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综合另类男同-中文字幕一区亚洲高清-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婷婷月色巨-欧美色欧美亚洲另类少妇

首頁 優(yōu)秀范文 幼兒園設計論文

幼兒園設計論文賞析八篇

發(fā)布時間:2023-03-13 11:17:09

序言:寫作是分享個人見解和探索未知領域的橋梁,我們?yōu)槟x了8篇的幼兒園設計論文樣本,期待這些樣本能夠為您提供豐富的參考和啟發(fā),請盡情閱讀。

幼兒園設計論文

第1篇

日本在2001年4月正式實施的新《幼兒園教育要領》中也特別提出了幼兒園教育應該通過環(huán)境來進行,并將通過環(huán)境教育作為日本幼兒教育的基本原則。關于環(huán)境教育一些教育工作者賦予其豐富而深刻的內涵,將其視為“一個支持社會互動、探索與學習的‘容器’”,它的一切方案活動都以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為基礎,把環(huán)境的教育價值擺在整個教育價值取向的一個重要位置。

就幼兒園教育而言,教育環(huán)境只是一個宏觀上的概念,而特定的教育情境的創(chuàng)設則是環(huán)境教育作用于某一教育目標及教育活動的具體體現,是課程目標得以實現的中介。

教育情境是情與境的統(tǒng)一體。情,代表人及其所有行為、心理;境,則強調客觀外界的構成和自然性。幼兒園情境不僅包括幼兒園內在的“時、空”物質環(huán)境布置,還包括教師的行為、態(tài)度、情感等。對于這一點,瑞吉歐教育工作者為我們做了很好示范。

在瑞吉歐所提倡的建構學習中,幼兒的認識、情感和社會化的發(fā)展始終來自于和環(huán)境的相互作用中,當兒童對自然環(huán)境中某種要素發(fā)生興趣后,教育者便會為他們創(chuàng)設一種特定的情境,引導他們在特定的情境中自主活動。

二、情境創(chuàng)設的教育價值教育情境的創(chuàng)設,能激起幼兒活動的興趣

在激發(fā)幼兒“說”的興趣時,教師將收集到的有益于幼兒成長的小品、幼兒相聲、笑話、故事等,通過多種形式讓幼兒邊看邊聽,同時配以小小主持人、小小演說家、聲像配音等情境,為幼兒創(chuàng)設輕松、愉快的語言情境,這樣幼兒便會萌發(fā)出“說”的興趣,覺得“說”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教育情境的創(chuàng)設,能使幼兒激發(fā)主動學習的情感。在理解數學概念“一一對應”的過程中,教師可創(chuàng)設這樣一個情境:小熊種了很多胡蘿卜和青菜,獲得了豐收,小兔、小狗、小猴跑來祝賀,它們一邊不斷地贊美小熊的能干,一邊議論著:“胡蘿卜和青菜誰多誰少?”小狗說:“胡蘿卜多?!毙⊥谜f:“青菜多?!彼鼈冋f著說著就吵了起來。小猴抓了抓了腦門說:“要想知道誰多誰少,比比不就行了?!钡趺幢?,它們卻不知道。至此進行一一對應比較的必要性就產生了,幼兒便生萌生起學習的要求,在這種學習必要性的驅使下,它們定會主動地去操作學具,并在操作的過程中積極地去理解對應關系。

教育情境的創(chuàng)設,可以引起幼兒的多種體驗,引發(fā)他們的聯(lián)想。在“我是一個大蘋果”的教育情境中,幼兒學會了兒歌:“我是一個大蘋果,小朋友們都愛我,要想和我做朋友,請你快去洗洗手?!倍斍榫匙兏鼮椤拔沂且恢恍』ㄘ垺睍r,幼兒便會聯(lián)想起“我是一個大蘋果”的情境,此時只要教師稍加提醒,他們就會模仿說出兒歌“我是一只小花貓,小朋友們都愛我,要想和我做朋友,請你輕輕摸摸我?!边@樣,通過情境的不斷變更,豐富幼兒的聯(lián)想,擴散其思維。

教育情境的創(chuàng)設,有助于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當幼兒有了“講衛(wèi)生”、“愛小動物”等的真切情感體驗后,那么“講衛(wèi)生”、“愛小動物”等良好行為習慣便有了堅實的情感基礎,有助于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教育情境的創(chuàng)設,能使幼兒在模擬的環(huán)境中體驗社會生活,發(fā)展社會性。在特定的情境中,幼兒可通過角色扮演、角色體驗來反映周圍的現實生活,表現現實生活中的各種關系,引導他們正確地認識社會。

三、情境創(chuàng)設的幾點做法情境創(chuàng)設可以是一種物質環(huán)境的設立,也可以通過語言表達在幼兒面前呈現一種情境

第2篇

【關鍵詞】研究型幼兒園教師;教師教育;職前培養(yǎng);高師學前教育專業(yè);本科生

【中圖分類號】G6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604(2009)04-0023-04

近年來,幼師院校本科畢業(yè)生走向幼兒園已成為一種必然趨勢,然而,他們中的很大部分在與幼師、中師畢業(yè)生同臺競技時,面臨無法發(fā)揮專業(yè)優(yōu)勢、就業(yè)競爭力不強的尷尬境遇。為此,各高師學前教育專業(yè)都在加緊改革,不斷調整人才培養(yǎng)模式,努力挖掘本科生理論性、問題意識較強等優(yōu)勢,提出科研管理型、研究型幼兒園教師的培養(yǎng)思路。一些高師學前教育專業(yè)甚至直接提出要進行“面向研究型幼兒園教師培養(yǎng)的高師學前教育專業(yè)本科教學改革”?!?〕

為什么要提出研究型幼兒園教師培養(yǎng)問題?如何準確把握與理解研究型幼兒園教師這一概念的基本含義和主要特征?高師學前教育專業(yè)應如何培養(yǎng)研究型幼兒園教師?深入研究這些問題,將對探討幼兒園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高師學前教育專業(yè)本科生培養(yǎng)和教育等產生重要的現實指導意義。

一、培養(yǎng)研究型幼兒園教師的時代意義與現實必要性

提出高師學前教育專業(yè)培養(yǎng)研究型幼兒園教師,具有重要的時代意義和現實必要性。

(一)滿足社會發(fā)展對提高教師素質、促進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的需求

社會的發(fā)展及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迫切需要培養(yǎng)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新型人才,而作為人才培養(yǎng)的主力軍――教師,則首先需要完成從教育思想、教育觀念到教育行為的一系列轉變。教師不再是純粹的知識傳遞者、“教書匠”,而是教育實踐的研究者、學生主動學習的引導者。教師要學會思考、學會研究、學會學習、學會創(chuàng)新。專業(yè)化的、研究型的教師是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的一個重要趨勢?!?〕只有專業(yè)化的、研究型的教師,才能培養(yǎng)出真正意義上的會學習、會思考以及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才。在學前教育領域,隨著課程改革的日益推進,幼兒園教師迫切需要轉變教育觀念,積極反思自身教育實踐,并發(fā)展成為自身教育實踐的研究者。而高師學前教育專業(yè)作為幼兒園師資培養(yǎng)的重要基地,應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求,為高素質研究型幼兒園教師的培養(yǎng)搭建平臺。

(二)彌補幼兒園教師群體學歷偏低、科研能力較弱的不足

目前,我國在職幼兒園教師入職時的學歷以幼師、中師學歷居多,本科學歷較少。盡管大多數教師在入職之后都進行了后續(xù)學習,拿到了大專和本科學歷,但他們中的很大部分是為了解決職稱問題而去深造,真正的理論水平和科研能力仍較弱。一方面,大多數幼兒園教師在幼師、中師學校接受藝體技能培養(yǎng)較多,在實踐中也十分重視唱歌、畫畫等技能技巧的培養(yǎng),卻不太善于對幼兒及各種教育現象進行研究和反思;另一方面,不少幼兒園教師的后續(xù)學習多為成人大?;蜃钥夹再|,其教育質量和學習效果難以得到保證。加之幼兒園日常工作瑣碎、繁多,各種檢查評比應接不暇,許多教師往往疲于應付,沒有多余精力投入反思、科研工作。將學前教育專業(yè)本科生的培養(yǎng)目標定位在研究型幼兒園教師,既可以充實幼兒園教師隊伍,又能彌補當前幼兒園教師整體學歷水平較低、科研能力較弱的不足。

(三)增強本科畢業(yè)生的就業(yè)競爭力

本科畢業(yè)生與幼師、中師畢業(yè)生相比,其明顯不足在于藝體技能較弱。幼師、中師學校的生源主要為初中畢業(yè)生,這些學生的年齡較小,身體尚處于發(fā)育狀態(tài),可塑性較強,適合對其進行藝體技能的培養(yǎng)。而本科生的生源主要是普通高中畢業(yè)生,他們的身體發(fā)育已經基本成型,再進行音樂、舞蹈等方面的訓練,往往發(fā)展空間較小。因此,在藝體技能方面對本科生提出過高要求顯然是不適合的。本科畢業(yè)生要想提高就業(yè)競爭力,必須揚長避短,努力發(fā)揮自己的專業(yè)優(yōu)勢。相對而言,本科生在大學接受系統(tǒng)、綜合和全面的教育,具有較為扎實的理論基礎和知識儲備,在課堂學習中也常常要思考、分析,加之有機會參與學?;虮緦I(yè)教師開展的某些課題研究,因此,他們普遍比幼師、中師畢業(yè)生有更強的問題意識、邏輯性以及分析和思考問題的能力,具備一定的科研潛力和優(yōu)勢。不少幼兒園負責人也指出,之所以聘用學前教育專業(yè)本科畢業(yè)生,主要看重其理論水平較高的專業(yè)優(yōu)勢,希望能借助他們的力量積極帶動幼兒園的教科研工作和教師的專業(yè)成長??梢钥闯?將本科生培養(yǎng)著眼于研究型幼兒園教師,不僅可以滿足幼兒園的實踐需求,更可以充分發(fā)揮本科生的專業(yè)優(yōu)勢,提高其就業(yè)競爭力。

二、研究型幼兒園教師的基本含義與主要特征

不少研究者認為,研究型教師主要是相對于經驗型教師(即“教書匠”)而言,指那些在教育領域較擅長做研究的教師,是“能積極主動地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具有職業(yè)敏感性、反思意識、合作精神和科研意識,能及時發(fā)現教育教學工作中的問題,針對問題積極探索研究,主動吸收教育科學理論和同行經驗,提出新的切實可行的改進方法,不斷地改進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的教師”?!?〕

研究型幼兒園教師具備哪些主要特征或基本素養(yǎng),有研究者從專業(yè)知識與能力、專業(yè)品質與態(tài)度等角度進行了總結歸納:從專業(yè)知識與能力上看,研究型幼兒園教師應具有符合時代精神及與時俱進的教育理念、多層復合的知識結構、創(chuàng)造性地設計與開展教育活動的能力、溝通和反思的能力以及教育研究的能力;從專業(yè)品質與態(tài)度角度看,研究型幼兒園教師應有強烈的求知和探究欲望,對外界信息非常敏感,獨立意識強,勤于實踐和反思,具有開拓進取、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平易近人,注重對人的終極關懷等。〔4〕還有研究者指出,研究型教師最顯著的特征就是“研究”已成為他們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他們能夠以研究者的目光審視教育教學工作中的實際問題,對教育問題更敏銳、更有主見,能夠找到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問題的新角度,形成新思想、新觀點、新觀念,自覺、主動地改進教育教學工作,努力擺脫被動盲目的狀態(tài)?!?〕

由上可見,以往諸多研究都對研究型教師的基本含義和特征等問題進行了詳細論述,頗具啟發(fā)性。但在實際工作中,不少幼兒園教師在對“研究型教師”的理解上存在諸多誤區(qū),需要進一步澄清。

首先,關于“科研”還是“教研”的問題。很多幼兒園教師以為,讓教師成為研究者就是讓教師做“科研”――科學研究,要求教師像科學家那樣去做研究,去研究和發(fā)現教育工作中的基本規(guī)律、原則等。事實上,這種研究往往不適合幼兒園教師,不是他們所需,更不是他們所長。實際上,研究型教師中“研究”的準確定位不是苛求每位教師都去做科學研究,而是做“教研”“教學研究”,即讓幼兒園教師基于教學實踐,對自己或他人的教學進行研究。這樣的研究有別于科學研究意義上的教學研究,是適合幼兒園教師進行的。

其次,關于研究型教師和具有研究型特質的教師。培養(yǎng)研究型教師,并非不顧學生的實際情況,盲目給學生提前定位、貼標簽,搞“一刀切”,而應該首先強調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因人而異地培養(yǎng)學生,注意逐步培養(yǎng)更多學生形成積極思考、善于鉆研的意識,保持對學前教育各種問題和現象的高度敏感性、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并學會觀察和反思。因此,與其說是培養(yǎng)研究型幼兒園教師,不如說是培養(yǎng)具有研究型特質的幼兒園教師,這種提法可能更為恰當、準確,可以避免研究型幼兒園教師培養(yǎng)的盲目化和模式化。①

最后,研究型幼兒園教師應具備的主要特征或基本素養(yǎng)。明確上述兩個問題之后,在培養(yǎng)研究型幼兒園教師時,應特別注意培養(yǎng)以下幾方面素養(yǎng)。一是要對幼兒教育現象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和好奇心。要鼓勵學生在日常學習、見習和實習過程中積極發(fā)現,勇于提問和探索。二是要善于觀察和反思。要鼓勵學生運用自己所學的專業(yè)知識,用心去觀察、分析和思考,而不僅僅是帶著眼睛去看。三是要具有較強的問題研究意識。要鼓勵學生對所觀察到的現象進行積極深入的探究,并嘗試分析問題和自主解決問題。四是要具有創(chuàng)造性地設計教育活動的能力。要幫助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并基于對幼兒學習與發(fā)展狀況的觀察和了解,創(chuàng)造性地設計出適宜的、有創(chuàng)見的教育活動,而不是按部就班、照本宣科。

三、培養(yǎng)研究型幼兒園教師的主要途徑

高師學前教育專業(yè)是研究型幼兒園教師職前培養(yǎng)的重要基地之一,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嘗試培養(yǎng)研究型幼兒園教師。

(一)日常教學

研究型教師的重要特質之一就是具有問題研究意識,會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因此,高師學前教育專業(yè)的教師應在日常教學中不斷提升學生的問題意識,激發(fā)他們積極思考,并嘗試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一方面,在各門課程的教學中,高師學前教育專業(yè)的教師要改變過去單純的傳授知識的做法,積極利用課堂教學時間,激發(fā)學生主動思考,主動建構知識。另一方面,高師學前教育專業(yè)的教師應利用“學前教育研究方法”這一專門課程,為學生提供參與科研實踐的機會。設置研究方法課程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讓學生了解各種研究方法并嘗試運用這些方法來研究教育現象、解決教育問題。因此,上好這門課程,可以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驗到如何做研究。

(二)幼兒園教育見習與實習

任何幼兒教育研究都始于對幼兒及相關教育現象的觀察和分析。在研究型幼兒園教師職前培養(yǎng)中,增強觀察和分析能力的最佳途徑就是幼兒園見習與實習。見習主要是結合所學知識,觀察幼兒及教師的日?;顒?而實習往往需要學生在觀察的基礎上,全面參與、介入幼兒園的日常工作。見習與實習為學生提供了大量接觸幼兒、深入教育實踐的機會,學生可以在見習與實習過程中,學習如何更有效地觀察、分析和解讀幼兒的行為及各種教育現象。一般而言,在高師學前教育專業(yè)本科生的培養(yǎng)計劃中,大多會安排大量的幼兒園見習和實習機會。高師學前教育專業(yè)的教師可以在見習和實習過程中,為學生布置各種觀察任務,提供觀察框架,并進一步引導學生利用所學理論,對所觀察到的現象進行分析和解釋,從而增強學生觀察和分析問題的能力,為其真正學會如何做研究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幼兒園教研實習

教研實習是指高師學前教育專業(yè)的學生深入幼兒園教研一線,全面參與幼兒園的教研活動,在實際參與研究的過程中積極運用所學理論和知識,嘗試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親身感受做教研的過程和方法。目前,在我國學前教育領域,“這種實習相比較于教學實習,在高等師范教育師資培養(yǎng)體系中還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實際上,教研實習非常有利于職前教師全面了解幼兒園教學研究的現狀,能促進他們學會在真實的教學研究中積極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提高研究的意識與能力。因此,在培養(yǎng)研究型教師、塑造具有研究意識的職前教師時,應鼓勵本科生積極參與幼兒園教研。比如,可以讓學生參與幼兒園的研討活動,帶領他們觀摩幼兒園的活動并鼓勵他們參與在職幼兒園教師的活動評析與反思過程。

(四)本科生科研立項

本科生科研立項是指利用大學校園的科研資源,鼓勵本科生運用所學理論,針對自己感興趣的、有意義的問題或現象展開研究。本科生科研立項的開展,并不苛求研究的絕對規(guī)范性和嚴謹性,目的是要讓學生提前介入研究活動,感受和體驗整個研究的實施過程,學習如何做研究,體現了“做中學”、邊做邊學的思想。目前,不少高師院校都設有本科生科研立項項目,鼓勵和支持學生就自己感興趣的專業(yè)問題進行研究,同時指導教師對科研立項及開展進行指導和監(jiān)督。比如,首都師范大學每年都會積極鼓勵本科二年級以上的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就自己感興趣的專業(yè)問題申報科研課題。通過課題申請的學生會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為期一年的研究,研究結束后還需提交研究報告??梢哉f,這種科研立項活動為學生體驗研究的整個流程并最終提升科研能力等提供了良好的操作平臺。

(五)畢業(yè)論文設計

畢業(yè)論文設計是對學生四年學習的一次綜合檢驗,是幼兒園教師職前培養(yǎng)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畢業(yè)論文的設計與完成要求學生對學前教育理論與實踐中的問題相當敏感,充分調動已有的學習經驗和知識儲備,綜合分析當前問題產生的背景、原因及影響因素等,形成研究思路與框架,并嘗試解決問題。由此可見,畢業(yè)論文設計是對學生研究能力的一次綜合而全面的考察。學生進行畢業(yè)論文設計時,要依靠自身力量,完成從論文選題、文獻綜述、研究方法與方案的確定到研究過程的實施、研究結果的分析以及最終形成研究報告的過程。這一過程正是一個完整的科學研究過程。學生應充分利用畢業(yè)論文設計這一機會,感受和學習如何做研究、如何思考、如何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從而增強研究的意識與能力。

參考文獻:

〔1〕田景正.面向研究型幼兒園教師培養(yǎng)的高師學前教育專業(yè)本科教學改革〔J〕.當代教育論壇,2008,(1):49.

〔2〕寧虹,劉秀江.教師成為研究者: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的一個重要趨勢〔J〕.教育研究,2000,(7):39.

〔3〕〔5〕馮宇紅.論研究型教師〔J〕.成人教育,2005,(8):14.

第3篇

[關鍵詞]德國;應用技術學院;幼兒園師資培養(yǎng);新趨勢

[中圖分類號]G61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4604(2011)01/02-0083-04

一、德國以應用技術學院為主培養(yǎng)幼兒園師資的原因

德國的幼兒園師資傳統(tǒng)上由專科學校培養(yǎng),學習時間一般是3年(只有下薩克森州為2年),包括為期1年的專業(yè)實習教育。德國目前共有447所專科學校培養(yǎng)幼兒園師資,每年畢業(yè)人數為12000~15000人。學生畢業(yè)時獲得“國家承認幼兒園教育者”證書。德國的幼兒園教育者不屬于國家公務員系列,不能進入中小學任教,因為中小學的任課教師都要求獲得碩士及以上學位。因此,嚴格說來,德國的幼兒園教育者不屬于教師(Lehrer),而是教育者(Erzieher)或保育員(Kindergartner)。

直到2004年,德國才有一部分高校開始培養(yǎng)幼兒園師資。德國目前開設學前教育專業(yè)的65所高校中,40所屬于應用技術學院,應用技術學院已占主體地位。這40所應用技術學院中,36所的畢業(yè)生獲本科學位,4所獲碩士學位。

出現以應用技術學院為主培養(yǎng)幼兒園師資這一新趨勢的原因如下。

1 社會原因

腦科學研究發(fā)現,早期發(fā)展對兒童今后的成長有重要影響。兒童在早期獲得健康發(fā)展,有利于其成年后與和衰老有關的精神疾病作斗爭。根據腦科學研究的新結論,一些國家調整了早期教育政策,增加了對0~6歲兒童教育的投入。進入21世紀后,德國興起了大規(guī)模的教育改革。在學前教育階段,德國各界更加強調認知目標。而德國的幼兒園師資學歷水平一直偏低,幼兒園教育者的工作一直側重于護理與游戲陪伴??梢姡聡胗脤W歷水平較低的幼兒園師資來應對學前教育的新需要,顯然不太可能。因此,提高幼兒園師資水平受到全社會的關注。

2 歐洲高校改革

以往,德國實科中學的十年級畢業(yè)生經過在??茖W校3年的社會教育學學習后即可以成為幼兒園教育者,而完全中學的十二年級畢業(yè)生在高校學習4年半后可獲碩士學位,成為中小學教師。二者之間的學歷差距很大。1999年,歐洲29個國家在意大利博洛尼亞舉行會議,簽署了《博洛尼亞宣言》,確定了到2010年建立“歐洲高等教育區(qū)”(European Higher Education Area)的發(fā)展目標,博洛尼亞進程(Bologna Process)正式啟動。德國的高校根據這一進程的要求設置了本科課程,為幼兒園師資的培養(yǎng)創(chuàng)造了客觀條件,避免了從??浦苯拥酱T士的巨大跨越。

3 經濟原因

??茖W校、應用技術學院、普通本科學校培養(yǎng)幼兒園師資的時間都是3年,培養(yǎng)費用分別為9754歐元、10992歐元、12682歐元,獲得的學位分別為??啤妙惐究?、普通本科。??婆c應用類本科的培養(yǎng)費用差別不大。所以說,幼兒園師資培養(yǎng)的高?;?主要通過應用技術學院培養(yǎng))需要增加的財政投入并不多,是政府能夠承受的。

4 職業(yè)威信與職業(yè)忠誠

由于幼兒園師資的學歷水平低,幾乎沒有晉升機會,導致這一職業(yè)對年輕人,尤其是年輕男性缺乏吸引力。目前德國的幼兒園師資中只有2.5%是男性。幼兒園師資培養(yǎng)的高?;梢蕴岣哌@一職業(yè)的社會地位,吸引更多的男性從業(yè)。研究顯示,??茖W校培養(yǎng)的幼兒園師資的職業(yè)忠誠度只有65%,應用技術學院、普通本科學校培養(yǎng)的幼兒園師資的入職率達到90%,忠誠度達到83%。可見,結合培養(yǎng)費用看,依靠應用技術學院培養(yǎng)幼兒園師資的收益最高。

5 提高幼兒園園長素質的要求

德國目前的45000名幼兒園園長中。只有5%擁有本科及以上學歷。在重視學前教育發(fā)展的大背景下,德國非常重視幼兒園園長的學歷和素質提升。由于??茖W校無法為園長提供相應的培養(yǎng)和培訓,園長的培養(yǎng)與在職進修必須由本科院校來提供。現任幼兒園園長的學歷要求主要是由??铺嵘奖究疲鴮碓谟變簣@師資普遍達到本科學歷后,幼兒園園長則需要有碩士學位。這也只能通過高校來解決。

6 應用技術學院與??茖W校的歷史淵源和相似性

在20世紀60年代的應用技術學院大發(fā)展浪潮中,德國大量的技師學校轉為應用技術學院,70年代許多高級社會教育學校也轉為應用技術學院。即使在今天,應用技術學院和??茖W校的主要生源也都間接或直接來自實科中學。實科中學畢業(yè)生經過職業(yè)高中的提升學習可獲得應用技術學院和技術大學類高校的入學資格。??茖W校的生源同樣來自實科中學,只不過無需高校入學資格,可以在實科中學畢業(yè)后直接入學。也有相當多的專科學校畢業(yè)生通過考試獲得應用技術學院和技術大學類高校的入學資格,從而進入應用技術學院學習。許多應用技術學院的專業(yè)設置、課程內容與??茖W校類似,只不過前者的培養(yǎng)層次更高,屬于大學層次。鑒于歷史淵源和類似的辦學目標、課程內容,再加上前文分析的經濟原因等,德國在高校層次培養(yǎng)幼兒園師資,自然選擇了以應用技術學院為主。

二、應用技術學院幼兒園師資的培養(yǎng)措施

與??茖W校相比,應用技術學院培養(yǎng)幼兒園師資更加注重專業(yè)化、學術化和科研化,具體體現在入學條件與教師配置、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設置、實習時間、學生科研等方面。

1 入學條件與教師配置

進入應用技術學院學習的前提條件是獲得高校入學資格,即取得完全中學畢業(yè)文憑或通過職業(yè)高中學習取得等同于完全中學畢業(yè)文憑的資格。

應用技術學院學前教育專業(yè)的教師均為博士畢業(yè)后取得大學任教資格,承擔研究任務,教學與研究相結合。教師每周授課26課時,每25~30名學生配備一名教師。

2 課程目標

柏林艾利斯?索羅門應用技術學院2005年對學前教育專業(yè)的課程目標作了如下描述。

(1)課程目標是向學生傳授內容廣泛的、以科學性為基礎的知識,以便作為學生日后在兒童教育和社會教育領域從事相關職業(yè)的素質基礎。

(2)課程應使學生具備專業(yè)化地設計教育活動和支持兒童發(fā)展的能力。具體應該獲得以下能力。

?跨學科的、以科學性為基礎的關于來自不同階層和文化背景的男孩、女孩社會化基本過程的知識。

?針對不同的兒童群體(考慮到階層、性別、健康、民族、人種等因素)進行教育的方法。

-運用教育知識、自然科學和數學知識、藝術才能、多媒體等幫助兒童適應周邊世界的能力。

?辨別發(fā)育滯后和行為異常,了解不同教育方

法的作用和局限。

?與不同階層和文化背景的教育責任人開展合作和互動的能力。

?自我反省的能力。

?對兒童教育機構進行組織計劃和運營的能力。

?應用現代信息技術的能力。

這意味著應用技術學院培養(yǎng)的幼兒園師資不再僅僅是保育員,而是要承擔更多、更重要的責任,要保教并重。

3 課程內容設置

在課程內容的設置上,通過對弗萊堡基督教應用技術學院(2006)、德雷斯登基督教應用技術學院(2006)、柏林艾利斯?索羅門應用技術學院(2008)的課程分析,大致可以把課程內容分為10個模塊,總學分為180~210。

(1)語言與溝通(10~25學分):語言,與個別兒童、兒童群組的溝通,理解多元文化。

(2)教育理論(10~25學分):兒童的教養(yǎng)、教育與發(fā)展理論(一般教育理論、發(fā)展心理學、腦科學、人類學),幼小銜接理論,國內和國際的教育制度比較。

(3)反思與專業(yè)化(10~16學分):自我反思與職業(yè)認同,專業(yè)化與個性,專業(yè)化行為的社會、政治和法律框架。

(4)教學論(35~45學分):對兒童教育過程的觀察、理解與記錄,游戲理論與游戲教育學,全納教育學,沖突協(xié)調與暴力預防等。

(5)藝術與創(chuàng)造性(6~25學分):美學教育,運動、藝術、音樂與游戲,媒體教育學。

(6)世界與自然(0-20學分):語言與文學,邏輯,自然科學,數學等。

(7)健康與運動(0~15學分):健康、疾病與障礙,運動促進。

(8)管理與組織(15~20學分):法律基礎,專業(yè)化的領導、方案制定與財務保障,質量管理、人事管理與監(jiān)管等。

(9)實習階段與實習準備(25~52學分):實習研究,理論學習中的職業(yè)實習等。

(10)本科論文/學術論文(20~42學分):實習研究報告,評估與質量監(jiān)督,本科論文,學業(yè)綜合。

需要說明的是,與??茖W校相比,應用技術學院雖然增加了以自然科學為基礎的相關內容,但這些內容尚未受到較多重視。這與德國長期以來在學前教育領域重游戲、輕學習,重社會、輕自然的傳統(tǒng)有關。鑒于德國幼兒園里有大量移民兒童的現狀,多元文化教育受到了普遍重視,語言與溝通能力成為畢業(yè)生今后應對移民背景兒童的不可或缺的職業(yè)素質。另外,以培養(yǎng)幼兒園園長為主的應用技術學院在管理與組織模塊上的學分會多一些。

4 實習時間

??茖W校的實習時間很長,一般為40周。而在應用技術學院,由于增加了理論學習的比重,實習時間縮減為22~31周。實習時間分配在各個學期。第一、二年以了解幼兒園的工作為主,每次實習都有不同的重點。第三年的實習則要參與幼兒園的具體教學活動,確定某一主題并進行深入觀察、記錄和反思,以此作為畢業(yè)論文的選題。學生需要撰寫實習報告,總結實習經驗。實習指導教師都接受過專門培訓。除了專門設置的實習時間外,在每個模塊的教學中都強調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鼓勵學生大量使用實踐研究成果。

5 學生科研

一般而言,??茖W校畢業(yè)生科研能力有限,因此對??粕漠厴I(yè)論文不作科研要求。??粕漠厴I(yè)論文篇幅約為20頁,需要143個課時。而應用技術學院的學生需要接受450個課時的相關教育,再加上300個課時的撰寫時間,論文內容為持續(xù)2個學期的教學研究項目。這就要求學生要依據教育理論對研究專題進行實踐研究。評分時主要依據論文的理論基礎、專業(yè)意識、理論反思、個體反思、專業(yè)態(tài)度、創(chuàng)新性/特色等評分。

可見,應用技術學院由于招收的學生水平更高,學生在3年的學習中還要參加教學研究項目并撰寫相關學術論文,同時還增加了對基礎學科,如數學、自然科學等的學習,因此,應用技術學院培養(yǎng)的幼兒園師資可以較好地滿足社會對幼兒園師資的專業(yè)化要求。

三、德國幼兒園師資培養(yǎng)的發(fā)展前景

第4篇

本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緊湊、充實,主要圍繞“浙江省一級幼兒園評估”、“湖州市安吉游戲”、“省級足球學?!钡绕脚_為契機開展相關教育教學工作,以“穩(wěn)扎常規(guī)、積極創(chuàng)優(yōu)”的工作思路,在反復實踐、研討與反思中不斷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快速提升幼兒園保教質量。本學期的工作也接近尾聲,現從以下幾個方面總結本學期工作:

一、注重科研管理,提高課題研究質量

科研工作我們堅持以教師為本,結合教師教育教學中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將科研工作列入園年發(fā)展規(guī)劃年度計劃中。首先,學期初制定學期計劃,人人了解幼兒園科研工作目標要求及學年度科研工作具體實施方案,在鼓勵人人參與論文、人人參與課題的同時,我們還將重點培養(yǎng)幼兒園科研骨干,提高教師科研能力列入園教師繼續(xù)教育發(fā)展規(guī)劃、教師培養(yǎng)計劃中。其次,每月由教科室組織,骨干教師引領課題組成員教師每月開展課題工作會議,總結上月課題開展的進度和問題,計劃下月課題開展工作等,每個課題組內由骨干引領,分工明確,工作清晰。最后做到及時收集、整理課題資料,并保存歸檔。

本學期教師論文主題鮮明,具有較高的科研價值,尤其在邀請縣教科研中心王萍老師的指導下,10名教師的論文被選送到縣級進行評獎;此外市級教研課題立項一個;縣級規(guī)劃課題一個;縣級個人課題兩個;多名教師論文在省級獲獎。

二、立足教研,教師在實踐與反思中促專業(yè)發(fā)展

教研工作是快速提升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和幼兒園辦園質量的重要實施路徑,本學期,立足園本,聚焦問題,在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中,促進教師專業(yè)持續(xù)成長。

教研一:借助“安吉游戲”平臺,提升教師游戲觀察與解讀專題研訓。

我園成為安吉游戲實踐園近一年,在這一年中,主要通過游戲的現場觀摩與

分享,幫助教師在實踐和反思中逐漸轉變理念,本學期,在上學期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入安吉游戲,進一步提升教師游戲觀察與解讀能力,而解讀的意義在于通過“課程故事”“游戲案例”,為教師提供實施低結構的反思性教學平臺,提高教師的專業(yè)水平。

我們借力幼兒日常游戲視頻再現,通過“問題”為導向,引導教師帶著目的性去觀察游戲,觀察孩子,并以教研組為單位進行研討與交流,并進行全園觀點展示:如“雨天是否需要開展安吉游戲,其價值在哪里?”“安吉游戲是否需要教師介入,如何介入?”“安吉游戲到底觀察什么?如何有效記錄?”等這樣的教研,一方面教研內容來源于教師,讓教研針對性更強;另一方面,由“問題”導入,切入點小,容易激勵集體交流,讓教研氛圍更濃厚,教師參與性也就更強了。

本學期我們有兩位教師的游戲案例分別獲得縣一、三等獎;承辦縣級、共同體以及輻射園活動共計4次,本學期每個班級進行了展示;“湖州市安吉游戲實踐園”考核獲得A等。

教研二:借力“浙江省一級幼兒園創(chuàng)建”平臺,提升教師集中學習組織與實施能力專題研訓

幼兒園近年來更多關注游戲在幼兒園的組織與實施,在集中學習活動的組織與實施上略有不足,通過前期的調研,發(fā)現年輕老師對教學活動的研讀與設計欠缺,出現教材吃不透,老教師照本宣科、啃老本等情況,本學期我們借力“浙江省一級幼兒園創(chuàng)建”這一平臺,在繼續(xù)探究游戲的基礎上與集中學習活動兩手抓,真正幫助教師專業(yè)提升。

因此,本學期,一是加強教師理論學習,通過自學提高教師理論水平。在每周的小組教研會議中,在教研組長的組織與引領下,開展《指南》、《核心經驗》、學習一刻鐘,園級層面對《浙江省一級幼兒園給評估指標》中關于集中學習的指標進行解讀和學習。二是以“說故事”的形式進行教學反思,將實踐再次升華,將在本學期末開展“我說教育故事”技能過關活動?;顒又薪處煂⒆约涸趯W習、實踐、研討集中學習活動過程中的點滴成長以“說故事”的形式進行反思性呈現,在說一說、聽一聽、評一評的過程中相互學習、相互促進。三是為教師多維度搭建展示平臺,在展示中展現、提升教師的教學行為與理念。本學期在浙江省一級幼兒園創(chuàng)建中,教師展示集中學習活動得到專家的肯定;在多次輻射展示活動中得到共同體幼兒園的一致好評;積極鼓勵教師參加共同體、縣級教案設計和優(yōu)質課評比,兩位教師教案設計分別獲得一、三等獎,優(yōu)質課獲得縣三等獎。

此次專項教研過程中,重點關注教師從理論學習到實踐再到反思的不斷循環(huán)往復的過程,從實踐中提升教師教學行為,從理論上改變教師教學理念,從反思中提升教師教學質量。

教研三:借力“專家團隊”指導,提升教師幼兒園環(huán)境創(chuàng)設能力專題研訓

幼兒園環(huán)境是幼兒在園一日生活軌跡與學習、游戲路徑的最佳呈現,也是孩子表達、展現自己的最佳平臺,因此,幼兒園環(huán)境創(chuàng)設是教師最重要的專業(yè)能力之一,本學期我園一方面在開學初期,借力桐鄉(xiāng)市矛盾實驗幼兒園環(huán)境創(chuàng)設骨干,邀請他們來園對幼兒園走廊、樓梯、教室等場地進行現場指導,并且由該園副園長從環(huán)境的色彩搭配、視覺層次、整體排版等方面進行開設詳細、全面的環(huán)境創(chuàng)設講座,使得我園整體環(huán)境有了較大的調整與優(yōu)化,并進行了班級環(huán)境創(chuàng)設評比活動;另一方面邀請了長興縣教研中心徐季琴老師,針對環(huán)境創(chuàng)設中所呈現的幼兒學習軌跡和幼兒表達、表現方面進行了專題培訓,此次培訓從現場指導到交流互動,將我園環(huán)境創(chuàng)設的內涵進一步提升,幫助教師進一步明確幼兒園環(huán)境創(chuàng)設中幼兒的主體地位。

三、立足教師需求,師訓工作穩(wěn)步開展

教師培訓工作是教師發(fā)展、幼兒園發(fā)展的基本措施,本學期借力《校本研訓考核細則》,重點關注幼兒園新、青年教師教學工作需求,結合幼兒園教研工作,穩(wěn)步開展師訓工作。

一是本學期在教科室的組織下,開學初按照上級要求,做好教師外出培訓、學習工作,做到培訓能針對教師個性發(fā)展需求以及符合幼兒園發(fā)展需求,外出培訓工作做到個性化、規(guī)范化,同時對師訓平臺進行規(guī)范管理,及時上傳師訓資料。

二是常規(guī)工作的逐步落實,根據教師發(fā)展需求,本學期開展了相關專題師訓工作,“人人讀書分享專題活動”“教師師德師風專題活動”“教育科研專題活動”“信息技術專題活動”等,并且做到資料完整、上傳及時。

四、常規(guī)工作,常抓不懈穩(wěn)中有突破。

(一)“隔屏不隔心”,云端共話家園共育

家長是幼兒園教育有力保障,是幼兒園教育資源的重要組成,是家園合作最重要的伙伴。因此家長工作一直以來既是常規(guī)工作,也是重點工作,讓家長融入幼兒園教育是家長工作的總目標。由于疫情的原因,本學期圍繞“隔屏不隔心”為主題,進行云端共話家園共育。

1. 家長委員會。以“在游戲中發(fā)現兒童”為主題,開展家長委員會。一是以請進來的形式,邀請家委會家長來園和教師一起觀摩幼兒戶外自主游戲,并圍繞“在游戲中發(fā)現兒童的學習”為主題進行集中研討;二是以云端連線,由教師向家長直播本園優(yōu)質的“游戲案例”和“課程故事”,從教師專業(yè)的角度向家長宣傳,在游戲中孩子是主動的、有能力的學習者,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科學的育兒理念。

2.家長開放日。家長開放日是幼兒園向家長傳達科學的教育理念的重要途

徑,也是家長了解幼兒在園一日生活的主要途徑。本學期家長開放日以“幼兒德育活動”為話題,通過文明禮儀、友愛互助等話題開展線上家長開放日直播活動,讓家長感受到幼兒園幼兒一日生活的多元性。。

3.家長學校。本學期主要針對新入園的新小班家長進行了家長學?;顒?,

特別邀請了長興縣教育局“和美家庭教育”志愿者李梅校長進行了一場關于“我就是教育——家庭中的微教育”為主題的家長學?;顒?,進一步強調家園共育的重要性。

4.家長助教。家長助教是家長融入幼兒園教育的個性化方式,有個性專業(yè)

的、有一技之長的、有熱心教育的等等家長都可以通過自主報名的形式參與其中。本學期一方面家長助教結合我園科技節(jié)活動,鼓勵家長準備科學小實驗、科學小知識走進幼兒園,和孩子一起走進科學的世界;另一方面,結合我園“足球學?!碧厣椖?,邀請足球愛好者家長和幼兒“趣玩足球”。

5.早教活動。早教活動主要是向幼兒園所在社區(qū)進行科學育兒的宣傳工作,

本學期,我園結合0——3歲嬰幼兒的學習、游戲特點,開展“走出去、請進來”的早教活動,一次走出去,通過宣傳冊的發(fā)放、幼兒園就讀咨詢、親子互動游戲等,向社區(qū)家長宣傳科學育兒教育理念;一次云端宣傳,邀請社區(qū)0——3歲嬰幼兒家長進入早教群,通過云端直播,向家長宣傳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并在科學育兒方面為家長進行專業(yè)指導。

(二)科技節(jié)、藝術節(jié)。根據藝術節(jié)、科技節(jié)的精神,開展幼兒園第十三屆

藝術節(jié)、科技節(jié)。本學期主要圍繞“傳統(tǒng)節(jié)日”、“足球學?!眱纱笃脚_開展,如本學期開展了融入足球游戲為元素的慶元旦迎新運動會,此外,積極鼓勵教師參加縣科技節(jié)科幻畫項目,兩位老師分別獲得縣一等獎、二等獎。

(三)教育教學常規(guī)工作。

幼兒園教育教學常規(guī)工作不容忽視,要在驚不起波瀾的常規(guī)工作中樂此不彼,穩(wěn)步開展的同時要有效有突破。本學期常規(guī)工作有以下幾點:

第5篇

關鍵詞:幼兒園環(huán)境創(chuàng)設;教學改革;教學內容;教學評價

注:本文系云南經濟管理學院校級課題《幼兒園環(huán)境創(chuàng)設》課改課程系列成果之一。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斷發(fā)展,國內外高校在對人才培養(yǎng)的定位方面也在不斷改革,跟隨時代化的需要和企業(yè)需求密切結合。云南經濟管理學院在人才培養(yǎng)的過程中確立了“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yè)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以學生為中心”的指導思想”, 以“工學結合”為切入點,突出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培養(yǎng)。并和企業(yè)進行深度合作,改革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教學模式和評價模式,改革以后更加注重學生的動手能力,注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一、幼兒園環(huán)境創(chuàng)設這門課程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幼兒園環(huán)境創(chuàng)設》課程是高校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必修的一門專業(yè)實踐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注重理論和實踐的結合,重在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支持和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各種幼兒園環(huán)境創(chuàng)設活動,在大膽表現創(chuàng)造力的過程中幫助他們提高表現的技能和能力,以便為從事學前教育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但結合目前用人單位的實際情況以及之前關于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的確立,之前的教學目標更加注重的是讓學生掌握關于《幼兒園環(huán)境創(chuàng)設》這門課程的知識和相關技能,并沒有和幼兒園緊密集合,忽視了學生關于幼兒園環(huán)境創(chuàng)設能力的培養(yǎng)。結合具體實際,幼兒園環(huán)境創(chuàng)設這門課程需要進行教學改革已經迫在眉睫,因此我校對該門課程進行了教學改革。

二、《幼兒園環(huán)境創(chuàng)設》教學改革內容

(一)校企合作確立幼兒園環(huán)境創(chuàng)設教學目標

基于從事學前教育職業(yè)工作過程的課程體系建設。我院一直重視教學質量,重視教學改革,特別是這幾年以來,我院先后與20多家幼兒園和其他學前教育機構合作,在深入了解學前教育行業(yè)人才結構現狀、專業(yè)發(fā)展趨勢、人才需求狀況的基礎上,確定了我院學前教育專業(yè)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進而確定了專業(yè)教學標準與課程標準。從之前的教學目標注重知識技能的掌握到現在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逐漸轉變。

(二)基于幼兒園工作過程重構幼兒園環(huán)境創(chuàng)設教學內容

我校教師對該門課程進行基于學前教育職業(yè)崗位能力導向的課程內容重構。依據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目標及對應崗位職業(yè)能力分析,針對學前教育特別是幼兒園教師崗位群所需的知識和能力的要求,及時適應市場要求和社會、行業(yè)發(fā)展需要,建立課程標準,規(guī)范課程內容,有利于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

在課程設計上,充分體現職業(yè)性和實踐性的特點,以崗位需求為主線,遵循教育教學規(guī)律,由簡單到復雜,實現教學目標。按照完成對應崗位工作任務的需要,并結合幼兒園實際設計了4個模塊的教學內容,分別是幼兒園地面環(huán)境創(chuàng)設、幼兒園墻飾的設計與制作、幼兒園區(qū)角環(huán)境創(chuàng)設、幼兒園外觀設計。教學活動中,努力為學生創(chuàng)設和營造真實的學前教育崗位的教學環(huán)境,從幼兒園環(huán)境的分類、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要點等出發(fā),對學生進行相關理論知識的分析講解,并具體把這些模塊化為若干個實訓項目進行教學,有利于學生基本知識的掌握和動手操作能力的提高。在傳授的過程中偏重實踐教學,主講教師將緊緊圍繞學前教育崗位職業(yè)能力培養(yǎng)的基本規(guī)律,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針對幼兒園環(huán)境的具體情況,適時加入幼兒園真實場景的內容,以求學生能更好的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以便于很好地利用在工作場景中。通過項目教學的教學模式,使理論與實踐有機融合,教學做合一,不但培養(yǎng)了學生的專業(yè)能力,還充分培養(yǎng)了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社會能力和職業(yè)素養(yǎng)。

(四)引入企業(yè)評價完善幼兒園環(huán)境創(chuàng)設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主要是衡量教學是否達目標,進而評價我們教學內容、方法與手段的科學性。之前該門課程的主要考核方式是考試、考查,大多數的書面試卷方式只能把握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理解程度,是終結性評價,無法從中了解學生是否掌握了幼兒園環(huán)境創(chuàng)設的能力。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以學生為本,以促進學生的發(fā)展為出發(fā)點與目標。結合之前的評價方式,幼兒園環(huán)境創(chuàng)設這門課程增加了企業(yè)評價和作品考核評價,在每一個情景項目下引入企業(yè)人員點評,每一次的情景還和幼兒園進行具體深度合作,考核方式有時就是為幼兒園進行局部的環(huán)境創(chuàng)設。通過這樣的評價方式,不但改變了之前結果評價的缺點,也可以通過具體實際知道學生了解的程度以及達到的能力,進而對教學質量的提高提供了思路。

三、教學改革成效

通過這樣的教學改革以后,改革了本課程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使課程教學方法和進行手段有所創(chuàng)新,提高教學效果,建立一套完整的、規(guī)范的,適合于《幼兒園環(huán)境創(chuàng)設》課程的教學體系,提高課程教學質量。同時,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和學生均獲得了成長。

(一)提高了學生實踐技能,獲得企業(yè)好評

通過這樣的教學改革以后,我們培養(yǎng)出的幼兒老師熱愛幼兒教育事業(yè),有愛心、有耐心、有責任心,工作積極,充滿活力,學生有很強的動手操作能力。幼兒園每隔一段時間會隨著教育目標以及季節(jié)的變化等更換幼兒園的墻面環(huán)境布置,每一次進行更換的時候,基本的設計思路以及具體的環(huán)境掌控、操作都是由我們的學生完成,各園園長對此反映相當好。這也是和我們平時對幼兒園環(huán)境創(chuàng)設這門課程進行改革,符合幼兒園實際的教學成果。這些都得到了幼兒園園長以及社會人士的肯定,認可度較高。

(二)加了師資隊伍建設,提高了教師科研能力

通過這樣的教學改革,在這個過程中,很多教師積極參與本門課程改革,并結合本門課程進行論文撰寫以及作品創(chuàng)作,到目前為止發(fā)表了和本門課程相關的論文6篇通過課程改革,教師的科研能力獲得了較大提高,同時加強了師資隊伍建設,提升教師的學歷、職稱層次和學術水平,加強師資隊伍培訓和對外交流,為課程建設增加了后勁。

參考文獻:

1. 華麗.如何創(chuàng)新幼兒園環(huán)境創(chuàng)設教學[J].新課程學習,2014.

第6篇

我在美國內布拉斯加大學林肯分校的兒童、青少年和家庭系訪學的過程中,就“教師怎樣成為研究者”的問題訪問了系里的教授,并到系附屬的露絲?斯黛博實驗幼兒園(Ruth Staple Child Development Lab)進行了考察,以了解美國的教師教育研究者和一線教師是如何看待和理解“幼兒園教師做研究”的。

一、教師能做怎樣的研究

當我向系里的教授了解他們對“幼兒園教師做研究”這一問題的態(tài)度時,他們反問我:“你說的‘研究’是指什么?”他們認為,幼兒園教師可能介入的研究有兩類,一類是教師參與由專業(yè)研究人員主持的研究,另一類是真正以教師為主角的研究。這兩者無論是研究目的、研究過程還是研究成果,都有很大的差異。

比如,系里申報了一個由州政府資助的研究幼兒入學準備問題的課題,研究人員試圖根據兒童發(fā)展生態(tài)系統(tǒng)理論的模型,設計一個通過幼教機構與家庭的緊密合作,幫助幼兒為入小學做好全面準備的干預模式。研究人員需測試這一干預模式的效果,同時驗證該理論模型是否需要修正??梢?,該研究的目的在于得出具有推廣意義的概括性結論。整個研究是一項準實驗設計,全州范圍內十幾所幼兒園的教師都參與其中,負責實施干預方案、使用測量量表收集關于幼兒發(fā)展情況的部分數據(有些非常專業(yè)的測量仍需由系里的研究生或專業(yè)研究人員來做)。顯然,在這種類型的研究中,幼兒園教師并非主角,從研究設計到數據統(tǒng)計分析再到撰寫報告,都由專業(yè)研究人員負責。幼兒園教師報名參與這類研究,通常是出于對“新理論、新方法”的興趣,希望從前沿的研究中吸取一些工作中可能用得到的新訊息。

而他們推崇的則是那些真正由幼兒園教師做主角的研究。在這類研究中,教師的目的并不是推出一個適用于大多數兒童、大多數教育情境的概括性結論,而只是想圍繞自己所面對的特定兒童群體和根據所在幼兒園的特定條件,通過持續(xù)、系統(tǒng)地收集和分析實地資料來檢驗自己對兒童的原有理解是否恰當,檢驗自己所運用的教育策略產生了什么樣的結果,而最終的目的是改進教育工作。比如,同樣是針對入學準備的問題,教師提出的研究問題就會結合具體的一名幼兒或一個班幼兒的情況,或結合具體的課程實施環(huán)節(jié),比如:“‘幫助幼兒為入學做好準備’是應理解為讓幼兒提前在幼兒園中體驗并適應小學的生活和學習,還是應理解為只需要幫助他們達成州學習標準中本年齡段的目標即可?”“如果我將幼兒園的一日作息改成像小學的一樣,我班的幼兒會有什么反應?”“對于我班的奧莉薇,是否只需在空間知覺上給她一些特殊的練習機會,就能降低她入學后出現閱讀困難的可能性?”……

以教師為主角的研究,研究的問題一定與理解本園特定群體或個別幼兒的學習和發(fā)展有關,與嘗試和修正所提供的學習契機和體驗有關。愿意發(fā)起這類研究的教師,必然不滿足于根據心理學書本上對幼兒一般年齡特征的描述和對影響幼兒發(fā)展的一般因素的概括來籠統(tǒng)地理解眼前鮮活的幼兒個體,而希望通過系統(tǒng)收集特定幼兒的實際表現及引發(fā)這些表現的具體因素來理解幼兒的學習和發(fā)展;他們也必然不滿足于簡單地執(zhí)行現成的課程方案,而會通過收集幼兒對自己所提供的材料和活動的反應來檢驗、調整自己的教學行為乃至找出適合自己班幼兒學習需求的教學方法。他們相信,自己作為具體教育活動的“局內人”,最有條件進行這類研究。

為了區(qū)別于專業(yè)研究人員所進行的學術研究,很多一線教師更傾向于用“探究”(inquiry)一詞來指稱自己做的這項有意義的事。

二、教師怎樣做研究

為了具體了解美國幼兒園的教師是怎樣做研究的,我來到露絲?斯黛博實驗幼兒園①考察教師的研究工作。

走進露絲?斯黛博實驗幼兒園,我完全看不到想象中的教師在做研究的“樣子”,教師們整天都在忙著與幼兒進行小組或個體的互動,只在幼兒專注于自己的探索活動時拍幾張幼兒活動中的照片,或在紙上草草地寫上一些東西。

我好奇地訪問了園里的兩位主班教師:“哪些工作被你們視為‘研究工作’?你們覺得教師做研究重要嗎?”她們舉了之前做的一個關于“環(huán)境教育”的研究的例子來讓我了解她們的研究過程。我發(fā)現其中顯性的工作就是作觀察記錄和進行團隊討論,而隱性的工作則是在實踐中不斷地緊扣問題進行思考。

提出研究問題

該園主班教師會參加系里每月一次的內部研討活動,與系里的教授和研究人員一起交流新近的研究信息,并承擔指導實習生的任務。對“環(huán)境教育”的研究源于幼兒園三位教師和系里三位研究人員共同的興趣。她們不愿意按某些現成的課程方案中設計的那樣,將“環(huán)境教育”定位為“環(huán)保教育”或“自然教育”,目的是教幼兒一些自然知識或環(huán)保知識。她們認為如果在環(huán)境教育中教師總是談論森林、海洋、珍稀動物乃至生態(tài)系統(tǒng)之類的概念,幼兒會感到自然是遙遠的陌生的,與自己的生活無關。她們希望幼兒感知到“自然無處不在,而自己就是自然的一部分,自己的生活與自然息息相關”。于是,她們把“如何讓幼兒對自然產生‘親近相依’的感覺”作為研究問題。同時,她們還想了解,如果給幼兒更多的機會接觸大自然并獲得多種多樣的經驗,會對他們的認知、身心健康、社會性發(fā)展等產生怎樣的影響。

制訂實踐方案

出于這樣的研究興趣,幾位教師決定采取一種“室內出戶,戶外入室”(inside out, outside in)的策略,讓幼兒隨時隨地接觸到自然。如,將自然物(適宜的植物、動物等)和關于自然的照片、圖畫等放到活動室內,以豐富環(huán)境;將室內桌椅放到窗邊,以便幼兒注意到室外發(fā)生的事;在院子里放兩個畫架、一籃子書和戶外野餐用的長條桌椅等,在氣候適宜時將原來在室內進行的繪畫、閱讀、午餐等活動移到戶外進行。這些措施是陸續(xù)實施的,在實施的過程中,教師仔細地觀察幼兒的反應,持續(xù)地記錄幼兒的相關表現。

持續(xù)進行客觀的記錄

教師們將由研究問題及其假設引發(fā)的對幼兒學習表現的記錄看作是研究的核心工作。比如,記錄在畫架搬到室外后幼兒對自然景象的觀察行為,收集他們的作品;記錄幼兒在交流中表達的對自然現象的關注和理解,對自然界事物(例如遇到小蟲子時)的反應;記錄她們給幼兒提供不同的種子是否會激發(fā)幼兒去探究不同種子的生長所需要的條件,以及幼兒對此提出了哪些問題和假設……教師們常常會用相機記錄幼兒活動中表現出來的與其發(fā)展目標相關聯(lián)的行為,還會記錄他們之間交談的內容。

對記錄的分析和解釋

教師們會圍繞記錄討論幼兒的表現,嘗試解釋這種表現所揭示的關于幼兒興趣、關注點、概念理解和社會交往品質等方面的內涵,分析幼兒的哪些表現證實了她們原來對幼兒學習的假設,而哪些表現使她們對幼兒的特點和自己提供的活動有了新的看法,以及接下來需要怎樣創(chuàng)設環(huán)境和延伸活動,以得到更多數據對此加以驗證,特別是討論和分享自己從這些持續(xù)的記錄中學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通過這樣一個研究過程,教師對幼兒的學習和自己在幼兒學習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形成了新的認識,或對自己以往的教育實踐產生疑問,從而去設計新的實踐方案,開始新一輪的研究。這讓我聯(lián)想到國內常說的“行動研究”。

受訪的兩位主班教師還向我解釋,這一過程之所以稱得上是“研究”,是因為資料收集的客觀性和研究成果的公開性。她們不是只找能證實自己原有假設的證據,而是客觀地收集記錄幼兒的各種相關表現;她們會以開放的心態(tài)把這些記錄呈現給同事和家長,樂意聆聽不同的理解和解釋。有時她們會應邀寫一些論文在研討會等場合與更大范圍內的同行進行交流,更多的時候則不會寫成論文,但一定會與本園相關的教師以及幼兒、家長來交流自己研究中的所見、所想。

可以說,這類研究是教師在創(chuàng)造性地開發(fā)或實施課程的過程中進行的,教師通過研究建構和更新了自己對兒童學習和發(fā)展的理解,并在此基礎上嘗試轉變自己的教育行為,所以,她們并不覺得“研究”是額外增添的一項她們無法勝任的工作。而記錄作為研究的核心工作并不需要字斟句酌、面面俱到,采用拍照的方式也大大減少了即時文字記錄的工作量,因此教師并未感到有太重的負擔。讓國內的教師很頭疼的“案頭工作”在這里可整合在記錄、反思和團隊討論的過程中,因而變得簡單了。

三、是什么推動和支持教師做研究

既然教師做研究都是出于自愿的,那么相關的行政部門或專業(yè)組織會不會推出一些規(guī)定或者獎勵措施,來推動更多的教師做研究呢?

兩位受訪的教師對此都予以否認:“據我所知沒有這樣的規(guī)定,而且我也覺得沒有必要催促著我們做研究,因為研究本來就應受自己興趣的驅使,而不應源于外在的動機?!睂τ谀芊裢ㄟ^獲得激勵,兩位教師也看得很淡:“并不是讓我們的研究經受同行檢驗的唯一方式,有時還不如在幼兒園或社區(qū)舉行一次公開活動,向大家報告我們的發(fā)現,聽取家長和同事的意見、建議,這對檢驗我們研究的客觀性和找到進一步的研究方向更有幫助,因為這些人往往更了解我們的孩子和幼兒園?!?/p>

那么,究竟是什么激勵教師致力于研究呢?受訪的詹妮弗老師說了這樣一番話:“做研究會有混亂、迷茫的時候,我覺得支撐著我們不放棄思考和探索的是系里教授們和研究人員的支持。比如,我們時常會為一個孩子提出的看似‘奇怪’或‘平淡’的問題,給系里的老師發(fā)郵件或打電話,跟他們討論孩子提這個問題意味著在孩子的頭腦中可能正發(fā)生著什么,蘊含著什么樣的發(fā)展契機,我們下一步該怎樣支持孩子進一步探究……他們會跟我們共同經歷從迷惑到逐漸變得明朗的過程。如果我們找到的支持策略確實維持和推動了孩子進一步探究的興趣,我們就會得到莫大的成就感――這也是一種‘獎賞’。很難比較我的研究成果得到專業(yè)界的承認給我的鼓舞更大,還是這種成就感給我的鼓舞更大?!?/p>

為了了解以上言論是否僅是受訪者的個人觀點,我查閱了一些資料。我發(fā)現,美國幼兒園的行政管理通常是在《辦園許可標準》的法律框架下進行的,超出這些基本的安全、衛(wèi)生和課程要求的“高標準”,如教師是否做研究等,行政部門無權提出要求,更不會設立獎勵機制。即使是在全教協(xié)會(NAEYC)這樣的專業(yè)組織設計的“高質量幼教機構認證標準”中,也沒有孤立地考查教師“是否做研究”或“怎樣做研究”的指標,更沒有類似于發(fā)表了多少論文、發(fā)表在什么級別的刊物上這樣的指標。其中更多的是與幼兒表現、家庭支持、教師發(fā)展直接相關的考查指標,而這些工作做得好可以說是教師潛心研究的結果,畢竟,研究本身的目的就在于改進保教工作、助力兒童發(fā)展。

一本在美國頗有影響力的著作《教師研究者在行動》(Teacher- Researchers at Work),專門表達了對一線教師做研究的觀點,認為“教師做研究需要公開地檢驗他們關于教學實踐的信念、假設和理解,這就會冒風險。因此,做不做研究應該由教師自己決定”。與此同時,“教師做研究又是‘非排斥性的’,無論是師范生、新教師或是有經驗的教師都可以做,無論教學或研究的專業(yè)能力處于什么水平,只要他們愿意檢驗自己的實踐,就可以做?!庇需b于此,“不應該根據是不是做研究或者研究方案的優(yōu)劣來評價教師”。〔1〕

對教師做研究的這種寬容態(tài)度,并不意味著美國的專業(yè)組織對推動“教師做研究”是無所作為的,他們也在大力倡導教師做研究。他們組織專家澄清有關“教師做研究”的概念,避免以“學術研究”的形態(tài)去框套“教師研究”;他們經常在專業(yè)網站上用教師容易理解的形式新近的學術研究信息和動態(tài),或建議關心不同議題的教師分別去查閱哪些資料,利用哪些資源;美國幼兒教師協(xié)會(NAECTE)的《幼兒教師教育》雜志(Journal of Early Childhood Teacher Education)等專業(yè)期刊還定期刊發(fā)教師的研究論文,為教師分享各自的研究成果提供平臺,以促進研究交流。這些看起來并不那么“積極”的態(tài)度和措施,漸漸地使專業(yè)界形成了一種也許不需要冠以“研究”之名,卻實實在在地在探究教學問題的良好氛圍。

參考文獻:

〔1〕MACLEAN MARION S,MOHR MARIAN M.Teacher-researchers at work〔M〕//Berkeley,CA:National Writing Project,1999:24-25.

第7篇

 

欣喜的同時,筆者也深為當前幼兒園教師方法論素養(yǎng)整體不太高這一突出現實問題而憂心。甚至,毫不夸張地講,方法論素養(yǎng)的缺失或缺陷已成為當前幼兒園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重要絆腳石?!队變簣@教師專業(yè)標準》第30條要求幼兒園教師應“掌握觀察、談話、記錄等了解幼兒的基本方法和教育心理學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第53條要求幼兒園教師能“有效運用觀察、談話、家園聯(lián)系、作品分析等多種方法,客觀地、全面地了解和評價幼兒”?;趦和l(fā)展與學習的科學保教和游戲,應該是《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和《幼兒園教師專業(yè)標準》共有的核心要義。具體而言,采用科學適宜的方法對兒童發(fā)展、學習、保教和游戲的特點規(guī)律及其潛在機制進行探究和解釋,是進行科學保教和有效游戲的基礎和前提,進而也是幼兒園教師具有不可替代性的核心競爭力。然而,從筆者評閱的這些論文和參與的這些研討來看,標準的要求與現實的水平之間依然相距較甚。至少,從方法論角度來講,絕大多數幼兒園教師(也包括準幼兒園教師)的專業(yè)性都亟待提升。即使對于諸如觀察、訪談、作品分析等這些常用的教育心理學研究方法,老師們使用起來也往往是捉襟見肘或力不從心,甚至會面臨邯鄲學步或張冠李戴的尷尬之局。就如觀察不等于觀看、談話不等于聊天一樣,任何一個被稱為方法的事件,都有其約定俗成的構成要素、操作程序、科學指標、分析技術和表述語系,不能被隨意制造,也不能被任意刪減,更不能被亂用瞎扯。然而,就筆者所體驗而言,這些“不能”似乎已成為一個普遍的實然困境。

 

方法論素養(yǎng)是創(chuàng)新型人才培養(yǎng)的國際標準,是國際幼兒園教師培養(yǎng)的通用目標,也是我國卓越幼兒園教師培養(yǎng)“厚基礎,強能力,重融合”的內在追求。所謂方法論素養(yǎng),通??梢岳斫鉃橐粋€人在科學研究方法方面的學識涵養(yǎng)、操作技能和分析解釋等方面的綜合表現。方法論通常包含三個層面的維度結構。一是研究范式,二是研究方法,三是研究技術。在教育心理學領域,研究范式通??煞譃橘|性研究和量化研究兩大類。研究方法是一套針對具體問題而采取的具有獨自特征的可操作性問題解決程序,通常包括目的、取樣、工具、過程等具體要素與標準。研究技術通常是指資料、樣本和數據等的采集、編碼、統(tǒng)計、分析等所依托的硬件和軟件,如用于數據采集的音像設備,用于腦電研究的ERP、EEG、fMRI等設備和軟件,用于質性分析的NVivo軟件以及用于量化分析的SPSS軟件等。此外,廣義的方法論素養(yǎng)還包括問題提出、批判論證等更綜合的能力。

第8篇

20xx年度幼兒園校本培訓計劃范文(一)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師德建設為中心,以提高教師綜合素質為目標,以學習貫徹xx大精神為動力,以現代化教育觀念為指導,以《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精神為主線,注重教師教育觀念的轉變與更新,突出教育科研能力的培養(yǎng)與現代教育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形成實、活、新為特征的教學氛圍,通過教學實踐,加強教師對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認識理解。

二、工作思路

幼兒教師是幼兒園教學中的骨干力量,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生力軍。而素質教育的主渠道是課堂教學,因此,我園對教師的培訓所采取的培訓策略是:以加強教師職業(yè)道德教育,深化課堂教學改革。積極開展教育科學研究,迅速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為中心,全面培養(yǎng),以達到提高教師綜合素質的目的。

三、培訓過程與成效

適應21世紀教育發(fā)展需要的幼兒教師,是高素質的幼兒教師,對她們的培養(yǎng)應當是全方位的培養(yǎng)。因此在培訓前,首先制定了較為全面的培訓計劃,使教師能在培訓中得到全面的提高,有了可靠的保證。

1、開展生動的師德教育活動,加強師德建設。

組織教師認真學習xx大精神,學習貫徹教育部頒發(fā)的《幼兒園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提高教師以德治教的自覺性。力爭形成愛生敬業(yè)、樂于奉獻、團結協(xié)作、教書育人的職業(yè)道德。同時,并認真的組織教師學習教育教學法規(guī),經常組織教師進行思想匯報、交流和座談會,凈化教師的思想和言行,堅決杜絕做有損師德的事。同時,提高教師的安全意識,有高度的責任感,教師真正做到為人師表、身正為范,用實際行動去贏得社會的贊譽,家長的尊敬和信賴。

2、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認真組織好教師的業(yè)務學習。

我園圍繞中心園開展的各種評比活動,大力發(fā)揮骨干教師和青年教師的帶頭示范作用。經常開展課研和課改活動,重在深入研討《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精神。要求教師設計一份體現《綱要》精神的活動方案,寫一份滲透《綱要》精神的有關論文,舉辦一次談《綱要》座談會。開學初,要求教師制定好自我培訓計劃。一周安排一次作為教師基本功練功日,一學期安排一次基本功競賽,認真組織教師之間的教學研究活動。要求骨干教師上好示范課,青年教師每月上好一節(jié)教學研究課,35周歲以上的一學期上好兩節(jié)研究課。園領導聽課不少于30節(jié),教師不少于20節(jié)。在教學過程中,側重幼兒興趣的培養(yǎng)、能力的提高、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材料的準備及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努力提高保教質量。

3、圍繞課題“培養(yǎng)幼兒關心他人”,搞好課題研究培訓工作。

本學期,我們組織教師認真研究、實踐、總結,上好課題研究課,寫好有關論文,收集整理好各種材料,為下半年充分做好接替的準備,并發(fā)揮教研組的作用。雙周二是作為教研組活動日,各教研組做到有計劃、內容,有總結。切實提高了教師的科研意識,定期檢查教師的備課。

四、全面總結,完善思路,形成體系

我們知道課程化的培訓工作方式還剛剛開始,我們有計劃的培訓與一些應急工作之間還存在著一定的矛盾;各類培訓內容的銜接落實上還有待于我們進一步思考,怎樣才能有效解決以上問題,仍需要我們不斷實踐不斷探索,才能使各類培訓最終形成課程化體系。

總之,教師培訓是我園的一個系統(tǒng)工程,需要我們不斷努力,不斷探索,每個教師都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樹立生命不息教研不止的思想。

20xx年度幼兒園校本培訓計劃范文(二)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教育部幼兒園教師繼續(xù)教育工程,探索有效提高教師素質的校本培訓模式、方法,堅持注重實效,充分發(fā)揮校本培訓的優(yōu)勢和功能,營造有利全體教師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良好環(huán)境,使校本培訓工作進一步規(guī)范化、科學化。

二、培訓內容

1、主要培訓內容:美術

美術作為幼兒園的特色,是我園將一直開展的課程,需要教師在美術方面有一定的素養(yǎng),并能擁有從事美術教育教學的能力。

2、其他:彈唱、說課等專業(yè)技能培訓

幼兒園教師不僅需要有駕馭課堂的能力,對專業(yè)基本功也有要求,彈唱跳畫是每個教師都必須具備的技能。

三、培訓目標

1、幫助教師提高美術素養(yǎng),提高教師篩選資源、選擇教材、設計方案和指導教學的能力;

2、幫助教師拓寬知識面,扎實基本功,從而提高教師的專業(yè)能力,達到共同成長。

四、培訓形式

1、自主學習:通過教師業(yè)余時間閱讀美術領域的書籍,積累相關知識,從而讓教師進行自我思考,做一個思考型的教師。

2、集體學習:組織教師聆聽相關講座,通過體驗、操作式的練習,感受美術活動的多樣化。

3、集體研討學習:以幼兒園教研組為主陣地,開展教學專題研究活動,制定系統(tǒng)性的美術領域探討項目,并在每月完成兩項研討活動。此外,以年級組為支撐,結合年齡段開展相關討論學習活動。

4、活動觀摩與展示:派遣教師外出學習培訓并反饋,將好的理念與做法進行分享,取長補短。此外,在園內采用多種形式、多種層次組織教師開展美術活動,促進教師之間的交流與學習。

幼兒園要堅持以園本為原則,從幼兒園的實際出發(fā),以幼兒園發(fā)展為本,實現培訓后能提高全體教師的素質,解決教育教學實際問題。堅持以人為本,從教師的實際出發(fā),使教師們得到發(fā)展與提高。我園師訓組將結合計劃,完成相關工作,將培訓工作落到實處。

20xx年度幼兒園校本培訓計劃范文(三)一、培訓目標和培訓重點

培訓目標:

本學年我們將針對《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縣中小學(幼兒園)校本培訓管理細則》和《縣教育局中小學教師學科素養(yǎng)提升行動實施細則》結合幼兒園實際,認真貫徹執(zhí)行。

1、以“小課題”研究為基礎,提高教師駕馭教材和教學反思的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1)課題研究注重過程化。教研組長要加強教育科研管理,統(tǒng)籌安排有關課題的研究工作。要定期舉辦學習講座,提高教育科研理論水平。各課題要根據制訂的計劃切實有效地展開討論研究工作,注意資料的積累歸檔,并不斷總結經驗,撰寫教研文章,鼓勵教師參加縣教學論文、案例評比及向教育刊物投稿。2)課題研究講求實效性。根據學校已經形成的《教研制度》等規(guī)定,教研組長要加強對各課題的管理,與教師在研究中平等對話、共同研究案例、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參與整個研究過程。教師通過開展一系列的教學研討、交流、反思活動,自覺探索課堂教學規(guī)律,重視研究教材、研究學生、研究教法,在研究和反思中提高教學實踐能力。

2、以遠程教育為平臺,提高教師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能力,充分利用網絡課程資源,實現資源共享。充分利用電教室的遠程教育進行課堂教學,充分利用現有的教學設備,做到用好電教設備,管好電教設備,使其為課堂教學服務。

3、以“說、聽、評”三位一體教研活動為載體,強力實施優(yōu)化課堂結構教學工作。以教學中的問題或困惑為研究內容,確立一個教研主題進行研究,組內每人圍繞主題上公開課,通過說課、聽課、評課等多種形式展開討論,談自己的想法、看法,集思廣益達到同伴互助、共同提高。

培訓重點:

1、開展以“健康領域”為主要內容的全園性教學教研活動,嘗試構建適合本園的園本課程。堅持理論引領以《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綱要》和《細則》《健康領域目標》為指導,加強幼兒園課程及相關的理論的學習,樹立正確的兒童觀、教育觀和發(fā)展觀,嘗試建立適合本園的園本課程。

2、明確目標,確定計劃,積極配合開展“小問題”研究活動。教研工作要力求"備課、說課、上課、評課"四環(huán)節(jié)完整和圓滿。“小問題”研討活動,幾乎每周都有小課題活動、內容以每周教研計劃為準、課題題目以計劃為準;并制定相關的活動計劃,每次活動后要做好相應的活動記錄,整理好活動的原始資料并裝訂,及時總結活動的效果并及時反饋以便整改。必要的時候及時歸檔。

3、有計劃地開展青年教師與骨干教師的業(yè)務指導和培養(yǎng),分層次分內容對20xx年以上的骨干教師進行《幼兒園教師成長問題研究》學習;20xx年以下的新老師進行《浙江省保教指南》學習;園教研組對3年以內的新教師實施跟蹤聽課,重點做好教學常規(guī)工作的指導。

4、加強學習,轉變觀念,不斷充實現代教育理論,加強教育理論的學習,具體要求為:讀、研、寫、評,“讀”即積極開展教師讀書活動,豐富教師的教育教學信息量,在讀的過程中,寫好教育理論業(yè)務筆記,尤其是教學隨筆和心得體會。組織開展各項競賽評比活動,積極參加市、縣、區(qū)級各類競賽。力爭在市、縣教學、案例、論文等各類比賽有5-10名青年教師脫穎而出。

二、主要內容和基本形式

(一)培訓主要內容:

1、針對全園教師:《教師外出學習經驗交流》、《先進教師經驗交流》;專題講座活動《心理健康》《信息技術》《教育科研:課題》;專題研討活動《德育工作:》、專題研討活動《幼兒健康領域活動指導》《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研讀等。

2、骨干教師:師徒結對、經驗分享等

3、新教師:跟蹤常規(guī)教學等;促進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教育實踐的培訓。

(二)培訓形式:

集中培訓;網上遠程、QQ群活動;互聽互評;經驗交流、互動式探討、圓桌式培訓;老帶新,師徒結對等培訓形式的多樣、新穎始終是一種途徑,人人參與,從培訓中收獲到能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去的內容才是真正目的。

三、保障措施和預期效果

1、完善幼兒園園本培訓制度,把園本培訓以計分制度,鼓勵老師參加,如把教師參加學習培訓的情況與幼兒園每月、每學期的教學考核,年度考核、評優(yōu)評先相掛鉤,參培教師必須準時參加培訓,無故遲到、早退、缺席者,不予計分。

2、根據教師自定的專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以及幼兒園師資發(fā)展的規(guī)劃,分層次培養(yǎng)各級骨干教師。

3、加強教研組建設,促進教研活動常規(guī)化,增強教研實效。各年級組每周一下午開展一次年級組教研活動,園領導采用蹲點的形式參與教研組的研討活動,針對專題研究中的問題切實開展教研活動,讓每一位教師在活動探討中得到收獲與啟發(fā),并做好詳細的記錄。

4、切實保證每月一次的大教研活動,通過研討引領教師把握新理念,對問題作深入的剖析、提出合理化的建議,引導大家在實踐中反思、在反思中進步。

好吊日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激情偷拍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日本熟妇熟女久久综合| 欧美日韩人妻中文一区二区| 久久综合亚洲精品蜜桃| 久久精品久久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夜色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不卡看片| 亚洲一区二区三在线播放| 美国黑人一级黄色大片| 欧美国产日韩在线综合| 国产美女精品人人做人人爽| 日本人妻的诱惑在线观看| 亚洲免费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99久久精品免费精品国产| 亚洲天堂有码中文字幕视频| 最新日韩精品一推荐日韩精品| 天堂网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在线日韩中文字幕一区| 激情丁香激情五月婷婷| 日本美国三级黄色aa| 中文字幕不卡欧美在线| 亚洲精品av少妇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区自拍偷拍区| 欧美成人欧美一级乱黄| 免费在线播放一区二区| 国产永久免费高清在线精品| 欧美区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熟女精品| 日韩日韩欧美国产精品| 国产毛片对白精品看片| 国产又粗又猛又大爽又黄|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水蜜桃| 亚洲第一香蕉视频在线| 日韩国产亚洲欧美另类| 色婷婷日本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久久久免费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av大片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