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3-03-27 16:42:01
序言:寫作是分享個人見解和探索未知領域的橋梁,我們?yōu)槟x了8篇的英語口語論文樣本,期待這些樣本能夠為您提供豐富的參考和啟發(fā),請盡情閱讀。
摘要:本文對目前我國大學商務英語口語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進行了分析,介紹了近年來得到外語界普遍肯定和重視的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主要觀點,并對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指導下的商務英語口語學習作了例析。希望在該理論的指導下,能確立學生在商務英語口語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切實提高商務英語學習者的學習效果。
1引言
商務背景下的英語口頭表達能力是商務人才必須具備的能力之一,因為它決定了商務溝通的成敗。但長期以來,商務英語口語的學習效果并不盡如人意,商務語學習者的口語交流能力和水平與社會的實際需要有相當差距。本文對目前我國大學商務英語口語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進行了分析,介紹了近年來得到外語界普遍肯定和重視的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主要觀點,并對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指導下的商務英語口語學習作了例析。希望在該理論的指導下,能確立學生在商務英語口語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切實提高商務英語學習者的學習效果。
2商務英語口語學習的現(xiàn)狀分析
2.1目標定位不正確在很多人看來,口語課的目的就是讓很多學生能用英語準確流利地交流。這一觀點不能說不對,但對商務英語口語學習而言,卻并不準確全面??谡Z課的目的是要讓學生敢說會說,但在不同情況下說什么、怎么說,這實際上是一個關乎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課題。語言是思想的外衣。好的交流表達并非僅指語言語調標準流暢,更重要的是要言之有物。商務英語口語學習的學習者是英語專業(yè)的學生,語音語調的標準和語法的正確與否不應該再是這個階段口語課的主要任務。學生上課操練的話題也不應該仍停留在彼此介紹、聊聊興趣、說說天氣的層面,而應將口語訓練與所學的商務專業(yè)知識結合起來。但這種商務情景下的英語交際表達能力也不應只限于對課文示范對話的模仿上。模仿是必要的,但純粹局限于模仿不利于培養(yǎng)學習者的發(fā)散性思維、批判性思維及系統(tǒng)思維能力。因此,在我看來,普通英語口語課(GeneralOralEnglish)與商務英語口語課(oralbusinessEnglish)盡管都是口語課,但普通英語口語課是基礎性課程,而商務英語口語課則是應用性課程,后者比前者的學習目標應高一個層次,其學習目標應是在前者學習目標基本達到的前提下,培養(yǎng)學生在不同商務情景下運用所學商務知識(包括跨文化交流知識等)準確分析問題,并最終用正確流利的英語口頭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一目標與當前社會職場對商務英語畢業(yè)生的要求是吻合的。2.2學習內容的局限性英語口語局限于外貿英語會話是當前商務英語口語學習中一個很普通的現(xiàn)象。這一點從許多學校的商務英語口語學習采用外貿英語會話類的書作教材就可以看出來。這個問題的產生可以從我國商務英語發(fā)展的歷史淵源中尋求解釋。從20世紀50年代起,商務英語被稱為外貿英語(ForeignTradeEnglishorEnglishforForeignTrade),并一直沿用到80年代。在計劃經濟的體制下,我國開展的對外商業(yè)交往主要是商品的進出口貿易,很少用其他的商業(yè)方式。因此,外貿英語的稱謂是符合當時的情況的,也是十分貼切的。但最近20多年中國經濟的迅猛發(fā)展,加之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大環(huán)境的影響,使得我國對外商業(yè)交往形式日趨多元化,今日的商務涵蓋范圍極廣,包括金融、營銷、管理、旅游、物流等許多方面,貿易只是其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即使是貿易,也由原來的貨物貿易擴展到、服務貿易和知識產權貿易等。顯而易見,外貿英語一詞已不適合我國經濟發(fā)展的實際情況,并逐漸被商務英語或國際商務英語所取代。但名稱的轉變卻并未帶來商務英語口語實際學習內容的改變,在許多學校的課堂上,名為商務英語口語的課程重點講授的內容依然是外貿英語會話,以對外貿易業(yè)務流程中的各主要環(huán)節(jié)作為會話課的主題,圍繞該主題學習示范對話,掌握一些重點詞匯和句型,在此基礎上,再做情景對話的操練。但外貿英語畢竟不能等同于商務英語,掌握外貿英語會話內容與技巧也遠遠滿足不了當前社會職場對商務英語畢業(yè)生的要求。2.3商務英語學習者在口語學習中的非主導地位教師仍然是課堂的核心和控制者,以學生的學習為中心的教學歷年在商務英語口語教學中并未得到真正的貫徹。以我對商務英語口語課的實際情況的觀察和了解,發(fā)現(xiàn)目前大家在商務英語口語學習課堂上主要是采取以下的方式進行教學:先聽課文示范對話的錄音或看錄像,接著就課文中出現(xiàn)的詞匯和語言點進行講解,然后做每單元后面針對課文內容和語言點設計的練習,根據(jù)本單元所學的內容,完成一些類似的情景對話。這種學習模式表面看來符合學生的學習規(guī)律,從熟悉課文內容(聽磁帶、看錄像、聽老師講解等),到簡單初步地運用所學課文知識內容(做練習以測試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對語法、詞匯、句型等的掌握),再到較復雜地運用所學知識(根據(jù)所學內容進行情景對話)。但仔細推敲一下,就不難發(fā)現(xiàn),在這整個學習的過程中,學生自始至終都只是在被動地完成教師所安排的一個個步驟和任務,而并非主動地參與其中。學生課堂上有創(chuàng)造性地操練口語的機會和時間太少,其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并未得到真正的調動。此過程中的教師就好比導演,而學生只是演員,臺詞、情節(jié)和表演方式都由導演預先設置好的,演員只需照導演所說的去做,完成導演預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就可以了。顯然,這種傳統(tǒng)的學習模式并未收到很好的效果。
3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綜述
3.1建構主義理論的由來建構主義(constructivism)也譯作結構主義,其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讓.皮亞杰(J•Piaget)。他是認知發(fā)展領域最有影響的一位心理學家,他所創(chuàng)立的關于兒童認知發(fā)展的學派被人們稱為日內瓦學派。皮亞杰的理論充滿唯物辯證法,他堅持從內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觀點來研究兒童的認知發(fā)展。他認為,兒童是在與周圍環(huán)境相互作用的過程中,逐步建構起關于外部世界的知識,從而使自身認知結構得到發(fā)展。兒童與環(huán)境的相互作用涉及兩個基本過程:“同化”與“順應”。同化是指把外部環(huán)境中的有關信息吸收進來并結合到兒童已有的認知結構(也稱“圖式”)中,即個體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認知結構內的過程;順應是指外部環(huán)境發(fā)生變化,而原有認知結構無法同化新環(huán)境提供的信息時所引起的兒童認知結構發(fā)生重組與改造的過程,即個體的認知結構因外部刺激的影響而發(fā)生改變的過程??梢姡钦J知結構數(shù)量的擴充(圖式擴充),而順應則是認知結構性質的改變(圖式改變)。認知個體(兒童)就是通過同化與順應這兩種形式來達到與周圍環(huán)境的平衡:當兒童能用現(xiàn)有圖式去同化新信息時,他是處于一種平衡的認知狀態(tài);而當現(xiàn)有圖式不能同化新信息時,平衡即被破壞,而修改或創(chuàng)造新圖式(即順應)的過程就是尋找新的平衡的過程。兒童的認知結構就是通過同化與順應,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環(huán)中逐步建構起來,并得到不斷的豐富、提高和發(fā)展的。這就是皮亞杰關于建構主義的基本觀點。
3.2建構主義學習特征建構主義認為,學習
是獲取知識的過程,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的,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伙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的。也就是說,建構主義提倡在教師指導下的、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既強調學習者的認知主體作用,又不忽視教師的指導作用,教師是意義建構的幫助者、促進者,而不是知識的傳授者與灌輸者。學生是信息加工的主體、是意義的主動建構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動接受者和被灌輸?shù)膶ο蟆K鼜娬{:1)學生為中心;2)“情境”對意義建構的重要作用;3)“協(xié)作學習”對意義建構的重要作用;4)對學習環(huán)境(而非教學環(huán)境)的設計;5)利用各種信息資源;6)學習過程的最終目的是完成意義建構。
4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指導下的商務英語口語學習例析
為清楚地體現(xiàn)建構主義的學習理論對口語學習的指導,擬將以“奧林匹克運動會話題”為口語學習內容來進行例析,說明構建主義學習理論在口語學習中的應用:(1)創(chuàng)設情景。首先,要圍繞這一內容擬定若干題目,確定與主題密切相關的真實性事件或問題,例如奧運會的歷史和中國在歷次奧運會中的成績等問題;其次,確定媒體在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中所起的作用,并選擇適當?shù)拿襟w形式直觀、形象地把選定的問題表現(xiàn)出來。如利用在圖書館和Internet上查閱的資料制作了一個關于奧運會歷史的多媒體演示軟件,在導入環(huán)節(jié)播放。(2)發(fā)現(xiàn)問題。播放軟件后,讓學生談看法。一位說,從奧運會舉辦的時間軸線,他注意到奧運會是每4年召開一次。另一位則提出不同的看法,他認為并不總是這樣,例如1904年、1906年和1908年這幾次是每兩年舉行一次。還有一些學生則注意到在時間軸線的1916,1940和1944這幾個年份沒有舉行奧運會,很自然提出問題:“為什么這些年份沒有舉辦奧運會?”(3)組織協(xié)作。學生被分成若干小組,對所發(fā)現(xiàn)的問題展開討論。教師在這期間可在各小組中走動,給困難小組或個人提供幫助,也可參與到其中一組的討論中。(4)達成共識。各小組派一代表發(fā)表他們的討論結果。一個小組回答可能是這些年份發(fā)生了一些重大事情;另一小組回答可能發(fā)生了戰(zhàn)爭;歷史知識豐富的小組指出1916年停辦是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1940和1944年停辦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
最后經過討論和協(xié)商,大家一致認為:①奧運歷史初期有幾次過渡性(兩年一次)的奧運會;②第一、二次世界大戰(zhàn)對舉辦奧運會產生了影響。從以上釋例可以看到,用多媒體計算機建立一個有關奧運會某個專題的情境,并以奧運歷史或中國在歷次奧運中的成績這類真實性事件或問題作為“錨”(學習的中心內容),用以激發(fā)學習者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探索精神,再通過展開討論,把對有關教學內容的理解逐步引入深入。在這樣的探索、討論、總結中,學生達到了真正練習口語的目的。在這個課例中,學生始終處于主動探索、主動思考、主動建構意義的認知主置,從而提高了學習效果。
5建構主義指導下的商務英語口語學習的注意事項以上只是一個建構主義的學習理論指導下的口語學習案例,商務英語口語學習則不僅要遵循構建主義學習理論,還要注意其學科特點。
5.1注意情境的創(chuàng)設光有書本、黑板及教師的講解的課堂激發(fā)不了學生“說”的欲望,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學生即使勉強開了口,也常常是在“背”句型、“背”對話,算不上是對知識的運用。教師只有通過創(chuàng)設符合教學內容要求的情境,才能增加呈現(xiàn)內容的生動性、真實性,讓學生處于一種真實的交際情境氛圍中,激發(fā)他們對呈現(xiàn)內容的關注和興趣,激發(fā)他們的聯(lián)想,喚醒他們已有的圖式,從而激發(fā)他們表達的欲望,在真正的知識運用中構建新的圖式。而交際情境的設計一方面要符合商務英語口語的教學內容,選擇有關金融、營銷、管理、旅游、物流等方面的話題;另一方面又要注意情境的豐富多樣性。除了利用多媒體以外,還可將教室假定為外賓接待室、超級市場、制造企業(yè)、展覽會展臺、機場、賓館、餐館等,讓學生扮演成這些情境中的人物,開展對話,甚至可以讓學生走出課堂,深入社會,在真人、真事、真景下進行會話。
5.2注意商務英語口語教師的角色轉換大多數(shù)從事商務英語教學的師資都是英語專業(yè)畢業(yè),語言能力雖然強但缺乏國際商務知識。而建構主義指導下的以學生為中心的商務英語口語教學不僅要求教師掌握相關商務專業(yè)知識,而且由于教學活動延伸到了課外,也要求教師提高對學生課外學習過程的管理和指導,教師投入的時間和精力也不再局限于每周2個課時,課外也要與學生保持經常的聯(lián)系和溝通。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幫助者、合作者,其實際的工作時間和責任被延長和擴大了。這就要求教師對教學工作具有相當?shù)臒崆楹透叨鹊呢熑涡摹?
5.3注意培養(yǎng)自主性口語學習的途徑建構主義指導下的商務英語口語學習對學生素質的要求也提高了。雖然多數(shù)學生有學好英語的強烈愿望,并希望改變傳統(tǒng)的學習方法,但是他們習慣了等老師來“喂”知識,因為多年來傳統(tǒng)教學方式給他們帶來的惰性和依賴性阻止了他們積極地參與知識建構,傳統(tǒng)教育和出生于獨生子女家庭也在協(xié)作性的培養(yǎng)上留下了嚴重的缺憾。怎樣才能改變學生已有的、不適合建構式學習的思維結構,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仍然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話題。培養(yǎng)學生從依賴老師向自主性學習邁進的途徑有很多。Gardner和Miller(2002:8)的觀點是可以通過“自我指導學習”、“自我教育”、“獨立學習”和“自我獲取式學習”來實現(xiàn)自主性學習。四個術語的含義似乎各有不同,但是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它們都鼓勵學習者確立學習目標,長遠目標和短期目標。四個術語中“,獨立學習”是通向自主學習的前奏(Gardner和Miller,2002:8)“。自我獲取式學習”則是“一種提高學習者學習自主性的方法”(Sheerin,1991:144,引自Gardner和Miller,2002:8)。5.4注意利用合作學習克服口語學習焦慮學習焦慮是影響商務英語學習者口語學習效果的重要因素。它是商務英語學習者在口語活動中產生的不安、焦急、緊張甚至恐懼的情緒狀態(tài),包含交際恐懼、面子焦慮等,而合作學習卻可以幫助學習者可以在同伴的幫助下,通過與他人合作完成口語任務,不斷提高自己應對交際恐懼和面子焦慮的能力。
6結語
眾所周知,外語學習,無論是為何種學習目的,無論采取何種學習方法,最終結果必須體現(xiàn)在自身的成長進步上。我希望通過嘗試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來指導商務英語口語學習,能像橋梁一樣將課堂教學與學習者的個性化學習有機的結合起來,以消除目前商務英語口語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和產生的消極影響,從而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盡管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指導下的商務英語口語學習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但我相信,在商務英語口語學習中有選擇、靈活地貫徹建構主義的學習理論,真正做到以學生學習為中心,應該是今后商務英語口語學習發(fā)展的一個方向。
參考文獻
論文摘要:大中專英語教學改革,提高英語口語教學水平,應采取以下幾種有效方法:注重課堂口語教學;開設第二課堂搞好份語教學;訓練大中專學生提高口語技巧。
長期以來,我國大中專學生英語交際能力差,尤其是口語能力更差的問題比較突出,啞吧英語現(xiàn)象帶有普遍性,提高口語教學水平,解決啞吧英語變?yōu)榱骼⒄Z問題已經在我們這些從事大中專公共英語課教師面前重要而緊迫的任務,那么我們應該如何提高大中專學生英語口語教學質量呢,下面就此問題談幾點看法。
口語教改的重要作用教學大綱要求與啞吧英語現(xiàn)實的矛盾。教學大綱要求大中專學生能就教學內容和一般聽力教材進行問答和討論,能就一般的社會生活話題進行簡單的交談,討論和發(fā)言,表達思想清楚,語音,語調基本正確。然而目前大中專學生很難達到這一要求,口語水平極低,學7年左右英語,用英語表達很差,呈現(xiàn)啞吧英語的局面,能看,能讀,不能說。一個班級僅有一至二人能用英語簡單表達,絕大多數(shù)不能表達。導致這種局面一是目前英語口語課程開設的課時少,有的學?;静婚_,但更主要原因是過時陳舊的英語教學方法,重閱讀,語法,輕實際表達,至于口語訓練幾乎沒有,這種教學方法必須改革,采取新的教學方法,增加口語課是迅速提高英語教學水平達到大綱要求的有效途徑。
社會對英語口語人才大量需要與英語口語教學水平低,不能滿足市場需求的矛盾。社會大量需要英語口語人材。求職要求口語人才。三資企業(yè),國內企業(yè),政府和社會公共事業(yè)單位隨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對英語口語人才需求呈上升趨勢。大中專畢業(yè)生畢業(yè)雙向選擇,在求職中英語口語水平決定求職人員工作位置高低,收人水平的高低,決定畢業(yè)生的前途命運。工作中需要口語,在外商談判,參加國際學術活動需要口語。國際經貿文化交往越來越需要口語人才,尤其中國即將加人WTO,大量需要外向型英語口語人才。繼續(xù)求學的需要。大中專畢業(yè)生繼續(xù)求學拿學士,碩士,博士學位必須具備英語口頭表達能力,尤其是出國留學,進修更需要英語口頭表達能力。文化生活的需要。英語口語水平的提高今后對大中專學生參加英語沙龍,欣賞英美電影,小說,二網,欣賞體育比賽提高生活質量是重要的條件。然而目前由于過時的教學方法,英語口語教學極端落后,培訓英語口語人才質量不高,數(shù)量少,不能滿足社會大量需要。公務之家:
班級英語角是英語課堂向課外延伸的重要陣地。英語角是一個全英文的交際環(huán)境,學生在其中探討和交流的話題基本上都是真實自然的,通過這樣真實的交際活動,學生能夠獲得更多的信息來拓展視野,培養(yǎng)用英語進行思維的良好習慣,從而大大提高了自身的口語表達能力。布置口語表達作業(yè)根據(jù)初中階段學生好勝心強的心理特點,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適當設計一些有競賽性質的英語游戲,這些游戲能夠很大程度上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這是教師的一種教學技巧,也為學生展現(xiàn)自我、體驗成功提供了有效途徑。通過英語游戲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的綜合訓練,能夠讓學生在玩中學,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為了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我在布置課后作業(yè)時也會做一些特別的設計,不再是單純的書面作業(yè),有時也會讓學生對課文進行有感情的朗讀,還要把朗讀內容用錄音筆、錄音機等工具錄制下來,之后拿到學校檢查,對朗讀得好的學生在班內提出表揚,并在全班播放。這樣做有兩個目的:一是通過對學生朗讀的檢查,發(fā)現(xiàn)學生在語音語調上的問題并予以指導糾正;二是通過樹立榜樣激發(fā)學生的競爭意識,提高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
二、采用合理的英語教學方法,鍛煉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
(一)把好學生的英語語音關
與人交流首先要讓人聽清說的話,所以,要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首先要抓好英語語音關。教師在進行口語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英語拼讀習慣,樹立講英語的自信心。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多鼓勵少批評,以使每個學生都敢于開口說英語,為以后的英語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合理進行朗讀訓練
大聲朗讀也是提高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常用方法。一般情況下,英語朗讀主要采取三種形式:全班齊讀、分角色朗讀和單獨朗讀。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要合理運用這些朗讀形式,使學生能夠保持對英語朗讀的高昂興趣,訓練他們有感情地流利地朗讀,從而為他們的口語表達打下語言基礎。
(三)創(chuàng)設有針對性的交際情境
根據(jù)教學內容,教師可以設計一些有針對性的交際情境,讓學生利用所學來進行口語練習。通常學生在學習完相關詞匯和語言知識之后,正需要一個能適應這些語言的環(huán)境,這正是學生提高口語能力的恰當時機,既能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又能鞏固所學。
三、開展豐富的英語教學活動,強化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英語教學中,教師可多采取游戲的形式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通常在學習完一個單元之后,我們會圍繞這個單元的主題來設計一些小品或者情景短劇。這些短劇一般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表演,由各小組在教師的指導幫助下總結歸納本單元的重點詞匯、短語和句型,把它們都融合到表演中去,然后,各小組在班內匯報演出。在這個準備過程中,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歸納和總結,鞏固了所學,同時還通過小組成員的團結協(xié)作培養(yǎng)了團結意識,強化了口語交際能力。學生成為了整個課堂教學活動的主體,符合新課程改革理念的要求。
四、運用多種教學形式,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一)跟讀錄音
讓學生跟讀錄音是糾正學生英語發(fā)音的好機會。在跟讀過程中,我一般分三步進行:首先看著課文讓學生逐句輕聲跟讀;然后不看課文,直接輕聲跟讀;最后讓學生大聲跟讀。跟讀前要求學生全身心投入其中,盡量模仿錄音中的語音語調。
(二)進行集體口語練習和個別口語指導
關鍵詞:口語教學課堂教學教學反饋
1當前英語口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國英語口語教學中存在很多的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一下幾個方面:
1.1英語課堂教學以教師講解為主
現(xiàn)在的英語口語課堂教學主要是以教師的講解為主,課時設置有限,即使是涉及到英語高考的聽力課時設計也不能達到理想要求。大部分中學英語教學的方法基本帶有翻譯的特點,教學側重點是語言本身的知識的傳授,教師將內容講解完畢,就是習題的演練,學生很少有機會自由的發(fā)揮,盡情的使用英語進行交流。盡管學生花了六年的時間學習英語,記住了很多的英語單詞,學會了很多的語法知識,但仍舊是一句英語也說不出來。造成了所謂的“高分底能”和“啞巴英語”。
1.2對英語口語學習目標的認識錯誤
教師和學習者對英語學習的目標認識錯誤,我們學習英語不是為了背英語單詞,考個好的分數(shù),我們是為了能更好的運用英語進行交流,更好的實現(xiàn)個人價值而學習的英語。如果我們不能熟練的運用它來為我們將來的發(fā)展鋪路,那即使考再高的分數(shù)又有什么作用呢。很多的教師只是以高考的標準來對學生進行教學訓練,很多的學生也就以為我學習英語就是為了上個好的大學,更甚至,有些教師明白英語口語教學的重要作用,但為了應付考試,也只能按照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來進行教學。于是英語教學完全忽略了口語教學的重要性,形成了現(xiàn)在的“高分低能”和“啞巴英語”。
1.3英語口語教學忽略了語言的得體性
在什么樣的場合就要使用什么樣的語言,相同的語言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下使用就可能會有不同的意思,尤其是還有我們常說的忌諱,也許你錯誤的使用語言就會引來不必要的誤會。我們要重視文化對語言的影響,尤其是英美國家和我們國家的傳統(tǒng)習俗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例如:有人問你:“你吃飯了嗎?”在中國就是一種一般的問候,而在英美國家則是你要邀請他到你家吃飯的意思??谡Z教學中不僅要掌握語言形式,還要了解其社會功能
1.4英語口語教學忽略了非語言工具的運用
英語口語的教學現(xiàn)階段主要是以教師講解為主,是語言和語言之間的交流,而忽略了非語言工具的運用。英語教學要注意合理的利用多媒體、與內容相關的圖冊等一些非語言工具。非語言工具更加的形象和具體,能夠讓學生感覺更加的真實,而不是學習的都是一種抽象的單詞而無法記憶的感覺。尤其是對于一些時代差距較大或者生活環(huán)境差距較大的文章的學習,一定要結合非語言工具的運用,以提升學生的記憶力和學習興趣。
1.5英語口語教學中忽略了身體語言的運用
在現(xiàn)階段的英語口語教學中,往往只強調語音語調,而忽視了身體語言(姿勢,手勢,臉部表情)的重要作用。身體語言作為語言交流的重要的輔助形式,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所學的內容。尤其是英美國家是一個身體語言非常豐富的國家,在與其進行交流的過程中要充分重視其身體語言所表達的涵義,有時候身體語言反而更能表達一個人的真正意思。
1.6部分英語口語教師專業(yè)水平有限
由于師資力量教學設備的限制,絕大部分地方英語教學都是有中國老師來承擔,由于教師自身水平有限,自身英語程度不好,尤其是發(fā)音不準確,不能經常的跟學生運用英語進行交流,限制了學生英語口語的學習。
2提升英語口語教學水平的策略分析
2.1明確英語口語的教學目標
英語口語教學應強調在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基礎上,著重提高學生用英語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形成基本的跨文化交際能力,為以后的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谡Z的教學應更加重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而不單單是為了一個好的分數(shù),上個好的大學,有個好的工作。
2.2提高學生的教學參與性
現(xiàn)階段的英語口語課堂教學主要是教師的獨角戲,學生很少有機會參與。有的教師為了課程的進度,非常的討厭學生課上發(fā)言,這極大的打擊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應努力提高學生的教學參與性,給學生創(chuàng)造說話的機會。比如,教師可以通過一兩個問句來引起學生的思考和發(fā)言。也可以通過一些教學工具,來引起學生的興趣。同時課堂教學可以采取小組合作的模式,來進行教學。在小組合作中能夠讓學生盡情的發(fā)揮,使用英語進行交流和對問題進行探討。
2.3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現(xiàn)階段英語口語教學學生處以一種非常被動的局面,學習的興趣不高,可以說只是為了學習而學習。要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水平,就要提高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教師要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幫助他們形成以能力發(fā)展為目的的學習方式,鼓勵學生通過實驗、討論、合作和探究等方式,發(fā)展綜合語言技能。當學生的好奇心被激發(fā)時,就會產生內在動機,只有學生感興趣的東西,學生才會積極地開動腦筋認真思考,并以最簡捷最有效的方法去獲得最必要的知識,沒有興趣就沒有求知欲。因此,在教學中,要想方設法培養(yǎng)學生“說”的興趣。例如:每次課前五分鐘讓一位學生講他感興趣故事、新聞等,甚至可以發(fā)表他對某一件事情的看法。只要引起了他們的學習興趣,他們就會自愿的去學習。
2.4重視教師反饋
隨著社會、經濟、科技的發(fā)展需要,教師要不斷的提高自身的專業(yè)文化水平,重視教學反饋的作用。教學反饋是一種再學習的過程,主要可以通過以下幾種形式來進行:
第一,通過自我反饋,這是最簡單也是最為重要的一種學習方式。教師在課堂教學結束后,在休息時間甚至在晚上睡覺的時候都可以進行教學反饋學習,認真的考慮自己的教學方式有什么優(yōu)點和不足,今天的課堂教學有什么失誤。然后找出問題所在,并尋求解決的辦法。
第二,通過與學生的交流,詢問課堂教學中的不足。學生是課堂教學的直接接觸者,也是最有發(fā)言權的,通過與學生的交流來找出更適合的教學方式。
第三,通過與其他教師的交流,互相觀摩教學,評價教學,互相切磋,尋求最科學和最適合的教學模式。
2.5合理運用多媒體等教學工具
教師要充分利用多媒體等教學工具,拓寬學生學習渠道,改進學生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習效率。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教師應充分利用多媒體手段,探索新的教學模式,豐富教學內容和形式,促進學生課堂學習,要開發(fā)和利用廣播電視、英語報刊、圖書館等多種資源,為學生創(chuàng)造自主學習的條件。這就要求教師要適應時代的要求,熟悉多媒體等教學工具的運用,增強自己的專業(yè)知識,才能更好的進行教學。
3結論
目前,英語口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很大程度上是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是教師教學觀念落后,對英語教學目標認識不清、教學方式落后所造成的。要改變這種情況,就要加大對教師的培訓,明確英語口語教學的教學目標,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學習的參與能力,提高多媒體等教學工具的應用,提高學生對英語文化背景的認知,提高學生用英語說話能力,徹底改變現(xiàn)階段,“高分低能”、“啞巴英語”的現(xiàn)狀。超級秘書網:
參考文獻:
[1]桂詩春.談當前的外語教學[J].中國外語,2005,(1).
關鍵詞:大學生;口語能力;影響;因素;方案;對策
培養(yǎng)大學生駕馭語言的能力和發(fā)展其口語能力,已成為當今英語教學改革和實踐研究的主題。提高大學生口語能力也是當今大學英語教育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而在實際的教學中我們發(fā)現(xiàn)了很多的問題,這些問題都在阻礙著學生們口語的提高。
1影響學生口語能力的因素分析
1.1傳統(tǒng)的學習方法
相當一部分學生英語基本功不夠扎實,對口語學習不重視。長期以來部分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存在一種誤區(qū),認為只要單詞記得多,口頭運用就可以靈活自如,但事實上并非如此。很多同學通過了大學英語六級的考試但是不具備基本的口語交際能力。在傳統(tǒng)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往往是對著詞典去背誦,以求會做考卷上的題目,而大多數(shù)的題目就只是在考察學生的閱讀和語法的能力,沒有考察或者很少考察學生的口語能力,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自己也就不注重或很少意識到口語學習的重要性。有的同學在學習口語的過程中方法也很不對,只是在心里背誦,達不到理想的效果。這些諸多的因素都影響了學生口語的學習和提高。
1.2教師的素質
由于大學英語是基礎學科,很多學校往往不太重視;教師的待遇一般,難以吸引優(yōu)秀的人才;許多高校沒有賦予大學英語應有的學科地位,在課時安排,進修深造等諸多領域采取雙重甚至多重的標準。不少決策者認為大學英語備課簡單,工作輕松,教學者應該享受如此待遇。造成師資不夠還有很多其他的因素,比如工作壓力大,工作環(huán)境差,學科發(fā)展相對滯后等。這些因素都使得大學英語教師的素質偏低。這些不足主要有以下表現(xiàn):
一些教師往往偏重傳授課本知識,只滿足于灌輸和講解教材上的現(xiàn)成知識;把外語看作是一門知識課而忽視了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許多教師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只重視教法而不重視學法;此外,部分教師在讀書期間沒有受到系統(tǒng)的訓練,英語基本功不扎實,造成了高素質的英語教師匱乏。而組織好英語口語的教學,必須要一支高素質的英語教師隊伍。
1.3教材
教材的限制和影響。語用能力涉及說話人認知具體語境的能力,就目前來講,還沒有哪本教材能夠系統(tǒng)地描述話語規(guī)則,這是限制語用能力培養(yǎng)的客觀因素。但是,在教材編寫中貫徹語用原則并非不可能。考察近年來的口語教材,可以看到編寫原則中已經注入了語用因素。如:教材編寫者在設計對話練習時,往往設計幾種語境讓學生就同一語言行為進行練習,旨在提高學生對語境的敏感度,這從設計思路上看是先進的,但在語用信度和深度上,現(xiàn)行口語教材還存在較大的問題。不同層次的英語口語學習者,需要與之相配套的教材。目前市場上的教材大多數(shù)都是一個類型的,而這種類型并不適合我們學生口語的訓練。有的教材甚至只偏重學生聽力的訓練,口語練習嚴重不足。很多學生聽得懂,卻說不出,不知道如何去表達應用。所以我們必須認識到這方面存在的問題,并予以解決。
1.4文化差異
語言與文化相互依存,密不可分。語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載體和結晶;文化是語言的底蘊。人類通過語言溝通彼此的思想和感情,同時,語言也存儲了前人的勞動和生活經驗,記錄著民族的歷史,反映著民族的經濟生活,透視著民族的文化心態(tài),蘊涵著民族的思維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脫離語言的文化,也不存在脫離特定文化背景和內涵的語言。在口語教學必須注重文化滲透,提高學生的文化參別能力。從文化人類學的觀點看,“文化”有兩個意思。(1)大寫字母“C”文化,即正式文化,包括文學、歷史、哲學、政治等。(2)小寫字母“c”文化,即普通的社會習慣。在某一個國家里,某一種社會里,正式文化當然對每個人都有影響,可是最有影響的是普通文化,最難從外部觀察了解的也是普通文化,對我們學習目的語影響最大的也是這種文化。傳統(tǒng)的外語教學十分強調文化素養(yǎng),強調在學語言的同時也應學習語言國家的溫煦藝術歷史和哲學。然而,對于所學語言國家的習俗和管理卻不十分重視。由于缺乏這方面的知識,我們學生往往說話不得體。而這種不得體往往很難被英語本族人所接受,以至導致交際的失敗。
2提高學生口語能力的策略
網絡上,報刊上都教我們學習口語要模仿、背誦、復述練習,目的是訓練語音、語調,提高流利度,培養(yǎng)英語語感。同時,通過各種方式,如閱讀、做練習題,聽英語磁帶,看英語錄像和電影等,來擴大詞匯量。掌握英語的習慣表達方式,擴大知識面和訓練英語邏輯思維能力。準備會話前,要對常用的詞、短語等熟練掌握?!笆炀殹笔桥c人會話的前提,只有“熟練”了,在會話時才能流利。“熟練”的標準就是要達到不假思索的脫口而出。這些都是比較實際的幫我們找到一些訓練口語,提高我們交際能力的方法。以下是總結一些從根本上解決口語問題的幾點建議。
2.1轉變觀念,大膽創(chuàng)新,發(fā)展學生英語聽說口語能力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對外交流的日益擴大與增多,對英語人才的要求也變得更高。我們培養(yǎng)的人才要滿足社會的需要,達到能夠交際的目的,所以學生必須要具備較強的語言應用能力。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我們必須要自覺轉變觀念,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訓練他們的語言技能,發(fā)展他們的聽說能力。
2.2樹立以學生為本教學觀,幫助學生培養(yǎng)更好的學習方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知識建構的責任人,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學觀,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學習潛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他們自主學習,探索出新的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使他們更快的提高自己的語言能力,自覺建構知識,充實語料庫,掌握交流技巧,在教學中,我們要圍繞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來組織教學,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人翁精神,積極組織各種口語練習活動,配合他們進行演練,并常為他們創(chuàng)設寬松和諧的口語交際環(huán)境。
2.3重視英語學習資源的配套建設
提高學生英語聽說交際能力,離不開對學生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個長期累積,潛移默化的過程,僅靠課堂上有限的教學時間是很難達到目的的。因此,為學生提供專門的聽力教室,聽音設施,聽力材料,營造口語練習的學習環(huán)境成了我們支持和幫助學生學習的必要條件。學生只有長期堅持聽各種新聞報道和日常對話材料并勤加練習,才能夯實語言基礎,提高聽說能力,而不是靠學生手中的教材。
2.4了解英美文化,增強跨文化交際能力
語言與文化唇齒相依,語言是文化的載體,而口語則是語言的表現(xiàn)形式。要使語言說的地道得體。學生必須對英美國家的文化有較好的理解,特別是英美國家的文化背景知識。進行大量的閱讀是了解英美文化的有效途徑。英語閱讀材料應先易后難,涉及到英美社會的方方面面。教師應培養(yǎng)學生觀察和理解語言的社會語境的能力。應了解在什么場合下用什么樣的語體,了解說話人身份的高低。在語言教學時,應有意識的把語言環(huán)境和社會語境結合起來。擴大他們的知識面,提高他們跨文化交際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劉海量,于萬鎖.交際能力與口語教學[J].外語研究與外語教學,1989,(8).
[2]鄒紅英.大學英語四級后口語教學初探[J].外語界,1996,(3).
關鍵詞:新課標;口語;效果
著名的英語教學專家WM.Rivers指出:“學生的需要不單是個人的,它們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社會的壓力和政治需要?!彪S著改革開放形勢發(fā)展,中外交往日益頻繁,運用英語進行口頭交際的需求越來越迫切。因此,學生在中學畢業(yè)后,既要有扎實的語言基礎知識,又要能用英語進行初步的交際能力,新教材的出版正是適應這一需要。在使用新教材的過程中,針對新教材的特點,如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如何貫徹聽說領先的教學思想,我在實際的教學中,主要有下列一些做法:
一、創(chuàng)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教師必須創(chuàng)造良好的課堂氣氛。教無定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不拘一格,綜合學生、教材、方法及自身的特點,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教學活動,激活學生的學習熱情,強化學生的自信,培養(yǎng)學生興趣,喚醒學生潛能。教師要充分備課——備學生、備教材、備方法,要體現(xiàn)教學方法的多樣性、創(chuàng)新性。在教學中要本著用愛心、熱心、耐心、同情心,求新、求活的原則;不要因為學生講的不好而大發(fā)雷霆,要多引導,多鼓勵。教育的過程本是教師與學生之間,即生命體之間的信息交流,這信息不僅有知識的內容,更有情感的蘊意。我們經常會聽說過這樣的情況,學生由于喜歡某一位教師而努力學習他的課。這說明融洽的師生關系是調動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保證。正向心理學家羅杰斯指出的那樣:“創(chuàng)造良好的教學氣氛,是保證有效進行教學的主要條件,而這種良好的教學氣氛的創(chuàng)設又是以良好的人際關系為基礎或前提的”。
二、注重師生情感,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師生關系的好壞對學生學習情緒及學習興趣影響極大,課堂教學中必須達成師生之間的雙向理解,溝通師生情感。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面對的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人有自己的興趣、能力、氣質、性格等不同的個性特征。教師在教學中應針對學生的個別差異因材施教,充分調動他們學習的自覺性和積極性。在進行課堂練習時,我能注意從大多數(shù)學生實際出發(fā),根據(jù)難度,以適當?shù)膯栴}提問適當?shù)膶W生,使每個學生都能感受到教師對他的重視;也使他們看到自己在學習上的進步,從而增添學好外語的自信心。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培養(yǎng)學生的進取精神,仔細地處理教學中的每個問題,保證學生始終有高漲的學習熱情。在同學們進行口語訓練時,出錯是難免的。教師應該努力幫助學生克服“怕出錯”的心理。在練習過程中,我鼓勵學生積極參加練習,大膽發(fā)言。對學生因口誤而產生的錯誤采取寬容的態(tài)度,我從不輕易打斷,等講完后,再婉轉地指出。如果一出錯就糾正,就會極容易地傷害他們的自尊心和積極性。而且隨著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提高,這些錯誤大都會逐漸克服。對學生在學習上所取得的每一個進步,我都及時地加以表揚、鼓勵,使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就會促使他更加努力地去提高說的能力。
三、課文教學堅持聽說領先
1、在聽的基礎上,培養(yǎng)說的能力。
學習開口說話的關鍵首先要聽清楚,然后才能開口模仿;模仿準確了,就會有信心,也就會愿意繼續(xù)去聽、去說。再者,只有多聽,才知道英語是怎樣說的,知道重音、意群、連讀、爆破等,才會減少漢語表達的影響。我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每教新的課文時,我首先讓學生聽兩遍課文錄音。第一遍重頭至尾聽;第二遍是一段一段聽,每聽一段,就讓學生根據(jù)所聽內容,利用課后練習所提供的問題,讓學生用完整的句子來回答,這樣既訓練了聽又訓練了說。
2、課堂教學中,盡量用英語教英語。
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有利于提高學生聽力水平,有利于向學生提供大量說英語的示范,激發(fā)學生說的欲望。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盡可能地用英語組織教學,假如學生聽不懂,我就借助其他一些實物,圖片,簡筆畫來幫助學生理解。實在難以理解的,我情愿用中文翻譯一遍,但也必須堅持用英文講解,目的就是給學生增添一個鍛煉聽的機會。沒有足夠聽的實踐是不會開口說的。
3、重視朗讀、背誦、復述。
新的課文教完以后,我要求學生背誦全部或部分。基礎較差的學生,要求熟讀課文。我認為朗讀、背誦是訓練學生說的能力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它既有利于正確、熟練地掌握語音。鞏固牢記詞匯、句型等大量語言材料,也有利于培養(yǎng)語感,達到熟練運用語言。另外,在背誦的基礎上,可以讓學生復述課文。復述課文可采用多種方法:例如(1)提供一些關鍵詞,讓學生復述。(2)運用一些問答題,讓學生先回答,然后連句成篇。(3)也可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自由復述。
課堂教學是進行聽說訓練的重要途徑,但是要使學生真正開口,單靠課堂上四十五分鐘是不行的。因此,進行課外聽說訓練是必不可少的。我的做法是:
1、讓學生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可利用錄音機、電視機來促進學生的聽說訓練,讓學生跟著錄音機聽音、模仿;現(xiàn)在電視上英語欄目較多,可讓學生在自己合適的時候收看。
2、組織英語第二課堂。在課后,把學生組織起來,就課上、課外一些感興趣的話題用英語進行討論。排演一些短劇、講故事等。這些活動既培養(yǎng)了他們說的能力,也激發(fā)了他們學英語的興趣。
3、平時,我還要求同學們之間試著用英語交流,鍛煉說的能力。
總之,筆者認為口語教學應是學生積極參與,運用英語來實現(xiàn)目標、達成愿望、體驗成功、感受快樂的有意義的交際活動過程。要想改變口語的教學現(xiàn)狀,必須從變革舊的教學方法、建立新的教學策略入手,努力為學生創(chuàng)設活動情境,誘發(fā)學生的好奇心,鼓勵學生大膽嘗試,豐富學生的想象力,大力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教師在課堂上要活潑、風趣、幽默,用自己的言行去影響、感染學生,自始至終吸引著學生。簡明扼要的引入,語法教學的情景化,對話的交際化,要使學生在一種愉快、輕松的環(huán)境下學習。但同時為了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yǎng)他們的語言能力,教師應努力為學生創(chuàng)設參與課堂語言交際活動的機會,組織豐富多彩的適合學生語言水平和年齡特點的英語口語練習活動,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中心,在教學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多鼓勵,少批評,讓學生開口、坦誠地表達自己,從而從各方面刺激,鼓勵學生開口說英語,使口語課堂活躍起來,最終達到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的目標。
參考文獻:
1.李庭薌,英語教學法
1.CBI教學模式
CBI教學模式(內容依托教學法)其核心理念是將語言教學構建于某個學科或某個主題之上,在進行語言訓練的同時將學科或專業(yè)知識有機融合(Mohan,1986;袁平華、俞理明,2008)。在語言教學中,如果讓學生感覺到語言是思考和獲得新知識和信息的手段和工具,而不是單純的詞句和固定搭配的話,語言學習的效果會更好。CBI教學模式的積極意義在于語言的技能訓練和意義的學習相統(tǒng)一,通過對語言的學習,能激發(fā)學生主動思考,學習新知,有利于學生把聽、說、讀、寫四種語言技能自然地融合在一起(Stryker&Leaver,1997)。自上世紀90年代中期引入中國后,CBI教學模式逐漸融入國內外語教學環(huán)境,在主題式、保護式和輔助式等三種原始模式基礎上不斷按完善發(fā)展,已逐漸為越來越多的外語教師所接受。國內外大量的實證研究也證明了CBI教學模式的獨特優(yōu)勢。目前多媒體、網絡等教學技術和手段被越來越廣泛的使用在外語教學中,而CBI主題依托教學模式因其操作簡單,對學生語言水平要求相對較低,同時又能與現(xiàn)代教育技術手段緊密結合,受到很多CBI教學者的青睞。在CBI主題依托模式的語言教學中,學生圍繞著事先設定的,和學科或專業(yè)相關的主題,進行思考、學習、展示,最終以語言訓練的形式呈現(xiàn)。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在最大程度上被激發(fā),而教師也達到了語言教學的目的。
2.思辨能力研究
對于思辨能力(criticalthinkingskills)的定義,長期以來國內外學術界一直存在著多種界定。在國際教育領域,影響力較大的應是“德爾斐”項目組在《德爾斐報告》中提出的包含認知技能和情感傾向兩個維度的雙維結構批判性思維能力模型(Facione,1990)、Anderson,Krathwohl&Bloom(2001)的六層能力模型以及Paul&Elder(2005)三元結構模型能力模型(即思維元素、標準和智力特征)。其中《德爾斐報告》的重要意義在于促使人們認識到了好奇心、自信、誠實等性格和情感因素在思辨能力形成和發(fā)展過程中的積極作用;在Anderson,Krathwohl&Bloom能力模型中,創(chuàng)造能力成為思辨的最高層級,顯示出思辨與創(chuàng)新能力之間的關系;而在Paul&Elder三元結構模型能力模型中,創(chuàng)造性的提出了智力標準的10個要素,綜合以上各類思辨能力模型,可以歸納出思辨能力的內涵主要有這樣三點:第一,任何形式的思辨行為都包含認知技能和情感兩個維度,兩者互為作用,密不可分;第二,思辨能力有一定的質量標準,具有思辨能力的人應有足夠的個人意愿來進行深層次的思考,完成思辨行為的整個過程;第三思辨能力是創(chuàng)造力的基礎,當認知技能、情感素質等發(fā)展到一定水平,會為形成創(chuàng)新能力打下基礎。對于國內大學生尤其是外語專業(yè)學生,學術界普遍的聲音是整體上思辨能力較弱,甚至是“缺席”狀態(tài)(黃源深,2010;文秋芳等,2006)。導致這種現(xiàn)狀的有多方面原因,既有受傳統(tǒng)文化、觀念、思維方式影響的因素,也跟外語專業(yè)本身課程設置和學習方式有一定的關系。不過近幾年來,思辨能力的培養(yǎng)已經日益受到高等教育界的重視,在外語專業(yè)方面,文秋芳等(2010)對我國外語類大學生思辨能力客觀性量具構建進行了探索,而在將英語教學和思辨能力的培養(yǎng)的結合方面,也有著很多成功的先例:例如“英語寫作”(李莉文,2011)、“英語辯論”(林巖,2012)、“英語演講”(任文,2013)等;商務英語專業(yè)典型的CBI課程“國際貿易實務”也被用來嘗試培養(yǎng)學生思辨能力(楊德祥、趙永平,2011)。在過往的研究案例中,尚未有針對高職英語專業(yè)學生的將依托CBI教學模式的口語教學和學生思辨能力培養(yǎng)相結合的具體教學設計。因此,本文將根據(jù)廣東某高職院校商務英語專業(yè)二年級學生的實際教學案例來就上述教學和測評模式做一個歸納和探討。
二、融入思辨能力培養(yǎng)的商務英語口語CBI教學與評測模式
1.教學設計
該教學設計以16個教學周為一個周期,每周2課時,4個課時完成一個主題的教學,一個周期完成八個主題的訓練。在整個教學周期開始之前根據(jù)商務英語口語教學安排和學生學習意愿選取了8個主題作為教學內容。每兩周完成一個主題的學習和訓練。根據(jù)CBI主題教學模式的基本原則,結合高職學生的學習特點,將Stoller&Graber(1997)提出的“6-T”教學法應用到各個單元的教學中。具體設計如下:以theme(主題)貫穿每個單元的設置和教學訓練,所有教學活動都圍繞這一主題進行;以text(課文)作為學習素材和信息來源,既包括視聽資源,也包括每單元開始前下發(fā)給學生的以商務文化和背景知識為主的閱讀資料;以topic(話題)為手段進行基于內容之上的思考、表達和討論;以thread(線索)為指引梳理和話題相關的資料,將其有機、緊密地串聯(lián),從而實現(xiàn)話題的完整性;以task(任務)為目標和驅動,來鞏固和反思學習效果;以合適的transition(過渡)手段來對同一主題下的不同話題進行自然的轉換,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以上六個要素在CBI主題教學中緊密聯(lián)系,又各自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使得整個CBI口語教學結構完整,思路清晰,為完成思辨能力的訓練打下基礎。下面以學生較為感興趣的Marketing單元為例,來具體介紹單元教學的設計。首先,圍繞Marketing這個主題,根據(jù)教材、相關聽說資源和擴展資料的內容,確定下幾個與主題密切聯(lián)系的重要概念,例如targetcustomer、advertisingcampaign等,所有聽說活動的安排按照主題的需要,圍繞著重要幾個概念展開話題。參照BEC中級口語考試的題型和模式,考慮到學生的實際英語表達水平,為每個主題設計的任務為minipresentation。每個單元任務共分兩輪完成。在Marketing單元可以安排這樣兩道題作為單元任務:每個問題預設了兩個論點作為第一輪任務的“規(guī)定動作”,學生能夠必須要就這兩個論點進行論述,在此基礎上可以自己再增加論點,數(shù)量不限。在每個主題單元全部4個課時結束前,給學生15分鐘時間,按2人一組完成第一輪任務?,F(xiàn)場給題,兩個問題任選其一,5分鐘準備,一個學生完成論述后,另一名學生必須根據(jù)前者的內容提出至少一個問題,而論述者必須給予回答,然后再互換角色。根據(jù)需要,聽說類課程被安排在語音室進行,這樣每一位學生的論述和提問會被現(xiàn)場錄音,學生可以在課后下載、保存,以便反復回聽。每一個學生要在單元結束后完成一份自評表和一份互評表。這樣第一輪任務才算全部完成。第二輪任務內容與第一輪一樣,同樣是這兩個問題,取消了提問環(huán)節(jié),論點在內容上沒有強制要求,數(shù)量上則要求必須達到3個或以上。時間上安排在下一個主題單元教學開始前5分鐘,同樣是在語音室完成,進行錄音,由教師進行打分。到這里為止,一個主題單元的課堂教學和訓練全部完成。整個教學設計體現(xiàn)了CBI主題教學模式的完整性,話題明確,線索清晰,任務扣題。同時又體現(xiàn)出兩個比較明顯的特征:第一點在于同一個任務共分兩輪完成;第二為了讓學生的興奮感保持在一個相對一致和較高的狀態(tài),兩輪任務全部在教學現(xiàn)場進行。這樣的一個教學設計目的實際是與其評測設計密切相關的,下一節(jié)將對此進行詳細描述。
2.評測設計
每一個主題單元的任務都會有一個由三個部分構成的最終得分,分別是:自我評估分值(20%),同伴評估分值(20%)和教師評估分值(60%)。因為課程本身是以培養(yǎng)思辨能力為導向的,因而對學生口語水平的一個總體評價標準借鑒了文秋芳教授等“思辨能力模型”(2009)中對于思辨能力的五個標準,即清晰性(觀點清楚)、相關性(切題、層次分明)、邏輯性(例證充分、合乎邏輯、條理清楚)、深刻性(深度和廣度)、靈活性(多視角思考)。類似minipresentation這樣的口語論述,雖然在表達時間上要求不高,但卻是一個完整的、高強度的思維活動。在明確任務之后,首先要將課堂上有關問題和論點的資料進行快速整理和篩選,從中選擇自己需要的信息;因為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論點,因此表達的過程就是一個體現(xiàn)思維層次性、條理化的過程,同時也幫助學生學會多角度思考。提問環(huán)節(jié)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邏輯性和靈活性,一個出色的問題需要提問者具有很強的理解、質疑和分析能力,同時也讓論述者有機會從新的角度審視自己的論述。第二輪的任務完成實際是一個自我反思、質疑、完善的過程,從培養(yǎng)學生的思辨能力角度出發(fā),這個環(huán)節(jié)其實是整個教學設計中最關鍵的一步。“我們并非通過體驗來學習,而是通過對體驗的反思來學習”(Dowey,1933)。借鑒了李莉文博士在英語專業(yè)寫作評測模式中的設計(2011),在進行第二輪任務之前,每一位學生都需要先完成兩份評估。同伴評估表全部是描述性和開放性的問題,要完成這份評估表,需要學生認真傾聽同伴的論述,仔細甄別、分析、思考,最后形成自己的判斷和評估,這對于學生思辨能力有極大的提升。而自我評估表全部由封閉式問題構成,重點是在讓學生對自己的語言形式進行完善和糾正,借助自我反思的形式提升語言訓練的效果。學生要同時在論述者和傾聽者兩種角色間轉換,只有保持一定的好奇心、開放性和自信心才能完成任務。基于CBI主題教學模式設計的課程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連續(xù)八個不同主題單元任務的完成,讓學生不斷進行換位思考,溝通技巧、責任感、堅韌性等也會隨之得到發(fā)展,繼而使得學生的自我調控能力(元思辨能力)得以提升。
3.效果反饋
以上教學和評測模式經過16個教學周的實踐,從教學反饋的幾個數(shù)據(jù)來看還是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效果。以兩份評估表和第二輪任務的完成情況作為數(shù)據(jù)來源,經統(tǒng)計,學生的論點完成度(1個論點有2-3句完整的論述支撐,完成度即為1)從1.1上升到了2.4;論述平均時長從46秒上升到了1分32秒;學生提問的個數(shù)從0.4個上升到了1.2個;回答問題的滿意率從33%上升到了75%;正確使用連接詞的人數(shù)比例從47%增加到了95%。這些數(shù)據(jù)反映出學生在英語表達方面比課程開始之前有了明顯的進步。在全部八個主題教學結束之后所做的訪談中,學生普遍反映課程的學習使他們比以前更喜歡深入思考問題和提出問題,同時能夠習慣別人對于自己的觀點提出不同意見,而在面對質疑時,也會更加自信和從容。
三、結語
(1)語言環(huán)境的桎梏。第一,我國絕大多數(shù)學生從嬰幼時期所接觸的都是純漢語環(huán)境,對他們的語言學習方式、認知方式和思維模式都產生了根深蒂固的影響。第二,我國學生大多是在中學時期開始學習英語的,而學習的最終目的也是為了應對考試,這種應試教育對他們的英語能力的形成產生不利的影響。第三,很多大學開設的口語課程課時比較少,而學生們在課外用英語交流的時間也是比較少的,這種封閉的第二語言教學環(huán)境對學生英語技能的發(fā)展極為不利。
(2)大班授課的缺陷。近十多年來,大學的招生規(guī)模逐漸擴大,甚至翻了兩三倍,而教師隊伍建設和其它教學設施建設都未能及時跟上,這就造成了班級人數(shù)的擴大,以及很多課程不得不合班上課,也就是大班授課。大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提高必須進行反復的練習與實踐,而這種大班授課并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也難以讓學生在課堂中體驗純正的英語口語,并參與口語實踐,這將直接影響大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發(fā)展。
(3)訓練模式的影響。大學英語口語教學需要教師的精心設計和組織,否則課堂教學要么就是松散無序,要么就是單調乏味。傳統(tǒng)英語課堂雖然有少量的口語訓練,但是這種訓練只突出單純的模仿與復述,難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的積極性。在傳統(tǒng)英語教學的影響下,每個班級的人數(shù)都遠遠超過教師的課堂可控能力,這使得口語訓練只能滿足少量學生的訓練需求。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推廣,部分高校英語教師意識到口語教學的重要性,開始提高口語教學效率,但由于教師缺乏對口語教學進行整體指導與規(guī)劃,以致于口語教學現(xiàn)場普遍存在雜亂無序的現(xiàn)象。因此,即使教師開辟了第二課堂,布置了課外練習任務,但是教師在宏觀把握、學生監(jiān)管上存在較大問題,以致于課堂教學只是學生消磨時間的場所而已。
(4)英語口語課堂環(huán)境和氣氛比較緊張。英語口語課堂應該是輕松愉悅的,緊張的課堂氣氛和環(huán)境會讓學生感到畏懼,而不敢開口說英語。對英語基礎不扎實的學生而言,當眾開口說英語往往會對其產生比較大的壓力,這將直接影響其英語思維的發(fā)展和表達能力的提高。對英語口語產生恐懼的學生不愿意當眾說英語,長此以往,學生形成了畏難情緒,英語表達越來越困難,這不僅不利于英語教學效率的提高,也不能適應經濟改革與社會發(fā)展的需要。
(5)教學方法存在的問題。實踐證明,語言學習需要以接觸大量的英語材料為基礎,并運用材料參與實踐。在我國,大部分教師在英語課堂中仍然采用漢語教學,對學生的英語輸入極少,這種做法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英語思維,也不利于學生口語能力的提高。受傳統(tǒng)教學思維的影響,英語課堂教學也主要采用教師講、學生聽的填鴨模式,不重視對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提高,以致于英語教學也主要集中于學生的英語聽話能力與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上,從而忽視了對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培養(yǎng)。另外,高校普遍采用終結式評價模式,重視對學生學習結果的評價,忽視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對英語口語能力的重視程度不夠,對學生如何提高英語口語能力、采用何種手段攻克自身英語口語不足都缺乏研究,以致于學生仍然用漢語思維學習英語口語,所以,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總是得不到顯著的提高。
二、交互式教學法的簡介
它指出,語言教學應該以學生為中心,在真實自然的環(huán)境中給學生提供可接受的、有意義的語言材料,從而促使學生進行有意義的學習。在吸取其他語言教學法的經驗和優(yōu)勢的基礎上,交互式教學法提出圍繞語言功能的相關任務而展開教學,將教師教學與學生的學習結合起來,通過指導學生自我提問、總結、澄清、預言等步驟來監(jiān)管學生的學習,從而促使教師的教不斷與學生的學融合起來。
三、交互式教學法對解決英語口語教學問題的幫助
要做到這一點,需要教師的積極參與,必須以學生為中心,在整個英語專業(yè)形成一個日常交流使用英語的大圈子,在每個班、每個寢室及每個小組形成一個個小圈子。交互式教學法的核心就是要教師以學生為中心,積極參與,充分調動每一個學生用英語交流的激情。愛因斯坦曾經說過“熱情是最好的老師”。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之間會形成相互督促、相互激勵、相互學習和相互幫助的關系。在這樣的語言環(huán)境中,學生會潛移默化地養(yǎng)成用英語來交流,用英語來思考的習慣,逐漸淡化母語對英語學習的影響。對于大學英語口語教師來說,解決這個問題尤其重要。因為,目前很多高校的英語專業(yè)一個班有三、四十人,多的有五、六十人,甚至更多。面對這么多學生,教師如果仍然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效果可想而知會是多么糟糕。這時交互式教學法就能很大程度上緩解這個問題。首先,要“化整為零”,根據(jù)具體情況把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或團隊,這樣就把大班授課變成了教師與學生團隊、團隊與團隊之間的互動。充分利用了英語口語課堂靈活機動的特點,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每一個學生參與的時間,提高了英語學習的效率,效果也要好很多。
四、結束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