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2-06-21 12:20:35
序言:寫作是分享個人見解和探索未知領域的橋梁,我們?yōu)槟x了8篇的如何制定學習計劃樣本,期待這些樣本能夠為您提供豐富的參考和啟發(fā),請盡情閱讀。
1. 消除無所事事的時間
使每一小時都變成富有成效的時間單位,我們一生中有些最重要的功課往往是在不到一小時的時間內學到的。利用白天時間。
研究結果證明,白天學習一個小時等于晚上學習一個半小時。
2. 背誦型課程在課前要進行復習
一門要求背誦或討論的課程,在上課前復習會有很大的好處,這樣做,可以使你對所學的材料記憶猶新。
3. 避免過多的細節(jié)
在一周的時間表中排入過多的細節(jié)是浪費時間。這樣說有兩個理由:
第一,制定這樣一個時間表所花的時間不如用來直接學習一個科目;
第二,你要想按這份時間表來工作學習是不大可能的。
4. 弄清楚自己在什么時候需要睡眠
我們每天都有困倦和清醒的周期。如果你的學習情況允許的話,在困倦的時候就睡覺,在自然清醒時就學習。
5. 弄清楚自己應該學習多長時間
你上一小時課,就應該復習兩小時,這個粗略的統(tǒng)計至多只在大體上有指導意義。學習時間實際上要根據(jù)不同的課程和不同的學生而有所變動。但是你可以從上課一小時復習兩小時開始,在你搞清楚做完每門作業(yè)需要多少時間后,再根據(jù)你的實際情況來調整時間。
6. 要有足夠的睡眠時間
醫(yī)學研究證實每人每天必須有八小時的睡眠。我們應該清楚這一點,即學習質量的好壞取決于是否有足夠的睡眠。
學習是溫故而知新的過程,所以作計劃自然也分學習計劃與復習計劃兩種。首先說一下如何制定學習計劃。由于針對高考,所以暫只就高中而談。從新生入學開始,就應當有明確的目標,考大學,考什么大學,高考中考到什么程度,這是學習計劃的第一條:終極目標。然后就是根據(jù)這一目標制定遠近期計劃。
從長期看,一個學期、一個學年都可,但一般以一學期為宜。計劃的內容可以包括以下兩個方面:1、打算考到的名次,包括保位名次或超出幾個名次;2、對總分及各科分數(shù)的階段性要求。這就使你在短期內有了目標,在每次小測驗、單元考中向所定的目標靠攏,但切記目標不可定得太高,否則結果如果離目標太遠會十分打擊自信心。
從短期看,作出一周至一天的計劃來,可以使自己對學過的東西有一個更好的掌握。對于一周的計劃,每周可以有一至兩個重點科目,如果你對知識的渴望超過對升學的熱衷,計劃中的自由時間可以多一些,反之可以少一些。對于一天的計劃來說,要注意對老師所講內容消化時間的安排,并留出適當?shù)臅r間以備調整。對于新生來說,全面掌握是十分重要的。總之,遠期與近期計劃都應符合自身情況,并要結合學習情況進行調整,才能達到它的效果。
一、進行自我分析。
分析自己的學習特點,人的學習特點是不一樣的:有的記憶力強,學過知識不易忘記;有的理解力好,老師說一遍就能聽懂;有的動作快但經常錯;有的動作慢卻很仔細。
二、分析自己的學習現(xiàn)狀。
1、可以和全班同學比,確定看自己的成績在班級中的位置,用"好、較好、中、較差、差"來評價。
2、是和自己該學科成績的過去情況比,看它的發(fā)展趨勢,用"進步大、有進步、照常、有退步、退步大"來評價。
三、確定學習目標。
正確的學習目標能催人奮進,產生為實現(xiàn)這一目標去奮斗的力量。沒有學習目標,就象漫步在街頭不知走向何處的流浪漢,是對學習時光的極大浪費。學習目標要定的適當:過高了,最終無法實現(xiàn),容易喪失信心,使計劃成為一紙空文;過低了,無需努力就能達到,不利于進步。學習目標要定明確,便于對照和檢查。
四、科學安排時間。
1、全面。安排時間時,既要考慮學習也要考慮休息和娛樂,既要考慮課內學習又要考慮課外學習,還要考慮不同學科的時間搭配。
列計劃的目的無非是通過白紙黑字,使得自己對自己的學習情況能夠進行監(jiān)督和檢查。應把重點放在課本上、課堂內。因為高考雖強調淡化課本的考查,其實處處有課本的影子?!罢n內知識課外考”的測試方式,就要求我們把課內知識學扎實,否則無法完滿地解答課外考題。當然,重點放在課本上,并不是將視野局限于課本,仍應有大量課外閱讀,在課外閱讀中鞏固,貫通課本知識,培養(yǎng)能力。初三學年,既是初中時代的最后一年,也是復習迎考的關鍵一年。初三學年的計劃是完善知識系統(tǒng)樹,“牽一發(fā)而動全身”,做到由一個知識點可以拎起一串,提起一面。系統(tǒng)地掌握知識后,技巧也就“水到渠成2、知己作戰(zhàn)講究“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學習也是一樣。所以要制定出符合自己實際情況的學習計劃,必須要“知己”?!爸骸卑ㄈ龑雍x:明確學習奮斗的目標,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明確地估計自己的能力。做到“知己”后,我們就可以制定計劃了。
2、要求
列計劃本身并沒有太多的要求,你只要抓住兩個字——“詳、實”就足夠了。
首先,要讓自己知道,每天你具體干些什么,知道每周、每月的安排等。我們應該去計劃自己的學習和生活,做到自己對自己心中有譜。一份計劃上只出現(xiàn)時間和科目是不夠的,最起碼還要有具體的章節(jié)的安排,包括做哪些習題,看哪些筆記都應當有,這樣才能真正地發(fā)揮計劃的優(yōu)勢。所謂“實”,就是一定要符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適當?shù)馗咭恍┮部梢?但絕不可過高或過低。太低了,計劃的內容松松垮垮,反而不如沒有計劃;但大多數(shù)人可能更容易把計劃列得偏高,開始還能拼一拼堅持一下,但很快地就敗下陣來。如果總是列這種過高過緊的計劃,常常完不成,那么時間一久也就會對列計劃失去信心了。一份好的計劃絕不在于它的起點有多高,而在于它是不是能幫你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讓你的能力得到最好的發(fā)揮。
其次,計劃的安排應合理、科學,盡量不要讓你的時間浪費。應該說明的是,不浪費時間并不是把所有時間都用來學習,也不是說打球、洗衣服等時間都是浪費。如六、日的時間,如果你的學習黃金時間在上午,而你卻在整個上午做一些洗衣服、打掃房間等雜事,而中午、下午才來做作業(yè)的話,這就不能不說是一種浪費了。很多事不能不做,但要放在合適的時候做,黃金時間都應用來學習。
3、注意
①必須強調的是,制訂計劃必須按自己的特點自己制訂,不能仿制別人的計劃,別人告訴你的方法最多只能充當一個指路標的作用,是很難完全套用的。只有自己去試著做,摸索出自己的完整方法,才是最有用的。
②列計劃只是一種手段,絕不要為了列計劃才去列計劃,只要是能達到目的的計劃都是好計劃。不管什么時候,列計劃都只是為了完成一定的學習任。
③剛開始列計劃的同學,可能不太容易掌握好難易的尺度,列的計劃過高過低都是自然的,只要不斷調整,不斷改進,很快就會適應這種方法。
④任何學習計劃剛執(zhí)行起來都難免會遇到一些困難,但你應該知道為了執(zhí)行這份計劃而付出的努力是值得的。能夠適應這份計劃是保證你的遠程學習以及未來事業(yè)成功的重要步驟。
⑤“堅持”是計劃實施過程中最難的。由于缺乏毅力與恒心,很易虎頭蛇尾。而學習是一個周期比較長的過程,今天的努力,并不能在明天就得到回報。它是量的積累引起質的飛躍。半途而廢,最浪費時間與精力,并對人的自信心有很大的動搖。所以在實施計劃時,一時看不到進步不要心焦,更不要氣餒、不要輕言放棄。堅持!堅持一定能產生奇跡。
4、好處嚴格遵守學習計劃有很多好處:
1、學習計劃表可以幫助你克服惰性和倦怠,尤其是當它配合一個自我獎勵制度時會更加有效。
2、如果你能按部就班、循序漸進地完成你的學習,那么學習便不會給你帶來太大的壓力。
3、學習計劃表可以確保你不會浪費時間,使你有時間做其他該做的事。
4、學習計劃表可以使你了解自己的學習進度,讓你清楚地知道哪些事等著做,又可以幫助自己對先前的學習做個評價。
一般來說,學生可以分為三種類型:不制定計劃的人,制定了計劃但不執(zhí)行的人,善于制定計劃并執(zhí)行計劃的人。
第一種類型的人,時間總是被填塞得滿滿的而不被利用,雖然也很忙,但常常被各種緊急但不重要的事情所打擾,如作業(yè)、考試等。這類人缺乏學習的全局眼光,學習被動性大。效率難以得到提高。
第二種類型的人,制定學習計劃時雄心萬丈,也能在制定計劃的過程中獲得巨大的滿足,卻不善于執(zhí)行,計劃常給變化讓路,又常常給自己的行為找借口。對自己失信,計劃的效果往往大打折扣。
第三種類型的人,有全局性的學習觀念,知道自己所做的事及其意義是什么。這類人對學習具有前瞻性,且較為自信,心中常充滿學習帶來的喜悅和滿足。
如何制定學習計劃
以給數(shù)學這門學科制定學習計劃為例,需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一、對自己最近考試的數(shù)學試卷或數(shù)學綜合情況作出合理的分析,如扣了多少分。哪個地方錯了等。作這樣的分析,能夠準確地查找哪個知識點沒學好。
二、明確在下次考試前把這些知識點學好,了解下次考試在什么時候,然后規(guī)定自己在一個單元時間(如一周,四天等)內把這些失分的薄弱知識鞏固。
三、列出學習這些知識點的步驟。比如:1 先看書(確定從第幾頁到第幾頁)。2 做課本練習題(確定哪幾道題),3 鞏固概念,再看書,4 把相關知識的錯題重新做一遍。
四、將這些要做的事情(一定要很具體)按作息習慣分配到單元時間內,并具體落實到某一天的某一時段。
這樣,一個有針對性的學習計劃就制定完成了。
這是微觀的學習計劃,制定宏觀的學習計劃步驟,也大概如此,只不過是把當前的學習成績和長遠的目標值進行比較,再根據(jù)差距,明確要達到的目標,進行時間的分配,制定相應的學習計劃。
制定計劃時有一個重要的原則,也是一個著名的方法,即先做最重要的事情。
譬如說,某一天你只有晚上3個小時的可支配時間,又有三項等待完成且必須完成的學習任務:預習化學的一個章節(jié),做一份數(shù)學試卷,背誦10個英語單詞。那么,你可以先排對你來說最重要的那項任務,如先寫完數(shù)學試卷,再預習化學內容,然后利用睡覺前的時間背誦英語單詞。
這樣,可以利用晚飯(或早上在衛(wèi)生間)的時間,把當天或次日最重要的事情做一個排序,做到了如指掌,然后把你認為最重要的幾件事寫下來。并合理分配相應完成的單位時間,然后根據(jù)安排,一件一件完成。這樣,你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把最重要的事情完成了,有效地利用了時間,不僅不會讓自己因繁重的學習任務感到焦慮,反而會讓自己有一種輕松感和成就感。
如何執(zhí)行學習計劃
執(zhí)行計劃,也許是比制訂計劃更難的一件事――因為我們每個人都習慣了給自己找借口,習慣了對自己失信,習慣了為自己的行為開脫。
那么,如何才能讓我們不為自己找借口,不為自己的行為開脫,認真執(zhí)行計劃呢?給大家?guī)讉€方法一試:
一。拖延法。如果你的計劃是看書,而此刻卻有一場你特別想看的球賽直播,記住,千萬別急著沖到電視機前,拖延十分鐘再做決定:當你不顧計劃想去做某一件計劃外的事情時,別急,等幾分鐘再做決定。也許,這幾分鐘的時間,足可以讓你冷靜下來。對自己的行為作出判斷。
二,獎勵法,即自我獎勵。在每一個小計劃完成后,不妨給自己一個小小的獎勵措施。如做完這1個小時的數(shù)學題,獎勵自己20分鐘時間打籃球:完成今天的計劃,給自己買一個可口的冰激凌。在這里,我們始終要強調滿足感、成就感――只有讓自己在自己的行為中得到滿足,獲得成就,才能使自己更加自覺主動。
三、想象法。本來計劃要看完一本書。突然有同學打來電話邀請去游泳,這個時候你該怎么辦?在作出決定之前,不妨先想象一下:如果今天把今天的任務完成了,我該有多么高興,晚上睡覺時我也會感到很滿足,我會為自己今天戰(zhàn)勝誘惑的行為而自豪:如果我每天都能這樣堅持我的計劃,高考時我一定能考入理想的大學。相反,再想想:如果我放棄計劃,我雖然能獲得一時的開心,但是,開心過后,我會為此后悔嗎?我會因此內疚嗎?完成計劃與放棄計劃,哪個能讓我會獲得更多更久的快樂呢?我真的想做個讓自己失望的人嗎?
二,活動時間:2011年X月X日
三,活動地點:高一某班
四,活動對象:高一某班全體學生
五,活動前期準備
1. 在學生中進行調查,了解他們在新的學期里的困擾和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由此制定出本次班會的主題:“新學期,我計劃,我能行”。
2. 提前一個星期讓同學準備小品《考試》,并讓班委督促同學其善于利用課余時間進行排練。
3. 班主任準備班會課上的ppt,找相關資料,例如“如何制定計劃”、“計劃的意義及作用”等。并制作“新學期,我計劃,我能行”學期計劃表,提前打印好。
4. 課前讓學生思考本學期的計劃及目標。
5. 課前請班委在黑板上寫好班會主題:“新學期,我計劃,我能行”。
六,活動流程:
1. 班主任宣布主題班會開始。
班主任說:生活中有些人因為自己在事情來臨前沒有做好相應的計劃,并且不努力,鬧出了不少的笑話,值得我們同學們深思,請看表演:<考試>
(主要內容:考場中,大家都在聚精會神地考試,只有小路東看看,西瞧瞧,嘴里不停地念叨著:“這太難了,怎么做啊?”“老師也專和我過不去,就出一些判斷、選擇的,讓我一個字也寫不出,這可怎么辦呢?”
“有了!”小路從褲兜里掏出一枚硬幣,“我會做了,如果正面朝上,我就打√,如果反面朝上,我就打X,不會錯的上天一定會幫助我的!”于是小路一邊擲硬幣一邊做題,一下子十道 判斷題做完了。
開始做選擇題了,小路又傻了,“每道題有四個答案,這可怎么辦呢?”小路痛苦地抓著腦袋。“有了,真是天助我也!”小路跳起來,他又從褲兜里掏出一粒骰子,“我扔骰子,現(xiàn)什么號碼我就填什么!”他一邊擲,一邊寫:“2”“1”“4”“6”……
“哈,終于做完了!”小路得意地向同學們做著鬼臉,走上講臺,把試卷交給了老師。
下午放學,小路帶著試卷回家。他推開門,爸爸正坐在沙發(fā)上吃蘋果。爸爸問他:“小路,考得怎樣?” 小路正想給爸爸說話,順口說著:“爸”,“12”“82,不錯,不錯,你真是個好孩子。”“快,寶貝,把試卷給爸爸看看!”小路慢騰騰地從書包里拿出試卷把它遞給了爸爸。“什么?才12分?這是怎么回事,不是82分嗎?”“我剛才是說:‘爸,12分”小路慢慢地說。爸爸氣得把試卷翻來翻去,“你看這道選擇明明只有四個答案,你為什么選6呢? ”“骰子出現(xiàn)的是6嗎!”“什么,你靠擲骰子做題!真是氣死我了!看我不找死你!”爸爸滿屋追著小路……
組織同學討論:從這個小品中你懂得了什么?
請幾位學生回答,抒發(fā)他們的感想,以此引出本次班會的主題:“新學期,我計劃,我能行”。
2. 提問學生:新學期,如何才能做到“我能行”?
得出結論:制訂學習計劃,按照計劃依次實現(xiàn)自己的目標。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做什么事有了計劃就容易取得好的結果,反之則不然。有沒有學習計劃對你的學習效果有著深刻的影響。
防止被動和無目的學習。毫無計劃的學習是散漫疏懶,松松垮垮的。很容易被外界的事物所影響。
計劃是實現(xiàn)目標的藍圖。目標不是什么花瓶,你需要制定計劃,腳踏實地、有步驟地去實現(xiàn)它。通過計劃合理安排時間和任務,使自己達到目標,也使自己明確每一個任務的目的。 促使自己實行計劃。學習生活是千變萬化的,它總是在引誘你去偷懶。制定學習計劃,可以促使你按照計劃實行任務,排除困難和干擾。
實行計劃是意志力的體現(xiàn)。堅持實行計劃可以磨練你的意志力,而意志力經過磨練,你的學習收獲又會更一步提升。這些進步只會能使你更有自信心,取得更好的成功。
有利于學習習慣的形成。按照計劃行事,能使自己的學習生活節(jié)奏分明。從而,該學習時能安心學習,玩的時候能開心地玩。久而久之,所有這些都會形成自覺行動,成為好的學習習慣。
提高學習效率,減少時間浪費。合理的計劃安排使你更有效的利用時間。你會知道多玩一個小時就會有哪項任務不會完成,這會給你帶來多大的影響。有了計劃,每一步行動都很明確,也不要總是花費心思考慮等下該學什么。
3. 小組討論:如何制定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呢?
讓每個小組派一名代表陳述小組意見。老師并把小組結論寫在黑板上,最后老師總結該如何制定學習計劃。
計劃要考慮全面。
學習計劃不是除了學習,還是學習。學習有時,休憩有時,娛樂也有時,所有這些都要考慮到計劃中。計劃要兼顧多個方面,學習時不能廢寢忘食,這對身體不好,這樣的計劃也是不科學的。
長遠計劃和短期安排。
在一個比較長的時間內,比分說一個學期或一個學年,你應當有個大致計劃。因為實際中學習生活變化很多,又往往無法預測,所有這個長遠的計劃不需要很具體。但是你應該對必須要做的事情心中有數(shù)。而更近一點,比如下一個星期的學習計劃,就應該盡量具體些,把較大的任務分配到每周、每天去完成,使長遠計劃中的任務逐步得到解決。有長遠計劃,卻沒有短期安排,目標是很難達到的。所以兩者缺一不可,長遠計劃是明確學習目標和進行大致安排;而短期安排則是具體的行動計劃。
安排好常規(guī)學習時間和自由學習時間。
常規(guī)學習時間指按學校規(guī)定的學習時間,主要用來完成老師布置的學習任務,消化當天所學的知識。而自由學習時間指除常規(guī)學習時間外的歸自己支配的時間,你可以用來彌補自己學習中欠缺的、或者提高自己對某一學科的優(yōu)勢和特長、或者深入鉆研一件有意義的事情。自由學習時間的安排是制定學習計劃的重點。抓住了和合理利用的自由學習時間,對自己的學習和成長都會有極大的好處。所以我們應該提高常規(guī)學習時間的效率,增加和正確利用自由學習時間,掌握自己的學習主動權。
對重點突出學習。
學習時間是有限的,你的精力也是有限的,所以學習要有重點。在這里,重點一是指你學習中的弱科,二是指知識體系中的重點內容。只有抓住重點,兼顧一般才能取得更好的學習效率。
從實際出發(fā)來制定計劃。
制定計劃,不要脫離學習實際,要符合自己現(xiàn)在的學習壓力和水平。有些同學制定計劃時,滿腔熱情,計劃得非常完美,可執(zhí)行起來卻寸步難行。這便是因為目標定得太高,計劃定得太死,脫離實際的緣故。
雖然這么說要從實際出發(fā),可你未必明白怎么樣是實際?實際可以分成三個方面:
知識能力的實際:每個階段,計劃學習多少知識?培養(yǎng)哪些能力?
時間的實際:常規(guī)學習時間和自由支配時間分別有多少?
教學進度的實際:掌握老師教學進度,妥善安排常規(guī)學習時間和自由支配時間,以免自己的計劃受到“沖擊”。
注意效果,及時調整。
每一個計劃執(zhí)行結束或執(zhí)行到一個階段,就應當回顧一下效果如何。如果效果不好,就應該找找原因,進行必要的調整。
這里是一份簡單的回顧列表:
是否完成了計劃中的學習任務?
是不是按照計劃去執(zhí)行任務的?
學習效果如何?
如果有任務沒有完成,那是什么原因?(安排過緊、太松?)
回顧之后,要記得補上缺漏,重新修訂計劃。你也可以通過日記來記錄一天的學習計劃進度,便于改進和回顧。
計劃要留有余地。
制訂計劃不要太滿、太死、太緊,要留出機動時間,使計劃有一定的機動性。畢竟現(xiàn)實不會完美地跟者計劃走,給計劃留有一定的余地,這樣完成計劃的可能性就增加了。
勞逸結合,文理交替。
學習對腦力消化非常大,所以不要長時間學習,要適當加入休息時間。而且在安排學習計劃是,不要長時間地從事單一活動。學習和鍛煉可以交替安排,因為鍛煉時運動中樞興奮,而其他區(qū)域的腦細胞就得到了休息。比方說:學習了兩三個小說,就去鍛煉一會兒,再回來學習。安排科目學習時,也要文理交替安排,相近的學習內容不要集中在一起學習。
提高學習時間的利用率。
早晨或晚上,或一天學習的開頭和結尾的時間,可以安排著重記憶的科目,如外語。心情比較愉快,注意力比較集中,時間較完整時,可以安排比較枯燥,或自己不太喜歡的科目:零星的、注意力不易集中的時間,可以安排做習題和自己最感興趣的學科。這樣可以提高時間利用率。
4. 向同學派發(fā)表格,給10分鐘時間同學們填寫“我自信、我能行”學期計劃表。
表格如下:
“我自信、我計劃、我能行”學期計劃表
班次:
姓名:
項目
我的目標
語文
數(shù)學
英語
紀律
衛(wèi)生
勞動
學生填寫完畢后上交,老師審核并放入學生成長資料袋。
5. 宣誓儀式。全體學生起立,舉起左手,在班長的帶領下宣誓:在新的學期里,我要嚴格執(zhí)行我的計劃,努力奮斗,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做人。我一定要取得好的成績!我相信:新學期,我能行!
班會到此結束。
一、 活動經費預算:0元
二、 可行性分析:
新學期開學,同學們總是缺少計劃及目標,學習變得沒有計劃及步驟,容易浪費寶貴的時間。因此在這個時候很有必要對學生進行教育,提醒他們注意制定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同時,經過班主任與同學們平時的交流及了解的過程中也發(fā)現(xiàn)學生有制定學習計劃及目標的愿望,相信通過這次主題班會能提高學生們的目的性和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在面對任何事情有制定計劃的良好習慣。
如果你想要的是學習新技術,在制定業(yè)務員工作計劃時就必須加入學習計劃;如果是想增加收入,就必須制定增加業(yè)績的計劃,或是調換部門的準備計劃。
先了解公司的年度目標以及個人的年度目標,你在制定工作計劃時才不會無所適從。
計劃合理但要具挑戰(zhàn)性
制定工作計劃的原則是勿好高騖遠、目標合理、具有挑戰(zhàn)性。如何避免好高騖遠,設定合理的目標呢?到底年度工作計劃怎么寫呢?多數(shù)人在制定計劃時不會想到自己的缺點,于是,建議可以找你的家人、好友,或是較熟的同事與主管,請他們檢視你設定的目標是否太過理想?制定的計劃有沒有避開或改善自己過往的缺點?
為什么要具有挑戰(zhàn)性?主管不會希望你只是去設定你原本就可以達到的目標,他會期待你在未來的一年,無論在工作上或學習上都能有所突破,所以,雖然要避免好高騖遠,但也得設定自我挑戰(zhàn)的計劃。
目標數(shù)字化、行動具體化
有了上述的準備與調整,接下來就進入銷售工作計劃如何制定和實際制定工作計劃的4個步驟:
1、目標數(shù)字化。只有形容詞的空泛目標是沒有意義,所以要把工作計劃的目標與內容數(shù)字化,例如時間化、數(shù)量化、金額化。
2、行動具體化。有了數(shù)字化的工作目標,還要附帶有效的執(zhí)行計劃。
3、學習計劃。你應該同時制定年度的自我學習計劃。公司對員工自我學習通常是抱持正面的看法,有些公司甚至規(guī)定學習計劃是工作計劃應具備的項目。
關鍵詞:英語口語;元認知;元認知策略訓練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5)32-0122-02
2014年《大學英語教學指南》(征求意見稿)指出“大學英語課堂教學要體現(xiàn)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使教學活動實現(xiàn)由‘教’向‘學’的轉變”;同時強調“教學方法的運用應關注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引導和幫助他們掌握學習策略,學會學習”。近年來外語教學領域越來越多的專家和學者把“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當作教育的終極目標。自主學習實質上是學習者根據(jù)自身條件和需要自由地選擇學習目標、學習內容、學習方法并通過自我調控的學習活動完成具體學習目標的學習模式。自主學習的概念和認知心理學家Flavell的元認知知識理論相互契合。Flavell(1976)對元認知進行了明確的界定:“元認知”就是認知主體對自身心理狀態(tài)、能力、任務目標、認知策略等方面的認知,又包含認知主體對自身各種認知活動的計劃、監(jiān)控、評價和調節(jié)。因此,元認知是對認知的認知,是人的自我監(jiān)控。
Wenden(1998)是將元認知這一概念引入到外語教學中的第一人,他認為元認知會對外語學習產生積極的影響。元認知通常涉及四個方面,分別是計劃、管理、監(jiān)控和評估。學習者通過在學習前進行合理的計劃、管理和監(jiān)管學習過程、評估學習效果,從而對整個認知過程進行整體管理。O’ Malley 和Chamot(1990)認為,元認知策略是一種高層次實施,可以對學習進程進行計劃、規(guī)范和監(jiān)控指導(肖武云,2011)。所以,我們可以把元認知理解為“認知的認知”,元認知策略在整個學習活動中起到支配作用,使學習者合理選擇其他學習策略并更好地管理語言學習過程。因此在教學活動中實施元認知策略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元認知意識,幫助學生正確使用元認知策略,具有重要的意義。
作為一種管理層面的學習策略,元認知策略是保障學習活動成功的關鍵要素。Vandergrift(1996)認為,元認知策略可以使學習者全面了解其學習過程,具備預見能力和監(jiān)控錯誤能力,并最終完成反思、評估、糾錯和正確知識的構建。目前大學英語課時在逐漸減少,但學生想提高口語水平的需求卻在不斷地增加,教師僅利用課堂時間幫助學生練習口語遠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將元認知策略訓練引入到口語教學中,引導學生對口語學習過程進行計劃、管理、監(jiān)控和評估,提高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同時也有助于培養(yǎng)其自主學習能力。當學生具備了元認知策略并能運用自如,他們就能從被動學習轉變?yōu)橹鲃訉W習,積極探索提高口語能力的方法和途徑。
一、增強學生元認知意識
在實施元認知策略培訓之前,首先要喚醒學生的元認知意識,只有學生認識到了元認知策略的重要性及提高口語能力的有效性,才能愿意接受元認知策略訓練。為了喚醒學生的元認知意識,首先要讓學生了解自身的元認知策略使用情況。筆者自行設計了元認知策略使用情況調查問卷,該問卷設計參考了Oxford的語言學習策略調查表(SILL)和文秋芳的英語學習情況調查問卷中元認知策略部分。問卷共包括自我計劃、自我管理、自我監(jiān)控和自我評估四個部分,共24道題,通過對問卷結果的分析幫助學生了解自身口語元認知策略的匱乏以及口語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薄弱之處。其次,對學生進行口語測試幫助其了解自身的口語水平??谡Z測試采用全國大學英語四級口語考試面對面考試的模式,三名考生為一組,兩名主考老師按照考生語音面貌、語言連貫性、用詞及語法結構的準確性等方面進行打分,最后兩位老師成績加一起取其平均值,滿分15分??谡Z考試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考生和主考進行交談,采用問答的形式,包括考生自我介紹、回答問題等,時間5分鐘;第二部分包括1.5分鐘的考生個人發(fā)言和4.5分鐘的小組討論。時間共約10分鐘;第三部分由主考再次提問以進一步確定考生的口頭交際能力,由主考老師進一步提問,時間約5分鐘。通過標準化口語考試,學生對自身的口語水平有了正確的認識,同時也為之后評估元認知策略培訓的有效性提供了對照數(shù)據(jù)。最后,開展專題講座并結合實例向學生講解什么是元認知策略、如何在口語學習中使用元認知策略以及元認知策略對提高口語水平的有效性。
二、幫助學生制定學習計劃
學習計劃包括短期計劃和長期計劃?!氨緦W期要達到英語教學大綱對口語表達的要求”;“本學期達到英語四級口語水平”等,這些都是以學期為單位的長期計劃?!氨局芪乙タ穗p元音的發(fā)音問題”;“本月我要學會不完全爆破”等,這些是以周或月為單位的短期計劃。學習計劃又可分為課內學習計劃和課外學習計劃。在口語課堂上,教師要向學生介紹每一個口語活動的任務、安排和學習目標,學生應該明確自己的知識范圍,也就是什么是我了解的,什么是我想了解的。由此,學生可制定課內的短期學習計劃。同時,教師也要幫助學生制訂課外學習計劃,包括學習內容、學習目標和時間安排等??傊?,在制定學習計劃時,學生要根據(jù)自我綜合評估結果,重點攻克自身口語學習中的弱點和難點,有針對性地進行口語練習。此外,在制定學習計劃的時候要盡量詳細,教師要給予必要指導和修正,從而幫助學生制定切實可行的,長期和短期、課內和課外相結合的立體式學習計劃。
三、幫助學生學會監(jiān)控與調節(jié)學習過程
監(jiān)控策略是在學習過程中對自身學習情況的檢查,根據(jù)學習目標有意識地監(jiān)控學習任務的執(zhí)行情況、認知學習策略的選擇和運用以及學習目標的完成情況等。我們以任意一個口語活動為例,介紹學生監(jiān)控和調節(jié)學習過程的方法。首先,學生要監(jiān)控自己是否有意識地使用近期所學相關新詞、熱點詞匯和表達方式;其次,在口語表達過程中,學生要監(jiān)控自己是否有意識地糾正語音錯誤,在表達遇到困難時是否能使用適當?shù)慕浑H策略,注意力是否集中等;表達完畢后是否能夠對自身的問題和不足做出總結。教師可以利用DV等視頻錄制工具記錄學生的口語表達過程并發(fā)放給學生,從而幫助學生檢查監(jiān)控自身學習過程。此外,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做監(jiān)控記錄,筆記的內容包括是否注意力集中、是否使用相關的詞匯和表達方式、是否采用適當?shù)慕浑H策略解決表達中的難題、是否避免犯語音語調錯誤、是否在表達后進行總結等。
四、幫助學生學會自我評估
自我評價是學生管理學習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步驟,其目的是給學生提供評價元認知策略運用效果的機會,從而進一步鞏固和增強學生的元認知意識。所以,自我評估應定期進行,每一次口語活動之后或階段性口語訓練后,都應該給予學生進行自我評估的機會。學生可以對學習過程中的表現(xiàn)、遇到的困難、所使用的學習策略以及學習效果進行評估,從而為下一個階段的學習做好準備。同時,教師也要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做出評價,并引導學生將講師給出的評價和自我評估進行比較,找出差別。
五、幫助學生學會管理焦慮情緒
學習活動成功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的態(tài)度和主觀意愿,如果學生很愿意學,動機很強,認為口語學習是一件很快樂的事,那么學習效果也越好;相反,如果學生認為學習口語很痛苦,在口語表達中感到害羞、畏懼等不良情緒,這會對口語學習產生極大的負面影響。元認知策略的使用可以有效地緩解這些不良情緒,教師可以通過訪談、問卷調查等形式幫助學生了解自身的焦慮情緒,并采用傾訴或心理暗示的方式幫助學生釋放心理壓力,減緩焦慮。
在培養(yǎng)學生元認知策略的過程中,我們要注意到元認知策略中的四個主要步驟,即計劃、管理、監(jiān)控和評估并不是封閉單一的,而是一個開放的、交互重疊的關系。計劃中有計劃(長期計劃和短期計劃),管理中有管理(自我管理和教師管理),監(jiān)控中有監(jiān)控(自我監(jiān)控和相互監(jiān)控),評估中有評估(自我評估和相互評估)。在口語教學中實施元認知策略培訓具有重要意義,學生在了解自己口語水平的基礎上,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并學會管理、監(jiān)控自身的學習過程,學習活動結束后還能夠評估自己的學習效果,成為自身學習的管理者。
將元認知策略訓練融入口語教學中能顯著提高學生的元認知水平,使學生具備更多的元認知策略。學生通過制定口語學習計劃、調節(jié)和監(jiān)控口語學習過程、評價學習效果等元認知策略,利用一切可能的學習資源主動進行口語練習,不僅學會了如何學習,培養(yǎng)了學習自主性,口語水平也得到顯著的提高。不過為了使學生學會利用元認知策略管理口語學習,教師首先要具備扎實的元認知知識和策略,所以元認知策略培訓的實施對教師也提出了極大的挑戰(zhàn),教師首先要是一個具有很強元認知意識的人,并具備豐富的元認知策略。在教學中,教師要從主導者轉變?yōu)橐龑д吆洼o助者,幫助學生學會如何制定計劃、如何管理監(jiān)控學習過程、如果評估學習效果,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元認知意識,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主性。
參考文獻:
[1]Brown, A.L.Metacognition, Executive Control, Self-regulation, and Other More Mysterious Mechanisms[M].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1987.
[2]Benson, P & P.Voller.Autonomy and Independence in Language Learning[M].London: Longman, 1997.
[3]O’Malley, J.M & A.U.Chamot.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London: Macmillan, 1990.
[4]Oxford, R.L.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M].New York: Newbury House, 1990.
[5]Vandergrift L.The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strategies of core French high school students[J].Canadian Modern Language Re-view, 1996(52): 20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