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3-03-27 16:42:02
序言:寫作是分享個人見解和探索未知領域的橋梁,我們?yōu)槟x了8篇的英語閱讀教學論文樣本,期待這些樣本能夠為您提供豐富的參考和啟發(fā),請盡情閱讀。
語言測試作為一種實現教學目標和評價教學質量的手段必然會對外語教學產生某種影響,這就是休斯所說的反拔效應。至于反拔效應的定義,不同的學者有不同的觀點,休斯對反拔的定義為“測試對教學的影響”。并且他認為反拔效應可能是積極的或消極的。肖哈密將反拔效應定義為“外部語言測試是影響和驅動學校教育中外語學習和作用”。麥克納馬拉認為反拔效應是測試對教學的影響,他相信測試在決定學生生活機遇,影響教師和學生名譽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不管在定義反拔效應上存在多少差異,但廣大學者都有一個共識,即反拔效應是測試對學校教學的影響,而這種影響既是積極的也是消極的。許多學者都對決定反拔效應性質的因素感興趣,在何種程度上測試能直接導致教學的變化?還有其他哪些因素會影響反拔效應的性質。一項測試的測試內容的測試方法與教學目的出現分歧,極可能它將產生有害的反撥作用。巴克曼指出“積極反拔效應將會在測試過程中反映出課堂中所教授的能力和技能是產生作用的”。這意味著測試效度越高,其產生的積極反拔效度越大。但受教學系統(tǒng)中其他因素的影響,一個不好的測試也可能產生積極的反拔效度,而一個好的測試也有可能產生消極的反拔作用。因此也可以說任何一個測試無論好壞,如果它能刺激學生的學習動機,促進教師的教學活動,我們就可以說這項測試產生積極的反拔效度。但測試質量并不是決定反拔作用性質的唯一決定性因素,測試的能力和權威促使政策制定者將它作為控制教育體系,課程和新的教學方法的有效工具。任何測試都可能在某一情況下產生有益作用。同時一項擁有更高質量的測試一旦被不當運用,也會產生不利后果。
二、目前高考英語測試的概況
全日制普通高中英語教學大綱(編寫的教學大綱)與高等院校教學改革,在吸收了其他國家的教學觀點之后都要關注閱讀的重要性,同時提出要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能力。同時,它強調對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閱讀是理解和吸收文本信息的方式。教學大綱也把要求讓學生逐漸獲得獨立的閱讀能力作為最主要的教學目標之一。因此,高校的教學任務就在于教會學生理解他們在英語課本中學到了什么,同時教會他們怎樣應用恰當的學習策略來開展學習活動。高考英語不僅注重英語能力的測試,同時注意平衡考試的語言文化背景知識與其他常識。每年的高考英語閱讀測試中都會出現一些生詞。閱讀測試所需要的閱讀速度為每分鐘50到70字,速度要求越來越快,閱讀測試問題的類型由以下題型構成:理解文章主旨,理解具體信息,猜測文章中陌生詞匯或短語的意思,判斷和推測,理解文章結構,理解作者的目的和態(tài)度,理解文章中的文化信息。從閱讀上講,高考英語閱讀測試考察了許多考生的閱讀技巧,包括利用詞匯,短語和結構理解短篇文章快速瀏覽,推測作者意圖等能力。目前,高考英語閱讀測試大多采用多項選擇的方式。盡管多選測試的測試效應無法得到保證,但試題是客觀的,高效且可信賴的。在有限的時間內,考生能完成更多的課題,研究范圍更廣闊,這能保證測試信度的提高。但這種多選題考察模式也有明顯的缺陷,比如猜測因素無法排除,誘導答案設計困難等等。閱讀明顯是考試的一項內在心理活動,考試不會在閱讀中表現其內在的活動,因此我們無法通過觀察來評價考生的真實閱讀水平。高考英語閱讀究竟對英語教學產生了怎樣的反撥效應呢?大多數高中英語教師認為高考對高中英語教學有決定性影響。高考對高中英語教學有積極反撥作用,或者說其產生的積極反撥作用要遠大于消極反撥作用。高考英語測試閱讀理解部分的文章布局合理,體裁豐富,主題廣泛而實際。高考英語閱讀測試能夠并且及大地反映學生的實際閱讀水平。高考英語科學的議題原則、高信度和效度,給予了學生一個激發(fā)潛力的平臺,并讓他們在這里發(fā)揮出他們本應該做到的最好的水平。因此教師應該根據高考英語閱讀的指導不斷調整其教學方向。只有這樣,學生的英語成績和語言運用能力都會得到提高。
三、高考英語閱讀測試對高中英語教學的影響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對醫(yī)學專業(yè)英語教學中加強探究式閱讀教學法的應用思路有了一定的認識,但是由于醫(yī)學專業(yè)的英語教學與普通的英語教學存在一定的區(qū)別,所以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應切實做好以下工作,才能取得良好的應用效果。
1.1精心選材
在選取學習材料時,確保所選的學習才能不僅要滿足教學大綱中的相顧炎需要,還要緊密結合醫(yī)學專業(yè)學生的英語詞匯量,并致力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升,才能更好地確保其應用成效的提升。以醫(yī)學專業(yè)英語教學中常見的各種臨床疾病為例,其不僅具有較強的普遍性,而且所涉及的英語詞匯較多且常見,尤其是內容通俗易懂,能有效的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學習興趣,并在圖文并茂的多媒體課件的輔助下,就能使得學生基本上掌握所學的內容,即便沒有掌握的內容,也能在課后通過努力而掌握。如果是采用涉及理論的相關內容,這不僅對學生而言較為生疏,而且具有較大的詞匯量,這就需要學生耗費大量的時間去學習和掌握,而且所取得的學習效果也難以得到有效的保障,久而久之就會導致其失去學習的興趣?;诖耍鳛榻處煈谌粘=虒W中盡可能的在臨床常見病探究教學中穿插一定的理論內容,就能在潛移默化中使得學生掌握有關內容。
1.2創(chuàng)造機會
在學生進行探究性閱讀時盡可能地給學生提供發(fā)現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學習機會,當學生在面對未知的知識時,作為教師應加強對其的引導,尤其是學生在質疑之后,應引導其通過查詢和論證進行釋疑解惑,并在整個過程中采取獨立、合作以及討論三者之間相互結合的方式進行學習,才能使其更加快速而又主動地發(fā)現和解決問題,并及時的進行學習成果的溝通和交流,通過交流實現互相啟發(fā)和融通以及吸收,進而在促進自身提高的同時促進學生整體性的提升。
1.3加強引導
就探究性的閱讀教學來看,其主要是以發(fā)現問題為前提,并采取多種方式進行求證,從而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和實驗以及思考和分析得到解決問題的過程,整個過程都是學生在進行自我求知,而且學生還能在這一過程中總結出與自身學習相符的學習方法。所以作為教師而言,在應用探究式閱讀教學法時,應對自身在課堂中的角色進行精準定位,一般而言,教師只是在整個課堂教學活動中扮演著設計和管理的角色,而學生是整個探究活動的合作者以及被鼓勵的對象,從而使其更好地分析和解答問題,從而在學習過程中引導學生總結出符合自身學習和發(fā)展的學習方式方法,強化學生的自學能力。
2結語
作為一線的英語教師,筆者發(fā)現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存在以下問題。
1.學生的閱讀速度很慢,閱讀的能力很弱,閱讀策略不清晰。
2.學習的動機不足,多數情況下把老師講述的知識點全部記錄下來。
3.多數英語教師以講述知識點為教學目標,課堂教學活動很少。
出現以上這些問題,其部分原因如下:
1.學生方面:很多學生以“要我學”的心態(tài)進行每天的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忽略了英語學習方法的運用,英語學習處于盲目的狀態(tài)。
2.教師方面:人教版英語課本對于基礎知識較差的學生而言,知識內容很多,迫于考試的壓力,以知識點講解為主,忽略了閱讀方法的指導。
二、什么是元認知策略
元認知策略是一種典型的學習策略,指學生對自己整個學習過程的有效監(jiān)視及控制的策略。元認知策略可分為計劃策略、監(jiān)控策略、調節(jié)策略三類。元認知策略是對本來自己的認知策略的再認知。具體而言就是學習者自己明白在學習的過程中自己哪方面的知識薄弱,在學習的過程中采取怎樣的學習策略較好,如何去改正自己的行為等。隨著素質教育的發(fā)展,人們越來越關注學習者的自學活動,自醒和反思,學習效率的提高,這無疑會使用到認知策略尤其是元認知策略。如果學生在每節(jié)課之前都能夠制定一個策略,那么學習就會有章可循。元認知策略指導下的學習活動是一種自覺的學習行為。
三、元認知策略在教學中的應用
現以人教版八年級上冊unit7Willpeoplehaverobots?的閱讀部分Doyouthinkyouwillhaveyourownrobot?為例,說明元認知策略在教學中的應用。本篇閱讀文章是關于機器人的文章,涵蓋了機器人的外形、機器人能做什么、機器人是否會像人類那樣生活以及未來的機器人會是怎樣的。談論機器人是學生很感興趣的話題,在教師的引導下促使學生運用元認知策略高效學習。
策略一:計劃策略。學生在學習本篇文章之前要預計多長時間能夠完全理解文章,本篇文章的學習目標是什么,瀏覽閱讀材料之前需要哪些知識儲備,英語中常用的閱讀策略有哪些?閱讀中遇到了困難怎么辦?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怎么辦?在學習的過程中采取哪些行之有效學習方式?
策略二:監(jiān)控策略。在進行閱讀的時候監(jiān)視自己的閱讀時間,保持注意力集中。根據需要調節(jié)閱讀的速度,在本篇文章中三、四段較長,需放慢閱讀速度。Scientistsarenowtryingtomakerobotslooklikehumansanddothesamethingsaswedo.這句話較長,需要放慢速度細讀。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要學會猜測詞語的意義,例如學生們學過possible,遇到impossible不妨猜測詞義。還如,ScientistJamesWhitethinksthatrobotswillneverbeabletowakeupandknowwheretheyare.也許有些學生覺得這個句子不好理解,可以重讀這些較難的句子。
策略三:調節(jié)策略。在閱讀篇章后需要完成相應的練習,就要根據題目的不同進行策略調節(jié)。例如,用文章中相應的詞填空,直接定位到相關的句子即可。如果要選出概括文章大意的一句話,就要進行速讀文章。學生遇到困難時可以進行同桌討論、小組討論或者向老師請教,當遇到不懂的單詞或短語查字典。當完成閱讀任務時評價自己在本次學習活動中的表現,以及今后改正和進步的方向。
四、實施元認知策略時存在的問題
1.學生自學時注意力易分散。也會受到同桌學習活動的干擾。
2.遇到困難輕易放棄和失去信心。遇到看不懂的的內容,就會停下來,張望其他同學是否完成,直接抄寫上。
3.部分學生在進行閱讀時,策略單一,有時也把握不住重點。經常導致練習任務完不成,產生挫敗感。
五、對教學的啟示
1.教師課堂講解要詳略得當。我們在平時進行課堂教學設計時會涉及到本堂課的重點和難點,對于這樣的知識要進行更加精心的設計,做到突破和鞏固。
2.注重學習方法的傳授。閱讀前讓學生知道并運用略讀、默讀、跳讀、掃讀、猜讀、精讀等方法技巧,提高閱讀的效率。
3.在教學中滲透英語文化背景知識。中西方文化的差異表現在很多方面。這需要日積月累的了解,理解閱讀背景會促進閱讀順利進行,產生學習的成就感。
關鍵詞:報刊閱讀小組合作新課程理念英語教學
閱讀是人們獲取信息的一種重要途徑,也是人類社會文化交流的一種重要形式。提高中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是中學英語教學的一個主要目標和要求。也是大面積提高中學英語教學質量的關鍵。但由于邊遠地區(qū)的教育教學設備落后,報刊閱讀就顯得尤為重要了,英語報刊閱讀作為一種新型的英語教學方式引入課堂,必將豐富教學資源,拓寬學習和運用英語的渠道,擴大詞匯量,豐富語言知識,提高語言的運用能力及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自學英語能力,同時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和動機,增強學習英語的成就感,并在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之間架起一座橋梁。從而提高邊遠地區(qū)初中英語教學質量,以實現英語教學的最優(yōu)化。
一、在英語教學中報刊閱讀的重要性
英語在過去一直是中國開放政策的重要媒介之一,其重要性是人所共知的。報刊英文清新,簡練、妙趣橫生,緊跟時代,富有感染力。隨著科技的飛速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新詞語源源不斷地出現。而新詞語的最廣泛、最直接的表現途徑就是報刊媒體。因此報刊英文豐富多彩,具有很強的實用性.閱讀英語報刊是接觸現代英語脈搏的一條捷徑。這是傳統(tǒng)教科書所望塵莫及的。語言學習主要是一個實踐的過程,對于英語學習者來說,不閱讀英文報刊很難提高英文水平。閱讀英文報刊不僅有助于擴大詞匯,增強語感,領會詞匯的內涵,而且是學習和掌握現代英語的最實用、最簡潔、最有效的途徑之一。另外,學生通過閱讀英語報刊可以了解英美社會和世界的現狀,了解當今世界各個方面的新事物和新動態(tài)。隨著英語報刊在我們身邊的普及,閱讀英語報刊無疑等于多了一雙了解世界的慧眼。
二、在英語教學中進行報刊閱讀的必要性
閱讀能力是英語四會能力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能力之一,也是初中英語教學中極為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從閱讀中學生不僅能獲得大量的信息和新的知識,還能提高認知水平,增強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為英語的運用打下堅實的基礎。所以有必要在英語教學中進行報刊閱讀教學。牛津版的英語教材在深圳的各中小學逐漸普及,在教學過程中已經深深地感受到牛津英語的特色,新課程標準要求初中學生應增加了詞匯量;擴大了閱讀材料的范圍;提高了閱讀能力;拓展了獲取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由此可見,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除了發(fā)揮教材的核心作用外,如何有效地開發(fā)利用其他課程資源是新課程標準得以實施的重要課題之一。英語教學課外延伸首先應以教材為基礎,以報刊閱讀的形式進行課外拓展,與牛津教材課文有關的各種信息,而且往往是和教材同步進行的。豐富的材料意味著可延伸的面是極其廣泛的。然而一個明智的教師是不會能延伸的都去延伸,貪多必雜,而收效甚微。所以在實踐中,我往往針對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學習需要確定延伸的角度和方向。從點到面,從狹小走向廣闊,從無知走向多識,這樣一步一個腳印,日積月累,學生的綜合能力必定能得到很大的提高。根據所教學生的水平,采用報刊的信息量適中,語言鮮活,實用性強且價廉物美的特點豐富教育資源,如能將其富有時代氣息的真實性材料與教材主題巧妙地結合起來,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優(yōu)化英語課堂教學。
三、在英語教學中要激發(fā)學生的報刊閱讀興趣
興趣是指一個人力求認識世界、渴望獲得知識和不斷探求真理的一種認識傾向與情緒狀態(tài)[1]。一個人一旦有了這種心理傾向,他就會主動、積極、執(zhí)著地去探索,使學習獲得明顯的成效。學習的興趣是內在動機在學習上的體現,興趣能使學生的個性積極化,能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情感,使學生保持良好的心境,增強克服困難的勇氣,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質,頑強的毅力和堅強的自信心??梢姡诮虒W中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是極為必要的,特別是在“導入”這個環(huán)節(jié)。在導入新課時,新穎巧妙的導語會收到“一石激起千重浪”的效果,會極大的調動學生思維與探究的興趣,使學生的思維處于敏銳開放的接受狀態(tài)。我們可以用與學生生活密切聯系的問題做導語,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而報刊恰恰為他們提供了這樣的信息。選擇內容貼近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的報刊,很容易激發(fā)他們強烈參與的欲望,使其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例如,在講“Let’scelebrate!”的第一課時,就可以先請學生在《英語輔導報》中找有關festival的內容,上課時,先找學生盡可能英語復述梗概,其他同學可以就復述提問題。這樣就會在上課之初就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四、在英語報刊閱讀教學中要加強小組合作
英語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也受到教師的青睞,小組合作學習的成功是基于小組合作成員的共同努力,必須發(fā)揮每個小組成員的最大潛力,它講求的是整體目標達成的同時實現個人目標。同時小組合作成員是一個學習的共同體,這個鏈條上任何一環(huán)出現問題都不能有效實現小組合作學習的目標。所以在英語教學中加強小組合作有助于學生的共同提高,選用泛讀的文章要真實而有意義,要求學生按興趣分小組進行閱讀。學生可以在組內先對讀的內容進行討論、交流,也可以利用各種途徑如圖書館等,對文章內容所涉及的背景、文化、人物等進行查詢,搜集有關信息。在隨后的報刊閱讀課上,以興趣小組為單位,互相交流閱讀內容,發(fā)表觀點和看法。通過報刊閱讀,學生們鍛煉了自己搜索信息、自主學習的能力。同時,通過開展小組的合作性學習,能使學生主動參與教學而形成多邊的交流,形成開放、民主、活躍的課堂氣氛,在分工、協作的活動中,學生能夠確立起敢于負責的意識和精神。這種學習方式不是教師刻意的傳授知識,而是讓學生在主動參與中培養(yǎng)獨立自主、主動探索、勇于面對困難的精神。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強化了學生對自己學習的責任感,和對自己同伴學習進展情況的關心。共同分擔任務和在各組之間的交流大大提高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使之體會到學習的挑戰(zhàn)性和成功感,并能提高學生個人的自信心、人際關系、社交能力、時間控制和組織管理能力等。例如,在講“WelcometotheunitandListening”時,就可以先讓學生在報紙上收集有關時間表達的方法,然后在課堂上讓他們通過小組合作自行解決這個問題。
五、合理利用課本閱讀資源,提高學生閱讀能力。
英語閱讀教學在復現、鞏固舊詞,學習新詞匯,擴大詞匯量,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鍛煉思維,提高閱讀興趣,培養(yǎng)學生分析、判斷能力,對發(fā)展個性,磨勵意志,陶冶情操,提高人文素養(yǎng)等都起著重要作用。英語教材在編排上,每個單元都安排了適當的有一定代表意義的閱讀材料,針對學生已有的閱讀水平,教師應有目的、有針對性地合理運用已有的課本閱讀教學資源組織好閱讀教學,在教學中探索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六、在英語教學中要延伸課外進行自主閱讀
充分利用好報刊,僅僅依靠一周一課時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把課內閱讀延伸到課外,鼓勵學生自主閱讀。只有當報刊閱讀真正成為學生拓展知識視野和自主發(fā)展的需要時,才能激發(fā)和保持學生英語閱讀的興趣和積極性。使得報刊成為伴隨其成長的良師益友。促進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總之,報刊廣泛的題材可以滿足學生多樣化的閱讀需求和興趣愛好,因而可以較大程度地激發(fā)和調動學生的讀報興趣,以報刊為基礎的活動和任務可以給學生提供具有實際意義的有價值的語言訓練,促進聽說讀寫技能的發(fā)展,同時報刊輔助教學在教室和世界之間搭建橋梁,能幫助學生認識和了解世界,優(yōu)化英語課堂教學。從而使我國邊遠地區(qū)的初中英語教學有一個質的飛躍。
參考文獻:
1、徐琴琴王京:《初中英語教學中開展合作互動學習的探索》,《考試周刊》,2007年03期
2、何廣鏗:《英語教學法基礎》,暨南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3、周建軍:《論英語教學中的積極情感互動》,碩士論文,2006年
4、李貌:《初中英語教師素質調查報告》,中小學外語教學,2005年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 5918( 2015) 08- 0143 - 02
doi:10. 3969/j.issn.1671- 5918. 2015. 08- 068
[本刊網址]http://hbxb.net
外國文學教學在改革開放后獲得了再次的蘇醒,英國文學等外國文學研究更是蓬勃發(fā)展。我們看到新一代的英國文學研究領域的人才隊伍正不斷壯大,但在發(fā)展過程中依然存在一些問題。
一、英國文學教學的成就
首先是大學英語語言文學的本科和碩士專業(yè)增多,這些學科擁有自己的專業(yè)課程,很多的師范學校以及綜合型大學也將英語語言文學作為重點學科和必選選修學科;其次國家的自考規(guī)模不斷壯大,這也為英語文學專業(yè)的人才提供了學習的機會。如果刨除引進的英文教材,英文原版的教材有《英國文學史》、《英國文學簡史》等,作品選讀部分主要有《英國文學作品選讀》、《英國文學選讀》等,而詩歌方面的教材則選用了《英國詩選》、顧子欣的對照版本《英文詩三百首》以及《英詩教程》等優(yōu)秀教材。在小說方面有上海外國語學院編輯的《英國短篇小說集》、《英國短篇小說選》等,散文方面涉及到吳井榮先生的《當代英文散文選讀》、《現代英文散文讀寫教程》,此外在戲劇方面還有《英國戲劇選讀》,何其莘和程雪猛兩個版本的都值得學習
英國文學作品的翻譯和發(fā)行都出現了欣欣向榮的局面。不僅有國內著名的學者進行翻譯還有外研社和譯林出版社等知名出版社進行引進古典英國文學作品。與此同時,我國對英國文學的研究也十分積極,主要著作有《中國比較文學》、《外國文學研究》、《當代外國文學》、《外國文學》、《世界文學》等,值得關注的是曾經只刊登語言研究類的《外語研究》、《外語教學》、《外語學刊》以及《山東外語教學》、《西安外國語學院學報》等報刊也逐步出現外文作品和相關研究方向的文章。
二、英國文學教學的不足
(一)方法論――兩層皮
首先從方法論的角度來看,并不完全匹配。中文專業(yè)的學者通常單一通過翻譯來解讀英國文學的神韻和風采,因而造成了一個現象就是不精通英文乃至不懂英文的人群很難理解英國文學經典名著的內涵。
而對于外語專業(yè)的學生,眾多的分支將文學方向的研究擠壓的可憐。學生更多的被分配去進行翻譯研究、語言學等領域,這就造成文學研究不斷被縮小范疇。同時結合當今的時代背景,過度的消費主義和金錢觀念讓很多人不再愿意花費時間和精力去讀書,若是讀也是挑選一些簡單的作品,不需要進行較多的思考和品讀,因而現在讀經典作品的人群正逐漸萎縮。
外國文學以及比較文學,兩者誰更具有研究的實際價值是學術領域一直爭執(zhí)的問題之一,一直以來也沒有確定的答案?;谖膶W本質,研究的學者必需要對原著進行閱讀分析。作為外文學者,有一個短時間內無法提升的不足,即對國學的粗淺認知。而我們的中文學者,只能讀譯作、隔靴搔癢的現象,其實也是相當尷尬的。在解放之前沒有外語專業(yè),統(tǒng)稱為外文專業(yè),當時而言,文學史所有教學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以及中西連貫成一家的觀念也促使了一大批大師人才。放眼現在,英國文學被劃分為三大陣營,外國文學抑或世界文學抑或比較文學。中外學者互相看輕,甚至沒有任何交集和接觸,這就造成了一種我國研究外國文學很怪異的局面。其實研究領域的多元化并沒有任何的錯誤,如果說有問題,那問題一定是“失去了本心”。如果最根本的東西偏離了軌道,那如何形成正確的結果。
個人認為應該加強中外學者的交流與聯系。中文學者多讀英文原著、外文學者對國學進行學習。只有通過這種途徑,長期學習互通有無,才能讓中外學者的言論和著作更具現實意義和邏輯參考價值。
(二)經典名著閱讀現狀較差
學生湊者群體是閱讀的主體也是出現問題最多、最鮮明的群體。一些學生進行外文經典名著的閱讀,只是為了應付四級、六級還有種種紛繁復雜的英文考試;一部分學生是出于對外文的好奇,想要演唱英文歌曲、想要獲取最新的國際新聞,但是往往新聞的性質都屬娛樂居多;還有一部分學生只能閱讀翻譯的版本,如果翻譯較精準有深意就能獲取一些營養(yǎng),如果翻譯得比較低端,那么自己的閱讀水平無形中被拉低了也是渾然不知的。最后還有一小部分癡迷于英文原著的閱讀,關注于文本的真實含義,但是畢竟只有極少數。
再來說一下閱讀英文名著的數量和質量,經過統(tǒng)計,很多本科學生的外文閱讀量不足十本,閱讀的質量也是參差不齊,很少有學生能夠靜下心來通讀一部名著,更多的是進行選讀。同時我們發(fā)現,學校在課程的設置上也沒有將英美文學放在相對重視的層面,課時不足、教材質量一般都是實際教學中容易出現的問題。
三、經典文學作品在英國文學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經典文學作品是優(yōu)質文學作品的融合??梢哉f其代表著一個民族智慧的潔凈、精神依賴發(fā)展的方向。通過閱讀經典作品可以近距離感受那個民族的血液、脈搏,可以了解那個民族的精神本質。譬如若想了解我國盛世風采就不得不讀李白杜甫、柳宗元;若想一探先秦文學,就不能不讀《詩三百》。提及英國文學,英國文學中的莎士比亞足以讓英國文壇散發(fā)熠熠光芒,如果沒有閱讀過莎士比亞的著作就無法了解英國的民族精神和文化積淀。文學語言是語言中的精華,經典文學作品是文學中的佼佼者,所以想要得到優(yōu)質的語言理解力和語言能力一定不能脫離經典名著的閱讀。如果長期對經典文學作品進行仔細地閱讀和研究,在語言、哲學、美學等多方面都會有提升,整個人的素質和修養(yǎng)都會升華。經典作品是集智慧之大成,可以向本民族和非本民族的人通過對其的閱讀更加了解這個國度、這個民族獨有的精神內涵。
可能會有一些學者質疑,如果大力推薦英國經典名著的閱讀是否會沖擊我國的文學構架,讓新一代接觸英國文學作品乃至世界文學作品是否會讓我國的古典文學、傳統(tǒng)作品受到擠壓。針對這個問題我是這樣理解的,對于文化我們要秉著“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態(tài)度,同樣對待經典文學作品,我們也要這樣取舍。我們可以將對其的閱讀和理解作為提升個人修養(yǎng)和審美意識的有效途徑,同時能夠感知不同優(yōu)秀作品的魅力也是一種精神的享受;再擴寬到民族的層面,通過閱讀一個國家的文學作品可以更好地了解這個國度,無論是優(yōu)越性還是不足,都會讓我們辯證的對待。發(fā)現優(yōu)秀的部分,譬如莎士比亞作品中常常滲透出的人文情懷讓我們感知英國也是一個文化與人文并重的國度,而面對文學作品中一些負面情緒的蔓延,我們發(fā)現可以進行自身的預防,所以學習他國文學作品不會讓我們遺失本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精華、不會擱淺自己的名著經典,而會更加理性的去理解、去接納,學習和深化。
教和學彼此支撐、相輔相成。指引學生對英國經典文學作品進行閱讀,感受文學的經典文學的魅力,我們的教師也需要對相關作品有一定的了解。大學的教師肩負很重的教學擔子,既要能很好地傳遞知識,又要將一些有營養(yǎng)的新知識推薦給學生,那么新的學習內容怎樣獲得呢?對于這個問題,我的答案是通過不間斷的閱讀和研究,不斷提升、不斷更新。不管是教師還是學生要想獲得能力的提升,想要在教學的高度之上獲得更多的進步、發(fā)現一定要閱讀名著,閱讀經典名著。
四、對策
從教學的角度出發(fā),可以從兩方面著手,首先是努力提升閱讀群體的整體英文能力??梢月撓狄恍┟襟w進行視頻教學提升閱讀群體的英文理解能力,還可以定期進行專家賞析,引領大眾解讀;二是多引導學生進行經典名著的閱讀??梢栽诮逃n程中將閱讀名著作為一個量化定性的指標,輔之閱讀經典外文作品的課程。
針對學者和英國文學研究組織,應該對一些經典名著進行重新閱讀和精讀細讀。對于一些刊物進行發(fā)表和議題的時候,可以鼓勵學者對一些經典名著進行深入的探討和研究。定期舉辦專欄邀請相關領域的學者專家對閱讀經典英國文學名著的重要性和現實教育意義進行探索。
對于經典的閱讀和研究還要從培養(yǎng)學習態(tài)度方面做起,閱讀經典作品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一個積累和形成自覺性的過程。只有擁有對知識孜孜不倦的學習研究精神、忍受寂寞的堅定信念還有對文學真正的熱愛,只有這樣才能最終獲得精神領域的收獲。
關鍵詞:問題教學法;英語閱讀教學;自主;創(chuàng)新思維
問題教學法,就是以問題為載體貫穿教學過程,使學生在設問和釋疑的過程中萌生自主學習的動機和欲望,進而逐漸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并在實踐中不斷優(yōu)化自主學習的方法,提高自主學習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在具體的英語閱讀教學中,通過創(chuàng)設情景,善導問題,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過程中,努力地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探尋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那么,如何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實施問題教學法呢?
一、在預習中運用問題教學法
英語閱讀課程是自習性較強的學科,預習得法,對于學生的自學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用問題教學法來預習學習內容,主要有兩種方法:
1、指導性預習,這種方法用于篇幅長,難以理解的文章。劉乃銀主編的《英語泛讀教程》(以下簡稱《教程》)中的閱讀文章新穎而有趣,且篇幅較長,閱讀量明顯加大,課文長度從第一冊1200個詞增加到第四冊2000多個詞,在課堂有限的時間完成閱讀任務是非常困難的。因此在課前,教師根據教學大綱和教學目標的要求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精心設計3-5道引悟性的預習問題,用以指導學生明確開展該單元內容學習的主要思路。例如:《教程》第四冊第一單元課文一GeniusandtheCraftsman,在上這課書前,教師設計以下幾個預習問題來引導學生閱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的基本內容和結構,為進一步理解課文打好基礎:
(1)Whydoesthewriterthinkitnecessarytothecreativefunction?
(2)Howisastoryconceived?
(3)Whatistheprincipleofastory’slife?
(4)Whatarethefunctionsofthecraftsman?
(5).What’stherelationbetweengeniusandcraftsmanship?
(6).Howtounderstandthesaying“Practicemakesperfect.”?
2、自主性預習。自主性預習是指不設計具體的問題,由學生自己通過自主預習,認真理解課文中出現的生詞,新詞,對文中的優(yōu)美語句,重要語段,進行適當記錄和摘抄,通過其它書籍或網上查閱初步了解作者作品,文章的背景;以及對篇章結構,思想感情,表達方式,寫作特點等多方面的內容,進行思考和領悟,用筆記本記下預習中的收獲,把對預習內容的疑惑,自己整理成問題,以便在課堂上提問老師和同學,通過大家的討論,探究,共同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
二、在閱讀課堂教學中運用問題教學法
問題教學法是以問題為中心來展開教學活動,整個課堂教學以問題激起學生閱讀的興趣,以問題開啟學生的思維,是一種開放式的教學。學生閱讀文章后,總會對文章的某些方面有所感受,或者對文章的內容、作者的觀點做出自己的評判,或者對文章的一些事實和內容進行補充。針對那些內涵豐富、有真知灼見、給人以啟迪和聯想的文章展開討論,最能觸發(fā)學生的精神世界,使閱讀達到高層境界。因此,在閱讀課堂教學中運用問題教學法主要是課堂交流、討論問題。
教師首先指導學生交流預習的收獲,以此了解和檢查學生預習的效果。可以啟導提問幾個學生,讓他們主動講述怎樣進行預習,通過預習自學,獲得了哪些新的知識,新的發(fā)現,新的認識,新的感受和樂趣等。學生的講述交流是根據他們的學習實際情況而談的,是開放的,不預設的。學生可以談到課文的思想內容,寫作特色,語段分析,字詞辨析與運用等。教師通過學生的講述,可以大致了解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也可以把全班分為若干個小組進行交流討論,在討論中學生把在預習中遇到的疑問,困難和問題提出來,互相討論,在小組討論中,鼓勵每個小組成員都參與討論活動,各抒己見,學生之間互問互答,對于在本小組解決不了的問題,可以跨組討論,也可以師生之間,合作探究。在這個課堂討論交流中,使學生發(fā)揮了學習的主動性、自主性,主動地提出問題,主動地思考問題,主動去發(fā)現、去探索,自覺成為學習的主人。這樣不僅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和創(chuàng)新思維,還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自學探索能力、發(fā)展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
三、拓寬閱讀、深化問題
創(chuàng)造積極輕松、活潑高效的學習氛圍,鼓勵學生大膽探索、自由爭論,培養(yǎng)學生的挑戰(zhàn)意識、懷疑精神和發(fā)散思維,最終解決問題,把課堂教學逐步引向深入學習、思考與研究。學完一個單元,教師應該指導學生回顧反思本單元的學習內容,對本節(jié)課或本教學內容進行概括性的簡要總結,歸納所學內容的知識要點和能力要求,培養(yǎng)學生的概括、歸納、總結、提高的能力。接著由本單元內容延伸、聯帶,設計更深層的問題引導學生進入課外的廣泛閱讀。鼓勵學生多讀書,積極感悟作品,讓學生在讀書中發(fā)現自己、發(fā)現社會、發(fā)展自我,使學生通過課外的大量閱讀,增加他們的知識,擴大他們的視野。例如:《教程》第四冊第三單元課文SevenWaystoBeatShyness.學完這篇文章后,教師可以利用問題引導學生歸納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作者為害羞者提供的克服害羞的方法,問題如下:
(1)Whatisthemainideaofthearticle?
(2) Howmanykindsofshynessmentionedinthearticle?Whatarethey?
(3)Whichofsevenwaysisthemostworkabletoyou?
(4)Doyouthinkfemalesareshyerthanmales?
(5)Whatphysicalsymptomsthatashypersonwillshowwhenhe/shespeaksinpublic?
然后鼓勵學生課后作進一步的相關閱讀,探尋更多的方法來克服害羞,并列出一些書目供學生參考和閱讀。這些書是:
PhilipZimbardo,Shyness:WhatItIs,WhattoDoAboutItChristopherMcCullough,AlwaysatEase:OvercomingAnxietyandShynessinEverySituationJonathanCheek,ConqueringShyness:APersonalizedApproachArthurWassmer,MakingContact:AGuidetoOvercomingShynessJonathanBerent,BeyondShyness:HowtoConquerSocialAnxieties
教師希望學生通過課外閱讀,能找到更多更好的克服害羞的方法幫助自己或幫助別人,最后,教師提出新的問題供學生課后討論:
Ifyouareashyperson,howwillyoudo?Doyouhaveanyothersuggestiononhowtoovercomeshyness?
問題教學法的教學過程是開放的,發(fā)展的,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學生與閱讀內容之間,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合作,交流對形成學生的知識建構,促進其全面發(fā)展發(fā)揮重要的作用。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實施問題教學法,問題成為貫穿英語閱讀教學全過程的一根主線,是教學的靈魂和精髓,而不是如平常一般教學中僅僅是教學的一根線索,一個引入點,或者僅僅是作為教學的輔的手段或形式。問題教學法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運用,可以說是教師教學方式的轉變與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有機的結合,打破長期以來受灌輸式教學影響而形成的惰性實踐、線性思維,引導學生通過自學獲取知識、發(fā)現問題,通過課堂啟發(fā)學生、交流討論、整合知識、解決問題,使師生雙方真正成為學習與研究的主人。
參考文獻:
〔1〕蔡梓權,《新課程新成果精粹》,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
學生對閱讀存在心理障礙,對自己沒有信心的根源就在于詞匯量匱乏、語法不牢固。試想,如果學生詞匯量豐富,語法掌握牢固,那么閱讀文章時就會流利快速,能夠讀懂讀通。但是如果詞匯量小,語法也不會,那么閱讀時就會障礙重重,讀不通、讀不懂、讀不透,自然就會認為閱讀難,就會從心理上排斥,而逐漸對閱讀失去信心。由此可見,要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讓學生對閱讀重拾信心,關鍵就在于豐富學生的詞匯量,牢固掌握語法,激起學生學習的激情,讓學生快樂閱讀。而詞匯的豐富與語法的掌握并不是短期就可以見成效的,而是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滲透于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之中。詞匯與語法的學習不能只是簡單枯燥而機械地分析、講解與記憶,而是要結合具體的句子來展開,以情景會話的形式來讓學生在對話中掌握基本的詞匯與語法。如學習“Howmuchisit/arethey?Itis/Theyare…”時,教師可以用現代信息技術來向學生直觀而形象地展現購物場景,通過售貨員與顧客之間的對話來呈現相關的句型與所要學習的單詞,讓學生認真觀看,在此基礎上再讓學生兩兩一組來展開情景對話。這樣學生不是孤立而機械地學習詞匯與語法,而是與具體的句子、真實的場景結合起來。這樣的教學氛圍更活躍,更能激起學生參與的主動性與積極性。更為重要的是,將詞匯與語匯的學習置于生動的句子與真實的場景之中,更加利于學生的理解與運用。這樣學生在閱讀時就可以英語思維來展開,能幫助學生克服閱讀障礙,重拾閱讀的信心與勇氣。
二、優(yōu)化閱讀教學結構,利用有限的教學資源
閱讀教學主要包括三個環(huán)節(jié):讀前活動(pre-reading),讀中活動(while-reading),讀后活動(post-reading)。教師要清楚每個環(huán)節(jié)的目的,確定不同的教學方法,以優(yōu)化閱讀教學結構,讓教學更加貼近學生,貼近文本,從而達到有效利用有限的課堂教學資源的目的,讓學生在課堂上真正有所收獲。
(一)讀前活動(pre-reading)
即新課的導入環(huán)節(jié),此環(huán)節(jié)的主要目的在于激發(fā)學生閱讀的主觀意愿,調動學生參與閱讀的主體性與主動性。為此我們要避免單刀直入的教學,而是要為學生設計新穎而巧妙的導入,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將學生帶入閱讀的最佳狀態(tài)。如利用圖片、電子白板等的直觀導入,圍繞學生所熟悉或感興趣內容的談話導入,貼近學生現實生活的生活導入。
(二)讀中活動(while-reading)
教學的主體部分。第一次閱讀,讓學生了解文章的大意,教師可以通過相應的問題來引導學生理清文章思路,獲取詳細的篇章信息,了解生疏的詞匯、短語、結構等。第二次閱讀,教師要提出細節(jié)性問題,引導學生展開認真的閱讀與思考,進行充分的交流與討論,以讓學生深刻理解。此部分應以學生自主閱讀與探究為主,輔以教師的啟發(fā)性提問與誘導,讓學生在閱讀中了解文章信息。
(三)讀后活動(post-reading)
此階段側重于語言形式的掌握、文章結構的分析以及文章意圖層次的理解,對于學生的閱讀來說是一次飛躍與提升。教師可以利用比較、圖表等形式來展現文章結構,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的脈絡。然后根據文章內容來設計豐富的活動,如復述課文、角色扮演等,來加深學生的理解,在實踐中提高學生的理解水平與運用能力。
三、增加語言實踐量,延伸初中英語閱讀空間
課堂閱讀時間與素材有限,這并不能滿足學生日益增長的閱讀需求,我們要在立足課內,搞好課內閱讀教學的同時,將閱讀的空間延伸到課外,堅持“課內學方法,課外求發(fā)展”的教學理念,增大學生的閱讀輸入,讓學生展開豐富的閱讀實踐,在閱讀中來開闊學生視野,豐富學生見聞,這樣學生才能更好地進行運用性輸出,靈活運用,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與口語水平。
(一)精心選材
課外閱讀材料豐富,但并不是所有的材料都適合初中生閱讀。我們要根據初中生的興趣愛好與初中英語基礎、認知水平來選擇內容豐富、思想健康、難易相當的閱讀材料,如《中學生輔導報》《二十一世紀報》和《英語漫畫》等。這樣才能滿足學生的初中英語學習需求,讓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得到潛移默化的思想教育,這樣學生才能讀得輕松、讀得愉悅、讀有所獲,才能在不斷的閱讀中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增強學生有效閱讀的信心。
(二)分層閱讀
教學要向全體,就是重視學生間的差異,將學生視為具有鮮明個性的學習群體,這樣才能促進實現學生個體富有個性化的發(fā)展和全體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在教學中我根據好中差不同層次的不同學習需求來布置不同的閱讀材料,設計不同的閱讀目標,如差生側重于詞匯量小、難度低的簡單文章;優(yōu)生側重于詞匯量大、有一定難度的文章;中等生介于兩者之間。這樣的分層閱讀更能滿足學生的不同閱讀需求,讓學生基于自身基礎能夠順利完成。
(三)定期檢查
一、引言
二、當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模式形成與發(fā)展的簡析
(一)提問式(問答式)閱讀教學模式
為了改變以教師為中心,突出學生主體作用和體現外語交際教學思想,教師在閱讀教學中用提問形式代替了單純的講授。通過設問、解答、幫助、指導等多元教學行為的綜合利用,促使課堂教學信息由單向活動,即教師向學生傳授,變成了師生之間的雙向交流。作為學習的主體,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機會也會增多,從而改變了教師一言堂的局面。
閱讀教學的提問自然涉及到問題的設計。由于我們教師更多注意到的是提問的量與面,因此在教學上引發(fā)一些負面的作用。如:
1.控制性教學活動過多教師針對文章提出一連串問題,弄得學生忙于應付(回答),缺乏思考空間。
2.提問的角度把握不當許多問題屬是非題。這種低層次的語言操練活動使得學生對閱讀文章里的語言認識與理解只能停留在表層上。
3.綜合性思維訓練不足問答式教學貫穿全過程,有時只能在幾個學生的范圍中進行活動,大部分學生都處于被動接受狀態(tài),缺乏誘發(fā)學生進行綜合性思維活動的內容。這樣,就無法為多數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語言實踐經驗積累與發(fā)展的過程。
(二)對話式閱讀教學模式
對話式閱讀教學,是問答式教學的改革和發(fā)展,它是基于問答式閱讀教學模式基礎之上的一種啟發(fā)式閱讀交際教學。在這種閱讀教學理念的指導下,課堂教學就比較注重教學情景的設計與學生的參與,教學活動從師生的雙向交流轉向師生間、學生間的多向互問互答。教師較為自然地融入學生之中,并與他們建立起對話式伙伴關系。教師在設計教學步驟,如閱讀話題的導入、教學環(huán)節(jié)的過渡和語言點學習等等時,常從學生的角度入手設計教學情景。通過聲情并茂的呈現、設問、引導、啟發(fā)、對話、交流等多項有效教學行為的交替運用,使學生有一定的時間去感受與思考文章的內容以及語言等方面的問題。有時多維性問題的提出也會引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然而,經過一年多的課堂教學的現場觀察、凋研與思考,筆者發(fā)現對話式教學模式在目前閱讀教學中運用時出現以下幾個問題:
1.重形式輕內容教師過于注重情景的設計,往往一堂課中幾個教學事件的情景設計互不關聯,或脫離教學內容與話題主線。
2.問題代替活動,回答代替互動由于教師急切盼望更多的學生參與教學活動,原本設想的一種語言交流就變成了應答,如:(1)反映在提問上,力求一堂課不重復叫某一學生,而盡可能讓更多的學生得到發(fā)言的機會;(2)對話設計通常從教學情景出發(fā),有時會遠離或超越學生的生活實際,使得學生無話可說;(3)由于學生的認知水平不一,若教學演示與鋪墊不夠,相互問答很有可能會流于形式,問題代替了活動,回答代替了互動。
3.閱讀邏輯與思辨能力發(fā)展的問題依照閱讀課程的教學目的和特點,通過閱讀活動學生既要了解文章的大意,把握作者的寫作意圖及篇章布局、結構,又要掌握新的語言現象、文法結構,并達到初步運用的程度。若單純采用對話式教學模式很難達到閱讀課程的教學目的。因為教師注重創(chuàng)設便于口頭對話的交際教學情景而忽視了情景的主題性、連貫性和梯度性;忽視了“交互性語言教學”(英國,里韋爾斯,1997)的多維性:在閱讀中讀者與讀物的交互,交互式寫作,交互式視聽,圖文、實物的信息傳遞與教師表述和學生理解、表達的相互關系,人際合作等方面的交互特征等。所以對話式閱讀教學活動僅停留在某個層面上,難以解決學生閱讀邏輯與思辨能力發(fā)展的問題。
(三)討論式閱讀教學模式的實踐
濟南大學張為民在《談“討論式教學模式”》中對“討論式教學”的概念表述如下:“討論式教學模式是有別于課堂討論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它在模式展開涉及的不同緯度上具有特殊規(guī)定性。這種模式由教師備課、布置討論、組織討論、討論總結四個前后緊密聯系的環(huán)節(jié)組成,在其具體實施過程中必須堅持實事求是、知識與能力并重、課上與課下并重、面向全體與照顧重點相統(tǒng)一和恰當性原則?!?/p>
去年上半年,溫州樂清中學已經把這種模式應用到高中英語閱讀課堂教學中,我們認為這種嘗試很有意義。最初筆者到該校聽一節(jié)討論式閱讀教學的研究課(課題是高一下23單元第91課THERESCUEOFABUSIMBEL),并因此引發(fā)了以下幾個方面的思考:1.聽、說、讀、寫的權重與課型的關系;2.問答式與討論式活動形式設計的差別;3.活動類型與問題設計層次的關系;4.語言實踐與閱讀教學目標的關系;5.語言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與語言能力形成的關系;6.討論式閱讀教學模式與閱讀題材、體裁的關系。
下半年在市高中英語閱讀活動教學研討會上展示了一節(jié)討論式閱讀教學課和一節(jié)閱讀活動教學模式研究課。此次討論式閱讀教學課還是由樂清中學那位教師設計并執(zhí)教。課題是"WhoMovedMyCheese?"AsummaryversionofthestorybyDianaWieland.教師改編了此文章,課堂教學程序大致如下:情景導入—設問—閱讀—疏通、理解—深層問題—討論、擴展—結合實際再討論—總結—布置口頭和筆頭作業(yè)、加強語言實踐??傮w來說,這種閱讀題材與體裁比較適合討論式教學模式。然而即使閱讀材料適宜,在應用該模式時還會出現一些問題。這可能是受目前高中英語課程、教材、教師綜合素質以及外語學科教學特性等諸多方面的因素所限制。若要真正落實討論式教學模式的精神,教師在備課前需做大量的工作,如:1.選擇或改編既適合于討論、學生又感興趣、有教育意義的題材;2.學生必須有這方面的經驗(直接或間接);3.最好課前(提前幾周更佳)布置有關討論任務,以便使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去收集材料,因為這直接影響討論的效果與質量;4.討論話題時所用的語言應盡量控制在學生語言能力所及的范圍(對此教師應當有預測),否則,就會又成了教師的“一言堂”。
由此可見,討論式教學模式有觀念新、思維活、語用強等許多優(yōu)點,比較適用于高中閱讀教學?;谝陨蠋追N模式的探討和實踐,近兩年我們開始研究并嘗試構建任務型閱讀活動教學模式。
三、任務型閱讀活動教學模式構建的主要依據
高中英語任務型閱讀活動課堂教學是博眾家教法之長,同時吸收了最新的第二語言教學理念,以R·M·加涅等所著的《教學設計原理》為理論依據,以閱讀課堂學習任務為基礎的一種新型綜合活動教學模式。加涅認為,教只是為了幫助學生的學習。教學若從幫助(facilitate)學習的角度出發(fā),必然把我們的關注點集中到學習者預期學習結果達成的活動過程。
加德納把學習結果分成五類:言語信息、智慧技能、認知策略、動作技能和態(tài)度。我們常用的知識概念實際上是加涅講的言語信息,也就是信息加工心理學中的陳述性知識。加涅認為技能可以分為三類:一類是智慧技能,即運用概念和規(guī)律對外辦事的能力;另一類是認知策略,即一種特殊的智慧技能;第三類為動作技能,身體和肌肉協調的能力。信息加工心理學則用程序性知識來解釋這三類技能。這些技能都是概念和規(guī)則對人的行為控制。任務型閱讀活動教學模式就是依據加德納的學習結果理論來分析學習任務,即在確立教學目標時,我們主要考慮的問題是“學生學完后將會做什么”而不是“學生要學什么”。在教學步驟設計時至少體現兩種目標:1.本課題“學習結束時應達到的目標”——“終點目標”;2.“本課題學習過程中必須達到的目標”——“使能目標”。與此同時,用“自上而下”的閱讀教學理念來思考與決定哪些“使能目標”是達到終點目標的前提條件。
任務型閱讀活動教學模式在教學步驟設計中充分體現并融合了現代第二語言教學的各種先進思想。強調了語言的交互性(InteractiveLanguageTeaching)、語言交際學習的任務性(theTask-orientedCommunicativeApproach)和語言教學的反思性(ReflectiveTeachinginSecondLanguageClassrooms)。教學設計的目的在于幫助個體的學習。正因為“學”有許多有序的階段,“教”才有這些階段。如果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行滿足了某些階段的要求,則在這個階段教師就可以不出現。任務型閱讀活動教學模式中的教材處理、教學內容重組和教學事件排序等都應用了以上教學理念與教學設計原理,并據此導出相應的閱讀活動教學過程和方法,教學媒體的選擇與運用。
四、任務型閱讀活動課堂教學模式的主要框架
任務型閱讀活動課堂教學模式是在觀察學生在課內參與各種學習活動表現并對其分類的基礎上,逐步演變而成的一種既靈活、操作性又較強的閱讀教學模式。該模式注重學生在學習任務完成的過程中所進行的各項閱讀活動,同時,學生的層次性活動過程也是學生達到學習目標的過程。該模式主要框架表述如下:任務型閱讀活動多元教學目標的權衡課堂閱讀活動任務的設計閱讀活動層次與學習任務的有機組合任務型閱讀活動課堂教學的評估與反思。
(一)任務型閱讀活動多元教學目標的權衡
1.教學分析
首先,依照加德納“教學設計原理”的教學思想來澄清閱讀教材所處單元的總體教學目標及做好目標遷移的準備工作,從宏觀上劃分、增減、重組教學內容。如:SEFC1AUnit12Lesson46ENGLISHONTHEAIR是有關英語廣播的話題,生詞極少,語法在初中就接觸過(動詞不定式作主語),而且又是47課的教學內容。因此本課的教學總目標及目標遷移工作可以這樣認定:(1)通過學習本課讓學生了解"ENGLISHONTHEAIR"更廣泛的含義。即:英語節(jié)目的播出不僅局限于Radio,因此要增加相關話題的閱讀材料;(2)借助各項活動訓練閱讀技巧,習得相關閱讀策略;(3)通過課內信息的輸入、記憶、加工及有效輸出,使學生獲得一定的語言知識與能力,然后利用目標遷移原則設計一項真實性任務在課堂教學最后環(huán)節(jié)或課后完成。
2.任務型閱讀活動目標的確立
確立主要學習目標,劃定教學活動的主線。比如,以"ENGLISHONTHEAIR"的話題為主線,擬定下列“終點性活動目標”:
(1)GetSs(studtens)togainsomeinformationaboutBBCEnglishandCCTVEnglishprogramsthroughreadingtasksdesignedbytheteacher;
(2)EnableSstointroducesomeEnglishprogramsbroadcastedontheradioorTV;
(3)Learncertainreadingstrategiesthroughvariousreadingactivities;
(4)Fulfillarealtaskashomework:"WriteapassagetointroduceourschoolEnglishBroadcastingStation"withChineseinstructionsprovided.
支持“終點
性活動目標”—“使能目標”:
(1)Memorizesomeinformationthroughpairworkandproducetheresultintheformofreporting;
(2)Makeupadialogueaccordingtothesituation;
(3)Guessthemeaningofsomespecificwordsinthesupplementaryreading(suchas"AroundChina")basedonthelanguagecontext;
(4)ExpresstheirownideasandpreferenceofEnglishprogramsthroughdiscussion(groupwork).Thisstageinvolvescooperating,mind-working,languageprocessingandpreparingfortherealtaskfulfilling.
(二)課堂閱讀活動任務的設計
1.學習任務的選擇
閱讀活動任務的設計基于閱讀活動目標的確立。針對本節(jié)課的“終點性活動的目標”,分析其相關的“使能目標”,陵得學習任務的目標與閱讀活動的目標一致,并據此導出相應的學習任務,即學習任務的選擇。我們在進行學習任務選擇時必須分析構成學習任務的主要因素。DavidNunan認為學習任務主要由以下三個方面組成:(1)Goals——各個具體學習任務的目標;(2)Input——構成學習任務內容的輸入材料;(3)Activities——基于這些材料而設計的各項活動。學習任務的選擇首先會涉及到“任務目標”和“材料輸入”這兩個方面?,F以SEFCBook2A,Unit4,Lesson15ChinaDaily為例,選擇以下學習任務:
(1)Lead-inTask:
Goal①:GetSstorecalltheresourceswhichnews(especiallyEnglishnews)isusuallyobtainedfrom.
Input:WatchandlistentotheselectedpartofnewsfromTVprograms.ShowSssomeEnglishnewspapers.
(2)While-readingTask:
Goal②:GetSstogainmoreinformationaboutChinaDaily.
Input:LetSsreadthetextofLesson15ChinaDaily.
(3)Post-readingTask:
Goal③:Fastreadingtechniqueandword-guessingskill;efficientapplicationofdictionaryandindependentlearningstrategies.
Input:Selectanother3piecesofnewsfromChinaDailyassupplementa
ryreading.
(4)Language-applicationTask:
Goal④:GetSstoconsolidatewhattheyhavelearnedinthisperiod;producewrittenEnglish.
Input:Aschoolnewspaper“今日平中”inChinese.
2.學習任務難度的確定
在選擇學習任務時須考慮構成任務的第三個主要因素:Activities(基于這些材料而設計的各項活動)。然而要設計活動首先就得對選定的任務進行分析、定級。DavidNunan認為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考慮:(1)輸入材料的因素。閱讀文章的編排、文章的題材、體裁等都會直接影響材料的難度。如:2002年4月我市高三英語閱讀活動教學公開課中的閱讀材料"AdvancesinComputerTechnology"選編于“中學生英語閱讀新視野”,由于該文章的語言編排、文章長度、話題等方面都超過了學生的現有水平,我們在盡量保持材料真實性的情況下,對文章的長度、語言進行改編,從而有效地控制了難度。(2)學習者的因素。學習者的背景知識、圖式、態(tài)度等因素。又如:學生對Computer的發(fā)展歷史知識背景等比較缺乏,為了幫助學生了解這方面的情況又不增加Input任務的難度,我們通過網絡搜索,展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Computer圖片,以交談形式讓學生獲取兩個方面的背景知識:Computer應用的領域及發(fā)展進程。(3)活動因素。由于強調材料的真實性,通常使用簡化活動的要求或形式來控制任務的難度。例如:Lesson15ChinaDailyLead-inTask的Input中有twopiecesofnewsbroadcasting,語速較快,學生很難一下子把握住新聞的要點。我們通過問題的設計來降低視聽活動的要求(DoyoustillrememberwhathappenedintheUSAonSeptemberlth?October7thisalsoagreatdaytousChinese.)從而使學生在視聽兩條新聞前把注意力集中到下列這些關鍵詞上:TheFirstNews:September11thNewYork''''sWorldTradeCenterwasslammedintobyterrorists.TheSecondNews:October7ChinesesoccerteambeatOmanby1:0andreachedtheWorldCupfinals.這樣,就確保了Lead-inTask活動的有效性。
(三)閱讀活動層次與學習任務的有機組合
如何通過活動的設計使得學習任務順利完成,我們還得分析完成任務過程中各項活動的層次性、多樣性和連貫性等方面的問題。
·層次性(即循序漸進,先易后難):理解性活動控制性活動半控制性活動交互性活動。
·多樣性:(1)活動組織形式(individuals—pairs—groups);(2)活動方式(listenorwatch,speakorreport,readorskim,scanetc,writeofdraw...);(3)輸入手段:網絡、計算機、電教、多媒體、傳統(tǒng)板書等。
·連貫性:依照學習任務目標及活動的主線,使活動內容前后安排連貫,起轉承、鋪墊作用。
·系列活動設計具有邏輯性和規(guī)律性。閱讀活動層次與學習任務的有機組合可以用下列圖表來說明:
學習任務和閱讀活動的有機組合示意圖
附圖
下文以"ENGLISHONTHEAIR"其中的一項學習任務為例,具體描述其組合:
While-readingTask1:WhatprogramsdoesBBCEnglishbroadcast?
Goal①:
GetSstoknowsomethingaboutBBCEnglish
Input:
Get
Sstoreadparagraph3carefullyandasfastaspossible.
Activities:
活動組織形式:個體活動(Individuals:TeacherStudents);活動層次(理解性)Collectthefacts—theprogramsbroadcastbyBBC;活動方式:讀說
While-readingTask2:Whichprogramdoyoulikebest?Why?
Input:
Sswillscanparagraph3againbythemselves.
Activities:
活動組織形式:雙人活動Co-operativework(discussinpairsandreporttheirpartners''''interestsandreasons.)活動層次:①理解性:Imitatewhattheyhavelearnedfromthetext.②控制性:Memorizewhattheirpartnershavetalkedabout.③半控制性:Producethelanguage(Useone''''sownwordstoreporthisorherpartner''''sopinion)活動方式:尋讀說、交談轉述。
說明:上述的理解性和控制性活動對半控制性活動起著鋪墊性的作用。
While-readingTask3:GetSstomakeupadialogueaccordingtothesituation"SupposeyouarechattingonlinewithafriendwhoisworkingforBBCEnglish,pleasemadeupadialoguewithhim:Where;Forwhom;Whatprograms;Howtofindoutinformation;Howtopickup;..."Thesewordsareshownonthescreenthroughacomputer.
Input:Basedonwhattheyhavegainedin"While-readingTasks1and2"skimparagraphs4,5
Activities
活動組織形式:雙人活動:Chatinpairs.
活動層次:
半控制性:Languageapplicationinasupposedsituation;Mostanswerscollectedfromthetextorbasedontheirexperiences.
活動方式:掠讀說(編對話模擬交際)
說明:GetSstogainsomeinformationabout
BBCEnglish是本節(jié)課“終點性活動目標”之一,而(1)Memorizesomeinformationthroughpairworkandproducetheresultintheformofreporting.(2)Makeupadialogueaccordingtothesituation.是其“支持性目標”。While-readingTasks1and2的閱讀活動是While-readingTask3的預先鋪墊,閱讀活動與學習任務如此組合體現了閱讀活動的邏輯性和學科學習的規(guī)律性。
(四)任務型閱讀活動課堂教學的評估與反思
1.評估
任務型閱讀活動課堂教學設計成功與否的衡量標準主要是看:通過本節(jié)課堂教學活動學生會做什么。具體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觀察:1)一致性:整堂課的學習任務和閱讀活動設計的組合與預期的學習結果一致性。2)有效性:活動過程的目標性、層次性與鏈接性的有機結合。3)能動性:活動應當以意義為中心,任務的焦點就是解決(或為解決將要面臨的)某一交際實際問題。任務與活動的設計要貼近學生生活、學習經歷和社會實際,設法引起學生的興趣和共鳴。充分調動學生積極參與活動的能動性。4)交互性:閱讀活動要體現多層次多方位的互動,如,師生、生生之間的活動;讀者與讀物的交互活動;學習者與多媒體的交互活動;生生交互式的轉述(report)或寫作等。5)發(fā)展性:閱讀活動要在學生原有的言語能力、心智技能基礎上進行提高并有機滲透學習策略;閱讀活動要有利于學生英語閱讀思維的發(fā)展。例如:AdvancesincomputerTechnology閱讀活動課中的“發(fā)展性”閱讀活動任務是這樣設計的Task:Ifyouwerethewriter,wouldyoustopyourpassagehere?Sowhatcouldbethetopicsentenceofthefollowingparagraph?基于前面的學習活動,學生通過predicting的思維活動,從教師提供的四個選項中選對了答案:Oneharmfuladvancementincomputertechnologywasthecomputervirusinthe1980s.Input:Paragraph5.鏈接性的思維活動Activities:Doyouthinkthecomputervirusisanadvancementincomputerhistory?Whyorwhynot?引出SupplementaryreadingComputerHackers及最后的交互性活動任務:GetSstoreporttheirgroups''''opinionsaboutwhethercomputersbringaboutmoreadvantagesordisadvantages.
2.反思
任務型閱讀活動教學模式的完善與發(fā)展是基于每堂課后的教學行動反思的。因為不同的施教者、學習者對不同類型的閱讀材料及學習任務都會有不同的詮釋,因此模式應用也會不盡相同。教學模式是藝術定格,藝術則是模式的發(fā)展。發(fā)展教學模式首先要對教學行為進行研究、思考,加深對外語教學理論的理解,從而提高實際應用的能力。批判性地反思教學就是對教學過程的各步驟提出問題,通過科學研究予以解答,同時修正、調整、完善現有的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水平。
綜上所述,任務型閱讀活動教學模式是以學習任務為主線,以學生活動為主體,以教師調控、幫助為輔的互動式閱讀交際教學。該模式的課堂結構具有動態(tài)性特征,學習任務與閱讀活動層次組合的程序描述了學習任務在實際授課中的編排順序和學生在何環(huán)節(jié)、以何種方式參與預期安排的活動的過程。通過觀察學生的活動行為,教師就需要即時進行調整。課堂教學的成功與否相當程度取決于活動的設計和行為目標的一致性。循環(huán)性的課堂教學反思,有助于教師教學經驗的積累和對本學科教學理論認識的加深,有助于教師自身素質的不斷提高和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賈榮固:“把問答式教學改造、提升為對話式教學”,《中小學教育,教學探討》2001年第2期
2.WilgaM.Rivers(1997),InteractiveLanguageTeaching,CambridgeUniversit
yPress。
3.張為民:“談‘討論式教學模式’”,《課程·教材·教法》,2001年第2期。
4.《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英語教學大綱》(試驗修訂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5.R·M·加德納,L·J·布里格斯,W·W·韋杰著;皮連生,龐維國等譯:《教學設計原理》,華東師大出版社1999年版。
6.DavidNunan1989,DesigningTasksfortheCommunicativeClassroom,CambridgeUniversity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