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4-04-03 10:56:15
序言:寫作是分享個人見解和探索未知領域的橋梁,我們?yōu)槟x了8篇的淺談語文教學中的困惑樣本,期待這些樣本能夠為您提供豐富的參考和啟發(fā),請盡情閱讀。
《全日制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多次鮮明地提出、調強了語文綜合性學習對學生提高語文素養(yǎng)的意義。“課程目標”的“階段目標”中也提出了相應學段的綜合性學習的具體要求。這一些意義和要求,作為語文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有的內(nèi)容和活動很難理解和實施,在實際具體的指導過程中,還會遇到不少困惑。近幾年,本人對語文“綜合性學習”這一板塊的教學做了一定的實踐與探索,現(xiàn)談談以下幾點思考與認識。
一、“綜合性學習”存在的困惑
1、部分綜合性學習與師生生活、學校實際嚴重脫節(jié)
如“探索月球奧秘”這一綜合性學習活動。課本上提供的相應資料極其有限,老師手頭上不僅缺資料,就連自身也對月球的奧秘知之甚微,師生更無法從網(wǎng)站及圖書館等途徑搜集相關資料。因為像我們這樣以體育訓練為主的學校哪有如此方便的資源可享。再加上月球的奧秘本身就是一個讓師生感到陌生無趣的對象。因此,活動要么無法開展,要么也只有“紙上談兵”、“走過場”罷了。像此類不適合我們這類學校師生的綜合性學習活動,在課本還有好多。如“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追尋人類起源”、“馬的世界”、“戲曲大舞臺”、“論年文化的魁力”等。
這一些綜合性學習的對象或范圍,恐怕連高中生或大學生也是難于應對或不愿去了解的。要實施這一些綜合性學習,以達到提高素養(yǎng)的目的,看來非專業(yè)人士莫屬。
2、學校及周邊環(huán)境束縛著綜合性學習的開展
要么是學校和本地地方條件差,沒有相關的資源或設施可以供給享用,如圖書館、天文館、博物館等,要么是教育行政部門和地方百姓的不支持,妨礙著師生的活動,如學校禁止教師組織學生外出參觀、游覽及校外活動。這樣一來像“漫畫探險”、“背起行囊走四方”等活動,即使是學校準予組織,老師可以擔待事故責任的處罰,來組織相應的綜合性學習活動。但學生一旦在活動中發(fā)生意外事故,學生家長也會把你鬧得惶惶不可終日。如此一來,綜合性學習也僅僅只能是局限在校園或教室,可想而知,效果自然不能達到預期的目標,學生的參與、自主、合作、探究也只能是紙上空文,老師也只能是望“標”興嘆。
3、學生對于綜合性學習的參與意識淡漠,興致不濃,少合作、惰探究,是影響綜合性學習的展開及其效果的又一主要原因
4、教師對于開展、指導學生進行綜合性學習,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一是學生忙于訓練,教師忙于檢查、考試、很難抽出時間花費一、二周時間來精心籌劃、組織、指導、督促學生進行綜合性學習。
二是懼怕壓力和責任。上級及學校一再三令五申不得組織學生外出活動,若發(fā)生事故,責任自負。且兩個班100多個學生,個個活潑好動,任你有三頭六臂也無力組織和指導,只好來個“閉門”靜坐綜合性學習了。
三是教師自身知識結構、文化修養(yǎng)欠缺,又不能熟練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教育手段,致使綜合性學習走走過場,現(xiàn)賣課本上僅有的一點資料而已,毫無寬綽之。
二、提高綜合性學習教學效率的對策
對綜合性學習任憑會遇到怎樣那樣的困惑,但在實踐中,我也總結出了三方面的構想及對策,即“三個超越”。
1、超越教材,張揚個性
新課程標準指出:教材是教師教學的憑借,教師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突破教材中相對固定的語言訓練序列,有序與無序相結合,訓練與引導創(chuàng)作相結合,允許和鼓勵學生自主表達,使我們的語文教學隨時適應學生變化著的現(xiàn)實生活,順應學生不同的語言個性。”在尊重教材的基礎上,把教材看做一種可以改造的客觀存在,積極審視教材,科學處理加工教材。
“鉆入教材”是基礎,引導學生鉆入教材,將“潛在文本”轉化為“現(xiàn)實文本”,使學生走進文本,超越文本。“跳出教材”是拓展與深化,引導學生去開發(fā)新文本。前者重認同與理解,后者重“反芻”與應用。從教材中來,到生活中去的認識路線,使教學目標落到實處。對教材進行量的擴展延伸,質的發(fā)展創(chuàng)新,重要的是帶領學生就教材的一些內(nèi)容進行重組、再創(chuàng)造,讓教材成為學生積極發(fā)展的廣闊策源地。
超越教材,要讓學生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積累文化知識,獲得情感體驗。“語文學習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生活是語文學習的源頭活水,生活中的語文學習資源無處不在。針對語文教材,我們在深入挖掘課內(nèi)資源的同時,還必須重視拓展利用各種相關的資源,使語文教學緊密地聯(lián)系社會生活,最終服務于生活。如:學習朱自清的《春》前,讓學生收集有關春天的美文、詩詞、諺語、成語等,再帶領學生融入自然去體驗春之美。學習課文時,讓學生吟頌有關春的詩句,欣賞大自然春的美景。學了課文后,讓學生用自己喜愛的方式吟春頌春:唱歌、朗誦、吟詩、作畫……學生在這樣開放的作業(yè)中,定會自主參與,樂于學習。擴展《春》的文本,豐富了春的知識,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又使學生個性得以展示,潛能得以開發(fā)。
超越教材,獲取信息,搜集資料,重組創(chuàng)造,滋生出屬于自己的東西。不但解決了學會的問題,更重要的是解決了會學的問題。
2、超越課堂,融入生活
長期以來,語文教學受“應試”的束縛,教學內(nèi)容局限于書本上、課堂時,沒有融合鮮活、豐富的社會生活,造成語文教學的單調、乏味,語文教學失去了實踐活動的翅膀――充裕的時間;失去了實踐活動的舞臺――廣大的空間;也失去了實踐活動的旨味――無限的樂趣
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語文: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語文學習。如果離開了生活的意義,語文也就失去了內(nèi)在的價值。語文是一門綜合性基礎課程,它應注重:語文學習內(nèi)容的整合,聽說讀寫能力的發(fā)展,語文課程和其他課程的溝通,書本學習與社會學習的結合。“以社會當課堂而不是以課堂當社會”。告訴學生,也提醒自己:學好語言不僅在課堂,生活也是以課堂當大課堂,它有著廣闊的天地?!皩⒄Z文引向自然,引進社會,引進生活,引進時代,著眼語文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從而拓展學生的生活領域,擴大學生的視野?!币仓挥性趧討B(tài)、多維的天地里,才能把心靈深處的內(nèi)在感悟轉化為一種精神產(chǎn)品,才能使人生多姿多彩,個性得以張揚。
超越課堂,要把語文從課堂延伸到學生的生活中。我們都認識到,語文教學要培養(yǎng)學生從生活中學習語文的意識和能力。實際上,生活中蘊藏著巨大的無窮無盡的教育資源。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教材,利用學校、班級、家庭、社區(qū)、街道、各種節(jié)假日等空間和時間資源開發(fā)語文學習的內(nèi)容。以演講、辯論、課本劇表演、逛書店、讀書心得、熱點追蹤、佳作賞析、影視評論、主題班會、聯(lián)歡會、座談會、人物采訪等多種活動形式學習語文。當然,還要讓學生把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表達出來。重視在日常生活中實踐,有目的、有針對性地組織有價值的活動,即既安全又能讓學生能嘗到知識的活動。使學生在“實踐中學語文”,語文與生活的結合更加緊密。
超越課堂,融入生活。要觸及學生的心靈。語文學習回歸生活的本真,就能引發(fā)學生真切的內(nèi)心體驗,獲得與文本、心靈對話,語文的三原色在生活的調色盤里幻化出五彩繽紛的圖畫。如果不能觸及學生的心靈,不能觸及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語文就是黑白的。如:《成長的煩惱》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了解父母和長輩在青少年時期的煩惱和困惑,明白他們是如何面對這些煩惱的,這些煩惱給人帶來了什么。通過人物采訪,調查分析,心靈互動,寫下煩惱等精心設計的活動,真正實現(xiàn)心與心的交流,真實了解大人的心路歷程,正確對待自己的煩惱,真正下觸動了學生的心靈。通過這樣的活動,促使他們能夠正確以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來生活,以平和積極的,心態(tài)來面對煩惱,讓愛常住心間,讓陽光充滿生活。
讓學生置身于社會大課堂,自主支配時間,自由選擇空間,學生的身心得以充分釋放,盡情呼吸自由的空氣,完全生存在超越課堂的“課堂”中。
3、超越知識,走向智慧
“如果說知識是豆?jié){,那么智慧便是鹵水。知識很多,智慧很少的人,總是一盆豆?jié){,點不成思想的豆腐?!睆哪撤N意義上講,語文教學的過程就是老師帶領學生超越知識,共同走向智慧的過程。
語文是一門充滿思想、充滿智慧的學科,而語文教學卻恰恰缺少了智慧、缺少人文關懷。知識不等于智慧。“知識關注的是現(xiàn)成的答案,而智慧關注的是未知的世界?!眰鹘y(tǒng)的話文教學一味強調知識的學習、記憶,而忽視了讓學生運用知識去探究未知的世界,忽視了學生質疑問難的探究精神的培養(yǎng)。以純粹的知識學習為主,他們旺盛的生命力逐漸變得刻板、蒼白,他們潛在智慧的成長被阻隔了。問號的消失標志著智慧火花的熄滅。技能也不等于智慧。被動的、機械的操練,學生品嘗到的只是枯燥、乏味、痛苦。更可悲的是語文課堂里權威的聲音、統(tǒng)一的答案,抹殺了無數(shù)學生個性化的理解和獨特的內(nèi)心體驗,更無智慧可言了。
超越知識,要教學生學會思考、發(fā)問??鬃诱f過: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說的是:只重學習而不注重思考,就有可能遭到蒙蔽而陷于迷惑:只重思考而不注重學習,就有可能因誤入歧途而招致疲乏及危險。如果學生在學習時處理好了這兩個問題,學生的智慧必然能得到提高。教育的真諦在于將知識轉化為智慧,使文明積淀成人格。課堂教學是一種通過知識引導人的智慧成長的藝術,是人對人智慧的喚醒、引導、啟發(fā)!
理論經(jīng)緯
(4)淺談曾子文章中豐富的教育內(nèi)容 曾祥芹
(7)論君子——《論語》串讀 吳永福
(9)淺議基于行業(yè)需求的普通話水平測試培訓策略 言嵐
(11)初中語文教材中情感因素整合的創(chuàng)新 郜暘
(13)《大學語文》魯迅專題授課的幾點收獲與思考 陳亞萍 段朝霞
(15)基于職業(yè)語文能力培養(yǎng)的技工院??谡Z教學探索 張麗
(18)品,《老王》教學的簡約風格——余映潮老師執(zhí)教《老王》 曹月芹
(21)淺談中職學生語文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 魏婉棉
(23)專題教學法在大學語文課堂的創(chuàng)新性研究 陳露 張晨
(25)從莫言獲獎感悟:讓語文理性的回歸 王云雨
(27)教科書運用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研究 程鑫
(29)語文有效課堂之我見 向箭銳
(32)關注大學語文教學的應用性 莫云
(34)敢問農(nóng)村語文教師素養(yǎng)提高之路在何方 蘇紅平
備教導航
(36)高中語文教材中人文精神的探究 張俊珍
(38)《魏公子列傳》教學思路及說明 王冰雪
(40)淺談如何幫助學生理解李清照詩詞的豪放風骨 胡亞玲
(42)由“同行”說開去——簡論古漢語多音字讀音與意義的關系 楊輝
(44)《阿長與〈山海經(jīng)〉》一文線索設置藝術探微 文建設
(45)由一堂課管窺當前的高中文言文教學 鐘水長
(47)“一個”阿q的“種種”角色 李曉奎
(49)探尋閱讀教學問題設計的出發(fā)點——以四堂《在沙漠中心》異構課為例 張寰宇
(53)構建詩意課堂的幾點思索與嘗試 楊麗娜
(55)從《散步》五則課例中淺析語文課的有效拓展 朱媛
(57)依據(jù)語感特性 培養(yǎng)語感能力 周莉
(58)我教學生這樣背誦《阿房宮賦》 羅珺
(60)“獨立寒秋”之“獨立”賞析 蔡恒
(61)多少愁恨如春水 滿紙血淚就華章——對李煜《虞美人》的品讀與思考 袁安彬
(63)語文教學幽默藝術芻議 張婷
(64)“別”有一番趣味在心頭——《西江月》一詞中的“別”字賞析 朱文玉
(66)談語文多媒體課件的制作藝術 周雪梅
(68)淺談審美教育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 余滿倉
(69)論高中語文課堂文本拓展教學的有效性原則——以蘇教版高中必修教材為例 吳玉南
(71)淺談中學語文教師如何把握教材 吳少桂
(73)
詩詞色彩美之賞析
(74)《金岳霖先生》一文的細節(jié)析疑 劉紅麗
(76)淺說古詩中酒意象及其文化的賞析 楊揚
(77)讓語文課堂源于生活,回歸生活 應寨鈴
(79)課堂提問藝術?a href="baidu.com"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陳?簡迎春
(81)淺析詩歌中的“想象·誦讀·品評” 吳建方
(83)淺談如何培養(yǎng)七年級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嵇素貞
(85)讓課堂成為美的發(fā)源地 張灼花
(87)詩美的積淀與選擇 鄧春濃
(88)親其師,方能信其道——打造語文和諧課堂 史俊英
(90)小組合作學習下的初中文言文教學初探 包永杰
(91)讓學生的主體地位回歸語文課堂 房穎
(93)論如何上好新職業(yè)素質培養(yǎng)環(huán)境下的語文課 魏勁松
(95)讓對話提升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鄭云龍
(97)有效課堂教學之我見 楊金平
(98)教師是語文課改的關鍵因素 劉肅善 何永國
(100)課堂教學不惟模式,惟高效 蒲仲慧
(101)有效課堂教學之根本 李福偉
(103)做個輕松高效的語文教師 王存法
(105)淺析莫言諾獎演說三個故事的寓意 劉俊林
(107)淺談賞識教育在語文課堂練習中的應用 王燕玲
(108)讓語文教學充滿人文關懷 吳玉梅
(110)語文課堂要有“語文味” 安東升
(111)淺談農(nóng)村中學校本教研中語文公開課評課活動 祁輝君
(113)語文教師動起來才能造就靈活課堂 吉守金
閱讀教學
(115)農(nóng)村地區(qū)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 崔文龍
(117)中職語文課外閱讀再審視 鮑源泉
(119)從“讀書人是幸福人”論當代學生的讀書 王海安
(121)例說論述類文本的教學維度 駱漢忠
(123)新課程背景下課外閱讀平臺構建的現(xiàn)實追求 李杏珠
(126)以蘇教版中《雷雨》(節(jié)選)為例談戲劇文本的閱讀 袁書春
(127)重視農(nóng)村初中生語文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 李興存
(129)閱讀·悅讀·躍讀——也談課外閱讀 胡志峰
寫作教學
(131)試論初中作文中語言陌生化的應用 金冠芬
(133)提高農(nóng)村中學生寫作素質之我見 黃榮光
(134)作文:追求真實的生活感受 易風云
(136)對初中作文教學中存在問題的突破思考 張建輝
(138)作文教學個性化與學生作文個性化的實踐研究 彭一晗
(13
39)寫作,需要讓學生自由表達 石建善 劉玉秀
(141)記敘文的“模式化定型” 付永東
(142)向教材學教法 向經(jīng)典學技巧——從教材古代議論文中學習寫作技巧 夏炯
(144)中學語文作文教學探析 徐萍
(146)引領學生抒寫個性化作文 黃新霞
(147)淺談如何指導中學生寫好作文 王國
教材課程
(149)黃金時代漸逝 無限感傷縈懷——蘇教版現(xiàn)代散文選讀《送考》主題重解 魏靜
(152)“速”當作“迅速,快速”解——蘇洵《六國論》“速”字含義辨正 湯振洪
(153)挖掘資源豐富課堂 研究拓展深化教學——普通高中校本課程資源開發(fā)的研究 陳蓉
考試與素質教育研究
(155)談文言文閱讀之虛詞復習 潘秋霞
(158)淺析高考文學作品閱讀命題規(guī)律及解題方法 張山姍
(159)畢業(yè)班語文復習的困惑及對策 劉穎
無
(f0002)杏壇學人風采 無
(f0003)樂于讀,善于思,勤于寫 第十屆“孔子杯”全球青省年華文作文大賽征稿啟事 無
關鍵詞:初中語文;素質教育;實踐策略 ;創(chuàng)新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1-0102-01
在新課改背景下,廣大教師積極學習新課改理念,并根據(jù)新課改的要求實施教學,注重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但是,在改革的過程中,很多老師都會有這樣的困惑:在語文課堂上,所學的知識和技能學生都掌握了,但是,在實際中卻不能靈活運用;在仿寫句子的時候,學生也能比貓畫虎,但是卻缺乏新意,甚至 "離題萬里"。因此,要注重素質教育的貫徹,創(chuàng)設愉快的教學氛圍,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1.初中語文素質教育含義
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發(fā)展,很多學校對其進行了可貴的探索,大膽進行課堂改革,開展情感教育,突顯學生的主體地位,但事實上,還有很多老師并沒有深刻地理解素質教育的內(nèi)涵,使得語文素質教育陷入誤區(qū)。
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首先應明白素質教育的含義。素質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在課堂上,讓學生獲取知識,理解語言,體會語言,進而形成自身的語文素質,靈活地運用到學習和實際生活中去,同時也注重挖掘學生的潛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在素質教育下,學生獲得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能力。因此,這對老師的能力是一種考驗。因此,語文老師在領會素質教育的精神基礎上,還要明白這兩點:一是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不矛盾,開展素質教育并不是完全否定了應試教育和傳統(tǒng)教育,更不是對文化知識的忽略。從近幾年高考題型分析,主要考察的是學生的綜合能力,這為教師指明了教學的方向,也使學生更了解學習方法,從而達到培養(yǎng)學生能力的目的。二是語文素質教育的要求更高,在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因材施教,不會統(tǒng)一要求全體學生。應根據(jù)學生能力不同,讓學生打好基礎,獲得更多的新知識,以適應新課改的要求。
2.初中語文素質教育的實踐策略
2.1 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的學習環(huán)境。環(huán)境對學生的影響很大,一個壓抑的環(huán)境會影響到學生的好心情,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不愿意思考,對學習的內(nèi)容也不敢興趣,雖然教師采用多種教學手段,也無法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反之,一個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學生的心情也會輕松愉快,他們必然會獲得快樂的體驗。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中,學生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他們主動地分析問題,深入地理解知識。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注重愉快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以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2.2 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在愉快的課堂環(huán)境中,師生互動交流,他們互相尊重,教學相長,學生放下了懼怕和緊張,他們?yōu)榱巳〉贸晒Γ约暗玫嚼蠋煹谋頁P主動探究,積極思考;教師不是單純地把知識灌輸給學生,而是使學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獲取知識。這種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構建了寬松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對知識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
2.3 激活課堂教學,貫徹素質教育 。語文學習效率的高低和學生情緒的變化有很大的關系。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想辦法讓學生心情愉悅,使他們能輕松、愉快地接受知識。教師的情緒和課堂氣氛是分不開的,教師要面帶微笑進入教室,用自己的激情感染學生,使他們興趣盎然、精神愉悅,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的情感和文章的情感相一致,這對學生理解課文,體會作者的情感有很大的好處。因此,教師設計的課堂導入內(nèi)容既要聯(lián)系本節(jié)課的學習內(nèi)容,還能調節(jié)學生的情緒,學生更好地去體會文章蘊含的情感,愉快地獲取知識,提高能力。
2.4 把握課堂教學節(jié)奏。在課堂教學中,教學節(jié)奏的把握應依據(jù)學生的生理變化特點,既要讓學生在課堂上有所收獲,又不能節(jié)奏太快減低學習效率。因為初中生的思維能力正在發(fā)展,外界的刺激會使他們的思維反應強烈,同樣對語文學習也是如此。新課改背景下的語文教學注意引發(fā)學生的注意力,精心設計問題以加強學生有意注意,從而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在課堂教學中,教學速度要保持一定的節(jié)奏,另外,課堂教學語言同樣也要有節(jié)奏感,以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在實際教學中,教師的語言要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隨時變化著,文章感彩灰暗,教師要放慢語速。文章感彩強烈的時候,教師的語速要加快。語言要有藝術性,要做到抑揚頓挫,給人以無窮的美感。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實現(xiàn)語文愉快教學。此外,教學節(jié)奏的調節(jié)應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而變化,在設計教學內(nèi)容的節(jié)奏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認知能力,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2.5 善于激勵,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教學實踐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高一的學生在課堂上發(fā)言踴躍,但是隨著年級的增高,發(fā)言的學生越來越少。追其原因主要是受到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在高考的壓力下,教師習慣搞題海戰(zhàn)術,不注重學生主動性的發(fā)揮,久而久之,學生形成依賴心理,不愿意表達自己的想法,形成了老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因此,要想真正落實素質教育,必須要扭轉這種局面,改變傳統(tǒng)的教和學。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言,為了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制訂課堂發(fā)言競爭機制,合理把學生分成幾個學習小組,并制定一名學生負責統(tǒng)計本組成員發(fā)言次數(shù),每周進行評比,把發(fā)言積極的個人或者小組張貼在班級的光榮榜上。教師要寬容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即使學生發(fā)言錯誤,教師也不能批評,應正確引導和鼓勵,以免打消其積極性。
2.6 素質教育的核心就是創(chuàng)新教育。當今是知識經(jīng)濟的時代,經(jīng)濟的發(fā)展離不開知識的傳播和創(chuàng)新,教育是知識傳播和創(chuàng)新的載體,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創(chuàng)新是教育發(fā)展的核心和關鍵。在語文課堂教學中,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只有具備一定的語文素養(yǎng),才能形成和發(fā)展其它能力,尤其是對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通過語文素質教育,要讓學生積累深厚的語文知識,具有博大的人文精神,并能把所學到的知識轉化為一種能力和品質,為學生終身的創(chuàng)造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潘志宇.淺談初中語文教學中的素質教育[J].現(xiàn)代教育科學:教學研究,2012(2):78.
[2] 劉占良.淺談初中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應用[J].青春歲月:學術版,2013(12):61.
[3] 王夢穎.淺談素質教育下的初中語文創(chuàng)新教育[J].中華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19):11.
【關鍵詞】高中語文;愉快;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2【文獻標識碼】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仍存在著“填鴨式”的教學現(xiàn)狀,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純屬于被動式的學習,感受不到學習的快樂,無法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對所學習的內(nèi)容存在著許多困惑。我國愉快教學“鼻祖”孔子曾說過:“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鬃釉趲浊曛熬鸵庾R到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學習效果有著很大程度的影響,認為學生只有在學習過程中享受到快樂,才能使他們的情感得到體現(xiàn)及滿足,教學效果才會有所體現(xiàn)。前人的教學經(jīng)驗告訴我們: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實施愉快教學也具有必要性,并且和新課改的精神相符。筆者在本文根據(jù)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淺談高中語文教學中愉快教學的看法。
一、正確認識愉快教學,實施愉快教學
有些教師把愉快教學和輕松教學等同起來,這是錯誤的認識?!掇o海》中解釋“愉”為“和悅,悅樂”的意思,“輕松”為“不感到有負擔,不緊張”的意思。部分教師簡單地認為:只要給學生減輕負擔,不布置家庭作業(yè),學生就能從中得到快樂,這就是愉快教學。其實這是片面的想法,愉快教學不能只是簡單地給學生減輕作業(yè)負擔,而是要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減少壓力,從“應試教育”中的追求升學率解脫出來,不帶有任何心理負擔去學習,在愉快中去接受學習任務,完成學習任務,這種情況下的學習才是一種享受。而如果教師實施輕松教學,不給學生布置作業(yè),可是學生坐在教室里,激發(fā)不起學習興趣,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心理負擔越發(fā)沉重起來,達不到愉快教學的效果。所以,只有教師正確認識愉快教學,在教學中正確地掌握愉快教學的方法,才能使學生主動地、愉快地學習,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二、建立愉快的師生關系,實施愉快教學
愉快的、友好的師生關系是實施高中語文愉快教學的基礎,是保證高中語文教學效果與質量的重要前提。師生之間的關系可分為教育關系、心理關系以及倫理關系。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為了取得更好的效果,重點在于建立愉快的師生心理關系。心理關系是指:師生為了共同完成語文教學任務,在教學過程中所產(chǎn)生的心理交往和情感交流。如果這種關系處理得當,則能把學生心理情感效應緊密地圍繞在教學任務中,和教師的心理效應相通,形成穩(wěn)定的、有效的情感氛圍,實現(xiàn)師生之間的情感信息傳遞及交流。筆者認為,建立愉快的師生關系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著手:首先,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課堂教學活動是師生共同參與的教育活動,也是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的首要途徑。學生對教師的了解,通常情況下是在課堂教學中進行的。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可以對教師的執(zhí)教態(tài)度、執(zhí)教觀念、能力水平以及對學生的態(tài)度進行充分的了解。而教師也可在課堂教學活動中逐步認識、熟悉每一位學生。所以說,教學活動對師生關系的建立至關重要,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該利用自己的知識優(yōu)勢,樹立自己的權威形象;闡述自己的政治、道德觀點,贏得學生的尊重,適度地展示對學生的愛心,溝通師生之間的情感。其次,在課外活動中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高中生已進入青年時期,對情感的體驗不再是一片空白,所以,高中語文教師在課外時也應該和學生更多地進行交流溝通,和學生打成一片,做“無話不談”的朋友,師生關系則會更加融洽,為愉快教學打下牢固的基礎。除此之外,教師要在課外活動中充實自己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給學生樹立崇高的榜樣。同時,讓學生不斷了解自己,自己也不斷了解學生,達到師生雙方正式關系與非正式關系的和諧、教育關系與心理關系的和諧、集體關系與個體關系的和諧。
三、處理好課堂教學節(jié)奏,實施愉快教學
俄國著名心理學家巴甫洛夫認為:學生在課堂教學活動中,50分鐘之內(nèi)大腦皮層興奮中心必然會出現(xiàn)一個疲勞波谷,因為13—19歲的中學生的大腦興奮中心呈曲線狀態(tài),就像心電圖的波浪線一樣,曲線會隨著刺激物的變化而產(chǎn)生不同的反應。所以教師要處理好教學節(jié)奏,當發(fā)現(xiàn)學生處于興奮疲勞波谷期時,就設計精彩的提問,或者講述一些幽默風趣的故事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刺激學生的感官,讓學生興奮起來,度過疲勞低谷,從而彌補生理心理的缺陷。
除此之外,教師自身的教學節(jié)奏也要處理好。例如,在語言節(jié)奏方面,也要做到快慢結合,不能像“機關槍”一樣,一股腦兒從上課講到下課,這樣的教學節(jié)奏會引起學生巨大的反感。因為學生在聽講時,從生理角度來說,他們的大腦皮層會產(chǎn)生超負荷的刺激,形成疲勞感,從而產(chǎn)生厭煩心理。其三,在教學內(nèi)容上也要掌握好教學節(jié)奏,在任何一個文本教學中,都有教學重點及教學難點。所以在教學時要從學生的具體實情出發(fā),分析學生的知識能力水平,在教學重點及難點上多花點時間講解,盡可能講詳細些,這樣學生才能更好的理解所講的內(nèi)容,從而達到愉快教學的效果。
四、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手段,實施愉快教學
如果語文教師能夠靈活運用教學手段為自己的教學服務,則一定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在學習中就會主動地、愉快地學習。例如,運用多媒體來組織教學就不失為一種好的教學方法。因為多媒體的教學可以增強高中語文教學的直觀性、形象性、生動性,可以把學生從傳統(tǒng)的、呆板的課堂中解脫出來,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可以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輕負增效”,學生在愉快的教學中提高了各種學習的能力。例如,我在教授《荷塘月色》此文前,我用FLASH制作了一組教學課件,并插入《荷塘月色》的配樂朗讀。在課堂教學時學生邊聽朗讀,邊看視頻,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受到美的熏陶,所以說,靈活運用多媒體組織教學必能使高中語文愉快教學更上一個臺階。
以上只是我個人的教學心得,如有不足之處,請各位同仁批評指正。
參考文獻
[1]盧欣.《高中語文課堂的愉快教學芻議》[J]《教育教學論壇》2012年(38)56-57
一、語文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技術的教學弊端
計算機長時間應用于教學領域就會產(chǎn)生一定的教學誤區(qū)。在教學過程中,如果教師不能夠較好地掌握多媒體應用的尺度,就會讓學生陷入觀賞畫面、欣賞音樂等表面的現(xiàn)象之中,教師也會越來越依賴于多媒體教學技術。接下來我就多媒體教學在語文教學中的局限性進行分析。
1.多媒體教學不能體現(xiàn)語文的個性化教學。語文教學過程不僅僅是教師傳授知識的簡單環(huán)節(jié)。教師在這個過程中還要引導學生體驗情感,產(chǎn)生共鳴。在教學的過程中,語文教師要利用自己的語言來引導學生感受文章中作者表達的豐富情感,并且利用自己的激情來為學生營造美的氛圍,同時用自己的感受和情感去感染學生。在教學中,教師通過設計和實施師生互動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讓師生在思考中碰撞出思維的火花。即使多媒體能夠為學生創(chuàng)設出形象直觀的學習環(huán)境,卻無法進行思想及思維的交流,上述所說的這些是多媒體教學無法比擬的。在多媒體技術越來越多地被應用到初中語文教學之后,教師便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了多媒體課件的制作和操作中,學生眼睛及思維也都大部分停留在了多媒體的屏幕之中。這樣就會減弱語文教學的情感交流部分,也就無法完成語文的個性化教學。
2.多媒體的濫用容易把學生局限于特定的情感和思維之中。語文知識具有含蓄性、情感性、象征性、模糊性和隱喻性等特點。在語文教學中如果不加注意和節(jié)制地濫用多媒體教學,就會給學生營造一種特定的學習環(huán)境和思考方式,也就不能夠在教學中傳達語文的真正內(nèi)涵。雖然多媒體可以為我們提供更多的感性信息,將我們帶入特定的情境與意境中,但是過多的直觀信息反而會限制學生的思維,禁錮學生的思想,將學生的思維與思想束縛在這些事物的表象上,使他們無法深入本質,達到對事物的內(nèi)在認識。
二、語文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應堅持的原則
我們想要真正利用多媒體教學技術來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和效果,就需要走出多媒體教學困惑,看清多媒體教學的利弊,能夠在實際教學中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對象來作出行之有效的選擇。
1.實用性原則。教師要以教學為出發(fā)點,不要只注重課件的外在表現(xiàn)形式,而忽視與教學內(nèi)容、與學生的實際相聯(lián)系,根據(jù)具體的教學需要來科學合理地選擇各種素材,不求過于華麗,但求形象、具有代表性,要使自己的選擇能夠使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達到最優(yōu)化。
2.主體性原則?,F(xiàn)代教學提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這是對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的根本性挑戰(zhàn)。在運用多媒體時我們也要明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將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引導學生的主體參與,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變學生的被動接受為主動構建,實現(xiàn)由“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
3.學科性原則。多媒體是為語文教學服務的。因此,教師在運用多媒體的過程中要充分體現(xiàn)語文的學科性原則,也就是說,要堅持尊重語文學科本身擁有的特點和規(guī)律,切記不能濫用或不恰當?shù)厥褂枚嗝襟w教學技術,使語文課成為單純的課件欣賞課,失去教學的重心。
4.效益性原則。也就是說,在多媒體制作的投入與學生學情的產(chǎn)出間達到最優(yōu)化。如果花大量的時間與精力來研究多媒體的制作,而忽視具體的運用,忽視所產(chǎn)生的教學效益,這樣的教學同樣是失敗的。我們要在投入與產(chǎn)出間尋求平衡,達到效益的最大化。
三、改善多媒體技術在語文教學中弊端的有效對策
1.維持教學策略。這是指在語文教學中如果教師能夠用語言和文字很好地表達,就要堅持利用語言去講解和表達,不要為了運用而運用,單純地為了追求形式和花樣去浪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搜集資料、制作課件,這是得不償失的。
2.折中教學策略。多媒體教學雖然擁有眾多的教學優(yōu)勢,具有傳統(tǒng)教學手段所不可比擬的優(yōu)勢,但是卻不是全能的教學方法。語文教學中并不是所有的教學內(nèi)容都適宜采用多媒體教學。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我們應該把多媒體教學方式與其他教學方式同等對待,在選擇教學方式時進行平等的選擇。
【關鍵詞】課堂討論法 小學語文 討論范圍 討論時機 討論形式
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運用課堂討論法是小學語文教育改革的要求,教師在此過程中需要尊重小學生的意愿,擺脫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單一性,培養(yǎng)小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興趣,讓學生在課堂討論過程中激發(fā)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
一、營造自由的討論氛圍
不同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智力水平是不同的,他們看待事物的方式和角度也是不同的。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充分發(fā)揮自身的指導作用,為學生創(chuàng)設較為自由的討論氛圍,讓小學生在自由的環(huán)境中充分發(fā)表自身的意見和想法,并闡述觀點。營造教學氛圍,是一切教學活動的基礎,沒有氛圍做支持的教學活動是無法成功的。因此,語文教師需要重視課堂氛圍的營造,在教學過程中滲透課堂討論思想,讓學生在討論中增進彼此間的感情,并收獲知識。
首先,教師需要鼓勵學生之間形成互幫互助的良好關系,并鼓勵學生根據(jù)自身意愿結成小組,以小組的形式積極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教師還需要提倡學生各抒己見、暢所欲言,讓小組成員通過討論的形式得出最終的意見,反饋給教師,以提高語文教學效率。
其次,教師需要利用提問激發(fā)學生思考和回答問題的欲望,讓學生在討論中逐漸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教師可以從教材中歸納具體問題,引導學生在深入了解文章內(nèi)容的基礎上尋找答案。例如,在教學《王二小》時,教師可以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評價王二小,并提問學生“如果你是王二小你會怎么做?”教師設計問題可以調動學生思考和回答的興趣,既能挖掘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又能加深小學生對教材內(nèi)容的印象,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同時,教師還需要表揚發(fā)言的學生,及時給予學生贊揚和肯定,增強小學生回答問題的信心,幫助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提高自身綜合素質。
二、尋找恰當?shù)挠懻摃r機
小學語文教學過程是師生共同參與的過程,教師通過開展課堂教學活動和課堂討論活動可以增加與學生互動的機會,并在共同發(fā)現(xiàn)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yǎng)師生感情,通過討論達到思想上的統(tǒng)一。但是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無法把握討論時機,往往事倍功半。因此,教師需要尋找恰當?shù)挠懻摃r機,在問題出現(xiàn)的時候指導學生討論,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鞏固學生對知識的記憶。
語文教師需要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總結歸納具體的提問方式和討論方式,通過設立疑點注意提問的科學性和啟發(fā)性的方式誘發(fā)學生討論的欲望,促使學生主動閱讀,主動思考,并積極發(fā)表自身意見。當學生思維處在活躍期,表達意愿比較濃厚時,教師就應該抓住該時機組織小組討論,調動小學生參與討論活動的積極性。例如,在教學《地球爺爺?shù)氖帧窌r,關于地球的未解之謎,學生既會感到困惑又會充滿好奇心,這是引發(fā)討論的好時機。此時,語文教師需要鼓勵學生闡述自己的思想和看法,大膽說出自己的猜測。雖然地球未解之謎無法在短短的45分鐘內(nèi)解決,但是教師可以在此過程中激發(fā)學生探究的熱情,挖掘小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讓學生時刻保持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促使學生自主投身到討論中。
提問是雙向的,學生可以主動發(fā)問,讓教師解答。在此過程中,語文教師需要發(fā)揮自身指導作用,指導學生大膽質疑,自主組織討論,讓學生在提問的過程中再一次加深對課文知識的印象,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三、創(chuàng)設多樣的討論形式
小學生會因為教學方式和討論形式的單一而降低對語文知識的學習興趣。因此,語文教師需要創(chuàng)設多樣的討論形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自主選擇適合自己的討論形式,激發(fā)學生探究欲望。
為了節(jié)約教學時間,方便學生學習,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同位討論的形式,讓學生在短時間內(nèi)通過較為直接的方式得到答案或問題的結論。當然,從提升學生討論能力和組織能力的角度出發(fā),教師可以提供小組討論的討論形式,讓學生自主選擇小組,組織討論,并由小組長主持討論,匯報討論結果。提供小組討論的形式容易鍛煉小學生的組織能力和領導能力,讓小學生在討論過程中收獲知識。為了增強與學生的感情,教師可以主動參與到討論活動中,及時幫助學生解決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指導學生逐漸找到適合自己討論和學習的方式,激發(fā)學生自主探究、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習慣,與學生在討論中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
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提供自由討論的形式,讓學生自主選擇討論對象,這樣更容易產(chǎn)生思維上的碰撞,有利于言語的表達。
總而言之,語文教師需要從小學生的心理活動角度出發(fā),根據(jù)教育改革的要求制訂具體的教學方案,豐富教學內(nèi)容,在提高小學生學習語文知識興趣的基礎上滲透課堂討論教學法,以此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徐麗.討論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小學時代(教師),2011(09).
[2]高建宏.淺談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J].飛(素質教育版),2013(12):23-24.
[3]張少峰.小組教學法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劍南文學,2013(04).
[4]鄒艷麗.小學語文教學的問題與對策初探[J].時代文學,2014(24).
[5]何青華.多媒體輔助優(yōu)化小學語文教學[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4(04).
關鍵詞:教學資源;教學手段;問題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12-0350-103
實現(xiàn)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讓學生由“苦學”到“樂學”,由“要我學”到“我要學”,這是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這是對傳統(tǒng)的學生被動參與、機械接收的灌輸式教學的根本性挑戰(zhàn)。只有激起學生參與學習的激情與動力,學生才能產(chǎn)生學習的主觀意愿,想學、樂學,才能主動而積極地參與其中,在探究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得到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全面發(fā)展。語文作為新課改的先頭標,更是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實現(xiàn)學生快樂學習,讓學生把學習當作樂趣,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與綜合能力的整體提高呢?下面我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引入影視資源,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影視資源是新課改下語文課程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理應成為語文教學的一部分。將影視資源運用于語文教學中,突破了傳統(tǒng)語文教學的局限性,從文學與藝術的角度來展現(xiàn)語文教學信息,這樣更能帶給學生不一樣的感受,讓學生從全新的角度來學習與思考,這更加切合初中生的心理特點與認知規(guī)律,自然能夠激起學生參與語文探究的激情與動力,引導學生展開快樂學習。
如在學習《木蘭詩》時,為了讓學生更主動地學習,更深刻地理解,教師在教學伊始就可以為學生來播放豫劇《花木蘭》中《誰說女子不如男》的選段,通過畫面的烘托與音樂的渲染,將學生帶入特定的意境之中,帶動學生的多種感官來參與教學。通過學生對影視的直觀欣賞,自然會產(chǎn)生這樣的疑問:“花木蘭為什么要女扮男裝替父從軍,她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奇女子?”這樣自然可以激起學生強烈的學習動機,對文章展開主動而認真的閱讀,以不斷來解決心中的困惑。同時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來觀看相關的影視劇,從而讓學生頭腦中花木蘭的形象更為清晰鮮明、生動豐滿,這樣自然也就可以深刻地體會文中所滲透的情感。
二、運用電子白板,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電子白板是一種先進的教學手段,兼有傳統(tǒng)黑板教學與課件教學的雙重優(yōu)勢,更能彰顯語文學科的活力與魅力,使得語文教學更加輕松活躍,更能激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為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運用電子白板,為學生營造愉悅的教學氛圍,開放的教學環(huán)境,借助白板這一平臺來展開快樂學習、互動探究。
如在學習《皇帝的新裝》一課時,為了突出語文教學的魅力,童話故事的生動性,我們就可以充分利用電子白板直觀而生動的圖片演示以及繪聲繪色的語言講解,來將靜止而枯燥的文字材料轉換成集圖文聲像于一體的情景模式,讓學生入情入境,這樣的教學更加生動,更加傳神,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為此我從網(wǎng)上收集相關的圖片,在課上直觀而動態(tài)地展現(xiàn)相關的圖片,并用優(yōu)美而動聽的語言來展現(xiàn)不同的人物,學生被深深地吸引,都想急于知道劇中人物之間發(fā)生了什么的故事,從而引導學生展開主動而積極的閱讀活動。在這樣的教學中學生更多的感受是學習的樂趣,學習的自在,是與教師一起、與學生一起來展開積極的閱讀與互動,整個教學中洋溢著歡快的氣息,學生處于自由而寬松的學習氛圍之中,這樣才能展開快樂的學習、獨立的思考與積極的思維,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三、組織角色表演,讓學生在表演中快樂學習
學生喜愛模仿,對表演更是情有獨鐘。開展角色表演活動既可以激起學生參與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同時更加符合語文的學習特征,可以讓學生更加深刻地體會人物的語言、動作、表情,感受文字的魅力。為此在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表演的機會,讓學生在逼真的表演中來加深體會與理解,實現(xiàn)學生的快樂學習。
(一)再現(xiàn)文本場景
現(xiàn)行教材中許多文章對話性較強,教師就可以選取這部分對話性強的內(nèi)容來讓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進行分角色朗讀。這樣的朗讀不再是機械地念文字,而是進入特色的角色與場景,這樣學生更能讀出感情,讀出韻味,更能讓學生深刻地理解文本,這樣更加利于學生閱讀水平、理解水平的提高。如《皇帝的新裝》,我們就可以讓學生來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來展開互動,這樣更加利于學生深刻地理解各種人物性格,實現(xiàn)對文本的全方位解讀。
(二)創(chuàng)編情景劇本
語文留白是一種藝術,無限遐想的細節(jié)、意猶未盡的結尾等等這些都可以引發(fā)學生豐富的想象。針對這些留白,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擴充與延伸,讓學生來創(chuàng)作劇本,并進行自由表演。這樣的活動給予了學生更為寬廣的空間,基于文本,又超越文本,讓學生可以依據(jù)對文本的理解來展開合理的想象與創(chuàng)作,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實現(xiàn)學生對文本的立體解讀。如《皇帝的新裝》一課,就可以讓學生基于文本來對結尾進行續(xù)寫,并進行生動的表演。這是對原文理解與認知上的提升,也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手段。
四、開展問題教學,讓學生在憤悱中主動求知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問是打開學生思維之門、創(chuàng)新之門的鑰匙。疑問可以引發(fā)學生強烈的好奇心與求知欲,使學生進入求知的憤悱狀態(tài),自主探究就會成為學生的學習需求,使學生展開主動而積極的探究活動。為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巧妙運用提問藝術,提出有價值的問題,以引導學生在憤悱狀態(tài)下展開主動探究。
如在學習《七根火柴》一課時,我首先向學生展示火柴,學生對于火柴這一事物并沒有多大的興趣,認為只不過是一種很普遍的點火用品,而且現(xiàn)在已經(jīng)被打火機所取代,炊具等也不再需要直接點火,有直接的開關控制。今天我就是拿這火柴做文章,在二萬五千里的路途中,你能想象一根普遍的火柴所能發(fā)揮的作用嗎?你知道一根普遍的火柴能夠挽救多少革命戰(zhàn)士的生命?一名無名戰(zhàn)士在生命極度衰弱之時,雖然在他的身上有七根火柴,但是他卻沒有舍得點燃一根,這是為什么?一連串的問題引發(fā)學生的關注與思考,激起了學生探究的主動性,學生自然就會迫不及待地打開課本,展開閱讀。
參考文獻:
關鍵詞:教育觀念;教師;教學模式;評價模式
【中圖分類號】G633.3
新課程改革是我國當代教育思想史上的一次偉大變革,是教師教育方式和學生學習方法的根本轉變,面向全體學生,促進人的發(fā)展。語文新課程要求從單純注重傳授知識轉變?yōu)橐龑W生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學會做人,實現(xiàn)知識、能力、價值觀的統(tǒng)一,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面對語文新課程、新教材,語文教師應該采用怎樣的新教法,充當怎樣的新角色,以促進學生開展新學法,是值得每位語文教師思考的問題。新課程理念下如何才能達到“理念轉變成實踐”,語文教師需重新審視自己的角色定位,明確不同角色中的具體要求,才能更好地發(fā)揮自己在語文教學中的主導作用。筆者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認為中學語文教師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實行角色轉變。
一、領悟課程標準,當好與學生連接的紐帶
教師如何去組織好學生,組織好一堂探究課,使他們在探究過程中主體意識能凸現(xiàn)于課堂之中,表現(xiàn)自我,體現(xiàn)出自主探究的主體地位?這實際是對教師的教學提出更高的要求。課程標準是對大綱的深化,是素質教育形式下指導教育教學工作的綱領性文獻。教師只有在充分把握課程標準理念的基礎上領悟、鉆研教材,備課時把握住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這個核心,精心組織,全面考慮,以學生身份、學生視野去觀察、思考、備課,才能體現(xiàn)出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才能組織好學生的探究活動?,F(xiàn)行教材在很大程度上是重知識輕過程,一切教學都是為了學生能得出一個正確的結論來。這從表面看是在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實際仍然是教師把知識放在首位,教師最終把學生引到知識的結論上。而課程標準要
求的學生能力、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科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則變得可有可無,更談不上落實在教學之中了。因此,真正做好組織者,在備課時教師的工作量就比
以前增加若干倍。鉆研、組織備課材料時,要從這幾方面去考慮:組織的材料要能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要能引起學生對自主探究的強烈興趣。在課堂教學中要能體現(xiàn)出對學生能力、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科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來,教師就要從這些方面去鉆研、組織材料,把握知識、能力互化的切入點,在引領學生探究時才能有的放矢。
二、把握課程標準,定位角色,凸顯主體
在新課標全面實施的進程中,堅持學生是教學的主體,遵循“一切為了學生,一切服務于學生”“相信每一個學生都能學好,相信每一個學生都能教好”的原
則,教會學生學會自主學習:教師應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fā)展,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幫助學生樹立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形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指導學生擺脫被動學習狀態(tài),讓學生的困惑主動地表現(xiàn)出來,有針對性地及時解決學生遇到的疑惑或困難。在中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不能只顧自己唱獨角戲,無論語言多么生動、精彩,分析多么深刻、精辟,但未必是很理想的好課。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觀察學生的聽課狀況,察言觀色,因勢利導,調動學生的積極參與。例如在講到古詩詞內(nèi)容時,可以適當組織知識搶答賽:利用詩詞、典故、成語、俗語、歌曲等,活躍教學。通過實踐,筆者認為這樣的教學方式在中學語文教學中合理地巧用、妙用,能使課堂教學藝術更加多彩,既活躍課堂,又拓寬學生的視野,豐富知識。
三、運用課程標準改變教學方式
1、把握方向,成為探究的引領者。
學生主體地位凸現(xiàn)于自主探究的過程中后,如何結合探究中出現(xiàn)的問題去把握探究方向,是教師角色轉換后需要明確的問題。中學生不同年齡階段有不同的認知水平,有各自的興趣、愛好、情感、價值觀等,就有所側重,表現(xiàn)出來也就體現(xiàn)在探究科學時的效果有差異。承認學生的差異才容易把握引導的途徑,才容易找準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的切入點。在學生自主探究過程中,教師要能正確把握
引導的“度”。教師要把握住“引而不發(fā),躍如也”的火候,要引導學生,又要使學生感到探究得出的結論是自己小組合作的結果。鼓勵學生通過動手、動腦、學科學,幫助學生自己建構知識,有關探究的問題是由學生自己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也是由學生小組討論得出,教學過程由學生分小組去探究完成,在鼓勵學生提問的過程中,教師要能適時創(chuàng)造提問的環(huán)境,讓學生充分意識到他們能提問,可以提問,有權利提問。
2、相機點撥,成為學生的合作伙伴。
真正做到教師角色的轉換、教師教學觀念的轉換,一件頭等大事,要求教師善于將自己置身于學生的位置,設身處地為學生著想,即是要善于“心理換位”。只有做到這一點,能以“假如我是學生”這樣一種理念去思考、分析、揣摩、探究,才容易感受到學生的情感體驗,并引起與學生相似的情緒性反應。這樣容易把握住探究過程中學生出現(xiàn)的一些小組不按步驟操作、亂動手,一些小組不動手、沒有正確操作,故結論不容易探究出來的失誤現(xiàn)象。
四、總結語
總之,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要把握“一切為了學生,一切為學生的健康成長”這個準則,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新型師生關系,努力扮演好學生學習活動的促進者,教學管理中的指導者、服務者和教育關系中的伴奏者的角色。語文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過程要擺正自己的位置,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在學識上廣開門路、廣種博收,虛心吸收新的知識,努力提升學識水平;在行動上擺正自己的位置,切實轉變自己的“角色”,真正地去熱愛學生,把自己無私的愛全部奉獻給學生,用自己的模范言行去影響學生,迎接新課程標準的挑戰(zhàn)。
參考文獻:
[1]李艷麗.新課程標準下中學語文教師角色的轉變[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