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综合另类男同-中文字幕一区亚洲高清-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婷婷月色巨-欧美色欧美亚洲另类少妇

首頁 優(yōu)秀范文 語文一年級教案

語文一年級教案賞析八篇

發(fā)布時間:2023-03-06 15:59:33

序言:寫作是分享個人見解和探索未知領域的橋梁,我們?yōu)槟x了8篇的語文一年級教案樣本,期待這些樣本能夠為您提供豐富的參考和啟發(fā),請盡情閱讀。

語文一年級教案

第1篇

1、學會a、o、e 3個單韻母,讀準音,認清形,正確書寫。

2、知道單韻母有4個聲調,認識聲調符號,能直接讀出帶調a、o、e

的音。

3、認識書寫漢語拼音的四線格,學習使用四線格。

二、教材說明

本課包括三部分內(nèi)容。

第一部分是三個單韻母a、o、e,配有一幅圖畫。

圖中,一個小女孩在唱歌,她張大嘴巴發(fā)的聲音“啊”提示a的音,小女孩的頭部和小辮子構成的圖形提示a的形。一只公雞正在打鳴,公雞打鳴的聲音“喔”提示o的音。一只鵝在水上游,“鵝”提示e的音,鵝在水中的倒影提示e的形。

第二部分是聲調符號和a、o、e三個單韻母的四聲。

第三部分是a、o、e的書寫格式及筆畫筆順。

a、o、e的發(fā)音和韻母帶調讀是本課教學的重點,e的發(fā)音及a、o、e的第二聲和第三聲是教學的難點。

三、教學建議

(一)教學準備

配合學習a、o、e發(fā)音的錄音帶;a、o、e及帶聲調a、o、e的字母卡片;畫有四線格的小黑板。

(二)字母教學

教學a、o、e,要重點指導發(fā)音方法。教師根據(jù)發(fā)音方法做好示范,學生觀察、模仿,反復練讀??梢岳貌鍒D,借助“啊”“喔”“鵝”讀準a、o、e的音;還可以編成順口溜幫助學生記憶發(fā)音方法,如,“張大嘴巴a a a,攏圓嘴巴o o o,嘴巴扁小e ee?!币嬖V學生發(fā)單韻母a、o、e時,口形不能變動。利用插圖幫助學生記憶a和e的形,可讓學生仔細觀察圖畫,找出圖與字形相似的部分。

聲調教學,要講清聲調符號的形狀和四聲的讀法。第一聲起音高高一路平,第二聲由低到高往上升,第三聲先降然后再揚起,第四聲從高降到最底層??梢越柚鷪D畫學習a、o、e的四聲:“汽車平走ā ā ā,汽車上坡á á á,汽車下坡又上坡ǎ ǎ ǎ,汽車下坡à à à。”教師示范讀聲調時,開始可以讀得夸張一點,還可以用手勢表示,幫助學生掌握四聲的變化。練讀四聲,可以先順序讀,再變序讀,還可以聯(lián)系日常生活用語,采用組詞的形式,借助漢字的讀音幫助學生讀準四聲,盡可能減少機械重復。讀準第二聲和第三聲比較難,要反復練習,矯正讀音。還可以把二、三聲對比練讀,從而比較、區(qū)別它們。

(三)書寫指導

先要教學生認識四線格,觀察a、o、e在四線格中所占的位置,再

指導書寫。

a占中格,先寫左半圓“c”,再寫豎右彎“”,兩筆寫成。

o占中格,從左上起筆,一筆寫成。

e占中格,從里面起筆,一筆寫成。

這是第一次學寫字母,學生會有困難,教師要多示范,加強個別輔導。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執(zhí)筆姿勢、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

(四)擴展活動

1、跟著老師讀兒歌。

圓圓臉蛋羊角辮,張大嘴巴a a a。

太陽出來紅通通,公雞一叫o o o。

清清池塘一只鵝,水中倒影e e e。

2、跟著老師讀一讀,說一說。

ā阿姨好!

á啊!你說什么?

ǎ啊?這是怎么回事?

à啊,偉大的祖國!

ō噢,我懂了。

ó哦,是這樣嗎?

哦!我明白了。

é飛蛾額頭

ě惡心

è餓了兇惡

3、回家做字母卡片,然后讀給爸爸媽媽聽。

aāáǎà

oōóǒ

eēéěè

(五)課時安排

教學本課可用2課時。

四、教學設計舉例

(一)明確學習目的,激發(fā)學習興趣

讀兒歌:漢語拼音用處大,學習生字需要它,幫助學好普通話,我們決心學好它。

(二)學習單韻母a

1、看圖引出單韻母a,板書“a”。

2、教師示范發(fā)a的音,邊讀邊講發(fā)音方法,學生觀察、模仿,體會發(fā)音要領。

3、再引導學生看圖:小女孩的頭部像a的形,小女孩張大嘴巴發(fā)的就是a的音。教兒歌,幫助學生記憶a的音和形。

4、學生反復練習發(fā)a的音。

(三)學習單韻母o(方法同上)

(四)學習單韻母e(略)

(五)指導書寫

1、認識四線格。

2、教師示范,講清a、o、e的筆畫筆順及占格位置。

(六)學習聲調

1、認識聲調符號??磮D上小汽車的走勢,配合手勢和兒歌學習。

“”一聲平,“'”二聲揚,“”三聲拐彎,“”四聲降。

2、練習讀a、o、e的四聲。

(1)順序讀,變序讀。

(2)二、三聲對比讀。

á—ǎó—ǒé—ě

(3)聯(lián)系日常生活,用帶調的a、o、e組詞。

五、參考資料

第2篇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引導學生自主學會本課生字,正確、規(guī)范地書寫“可”字。

3、創(chuàng)設情境,幫助學生在自讀中感悟“江南”“田田”“東西南北”及詩句意思,體會荷塘的美景和采蓮的歡樂。

教學重難點

感悟“蓮葉何田田”,體會荷塘的美景和采蓮的歡樂。

教學準備:課件,蓮花貼圖

教學過程:

一、課前誦讀

二、圖片導入,激發(fā)興趣

師:同學們,你們今天的誦讀表現(xiàn)真精彩,每個人的坐姿都那么端正,聲音又那么洪亮,老師要給你們豎大拇指了。為了獎勵你們,我給大家?guī)韼讖垐D片,想不想看?

(課件展示:荷花)

師:你從這張圖片上看到什么?

……

師:荷花還有另一個名字,叫“蓮”。拼讀lian.

離這么遠都覺得它美,想不想走進看看?(課件展示:蓮花

拼讀)讓我們來看看它的葉子。

(課件展示:蓮葉)師:你看到了什么樣的蓮葉?

(課件展示:蓮子)

師:蓮子很有營養(yǎng)價值。每年夏季的時候,人們都去采蓮。

介紹“采”字漢字演變。

師:老師把生字采下來,看你會認識嗎?

識生字,點名讀,齊讀。

采蓮去一個地方最合適了,那就是我國的江南??吹貓D介紹。每年夏天,池塘里長滿蓮花,江南的人們開著小船到池塘中間去采蓮。那情境特別美。今天,讓我們一起去江南看一下。

板書:江南,加拼音。

三、引入視頻,初讀課文

師:請同學打開書58頁,一起把課文中的生字寶寶圈出來,邊圈邊讀,左手指,右手圈。

生活中識字(圖片介紹東西南北)

1、請同桌互相讀課文,遇到生字寶寶讀3遍,讀完用坐姿告訴老師。

2、淘氣的生字寶寶跑到黑板上了,你能叫出它的名字嗎?(點名讀,跟讀。齊讀)

3、和生字寶寶已經(jīng)認識了,這回我們再來讀讀這首詩。

師:你最喜歡哪一句?

為什么?

(點名讀,說理由)

師:我最喜歡這一句。(課件出示:蓮葉何田田。配動畫)

1、你從圖上看到什么?

2、你能夸夸這些蓮葉嗎?

3、你們觀察得真仔細,作者是這樣夸的。

4、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話也來夸夸蓮葉。(說話練習:蓮葉真

?。?/p>

5、老師也想學作者的樣子來夸夸。范讀“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

你們也來夸夸。(生齊讀)

師:我還喜歡一句,但是不告訴你們,你們看圖來猜猜。

(課件:魚戲水)

這么美得蓮花,吸引好多小魚來玩呢,我也迫不及待想當一條小魚,我們來這水中玩吧。你們讀,給我指引方向。

(貼畫,貼字“東”西””南”北”)

小游戲,據(jù)詩句貼圖.

師:小魚在水中歡快地游。心情真美。這是首漢樂府詩,古代人喜歡把這些詩唱著讀出來。我們也試試,配樂起。(齊讀)(男女生讀)

師;聽到咋們這么愉快地讀,蓮葉寶寶也跑來了,它說要擋著我們不讓看字,看能不能讀出來。(課件:配樂,遮擋讀)

四、指導“可”字書寫。

1、觀察。2、注意筆順。3、范寫。4、學生練寫。5、點評。6、生再寫。

七、作業(yè):回家把《江南》美美地讀給爸爸媽媽聽。

板書設計

3

江南

西

教學反思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在誦讀兒歌、古詩時,要展開想象,獲得初步體驗,感受語言的優(yōu)美,同時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借助表演和觀察讀物中的圖畫等方式閱讀。

《江南》是一首漢樂府詩,要求孩子熟讀背誦。在理解詞句意思的過程中,針對一年級孩子對形象性知識記憶深的學習特點,我利用圖片、小視頻和游戲的方式攻破難點。發(fā)揮多媒體的優(yōu)勢,讓學生初步感受江南的美好,了解江南水鄉(xiāng)景物的特點。在看圖的過程中滲透了生字“蓮”“采”字的認識。視頻《江南》的運用,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在輕松的兒歌欣賞過程中初步了解了課文內(nèi)容。課題書寫是對江南拼音的復習,也是在對生字識記的鞏固。小游戲的使用是在玩的過程中滲透詩句內(nèi)容的理解,也強化了對“東”“西”“南”“北”生字的識記。所有的教學輔助手段,如利用視頻、圖片、配樂讀、插圖、游戲等,都是讓他們獲得直觀性、形象性、個性化、活動化等最有價值的知識。在看似“玩”的過程中,讓學生認識了江南,了解了江南的美景,也體會到了快樂。過程中方式變換多樣,不單調、生硬、枯燥,孩子還很感興趣,輕松掌握了需要識記的生字。

二、自我評價

自認為本課成功之處在于利用有意思的教學工具輔助教學,吸引學生注意力,教學環(huán)節(jié)環(huán)環(huán)相扣,完成教學任務。學會了表揚孩子,讓孩子在受激勵的課堂上主動學習。

第3篇

1、學會3個復韻母ɑoouiu,讀準音,認清形,正確書寫。

2、能正確認讀簡單的聲母和ɑoouiu組成的音節(jié),會拼讀三拼音節(jié)。

教學重、難點:

1、能正確認讀ɑoouiu,在四線格中正確書寫ɑoouiu。

2、會拼讀簡單的聲母和ɑoouiu組成的音節(jié),會拼讀三拼音節(jié)。

教學思路:

1、復習學過的單韻母和三個復韻母。

2、看情境圖,編小故事,引出新授內(nèi)容(故事中藏著帶有ɑoouiu)。

3、逐一學習ɑoouiu三個復韻母,要讀準音,認清形,正確書寫;會拼讀簡單的聲母和ɑoouiu組成的音節(jié),會拼讀三拼音節(jié)。

4、在日常生活中運用ɑoouiu(你想用ɑoouiu或由它們組成的音節(jié)說什么。)

5、通過小游戲鞏固所學的知識。

教學準備:

韻母和音節(jié)卡片;籃子,遮布,幾樣蔬菜。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出示單韻母:ɑoeiuü)開火車讀,指名讀。

2、指名讀復韻母:ɑieiui,再齊讀。

〔評:復習韻母為新授內(nèi)容作鋪墊?!?/p>

二、看情境圖,編小故事,引出新授內(nèi)容。

1、(打開課本41頁)師:小朋友們,看,這是一幅北方的冬景圖,圖上都畫了些什么?你又想到了什么?和你的同桌說說。

自由觀察情境圖,和同桌交流感受。

(冬天好冷,小朋友們都穿上了棉襖,但是兩個哥哥不怕冷,他們敢在冰冷的水里游泳,連海鷗都來給他們加油呢。)

〔評:圖文并茂的情境圖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把所看到的、想到的都自由地說出來。〕

2、師:這幅圖的后面還有一個故事呢,你們想聽嗎?

(師講故事):星期六(iu)的早(ɑo)晨,毛毛(ɑo)起床后(ou)就覺得特別冷。她和姐姐推開門一看,呵,好大的雪呀!這時牛牛(iu)急匆匆地跑(ɑo)過來,說:“你們快點穿上大棉襖(ɑo),跟我來。”毛毛(ɑo)說:“干嘛去???”“你們就跟著來吧,一定會讓你們大開眼界的?!迸E#╥u)帶著毛毛(ɑo)和姐姐來到海邊浴場,看到兩個哥哥在冰冷的海水里游(iu)泳。哇,他們好勇敢呀!一點兒也不怕冷。牛牛(iu)、毛毛(ɑo)和姐姐趕緊給他們加油(iu)。這時海鷗(ou)也來為他們加油(iu)了。小朋友們聽到了嗎,他們說些了什么?

(讓學生自由說出他們的想法和感受。)

3、師:圖上的這3個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復韻母:ɑoouiu。

〔評:用講故事的形式引出新授內(nèi)容,順應了小孩子愛聽故事的特點,并在故事中藏著帶有ɑoouiu的音節(jié),學生不知不覺就接觸到了所學的新知識。〕

三、教學復韻母ɑoouiu。

(一)學習復韻母ɑo。

1、小朋友們還記得嗎,剛才牛牛叫毛毛和姐姐穿上什么衣服呀?

(大棉襖)

2、小朋友們記性真好???,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第一個復韻母:ɑo。老師再讀兩次,小朋友們注意聽音,還要注意看老師的口型。

(師范讀,指導發(fā)音,生跟著讀,同桌互相檢查口型。)

(生個別讀,正音,再齊讀。)

〔評:由故事很自然地過渡到新授的內(nèi)容,在教學時很注重學生個體發(fā)音的指導?!?/p>

3、(師出示:āoáoǎoào)誰來讀ɑo的四聲?

(生個別讀,正音,再齊讀。)

4、你們想用ɑo來說什么呢?

(棉襖、毛毛穿棉襖、奧運會……)

〔評:教學時讓學生用ɑo來說話,把拼音運用到生活中,增加了學生的印象,也能學以致用?!?/p>

5、請小朋友們觀察ɑo在四線格中的位置,跟同桌說一說。

(師范寫,生描紅。)

6、(師出示:m-ɑomɑo)誰會讀這個音節(jié)?

(生個別讀,正音,齊讀;再讀mɑo的四聲。)

7、(師出示:x-i-ɑoxiɑo)哪個能干的小朋友會讀這個帶有小i的三拼音呢?

(生個別讀,正音,齊讀;再讀xiɑo的四聲。)

〔評:加強了音節(jié)拼讀的教學?!?/p>

(二)學習復韻母ou。

1、師:小朋友們真能干,給自己加加油吧。剛才海鷗給哥哥們加油了,我們也請海鷗來給我們加加油怎么樣?

〔評:這時學生的注意力已經(jīng)轉向了無意注意,老師很巧妙的利用海鷗來為小朋友們加油,學生的興致又被很快地調動起來了?!?/p>

2、請看,這就是海鷗的ou。老師再讀兩次,小朋友們注意聽音,還要注意看老師的口型有什么變化。

(師范讀,指導發(fā)音,生跟著讀,說說口型的變化,同桌互相檢查口型。)

(生個別讀,正音,再齊讀。)

3、(師出示:ōuóuǒuu)誰來讀ou的四聲?

(生個別讀,正音,再齊讀。)

4、你有什么辦法記住ou呢?

(海鷗,海鷗ououou……)

5、請小朋友們觀察ou在四線格中的位置,跟同桌說一說。

(師范寫,生描紅。)

6、(師出示:z-ouzou)誰會讀這個音節(jié)?

(生個別讀,正音,齊讀;再讀zou的四聲。)

7、(師出示:zh-ouzhou)誰又會讀這個音節(jié)?

(生個別讀,指導區(qū)別平舌音和翹舌音,齊讀,小組比賽讀;再讀zhou的四聲。)

8、你們想用zou或者zhou說些什么?

(走路、柳州……)

〔評:在教學時老師有意把平舌音節(jié)和翹舌音節(jié)放到一起讓學生區(qū)別,在實踐中區(qū)別和運用平舌音節(jié)和翹舌音節(jié)?!?/p>

(三)學習復韻母iu。

1、海鷗為什么來給哥哥們加油呢?

(哥哥們不怕冷,他們敢在冰冷的水里游泳。)

2、請看,這就是iu。老師再讀兩次,小朋友們注意聽音,還要注意看老師的口型有什么變化。

(師范讀,指導發(fā)音,生跟著讀,說說口型的變化,同桌互相檢查口型。)

(生個別讀,正音,再齊讀。)

3、(師出示:iūiúiǔiù)誰來讀iu的四聲?

(生個別讀,正音,再齊讀。)

4、你有什么辦法記住iu呢?

(哥哥游泳iuiuiu、加油加油iuiuiu……)

5、請小朋友們觀察iu在四線格中的位置,跟同桌說一說。

(師范寫,生描紅。)

6、(師出示:l-iuliu和n-iuniu)誰會讀這兩個音節(jié)?

(生個別讀,正音,指導區(qū)別聲母l和n,齊讀;再讀liu和niu的四聲。)

7、你們想用liu或者niu說些什么?

(柳樹、柳州、牛牛、小?!?/p>

〔評:區(qū)別鼻音“n”和邊音“l(fā)”對很多人來說都是比較困難的,教學時老師也注重這兩個聲母在音節(jié)中的指導?!?/p>

四、拼音游戲。

師:今天中午老師要給家人做一頓豐盛的午餐。小朋友們猜猜看,老師的籃子里都買了什么?如果你們猜猜對了,老師可以請你們到家里來做客的喲!老師這里有一些小提示,你們可以拼一拼,讀一讀。(師出示:càihuāǒujiǔcàiyóucàilàjiāo)

生自由拼讀詞語,拼對了就說一說你見過它們嗎?再說說它們分別是什么樣子的?說對了老師就拿出相應的物品。然后再反過來,老師拿出什么物品生就拼讀對應的詞語。

這些蔬菜中你最喜歡吃什么?或是不喜歡吃什么?它的味道怎么樣?

〔評:教師設計了與拼音教學有關的游戲,讓學生在玩中學、樂中學。游戲是學生最感興趣的活動,通過游戲讓復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進行,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鞏固了拼音知識,還進行了說話的訓練?!?/p>

第4篇

教學內(nèi)容:d、t、n、|

教學目標:學會d、t、n、|4個聲母,讀準音,認清形,正確書寫。

教學重難點:聲母d、t、n、|發(fā)音。

教學準備:字母卡片。

教學過程:

一、讀兒歌導入新課。

教師帶領著學生讀兒歌:悟空本領特別大,天兵天將全不怕,打敗哪吒三太子,樂得悟空笑哈哈。教師故意把“特、大、打、哪、太、樂”這幾個字音加重,讓學生感知d、t、n、|四個字母。再指導學生觀察情景圖,引出要學習的聲母d、t、n、|。

二、看圖識記d、t、n、|音和形。

(一)學習d的音

1、圖上畫著什么。

2、用鼓錘敲鼓會發(fā)出什么聲音?

(會發(fā)出de、de、de、的聲音)

3、教師示范發(fā)音,邊讀邊講解d的發(fā)音部位和發(fā)音方法。

4、觀察圖畫學習d的形。

1、字母d與圖中的什么很相象?教兒歌;隊鼓鼓錘

(ddd)

2、與b進行區(qū)別。

5、指導書寫d。

(二)以同樣方法學習t、n、|。

三、鞏固練習,用實物擺一擺字母。

1、讀字母。

2、讓學生準備一個半圓形和一支鉛筆,擺一擺字母,探究d、b、p的字形區(qū)別,再通過細心觀察反復比較n、m、t、f的字形。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d、t、n、|

教學目標:學會d、t、n、|與單韻母拼讀音節(jié)及帶調拼讀音節(jié)。

教學重難點:聲母d、t、n、|與韻母拼讀音節(jié)。

教學準備:字母卡片。

一、學習聲母和韻母。

用卡片復習學過的聲母和韻母,主要復習帶調單韻母要直呼卡片。

二、練習拼音。

1、復習拼音的讀法。

2、以d–ede為例,邊示范拼讀邊講解拼讀方法。

3、學習反復練習拼音。

4、出示音節(jié),讓學生分組練讀。

三、看圖讀拼音認字。

1、指導學生看懂圖意。

2、游戲“組詞大王”。用“大、土、地、馬”口頭組詞,看誰組的詞最多。

3、創(chuàng)設情境進行表演。

1、它們之間到底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呢?同桌兩人相互說一說。也可以扮演馬和兔,想象它們的對話并進行表演。

2、指名表演。

四、指導讀兒歌。

1、出示紅色音節(jié),指名讀de、tù、|e、nǐ。

2、自由讀兒歌。

第5篇

1.鞏固聲母ɡ、k、h,能在四線格中正確書寫。

2.學習拼讀帶有介母的音節(jié)。能準確拼讀ɡ、k、h的兩拼音節(jié)和三拼音節(jié)。

3.感受學拼音的樂趣。

重點難點

重點:準確拼讀ɡ、k、h與韻母組成的音節(jié)。

難點:學習三拼音節(jié)的拼讀。

教學準備

拼音示教板,拼音卡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7)

1.出示卡片ɡ、k、h、a、e、u,讓學生認讀。

2.找學生讀書上的兒歌。

二、學習拼拼讀讀918)

1.學習兩拼音節(jié)。(出示)

ɡɡɑɡɡɑ

kɑkɑkeke

hhɑhhe

ɡɡu

kuku

hhu

(1)學生自己拼一拼,把會拼的音節(jié)拼給大家聽。

(2)師生共同拼讀學生覺得有困難的音節(jié)。

(3)小老師教讀。

(4)以比賽的形式進行練讀。

2.學習三拼音節(jié)。(出示)

ɡɡuɑ

kuɑkuɑ

hhuɑ

(1)讓學生觀察老師這次出示的音節(jié)和前面的有什么不同?

(2)認識介母及三拼音節(jié)。

(3)教給學生三拼音節(jié)的拼讀方法。

(4)引導學生自己拼讀。

(5)老師教讀、學生領讀、分組讀,采用多種形式進行練讀。

(6)給音節(jié)帶調,組詞說話。

三、完成讀讀連連(10)

放手讓學生自己獨立完成。

四、鞏固練習(5)

指名讀音節(jié)。

五、布置作業(yè)(5)

抄寫本課學習的音節(jié)。

板書設計

ɡɡɑɡɡɑ

kɑkɑkeke

hhɑhhe

ɡɡuɡɡuɑ

kukukuɑkuɑ

第6篇

[關鍵詞] 識繁書簡因教施材開發(fā)與整合體驗科普模式市場需求

在海峽兩岸擁有世界上最為龐大的青少年人口群體。據(jù)有關資料顯示,2009年中國大陸13億人口中,10~24歲的青少年約為3.27億,占人口總數(shù)的26%(參考聯(lián)合國兒童基金會2011年度有關報告);2007年臺灣地區(qū)2.296千萬人口中,10~24歲的青少年約為491.42萬,占人口總數(shù)的21.4%(參考2007年臺灣“內(nèi)政部“統(tǒng)計資訊)。如果按通常青少年人口的年齡界定為14~35歲范圍,其總數(shù)接近5億。面對如此嚴峻的人口形勢,兩岸開展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任重道遠。

為積極促進、繁榮兩岸青少年科普教育事業(yè),全面提高青少年的科學素質,現(xiàn)就幾個具體問題,提出一些看法及觀點,謹供進行學術探討與工作參考。

1科學應對簡繁版本問題,營造識繁書簡并用環(huán)境

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三大文字系統(tǒng)之一,是中華文化無可替代的瑰寶。近百年來,尤其是后的文化發(fā)展進程中,兩岸形成了繁體字和簡體字并存、并用的現(xiàn)狀。目前,繁體字主要用于臺灣、香港、澳門和北美的華人圈中,使用人數(shù)約為3千多萬;簡體字廣泛用于大陸內(nèi)地以及馬來西亞、新加坡等東南亞的華人社區(qū),使用人數(shù)超過13億。

隨著兩岸經(jīng)貿(mào)、科教、文化的日益廣泛交流和相互滲透、融合及發(fā)展,繁體和簡體兩種“國字”,難免發(fā)生一些爭論甚至是矛盾沖突。在青少年科普教育方面,簡繁版本問題也比較突出,嚴重影響兩岸青少年科普教育的全面、持續(xù)推進和深入發(fā)展。

對待這樣一個歷史形成的問題,我們應站在熱愛、維護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高度,發(fā)揚中華民族人文精神,積極調動聰明智慧,科學應對簡繁版本問題。

首先,對于這兩種“國字”,應一視同仁,倍加愛護和珍惜。反對厚此薄彼或非此即彼,更不能簡單、盲目地強制推行提倡簡體、廢除繁體或恢復繁體、廢除簡體的錯誤行動。在圖書出版、音像注解、商標設計、展覽制作等方面,推行繁簡并用的“雙軌制”。根據(jù)客觀需要應繁則繁、可簡則簡,積極營造識繁書簡并用環(huán)境。筆者曾經(jīng)閱讀過一本《木工技術入門》(沈華編著,香港萬里書店出版輕工業(yè)出版社重印,1981年4月),在尾頁就附加了“繁簡字對照表” (166個字),既保持了繁體版本的大陸市場,也為熟悉簡體字的讀者提供了閱讀便利,十分值得贊賞、學習和推廣。

第二,1993年,“汪辜會談”就把探討兩岸科技名詞的統(tǒng)一工作列入共同協(xié)議中。1994年,中國科學院院士盧嘉錫等70余位專家學者,就呼吁要積極推進海峽兩岸科技名詞的統(tǒng)一。為滿足、適應漢字在兩岸的使用情況和國際化的需求,由中國大陸教育部、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在2001年開始編制的《簡繁漢字對照表》,已經(jīng)從2009年8月開始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并開始使用。

2010年3月,“兩岸民間合作編撰中華語文工具書”工作會上決定,《中華科學與技術大辭典》、《兩岸科學與技術常用詞典》由大陸的全國科技名詞委員會和臺灣的教育研究院組織實施,對于那些與兩岸交流密切相關的學科,以及名詞混亂現(xiàn)象嚴重的學科和條件成熟、容易開展的學科先行開展名詞對照。據(jù)有關媒體報道,預計不久包括《兩岸中小學科學詞典》在內(nèi)的三套科技類工具書將正式在兩岸出版發(fā)行,并提供大陸版網(wǎng)站資源,向全球廣大科技愛好者免費開放。屆時,《兩岸中小學科學詞典》將為開展和繁榮兩岸青少年科普教育創(chuàng)造更加良好條件和環(huán)境。

至于有無必要組織力量編寫《兩岸科普常用詞典》(或對照手冊),兩岸科普界應根據(jù)實際需要,通過廣泛深入地磋商、討論與研究,形成共識得出結論。

2堅持因教施材科普原則,重視通俗讀物市場需求

2011年1月21日,《大眾科技報》發(fā)表《誰來經(jīng)營中國科普傳播?》(記者 陳萌)調查報告,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南京的王先生為了幫孩子買一本科普書,他跑了幾家書店,結果發(fā)現(xiàn)在一些書店里“青少年百科知識圖書”的專柜上,大部分被一些講述魔怪、神獸的故事書所占領,好不容易找到幾本科普書,還是自己小時候讀過的諸如《十萬個為什么》之類的經(jīng)典書籍?!跸壬唤锌簽槭裁唇o孩子買一本科普書就這么難?!

究其深層原因,記者指出從中國大陸科技部的有關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就能回答王先生的疑問。據(jù)全國科普統(tǒng)計資料顯示,2009年全國出版科普圖書0.69億冊,僅占各類圖書總數(shù)的0.98%,也就是說市面上100本圖書中,科普圖書尚不足一本。

筆者也在一些大型新華書店了解到,科普圖書的銷售區(qū)域明顯是書少人也少,有的根本沒有科普圖書的專柜。而且事實上,近幾年出版發(fā)行的科普圖書中,無論是公眾影響力,或者大眾認知度方面,缺少諸如《十萬個為什么》、《小靈通漫游未來》等優(yōu)秀作品,加之“魔怪神獸”讀物搶占風頭,青少年科普圖書銷量一直不好,市場進入了瓶頸期,甚至是萎縮階段。

眾所周知,學校進行的是課程教育,因此基本上是貫徹“因材施教”教學原則。而科普是開展經(jīng)常性普及教育與應急性宣傳教育,兩者既有密切關聯(lián)又有明顯差異。筆者認為堅持“因教施材” 科普原則,既符合全民科普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應成為積極促進青少年科普教育并取得優(yōu)良效果的指導原則。

所謂因教施材,是指圍繞相關科普人群,突出既定議題內(nèi)容,闡述通俗科學知識,傳授正確操作技能,總結經(jīng)驗歸納教訓,促使相關人群增強科學知識、提高技能水平、拓寬經(jīng)驗積累,全面提升科學素質。堅持因教施材,將有力地促進青少年科普教育,努力培養(yǎng)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青少年一代。

筆者曾經(jīng)閱讀過兩本書,印象特別深刻。一本是《自然四字經(jīng)》(人民教育出版社編輯出版,1963年8月第一版北京印刷2萬冊,1984年7月再版)。全書有開篇、天地、氣象、巖石、礦物、植物、動物、人體、衛(wèi)生、八字憲法和安全用電等十一個段落,全文采用的是四字口訣,總共約有1400字。即使現(xiàn)在讀起來,也津津有味,收獲頗為豐厚。

另一本是《水的奧秘》(鄭樹桓,河北人民出版社,1979年7月第一版印數(shù)162,500冊)。全書分為8個章節(jié),約有8萬字。該書正文“從龍宮談起”開頭到“水的家族”結尾,知識全面、圖文并茂、通俗易懂,筆者2009年曾經(jīng)作為節(jié)水課題研究的基礎知識學習參考。

從上述兩本書得到如下啟示:科普讀物首先不能作為收藏品,而應該是提高公眾科學素質的啟明燈,引導讀者深入思考、激發(fā)興趣與探索科學奧秘的階梯!許多史實證明,也許就是一本薄薄的小冊子,或將啟蒙造就一位科技大師,或將促進推動一項偉大工程!

目前,兩岸的科技、教育和文化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已經(jīng)采取一些具體措施,促使問題向好的方向發(fā)展或有效解決。兩岸科普界自身也要自覺采取積極行動,在力所能及范圍內(nèi),切實為堅持因教施材科普原則,重視通俗讀物市場需求,發(fā)揮應有的表率帶頭作用。

首先,應繼承和發(fā)揚科普創(chuàng)作的優(yōu)良歷史傳統(tǒng),克服和糾正存在的片面追求大部頭、系列化與所謂“經(jīng)典”作品傾向,積極引導科普創(chuàng)作力量,堅持面向廣大社會公眾,特別是青少年人群,提供更多的優(yōu)秀通俗讀物及作品。從2011年5月開始,大陸正在進行的“首屆中國科普作家協(xié)會科普短文·科普影視短片·科普圖片大獎賽”,就是非常適時和可喜的創(chuàng)新行動,值得肯定和推廣。

第二,應拓寬創(chuàng)作視野和交流范圍,積極開發(fā)與整合兩岸青少年科普教育資源,讓已有的優(yōu)秀科普圖書、音像、展品、報告和游戲等發(fā)揮應有作用。

筆者年輕時就喜愛物理科學讀物。前不久在網(wǎng)上看到臺灣地區(qū)的有關科普機構出版發(fā)行《100 本中文物理科普書籍推薦書目分級》(2005/4/26版本:100 本物理科普分級 03),面向國小、國高中、大學以上青少年讀者推薦包括傳記歷史 (27 本)、物理知識 (44 本)、天文宇宙 (14 本)和科學思想 (15 本)等,共計100本的物理科普圖書,而且還有物理學會有關學者編撰的書評。筆者初步瀏覽目錄和書評,發(fā)現(xiàn)這100本物理科普書籍的著者大部分是臺灣地區(qū)的物理科學界著名學者,其作品內(nèi)容科學簡明、圖文并茂、通俗易懂,是難得的優(yōu)秀科普讀物,當屬開展兩岸青少年科普教育的寶貴資源,應該大力普及推廣。

筆者認為,兩岸科普界都擁有豐富的資源,應以高度責任感,拿出智慧之舉、科學之法,積極開展雙向互動、交與探討,在保障著作權的前提下,努力開發(fā)與整合這些優(yōu)秀科普資源,使之為繁榮兩岸青少年科普教育發(fā)揮更大作用。

第三,應積極支持和鼓勵科普創(chuàng)作與科研課題的平等社會地位,樹立鮮明的經(jīng)濟發(fā)展、科技進步需要科普和科研兩個輪子共同驅動、缺一不可的主流觀點。筆者曾經(jīng)專門調查過大陸《2002-2010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普資助項目》情況,根據(jù)有關部門提供的項目清單,在共計79個項目中,依托單位幾乎全部是大學、研究所和博物館等,沒有一個科普創(chuàng)作或研究機構,更不用說基層科普團隊與個人。這確實是一個需要努力改善的現(xiàn)實問題。

為了兩岸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的持久、穩(wěn)定和全面發(fā)展,達到新的高度和更深的層次。筆者認為,兩岸科普界應該積極開展深入合作 ,尋求突破,可否共同創(chuàng)建“兩岸青少年科普教育發(fā)展基金” ,以提供堅強有力的經(jīng)濟支撐,謀求兩岸青少年科普教育的繁榮與昌盛。

3倡導開發(fā)體驗科普模式,探索市場需求商業(yè)前景

近幾年來,國內(nèi)外科普教育領域相繼出現(xiàn)了一些可以身體力行、參與互動、形式新穎、效果優(yōu)良的體驗科普模式項目,深受社會公眾尤其是青少年的廣泛歡迎與熱情參與,也得到不少從事商業(yè)性投資開發(fā)企業(yè)的關注及青睞。

日本從1971年開始,就開發(fā)利用體驗科普模式,開展地震災害的防救演練。大陸有關駐日本記者調查發(fā)現(xiàn):日本在一些大城市建有防災中心和展覽館,這些展館都設有地震體驗中心或體驗室,其裝置輸入真實的地震波,讓觀眾體驗地震時的搖晃、顛簸及“房倒屋塌”的感覺,并進行自我保護訓練,提高避震求生能力,僅東京市就有3個這樣的中心。除此以外,在街頭還設有流動地震體驗車,隨時讓市民“感受一把”,進行地震防護科普教育。因此,當2011年3月11日中午,日本發(fā)生強度達到8.9級、震源深度為24千米的強烈地震時,廣大公眾表現(xiàn)的沉著冷靜和從容應對,也就不足為奇。

據(jù)有關媒體報道,2010年初,英國航空公司已經(jīng)在位于西斯羅機場附近,利用退役的空客A380飛機,推出模擬“空難”事故,提供從專用滑梯逃生撤離和落水后水中救生的培訓項目,僅僅半個月已有8500人爭相體驗,其中就有英國石油公司(即世界著名的BP公司)的大部分高管和《衛(wèi)報》的攝影記者等。

新華網(wǎng)合肥2011年7月23日專電報道,中國農(nóng)業(yè)自然災害教育體驗主題公園在安徽南陵縣大浦鄉(xiāng)村世界開園。該公園集中展示旱災、水災、龍卷風、地震等自然災害,通過科學普及、休閑體驗和災難教育相結合的形式,提高廣大游客的防災減災及救護和環(huán)境保護意識,已經(jīng)成為當?shù)匾粋€旅游熱門景點。

體驗,也稱為體會,指通過實踐來認識周圍的事物。人們有一個共識:通過體驗得到的東西使我們感到真實、可行,尤其是在大腦記憶中留下深刻印象,在遇到類似情況時,可以隨時發(fā)揮曾經(jīng)親身感受過的實踐歷程與獲得的知識、技能或經(jīng)驗等,甚至是面對未來發(fā)展趨勢或現(xiàn)實狀態(tài)早已有所預知及感悟。在面對復雜、危機事物時,從而能夠沉著冷靜應對、從容成功處理,并取得良好效果。

隨著電子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與日益成熟,具有體驗互動功能的數(shù)字技術虛擬項目,也能夠讓體驗者如置身于一個豐富的科學天地環(huán)境中,感受足不出戶就能走遍天下,或上天入地,或進入微觀世界,領略觀看自然界的神奇風采,探尋了解科學技術的奧秘所在,甚至還可以通過人機交互傳輸?shù)姆绞将@取知識、訓練技能,達到學習眾多的科學原理,認識最新科技成果的目的。近幾年,兩岸眾多青少年熱衷于玩仿真電腦游戲,就是數(shù)字技術虛擬項目的典型代表。

體驗科普模式大致可分為三大類。第一類,凡是依托實際存在事物,以模擬現(xiàn)實事物為主要題材內(nèi)容的,稱之為現(xiàn)實體驗科普模式(簡稱為現(xiàn)實模式);第二類,凡是依托電子數(shù)字技術,以仿真虛擬事物為主要題材內(nèi)容的,稱之為虛擬體驗科普模式(簡稱為虛擬模式);第三類,部分為現(xiàn)實模式,部分為虛擬模式,稱之為復合體驗科普模式(簡稱為復合模式)。目前,數(shù)字技術虛擬模式發(fā)展獨領,仿真電腦游戲已形成規(guī)模巨大的商業(yè)市場。

第一,從積極促進發(fā)展科普公益事業(yè),努力繁榮青少年科普教育的角度,為保障體驗科普模式項目穩(wěn)定運行與持久發(fā)展,在倡導開發(fā)體驗科普模式的同時,應積極探索在適應市場需求的前提下,如何結合科普旅游、技能培訓或資質鑒定等活動,采取商業(yè)管理與經(jīng)營性運作方式,獲取應有的經(jīng)濟利益,以廣闊的商業(yè)前景,吸引有實力投資企業(yè)關注與參與體驗科普模式,優(yōu)先為兩岸青少年開發(fā)更多的體驗科普項目。

第二,從保護青少年健康成長和推行環(huán)保低碳生活方式角度,根據(jù)近幾年來社會上有關仿真電腦游戲的利弊問題爭論,筆者通過初步調查認為,上述三大類體驗科普模式分別具有各自的優(yōu)勢,也分別適應于不同的科普人群與題材內(nèi)容,在推廣實施時必須進行科學論證,有所選擇取舍。對于主要面向青少年科普教育的項目,應以現(xiàn)實模式為主,復合模式為次。對于18歲前未成年人,應限制或減少參與聲光激烈或情節(jié)刺激的虛擬模式項目。筆者認為,面向18歲前未成年人,提倡開發(fā)一些體驗原生態(tài)的,與現(xiàn)實物質生活密切相關的,諸如農(nóng)業(yè)、林業(yè)、牧業(yè)、漁業(yè)與生產(chǎn)交通等體驗科普項目,為廣大青少年認識、了解和珍惜自然界的土地、森林、草原、水資源與社會生活等生存環(huán)境,開展科普教育,積極推行環(huán)保低碳生活方式。

早在1900年2月,梁啟超先生在散文《少年中國說》中就滿懷激情地說:“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在目前兩岸關系友好、往來密切、和平發(fā)展的大好形勢下,兩岸科普界為了青少年一代智、富、強地茁壯成長,再接再厲、滿懷熱情地相互學習借鑒,廣泛交流探討,虛心取長補短,深入開展青少年科普教育資源開發(fā)與整合,切實促進兩岸青少年科普教育資源優(yōu)勢互補,進一步努力繁榮兩岸青少年科普教育事業(yè),為提高兩岸青少年和廣大民眾的科學文化素質而不解努力,將為促進海峽兩岸全面繁榮、科學發(fā)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 繁體字和簡體字都是“國字” [EB/OL]., 2009-03-23.

[2] 陳萌. 誰來經(jīng)營中國科普教育[N]. 大眾科技報,2011-01-21.

[3] 日本的科普模式[EB/OL].中國地震局網(wǎng), 2011-05-10

[4] 中國數(shù)字科技館訪問團出訪日本報告.中國科學技術協(xié)會國際聯(lián)絡部,2008-02-26.

[5] 董全超,許佳軍.發(fā)達國家科普發(fā)展趨勢及其對我國科普工作的幾點啟示[J].科普研究,2011-6(6):16-21.

第7篇

一、給生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云(yún

yùn)

足(zú

zhú

鳥(niǎo

nǎo

)

站(zhàn

zàn)

(zǐ

zhǐ)

四(sì

shì)

桌(zhuō

zhōu)

(huà

hu?。?/p>

(cí

chí)

(

yǚ)

(zǐ

zhǐ)

(jī

(mǎ

mā)

(

lī)

(dēnɡdōnɡ)

(shì

sì)

皮(pí

雪(xuě

xüě)

車(chē

cē)

走(zǒu

zuǒ)

也(yě

yiě)

妹(mèi

miè)

草(

cǎo

cǎi)

(nǎi

)

秋(qiū

quī)

船(chán

chuan)

蓮(lián

lán)

江(jiān

jiānɡ)

多(duō

dōu)

(huánɡ

huán)

(yā

)

聲(shēn

shēnɡ

)

蘋(pínɡ

pín)

(xīng

xìnɡ

)

校(xào

xiào

)

森(sēng

sēn)

(cónɡchónɡ)

(chén

chéng)

(qí

)

起(qí

qǐ)

影(yǐnɡ

yǐn)

黑(hēi

hiē

短(duǎn

dǎn)

傘(sǎn

sǎi)

(tù

miǎn

)

(nà

nǎ)

過(ɡuò

ɡuō)

(lǜ

lù)

(shuì

chuí)

(jīn

quán)

(kuài

kuàn

)

穿(chuāng

chuān)

(fú

)

(xiào

xào)

(

lán

lánɡ

)

(

xiànɡ

xànɡ

)

(wá

wā)

掛(ɡuà

ɡà)

(huó

hó)

叔(

shū

)

二、拼音和字連線。

tiān

rén

duì

jiǔ

wén

shù

xué

yīn

yuè

數(shù)

三、給句子中的多音字選擇正確讀音。

zhī

zhǐ

1.我只(?????)看見閃閃的星星。

2.三只(?????)小羊找媽媽。

shǔ??????shù

3.我喜歡數(shù)(?????)字游戲。

4.天上的星星數(shù)(?????)不清。

四、選字填空(填序號)

(1)它????(2)她???(3)他

1.(???)是我的哥哥。

2.(???)是一只可愛的小烏鴉。

3.我們班有許多小姑娘,(???)們會唱歌和跳舞。

(1)忘????(2)望

4.我(????)見了遠方的大山。

5.小烏鴉不(???)記媽媽把它養(yǎng)育大。

五、漢字巧變幻

1.動動腦,加一筆或兩筆都可以,變新成字

例:木——(

)(

)三——(

)(

)

口——(

)(

)

云——(

)(

)

日——(

)(

)

二——(

)(

)

一——(

)(

)

十——(

)(

)

人——(

)(

)

大——(

)(

)

木——(

)(

)

土——(

)(

)

2.偏旁部首及代表字

(1)土

提土旁(

(2)扌

提手旁(

(3)鳥

鳥字旁(

)

(4)讠

言字旁(

(5)雨

雨字頭(

(6)亻

單人旁(

(7)門

門字框(

(8)女

女字旁(

(9)犭

反犬旁(

)????(10)辶

走之底(

(11)

竹字頭(

)

(12)宀

寶蓋頭(

(13)禾

禾字旁(

(14)日

日字旁(

(15)忄

豎心旁(

(16)目

目字旁(

(17)氵

三點水(

(18)口

口字旁(

(19)口??方框(

(20)人

人字頭(

六、讀拼音,寫含有生字的詞語。

chónɡ

zi

shǒu

huǒ

shān

shuǐ

tián

miáo

ěr

yuè

shànɡ

fāng

rén

é

r

zi

tóu

fa

shuǐ

發(fā)

lǎo

niú

ɡuǒ

shù

zǎo

shànɡ

zhōnɡ

xīn

zhèng

chǐ

zi

shū

běn

wěi

ba

b

ǐ

b

ǐ

hǎo

rén

bàn

wèn

shuǐ

tónɡ

xué

fu

mínɡ

bái

zhú

zi

chǐ

huí

jiā

chū

duì

le

shí

tou

七、我會給生字組詞。

1.比一比,組詞語。

一(

木(

大(

上(

日(

八(

二(

禾(

火(

下(

目(

六(

子(

月(

兒(

天(

西(

人(

了(

目(

幾(

大(

四(

入(

水(

?。?/p>

牛(

鳥(

早(

本(

木(

少(

午(

烏(

果(

木(

正(

力(

森(

門(

好(

下(

五(

刀(

林(

們(

媽(

上(

雨(

把(

問(

半(

巴(

學(

西(

打(

閃(

牛(

吧(

字(

自(

已(

白(

和(

用(

石(

目(

己(

的(

禾(

同(

右(

只(

牙(

出(

回(

貝(

芽(

山(

問(

2.多音字組詞。

樂?yuè(

)????只??zhī(

shǎo(

)

lè(

zhǐ(

shào(

)

長??zhǎnɡ(

著?zhe?(

xínɡ(

chánɡ(

zháo(

hánɡ(

八、我會選形近字填空

東?????可?????西?????葉

1.早晨,太陽從(?????)邊升起。

2.傍晚,太陽從(?????)邊落下。

3.秋天到了,一片片(?????)子從樹上落下來。

4.(?????)瓜真好吃。

5.時間到了,我們(?????)以出發(fā)了。

參考答案:

一、yún

niǎo

zhàn

zhuō

huà

zhǐ

dōnɡ

shì

xuě

chē

zǒu

mèi

cǎo

nǎi

qiū

chuán

lián

jiānɡ

duō

huánɡ

shēnɡ

pínɡ

xìnɡ

xiào

sēn

cónɡ

chén

yǐnɡ

hēi

duǎn

sǎn

ɡuò

shuì

jīn

kuài

chuān

xiào

lán

xiànɡ

ɡuà

huó

shū

二、tiān

rén

duì

jiǔ

wén

shù

xué

yīn

yuè

數(shù)

三、1.

zhǐ?2.

zhī?3.

shù

4.

shǔ

四、1(3).2.(1)3.(2)4.(2)5.(1)

五、1.日

田,

,白

,土

,二

,木

牛,大

個,木

天,術

本,王

2.(1)地?場?城

(2)打?把?拉

,(3)鴨?雞?鵝,(4)語?認?識

(5)?雪

(6)什?住

他,(7)閃?問,(8)好?媽?奶

娃,(9)狗?貓

(10)過?遠?近,(11)笑筆,(12)字

家(13)秋?秒,(14)明?晚,(15)快?慢,(16)睡

睛,(17)江?河?法

洞?(18)唱?聽?葉,(19)國?園?圓,(20)會?合?全

六、蟲

火山

耳目

大人

兒子

水里

早上

中心

立正

尺子

書本

比一比

好人

半個

問你

雨水

自己

同學

衣服

明白

幾個

大馬

竹子

日出

對了

石頭

七、1.一(一次)

木(木馬)

大(大家)

上(上面)

日(日光)

八(八月)

二(二月)

禾(禾苗)

火(火苗)

下(下雨)

目(目光)

六(六只)

子(子女)

月(月亮)

兒(兒子)

天(天空)

西(西邊)

人(工人)

了(用了)

目(目光)

幾(幾個)

大(大事)

四(四千)

入(出入)

水(水田)

小(小米)

牛(水牛)

鳥(小鳥)

早(早上)本(作業(yè)本)

木(木頭)

少(少年)

午(上午)

烏(烏鴉)

果(水果)木(木頭)

正(立正)

力(力量)

森(森林)門(出門)

好(好人)

下(下班)

五(五十)

刀(大刀)

林(樹林)們(人們)

媽(媽媽)

上(上學)

雨(雨水)

把(把?。?/p>

問(問題)半(半數(shù))

巴(尾巴)

西(西方)

打(打開)

閃(閃光)牛(牛車)

吧(看吧)

學(同學)

自(自己)

已(已經(jīng))

白(白雪)

和(和平)

字(寫字)

目(目光)

己(自己)

的(好的)

禾(禾苗)

用(用力)

石(石頭)

只(幾只)

牙(牙齒)

出(出去)

回(回家)

同(同學)

右(右邊)

貝(寶貝)

芽(發(fā)芽)

山(山門)

問(問題)

2.音樂

快樂

一只

只要

多少

少年

長大

長江

看著

著急

飛行

行業(yè)

八、1.東?2.西

第8篇

花的學?!方虒W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和能力:認識本文的2個生字,會寫8個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課文的第一自然段,參照“我的詞語庫”自主積累好詞好句。

2.過程和方法:通過誦讀課文,展開想象,感悟、積累語言;感受花孩子的活潑、調皮;想想花的學校釋什么樣子的,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進行學習。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引導學生感受語言美,想想文中描繪的情景,感受大自然的花富有的靈性、童真童趣。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詩歌的內(nèi)容;想象詩歌所描繪的畫面,體會詩歌的意境。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課文富于童真童趣的語言。

教學方法

講授、小組合作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情景導入

1.播放歌曲:《上學歌》。

2.談話:同學們,我們天天在學校里學習,誰能說說自己的學校是什么樣的?(學生各抒己見)

3.揭題:同學們,不但我們有學校,連花兒也有學校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2花的學校》。(板書課題)

二、介紹作者

拉賓德拉納特·泰戈爾(1861年—1941年)印度著名詩人、文學家、社會活動家、哲學家和印度民族主義者。泰戈爾出生于印度加爾各答一個富有的貴族家庭。以《吉檀迦利》成為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亞洲人。他的詩中含有深刻的宗教和哲學的見解,泰戈爾的詩在印度享有史詩的地位,代表作《吉檀迦利》、《飛鳥集》、《眼中沙》等。

三、初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

1.教師出示生字卡片,教學生讀準下列字的字音。

荒、笛、罰、假、袋

2.交流識記生字

加偏旁記憶的字:閏—潤

角—觸

湯—燙

換偏旁記憶的字:壁—臂

3.讀讀寫寫下列詞語。

潤濕突然原野互相狂歡急急忙忙

4.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潤濕:潮濕潤澤。

荒野:荒涼的原野。

狂歡:縱情歡樂。

急急忙忙:心里著急,行動加快。

四、朗讀課文,感知內(nèi)容

1.學生朗讀課文,讀準字音,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2.將課文分為四個段落,分別請四名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其他同學思考每一自然段講了什么內(nèi)容?教師指導。

3.說說每個段落的主要內(nèi)容。

第一段(1~2):想象陣雨降落時,花兒在綠草地上跳舞、狂歡。

第二段(3~5):想象雨來時,關了門在做功課的花朵們便放假了。

第三段(6~7):想象花孩子們在雨中穿著各色的衣裳,沖了出來。

第四段(8~9):想象花孩子們急急忙忙趕回家,對媽媽揚起了雙臂。

五、朗讀課文,畫出自己最欣賞的句子

1.聽教師朗讀。

2.教師領讀,學生齊讀課文。

3.學生自由朗讀課文,邊讀邊畫出自己最欣賞的句子。

4.同桌交流,說一說這些句子美在哪里。

5.教師利用課件出示佳句。

6.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感受,大家共同聆聽并補充。

六、教后反思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知

1.開火車讀課文,邊讀邊思考:每一自然段講的是什么?

2.指名學生用簡潔的話概括每一自然段的內(nèi)容。

二、朗讀課文,句段解析

1.學習第1自然段。

(1)教師范讀。

(2)學生交流匯報這一段中優(yōu)美的詞、句,并說明喜歡它的原因。

(3)學生反復吟誦,細細揣摩,品味語言的精妙。

潤濕的東風走過原野,在竹林中吹著口笛。

理解體會:哪一個詞語概括了東風的特點?(潤濕)

從“走過”“吹著口笛”這兩個詞語(短語)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這句話該怎樣理解?

讀了這句話,你會想到怎樣一幅畫面?你能模仿著說一說嗎?

于是一群一群的花從無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來,在綠草上跳舞、狂歡。

理解體會:為什么是“一群一群的花”,而不是“一朵一朵的花”呢?

你認為花會從什么地方跑出來呢?教師引導,啟發(fā)想象。

你從“一群一群的花從無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來”中感悟到了什么?

“狂歡”是什么意思?你能想象出花兒在綠草地上跳舞的情景嗎?

(4)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背誦這一段。

2.學習第2自然段。

(1)學生齊聲朗讀。

(2)交流感悟,合作探究。

為什么“我”覺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學校里上學。他們關了門做功課”?

你怎么理解“雨一來,他們便放假了”?

3.指導學習第3自然段。

(1)教師范讀。

(2)學生合作探究。

“樹枝在林中互相碰觸著”,說明了什么?

你是怎么理解“綠葉在狂風里簌簌地響”這一句的?

“雷云拍著大手”是什么意思?

你是怎么理解“花孩子們便穿了紫的、黃的、白的衣裳”的?

你認為花孩子們沖了出來,要到哪里去?為什么?

你能用這個句式說話嗎?

(3)教師指導朗讀。

(4)學生自由朗讀。

4.學習第4自然段。

(1)學生齊聲朗讀。

(2)指導學生理解、感悟。

“我”認為花孩子們的家在哪里?

“那兒”是指哪兒?

在“我”看來花孩子們急急忙忙趕回家是為了什么?

你能想象出花孩子們急急忙忙趕回家的情景嗎?

(3)學生自由朗讀感悟、想象。

5.教師小結。

三、拓展延伸

仿照課文內(nèi)容,再看一看圖片,說出你想象中花的學校是什么樣的。讓學生張開想象的翅膀,先在組內(nèi)交流,然后在班上交流。

四、課堂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