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2-09-11 14:36:02
序言:寫作是分享個人見解和探索未知領域的橋梁,我們?yōu)槟x了8篇的大學生幸福感調查報告樣本,期待這些樣本能夠為您提供豐富的參考和啟發(fā),請盡情閱讀。
[關鍵詞] 體育運動 心理回饋 效應 大學生 心理
什么是心理?心理是人腦的機能,是人們在社會實踐和日常生活中對客觀事物的能動反映。它通常表現為人們對客觀事物的體驗、看法、態(tài)度、傾向和相關的行為[1]。長期處于壓力和煩惱的大學生,不僅產生焦慮、自卑、孤僻、憂郁、敏感等消極情緒,而且有少數無法應對,采用轉向攻擊或自殘、自殺等極端行為。數據顯示:2004年7月4日《中國青年報》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在大學生中,大約有14%出現抑郁癥狀,17%出現焦慮癥狀,12%出現敵對情緒;2005年,北京某高校在四個月時間內先后有4起自殺事件;2006年2月28日,廣州某高校一周內連續(xù)三名學生結束了年輕的生命……數字是冰冷、客觀而不容回避的。如何指導學生正常地應對各種心理壓力,進而保持心理健康,是教育界和心理學界都關心的問題。為此,本文在查閱大量國內外心理學相關研究的基礎上,探討體育運動的心理回饋機制、生理機制和干預因素對心理的改善作用,提出以大學生寢室心理場為隱,以體育運動為顯,顯隱結合的心理干預模式,從而促進高校體育教育改革的發(fā)展。
體育運動的心理回饋機制
眾多國外研究者在進行多角度、多層面的研究后指出:利用體育運動的生物反饋方法可以轉移和減輕心理壓力,在加速血液循環(huán)和加深肺部呼吸的同時消除緊張、焦慮、抑郁等消極情緒,提高個體的主觀幸福感、心理適應和應對效能。據目前國內外的研究認為,體育活動能改善人的心理狀態(tài)。
1.體育運動對抑郁的心理回饋效應
抑郁是一種復合性負情緒,它會使人產生悲傷、羞愧、恐懼甚至負罪感[1]。其表現為:悲觀、絕望、無自尊。巴芬勃格爾記錄了23歲到27歲間男性的一次關于抑郁癥的回饋關系,發(fā)現那些從事高度活動(2500千卡/周)、中度活動(1000千卡至2499千卡/周)和低度活動(少于1000千卡/周)在獲得臨床抑郁癥的風險上分別是8%、17%和28%。McInman等人對運動后的被試者立即進行測量,發(fā)現他們的焦慮、抑郁、緊張等心理紊亂水平顯著降低,精力和愉快程度顯著提高[2]。Mutrie總結了10項隨機對照研究,提出:身體活動能降低發(fā)展中的臨床抑郁癥風險;實驗研究說明有氧和阻力運動能有效地治療抑郁癥。Martinsen總結多年的臨床調查,指出有氧鍛煉或不強烈的體育活動有助于輕度和中度抑郁程度的降低[7]。大量的研究結果表明,體育運動可降低正常人的抑郁狀態(tài),也可降低精神病患者的抑郁狀態(tài)。
2.體育運動對焦慮的心理回饋效應
焦慮是個體對不確定因素所產生的煩躁不安甚至恐懼的心理狀態(tài)[1]。心理學家Petruzzelloe和tal在對104項有關身體鍛煉對焦慮的控制作用的研究進行了元分析后指出:每天長于20min的身體活動,可有效降低焦慮;漸進性放松練習也可有效地降低特質焦慮;身體鍛煉比漸進性放松練習更能有效地降低焦慮;長期的和一次性的有氧練習均可有效地降低焦慮狀態(tài)。相關研究資料表明,體育運動可以降低焦慮反應[3]。布朗等報告了對167名學生在研究前和運動10周后分別作了心理測試,結果顯示:慢跑、摔跤、網球有顯著意義的降低焦慮。通過研究證實:長期參加體育運動者患焦慮癥的危險性明顯低于不參加運動者。
3.體育運動對個體主觀幸福感、心理適應和應對效能的心理回饋效應
體育運動是一種個體參與、集體配合的一項綜合性活動。人們在參加運動中感受運動技術動作的快慰感的同時享受運動給予的回饋:心靈的愉悅和機體迸發(fā)的活力使人陶冶情操,心胸開闊,樂觀開朗,積極上進。運動項目的豐富,參加人數的不同,形式的多樣,使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要求和愛好,選擇適合自身水平的運動項目,從而獲得其中的樂趣。成功感,自我控制感,競爭感,自信使參加者的主觀幸福感提高,進而提高心理適應能力,加強個體的應對效能[3、5、6]。
體育運動心理回饋效應的生理機制
1.內啡呔釋放機制。內啡呔產生于腦、腦垂體和其他組織。適當的體育活動能增加腦血流量,促進內啡呔的釋放。這個內啡呔具有嗎啡的作用,它能使人獲得鎮(zhèn)靜鎮(zhèn)痛的效果以及舒適、歡快的情緒體驗。
2.轉移機制。人類的憂郁、沮喪等不良情緒通常發(fā)自左腦半球的思維部分,而產生愉快情緒的區(qū)域在右腦半球。當人在運動時,左腦半球會逐漸受到抑制,而右腦半球則逐漸活躍,從而情緒轉移取得支配地位。
3.單胺機制。資料證明人腦的神經遞質如去甲狀腺素(NE)、S—羥色胺和多巴胺的水平與抑郁癥和精神分裂有關。而體育運動可以提高甲狀腺素(NE)、S—羥色胺和多巴胺的水平,甲狀腺素(NE)、S—羥色胺和多巴胺的水平的改變在促進運動后的情緒變化中起媒介作用。
4.放松機制。身體活動可以引起體溫的升高,即腦干溫度的變化可導致肌梭活動和大腦皮層電活動的減少,使人產生短時間內安靜的效果,進而引起放松狀態(tài)。
此外,由于經常從事體育運動降低了心率和血壓,從而減輕特定的應激對生理的影響。從心理神經免疫學角度的研究發(fā)現,運動可以通過神經系統、內分泌和免疫系統等作用途徑降低應激反應的強度,抵抗心理壓力對機體的損傷。從而使人注意力、記憶力、反應速度、思維和想象等能力得到提高。
體育運動各干預因素的心理回饋效應
運動的構成因素包括:運動強度、運動頻率、持續(xù)時間、運動種類。所謂運動干預是指運動各構成因素單獨和交互作用與學生心理改善的關系。
大學生網癮調查報告(一)
一、調查背景
隨著1994年我國引入互聯網,各大高校紛紛投入極大的財力和物力建設校園網絡。信息豐富、傳播速度快、交流互動性強、影響范圍廣便是網絡的的顯著特點。這也促使大學生對科學的探索,激發(fā)大學生學習的熱情,利用網絡平臺把自己錘煉成為一名品學兼優(yōu)的大學生。網絡帶給我們方便和效益的同時也給我們帶來了不良的影響和沖擊,其中一些身心尚未成熟的大學生無節(jié)制地沉湎于網絡不能自拔,自制力和自控力差,易沉迷于虛擬的網絡世界,不按時就餐,夜不歸宿,通宵達旦,影響紀律;生物鐘混亂,影響健康;社會交往簡單,人際關系淡薄等問題現象的出現。這嚴重影響了大學生正常的學習和生活,扭曲了美好的心靈,荒廢了學業(yè)。為此,針對此大學生網癮問題,我將作出此次有關大學生網癮的調查報告。
二、調查方式
1.上網查找關于大學生網癮問題的相關資料;
2.通過與身邊的同學當面交流溝通,了解當今大學生對待網絡的態(tài)度;
3.網上聊天,與網友、同學討論大學生網癮現狀;
4.制作網上問卷調查,對部分大學生網癮進行可靠數據收集;
5.私下出訪校內外網吧,大概了解網吧上網人群。
三、調查結果
1.通過網上查閱相關研究資料顯示,在我國現有的網迷中,60%以上的是大學生,在此當中10%的大學生有網絡綜合癥的傾向。早在2007年2月,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就對全國13所高校進行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網絡成癮問題情況不容樂觀,在大學生中斷學業(yè)的調查結果分析有80%的大學生是因為網絡成癮。據北京公安部門統計,青少年犯罪中3/4的人都是網絡成癮患者。
2.在調查問卷中,結果發(fā)現現在很多的大學生都基本上呆在宿舍上網,很少出校外網吧或者到校內網吧上網。宿舍成了大學生網絡蝸居的場所。
3.由于大學生自身都攜帶電腦來學校,因此校外的網吧對大學生的吸引力沒那么大。通過私下走訪一些校外網吧,發(fā)現進出網吧的人群更多的是中小學生或者社會上的人。有些網吧甚至還出現未成年人自由出入的現象。
4.從網友和同學或者身邊真實的現象中了解到網癮的大學生思想幼稚,在現實中遇見困難或者人際關系等問題,他們習慣于在網上找心
理平衡,長期下來,自我封閉。對于自己的人生、大學生活從沒有認認真真的規(guī)劃過,對現實和將來都很迷茫。
5.網上一項數據結果顯示, 60.5%的青少年網民的上網目的是看動漫,電影,下載音樂等, 57.9%的青少年網民選擇聊天或交友, 47.2%青少年網民選擇玩網絡游戲,另有43.6%、 39.5% 及 21.1%的青少年網民分別選擇了
學習和工作、獲取信息、通訊或聯絡作為其上網目的。
6.調查問卷中顯示,當代大學生在對于自身上網的目的更多的是尋求網絡游戲的刺激,查找學習工作信息,視覺與聽覺的消遣,沉面于上網聊夭、網上購物或網絡愛情。
7.通過調查與直接交流了解到很多大學生在上網時間難以控制,從1-2小時到5-6小時,上網時間不斷延長,。有些大學生甚至會出現沒有上網時會倍感空虛、心煩。大部分認同在網上比在現實生活中更快樂或更能實現自我。
8.在網上了解與現實調查中,發(fā)到現在的大學生在對待網癮上很少與家長溝通,找不到共同的話題,無法進行交流。就算沉湎于網絡也不去理會家長的焦慮與擔心。家長的言語在大學生心中越來越缺乏威懾力。
9.大學生活更多的是靠大學生自覺,然而由于大學生活的隨心所欲,很多大學生在對待學業(yè)上抱著一種漠不關心,冷淡對待的態(tài)度。一部分大學生寧愿花時間在網絡上需求自我欣慰,也不愿抱起書本埋頭苦干。上課時間安排不合理,出現課少分散等情況,對部分學生網癮的形成也是有一定影響。
10. 對學習不感興趣,對老師、同學有較強的叛逆心理。網癮的學生經常曠課、夜不歸宿,既使來上課了,主要還是趴在桌上睡覺或者心神不寧。喜歡獨來獨往,不太愿意跟宿舍同學、朋友交談。老師找其談話時,要么愛理不理、要么大聲頂撞。
四、原因分析
在調查結果的問題上,我做出以下原因分析:
1.互聯網作為一個神秘的新鮮事物,深深的吸引住正值對新事物充滿好奇心和探索欲望的大學生。大學生駐足網上,流連忘返。即使在現實世界里,也難以逃出網絡虛擬世界的誘惑。以網絡游戲為例,在網絡游戲中,玩家可以拋開顯示生活中的種種規(guī)定,通過按鈕為自己重新確定身份、財產、相貌、性別,也可以親自設置生存環(huán)境,不需要任何背景關系和財產準備就可以挑戰(zhàn)一切,在游戲中的每一次勝利都會得到具體的獎勵。正是互聯網的神秘與新鮮,使大學生在現實社會并不容易獲得,互聯網上無盡無窮的游戲資源及其提供的機會可以使大學生的好奇心與探索欲望得到滿足。因此,往往會導致一些大學生對網絡產生心理依賴而最終患上網癮。
2.大學生沒有中學生那樣大的學習壓力,擁有更多自由支配的時間,自由的大學生活使他們有了更多安排學習和生活的自主權。有時課程的不合理安排更是讓大學生在網絡上投入更多的時間。大學生的獨立生活的能力較差,對如何合理地安排自己的行為和時間往往缺乏理性的選擇和控制。學習壓力的驟減,讓不少大學生通過網絡途徑打發(fā)時間,宣泄心中的苦悶,逃避不愿面對的現實,不少大學生在網絡的虛擬世界里尋找心理滿足,對網絡的依賴心越來越強,沉溺于虛擬世界,與現實生活產生隔膜,網絡成了他們精神生活的支柱,久而久之,影響了正常的認知,甚至影響學業(yè)。
3.家庭教育問題的不當,過度嚴厲或者溺愛、缺少幸福感或者管教子女的方法劇烈沖突,都會導致部分大學生與父母關系處于緊張或者僵硬狀態(tài)。不可否認,大學生即使處于成年階段,但是由于部分大學生的閉鎖性使他們與父母交流較少。就算家長反對自己的孩子上網,但是孩子已經不再重視家長的言語,甚至當成耳邊風。所以,在大學生網癮問題上,大部分都面臨家庭關系不合(子女與家長關系緊張或父親與母親經常吵架等)、子女與家長缺乏溝通等問題。
4.大學生自我實現的強烈欲望,也是導致其網癮產生的原因之一。人都有自我實現的心理需要,更何況大學生。大學生需要自我實現,需要得到同學、老師的認可,需要在人前表現自我。但是,由于機會的偶然性與不可遇性。很多大學生在網絡中尋求實現自我需求。同時那些比較內向、不善言辭、不善交往、學習成績較差的大學生機會就更把機會投入到網絡中去,在網上得到滿足。
5.網絡作為一個虛幻的事物,好比一個集信息、知識和娛樂于一體的虛幻世界,它的不真實性、隨意性、隱蔽性、匿名制、虛擬身份、時間和空間的無界限性,讓大學生得到夢幻般的體驗和滿足感。在虛擬世界中,失敗可以被否認和逆轉,不承擔任何責任,現實中被壓抑的欲望、禁忌、幻想都可以以象征的方式得到釋放和滿足。正式這種無時空感、無壓抑感、虛擬的親近感、成就感、滿足感讓眾多的大學生產生追求沖動,導致上網成癮,不能自拔。
五、提出建議
針對以上的調查與分析,我提出以下的建議:
1.作為家長,有必要提高自身對網絡的認識,學習網絡知識。主動與與孩子協商上網和共同上網,要適時提醒孩子上網有度,用自己對網絡的態(tài)度引導孩子正確使用網絡。一方面多引導孩子參加娛樂或交際活動,幫助孩子培養(yǎng)新的興趣,另一方面要多與孩子進行情感交流,多抽時間陪伴孩子,滿足其精神需求。盡量讓大學生在虛幻的世界之外找到可以寄托的歸宿,
2. 為了緩解大學生的網癮,自身必須有意識地加強上網控制力,提高自制能力。合理安排學習時間,合理制定學習計劃,確保足夠的學習時間,在學習之余,不斷強化控制意識與上網動機,減少對網絡的心理依賴。。
3.對于網絡成癮的大學生,采取必要的心理輔導和技術治療。使大學生認識到網絡的消極影響與負面作用,教育大學生合法合理利用網絡資源,更多地關注自身的優(yōu)勢和能力,幫助大學生提高辨析信息真?zhèn)蔚哪芰?,掌握網絡使用的技術方法。進而不再沉迷于網絡,危害自身發(fā)展。
4. 學校為大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寬松的成長環(huán)境。學校多開展一些豐富大學生生活和鍛煉能力的課余活動,引導學生參與積極的校園交往,減少網絡對學生的吸引力。另外,學校還要建立切實可行的網絡管理制度以及配套措施,對于大學生上網時間給予適當的限制,對他們不良的上網行為進行懲處,從而引導他們有目的、有選擇、有節(jié)制、守規(guī)則地上網,積極引導大學生正確使用網絡,通過各種途徑宣傳科學使用網絡的知識,預防不健康的內容。
大學生網癮調查報告(二)
一、前言
大學生是中華民族的建設者,他們在祖國未來的發(fā)展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關注這一群體從本質上來講就是關注我們祖國的發(fā)展,我們民族的發(fā)展。本課題研究的意義就在于通過對本校大學生上網情況的調查分析,揭開大學生沉溺于網絡的緣由,重新反思高校,家長,學生,網吧,社會管理部分所承當的責任,并進一步提出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
二、調查研究相干說明
1、研究目的
本次調研活動由《大學生網絡成癮的緣由及對策研究》SRT課題組實施,具體目標以下:
(1)通過調查研究了解本校學生網癮現狀,把握網癮比例在年級、地域和性別上的散布情況。
(2)通過對不同上網目的、網民分類(非網癮、網癮偏向、低度網癮、中度網癮、高度網癮)的交叉對照分析,探索上網成癮與網上活動之間的內在聯系。
(3)通過對不同程度網民的家庭狀態(tài)等題目進行分析對照,調查家長對大學生消費及上網題目的態(tài)度。
(4)通過對調查對象平時的在校情況及上網情況進行分析,調查學校及社會其他方面對大學生網絡成癮題目的影響。
(5)通過對不同程度網癮大學生網民的人格因素進行對照分析,探究人格因素對網絡成癮程度的影響。
2、調查實施方法
本課題組于2011年6月成立,在征求指導老師意見以后確定操縱程序,設計調查問卷,并于10月份進行試點調查,在總結試點調查工作以后重新修改調查問卷,并終究確定調查方案。
本調查為自填問卷的方法。問卷發(fā)放方式以實地面訪為主。調查的范圍為本校除大四年級、碩士生、博士生之外的在校學生。訪問地點為學校、網吧和其他公共場合。實地調查共發(fā)放問卷500份,回收問卷435份,有效問卷387份回收率為88.9%
(1)指標體系的構建
本次調查主要觸及到三大類共五個指標。分別是:1、核心指標――網癮;2、參考指標――網癮程度與網癮偏向;3、其他相干指標――上網目的特點與調查對象自然狀態(tài)、人格因素等。
(2)核心指標:網癮
網癮是本次研究的核心題目。網癮的概念,最初由美國心理學家咯噔博格(Goldberg)提出,隨后,匹茲堡大學的金伯利?揚博士(Dr. Kimberly Young)發(fā)展完善了他的這一概念。
網絡成癮(internet addiction,簡稱 IA)、網絡成癮癥(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簡稱 IAD)或病態(tài)網絡使用(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簡稱 PIU),指在無成癮物資作用下的上網行為沖動失控,表現為由于過度使用互聯網而致使個體明顯的社會、心理功能侵害。
依照金伯利?揚的觀點,上網成癮者主要有以下特點:(1)耐受性增強,即上癮者要不斷增加上網的時間才能取得和以往一樣的滿足;(2)出現戒斷癥狀,假如一段時間(從幾小時到幾天不等)不上網,就會變得煩躁不安,不可抑制地想上網,時刻擔心自己錯過甚么;(3)上網頻率總是比事前計劃的要高,上網時間總是比事前計劃的要長;(4)企圖縮短上網時間的努力總是以失敗而告終;(5)花費大量時間在與互聯網有關的活動上,比如安裝新軟件、整理和編輯下載大量的文件等;(6)上網使其社交、學習、工作等社會功能遭到嚴重影響;(7)固然能意想到上網帶來的嚴重題目,依然繼續(xù)花大量時間上網。
在這七個標準和研究所遵守的網癮定義的基礎上,本課題組在多方征求意見以后設計了相應的問卷。
固然金伯利?揚博士很早就對網癮概念進行過界定,并且在網癮調查研究方面獲得了豐富成果,但由于美國和中國的實際情況差異較大,因此其實不能直接拿來作為我國網癮狀態(tài)的研究根據。因此,根據指導教師意見和課題小組成員的屢次深進探討,制定了以下網癮評判標準:
網癮評判標準的條件(必要條件)為:上網給大學生的學習、工作或現實中的人際交往帶來不良影響(問卷第5.7題)。
在這一條件下,只要網民滿足以下三個條件(補充條件)中的任何一個:(1)總是想著往上網(問卷第5.1題);(2)覺得在網上比在現實生活中更快樂或更能實現自我(問卷第5.5題);(3)每當因特網的線路被掐斷或由于其他緣由不能上網時會感到煩躁不安、情緒低落或莫衷一是(問卷第5.6題)。即判定他屬于網癮。
調查問卷中,針對這些標準設置了組合型的或然題項。在第5.7題選是的情況下,第5.1題、第5.5題和第5.6題中只要有一個選是,即判定該網民屬于網癮。
(3) 輔助指標:網癮程度和網癮偏向
分析中所使用的兩個輔助指標,分別是描寫網癮群體和非網癮群體的。對已被界定為網癮的個案,我們考察他的網癮程度有多深;而對還沒有成癮的個案,我們考察他是不是具有網癮偏向。
網癮程度的丈量方法是:在網癮的三個補充條件中,滿足的條件越多,則其網癮的程度越深。即:被訪者在對問卷中第5.7題回答是的條件下,第5.1、5.5、5.6題回答是的題項越多,其網癮程度越深。
網癮偏向的丈量方法是:在非網癮群體中,同時滿足以下兩個條件:(1)向親人隱瞞自己的上網時間(問卷第5.4題);(2)實際上網時間常常比自己預期的時間長(問卷第5.9題)則表示該被訪者具有網癮偏向。之所以這么確定,是由于這兩個選項可以反映出網民在上網時行為和心理上的一種失控趨勢,即:行為上沒法控制自己的上網時間;心理上固然已意想到過度上網的危害卻沒法自拔,因此才向親人隱瞞上網時間。
(4) 其他相干指標――上網目的特點與調查對象自然狀態(tài)、人格因素等。
本次調查中,上網目的被分為文娛性目的和實用性目的兩類。
文娛性目的包括:(1)玩網絡游戲,(2)聊天或交友,(3)看動漫、電影、下載音樂等;
實用性目的則包括:(1)獲得信息,(2)學習或工作,(3)通訊或聯絡。
網上活動豐富性通過參與各種類型網上活動的數目體現出來,參與的種類越多,表示活動越豐富,反之則越單一。
調查對象的自然情況由以下幾方面的題目加以體現,包括其性別、年級、籍貫、月生活費等。
而研究發(fā)現,一些消極人格特質與網絡成癮有關。網絡成癮者具有自持性、敏感、謹慎、個人主義等特點,喜歡單獨生活,限制自己的人際關系途徑,特別具有抽象思惟能力,較遵守社會風俗,相對其他人更輕易情感化。
對調查對象的人格因素的調查,主要體現在題目1318當中,本次調查主要是從調查對象對本身狀態(tài)的滿意程度情況進行分析的。
(5)數據預處理
在所有調查問卷回收后,經過數據登錄和邏輯查錯與凈化處理構成終究數據庫,研究進程中使用SPSS12.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6)數據處理說明
本報告對問卷調查的樣本結構進行了描寫,但在后期分析的同時,又對身邊已知沉溺網絡程度較深的同學進行了個別訪談,訪談的結果主要作為問卷調查的補充和參考。
三、我校學生上網情況分析
1、具有網癮和網癮偏向的學生范圍
(1)我校學生網癮比例約16.3%
從下圖可以看出,目前我校網癮學生約占學生網民總數的16.3%,網癮現象在我校已不容忽視,需要引發(fā)多方關注。
以往研究顯示,我國青少年中約有10%15%的網民上網成癮。例如,有報導稱,整體而言我國上網人群中大約有6%的網癮用戶,而在青少年中這個數字更高達14% 。另外,民盟北京市委2002年的一項抽樣調查也顯示,北京市中學生中網絡成癮者比例達14.8% 。本次研究實地調查和網絡調查的結果都與以往相干研究的結果比較接近。
(2) 我校學生網癮偏向比率為8.6%
除現有的數目龐大的網癮學生群體外,調查結果顯示,在非網癮群體中,約8.6%的學生存在網癮偏向??梢?,加強對在校大學生的網癮預防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2.網癮群體散布情況及生活用度狀態(tài)
(皖南醫(yī)學院,安徽 蕪湖 241000)
【摘 要】近年來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手機成為高頻使用的通訊工具,而大學生中的“手機依賴”現象日趨明顯,對大學生的身心健康和生活學習帶來很大的危害。本文首先通過對蕪湖市高校720名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通過分析調查結果,進一步了解蕪湖市大學生手機使用情況、“手機依賴”的危害;分析“手機依賴”產生的成因;并提出從自身、家庭、教師、高校四方面的對策建議,幫助大學生克服“手機依賴”心理,從而從根本上減少此類現象的發(fā)生。
關鍵詞 大學生;手機依賴;現狀;成因;對策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手機已成為人們生活、學習和工作中的一個必備工具,在大學生中,手機因其小巧、方便攜帶、可移動、價格便宜等特點而備受青睞,已滲透到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中。隨著手機功能的增加,在給大學生帶來幫助的同時,也帶來了手機依賴的隱患。
1 手機依賴
目前學術界關于手機依賴的研究多限于心理學領域,手機依賴行為看作一種新的心理疾病。手機依賴癥是“由于某種原因過度地濫用手機而導致手機使用者出現生理或心理上的不適應的一種病癥”。手機依賴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生理或心理癥狀,嚴重依賴者會出現軀體不適,社會功能受到相應的損害,對正常的學習生活和人際交往均會產生不利影響,此類人群應及時尋求心理專家的幫助。本研究采用問卷法對蕪湖市大學生手機使用和依賴的現狀進行調查研究,了解手機使用的基本情況,分析手機依賴產生的原因,從而為社會與學校以及個人預防和改善大學生手機依賴問題提供數據支持。
2 對象與方法
2.1 對象
蕪湖市三所本科院校在校大學生隨機選取進行施測。發(fā)放問卷720份,收回問卷699份,有效問卷680份,有效率為97.3%。其中男生381人,女生318人,管理類116人,師范類152人,醫(yī)學類283人,工科類148人。
2.2 研究工具
2.2.1 問卷調查法
手機使用情況調查表:參考國內外研究者對大學生手機使用情況的相關研究,結合蕪湖市大學生的實際情況編制而成,共23個項目,涉及大學生的統計學信息、使用手機的態(tài)度、頻率、場所、以及所引起的身心癥狀等方面項目。
2.2.2 數理統計法
對所獲數據進行spss統計描述和推斷并進行分析。
3 結果
3.1 蕪湖市大學生手機使用基本情況
調查發(fā)現,有57.8%的學生認為手機對自己重要和比較重要,29.2%的學生認為手機對自己一般重要,只有3%的學生認為手機對自己沒用。平均每天使用手機時間4小時以上的占33.2%,使用手機每天長達6小時以上的占12.9%。在關于手機使用用途方面,73.7%的同學認為手機的主要功能是方便聯系和信息來源,21.8%的學生認為主要作用是打發(fā)時間,4.6%的學生選擇其他。在關于手機使用場所調查中發(fā)現,22.1%的學生在入睡前總是玩會手機,43.1%的同學選擇經常,29.9%的學生選擇偶爾,只有4.9%的學生在入睡前從不玩手機。結果表明,大學生手機使用率很高,手機成為大學生溝通、娛樂、獲取信息的重要工具。
3.2 大學生手機使用原因自我評價情況
在關于手機過度依賴的主要原因方面調查發(fā)現,31.8%的學生認為通信的需要,36.5%的學生認為娛樂的需要,只有2.1%的學生認為學習的需要,而選擇大學生活的無聊為手機依賴的主要原因的占到29.6%。在“上課時,無論老師講課精彩與否,您都會把手機拿出來玩嗎?”15%的學生選擇符合,45.1%的學生選擇一般,39.9%的學生選擇不符合。結果顯示,大學生使用手機的學習功能較少,而大學的教學好壞也不是導致大學生使用手機的主要原因。
3.3 大學生手機依賴引起的身心癥狀
調查發(fā)現,如果出門忘記帶手機,有22.6%的學生覺得不自在,馬上回去拿,50.8%的學生選擇不回去拿,但心里空空的,感覺不方便,26.6%的學生覺得沒影響。在關于是否會經常因為玩手機而忘記該做的事情方面調查發(fā)現,有9.5%的學生選擇符合。而在是否會因為手機來電或短信而中斷學習的調查中,45.7%的學生會中斷學習,只有11.3%的學生選擇不會,43%的學生選擇不一定。在你會在手機沒信號或連不上網絡的時候煩躁、焦急的調查中,7.7%的學生總是出現煩躁和焦慮,21.9%的學生經常出現,55.3%的學生偶爾出現,只有15.1的學生從不出現。而在長時間玩手機你是否出現身心狀況改變方面的調查顯示,59.4的學生都出現眼睛干澀或模糊,23.8%的學生出現頭暈或頭痛,15.9%的學生出現手麻現象,22.7%的學生出現注意力不集中,14.2%的學生出現記憶力減退情況,15.7%的同學出現睡眠質量變差情況。在“我總是把手機拿出來卻又不知道要干什么”調查中,34%的學生選擇符合或很符合,40.6%的學生選擇偶爾,25.4%的學生選擇不符合。研究顯示,有很多大學生已因手機的使用導致很多不同程度的身心癥狀。
3.4 大學生手機依賴對大學生人際交往的影響情況
在“發(fā)現自己因過分投入于手機而減少了周圍朋友的交往”問題的調查中,41.4%的學生選擇不符合,44.9%的學生選擇一般,14.7%的學生選擇符合或者很符合。在“父母或朋友抱怨我花在手機上的時間太多”問題方面,40.9%的學生選擇不符合,37.9%的學生選擇一般,21.2%的學生選擇符合或者很符合。在“您更喜歡與人用手機交流而不是面對面交流”調查中,5.9%的學生選擇總是,20%的學生選擇經常,43.1%的學生選擇偶爾,只有18.4%的學生選擇從不。數據顯示,有一部分大學生因為手機的使用對其現實人際關系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4 成因分析
4.1 家庭教養(yǎng)方式
家庭教養(yǎng)方式中的專制型和放縱型都會對學生的手機依賴產生明顯影響,專制型家長對孩子嚴厲、否定、懲罰等,這樣的家庭教養(yǎng)方式導致家長與孩子的溝通減少,沒有給孩子提供足夠的關懷和理解,使孩子缺失自我價值,形成了自卑人格。而放縱型家長對孩子過度的放縱和忽視,也讓孩子缺乏關心和幫助,幸福感逐漸缺失,也會導致他們對手機的依賴。另外,家庭的不和諧、離異、單親等狀況也會是孩子逃離現實,進入手機世界。
4.2 社會支持方面
大學生步入大學后,獲得各方面社會支持相對減少,大學生與父母等親人在一起的時間大量減少,他們無法獲得初高中時期父母給予的精神上的支持。而且,大學課程相對于初高中更加的寬松,大學的生活方式更加自由和開放,另外大學的教育方式也決定了來自老師的監(jiān)督和支持大幅下降,自主學習和生活時間增多。
4.3 社會文化影響
現如今大學生處的媒介環(huán)境和社會文化環(huán)境影響大學生手機使用率,2013年7月,《第32次中國互聯網絡發(fā)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止2013年6月底,我國手機網民規(guī)模達4.64億,網民中使用手機上網的人群占比提升至78.5%,2013年上半年,網民人均每周手機上網時長達11.8小時?!笨梢?,整個社會所處媒介環(huán)境是大學生手機依賴產生的時代背景。
4.4 人格特質等自身方面
相關研究發(fā)現,“膽汁質的大學生每月發(fā)送手機短信的條數最多,相對而言,粘液—抑郁質的大學生每月發(fā)送的短信條數最少;而在手機使用時間方面,粘液—抑郁質的大學生使用時間最少,膽汁質的大學生使用的最多?!绷硪环矫?,大學生自控能力較差,很多大學生缺乏明確的人生規(guī)劃,奮斗目標不明,學習動力不強,缺乏興趣愛好,社交能力差,手機成為了他們青睞的娛樂工具和交往工具。
4.5 逃避某種壓力
很多學生進入大學后未能對自己嚴格要求,課上注意力不集中,課下學習主動性下降。學習上未能獲取成就感與優(yōu)越感的他們逃避學習上的壓力,更多的沉溺于手機游戲、小說、手機交際等。另一方面,手機作為通訊交往工具,能降低與他們正面交際的緊張感,對于性格內向、缺乏自信、不善于表達和表現的學生來說,這樣交流會更加自在,也能獲得成就感,長久的脫離現實的人際交往又會弱化他們原本的現實交際能力,導致惡性循環(huán)。
4.6 資源的獲取途徑
在當今競爭如此大的社會中,人的交際網絡越大,社會交往越頻繁,就越有可能獲得更多的社會機會,產生社會效益,從而獲得更多的資源,對個人發(fā)展以及個人地位的提高有較大的幫助。從這一角度來講,我們就完全能夠理解人們?yōu)槭裁疵刻焓褂檬謾C的時間越來越長,對手機的依賴程度越來越深,因為手機已成為大學生獲取社會和學校內資本和信息,拓寬個人交際圈的重要工具,錯過一個短息和電話,也許就錯過了一個獲得資本和信息的機會,這就導致手機的誘惑力越來越大,即便在課堂等一些不方面的場所也會一遍遍的查看手機。
5 建議對策
5.1 改善家庭教養(yǎng)方式
家長不僅要注重孩子的學業(yè)成績,更要在培養(yǎng)興趣愛好方面加大關注,家長可以多參加一些親子活動,增加與孩子一起的時間,給予關懷和理解,避免他們從虛擬世界尋找依賴,逐漸遠離現實世界的樂趣。加強與孩子的溝通,傾聽孩子的心聲,學會適當的給與鼓勵,增強其自信和自我價值感。家庭的支持和理解有效的給予了大學生精神上的幫助,為他們內心情感和壓力提供了傾訴的出口,有效地杜絕了大學生沉溺于手機中尋找依賴。
5.2 大學生加強自我管理與自我控制能力的提高
大學的特殊階段對大學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能力有很高的要求,但大部分大學生的實際自我管理和控制能力遠遠低于該階段的要求。自控力差,必然帶來諸多負面的影響,如不能按時完成任務,容易受到誘惑并陷入其中等。大學生需在實踐中不斷提高這種能力。如制定短期、中期和長期計劃;加強體育鍛煉,可以有效的提高個人的自制力。
5.3 提高教師教學水平,改革教學體制
在新媒介時代,大學生思維更加活躍,獲取知識的渠道越來越多,眼界越來越開闊,這對高校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只有不斷提升自己的授課水平,增加自己的知識厚度和寬度,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和教學風格,豐富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手段等,才能讓課堂具有魅力,吸引大學生的注意力,是學生有聽課的欲望,避免自控力差的學生尋求用手機來打發(fā)時間,從而產生依賴。
5.4 高校建立健全的心理健康與咨詢教育體系
建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體系,對全體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通過心理普測篩選出易發(fā)生依賴特質的學生,進行專項心理健康教育,并跟蹤關注;開設心理咨詢中心,幫助手機依賴傾向學生調整好他們的心態(tài),掌握放松技巧,幫助學生脫離手機依賴;對于那些確實嚴重依賴,且已發(fā)展為病態(tài)的大學生,及時轉介進行治療。建立良好的群體氛圍,構建和諧的校園文化。
5.5 群體氛圍對從眾行為有重要影響
需要建立和諧的校園文化和積極向上的群體氛圍,充分發(fā)揮群體文化、群體氛圍的導向作用,高校應對手機使用情況、手機依賴程度進行調查研究,給予足夠的重視,通過開展相關講座、辯論賽等活動,倡導積極向上、健康文明的手機使用觀;并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如辯論賽、晚會、運動會、社會實踐、科技大賽等活動,有效的營造健康、有序的和諧校園環(huán)境。在這種氛圍和文化中,學生潛移默化地接受教育和影響,消除孤獨感和失落感,并培養(yǎng)了學生獨立的個性,不盲從他人,從而有效的遠離對手機的依賴。
參考文獻
[1]秦亞平.大學生手機依賴與主觀幸福感及社會支持相關性研究[J].臨床心身疾病雜志,2012.
[2]梁娜.80后大學生的手機依賴程度調查報告[J].受眾與媒介素養(yǎng)研究,2009.
[3]洪艷萍.大學生手機依賴狀況及其與人格特質[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3.
[4]杜立操.大學生手機依賴狀況調查及干預對策研究[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9.
[5]郭歡.大學生手機依賴現狀與成因的分析[J].中國電力教育,2013.
[6]李瀅彤.大學生課堂“手機依賴”現象的調查研究[J].教育信息,2013.
[7]徐成芳.大學生手機依賴癥的心理原因及防治對策[J].教育理論研究,2011.
[8]江奕其.心理學視角下大學生網絡依賴的影響因素及對策研究[J].理論研究,2013.
[關鍵詞]積極心理學 高校 生命教育
[作者簡介]袁忠霞(1968- ),女,江蘇南通人,南通農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為高職心理教育;張玲(1984- ),女,江蘇宿遷人,南通農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助理講師,碩士,研究方向為心理健康教育。(江蘇 南通 226007)
[基金項目]本文系江蘇省教育廳2013年度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基金指導項目“高職學生心理危機成因與干預體系的研究”(項目編號:2013SJD190006)、江蘇省2012年度高?!扒嗨{工程”資助項目“中青年學術帶頭人培養(yǎng)”(項目批準號:蘇教師[2012]39號)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4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3985(2014)23-0102-02
近年來,大學生發(fā)生危機事件甚至自殺的消息屢屢見諸報端。據北京心理危機研究與干預中心的調查報告,自殺是中國總人口的第5位死因,自殺已成為15至34歲人群的首位死因①。大學生危機事件頻發(fā)反映出大學生生命教育的缺失,暴露出高校生命教育的諸多問題。20世紀末興起的積極心理學主張心理學應對人類自身擁有的積極品質加以研究,為生命教育打開了廣闊的視野,使生命教育從“問題”取向轉變?yōu)榘l(fā)展性取向,為創(chuàng)立積極生命教育提供了有力的理論支撐。
一、積極心理學的理念及意義
1.積極心理學的理念。積極心理學是致力于研究人的發(fā)展?jié)摿兔赖碌确e極品質的一門科學。積極心理學把研究重點放在個體自身的積極因素方面,主張心理學要以人固有的、實際的、潛在的、具有建設性的力量、美德和善端為出發(fā)點,鼓勵用樂觀向上的心態(tài)和角度去解讀個體的一些心理困惑和心理現象,從而激發(fā)人自身的積極力量和優(yōu)秀品質,并利用這些積極力量和優(yōu)秀品質來幫助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潛力并獲得良好生活。②積極心理學主要研究三個重要的主題:一是積極的主觀體驗,即滿意、幸福、成就、樂觀、希望等;二是積極的人格特質,包括智慧、友好、尊嚴和慈祥等人格特質;三是積極的組織系統,包括家庭、學校和社會等組織系統。
2.生命教育中融入積極心理學的意義。第一,注重積極心理品質的培育。積極心理學主張用更加積極的、欣賞的眼光來看待個體的發(fā)展和潛能,關注個體生命中的積極因素,包括積極情緒體驗、積極人格特質、積極環(huán)境等,而不再僅僅局限于問題或缺陷。因此,在高校生命教育中融入積極心理學的元素,可以極大地改變生命教育的理念和視角,從以前注意減少危機事件和預防危機發(fā)生,轉向關心大學生積極體驗的提升和積極品質的培育。第二,提倡對問題做出積極的解釋。積極心理學認為問題的呈現也是成長和轉變的契機,在問題中可以發(fā)現成長的可能以及成長的積極方向,重新解讀了大學生在成長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從“問題”出發(fā)獲得更多的積極體驗,從而發(fā)現對大學生發(fā)展的有利因素,最終塑造大學生積極的人格。第三,重視積極環(huán)境的熏陶作用。積極心理學所指的積極環(huán)境包括積極的個人環(huán)境、組織系統和社會環(huán)境,認為良好的環(huán)境有助于促進個體積極經驗的形成,通過個體與環(huán)境之間的積極互動,個人得以獲得經驗和進一步成長的可能。高校的生命教育處于社會環(huán)境、家庭環(huán)境以及校園環(huán)境的大系統中,積極心理學倡導構建積極的成長環(huán)境,為大學生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二、當前高校生命教育的問題分析
1.生命教育觀念滯后。忽視教育的生命發(fā)展本質,是我國當前學校教育存在的最大問題。③長期以來,一些教育理念充斥著科學主義、工具理性和功利化追求,這種應試教育與快餐文化的教育方式使學生成為考試的機器,忽視對生命的呵護和關愛,對大學生中出現的成長困惑缺乏足夠的關注與適時的引導,使得許多大學生不懂得尊重生命,不懂得主動關懷他人,感受不到生活的樂趣,缺乏理解生命意義的能力和生存的智慧。而當前諸多高校進行生命教育時,視野總局限在自殺等危機事件上,僅關注危機事件發(fā)生率的控制和預防,并沒有對生命教育進行更全面、更科學的解讀。
2.生命教育資源匱乏。軟環(huán)境上,很多高校發(fā)現問題時極度重視,問題解決后避而不談,生命教育在實施中缺乏一支專業(yè)科學的師資隊伍,部分負責生命教育的教師缺乏相關系統培訓,課程資源無法滿足學生需要。硬環(huán)境上,很多高校沒有為生命教育的實施提供一定的硬件保障,如場地和資金保障等,大學生對生命教育的了解途徑比較單一,致使部分學生受到非主流價值觀等的影響而陷入迷茫狀態(tài)。
3.生命教育機制不完善。制度是高校實施生命教育的保障,課程是高校實施生命教育的基礎,然而,一些高校還沒有形成完善的生命教育機制,很少將生命教育列入教學計劃中,更缺乏相應的考核與評價機制。生命教育是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社會、學校和家庭等各個方面,然而實施過程中,社會、學校和家庭之間缺乏互動和交流。概而言之,一方面,需要高校行政部門的支持,以健全的生命教育機制作保障;另一方面,需要統整社會、家庭和學校等一切可利用的積極因素,從而形成科學的網絡運作體系,多層次、多角度地深化生命教育。
4.新的挑戰(zhàn)層出不窮?,F代社會急劇變化,生活中不確定的因素越來越多,如失戀、失業(yè)、升學、貧窮、疾病等,使生命失去安全感和幸福感;社會生存競爭的加劇,使人與自我、與他人、與社會的關系越來越疏遠;父母的高期望、教師的高要求,讓成長中的大學生背負壓力。同時,當代大學生正處于社會發(fā)展的轉型時期,加之信息時代的到來,社會不良思想觀念不斷入侵高校,致使高校生命教育不斷面臨新的挑戰(zhàn)。
三、構建高校積極生命教育體系的措施
1.倡導積極生命教育觀念。從“觀念決定行為”的角度來看,高校生命教育應以教育理念為最根本的突破口,在重新審視的基礎上,重塑教育觀念,真正以人為本,構建積極的生命教育模式。在積極心理學理念指導下的積極生命教育強調不僅要幫助那些處于某種“生命問題”的大學生,指導他們成長與發(fā)展,更要幫助更多的普通大學生提高生活和學習的質量。積極生命教育把重點放在促進積極上,而不是糾正問題上,提倡一種新的預防觀,強調充分利用自身的積極工具,即人本身的積極品質(如愛心、勝任、樂觀、希望和勇敢等),實現完整人格的塑造,真正把生命教育與人的幸福、尊嚴、自由、意義緊密聯系起來。
2.轉變積極生命教育目標。高校首先應明確生命教育的目標,幫助學生理解和珍惜生命、尊重和熱愛生命,善待和愛護生命,引導大學生樹立科學的生命觀、價值觀和人生觀。塞利格曼曾指出,積極心理學的目標是實現從消極心理學到積極心理學模式的轉變,實現從修復心理疾病到構建人類積極品質的轉變。從這一點上說,高校積極生命教育的目標應該是引導大學生對幸福生活的追求,通過拓展大學生的積極體驗,發(fā)掘與培育個體內在的積極因素,最終致力于大學生積極人格的塑造。此外,高校作為實施生命教育的主體,需要將生命教育融入高校教育目標,將生命教育的元素融入學校教育教學及管理的各個層面,關注大學生的生命全程。
3.挖掘積極生命教育的內涵。積極心理學致力于對人的幸福感、心理彈性、樂觀、自我決定等積極心理品質的研究,這些研究成果已逐漸融入生命教育的內涵。積極心理學視野下生命教育的內涵主要包括:一是通過增加積極體驗,發(fā)掘和培養(yǎng)積極力量,引導大學生既能珍愛自己,又能關愛他人生命,即積極的生存體驗教育;二是通過積極環(huán)境的熏陶,引導學生尊重生命的多樣性、熱愛自然,即積極的生命賞識教育;三是通過積極人格的塑造,挖掘學生的生命潛能,形成關注生活積極價值的思維習慣,即積極的生活潛質教育。概而言之,應該讓大學生切身感悟到人的生命在偉大而崇高的同時,也會脆弱與無助;不僅了解人類生命的存在價值,更應理解所有生命的存在意義,進而能夠“以平等的眼光看待世間萬物,以敬畏的心情善待一切生命,以負責的態(tài)度關愛自己和他人的生命”④。
4.建構積極型生命課程體系。學校教育中課堂教育是主渠道,因而,建立一套系統的生命教育課程體系十分必要。在課程開設上,可以選擇開設獨立的生命教育課程,也可以在其他課程的教學中加強生命教育的滲透,或者整合當前高校已開設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將生命教育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中,把生命教育的目標確定為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學目標。具體包括:第一,整合積極心理學、心理衛(wèi)生教育、人生觀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等,建構積極的生命課程體系;第二,在高校課程大綱中,增設生命教育課程,加強課程的建設、管理和研究;第三,開展相關的理論培訓,組織全校教師深入學習積極生命教育的要義,切實理解生命教育的積極意義,使廣大教師在教育教學中主動實施生命教育;第四,在實施方法與形式上,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打造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積極生命教育課堂,讓學生幸福地學習、體驗與踐行。
5.拓寬積極生命教育途徑。要不斷創(chuàng)新教育途徑,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教育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等,引導大學生由經驗而進行生命感悟,并能積極踐行。生命教育是一項實踐性很強的教育活動,它需要從學生的生活邏輯和問題邏輯出發(fā),直接面向學生生存和發(fā)展的現實,把學生的快樂體驗和幸福感受作為教育的核心內容,從而實現生命教育的生活化。實踐過程中,高??梢越Y合德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工作展開,如進社區(qū)服務、青年志愿者服務、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關于生命教育的征文活動和演講活動、開展“尋找身邊的微幸?!睌z影展等。通過相關主題教育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引導大學生體驗生存的幸福和生命的快樂,體驗生活的關懷與溫暖,體驗生命的責任和使命。
6.創(chuàng)設積極生命教育氛圍。積極生命教育需要高校加強人文校園建設,加強數字化校園建設,加強校園傳媒載體建設,充分利用學校報紙、校園廣播、校園櫥窗、校園電視及校園網絡等設施,實現對大學生生命成長的呵護、關注與疏導,營造充滿生命情懷的校園環(huán)境,以積極滲透的方式凈化校園中每一位師生的心靈,使大學生更廣泛地接受生命教育。教育者要深度挖掘校園或大學生中存在的積極力量,并進行擴大和培育,使每位大學生的積極力量在積極的環(huán)境中得到充分表現和發(fā)揮,進而培育大學生個體層面和集體層面的積極品質。生命教育是一種開放式教育,應該尋求家庭和社會教育的配合。一方面,家庭教育資源是開展積極生命教育不可或缺的條件。另一方面,其他公共資源,包括科技館、博物館、媒體和網絡都有生命教育的各種豐富信息,都可以作為生命教育的場所和教材。
概而言之,積極心理學視野下,積極生命教育是實現全方位、全過程、全員參與、全面滲透的教育,它更加注重教育過程的情境性、實踐性、體驗性和積極性,它運用積極的內容、方法和手段,通過積極心理品質的培養(yǎng)和積極人格的塑造,最終實現個體的幸福人生。
[注釋]
①汪文,劉堯飛.自殺已成為我國青少年人群首位死因[EB/OL].http:///article/20030908/3090522.shtml,2003-09-08.
②任俊.積極心理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3.
關鍵詞:價值觀;調查報告
中圖分類號:G4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1)20-0225-02
一、問卷調查的基本情況及其說明
調查對象:廣東工業(yè)大學、上海大學、福州大學、西南交通大學、四川大學、湖南大學、中南大學等在校大學生。問卷發(fā)放共350份,收回339份,有效問卷為306份,回收率為96.8%,有效率為90.3%,其中157份為內陸學生,149份為沿海學生;男生答卷為174,女生答卷為132。
二、調查結果分析
調查顯示91.9%大學生認為自己擁有比較明確的價值觀(沿海88.2%,內地94.9%),明確自身指導思想,明確知道自己認可什么,堅持什么原則,能夠明確表明自身對事物對社會的態(tài)度、看法和評價。相對來說沿海大學生價值觀受市場經濟和西方文化影響更深刻的條件下,在傳統價值取向和現代多元價值觀的社會大背景下較內陸大學生更顯示出兩重性和矛盾性。
(一)政治觀
政治觀作為大學生價值觀的重要方面反映著大學生對政治參與的熱情,對黨和國家評價的認可,對社會民主政治的關注,是價值觀考量的重要一點。據調查大學生表現出較高的政治熱情,66.7%的大學生比較關注時事政治。當代大學生對黨的關注度和入黨積極性不是很高,在問到對黨的關注和入黨積極性程度,表示關注并且積極地大學生只占到49.3%。沿海和內陸同學的政治觀大體一致,絕大多數同學都比較關注時事政治(沿海85.1%,內陸89.7%),對黨和政府工作滿意程度這個問題上,沿海和內陸大部分同學是比較滿意(沿海69.7%,內陸71.7%)。隨著經濟政治社會的不斷發(fā)展,新的時代對黨和國家的要求也愈來愈高,而大學生是站在時代前沿的群體,其對黨和國家工作的要求當然相對較高。
(二)信仰價值觀調查
信仰價值觀可謂是構成人思考、看法、評價以及態(tài)度的重要參考。調查數據顯示,大學生對自己的人生及現階段的現實生活比較滿意者占62.4%。在對當代大學生價值觀衡量標準的調查中,25.5%回答“個人夢想的實現”其中沿海36.4%內地19.5%;16%回答“為社會貢獻程度”其中沿海14.0%內地17.3%;“用金錢地位來衡量”者占7.5%,沿海8.9%內地6%;38.9%回答“探索和實現人生意義”其中沿海33.9%,內陸43.2%。居上,大學生比較積極向上,對自己的人生價值有比較明確的定位,在理想和現實狀態(tài)中比較好的把握自己角色,同時看到在整個社會多元價值取向的潮流中,不少同學也還在迷茫失措中。大學生不再是70年代的大學生認為自己的價值就是去服務奉獻社會,為社會的建設添磚加瓦,他們更多的思考自己的人生價值意義目標理想的實現,更追求的是感情的豐富滿足和個人價值的實現,同時沿海和內地大學生受地域環(huán)境影響的不同價值觀也存在著比較顯著的差異。
(三)道德法制觀調查
調查得出,大學生對自身道德法制素養(yǎng)評價比較滿意,內地大學生自我滿意更高。然而對于大學作弊,認為在大學作弊不被認為是誠信問題不用在意的占5.6%,認為作弊現象可以理解,占34.1%,認為作弊現象應該堅決杜絕占17.8%,選擇中立,無所謂占42.5%。這表明大學生理解默認作弊者占82.2%(沿海84.1內地80.3%)。由此看出大學生在自我意識中要求自己做一個有道德有法制有素養(yǎng)的有為青年,但在現實生活、現實利益面前又給自己留后路或將其合理化,而且在面對現實利益時大學生多數認為選擇是自身的不受別人的干預和影響,選擇也沒有對錯之分是自己的價值決定的,人人都有選擇的自由,這一方面也看出大學生主體個人意識加強同時在這個過程中道德價值標準卻有所偏離。
(四)目標理想觀調查
理想目標是既追求眼前的生產生活目標,又憧憬未來的生產生活目標精神滿足。調查發(fā)現大學生中有長遠理想目標,為其奮斗者21.2%,無具體計劃去者30.4%;有短期理想目標,并有實行計劃者24.8%無計劃行動者16.7%,總之,有目標的學生(93.1%)占絕大多數,只有少部分同學(6.9%)沒有目標,處于迷茫狀態(tài)。有長遠理想的沿海同學有52.9%,內陸49.7%;有短期理想的沿海同學有40.5%,內陸占42.2%;相對來說,沿海地區(qū)(6.6%)暫無理想的人要稍微比內陸(8.1%)少。這表示雖然地域的差異導致大學生某些微小方面所有不同,但大部分大學生都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標,并且愿意通過自身努力去實現理想目標。
(五)人際交友觀
人際關系對于當今的大學生來說日顯重要,當代大學生在社會發(fā)展過程中能夠較快的適應發(fā)展需求調整自己以適應社會,因而,大多數人(沿海82.6%,內陸86.5%)認為自己人際關系比較好,團隊合作意識比較強烈,也有20.3%的大學生對人際關系和團隊要求的困惑對自身要求的不滿意,這需要通過不斷的實踐和教育逐步培養(yǎng)鍛煉。有21.9%的大學生認為提高社會交際能力和培養(yǎng)團隊合作意識是大學最應該學習的能力。這也可愿意看出大學生對社會交際的需要對團隊合作意識的重視。
(六)婚戀家庭觀
調查顯示,49.3%的大學生認為戀愛是兩廂情愿的情感體驗,18.6%認為戀愛是為了排遣心中寂寞,10.1%認為戀愛是為尋找配偶,15.4%認為戀愛是為提高學習和交往,1.3%認為戀愛只是跟風,其他的選擇為5.2%。對婚前同居,52%的同學(沿海41.1%,內陸55.7%)認為只要兩人真心相愛、負責便無可厚非,6.5% (沿海7.4%內地4.9%)認為那僅是一種時尚,12.7%認為這是一種不好的行為,28.8%表示可以理解,談不上不道德,自己不做就好了??偟膩碚f相當一部分同學(沿海86.8%,內陸87.4%)的同學表示婚前同居可以理解,筆者認為這是一種值得令人省思的現象,大學生畢業(yè)之后面臨的就是結婚組合家庭,所以對大學生進行必要的婚戀家庭輔導十分必要。
(七)消費觀
大學生消費是理智的合理的。調查數據顯示,月支出在400元以下的有6.5%,在401~800元之間的占58.8%(沿海52.5%,內陸63.4%),在801~1200元的占28.4%(沿海36.9%,內陸23%),在1200元以上的占6.2%(沿海7.3%,內陸5.4%)。在支出途徑上支出為日常的飲食、生活用品占具主要支出金額,該選項被選在所有填寫人次所占比例為95.4%,據此可以看出大學生消費比較合理,理財觀念比較恰當,相比較而言沿海地區(qū)大學生消費較為高。
(八)擇業(yè)觀
就業(yè)是當今大學生十分關注的一個重要問題,在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大學生的擇業(yè)觀是如何的呢?調查顯示,29.7%其中 (沿海38%,內陸24.3%)選擇有發(fā)展前景的工作,14.1%傾向于高工資高福利待遇的工作,10.5%選擇穩(wěn)定性較高的工作,14.1%其中(沿海9.9%內地17.3%)傾向有挑戰(zhàn)性、思維理念需要不斷更新的工作,10.8%選擇能夠兼顧家庭的工作,18.6%選擇有興趣自己很喜歡很享受的工作,2.3%表示他們沒有想過。擇業(yè)觀大上體現了沿海和內地大學生的差異,沿海學生更期待一份有發(fā)展前景的工作而內地學生更期待有挑戰(zhàn)性不斷更新的工作。
總之,整體上看大學生差異不是很大,大多數取向是相同或者類似的,大學生特性不僅在沿海學生身上可以發(fā)現在內陸學生身上同樣顯現出來,這也表明整個社會改革的徹底、時代的變化及其影響之大席卷整個國家。大學生張揚的個性在當今的世代中是被大學生所認同的,但同時大學生又在變化的社會環(huán)境下尋找將自身個性與社會整合的有效機制。因而推行實際可行的措施對大學生價值觀的樹立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
三、建議措施
第一,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加強對大學生的教育。一個民族要屹立于世界之林靠的不僅僅是政治經濟軍事力量更是文化,一個社會的核心價值體系是民族文化的重要體現也是整個民族的價值體現。堅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當代大學生是非常必需的,然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究竟該如何建設到現在依然沒有非常明確的方法和措施。大學生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漠視和淡化,究竟是大學生自身的問題?還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方式需要更新?還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表述方式內容需要隨著時代而更新?都值得探討。
第二,健全社會民主與法制,深化改革。市場經濟有市場可行就說明其本身的合理性,應加以引導和改善,完善法制和市場秩序使得諸多不良的市場行為得到抑制從整個社會上改變這些行為帶來的不良價值取向。諸多文化涌入形成的多元文化的大煉爐需要在這樣完善的法制和秩序的環(huán)境中得到煉凈,健全的社會秩序將會給整個社會民眾帶來安全感、滿足感和幸福感因而價值觀的正確樹立也將隨之取得良好的果效。政府和社會應該在社會變革和發(fā)展的過程中積極倡導公平公正平等民主,為整個社會價值觀及大學生價值觀樹立標桿。
第三,重視家庭教育,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建立良好的家庭關系,正確看待家庭責任和社會責任。良好的家庭教育對其價值觀的形成具有巨大作用,父母家長對待事物的態(tài)度看法和評價極大程度上影響了孩子。同時大學生在既定的家庭背景下應當發(fā)揮大學生應有的影響,主動積極的與父母建立良好的溝通敞開與父母交流,積極建立正確價值觀。
第四,建設良好的校園環(huán)境,樹立良好的校園文化,積極引導大學生價值觀建設,重視學校教育,開展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的價值觀教育方法。良好的校園環(huán)境和校園文化是需要大學生自身努力建設,同時需要學校提高相應的幫助和支持,及時發(fā)現不良之風加以引導,倡導正確價值觀的教育。改變現有的價值觀教育方法,注重實踐對大學生價值觀教育的作用,充分發(fā)揮大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和積極性,投身社會實踐,更從實踐中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第五,重視網絡文化建設,凈化媒體環(huán)境。根據當今趨勢預測,媒體對大學生的影響將絲毫不比學校教育弱,因而網絡文化的建設和媒體環(huán)境的凈化是十分必須的,一方面需要政府監(jiān)管但更重要的是大學生自身的建設。
第六,大學生應注重個人價值觀的建設。大學生更應具有自我提高、自我發(fā)展的成才意識,積極主動地通過各種途徑,加強自我修養(yǎng),不斷提高自身素質。
參考文獻:
[1]陳雪梅.淺議當代大學生價值觀[J].廣東工業(yè)大學,2008(14).
[2]張皓.淺議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大學生價值觀教育[J].2010.
一 加強師德建設提高教師工作的積極性
1.當前我國師德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當今我國高校教師師德建設的主流是好的,絕大部分高校教師十分熱愛所從事的教育工作,他們對工作殫精竭慮,無私奉獻。在他們身上體現了良好的師德風范,他們正以自己的行為詮釋著新時期師德建設的內涵。在這些教師的身上不僅體現了知識的魅力,更體現了其個人的人格魅力。但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構建,由于多元價值觀的并存和碰撞,社會上某些無序的行為和現象對師德建設產生了一些負面影響,導致了不同程度的師德滑坡。
第一,有些教師缺乏愛崗敬業(yè)精神、缺乏事業(yè)心和責任感;有的教師沒有充分認識到教書育人是一個良性循環(huán)的系統,在教學中只重教書不重育人,在育人上沒真正下工夫;有的教師只注重自我價值的實現,急功近利。市場經濟和社會轉型期的一些負面影響,使有些高校教師把自己所從事的工作僅僅看成是謀生的手段,而不是將其看作是傳播科學文化知識、傳播理想信念的崇高事業(yè)。在他們身上出現敬業(yè)精神衰退、教育理念滯后、知識體系陳舊,不主動更新、接受新的知識,將教學僅僅作為謀生的工具或手段的現象,這些現象的出現,難以適應新時期大學生健康成長與成才的需要。社會上實用主義思想對教師造成了相當的影響。
第二,一些高校教師受短期利益的驅動,不安心本職工作,對教學工作應付了事,熱衷于第二職業(yè);或為了個人的職稱問題,將主要精力放在科研上而無心教學,把教育、教學工作當作副業(yè),對教學工作投入不足,對教學內容和方法不認真鉆研。表現為理想信念淡化,奉獻意識薄弱,他們對工作漠然處之,對學生漠不關心,只講實惠。這對學生的成長和學校的發(fā)展有不可低估的危害性。
第三,一些高校教師政治敏銳性低、集體意識淡漠、易受到不良思想的侵蝕,事業(yè)心、責任感較差,為人師表的意識淡薄,缺乏自尊自愛精神,這嚴重損害了高校教師的群體形象。
第四,受社會造假、舞弊等不良風氣的影響,一些高校教師的道德思想認知發(fā)生改變,高校教師科研成果抄襲現象嚴重,考場舞弊也時常發(fā)生。
第五,繁雜的形式化工作,泯滅了教師的道德。教師職業(yè)的特殊性決定了他們在8小時之外還要工作,除備課、批改作業(yè)外,還要個人進修、繼續(xù)教育。另外,學校的各種名目繁多的評比、活動,教師疲于應付、反感,最后淡化為消極對待,或習慣化動作。部分教師抄襲的行為實際也是重負之下的一種無奈。
第六,高校行政職能部門的無服務意識和效率,趨向于政府“行政命令式”的管理模式,即更在乎管理者或政策制定者自身的利益,而忽視下層教師利益相關者的需求和感受,使教師工作熱情驟減,教師的職業(yè)道德也受到沖擊。
2.新時期加強師德建設的必要性
師德建設對社會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教師是人類知識的傳播者、人類靈魂的培育者,教師的勞動價值決定了其職業(yè)道德不僅僅是個人的行為,而且聯系著整個社會。這就決定了師德建設具有超前性與示范性,其重要性已超越了教育領域向全社會延伸。師德建設不僅會影響到其他行業(yè)的職業(yè)道德建設,甚至影響到整個社會的總體道德水平。
3.高校在師德建設中發(fā)揮作用的具體措施
第一,弘揚主旋律,堅持用正確的理論教育和引導教師。高校要積極開展廣泛的宣傳教育活動,引導教職工充分認識師德建設的重要性,樹立正確的職業(yè)理想信念,使教師自覺地加強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的學習,主動提高師德修養(yǎng)。
第二,建立師德考核標準和評價體系。在制定相應的考核標準中,可充分發(fā)揚民主,收集群眾的意見,使所制定的制度貼近教師、貼近實際,才能有效地激勵高校教師的創(chuàng)造熱情,激勵教師自覺遵循教師的職業(yè)道德,不斷加強自己的師德修養(yǎng)。
第三,切實減輕高校教師的工作負擔,維護教師的合法權益。
第四,取消學校的有名無實、形式化的評比、活動,使教師不必疲于應付這些工作,有更多的時間做實效的科學研究工作。
第五,切實提高高校行政部門的服務意識和工作效率,加強對行政管理工作的監(jiān)督。
二 以人文關懷提高教師工作的積極性
1.教師心理壓力增大,需要人文關懷
據《廣東省高校教師身心健康與主觀幸福感問題的調查報告》顯示,高校教師在職業(yè)枯竭中,人性化和認知枯竭狀況處于中等水平,不是很嚴重;而情緒衰竭和個人低成就感較嚴重。原因是:第一,高等教育的大環(huán)境與過去有很大不同,市場體制的競爭,科技發(fā)展所帶來的網絡信息社會、社會發(fā)展快、流動性大和風險頻繁,開放之后各種文化交流形成了一個多元文化的格局等因素交錯在一起,使得高校教師經常感到在應對社會發(fā)展步伐和學生活躍思維上力不從心;第二,科研與教學任務繁重使得高校教師的壓力越來越大;第三,高校對教師的評價機制不完善。為此,學校的工會要給予教師更多的人文關懷,更多地關注教師的內心世界和個體生存狀況,以有效的工作提升教師的成就感和幸福感,使廣大的高校教師在“辛苦著”的同時也能“幸福著”,從心底熱愛自己的職業(yè)。
2.發(fā)揮高校工會人文關懷作用的必要性
教師最大的影響力就是他獨特的、富有人文精神的人格魅力。高校可以通過組織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文化建設活動,提升高校教師的精神境界。激勵廣大教師在謀求自身利益需求的同時,對教師職業(yè)有神圣的認識。讓我們的教師不把任教僅僅視為一項社會職業(yè),而是作為培育人的事業(yè)去追求,從而以教師對專業(yè)的熱愛激發(fā)學生對專業(yè)的熱愛;以教師對職業(yè)的熱愛激發(fā)培育學生的事業(yè)心、責任感;以教師嚴謹的治學態(tài)度去激勵學生追求真理、探索真理;以教師對學生的熱愛去感動學生,培養(yǎng)學生的愛心,培養(yǎng)學生對祖國、對人民、對父母、對生活的熱愛;以教師精湛的業(yè)務水平引導學生進入科學的殿堂,培養(yǎng)學生對科學的熱愛。
3.人文關懷提高教師工作積極性的具體措施
第一,增強廣大教師的認同感、歸屬感,著力建好使教師有主人翁意識的高校環(huán)境。
第二,增強廣大教師的責任感、成就感,著力建好有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校園環(huán)境。
第三,增強廣大教師的愉悅感、幸福感、安全感、溫暖感,著力建設好和諧的校園環(huán)境。
三 結束語
總之,不論是從教師師德建設的角度,還是從全體教職工共同育人的角度來講,高校對提高教師工作的積極性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宋敬涌.積極發(fā)揮工會在預防教師職業(yè)倦怠中的作用[J].工會論壇,2009(06):44~45
[2]袁毓玲.高校工會培養(yǎng)師德內涵探究[J].醫(yī)學教育探索,2010(3):311~313
關鍵詞:大學新生 頹廢現象 學習規(guī)劃 意志培養(yǎng)
本項目為2012年國家級大學生創(chuàng)新訓練項目。該作者為項目指導老師,成都理工大學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心理學。
隨著經濟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教育事業(yè)的快速發(fā)展,高校招生規(guī)模不斷擴大,大學生入學率在逐年提高,許多90后大學生思想活躍、積極主動,但也存在部分學生剛進大學就缺乏學習動力、玩游戲,逃課、掛科、上課睡覺、整天宅在宿舍等現象,還喜歡用“頹廢”來形容自己。有個別同學甚至因此不能完成大學學業(yè)。本文嘗試調查大一新生缺乏積極動力、精神萎靡不振的原因,并在此基礎上尋找可行的調整方案。
一、研究對象和方法
本研究從四川大學、成都理工大學、西南民族大學、西華大學、四川師范大學文理學院、四川郵電職業(yè)技術學院、成都職業(yè)技術學院七所高校,采用方便取樣的方法,對七所高校大一年級的學生進行取樣調查。共發(fā)放問卷1650份,獲得有效問卷1326份,回收率為80.36%。全部數據采用SPSS 19.0進行錄入和分析。
本研究采用自編問卷對大一新生的頹廢現象進行調查,除大學生基本人口學變量以外,具體測查內容涉及學習情況、生活狀況、自我效能和外界環(huán)境影響等四個方面,共計30題,其中包括一道開放式條目。正式施測前進行了訪談和初測。
表1 被試的基本情況
二、調查結果及分析
對于大一新生的生活狀態(tài),本研究從學習、生活、自我效能、環(huán)境影響四個維度進行分析,結果顯示如下:
1、學習方面,大一新生中制定學習計劃并能堅持的學生比例為63.6%。但大多數大一新生都較能自行安排課外學習,整體學習自主性比較強。男生、工科生、貧困生、非學生干部、一本學生、農村學生在學習態(tài)度方面更看重長期積累而非考前突擊。大一新生的逃課率為71.9%。大一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與逃課存在顯著相關,經常逃課的學生更看重考前突擊,從不逃課的學生更重視長期積累。
對“是否有制定學習計劃且能否長期堅持”這一問題,1326人中42.7%選擇“沒有制定學習計劃”;62.4%選擇“不能長期堅持計劃”,且女生略高于男生,但計劃的堅持性比男生差;不同專業(yè)的同學在學習計劃制定和執(zhí)行方面相差不大,相對而言,理工科的學生略強;家境相對富裕、學生干部、城市生源的學生在計劃制定與堅持方面相對優(yōu)于家境一般和貧困的學生;三本和專科學校的同學在學習計劃制定和堅持方面都高于一本、二本學校的學生。
表2 大學生制定學習計劃并堅持的性別、專業(yè)、家境等比較
對“是否進行課外學習”這一問題,1326人中10.9%選擇“幾乎不進行”;2.4%“從不進行”??梢?,絕大多數大一新生都較常進行課外學習,整體學習自主性較強。結果顯示,在經常性的自主安排課余學習方面,女生略高于男生,理科生高于文、工科生,家境相對富裕學生高于家境普通和貧困生,學生干部高于非學生干部,??粕哂诒究粕?,城市學生高于農村學生。
圖1:課外學習
對“對待大學學習的態(tài)度”這一問題,1326人中有30.5% 選擇“考前突擊”,近七成大一同學認為學習需要長期積累。相對而言,男生、工科生、貧困生、非學生干部、一本學生、農村學生更看重長期積累而非考前突擊。同時,大一新生的逃課率為71.9%,而結果也顯示大一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與逃課存在顯著相關。
表3 大學生學習態(tài)度與是否逃課的相關
2、生活方面,近一半大一新生的課余時間安排是上網,其中近一半時間為聊天、游戲,學習時間不及上網時間的一半。課余時間安排為學習的同學,經常逃課率是最低的,經常逃課率最高的是課余時間逛街的同學。
調查發(fā)現,1326人中20.7%選擇“學習”,47.8%選擇“上網”,7.5%選擇“逛街”,5.5%選擇“運動”。對“上網目的”這一問題,10.4%的學生選擇“購物”,59.8%選擇“聊天、游戲”,10.9%選擇“查資料”,5.9%選擇“看新聞”。課余時間安排為學習的同學,經常逃課率是最低的,經常逃課率最高的是課余時間逛街的同學,大學生課余時間安排與是否逃課存在相關。
圖2:課余時間安排
3、自我效能方面,絕大多數大一新生能獨立生活處理瑣事、能按時按量完成任務,說明其獨立性、執(zhí)行力、自理能力較強。對“能否處理瑣事”,72.9%的大一新生選擇“能”,2.4%選擇“不能”;對“能否按時按量完成任務”,71.3%選擇“能”,28.7%選擇“不能”??梢?,絕大多數大一新生選擇獨立生活處理瑣事,說明其獨立性、執(zhí)行力、自理能力較強。
4、環(huán)境影響方面,八成以上家庭對大一新生的學習生活關注程度較高,近五成家庭對大一新生的督促教導較為嚴厲、近五成家庭屬于自由寬松。學習氛圍濃厚和較差的相差不大,整體學習氛圍一般。對自身專業(yè)就業(yè)前景多數同學感覺一般。
對“所學專業(yè)的就業(yè)前景”這一問題,31.5%的學生選擇“樂觀”,10.9%選擇“悲觀”??梢姡挥腥种坏膶W生對自身專業(yè)就業(yè)前景持樂觀態(tài)度。但有趣的是,對專業(yè)前景樂觀的學生經常逃課率最高。
三、對策探討
積極心理學展示了一種全新的積極心理理念,這種理念更加關注人的內在品質,更提倡積極心理體驗和潛能開發(fā),將大一學生“頹廢”消極情緒轉化為積極向上的心理潛力,這無疑為高校學生教育和管理帶來新的理念和視角。根據大學生所反映的意見,同時結合頹廢現象影響因素和已有研究理論,我們提出了以下建議供大學生們和高校參考:
(一)認知調整
1、不讓意志消沉和積極進取之間形成絕對的界線和對立
雖然高校教育提倡學生樹立健康向上的學習生活心態(tài)和面貌,但如果對出現在大學生中的“消極”狀態(tài)過多關注,反而會成為一種負強化,讓所謂的“頹廢”成為部分在校學生的代名詞,或成為“個性”的稱謂。這種消極自我暗示更易在心理上產生排斥和自我防御意識,從而對積極學習者敬而遠之。因此,承認大學生頹廢現象的存在,用積極學習生活方式給予正面引導。
2、建立合理認知理念,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心理學認為對事件的解釋和看法決定人們的幸福感。首先要使大學生對自己所經歷的過去事件的梳理,尋找合理的、恰當的認知理念。這一過程就是重新評價過去,形成積極情感體驗的過程。在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如何對待現實這一問題的導向上,讓學生首先做到接納現實,即使最終無法超越現實,卻可以超越自身,獲得成功。
(二)情緒調整
1、注重自主意識,增強大學生積極情緒體驗
積極心理學提倡積極情緒體驗使大學生充分發(fā)掘自己的潛能,對于過去表示滿意,從容不迫地面對當下,并對未來充滿希望,從而使大學生產生正面的、強大的自我成長和自我調節(jié)能力,能夠較好地協調和控制情緒,以積極的心態(tài)面對挫折,迎接挑戰(zhàn)。在具體實踐中運用積極心理暗示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不自覺地去向積極的方向發(fā)展,發(fā)展學生積極的認知品質、情感品質和意志品質, 比如積極的思維活動、積極的理想追求、積極的情緒情感體驗、積極的習慣養(yǎng)成、積極人格的培養(yǎng)、積極的認知方式、積極的意志品質等。
2、自己創(chuàng)設滿足自身合理需要的平臺
人有多種需要, 如: 飲食、呼吸等生存需要;保健、衛(wèi)生等健康需要; 豐盛的食物、時髦的服飾等享受需要; 呵護、關愛等愛的需要; 欣賞、稱贊、獎勵等贊賞需要;同情、諒解、安慰等理解需要; 自尊、民主、信任等尊重需要;依戀家庭、國家、民族等歸屬需要; 游戲、旅游等娛樂需要;求知、求真、求善、求實、社會化、發(fā)展智力等學習需要;做家務、求職就業(yè)等勞動需要;展現長處、挖掘潛力等成長需要;成功、成名等自我實現的需要等。我們需要自己抓住機會,創(chuàng)造滿足自身合理需要的條件。
(三)行為調整
1、從“消極”走向“積極”,注重培養(yǎng)積極心理品質
從積極心理學角度出發(fā),將對頹廢學生的教育重點放在培養(yǎng)積極心理品質上。人人都有積極的心理潛能,都有自我向上的成長能力。積極心理品質的培養(yǎng)是一個心理體驗過程,要讓學生積極主動地關心自己的成長發(fā)展。因此,將大學教育的與豐富多彩的活動結合起來,鼓勵學生參與那些可充分發(fā)揮其各項才能的活動,使大學生們能感受到幸福和美好,體驗成長成功的快樂,建立起自尊、自信和自愛的人格,從而能夠積極生活,樂觀向上,滿懷希望。
積極心理學歸納了24 種主要的積極人格特質,這24 種人格特質與智慧、勇氣、仁愛、正義、節(jié)制、卓越6 大良好品德相聯系。大學期間,培養(yǎng)積極人格特質的最佳方法之一是增進個體的積極體驗。變傳統評價為發(fā)展性評價, 讓學生體驗成功的樂趣;尋找適合學生基礎、心理特點及智力類型的教學方法, 讓學生愉快地習得知識、訓練技能;開展形式多樣的校園文化活動, 讓學生酣暢地抒發(fā)青春的激情, 驕傲地展現自身的長處, 和諧地發(fā)展人際關系;提供義務服務社會的機會,讓學生體會到被需要的快意等等。
2、尋求每個事件的積極意義。
積極心理學提倡人們對事件要做出積極的解釋, 并使人們能從中獲得積極意義。對同一事件, 人們既可以去看它好的一面, 也可以去看它壞的一面, 從某種程度上說,積極與消極掌握在人們自己的手中, 關鍵是人們到底去刻意注意什么。改變的具體方法一是減少事件的消極意義,二是尋找事件所引起的或有關聯的其它有意義的事件。改變的具體方法一是減少事件的消極意義,二是尋找事件所引起的或有關聯的其它有意義的事件。仍以上例成績平平的同學為例, 可能該同學更注重發(fā)展與同學的友誼, 交往和組織能力較強; 可能該同學的科技發(fā)明頗有創(chuàng)意; 可能該同學藝術有專長, 體育有專攻等等。
參考文獻:
[1] 張倩、鄭涌.美國積極心理學介評[J].心理學探新.2003,(23).
[2] 鐘曉虹.積極心理學視野下高校心理健康課程的構建. 閩西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2.14.(2):21—23
[3] 許玉蓮.大學生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碩士學位論文. 2011.03:12
[4] 馮達文、郭齊勇.新編中國哲學(下冊).人民出版社.2004:131
[5] 任俊.積極心理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9—11
[6] 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出版2002年增訂本.1282
(江陰職業(yè)技術學院,江蘇江陰214405)
摘要:在我國,高校學生社團作為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大學生成功素質發(fā)展的良好課堂。本文旨在探討高校社團的教育功能和載體作用,將社區(qū)和學校的資源有效地協調和統合,進而分析高校社團在社區(qū)教育中的功能,推進社區(qū)可持續(xù)發(fā)展。
關鍵詞 :高校社團;社區(qū)教育;功能;作用
中圖分類號:G6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1580(2014)08—0025—02
基金項目:2013—2014年全國社區(qū)教育實驗項目(教職成司函[2013]191號)。
收稿日期:2014—04—22
作者簡介:陸紅霞(1979— ),女,江蘇淮安人。江陰職業(yè)技術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20世紀50年代,美國著名學者奧森就已談到,學校必須努力尋求機會,與社區(qū)搭建合作的橋梁,致力于發(fā)展社區(qū)的工作,推動社區(qū)教育的發(fā)展。2004 年12月,教育部《關于推進社區(qū)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見》在論及社區(qū)教育工作的任務時,要求“充分利用、拓展和開發(fā)各類教育資源,形成社區(qū)教育培訓網絡”。[1]因此,在推進社區(qū)教育的過程中,各類學校資源的拓展和利用,對于社區(qū)教育的發(fā)展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在我國,高校學生社團已有很長的發(fā)展歷程,社團活動的開展對校園文化生活的豐富、學生素質能力的培養(yǎng)和健康心理的塑造有重要的積極影響。同時,高校社團也是為社區(qū)成員提供教育,營造文化風尚的重要載體,是周邊社區(qū)乃至于整個社會和諧發(fā)展的重要因素。
一、高校社團與社區(qū)教育資源融合發(fā)展的必要性
(一)社區(qū)教育對高校社團資源的需求
調查報告顯示,部分地區(qū)的社區(qū)教育面臨教育資源短缺、設施陳舊、師資匱乏、教育者專業(yè)化水平較低等問題,社區(qū)活動的開展缺乏針對性,內容比較單一,層次不高,很難滿足廣大社區(qū)居民的需要??梢岳酶咝I鐖F資源,舉辦主題鮮明、形式多樣、效果明顯的社區(qū)教育活動,從而吸引越來越多的市民參與社區(qū)活動,提高他們的積極性和幸福感。在推進社區(qū)教育的過程中,充分合理地利用高校資源,能夠進一步推進大學生的社會化進程,增強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積極打造、建設學習型社區(qū),推進社區(qū)的經濟、政治、文化的發(fā)展。
(二)高校社團參與社區(qū)教育的優(yōu)勢
首先,人才優(yōu)勢。高校是集聚人才的場所,高校教師有著較高的科學文化素質和專業(yè)技能,而大學生也是綜合素質比較強的群體, 這就使高校在參與社區(qū)教育時具備了人才上的優(yōu)勢。[2]其次,資源優(yōu)勢。目前,高校社團主要有專業(yè)類、文化類、公益類、體育類等,涵蓋了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多種領域,不同性質的社團以多種方式進入社區(qū),提供了專業(yè)技能培訓、科普宣傳、文藝演出、助殘幫困、公益環(huán)保等服務,將服務社會和自我教育結合起來,加強了學校與社區(qū)的互動和聯系,在社會實踐中提升了服務意識和責任意識,從而使社區(qū)和社團都獲得長足的發(fā)展和進步。
二、高校社團參與社區(qū)教育的途徑
(一)知識滲透
高校社團與社區(qū)教育資源融合后,一方面,可以為社區(qū)居民提供知識類、技能類的學習與培訓使社區(qū)居民完善知識結構,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習,增強參與社區(qū)活動的積極性,同時,對于社區(qū)教育的普及和全面育人方針的落實有進一步推動作用。另一方面,高校社團指導教師隊伍為社區(qū)教育提供了人才支持。他們可以通過專業(yè)的心理輔導、法制宣傳、政策咨詢、知識講座等多種途徑,提升居民的文化修養(yǎng),促進社區(qū)文化的進步, 對社區(qū)教育起到了推動作用。
(二)文化滲透
目前,高校社團的主要成員是“90后”大學生,他們擁有豐富的專業(yè)知識,又具有服務社會的美好意愿,可以在業(yè)余時間參與社區(qū)實踐活動,豐富居民的空閑生活,培養(yǎng)自己的社區(qū)意識,提高自身素質。例如,高校中的舞蹈協會、棋社、話劇社、體育類社團等都可以參與社區(qū)活動,提高居民參與的積極性,豐富社區(qū)文化生活。高校學生社團參與到省市級各類活動和比賽中,也為地區(qū)文化事業(yè)的發(fā)展做出了積極貢獻。同時,還可以充分利用居民的愛心幫助弱勢群體,為社會奉獻愛心,傳播正能量,使社區(qū)成員對本社區(qū)產生歸屬感,更加愿意參與社區(qū)事務的決策。
(三)道德滲透
高校的道德精神是指在遵循社會基本道德規(guī)范的前提下,在長期的教育教學實踐過程中形成的、符合學校特性、能被絕大多數人認同的道德規(guī)范,是社會衡量高校的道德標準和道德尺度。[3]高校不僅要形成自己獨特的道德精神,而且要向社會輻射這種道德精神,從而發(fā)揮道德滲透的功能,讓高校的道德精神成為社會道德的支柱和社會道德發(fā)展的參照,使得全社會的道德水平更上一個臺階。
三、高校社團在社區(qū)教育中的功能和作用
(一)推進公民思想教育
社區(qū)教育面向的對象是社區(qū)全體居民,但部分社區(qū)居民由于多種原因缺乏終身教育的意識,學習態(tài)度不積極。我國居民對社區(qū)教育的認識和理解仍然存在巨大的差距,部分居民甚至認為社區(qū)教育是應付性任務,缺乏一定的指導性。高校社團以社區(qū)的發(fā)展需要為基礎,以全民教育為目的,以居民利益為根本,形式新穎,內容豐富,必將得到廣大社區(qū)居民的喜愛,長此以往,必然會對社區(qū)居民整體素質的提高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比如,對國家形勢政策的宣傳、時事熱點的討論,既能提升社區(qū)成員的愛國熱情,增強他們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使他們主動關心國家的前途和命運,同時也能化解社會矛盾, 維護社區(qū)穩(wěn)定, 促進社區(qū)的和諧發(fā)展。
(二)推動地區(qū)經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長期以來,公眾對社團的性質和內涵認識不足,概念模糊,常常把社團看成政治組織的范疇,而忽略了社團在經濟建設、社會公共事業(yè)發(fā)展特別是公益事業(yè)中的功能和作用,使社團發(fā)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其實,社區(qū)的經濟建設和發(fā)展離不開高校社團的智力支持和技術幫扶。學校強大的師資力量和社團成員的具體服務,可以有效地實現高校社團和社區(qū)建設的資源集聚,有利于解決社區(qū)發(fā)展中的問題,推動地區(qū)經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同時,學生社團與社區(qū)企業(yè)的結合,可以為其提供一定的技術指導和幫扶,對企業(yè)的建設發(fā)揮重要的作用,為解決社區(qū)剩余勞動力提供了更多途徑和方法。
(三)創(chuàng)新社區(qū)文化建設
這里所說的文化主要指的是人類社會的科學、技術、文學、藝術、音樂、法律、道德、理想、信仰、風格和習俗等精神文明財富的總稱。高校社團在參與社區(qū)教育過程中,對這些文化內容的傳播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精彩紛呈的社團活動不僅可以給社區(qū)文化增添巨大的生機和活力,社區(qū)居民與社團成員的結對和幫扶也可以增進感情的交流和社區(qū)歸屬感,有利于推進社區(qū)文化的建設。
(四)推動學習型社區(qū)的建設
截至目前,絕大多數社區(qū)工作的重心仍然停留在幫困濟弱、維護安定團結的層面上,無論是在教育主題,還是在活動組織方面都存在很大的發(fā)展空間,而且社區(qū)干部隊伍的整體素質和專業(yè)化水平也有待提高。而高校社團憑借其獨特的人才優(yōu)勢和資源優(yōu)勢,開展符合社區(qū)教育需求的社團活動,充分發(fā)揮社團載體的服務功能和教育功能,有效地將社區(qū)和學校的資源協調和統合起來,在社區(qū)乃至全社會形成全民終身教育的氛圍,積極完善社團組織的建設,以小促大,以點帶面,有效推動了學習型社區(qū)的建設。
[
參考文獻]
[1]郝美英,張維.論社區(qū)教育中高校資源的開發(fā)[J].成人教育,2010(8).
[2]柏燕,許魯州.高校在社區(qū)教育中的參與作用[J].蒙自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3(4).
[3]陳蕾.我國社區(qū)教育現狀及發(fā)展思考[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