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综合另类男同-中文字幕一区亚洲高清-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婷婷月色巨-欧美色欧美亚洲另类少妇

首頁 優(yōu)秀范文 大學生健康觀論文

大學生健康觀論文賞析八篇

發(fā)布時間:2023-08-07 17:20:00

序言:寫作是分享個人見解和探索未知領域的橋梁,我們?yōu)槟x了8篇的大學生健康觀論文樣本,期待這些樣本能夠為您提供豐富的參考和啟發(fā),請盡情閱讀。

大學生健康觀論文

第1篇

關鍵詞:大學生體育鍛煉,營養(yǎng)科學

隨著高校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高校體育也在不斷的完善和創(chuàng)新。高校作為社會發(fā)展的人才庫,肩負著培養(yǎng)合格人才的重任,而高校體育課是以“健康第一”為培養(yǎng)目標,健康不僅要進行合理的體育鍛煉,而且還要與科學的飲食相結合,而在筆者的調查中,高校中除了專業(yè)的體育院校、醫(yī)學和食品院校開設營養(yǎng)課外,普通的高校根本就沒有營養(yǎng)課,這也使鍛煉和營養(yǎng)相脫節(jié)。而且在調查中筆者發(fā)現(xiàn)大學生對營養(yǎng)科學了解甚微,更不知如何將體育鍛煉和科學的飲食相結合。大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后鍛煉時間會更少,如果再不從飲食營養(yǎng)搭配上注意的話,身體機能就會下降,伴隨而來的就是一系列的生活和社會問題。

1.研究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陜西省部分高校不同年級的在校大學生。

1.2研究方法

1.2.1問卷調查法:在部分高校分別發(fā)放問卷共計1000份,其中男生500份,女士500份?;厥諉柧砟猩?95份,女生498份。有效問卷男生488份,女生491份。

1.2.2數(shù)理統(tǒng)計法:對所回收問卷的各項數(shù)據進行分類統(tǒng)計處理,用百分比對統(tǒng)計數(shù)據進行一般性描述。

1.2.3文獻資料法:查閱了與本課題相關的專著和論文。

2結果與分析

1對大學生體育鍛煉和營養(yǎng)知識的了解程度的調查

選擇項不了解 了解一點 了解 懂 得

男n(%)75(15.3)300(61.5) 64(13.2)49(10)

女n(%)36(7.3)247(50.3)142(29) 66(13.4)

2對大學生體育鍛煉與營養(yǎng)注重程度的調查

選擇項不注重 偶爾注意 注意非常注意

男n(%)84(17.2) 199(40.7)106(21.8) 99(10.3)

女n(%)40(8.3)100(20.3) 203(41.3) 148(30.1)

3對大學生了解鍛煉與營養(yǎng)知識的主要途徑的調查

選擇項媒 體家 庭體育課 同 學

男n(%)98(20.1) 173(35.4)132(27.1) 85(17.4)

女n(%)124(25.3) 159(32.4)109(22.4) 99(20.1)

4大學生對體育鍛煉與營養(yǎng)知識的需求程度調查

選擇項不需要 需 要非常需要

男n(%)55(11.3) 295(60.4)138(28.3)

女n(%)30(6.2)199(40.3) 262(53.5)

對大學生的問卷調查結果可以看出,大學生對營養(yǎng)知識的了解程度不夠,了解一點和不了解的人占到76.8%(男)和57.6%(女),這充分說明了目前大學生對健康知識非常缺乏,。論文參考網。我國現(xiàn)實生活中營養(yǎng)科學的普及還很不夠。而在表2中的統(tǒng)計結果中可以發(fā)現(xiàn),不注意和有時注意占了57.9%(男)和28.3%(女)這說明大學生對體育鍛煉和營養(yǎng)的注重程度偏低,健康觀念淡薄。論文參考網。其中男生明顯高于女生,男生普遍認為自己身體好,在飲食上沒有控制,女同學由于對身材追求比較多,所以較之男生更為關注一些。而且在調查中筆者發(fā)現(xiàn),大學生對早餐不夠重視,基本每天吃的65.9%,偶爾吃的13%,很少和不吃的11.1%。另據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挑食、偏食和有嗜好者較多,且依嗜好來飲食的有49.4%。實際上肥胖病、糖尿病、心血管病等都與不科學的飲食有關。表3可以看出大學生了解體育鍛煉和營養(yǎng)知識的主要途徑,體育課只占到了27.1%(男)和22.4%(女),說明體育課對學生需求了解不夠,體育課老師只是簡單的讓學生學習運動技能,沒有把運動和營養(yǎng)的方法常識傳授給學生,高校體育課急需充實教學內容。表4的調查中可以發(fā)現(xiàn)88.3%(男)和93.5%(女)的同學需要和非常需要得到科學的鍛煉和營養(yǎng)指導,還有11.3%和6.2%學生的健康觀念需要正確的引導。

3結論與建議

3.1大學生在健康觀念上缺乏科學引導。建議在高校體育與健康教育中加強生活方式教育,加強健康的行動能力及其行為改變的技巧與方法的教育,以豐富體育與健康教育,使高校體育與健康教育成為一種完整性教育,從而使體育與健康教育更具現(xiàn)實意義。

3.2大學生缺乏體育鍛煉與飲食科學的相關知識。大學生仍處在生長發(fā)育階段,同時面臨著緊張的學習和生活,鍛煉與營養(yǎng)是否合理,將對他們成長和學習帶來一定的影響;另外大學生離開了中學時代父母對膳食的安排,獨立選擇食物,逐漸養(yǎng)成了具有個性的膳食習慣。在這一習慣的形成過程中適時的給予指導,必將使他們受益終生。建議高校在體育課中,每學期拿出4個學時對學生進行體育鍛煉和飲食科學教育,有效利用校園文化對大學生進行宣傳。

3.3增加健康指導員,推廣營養(yǎng)餐。健康指導員主要是根據不同學生的生理需要,安排合理的鍛煉和食譜。目前高校的食堂仍采取的是用餐人自選,由于缺乏營養(yǎng)科學知識,學生很難保證自選的每一餐都作到科學合理,改變這一狀況的最好辦法就是推廣營養(yǎng)餐。由學校健康指導員根據學生來源、飲食習慣、生理需要,因地制宜進行每餐和每天的配膳,使膳食中的營養(yǎng)不僅種類齊全量充足,而且比例適當,這樣就可以和體育鍛煉很好的結合起來,起到促進健康的作用。

3.4加大體育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對食堂的監(jiān)管力度。論文參考網。目前絕大部分的高校體育基礎設施跟不上校園人數(shù)的增加,各方面條件不能夠滿足學生的鍛煉需求;另外,高校領導對食堂應加強監(jiān)管,對食堂原有的廚師隊伍不斷調整,引進高學歷和高技術水平的廚師,嚴格控制無健康證的人員從事食堂工作,要求食堂配備營養(yǎng)師,推廣營養(yǎng)餐。

參考文獻

[1]趙長錄.試析大學生體質與營養(yǎng)和運動的關系[J].體育學刊,1999.2

[2]謝佩娜.大學生飲食健康狀況的調查與分析[J].四川體育科學,2002.3

第2篇

關鍵詞:心理危機干預;高校;干預機制

2002年,我國教育部印發(fā)了《普通高等學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實施綱要(試行)》,并于2005年同衛(wèi)生部、共同頒布《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見》(教社政[2005]1號),明確做出對大學生的心理問題要做到“及早發(fā)現(xiàn)、及時預防、有效干預”的指示。目前各高校為應對大學生的心理危機業(yè)已形成了一定的干預機制,本文即對當下有關于高校心理危機干預機制的各類學術研究資料進行分析術評,總結現(xiàn)存的心理危機干預機制并且找出在該領域研究當中存在的不足之處,以期通過理論的健全促進高校心理危機干預機制的健全和發(fā)展,保障高校學生的心理健康。

1.國外高校心理危機干預機制研究

我們知道對心理危機的干預起源于西方國家的軍隊精神病學臨床領域,國外基于對心理危機及危機干預由來已久的研究和已經取得的豐厚研究成果,成立了許多專業(yè)的心理危機干預機構并且業(yè)已形成行之有效的、較為成熟的心理危機干預機制。在各大高校當中,多由大學心理服務中心或專門的危機干預中心來承擔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工作,現(xiàn)以美國、日本等國家的高校心理危機干預為例對干預機制進行梳理分析。

1.1美國高校心理危機干預機制研究

美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最早起源于心理學家威特默(1896)將心理學應用于教育并為教育提供需要的服務;戴維斯(1907)推動了將心理健康教育納入正規(guī)教育體系的進程;比爾斯(1908)出版《一顆找回自我的心》,極大推動心理健康教育在學校的發(fā)展。此后,卡爾?羅杰斯提出在心理咨詢中以當事人為中心,將咨詢的重點放在當事人身上的咨詢模式,這一理論使得學校的心理教育隨之將教育重點轉移到學生本身的情緒治療教育上,將關注重心放在學生學習和生活當中,并朝著這一方向逐漸發(fā)展、豐富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

目前美國已經形成一套比較成熟完善的危機干預機制,幾乎所有高校都擁有專業(yè)的心理危機咨詢機構并且配備專業(yè)心理人員,危機干預模式包括危機發(fā)生或即將發(fā)生時的緩解和阻止,即明確告知當事人怎么做可以降低和阻止危機及其危害;隨時評估現(xiàn)有的機制與體系是否完善;堅持團隊合作;加強溝通,即始終保證學校、家長以及社會媒體的溝通交流;讓危機事件中的利益相關者加入干預組織,同時還需要專業(yè)的心理人員參與整個干預過程(甘露,2013)。美國的高校如果出現(xiàn)危機,首先要報告給地方和州政府并由其先行介入,如果地方和州政府同樣無法解決就匯報給聯(lián)邦政府,由總統(tǒng)作出決策,繼而美國聯(lián)邦應急管理局開始介入工作,同時美聯(lián)邦應急管理局還與各州教育部門聯(lián)合制定了一系列應對危機事件的指南(余冠軍,陳玉祥,范起東,2010)。當前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危機干預已經成為美國教育系統(tǒng)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并且業(yè)已建立了一系列完備的職業(yè)標準、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全力范圍以及教育咨詢標準、培訓標準等等。

1.2日本高校心理危機干預機制研究

日本高校心理危機干預基于其地震頻發(fā),需要災后危機干預以及深受美國影響等原因起步較早,20世紀50年代開始成立專門的心理工作機構,隨著東京大學、京都大學、立教大學等等相繼設立心理工作室等機構,日本高校的心理危機干預工作日趨普及與成熟,同時日本又有著充足的經濟基礎以及單獨劃撥的專項經費為學校心理健康工作的發(fā)展作保障,由此日本高校的心理危機干預機制逐漸走向正規(guī)化、成熟化。高校的心理危機管理隊伍成員均是心理專業(yè)的醫(yī)務人員和專業(yè)的工作、管理人員,其心理機構為學生開展了有針對性的、豐富的訓練、活動和講座,解決了很多心理問題(甘露,2013)。

2.國內高校心理危機干預機制研究

我國對心理危機干預的研究起步較晚,因此首先要學習國外的成熟理論和業(yè)已進入正軌的危機干預機制,但在揚棄的學習這些先進經驗的同時我國學者并沒有停滯摸索鉆研的步伐,在起步晚、專業(yè)基礎匱乏的種種束縛條件下對心理危機干預進行探析與發(fā)展,取得了一定了成果?,F(xiàn)如今我國各大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心理危機干預均已呈現(xiàn)一定規(guī)模,學術界對高校心理危機干預的研究也形成一定態(tài)勢,涌現(xiàn)出許多不俗的研究成果。

在學術專著方面,郭薇等編著《心理危機干預概論》一書,詳細研究心理危機的起源、概念、特征、分類、干預模式并且主張根據不同的心理危機類型對其進行干預;陳道明在其專著《心理危機干預研究》當中著重探究了突發(fā)性事件尤其是突發(fā)性公共事件所引起的心理危機如何干預應對的問題。

在學術論文方面,首先是通過對心理危機進行分析界定以此來研究干預措施,荊月閔在中國石油大學碩士學位論文《大學生心理危機及干預對策研究》中著重分析大學生心理危機的成因、特征及如何界定,通過對心理危機的研究來確定干預對策;高淑艷在《高校心理危機干預機制的構建初探》中首先通過對心理危機產生的根源進行分析定性,從而針對不同心理危機展開不同干預措施。

其次是基于心理危機干預機制的內容分類進行研究,湘潭大學王玲的碩士學位論文《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機制探析》中就分別對心理危機干預機制的四個組成部分即危機前的心理健康教育機制、危機臨發(fā)時的預警機制、危機發(fā)生中的應急機制和危機后的保障機制進行研究;譚海濤,牛宏偉,李鑫等在《高校心理危機干預機制的研究》中通過對預防、預警和應急處理體系的研究來構建高校心理危機干預體系。

再次是通過實際案例調查或通過問卷調查和量表測試對心理危機干預機制進行的研究,華中師范大學的碩士學位論文《大學生心理危機及其干預策略的調查》(孔曉東)即通過設計問卷調查和對量表的測試分析進行研究;李向陽,格根圖雅在《高校心理危機干預案例分析與啟示》中通過對高校心理危機干預案例進行分析和總結,以期加強和改進高校心理危機干預體系及干預程序,完善高校心理危機干預機制。

最后還有基于對各高校的走訪調查對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機制進行的總結性研究,高淑芳,管鳳仙,張國棟等在《高校大學生心理危機預防及干預工作的思考》中提出許多高校形成的在學校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危機干預領導小組、在學院設立心理輔導員、在班級選拔心理委員、在宿舍選定宿舍長以此構建學校、學院、班級、宿舍最終到個人的五級心理危機預防和干預體系;查晶,劉海驊在《高校心理危機干預工作的思考與嘗試》中較為完善的總結了高校心理危機干預機制的過程與步驟,一是預防性心理危機干預,包括為學生建立心理健康和心理危機干預檔案及建立心理問題的監(jiān)測及排查制度,二是治療性心理危機干預,包括積極對學生宣傳心理健康知識以及危機干預知識與面向學生開設免費的心理咨詢,三是補救性心理危機干預,包括危機當中的處理程序及危機后的處理程序。

3.高校心理危機干預機制研究存在的問題

通過對文獻資料的分析與整理,不難看到近幾年我國對高校心理危機干預機制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是不可否認目前的研究當中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與不足之處。

第一,運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大學生心理危機進行干預的有效途徑研究不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核,對其的學習與弘揚是鞏固廣大人民群眾共同思想基礎的需要。對高校大學生而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學習和培養(yǎng)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是指引高校大學生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必要條件,與此同時,在高校心理危機干預工作中,也必然需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納入對心理危機的干預之中,運用其對產生心理危機的大學生進行引導教育,促進其產生正確的、積極向上的思想,以此來實現(xiàn)對心理危機的成功干預及化解,然而目前除了傳統(tǒng)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之外,尚沒有對如何有效運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干預大學生心理危機進行深入、系統(tǒng)的研究。

第二,研究較為缺乏創(chuàng)新性。近年來關于心理危機及危機干預的學術資料在數(shù)量上有了急劇提升,但是在質量上卻有大量重復性研究,在對理論及干預機制的構建上較為缺乏創(chuàng)新性,同時要注意雖然我們需要國外的成熟理論作為理論基礎,但是必須將理論同我國大學生以及高校的實際情況相結合才能制定出適合我國高校、適合我國大學生的心理危機干預機制。

第三,取樣、取例范圍較小。在需要實例或問卷調查、量表測試的研究當中,取樣或取例的范圍大多局限于一個院系、一個學?;蛞粋€地區(qū),這樣得到的研究結果可能較為單一或受到地域的影響,以至于影響研究結論的廣泛性。

第四,缺少跨領域合作。首先對心理危機干預的研究離不開醫(yī)學、教育學、人類學、社會學等等學科的融合與跨學科交流,其次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fā)展新媒體等已經成為大學生日常生活當中所必不可少的一項內容,因此筆者認為對大學生心理危機的干預也應該與時俱進,嘗試同新媒體等多領域進行適當?shù)暮献鳌?/p>

第五,缺乏對機制的規(guī)范和完善。在預防體系以及危機評估體系的研究和建設方面都不夠完善,同時對心理危機干預的保障機制缺乏深入研究。(作者單位:西華大學政治學院)

基金項目:西華大學研究生創(chuàng)新基金資助項目(編號:ycjj2015003)

參考文獻:

[1] 陳道明(主編).心理危機干預研究[M].北京:現(xiàn)代教育出版社,2009.

[2] 郭薇(主編).心理危機干預概論[M].四川: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

[3] 查晶,劉海驊.高校心理危機干預工作的思考與嘗試[C].載于王建中,金宏章(主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進展――全國第十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咨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358-360.

[4] 李向陽,格根圖雅.高校心理危機干預案例分析與啟示[C].載于白寶玉(主編),科技創(chuàng)新與經濟結構調整――第七屆自然科學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內蒙古:內蒙古出版集團,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12,48-50.

[5] 荊月閔.大學生心理危機及干預對策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北京市,2008.

[6] 孔曉東.大學生心理危機及其干預策略的調查[D].華中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武漢市,2007.

[7] 王玲.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機制探析[D].湘潭大學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湘潭市,2012.

[8] 甘露.國外高校心理危機管理研究及對我國的啟示[J].金田,2013(2),313-314.

[9] 高淑艷.高校心理危機干預機制的構建初探[J].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哲社版),2010(1),96-97.

[10] 高淑芳,管鳳仙,張國棟,雷秀雅().高校大學生心理危機預防及干預工作的思考[J].中國林業(yè)教育,2008(s1),121-124.

第3篇

【關鍵詞】

心理亞健康;大學生 ;體育鍛煉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xercise on the undergraduate students under mental subhealth. XIE Dongbei,ZHONGFU-you,PE Department of Gannan Normal college,Gannan,Jiangxi 341000,china

To investgate the effects of exercise on the undergraduate students under mental subhealth state.Methods The method to screen people who was under the state of mental subhealth established by Liu Huanhuan was employed in this research.Took exercise and psychological consultation as intervening methods.The effect were evaluated by sleeping quality,anxiety and depression grade(SAS、SDS and PSQI psychological scale are used).Results Sleeping quality,anxiety and depression grade of the subhealthy students are improved obviously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fter four and eight weeks(P

【Key words】

Mental subhealth;Undergraduate students;Physical training

現(xiàn)在的大學生大都是獨生子女,加之經濟、就業(yè)壓力等現(xiàn)實壓力原因,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態(tài)不容樂觀。這可以從近年新聞媒體的各種相關報導中得到印證。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心理亞健康也和亞健康關系密切。劉歡歡等人則把心理亞健康定義為是“一種介于心理健康與精神疾病之間的中間狀態(tài),這種狀態(tài)未達到CCMD-Ⅲ等精神病學診斷標準,但同樣會給人的工作和生活帶來很大的影響,甚至還可誘發(fā)軀體疾病、精神疾病和心理危機的狀態(tài)”并建立了心理亞健康的有效篩選方法。

而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對于任何疾病都是最有效和最經濟的,心理疾病也是如此。本研究以體育鍛煉和心理輔導為干預手段,觀察八周的體育鍛煉對處于心理亞健康狀態(tài)的大學生不良心理狀態(tài)的改善作用。

1 對象與方法

以劉歡歡[1]等人建立的心理亞健康診斷方法為工具對來學校心理咨詢室咨詢的大學生篩選(共有五個高校參于)。具體方法是“以康奈爾醫(yī)學指數(shù)(CMI)進行調查,根據量表所附神經癥識別圖對人群心理狀況進行識別分類(健康、準健康、準神經癥、神經癥),識別落入準神經癥區(qū)域且不良心理狀況持續(xù)2周或以上時間者,定義為心理亞健康?!?在半年中選取67名符合心理亞健康診斷標準的大學生。分為心理輔導組和心理輔導+體育鍛煉組。40名平時無運動習慣、心理測評正常的大學生作為正常對照組。

心理輔導組只接受學校固定心理輔導老師的針對性心理輔導,每周1次,共8周;心理輔導+體育鍛煉組除了心理輔導外,每周至少運動3次。正常對照組不參加心理輔導,運動要求同心理輔導+體育鍛煉組。在第4周未和第8周未用焦慮自評量表(SAS)、自評抑郁量表(SDS)、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shù)(PSQI)對2組學生進行焦慮、抑郁和睡眠狀態(tài)觀測。

為了讓學生能堅持,體育鍛煉的原則是:不指定運動項目,主要是根據個人興趣來選擇;1周至少鍛煉3次以上,2次運動的間隔不超過2 d,每次不少于20 min;逐漸增加運動量。每周通過E-mail或電話聯(lián)系一次學生了解情況,中間允許退出。從最后的統(tǒng)計結果分析,男生和女生有較大的差別,女生選慢跑的最多,男生則以球類運動為多。

2 結果

2.1 參加實驗學生的一般情況 各組學生均篩選自五所高校的心理咨詢室,平均年齡(20±0.89)歲。其中男生總數(shù)為65名,女生總數(shù)為42名。107名初選者中參加完整個實驗的人數(shù)為73人,其中男生39人,女生34人。男生中途退出較女生多。

2.2 實驗前各組SAS、SDS、PSQI的檢測比較(表1) 和正常對照組相比運動+心理輔導組、心理輔導組在實驗前SAS、SDS、PSQI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2.3 運動+心理輔導組SAS、SDS、PSQI在實驗干預前后的變化(表2) 本組堅持完整實驗的共有19人。從實驗的情況看,和運動前相比,第四周時睡眠質量的改善最為明顯(P

2.4 實驗4周后各組SAS、SDS、PSQI的檢測比較(表3) 實驗四周后,和正常對照組相比,運動+心理輔導組和心理輔導組的SAS、SDS、PSQI的得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2.5 實驗四周后各組SAS、SDS、PSQI的檢測比較(表4) 實驗八周后,不但運動+心理輔導組和心理輔導組與正常

對照組之間SAS、SDS的得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3 討論

不難理解,心理健康與心理疾病之間應存在多層次的心理狀態(tài)存在,幾十億人群的心理狀態(tài)不可能非此即彼,心理亞健康的概念的提出有其可行性和必要性[3]。本研究篩查出67名符合診斷標準的心理亞健康大學生,但堅持完整實驗過程的只有42名。究其原因有二,一是不重視心理健康;二是回避,內心深處不愿接受心理亞健康的診斷結果。由此可見,在大學生當中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疾病的預防意識任重道遠。

放松、生物反饋等不同的干預手段對改善心理亞健康狀態(tài)都有良好的作用[1,4,5]。運動作為干預手段具有簡便,易行,可選擇項目多,且具有綜合性的健身效應等特點。從本試驗結果看,分別用于測評焦慮、抑郁和睡眠質量的SAS、SDS和PSQI得分,心理亞健康大學生均顯著高于心理正常大學生;體育鍛煉+心理輔導的手段對提高處于心理亞健康狀態(tài)大學生的的睡眠質量、改善其抑郁和焦慮狀態(tài)效果明顯,短時間內(四周時測評)睡眠質量有了明顯提高;心理輔導也有降低SAS、SDS和PSQI分值的作用,但效果不如體育鍛煉+運動。這種差異在第八周時表現(xiàn)更為明顯。

因為考慮到不同個體興趣的差異,為盡可能讓參于實驗的學生能堅持完整個實驗,沒有對運動的項目作統(tǒng)一的規(guī)定。進一步的研究可以考慮不同運動項目的作用差異,為制定心理亞健康的運動處方提供更科學的依據。

參考文獻

[1] 劉歡歡,張小遠,周志濤.大學生心理亞健康狀態(tài)篩查及評價.中國公共衛(wèi)生雜志,2006,22(6):647-649.

[2] 劉歡歡.廣東醫(yī)科院校大學生心理亞健康狀態(tài)的篩查及生物反饋干預研究.第一軍醫(yī)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4.

[3] 謝東北,林玲.心理亞健康-概念的廓清和診斷標準的選擇.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08,35(1):8-9.

第4篇

    本論文關鍵詞: 思想政治教育; 實效性; 措施

    一項活動的實效性, 通常是指活動預設目標的實現(xiàn)程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性, 是指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過程中, 充分發(fā)揮各種教育要素的作用, 通過科學的工作方法, 達到符合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所需要的精神、物質成果的教育效果的程度。①

    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實效性的現(xiàn)狀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根據國際國內政治形勢和我國的現(xiàn)行政策, 畢業(yè)論文針對學生思想實際和客觀要求, 為幫助學生沿著社會主義方向的健康成長而進行的經常性的思想教育活動”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預設目標就是幫助學生形成成熟的政治觀和健全的個性心理, 幫助學生沿著社會主義方向健康成長。但是, 學生事實上的表現(xiàn)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預設目標有一定的差距。這種差距的存在反映了當前我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性尚待進一步提高。

    1. 價值觀上的差距。杭州團市委曾就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狀況作過一項調查。在“人生最大的幸福是什么”的調查中, 被訪者中27.9%的學生選擇了“事業(yè)成功”, 27.2%的學生選擇了“建立美滿和諧的家庭”, 23.9%的學生選擇了“為社會作貢獻”, 17.4%、15.3%、11.5%的被訪者分別選擇了“生活寧靜, 平淡一生”、“有知心朋友”和“受人尊敬”。在回答“你努力工作是為了什么”時, 有63.5%的受訪者選擇“實現(xiàn)自我價值, 得到社會承認”, 22.8%的受訪者選擇“使個人的生活水平有明顯改觀”, 15.6%的受訪者選擇為“國家和社會進步做出應有的貢獻”。③可見, 在個人與社會的關系上, 大學生立足抽象的人的價值, 以個體自我的價值實現(xiàn)作為其社會行為的核心, 注重個人需要和利益的優(yōu)先滿足, 強調個體本位, 社會、集體次之, 把個人當作目的, 把社會作為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手段。在物質與精神關系上, 更多的注重物質的追求。部分青年學生的道德天平在“求利”的引導下傾向自身利益、期望和需求的滿足, 物質或者說金錢成為衡量一個人價值的標準。在奉獻與索取的關系上, 大部分學生認為“人們努力所爭取的一切都同他們的利益息息相關”④, 強調索取是自身的生存和發(fā)展而向外界謀取必要條件的行為, 認為個人貢獻與索取相應等價。

    2. 行為上的差距。在個人文明舉止方面, 有些學生過分強調個體行為的隨意性, 隨意、庸俗被少數(shù)學生認為是一種瀟灑, 而對道德、紀律的蔑視與叛逆竟被視為個性突出的表現(xiàn)。受這種社會思潮的影響, 在校園內與大學生文化修養(yǎng)格格不如的不文明舉止時有發(fā)生。在人際交往中和處理人際關系中應遵循的如自尊和尊重他人的原則常被一些學生忽視。在組織紀律性方面, 考試舞弊、曠課、逃學等現(xiàn)象在各地高校中均有發(fā)生。在尊重與維護社會公共利益方面, 不少學生對其并未予以足夠的重視。在學術上, 一些學生也表現(xiàn)出了道德上的缺失, 對于他人的勞動成果肆意進行剽竊等等。

    另外, 大學生對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評價也反映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實效性不高這一情況。上海地區(qū)高校的學工部門聯(lián)合做過一次調查, 據調查, 大學生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評價, 認為“很有意義”的占26.6%,認為是“形式化的需要”的占57.4%, 認為“可有可無”的占8.2%, 認為“沒有意義”的占7.9%; 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專職隊伍工作效果的

    評價, 英語論文認為輔導員工作效果“相當有效”的占18.5%,“一般”的占53.9%, “不怎么有效”的占21.9%, “不清楚”的占6.3%。⑤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效性不高的原因

    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沒能及時把握當前大學生的思想狀況。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沒能及時地把握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 并且不能根據學生的這些變化及時地作出反應、提出對策, 導致思想政治工作與學生思想實際脫節(jié), 致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效性不高。當前, 我國大學生的思想體系和價值觀正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fā)展和高校改革的不斷推進而發(fā)生著深刻的變化。市場經濟和高校改革所具有的雙重效應在大學生的思想變化中充分展現(xiàn)。從總體上看, 當代大學生的思想狀態(tài)是積極的, 但是還是有不少大學生由于認識能力、實踐能力的欠缺, 經不起各種誘惑, 出現(xiàn)了思想上的偏差。高校里盛行的學生兼職、碩士論文家教等社會活動讓眾多高?!凹媛氁蛔濉痹诮邮苌鐣嵺`鍛煉的同時, 也感受到了學校理想教育與社會現(xiàn)實間的反差, 對學校所強調的理想道德與現(xiàn)實社會存在的斷層感到困惑, 產生強烈的失落心理, 據某高校調查結果表明, 63%的學生認為學校的正面教育與社會的現(xiàn)實反差太大。⑥社會上的一些丑惡現(xiàn)象以及存在于學校人際關系中的非正常關系也強化了學生這種失落心理和矛盾心理, 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大學生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信任感和美譽度。

    2. 高校輔導員隊伍專業(yè)素質不高、穩(wěn)定性缺乏。高校輔導員是高校教職工隊伍中的一個特殊的群體, 輔導員與學生接觸最多, 最能夠深入了解學生, 及時掌握學生的思想狀況。他們對學生的影響最直接也最深刻, 他們的素質對大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 對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 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 對學生健康人格的塑造等方面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因此, 高校輔導員隊伍的素質如何對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效性的提高有著密切的關系。目前,留學生論文高校輔導員隊伍專業(yè)素質不高, 并且缺乏穩(wěn)定性, 這極大地制約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效性的提高。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既有現(xiàn)行高校體制的問題, 也有歷史遺留問題。當前高校輔導員隊伍的人員構成相對比較復雜, 既有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人員, 也有許多其他人員。由于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高校常常將輔導員職位作為安排留校教師、行政富余人員、復轉軍人和高級教師配偶等的崗位。然而, 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對教育者的要求來看, 高校輔導員對學生而言是政治上的引導者、思想上的教育者、日常工作的管理者和心理健康的調適者, 這就要求輔導員必須具備教高的思想覺悟, 具備政治理論、教育學、心理學、管理學等多方面的專業(yè)知識, 輔導員隊伍必須是一支專業(yè)理論性非常強的隊伍。

    3.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內容陳舊, 滯后于時代。市場經濟的趨利性、自主性、競爭性、醫(yī)學論文開放性等特征要求人們必須是具有獨立個性的行為主體, 即具有強烈的自主、自立、平等競爭、講求實效、開拓創(chuàng)新的精神。但當前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部分內容, 不能適應這一現(xiàn)代人培養(yǎng)的要求。一方面,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出現(xiàn)了許多前所未有的新情況、新問題。這些社會問題對學生產生了深刻影響, 引發(fā)了他們對社會主義的優(yōu)越性、社會風氣以及黨風的思考, 如果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缺乏這方面的教育內容, 或者僅停留在一般的理論分析或者口號宣傳上,其結果只能是引起學生的逆反心理, 降低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性。但當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對大學生進行客觀的、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針對社會各種問題的教育內容還很少, 很容易給學生以故意回避的感覺。另一方面, 學生在大學校園生活中, 經常遇到一些困擾他們的實際問題, 如學業(yè)壓力、人際關系、理想與現(xiàn)實、戀愛與友誼等, 這些問題如果處理不當, 可能會造成很嚴重的后果。盡管當前有關這方面的問題已引起高校重視, 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相關內容仍比較單薄, 尚不足以使學生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4.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單一。原來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主要采用的是“我說你聽”、“我壓你服”、“我點你通”的單向灌輸式。隨著素質教育的推行和社會的不斷進步, 學生們的自主意識、民主意識、參與意識、競爭意識明顯增強, 有較強的自我表現(xiàn)欲, 敢于直言自己的觀點和看法, 因此, 單向式灌輸方法難以引起學生心靈上的回應。另外, 某些思想政治教育者沒能恰當?shù)靥幚砗门c受教育者之間的關系, 在思想政治工作中, 總是把學生當作客體, 主體與客體界限分明, 教育成了特權, 他們單純?yōu)榻逃逃? 常以命令的口吻要求大學生不準這樣, 不準那樣, 說教多于啟發(fā), 指責多于疏導,給學生以勢壓人之感。由于大學生處于主體意識的成長期,對此有著本能的抵抗心理, 從而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適得其反。

    5. 高校缺乏思想政治工作的全員意識。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項系統(tǒng)、復雜的教育工程, 需要其他相關部門予以協(xié)助和支持, 但是在現(xiàn)實工作中, 學工系統(tǒng)管理多, 職稱論文教學環(huán)節(jié)滲透少。一個很突出的問題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與專業(yè)教學、行政工作長期分割沒能形成合力。人們在思想上存在著“分工論”, 即行政領導和教師管專業(yè)教學, 政工干部管思想政治工作。同時, 在學校管理的過程中對專業(yè)教學學習要求很明確, 而對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標和要求比較籠統(tǒng); 教學過程中, 除了幾門思想政治理論課滲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外,其他課程教學幾乎只“單純”傳授知識, 思想政治工作沒有滲透其中, 學校大環(huán)境思想政治工作的“全員意識”的缺乏極大地制約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性的提高。

    注釋:

    ①郭新瑞:《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性》,《探索》,1996 年第6 期

第5篇

關鍵詞:健美操課;女大學生;心理素質

1前言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科學技術的進步、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大學生處于學校與社會接軌的特殊階段,他們即將面臨工作的挑選、社會的考驗或更高學歷的深造,這無疑使他們的身體與心理承受了巨大壓力。近年來,我國高校學生中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問題頻發(fā)。心理問題成為大學生休學或退學的主要原因,跳樓、自殺等極端現(xiàn)象時常見諸報端,這類情況多發(fā)生在女生身上。隨著新時期女性地位的逐步提高,社會也賦予了女大學生更高的期望,如何幫助女大學生健康健全心理成為我們需要深思的問題。在各大高校,健美操課作為深受女大學生喜愛的課程之一,在我校開設十分普及。它在健身的同時又能健美、健心,具有多重功能。鑒于我校對女大學生心理素質研究十分有限的情況,本研究擬從一個方面充分調查我校女大學生的心理素質,既健美操課對其的影響。為我校健美操課的發(fā)展及女生心理素質現(xiàn)狀的研究提供理論依據。

2研究對象和方法

2.1研究對象

大一、大二年級女大學生,年齡:20±2歲,人數(shù):200人(公選150人,專選50人)。

2.2研究方法

2.2.1文獻資料法本文通過查閱了多篇有關于心理素質影響的學術論文及期刊,收集整理了相關資料,了解了我國女大學生心理素質以及健美操課程開展的現(xiàn)狀,豐富了自己的知識和視野。2.2.2問卷調查法通過向女大學生發(fā)放調查問卷,了解女大學生對于健美操課的直觀感受,本次調查進行的時間為2015年11月第一次發(fā)放問卷,2016年2月第二次發(fā)放問卷,共發(fā)放調查問卷200份,回收194份,有效率97%。2.2.3數(shù)據統(tǒng)計法根據學生返回的問卷調查的結果,統(tǒng)計相關數(shù)據進行分析處理,并且用工具excel整理數(shù)據。2.2.4訪談法在研究過程中,通過對相關老師和參與調查的女大學生進行訪談,深入了解健美操課對改善女大學生心理素質的原因,使本次調查研究的可信度較大提高。

3調查結果與分析

3.1健美操課開展現(xiàn)狀

3.1.1健美操課開設情況湖北工程學院作為一所綜合類的高等院校,從我校的男女人數(shù)比例來看,再從健美操自身的功能及特點來看,它更適用于女生,所以這與我從專業(yè)老師那里了解到的選修健美操課的學生大多以女生為主的情況基本符合。從女學生選擇健美操課的目的來看,主要分為三個部分:第一是對健美操課學習興趣的驅動;第二是增強體質,健美的同時減肥;第三是調節(jié)心理,培養(yǎng)意志品質。3.1.2健美操訓練與比賽情況健美操作為一項新興推廣便迅速普及的體育運動項目,在高校發(fā)展較為普遍,也是我國目前重點發(fā)展的體育運動項目,不僅可以健身健體,還能調節(jié)心理、休閑娛樂,它特有的表演競賽性更是成為女大學生熱烈追捧的重要成因。調查過程中得知:健美操專選班有固定的訓練時間,她們的訓練時間為每周3次早操,每周3次專項課,每次1.5小時。如果有比賽,會在節(jié)假日及周末增加訓練。3.1.3女大學生參與課余健美操鍛煉的情況在被調查的女大學生中,36人會每天堅持健美操鍛煉,占被調查人數(shù)的18%;偶爾在課余時間進行健美操鍛煉的占48%;還有34%的女生從未參與其中(如表1所示)。由此可見,健美操運動在我校被大多數(shù)女生接受并主動在課余時間進行鍛煉。3.1.4女大學生參與健美操課的動機從女生參與健美操課的動機可以看出,減肥健美是對女生參加健美操課影響最大的,占有29%的比例;愛美是每個女生的天性。影響學生選擇健美操課的因素中,興趣愛好占23%的較大比重。還有一部分女生希望通過健美操課的學習來調節(jié)心理(如表2所示)。雖然學生參與健美操課的動機不一樣,但是可以看出健美操課在我校還是深受學生歡迎的。

3.2女大學生對學習健美操課興趣的結果分析

3.2.1健美操專選學生學習興趣的結果分析從調查得知,大多數(shù)女生是出于對健美操的喜愛而選擇了這門課。同時調查中體現(xiàn)出68%的人認為專業(yè)老師對她們選擇健美操課的影響最大,可以看出對于健美操專選的學生來講,老師的專業(yè)技能對她們是否選擇這門課尤其重要。在被調查的學生中,有85%的人在健美操課的學習過程中感覺心情愉悅暢快,有較少數(shù)學生感覺一般,心情沒有明顯起伏。3.2.2健美操公選學生學習興趣的結果分析從調查得知,喜歡健美操課的占60%,是被調查人數(shù)的大多數(shù),不喜歡的占40%,也占有較大的比例。26%的人認為專業(yè)老師對她們選擇健美操課有較大影響,而74%的人選擇健美操課是因為同學的影響,說明對于公選課的女生來說老師的專業(yè)素質并非特別重要,她們更加關注于同學之間的相互影響。在健美操課的學習中是否感受過心情愉悅暢快,有57%的人持肯定態(tài)度,而將近一半的人認為心情一般,對自己沒有太大影響。具體數(shù)據如下表:大多是被調查者都喜歡上健美操課并能從中獲益。

3.3健美操課對女大學生心理素質影響的結果分析

3.3.1健美操課對女大學生情緒調節(jié)能力及精神壓力的影響從表7可以看出,參加健美操課學習后93%的女大學生情緒調節(jié)能力和精神壓力有明顯改善,只有7%的人認為變化不大。美國健康和人類服務中心的研究報告(1996)指出,體育活動對情緒狀態(tài)有改善作用,會減少焦慮和抑郁程度。通過與被調查者的訪談發(fā)現(xiàn),可能因為她們在學習生活等方面的壓力,常常表現(xiàn)的很憂郁,還表現(xiàn)出不良情緒,又不知從何處發(fā)泄。健美操受廣大女大學生喜愛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健美操音樂強有力的節(jié)奏和熱情奔放的動作很能感染學生,使學生在上課的過程中全身心的投入到音樂和動作中去,將其注意力從煩惱的事情上轉移開,在鍛煉過程中充滿藝術享受的樂趣,有利于女大學生緩解精神壓力,調節(jié)學習生活中的緊張情緒,從而進一步改善心理狀態(tài)。3.3.2健美操課對女大學生意志力和性格的影響健美操是一項高強度與高負荷的體育運動項目,一套動作大概4、5分鐘,若成套動作完成下來會消耗學生極大體能,這就考驗了學生的意志力,很多學生堅持一兩分鐘便已精疲力竭。下表是健美操對女大學生意志力和性格影響的調查結果。由上表可以看出,70%的女大學生認為參加健美操課學習后自身的意志力和性格明顯增強并趨于完善,健美操中有很多復雜的上下肢配合動作,還對動作的幅度、力度都有一定要求,持續(xù)時間也較長,特別是持續(xù)一個小時的有氧健身操,需要承受一定程度的身體負荷和心理負荷,磨練學生的耐力和意志力,形成堅韌不拔的意志品質。同時,在強有力的音樂伴奏下,學生往往能忘卻疲勞,在不知不覺中提高自己的耐力和意志力。30%的被調查者認為沒有明顯改善,在調查中不難發(fā)現(xiàn),有少數(shù)女生因為自身體能和動作難度有過放棄堅持的想法。這里30%的人可能是因為沒有堅持下來而得不到明顯改善。3.3.3健美操課對女大學生自信心的影響經調查得出的數(shù)據可以看出,81%的人認為參加健美操課學習后對自身自信心的培養(yǎng)有提高,健身健美操屬于表演娛樂性質,當進行健美操某一動作的展示時獲得良好的反響,會使表演者達到一個很滿足的狀態(tài),自信心也隨之形成。隨著學生在課堂上表現(xiàn)力的提高,心理狀態(tài)也更加穩(wěn)定,在初步建立心理的過程中,學生體驗到自己的能力在不斷完成高質量動作的過程中,使她們更加增強了信心,更勇于表現(xiàn)自我,肯定自我。如下表所示:另一方面,通過問卷調查第12題(在健美操課的學習中,你是否因為動作的難度或音樂節(jié)奏的快慢有過挫折感)可以發(fā)現(xiàn)78%的女大學生都或多或少有過挫折感。這就警醒我們不僅要看到完成高質量動作的健美操給我們帶來的自信心的提高,更要重視因高難度動作給我們造成的挫折感,并努力克服,鍛煉好過硬的心理素質。為了更大程度的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改善,教師應充分考慮在健美操課中強度、時間、頻率等綜合因素的控制,只有充分意識到這一點并想出更好的解決對策才能使我校更多的女大學生從中獲益。3.3.4健美操課對女大學生社會適應力的影響由上表數(shù)據可以看出,90%的女大學生在參加健美操課學習后社會適應力有所增強,這表明健美操課對學生社會適應力的培養(yǎng)有較大作用。通過與一些女生的訪談發(fā)現(xiàn),她們對人際關系比較敏感,時常出現(xiàn)敵對與害怕心理,不愿與人深交。而健美操是一項團體運動項目,小到6人一組,大到12人一組,學生之間時常有著聯(lián)系,這就自然而然的為女大學生提供了滿往需要的機會和場所。使她們在團隊協(xié)作中克服孤獨感,逐漸產生對她人的親近感和信任感,進而學會以誠待人,互相幫助,擴大社交圈,從而提升社會適應力。3.3.5健美操課對女大學生團隊協(xié)作能力和自我創(chuàng)新能力的影響由上表可以看出,通過健美操課的學習,有87%的學生團隊協(xié)作能力和自我創(chuàng)新能力有所提高,健美操課成績的認定是小組考核的形式,有助于將學生化被動為主動,使學生在課堂中有更多的自主學習時間,提高學生興趣,讓更多的學生都參與到其中,全組學生為了集體的榮譽,充分發(fā)揮自己的積極能動性,創(chuàng)造新的動作與隊形,開發(fā)學生智力,體驗團隊精神。使團隊協(xié)作和自我創(chuàng)新精神在每個學生心中生根發(fā)芽。進而對培養(yǎng)女大學生團隊協(xié)作能力和自我創(chuàng)新能力起到促進作用。

4結論和建議

4.1結論

在我校,健美操課受到女大學生的熱烈追捧,此次研究健美操課對女大學生心理素質的影響存在一定的改善提升空間,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通過健美操課的學習,女大學生身體素質(協(xié)調性、柔韌性、靈敏性)得到了有效提高,自信心也得到了加強;第二,通過健美操課的學習,有助于提高女大學生的心理素質和學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她們的社會適應能力,使學生身心全面健康發(fā)展;第三,我校健美操課師資力量薄弱,學生(特別是公選課學生)得不到有效指導;第四,學校領導對健美操課不重視,資金投入少,場地器材缺乏;第五,學生自身投入不夠,對健美操課不太重視;第六,學校對女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不重視,心理輔導工作流于形式。

4.2建議

4.2.1加強師資力量和資金的投入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較大部分學生對學校場地器材和師資力量的投入存在著疑問。場地器材的缺乏和師資力量的薄弱是限制我校健美操課發(fā)展的直接原因,這也說明了學校對健美操課甚至是體育教育的不重視,沒有過硬的師資力量與良好的場地器材,全校健美操的推廣可以說是舉步維艱。學校應該正視這一點,加大對體育教育這一塊的資金投入,修建合適的場地器材以供學生使用,發(fā)掘充足的優(yōu)秀教師資源給學生提供及時有效的技術指導,以此保證我校健美操課的順利發(fā)展以及女大學生心理素質的穩(wěn)步提高。4.2.2加強學校健美操課的組織工作此次調查結果顯示,健美操課在我校的開展對我院女大學生心理素質的影響呈優(yōu)良態(tài)勢。在健美操課的學習過程中有一個問題是困擾較大多數(shù)學生的,就是大家會因為動作的難度和節(jié)奏的快慢而有挫折感,這便是因為我校健美操組織工作的薄弱。教師安排教學內容應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循序漸進,多照顧后進者的感受,再加上合適的音樂,考慮學生整體的素質,逐步發(fā)展。4.2.3加強學生健身意識的培養(yǎng),重視健美操課程在調查過程中,有較少部分人選修健美操課并不是出于真正的興趣愛好,而是為了兩個學分。在意識上就形成了一種錯誤的觀念,現(xiàn)如今,大學生體質令人擔憂,能有一門課既能鍛煉大學生的身體機能又能培養(yǎng)心理素質,就要倡導在校生(特別是女大學生)重視健身意識的培養(yǎng),珍惜已有的健美操課程,以己之力帶動身邊的同學都參加到健美操的鍛煉中來。4.2.4加強學校對心理輔導工作的監(jiān)督,重視女大學生心理健康在調查過程中,了解到每個學院都有自己的心理輔導老師和心理輔導辦公室,但這一工作流于形式,幾乎沒有學生知道心理輔導辦公室的具置。在此情形下,學校應狠抓心理輔導這一塊工作,加強對心理輔導工作的監(jiān)督,從根本上重視女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讓我校的女大學生以一個健康積極的心態(tài)面對即將到來的社會上的考驗!

參考文獻:

[1]汪云.《健身健美操對甘肅省女大學生身體形態(tài)和自信心的影響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12年.

[2]姚杰.《健美操課程中運用“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學模式對女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D].蘇州大學碩士論文,2010年.

[3]朱妹.《高中女生健美操選項課程內容模塊體系的構建與實證研究》[D].蘇州大學碩士論文,2013年.

[4]李孟璐.《高校健美操對女大學生心理素質的影響分析》[J].《新西部(下旬.理論版)》2011年.

[5]陳泉宇,徐振文,康華養(yǎng).《健美操運動對獨立學院女大學生心理影響因素的探析》[J].《運動》2012年第35期.

[6]張玉.《健美操課對女大學生社會性體格焦慮及身體自我概念的影響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年.

[7]田甜.《健美操課對我院女大學生心理健康影響的研究》[J].《運動人體科學》2013年(第3卷)第26期.

第6篇

關鍵詞: 大學 體育教學 健康意識 調查研究

1.前言

體育健康意識是體育文化的一部分,從心理學角度是指客觀存在的體育現(xiàn)象在人們頭腦中的反映,是人們對體育活動的感覺、理解、判斷的總和。體育健康意識是相對穩(wěn)定的,它主要由態(tài)度狀態(tài)和體育素質構成。

體育健康意識概念提出后,許多心理學家對此進行了研究。人們發(fā)現(xiàn)它不僅影響人們的學習、任務選擇和目標設定,還影響著人們的行為,影響著人們的人際交往和對自我人格的建構。但就目前情況來看,普通高校大學生體育健康意識比較薄弱,我們做這次調查研究,旨在探討體育運動能不能影響個人的健康,從而為提高高校體育教學質量,深化體育教學改革和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一些有關體育活動與意識的借鑒和科學依據。

2.研究對象與方法

2.1研究對象

對江西科技師范學院在校大學生隨機抽取300人進行了問卷調查,并采用數(shù)理統(tǒng)計法、比較法等研究方法對問卷數(shù)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樣本總數(shù)300人(男生150人,女生150人)。

2.2研究方法

2.2.1文獻資料法

主要的方式有:登陸中國期刊網、萬方數(shù)據資訊網、中國知識資源總庫網,查閱了大量的關于體育意識和體育健康意識的學術論文和資訊,還查閱了近十年來大量的相關論文和書籍,為研究提供了理論依據。

2.2.2問卷調查法

采用隨機抽樣方法調查,樣本總數(shù)300人,其中男學生問卷回收135份,回收率90%,女學生問卷回收143份,回收率為95.3%。有效問卷為270份,有效率為90%,其中男生為132份,女生為138份。

2.2.3數(shù)理統(tǒng)計方法

利用SPSS對回收的問卷通過數(shù)理統(tǒng)計法和比較分析法進行統(tǒng)計分析。

2.2.4訪問調查法

在發(fā)放問卷的同時對部分同學進行訪問,整理分析訪問信息。

3.研究結果與分析

3.1對樣本大學生體育健康意識基本情況的調查現(xiàn)狀與分析

3.1.1樣本大學生對體育健康意識的認識(表2)

通過表2可以看出:男生中,接受健康教育的占了相當大的比重,提高身體素質次之,而養(yǎng)成鍛煉的習慣占了最小的比例。在女生中,提高身體素質所占的比例更高一些,接受健康教育次之。

3.1.2參加體育運動的人數(shù)

通過調查問卷調查數(shù)據整理分析,根據國家體育人口的標準(每周身體活動頻度3次(含3次)以上;每次身體活動時間30分鐘以上;每次身體活動強度中等程度以上。)將調查對象分為經常參加體育運動和不經常參加體育運動的兩類。

3.1.3參加體育運動的次數(shù)

從表4可以看出,參加體育運動的次數(shù)一周3次及3次以上的,占43.3%,說明參加體育運動的次數(shù)不夠。

3.1.4參加體育運動的時間

從表5可以看出,每次參加體育運動在30分鐘以上的只占39.7%,說明參加體育運動所持續(xù)的時間總體情況比例不高。

3.2影響我校大學生體育健康意識的相關因素的分析

3.2.1主觀因素

調查結果顯示(表6):影響大學生體育健康意識的主觀原因主要有“周圍的人體育鍛煉的氛圍不濃”。

3.2.2客觀因素

通過表7可以看出,影響大學生體育健康意識的客觀因素主要是“學校體育設施缺乏”和“資金有限,沒能力進行體育消費”。

4.結論與建議

4.1結論

4.1.1大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目的較明確,有較好的健康意識,對體育有良好的認識態(tài)度。

4.1.2影響大學生體育健康意識的主觀因素中的最主要原因是體育運動的氛圍不濃;而客觀因素中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學校體育設施缺乏,不能滿足學生想參加運動的愿望。

4.2建議

4.2.1通過對教育思想、教學模式、教學手段的改革,為大學生形成正確的體育健身意識和終身體育健身思想,營造良好的教育空間和氛圍,從而促使大學生形成一種積極向上的終身體育生活方式。

4.2.2加大對高校體育設施的投入和改善,充分挖掘校內潛力,開拓校外健身空間。為大學生體育鍛煉提供硬件保障,最終促使大學生養(yǎng)成終身體育的健康意識。

參考文獻:

[1]李勇.對大學生體育意識與行為的研究[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4.38,(2):171-172.

[2]楊明.體育健康意識調查與對策[J].廣西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1.16,(4):95-96.

[3]魏冰,李庶鴻.論體育意識[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06.10,(2):152-157.

[4]張德主編.組織行為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4.(5).

第7篇

關鍵詞:青少年主觀幸福感;追蹤研究;人格;婚姻

中圖分類號:C91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4)07-0104-02

一、主觀幸福感的概念界定及其特點

主觀幸福感的概念可以追溯到古希臘時代,那時候,人們將幸福等同于享樂主義快樂。那到底究竟什么是幸福?總而言之,有一點是可以明確的,幸福是一種主觀體驗,不同的人從各自的角度出發(fā)會有多種多樣的主觀理解。積極心理學家認為主觀幸福感是一個人積極體驗的核心,同時也是對其生活的最高目標。

二、青少年學生主觀幸福感研究的現(xiàn)狀

(一)文獻檢索情況

筆者根據研究的需要,以“主觀幸福感”、“青少年主觀幸福感”、“追蹤研究”為關鍵詞,開展了相關領域的文獻搜集和資料整理工作。文獻整理后筆者發(fā)現(xiàn),現(xiàn)有的研究多數(shù)是對青少年主觀幸福感的相關因素分析以及影響主觀幸福感的因素,這些研究成果對青少年主觀幸福感問題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為此,對青少年主觀幸福感方面的相關文獻資料亦進行了搜集與整理。截至2013年1月,筆者搜集相關專著10余本;在期刊網上,以中國學術期刊數(shù)據庫、萬方中文期刊數(shù)據庫、維普科技全文數(shù)據庫、人大復印報刊資料為搜索范圍,搜索近十年的相關文章,下載了相關碩博論文32篇,期刊論文87篇;外文文獻25篇;搜集并保留相關網站3個??傮w來說,與本研究主題緊密相關的研究資料尚不多,但這些略顯零亂的研究成果也為本研究提供了研究基礎和具有啟發(fā)性的思考。

(二)國內研究現(xiàn)狀

國內對于主觀幸福感的研究起步較晚,大概始于20世紀90年代。近些年來,心理學領域的各個專家、學者對主觀幸福感的研究展開了大量的研究,尤其是青少年這個群體的主觀幸福吸引了很多心理學家以及人們的廣泛關注。雖然青少年主觀幸福感已經被大范圍研究與討論,但對于青少年主觀幸福感的發(fā)展軌跡缺少一定的調查。本文旨在通過多個時段的青少年的主觀幸福感進行分析和比較,以此得出相對應的數(shù)據和結果,并對這多個時間段的主觀幸福感的差異進行因素分析和結果討論。現(xiàn)有的研究成果大多數(shù)是對于青少年主觀幸福感的橫向研究,這些研究對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為此,筆者對近十年的文獻、期刊以及碩博論文進行了整理。因而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

第一,關于主觀幸福感的群體劃分。在老年人主觀幸福感的研究中,鄭宏志與陳功香在《314名城市老年居民主觀幸福感與社會支持的相關性研究》中指出,性別對主觀幸福感的差異并不顯著,有婚姻作為支撐對于老年人的主觀幸福感有顯著效應。對于有配偶的老年人,其主觀幸福感明顯高于無配偶的老年人。與此同時,社會支持也是影響老年人主觀幸福感的一個重要因素。無論是主觀支持還是客觀支持,懂得利用社會支持的群體會有更為積極的感受。而趙立軍、劉旭華在《貴陽市老年人主觀幸福感與生活滿意度相關研究》中表示:老年人生活滿意度的提高,對老年人的主觀幸福感有很大的影響。

著名心理學家、專家、學者對青年主觀幸福感這個群體產生極大關注。筆者從這里選取其中典型的文章作為參考。邢占軍在《主觀幸福感研究:對幸福的實證探索》中指出:幸福是現(xiàn)實生活中的主觀反映。主觀幸福感是一種主觀體驗,而且是一種比較切實的、比較穩(wěn)定的感受。嚴標賓、鄭雪等人在《大學生主觀幸福感的影響因素研究》中指出:社會關系包括家庭、朋友、戀愛和室友關系對幸福感有顯著關系。其結果發(fā)現(xiàn):內部價值中自我實現(xiàn)和學習能力同主觀幸福感的相關比外部價值同主觀幸福感的相關會更為顯著。而生活事件無論是好的生活事件還是壞的生活事件對主觀幸福感的影響均不顯著。

關于兒童群體的研究,也有部分文獻?!峨x異家庭兒童的主觀幸福感及其影響因素》的作者齊琳將離異家庭和完整家庭子女主觀幸福感做了比較,得出:離異家庭的兒童,其生活滿意度處于中等水平,明顯低于完整家庭的兒童。獨生子女的積極情緒得分高于非獨生子女。喻永婷與張麗芳各自對《留守兒童的主觀幸福感及其影響因素》進行了不同的闡述:性別、年級以及留守類型上都不同影響留守兒童的主觀幸福感。以上是各個專家學者從各個群體來研究主觀幸福感。學者們大體上分析了影響老人、青少年、兒童主觀幸福感的因素,用相關分析的方法解釋了影響主觀幸福感因素的顯著關系。對本論文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第二,主觀幸福感的因素分析。從影響青少年主觀幸福感的因素來看:影響青少年主觀幸福感的因素眾多。從早些年來分析:楊海榮,石國興等人在《初中生主觀幸福感和心理健康及其相關因素研究》中探討了初中生的自尊,事件應對方式與主觀幸福感和心理健康之間的相關?!洞髮W生一般自我效能感、應對方式及主觀幸福感的相關研究》一文作者通過大量研究,大量數(shù)據表明:一般而言,大學生自我效能感越高,就會體驗更多的幸福。故學校和老師可以適當提高學生的自我效能感來提高學生的主觀幸福感。張雯在《大學生主觀幸福感及其影響因素》中提到自尊、社會支持與歸因等因素與主觀幸福感存在正相關。著名學者鄭雪、王玲等人也曾在《大學生主觀幸福感與人格特征的關系》中明確提出:女性的主觀幸福感明顯高于男性。至于主觀幸福感的性別差異,研究結果并不十分一致。而近些年來,嚴標賓等人在《青少年網絡行為與主觀幸福感的關系研究》中表示:網絡行為對主觀幸福感、生活滿意度差異顯著。而社會支持、人格等中介作用對于主觀幸福感影響更為復雜。目前,嚴標賓、鄭雪等人逐漸加深對大學生主觀幸福感影響因素范圍的研究。他們在《大學生主觀幸福感的跨文化研究》中,首次將主觀幸福影響因素納入文化范圍。他們對48個國家和地區(qū)的大學生進行了大范圍的調查。研究表明:大學生的主觀幸福感均處于較為令人滿意的水平。他們一直認為大學生可能是朝氣蓬勃、充滿希望的一代。再者,他們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和周邊人際交往也更為和諧。

從以上幾個早期研究的時段來看,影響主觀幸福感的因素甚多,而且交叉作用顯著,研究范圍從橫向和縱向都有一定借鑒意義。

第三,在測量工具和研究方法上來看,測量工具愈來愈精準,角度和信度都得到了一定加強。邢占軍在《主觀幸福感測量研究綜述》中提到主觀幸??梢赃M行主觀測量和客觀測量。生活質量上的主觀測量研究最早是由Neugarten等人于20世紀60年表的“生活滿意感量表(LSI)”,接著,Cantril編制了“自我標定量表”(SAS),這種量表主要是根據自己對自己的主觀幸福感進行等級評價。70年代Derogatis編訂了癥狀自評量表(SCL-90)。一些研究者認為主觀幸福的衡量主要取決于積極情感與消極情感所占優(yōu)勢。對幸福感的研究呈現(xiàn)多種多樣的方法。尹海蘭在《大學生主觀幸福感與人格特征的相關研究》中列舉了多種方法。如自陳量表法。這種方法主要由被試根據自身切實情況來進行測量。幾個常用的主觀幸福感測量量表:(1)人臉量表。這是一種非言語性的主觀幸福量表。被試須從幾幅人臉中選擇自己認為最為幸福的表情。(2)情感平衡量表。用以測查群體的心里滿意程度。主要用以描述過去幾周的幸福感測量。(3)Campell幸福感指數(shù)量表。這個量表分為情感指數(shù)量表和生活滿意度問卷。

(三)國外研究現(xiàn)狀

國外對主觀幸福感的關注開始于20世紀50年代左右,目前已經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對主觀幸福感的研究成熟,深度更廣,范圍更大,結果也較為精確。Naser&Akram在《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erences》中分析了幸福感與個性模型HEXACO的關系。本文主要針對HEXACO與以往五個因素的區(qū)別。對于主觀幸福感測量工具的研究,國外學者也有一定研究,其中Eleanor與Matthias等人利用BBC-SWB來測量主觀幸福感。這種量表采用分制來測量主觀幸福感三個方面之間的關系:如心理健康、身體健康依據及身心健康兩者之間的關系。國外學者有關于研究富裕國家的主觀幸福感。研究這種主觀幸福感主要依據主觀和客觀領域之間的差異如婚姻、健康、行為、住房和環(huán)境。研究表明:主觀幸福和客觀幸福存在某種相關,主觀幸福感與婚姻、住房和周圍環(huán)境存在很大相關。

從以上國外研究可以看出,研究主觀幸福感分類較細,研究范圍較廣,研究結果較為深入。對本論文的撰寫有著重要的借鑒意義。

三、對已有研究的分析及未來青少年主觀幸福感的展望

從以上國內外的研究分析來看,現(xiàn)有的研究無論是在因素間的相關分析還是各個因素對主觀幸福感的影響方面,無論是群體的比較還是各個特殊領域的人群,如今都已研究得相對全面。然而,問題的出現(xiàn)也在所難免,心理學中的幸福感重點關注的是個人的內心感受和體驗,但如果沒有任何客觀標準可以檢驗,僅靠主觀的判斷也許會導致不同主體對同一事物得出相反結論。目前包括美國在內的許多國家的學校改革主要關注的是學業(yè)結果,關注的是數(shù)量而不是質量。易忽視學生情感方面的問題。培養(yǎng)青少年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塑造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身心的健康成長具有積極的影響作用。目前青少年主觀幸福感的研究雖已起步,但有關提高青少年幸福感的發(fā)展軌跡研究尚沒有完全展開。如何提高青少年的幸福感,這方面的研究無疑會對青少年的生活有著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是青少年幸福感研究領域亟待展開的一個重要方向。

參考文獻:

[1]孟萬金.積極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08.

[2]鄭雪,嚴標賓,邱林.廣州大學生主觀幸福感研究[J].心理學,2001(4):33.

[3]劉永恒,高占海.不同來源、性別、專業(yè)的地方院校大學生主觀幸福感研究[J].河西學院學報,2006(1):29-30.

第8篇

【關鍵詞】大學生;學術研究能力;教育體制;創(chuàng)新模式

知識經濟時代,大學生作為面向社會的“主力軍”備受社會關注,大學生的方方面面如擇校、心理、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等種種問題不斷地引發(fā)人們的討論和思考:中國知網數(shù)據庫中搜索以“大學生”為主題的文獻記錄達 314,942 條之多。

近幾年,大學生的創(chuàng)新教育改革呼聲越來越高,關于大學生學術能力的研究,中國知網數(shù)據庫中,文獻記錄有180條,尚屬于研究的新領域。學術的涵義:系統(tǒng)的較專門的學問,泛指高等教育和研究。“學術”這一概念,實際上是從西方引進的。外界對“學術”的解釋有兩個共同的主要特點:與學院有關;非實用性。即,所謂學術工作,就是由受過正規(guī)教育并在大學中工作的學者所進行的非實用性的研究工作。因此,在歐洲的傳統(tǒng)中,學術是由受過專業(yè)訓練的人在具備專業(yè)條件的環(huán)境中進行非實用性的探索。

為貫徹科教興國的戰(zhàn)略,豐富大學生的學習生活,提高綜合素質,團總支會同教育部曾在2002年聯(lián)合下發(fā)了《關于實施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的意見》(中青聯(lián)發(fā)[2002]14號),明確提出要求開展“校園科技文化活動,社會實踐以及其他有益于學生素質提高的第二課堂活動”。最有代表性的是“挑戰(zhàn)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它由、中國科協(xié)、教育部、全國學聯(lián)和地方政府共同主辦,國內著名大學、新聞媒體聯(lián)合發(fā)起的一項具有導向性、示范性和群眾性的全國競賽活動,成為吸引廣大高校學生共同參與的科技盛會。高校的眼光更加著力于引導開發(fā)學生的團隊與研究學術能力,這不僅僅是意識層面上的發(fā)揮,也是在更進一步的臺階上,引導中國教育的發(fā)展。

此外,隨著大學教育改革不斷的深化,學術研究活動成為研究性學習和創(chuàng)新實踐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和實踐環(huán)節(jié)。如學位論文是考查學生綜合能力、評估學業(yè)成績的一個重要方式,是高校專業(yè)教學質量評估的重要內容。學術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有益于開拓更為嶄新的校園學術氛圍。

據此,我們運用問卷調查(在網絡問卷星)的方式,對象是高校大學生,有專科、本科、研究生以上等不同層次,展開調查,以了解大學生關于學術研究、學術能力方面的狀態(tài)及認識。

一、大學生學術研究能力的調查與探析

本次調查為開放性網絡調查,參與人數(shù)524人,其中??粕?7.14%,本科生61.43%,研究生以上占21.4%。主要的調查內容如下:

在覺得學校的學術氛圍上,55.32%認為一般般,23.4%認為比較差,14.89%認為根本沒有學術氛圍;如何對待學術性研究上,51.43%學生想參加,從中收獲,僅5.71%這是搞科研的人做,不關己事;65.71%學生認為學術科研能力的培養(yǎng)在影響提升大學生職場競爭能力因素中有很大幫助;在閱讀書籍類型的選擇上,文學類占42.86%,學術類僅8.57%,學術類書籍的閱讀情況不容樂觀;在學習的主要方式上,自學與聽講相結合占51.43%,學生以多元化學習方式為主;在大學的首要任務選擇上,42.86%的學生選擇學習理論知識,37.14%選擇結交朋友,建立關系網,11.43%選擇打打工,培養(yǎng)實踐能力,為工作打基礎,參加學術活動只占8.57%;在學生不重視學術研究的原因上,36.17%的學生認為學校沒有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學術活動以及學術研究能力的培養(yǎng),27.66%認為90后青年追求新潮,對于比較嚴肅、枯燥無味的學術科研不感興趣;在學校有沒有開設培養(yǎng)學術閱讀與寫作的課程上,52.14%學生選擇有,占一半,學校還是有這方面的教學活動;在提升大學生學術科研力量上31.43%的學生希望營造自由而寬松的學術環(huán)境,這在一定程度上表現(xiàn)出當代學生對于校園環(huán)境的更高要求,體現(xiàn)出他們自主化的一面,也是對學校和導師的全新挑戰(zhàn);在活躍學術氛圍的措施上,65.71%的學生注重師生學術意識培養(yǎng),創(chuàng)建學術活動平臺,拓展學術活動空間。

綜合上面的調查內容,我們探析大學生的學術研究現(xiàn)狀的成因:

(一)學生的學術研究興趣缺乏

一方面,受到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的考試方法的影響,學生們發(fā)表自由言論發(fā)表自己見解進行學術研究的機會很少,沒有更多的時間與機會學到很多自己進行學術研究的知識和技能。另一方面有些高校對論文的要求過高,沒能充分考慮到尚處于學術生產“初級階段”的大學生的學術研究能力。大學生對于過高的論文要求,往往會覺得難以獨立思考,或者說給其造成了思想錯覺,對于學術產生厭倦情緒。

(二)社會的學術環(huán)境影響

就社會環(huán)境而言,學術與其他的學習研究不同,學術是需要一定的知識積淀,是一個需要實踐的過程,其必須具有真正意義上的實踐意義。有的學術研究中,過分考量“務實”精神,使得原有的對學術研究的意識模糊。有的研究浮于其表,追求轟動效應,沒更好地解決實際問題。有的盲目的組織各類活動,而不在意活動所實際取得的成效,只是流于過程。在教育中,對于當今時代的青年人來說,學術不應該停留于理想化的觀念中。

(三)學校的學術研究活動需要引導

學生對學術研究類的課題缺乏引導,有的學生找不到學術研究的方向,并且認為此類研究都是“相互抄襲,毫無新意”的重復論證。在陌生的學科上,部分學生對自我要求定位在“容易讀,容易考,易蒙混過關”,而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學習并掌握這項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高校需要正確的指引。

在問卷調查中,學校開展有關學術研究類的課程不能很好的與學生興趣相互適應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開展研究性的課題中,雖然能夠部分引導學生們自我認知,自我發(fā)現(xiàn),賦予他們探討能力,但是,有的課題陳腐,缺乏新意,缺乏導師的引導,將學術研究停留在了表面。

當然,對于大學生中的“研究生”群體而言,國家對研究生的培養(yǎng)目標是要求學生對所學專業(yè)有理論和系統(tǒng)上的把握,同時具備嚴謹?shù)膶W風和獨立研究的能力,并且要有新的見解?!袄碚摵拖到y(tǒng)的把握”要求研究生必須要大量地閱讀本學科的有關文獻,在大量的研讀和寫作的實踐中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概括和抽象能力。較強的概括和抽象能力是研究生區(qū)別于本科生的一大要素。研究生的這種教學模式同本科生以獲取基本知識、操練基本技能為主的學習方法完全不同,在質的方面是一次飛躍。

二、培養(yǎng)大學生的學術研究能力的對策

(一)構建健康的學術環(huán)境

構建健康的學術環(huán)境在大學生學術研究中極其重要。學術的靈魂在于其自有的發(fā)展,學術需要秩序,也同樣需要自由。學術研究擁有其本身存在的意義,彭江《中國大學學術研究制度變革》中寫道:“大學學術研究的基本學術價值有四:學術自由、學術公平、學術秩序、學術效率。”一切學術研究或教學機構的學者和教師,在他們研究的領域內有尋求真理并將其曉之于他人的自由。學術自由是學者間的平等探討和坦誠交流,其本身包含著對學術不端和學術腐敗的制約。要給學者以寬松的學術環(huán)境,要尊重學者、崇尚學術。

學術在如今的環(huán)境中,被湮沒,被曲解,被異化,被用以獲得利益,借用在過去幾十年中我國被批得很厲害的兩個詞語來說,學術,就是學者在“象牙塔”中進行的“為學術而學術”的“純學術”探索工作。梁啟超早在本世紀初就批評中國知識分子的治學態(tài)度,指出病源在于“不以學問為目的而以為手段”,他主張學者應有“學者的人格”,應該以學問自重,“斷不以學問供學問以外的手段”。

(二)建立理性的學術評價機制

評價是對于事物價值的一種判斷,在大學生學術研究方面,評價主要的體現(xiàn)還是在舉辦的學術研究活動方面。學術評價系統(tǒng)應該本著客觀鼓勵的態(tài)度,評價本身的目標追求不能數(shù)量化,以尊重學術研究規(guī)律。

近幾年,學術不規(guī)范事件大量被揭發(fā),學術規(guī)范問題成為學術界關注的熱點,專家學者呼聲:遏制學術腐敗,純凈學術領域,抨擊學術不端惡行、呼喚學術規(guī)范。

中國社科院2011年法治藍皮書指出,過度追求量化的學術評價機制誘發(fā)學術不端。報告指出,應當綜合考慮多種因素,而不僅僅考慮研究成果的數(shù)量。如學術論文不能重數(shù)量、輕質量,以避免引發(fā)剽竊、抄襲、拼湊論文等現(xiàn)象。對于大學生而言,學術論文評價標準不能單一,不能夠拘泥于形式化,應該反映學生個人的綜合(學習能力、探究能力)能力等。高校學生與教師在學術研究上是相輔相成的,理性的學術評價能促使師生更多的碰撞與火花。

(三)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潛能

多方面、多層次開展引導學生學習學術研究和培養(yǎng)學術能力的教學實踐活動。對于高校而言,崇尚科學、追求真知、勤奮學習、銳意創(chuàng)新、迎接挑戰(zhàn)是教學創(chuàng)新的永恒主題。為了快速提高大學生的學術寫作能力??砷_設學術寫作課程,將學術道德、學術規(guī)范和學術評論能力列入了本科生基本功。對于那些學有余力,有較強的獨立思考和創(chuàng)新意識,對科學研究、科技發(fā)明和社會實踐有濃厚的興趣的大學生,學校要鼓勵他們參加科技創(chuàng)新活動:如參加或撰寫自然科學類學術論文、哲學社會科學類社會調查報告和學術論文、科技發(fā)明制作等活動,并給予經費立項資助。在評價機制上:學生獲得一定獎勵學分,可申請計入相關專業(yè)選修課或實踐環(huán)節(jié)的學分;指導教師根據實際承擔的輔導任務和工作成效折算教學工作量等,形成學術活動的良性互動。

對于研究生而言,從新生入校起,可通過新生與教授的交流,初步開展以學術生涯規(guī)劃基本內容的規(guī)劃教育,引導新生認清自身優(yōu)勢與不足,幫助他們根據自身興趣愛好、能力素質、發(fā)展愿望確立研究方向,引導新生提高自己的眼界和思想高度,鼓勵他們加強專業(yè)學習,拓展綜合素質,增強科研創(chuàng)新能力,為以后的學術研究活動奠定基礎。

此外,高校的常態(tài)化的學術活動,如學術講座,學術文化活動月,開發(fā)研究與創(chuàng)新實踐平臺等,給大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豐富人文與社科知識,提高他們專業(yè)創(chuàng)新能力。對于那些在校期間自強不息,奮發(fā)進取,努力學習,全面發(fā)展,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主動適應社會,彰顯學校人才培養(yǎng)特色的優(yōu)秀學生,學校要給予表彰獎勵,形成良好的激勵人才培養(yǎng)機制。

大學生的學術研究能力需要發(fā)展,無論是從大學生主體、教師、還是學校的層面上,學術研究需要變革,需要健康的學術環(huán)境,理性的學術評價和多樣的學術創(chuàng)新活動。目前高校大學生學術研究能力的現(xiàn)狀需要迫切的改變,只有大學生參與到學術研究中,學術研究才能獲得嶄新的生命力,是時下教育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的新要求。

參考文獻

[1] 董大年.現(xiàn)代漢語分類大詞典[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7.

日韩蜜桃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免费精品拍拍一区二区| 国产欧美另类激情久久久|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综合| 中文字幕av诱惑一区二区| 人妻少妇系列中文字幕| 一区二区日韩欧美精品| 国产亚洲欧美一区二区| 最新69国产精品视频| 毛片在线观看免费日韩| 91爽人人爽人人插人人爽| 人妻少妇久久中文字幕久久| 国产一级二级三级观看| 欧美国产日产在线观看| 噜噜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国产原创中文av在线播放 | 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日本高清二区视频久二区| 亚洲精品偷拍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欧洲日韩综合二区| 国产欧美日韩在线精品一二区| 国产又粗又猛又大爽又黄| 欧美91精品国产自产| 国产情侣激情在线对白| 亚洲国产精品肉丝袜久久| 国产又大又黄又粗又免费|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免费| 欧美日韩中黄片免费看| 欧美成人黄色一区二区三区| 伊人久久青草地综合婷婷| 日韩中文字幕有码午夜美女| 亚洲高清欧美中文字幕| 日韩中文无线码在线视频| 久久永久免费一区二区| 久久免费精品拍拍一区二区| 日韩精品在线观看完整版| 亚洲国产av一二三区| 国产欧美性成人精品午夜| 九九九热视频最新在线| 午夜福利视频偷拍91|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