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3-02-20 10:21:30
序言:寫作是分享個人見解和探索未知領域的橋梁,我們?yōu)槟x了8篇的問題探究式教學法論文樣本,期待這些樣本能夠為您提供豐富的參考和啟發(fā),請盡情閱讀。
關鍵詞:項目驅動式教學;中國對外貿易;教學效果評價
一、引言
“中國對外貿易”是我國高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yè)一門重要的專業(yè)課,目前我國高校普遍將其設為該專業(yè)的必修課或選修課。該課程以我國對外貿易的理論、政策和實踐為研究對象,具有理論性、政策性和發(fā)展性的特點。該課程的傳統(tǒng)教學方法是教師講授法。在教學實踐中,單一地使用“講授法”的教學效果并不理想。這種教師講授、學生被動接受的教學方式不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不利于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采取傳統(tǒng)的授課方式,即使此門課的課程內容能跟上我國外貿發(fā)展的形勢,學生掌握的也只是我國外貿發(fā)展的現(xiàn)狀,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沒有得到提高,當他們畢業(yè)后從事相關工作時,會發(fā)現(xiàn)對現(xiàn)實的貿易問題不知從何入手解決。因此,該課程的教學方法迫切需要進行改革。針對“中國對外貿易”課程的特點,眾多院校都進行了相關教學改革。如東北財經大學的李輝把專題式教學應用于“中國對外貿易”課程教學中,包括專題教學課程體系的設計、課程內容的設計、專題教學方法的設計、專題教學手段與考核評價方式五個環(huán)節(jié),目的在于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1]又如新疆石河子大學的唐勇和陳礪采用啟發(fā)式教學法,啟發(fā)學生對理論性較強的知識進行深入探究,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yǎng)他們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能力。[2]南京大學、南開大學、江西財經大學、大連民族學院等高校也分別對“中國對外貿易”課程教學體系進行了改革。20世紀八九十年代,西方一些發(fā)達國家高校就已開始運用項目驅動式教學法。它改變了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一言堂”的現(xiàn)狀,較好地解決了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問題,融知識、能力、素質教育為一體,是培養(yǎng)綜合型、應用型人才的一條很好途徑。目前,國內很多高校在不同課程的教學中均嘗試運用項目驅動式教學法,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例如,郭雪峰在“數(shù)據(jù)庫原理與應用”課程中采用了該教學方法,以教學項目為主線來組織教學內容、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并采用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從而大大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了學生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3]再如,劉波等指出了當前高校計算機教學的誤區(qū),結合授課對象的特點和實施項目驅動式教學所需具備的條件和要求,在計算機課程教學中采用了該教學方法。[4]
二、項目驅動式教學的實施
從各個高校在不同課程教學中應用項目驅動式教學法的實踐來看,該教學法在實踐中的教學效果受到課程特點、學生和學校的支持與配合、教師的科研和教學能力、學生的學習基礎等的影響。因此,針對我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yè)學生特點以及“中國對外貿易”課程在專業(yè)課程中的定位和性質,需要探索出適合我校該課程的項目驅動式教學法的具體實施方案,以進一步促進“中國對外貿易”課程的教學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我校自2004年開始對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yè)本科生開設“中國對外貿易”課程,目前該課程為我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yè)設置的專業(yè)選修課。該課程研究內容決定了課程理論性較強,且伴隨著中國對外貿易的不斷發(fā)展,這門課程的教學內容正持續(xù)更新和發(fā)展。因此,自2005年開始,筆者就不斷探索該課程教學方法的改革,形成了該課程教學中講授法與項目驅動式教學法相結合的模式。筆者在“中國對外貿易”課程中應用項目驅動式教學法的具體過程如下:
(一)教學內容結構的調整
利用32學時對“中國對外貿易”的基本理論和方針政策等知識點進行講授,8學時開展項目驅動式教學,分別設置了農產品貿易和區(qū)域經貿關系兩個方面的項目。項目具體名稱根據(jù)授課學期的中國對外貿易前沿熱點問題進行確定。
(二)項目驅動式教學在“中國對外貿易”課程教學中的實施
學生通過教師設置的各項目,學會在項目小組中分工合作、對項目研究的整體方案的設計、文獻數(shù)據(jù)等資料的查找、數(shù)據(jù)的分析、圖表的制作、項目研究成果匯報PPT的制作和課程論文寫作等。在各項目組開展研究的過程中,教師通過網(wǎng)絡教學平臺、微信群或QQ群等平臺對學生遇到的問題及時進行指導和幫助,課堂成果匯報時教師和其他小組同學可以提問展開討論,最終由教師對各組成果進行評分和點評。因選修“中國對外貿易”課程的學生大多為大三學生,即將要開始課程論文和畢業(yè)論文的寫作,然而由于學生沒有學習過經濟論文寫作,且對論文寫作的基本要求、規(guī)范及查閱文獻數(shù)據(jù)的途徑等掌握很少。因此,教師在實施項目驅動式教學法過程中,使之與課程論文、畢業(yè)論文寫作相結合,在指導學生進行項目研究的過程中教授學生論文寫作的基本方法和規(guī)范等,為學生后期課程論文寫作和畢業(yè)論文寫作打下基礎。
(三)項目驅動式教學效果的評價
項目驅動式教學效果的評價主要采用問卷調查法,對授課學生進行調查,從而了解項目驅動式教學法的教學效果以及學生的意見和建議,同時,結合教學效果的評價,不斷進行教學法的改進。從近年來所教的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yè)學生的反饋結果看,項目驅動式教學法能較大程度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查找文獻、數(shù)據(jù)、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規(guī)范制作Excel圖表、制作PPT以及課程論文寫作的基本能力得到了提高;學生通過參與到項目學習的整個過程,其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及團隊協(xié)作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三、項目驅動式教學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項目驅動式教學在“中國對外貿易”課程教學的應用中遇到了如下問題:
(一)授課內容需不斷調整和更新
“中國對外貿易”課程傳統(tǒng)的授課方法是以教材為依據(jù),以教師課堂講授為主。這種教學方法不能很好地發(fā)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加之教材內容總存在一定的滯后性,不能讓學生及時掌握最新熱點問題。因此,采用項目驅動式教學法首先要對授課內容進行調整和更新,壓縮部分理論內容,增加項目驅動式教學的課時。
(二)項目驅動式教學的課時少問題
項目驅動式教學在實施時只安排了8個學時的課時,最多只能安排兩個項目。因此,需要適當增加項目驅動式教學的課時量,讓學生能參與更多的項目研究。
(三)選課學生人數(shù)多,項目分組人數(shù)設置的問題
目前,每學期選修“中國對外貿易”課程的學生人數(shù)在130人左右。如分組過多,學生匯報項目研究結果需要較多課時;如減少小組數(shù)量,則每組人數(shù)又過多,不利于項目的開展。
(四)傳統(tǒng)的成績考核方法需改變
傳統(tǒng)的成績考核以期末閉卷考試卷面成績?yōu)橹?,對學生課下學習過程考查比較欠缺。項目驅動式教學需要學生課下花較多時間查閱文獻和數(shù)據(jù)、進行小組討論、制作PPT以及項目論文的寫作。因此,需要增加平時成績所占比重,注重學生學習過程的考核,才能更全面地反映學生的學習成效。
四、項目驅動式教學的改進措施
(一)調整與拓展原有授課內容
授課內容包括中國對外貿易的發(fā)展、基本政策、中國對外貿易管理制度(法律制度、關稅制度、海關管理制度、貿易促進制度)、對外貿易關系、農產品貿易等專題。教師講授專題內容前啟發(fā)學生先自學,教師重點講授難點,并多結合案例或實例進行分析。項目驅動式教學是以基本知識點為基礎開展的。
(二)增加項目驅動式教學的課時數(shù)
由原來的8個學時增加到20個學時,設置農產品貿易、區(qū)域經貿關系、貿易爭端等方面的項目,具體項目名稱結合每學期中國對外貿易中的熱點問題制定。
(三)每組人數(shù)控制在7人以內
目前,選修“中國對外貿易”課程的學生人數(shù)較多,一般在100人以上。那么,一個項目的分組數(shù)量就會在20組以上,匯報項目組的成果需要較多的課時,且先匯報完成的組到最后幾個組匯報時學習的積極性會大大下降。因此,建議5個行政班選修該課程時,分為兩個教學班來授課,每個教學班人數(shù)控制在70左右,每個小組7人左右。
(四)對評分量化標準進行細化
成績考核方面,筆者已經從研究方案設計、數(shù)據(jù)來源可靠度、圖表規(guī)范性、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的準確性、PPT制作、成果陳述的條理性及回答提問的準確性等方面對評分量化標準進行了細化。同時,期末試卷題型及分值也應進行相應改革,以主觀題為主,主觀題占總分的60%,客觀題則占40%,主觀題以分析中國對外貿易熱點問題的材料分析題為主,重在考核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關鍵詞:設計性實驗;互動式教學法;實驗研究能力;實驗教學能力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08-0064-04
化學(教育)專業(yè)實驗課程——《中學化學實驗研究》是學生走上中學教學崗位之前的一門綜合實驗技能訓練和實驗教學能力培養(yǎng)的必修課。這門課程的目標和定位是要培養(yǎng)化學(教育)專業(yè)學生做一名合格教師所具備的基本素養(yǎng),其核心就是培養(yǎng)他們的實驗教學、實驗研究、實驗設計和創(chuàng)新能力,以適應新世紀對化學教師的要求。而化學專業(yè)實驗課程的現(xiàn)狀,普遍還存在一些問題。如實驗內容陳舊,難度偏低;實驗方法呆板,多數(shù)是師范生在中學時已做過,沒有新鮮感、時代感[1];實驗教學模式也較死板,課前預習、課堂操作、課后報告的各環(huán)節(jié)以教材為主,以教師為主導,學生被動跟隨教師和教材,這種模仿式的教學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難以激發(fā)他們獨立思考的興趣和激情,師范學生的實驗教學技能也得不到訓練等。因此導致本課程不受學生的重視,教學的目標和定位難以達成。針對以上幾點主要問題,我校對化學專業(yè)實驗課程進行了改革。①優(yōu)化實驗的內容,開設設計性實驗;②創(chuàng)新實驗運行模式,實施“課內實驗,課外研究”的開放實驗的運行模式;③豐富實驗的教學方法,輔助以互動式教學方法;走出了一條設計性實驗互動式教學法的新路子,在培養(yǎng)學生實驗教學、實驗研究、設計和創(chuàng)新能力上,取得了較好的效果。設計性實驗要求學生根據(jù)給定的實驗目的、實驗要求和實驗條件,進行獨立思考,自行設計實驗方案,提出理論依據(jù),選擇實驗儀器,確立觀察內容,設想實驗結果,實現(xiàn)實驗過程。通過設計性實驗可以培養(yǎng)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探索創(chuàng)新能力及一定的研究組織能力[2,3]?;邮浇虒W法是一種雙向式的自學—質疑—討論—歸納的教學方法,其實質是一種師生的雙邊活動。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單向輸出”和學生“被動接收”的“灌輸式”教學模式往往忽略了對學生學習積極性的調動,束縛了學生的思想,不利于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4]。而在互動式教學中,將教師與學生角色進行互換,即由“老師講,學生聽”的教學形式改為“學生講,老師與學生共聽,教師作指正、補充和總結”的教學形式。
一、設計性實驗互動式教學法的預備
與傳統(tǒng)的教學法一樣,互動式教學方法必須做好課前的充分準備。對于指導教師來講要預備的是:應精心組織設計性實驗的內容,給每個設計性實驗設置難易適度的問題導向并對結果進行預計和評估;明確授課方式和流程,有計劃的安排好實驗教學時間等;準備好軟件和硬件,使設計性實驗互動式教學法順利運行實施。對學生來講要預備的是:要認真研讀設計性實驗內容,對選題進行全方面的深入研究,明確設計性實驗的問題導向及要求和目標,充分做好實驗研究的一切準備工作,并做好設計性實驗互動式教學法“授課”內容的組織。
1.設計性實驗選題及問題導向設置。設計性實驗互動式教學法,在實驗教學過程中能否達到預期的效果,設計性實驗內容的選擇即選題是成功的關鍵。設計性實驗應含有科學研究的內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可操作性,所涉及的方法、儀器應該是學生比較熟悉或有所了解的。它應當具備以下幾個特點:①要適合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和實驗技能,并能促進更高實驗能力的培養(yǎng);②是能結合中學化學教學的實際,聯(lián)系學生未來教學實踐的內容;③能結合最新的實驗研究成果的,對實驗內容起到改進、優(yōu)化和創(chuàng)新的作用。我們以該課程教學目標為導向,圍繞實驗教學中存在的一些未能及時解決的問題,開展以改進研究為主題的設計性實驗。這些選題一般由老師篩選,也可以由學生根據(jù)學習的體會或興趣自己提出。選題所關聯(lián)的問題導向涉及中學化學教材中的一些演示實驗設計不夠合理、可行性差、成功率低;或一些課堂實驗耗時太長;或實驗現(xiàn)象不易觀察和容易出現(xiàn)異常;或不夠環(huán)??煽康?。設計實驗改進研究的內容可以是:實驗條件、裝置的探究;實驗步驟、方案的探究;實驗產物的探究;實驗異?,F(xiàn)象、失敗原因的探究;實驗綠色化、趣味性的探究;生活化實驗、現(xiàn)代化實驗的探究等[5]。按一個實驗教學組20位學生計一般要準備收集20多個選題及關聯(lián)的問題導向,保證每個學生一個選題不重復。例如:①“氯氣的制取與性質改進實驗的設計探究”選題,問題導向:制備中氯氣逃逸,造成環(huán)境污染;性質實驗中裝置麻煩,步驟多,不能同時進行,浪費課堂時間。②“硫酸亞鐵銨制備實驗的改進設計”選題,問題導向:亞鐵離子易被氧化;鐵粉與稀硫酸反應所產生的污染;實驗設備和裝置影響收率和產物質量。③“二氧化碳使蠟燭自下而上熄滅的演示實驗的改進設計”選題,問題導向:現(xiàn)象不明顯或實驗易失敗等。在具體教學安排中,這些問題導向可由指導教師引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
2.實驗研究條件和互動式教學條件的完善。一方面,由于設計性實驗的科學研究性質,使得完成設計性實驗周期較長,實驗的運行模式采用“課內實驗,課外研究”,因此我們需要一個獨立的設計性實驗研究場所并開放充裕的時間隨時滿足學生自主研究需要;相應地實驗室還必須提供設計性實驗研究必需的試劑和儀器設備、或儀器設備改造的材料,因此我們還要完善實驗室的開放制度。另在教學條件方面,要合理組織安排該課程課內實驗的教學的流程,以便實施互動式教學法;在硬件方面配備和完善了計算機、攝像機、播放器,投影儀等多媒體輔助教學設備,有了這些設備學生就可以對自己的實驗研究過程,實驗結果等進行文字、影像和聲音記錄,并在互動式教學中應用和展示這些生動直觀的材料,以供大家觀摩和討論。
二、設計性實驗互動式教學法運行安排和指導教師的作用
1.選題、明確實驗問題導向——互動式教學法的嵌入。所有選題經過教師的精心篩選,通過網(wǎng)絡教學平臺,供學生選擇;每位學生選定設計性實驗選題后,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研究現(xiàn)有實驗存在的問題明確該設計性實驗選題的問題導向,從而明確該設計研究改進的方向。在這階段教師的作用主要是引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存在的待設計研究解決的問題。
2.查閱和收集文獻和資料。學生確定自己的選題后,在課余時間,學生帶著問題利用教材圖書信息、期刊信息、互聯(lián)網(wǎng)信息和學校的電子期刊等查閱和收集有關的文獻和資料并進行整理分析加工。這環(huán)節(jié)教師的作用是指導學生查閱文獻和資料方法、工具,并幫助學生對文獻和資料進行評價等。
3.確定設計實驗方案——互動式教學法的展開。通過對文獻和資料的研究,學生提出初步的實驗方案,教師在實驗課開始之前,開設一次實驗方案的大討論課,鼓勵學生大膽自信地走上講臺。學生上講臺陳述各自實驗的初步方案,闡述實驗方案制定的根據(jù)、可行性,以及可能達到的效果、應用的前景等。其他同學積極參與方案討論,對各步驟和環(huán)節(jié)提出自己不同的意見或給予補充;教師及時對學生遺漏或講錯的問題進行補充和糾正,去偽存真,集思廣益,吸收有益的建議,使實驗方案朝著可靠、簡明、科學的方向進行,最終確定最佳實驗方案。通過這樣一個實驗方案的提出—討論—確定的過程,形成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良好地互動局面。
4.實驗研究準備。為了不占用實驗課堂時間,學生需在課外完成各自設計實驗的準備工作,包括試劑的配制、設備的調試使用、儀器的改造加工等,同時讓學生了解學習實驗室工作基本流程,也為今后的工作實踐打下良好基礎。在這環(huán)節(jié)中教師的作用是給予必要的協(xié)助,特別是在儀器的改造加工方面,提供學生所需的試劑藥品和儀器設備等。
5.實驗研究探索和創(chuàng)新。實驗準備工作完成后,經指導教師審查批準后,在課外學生進入實驗室進行設計性實驗的探索研究并進行攝像記錄。在實驗研究過程中,學生自主探索,獨立思考,主動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問題,或調整方案、或改變方法,經過反復實驗摸索改進突破,使實驗過程成熟并可重復再現(xiàn),實現(xiàn)實驗設計研究的目的。實驗研究活動實實在在展開,學生實驗研究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落到實處。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及時了解學生實驗研究時遇到的困難和需要,有針對性的進行指導,啟發(fā)學生的思維,引導他們去思考和嘗試,最后使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完成設計性實驗。
6.實驗成果匯報和交流——互動式教學法的深入。自主選題的設計性實驗,作為實驗教學內容的組成,分配有計劃教學課時,我們將這部分課時分解到常規(guī)實驗教學課中,即在每次常規(guī)實驗教學課前增加一節(jié)設計實驗匯報展示交流課,每次安排2~3位學生上講臺將各自設計改進的實驗進行演示并配合講解,以“教師”身份給任課教師及其他同學“授課”,將實驗研究過程中的發(fā)現(xiàn)、創(chuàng)新和收獲與大家共享。其他20來位同學,對其教學過程和實驗研究進行評價,指出不足,給出中肯建議。經過這樣一個環(huán)節(jié),學生的教學能力提高相當明顯,獲益頗豐。在這過程中指導教師及時總結和評價設計性實驗研究的過程和結果,并對學生的實驗教學技巧進行指導等。這是設計性實驗互動式教學法達到最終目標的升華階段。
設計性實驗互動式教學流程示意圖如下:
三、效果和積極作用
通過幾年的具體教學實踐,設計性實驗互動式教學法具有良好的效果。
1.拓展課程內容。作為教學內容中的一個實驗項目,它包含有20個具體的選題,通過互動式教學法的實施特別是在實驗成果的匯報教學這一環(huán)節(jié),在有限的時間內學生直接和間接的學習了更多的實驗內容,增加了實驗教學的廣度;另外,學生在實驗方案討論和實驗匯報的展示和交流中學會舉一反三,活躍思維。學生對一個實驗的理解不再是平視的,而是站在一個比較高的高度,學生收益頗豐,增加了教學的深度。
2.設計性實驗互動式教學法使學生研究和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落到實處。正如上面我們提到,設計性實驗的研究過程實際上是個完整的科學研究的過程。首先是資料的查找、分析、加工、整理,確定實驗研究改進思路,然后制定實驗研究的方案;再到著手準備、研究,從理論到實踐,經過反復探討和試驗,一點一點地改進突破,最終接近目標,從而寓學生的研究和創(chuàng)造能力培養(yǎng)于全部的教學過程中。從2009年實施設計性實驗互動式教學法以來,每年均有部分學生通過設計性實驗研究發(fā)表相關論文,迄今已10余篇。
3.“講”與“做”結合,提高了學生的實驗教學能力。學生在做實驗過程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是:只“做”不“講”,當走上講臺時只會“做”不會“講”,或者“講”和“做”脫節(jié),還有在師范學生的教育實習中,不少學生對演示實驗的教學感到棘手?;邮浇虒W法給了學生一個很好的訓練平臺,在設計實驗匯報展示交流課中,學生將各自的實驗進行演示并配合講解。在這過程中,學生訓練自己用標準的普通話、科學的化學用語、清晰的邏輯思維進行“授課”,做到目的明確、要求具體、現(xiàn)象鮮明、裝置簡單、操作規(guī)范、面向學生、掌握時間、確保安全、啟發(fā)思維等實驗教學的各大要素,使自身的實驗教學技能得到切實地訓練和提高[6]。因此互動式教學法也是學生的教育教學實習實踐活動的一個有力支撐。學生普遍反映,通過互動式教學法的訓練,在教育教學實踐活動中明顯感到上手快,上講臺有自信,教態(tài)也較自然和老練。無論教學方法還是教學內容組織以及授課技巧都有明顯地提高。
4.促進指導教師素質的提高。設計性實驗的內容的廣泛性、知識性、綜合性和實踐性,對指導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有較強的鉆研學習業(yè)務能力,不斷吸收新知識,更新自身的知識結構。設計性實驗的實踐性特點,要指導每個學生完成設計實驗任務,要求教師必須具備很高的實驗技術水平和很強的應變能力,以科學的方法和科學的態(tài)度去探索更多的實驗。因此通過對研究型設計性實驗的指導,教師自身素質得到了一定的發(fā)展和提高,教育科研能力也得到了明顯的提高。
幾年的教學實踐,學生反映通過這一設計性實驗互動式教學法不僅大大開拓了他們的思路,激發(fā)了他們對實驗課的興趣,使他們掌握和提高了實驗技能,并對理論知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而且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了他們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7]、實驗研究和創(chuàng)新能力、實驗教學能力(包括語言文字表達能力)。設計性實驗互動式教學法勢必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學生自主意識、實驗研究和創(chuàng)新能力,讓學生“愛學、會學、善學”,同時使學生的實驗教學技能也能得到切實的訓練和提高。
參考文獻:
[1]熊言林,魏先文.高師院?;瘜W(教育)專業(yè)實驗內容改革探索與實踐[J].化學教育,2010,31(09):50-52.
[2]張曉暉,杜學東.綜合設計性實驗與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J].科技信息,2008,(29):520.
[3]李立軍,蘭輝.內蒙古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15(02):107-109.
[4]尹傳奇,黃齊茂.有機化學實驗互動式教學法探索大學化學化工基礎課程報告論壇論文集[J].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32-334.
[5]熊言林,魏先文,朱昌青.高師院?;瘜W(教育)專業(yè)實驗教學改革的思考[J].化學教育,2011,32(04):46-48.
[6]陳迪妹,程亞倩.高師化學專業(yè)“開放實驗教學”的實踐[J].教育評論,2009,(01):96-98.
關鍵詞: 探究式教學法;消防燃燒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2)07-0199-02
0引言
燃燒學的傳統(tǒng)講授法是我們先輩們流傳下來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也是我們目前仍然普遍采用的一種教學方法。該法的優(yōu)點是通過燃燒學教師的“傳道、授業(yè)、解惑”,可以使學生在短時間內了解和掌握較為系統(tǒng)、全面的燃燒學知識,將燃燒學知識系統(tǒng)地傳授給學生;該法的缺點是教師占用了太多的教學時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限制了學生主體地位的發(fā)揮,進而阻礙了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形成。
探究式教學法,是指學生以類似或模擬科學研究的方式所進行的學習。消防燃燒學中探究學習可以說是仿照消防燃燒學研究的過程來學習知識,在掌握知識的同時體驗、理解和應用科學研究方法,培養(yǎng)消防燃燒學研究能力的一種學習方式。探究性教學法能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消防燃燒學中的探究式教學要求學生在總體教學目標的宏觀調控和教師的指導下,根據(jù)自身條件和需要,通過燃燒學實驗、現(xiàn)象觀察、情況調查、資料收集、材料閱讀、問題討論以及相互辯論等多種方式去理解和掌握消防燃燒學方面的知識,從而增進學生對科學探究的理解,發(fā)展科學探究能力。在燃燒學教學過程中,探究式教學法能在提出問題、分析問題,通過實驗或者實踐進行驗證,表達與交流、評價等基礎上得到合理解釋和最終的結論——解決問題,并能增進學生對科學探究的理解,發(fā)展科學探究能力。
1探究式教學法在消防燃燒學教學中的實施
消防燃燒學是消防指揮專業(yè)的主干課程,兼具有機化學、無機化學、火災學等學科的知識穿插點,與危險化學品應急救援知識密切相關,知識要點多,學習者難理解。但是消防燃燒學既具有理科內容的嚴謹結構,特別是同一類物質的燃燒特性,又具有共同的結構,根據(jù)結構決定性質的規(guī)律,教師仔細講解一個典型化學品時,利用探究式教學法進行教學,使學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筆者在消防燃燒學的教學中嘗試運用探究式教學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消防燃燒學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實施探究式教學,鼓勵和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思維活躍、善于質疑、勇于發(fā)表個人見解、提出新的觀點和方法;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收集和處理大量外來信息,獲取新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以及進行交流與合作的能力。要改變消防燃燒學教學中“教師教得太多、學生思得太少,教師講得太多、學生參與太少,”等不良現(xiàn)象,必須通過探究式教學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消防燃燒學學習、主動探索燃燒學知識和規(guī)律,從而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那么在消防燃燒學的探究式教學過程中,具體要通過哪幾個環(huán)節(jié)來組織實施呢?
1.1 有意識地創(chuàng)設情境,鼓勵學生提出問題教師在教學要善于創(chuàng)設情境,積極引導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進行質疑;讓學生主動思考提出問題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強烈的求知欲。因此,教師應根據(jù)消防燃燒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運用實驗、生活生產實例、多媒體動畫等多種方式提出既有啟迪性,又能激發(fā)學生探究欲望的問題。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問題,并鼓勵學生大膽提出問題,讓他們明白“盡信書不如無書”的道理,讓學生學會探索新知識,學會批判地接受消防燃燒學的知識,學會“拿來主義”。
1.2 積極引導主體參與,讓學生主動分析問題在消防燃燒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主導作用,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把他們從情況調查、資料收集、材料閱讀及討論與交流等方式獲取的大量間接知識,融入到消防燃燒學知識的探究過程中。教師在探究式教學過程中要為學生的獨立探索提供概念框架,然后讓學生主動去實踐和完成,最后要讓學生達到完全獨立完成的目的。
這個階段(環(huán)節(jié))是教師主導作用和學生主體作用得到共同發(fā)揮的階段,是實施“主體探究教學”的關鍵階段,它直接決定著消防燃燒學探究式教學的效果。在這個階段里,教師要留給學生必要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積極主動去思考探究,放手讓學生利用網(wǎng)絡資源和書籍查找資料、實驗、相互交流和討論等,獨立地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使他們在探究過程中能夠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各抒己見,互幫互學,共同提高。探究式教學方法可以使學生在學習消防燃燒學的過程中體驗到探究的快樂和成功的喜悅,發(fā)現(xiàn)和挖掘自己的潛力,從而增強學習消防燃燒學自信心和主動性。
1.3 及時地交流總結,進行反思評價在進行探究實驗之后,燃燒學教師要及時地幫助學生把探究過程中所獲取的實驗現(xiàn)象、數(shù)據(jù)或資料進行細致整理、歸納和分析,從中找到問題的規(guī)律性,將所學知識條理化、系統(tǒng)化、網(wǎng)絡化;要組織學生展開討論,廣泛交流和表達觀察的結果,并適時點撥,激發(fā)學生質疑、辯論,各抒己見,通過不同觀點的討論、補充、修正,加深每個學生對要解決問題的理解,在共享集體智慧成果的基礎上對研究問題有比較全面、正確的理解,完成對探究問題的學習;對于學生提出的一些大膽、富有新意的想法或實驗方案,教師要及時給予鼓勵和肯定,鼓勵學生大膽按自己的方案進行合理的探究;最后,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反思,回顧探究的歷程以及存在的問題以及探究過程的改進;評價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的參與情況、協(xié)作能力、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等情況,從而提高學生對科學探究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1.4 舉一反三,啟迪學生學會創(chuàng)新消防燃燒學教師要針對學生探究過程中的表現(xiàn)情況以及知識的重點、難點,簡明簡明扼要地把相對零散的知識構成一個整體,并將獲得的新知識歸納總結到原有的知識體系中。這樣,可使知識系統(tǒng)得到擴展和延伸,并使學生對新知識有一個準確的認識。消防燃燒學教師要著眼于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和拓展,鼓勵學生質疑和創(chuàng)新,使學生的認知結構更加整體化和深刻化,促進學生能“舉一反三”,啟迪學生形成創(chuàng)新思維品質。
2結論
探究式教學法能讓學生主動發(fā)現(xiàn)和提出問題,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培養(yǎng)他們以辯證的觀點認識生活及生產中存在的問題。在消防燃燒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尤其應重視教材中提出了“研究性課題”和實驗探究,將研究性學習方式引入消防燃燒學教學中,為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提供平臺。探究式教學法通過調動學生認知積極性,在主動探究問題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探索、再實驗、再認識、交流討論等活動,徹底解決探究活動中的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實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薛飛飛.新課改下化學教學方法的探索——如何認識和實施探究性教學.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研究生論文專刊[J].2010,5,(37):175~176.
摘要:隨著我國教學改革的進一步深化,高中地理教學就要充分注重新教學模式的應用。體驗式教學方法是素質教育下的科學教學方法,對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有著促進作用。基于此,本文主要就高中地理教學現(xiàn)狀和體驗式教學法應用進行分析,然后結合實際詳細探究體驗式教學法應用的問題和方法,希望能通過此次研究,促進實際教學的發(fā)展。
關鍵詞:高中地理;體驗式教學;應用
新課標對高中地理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將教學模式進行創(chuàng)新應用,以促進地理教學的發(fā)展。通過從理論上對體驗式教學方法的應用進行分析、研究,就能有助于地理教學水平的提高。
一、高中地理教學的現(xiàn)狀和體驗式教學法應用作用分析
(一)高中地理教學現(xiàn)狀的分析
高中地理只有充分注重講解地理知識,對培養(yǎng)學生的全面素養(yǎng)才能起到促進作用。但受到傳統(tǒng)教學思想觀念的影響,在實際教學中還存在一系列的問題有待解決,這些問題主要體現(xiàn)在沒有注重教學方法的科學應用,采用的依然是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在這一教學模式下,學生的學習效率和積極性得不到有效提升,這對學生的進一步發(fā)展就有著諸多不利。地理教學中教師沒有充分重視學生的主體性,使得學生在具體的學習中比較被動,再加上教師只注重灌輸給學生地理知識,沒有注重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以及學生學習過程的重視,這就造成了學生在實際學習過程中的學習效率無法得以提高。基于此,教師就要充分關注這些問題,并將新的教學方法應用到實際教學中去,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
(二)高中地理教學中體驗式教學法應用作用
將體驗式教學法應用于高中地理課堂,無疑對課堂的發(fā)展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首先,在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改善方面有著積極作用。新課標對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這對學生也有著很大挑戰(zhàn),即在學習的條件上以及要求上有著變化。教師通過應用體驗式教學方法,有助于學生學習主動性的提高,對學生探究地理知識的能力也能加強。這就對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有所突破,有利于教學改革的深化。其次,應用體驗式教學法對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也比較有利。在學生相互學習下,使得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有所提高,并讓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以及實踐能力等有所發(fā)展。教師只有充分重視這些層面,才能推動高中地理教學的進一步發(fā)展。
二、高中地理應用體驗式教學的問題和方法
(一)高中地理應用體驗式教學的問題分析
將體驗式教學方法應用于高中地理教學中,還存在諸多問題,如教師沒有充分重視把握體驗式教學方法應用的節(jié)奏,減少了課堂教學容量,這樣就造成了整體教學效率比較低,難以有效完成教學任務。再有,教師沒有注重對學生的體驗活動加以評價與引導,這就不能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這對體驗式教學應用的作用發(fā)揮也會有著很大影響。
(二)高中地理應用體驗式教學的方法分析
為保證體驗式教學法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得以科學應用,教師就要充分
注重方法的合理應用。對此,我結合實際對體驗式教學方法的應用進行了探究,得出應用以下方法,對實際教學發(fā)展就比較有利。第一,對體驗式教學方法的應用,教師先要能夠在教學的思想觀念上及時改變,注重教學思維的創(chuàng)新應用。在新的教學發(fā)展環(huán)境下,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要能保持融洽,這與學生體驗式學習效率的提升有著緊密聯(lián)系,只有在這些層面得到了加強,學生才能主動地投入到課堂學習當中。通過對學生進行詳細了解,然后展開針對性的體驗教學活動,就能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
第二,體驗式教學法的應用,最為顯著的就是讓學生進行角色的模擬,通過情景的設計,讓學生置身情景中,這樣就能讓學生親身體驗。如在地理教學中講述全球氣溫變暖的課程內容時,為了能讓學生對氣候變暖有更深刻的印象,教師就可以讓學生扮演政府官員以及技術人員等角色,然后模擬到熱帶雨林以及荒漠和草原中旅行,進而對不同的地理景觀以及現(xiàn)象進行觀察。接著,從不同的角度提出應對氣候變暖的方法,這樣就有助于提升學生解決實際地理問題的能力。
第三,地理課程的綜合性比較強,體驗式教學法的應用對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yǎng)比較有利。地理教學過程中,為能讓學生有切身的體會,就可讓學生進行制作實踐,強化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這樣就能使地理教學的氣氛得以活躍。地理教材中涉及巖石以及礦物等內容,教師可通過讓學生到大自然中對這些物質進行收集,在課堂上進行展示,以便讓學生對這些礦物加深認識。這樣教學,就能讓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學習主動性得以激發(fā),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
三、結語
高中地理教學中應用體驗式教學法,要能和實際教學情況緊密結合,注重學生的主體性體現(xiàn),讓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得以充分發(fā)揮。只有在這些基礎層面得到了加強,才能有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通過此次理論研究,希望對高中地理教學的進一步發(fā)展能起到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宋曉麗,郝靜.淺析中學地理教學中的生命教育[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5(01).
[2]金萬能.初中地理教學中學生自學能力培養(yǎng)的探討[J].求知導刊,2015(01).
關鍵詞 探究式教學法 單相異步電動機 缺相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The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Inquiry-based Teaching Methods in the Teaching of Single-phase Induction Motor
Abstract Studying from three-phase asynchronous motor and the design of its open-phase running experimental, the inquiry teaching method in single-phase asynchronous motor is discussed. The teaching practice has proved that the inquiry teaching method is effective. Not only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has been cultivated through the integration of theory with practice, and students' subjective initiative has been greatly improved. Its result is very good.
Key words inquiry teaching method; asynchronous motor; open-phase
電機是所有電相關專業(yè)的學生必學的重要設備之一。目前,大部分作者在安排有關電機方面教材的篇章思路基本上是分為兩大篇,直流電機篇和交流電機篇。交流電機篇主要是對三相異步電動機的工作原理及性能參數(shù)進行分析,對單相異步電動機則是一概而過,然而在實際生活中使用最多的還是單相異步電動機,例如電風扇、電冰箱、空調、洗衣機等,因此,讓學生學好單相異步電動機的工作原理具有很強的實踐意義。經過幾次教學后發(fā)現(xiàn),按照傳統(tǒng)的講授式的方式分析單相異步電動機工作原理后,達不到理想的效果。經比較分析多種教學方法,后著重采用了探究式教學方法來設計分析單相異步電動機,效果較好。
1 知識準備
一般,單相異步電動機是在三相異步電動機介紹之后才進行,而且三相異步電動機的介紹詳細,單相異步電動機的介紹簡略,所以教學的思路期望能從三相異步電動機來推導單相異步電動機的工作原理。
經詳細分析三相異步電動機的工作原理后,得知三相異步電動機工作原理大體上可分為兩部分內容:一要產生旋轉磁場,二轉子在旋轉磁場的作用下產生感應電流受力后能轉動。產生旋轉磁場是關鍵,這也需兩個條件:一是各相繞組在空間上要相隔一定角度;二是流進各相繞組的電流要有相位差。
單相異步電動機與三相異步電動機均屬于異步電動機類,從大類上來說工作原理相類似,最大的區(qū)別就在于前者供電電源為單相交流電,而后者為三相。經電路分析知,三相交流電若缺任一相后就相當于單相交流電了,以此類推,那么三相異步電動機缺相后的運行情況就跟單相異步電動機相類似了。
2 探究式教學法的課堂設計
2.1 課堂前的實驗設計
經上節(jié)分析,只要知道三相異步電動機缺一相后的運行情況就能類推單相異步電動機的工作原理??山涍^實驗設計三相異步電動機缺一相后的運行情況。
主要實驗設備:三相交流電源(對稱)、三相鼠籠式異步電動機。
實驗內容:(1)采用三相交流電源將三相鼠籠式異步電動機全壓起動,觀察起動情況;待電動機運行平穩(wěn)一段時間后,突然拆出其供電電源中的任一相電源(注意小心操作,以免觸電),觀察電動機的運行情況;(2)斷電待電動機完全停穩(wěn)后,讓電動機在缺一相電的情況下起動,觀察起動情況。實驗完畢后,得觀察結果如表1。
實驗可以在上課前單獨準備,也可作為學生實驗內容的一部分,由于實驗存在一定的危險性,建議一定需注意安全。需注意的是在實驗前需排除三相異步電動機在缺相情況自起動的可能性,可依據(jù)文獻①進行操作。
2.2 探究式教學法的課堂設計
以上述實驗為基礎,進行課堂教學設計。在課堂教學設計中始終堅持探究式教學的目標性、主體性、環(huán)境性、方法性、過程性及終結性六個原則,②設計流程如下:
(1)由缺相不能起動①不能起動原因是沒有形成旋轉磁場嗎?②沒產生旋轉磁場的原因是不是流進兩相繞組(不包括缺相對應的那相繞組)的電流不存在相位差?
(2)引入圖1③若采用圖1電路,仍由單相電源供電,流入A、B繞組的電流是否存在相位差?
(3)畫出、的向量圖如圖2
④、的相位差能否通過選擇電容量使其接近90度?
進而分析、相位差為9 0度時的磁場情況,得出單相異步電動機起動原理。
(4)由缺相能運行⑤異步電動機在正常起動后,各相繞組電流不存在相位差的情況下可不可以運行?⑥圖1所示異步電動機正常起動后,斷開開關S電動機能否繼續(xù)運行?
分析電容起動式單相異步電動機運行原理。
(5)由缺相運行存在輕微異常聲響,可推出此時三相異步電動機運行不是特別平穩(wěn),同時可推斷電容起動式單相異步電動機對運行平穩(wěn)性能要求不是很高。⑦若對單相異步電動機運行平穩(wěn)性能要求很高,仍需在正常起動后,斷開開關S嗎?
引出電容起動式單相異步電動機。
由于電阻式、電容起動和運轉式等其它單相異步電動機的起動及運轉原理與電容起動式單相異步電動機類似,所以無需再一一分析。
3 探究式教學法與傳統(tǒng)教學法的比較
探究式教學方法注重引導學生提出問題,思考問題,從而解決問題。實踐證明,這種教學方法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能力,能開闊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路,能提高學生實踐及理論推導能力,最重要的是它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和手段。③④用探究式教學方法來講解單相異步電動機工作情況,與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相比較,存在以下的不同:
4 總結
本論文從三相異步電動機的缺相起動及缺相運行出發(fā),采用探究式教學法對單相異步電動機的教學進行了探討,經教學實踐證明,該方法的有效性,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到了較大的提高。但是今后還有很多地方需要繼續(xù)努力,在以后的教學中仍需繼續(xù)重視以人為本的教學原則,因材施教,仍需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以便更好地培養(yǎng)其學習的主觀能動性。總之,教學方法的研究是需要不斷地探索、不斷地更新,才能有利于培養(yǎng)更高素質的人才。
注釋
① 梅素珍.三相異步電動機電源缺相也能自起動的原因[J].電工技術,1995.11:50-60.
② 唐智松.探究式教學的基本原則[J].中國教育學刊,2001.5:13-16.
關鍵詞:城市規(guī)劃導論;參與式教學法;課程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TU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52909(2012)06007903一、教學改革背景
城市規(guī)劃導論課程既是城市規(guī)劃的啟蒙課程,其主旨在于深入淺出地向學生講授城市規(guī)劃的基本概念、主要思想、城市發(fā)展的背景知識及城市規(guī)劃學科體系,承上啟下,為以后的其他專業(yè)課程的學習打好基礎。城市規(guī)劃導論課程的教學必須從學生的認識能力和專業(yè)培養(yǎng)角度出發(fā),利用各種手段和方法深入淺出地講授專業(yè)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使學生學會從專業(yè)視角對城市區(qū)域的關注,從而掌握進一步學習的能力[1]。
課程的教學目標要求我們必須通過精心的課程教學設計,把專業(yè)知識設置在特定的情境中,讓學生通過觀察、思考、體驗學習專業(yè)知識,讓他們真正參與教學過程。在此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專業(yè)知識、提高他們的專業(yè)學習興趣及自主學習能力。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課程教學存在以下3個問題。第一,課程指導思想不夠明確。該課程是為了適應城市規(guī)劃專業(yè)改革新設的一門課程,課程內容和教學目標不明確。第二,授課內容較局限。課程采用2002年版鄒德慈院士的《城市規(guī)劃導論》為教材,授課內容局限于教材,無法適應日益豐富的學科知識發(fā)展。第三,授課方式單一。城市規(guī)劃導論課程的理論性較強,在授課過程中,采用傳統(tǒng)的單向式的理論講解方式,即“填鴨式”授課方法,教學效果不理想,沒有調動學生積極性和激發(fā)學生專業(yè)學習興趣。
鑒于此,在教學實際過程中引入“參與式”教學理念,探索城市規(guī)劃專業(yè)城市規(guī)劃導論課程的教學模式改革。參與式教學是指:全體師生共同建立民主、和諧、熱烈的教學氛圍,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擁有參與和發(fā)展機會的一種有效的學習方式,是一種合作式或協(xié)作式的教學法。這種方法以學生為中心,充分應用靈活多樣、直觀形象的教學手段,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過程,加強師生之間的信息交流和反饋,使學生能深刻地領會和掌握所學的知識,并能將這種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2]。
二、基于參與式教學法的教學理念轉變
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過程中,教育模式改革要求師生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全心投入。參與式教學強調師生之間的交流共享,合作教育,這種新的教學模式要求師生從單向封閉的教學理念向雙向開放的教學理念轉變。
(一)教學主體由教師向學生轉變
傳統(tǒng)課堂教學都是以教師為中心,而參與式教學要求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教學過程,真正成為教學主體,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對課程的體驗程度。城市規(guī)劃導論是專業(yè)入門課程,只有靠學生自身去體驗、感悟、內化,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才能激發(fā)他們的專業(yè)興趣。當然主體的轉變并不是簡單地將課堂交給學生,而是需要教師通過合適的方式引導、啟發(fā)學生的參與。這也要求教師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從教學目標、教材選用、課堂設計上都貫穿學生作為教學主體的意識,通過教師的指導和說明,選擇學生適合的參與方法,引導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
12高等建筑教育2012年第21卷第6期
趙立珍,等參與式教學法在城市規(guī)劃導論課程中的應用
(二)從灌輸式教育向自主學習的轉變
課程教授的知識點根據(jù)教學大綱的要求設置,是相對固定的。傳統(tǒng)教學方式是將教學知識點羅列并逐一灌輸給學生。參與式教學是通過問題的設計,吸引學生主動探究未知的東西,在教師還未講授時,就激發(fā)他們有強烈的好奇心。教師通過參與式教學方法引導和推動學生的好奇心及主動探索的愿望。
(三)從知識學習向多種能力培養(yǎng)轉變
在課程教學中,在完成最基本的知識傳授的同時,應以多種能力的培養(yǎng)作為引領學生學習的動機。城市規(guī)劃專業(yè)的學生需要有創(chuàng)新的設計能力、完美的表達能力和較強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作為基礎理論課程的城市規(guī)劃導論把傳授專業(yè)知識作為基礎,并利用參與式教學過程設計融合表達能力和團隊協(xié)作能力的訓練,以此作為課程目標。
三、基于參與式教學法的課程內容調整
城市規(guī)劃學科涉及內容十分廣泛,有些內容與其他課程相互交叉或重復,而城市規(guī)劃導論課程僅設置16課時。這就要求我們在課時有限的情況下對教學內容有所取舍。要實現(xiàn)課程教學要求,課程內容的組織必須根據(jù)專業(yè)發(fā)展的狀況,將當前最完善的知識體系和基礎理論、前沿知識融會貫通,為學生今后進一步學習專業(yè)知識提供一個整體性引導。課程的主要內容始終圍繞培養(yǎng)學生從多維度、多方面認識城市的能力和掌握基礎的方向介紹。在具體內容組織上既堅持結構體系的完整性,也強調取材廣泛性和內容新穎性,要體現(xiàn)一定的新思想、新視野,使學生既能了解城市規(guī)劃,又能對城市規(guī)劃具有深入學習的興趣。城市規(guī)劃導論課程教學的基本內容調整為8個部分,具體內容見表1所示。表1城市規(guī)劃導論課程內容
講課次序12章節(jié)名稱12主要內容第一講12城市規(guī)劃專業(yè)背景12城市規(guī)劃的概論、城市規(guī)劃學科的簡介第二講12城市及城市規(guī)劃學科的產生與發(fā)展12城市的產生和發(fā)展、城市規(guī)劃學科的產生與發(fā)展第三講12城市規(guī)劃的內容及相關概念12城市規(guī)劃內容與層次、城市規(guī)劃與其他規(guī)劃的關系第四講12城市與經濟、環(huán)境、社會12城市經濟發(fā)展、低碳與生態(tài)第五講12城市化12城市化與城市問題第六講12城市交通12城市交通問題、城市交通與城市發(fā)展、道路交通規(guī)劃第七講12城市歷史文化保護12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城市復興第八講12新理論與新技術12城市規(guī)劃新理論、數(shù)字城市四、基于參與式教學法的課堂教學方法
(一)互動式教學
城市規(guī)劃學科知識面廣泛,涉及到生活的各個方面,在理論講授時鼓勵學生在生活中從專業(yè)的視角發(fā)現(xiàn)問題,與教師形成良性互動。在城市概論知識模塊中,為了讓學生了解城市,引導學生從城市自然景觀、城市建設、城市標志、城市特色等方面介紹自己的家鄉(xiāng)。讓他們通過記憶、網(wǎng)絡搜索、故地重游等方式了解城市以及城市與鄉(xiāng)村的區(qū)別,并要求制作成PPT形式,在課堂上作介紹。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全身心地參與,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使其了解學科特征,提高自學能力和表達能力。
(二)啟發(fā)式教學
在課堂教學中,突破原有的單向式教學模式,將問題貫穿于教學過程,強調師生的互動,通過啟發(fā)式教學引導學生探索、體驗知識的發(fā)展過程。如講解城市道路交通時,組織課內討論會。首先讓學生討論自己生活的大學校園交通存在的問題,并指出這些問題存在的原因并提出解決方案。在討論過程中,教師根據(jù)具體情況對單個學生的論述進行個別指導,或對普遍存在的問題進行整體點評,然后進一步延伸至城市,引導學生提出城市交通存在的問題。因為一年級學生的知識結構還難以把控城市交通問題,直接講授或直接引入城市交通問題,學生還難以理解及掌握。通過學生親身感受的問題啟發(fā)他們思考,引導他們的思維由微觀向宏觀的轉化,并引導他們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問題,激發(fā)他們學習興趣、自覺參與教學活動,在參與過程中主動獲取知識。
(三)實踐式教學
通過創(chuàng)設與學生認知水平相適應的實踐活動,使學生獲得豐富的學習體驗,在實踐中發(fā)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中學習。學生通過實踐獲得成就感,進而轉化為更大的學習動力,形成學習的良性循環(huán)。如在居住區(qū)規(guī)劃的知識體系講解中,要求學生以兩人為一組,對城市居住小區(qū)的整體調研,并選擇一個居住小區(qū)對其總平面布局、交通系統(tǒng)、組團組織和戶型進行分析繪制,同時指出其優(yōu)缺點及改進方案。這是學生在專業(yè)學習中第一次接觸到具有專業(yè)特色的圖紙繪制。調研和繪圖使學生將感性認識與理論知識有效結合,增強理論課程的趣味性。在實踐教學中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效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自覺性,并鍛煉他們的協(xié)調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
參與式教學是一種合作式的教學法,因此參與式教學法并非只有以上3種方式,而是以此為方向,融合多種教學手段成網(wǎng)狀結構,通過科學的課堂設計,得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圖1)。
五、結語
針對城市規(guī)劃導論課程的特點,我們擯棄傳統(tǒng)的試卷考核方式,而是以多次的參與過程成果為依據(jù)評定學生成績。經過對城市規(guī)劃導論課程的教學改革,明顯感受到學生的專業(yè)學習興趣得到激發(fā),學12生的學習自覺性、積極性和主動性得到提高,教學過程成果質量也得到提升。學生對該課程的教學評價很高,處于全校前列,該課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目前參與式教學法還處于嘗試階段,該課程教學內容及教學方法的探究和改進還需要完善。我們將結合教學過程中各方面的反饋,不斷優(yōu)化參與式教學法在課程中的實踐。
圖1參與式教學方法結構圖
參考文獻:
[1]孫施文.面對新生的專業(yè)入門課程的探索——城市規(guī)劃專業(yè)一年級《城市概論》課教學研究[C]//城市規(guī)劃專業(yè)指導委員會2007年教師教研論文,2007.
[2]王蘭.參與式教學:一種國際化城市規(guī)劃教學方法[C]//城市規(guī)劃專業(yè)指導委員會2010年教師教研論文,2010.
[3]住房與城鄉(xiāng)建設部高等院校城市規(guī)劃教育專業(yè)指導委員會.城市規(guī)劃專業(yè)規(guī)范[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10.
[4]胡亞敏.以生為本——探索體驗式教學的本科人才培養(yǎng)改革[J].中國高等教育,2011(18):38-39.
《古代漢語》隸屬中文專業(yè)骨干課程之一。該課對學生古書研讀、美學鑒賞、歷史比較、理論思維及寫作等能力的培養(yǎng)都大有助益,其重要性顯而易見。然而,教學實踐證明,《古代漢語》是極難上好的一門課。該課缺乏現(xiàn)實“實用性”,不能直接增強學生追求的“社會能力”,學生認為其無就業(yè)意義。加之這門課以講析為主,教學手段單一,缺乏靈活性,課程安排知識多、課時少、系統(tǒng)性不足,歷來被學生公認為“三最”課程:最枯燥、實用價值最少、考試最難拿分。改革《古代漢語》教學方法,祛除傳統(tǒng)教學弊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已是迫在眉睫的問題。古漢語課教改中,互動式教學是一個理想的選擇。互動教學能夠最大限度第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他們的學習自覺性與主動性,增強他們的教學參與意識,促使他們加大課堂投入力度,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互動式教學法在《古代漢語》課中的具體應用實踐
《古代漢語》作為傳統(tǒng)上以教師講授為主的課程,如何應用互動式教學模式呢?實際上,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相比,在《古代漢語》課中實施互動式教學,就是加強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參與度,改變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單純聽者角色,使他們成為聽者和言者,促使他們變被動聽講為主動探求,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創(chuàng)新性地學習,從自己對知識的探索實踐中自主獲取、掌握知識。在《古代漢語》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圍繞三項內容,通過三項載體,讓學生對教學內容做出反應,與教師形成互動交流,落實以學生為學習主體的互動式教學方式。
(一)學生與教師教學互動三項基本內容
1.探究即學生對教師所講授的知識進行深入體會、細密梳理、認真辨析、總結歸納、融會貫通、切實消化吸收后加以反饋的學習行為。在充分掌握所學知識基礎上,學生以某種互動形式對所學內容,如課文主旨大意,予以陳述、闡釋、演講,發(fā)表自己的學習心得、獨立見解,力求論述翔實,有說服力。學生的學習——反饋過程是一個探索、鉆研、深究的過程。該過程強調學生對知識領會、概括、應用,注重學生將知識用好、用足、用出水平。學生在探究中學習,在探究中實踐(表達),對學到的知識不斷加深理解,同時更進一步地對其予以靈活運用,形成一種創(chuàng)造性學習。2.質疑中國學生課上表現(xiàn)多是“不違如愚”③,教師講什么就接受什么,從不質疑。古漢語課應培養(yǎng)學生的反詰精神,讓學生學習中具有魯迅所言“從來如此,便對嗎”④的不盲從態(tài)度?!豆糯鷿h語》課現(xiàn)有教材都出自名家、名校、名出版社,其內容似乎都是定論。但我們發(fā)現(xiàn),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細化,原有的一些注音、注釋、結論等有應該商榷或糾正的地方。教師應鼓勵學生對教材及教師授課內容質疑、糾錯。只要學生的論說有見地,有新思想、新觀點,能自圓其說,教師就應多加鼓勵,比如增加平時分等。此外,還應在課堂內外開展討論,找出質疑點的真?zhèn)危M一步提高學生認識能力和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為學生搞研究、寫畢業(yè)論文打下基礎,找準學路。3.評析即學生對課上所學內容予以分析、評論。評析環(huán)節(jié)是學生教學反應的最高層面。在此階段,學生對知識的認識達到理論思考高度,能夠運用概念、判斷、推理等思辨方式,深刻認識問題的本質與規(guī)律。同時,學生也形成了對傳統(tǒng)觀念、共識定評的分析、批判態(tài)度,不盲信權威,不人云亦云,獨立思考,有主見。評析中,學生可以評述教師對教材解說的觀點是否恰切、全面、深刻,也可以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理論基礎上,就所學內容搜尋新的參考資料,在現(xiàn)代學術視域下,從新歷史主義、精神分析學、解構主義等各種新視角對課文內在涵義加以多元化審視、考量與解讀,自出機樞,發(fā)表新觀點,給出新論斷,形成對學習內容的擴展與應用。評析互動注重學生的表達特色與獨創(chuàng)性,鼓勵自由發(fā)揮性學習。
(二)互動式教學的三種載體
1.提問提問是互動式教學最基本、使用頻率最高、最簡便易行的壞節(jié)。它是雙向的,學教育科學2015年第8期即教師提問學生與學生向教師發(fā)問,在互動式教學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學生向教師提問題,一般是請求解答疑點,或發(fā)表不同看法;教師提問學生,包括對其所學知識掌握情況的檢查,對其創(chuàng)造性予以提示、啟迪與引導。教師在設計問題時,應注意三個方面。首先,宜淺不宜深。多數(shù)學生習慣于教師滿堂灌、注入式教學方式,初始接觸學術討論,囿于學術素養(yǎng)不深、讀書不多、學識不夠,尚不具備駕馭具有一定深度和廣度的問題的能力。因此,問題深淺適度十分重要。其次,宜小不宜大。學生閱歷淺,缺乏知識積累和學術積淀,自行搜集材料尋找答案的能力尚弱。因此,討論議題不宜過大,否則不好把握,討論難以展開。教師應選擇一些學生感興趣,具有適度挑戰(zhàn)性,學生通過自身努力能夠自行解決,并能從中獲取成功喜悅與自信的題目。再次,宜新不宜舊。古漢語課也應站在當今知識前沿談古論今。討論題目應參考最新考古發(fā)現(xiàn)、科研成果,讓學生根據(jù)最新學術動向,參與討論,辨別真?zhèn)?,獲取新知。如網(wǎng)上現(xiàn)傳發(fā)現(xiàn)孔子遺書《子壽終錄》,學生可利用所掌握的古漢語知識,對該遺書真?zhèn)芜M行辯論,以求得出實事求是的結論。2.討論討論是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主體作用的一種主要方式,可以分為全班討論、小組討論、整節(jié)課討論、插入式討論、課上討論、課余討論等多種形式。在討論環(huán)節(jié)中,教師要堅持“以知識積累為基礎,以能力提高為目的”的原則,以40%的時間與精力講授知識,而將60%的時間與精力投在對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培養(yǎng)和訓練上。同時,鼓勵學生求新求異,給學生思考的空間、想象的天地,增強他們的擴散性思維能力。討論議題要有目的性、針對性、趣味性。論題應該是教學關鍵點、學生學習難點、與教學拓展相關的現(xiàn)實熱點等,既有研討價值,又能引起學生興趣。討論要有前期準備。教師要有指導方案,學生要有發(fā)言提綱。教師要注意引導討論圍繞主題與焦點進行。在討論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主動思考,積極發(fā)問,爭相搶答,提高思辨,形成共識。通過討論式學習,使教學內容得以深化與擴展,使學生牢固掌握專業(yè)基礎,從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3.多樣化教學實踐活動《古代漢語》課教學中,除提問與討論這兩個主要、日常互動環(huán)節(jié)外,還可以開展其他多種不定時教學互動活動。安排輔導學生開展小型、有一定要求的課題研究,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與科研能力。又如,指導學生撰寫小論文,為其演講做前期準備,使其就講演的論點、論據(jù)形成就緒的思路,增強其口頭表達的系統(tǒng)性與準確性。再如,就有故事情節(jié)的古文,像《段于鄢》《齊桓公伐楚》《晉靈公不君》等,組織學生排演短劇小品,表達他們對原文的現(xiàn)代解讀,展示其現(xiàn)實意義。此外,教學互動活動可以從課上延續(xù)到課外,從教學周延伸至假期。如舉辦暑期“課題研究”培訓班,加強文科教學的實踐環(huán)節(jié),帶好科研實習。總之,互動式教學的各種形式,目的均在于助推學生深化、鞏固、應用所學知識,培養(yǎng)他們的求新求異精神,發(fā)展他們的思維與表達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三、《古代漢語》課互動式教學效率
目前,關于探究式教學的界定紛繁多樣,角度不同、情境不同,解讀也不同。雖然界定的角度不同,但均包涵著共同的本質特征,即“不直接把構成教學目標的有關概念和認知策略直接告訴學生,取而代之,教師創(chuàng)造一種智力和社會交往環(huán)境,讓學生通過探索發(fā)現(xiàn)有利于開展這種探索的學科內容要素和認知策略”。[4]我們從“學”的方面、“教”的方面和“科學研究”方面三個視角進一步細化,探析其內涵,見圖1。
二、探究式教學的歷史沿革
探究式教學的發(fā)展與社會、歷史的發(fā)展息息相關。鑒于此,我們以時間為脈絡,追溯探究式教學的歷史淵源,比較不同時期國內外探究式教學的發(fā)展,如圖2。
三、探究式教學的實踐模式
教學模式是一種可以用來設置課程(諸學科的長期教程)、設計教學材料、指導課堂或其它場合的教學的計劃或類型,它是基于教學的可操作性而導向特定的學習結果的一步步程序,它最顯著特征是構架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的橋梁。[5]目前,常用的探究式教學模式有以下幾種。
1.自探共究教學模式。該模式的核心思想是學生在自主探究、共同研究過程中,發(fā)展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它從情景、協(xié)作、會話中,讓學生建構知識;從問題解決過程中,體現(xiàn)知識問題化和問題解決知識化的思想,以問題構筑教學的主題,以問題體現(xiàn)教學的精髓。
實施模式:見圖3
2.雙主教學模式。雙主教學模式既不是以教師為中心,也不是完全以學生為中心,而是既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體現(xiàn)學生的認知主體作用。即吸納“教師中心”和“學生中心”兩者之長,避其所短。雙主模式主要包括:5E循環(huán)教學模式和薩其曼探究教學訓練模式。
(1)5E循環(huán)教學模式。
奧德瑞、喬潘等人的5E循環(huán)教學模式最早出現(xiàn)在美國《科學課程發(fā)展研究計劃》──70年代早期從幼兒園到6年級的科學計劃,也是最原始的探究課程計劃模式。[6]它包括五個階段:吸引階段(engagement)、探索階段(exploration)、解釋階段(explanation)、融合階段(elaboration)、評價階段(evaluation)。5E循環(huán)教學就是在這五個階段中教師充分發(fā)揮主導作用,學生發(fā)揮主體作用共同完成探究課題。該模式從學生“做”科學,對學習的渴望,尋找機會協(xié)作并實現(xiàn)合作;通過做科學,修正自己的想法、承擔危險以及展現(xiàn)正確的懷疑、批判等意愿方面體現(xiàn)了科學探究對學生的要求。這種模式的主要特點是教師傳授核心知識,學生主動應用知識、理論。
實施模式:見圖4
(2)薩其曼探究教學訓練模式。
薩其曼探究教學訓練模式是理查德·薩其曼(RichardSuchman)通過觀察、分析科學家的創(chuàng)造性活動之后,結合教學法因素概括而成。它訓練學生組織資料,進行因果關系的推理以及建立和驗證理論,是一種由事實到理論的訓練模式。這種模式基本上再現(xiàn)了科學家進行探索的進程,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和推理能力。[6]
薩其曼探究教學訓練模式遵循著“問題——假設——驗證——結論——反思”這樣的程序。具體實施如圖5。
四、概念圖應用于探究式教學的案例
將概念圖應用于探究式教學,可以幫助師生理清思路,明確探究方向。我們開展“抽水馬桶節(jié)水研究”的全過程。提出問題:如今進入樓房居住的人愈來愈多,家家都用抽水馬桶,大量的自來水被用作沖洗馬桶而流失掉了,怎樣用適當?shù)乃瓿蓻_洗工作,既對家庭經濟實惠,又為國家節(jié)省更多資源呢?
探究問題:沖水馬桶節(jié)水問題
制定研究方案:教師和研究小組成員一起討論探究內容、探究步驟、時間進程、人員分工等等,并把所能想到的所有問題及方案用宏觀概念圖全部擬訂出來,形成完備的研究方案,以方便操作。
組織研究活動:按圖7進行分工實施。
修正和完善:在探究過程中根據(jù)實際情況隨時進行調整。
五、結語
概念圖是用簡單的圖示來表征知識的有效工具,是知識的高度濃縮。用它來解讀探究式教學,可以使我們輕松地理解其內涵、歷史發(fā)展及實踐模式。將概念圖引入到探究式教學實踐中,可以使研究者思路明確,輕松地把握探究過程,清晰地展示探究成果,最終達到提升研究者探究能力之目的。
參考文獻:
[1]Joseph.D.Novak&D.B.Gowin(1984).LearningHowtoLearn.NewYorkandCambridge,UK:CambridgeUniversityPress.
[2]Klein,S.P.,Kuh,G.D.,Chun,M.,Hamilton,L.,&Shavelson,R.(2005).Anapproachtomeasuringcognitiveoutcomesacrosshighereducationinstitutions.?ResearchinHigherEducation,46,(3):251~276.
[3]Yin,Y.,Vanides,J.,Ruiz-Primo,M.A.,Ayala,C.C.,&Shavelson,R.J.(2005).ComparisonofTwoConcept-MappingTechniques:ImplicationsforScoring,InterpretationandUse.?JournalofResearchinScienceTeaching,42,(2):166~184.
[4]靳玉樂.探究教學論[J].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15.
[5]高文.現(xiàn)代教學的模式化研究[J].山東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480.
[6]廖伯琴.物理探究式教學設計與案例分析[J].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98~99.
[7]劉紅.概念圖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西南師范大學優(yōu)秀碩士論文,2004,(4):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