

国产在线视频好看不卡| 色婷婷视频在线精品免费观看| 国产一级特黄在线观看| 亚洲黄香蕉视频免费看| 又色又爽又黄的三级视频| 91日韩在线观看你懂的|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亚洲专区| 偷拍美女洗澡免费视频| 大香伊蕉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熟妇中文字幕五十路| 婷婷开心五月亚洲综合| 黑鬼糟蹋少妇资源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伊人五月天中文| 欧美中文日韩一区久久| 高清一区二区三区大伊香蕉| 高潮日韩福利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乱码免费人妻av| 国产精品午夜福利免费在线| 国产亚洲视频香蕉一区| 这里只有九九热精品视频| 91亚洲国产成人久久| 亚洲国产另类久久精品| 性欧美唯美尤物另类视频| 久久这里只精品免费福利| 一区二区三区18禁看| 国产欧美精品对白性色| 久久精视频免费视频观看| 果冻传媒精选麻豆白晶晶| 中国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手机在线不卡国产视频| 东京干男人都知道的天堂| 亚洲高清欧美中文字幕| 日本一区不卡在线观看| 久久99亚洲小姐精品综合| 免费在线观看欧美喷水黄片| 亚洲免费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又大又硬又粗又黄| 丝袜人妻夜夜爽一区二区三区| 夫妻性生活黄色录像视频| 视频一区二区三区自拍偷| 91久久精品国产一区蜜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