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综合另类男同-中文字幕一区亚洲高清-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婷婷月色巨-欧美色欧美亚洲另类少妇

首頁 優(yōu)秀范文 媒介素養(yǎng)教育論文

媒介素養(yǎng)教育論文賞析八篇

發(fā)布時間:2023-04-08 11:36:56

序言:寫作是分享個人見解和探索未知領域的橋梁,我們?yōu)槟x了8篇的媒介素養(yǎng)教育論文樣本,期待這些樣本能夠為您提供豐富的參考和啟發(fā),請盡情閱讀。

媒介素養(yǎng)教育論文

第1篇

(一)人文藝術素質教育

人文藝術素質教育是一個既古老又嶄新的課題。早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所形成的教育理念就包含有“六藝”的教育,即禮、樂、射、御、書、數,其中的“樂”乃為音樂藝術教育。教育家孔子倡導“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主張通過藝術教育來塑造人的崇高精神。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也認為音樂對人的作用主要表現在它給個體心靈賦予理性秩序和規(guī)范?!八囆g美表現出人格的良好品性”,人只有通過藝術美才能踏上全面自由之途,才能“培養(yǎng)我們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體,達到盡可能的和諧”。

當今,人類社會已經進入網絡媒體時代,各種傳統藝術在不斷革新的媒介技術沖擊下正在發(fā)生著深刻的變化。因此,今天的人文藝術素質教育雖然也包含了舞蹈、音樂、繪畫等藝術門類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育,但時代所賦予的一個重要的特點便是其與媒介素質教育緊密地結合在一起。也就是說,當下的人文藝術素質教育構成了當代大學生媒介素養(yǎng)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當代大學中,學理工科的學生一般擅長邏輯推理和抽象思維,而學習人文科學的學生則慣于直覺感受和形象思維。形象思維的一大優(yōu)勢是可以有力地啟動邏輯思維能力,開發(fā)想象力和創(chuàng)新力。理工科學生在學習專業(yè)知識的同時,通過學習人文藝術知識,能夠有效地開拓視野、培養(yǎng)情操、鍛煉思維、增強創(chuàng)新能力,同時也能很好地提升媒介素養(yǎng)和網絡影評的素質。對于文科大學生來說更是如此。

(二)影視專業(yè)素養(yǎng)教育網絡影評

在當代中國,大學生是電影市場的主力軍,其影視專業(yè)素養(yǎng)自然也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

從某種意義上而言,當今時代可以說是一個視覺文化占主導地位的時代。人們習慣于通過“看”來感知世界,影像成為了人們認識和了解世界、學習和發(fā)展的主要通道之一。電影作為外延寬泛、內涵復雜的影像藝術,有著悠久的發(fā)展歷史、豐富的表現形式和深厚的文化積淀。另一方面,從媒介的角度來看,電影又是一種向大眾傳播信息的載體,具有媒介的典型特征。因此,在電影媒介蓬勃發(fā)展的今天,大學生作為電影的主要消費者和網絡影評的主要生產者,就非常有必要了解電影的歷史和現狀、電影產業(yè)的運作方式、電影的藝術特征與技術知識,認識電影的媒介特征,探尋電影承載的藝術、文化和商業(yè)價值,從而通過分析電影所傳達的視覺信息和感官體驗,提高自身媒介素養(yǎng),以更專業(yè)地形成客觀的影評文本。

其實,大學生們進行網絡影評并不單純只是發(fā)表自己的感性體驗。一方面,如果要從電影的文化內涵、思想意義、藝術特點等角度來挖掘影片的價值,就應該具備相應的專業(yè)知識之后再進行評論;另一方面,如果要從電影美學和電影藝術學的角度來分析電影語言及符號意義等,則更需要具備一定的專業(yè)素養(yǎng)之后才能進行深入地評論。因此,在當代大學生中開展影視文化的普及教育和影視媒介的素質教育非常必要。

(三)思想政治道德教育

當我們進入新媒體時代,人人幾乎都可以充當傳播者。當代大學生享受著傳播技術帶來的便利,從傳統的受眾及輿論引導對象變成了積極表達意見、傳播信息的主體。每個人都可以利用自己身邊的手機、相機為傳統媒體的新聞報道提供照片、視頻、音頻等素材,還可以通過自己的博客、微博或者貼吧、論壇發(fā)表新聞或評論。每個人的“話語”都將影響社會,因此必須加強對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政治道德教育,這必須是也必然是媒介素養(yǎng)教育的題中之義。

大學生具有年輕、激情、積極、創(chuàng)新、自由等特點,新媒介技術影響下傳播的技術化、個性化和自由化,使他們成為“自媒體”中的活躍分子。同樣地,大學生的網絡影評,其內容是否符合道德和法律規(guī)范以及社會主流價值觀,均取決于他們的思想政治覺悟和道德自覺以及法律自律。

因此,我們應當從以下兩個方面來加強當代大學生的媒介素質教育:

一是法制觀念和道德意識的培養(yǎng)。當代大學生法律意識的養(yǎng)成,既需要及時地學習和準確地理解相關法律,還需要把知法、守法作為一種生活的必需,更要學會用法制觀念和法律意識來認識、使用和批評媒介。

二是社會責任意識的培養(yǎng)。社會責任意識不僅是傳統媒體和專業(yè)新聞傳播者應具備的素養(yǎng),作為“自媒體時代”網絡影評者的大學生也應具有社會責任意識。通過這種意識的培養(yǎng)和建立,就能使當代大學生自覺地做到:第一,理性地分析接受信息。也就是說,當代大學生要提高對網絡信息的鑒別能力,以冷靜理性的態(tài)度表達意見,對于有待考證的信息不盲目跟帖;第二,客觀公正地信息。大學生雖非專業(yè)的影評者,但應把實事求是作為自己起碼的道德要求,在進行影評時要盡可能用準確的文字做中肯的評價,不夸張、不粉飾,更不要無中生有、憑空捏造,要對電影做客觀全面地評論,要盡可能地把握電影的實質和內涵,這也是影評最基本的規(guī)范。

二、媒介素養(yǎng)教育對大學生網絡影評的提升

(一)對大學生電影解讀能力的提升

我們在探討當代大學生的網絡影評時,最根本的意旨就在于媒介素養(yǎng)教育對當代大學生網絡影評的提升作用。

電影是在現代科技和媒介技術推動下產生和發(fā)展的藝術,體現出技術與藝術緊密結合的媒介特征和綜合性極強的藝術特點。就觀眾的接受層面而言,觀眾的生活經驗越豐富、文化修養(yǎng)越高、知識功底越厚實,藝術解讀和媒介解碼的能力就越強。通過人文藝術素質教育就能夠使非專業(yè)的大學生感受到來自影片創(chuàng)造的藝術形象所帶來的觸動和思考,也能使他們潛移默化地正確接受影片積極的思想意義和價值導向??梢姡宋乃囆g素質教育對于大學生審美修養(yǎng)的提升及思想水平的提高均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時也為大學生們創(chuàng)作影評奠定了應有的素質基礎。就電影的技術層面而言,普通大學生平時很難接觸到影視制作的相關知識,以及對一部電影的技術方面的評價,多數大學生只能用“拍得好”或“拍得不好”來粗淺概括。因此,影視專業(yè)素養(yǎng)教育正好能彌補這樣的不足。電影畫面的景別使用、音效的合理運用、剪輯的方式、鏡頭的切換等技術問題,只有通過一定的影視專業(yè)素養(yǎng)教育才能普及到當代大學生,進而使他們在撰寫影評時才能結合技術層面以更為專業(yè)地去分析評價一部影片的得與失,并更好地發(fā)揮影評的職能。

(二)對大學生影評創(chuàng)作能力的提升

由于網絡影評獨特的媒介生態(tài)環(huán)境,使得相當一部分大學生誤以為網絡影評的撰寫可以隨心所欲。誠然,網絡影評可以多樣化,但也必然有其基本規(guī)范和美學要求的。一個不可回避的事實是:目前網絡上點擊量高的影評,多數都是以惡俗搞笑為主,并且側重于感性認知,許多大學生也是由著自己的審美喜好去片面地、隨意地對影片進行褒貶。此外,網絡媒介“把關人”的失守也使許多行文粗淺、語言鄙俗甚至突破“底線”的言論充斥其間,這不僅無益于影評和電影事業(yè)的發(fā)展,而且還污染了網絡環(huán)境和社會空氣。加強大學生的媒介素養(yǎng)教育,正好能夠有效地改變這一現象,同時也能使網絡影評從內容和形式層面上得以全面提升。因為人文藝術素質教育能夠提高影評者的文學藝術修養(yǎng),使影評行文規(guī)范、品位較高,影視專業(yè)素質教育能夠增強影評者的專業(yè)素養(yǎng),使影評專業(yè)性強、眼光獨到,而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則更能為大學生網絡影評的主題思想和立場傾向進行有益的約束和健康地引導。

第2篇

    當前,我國的基礎教育正在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在這個轉軌的過程中,所有的教育工作者特別是廣大教師都需要轉變教育思想,加入到教育改革的研究和實踐中。參與教育科研活動,不僅有助于先進的教學思想的傳播,新的教學方法的推廣,教學質量的提高。而且也有助于教師自身的教育理論水平和業(yè)務能力的提高。論文和科研報告是反映教育科研成果的兩種主要形式。廣大教師無論參加何種規(guī)模的教育、教學科研活動,最后都要以論文、實驗報告等形式把成果發(fā)表出來,讓同行評判、分享、借鑒。因此,了解撰寫教育論文、教育科研報告的一般程序是十分必要的。

論文(或稱學術論文)是對科學領域中的問題進行探討、研究和描述學科研究成果的文章。也就是說,論文既是科研人員探討問題,進行科學研究的一種手段;又是描述科學研究成果,進行學術交流的一種工具。

一、論文種類和作用

從論文的內容形式來看,一般可以分為三類:

第一,否定某一學科領域中的某些舊觀點,提出新見解。例如,指出應試教育的缺點;提倡素質教育,論述它的優(yōu)點及重要意義。又如,批評傳統教學方法的滿堂灌、機械訓練等不足之處,倡導啟發(fā)式教學,強調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二,收集、整理一些分散的材料,使之系統化,用新觀點、新方法加以論證,得出新結論。例如,關于比較教育研究的文章,在收集各國當前小學數學教學的有關資料的基礎上,進行橫向比較研究,得出共同的特點和發(fā)展趨勢。

第三,在某一學科領域中,經過自己悉心研究、觀察和實踐,有所發(fā)現和創(chuàng)造,陳述新見解。例如,在實際教學中,分析學生在掌握幾何概念過程中產生思維障礙的原因,探討排除思維障礙的方法,提出改進幾何教學的建議。 

論文的應用很廣泛,其作用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論文是人類寶貴的精神財富。優(yōu)秀的論文往往影響人們的思想,是社會進步發(fā)展的文化基礎。

第二,論文是以文字為媒介表述研究成果的形式。作者經過調查研究、收集資料、分析綜合、理論論證等,得出一個結論或形成一個完整的理論體系,以便解決一個實際或理論問題。而這些必須要以文字為媒介把研究成果固定、表述出來,讓讀者評判、借鑒或運用之解決問題。

第三,論文是測量作者研究能力的手段。論文的水平能反應作者的知識理論水平、思想方法、研究能力、文字能力等。

第四,論文是培養(yǎng)研究人才的重要途徑。論文的寫作過程是作者學習、研究的過程,也是能力得到鍛煉、提高的途徑。

二、選擇論文的課題

    (一)選擇課題(簡稱選題)的含義

從教育科研所探討的問題來看,可以分為兩大類課題。

第一類是基礎理論性的課題。在這里主要探討什么是教育的問題。如:“教育應當具有什么功能”、“教育的目的是什么”等。

第二類是應用性的課題。在這里主要探討怎樣教育的問題。如:“教學什么樣的內容”、“選用什么樣的教材”、“采用什么的教法”等。

這兩類研究課題都非常重要,并有著密切的內在聯系。但是,作為小學教師和教研人員,我們一般應當把自己研究的重點放在應用性研究的課題上。

從課題選擇本身的含義來看有兩種。

第一種是廣義的含義。研究課題的選擇,即選擇、確定研究領域和研究方向。例如,是選擇教育基礎理論方面的課題,還是選擇應用性方面的課題。

第二種是狹義的含義。在自己的研究范圍內,確定論文的中心論題。也就是在小學教育、教學的范圍內,確定研究什么問題。

我們這里主要指的是第二種含義。

(二)選題的最佳考慮

現實教育實踐中存在著大量的問題,但并非所有的問題都能成為論文研究的課題。有些問題的指向非常廣泛,帶有很大的普遍性,問題的解決需要較長的時間和較大的精力。對于普通的研究者來說,限于自身的素養(yǎng)和客觀的研究條件,并無能力來承擔。有的又太過具體,缺乏普遍價值。所以,我們必須兼顧各種條件,發(fā)現那些既是必要,有新意,又有可能研究的問題。

第3篇

影視教育論文2200字(一):影視教育在小學階段開展的問題與對策研究論文

摘要:當前,影視教育作為國家義務教育課程綜合性、實踐性的重要補充,已得到教育主管部門的高度重視。但影視教育融入義務教育體系在中小學的實際落地效果并不理想。本文結合筆者所在學?!钲谑泄饷鲄^(qū)光明小學關于影視教學開展的形式和內容,簡要分析當前小學開展影視教育遇到的問題,并提出相關的建議,旨在拋磚引玉,與各位同行共勉。

關鍵詞:影視教育問題對策

一、小學影視教育的問題分析

筆者以“影視教育”為關鍵詞,在中國知網(CNKI)平臺進行搜索,近三年與小學影視教育有關的論文共9篇,雖然文章數量不多,但結合我校影視教育開展的實際情況,還是能從中發(fā)現和總結出現階段小學影視教育存在的問題。而對這些問題的分析,對于我們理解和思考影視教育在小學階段開展的問題與建議有著指導性價值。

1.影視教育多以“第二課堂”為主,缺乏完整的課程體系

筆者以所在學校為例,每周社團時間為每周二、四下午四點十分至五點半,有時還會因為其他一些不確定因素導致無法上課,這就會導致學生無法進行持續(xù)性學習,學習的深度也僅僅停留在知識的表面。同時,在與部分指導教師的交流過程發(fā)現,“教材”的缺乏也是阻礙影視教育能夠順利開展的重要問題之一,目前,對于小學階段的影視教育而言,現有的優(yōu)質影視教材乏善可陳,更不必說完整的課程體系。

2.教師對影視教育缺乏正確的認知

筆者在前期的課題研究中曾經對學校部分教師,包括影視社團教師做過一次訪談,通過訪談可以得知教師對影視教育的認知存在很大的片面性,總結可以歸納為以下三類。第一,教師認為影視教育只能作為正常學校教育的輔助手段,例如,語文課上根據課本知識改編的舞臺劇,英語課上的情景劇等。第二,有的老師認為影視教育就是向學生播放電影,動畫片,紀錄片、學習視頻等一些簡單且膚淺的教育過程。第三,一些專業(yè)社團的老師在平時訓練學生的時候存在重“技能”輕“理論”的現象,他們認為影視教育應該要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影視制作能力,而對學生的藝術欣賞、藝術評價等方面的能力有所忽視,甚至是完全放棄,這也是很多學校專業(yè)社團教師在影視認知上存在的一個誤區(qū)。

3.影視教育師資力量薄弱

目前大多數從事影視教育的一線教師都沒有受過系統的影視知識學習,存在大量的其他學科教師“客串”影視社團教師的情況。例如,語文老師擔任“校園課本劇”社團、“小主持人”社團、“誦演社”等社團輔導教師,音樂老師擔任“形體表演”“影視配音”等社團輔導教師,科學老師

擔任“道具制作”社團等輔導教師,還有一些教師開設的社團純屬個人的興趣愛好,專業(yè)性不強。

二、小學影視教育的對策

1.加強“第一課堂”學習,構建實效影視教育課程體系

所謂實效,即開設的影視課程要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例如,可以將小學階段分成初級、中級、高級三個階段,對于初級的一、二年級學生可以開設“形體訓練”和“影視配音”課程,通過“形體訓練”達到訓練學生的形體儀態(tài)和簡單表演的效果,而“影視配音”則可以讓學生對影片中各種聲音進行簡單的了解和模擬訓練。對于三、四年級的學生可以開設“影視欣賞”和“人物形象設計”等相關課程,三、四年級的學生正處于具體運算思維期,也是人生觀形成的重要時期,通過以上兩門課的開設可以提升學生發(fā)現美、欣賞美的鑒賞能力和藝術素養(yǎng),通過對美好事物的內涵的挖掘和欣賞,對處于這一時期的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人物形象設計”則可以訓練學生在色彩和造型方面的審美感知能力,通過具體的實物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可以增強學生對色彩搭配的認知和理解。而對于五、六年級的學生可以開設“攝影基礎”和“后期制作”等方面的課程,此年齡段學生認知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較之前都有很大的提升,“攝影基礎”和“后期制作”相輔相成,可以讓學生了解影視作品拍攝的過程、技巧以及如何通過后期制作軟件對拍攝的素材進行拼接和加工,直到完整作品的形成,從而加深學生對影視作品的理解。

2.拓寬師生交流渠道,夯實影視教育師資力量

目前大多數學校對于教師培訓多采用“走出去”的方式,而且還是選擇性的“走出去”,尤其對于一些收費的活動會慎之又慎。面對這樣的困境,筆者認為,如果條件允許,教育主管部門可以多組織一些影視教育的交流和相關的培訓活動,這樣一方面可以提升教師的能力,特別是對影視教育的認知,另一方面也能引起各學校領導的重視,這對學校影視教育的開展有非常大的幫助。

除了“走出去”,筆者認為還需要適當的“請進來”,可以請一些影視教育開展的較好學校的教師來校進行經驗分享,加強校級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揚長避短。此外可以邀請一些影視專家、學者、有條件還可以邀請一些名演員、名導演等來校進行專題講座或進行師生培訓,這是能夠提升學生影視素養(yǎng)最便捷的方法之一,提升學生對影視的認識,增強他們對學習影視的興趣。如果能對口幫扶學校的加入,效果自然會更好。

最后筆者認為,伴隨“互聯網+教育”模式的興起,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手段來提升師生的影視素養(yǎng)。

總結

就目前階段而言,中小學開展影視教育遇到的問題還有很多,也正是這些問題的存在,更顯得更有研究的價值。本文所提到的問題與對策也只是筆者的一些膚淺的認識,希望通過本文能夠引起同行們更多的思考。

影視教育畢業(yè)論文范文模板(二):綜合大學與藝術院校影視教育模式比較三題論文

近年來,我國高等院校的影視教育蓬勃發(fā)展,開辦影視相關專業(yè)的院校迅速增加。除了老牌的影視專業(yè)院校如北京電影學院、中國傳媒大學等外,不少其他的藝術院校如南京藝術學院、湖北美術學院也紛至沓來,許多綜合性大學更是蜂擁而至。由于各個院校的基礎、傳統、優(yōu)勢及定位的差異,許多院校的影視教育也相應地呈現出不同的特點,如綜合性大學的影視教育模式同專業(yè)藝術院校如專業(yè)美術院校的就不盡相同。

湖北大學是湖北省屬重點綜合性大學,歷史悠久,學科齊全,師資雄厚,擁有博士學科授權點,是一所典型的綜合性大學,在全國具有一定的影響。湖北美術學院也是一所湖北省屬院校,全國專業(yè)美院之一,辦學歷史悠久,學術傳統深厚,擁有碩士學科授權點,是一所典型的專業(yè)美術院校,在美術界具有較高的地位。湖北大學的影視教育主要集中在影視攝影與制作、藝術學院的數字媒體藝術和動畫專業(yè),湖北美術學院的影視教育主要集中于影視攝影與制作、動畫、數字媒體藝術和戲劇影視美術設計等專業(yè)。本文試圖從三個方面宏觀比較它們本科影視教學模式的特點。

一、學理性與藝術性

眾所周知,中國近現代大學的理念與體制受西歐或蘇俄近現代大學的影響。近現代以來,大學逐漸形成了自己的使命,一般都可以概括為探求新知、培養(yǎng)人才和服務社會。而支撐大學使命的兩大基石是鉆研學術和崇尚理性。在西學東漸的過程中,這些思想和觀念也深深影響了中國的高等教育發(fā)展。顯然,創(chuàng)建于1931年的湖北大學和1919年的湖北美術學院也是如此,都或多或少受其浸潤。

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學理化。所謂學理化,即學術化和理性化。學術化指的是知識的探究、獲取、積累、傳授和運用。在探索學術的過程中,概念、理論和思想及其相互關系不斷地發(fā)展、豐富和完善,從而形成某一學科某一層次的學術體系。這一層次的學術體系既可以往上發(fā)展構建更高層次的學科學術體系,也可以往下細分衍生為學科學術體系。理性是一種歸納或演繹的邏輯思維形式或思維活動,其根本是一種科學精神。理性化就是科學化。理性具有自覺性、被引發(fā)性、可預期性和穩(wěn)定性等特征。[1]學理化一直是大學象牙塔恪守的重要原則。

湖北大學在尚未創(chuàng)辦影視相關專業(yè)之前,就已經在藝術、中文和教育等學科專業(yè)開設有關影視的課程。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影視學科的發(fā)展,湖北大學在其藝術學院下相繼開設了影視攝影與制作、動畫、數字媒體藝術和視覺傳達設計等影視相關專業(yè)。其實一直以來湖北大學的影視專業(yè)希望同該校的其他學科專業(yè)保持一定的距離,以彰顯自身的學科特色,追求藝術,推崇感性。同時由于湖北大學強大的學術氣場、統一的管理體制以及學科自身的發(fā)展,該校的影視方向專業(yè)也逐漸為傳統的學科體系所同化,逐漸成為人文社科體系的一部分,同時根據該校的自身情況以及硬件條件,最后不得不采用所謂的“文化課”學科專業(yè)確立的培養(yǎng)目標、教育方法、管理模式和評價尺度,變得愈來愈學術化理論化。

在這種大背景下,湖北大學的影視專業(yè)相當重視理論基礎的教學與研究,注重學生影視理論的素養(yǎng)和學術規(guī)范的養(yǎng)成。“理論乃根本,乃原則。根本定,原則立,自能左右逢源,自由肆應。方法則隨事而變,難以隅反也?!盵2]該校影視攝影與制作專業(yè)的本科人才培養(yǎng)方案明確提出:“本專業(yè)致力于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具有全面的藝術素養(yǎng)和復合型知識,具備寬厚的人文社會科學基礎,系統掌握影視學科的理論、知識、技能,具有強烈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能適應當代社會影視發(fā)展需要,并具備一定研究能力,能繼續(xù)攻讀相關領域的碩士、博士學位的優(yōu)秀影視藝術人才?!盵3]在課程設置上,該專業(yè)專門開設了多學時的電影理論、中外影史、影視劇作和影視鑒賞等理論課程,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反省思辨、創(chuàng)造創(chuàng)新和學術寫作能力。在課堂教學上,多以理論講授、影視觀摩和小組討論等方式為主。在知識考核上,多以閉卷考試和論文寫作為主。在招生上,既招錄文史類、理工類考生,也招收美術類學生,對高考文化課成績要求相對較高。畢業(yè)之際,學生不僅要求展出一部優(yōu)秀的影視作品,而且必須提交一份學術論文或報告。最為重要的是,正如對其他院系的老師一樣,湖北大學對其影視專業(yè)的老師也制定了嚴格而細致的科研考核標準。在這種指揮棒下,湖北大學的影視專業(yè)強調學術研究、注重理論教學也就不足為奇。當然,我們對理論的理解也不能過于狹隘。正如錢學森所認為的那樣,一個成熟的學科一般要由基礎理論、技術理論和應用理論三部分構成,影視學的理論也是多種多樣的。

湖北美術學院的影視教育發(fā)軔于1997年籌辦的動畫專業(yè)。影像媒體藝術、數字媒體藝術、影視攝影與制作以及戲劇影視美術設計等影視相關相繼成立,它們主要分布在動畫學院和設計系。由于學科特點,湖北美術學院一直以來致力于專業(yè)美術教學與創(chuàng)作,追尋的是一種藝術至臻,不拘一格。即使在學科發(fā)展和評價體制日趨完善的今天,在不少湖北美術學院師生觀念里面,所謂的學術就是畫畫,就是藝術創(chuàng)作。他們無感于理論,崇尚感性,甚至主張“正像信仰的時代要受到理性的審判一樣,現在,理性的時代要接受感情的審判”[4]。這種辦學理念和學術風氣也浸潤到了其影視教育。當然這并不是說湖美不重視學理研究,而是說他們更偏重于感性藝術性。

湖北美術學院的影視攝影與制作、影像媒體藝術和數字媒體藝術等專業(yè)的本科人才培養(yǎng)方案中赫然地寫著——要造就“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影視)藝術家”[5]。在課程設置上,雖然也有影視理論課程,如影視攝影與制作的《中外影史》和《電影理論》等,但相對而言這些理論課程數量少,課時量低,且多為專業(yè)選修;而專業(yè)藝術課程數量多,課時量大,皆為必修,旨在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影視藝術創(chuàng)作能力。在具體教學上,湖美的影視專業(yè)傾向于工作室導師制,讓教師牽頭組建教學創(chuàng)作團隊,以影視創(chuàng)作案例教學、項目教學為主,輔之以理論講授、影視觀摩和小組討論。在知識考核上,甚少閉卷考試和論文寫作多以提交創(chuàng)作的影視藝術作品為主,并鼓勵那種實驗性藝術性的作品。在招生上,該校的影視專業(yè)學生都是美術類考生,經過了藝考的激烈選拔,對專業(yè)課成績要求較高,而文化類成績較低。畢業(yè)時,影視專業(yè)學生的畢業(yè)影視作品才是重中之重,而論文或報告要求相對較低。更為難能可貴的是,為了鼓勵廣大教師藝術創(chuàng)作的積極性,湖北美術學院對教師的科研考核相對寬松,老師參展的影視藝術作品或展覽,皆可換算為科研工作量,甚至予以重獎。在這種氛圍下,影視專業(yè)廣大師生看重藝術創(chuàng)作也就順理成章了。

美國教育學家布魯姆、哈羅和克拉斯沃爾曾提出著名的教育目標分類理論。他們認為,教育目標可以分為三大領域,即認知領域、情感領域和動作技能領域。[6]按照他們的知識分類理論,顯然湖北大學的影視教育越來越側重于認知領域的知識理論教學,而忽視了對后兩個領域的觀照;湖北美術學院的影視教育則強調情感領域和動作技能領域中的感性、藝術和技能學習,疏于理論知識的傳授。這都是有所偏頗的。美國著名教育學家加德納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論,也有助于觀照湖北大學和湖美的影視教育異同。他認為人有七種智能,即邏輯-數理智能、言語-語言智能、視覺-空間智能、音樂-節(jié)奏智能、身體-動覺智能、交往-交流智能和自然觀察智能。[7]一個人的這些智能只有和諧平衡發(fā)展,他才能全面健康地成長。但當今理性化的技術社會往往偏向于前兩種智能,而忽視其他智能,這給個人及社會全面發(fā)展帶來了災難性后果。當然,忽視前兩種智能的教育也是失之偏頗的,甚至是愚蠢的。

二、綜合性與專業(yè)性

在影視高等教育競爭日益激烈的形勢下,各校影視專業(yè)因校制宜,依托各自的辦學基礎和優(yōu)勢進行合理定位彰顯特色,方是明智之舉。顯然,湖北大學和湖北美術學院在這方面也有所作為,可圈可點。事實上,影視學科是一個交叉性學科,表現出典型的綜合性特征;而另一方面,影視學科的專業(yè)性也相當強,需要接受系統專門的學習和訓練,體現了綜合性和專業(yè)性的統一。從許多角度來看,影視都是一種特殊的綜合體。從媒介性質角度看,影視是一種用現代科學技術手段全面裝配起來的集藝術、娛樂和教化功能于一體的媒介手段。從作品的接受方式看,影視是一門視覺和聽覺的綜合藝術。從作品的存在方式看,影視是三維時空藝術,語言藝術和音樂藝術都是一維時間藝術,繪畫是二維空間藝術。從作品完成過程看,影視是由劇作、導演、表演、攝影、錄音、美術、剪輯、照明等各藝術或技術的專業(yè)共同參與的綜合藝術。而另一方面,編劇、導演、表演、攝影、錄音、美術、剪輯和照明等都非常專業(yè),需要專門的學習訓練。這種特殊性決定了影視藝術對人才培養(yǎng)也提出了較高要求,既在廣度上即綜合性上有要求,也在深度上即專業(yè)性上有標準。

湖北大學是省屬重點綜合性大學,學科專業(yè)涵蓋12個學科門類,教學設施先進,師資力量雄厚,學術研究斐然,人才培養(yǎng)突出。在影視教育中,湖北大學充分發(fā)揮了其綜合性大學的優(yōu)勢。譬如該校的影視攝影與制作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目標明確規(guī)定:“本專業(yè)旨在培養(yǎng)博學而篤志、求新而篤行,掌握影視學的基本理論,具備扎實的影視攝影與制作專業(yè)核心知識,具有綜合運用創(chuàng)新思維、創(chuàng)作方法、電腦能力,具有較強的獨立思考、分析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具有強烈的學科交叉意識和團隊合作精神,能夠在涉及影視的文化創(chuàng)意、新媒體文化和互聯網科技等領域,從事與之相關的策劃、創(chuàng)意、設計、制作、編輯、管理和傳播工作的高素質創(chuàng)意復合型人才?!币髮W生“掌握藝術、人文、電腦知識,具備跨人文、藝術、科學領域的復合知識結構;了解專業(yè)相關的國家方針政策、法律法規(guī);了解本專業(yè)的發(fā)展歷史、發(fā)展前沿、研究動態(tài)及創(chuàng)新方向;掌握影視攝影與制作專業(yè)基本理論、核心知識,以及展開專業(yè)創(chuàng)作、制作所需要的相關知識;了解影視項目管理、市場營銷、著作權保護及相關方面的一般常識”;“具備較強的專業(yè)學習能力,掌握基本的專業(yè)創(chuàng)作及研究方法,具備在藝術、人文與科學交叉領域開展創(chuàng)新性的工作;能獨立或合作完成影視作品的創(chuàng)作、策劃、開發(fā)、運營中的至少一個環(huán)節(jié);具備一定的外語應用、資料檢索與分析、專業(yè)寫作等方面的能力;具備一定的組織管理、交流溝通以及團隊合作的能力;在實踐中具備較強的獨立思考、分析及解決問題的能力”[8]。顯而易見,湖北大學的影視攝影與制作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目標對學生的綜合素質和知識結構提出了較為全面的要求,其動畫和數字媒體藝術專業(yè)亦是如此。湖北大學充分利用綜合性大學的優(yōu)勢,專門成立了面向全校本科生的通識教育學院。該校影視專業(yè)的學生除了專業(yè)課外,還可以根據需要和興趣選修文學、法律、管理及計算機等方面的課程,努力成為厚基礎、寬口徑、高素質和強能力的復合型影視人才。

作為一所專業(yè)美術院校,湖北美術學院的學科比較單一,主要集中在美術、設計和藝術管理等與藝術相關的學科上,其美術設計方面的實力不容小覷,其影視專業(yè)正是建立在其雄厚的美術設計學科實力之上。影視攝影與制作同攝影、影像媒體藝術、數字媒體藝術和視覺傳達設計等專業(yè)關系密切,作為一種特殊電影形式的動畫其基礎是美術設計,戲劇影視美術設計的基礎也在美術設計。可以說,美術學科同影視學科具有先天的親緣關系,具有較強的互通性,同時也有很強的專業(yè)性和技能性。事實上,不少電影導演和攝影都是學美術出身的,更不必說美術設計、服裝設計等工作了。同樣是影視攝影與制作專業(yè),湖北美術學院最新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是這樣的:“本專業(yè)將結合國際上先進的影視攝影與制作教育理念及數字化視覺設計的發(fā)展趨勢,探索‘專業(yè)基礎教學+工作室課題教學’的培養(yǎng)模式,在人才培養(yǎng)中貫徹‘既突出專業(yè)藝術性的也強調專業(yè)實用性’的教育理念,在學生掌握了美術和攝影的基本技能的基礎上,啟發(fā)、引導學生深入探索以攝影為媒介的視覺設計語言表現,通過遞進式的‘理論-技術-實踐’的教學方式,培養(yǎng)具有創(chuàng)新能力和創(chuàng)業(yè)精神的創(chuàng)意應用型影視藝術專業(yè)人才。”影視攝影與制作專業(yè)的學生必須“掌握影視攝影與制作專業(yè)的相關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掌握影視攝影與制作專業(yè)相關的設計方法和有關技術”“重點掌握數字三維制作的技術、VR互動技術”“熟練使用影視攝影與制作的各種器材與軟件,如攝影器材、燈光器材、剪輯器材等,特別是要掌握三維制作軟件與VR虛擬現實的實際應用”。[9]湖美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緊跟國際潮流,立足學科前沿,對學生的專業(yè)指向更為明確、具體和深入,一目了然。為了提升學生的專業(yè)能力,湖美專門投巨資建設了攝影棚、影視后期制作實驗室和VR技術實驗室等專業(yè)實驗室,供該校影視專業(yè)學生學習和創(chuàng)作。該校影視專業(yè)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專業(yè)素養(yǎng)、藝術審美和動手能力普遍較為彪悍。

不難看出,綜合性大學影視教育的優(yōu)勢在于其綜合性,由于它囊括眾多的專業(yè)學科,擁有各種各樣的資源,可以進行跨學科教學,學生綜合素質相對全面,知識結構比較完整,發(fā)展后勁較為充足。當然具體到影視教育,其缺陷也非常明顯,正如綜合性大學影視專業(yè)學生和社會用人單位普遍反映的那樣,眼界開闊,知識面廣,適應性強,但大多是蜻蜓點水,泛泛而談,似乎什么東西都懂一點,但什么東西都不精深。而專業(yè)性藝術院校的優(yōu)勢恰恰彌補了綜合性大學的不足,其影視教育的專業(yè)性、藝術性、技術性和實踐性都非常強悍,畢業(yè)生可以馬上上手工作,不少都成為業(yè)界的行家里手,其工作是非專業(yè)人士難以替代的。此外,藝術專業(yè)院校教育傳統厚重,藝術氛圍濃郁,師生比例較高,教學管理也是圍繞藝術教學展開,十分有利于集中優(yōu)勢進行影視教學。例如,按照湖北美術學院的教學模式,全體大一新生必須接受一年的專業(yè)視覺基礎教育,然后展開各自具體的專業(yè)教育;每天課程安排上,大一大二學生每半天學公共課文化課,每半天學專業(yè)課程;大三大四后全天學習專業(yè)課,而且每天只學一門課程等等。這種集中“大量連續(xù)時間”的教學模式,顯然比綜合性大學影視教育的那種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的方式要科學合理有效。

美國教育學家布魯姆、哈羅和克拉斯沃爾曾提出著名的教育目標分類理論。他們認為,教育目標可以分為三大領域,即認知領域、情感領域和動作技能領域。[6]按照他們的知識分類理論,顯然湖北大學的影視教育越來越側重于認知領域的知識理論教學,而忽視了對后兩個領域的觀照;湖北美術學院的影視教育則強調情感領域和動作技能領域中的感性、藝術和技能學習,疏于理論知識的傳授。這都是有所偏頗的。美國著名教育學家加德納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論,也有助于觀照湖北大學和湖美的影視教育異同。他認為人有七種智能,即邏輯-數理智能、言語-語言智能、視覺-空間智能、音樂-節(jié)奏智能、身體-動覺智能、交往-交流智能和自然觀察智能。[7]一個人的這些智能只有和諧平衡發(fā)展,他才能全面健康地成長。但當今理性化的技術社會往往偏向于前兩種智能,而忽視其他智能,這給個人及社會全面發(fā)展帶來了災難性后果。當然,忽視前兩種智能的教育也是失之偏頗的,甚至是愚蠢的。

二、綜合性與專業(yè)性

在影視高等教育競爭日益激烈的形勢下,各校影視專業(yè)因校制宜,依托各自的辦學基礎和優(yōu)勢進行合理定位彰顯特色,方是明智之舉。顯然,湖北大學和湖北美術學院在這方面也有所作為,可圈可點。事實上,影視學科是一個交叉性學科,表現出典型的綜合性特征;而另一方面,影視學科的專業(yè)性也相當強,需要接受系統專門的學習和訓練,體現了綜合性和專業(yè)性的統一。從許多角度來看,影視都是一種特殊的綜合體。從媒介性質角度看,影視是一種用現代科學技術手段全面裝配起來的集藝術、娛樂和教化功能于一體的媒介手段。從作品的接受方式看,影視是一門視覺和聽覺的綜合藝術。從作品的存在方式看,影視是三維時空藝術,語言藝術和音樂藝術都是一維時間藝術,繪畫是二維空間藝術。從作品完成過程看,影視是由劇作、導演、表演、攝影、錄音、美術、剪輯、照明等各藝術或技術的專業(yè)共同參與的綜合藝術。而另一方面,編劇、導演、表演、攝影、錄音、美術、剪輯和照明等都非常專業(yè),需要專門的學習訓練。這種特殊性決定了影視藝術對人才培養(yǎng)也提出了較高要求,既在廣度上即綜合性上有要求,也在深度上即專業(yè)性上有標準。

湖北大學是省屬重點綜合性大學,學科專業(yè)涵蓋12個學科門類,教學設施先進,師資力量雄厚,學術研究斐然,人才培養(yǎng)突出。在影視教育中,湖北大學充分發(fā)揮了其綜合性大學的優(yōu)勢。譬如該校的影視攝影與制作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目標明確規(guī)定:“本專業(yè)旨在培養(yǎng)博學而篤志、求新而篤行,掌握影視學的基本理論,具備扎實的影視攝影與制作專業(yè)核心知識,具有綜合運用創(chuàng)新思維、創(chuàng)作方法、電腦能力,具有較強的獨立思考、分析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具有強烈的學科交叉意識和團隊合作精神,能夠在涉及影視的文化創(chuàng)意、新媒體文化和互聯網科技等領域,從事與之相關的策劃、創(chuàng)意、設計、制作、編輯、管理和傳播工作的高素質創(chuàng)意復合型人才?!币髮W生“掌握藝術、人文、電腦知識,具備跨人文、藝術、科學領域的復合知識結構;了解專業(yè)相關的國家方針政策、法律法規(guī);了解本專業(yè)的發(fā)展歷史、發(fā)展前沿、研究動態(tài)及創(chuàng)新方向;掌握影視攝影與制作專業(yè)基本理論、核心知識,以及展開專業(yè)創(chuàng)作、制作所需要的相關知識;了解影視項目管理、市場營銷、著作權保護及相關方面的一般常識”;“具備較強的專業(yè)學習能力,掌握基本的專業(yè)創(chuàng)作及研究方法,具備在藝術、人文與科學交叉領域開展創(chuàng)新性的工作;能獨立或合作完成影視作品的創(chuàng)作、策劃、開發(fā)、運營中的至少一個環(huán)節(jié);具備一定的外語應用、資料檢索與分析、專業(yè)寫作等方面的能力;具備一定的組織管理、交流溝通以及團隊合作的能力;在實踐中具備較強的獨立思考、分析及解決問題的能力”[8]。顯而易見,湖北大學的影視攝影與制作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目標對學生的綜合素質和知識結構提出了較為全面的要求,其動畫和數字媒體藝術專業(yè)亦是如此。湖北大學充分利用綜合性大學的優(yōu)勢,專門成立了面向全校本科生的通識教育學院。該校影視專業(yè)的學生除了專業(yè)課外,還可以根據需要和興趣選修文學、法律、管理及計算機等方面的課程,努力成為厚基礎、寬口徑、高素質和強能力的復合型影視人才。

第4篇

【關鍵詞】新課標;小學英語;口語教學;策略

教育部實行基礎教育改革的核心內容是“調整和改革課程體系”,“構建符合素質教育的新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培養(yǎng)學生終生探究的樂趣,提高學生的科學素質。新課標要求,英語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注重素質教育?;A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目標是以學生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tài)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的發(fā)展為基礎,培養(yǎng)學生英語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學生的發(fā)展是英語課程的出發(fā)點和歸宿。英語課程在目標設定。教學過程、課程評價和教學資源的開發(fā)等方面都突出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課程特別強調要關注每個學生的情感,激發(fā)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幫助他們建立學習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發(fā)展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提高人文素養(yǎng),增強實踐能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在學習過程中進行情感和策略調整,以形成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促進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提高。目前,我國基礎教育在全國各地掀起了新一輪的課程改革大潮。它將使我們的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的行為發(fā)生重大的轉變。本論文主要從建立和諧師生關系和改變傳統口語教學模式以及提高英語口語教學策略三方面來闡釋。

一、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分析

“師生關系”是教學過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際關系,是教師和學生在課堂里傳遞信息、溝通思想和交流情感的過程,是教育和教學活動得以順利進行的媒介。外語教學過程中師生、學生之間相互交往是學生獲得有效輸入和內化課內外輸入并逐步轉化成輸出的最理想的途徑,外語教學只有通過相互交往活動,才能獲得良好的效果。因此,為了保證交往活動的順利進行,我們更應該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傳統的師生關系中,二千多年以來,師道尊嚴在中國有著根深蒂固的影響,在封建社會里,為師之道,尊嚴是至關重要的。教師是知識與真理的化身,學生對教師俯首聽命是天經地義的。教師的核心地位是“傳道授業(yè)解惑”的教師中心主義,“傳”、“授”、“解”都是強調一個發(fā)送者的主體地位,一種至高無上的尊者地位。建立新型師生關系的基本要求就是要具有現代社會人的存在的前提要求:平等與民主。新型的師生關系本質上不再是一種知識的傳授過程,而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平等的精神上的交流,是教師的價值引導和學生的自主學習相統一的對話過程。我們提倡,對話就是一種平等的交流,對話包含著平等和民主的核心思想;民主、平等旨在表明教師與學生之間不是一種簡單的給予和被動接受的關系,而是一種互相尊重、互相影響、互相促進的平等民主的交往關系。因為,教師離開了學生,或者學生離開了教師,都是不可能的,兩者是相互依存的??谡Z教學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改變教學觀念,改變教師角色的主體地位思想,而是讓教師和學生相互成為主體,因為教師和學生都是不完整的主體,只有他們相互依存才能互為主體。

二、改變傳統英語口語教學模式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教學觀念中,一直以來,由于各級各類考試還不重視口語能力的考查,重讀寫、輕聽說的觀念仍然根深蒂固。認為讀寫重要的學生遠多于認為聽說重要的學生。大多數大家長和學生都認為口語并不重要,英語成績是靠最后的一張考卷來評定的。一部分教師甚至也有這種想法,因而忽視了平時的口語訓練。同時,我們的學生恰恰缺少良好的英語語言環(huán)境,除了課堂外,學生使用英語的機會很少。即便在課堂上,如果教師不能創(chuàng)設輕松愉快的說英語的情境和氛圍,學生也不會樂于參與。加上由于師資力量限制,我國小學絕大多數學校都是大班教學。因此,改變傳統的口語教學模式也就顯得更重要。根據小學生的生理和心理以及發(fā)展需求,小學階段英語課程教學的目標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yǎng)他們英語學習的積極態(tài)度,使他們建立初步的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培養(yǎng)學生一定的語感和良好的語音、語調,最終使他們形成初步運用英語進行簡單日常交流的能力,為進一步學習打下基礎。

三、提高口語教學的有效性策略

如何具體提高小學英語口語教學的有效性呢?我們認為,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外語不同于母語教學,興趣是學生學好外語的首要前提。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事物本身很有趣、很新鮮才能激起他們這種認識事物的興趣。對于學生們羞于開口這種情況,教師應當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漸漸消除他們的害羞心理。同時,為了鞏固強化,教師還應想方設法給學生提供口語練習機會。其次,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注重教學方法的多樣化,利用音樂、美術、游戲、競賽、表演等多種形式組織好課堂活動,使課堂教學生動、活潑。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一旦形成,學生就會自覺主動地參與各種英語學習活動,并從中獲得樂趣。學生學得興趣盎然,樂于開口,自然而然就提高了口語能力。再次,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把生動形象的畫面和單詞結合起來,用吸引學生主意力的場景代替書本上枯燥的句子,并在教學中,讓學生進行表演,在娛樂中學習了英語口語。

總之,在小學英語教學的改革中,如果我們不清楚改革在教學內容上的變化,不理解教改觀念的轉變,就必將在改革大潮中落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正在深化和發(fā)展,新課程體系有了重大的創(chuàng)新和突破。這場改革給我們教師帶來了嚴峻的挑戰(zhàn),同樣也給我們帶來了不可多得的機遇。正是因為這次課程改革,我才有幸及時地轉變了教育觀念,改革課堂教學,從中得到鍛煉和提高。而小學英語口語改革又是小學英語教學改革的重中之重,務必要引起我們的重視,并在實踐教學中,不斷總結,不斷思考如何改變教學方法,而從提高小學英語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王小玲.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英語教師的反思型教學[J]. 當代教育論壇,2008,(2).

第5篇

全體性特點?,F如今,我國部分大學生面臨著學習、生活、人際交往問題,這些問題會對大學生的心理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因此,從高校的角度而言,緩解當前大學生的心理壓力,舒緩大學生的消極情緒,改善大學生的困惑心理,是當前最值得關注的問題?,F代傳媒所具有的特點從根本上帶動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傳媒的發(fā)展帶來網絡媒介的不斷產生,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更加便捷,在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時,也能產生全體性的特點。因此,高校心理健康要面向全體學生,對每一位學生的心理狀況進行調查研究,并對其進行針對性分析與研究。自主性特點?,F代傳媒時代,教育者與接受者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其中,媒介產品的推出,傳媒行業(yè)的發(fā)展,在一定程度上縮短了教育者與接受者之間的距離,比如,人們利用微博、微信、網絡視頻,可以縮短心靈的距離,使人與人之間產生平等的關系。因此,高校教師在教學中擔當指引、參謀的主要角色,促進學生的自我認知、自我發(fā)展、自我提高。與此同時,還要充分發(fā)揮出大學生的主動性,讓他們能夠自覺、自愿地促進自我心理健康發(fā)展。一名高校心理學教育工作者,要重視現代傳媒所帶來的巨大作用,將其與教育進行全面結合,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所存在的自主性進行充分調動。社會性特點。利用網絡、計算機能夠使社會信息傳播呈現出無障礙的特點,在大力推進大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的同時,也能夠現代傳媒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論文使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伴隨著環(huán)境的變化而變化。從大學生的角度而言,要將自身需求與社會變化進行結合,在改變自身的同時,也能夠適應社會的變化。作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要依靠傳媒所帶來的巨大影響,增強大學生的心理體驗,使大學生的心理不斷成熟,心理應付能力不斷提高,朝著健康的方向發(fā)展。

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面臨的機遇

現代傳媒下大學生心理機制得到完善。現如今,多元化的信息資源雖然給大學生的心理造成一定的沖擊,但是各種信息更新速度比較快,信息傳輸更加便捷,這在一定程度上對更新學生知識、開闊學生視野起到極其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各種媒介產品的出現,像微博、QQ、微信等通訊功能的實現,能夠使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呈現出不同的特點??梢愿淖儌鹘y教育模式,積極利用傳媒產品,加強傳媒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響,使傳媒成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精神指支柱。另外,在傳媒信息的影響下,大學生的心理認知得到提高,心理得到放松,體會到傳媒所帶來的平等與尊重,在一定程度上激發(fā)大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以及自主性?,F代傳媒為大學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平臺。在新媒體時代,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咨詢工作可以在網絡中進行,網絡傳媒中開設的心理交流空間、心理咨詢室等,打破了傳統心理教育所面臨的局限性,將咨詢的覆蓋率擴大。除此之外,利用現代傳媒所開展的心理咨詢活動,不僅具有趣味性,并且能夠避免大學生害羞等心理情緒,使大學生在虛擬環(huán)境中敞開心扉,將內心的心理隱私與心理困惑與教師進行交流與溝通,使教師有針對性地對其進行輔導?,F代傳媒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得到擴展。高校可以利用現代傳媒,采取多種方法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心理咨詢,比如,可以利用學校公開的論壇、貼吧、博客等,也可以在各種聊天室開展心理咨詢活動。與此同時,心理健康教育者也可以利用媒體向大學生傳播心理健康教育知識,比如向學生發(fā)放相關心理案例,建立學校心理咨詢網站,提高學生對心理問題的認識,提高大學生的自我心理教育能力,從而促進自身發(fā)展與進步。

三、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所面臨的挑戰(zhàn)

現代傳媒對大學生心理產生不良影響

1.多種價值觀念導致大學心理認知產生迷茫。

現代傳媒在可持續(xù)發(fā)展中延伸出了眾多媒介產品,由于傳媒在發(fā)展中缺乏安全性,信息數量逐漸增多,信息傳輸速度加快,部分大學生的心理認知與心理選擇變得迷茫,并且在諸多傳媒信息的推動下,大學生對信息的真假無法及時辨別,對事物的認識程度不夠,從而會受到不良信息的干擾,在心理認知上產生困惑與迷茫。

2.傳媒環(huán)境特點導致大學生心理出現偏頗。

現代傳媒在發(fā)展的過程中具有一定的交互性,在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的情況下,大學生可以淡化自己的身份,利用現代傳媒構建一個虛擬的社會空間。但是,這種虛擬性會導致大學心理防御能力降低,并使其缺乏監(jiān)督,容易出現放任自我、追求過度的心理,導致大學生在媒體活動中失去行為操守?,F代傳媒對大學生心理發(fā)展產生不良影響

3.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隊伍產生影響。

現代傳媒中,媒體的信息量比較大,信息比較復雜,這在一定程度上對大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產生多元化影響,也給學生的心理帶來復雜性以及不確定性。這種發(fā)展現狀使心理教師無法及時把握學生的心理動態(tài),無法找出大學生的心理矛盾與心理問題,出現失望與失落情緒。

4.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不適應現代傳媒。

現代傳媒具有及時、方便、快捷的影響。在其影響下,大學生的心理變化比較復雜,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不平衡,在心理發(fā)展的走向上會產生非常大的變化,而部分高校在心理教育中仍然采用傳統教育方式,不僅不符合心理健康教育的發(fā)展模式,并且也會導致大學生心理矛盾難度加大,心理壓力難以釋放。

四、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建立專題心理健康網站。目前,媒體的發(fā)展對大學生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高校應該建立專業(yè)性的大學生心理健康網站,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知識進行普及,并且利用私密聊天工具,比如微信、QQ等,與學生進行心理溝通。另外,高校也可以利用各種傳媒產品,為學生進行心理講座與心理宣傳。促進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媒體建設,進而推進心理健康教育的專題化、媒體化。

1.增強大學生對現代傳媒的適應能力。

現代傳媒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既有積極作用也有消極作用。因此,要加強對大學生媒介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使大學生能夠對現代傳媒進行辨證認識,對媒體信息進行正確解讀,避免有害信息對大學生的心理造成危害。與此同時,還要給予大學生心理指導,讓大學生能夠對現代傳媒有所認識,在利用現代傳媒新穎性的同時,也要進行積極思考,避免出現抽象思維的鈍化,避免快餐文化對大學生心理教育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2.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隊伍建設。

第6篇

論文摘要: 本文試從誠信教育價值選擇的角度入手,論述中國傳統誠信觀、和諧社會理念以及科學發(fā)展觀對當代高職學生誠信教育的指導意義,以在思想上對高職誠信教育建設作出有益探索。

誠信問題是歷史問題,也是現實問題。誠信道德是公民道德建設的核心要求,對當代高職生而言,誠信也是一種人格品質和信用資本。高職誠信道德建設,對提高高職生的道德水準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要實現誠信教育的價值和效果,就必須重視誠信教育的價值選擇,科學的價值評價和價值選擇對于誠信教育的成敗具有重要的影響。高職院校只有把握了誠信教育價值選擇的規(guī)律和方向,才能使誠信教育的實踐產生出實效。高職誠信教育的價值目標是為了讓學生追求真善美,它的根本價值取向則是為了實現道德至上。在當前“誠信缺失”和“誠信危機”的社會形勢下,我們要求在價值選擇的過程中,能夠以優(yōu)秀的傳統文化為指導、以和諧社會建設為平臺和目標和以科學發(fā)展觀為引領。

一、回歸傳統:以優(yōu)秀的傳統文化指導誠信教育

在我國古老燦爛的文化中,誠信思想占據有重要的地位,誠信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精髓。在我國古代的各派學說中,有許多關于“誠信”的論述。關于“誠”,《大學》說:“所謂誠其意者,不自欺也?!?“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 “心誠求之,雖不中,不遠矣。”《中庸》曰:“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誠則明矣,明則誠矣?!边@是說,只有內心真誠才能達到明曉道理,這叫做人的天性。

關于“信”,孔子在《論語》中曾38次提到“信”,并將“信”與“仁、義、禮、智”并列,稱為“五倫”?!叭硕鵁o信,不知其可也。”(《論語·為政》)“信必行,行必果?!?《論語·子路》)“信近于義,言可復也?!?《論語·學而》)孟子要求“朋友有信”(《孟子·藤文公章句上》),《呂氏春秋》中說:“天行不信,不能成歲,地行不信,草木不大?!?《呂氏春秋·貴信》)

總之,古人對誠信觀及誠信教育是非常重視的。我們在誠信教育的價值選擇中,應提倡思想回歸傳統,批判性地繼承和弘揚古代的誠信思想,深入挖掘傳統的誠信資源,對于在高職生中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第一,突破傳統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誠信教育手段,以傳統誠信思想滲透進當前誠信教育過程中。新的教育形勢,要求教育者在發(fā)揮傳統教育方法的基礎上,必須敢于創(chuàng)新,善于利用現代化的傳播媒介和現代化教育手段,著力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和道德情感。高職院校在加強誠信教育過程中,可以建立專門的誠信教育網站,擴大誠信教育的影響力,可以開設網絡誠信教育課程,結合學生實際,對某些誠信缺失問題向學生做出解讀,還可以采用講座、問卷調查等形式收集誠信教育相關信息,進而采取針對性的措施改善教育狀況。

第二,構建高職院校誠信教育體系,通過“兩課”教育與誠信教育專門課程相結合的方式,營造誠信校園文化氛圍。高職教育工作者應該更多地關注學生的日常生活,關注學生的思想現狀,根據高職生的心理特點,解決學生在誠信認識中存在的問題,幫助他們走出誠信“誤區(qū)”。構建誠信教育體系,還必須充分利用學生的第二課堂,第二課堂是學生實現知行合一的重要途徑,是幫助學生在實踐中親身體驗誠信意義和價值的重要平臺。誠信教育工作者可以通過帶領學生參觀文化名勝、弘揚傳統文化活動等方式,增強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

第三,加強對誠信教育者的傳統文化教育,樹立教育者的誠信形象?!皩W高為師,身正為范”,誠信教育者是推動誠信教育建設的主體和實施者,教育者的工作作風、精神面貌、傳統文化素養(yǎng)等,對誠信教育接受者具有示范效應。只有通過言傳身教的榜樣作用,才能實現并堅定高職生的誠信信念。

二、關注生活:以和諧社會為平臺建設誠信教育

和諧社會一直是人類憧憬和追求的美好理想和目標,和諧是中華文明的重要價值觀念。我們要建設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罢\信友愛”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總目標之一,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理念,它對高職生的誠信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們在高職生誠信教育的價值選擇過程中,應該基于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理念,以和諧社會建設為平臺,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和原則。“和諧社會”蘊含著人文、人本、人道等價值取向,以人為本,就是要充分尊重高職生的主體地位和主體價值,尊重他們的人格價值,尊重他們的合理需要,尊重他們的能動性、多樣性和創(chuàng)造力。誠信教育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要建立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堅決反對“管控壓”的教育方式,根據高職生的個性特點和思想特點,進行有針對性地教育,正確地引導他們誠信思想的發(fā)展,使其具備社會所需要的誠信品德和人格素質。

第二,建設和諧文明的校園文化環(huán)境。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要建設社會主義的先進文化。高職院校是對高職生進行誠信教育的主陣地,校園文化是校園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職生誠信教育工作的實際載體,必須充分認識到校園文化的育人作用。和諧的校園文化對高職生誠信教育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必須在校園中營造“守信光榮、失信可恥”的道德氛圍,在和諧誠信的校園文化氛圍中,高職生更容易培養(yǎng)出和諧共處、講誠信的道德素質和道德觀念。

第三,培育高職生和諧的心理素質和人格品質。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理念,包含了塑造“和諧人”的理念。任何教育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使符合社會需要的教育內容內化為個人的內在信念。和諧的心理是接受教育的基礎,誠信意識是形成理想人格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完善的人格心理又造就完善的誠信意識。誠信教育也必須重視在“和諧人”理念下,對高職生進行心理塑造和人格教育。

三、啟迪人生:以科學發(fā)展觀引領誠信教育

科學發(fā)展觀呼喚一個誠信、和諧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社會環(huán)境。高職院校的誠信教育只有以科學發(fā)展觀為指導,全面理解和正確把握科學發(fā)展觀的豐富內涵和基本要求,才能辯證地認識和處理當前誠信教育所遇到的危機。應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誠信教育應以科學發(fā)展觀為目標??茖W發(fā)展觀有兩個基本的內涵:一是全面發(fā)展,二是可持續(xù)發(fā)展。一方面,科學發(fā)展觀強調社會的發(fā)展,這其中包括了科教文衛(wèi)等各項事業(yè)的發(fā)展,也包含有社會秩序、社會保障、社會公正、社會和諧等方面。在全民中形成普遍的“誠信意識”,形成一種“誠信至上”的社會公德,誠信教育為社會和諧發(fā)展提供了堅實的保障。另一方面,科學發(fā)展觀也包含了人的全面發(fā)展,人的全面發(fā)展是教育和社會發(fā)展的最高價值原則,人的發(fā)展不僅包含了人的活動及其能力的發(fā)展,也包含了人的社會關系的豐富和發(fā)展,還包括人的個性、素質、品德的全面發(fā)展。誠信教育以人的全面和諧的發(fā)展為目標,是建立和諧社會關系最基本的保證,也是提升道德觀念和道德品質的基本保障。

第二,誠信教育應以科學發(fā)展觀為指導。誠信教育應該體現科學發(fā)展觀的本質要求。按照科學發(fā)展觀的指導,首先,誠信教育要講究統籌協調。高職生誠信教育工作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不僅要在高職院校這一主陣地中進行,還必須使教育融入到社會的各個領域,貫穿到教育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之中。因而不僅要統籌協調誠信教育與科學文化教育之間的關系,還要協調外在教育與自我教育的關系,還必須重視協調家庭、社會及學校在教育過程中的關系和作用。

其次,誠信教育還必須堅持可持續(xù)發(fā)展觀。這要求在誠信教育過程中,必須使教育本身具有可持續(xù)發(fā)展性,必須使學生保持可持續(xù)發(fā)展性。要保證誠信教育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性,關鍵在于解放思想,更新觀念,隨著社會、經濟和文化的變化發(fā)展,根據社會的實際,不斷在誠信教育的理念和觀念上革故鼎新,在教育的方法、內容、機制和手段等方面不斷創(chuàng)新。總之,只有立足于高職生的全面和長遠發(fā)展,誠信教育才能適應社會和時展的要求。

參考文獻:

[1]孫偉平.論價值選擇的主體性和合理性[j].湘潭工學院學報,1999,(1).

[2]朱永新,徐艷,秦燕編.誠信啟示錄[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第7篇

論文摘要:雙語教學不僅能使學生準確地理解和觸摸到相關專業(yè)學科的核心與前沿信息,還是培養(yǎng)既懂專業(yè)知識,又精通外語的國際型復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徑。但對廣大普通高等學校而言,雙語教學在實踐中還存在許多問題。以“系統工程”雙語課程為例,就專業(yè)課雙語教學中存在的約束進行了分析,并提出相應的對策。

雙語教學(bilingual education)是指在語言課以外的所有課程中使用兩種語言進行教學的一種教學模式。雙語教學對于學生與教師雙方在語言上都有著較高的要求。開展雙語教學是我國高等教育與國際接軌,迎接新世紀挑戰(zhàn)和教育改革發(fā)展的重要舉措,也是當前教育改革的熱點和重點。2001年教育部4號文件《關于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我國本科教育應創(chuàng)造條件使用英語等外語進行教學,尤其是對高新技術領域的生物技術、信息技術等專業(yè),外語教學課程達到所開課程的5%~10%。2005年教育部1號文件《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的若干意見》又提出“要提高雙語教學課程的質量,繼續(xù)擴大雙語教學課程的數量”。教育部近年來組織引進了大量國外信息科學與技術的優(yōu)秀原版教材,鼓勵在有條件的學校開展英語授課或雙語教學。各高校在此背景下對雙語教學都提出了要求,已成為教學改革的一個趨勢。

雙語教學以兩種語言作為教學用語,其中第二語言不僅是學習對象,而且是教學媒介部分或全部地運用到非語言學科的一種教學形式。近十年來,雖然在教育部頒布的系列政策的鼓勵和推動下,我國高校的雙語教學快速發(fā)展并取得了顯著成效,但目前高校專業(yè)課雙語教學還面臨著一些制約因素。

一、現狀與約束

1.教材的約束

教材選取的恰當與否是雙語教學能否順利展開的重要前提和保障。目前國內普通高等學校雙語課程的教材普遍采用國外原版教材,原版教材可以使學生在學習專業(yè)知識的同時接觸到純正的英語。甚至在某些高校中,是否采用國外原版教材已成為該課程能否被認定為雙語課程的一項重要指標。然而,由于原版教材在版權、引進經費等方面的限制,使有些課程無法找到原版教材,或者已有的原版教材不適合學生進行雙語學習。不同于國內教材強調知識的系統性且邏輯性較強的編寫思路,國外教材在編寫中通常強調知識的全面性,內容具有較強的發(fā)散性。這對于習慣國內教材的中國學生而言,存在不小的思維障礙。同時,與國內教材相比,國外教材與國內高校的教學大綱不配套,給教學帶來了一定的困難。主講教師如果忠于原版教材進行講解就會與教學大綱產生背離,甚至無法完成教學內容。反之,如果忠于教學大綱,則會破壞國外教材的理論體系。再加上引進教材的配套輔導資料的開發(fā)滯后等原因,使雙語教材成為限制雙語教學開展的一大約束。

2.教師自身能力的約束

目前我國高校雙語教學通常有三種模式:第一種為全英文型,即課程采用英文原版教材,教師運用英文講義,在授課時全部使用英語;第二種為混合型,即使用英文原版教材,教師在上課時交錯運用英語與漢語進行講授;第三種為半英文型,即雖然采用英文原版教材,但教師在授課時采用漢語講授。嚴格來說,只有第一種教學模式稱得上是真正意義上的雙語教學。但在我國的普通高等學校,后兩種模式,尤其是第三種模式反而成了使用最廣泛的雙語教學模式。

師資是決定雙語教學成敗的關鍵。從事雙語教學的教師不僅要具備扎實和廣博的專業(yè)知識,還要具備嫻熟的語言運用和表達能力,能熟練使用英語表述專業(yè)知識、解析專業(yè)詞匯。此外雙語教師還應結合雙語教學的規(guī)律和特點,采用合適的課堂組織形式和教學方法。這都對雙語教師提出了較高要求和挑戰(zhàn)。目前大多數專業(yè)教師專業(yè)知識和英語基礎都不錯,但因為我國學生的英語大多數是重語法輕應用的“啞巴英語”,如果口語中漢語比例過重,就會減弱雙語教學的實際效果。而且案例教學、討論教學等靈活方式就會無法使用,甚至連“簡單的提問”都會變得十分困難。能熟練地在課堂上運用英語上專業(yè)課的教師還是很少,其口語表達能力往往無法達到教育部對雙語教學的要求。雙語師資匱乏成為制約高校雙語教學順利開展的一大瓶頸。

3.學生素質的約束

雙語教學開展的目的是讓學生掌握最新專業(yè)知識的同時能夠提高語言水平,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雙語教學不僅對師資有著較高的要求,同時也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雙語課程學習能力。也就是說,學生不僅應具備較強的外語語言使用能力,還要掌握一定的專業(yè)基礎知識,即具有使用外語學習較高層次專業(yè)知識的綜合能力。然而,對于普通高等學校的學生而言,其英語能力一般都十分有限,主動學習的興趣和動力一般都不高。在這種情形下,雙語教學中就經常會出現雖然前期部分教師還是盡量用英語作為教學語言來傳授專業(yè)知識,但是慢慢地就變成了去教學生英語,先教詞匯、語法,然后再學習專業(yè)知識。雖然最后也學到了專業(yè)知識,但是課堂上大部分時間都用來教英語,對專業(yè)知識無法深入講解??傊捎秒p語教學會使一些英語基礎較差的學生面臨很大的困難,甚至影響他們專業(yè)知識的學習。這樣就違背了教育部開設雙語教學的良好初衷。

二、思路與對策

鄭州航空工業(yè)管理學院管理科學與工程學院(以下簡稱“我院”)從2006年開始將“系統工程”作為雙語課程,選擇英文原版教材,對工業(yè)工程、物流工程專業(yè)的學生進行雙語授課。筆者作為該課程的授課教師進行了4年的雙語教學工作。系統工程是20世紀中葉才開始興起的一門新興的交叉學科。它是把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中某些思想、理論和方法等,根據系統總體協調的需要,有機地聯系到一起而形成的一門新興的綜合性管理工程技術。“系統工程”作為我院工業(yè)工程專業(yè)一門采用雙語教學的核心專業(yè)課程,對提高學生素養(yǎng)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不僅使學生能夠準確地理解和觸摸到系統工程學科的核心與前沿信息,而且還是培養(yǎng)既懂專業(yè)知識,又精通外語的國際型復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徑。在分析了目前雙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后,筆者結合自身的授課經驗提出一些建議。

1.對引進的教材進行本土化修訂

國內教材的系統性和強邏輯性與國外教材的全面性都是十分有利于學生學習的,在選取雙語教材時應當在兩者之間進行平衡,即對引進的國外教材進行修訂。最可行的辦法是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改編或選編國外原版教材和輔導材料。同時以國內著名學者和權威的教材作為參考,使其成為學生學習的向導和有益補充。在進行“系統工程”雙語教學時,我們采用的是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影印版《系統與工業(yè)工程概論》英文原版教材。同時,考慮到國內外高等教育課程體系的差別與學生英語水平的不同,還專門配備了由我院教師編寫的《系統工程概論》中文教材做參考。

學生在掌握英語術語的同時也應該知道相應的中文術語。而且,國內外課程設置不同,某些內容需從中文教材中得到補充。例如國外“系統工程”的課程注重系統思想的培養(yǎng),因此教材涉及的范圍十分廣泛。但是對于一些具體的方法論,如層次分析法和模糊綜合評價講解不深,為此我們用中文教材予以補充。

2.提高雙語教師的英語水平和授課技巧

為了使雙語教學順利進行,教師需要努力提高自身的英語,尤其是英語口語水平。但更為重要的是要在授課的方式方法上多想辦法,幫助學生理解課程內容。我們在進行“系統工程”雙語教學時,采用循序漸進和因材施教的方法。

在課程的前1/3階段,中文講授占較大的比例。這樣可以減輕學生進行雙語學習的難度,培養(yǎng)他們的自信心以及用英語進行學習和交流的興趣。此階段英語大約只占30%左右,教師授課時要將重點、難點等學生難懂和困惑的東西用英語講解后再用漢語重復一遍。隨著學習的深入,學生在課堂上運用英語的能力也在不斷提高。在課程的中間1/3階段,英語授課的比例提高到50%~60%,同時,在課堂上增加了學生用英語講解的環(huán)節(jié),提高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在課程的最后1/3階段,學生對于相關的專業(yè)英文術語已十分熟悉。同時,經過前兩個階段的練習,大部分學生都已經適應雙語教學的形式同時能較好地自主運用英語,此時以英語講授為主,占80%左右。如果學生程度較好,不妨采用全英語授課。

3.采用綜合方法提高學生英語素質

學生英語能力的提高是一個連貫的過程。學院在教學計劃的編排上就保證學生每一學期都有相關的英語課程或雙語課程,從而提高了學生英語學習的持續(xù)性和連貫性。此外,根據這幾年雙語教學的經驗和問題,嘗試按四、六級英語成績將英語基礎不同的學生區(qū)分開,對不同英語基礎的學生采用不同的雙語教學模式。將通過英語六級的學生分到雙語1班,將未通過英語四級的學生分到雙語2班,通過四級但未通過六級的學生自愿選擇加入1班或2班。對雙語1班,采用英文原版教材,上課英語比例不少于70%,在課下輔導時以中文教材進行輔導。對雙語2班則以中文教材為主,輔以英文原版教材,教師上課英語使用比例為50%左右。采取了這一分班措施后,學生的學習興趣有了極大的提高,對英語學習的畏難情緒已不明顯,期末考試成績有了很大提高??梢?,該方法在保證學生提高外語能力的同時,也提高了學生本學科知識的接受能力。

三、結束語

雙語教學在我國高等學校中起步較晚,由于我國特殊的教育環(huán)境和高等教育發(fā)展的實際情況,在實踐中還存在誤區(qū)。尤其對普通高校而言,要想成功實施雙語教學還要走很長的路??傊?,雙語教學是一個漫長的系統工程。在進行雙語教學時,應立足于普通高等院校自身的實際情況,本著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fā)的態(tài)度,構建多層次、有差別、漸進的雙語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藺豐奇.高校實施雙語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復旦教育論壇,2003,(2).

[2]華正宏,鐘銳鋒.地方性普通高校實施雙語教學的探索[j].綿陽師范學院學報,2005,(4).

[3]成曉毅.我國高校雙語教學模式初探[j].西安外國語學院學報,2005,(3).

[4]韋紅樺.高校推進雙語教學的思考[j].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4).

第8篇

論文摘要:高職教育培養(yǎng)的是生產一線的技能型人才,工學結合成為職業(yè)教育模式轉型的必然要求。目前,高職院校在工學結合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政府指導力度不夠,缺乏有效的政策和法律保障;缺乏具有工學結合特色的課程和教材建設;高職院校的服務能力不適應產學研合作的要求;缺乏具有工學結合教學能力的“雙師型”師資隊伍。解決這些問題的相應對策是:建立政府層面的促進機制,完善政策法規(guī)保障體系;抓好工學結合的課程教材建設;提高高職院校的工學結合的服務能力和機制建設;抓好“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   

 

河北平泉人,副教授,從事電工技術與自動控制技術研究。 

目前,我國許多高職院校正在大力推行工學結合的教學模式。然而,多數院校并未取得理想的實質性進展,其原因是高職院校在實施工學結合過程中存在著諸多問題,亟須加以解決。 

一、目前高職院校工學結合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政府指導力度不夠,缺乏有效的政策和法律保障 

雖然我國于2004年在國家層面建立了職業(yè)教育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但還沒有建立具體的執(zhí)行或工作機構,地方層面的相應協調和執(zhí)行機構基本上處于缺失狀態(tài),以培養(yǎng)人才為主要目標的高職教育工學結合還沒有得到相關的財政、稅務、產業(yè)和科技等部門應有的重視,教育主管部門幾乎是高職教育工學結合工作的唯一領導者和推動者。教育主管部門與財政和稅務等部門在制定或執(zhí)行政策和法規(guī)方面缺乏良好的溝通和協調。由于政府指導或調控的缺位,使得高職院校與企業(yè)的合作缺乏必要的橋梁和外力的推動。近年來,中央和地方政府先后做出了大力發(fā)展職業(yè)教育的決定,提出一系列鼓勵高校工學結合的政策,但是現有政策還存在許多亟待完善之處。其主要問題是這些規(guī)定比較宏觀,不具體和不明確,缺乏強制性和可操作性。 

2.缺乏具有工學結合特色的課程和教材建設 

工學結合是將知識學習、能力訓練與實際工作經歷結合在一起的教學模式,即學習的內容是工作,通過工作實現學習,工與學是密切關聯的,其學習目標是培養(yǎng)完成綜合性工作任務的職業(yè)能力。目前許多高職院校設置的專業(yè)仍沿用普通高等??圃盒5墓逃械膶I(yè),在課程建設上,只重視理論教學,不注意或忽視職業(yè)技能教學。習慣于傳統學歷教育的教學方法,對產業(yè)及相關行業(yè)的新工藝、新技術了解不夠,缺乏實踐經驗,理論和實際脫節(jié),課程建設偏重于學術性,過分注重學生認知能力的培養(yǎng),而體現高職教育核心標準的職業(yè)能力卻得不到保證。隨著工學結合辦學理念的提出和特色專業(yè)建設的發(fā)展趨勢,高職教育的課程改革和教材建設之間的問題顯得更加突出。工學結合的特點決定教材整體應該由高職院校的教師和來自企業(yè)的技術人員共同編寫。教師熟悉教學基本規(guī)律,了解學生學習認知水平和心理特點,而擁有行業(yè)背景的企業(yè)技術人員掌握生產一線的新技術、新方法、新工藝、新標準和新規(guī)定,由這兩類主體參編高職教材,才能保證在教材編制形式和內容上體現工學結合。 

目前,一些高職院校采用的教材多是普通高等專科院校的教材,編寫的課程教材往往是由不懂生產實踐、缺乏職業(yè)技能的高職院校的教師單獨完成,其內容往往是套用多年來使用的普通專科院校教材的知識,其特點是學問化、著作化,強調學科結構的完整性,其思維定式是傳統的先理論后實踐、先基礎后應用。這樣的教材脫離生產實際,不能使學生在學習中掌握生產一線的新技術、新工藝,起不到培養(yǎng)職業(yè)技能的作用。 

3.高職院校的服務能力不適應產學研合作的要求 

目前,我國大多數高職院校沒有建立起與工學結合完全適應的管理體制和教學制度。第一,大部分學校還沒有專門的產學研合作的管理部門,一般都是由教學管理部門兼管。由于教學管理部門功能的設定和主要服務對象是在校內,所以,很難勝任大量的對外聯系工作和有效實施過程管理。第二,在人員結構方面,雙師型教師隊伍不健全,缺乏“雙師結構”的管理隊伍,這已成為制約高職院校開展工學結合教育的核心問題。第三,在教學制度方面,我國高職院校還沒有成熟的“完全學分制”和“彈性學制”,學生對課程的自主選擇和到企業(yè)實習受到一定的限制。第四,在學生的職業(yè)素養(yǎng)方面,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職業(yè)技能整體水平不高,學生作為“非職業(yè)人”在企業(yè)的實習活動,一定程度上會對企業(yè)的正常生產經營帶來干擾。 

4.缺乏具有工學結合教學能力的“雙師型”師資隊伍 

一方面,由于大部分職業(yè)教育的專業(yè)師資來自工科大學,接受的是與培養(yǎng)工程師同樣的教育;即使是畢業(yè)于職業(yè)技術教育師范類學院的職業(yè)教育師資,也只接受了普通教育論的教育,職業(yè)教育師資只能在教學實踐中摸索教學方法,或是模仿其他教師的教學方法。由于缺乏基本的專業(yè)教學論的學習,一些教師不能進行相關的職業(yè)勞動過程、職業(yè)工作環(huán)境和職業(yè)活動空間一致性教學的開拓和實踐,也不能針對職業(yè)變化進行教學研究,而據此對教學計劃、教學內容進行改革、教學情景設計,更是力不從心,因此,也就無法使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實現工學結合。 

另一方面,工學結合要求高職教育教師的教學實踐必須適應企業(yè)的職業(yè)實踐,但是,目前高職教師在專業(yè)課上常常是紙上談兵,與企業(yè)工作實際相去甚遠。 

二、相應對策 

1.建立政府層面的促進機制,完善政策法規(guī)保障體系 

高職教育工學結合是隸屬于不同管理部門的單位合作,涉及教育、產業(yè)(企業(yè))以及政府管理部門之間的利益關系。因此,為保障合作能夠持續(xù)深入開展,必須建立政府層面的促進機制,建立較為完善的政策和法律保障體系,尤其是法律保障體系。 

職業(yè)技術教育發(fā)達的國家一般都成立專門的機構負責協調工學結合工作。 

要深入開展我國高職院校的工學結合,應重視政府在高等職業(yè)教育規(guī)劃和發(fā)展中的統籌和協調作用,可由政府牽頭,建立由行業(yè)主管、行業(yè)協會、教育、財政、稅務、勞動和科技等部門聯合組成的從中央到省、市(地)的各級產學研合作教育委員會及其具體工作或執(zhí)行的機構(隸屬于政府綜合部門),統一協調高職教育工學結合工作,并負責研究和制定有關工學結合的方針、政策和措施,負責執(zhí)法檢查,分析和實用性技能人才需求信息和需求趨勢,為校企雙方牽線搭橋,促進工學結合工作的順利進行。 

2.抓好工學結合的課程教材建設 

工學結合特色教材建設的前提是學習領域課程或項目課程的開發(fā)。在課程開發(fā)的基礎上,體現職業(yè)工作過程特征的工學結合的教學模式必須有校企深度合作機制為保障。課程教材建設主持人應具有豐富的專業(yè)知識,熟悉職業(yè)實踐和教學實踐,懂得課程開發(fā)技術。教材 

編寫需要把握兩個原理和三個核心技術。兩個原理即用工作任務引領專業(yè)知識和用典型產品或服務引領工作任務。三個核心技術即工作任務描述、工作任務知識負載均勻化和理論與實踐的整合。典型工作過程的選擇要聽取行業(yè)企業(yè)專家的意見。 

教材內容的展開順序應由原來的“應用模式”,轉變?yōu)閺木唧w到一般、從應用到基礎、從實踐到理論的“建構模式”。教材的選用和編寫,不僅要考慮工作(或項目)過程在學習現場較好地實現對教學環(huán)境和教學條件的要求,也必須考慮適應高職學生的智能特點和知識、技能基礎。學習情境排序要從簡到繁、先易后難,知識學習優(yōu)先主要是指職業(yè)經驗性知識,最終是基于經驗的專業(yè)系統化深入知識。教材的運用要有利于激勵學生爭取成功的欲望,讓學生在教師創(chuàng)設的學習情境中享受智慧開啟的經歷,享受成功,增強自信。在工學結合教學模式改革中,合理安排過程導向課程中必要的學科教學內容及必要的學科性理論輔助教材;要加強多元媒體組合教材的建設,針對課程的不同內容和性質,選用不同的媒體進行教學,包括文字教材、視聽媒體教材、多媒體課件、網絡信息學習資源等。在諸多媒體中,文字教材應作為主體教材。學生職業(yè)能力的發(fā)展必須在個人經驗基礎上建構系統的學科專業(yè)知識,才能達到高技能專門人才的技術水平。 

 

3.提高高職院校的工學合作的服務能力和機制建設  

(1)加強與企業(yè)的合作研究與開發(fā)。  

高職院校要以科研作為產學合作的媒介,在服務中爭取企業(yè)的支持,尤其是技術性較強或自動化程度較高的企業(yè)的支持和參與。通過技術開發(fā)研究活動,使高職院校的專業(yè)與企業(yè)的產品之間形成穩(wěn)定的連接,從而達到“以專業(yè)帶產業(yè),以產業(yè)促專業(yè)”的互動效果。高職院校還應建立專業(yè)建設指導(顧問)委員會并發(fā)揮其作用。  

(2)改革工學結合教學制度和課程設置。  

一是實行彈性學制和三至四個學期的學年制度。要采用同年級同專業(yè)學生分組輪換上課的課程安排,為學生自主安排學習和工作的時間創(chuàng)造條件,切實解決工學結合教育模式發(fā)展的瓶頸問題。二是要采用完全學分制和模塊式課程設置體系。學生可根據自己的需要,在專業(yè)教學內容許可和職業(yè)需求的范圍內進行自我選擇課程。三是借鑒美國上世紀提出的“以地方為中心”的辦學理念,將學生的工作分散安排。這樣可有效減輕企業(yè)的負擔。四是深化教學內容、方法、手段和評價的改革。這樣可有利于解決學生學與用之間的矛盾,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  

(3)建立工學結合模式運行的制度保障體系。  

適應工學結合模式運行的制度保障體系不僅涉及工學結合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教學管理制度和教學質量評價體系,而且還包括學生管理制度、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和考核制度、教師聘用和培養(yǎng)制度、兼職教師聘用制度和教師參與產學研合作的分配制度等。  

4.抓好“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  

教師隊伍是工學結合的有力執(zhí)行者。實施工學結合的教學模式,必須有“雙師型”教師隊伍作支撐。在世界職業(yè)教育界,德國對職業(yè)教育的專業(yè)教學論給予了高度重視,集中了大批專家、教授,對職業(yè)教育專業(yè)教學論的理論及應用,進行了系統的研究與探索,并在職業(yè)教育師資培養(yǎng)的實踐中,取得了許多極具國際影響力的科研成果。德國職業(yè)教育師資培養(yǎng)有兩個階段,即大學學習階段和教師見習階段,專業(yè)教學論都是當代德國職業(yè)教育主流教學思想研究——理論、實踐與創(chuàng)新的內容。在高職教育師資進修方面,一是要創(chuàng)造條件讓教師定期到  

企業(yè)進行學習和培訓,鼓勵教師到企業(yè)進行專業(yè)實踐和考察。二是鼓勵教師取得“技師”或“高級技師”職業(yè)資格證書。三是要建立激勵機制,鼓勵企業(yè)工程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和有特殊技能的人員擔任高職院校兼職教師。這些措施會有力地促進“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從而保證“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質量。  

參考文獻:  

[1]姜大源.職業(yè)教育學研究新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  

[2]齊艷苓.政府、企業(yè)、學校三方聯動的產學研合作機制研究[j].教育探索,2009(5).  

[3]邵慶龍.高職教育工學結合中校企合作的制約因素與對策[j].深圳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8(1).  

[4]歐陽麗.高職工學結合的基本問題、現狀與趨勢研究[j].教育與職業(yè),2009(17).  

中文字幕日韩无套内射|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欧美| 福利一区二区视频在线| 欧美日韩黑人免费观看| 欧美激情一区=区三区| 精品国产91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日韩国产黑人一区| 欧美美女视频在线免费看| 午夜精品在线视频一区| 亚洲一区二区亚洲日本| 欧美亚洲三级视频在线观看| 最新午夜福利视频偷拍|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精品成人| 欧美不卡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又黄又猛又粗又爽的片| 国产精品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日韩亚洲精品国产第二页| 丝袜人妻夜夜爽一区二区三区| av在线免费播放一区二区| 亚洲天堂有码中文字幕视频| 国产乱久久亚洲国产精品| 日韩精品视频香蕉视频| 亚洲精品蜜桃在线观看| 亚洲第一视频少妇人妻系列|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日本 一区二区 在线| 免费在线播放不卡视频| 国产在线视频好看不卡| 美国欧洲日本韩国二本道| 日本不卡在线视频中文国产| 麻豆视频传媒入口在线看| 国产精品制服丝袜美腿丝袜| 在线免费不卡亚洲国产| 出差被公高潮久久中文字幕|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乱码中文| 亚洲欧美日本视频一区二区| 99热中文字幕在线精品| 亚洲伦理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丰满少妇被猛烈撞击在线视频| 国产老熟女超碰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熟女一区二区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