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综合另类男同-中文字幕一区亚洲高清-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婷婷月色巨-欧美色欧美亚洲另类少妇

首頁 優(yōu)秀范文 國際禮儀

國際禮儀賞析八篇

發(fā)布時間:2022-02-23 09:27:32

序言:寫作是分享個人見解和探索未知領(lǐng)域的橋梁,我們?yōu)槟x了8篇的國際禮儀樣本,期待這些樣本能夠為您提供豐富的參考和啟發(fā),請盡情閱讀。

國際禮儀

第1篇

美國喜愛奇特之物

美國人對禮品主要講究實用性和奇特性。如果能送一些具有獨特風格或民族特色的小禮品,美國人會很歡迎。例如,我國產(chǎn)的仿兵馬俑,在美國人心中就是一種難得的禮品。此外,包裝禮品時不要用黑色的紙,因為黑色在美國人眼里是不吉利的顏色。同時,要注意贈送禮物應在生意交談結(jié)束的時候。

英國不收貴重禮品

給英國人送禮時,如果禮品價格很高,就會被誤認是一種賄賂。送一些高級巧克力、一兩瓶名酒或鮮花,都能得到受禮者的喜歡。但要注意,最好不要送印有公司標記的禮品。

法國與藝術(shù)分不開

法國人崇尚藝術(shù),因此,所送禮品最好帶有一些藝術(shù)性,如有特色的仿古禮品,他們就會很喜歡。如果應邀到法國人家中用餐,應帶上幾支不加捆扎的鮮花,但必須除外。

德國不愛尖銳禮物

德國人很注意禮物的包裝,禮品切勿用白色、黑色或棕色的包裝紙或絲帶包扎。另外,不要送尖銳的東西,因為德國人視其為不祥之兆。

日本忌諱4和9

給日本人送禮,不要一次送4樣或9樣東西,因為“4”字在日文中與“死”諧音,而“9”則與“苦”字諧音。日本人喜歡名牌貨,但對裝飾著狐貍和獾的東西很反感。他們認為,狐貍是貪婪的象征,獾則代表狡詐。

俄羅斯只愛西方名牌

送禮品只要送名牌,特別是西方名牌貨,不論禮品價值的高低,都容易獲得他們的好感。從一盒“萬寶路”香煙到一條LEVIS牌牛仔褲都會使他們十分滿意。非洲國家注重實用

非洲國家對禮品的價值不大講究,但重視禮品的實用性,不宜送高檔禮品。

第2篇

以下介紹的國際商務禮儀與貿(mào)易指南及施行告誡概覽,將有助于團組單位在組團參加國際商務活動時有禮有節(jié)地進行訪問交流和拓展國際貿(mào)易。 國際商務禮儀

1、 要了解和尊重各國的特殊習俗。出國前最好是多查閱些有關(guān)訪問國資料,了解其特殊的風俗習慣和禮節(jié);否則會使訪問國的主人誤以為對他們不尊重,以致整個商務訪問活動賓主雙方的不愉快,甚而轍底失敗。

2、 見面進要有禮有節(jié)。一般在做自我介紹時要先講自己的身份,然后請教對方。此外,國際上往往在互相介紹時有互相交換名片的習慣。

3、 參加商務活動要守時,因為出席商務活動抵達時間的遲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對訪問國主人的尊重程度。

4、 參加宴請活動要有禮節(jié)。出席宴會應正點或提前二、三分鐘抵達,告辭時要等主賓退席后才能退席。確實有事需提早退席,應向訪問國主人道歉后悄悄離去。

5、 選擇適當之稱呼方式。在國際交流中,一般在招呼上均稱先生、女士和小姐。但要注意在招呼地位高的官方人士時,要選用“閣下”或稱呼其“職銜”方式。

6、 帶備適當之禮品。在國外,大多數(shù)商業(yè)機構(gòu)有鼓勵或禁止送禮,有時贈送禮品會使訪問國主人處于一種在道德上進退兩難的境地。但適當之友誼禮品,如國產(chǎn)的一些很有特色且花銷不大的紀念品或帶有公司標志的意義和獨到的作用。

7、 穿著服飾要合適。參加商務活動或宴請,正統(tǒng)的西服和領(lǐng)帶是必要的,對女士來說一般也應著禮服或西服。

8、 交流方式要注意。在國外幾乎所有的會談都是英語,如果語言上有障疑,可隨團帶備或在當?shù)仄刚堃晃环g。此外,在多數(shù)會談中,開場白都非常簡短,交流也都很快進入正題;切忌在會議中斜靠在椅子上,或把手放在頭后面,或二、三人竊竊私語,或閉目小睡,或無精打采等,這些都是對交談雙方的不尊重并會引致反感。

貿(mào)易訪問指南

1、 同訪問國華使領(lǐng)館商務處或我國駐訪問國使領(lǐng)館商務處聯(lián)系,請求貿(mào)易協(xié)助和牽線搭橋。

2、 與訪問國的有關(guān)商業(yè)組織或商業(yè)服務機構(gòu)聯(lián)系,請求代為物色和聯(lián)系客戶。

3、 出國之前,委托商旅接待機構(gòu)在訪問國當?shù)氐膱蠹埳峡琴Q(mào)易訪問新聞廣告,用廣而告之的方法向訪問國當?shù)氐馁Q(mào)易潛在客戶訪問團將于何時帶何貿(mào)易產(chǎn)品和合作項目訪問該國,并歡迎光臨及交流洽談等新聞廣告,以尋求更多之貿(mào)易客房。切忌到了訪問國后再現(xiàn)找客戶,那已經(jīng)太晚了,也太遲了。

4、 委托商旅接待機構(gòu)在訪問國當?shù)卣乙粋€較好的洽談場地,可以是所住宿酒店的會議,亦可以是當?shù)厣虝臅h室等。此外,產(chǎn)品樣本、樣品應盡可能齊全,這樣洽談效果會更好。

第3篇

關(guān)鍵詞:國際化禮儀;漢語國際教師;中華禮儀;西方禮儀

中圖分類號:H1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0992(2010)11-0000-01

眾所周知,不同的國家、地區(qū),不同的民族有著各自不同的禮儀。而今,隨著全球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國家與國家之間的交往也日益頻繁,在國際間的交往越來越多的情況下,禮儀的國際化在國際間的交往中的作用日趨顯著。因而,我們在學習自己國家的傳統(tǒng)禮儀的同時,重視國際化禮儀的知識:了解國際禮儀的含義、特征;搞懂國際化禮儀與中華禮儀以及西方禮儀的歷史淵源;認清國際化禮儀與其他名族的傳統(tǒng)禮儀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樹立起正確恰當?shù)膽B(tài)度對待國際禮儀和學習國際禮儀,從而使其為我國的國際交往服務。作為漢語國際推廣者的對外漢語教師,也應對其有深刻的理解,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文化障礙,在和睦的師生關(guān)系中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提高教學效率,便于漢語國際推廣事業(yè)的發(fā)展。

一、國際禮儀的含義和特征

狹義的國際禮儀只要是指正式的、官方的禮儀。而廣義的國際禮儀不僅包括正式的、官方的外交禮儀,同時還包括不同國家人民之間在相互交往中逐漸形成的、共同認可和遵守的各種禮儀形式。更詳細地定義為國家與國家之間以及不同國際的人民之間在長期的交往的過程中形成的,并逐漸為國際社會成員所普遍認同和共同遵守的以一定的程序和模式來體現(xiàn)彼此之間的平等友好、相互尊重的行為規(guī)范體系。國際禮儀作為世界各國所普遍認同和遵守的行為規(guī)范,有著其顯著的五大特征即普遍性、包容性、相對性、傳承性和約束性等。

二、國際禮儀與中華禮儀的淵源

被稱為禮儀之邦的中國,早在西周時期的“周禮”里就體現(xiàn)出我國較完整的國家禮儀制度。另一方面無論是古、現(xiàn)當代的中國,還是近些年改革開放后的中國在全球國際間的交往中都曾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雖然當今世界流行的國際禮儀許多都明顯有著英國禮儀的痕跡,受西方的影響較大,但是國際禮儀也從中華禮儀中國有所吸收如:國際禮儀與中華禮儀一樣也追求人際交往的和諧順利。

三、對國際化禮儀的思考

(一)各民族禮儀的國際化傾向

大多數(shù)國家和民族的傳統(tǒng)禮儀都有不同程度的國際化傾向。其原因是顯而易見的,隨著國際間的交往日益廣泛,也為了確保國際間的交往順利進行,不得不把本民族的傳統(tǒng)禮儀進行調(diào)整,使其與交往國迎合與全球大多數(shù)國家或民族的禮儀迎合。禮儀國際化之后便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如:分不清本國禮儀與國際禮儀的界線。尤其是一些年輕人在學習了國際禮儀后便忽視了本國的傳統(tǒng)禮儀,因而全球或許會有許多傳統(tǒng)的禮儀會因被國際禮儀取代而逐漸消失。

(二)國際禮儀的動態(tài)發(fā)展

國際禮儀并不是一個界定了的亙古不變的概念,也不是一個各國都必須永遠共同遵守的國際交往準則。即便到了21世紀的今天,國際禮儀仍處于一個不斷發(fā)展不斷充實自我的過程中。國際禮儀將會隨著人類社會的發(fā)展、國家之間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方式的變化而發(fā)生變化。國際禮儀還會不斷地吸納一些不同國家和民族的傳統(tǒng)禮儀,使其自身更加完善更為全球國際間的交際貢獻最大的力量。

(三)認清國際化禮儀

雖然現(xiàn)在國際化禮儀越來越受到關(guān)注,但是人們對國際化禮儀的認識和定位還存在著一些問題。

首先,常?;煜龂H化禮儀、中華禮儀和西方禮儀三者之間的關(guān)系。要通過學習來搞懂三者之間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要知道三者之間在長期的發(fā)展中相互吸收、相互滲透。

其次,不能將國際化禮儀完全等同于西方的傳統(tǒng)禮儀而一口否認中華傳統(tǒng)禮儀,不能盲目地崇洋,認為西方禮儀優(yōu)于中華禮儀甚至能取代中華禮儀。西方禮儀是一個較大的概念,并不是在所有的所謂的西方國家都流行且推行的禮儀。雖然國際化禮儀大多有英國禮儀等西方禮儀的痕跡,但要明白國際禮儀是世界各國人民在長期交往中逐步形成的、約定俗成的。

1.對國際禮儀的態(tài)度和對其的應用

作為21世紀的中國人,一方面,我們不能一味的接受國際禮儀而忽略了中國傳統(tǒng)的中華禮儀;另一方面,也不能一味排斥國際禮儀而忽視了國際禮儀的重要性。而是要我們學會在合適的時間、場合使用正確恰當?shù)亩Y儀,從而促進人際交往和國際交往的順利進行。因為世界各國和各民族的聯(lián)系愈加密切,交往更加頻繁。作為國際交往的活動行為規(guī)范的國際禮儀必然會全面推廣和普及到地球的每一個角落。是否懂得和遵守國際禮儀將會成為衡量一個國家、民族文明進步程度的重要標準,也需要將有著幾千年悠久歷史的中華禮儀傳承和發(fā)展,是發(fā)揚光大而不是盲目地排斥甚至遺棄。漢語國際教師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漢民族甚至是國家的形象,是中華文化的傳承者,更應該對其有深刻的認識和理解;并在實際的漢語教學中,在與不同國際的學生的接觸中,端正態(tài)度,正確恰當?shù)剡\用國際禮儀。

2.國際禮儀的學習

我國社會活動的范圍在改革開放后逐漸被拓寬,國際間的交往越來越多,不同國別的人之間的交往也越加頻繁,有更多的中國人走出去,也有很多外國人走進來。為了順應時代的需要,加強與各國人士的交往,我們要懂得學習和遵守國際禮儀這種世界各國人民文明、智慧的結(jié)晶。。正如李晶教授在其《現(xiàn)代國際禮儀》中談到的一樣“在中國正走向世界,與世界聯(lián)系日益密切的今天,學習和遵守國際禮儀對于樹立中國和中國人民在國際社會的良好形象,促進同世界各國人民的交往與溝通,增進同世界各國建立長期、穩(wěn)定、互信、友好的國家聯(lián)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義。”在學習國際禮儀時,不是學習其外在的表現(xiàn)形式,也要學習隱藏在形式背后的精髓和內(nèi)涵。并在學習國際禮儀的同時發(fā)揚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禮儀。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漢語國際教師也算得上是中華禮儀的傳承者和推廣者,同時是國際禮儀的學習者和遵守者。

小結(jié)

隨著國際化進程的加快,中國傳統(tǒng)禮儀逐漸受到了國際化傾向的沖擊。中華禮儀的國際化對中國的國際交往具有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同時,也對中華禮儀本身的傳承和發(fā)揚帶來一定的消極影響。本文試從對禮儀的國際化的幾點思考出發(fā),引起學界更多學者的關(guān)注,從而對國際禮儀的應用的同時將中華禮儀發(fā)揚光大。起著文化與語言交流與溝通的橋梁作用的漢語國際教育者更是要不斷學習,主動調(diào)整自己的言行舉止,積極進行有效的交流與溝通。一方面,做到不卑不亢,發(fā)揚中華傳統(tǒng)禮儀;另一方面,做到不驕不躁,尊重他國的禮儀習俗。

參考文獻:

[1]李晶 ,《現(xiàn)代國際禮儀》[M].武漢大學出版社,2008年.

[2]李榮建,宋和平. 《社交禮儀》[M].武漢大學出版社, 2005年.

[3]李莉,《國際化禮儀的特征》[A].《海南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16卷第5期.

第4篇

國際上并沒有法定的一套交際禮儀規(guī)則,但又的確存在著由習慣和傳統(tǒng)形成的為大家所承認的禮俗。現(xiàn)在國際交往中主要沿用歐美國家的禮節(jié)禮儀,也是今天外交界所共同遵守的文明禮貌。

一、儀容、服飾

頭發(fā)、胡須要經(jīng)常修整,鼻毛、指甲應剪短。

服裝要整潔、熨平。出席正式活動,男士穿西裝和民族服裝(我國可穿中山裝)。穿西裝應打領(lǐng)帶,中山裝應扣好風紀扣,夏季也可穿兩用衫,但不得穿短褲。女士可穿女式西裝、旗袍等民族服裝。穿長袖襯衣下擺應塞進褲內(nèi),并注意扣好褲扣。出席隆重禮儀活動一般穿深色,上下身顏色要一致。參加吊唁活動宜穿黑色。

皮鞋要擦亮。黑色皮鞋各種場合都比較適宜,男士宜穿顏色較深的襪子,女士如穿套襪不要將襪口露在外面。

手帕應保持清潔。最好用白色手帕,用后不要在人前打開看。

男士任何時候在室內(nèi)不得戴帽子。室內(nèi)一般不要戴墨鏡。就是在室外,遇有隆重儀式和迎送等禮節(jié)性場合,也不宜戴墨鏡。

二、見面時的禮節(jié)

1、介紹

初次見面,一般都由第三者居間介紹或自我介紹。如為他人介紹時,要先了解雙方是否有結(jié)識的愿望,不要貿(mào)然行事。

介紹的順序,一般是先將年輕的介紹給年長的。將身份低的先介紹給身份高的,將男士先介紹給女士。而且被介紹者的名字總是放在后面。當介紹到某人時,應有禮貌地以手示意,不要用手指某人,更不要用手拍打?qū)Ψ健?/p>

自我介紹時,就先通報自己的姓名、身份,然后再請教對方。但應注意,不要稱自己的妻子為"夫人"或稱自己的丈夫為"先生"?;ハ嘟榻B時,一般要交換名片。

集體介紹時,特別是在正式場合,如你是主人,可以按照當時來賓的座次順序介紹。一般來說,婦女被介紹給男子時,可以坐著不動,只須點頭或微笑致意即可。當你被介紹給別人時,為了表示友好和仰慕之情,不要只說"您好",還可以稍事寒暄,如"您好,久仰大名。"或"您好,見到您很高興。"等客套語。

2、握手

在介紹時要握手。一般由接受介紹的一方先伸出手,即年長的向年輕的先伸手、身份高的向身份低的先伸手、女子向男子先伸手,待對方也伸手時再握。但賓主之間,無論年齡或身份高低,主人應先向客人伸手。

握手應脫去手套。如因故來不及脫掉就握手時,須向?qū)Ψ秸f明原因并表示歉意。

握手用右手,應握得有力,但也不要用力過大。眼要注視對方,切忌一面握手,一面斜視他處,或東張西望甚至與另外的人打招呼,這是不尊重對方的表現(xiàn),是失禮的。有時,為了表示敬意,握手時還要微微點頭鞠躬,握住的手還要上下微搖。男子之間可以握得較緊較久,以示熱烈。男子對婦女只能輕握,也不宜握得太久,老朋友也不例外。我們中國人有的在用右手握手時,再以左手加握。即用雙手握手,以示親切。這種做法已為外國人所熟悉并逐漸采用。但男子對女子一般不用兩手加握。通常是站著握手,除因病或其它原因不能站立者外,不要坐著與人家握手。如兩人都坐著,可以微曲上身握手。人多時不要交叉握手,可待別人握畢后再握,或者與主人握手后,向其他人點頭致意。在室外握手時,男子應脫帽,軍人應行舉手禮。

3、擁抱、親吻

在俄羅斯、東歐各國、法國、意大利和阿拉伯國家,通行擁抱、親吻禮。比較熟悉的人相見,往往以擁抱、親吻代替握手,以表示親密的關(guān)系。但歐美人親吻的方式是:輩份高的吻輩份低的人,只吻后者的額頭;輩份低的吻輩份高的人,只吻后者的下頷;輩份相同的兄弟姐妹或朋友之間,只是臉貼臉;只有夫妻、情人之間才嘴對嘴的親吻。朋友之間,一般是男對男、女對女,有時對相當熟悉而且親近的朋友,男女之間也可以擁抱、親額、或親頰。

中國人之間不實行這種禮節(jié),只有在和外國朋友交往,對方主動實行擁抱親吻禮時,才與其擁抱親吻。

4、吻手、屈膝

吻手、屈膝禮是歐洲較古老的禮節(jié)?,F(xiàn)在已很少用。我們不實行這種禮節(jié)。但當對方用這種禮節(jié)時,我們也不要見怪。

5、合十禮

合十禮原是佛教徒的一種敬禮方式,通行于印度和東南亞的佛教國家。即把雙手手掌在胸前對合。如果手里有物品不方便時可改用舉手。合掌或舉手是有講究的:對長輩手舉高些,對晚輩則宜低些,如果是平輩可以平些。一般我們不主動施行這種禮節(jié)。在對外交際場合,當對方用這禮節(jié)向我們敬禮時,我們也可以合十還禮。

三、談話時應注意的禮貌

社交場合談話時,要先弄清對方身份,以便自己談話得體,有針對性。談話要自然和藹。對方談話時要注意傾聽,不要左顧右盼,常看手表。也不要隨便插嘴,打斷別人的話頭。當然,也不要總是自己講,要讓別人有講話的機會。

對外談話要實事求是,注意分寸。自己不知道的事不要隨便答復,無把握之事不要允諾,要言而有信。稱贊對方不宜過分,自己謙虛也要適當。有三人以上在場,不要只談兩人知道的事情,冷落其他人。不要談疾病等不愉快的事情。一般不要詢問對方履歷,談及時要十分委婉,如對方不講,不要追問。不要詢問婦女年齡、是否已婚,也不要問及對方收人和財產(chǎn)狀況及首飾的價值。不議論當事國的內(nèi)政,也不隨便談論宗教問題。與人交談時,彼此之間的距離不要太近,不可用過多的手勢。談話的聲音不要過高,以對方聽得清為宜,尤其不要濺出口沫。

四、參加宴請應注意的禮貌

接到正式宴會請柬,能否出席,一般要盡早答復主人,以便安排席位。出席宴會應正點或提前兩三分鐘抵達。出席酒會可在規(guī)定開始時間到達,身份高的可略晚。通常情況下,出席宴請的土般客人應在主賓到達前抵達,待主賓退席后陸續(xù)告辭。確實有事需要提前退席,應向主人道歉后悄悄離去。

進人宴會廳前應了解好自己的桌次和席位,不要隨意亂坐。如男士與女士鄰座,男士應照顧她坐好后自己再入座。

在隆重的宴會場合,當主人或主賓致詞、祝酒時,其他人應暫停進餐,停止交談,注意傾聽。奏國歌時應肅立。

不要一入席就敬酒。當主桌的第一主人到其它桌敬酒時,其他主人不要同時前去,以免冷待主賓。其它桌上的主人不要輕易到主桌敬酒。按照歐美的習慣,接受敬酒的人不要首先舉杯自飲,而待所有的人飲了之后,被祝酒的人才飲。女士在接受祝酒時,可坐著不動,點頭微笑示意即可。不勸酒,各人可根據(jù)自己酒量,可以抿一下,也可以一飲而盡。不拒酒,對別人的敬酒如果不喝那是很失禮的,假若確實喝不下烈性酒,可將酒杯端到嘴邊做個象征性的動作。杯中有酒可以不喝,主人敬酒時你舉空杯會使主人難堪。不喝酒的人也不要將酒杯倒置。吃食物要文雅,不要狼吞虎咽。菜肴不要一次盛得太多,如由服務員分菜,一般也不要求增添。吃食物應閉口咀嚼,盡量不要出聲,口中有食物不要說話。應以食物就嘴,不要以嘴就食物。喝湯應用湯匙舀起送入嘴,不要使勁啜,以免出聲。湯、菜太燙時不要用嘴吹,可待稍涼后再吃。自己不能吃或不愛吃的菜簿,不要拒絕,可取少量放在盤內(nèi),并表示:"謝謝,夠了。"

五、出席文藝晚會應注意的禮貌

在歐美國家,上劇院去看演出、聽音樂,被視為一種隆重高雅的娛樂活動,人們都非常重視,很多人如同出席正式宴會一樣,穿著禮服(絕對不可以穿便服和牛仔褲之類的),劇場規(guī)矩也很嚴格,遲到者只能在幕間進場。

演出過程中不要鼓掌、叫好。待一個節(jié)目終了才報以掌聲。聽交響樂,有時中間停頓較長,并非節(jié)目結(jié)束,不應鼓掌。如果自己音樂知識不多,沒有把握時,最好在別人鼓掌后你再跟著鼓掌。觀看演出要保持劇場安靜,不要隨便談話、大聲咳嗽或打哈欠,以免影響別人專注欣賞。即席翻譯,聲音要輕。

六、參加舞會應注意的禮貌

舞會是一種社交活動,參加舞會服裝要整齊。按照歐美國家的做法,通常在請柬上注明服裝要求,以穿晚禮服和西裝為多。即使天氣炎熱,如主人未表示請寬衣,男賓不能隨意脫下外衣。跳舞時,紐扣要扣好。

第一場舞,主人夫婦、主賓夫婦共舞,如夫人不跳,也可由已成年的女兒代之。第二場舞,男主人與主賓夫人、女主人與男主賓共舞。男主人應陪無舞伴的女賓跳舞,或為他們介紹舞伴,并要照顧其他女賓。男主賓應輪流邀請其他女賓,其他男賓則應爭取先邀女主人共舞。男子應避免全場只同一位女子共舞。不得男子與男子、女子與女子共舞。

第5篇

2、女士優(yōu)先是專門為男士設置的禮節(jié)。在公共場合,特別是男女交際時,成年男性對女性應當禮讓,應以自己的言行去尊重、關(guān)懷、照顧女士。這被認為是有修養(yǎng)的文明行為,是紳士風度。

3、女士優(yōu)先發(fā)源于西方。有人解釋說是中世紀歐洲騎士的遺風,也有人解釋說,婦女屬于弱者,值得憐憫、同情。還有人從宗教角度分析,認為出于對圣母瑪利亞的尊重而形成的習慣。

4、女士優(yōu)先主要流行于西方國家,如歐洲、北美以及俄羅斯等地,拉美、非洲的部分地區(qū),也比較重視此項禮節(jié)。在上述國家、地區(qū),如果男士對女士優(yōu)先原則缺乏了解,在交際應酬中,就會顯得“另類”。

第6篇

面對日臻完善的人才市場,身有一技之長的求職者均已摩拳擦掌,“打工”成為流行話題。要想在競爭激烈的人才市場上鶴立雞群,脫穎而出,贏得伯樂們的青睞,并非一紙文憑、幾份簡歷所能做到的。多次參加人才交流招聘會的朋友,有幾點心得,希望能給謀職經(jīng)驗不足的人一點啟示: 一、切忌夸夸其談,鋒芒畢露相互尊重和以誠相待是人與人相處的基本原則,在與用人單位面談時要注意談吐謙遜、自然以增加自己的可信度和親和力??浯笃鋵嵟c不恰當?shù)匿h芒畢露使旁聽者徒增反感,反而暴露了性格中的弱點。當然,謙虛不等于自悲,在該表現(xiàn)自己個性和獨特見解時,也需大膽沉穩(wěn),勿讓他人輕視,失去表現(xiàn)自我的機會。

具體而言,在應聘國有企業(yè)、民營企業(yè)時,談話應謙虛一些;而面對一些外資企業(yè)、合資企業(yè)及許多管理方式較為現(xiàn)代、西化的單位,可大膽表現(xiàn),靈活隨意。這與國內(nèi)企業(yè)和外企在理念及管理方式上的本質(zhì)差異相關(guān)。

二、切忌拖沓冗長,辭不達意人頭攢動的招聘會上,欲在千軍萬馬中殺出一條血路來,最終與用人單位交談不是一件易事。每個人都要珍惜這種機會,意圖在用人單位面前暢所欲言,充分表現(xiàn)。從用人單位的角度來講,選擇面相對較大,他們真心希望大浪淘沙,始見真金,但在固定的時間內(nèi),也想盡量有更多的篩選余地。言談吞吞吐吐,拖沓冗長,會使用人單位有浪費時間且做事不干脆利落之感,尤其是外資企業(yè)很注重個人的社交和溝通能力。作為求職者,應盡可能選擇簡單明了的詞句去完整表達自己的意圖。

三、切忌頻繁跳槽,自我炫耀人才的流動日趨頻繁,每個人進入人才市場應聘的人相信都有一定的跳槽記錄,雖然大多數(shù)單位要求應聘者有相關(guān)的工作經(jīng)驗,但同時與之相矛盾的是,很多領(lǐng)導又忌諱跳槽很頻繁的人,即使不從一而終,也應安于本職工作,老是這山望著那山高的人,不肯埋頭工作以求進取,只是單純要求回報,必然被用人單位所唾棄。因此,對工作經(jīng)歷在短時間內(nèi)頻繁更新的求職者而言,切忌不要把自己跳槽的經(jīng)歷作為一種炫耀的資本。

第7篇

事先3項準備

■對目標公司所在地、規(guī)模、在全球的活動概況等要事先有所了解,包括總公司在國內(nèi)設立分公司的時間、業(yè)績表現(xiàn)、經(jīng)營規(guī)模,以及今后打算開展的業(yè)務等,若能得到業(yè)界的評價更好。如無法得到書面資料,也要設法從該公司或其他同業(yè)中獲得情報。

■面試時自我介紹內(nèi)容應強調(diào)應征的動機以及想應征的崗位,因此收集好相關(guān)崗位的情報,自我介紹時才能胸有成竹,切合主題。

■準備好所有證書材料,譬如與專業(yè)能力相關(guān)的資格證書,或參加培訓的資料,最好和應征職務有直接關(guān)聯(lián),不但可證明自己在這一方面所做的努力,也表示具有這個潛能。

談吐3P原則

自我介紹時應該記住“3P原則”:Positive(自信),Personal(個性),Pertinent(中肯)。談吐自信,就是要積極地進行自我肯定,讓面試人充分了解你的優(yōu)點與潛能。突出個性,就是要把自己與眾不同的特點發(fā)揮出來,強調(diào)自己的專業(yè)與能力。語氣中肯,就是要實事求是,不要言過其實,夸夸其談,也不要涉及和自己無關(guān)的事情。

自我介紹應簡潔明了,給面試人留下思路清晰、反應快捷、邏輯性強的印象。自我介紹時間不宜太長,話不宜太多,最好控制在五分鐘之內(nèi)。不要一談起自己就口若懸河,滔滔不絕,以免言多語失。另外,在自我介紹時應避免過多地使用“I”(我),不要每個句子一開頭就冒出一個“I”字,給人留下自我標榜、以自我為中心的印象。

靈活的應聘者往往會把“我”開頭的話,變成“你”字打頭。例如,面試人說:“Willyoupleasesaysomethingaboutyourself?”(請你談談自己的情況好嗎?)應聘者則說:“Doyouwantmetotalkaboutmypersonallifeortosaysomethingaboutthejob?”(你想讓我談談我個人的生活呢,還是與這份工作有關(guān)的問題?)這樣,你的談話就把面試人擺了進去。這種談話的方式所產(chǎn)生的效果是不言而喻的。面試畢竟是面試人與應聘者互相溝通的一種場合,應聘者時常把面試人擺進自己的談話當中去,自然而然就起到了互相溝通的作用。

圍繞3方面表現(xiàn)

回答問題時口齒要清晰、語調(diào)適中。內(nèi)容要有條理、避免重復。介紹工作經(jīng)歷采用倒序,從最近一份工作談起,著重強調(diào)有利于新工作的職務經(jīng)歷。最好能說明曾擔任何種職務、實際成績、業(yè)績等,以及自己的工作對原來公司的影響。凡和此次應征不相關(guān)的內(nèi)容,盡量避免提及。話題緊扣以下3方面來展現(xiàn)自己的優(yōu)勢。

能力當你知道招聘單位目前急于用人時,首先把自己的專長講足說夠,然后順理成章地得出結(jié)論:Ithinkyourunitneedsamanlikeme.(我想,貴單位需要象我這樣的人才。)用這樣的句式,讓面試人認為你是站在他們的立場上說話,在替他們的發(fā)展考慮問題,于是更容易接受你。陳述自己的任職資格時,可以這么開頭:I’mqualifiedforthejobbe鄄cause……(我能勝任這項工作,是因為……)接著陳述理由。當面試人在審視你究竟能不能勝任此職時,參照的標準已不再是他心目中的標準,而是你列舉的理由。

第8篇

通過親戚、老鄉(xiāng)關(guān)系來拉近距離

由于親戚老鄉(xiāng)這類較為親密的關(guān)系會給人一種溫馨的感覺,使交際雙方易于建立信任感。特別是突然得知面前的陌生人與自己有某種關(guān)系,更有一種驚喜的感覺。故而,若得知與對方有這類關(guān)系,寒暄之后,不妨直接講出,這樣很容易拉近兩人的距離,使人一見如故?,F(xiàn)在許多大學里面,都存在一些老鄉(xiāng)會、聯(lián)誼會等組織,這些老鄉(xiāng)會、聯(lián)誼會就是通過老鄉(xiāng)關(guān)系把同一地方的學生召集在一塊,組織起來。同時也通過老鄉(xiāng)會來相互幫助、聯(lián)絡感情、加強交流。從人的心理上來講,每個人的潛意識中都有一種“排他性”,對自己的或跟自己有關(guān)的事物往往不自覺表現(xiàn)出更多的興趣和熱情;跟自己無關(guān)的則有一定的排斥性。因而在交談中這類關(guān)系的點出就使對方意識到兩人其實很“近”。這樣,無論對方位在你上或你下,都能較好地形成坦誠相談的氣氛,打通初次見面由于生疏造成的心理上的“設防”。同志就常用這種“拉關(guān)系”的技巧。建國后接見民主人士時,凡是與他有點親戚關(guān)系的,以及通過師生、故友的關(guān)系有些瓜葛的,往往是剛一見著面,沒出兩三句話,他就爽直地和盤托出其間絲絲縷縷的關(guān)系,在“我們是一家子”的爽朗笑聲中,氣氛親熱了許多,使被接見者倍感親切。

以感謝方式來加強感情

我的一個同學在跟一個高年級學生接觸時的頭一句話就是:“開學時就是你幫我安置床鋪的?!薄笆菃幔俊蹦莻€同學驚喜地說。接著兩人的話題就打開了,氣氛頓時也熱乎了許多。那個高年級同學的確幫過我們許多人,不過開學初人多事雜,他也記不得了。而我這個同學則恰到好處地點出了這些,給對方很大的驚喜,也使兩人的關(guān)系拉近了一層。一般說來,每個人都對自己無意識中給別人很大的幫助感到高興。見面時若能不失時機地點出,無疑能引起對方的極大興趣。因此,初次見到曾幫過自己的人時,不妨當面講出,一方面向?qū)Ψ奖硎玖酥x意,另外無形中也加深了兩人的感情。

從對方的外貌談起

每個人都對自己的相貌或多或少地感興趣,恰當?shù)貜耐饷舱勂鹁褪且环N很不錯的交際方式。有個善于交際的朋友在認識一個不喜言談的新朋友時,很巧妙地把話題引向這個新朋友的相貌上。“你太像我的一個表兄了,剛才差點把你當作他,你們倆都高個頭,白凈臉,有一種沉穩(wěn)之氣……穿的衣服也太像了,深藍色的西服……我真有點分不出你們倆了。”“真的?”這個新朋友眼里閃著驚喜的光芒。當然,他們的話匣子都打開了。我們不得不佩服這個朋友談話的靈活性。他把對方和自己表兄并提,無形中就縮短了兩人之間的距離,接著在敘說兩人相貌時,又巧妙地給對方以很大的贊揚,因而使這個不喜言談的新朋友也動了心,愿意與其傾心交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