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2-05-11 04:02:39
序言:寫作是分享個人見解和探索未知領域的橋梁,我們?yōu)槟x了1篇的健康教育論文樣本,期待這些樣本能夠為您提供豐富的參考和啟發(fā),請盡情閱讀。
護理工作者的重要職責之一是通過健康教育喚起患者的健康意識,使他們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建立有利于健康的行為,掌握自我保健的方法和技術,提高健康素質及生活質量。幾年來,我院在臨床護理中重視對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將患者健康教育內容貫穿于整個臨床護理活動之中,為患者提供必要的醫(yī)學護理知識和健康指導,有目的、有計劃的為患者解決更多的健康問題。因此,在臨床護理中作好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
1.健康教育在臨床護理中的作用
1.1健康教育是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得力措施教育人們樹立新的健康觀,鼓勵人們具有達到健康狀態(tài)的愿望,并幫助其實現這一愿望。1年來,我院對82∞名患者在出院時進行調查,所有患者都認為健康教育非常必要。
1.2健康教育能疏導患者心理方向的問題幫助患者樹立積極、健康的心態(tài)去戰(zhàn)勝疾病,密切了護患關系。我院開展健康教育以來,增加了很多工作內容,但與患者交流、溝通多了,患者對護士的信任度有很大提高。滿意度由過去的86.5%(年平均),上升到現在98.8%(年平均)。患者有疑問有心里話愿意對護士講,而護士也能時刻以患者為中心,予以全面、周到地護理。
1.3健康教育是一種治療手段許多疾病產生于不良行為和生活方式,如:吸煙、酣酒、高糖、高脂食、性混亂等,通過健康教育對某此偏離行為方式進行矯正,以提高患者和人群的自控能力,就會降低疾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
1.4健康教育可降低患者焦慮狀態(tài)患者住都有陌生緊張心理,特別是需要手術的患者,護士應根據患者治療的不同階段進行教育,講明各種檢查、治療、用藥的目的,注意事項及配合方法,讓患者做到心中有數,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健康教育是消除不良心理反應,解除患者及家屬種種疑慮的最有效的手段和最理想的保健措施。
1.5健康教育是一項技資少、產出高、效益大的保健措施,美國醫(yī)藥協(xié)會調查顯示,每花1美元于患者健康教育服務上,就會節(jié)省6美元的醫(yī)療費用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2.做好患者健康教育的要點
2.1內容必須具體患者健康教育是適合患者狀況和生活需要的具體活動。為此應該把握患者的生活內容和習慣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使健康教育成為適合患者個體需要的具體的教育活動內容,以引導患者對學習內容感興趣,提高學習效果。
2.2有針對性健康教育的實施技巧,直接影響著患者對健康知識的掌握。在臨床上,要根據患者的需要、文化程度,給予不同程度的宣教,幫助患者正確認識疾病,可能碰到或必須了解或掌握的知識,護士應針對不同個體、不同時期、不同的健康問題和心理狀態(tài),給予有效的宣教,在為患者解決問題上起指導作用。
2.3抓住關鍵、把握階段性在宣教過程中把握好宣教的時機。如外科患者的健康教育有明顯的階段性,入院宣教、術前準備、術后指導、出院康復指導等,每一階段都各自有不同的特點。
2.4合理掌握宣教的時間。
2.4.1入院宣教中患者最關心的是床位、病窒環(huán)境、設施介紹,而危重患者入院最關心的是病情的嚴重程度、是否有危險、需要馬上見到醫(yī)生和護士,這些內容應及時介紹,至于規(guī)章制度等內容的介紹可能不是患者最急需知道的,即使介紹,效果也不好,可在患者安定后再進行,在工作時間內完成即可。
2.4.2宣教時間在非治療和護理時間內,下午治療后相對固定的時間與患者進行交談,聯絡感情并收集資料,以便系統(tǒng)地對患者進行健康知識指導。
2.4.3貫穿在治療操作和護理中在為患者進行特殊檢查和護理操作時給患者解釋和介紹有關知識。如:給患者靜滴膜島素時,告訴患者此藥不宜太快,自己不可隨意調換,完畢后不可突然站起,以免因低血糖引起暈倒。
2.4.4需要患者家屬參與、了解的內容,可安排在探視時間。
2.4.5做出院指導不要等到辦理出院手續(xù)時才匆忙地向患者進行宣教,應在出院前1~2d內完成,這樣才能達到預期效果。
實施素質教育就是在使受教育者在生理素質,心理素質和社會文化素質上和諧發(fā)展,在德、智、體諸方面全面發(fā)展。也可以說它的整體優(yōu)化教育。這種教育以受教育身心得到健康發(fā)展,形成健全的個性為出發(fā)點和歸宿。但長期以來,很多人對身體健康比較重視,而對心理健康卻較少注意。實際上只有體(身體)魄(心理)健康的人,才算是真正健康的人。世界衛(wèi)生組織對人的健康所下的定義是:“不僅沒軀體的殘缺與疾病,還要有完整的心理、生理狀態(tài)以及社會適應能力?!笨梢娙说慕】挡粌H指生理上,而且還應包括心理上的健康。這觀點正被越來越多人所認識、所接受。
但在中小學中,卻有不少學生存在心理上的偏常,據有關部門進行的心理調查表明,學生的厭學障礙和人際關系問題相當突出。用學生自己的話說,終日過著“單調而緊張”、“煩躁抑郁”的生活。多達近30的學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任性、偏激、冷漠、孤獨、自私、嫉妒、自卑等。近年來,中小學生由于病態(tài)心理而導致心理與行為上的失誤,甚至犯罪的現象時有發(fā)生,嚴重影響了學生的身心健康和發(fā)展。甚至危害了家庭、危害了社會。因此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學生心理素質,應成為中小學素質教育的重要方面。
造成學生出現心理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是學習壓力、社會影響、家庭環(huán)境和教師的教育方法等。它反映了學校教育及社會家庭等方面的許多矛盾,只有了解學生存在問題的成因,才能在教育教學中有意識地去避免它。
家庭影響。家長是學生的第一任教師,家長的品德修養(yǎng),文化水平,教育方法以及家庭環(huán)境條件等對學生品德和心理成長有直接而重大的影響。有相當一部分家庭和家長的條件不利于學生心理健康成長,有的家長對子女經常訓斥,使孩子對父母見而生畏,缺乏感情交流。孩子遇到困難得不到幫助,遇到挫折得不到鼓勵,使孩子有種“壓抑感”、“委曲感”。有的父母感情破裂,雙親離異,嚴重摧殘了孩子的心靈。更有些“問題家庭”家長本身品德低劣,作風不正,對孩子的危害也就可想而知了。所以家庭教育不當,是孩子出現心理問題的重要原因之一。
學校教育不當。由于種種原因,使我們學校的教育工作還存在一定的弊端。片面追求升學率,重智育,輕德育、體育;重課內教學,輕課外教育;重尖子生,輕后進生學校生活內容、方式單一,許多學生對學習深感枯燥、乏味,心理恐慌,信心不足,視課堂為牢獄,視學習為苦差事。而一些教師忽視學生心理特點,在教育學生是采用不當的方法,體罰、心罰學生,損傷學生的自尊心,使不少學生產生孤獨、自卑的心理。有些后進生,被教師所嫌棄,失去上進心而自暴自棄。
社會影響。近年來社會上的一些負面影響對學生沖擊甚大,隨著改革開放,經濟體制改革深入,難免帶來一些資本主義的精神污染,資產階級自由化思潮,西方一些不健康的色情暴力影視內容流入,都對青少年造成不良刺激,青少年由于缺少辯別能力,一味模仿,也造成了一些學生的非正常心理。
此外,青少年時期,尤其從小學五六年級到初中這一階段的年齡,正是學生的“過渡時期”,國外稱之為“危險年齡”。這時期青少年身高體重迅速增長。性成熟時期開始。由于生理上的迅速“成長”極大地打破了生理和心理之間的平衡,打破了心理諸因素之間的平衡。這時期青少年思維的獨立性、批判性有了顯著的發(fā)展,但又有較多的片面性和主觀性,他們精力旺盛,感情充沛,但帶有沖動性,不善于克制,行為不易預測,也最容易產生心理問題??上τ谶@種悄悄來到的變化,青少年自身沒有思想準備,我們的一些家長老師也往往缺乏充分思想準備,沒有主動及時地采取相應教育措施,幫助他們渡過“過渡時期”、“危險年齡”,致使這時期成為心理問題的多發(fā)時期。有的專家通過個案分析指出,2/3的成年人心理疾病產生于中小學時期。小學生心理疾病多與家長有關,中學生心理疾病的根源多在于教師。這應當引起家長和老師足夠的重視。
加強對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學生心理素質,應總體規(guī)劃,多方面做工作。
一、加強教師學習,提高教師心理素質。要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師的心理素質。現代化生活日益緊張和繁忙,給人們帶來許多心理變化,面對激烈的升學競爭及來自社會各方面有形無形的壓力,使一些教師產生心理沖突和壓抑感。教師不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必然導致不適當的教育行為,對學生產生不良影響。學校要重視自身的心理健康,教師的職業(yè)牲特征要求教師要有極強的自我調節(jié)情緒的能力。教師要用科學知識調整自己心態(tài)使自己始終處于積極樂觀,平和穩(wěn)定,健康的狀態(tài),以旺盛的精力、豐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緒投入教育教學工作中去。
此外要對教師廣泛開展心理學知識的培訓,學校應將心理健康教育作為教師繼續(xù)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使每一位教師都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識,以利正確對學生進行指導,并在教育教學過程不出現失誤。培養(yǎng)一支自身
心理健康,懂得心理學專業(yè)知識,掌握心理輔導技能和心理訓練方法的教師隊伍,這是加強心理健康教育至關重要的。同時應對學校進行整體改革,端正教育思想,改革教育教學方法,融洽師生關系,創(chuàng)設一個使學生心情愉快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
二、加強對家長的指導和幫助。據調查,目前上中小學這代孩子的父母,很大部分受教育程度不高,尤其很少學過教育學,兒童心理學的有關知識。據《中國青年報》5月17日報道:“95的家長沒看過心理學方面的書,72的家長沒有看過教育方面的書?!彼麄儾涣私馊绾胃茖W地教育孩子。因此,學校要通過家長會,家長座談會等到方式,讓家長懂得青少年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懂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了解青少年年齡特點,懂得教育學生的正確方法。使家長了解青少年是一個特殊年齡階段,學生情緒反復,行為多變,對此要有心理準備,不能因此不尊重,不理解他們。對學生教育既要鼓勵,也可以批評,但方法的使用一定要符合青少年心理規(guī)律。對孩子的期望值不要過高,希望孩子成才,這是人之常情,但壓力過大,也會適得其反。此外對“問題家庭”的學生更要特別留總關心,幫助他們克服因家庭的不良影響引起的心理問題。
三、在中小學開設有關心理健康課程,對學生進行心理素質教育。目前不少中小學已開設健康教育課,其中也開始涉及心理健康的知識。但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不僅僅是普及心理學有關知識,更重要的是在心理健康教育課中進行心理訓練、心理指導。心理健康教育課應該是融知識性、趣味性、參與性和操作性為一體的,這樣才能學以致用,真正提高學生抗挫折能力和自我心理調節(jié)能力,減少心理障礙及其他心理問題。使每個學生都能達到智力正常,情緒健康、意志健全、行為協(xié)調、人際關系適應的心理健康標準,全面提高學生心理素質。
四、建立學校心理健康服務體系。目前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服務,缺少專業(yè)人員是一大問題。在近期內還很難配專業(yè)的心理醫(yī)生,但教育行政部門應考慮盡快培養(yǎng)和培訓專業(yè)的心理輔導教師,在上級專業(yè)人員的指導下,開展心理健康服務。在學校開設心理咨詢室,心理閱覽室,心理活動室,開設心理咨詢電話熱線。定期為師生舉辦心理健康、心理保健等專題講座。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對學生進行學習指導、生活輔導,前途職業(yè)指導等并建立健全學生心理檔案,作為班主任、任課教師教育教學工作的依據。使心理健康工作落到實處。
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同時提高學生思想修養(yǎng)水平,樹立科學的世界觀是一個同步實施的過程。它對學生高尚品質、人格和情操的形成會產生巨大的影響,同時也會影響智力發(fā)展。各校都應把它列入教育教學的目標和計劃中去。
【摘要】 隨著世界范圍的人口老齡化,中國已成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60歲以上的老人有1.3億,老年人的健康也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重視。本文以本地社區(qū)60歲以上的老年人為研究對象,對他們的體檢健康狀況做出統(tǒng)計分析,并根據分析結果提出相應的健康教育對策。現報道如下:
【關鍵詞】 老年人;健康體檢;調查;對策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本研究采用描述性研究設計,對__年4月-12月在我社區(qū)服務站參加健康體檢的609名60歲以上的社區(qū)老年人的體檢結果進行統(tǒng)計。其中男297人,女312人,年齡60-86歲。其中60—70歲413人,70歲以上196人。退休前職業(yè):工人234名,企事業(yè)單位管理人員、教師、公務員145名,農民211名,其他19名。
1.2 方法。主要進行的體檢項目有:身高,體重,腰圍,臀圍,血壓,心電圖,脂類分析,空腹血糖等。診斷標準:正常血壓標準:根據《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__年修訂版)確定的高血壓水平分級.空腹血糖受損(IFG):空腹靜脈血糖≥6.1mmol/l(110mg/dl),但<7.0mmol/l(126mg/dl)稱為空腹血糖受損;血脂采用1997年全國血脂異常防治對策專題血脂測定結果的新參考值,血清中膽固醇>5.17 mmol/l,或三酰甘油>1.7 mmol/l為血脂異常;身高體重評價,采用體重質量指數(BMI)法.評價采用WHO標準:<18.5為體重過低,18.5~24,9為正常范圍,≥25為超重。
1.3 數據處理 采用SPSS11.5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
2 結果
2.1 血壓檢查情況:609名健康體檢中,高血壓158人,占受檢人數的25.9%。其中1級高血壓101人,占總受檢人數的16.5%,2級高血壓45人,占7.3 %,3級高血壓12人,占1.9%。
2.2 心電圖檢查情況:609名健康體檢中,心電圖異常人占受檢人數的54.1%。
2.3 生化檢查情況:609名健康體檢中,異常者共有476人,占總受檢人數的81.8%。檢查結果見表1。
2.4 BMI檢查情況:以BMI為判斷標準,其中BMI<18.5者43人占總人數的7%,其中男20人,女23人。BMI≥25.0者96人,占15.76%。其余為BMI值18.5-24.9。
表1 生化檢驗結果統(tǒng)計情況表
3 討論
3.1 研究結果
3.1.1 高血壓患者中70%以收縮壓增高為主要表現,研究發(fā)現高血壓患病率與工業(yè)化程度相關, 企事業(yè)單位管理人員,教師,公務員高血壓患病率高于工人,農民。
3.1.2 本資料統(tǒng)計異常心電圖中,ST-T改變占首位,共計110人,占18%。值得注意的是,在該項中,企業(yè)管理人員,教師等發(fā)生ST-T改變的比率高于企業(yè)工人,農民,這可能與精神和工作壓力相關。另外,老年人的心血管系統(tǒng)在形態(tài)學和功能方面發(fā)生一系列生理上的退行性變化,盡管有些癥狀沒有明顯的臨床反應,但是考慮到受檢者年齡較大的因素,因此應提高對其重視的程度。
3.1.3 生化檢查結果分析,高達87.1%的老年人都有異常,這表明他們的健康狀況并不容樂觀。特別是血脂異常比率較高,高血脂癥的主要癥狀是并發(fā)癥,如并發(fā)動脈硬化、心臟病、大腦供血不足、腎臟病等或出現肝功能異常。
3.1.4 體質指數項目分析結果表明,有7%的離退休人員體質量偏輕(43人),而有15.76%的人員體質量偏高,達到了96人。體質量異常對人的健康有較大的影響。體質量偏高的原因一般在于營養(yǎng)攝入過多,同時體育鍛煉不夠。
3.2 健康教育對策
3.2.1 改變老年人的體檢觀念。老年人一般有個固定的思維模式就是“生病了才會體驗”。其實很多潛在的疾病是沒有明顯的相關癥狀的,通過體驗就可以將這些潛在的危險因素找出來,并對癥下藥,提高生活質量。
3.2.2 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減重、戒煙、限酒、合理膳食等。要調整飲食結構,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衛(wèi)生習慣,戒除有害于健康的不良嗜好。進行適宜的運動,建立起以保健為目的的生活方式。
3.2.3 提高生活情趣,保持樂觀態(tài)度。老年人要消除“樹老根枯”的消極情緒,要堅定美好的信念,以樂觀進取的態(tài)度對待生活,促進身心健康。
【摘 要】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杰斯指出“創(chuàng)造良好的教學氣氛是保證進行有效教學的前提,而良好氣氛的創(chuàng)設又是以良好的人際關系為基礎和前提?!痹诒姸嗟娜穗H關系中,和諧的師生關系最為重要。尤其小學音樂教學的生動性、趣味味特點決定了教師的任務在于建立一個積極的、接納的、無威脅的學習環(huán)境。。
【關鍵詞】 音樂教育 心理健康 心理素質
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學生心理素質,應成為中小學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音樂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而美育則是以塑造完美人格為最終目標,以藝術和現實美為手段的審美教育,小學音樂教師亦應從培養(yǎng)學生親自感受音樂、鑒賞音樂、表現音樂的能力出發(fā),為創(chuàng)造學生美好心境,具備健康心理夯實基礎。
一、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現狀分析
學校是一個大群體,每個學生都在這個群體中與同學、老師相互交往,然而,如今的孩子在人際交往方面存在著很多問題。根據調查顯示,30%的小學生不愿和別人在一起,即使是和同齡人在一起也不感到快樂;10%的小學生對同伴不關心,與人交往不主動,與同伴關系冷漠,得不到同伴的友誼;5%的小學生渴望得到同伴的認同,由于對自己的要求不嚴格,交往能力又差,因此常感到苦惱。針對學生交往上的心理問題,可歸結為幾種原因:首先,有些學生學習跟不上、考試害怕、有厭學情緒,認為自己成績不好什么都不行,沒人喜歡,于是誘發(fā)心理上的自卑、焦慮、離群,從而產生孤獨感,或者因學習任務過重,交流變少了;其次,現在很多學生家庭條件優(yōu)越,在家養(yǎng)尊處優(yōu),養(yǎng)成了自我為中心的習慣,不遵守集體規(guī)則;再次,有些學生在父母長輩的呵護和寵愛下成長,經不起批評和挫折。針對上述小學教育的現狀,在素質教育占當前中國教育發(fā)展的主流的今天,在小學教學中開展心理素質教育顯得尤為迫切。
二、音樂教學中的心理素質教育內涵
音樂教育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心理素質的一種極佳途徑。心理素質可分為審美心理、協(xié)作心理、表現心理和柔韌心理。
(一)審美心理素質
教師通過對中外優(yōu)秀音樂作品的剖析和欣賞,培養(yǎng)學生審美情趣,審美意識,審美能力,綜合了一切文化,生活,情感等方面的因素,作用于人的心理,提升了學生鑒賞美、表現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通過音樂欣賞造就知音,知律的人,培養(yǎng)學生的高尚審美情趣,引導學生從真正美好的事物中獲得美的享受,從而提高學生鑒賞美的能力,凈化美的心靈。通過對不健康的劣質音樂的批判,讓學生認清它,抵制它。在優(yōu)劣對比中使學生獲得審美心理素質的教育。
(二)協(xié)作心理素質
合唱,器樂合奏的訓練,它嚴格要求學生按“嚴謹的節(jié)奏,諧和的和聲,復雜的旋律,變化的音量,統(tǒng)一的音色”等方面表達出優(yōu)美的音樂。因此任何不顧群體的個人表現,只能成為破壞音樂完美性的大敵。所以合唱、合奏的教學,不僅能培養(yǎng)學生對節(jié)奏、旋律的掌握程度,又能教育學生團結協(xié)作,培養(yǎng)學生“相互合作,齊心協(xié)力,著眼全局”的集體主義精神。
(三)表現心理素質
當學生學會一首歌曲,如何更生動、更準確地表達音樂的情感呢?培養(yǎng)學生表現的心理素質便是十分重要的一環(huán)。教師應要求學生從“音樂記憶力的準確性,表演技巧的嫻熟性,音樂形象的創(chuàng)造性”諸方面去進行音樂發(fā)散思維的啟示教學,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作品“二度創(chuàng)造”的表現心理素質。
(四)柔韌心理素質
自信心是柔韌心理素質的一個組成部分。當一些膽小、怯懦的學生,在老師熱情、積極地鼓勵下,勇敢地站在眾人面前放聲歌唱時,他那缺乏自信的不良心理素質便能逐漸得到糾正,自強、自信的心理素質便逐漸形成。當學生在音樂比賽獲獎后滋生沾沾自喜、驕傲自滿的心理時,教師應及時地施以“謙虛謹慎、戒驕戒躁”的教育,幫助學生克服自滿的心理弊病。當學生在音樂比賽失敗后,灰心喪氣,痛哭流涕的時候,教師應施以“不怕挫折,勇往直前”的教育工作,培養(yǎng)他們的頑強意志和堅韌品格。
三、在音樂教學中滲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踐思考
如今,獨生子女任性、逆反心理較重,時常表現出以自我為中心,拒絕服從教師和家長的正當要求。音樂教學就是要著重幫助學生糾正諸如此類不良的心理問題,運用音樂的情感性和形象性,幫助其揭去心中的那一層障礙,在潛移默化之中培養(yǎng)健康的審美心理、協(xié)作心理、表現心理和柔韌心理素質。
(一)在建立和諧師生關系中融洽心理
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杰斯指出“創(chuàng)造良好的教學氣氛是保證進行有效教學的前提,而良好氣氛的創(chuàng)設又是以良好的人際關系為基礎和前提?!痹诒姸嗟娜穗H關系中,和諧的師生關系最為重要。尤其小學音樂教學的生動性、趣味味特點決定了教師的任務在于建立一個積極的、接納的、無威脅的學習環(huán)境。首先教師自身要有良好的修養(yǎng)、較強的自我心理調節(jié)能力和情緒控制能力,以真誠的心態(tài)接受不同類型的學生,冷靜地面對課堂教學中的突發(fā)事件。心理學研究表明,情緒不穩(wěn)定的教師容易擾亂學生情緒,而情緒穩(wěn)定的教師能使學生的情緒趨于穩(wěn)定。同時老師對學生人格的尊重,本身就是對學生無言的心理輔導。接納、關心、專注、信任是尊重學生人格的重要表現。老師是學生學習中的輔導者,是思想的領路人,是活動中的好朋友。在教學中,要努力創(chuàng)設良好、和諧、平等的課堂氣氛,培養(yǎng)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能從思想情感、行為上真正融入課堂教學中,努力做到形式活、興趣濃、創(chuàng)新多,從而減輕學生過重的心理負荷,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在自由、寬松的環(huán)境中求知。
(二)在創(chuàng)設審美情境中凈化心理
美育原理指出審美教育能使人獲得真知,能啟迪智慧、發(fā)展思維,形成健康的心理和人格。按照音樂教學和審美規(guī)律精心地創(chuàng)設音樂審美情境,是音樂教學得以成功和優(yōu)化的保證。師生在特定的音樂審美情境中,使其產生良好的音樂審美心境,這便是與音樂審美注意相伴隨的那種特定情緒,即一種對音樂學習期待的、企盼的、渴望的情緒。例如唱歌教學能促進學生表現情緒和情感能力的發(fā)展,首先表現在它豐富了學生的情感和情緒。在演唱表現不同內容不同情感的作品過程中,學生的 情感世界逐漸豐富和充實。《雪蓮花》、《我們把祖國愛在心窩里》等作品以優(yōu)美的旋律、生動的歌詞、激越的情緒,抒發(fā)了學生對祖國的依戀和熱愛之情;雄壯激昂的《歌唱祖國》、《抗敵歌》等作品則以凝練的歌詞、鮮明的形象、昂揚的旋律、鏗鏘的節(jié)奏,激發(fā)學生積極向上,勇往直前的精神風貌;而《飛來的花瓣》、《讓我們蕩起雙漿》則以流暢的旋律、舒緩的節(jié)奏、柔美的音色、多變的力度,表現了學生對生活、對老師、對大自然及一切美好事物贊美之情;更有《采茶舞曲》、《遠方的客人請你留下來》等歌曲給學生歡快活潑、朝氣蓬勃、永遠向上的精神面貌與民族風格提供了展示的空間。作品中那充滿詩情畫意的情境、洋溢著對美好未來的憧憬,不僅給學生帶來美的感受,帶來教益和鼓舞,更引發(fā)了巨大的精神力量。通過各種歌曲的情緒體驗,逐漸內化為學生的情感和行為,并將這種情感體驗擴展到他們的學習生活中,營造了健康的心理世界和高尚的審美情趣。
唱游教學寓音樂教學于游戲之中,形式多樣,生動活潑,是深受兒童喜愛的教學形式之一。它能增強學生的群體意識,促進身心健康發(fā)展。在音樂教學中,通過“龜兔賽跑、捉豺狼、邀請舞”等游戲或集體舞,歌表演等,啟發(fā)學生學會調控自己的情緒,懂得如何與同學合作,怎樣對待困難、挫折等道理。再如用優(yōu)美舞姿表演舞蹈《小白船的夢》,讓學生感受美感。音樂欣賞是人們感知、理解音樂,體驗音樂情感的一項音樂實踐活動。音樂欣賞教學是擴大學生的音樂視野,培養(yǎng)他們對音樂的感受能力、想象能力、理解能力和鑒賞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通過欣賞大量國內外的優(yōu)秀的音樂作品,指導學生對樂曲內涵的理解,并隨樂曲進入意境,對調節(jié)身心有益,把真、善、美的價值標準滲透進學生的整體素質中,真正體現素質教育。
(三)在課外音樂活動中鍛煉心理
課外的各種演出,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從小樹立信心,增強膽量,使學生在演出的同時,感受到音樂給其在心理上帶來的愉悅和滿足。例如,課外的合唱、合奏比賽有利于小學生進行集體主義教育。因為每個參加合唱、合奏的學生通過音樂藝術的實踐,訓練并養(yǎng)成統(tǒng)一的節(jié)奏,和諧的聲音,均衡的聲部,一致的速度與力度,每個人都要自覺地維護并保持合唱、合奏在旋律、情緒等方面的統(tǒng)一要求,并使其懂得個人在集體中的作用,形成統(tǒng)一意志和共同感情的集體。學生們都會自覺自愿地接受紀律的約束,從而有利于培養(yǎng)遵守紀律,協(xié)調統(tǒng)一的集體主義精神。平時比較任性,以自我為中心的學生,在此類音樂活動中,會逐漸學會與別人交往,也會時刻考慮到應以集體的面貌去想或做每一件事。在音樂教師注重圍繞他們的協(xié)作精神時,學生無形中會形成先大家、后自我的良好的心理品質。音樂教師可在各種音樂活動中,及時地引導,并幫助學生糾正其不良的心理問題。每一個人都具有惰性,小學生自然也不能擺脫依賴性。那些生活上自理能力差,飯來張口、依來伸手的小皇帝,小公主現象,在小學生中已越來越普遍。在課外音樂活動中的獨唱訓練和獨唱比賽,正可以幫助小學生消滅此類心理問題。小學生的心理正處于萌芽狀態(tài),需要人去扶持。音樂教學,就好比在孩子的心靈深處播撒一顆顆美好的種子,處處利用音樂教學的優(yōu)勢與長處,開啟孩子心靈的美好窗戶,鍛煉其健康心理。
(四)在引進課堂競爭機制中活躍心理
在長時間的教師講述活動中,學生會出現交頭接耳、開小差等心理疲勞現象,這是學習心理上的一個現象。學習疲勞屬于學生心理障礙的一種,引進競爭機制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方法,可消除學生學習疲勞的心理障礙,并且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表現心理、柔韌心理和協(xié)作心理等心理品質,主要有以下幾項功效:
一是培養(yǎng)自信,體驗成功。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動力,它可以促進兒童更好地學習的愿望。沒有自我肯定的體驗,就不可能有對知識真正感興趣?!背晒Φ男睦硇枰?有兩種含義:其一是希望獲得成功的機會;二是希望勝過周圍的人。課堂競爭機制為學生創(chuàng)設更多的機會,教師對學生的每一點進步都及時表揚、鼓勵和關懷,可以滿足自尊的心理需求。在課堂上,我常用諺語培養(yǎng)他們積極向上的心理品質,“堅韌不拔、終會成功”。當然,設計和競賽項目要由易到難循序漸進,才能使他們逐步戰(zhàn)勝自卑和膽怯。
二是提升心理承受力,提高心理適應力。當今社會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發(fā)展訊速、變化復雜、競爭激烈。對于每一個人來說都是機遇與挑戰(zhàn)并存,成功與挫折同在,競爭機制無時不有、憂患意識無刻不在,學生求知亦然。這需要學生有較強的心理承受力和心理適應力。音樂教學引進競爭機制正是訓練心理承受力和適應力的手段。只有樂觀的態(tài)度,才能不斷戰(zhàn)勝困難、完善自己,才能適應社會的需要。在引入小組競爭機制后,教師就要引導學生從自身因素找起,由小組自身音樂知識結構缺陷上找起,分析與其他組的差距,讓其充分意識自身不足,逐步消除嫉妒心理,使學生保持音樂學習的最佳心境。同時在課堂競爭中,學生也很容易產生自卑的心理。這時老師要設法走到學生中,引導他們自我反醒、剖析明確自身素質的優(yōu)劣點,改進措施,彌補知識缺陷,從而提高學習水平。
三是敢于合作,善于合作。各組中學生優(yōu)劣不等,常影響小組競賽的成績,這時候,指導鼓勵學生要大膽參加,無需相互“顧面子”,開展積極合作。同時認真做好以優(yōu)帶劣工作,要讓每一位同學都樹立高度的集體榮譽感,認識到小組成績的提高需要每一位小組成員的齊心協(xié)力。當一個同學失分,不要忙著責怪,而是幫助其補上缺漏,課外督促學好,增強小組的凝聚力。通過引入課堂競爭機制,在形成學生良好心理品質的同時,排除了心理障礙,一定程度上增強學習自信心和積極性
歷史的巨輪進入了二十一世紀,當今世界面臨的是一種相互競爭、相互挑戰(zhàn)的格局。面對新世紀的挑戰(zhàn),時代要求我們努力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高素質人才,而青年學生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是培養(yǎng)未來人才的一項十分重要的內容。然而,在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現實生活中仍存在著各種不良的主觀、客觀因素,影響著青年學生的健康心理發(fā)展。20__年11月份,我縣未成年辦協(xié)同縣人大辦、縣政協(xié)辦、縣委辦、縣政府辦、縣教育局等部門組成調研組對我縣青年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進行深入調研,其中,在對__一中高一年級全體學生進行了一次心理健康情況調查中的結果表明:“感到有學習壓力”的占64.8%,“有輕度強迫癥狀”的占65.8%,“存在情緒不平衡”的占56.4%,“有輕度焦慮癥狀”的占51%,“適應不良”的占54.4%。由此可見,在高中生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迫切和具有深遠意義的重要舉措。
國家教育部在1999年頒發(fā)了《關于加強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見》,20__年又頒發(fā)了《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足以見得我國對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如今,在學校教育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已逐漸成為越來越多的學校領導和教師的共識。那么,如何在青年學生教育中切實、深入、全面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呢?筆者認為,當前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應實現以下“五全”:
一、統(tǒng)一思想,確保認識“全面”到位
由于我國心理健康教育開展起步較晚,許多學校領導、教師的心理健康教育觀念淡薄,而且心理健康教育的師資也十分缺乏,從而導致許多學校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認識上陷入了誤區(qū)。因此,加強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當務之急是轉變教育觀念,認清心理健康教育概念,明確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堅持學生心理各要素的協(xié)同發(fā)展。
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者運用心理學、教育學、社會學乃至精神醫(yī)學等多種學科的理論和技術,通過多種途徑與方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提高心理機能,充分發(fā)揮其心理潛能,從而促進學生整體素質的全面提高和個性和諧發(fā)展的教育。然而,筆者在調查中發(fā)現,一些地方把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作為提高升學率的一種手段,一切圍繞提高學習成績,只偏重于學習心理教育。比如,進行智商測試、學習焦慮測試、學習方法指導、考前心理調適等。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內容應包括:學習心理教育、情感教育、青春期教育、人際關系指導、健全人格的培養(yǎng)、抗挫折耐力的培養(yǎng)及學生自我心理修養(yǎng)等。通過心理健康教育,使學生生活上自理、行動上自律、評價上自省、心態(tài)上自控、情感上自悅。
二、深入了解,面向學生“全體”教育
一切教育應面向一切的學生和學生的一切,心理健康教育也不例外。但在當前的學校教育實踐中,不少教師對心理健康教育還存在著一些誤解,認為“心理有病”的人才需要心理健康教育,認為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針對個別學生開展的教育活動。當然,我們不否認,個別生在心理健康發(fā)展方面需要得到特別的教育和幫助,但事實上,心理健康是每一位學生在成長與發(fā)展中都必然會面臨的挑戰(zhàn),包括那些學習優(yōu)秀、在教師看來是“好”孩子的學生,也同樣需要心理健康教育。許多研究與實踐證明,有時這些“好”學生反而更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因為,往往由于學習成績好,這些“好”學生心理發(fā)展中不健康的側面就常常被忽視,得不到教師的重視和及時的幫助教育。如,一些“好”學生由于長期被寵、被捧,心理承受能力已變得極脆弱,稍不如意就發(fā)脾氣,有的還采取極端措施進行打擊、報復,甚至走上犯罪道路,有的就此邁上了自殺、輕生的道路來面對失敗和挫折的壓力??梢?,心理健康教育并非只是個別學生教育的需要,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重要課題。
三、把握關鍵,啟動教師“全員”盡職
有人說,心理健康教育是學生工作者和班主任教師的任務;也有人說,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輔導教師的專門職責,這些觀點都是錯誤的。事實上,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全社會(尤其全體教育工作者)所共同承擔的任務,因此學校要動員全體教職員工積極行動起來,樹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人人有責的觀念。
要實現全員參與心理健康教育,這就要求每一位教師都要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都要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常識。當前,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關鍵問題是缺乏懂得心理學專業(yè)知識的教師,多數教師沒有經過系統(tǒng)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訓,不能自覺地運用心理科學知識幫助學生,甚至一些教師管理方法不當,導致了學生心理問題的產生。針對這一現狀,學校要分期、分批地對全校教師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訓;教育主管部門在制定教師培訓計劃時,有必要將心理健康教育作為教師繼續(xù)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學校還可以通過發(fā)放學習材料、開設心理健康講座、工作
經驗交流會等多種形式,使每位教師樹立關心學生心理健康的意識,具有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識能力,熟悉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的輔導策略;同時,作為教育工作者還要能夠掌握自身調節(jié)的方法,不斷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 四、積極引導,滲透教育“全程”運作
目前,不少的學校雖然也認識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但卻機械、簡單地將之理解為課程教育或開展一、兩次轟轟烈烈的活動。孰不知,真正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良好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絕不是每周一、兩節(jié)課或者搞幾次活動就能實現的。事實上,大量的研究與實踐經驗都表明,心理健康教育和其它的教育一樣需要與學校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相結合,需要“潤物細無聲”的意識和觀念;良好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僅靠有限的時間、空間是難以實現的,同樣需要在點滴的生活實踐經驗中積累而成?!吨行W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貫穿在學校的教育教學之中,要創(chuàng)設符合心理健康教育所要求的物質環(huán)境、人際環(huán)境、心理環(huán)境。尋找心理健康教育契機,注重發(fā)揮教師在教育教學中人格魅力和為人師表的作用,建立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師生關系。班級、團隊活動和班主任工作要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币虼?,只有將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內容滲透到學校的各項教育教學管理的全過程,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做到實處。
首先,我們要以課堂教學為主渠道,實現心理健康教育與各科教學活動的相互滲透。課堂教學是學生一天的主要活動,課堂也是學生一天最重要的活動場所,學生在課堂上投入的時間和精力也最多。所以,如果能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無疑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最有效、最有意義和價值的開展途徑和方式。為此,教師在備課時不僅要備知識、備普通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更要圍繞學生來備、圍繞多元化的課堂教學效益來備;在課堂上對學生要多激勵、多表揚,少批評、少否定,注意教育機會的平等和公平,注意個別差異和因材施教等等重要的教育原則,創(chuàng)設積極的課堂心理氛圍;在課外作業(yè)的布置上,要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引導學生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付諸于行動中。此外,還應結合各學科的自身優(yōu)勢滲透心理教育,如:在語文課中著重滲透情感教育,在數學課中著重培養(yǎng)智力技能,在政治課中塑造良好品格等等。
其次,我們要以學生為中心,實現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品德教育的相互滲透。在以往的德育工作中,教師容易只注意到學生表面的那些行為問題并將之很快上升到德育的高度做出品行不良的判斷,而忽略了這些行為問題背后掩藏著的原因,包括學生的心理需求。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幫助教師以一種更寬松、更接納和理解的態(tài)度來認識和看待學生和學生的行為,不僅注意到行為本身,更注重去發(fā)現并合理滿足這些行為背后的那些基本的心理需要;不簡單地進行是非判斷,而是從一種人性化的角度去理解和教育學生。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真正體現出了對學生的尊重、一種對“人”的尊重,這是建立相互支持、理解和信任的良好師生關系的前提,也是所有德育工作者在教育實踐中面臨的重要課題。
再次,我們要以活動為載體,實現心理健康教育與學校日常管理活動的相互滲透。研究與實踐證明,實現心理健康教育更多地依賴于個體在真實情境中的實踐操作與體驗。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不能成為一門說教課,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而應深入生活、在實踐中加以訓練、鞏固。為此,我們倡導注重實踐,給學生機會,讓學生在參與中、在“做”中真正受到心理健康教育,其中,最主要和最直接的實現方式就是寓心理健康教育于學生的日常行為規(guī)范之中,并且有意識地組織學生開展各種活動去實踐、體驗所學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識等等,通過這些生動、活潑、有趣的活動,不僅讓學生受到實實在在的心理健康教育,而且使學生體會到心理健康教育來源于生活、實踐于生活的基本道理,從而將心理健康教育再一次真正落在實處。
五、強化宣傳,調動社會“全民”參與
除了學校教育,學生心理健康的發(fā)展還受到其它社會因素的制約。其中,家長作為學生成長與發(fā)展中的重要他人,家長對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認識和觀念將直接影響學生心理健康的發(fā)展和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這在一些學校有意組織在鍛煉學生心理素質、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的手拉手夏令營或者少年軍校的活動,被家長每隔三兩天一次的探望搞得變了味道的教育現狀中得到充分體現。除此之外,各種社會現象、社會輿論、影視文化與傳媒等其它社會因素也直接影響著學生心理健康的發(fā)展和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可見,心理健康教育不僅僅是學校教育的任務,也是全社會的任務和職責;心理健康教育只有得到社會的支持和認可,才能得到真正開展。也就是說,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時應注重調動全社會的力量,獲得來自社會的支持和認可,首先應獲得來自家長的支持和認可。因此,我們提出,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時必須注重與家長達成共識,通過各種活動與宣傳,打破家長那種認為只要學習好就是發(fā)展得好的舊觀念、舊框框,幫助家長建立現代的、科學的人才觀,獲得家長的支持和認同,鼓勵家長參與,創(chuàng)設出全體成員共同參與和支持心理健康教育的環(huán)境與氛圍,從而使心理健康教育扎扎實實地開展下去。
[摘要] 目的 介入治療已成為許多疾病的重要診斷和治療手段。健康教育作為一種有效的干預手段,已成為整體護理的重要內容。對肝癌介入治療的住院患者進行健康教育,旨在提高手術的成功率、預防手術并發(fā)癥、促進疾病的康復,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
關鍵詞: 介入治療 健康教育
介入治療作為一種新的微創(chuàng)技術,給癌癥患者提供了一種選擇治療方法或補充治療方法。由于一些患者對此項治療方法了解不多,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緊張、焦慮、恐懼等心理。健康教育作為一種有效的干預手段,已成為整體護理的重要內容。通過實施健康教育,解除了患者的焦慮、緊張心理,減輕心理負擔,擺脫情緒困擾,提高手術的成功率,促進疾病的康復,提高了患者及家人的滿意度和生活質量。
1健康教育的方式
1.1 利用病房每月舉行的公休會對患者及家屬進行小型的健康教育講座,就其提出的疑問和憂慮進行解答和指導,并發(fā)宣傳資料。
1.2 由主管護士在恰當時機對患者及家屬進行健康教育及個體化指導。
1.3 利用病房的宣傳欄定期張貼有關介入治療知識的板報。
2健康教育內容
2.1患者對介入治療抱有很大的希望,一旦術后出現身體不適、疼痛難忍以及藥物不良反應和并發(fā)癥,即產生疑慮和恐懼心理,甚至表現為懊惱、自暴自棄等,患者家屬也感到焦慮和痛苦[1]。因此,護士須經常與患者及家屬談心,了解患者的心理動態(tài),采取積極的措施,盡一切可能減輕患者痛苦,給予心理上的支持,使患者有安全感和信任感,保持穩(wěn)定的情緒,配合治療,順利渡過術后反應期,達到治療目的,早日康復[2]。
2.2飲食上盡量做到色、香、味、形俱佳,少量多餐,平衡膳食、適當增加營養(yǎng),進高蛋白、高熱量、低脂肪飲食;多食水果、蔬菜保持大便通暢(長期臥床可以導致腹脹、便秘,家屬可以按順時針方向為患者進行腹部按摩,以利腸道蠕動增快,緩解癥狀) ;不吃霉變食物,忌煙酒、辛辣刺激性食物;過分甜膩或脂肪過多的食物以及熱食易引起嘔吐,嘔吐時飲食要清淡,溫熱適中,偏酸性的水果、硬糖可緩解惡心,出現惡心嘔吐時,應作短暫休息,分散注意力,嘔吐嚴重時暫禁食,嘔吐停止后從湯水開始逐步恢復飲食。
2.3術后疼痛的患者調整舒適的體位,保護疼痛部位,藥物鎮(zhèn)痛是目前治療疼痛的主要手段 ,心理護理可緩解病人的疼痛 。疼痛的心理護理:心理暗示療法 :暗示如何進行自身調節(jié),此法主要是增強自身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放松止痛法:全身松馳可有輕快感,肌肉松弛可阻斷疼痛反應。閉上雙目,作嘆氣、打呵氣等動作,隨后屈髖屈膝平臥、放松腹肌、背肌、緩慢作腹式呼吸;物理止痛法:通過刺激疼痛周圍皮膚或相對應的健側達到止痛目的。刺激方法可采用按摩、涂清涼止痛藥等,也可采用各種溫度的刺激,或用65℃熱水袋放在濕毛巾上作局部熱敷,每次20分鐘,可取得一定的止痛效果;轉移止痛法:坐在舒適的椅子上,閉上雙眼,回想自己童年有趣的樂事,或者想自己愿意想的任何事,每次15分鐘,在進食后2小時進行。事后要閉目靜坐2分鐘;也可根據愛好,選放一些快聲調的音樂,邊欣賞邊隨節(jié)奏作拍打、拍手等動作;看一些笑話、幽默小說,說一段相聲樂曲。采用穩(wěn)定的、緩慢的深吸氣和深呼氣方法(吸氣時雙手慢慢握拳,微屈手腕,最大吸氣后稍屏息一段時間,再緩慢呼氣,兩手放松,處于全身肌肉松弛狀態(tài)),達到松弛目的,減輕疼痛。限制探視人數,注意休息,保證充足的睡眠。
2.4康復鍛煉 :康復鍛煉應由簡到繁,循序漸進。比如臥床不起的病人,可選擇按摩,病情好轉能起床后,改散步、慢跑、打太極拳、習劍、氣功、游泳等活動項目,運動量以不感到疲勞為度。
2.5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做到有規(guī)律的生活起居,形成良好的適合自己具體情況的生物鐘。
2.6定期復查 ,術后一個月復診,有不適隨時就診。遵醫(yī)囑按時服藥,以改善肝臟功能。
3 持續(xù)進行評估
在開展介入治療的健康教育之后,仍要持續(xù)評估肝癌患者所出現的憂慮狀況,觀察其憂慮是否減輕或消除,評價其介入治療的依從性有無改善,是否出現新的憂慮,鼓勵患者和家屬積極反饋接受健康教育的效果以及建議,根據實際況作出改進,從而使介入治療的健康教育更好地發(fā)揮作用。
4 討論
通過護士的健康教育,患者及家屬能充分了解疾病相關知識及常識,從而減少了恐懼、緊張心理,積極配合治療及護理,減少了術中術后并發(fā)癥,提高整體護理質量。
當前高考是知識與能力的綜合考查,單有堅實的知識水平還不夠,還須有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才能得到充分的發(fā)揮。在考場上能否輕松自如地發(fā)揮自己的正常水平,本身就是高考能力的一個隱性要求,它為學校選拔高素質的人才起到了重大作用。由于不同的考生所受的來自各方面的影響不同,就表現出不同的心理狀態(tài):有的能夠較好地把握自己,心理處于松馳與緊張之間,大腦皮層興奮恰到好處,這是最適宜高考的心理狀態(tài);而有的情緒激動,忐忑不安,心理上患得患失,處于高度緊張之中,因而就影響了正常的發(fā)揮。此外,還有那些抱著無所謂的態(tài)度,考試根本沒有進入角色。所以,能否調整好自己的心理,使其進入最佳狀態(tài)成為每個考生得失成敗的關鍵因素之一。
一、當前考試中幾種不正常的心理表現
1、厭倦心理。由于自身目標不明確,平時學習不認真,一般測試考不好,再加上自尊心特強和多種因素的影響,久而久之,就產生了疲倦情緒,對學習感到枯燥無味,整日昏昏沉沉,無精打采,討厭學習,討厭考試。高考將至,由于受到家庭和環(huán)境的壓力,對高考勉強應付,就象不情愿地為別人完成任務一樣,抱著和一個敵對情緒進入考場,對試卷稀里糊涂的亂答,時間一到,匆匆交卷,出了考場"萬事大吉"
2、緊張心理。由于高考的特殊性,心理緊張是一般人的常規(guī),但過度緊張則會對考試不利。其來源主要有:一方面對高考的有關紀律、規(guī)章制度、考場布置等,都使考場有一種莊嚴肅穆的氣氛,初上考場,易受其感染,心理緊張,拘緊異常;二為考生受著父母、家人、親友和教師的重托,心理負擔沉重,各種疑慮雜念自然產生,從而導致精力不集中,分不清主次,進入考場后依然不能恢復。這對考試需要排除雜念,一心一意,盡力投入,達到忘我之狀態(tài)則是災難性的。
3、燥動心理。它是指在考試過程中出現了意料之外的事情不能較好地處理而使自己煩燥不安的一種心理狀態(tài)。它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面對"出人意料"的試題而出現反差心理,悵然若失。不少考生在最后總復習階段根據一些復習資料、模擬試題和某些所謂的"信息"、"動態(tài)"之類的題目,結合自己的主觀想象,而有目的地準備一些題目進行猜題、押題。一進考場發(fā)現題目與自己特別準備過的相差較大,又不能適應新情境試題,頓時產生強烈的反差心理,心慌意亂,茫茫然不知所措,無從下筆;二是不能科學合理地分配考場上有限的時間,前面的小題目用時太多,到最后做分值較高的大題時則發(fā)現時間不夠用,此時不能夠泰然處之、冷靜思考,而是情緒激動、心理急燥,對試題亂答一氣;三是對突發(fā)事件不能正確對待的反常心理。如九六年我的一位考生,由于監(jiān)考教師和場外主考懷疑其本人與準考證、照片不符而多次使其抬頭對照和詢問,致使本來緊張的情緒猶如火上澆油,心發(fā)慌、頭發(fā)脹,汗腺急劇分泌,頭腦一片空白,而且還不能迅速恢復,好好的答題思路一時無影無蹤,以致影響整場的考試。
4、惰性心理。它是指在平時的學習中養(yǎng)成的一種不認真思考的僥幸、輕率心理。它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是對"似曾相識"的試題而產生的輕率心理。大部分考生在考前都做過不少習題,高考時看到試題與自己平時練的題目"差不多",心里一時怦怦直跳,竊喜異常,迫不及待地將事先掌握的答案匆匆全盤照搬,唯恐等一下就會忘掉。這種輕率心理使其不能夠認真審題、縝密思維,結果是要點不全、丟三落四、顧此失彼、淺嘗輒止,甚至答非所問,不切題意;二是"多多益善"的惰性求全心理,特別是對文科學生尤其如此。高考試題具有客觀性、科學性、其發(fā)問并非淺顯直露,而是多角度、多側面、一題多問,層層限制,具有較強地考查分析、比較、概括、歸納等功能,它所要求的是知識與能力的綜合性。但不少考生由于基礎知識不牢固和缺乏分析綜合能力,!不能認真審題,把握其要求和內涵,而是把與該題有關的知識全盤照搬,認為多寫必能言中。結果是廢話連篇,難于切中題意。此外,有些學生本來答的不錯,但為使答案完美無缺,不管是否符合題目要求,濫加發(fā)揮,大量增補內容,結果是畫蛇添足,弄巧成拙。
5、膽怯和否認心理。這種狀態(tài)主要是指在完成試卷后不能正視自己的答案。它反映在兩個方面:一為不敢檢查修改的膽怯心理。認為改來改去會使卷面成為涂鴉,給閱卷者造成思維混亂的印象,會影響成績,同時懷疑自己的構思,本來就沒有多大把握,如果檢查修改,可能把正確的答案改錯,干脆抱著僥幸心理不去檢查修改;二為與此相反的否認心理,能夠檢查修改。應知道,開始答題時根據自己的語感和印象,一般答案是正確的,若修改必須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否則,一般意義上不要輕易否定自己的答案。但有些考生在最后臨考結束前幾分鐘內檢查試卷時,不能夠認真思考,對那些拿不準的答案持否認心理:若不改,萬一錯了怎么辦!但要注意:若修改錯了又要怎么辦?結果是匆匆地盲目修改。等考后見到正確答案時,方知自己把本來對的修改錯了,悔之晚矣。上述幾個方面是考生非正常心理的表現,它充分表明能否正常發(fā)揮自己的水平,做到臨場不驚,泰然處之,防止過分緊張,具備一個良好的心理素質,是高考中的一個重要因素。
二、良好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
1、心理的明確性。它主要是指在考前教師要使學生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對高考的認識。高考既是對部分考生知識和能力全面運用的一種測試,又是一種選拔性的考試。能考取大學對考生來說固然重要,但沒有考取并不等于理想的破滅。因此,考試時不能背包袱、有顧慮,不要朝最壞、最糟的方面去想。應該十分明確:不用緊張,考不上明年再考,或許明年在各方面更有利于自己,考取更為理想的學校。即使考不上,還可通過其它途徑深造。"榜上無名,腳下有路"、"三十六行,行行出狀元",上大學并非唯一出路,它只僅僅提供了一個成才的外部條件而已。所以,考前要端正目的,明確目標,正確認識高考,如此才能在考試中穩(wěn)定情緒,避免失誤。
2、心理的穩(wěn)定性。它主要指考生面對莊嚴肅穆的高考做到不慌不忙,臨危不驚的情緒穩(wěn)定狀態(tài)。這種心理素質首先與教師的培養(yǎng)、指導分不開的。教師必須重視學生的考前休息,讓學生在緊張的復習中有一個較寬松的休整和自我調節(jié)的時間以養(yǎng)精蓄銳,在考試時有充沛的精力和心理、生理承受能力??记耙杏龅皆囶}難易如何應付的思想準備和處置方案,考試中才能充滿信心,不盲目樂觀、輕率和粗心。其次,考生要做到心靜如水,情緒穩(wěn)定。臨考前不要過度考慮考試的成敗,不能把高考當作通向仕途的敲門磚和索取福祿的必經之路。更不能將其看作生死攸關、關系到前途和命運的大事。否則將會產生緊張、焦慮、從而導致嚴重的心理障礙,使許多自己熟悉的知識,由于"忙中出亂",都會無法再認或再現。應對自己作正確的估價,不要存在過高的奢想,期盼"奇跡"出現。要把高考當作平常的一次模擬性測試,即使考不上,人生的希望和機會還多著呢。以一顆平靜的心來對待高考,善于在緊張的環(huán)境中放松自己的情緒,使交感神經從過 度興奮狀態(tài)中,迅速恢復到興奮和抑制的平衡,較快地與考試所需的純潔心境相適應,營造出良好的應試狀態(tài)。第三,人為地進行思想轉移。由于多種原因和反復的考試,考生逐漸對考試形成了條件反射。一進入考場就會出現大腦皮層極度興奮。只有抑制刺激信號,使其介于興奮與抑制之間,才能保持最佳的應試心態(tài)。對此可采取轉移注意力,扭轉思想焦點。如做一做眼保健操,環(huán)視四周,放眼遠處綠色景物,或閉目養(yǎng)神,回憶曾使自己感到最開心、最幸福的事等等。這些都有利于放松情緒,避免注意力不集中而造成的認識盲點。
3、心理的自信性。自信心能給人們以勇氣和動力,它是成功與否的一個先決條件??忌挥邢嘈抛约河心芰汲鰬械乃?,考出好成績時,臨場才會冷靜沉著、揮灑自如,甚至有超水平的發(fā)揮。增強自信心的方法較多,但以下方法可供參考:發(fā)卷前,腦子里回憶過去在考試或其它方面的成功事例,遐想美好的未來;接到試卷后,通覽全卷,粗略掌握題目的布局,數量、難易程度,做到心中有數。做題時相信自己能用現行的知識與能力去解決試題中可能出現的平時未見到的新問題,相信自己的表述與標準答案的基本觀點和內容一致。一時不會做,可暫時放下,待其它題做完或在做某些題時受到啟示后再做,如此可避免遇到難題后緊張發(fā)怵。同時心理可這樣想:我做不出的別人也做不出;別人做得出的,我也做得出;但我做得出的別人卻不一定能做得出。如此自我安慰和"精神勝利法",對于穩(wěn)定情緒,鼓舞士氣有著重要作用。
4、心理的投入性。它主要是指考生在考場上能夠積極應答,達到忘我境界的最佳發(fā)揮心理狀態(tài)。由于考試的特殊性,監(jiān)考老師多,又陌生,場面嚴肅,這容易形成一種無形的心理壓力。對此要有正確的認識:監(jiān)考老師是面向全場監(jiān)考的,其職責是維護考場紀律,為考生提供一個好的、平等的競爭環(huán)境,同時又是為每一個考生發(fā)卷、改卷而進行服務的。即使監(jiān)考老師站在身旁看你答題,也不用心慌意亂,抱一個"你看你的,我答我的"旁若無人的態(tài)度。只要高度集中精力答題,全身心地投入,完全"進入角色",根本不會意識到有監(jiān)考老師存在。
5、心理的預見性。它主要是指在答題前對試卷中的各項要求做到心中有數,并有行之有效的對策。首先通覽全卷,了解題量、各題的布局和難易度,其次要合理分配時間,把握節(jié)奏,對各題用時多少,必須有準備,防止太快而慌張,太慢又完不成的結局。其三把握解題方法和步驟,明確各題所考查的方向,屬于教材中的哪一部分,以便迅速構思,而且能果斷地取舍難易題的回答先后順序,以免在個別題上耗時太多,出現"做不完"、"來不及"的結局。一般是先易后難,對一些難題可嘗試把它分成幾個層次去理解,或從不同角度去分析考慮。此外,對考試所需用的各類證件,如準考證、座號通知單等,預先就整齊地放在易使監(jiān)考老師拿到的地方,避免檢查時給你要或亂翻試卷找證件,以致影響答題。
總之,造成考生心理異常的因素很多,最根本的是基礎知識不扎實、能力差,考生心中無把握,自信心不足,由此導致各種不正常心理出現。要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其最根本的為打好基礎,提高能力。再配以教師有意識的培養(yǎng)和自己的平時訓練,就有可能形成考試應具備的基本心理素質。至于對心理素質的研究和培養(yǎng),由于學生的實際情況各不相同,也會有不同的作法。但隨著素質教育理論的研究不斷深入,也必然會促進考試心理研究的進一步發(fā)展,使其更加完善,從而避免考試中不正常的非智力因素影響。(作者:河南省安陽市第一中學)
在科技飛速發(fā)展的今天,要求我們培養(yǎng)的人才必須具備優(yōu)良的心理品質和完善的人格。自信是一個人成才素質中的重要因素,是人格的核心部分。在提倡“以人為本”的今天,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如何去關愛學生,讓自信扎根于學生的心靈,尤其顯得十分的重要。
根據學校所提出的“幸福教育”辦學理念,我們心理教研組計劃在鞏固原有心理健康教育特色的基礎上,將加強積極心理學理論在學校心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作用,深化學生心理健康成長的內涵,豐富學校心理輔導的形式與途徑,使學生在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時,增進其積極體驗,促進學生積極人格品質的形成。
__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教研組教師及學校有志于心理學教育研究的在職教師。
心理校本研修將以積極、規(guī)范、實效為重點,進一步規(guī)范教學管理和教師教學行為,提升教師個人專業(yè)素質和教科研能力。以“關注學生,回歸本真”為主題,提高課堂教學實效和心理輔導實效,使師生得到和諧發(fā)展。
1、通過心理健康教育,引導學生認識自己,提高對學習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
2、 通過心理健康教育,培養(yǎng)學生樂觀自信,友善待人,誠實守信,開拓創(chuàng)新,追求向上,不畏艱難的健全人格。
3、 通過心理健康教育,使學生善于控制調節(jié)自己,排除心理困擾和行為偏差,樹立人生理想,并具備個人發(fā)展能力。
(一)走出去
學習先進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開創(chuàng)從無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二)引進來
請心理學科專家,來校做講座、報告等形式,擴充教師的理論基礎。
心理組教師積極參與學校的“教師百家講壇”活動。演講對象為學校積極教育研修主干教師,演講內容將突出以積極教育為核心、為主題,通過研修主干教師的引領、示范,使全體教師的理論和實踐均得到一定的提高。4.名師培養(yǎng)對象教學開放周活動。
為了充分發(fā)揮名師及培養(yǎng)對象等骨干教師的輻射作用,本學期將繼續(xù)舉行骨干教師的展示活動,具體針對名師及培養(yǎng)對象的教學開放周活動,規(guī)定一位名師至少開放一節(jié),一位名師培養(yǎng)對象至少開放兩節(jié)課,每個教研組成員分批去聽。通過名師及培養(yǎng)對象的教學開放周活動,讓廣大教師在自己學校充分感受新課程、新理念,更為大家提供優(yōu)秀的課例進行研討。
(三)開展個別輔導和團體輔導。
(1)本學期開放個別心理咨詢室,(每周三下午15:20-16:20),由專兼職教師定時定期接待有求助要求的學生(主要針對上學期調查的學生),通過一對一的溝通方式,對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出現的問題給予直接的指導,排解心理困擾,并對有關的心理行為問題進行診斷與矯治。
(2)開放團體咨詢室,針1對年級部分學生的心理問題,進行團體咨詢,幫助學生走出心理困惑。
1、全面滲透在學校教育的全過程中,在學科教學各項教育活動、班級工作中,都應該注重對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
2、在班主任工作中逐步加入心理健康教育課,同時舉辦心理健康教育的專題講座,幫助學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識和方法,培養(yǎng)良好的心理素質。
3、開展心理咨詢和心理輔導,通過學校的各種途徑【心理咨詢室(心靈氧吧)定時開放、悄悄話信箱、綠色熱線】,對個別存在心理問題或出現心理障礙的學生要進行認真、耐心、科學的心理輔導,幫助學生解除心理障礙,事后建立好心理檔案。
4、建立學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溝通渠道,優(yōu)化家庭教育環(huán)境,引導和幫助學生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以良好的行為、正確的方式去影響和教育子女。
1、要有開朗、熱情、善解人意富有愛心的健康人格。
2、要掌握輔導心理學的專業(yè)理論和操作技能,如關注、傾聽的溝通技術,同感、尊重、真誠等反應技術,情緒調節(jié)、行為矯正等。
3、要以學生為主體,切忌“老師說,學生聽”的知識傳授式的課堂模式,要與學生一同參與輔導活動,建立和諧的氣氛,給予贊許、同感、親切、鼓勵的態(tài)度。讓他們把真實的感受、想法表達出來。進而給予點撥、啟發(fā)和引導。
4、 尊重學生的個人意愿和隱私,謹慎從事、量力而行。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中學生的健康狀況已成為了社會關注的一個焦點,學校的健康教育也成為了教育改革的熱點問題。因此,在高中課改推進中,加強對體育與健康學科中健康教育的研究和思考,有助于我們探索出適合我國國情的體育與健康教育的結合之路,切實提高學生的體質與健康水平。
一、對健康教育的認識有待提高
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對健康的描述是“一種在身體上、精神上、社會上的完善的良好狀況,而不是沒有疾病和衰弱的現象”。這說明健康不僅是生理的,而且還是心理的、行為的。良好的心理素質和社會適應能力對健康具有重要意義,也只有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體之中才能稱得上健康者。
為此,我國提出了“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并以此設置了新的課程目標,實施了新一輪課程改革。但是調查發(fā)現,目前高中學生普遍對健康的概念缺乏全面認識,還片面認為沒有病就是健康。呈現出對體育和健康教育缺乏學習興趣和動力的狀況。同時,繁重的學業(yè)負擔和巨大的升學壓力、電視、計算機游戲、網絡情結、飲食習慣、運動條件限制、生活環(huán)境變化等,使得高中學生體質健康狀況不佳,心理脆弱、社會適應能力不強。
因此,要進一步完善高中體育與健康教育過程,拓寬保健知識,提高高中學生的健康意識,促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鍛煉習慣,達到增強體質,提高健康水平的理想效果。
二、重新審視體育和健康教育的結合
盡管我們現在沿用的《學校衛(wèi)生工作條例》是1990年國務院批準頒發(fā)的,但它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第一部有關學校衛(wèi)生工作的行政法規(guī)。它從行政法規(guī)的角度對健康教育提出了明確具體的要求,使得學校健康教育的發(fā)展有了法規(guī)的依據。1992年國家教委基礎教育司規(guī)定了每2周1課時和利用其他時間開展專題教育的要求。1993年國家教委印發(fā)《中小學生健康教育基本要求》,1995年參與實驗研究世界衛(wèi)生組織提出的《健康促進學校發(fā)展綱要》。因此,學校健康教育除了有規(guī)定的內容外,還滲透到了各門學科類課程,其中體育與健康學科中就有健身原理、健身方法、運動損傷的預防處理、養(yǎng)生保健、心理與體質健康、交通安全知識等方面,但涉及情感、家庭、社會實踐問題處理、適應能力訓練方面的內容不夠完善。
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實驗實施和推廣,2001年到2003年國家教育部頒發(fā)和修訂了《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和《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墩n程標準》將不同性質的學習內容劃分為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五個領域,這五個領域由兩條主線構成,一條是運動主線,另一條是健康主線,包括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健康主線的三個領域符合世界衛(wèi)生組織對健康下的定義。同時在課程名稱上,小學叫《體育》,初、高中叫《體育與健康》?!墩n程標準》中指出,初中的體育與健康課程,不是“體育+健康教育”,是“對原有的體育課程進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標的一門課程”。而高中的體育與健康課程卻是“以體育為主,同時融合健康教育內容的一門課程”,是“體育+健康教育”,并規(guī)定了高中學生必修1個學分,一般18學時。因此,課改后的高中階段,體育與健康教育緊密地結合在了一起。
三、體育與健康學科中健康教育的教師安排和組織形式
課程標準指出:高中體育與健康學科中健康教育可采用集中安排,也可有計劃地分散安排,或者用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健康教育的途徑除了專門授課外,還可以健康咨詢、健康經驗講座、體育與健康教育相結合的課程等,最好在高一、高二階段完成。這樣就出現了體育教師和保健教師授課安排問題、教學內容的整合問題。目前,大多數學校達不到《學校衛(wèi)生工作條例》要求的600名學生一名衛(wèi)生人員的要求,而體育教師健康教育的專業(yè)知識存在不足。因此,在解決這些問題上,首先要認真梳理和整合健康教育的教學內容。要把學校健康教育中涉及的內容和體育與健康教育中有關健康教育的內容按照集中授課和分散授課的原則進行分類,安排教學計劃。其次,要根據保健教師和體育教師的特點安排教學任務。最后,要采用多種方式組織教師進行學習、培訓,提高健康教育的業(yè)務能力和水平。
在授課安排上,一般情況下保健教師安排上集中式(多個行政班集中)健康教育輔導、講座,同時負責日常健康、心理咨詢等;而體育教師則根據學科特點以分散式(必修自選系列模塊形成的班級)展開健康教育。
四、體育教師在健康教育中面臨的新要求
體育教師要認識到提高健康體能的重要性;要積極指導學生掌握促進健康的行為;要創(chuàng)設一個有利于健康學習的環(huán)境;要客觀地評定健康資源并提出一個合理的健康教育計劃。
體育教師應理解學生學習方法的不同,并創(chuàng)造教育機會以適應不同學生的要求;體育教師要能深入了解不同學生在學習方法上的個體差異,并能根據他們的差異創(chuàng)造適應這些差異的相應教學指導。
體育教師應知曉學生成長和發(fā)展規(guī)律,通過教學幫助學生有效地發(fā)展自身的體力、認知水平以及社會和情感的 需要。
體育教師要善于整合利用課程標準水平目標要求的內容,結合體育與健康實踐課引導學生掌握安全健康的學練方法,還要善于結合當前發(fā)展形勢,主動攝取新的、和體育與健康相關的知識技能、教學內容開展教學。如:體育教師應了解和理解體能與個人健康、健康促進與疾病預防、傷害的預防與處理、心理與情緒健康、酒精、吸煙與其他藥物、營養(yǎng)、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生長發(fā)育與家庭健康、社會與環(huán)境健康、導致艾滋病的性行為、其他性傳染疾病和意外懷孕、過度節(jié)食、過度缺乏體育運動等健康教育領域的內容。
由于體育與健康課程兼有科學性和活動性特點,并以大量課外體育活動為其強大支撐,因此除了本身所具有的健身功能外,還能有效地提高人體的各種自救能力,避免機械外力的傷害和人體傷害。它能使青少年掌握自救、互救的知識和本領,具有靈敏的反應能力和應變能力,克服意外事故的良好體力,并給人以處變不驚的良好心理狀態(tài)。因此體育教師在工作職責上,要主動關注學生安全,不僅如《課程標準》所言,應當保證學生“安全地進行體育活動”,也應當與社會和家庭相互配合,共同做好學生的生命安全教育和維護工作,要能真正擔負起學生安全教育的職責,成為學生生命安全和健康的“護花使者”。
我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較晚。20世紀80年代初,浙江大學等一些高校率先在國內開展了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90年代后,政府和高校逐漸認識到加強我國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在《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和《中國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綱要》中,都明確提出要全面提高我國學生的心理健康素質。
目前,我國正處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社會環(huán)境正在發(fā)生著深刻的變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任務更需要高素質的創(chuàng)新人才,不但要有良好的文化素質和身體素質,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如何指導大學生盡快適應新的要求,是高等學校面臨的一個新課題和巨大挑戰(zhàn)。
一、我國高校大學生的主要心理問題
大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處在人生成長的關鍵時期,處在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在這個過程中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都會產生。
(一)由于對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差而產生的心理問題
高等教育與初等、中等教育有著本質的差別。以前在學校出類拔萃,上大學以后,面臨激烈的競爭,學習成績不理想,部分大學生不免產生失落、自卑的心理。另外,由于社會的競爭越來越大,同時對大學生在知識結構和能力方面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大學生越來越感覺到四年的大學生活并不輕松,導致部分大學生難以適應這種壓力而產生心理問題。
(二)由于對專業(yè)不感興趣而產生的心理問題
很多學生在填報志愿時,由于缺乏對學校和專業(yè)情況的了解,盲目填報志愿,直到被高校錄取時,才發(fā)現現實情況與自己理想相差很遠,于是便產生巨大的心理落差,對自己的專業(yè)不感興趣,情緒消極;或者被調劑到自己不喜歡的專業(yè),但又不得不讀下去,認為自己所學的專業(yè)沒有發(fā)展前途,因而缺乏學習熱情。受以上這些因素的綜合影響,一部分學生在大學期間對學習產生厭煩情緒,甚至抵觸情緒,在心理上造成很大的壓力。
(三)學習目的不明確而導致的心理問題
由于很多家長平時教育方法的不正確,從小教育孩子的方式就是鼓勵孩子考大學,導致部分學生把考大學看作是完成父母布置的一項任務。考上大學以后就覺得自己的任務已經完成,失去了學習的動力和方向,學習的目的不明確,從而導致整天沉溺在游戲當中,成績一落千丈,最后產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
(四)由于人際關系的不協(xié)調而產生的心理問題
大學的校園環(huán)境和人際關系與中學有著顯著不同。大學生來自全國各地,經濟情況、文化背景、生活習慣等各不相同,部分學生交際能力差,很難在短時間內適應這種變化,造成社會交往比較困難。如果不能正確處理各種人際關系,就會使氣氛變得緊張,從而產生心理壓力。
(五)對個人前途不確定而產生的心理問題
由于目前全國的就業(yè)形勢總體不景氣,很多大學生甚至碩士生、博士生都很難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畢業(yè)就等于失業(yè)”的說法在大學校園里經常可以聽到。因此,有些大學生對自己的前途產生困惑和迷茫,從而產生各種心理健康問題。
(六)由于個人情感問題而產生的心理問題
高校大學生的年齡大約都在16~25歲之間,從生理上來說,對異性的渴求比較強烈,但是由于缺乏經驗,有些大學生往往對感情比較執(zhí)著,經常陷入感情糾葛而不能自拔。有的大學生常常因為失戀而陷入感情漩渦,思想也逐漸變得偏激,有的甚至會產生自殺等心理危機。
二、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問題的原因分析
(一)思想理念滯后,存在認識誤區(qū)
綜合分析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狀況可以發(fā)現,普遍存在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認識不夠到位的情況。從社會的角度看,由于我國文化傳統(tǒng)的原因,大多數人往往把心理問題神秘化,有心理疾患的人也不敢就醫(yī),這種世俗的眼光使得部分想去進行心理咨詢的學生對心理咨詢中心也敬而遠之。從學生的角度來看,有的學生面子觀念強,擔心去心理咨詢中心會被人發(fā)現,從而被扣上“有問題、不正?!钡拿弊?導致他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心理健康方面的問題時,求助的對象并不是具有專業(yè)心理咨詢知識的咨詢服務人員,而是朋友和同學。
(二)心理教育應試化傾向嚴重
在我國應試教育體制的影響下,大多數高校為了顯示其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問題的重視,把心理健康教育也納入正規(guī)的課程。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填鴨式”的教學方式也被帶到了心理健康教育課堂中,學生的成績還是通過考試的方式來評定。學生整天記憶一些枯燥無味的心理學名詞,而真正能運用到自己身上的卻寥寥無幾,從而出現了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化的情況,教學效果很差。
(三)缺乏科學的認識和指導
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國起步較晚,是一個新生事物,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然而在實施過程中,缺少本土特色和系統(tǒng)全面的規(guī)劃。大多數高校都是直接照搬、照抄國外的經驗,致使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并不理想。部分高校甚至直到出了問題才感覺到心理健康的重要,使得心理健康教育變成了維護高校穩(wěn)定的臨時性工作。這充分說明部分高校還沒真正認識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從而出現了忽輕忽重的現象。
三、解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問題的有效途徑
(一)建立大學生心理健康
檔案 要全面認真地建立高校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檔案,及時準確地掌握每一個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從中發(fā)現潛在的心理健康問題,并有針對性地進行防范和治療。與此同時,要對前來咨詢的同學進行跟蹤觀察,并保護好他們的個人信息不被泄露,從而消除他們的后顧之憂,不斷提高我國高校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從而為建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奠定基礎。
(二)積極利用互聯網等新媒體,構建網上心理教育平臺
當前互聯網已經成為了大學生學習和生活的重要工具,是大學生獲取信息、進行人際交往、了解社會的重要途徑。因此,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也不能僅僅局限于現實中的各種教育途徑和方法,而應該充分利用互聯網等新的媒介來宣傳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和思想,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通過積極構建校園心理健康教育網站平臺,面向全社會來宣傳心理健康教育的正確理念。
另外,互聯網具有信息量大、滲透能力強的特點,有效利用互聯網,構建“微信”、“飛信”等網絡溝通平臺,創(chuàng)辦多種體驗式的心理游戲等,還可以緩解當前高校心理師資缺乏的問題。更重要的是,與傳統(tǒng)心理教育方式相比,互聯網教育具有很強的隱秘性,可以最大限度地消除學生的顧慮,更有利于了解大學生真實的內心思想動態(tài)。
(三)積極開展個體輔導、團體輔導與同輩輔導相結合
我國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從個體輔導起步的,這對我國高校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著積極的作用。但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我國高校規(guī)模的不斷發(fā)展壯大,個體輔導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明顯已不能滿足要求,因此,同輩輔導和團體輔導的模式應運而生。特別是同輩輔導,越來越受到在校大學生的青睞。這種輔導模式的理論基礎是學生在討論個人問題的時候,他們需求幫助的往往是同輩而不是成人。因此,同輩輔導員和當事人都可以在這種相互作用中獲益。
(四)全面構建心理健康教育體系
全面建立心理健康教育體系,使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級、院系、學校、家庭、社會“五位一體”中分層次進行,并逐漸形成良性互動。心理健康教育重在預防,建立心理健康/:請記住我站域名/“五位一體”的防護網,可以大大減少人力資源和經費,并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與此同時,可以增加大學生對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認識,從而逐步形成心理保健的意識,有效地促進我國高校大學生身心健康的全面發(fā)展。
創(chuàng)建衛(wèi)生城市的目的是改善城市環(huán)境和生活質量,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而生活質量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人的素質的提高。企業(yè)職工是人類社會中最富有生命力、創(chuàng)造力和生產力的部分,他們的文化素質、心理狀態(tài)、行為方式和健康狀況,直接影響到企業(yè)經濟發(fā)展和效益的提高。因此,開展健康教育,提高企業(yè)職工的健康素質,對促進企業(yè)的發(fā)展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一、健全組織網絡,制定計劃,保證企業(yè)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
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必須依賴健全的組織網絡,并結合企業(yè)不同時期的工作特點制定具體的教育計劃,才能提高企業(yè)員工的健康意識,改變不良行為,建立健康、文明、科學的生活方式。
作為企業(yè),從組織網絡看,做好健康教育工作應成立由分管領導掛帥,愛衛(wèi)辦、工會、共青團、安全和后勤等部門負責人參與的健康教育委員會或領導小組,明確健康教育責任部門和專兼職人員,形成了建設公司──二級公司──作業(yè)處(車間)──班組、建設公司——直屬項目經理部——作業(yè)處——班組的健康教育網絡。同時,為加強教育業(yè)務指導,應考慮在百人以上的單位中聘請一名兼職的健康教育指導員,主要職責就是制定教育計劃、指導教育工作的開展、做好教育的組織工作。
公司愛衛(wèi)會每年要制定明確的教育計劃,召開專門的健康教育工作會議,布置當年的健康教育工作,明確各部門、各單位教育任務。通過組織網絡迅速行動,使企業(yè)健康教育工作有效推進。
二、建立健康教育工作責任制,加強企業(yè)健康教育規(guī)范化建設
在有了組織保證的基礎上,我們還應當提出企業(yè)健康教育工作規(guī)范,規(guī)定企業(yè)健康教育的內容和形式。制訂出單位健康教育達標要求,由公司愛衛(wèi)辦定期組織檢查。通過邊檢查邊指導,使各單位基本能做到領導重視,責任到位。要定期對員工進行健康知識及職業(yè)衛(wèi)生、女職工和上崗前的健康教育培訓;有條件的單位要建立健康教育專欄(櫥窗或局域網上設置專欄)或黑板報,并堅持及時更換內容。保證教育工作的經常化。
三、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健康教育活動
健康教育工作的目標是,提高廣大員工的健康意識,維護身心健康。為了解企業(yè)職工健康需求,幫助職工獲得健康知識,提高自我保健能力,我們必須注意經常地對職工健康知識需求和行為習慣進行調查。通過調查,了解到職工的衛(wèi)生科普知識的需求率,了解他們最想了解的是自我保健、防病治病和中老年保健、婦女保健以及急救知識。針對這些需求,一是積極開展針對性培訓、講座和婦女保健圖片展等活動,大力普及防病保健知識。二是經常在全公司范圍內進行防病治病的《員工健康教育》專題電化教學。組織員工觀看。三是開展健康知識的學習和考核活動。及時印發(fā)《員工健康知識和健康行為問答》手冊,根據創(chuàng)建衛(wèi)生城市的要求,組織廣大員工學習。通過強化學習,提高企業(yè)員工的健康知識知曉率。四是各單位根據各自的行業(yè)特點,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如利用廠報搞知識競賽,舉辦講座、討論會等,激發(fā)員工的學習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