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3-10-25 10:30:09
序言:寫作是分享個人見解和探索未知領域的橋梁,我們?yōu)槟x了8篇的小學語文教學經驗分享樣本,期待這些樣本能夠為您提供豐富的參考和啟發(fā),請盡情閱讀。
一、堅持以人為本,開放教學理念
在主題教育思想當中提倡將學生看作為具有個性、主觀能動性且在不斷發(fā)展的認識個體,而教學是學生借助教師指導主動學習、探究新知并掌握新的技能的過程,整個教學活動的最終目的是提升學生的能力,以使其更好地適應時展需求,由此可見,學生在教學中占據了主體地位,教學時必須給予其主體地位充分的尊重。新課程改革結合了主體教育的思想,要求小學語文教師摒棄傳統(tǒng)的教育理念,轉變單一地將學生字、詞、句等基礎知識的掌握和聽、說、讀、寫基礎能力的提高為主要任務的教學目標,在以人為本理念的貫徹下強調對學生綜合素質與能力的培養(yǎng)。
二、豐富教學資源,開放教學內容
僅僅借助小學語文課程有限教材的講解與學習難以滿足語文課程結合豐富多樣的生活化場景的需求,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必須在充分把握語文教材內容的基礎上掌握相關的課外資料,并通過課文講解中對課外知識的合理融入來豐富學生的知識,加深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例如,在講解小學二年級《狐假虎威》一課時,教師可在課前布置學生通過查閱書籍、上網搜索等方式了解“狐假虎威”成語的典故,鼓勵學生自主學習課文背后的故事,在課堂中鼓勵并預留充足的時間讓學生將所收集到的故事進行分享,從而使學生對成語形成深刻的印象,在豐富學生課外知識的同時也大大提高了其語文素養(yǎng)。
三、重視素質教育,開放教學方法
小學語文教師應當在堅持素質教育理念的原則下對教學方法做出及時的更新,轉變傳統(tǒng)的“滿堂灌”等單一乏味的教學手段,積極吸取成功、先進的教學經驗引用到實際教學當中,綜合運用案例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小組合作學習、微課等新型教學方法來激發(fā)學生參與語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例如,在講解小學四年級《》一課時,由于課文的時代背景與學生的實際生活差之甚遠,給學生的理解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因此,教師可利用多媒體播放相關的影像資料來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讓學生直觀地體驗到戰(zhàn)爭年代炮火紛飛的景象,在身臨其境的感受下對產生崇敬之情并積極參與到課文的學習中。
四、激發(fā)學生興趣,開放教學環(huán)境
一方面,教師應當維持教學的新鮮度,由于小學生具有年齡小、好奇心強的特點,往往很容易被生動有趣、靈活多變的事物所吸引,因此,新鮮度的保持能夠有效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例如,小學語文教師可對學生的座位做出合理的變更,采取圓桌式擺放等新鮮的方式,或者組織學生展開野外授課等,這些開放式的課堂教學在大大提升學生興趣的同時也有利于學生間的相互交流。另一方面,需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發(fā)揮著重要的引導作用,良好的師生關系是確保教學活動高質量的必備條件。小學教師在語文教學中必須時刻關注學生的感受與想法,給予學生適當的鼓勵與關心,以此來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進行語文學習。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學語文的開放性教學不僅是新課程標準的客觀要求,還是創(chuàng)造良好課堂氛圍、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重要途徑。小學語文教師應當通過轉變教學理念、豐富教學內容、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和改善教學環(huán)境等措施提高教學活動的開放性程度,從而實現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培養(yǎng),促進小學語文教學質量和水平的有效提升。
【關鍵詞】小學語文;師生互動;有效
一、小學語文課堂中師生互動的重要意義
在以往的傳統(tǒng)教學當中,小學語文教師總是喜歡將所有的知識全盤灌輸給小學生,時間一長,學生們也習慣了經常處于這么一種被動的學習狀態(tài)。但是,如今不僅我們的教師要切實轉變教學觀念,學生也在逐步轉變自己的學習觀念。如今的學生對學習也有更新更高的要求,希望自己能對語文教材進行一個二次創(chuàng)造。因此,在小學語文課堂上,教師通過互動式課堂的構建使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良好的興趣,利用興趣進行積極引導,會避免學生產生學習困難和厭倦的情緒。在這一過程中,同時也是學生對自身能力提升的過程,在不斷的表達與發(fā)現的過程中全面發(fā)展。可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師生互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當前小學語文教學師生互動的基本現狀分析
(1)語文教師的整體素質偏低。教師素質的高低影響到師生互動教學的質量。然而,現如今,在小學師資隊伍中,出現了大量非科班畢業(yè)的教師。除此之外,因教師或者是學生年齡等因素的影響,導致多媒體技術應用偏少,因此,使得師生互動質量得不到可靠保障。
(2)年輕教師缺少教學經驗。對于大多數年輕教師來說,習慣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注入情感,以此來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此外,將多媒體技術和相關的文字形象畫面相結合,能夠獲得巨大的教學效果。然而,由于年輕教師確實豐富的教學經驗,因此,未能把握好這個尺度。由此看來,教師的情感以及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只不過是一種輔助教學手段,然而,并沒有在師生互動教學中發(fā)揮真正的作用。
(3)耗時多、收效少、負擔重。根據有關部門對課改試驗區(qū)的調查發(fā)現,小學生的詞匯量大量減少,而大多數都使用網絡中的常用語,并且,在運用過程中并不非常規(guī)范。這樣一來,會直接影響學生思維的發(fā)散。再加上,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明顯不足,在寫文章過程中,出現了大量的病句,盡管有些學生知道存在錯誤,但是,卻不明白到底錯在什么地方,耗費了大量的時間,卻收效非常少。除此之外,我國大多數地區(qū)小學教學中存在一個普遍的問題,即作業(yè)、補課偏多,然而運動和實踐的時間便會逐漸減少。這樣一來,學生為獲得高分數,便會不斷的進行重復的練習,與此同時,也就失去了個性發(fā)展與自由成長的空間。
三、提高小學語文教學中師生互動有效性的對策
1.互動創(chuàng)新,在課堂教學中落實
(1)營造氛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認為:“滿足人的愛和受尊重的需要,人就會感受到自己有價值、有用處、有能力,從而煥發(fā)出自尊、自強、自我實現的需要,也易于迸發(fā)出創(chuàng)新的火花。”為了讓學生的這種需要得到滿足,教師要營造一種氛圍,使學生與學生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民主平等、團結和諧。
(2)質疑問難,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教師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上應該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對學生采取“兩歡迎、三允許”的政策,即“歡迎質疑,歡迎爭辯”,“允許出錯,允許改正,允許保留意見”。教師要善于在留出的時空余地為學生創(chuàng)設質疑的情境。教師要把握好提問的三個要素:提問的時間、環(huán)境(氛圍)和問題自身。一言以蔽之,應在最佳的時間,最活躍的環(huán)境(學生的求知欲最強時),提出能激起學生思考的問題。教師鼓勵學生向老師發(fā)問,同樣要注意上面三個要素。教師課前要充分考慮,講到什么時候讓學生提出有利于全體學生掌握新知識的問題。
2.找準突破點,進行針對性互動
師生互動教學對于小學語文來說還是有相當大的用處的,通過互動可以幫助學生們加深理解,同時體會到不同的學習方法,但是在教學中一定要找準突破點,進行針對性互動教學,也只有這樣互動教學才能夠收到實際的教學效果。例如在《威尼斯的小艇》這一課中,老師選擇在上課之前要求學生將自己了解到的關于威尼斯的文化、環(huán)境、人文進行分享交流,那么學生就可以通過互動交流感受到威尼斯的文化背景,教師再在適當的時機給予補充,那么學生肯定能夠對威尼斯有一個比較深入的了解。這樣在進行授課的時候無論是學生的積極性,還是學生的興趣都能夠得到一個很大的調動,而如此教學互動效果肯定比較顯著,學生的收獲也肯定非常明顯。由此可見互動一定要找準突破點,進行針對性互動教學才能收到預期的成效。
3.角色互換是手段,教學互補是實質
實現“平等對話”是師生互動完成教學任務的前提。教師指導學生學習,和學生一起探討,起主導作用,但學生才是學習過程中的主人,長期以來,學生習慣傾聽教師、關注教師的一言一行??梢哉f,課堂幾乎是教師唱獨角戲,學生無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而小學語文課堂是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書本的多邊對話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會有許多“亮點”如流星閃現。因此,教師應該學會傾聽,適時的捕捉學生個性化的感受、獨特的體驗或是閃爍著智慧火花的思想,這樣不僅能真正實現師生平等對話、自然交互,促使學生深入探究,還能產生意想不到的學習效果。
現今是高信息時代,學生從社會各個方面早已接受了不少有關的語文知識和技能,假如仍然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扮演被動接受學習的角色,顯然是不明智的。中國有句古話叫做“能者為師”,因此,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師生角色互換是教學中外顯行為,而內含著師生教學互補和教學相長的實質。在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和學生都有機會扮演“教”的角色,同時又扮演“學”的角色,形成語文教學中的“雙主體”。兩個“主體”相互作用,在情感上充分共鳴,學習信息上相互交流,研究教材,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設計解決問題的過程,交流自己的見解和做法,教師運用掌握的知識進行調控、點撥,使每個學生在語文教學中發(fā)揮最大的學習潛力,教師從中獲得教學成功的經驗,起到教學互補的作用。
4.教師要正確評價學生的學習成果
在每節(jié)課結束之后,教師都應該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正確的評價。然而,因班級人數過多,想要要實現對每個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評論是極其不現實的。所以,教師應該將學生分為多個小組,使學生在小組內進行評價,這對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發(fā)揮了巨大的作用。此種方式既可以使每個學生重新溫習所學知識,而且又能鍛煉學生口頭表達能力。除此之外,教師還要對學生的訓練結果進行合理的收集與整理,及時發(fā)現學生存在的問題,從而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決,對于普遍存在的問題要及時將這種問題反饋給每個學生,從而使學生對此類問題進行認真的思考,經過教師正確的指導,加固學生成果,以便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質量與教學效率,與此同時,提高師生互動的有效性。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首先認識到課堂上師生互動的重要性。在教學中要通過營造輕松的課堂氣氛、開展師生共同參與的活動等方式調動學生語文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將自己的想法大膽表露出來并進行探討交流。加強師生在課堂上的互動,對促進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提高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小學 語文教學 默會知識 實踐 探究 作用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6)21-0251-01
在當前的小學語文課堂中,仍然有一部分教師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教學,使得學生被動的學習語文知識。然而當今社會的高速發(fā)展要求學校培養(yǎng)更多的自主學習型和知識型人才,因此教師要科學合理的利用默會知識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促進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完整性學習。
1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默會知識的好處
1.1 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意識
默會知識有助于提高小學生的自主學生能力和自主學生意識。自主學習不僅是讓學生在不斷的學習中尋找到適合自身的學習方式,而且也是讓學生在默會知識的同時深刻意識到其在學習中的重要作用。而默會知識可以幫助學生找到更加適合自身的學習方式,從而提高學習能力。
1.2 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
語文素養(yǎng)在每個人的發(fā)展過程中都會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然而這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一個不斷變化發(fā)展的過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利用默會知識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價值觀和文化品位,而且可以促進學生對文化思想感情產生一定的感悟。
2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默會知識的實踐探究
2.1 引導學生不斷積累默化知識
由于語文教學自身的特殊性,默化知識在語文教學中的使用范圍非常廣泛。然而想要在教學中更加順利且流利地利用默會知識,就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程度的默會知識儲存量。默會知識作為顯性知識的延伸,那么積累大量的默會知識而顯性知識的存儲量也就會相應的增加,對語文知識中的情感、思想以及人物形象的體會也就更加透徹。而教師如何才能讓學生積累大量的默會知識?其中一個較為有效的方式就是增加學生的閱讀量,而且小學生相較于其他年級學生來說,求知欲、探索欲以及閱讀欲望更加強烈,所以教師要積極引導和鼓勵學生自我閱讀,盡最大努力為學生提供足夠的閱讀機會。例如教師可以利用學校圖書館,給學生尋找一些適合他們閱讀的書籍,供學生進行閱讀。此外,教師也要與學生家長進行溝通和交流,讓家長意識到學生閱讀的重要性,并且鼓勵學生家長為學生購買或者租借一些適合學生閱讀的書籍。隨著學生閱讀量的不斷增加,顯性知識也會逐漸得到增加,同時學生的閱讀興趣也會大大的提高。
2.2 教師要善于在課堂上運用默會知識
簡單來說,默會知識理論就是闡明人們所擁有的知識和所能表達出的知識量是不對等的,而默會知識量很明顯要大于顯性知識量。由此可知,在語文教學中教師不能簡單的依賴語言傳授知識,還要科學合理的利用默會知識。以教師講解為基礎,以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認知水平為條件,學生充分利用默會知識理解語文知識、體會人物情感和理解文章中心思想。
教師除了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語文知識的傳授外,還要給學生提供充足的時間和機會讓學生能夠利用默會知識體會和感悟文章的中心思想和文中人物的思想情感。例如,在《司馬光》這一課中,教師就可以利用角色扮演情景表演或者情景朗讀的方式,讓學生對文章中人物的思想情感進行理解。如在朗讀或者表演司馬光思考這一段課文內容時,就可以快速動腦、機靈,表現出司馬光當時快速思考以及急迫解決問題的心情。在司馬光想出辦法并救出小伙伴的時候,學生會受到司馬光的聰明才智的感染,這時學生要讀出自豪的語氣。教師給學生提供足夠的機會讓學生運用默會知識理解課文內容,雖然教師是間接并通過講解課文內容讓學生自主體會文章人物思想情感變化以及對課文知識內容的學習,這樣的教學效果要比教師直接講解要好得多。教師直接講解課文內容,不僅枯燥,而且這種方式于學生來說是被動接受,對課文知識也難以理解,難以融會貫通。但是,由于默會知識受到的影響因素較多,教師要鼓勵學生表達正確的想法,同時對于學生理解的偏差也要及時地予以指正,引導學生正確利用默會知識。
2.3 促進學生默會知識的交流
小學生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響,會對語文知識產生不同的理解。因此,在日常的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彼此進行語文默會知識的交流與分享。學生默會知識通過不斷的交流和溝通得到整體的認可,從而加深對語文知識的理解,并進一步提高學生語文水平。如在學習《小白兔和小灰兔》這一課,教師引導學生利用默會知識進行學習,從多方面感受和理解小灰兔、小白兔的想法。
總之,將默會知識運用到語文教學是語文教育的一大跨越,不僅符合了新課標對語文教育課程的要求,同時也改進了語文教學方式。同時,語文教師要積極創(chuàng)造有利于學生默化知識運用的條件和機會,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以及語文素養(yǎng),并最終達到語文教學的目的。
參考文獻:
[關鍵詞] 小學語文;網絡信息化;教學效果
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網絡信息化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教育改革也逐步融入進了網絡信息技術。小學教育越來越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強調對小學生的潛能給予一定程度的激發(fā),著重關注學生創(chuàng)新性思維以及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也注重學生個性的培養(yǎng),給予學生創(chuàng)造快樂的能力。因此,小學語文作為小學階段的重要學習科目,在當前這個信息化時代,有效結合網絡信息資源以提高教學效率,推動信息化在小學語文中的應用,是十分值得思考的問題。
一、小學語文網絡信息化教學的意義
(一)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小學語文學習涉及的理論知識范圍比較廣,而且知識的內容較多,對學生的發(fā)散思維有著較高的要求。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普遍過分看重對理論知識的講解,對書本的理論比較關注。這種固定模式的學習使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受到壓制,雖然理論知識掌握情況較好,但是學生在應用過程中容易出現各種問題,與實際生活脫節(jié),難以真正將理論與實際有效聯系起來,同時也影響了理論知識的真正掌握。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應用網絡信息化,可以豐富課堂教學,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將枯燥的語文知識豐富起來,以多元化的方式展示給學生,比如音頻、視頻、圖片等多種形式,給予學生視覺、聽覺等多種感官的刺激,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二)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隨著社會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應用網絡信息技術是當前社會發(fā)展的需要,網絡信息的廣泛性也對語文教學有著很好的輔助作用。當然,對于教師來說,在課堂上應用網絡信息技術進行教學需要更多的備課準備,這也是一項挑戰(zhàn)。但與此同時,這種方式會降低教學成本,大大提高教師在課堂上的授課效率,更重要的是,這種方式的教學能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二、小學語文網絡信息化教學的措施
(一)對信息資源有效利用
小學語文教學如何實現效率的提高,是當前大部分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苦苦探求的,也是大家共同重視的問題。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中信息資源的利用,主要有如下兩點注意:
1.利用網絡信息化技術進行小學語文教學的意義。信息化設備的使用,能夠有效促進教師專業(yè)化水平的提高,促進專業(yè)素質的發(fā)展。所以,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技術水平,打破傳統(tǒng)教學方式,對傳統(tǒng)的板書減少利用,對網絡信息化的技術加以合理利用。
2.教學設計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小學語文學習的重難點是教師最重視的教學內容。教師要對網絡資源加以利用,或者通過網絡信息化設備對教學進行有效的啟發(fā)設計,對課堂內容進行有效教學,使學生能夠深刻掌握。例如在古詩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對有關的優(yōu)秀作品進行收集和掌握,像作品的寫作背景、作者簡介以及古詩文等,都要進行搜集,通過這些內容豐富課堂教學,拓展學生的知識面,促進學生思維的發(fā)展,培養(yǎng)和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通過網絡信息技術的應用,可以進行古詩詞的朗讀示范,也可以播放一些有關資料,吸引學生興趣,進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引導學生主動應用網絡信息技術
學生應該是課堂的主體,在課堂上能夠積極主動地開展知識的探索,這對小學語文教學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能夠帶動語文課堂氛圍的營造,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同時還能更好地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結合小學生身心發(fā)展實際情況,有效利用網絡教學,能夠很好地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在自己積極主動探索的情況下,進行知識的積累。
課堂上借用多媒體,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創(chuàng)設自主學習環(huán)境。將網絡設備進行充分利用,通過興趣的激發(fā)帶動學生求知欲望,鼓勵每個學生都能充分參與學習,在實際參與過程中感受語文的魅力,將語文知識內化。通過網絡多媒體的應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實現學生對于網絡多元信息的應用,開拓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積極自主學習的能力。
通過網絡將更多、更豐富的信息進行補充和調查,在課堂上對信息進行整理,傳授給學生,實現課堂教學信息化。使學生在信息設備的使用下,更好地感受課堂上的教學內容,對豐富的知識進行汲取和掌握,不但能夠有效豐富課堂教學的知識內容,還能對發(fā)展過程中的學生綜合素質進行培養(yǎng),使教育更加符合時代的發(fā)展,培養(yǎng)出更為國家所需要的人才。
(三)加強教師教學信息化的應用能力
首先,要對教師的信息化設備應用能力加以強化和培訓,鼓勵教師對教學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在教學過程中應用信息化設備。要積極開展教師之間的學術交流,彼此積極分享教學經驗,將教學方法以及好的經驗進行探討和共享。這是當前時展的必然趨勢,未來對于信息化設備的應用將更加廣泛,教師應該看到信息化技術在教學過程中帶來的便捷以及豐富的資源,積極對其進行利用,實現網絡信息化教學的合理開展。
其次,要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力,通過不斷的嘗試,對多種教學進行創(chuàng)新性設計,設計符合學生發(fā)展需要的課程。要開展教學設計的評比,集思廣益。對于設計的方案要不斷更新和改進,積極學習新知識,設計新的教學方案,并且要定期對新的優(yōu)秀課件進行分享,促進新的知識血液的流動,促進廣大教師專業(yè)化知識的完善。
最后,對于信息化的教學方法要不斷反思和總結,對應用的長處繼續(xù)發(fā)揚,對應用的不足積極改善,從多種源頭吸收應用過程的經驗,將教學過程中的不足以及學生對信息化教學的意見、想法進行溝通和掌握,通過改進,不斷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積極性,實現網絡化教學新時代。
(四)將多媒體與傳統(tǒng)板書相結合
多媒體給教師和學生在知識傳授與領悟的過程中帶來更為輕松的手段,能夠使學生對新知識的學習更加感興趣,學習的氛圍也越來越好,這對于傳統(tǒng)的板書是一種創(chuàng)新和突破。但是教師不能完全打破板書的應用,要將多媒體與板書有效結合起來,實現教學課堂的有效性提升。在當今多媒體應用廣泛的情況下,教師很可能只關注到了多媒體應用的便捷,但是對于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否能夠完全接受這種形式帶來的新知識,并沒有真正關注到,而且網絡資源豐富,信息量很大,學生能否真正掌握和接受,都需要教師深入觀察和把握,將信息量傳授的尺度把握好,合理應用多媒體和傳統(tǒng)板書。
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的基礎階段,小學語文的教學又是其他學科的基礎。在網絡信息技術飛速發(fā)展的今天,語文教師要清晰認識到語文的學習是需要不斷改革的,要在語文課堂上對網絡信息技術進行合理應用,使小學語文教學更加適合學生的學習發(fā)展,給小學生營造更好的學習環(huán)境。
參考文獻
[1]謝斌.信息化環(huán)境下小學語文新課程教學中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J].天水師范學院學報,2010,(04).
[2]周偉東.淺談多媒體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優(yōu)勢與應用[J].科技視界,2013(4):147.
關鍵詞:山區(qū)小學;語文教學;有效開展;合作學習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5-0100-01
在邊遠的山區(qū)小學,師資力量薄弱,很多學校只有兩三位教師,他們大多是代課教師,年級比較大,沒有受過正規(guī)的教育學習,只是村里稍微懂文化的人,卻承擔了教育教學的重任。他們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主要是以教師為主導的,課堂教學是一個以教師為中心,進行傳道、授業(yè)、解惑的過程,教師只是關注于自己怎么教,只注重完成教學任務,并不重視學生怎么學,學得怎么樣,這種教學方式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這樣的語文教學,課堂氣氛沉悶,學生對所學知識不感興趣,導致的結果就是學生被動的學,教師吃力的教。根本達不到教學目的,這也是導致山區(qū)貧困落后的最根本原因。因此,這種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方式已經無法適應新時期的教學需求,與此同時,新課標便應運而生。對于小學語文教學,新課標明確提出要打造的是一個自主性的、合作性的、探究性的學習方式。在新課標的引導下,在小學語文課堂中開展合作學習是一個有效提高學生語文素質的方式。那么,怎樣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培養(yǎng)他們學習能力,有效的進行合作學習呢?筆者就這幾年的教學經驗談談自己的做法。
1.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意義
小學教育是學生語文學習的初級階段,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一個非常關鍵的時期。如果在這段時期,學生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沒有掌握合理的學習方法,那學生在今后的學習中也只是沒計劃、沒目標的自我學習。在我國邊遠的農村地區(qū),很多孩子都沒有出過大山,進過城,他們見識淺,思維不活躍,不善于表達,更缺乏與他 人交流和分享。通過合作學習,可以讓孩子們在相互交流、相互協助中成長,讓他們在合作精神、交往能力、創(chuàng)新精神、競爭意識、主動學習等方面不斷進步,從而形成完善的人格,更健康的成長。不僅如此,通過合作學習,還能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漢字、更好的進行表達、更好的培養(yǎng)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想象力,讓學生的各方面得到全面發(fā)展。與此同時,還增進了師生間、同學間的友誼。
2.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效的開展合作學習的方法
2.1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實踐表明,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原動力。教學中,教師應積極地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種情趣盎然的學習氣氛,使學生受到陶冶、感染和激勵,從而主動學習。在課堂上教師應大膽地讓學生進行自由討論、交流,鼓勵學生積極的參與教學,并對學生的學習成果給予適當的表揚,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學習是快樂的,這樣自主學習的勁頭就更足了。
2.2分組合理。什么是合作學習?蕭伯納的一句名言對這一問題作了詮釋:"兩個人,每人有一個蘋果,交換一下,仍是每人一個蘋果;兩個人,每人有一種思想,交換一下,每人就有兩種思想",這就是小組合作學習。其實合作學習就是學生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學習。合作學習鼓勵學生為集體的利益和個人的利益而一起工作,在完成共同任務的過程中達成學習目標,實現自己的理想。所以,合作學習一般情況下都是以小組的形式開展的,即把學生分成若干的學習小組,然后進行一些教學任務。那么在這個過程中,如何進行分組是每個教師開展合作學習首先要面對的問題,也是關系合作學習是否有效的一個重要問題。因此,在分組的時候,教師要充分考慮到學生在性別、學習能力、知識掌握程度以及興趣愛好等各方面的個體差異性,進行合理的分組。一般情況下,筆者會將四個學生分為一個小組,男女搭配,各占一半,且通常是學習能力好的帶動著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為一個小組。但為了避免出現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在思考,而學習能力落后的學生在偷懶這樣的弊端出現,也會按照學習能力來劃分。總之,合理又多元化的分組合作是開展有效合作的關鍵。
除此之外,在各個合作小組中還要有明確的職能分工,充分調動每個小組成員的主觀能動性,讓每個小組成員都能實實在在參與到合作學習當中,不能為了分組而分組,為了合作學習而合作學習,讓合作學習變成了小組之間閑談或者是互相推諉。
2.3建立小組合作規(guī)則。俗話說:"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小組合作也不例外。通常情況下,學習好的學生,為了表現自我,不會等其他學生發(fā)言,就說出了自己的意見和看法。而那些學困生往往還來不及思考就已經得到了現成的答案。這樣一來,學困生就相當于走了一個過場,根本談不上合作學習。長此以往,好的會更好,差的會更差。這樣,教師在組織合作學習時就應該先根據小組情況做好分工,定好規(guī)則,讓每一位參與者都能參與到學習中,發(fā)表自己的意見。
2.4教師的參與。學生在進行小組合作的時候,教師應該做些什么呢?不是等待,不是觀望,也不是去干其他事情,而應是深入到小組中去,了解學生合作的效果,討論的焦點等等。教師應該積極指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指引學生向著正確的方向思考,從而快速、有效的完成學習目標。
一、學會耐心地對待學生
小學語文教學最大的一個任務就是教學生如何認字,我一般都是通過默寫來檢查學生是否掌握生字詞。其中有個男生在多次默寫過程中總是出錯,于是,我很生氣地在課堂上訓斥了他,他嚇得差點哭出來。后來,他的默寫成績還是沒能提高。私下想想,我有點后悔在課堂上當著所有學生的面大聲地責怪他。有一天,課下我找他談話。我問他:“為什么默寫錯這么多,是不是課后沒有復習呀?”他紅著臉告訴我說:“不知道為什么就是容易記混淆。”于是,我想了個辦法,將每個詞組都結合圖片教他重新認了一邊,他的興致很高,學得很快,在之后的默寫中成績提升很快,在課堂上的表現更加好了。通過這件事情讓我明白了,當發(fā)現學生哪塊知識點不足時,生氣發(fā)火是不能解決問題的,應該心平氣和地和學生交流,尋找一個利于學生接受的教學方式,才能快速幫助學生進步。
二、學會引導學生
關鍵詞:小學語文;口語;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22-215-01
小學語文教學應當培養(yǎng)學生具有日常口語交際的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fā)展合作精神。教學中,我們教師應積極的從學生的興趣入手,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流信心,逐步引導學生練習和體驗,全方位的去提高教學效率。本文筆者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總結了對小學語文口語教學的幾點看法,在此和大家交流分享。
一、激發(fā)學生說的興趣,調動其積極性
孔老夫子曾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惫胖畬W者,興趣為先。興趣是學生學習最好的老師,是學生學習中最積極、最活躍的內部心理動因,是形成創(chuàng)新動力的重要基礎,是學生積極參與學習的潛在動力,學生只有感興趣才能自覺、主動地去探索,也只有當學生對一門科目產生了興趣之后,才會學得更好。小學語文口語教學同樣如此,也需要培養(yǎng)學生說的興趣。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作為教師的我們,一定要如實的根據小學生的愛好、性格等各方面特點,充分的結合教學內容,積極的挖掘教學中存在的趣味因素,激發(fā)學生的口語興趣,引導學生變“苦說”為“樂說”,變“要我說”為“我要說”,提高教學效率。激發(fā)學生口語興趣的方式方法有許多,教學中,教師善于利用周圍的一切,通過形式多樣、豐富多樣的教學,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學生說話的興趣,使學生想說、能說、會說、善說。例如,在小學語文課本中有很多插圖,插圖以簡單的圖畫形式,教學中,我們教師就可以利用這些插圖來提高小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在口語交際課中,我們可以引導學生觀察那些插圖,使學生充分理解插圖所要表達出的情境。然后,我們可從此情境入手,引導學生討論圖畫中的人物、情境等內容,學生紛紛暢所欲言。這樣,學生的口語興趣得到激發(fā),積極性得到調動,教學效率得到提高。
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信心,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能力
現如今的很多小學生,他們作文會寫得很好,但是要他口頭陳述,很多都無從下口。在這些學生中,多數是緊張不敢說,一部分則是“啞巴”式的語文,對口語表達沒有信心。大膽地說話,這是對學生學習語文的最初要求,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大膽地、輕松地、無顧慮地說話,以逐漸養(yǎng)成說話的習慣,從而提高學生的成績和能力。因此,在小學語文口語教學過程中,我們教師在引導學生練習口語,激發(fā)學生口語興趣的同時,我們還有意識的去極的指導學生學習口語,引導學生會說、敢說,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信心,消除學生的畏懼心理。為此,教學中,教師要多以鼓勵為主,不應盲目的打擊學生,逐步有意識的去引導學生隨意地說,說自己最感興趣的事,即使學生說錯了,也應該鼓勵、保護學生的自尊心。例如,學習了《誠實的孩子》一文后,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說話能力和培養(yǎng)學生知錯就改,誠實不說謊的品質,教師可在教學中引入列寧不小心打碎了花瓶能主動向姑媽承認錯誤的故事,讓學生大膽發(fā)言,參與故事的講述過程,培養(yǎng)學生敢于開口的能力,增強學生的道德品質。這樣,在教師有意識的引導下,學生會積極的參與,信心得到增強,口語能力逐步得到提高。
三、引導學生積極互動,提高學生的口語能力
學生的口語能力要想提高,光靠單方面的練習是不行的,需要多引導學生互動??谡Z交際要在雙向互動上下工夫,運用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群體互動等多種形式,以提供更多的機會,讓每個學生參與 其中,在動態(tài)的交際中反復訓練、體會,提高口語交際的能力??谡Z交際是一項重要的語文實踐活動,所以它決定了以學生的自主活動為主,但也不是說教師就可以放任自流, 讓學生隨便怎樣說就怎樣說,如不注意引導或者引導不當,有時不但達不到活動的目的,甚至還會打擊學生的積極性。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教師在引導學生練習口語的時,要注重從多方面的引導入手,采取多形式的交流方式,引導學生互動,強化學生的口語能力。例如,教學《伸出我們的雙手》時,我讓學生分組協作,充分討論“如果我遇到需要幫助的人,該怎 么辦呢”這個問題。學生將實際生活中各自遇到的情況展示出來,議一議,演一演,評一評,評議出最好的做法,然后再應用到現實生活中去,這樣就能使學生從小就有一顆愛心,樂于助人。通過這樣的方式引導有效的避免了傳統(tǒng)機械式的枯燥訓練,有培養(yǎng)了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教學效率得到實質性的提高。
四、聯系生活,強化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生活是知識的源頭,也是學生學習知識的最終歸宿,特別是語文口語,學生只有真正的運用于生活,形成最終的交際能力,我們的教學才是成功的。因此,在小學口語教學過程中,我們在引導學生進行課堂練習的同時,我們還應充分的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積極的引導學生到生活中其實踐,去有意識的學習和提高。為此,教學中,教師應把學生的視角從課本中延伸出去,利用豐富多彩的學校生活、社會生活,為學生營造更多的口語交際情景?;蚴且龑W生走出校門,走進生活,到生活中去練習,去捕捉現實生活中的各種現象,誘導學生用學過的知識和自己的認識能力參與交際,從而強化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提高教學效率。
總結: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小學語文口語教學既是一種藝術,也是一門學問,教學中,我們教師應積極總結教學經驗,積極的探究教學策略,不斷的創(chuàng)新教學途徑,讓學生真正成為一名愿說、能說、會說、會聽、敢說的“小口才家”。
參考文獻:
【關鍵詞】 情感體驗自主學習小學語文閱讀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注重情感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是進行小學閱讀教學的基本要求,是現代學習方式的主流特征。同時閱讀教學有利于小學生掃除語言障礙,培養(yǎng)小學生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人生觀、價值觀,促進小學生健康全面的發(fā)展。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
經過數次的課程改革,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各種教學法層出不窮,經過調查以及筆者多年的小學閱讀教學經驗,發(fā)現目前小學語文教學基本模式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一) 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
當今語文教育為了應試的需求,依然在沿著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教師在課堂上講,學生在課下聽。在講的過程中,所謂的互動無非就是老師提問幾個問題,學生被動的回答一下,并不能起到什么好的教學效果。通常,老師對著教學參考書一句一句的念,一步一步的把課文往前推,學生在后面艱難的跟著。這樣老師自己的情感替代了學生的情感,教師的感悟代替了學生的感悟,教師的理解代替了學生的理解,教師的思維代替了學生的思維,嚴重忽視了小學生的主體地位,限制了學生的發(fā)展。
(二) 口頭上素質教育 實際搞應試教育
語文教學的根本任務就是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綜觀當前語文教學現狀,語文課堂教學無非是圍繞著考試轉,考什么內容就教什么內容,不考的內容絕不花半分鐘的時間在上面,學生的說話、聽力能力得不到重視,而重視的是學生考高分的能力。這樣,真正的素質教育擱淺了,只不過是舉著素質教育的大旗大張旗鼓的搞應試教育罷了。
二、構建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新模式
隨著新課標的推進,教師在融合新課程理念的同時還需要不斷地更新教學觀念。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應該以學生為主,讓學生積極參與各種活動,讓學生自主體驗閱讀,豐富自身情感和經驗。因此,筆者提出“自主學習,情感體驗”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新模式。那么,這種新模式應該怎么實施呢?筆者從教學實踐中總結出以下幾點:
(一) 自主合作 在小組活動中張揚學生個性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要開展合作的學習方式,不僅有利于學生掌握課文內容,還有利于發(fā)展學生的個性。課堂交流活動是一種開放式的探究活動,教師要經常創(chuàng)造合適的機會,展示學生的個性思維,激勵學生主動發(fā)展自己的見解,在討論中反思,使得自己的理解更加全面。如教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十七課《撈鐵牛》一課時,我先是引導學生主動的熟悉課文,圍繞大鐵牛怎么才能撈上來這個問題,啟發(fā)誘導學生積極思考,之后同學們分組交流討論,每個小組的同學都紛紛發(fā)表自己的意見,思維在碰撞中閃出火花,鍛煉了同學們的思維品質,同時也得出了一些很有價值的思想。
(二) 深度轉變課堂閱讀模式
小學語文閱讀課學習的主人是學生。既然是閱讀課,就是要以學生的讀為主,指導學生默讀、朗讀、誦讀,個人讀與集體讀相結合,把課堂交給學生。摒棄過去那種老師講,學生聽的狀況。教師的講解并不能代表學生的思想觀念。建構主義思想認為人的知識具有建構性、多元性。教師的講解只是自己本身對作品的體會,并不能代表學生閱讀課文的心得。
學生與老師的經歷、知識儲備差距較大,所以我們應該讓學生自己去感悟、自己去體驗、自己去嘗試。比如我在教人教版小學四年級上冊第二十六課《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一課時,首先我鼓勵同學們進行角色朗讀,接著讓同學們談談自己的感想,之后鼓勵同學們搜集關于的資料給大家分享一下,最后讓同學們交流一下自己讀書的理想是什么,自己為什么而讀書,自己將來要樹立一個什么樣的理想,同學們激情澎湃,討論的熱烈而激情,在一種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完成了學習活動。
(三)營造閱讀氛圍 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如果沒有興趣,根本就不可能“積極主動的去汲取知識,發(fā)展能力”。這就要求老師要努力營造一種輕松愉快的氛圍,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閱讀的興趣。
首先,教師要樹立一種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觀。新課程的教學,要求教師和學生處于一種平等的地位,要求小學生是學科的自覺的探索者。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倡導兒童的發(fā)散思維,使得兒童能夠毫無顧忌的暢所欲言,使其思維處于一種放松、自由的狀態(tài)。讓學生在一種民主和諧的狀態(tài)下,使其思維激烈的碰撞,產生思想的火花,引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
其次,要精心的導入課堂,在一開始就激發(fā)學生對本課的學習的興趣。一堂課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很重要,但是導入尤其重要,好的導入能夠吸引學生繼續(xù)學下去的熱情。比如可以對學生實施獎勵,或者提問,或者開展競賽等多種積極有效的措施,創(chuàng)設一個新穎的導入環(huán)節(jié),吸引學生學習的注意力。
(四)遵循學生認知規(guī)律 引導課外自主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