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综合另类男同-中文字幕一区亚洲高清-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婷婷月色巨-欧美色欧美亚洲另类少妇

首頁 優(yōu)秀范文 國內進出口貿易

國內進出口貿易賞析八篇

發(fā)布時間:2023-07-24 16:31:57

序言:寫作是分享個人見解和探索未知領域的橋梁,我們?yōu)槟x了8篇的國內進出口貿易樣本,期待這些樣本能夠為您提供豐富的參考和啟發(fā),請盡情閱讀。

第1篇

關鍵詞:技術;貿易;進出口;變化

根據2002年1月1日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技術進出口管理條例》的定義,技術進出口,是指從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向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或者從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向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通過貿易、投資或者經濟技術合作的方式轉移技術的行為。前款規(guī)定的行為包括專利權轉讓、專利申請權轉讓、專利實施許可、技術秘密轉讓、技術服務和其他方式的技術轉移。

1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階段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隨著商品經濟的逐步發(fā)展,國民經濟開始了轟轟烈烈的基礎建設步伐,全國各地大興土木,水電站、公路、機場、地鐵、郵電等基礎設施產業(yè)在國家的大力扶持下蓬勃發(fā)展。由于改革開放初期,我國的經濟基礎薄弱,自有技術力量不足,對這些基礎設施建設所需的大型機組、設備、系統(tǒng)只能依賴進口,而伴隨而來的外國專家技術指導、中方人員的技術培訓、精密儀器的技術專利使用、運行軟件等技術含量的貿易進口大大增加。例如八十年代中期規(guī)劃建設的廣州地鐵一號線由德國西門子總承包,幾乎全部設備和技術以及管理模式都是引進國外的成熟地鐵建設經驗。由于國家對大型先進設備引進的鼓勵,這些與硬件進口相配套的技術貿易進口享有免除海關關稅及增值稅的待遇,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我國的技術培育和發(fā)展。這種伴隨著大型硬件設備引進而產生的技術貿易進口占據了全部技術貿易進口的絕大部分,并逐漸持續(xù)到九十年代中后期。例如廣東移動和廣東電信在九十年代的大發(fā)展時期,絕大部分傳輸、交換和數據設備均在國家的免稅鼓勵政策下,引進美國Lucent、瑞典Ericson、德國Siemens和加拿大Nortel等國外電訊廠家的產品和技術。

隨著我國經濟的逐步發(fā)展,自主研發(fā)能力的提高,硬件水平已經逐漸進入國際先進行列,同時在引進外國先進技術基礎上培養(yǎng)出了一批自己的技術人才,技術力量的增強讓我們可以選擇性地引進國際技術服務。

2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階段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后期,國家鼓勵進口免稅目錄的變更縮小了設備免稅的范圍,對國內已經具備成熟生產能力的設備不再給予免稅優(yōu)惠政策。上述因素都讓國內的采購方思考并逐步轉變進口模式,從原來的全盤引進,轉變?yōu)檫M口重點設備、核心部件,在此基礎上,引進先進技術和專利權,應用于配套設備的自行生產以及原有設備的擴容和改造,充分利用“科學技術就是第一生產力”,發(fā)揮技術貿易進口的優(yōu)勢,特別是計算機軟件技術的引進更是加速了我國信息化事業(yè)的進步。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技術貿易進口的一個顯著特征是各行各業(yè)對知識產權的關注。經過多次國際知識產權紛爭后,國內的進口方在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的同時,更加注意對技術使用權的合法性保護,注意專利權、軟件版權、商標使用權等知識產權的合法轉讓,大大促進了我國技術貿易進口的規(guī)范性發(fā)展。國家在政策上也對知識產權的技術貿易進口給予大力支持,例如專利權的轉讓免征全部營業(yè)稅和所得稅,軟件進口僅征收10%的稅費(遠低于設備進口關稅和增值稅),對于完全于國外(offshore)形成的技術內容,免征全部國稅和地稅稅種。

3 二十一世紀初期階段

二十一世紀初期,我國經濟欣欣向榮,國民生產總值晉升世界前十行列,生產力水平進入前所未有的繁榮提升期,鋼鐵、交通、通信、能源等各大基礎設施產業(yè)的設備需求已大部分國產化。例如廣州地鐵二號線,經過一號線的建設和學習,擅長鉆研的中國人迅速成長,從二號線開始70%設備國產化,僅部分核心高尖端技術從國外引進,到現在的七號線、八號線設備招標采購,國產技術和設備已經占據了地鐵建設設備組成的絕大部分;再例如廣東移動和廣東電信出于對技術差距消失和節(jié)約成本等因素的考慮,在二十一世紀初期的設備采購對象已由原來的國外供貨商逐漸轉變?yōu)槿A為、中興、烽火等國內廠家為主。因此,與硬件相結合的技術軟件貿易進口在這一時期大幅度減少。

隨之而來的技術貿易進口表現在設計領域的技術服務進口。人民安居樂業(yè)、生活安康,必然對“美”的要求越來越高,房地產行業(yè)的一路高歌到現在已經成為老百姓的眾矢之的,但不可否認的是,我們的房子外觀越來越漂亮、內部功能越來越實用、園林設計越來越精巧,而這正得益于房地產熱潮初期,房地產商對國外人居設計的引進和使用。國內各城市標志性建筑物的設計,包括北京奧林匹克體育館鳥巢的設計、廣州南沙整體規(guī)劃設計、廣州市珠江新城CBD幾大核心建筑的設計均通過國際競賽的方式,采納了國際的先進設計理念,引進了國外設計師的國際化審美和實用性設計方案。在工業(yè)領域,從“做大”轉為“做強”已經成為行業(yè)的共識,為了更加優(yōu)化生產流程、增進管理效率、控制工藝精度和風險,不少大型企業(yè)引進國外先進的工藝流程和管理模式設計,例如惠州LNG電廠的新建,就是采用了日本先進而成熟的工藝流程設計,從而大大節(jié)約了流程改造成本和避免了安全風險。

在我們不斷開展技術貿易進口的同時,我們也一直不斷地為第三世界發(fā)展中國家提供技術貿易出口和技術援助。在中東、非洲等國家都有我國的國際援助承包工程,為不發(fā)達地區(qū)提供通訊、電力甚至油田滅火、救災搶險等技術勞務服務。隨著我國技術力量的不斷強大,企業(yè)的技術貿易出口規(guī)模日益擴大,國際工程承包能力越來越強。例如華為、中興等通訊器材企業(yè),在占據國內運營商市場的同時,產品遠銷國際市場,甚至為中東、非洲等技術相對落后的國家提供從通訊網絡設計到設備供貨、安裝和管線鋪設,最終建成整個區(qū)域通訊網絡的網絡工程承包服務;我國的建筑工程、電力設計等行業(yè)企業(yè)均具備了雄厚和豐富的技術能力,不斷地開拓國際市場,將我們這幾十年來引進和研發(fā)的技術不斷沉淀、提煉、成熟、改良、完善后再反饋到國際市場,以國際工程承包的方式最大程度地實現我們技術出口的價值。

如果說國際工程承包在出口技術的時候還包含著相當大比例的勞務輸入,那么我們的火箭為歐美國家發(fā)射航天衛(wèi)星就是典型的純技術活兒了。每年于深圳舉行的高交會(高新技術交易會)是中國技術產品展示和參與世界競爭的最好舞臺,中國技術產品的不斷推陳出新顯示了我國在科技與生產力之間轉換的強大實力,成交額的逐年攀升也告訴世界,中國技術貿易的出口正逐漸在國際市場上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4 總結

隨著我國技術實力的提高,技術出口能力不斷增強,現在的中國應該要以技術領跑、帶動產品的國際化生產和銷售,轉變以往商品出口的低值低端粗放化,形成以技術開發(fā)為導向的出口模式,才真正有利于我們的國際貿易高品質發(fā)展。

第2篇

關鍵詞:當前 貿易形勢 進出口貿易 影響

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引起的金融風暴襲席卷了全球,對全球經濟貿易都造成了巨大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國進出口貿易中的穩(wěn)定性。隨著國際金融貿易市場中的不斷變化,人民幣匯率處于一個逐漸升值的階段,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我國進口貿易的發(fā)展,在一定程度上促進著出口貿易的發(fā)展。當前貿易形勢在給我國進出口貿易帶來挑戰(zhàn)的同時,也給我國進出口貿易帶來了機遇,如何處理好進出口貿易中面臨的挑戰(zhàn)、把握好機遇,對于我國進出口貿易的發(fā)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當前國際貿易形勢的現狀

就目前來看,美國次貸危機引起的金融危機,給歐美國家的經濟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對歐美國家的經濟發(fā)展產生了強烈的沖擊,給歐美國家的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這一狀況改變了歐美國家人民的消費觀念。金融危機到來之后,一些歐美人民開始逐漸的積攢積蓄,這就導致歐美等一些國家的消費水平處于一個逐漸降低的趨勢,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國際貿易的形勢,雖然金融危機所產生的影響呈現著一種逐漸消退的景象,但是這還不足以使歐美國家的消費水平得到迅速的提升,反而歐美國家消費水平所顯示出來的是一種非常緩慢的上升速度,嚴重的影響了國際金融貿易市場的持續(xù)、穩(wěn)定發(fā)展,當前國際貿易形勢仍處于一個低迷的階段,但是也逐漸的開始呈現復蘇的狀態(tài)。

歐美地區(qū)中的一些發(fā)達國家,開始將發(fā)展的重點放在制造業(yè),主要的原因是金融危機給服務業(yè)與金融業(yè)造成了巨大的影響,在短時間之內還沒有辦法進行快速、有效的恢復,歐美國家在經濟發(fā)展中的這一轉變,嚴重的影響了我國進出口貿易的發(fā)展,歐美國家還加大了對外貿易中的一系列關稅。

二、當前貿易形勢對進出口貿易造成的不利影響

1.我國出口貿易項目逐漸減少

就當前國際金融市場中的實際情況來看,美元在國際匯率市場中處于一個持續(xù)貶值的狀態(tài),這就導致我國人民幣處于一個不斷升值的狀態(tài),在很大程度上削減了我國出口貿易中的產品在國際市場中存在的價格優(yōu)勢,極大的降低了我國在出口貿易中的經濟收入。針對這一現實情況,人民幣匯率不斷的上升,國外各個地區(qū)中的資金大量的涌入中國經濟市場,這在很大程度上推進了美元的貶值,我國在美國這一方面的出口貿易的局勢也就越來越復雜,目前我國出口貿易中企業(yè)的產品還是主要以價格為優(yōu)勢,在當前國際貿易形勢,這一種出口貿易局面中對出口貿易額的增長有很大的阻礙作用,使我國出口貿易處于一個非常被動的局勢。

2.主要貿易國的消費需求呈現降低的趨勢

主要貿易國,是我國對外出口貿易中主要的經濟來往者,直接影響著我國進出口貿易的經濟收入,主要貿易國的消費需求關系著我國出口貿易的局勢,如果消費需求大,那么我國出口貿易中的產品就能夠有一個廣闊的市場作為基礎,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我國的出口貿易,如果主要貿易國中的消費需求低,則會嚴重的影響我國出口貿易中貿易額的上漲,導致我國出口貿易額大幅度的降低。

3.出口貿易產品在市場中的競爭力不足

就目前來看,我國出口貿易中的產品,高新技術產品非常的稀缺,出口貿易產品的品牌效應也非常的低,在國外經濟市場中主要是以價格優(yōu)勢為核心競爭力,但是也很容易受到國外金融市場環(huán)境中一系列因素的影響。根據對我國出口貿易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查,調查結果顯示我國在加工貿易這一方面呈現著不穩(wěn)定的狀態(tài),而普通貿易所受到的影響要遠遠低于加工貿易,高新技術產品在我國出口貿易中所占份額非常的少,這就致使我國出口貿易產品的競爭力出現嚴重不足的現象。

4.進口貿易額降低

我國是一個貿易出口的大國,在進口這一方面主要以一些稀缺能源為主,在當前國際貿易形勢下,我國在進口貿易中的處于一個被動、不利的地位,一些能源資源大國由于自身經濟的緩慢發(fā)展,在貿易中提升產品的價格,這就需要更多的資金成本對進口貿易進行支撐,不僅影響了進口貿易額的下降,還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我國政府、企業(yè)在財政方面的負擔。

三、當前貿易形勢下,進出口貿易的應對措施

1.政府要合理的對進出口貿易政策進行調整,推動進出口貿易

我國在進出口貿易中,要堅持“走出去”這一戰(zhàn)略方針,加強與其他國家之間的經濟往來,政府要針對進出口貿易的實際情況,對相關的政策進行適當的調整,對一些新的國際貿易項目進行擴展,參與到國際市場的分工中去,合理的利用一些國際資源,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避開各個國家中存在的貿易壁壘,將進出口貿易中的被動局面轉變?yōu)橹鲃拥木置妗?/p>

2.擴展內部市場,將一些出口貿易產品在我國經濟市場中進行銷售

在當前國際貿易形勢下,我國可以對內部經濟市場中的資源進行合理的優(yōu)化配置,將一些出口貿易中的產品在內部經濟市場中進行銷售,一些外貿企業(yè)可以將貿易目標轉向滿足國內經濟市場需求,滿足我國在經濟發(fā)展過程中的需求,還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拉動我國內需。

3.加強進出口貿易中服務與技術的創(chuàng)新,完善進出口貿易體系

進出口貿易中的外貿企業(yè),應當加強在服務與技術這兩個方面的創(chuàng)新,提升出口貿易產品的技術含量,在服務這一方面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提升出口貿易產品在國際市場中的競爭力;政府要完善進出口貿易體系,對進出口貿易進行宏觀調控,確保外貿企業(yè)基本的經濟利益。

四、結語

就目前來看,我國人民幣的匯率正處于一個不斷上升的階段,造成一些國家中的熱錢不斷的涌向我國,嚴重的影響了我國經濟市場的穩(wěn)定性,增大了我國經濟市場中的風險,面對這一實際情況要制定一系列合理的應對方案,提升我國進出口貿易中的穩(wěn)定性,切實解決進出口貿易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這對于我國進出口貿易的發(fā)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第3篇

關鍵詞:人民幣;有效匯率;中國企業(yè);進出口貿易

中圖分類號:F8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4)09-0167-01

一、引言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fā)展使得生產要素在世界范圍內快速流動,進出口貿易迅速擴張成為各國宏觀經濟的重要部分。中國的經濟飛速發(fā)展的現在,日益高漲的進出口貿易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自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以來人民幣匯率頻繁波動,使得進出口貿易與人民幣匯率利益攸關。通過在正反兩個角度進行分析人民幣匯率對我國進出口貿易的影響,將有助于我們更加全面的認識這一問題。

二、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升值對進出口貿易的影響

1.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升值對我國進出口貿易的積極影響

首先人民幣的升值導致我國進口產品價格下降,從而加大了我國對國外先進設備的進口力度,為我國企業(yè)技術的向高層次轉變提供良好條件。其次,人民幣的升值加大了我國企業(yè)外來投資的能力。企業(yè)可選擇原材料價格高的的行業(yè)進行投資,從而減低企業(yè)成本、提高利潤、增強企業(yè)的競爭能力。

2.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升值對我國進出口貿易的消極影響

①人民幣的升值沖擊了我國的勞動密集型企業(yè)的出口。我國大部分出口企業(yè)為勞動密集型企業(yè),比如工業(yè)制造業(yè)、文化用品等行業(yè),屬出口優(yōu)勢行業(yè),而化工、交通工具等行業(yè)資本比較密集處于劣勢狀態(tài)。結構層次很低出口企業(yè)價格彈性比較高,議價能力比較差、而且技術含量不高。出口產品在價格上漲一定百分點的同時,相對應的出口產品數量會增速下降相應的百分點這樣的一上一下抵消了我們出口企業(yè)原材料、勞動成本以及產品價格低的優(yōu)勢。這樣如果人民幣快速升值超過企業(yè)所能夠承受的的壓力范圍,出口企業(yè)就會把部分產品轉銷到國內從而影響國內市場,導致國內市場競爭加劇。②人民幣的升值導致外商以外幣投入我國的資本發(fā)生相應的貶值。外商通常會以人民幣現匯的方式在我國國內直接投資,希望以此來減少相對應的投資成本,從而來避免貶值狀況的發(fā)生。除了以上如果人民幣發(fā)生貼水,匯率損失也是不可忽視的,這樣就對外資的引進造成了一定的困擾,打消了外商對我國投資的積極性,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我國經濟的發(fā)展。人民幣的升值導致了出口成本的增加。加大了企業(yè)對外出口機器設備、材料時的成本,進一步加大企業(yè)對外經營合作的風險。對外貿易企業(yè)和國際公司在進行期末結算時面臨著匯率風險的增強,并致使收益減少、損失加大,回國利潤縮水情況嚴重。

三、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貶值對進出口貿易的影響

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貶值實際不影響我國進出口商品的本身價值,它是通過在國際貿易中的相對價格來體現的。

1.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貶值對我國進出口貿易的積極影響

首先,人民幣貶值致使我國出口商品的外幣價格下降,外國對我國出口商品的需求上升,從而擴大了我國的出口規(guī)模。其次,人民幣貶值,我國進口商品的本幣價格上升,從而抑制我國對進口商品的需求,使進口的規(guī)模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人民幣貶值后在我國所出口商品的外幣沒有下跌的前提下,我國出口取得的同樣數量的外幣可以換取更多的本幣,從而使得出口廠商的利潤增加,有效的提高了企業(yè)出口的積極性,擴大了我國的商品出口的規(guī)模。最后,人民幣貶值后,因進口商品本幣的價格提高,一些國內發(fā)展不理想的工業(yè)可以借此生存和發(fā)展起來,所以,即使由于一些原因人民幣貶值后我國對進口商品的需求并不大,卻依然可以抑制進口??偠灾嗣駧诺馁H值,可以起到抑制進口,擴大出口的作用,從而改善我國的進出口貿易。

2.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貶值對我國進出口貿易的消極影響

首先,人民幣貶值后,我國出口商品的外幣價格雖然下跌,但是外國對我國出口商品的需求不會馬上加強,我國對他國的出口商品數量也不會急速增加。同時,我國進口商品的數量也不會隨即貶值從而造成進口價格提高而立即減少。貶值對于我國出口的擴大,進口的一直要等到一段時間之后才能發(fā)揮作用。所以在人民幣貶值的初期,我國的進出口貿易狀況是不穩(wěn)定的,甚至會出現惡性反應。這種時滯性的影響我們稱它為j曲線效應。其次,人民幣的貶值是否能很好的改善我國的進出口貿易,還要看進口商品以及出口商品的需求彈性和供給彈性。馬歇爾勒納條件規(guī)定只有進口商品需求彈性和出口商品需求彈性的絕對值之和大于1時,人民幣的貶值才能對改善我國進出口貿易起到作用。在小于1和等于1時會導致進出口貿易惡化。

第4篇

關鍵詞:人民幣升值 進出口貿易 對策

一、人民幣升值的背景以及原因

近幾年,我國貿易順差和外匯儲備都呈不斷上升的趨勢,雖然外匯儲備對一個國家的經濟運行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過多的外匯儲備,從遠期來看將影響人民幣名義上和實際上的有效匯率,逼迫人民幣長期持續(xù)的升值。這兩個方面是國外要求人民幣升值的主要原因。

近幾年,由于美國次貸危機和歐洲債務問題引發(fā)的一系列金融動蕩,歐美貨幣市場安全性相對減弱,為了規(guī)避風險,越來越多的國際資本流入我國,大大促進了我國外貿出口和工業(yè)投資,由于外資不斷增加,人民幣變得非常緊俏,進而升值壓力不斷加大。

二、人民幣升值對進出口貿易的影響

(一)人民幣升值對進口貿易的影響

1、弊端。我國是全球引進境外投資項目最多、涉及領域最廣泛的的國家之一,外商投資企業(yè)是吸引國內勞動力的一個重要渠道,引進外資還可以促進我國技術進步、產業(yè)結構調整,對整個國民經濟的發(fā)展都有很大的促進作用。人民幣升值后,會使投資成本增加,改變即將來我國投資的外商的態(tài)度,轉而將資本推向其他發(fā)展中國家。

2、利好。人民幣適當的升值,對于我國經濟建設來說是一個重大利好。首先,可以加大我國消費者對各種國外產品的需求;其次,還可以降低國內企業(yè)進口大宗原材料的成本,增強企業(yè)競爭力,從而使相關行業(yè)的盈利狀況有所改善。根據需求彈性理論,商品的需求彈性越高,進口價格變化引起進口數量調整的程度越大。由于不同商品價格的彈性有差異,人民幣升值對不同商品的影響程度也是不同的。

(二)人民幣升值對出口貿易的影響

1、不利影響。根據傳統(tǒng)經濟學理論,人民幣升值對出口不利,而貶值可以提高該國產品的國際市場競爭力。較大幅度的升值,對我國以勞動密集型為主的出口企業(yè)造成的不利影響巨大。如果人民幣過度升值,會縮小勞動密集型出口企業(yè)的利潤空間,如果保持原有的利潤空間,就會削弱其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優(yōu)勢,進而影響國內的就業(yè)。

2、有利影響。首先,人民幣適度升值將有利于提高我國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更好的促進我國產業(yè)結構的調整。其次,人民幣適度升值可以改善我國和主要貿易國的關系。適度的將人民幣進行升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貿易摩擦和各種有針對性的貿易糾紛,對于更好的樹立我國大國的國際形象是非常有益的。

三、進出口貿易應對人民幣升值的政策和建議

(一)積極擴大進口,促進進出口貿易平衡發(fā)展

目前,我國不僅在出口,而且在進口方面也已步入全球大國行列。一國通過進口可以引進資金、技術和各種先進的設備,彌補國內某些資源的不足,促使國內企業(yè)積極參與到競爭中來,優(yōu)化資源配置,促進生產效率的提高,增加產品的科技含量。據相關研究,進口對中國生產率進步的貢獻率約為46%。即使是進口消費品,也會帶來相關的示范效應,從而傳輸到生產環(huán)節(jié),使一國生產的發(fā)展更為優(yōu)化。中國已躋身貿易大國的行列,不僅要重視出口,更好重視進口,積極促進進出口貿易的平衡發(fā)展,為世界貿易和全球經濟的發(fā)展做出貢獻。

(二)調整進出口商品的貿易結構、促進產業(yè)優(yōu)化

目前我國進出口商品的貿易結構具有以下特點:勞動密集型產品占有較大比重;對于高科技產品仍然需要大量進口來滿足;服務貿易所占比重較小。從我國商品的貿易結構可以看出,我國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的外國需求彈性小,還要面臨眾多發(fā)展中國家對市場份額的競爭;先進設備和高科技含量產品的國內需求彈性相對高,這一特點對于完善我國進出口貿易的發(fā)展是非常不利的。我們要努力增強出口產品的供給彈性,進一步提高出口商品的科技含量,盡量減少對國外的依賴,通過在進出口兩方面的努力來緩解人民幣升值對我國貿易帶來的弊端。

(三)向內需型經濟轉變,減少對進出口貿易的依賴

加入世貿組織以來,我國經濟開始向內需型轉變。由于國內內需不足,我們必須依靠對外貿易的發(fā)展。但是,任何一個國家單純的依靠出口,過度依賴國際市場發(fā)展本國經濟都是極度冒險的。所以,我國也應該積極推進對內開放,轉變發(fā)展戰(zhàn)略,由外向型向內需型轉變,我國人口眾多,國內消費潛力巨大,當受到國際經濟變化的沖擊時,國內的回旋余地較大,擴大內需可以抵消人民幣升值后可能下降的外需。總的來說,在政策方面,我們可以下調稅額、調整個稅征收點、改變對民營企業(yè)融資的態(tài)度、使國內企業(yè)和外資企業(yè)享有同等的稅收權利等。

(四)逐步改革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

降低人民幣升值的壓力,維護我國進出口貿易持續(xù)穩(wěn)定發(fā)展,最終必須依靠匯率形成機制改革。目前,我國的匯率水平還不能對資本賬戶變動做出快速反應,因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程度和發(fā)展水平還沒有條件可以讓中國完全開放資本市場和和外匯交易市場,我們必須逐步完善和改革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擴大人民幣對美元的浮動區(qū)間,改變單一的聯系匯率機制,變?yōu)槎⒆∫粩堊迂泿诺穆撓禉C制。等到經驗成熟,我國經濟實力不斷增強,具有對進出口貿易完全的掌控能力之時,可以考慮將對外資本項目完全開放,實行人民幣匯率的完全浮動。

四、結語

人民幣升值對我國經濟發(fā)展短期內會有一些不利影響。但是從長期來看將有利于降低進口產品的成本,通過引進國外先進的設備、技術,加快國內企業(yè)的升級改造,促進結構調整,提高出口企業(yè)的經濟效率和競爭能力。如何有效掌控適當升值這個“度”,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既要采用合適的方法防止人民幣大幅波動以緩解其對我國進出口貿易的消極影響,又要充分利用人民幣的小幅升值對我國外貿發(fā)展的促進作用,以各種方式為人民幣進一步的升值減壓,以避免匯率大幅波動帶來的不良后果。

參考文獻:

[1]唐超.人民幣升值對我國進出口貿易的影響[J].中小企業(yè)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0(08)

第5篇

關鍵詞: 進出口貿易總額;回歸分析;統(tǒng)計檢驗

中圖分類號:F7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2)30-0181-04

引言

對外貿易在中國經濟騰飛的進程中有著不可磨滅的功勞,但我們需認識到對外貿易是一把“雙刃劍”:控制貿易差額在合理的規(guī)模中變化,可以更好的擴大內需,加快國內的經濟增長,使得經濟效用最大化,并且能減少貿易摩擦,減少由自然、政治等不可抗因素帶來的風險。但若對外貿易發(fā)展失衡,只會適得其反,后果也是很嚴重的。因此研究中國進出口總額、進口總額、出口總額,進出口差額與中國那些經濟因素有關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

一、自變量的選取

1.本文如下經濟指標作為模型的自變量:(1)年末外匯儲備余額(FER),單位為億美元;(2)匯率(RA),100美元:人民幣;(3)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以1993年為基準點,即1993年CPI=100;(4)國內生產總值(GDP),單位為億美元;(5)實際使用外資(FM),單位為億美元。

2.理論陳述: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慮并選取模型的自變量:首先,進出口的結果就是外匯的增減,所以該模型自變量中應包含外匯的相關經濟指標。由于外匯儲備是在不停變動的,并且經濟活動經常以年度為結算,因此我們選擇年末外匯儲備余額作為一個經濟變量。其次,理論上來說匯率的變動會導致進出口總額的變動,而世界上大部分經濟活動是以美元作為結算的,因此我們選擇美元與人民幣的比率作為一個經濟變量;再次,居民消費在一定程度上會對進出口的數額產生影響,而國內生產總值和物價指數又會影響到人們的消費水平,因此,針對于消費,我們選擇的經濟變量包括:GDP和CPI;最后,我們來考慮外資的投入,外資的投入在一定條件下可能會影響到中國的進出口數額,因此我們選擇的最后一個經濟變量為實際使用外資(在后文中會用英文分別代表上述6項經濟指標)。

另:為了便于利用各項經濟指標進行分析,本文使用FER、RA、CPI、GDP、FM英文縮寫符號來代替年末外匯儲備余額、匯率、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國內生產總值、實際使用外資五個自變量。

二、模型的設計

根據上述經濟行為理論,我們建立模型,來研究年末外匯儲備余額 (FER)、匯率(RA)和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國內生產總值(GDP),實際使用外資(FM)。這五個解釋變量對于被解釋變量中國貨物進出口總額(Yi)的影響。

建立模型如下:

Yi = β0 + β1*FER + β2*RA + β3*CPI +β4*GDP+β5*FM+ μi

如模型所示,被解釋變量與解釋變量之間呈線性關系。β0 為截距系數,它表示當解釋變量均為零時,被解釋變量消費需求的情況,它是不受解釋變量影響的中國貨物進出口總額的起始值;β1、β2、β3、β4、β5為斜率項系數,表示當解釋變量變動一個單位,被解釋變量Yi 相應的變化β1、β2、β3、β4、β5個單位;μi為隨機干擾項,將影響Yi的其他因素歸入其中。

三、模型的建立

利用eviews5.0 軟件,采取普通最小二乘法對模型做回歸分析,從而進行初步的參數估計,所得結果如下頁表:

觀察上表所得參數結果,我們得到如下方程:

= - 222224.3-1.777245*FER-17.68314*RA+1734.801*CPI+

(-2.646738) (-0.905496) (-0.362081) (2.618251)

7.939766 *GDP+56.73498*FM

(6.951976) (0.844364) ——t統(tǒng)計量

R2=0.978682 F=100.9986 DW=2.028819

四、模型的檢驗及修正

1.經濟意義的檢驗。在前文選取變量的論述中,已詳細地分析了各個變量對被解釋變量的影響。FER外匯儲備與貿易總額成反比,如當國內宏觀經濟不平衡,出現總需求大于總供給時,可以動用外匯組織進口,從而調節(jié)總供給與總需求的關系,促進宏觀經濟的平衡。GDP 與進出口貿易總額成正相關關系的,即GDP 增加,進出口貿易總額也會增加。而CPI與進出口貿易總額的關系同GDP相似,即居民消費指數在一定程度上與進出口貿易額是同規(guī)律變化的。RA匯率對與進出口貿易總額的影響具有不定性,如匯率升高時,我們要看進口額因此的增加額與出口額因此的減少額哪個較大,視情況不同而不同。FM實際利用外資額對于進出口貿易額的影響也具有一定的不確定定性,越多地進行對外經濟合作就會越多地給進出口貿易帶來機會,給越多的中國出口商創(chuàng)造契機。因此,對外經濟合作額也應該與進出口貿易總額有正的相關關系。

觀察上述模型,其中FER,RA的系數符號為負,而CPI,GDP及FM的系數符號均為負,故上述模型中的系數基本符合經濟意義。

2.模型統(tǒng)計意義檢驗。(1) 擬合優(yōu)度檢驗。由上表知,回歸方程的判定系數R2=0.978682,這說明總離差平方和中的97.8682%被樣本回歸直線解釋,只有接近2%的部分未被解釋,因此樣本回歸直線對樣本的擬合優(yōu)度非常高。但R2中會摻雜解釋變量個數對擬合優(yōu)度的影響,因此要用殘差平方和與總離差平方和分別除以其各自的自由度,也就是調整后的判定系數表示。調整后判定系數為0.9698992,這一解釋度同樣非常高。

(2) 方程的總體線性的顯著性檢驗(F檢驗)。當顯著性水平為0.05時,F=100.9986>F(5,11)=3.20,F統(tǒng)計量的P值為0.000000,小于0.05的水平,所以認為回歸方程總體上的線性關系顯著成立。

(3) 回歸系數的顯著性檢驗(t檢驗)。觀察β0,β1,β2,β3,β4,β5的t統(tǒng)計量的P值檢驗結果,我們發(fā)現,在0.05的顯著性水平下,只有β3,β4的 t檢驗結果呈現小概率,即P=0.0239

3.模型設定偏誤或存在遺漏項的檢驗。我們采用拉姆齊(Ramsey)于1969年提出的RESET檢驗來檢查模型是否有設定偏誤或存在遺漏項。檢驗結果如下:

我們可以看到,假定模型的F檢驗P值為0.284255,遠大于0.05,說明假定模型不顯著。我們再來看關于方程個變量的RESET檢驗:

我們發(fā)現,假定引入的卻是變量的T檢驗P值分別為0.7673和0.9707,均遠大于0.05,為大概率,說明它們相對與被解釋變量Y來說不顯著。

綜上,我們可以得出結論,我們的模型不存在模型設定偏誤或遺漏項的檢驗。

4.多重共線性的檢驗。我們對模型進行逐步回歸,得到的結果如下:

我們通過觀察R2大小及t檢驗結果,逐步加入變量,逐步回歸,剔掉不符合檢驗標準的變量,最后剩下變量GDP和CPI,此兩變量與被解釋變量高度相關,從而得到修正模型。

5.異方差的檢驗。

(1)異方差的檢驗。我們利用懷特檢驗的方法對模型進行異方差檢驗,所得輔助回歸模型估計結果及信息如下表:

從上表中的無交互項懷特檢驗可看出,當顯著性水平為0.05時,nR2=230.06542>χ2(4)=9.488,所以存在異方差。實際上,χ2統(tǒng)計量的P值為0.008944,小于0.05的水平,所以存在異方差。

類似的,從有交互項的懷特檢驗(見上表)中,可以得出同樣的結論,即當顯著性水平為0.05時,nR2=250.1193>χ2(5)=11.0705,所以存在異方差。實際上,χ2統(tǒng)計量的P值為0.011386,小于0.05的水平,所以模型存在異方差。

(2)異方差的修正。下面,我們對模型的異方差進行修正

我們采用WLS估計法,用OLS法所得殘差的絕對值倒數(1/|e|)作為權重,得到回歸結果如下表五所示。表中得到效果較好的估計,消除了異方差。

為了檢驗異方差修正情況,下面我們對利用WLS修正后的模型進行懷特檢驗:

懷特檢驗顯示,χ2統(tǒng)計量的P值為0.825690,明顯大于0.05的水平,模型已不存在異方差,修正成功。

6.序列相關的檢驗。我們應用LM檢驗判斷模型是否存在序列相關:

檢驗結果表明,含一階滯后變量時的Prob=0.051131>0.05,故隨機擾動項不存在一階序列相關。

結論及建議

1.結論。通過回歸分析方法,我們選擇變量,對影響中國進出口貿易總額因素建模分析,并對模型進行了一系列的檢驗,最終確定模型如下:

Y=-160396.7971+1297.167921*CPI+7.127408211*GDP

第6篇

關鍵詞:對外貿易投資;實際有效匯率;進出口貿易;VEC模型

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強制性生育政策、低生育陷阱與中國經濟的長期增長:微觀機理與實證檢驗”(項目編號:71473118);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目“長江三角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的開放發(fā)展研究”(項目編號:16JJD790025)

中圖分類號:F7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854X(2017)03-0097-05

一、引言與相關文獻綜述

對外貿易、投資和消費是推動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加入WTO以來,我國對外貿易迅猛發(fā)展,進出口貿易總額從2001年的4.22萬億元人民幣,增長到2015年的24.59萬億元人民幣。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一大出口國,第二大進口國,進出口總額居世界第一。2015年,受低迷的國際經濟形勢和國內產業(yè)結構轉型升級的影響,我國進出口貿易出現了“雙降”,全年進出口總值24.59萬億元,同比下降7%。其中,出口14.14萬億元,同比下降1.8%;進口10.45萬億元,同比下降13.2%,但進出口貿易總額仍占GDP的36.3%,其中出口占GDP的20.9%,進口占GDP的15.4%。在經濟新常態(tài)下,對外貿易在我國經濟增長中仍起著重要作用,更是新形勢下提振我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之一。

影響進出口貿易的因素很多,而匯率水平無疑是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匯率水平,尤其是實際有效匯率水平直接影響了進出口商品的價格。本國匯率貶值將降低以外幣計價的出口商品價格,從而增強本國出口商品競爭力,有利于出口;本國匯率貶值將提高以本幣計價的外國商品的價格,從而不利于進口。相反,匯率升值則有利于進口,不利于出口。自2005年7月21日人民幣實行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以來,人民幣名義匯率和實際匯率大幅升值。截至2015年6月末,人民幣名義有效匯率升值45.62%,實際有效匯率升值55.75%。匯改后人民幣匯率的波動性進一步加大,這無疑將直接影響未來我國進出口貿易的走勢。

關于匯率與對外貿易的關系,國內外學者已經做了大量的研究。基于國際收支調節(jié)理論的馬歇爾―勒納條件(Marshall-Lerner Condition)認為:當出口商品的匯率彈性與進口商品的匯率彈性之和大于1時,本幣貶值有利于改善一國的國際收支;相反,當進出口商品的匯率彈性之和小于1時,本幣貶值會惡化一國的貿易收支。隨后的大量研究圍繞著馬歇爾―勒納條件的驗證展開。Rose(1991)利用1974年到1986之間的年度數據對5個主要OECD國家貿易收支的實證研究表明,實際有效匯率水平對貿易收支的影響并不顯著,馬歇爾―勒納條件不成立①。Bahmani-Oskooee(1998)利用協整方法研究了發(fā)展中國家的貿易彈性,結果表明大多數發(fā)展中國家的貿易彈性足夠大,貨幣貶值有利于改善貿易收支,馬歇爾―勒納條件成立②。Wilson(2001)通過分析貨幣貶值對馬來西亞、韓國和新加坡的貿易收支的影響,得出馬歇爾―勒納條件在這些國家不成立③。Inrandoust,Ekblad和Parmler(2006)利用基于似然估計的面板向量協整方法分析了1960年到2001年瑞典和主要貿易伙伴之間雙邊貿易的價格彈性和收入彈性,結果顯示8個主要貿易伙伴國中僅有兩個國家滿足馬歇爾―勒納條件④。Sastre(2012)通過實證研究認為貶值有利于改善西班牙的貿易收支⑤。從已有的研究來看,匯率對國際收支的影響還沒有一致的結論。

學者們對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和中國進出口貿易也做了大量的研究,但研究結論差異較大。謝建國、陳漓高(2002)通過協整分析及沖擊分解,驗證人民幣匯率貶值對中國貿易收支的改善并沒有明顯影響,中國貿易收支短期主要取決于國內需求狀況,而長期則取決于國內供給狀況⑥。盧向前、戴國強(2005)利用1994―2003年月度數據對人民幣實際匯率與進出口貿易進行了實證分析,結果表明人民幣實際匯率波動對我國進出口存在著顯著的影響⑦。谷宇、高鐵梅(2007)認為在長期,人民幣匯率波動性對進口、出口的影響顯著不同,對進口表現為正向沖擊,對出口表現為負向沖擊;在短期,對進口、出口都表現為負向沖擊,但對進口的沖擊效應稍大⑧。Zhang和Sato(2012)利用1987―2009季度數據建立和估計了VAR模型,研究發(fā)現中國的貿易平衡受到人民幣匯率變動的影響不大,主要影響為外部需求沖擊⑨。丁正良、紀成君(2014)建立VAR模型對1978―2012年中國經濟增長、進出口貿易以及實際匯率進行實證研究,結果表明實際匯率貶值促進出口貿易,對進口貿易影響較弱;實際匯率與經濟增長存在長期均衡關系⑩。楊凱文、臧日宏(2015)使用GARCH模型測算人民幣匯率波動,運用ARDL協整方法研究在現行匯率制度下人民幣匯率波動對我國國際貿易的傳導效應,研究結果表明人民幣匯率波動對我國國際貿易具有負面的傳導效應,國際貿易尤其是出口貿易會受到人民幣匯率波動的影響{11}。

國內外學者從不同角度,利用不同的計量方法對匯率和進出口貿易的關系進行了研究,得出很多有價值的結論。但由于數據來源、模型建立、計量方法等方面的不同,所得結論并不相同,有的甚至截然相反。本文在國內外研究的基礎上,采用2001年1月至2015年9月的月度數據作為樣本,研究實際有效匯率波動對中國進出口貿易的影響。與以往的研究相比,本文以月度數據代替年度數據與季度數據,建立向量誤差修正模型,且在構建模型時加入外商直接投資這一變量,從而更好地評估實際有效匯率波動對進出口貿易的短期與長期影響。

二、模型的構建和數據、變量的選取

1. 分析框架

考慮一個不完全替代模型,進口商品與出口商品均為非完全替代品。我們假定本國的進口需求M是本國的國民收入水平YD、本國商品價格P、貿易伙伴國的出口商品價格PX*,人民幣名義匯率E的函數。本國的出口需求X是貿易伙伴國的國民收入水平YW、本國出口商品價格PX、貿易伙伴國的商品價格P*、人民幣名義匯率E的函數。假定本國的出口商品價格PX等于本國的商品價格P,貿易伙伴國的出口商品價格PX*等于其國內的商品價格P*。我們不考慮供給方面的影響,假定出口商品的供給彈性無窮大,則進出口貿易的函數可以表示為:

實際有效匯率REER(Real effective exchange rate)是對名義匯率進行物價調整后得到的匯率,反映了兩國貨幣的購買力之比,有:

因此,式(1)和式(2)可改寫為:

為了甄別外商直接投資(FDI)對中國進出口貿易的影響,我們進一步將FDI這一變量引入進出口方程,有:

本文將對模型(6)和模型(7)分別建立向量誤差修正(VEC)模型。

2. 數據和變量的選取

鑒于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和進出口貿易的短期波動性大,本文采用月度數據,樣本期為2001年1月至2015年9月。進出口月度數據來自EIU數據庫,并根據進出口價格指數調整為定基數據。進出口價格指數來自中經網月度數據庫,并根據2009年1-12月《中國對外貿易指數》各期進行了向前和向后的定基轉換為以2005年為100的定基數據。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REER來自國際清算銀行(BIS)數據庫。本文中,REER上升表示人民幣升值,REER下降表示人民幣貶值。FDI數據來源于中經網數據庫,由于缺乏GDP的月度數據,所以國內收入水平YD以工業(yè)增加值指數代替,工業(yè)增加值指數來自BVD的EIU數據庫。國外收入水平YW是以美元衡量的實際的外國收入,由中國主要的出口貿易伙伴國的國民收入按照各國占中國出口貿易的權重加權得出,YW=∑wiYi。其中,i槲夜主要的十大出口貿易伙伴國,即美國、日本、韓國、德國、荷蘭、英國、俄羅斯、新加坡、印度和澳大利亞。wi為貿易權重,根據IMF《國際貿易方向統(tǒng)計》各期貿易伙伴國占中國出口貿易的權重計算得出。Yi為各國的月度GDP,由各國季度GDP通過二次函數插值法計算得出。以上數據都轉換為以2005年為基期的定基數據,并采用X12加法模型進行季節(jié)調整后取自然對數,分別記為lnexport,lnimport,lnreer,lnfdi,lnyd,lnyw。

三、實證檢驗結果與分析

由于進口、出口、國內收入水平、國外收入水平、外商直接投資和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都具有內生性,因此本文采用向量自回歸 (Vector Auto-Regressive,VAR)模型進行分析。VAR模型是由Sims(1980)最先提出的一種多變量數據分析方法。該模型不以經濟理論為基礎,直接考慮時間序列中各經濟變量間的關系,采用多個方程聯立的形式,把系統(tǒng)中每一個內生變量作為系統(tǒng)中所有內生變量的滯后值的函數來構造模型,模型的每一個方程中,內生變量對模型的全部內生變量的滯后值進行回歸,進而估計全部內生變量的動態(tài)關系。VAR模型的一般形式為:

其中,yt是k維內生變量列向量,xt是d維外生變量列向量,p為滯后階數,T為樣本個數,k*k維矩陣Φ1,∧,Φp和k*d維矩陣H是待估計的參數,ξt為k維擾動向量。

VAR模型只有在變量是平穩(wěn)的條件下才是穩(wěn)定的。如果時間序列不平穩(wěn),但變量之間存在協整關系,可以建立具有協整約束的VAR模型,即向量誤差修正(VEC)模型。VEC模型的一般表達式為:

其中,ecm是誤差修正向量,反映變量之間的長期均衡關系。系數矩陣a反映了變量之間偏離長期均衡狀態(tài)時將其調整到均衡狀態(tài)的調整速度,系數矩陣Γi反映各個變量的短期波動對作為被解釋變量的短期變化的影響。VEC模型既衡量了變量之間的長期均衡關系,也反映了變量之間的短期變化。

1. 變量單位根及協整檢驗

在利用變量建立模型之前,需要對數據進行平穩(wěn)性檢驗。本文采用擴展的迪克―富勒(ADF)檢驗對lnexport,lnimport,lnreer,lnfdi,lnyd,lnyw進行平穩(wěn)性檢驗。檢驗結果見表1。

注:***、**、*分別表示在1%、5%、10%的顯著性水平上拒絕零假設。

由ADF檢驗可以看出,lnexport,lnimport, lnreer, lnfdi, lnyd,lnyw均為非平穩(wěn)序列,而它們的一階差分項是平穩(wěn)的時間序列。因此,所有的變量均為一階非平穩(wěn)的時間序列I(1)。它們之間可能存在著協整關系。Johansen在1988年及1990年與Juselius一起提出了一種以VAR模型為基礎的多變量協整檢驗方法,將所有的變量都視為內生變量,相對于單變量協整模型而言,殘差更小,解釋力更強。我們對模型(6)和模型(7)分別進行協整檢驗,根據赤池信息準則(AIC)確定合適的滯后期。檢驗結果見表2、表3。

檢驗結果顯示,模型(6)和模型(7)都在5%的顯著性水平上拒絕沒有協整關系的零假設,并接受至多有一個協整向量的零假設。因此,模型(6)和模型(7)存在協整關系,且僅存在一個協整向量。

括號內的數字為t統(tǒng)計量。進口協整方程顯示,長期內,實際有效匯率會對進口形成正向的沖擊,匯率升值增加進口,匯率貶值減少進口,但這種影響并不顯著。國內收入對進口產生正向的影響,外商直接投資對進口產生負向的影響,并且兩者在統(tǒng)計上都是顯著的。國內收入和外商直接投資對進口的影響的彈性都大于1。協整檢驗結果表明,實際有效匯率對進口的長期影響不顯著。我們認為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方面,進口主要受國內需求的拉動。2001年以來,我國經濟快速增長,年均增長率達到9.6%,國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拉動了對進口商品的需求,進口商品的需求受價格因素的影響較小;另一方面,我國的進口貿易主要以初級品和資本品的進口為主,這些產品的需求價格彈性小,因此匯率水平導致的進口價格變化對需求量的影響也較小。出口協整方程顯示,長期內,實際有效匯率對出口形成負向的沖擊,國外收入和外商直接投資對出口形成正向的沖擊,并且統(tǒng)計上都是顯著的。這一結果表明,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的升值將不利于中國出口的長期增長,相反,實際匯率的貶值則將促進中國出口的長期增長。由出口協整方程可以看出,國外收入的提高和外商直接投資的擴大對中國的長期出口也有顯著的正向促進作用。從變量的系數大小來看,匯率、國外收入和外商直接投資對出口的影響的彈性都大于1。

2. VEC模型

由Johansen協整檢驗的結果可知,進出口與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國內收入或國外收入、外商直接投資之間存在著協整關系,我們可以在此基礎上建立VEC模型研究各變量之間動態(tài)的短期和長期關系,VEC模型的最優(yōu)滯后期根據赤池信息準則(AIC)確定,檢驗結果如表4所示。

從進口VEC模型可以看出,短期內,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和外商直接投資對進口產生負向沖擊,國內收入對進口產生正向沖擊,并且這些影響都是顯著的。實際有效匯率在短期內會對進口產生負向沖擊,匯率升值會抑制進口。匯率升值1個百分點,進口將在滯后兩期時減少1.2個百分點。國內收入在滯后兩期對進口產生正向的影響,國內收入上升增加進口需求,收入每增加1個百分點,進口將增加0.626個百分點。外商直接投資在短期對進口產生正向的影響,但影響較小,外商直接投資每增加1個百分點,進口增加0.08個百分點。這與外商直接投資對進口的長期影響方向相反,表明我國的外商直接投資短期內會帶動相關設備、產品的進口,增加進口,而長期則會產生替代進口的作用。進口VEC模型表明,短期內匯率對進口會形成負向沖擊,出現匯率升值抑制進口的現象,與谷宇、高鐵梅研究得出的結論相似。這一結論與傳統(tǒng)的國際經濟學理論相悖。我們認為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去解釋:一方面,匯率影響具有滯后性。匯率升值后,由于合同期的存在以及價格和市場的滯后反應,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滯后才會對進口產生正向的影響。另一方面,這與市場的匯率升值預期有關。當市場存在升值預期時,理性的進口商會推遲進口,以獲得更多的利益。2001年以來,我國實際有效匯率升值幅度較大,市場的確普遍存在著人民幣升值的預期。此外,長期協整關系對短期進口貿易的調整非常微弱并且不顯著。

從出口VEC模型可以看出,短期內,除了實際有效匯率對出口的影響是統(tǒng)計顯著外,國外收入和外商直接投資對出口的影響并不顯著。短期內,匯率對出口形成負向沖簦匯率升值增加出口,匯率貶值減少出口。匯率的影響在滯后兩期才產生效果,匯率升值1個百分點,短期出口將下降1.315個百分點,低于長期中的出口匯率彈性,但大于短期的進口匯率彈性。國外收入的增加轉化為出口需求要經過一段時間的時滯,因此短期內不影響進口需求,長期會對進口需求有正向的影響。同樣,外商直接投資短期內無法轉化為出口生產力,不影響出口;長期有促進出口的作用。當變量之間偏離長期均衡時,長期均衡關系對出口的短期波動的調整也是非常微弱的。

3. 匯率變化的脈沖響應分析

脈沖響應函數描述的是VAR和VEC模型中的一個內生變量的沖擊給其他內生變量所帶來的影響,觀察模型中的各變量隨著時間的推移對于沖擊是如何反應的。在VEC模型的基礎上,我們運用脈沖響應分析我國進口貿易、出口貿易受到國內外收入水平、實際有效匯率、外商直接投資擾動時變動的方向與變動的范圍。

圖1顯示了我國進口貿易對實際有效匯率、國外收入和外商直接投資的沖擊響應。橫軸表示沖擊作用的滯后期間數(單位:月度),縱軸表示進口對沖擊的反應。本期匯率的一個沖擊會對進口產生負向的影響,這種負向影響并沒有立即形成,從滯后兩期開始,在滯后三期達到最大值,并且此影響具有較長的持續(xù)效應。國內收入沖擊會對進口貿易產生正向的影響,在滯后三期時達到峰值,并從第五期開始形成穩(wěn)定的正向影響。盡管收入的沖擊影響幅度較小,但影響的持續(xù)時間較長。外商直接投資對進口貿易會形成正向沖擊,沖擊在滯后兩期時達到最大值,然后逐步減弱,直至沖擊影響消失。從進口貿易的脈沖響應可以看出,進口主要受匯率和國內收入的沖擊影響,且匯率的沖擊影響大于國內收入的沖擊影響。

下圖2顯示了我國出口貿易對實際有效匯率、國外收入和外商直接投資的脈沖響應。橫軸表示沖擊作用的滯后期間數(單位:月度),縱軸表示出口對沖擊的反應。從圖中可以看出實際有效匯率沖擊對出口會形成負向的影響,在滯后三期時達到最大值,且影響具有較長的持續(xù)效應。比較圖1和圖2可以看出,匯率沖擊對出口的影響要大于對進口的影響。國外收入沖擊對我國出口貿易短期內幾乎沒有影響。外商直接投資會對我國出口形成正向的沖擊,在滯后兩期時形成最大的沖擊,且沖擊的影響時間較長,但沖擊的影響幅度較小。從出口貿易的脈沖響應看出,出口主要受匯率水平和外商直接投資的沖擊影響,且匯率的沖擊影響大于外商直接投資的沖擊影響。脈沖響應分析結果進一步證實了前文的結論。

四、結論及啟示

本文利用2001年1月到2015年9月的月度數據,建立VEC模型分析了我國進出口貿易與實際有效匯率、國內收入、外商直接投資的長期協整關系和短期動態(tài)關系,研究結果顯示:(1)在短期,實際有效匯率、國內收入和外商直接投資對進口的影響都是顯著的。實際有效匯率對進口表現為負向沖擊,匯率升值減少進口,匯率貶值增加進口;國內收入和外商直接投資對進口都表現為正向沖擊。在長期,實際有效匯率對進口產生正向沖擊,但并不顯著;國內收入對進口產生正向沖擊;外商直接投資對進口產生負向沖擊。(2)在短期,實際有效匯率對出口表現為負向沖擊,即匯率升值減少出口,匯率貶值增加出口;國外收入和外商直接投資對出口沒有短期影響。在長期,實際有效匯率、國外收入和外商直接投資對出口的影響都是顯著的,實際有效匯率對出口產生負向沖擊,而國外收入和外商直接投資對出口產生正向沖擊。(3)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對出口的影響大于對進口的影響,出口的匯率彈性大于進口的匯率彈性。

本文的分析結果表明,無論在短期還是長期,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對進出口貿易的影響都是顯著的,尤其對出口貿易。實際有效匯率波動影響國際收支的路徑主要是通過影響出口而非進口,從實證分析結果來看,匯率貶值無論在短期還是長期都能增加出口,進而帶動國內經濟增長。實際有效匯率的升值將不利于中國出口的長期增長,相反,實際有效匯率的貶值則將促進中國出口的長期增長。一直以來,我國經濟發(fā)展的外貿依存度很高,出口是拉動我國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在進出口出現雙降的2015年,我國的外貿依存度仍達到36.3%。在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的情況下,人民幣匯率直接影響著我國的進出口貿易,關系著我國經濟的持續(xù)、穩(wěn)定和健康發(fā)展。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水平受名義匯率、價格水平、外部沖擊等多方面的影響,匯率的調整要綜合考慮國內外多方面的因素,謹慎行事。

注釋:

① A. K. Rose, The Role of Exchange Rates in a Popular Model of International Trade: Does the “Marsholl-Levner” Condition Hold?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1991, 30(3-4),

pp.301-316.

② M. Bahmani-Oskooee, Cointegration Approach To Estimate the Long-run Trade Elasticities in LCDs, International Economic Journal, 1998, 12(3), pp.89-96.

③ P. Wilson, Exchange Rates and the Rrade Balance for Dynamic Asian Economies―Does the J-Curve Exist for Singapore, Malaysia and Korea?Open Economic Review, 2001, 12(4), pp.389-413.

④ M. Irandous, K. Ekblad and J. Parmler, Bilateral Trade Flows and Exchange Rate Sensitivity: Evidence From Likelihood-Based Panel Cointegration, Economic Systems, 2006, 30(2), pp.170-183.

⑤ L. Sastre, Simultaneity Between Export and Import Flows and the Marshall-Lerner Condition, Economic Modelling, 2012, 29(3), pp.879-883.

⑥ 謝建國、陳漓高:《人民幣匯率與貿易收支協整研究與沖擊分解》,《世界經濟》2002年第9期。

⑦ 盧向前、戴國強:《人民幣實際匯率波動對我國進出口的影響:1994―2003》,《經濟研究》2005年第5期。

⑧ 谷宇、高鐵梅:《人民幣匯率波動性對中國進出口影響的分析》,《世界經濟》2007年第10期。

⑨ Z. Zhang and K. Sato, Should Chinese Renminbi be Blamed for its Trade Surplus? A Structural VAR Approach, The World

Economy, 2012, 35(5), pp.632-650.

⑩ 丁正良、紀成君:《基于VAR模型的中國進口、出口、實際匯率與經濟增長的實證研究》,《國際貿易問題》2014年第12期。

第7篇

關鍵詞:進出口貿易;經濟增長方式;相關分析

從1980年開始,我國的經濟迅速發(fā)展,從全方位、深層次及多領域實施對外開放,這對我國的經濟發(fā)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這其中尤以進出口貿易效果顯著。國內外學者對進出口貿易與國家經濟的發(fā)展關系進行了大量的實證性研究,最后綜合各學者的研究數據顯示,在不改變其他因素的影響情況下,密集型技術產品的貿易順差能夠對GDP的增長產生積極的促進意義。但之前的研究通常都只針對單方面的進口或出口進行研究,驗證其對經濟增長的作用,故本研究通過闡述進出口雙方面的影響確定其與經濟增長的關系。

一、我國進出口貿易現狀

在我國實施改革開放之后,對外開放的程度不斷的深入和擴大,我國的進出口貿易快速增長,在世界上引起廣泛關注,一些資本主義國家不惜通過一些卑鄙手段遏制我國經濟的增長。在改革開放后的30年間,我國的出口額實現了從百億美元到萬億美元的長足進步,平均年增長率更是高達15.5%;隨著出口額的增長,我國的進口額也實現了百億美元到萬億美元的增長,其中年增長率略低于出口年增長率,約為14.7%。在這期間,我國的GDP增長也十分顯著,從千億元人民幣增長到十萬億元人民幣的程度,年增長率與出口額增長率相當,同為15.5%。在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后,我國的經濟迎來了第二次飛速增長,千禧年之后我國的出口貿易總量的年增長率更是突飛猛進,高達19.3%。通過以上數據研究能夠發(fā)現,我國的進出口貿易通GDP增長呈正向相關,表現出互相促進和互相影響的關系。外貿依存度是指國民經濟對對外貿易的依賴程度,通過該指標能夠衡量對外貿易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

通過以上分析能夠發(fā)現,我國的外貿依存度在逐年提高,據統(tǒng)計顯示,我國的外貿依存度從改革開放初期的12.5%到千禧年提高到了33.3%,在2010年更是提高到了50.6%,通過以上數據都能看出,我國的進出口貿易在促進經濟的增長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我國目前的貿易結構最初以中初級產品為主,通過這樣一個出口商品結構能夠看出我國在改革開放之初賺去商品的附加值較低。但是隨著我國經濟技術及工業(yè)技術的發(fā)展,現在我國工業(yè)制成品的比重已經大幅提升,有能力有實力賺去更高的產品附加值,同時我國的競爭能力也在逐漸提高。據統(tǒng)計我國改革開放初期的初級產品出口額占出口總額的比重高達50%,而在經歷了30年的改革開放之后,我國的初級產品的出口權重已經降低到不足5%,這使得我國現在具有極強的國際市場競爭能力。到了2004年,我國的進口工業(yè)制成品比重開始下降,這一方面說明我國對進口依賴已經降低了。

二、實證分析我國進出口貿易與經濟增長的相關性

1.數據處理。本研究選取我國改革開放后30年的進出口額、出口額、進口額和國內生產總值作為數據,所選取的數據均出自《中國統(tǒng)計年鑒》。

2.基于時間序列的驗證。首先進行平穩(wěn)性驗證,之后進行協整檢驗,協整檢驗的基本思路為:若兩個以上的同階時間向量均顯示較為不平穩(wěn),但它們的一種或多種線性組合卻顯示著及其平穩(wěn)的特性,則證明這兩個時間向量具有協整關系。檢驗兩個向量間是否存在協整關系一般通過EG階段方法和JJ法,而對于多變量進行協整檢驗則選用JJ法具有一定的運算優(yōu)勢。通過該方法進行計算能夠對整個系統(tǒng)進行估計,根據其特征最大值系統(tǒng)計量能夠進行判斷,以確定其間是否存在協整關系。在計算過程中若出現計量數值超過臨界值,則原有假設,若未出現此情況則認為該假設成立。通過這種方法進行計算與EG法比較具有的顯著優(yōu)勢就是能夠找到多個向量間的協整關系。在其具有5%的臨界值的情況下,協整方程的假設進行逐次檢驗,因統(tǒng)計計量超過了臨界值,故該假設,認為此三個變量之間是存在協整關系的。

在此之后通過因果關系檢驗驗證以上論點,以上的協整檢驗已經證明我國的GDP與進出口存在一定的均衡關系,但其是否構成因果關系則還需要進一步論證。為了提高該論據的效果,必須對此檢驗設定一個準確的自由度,通過因果關系檢驗,證明與進口的關系存在1%的因果關系,這證明我國的經濟增長是由進口進行推動的,而我國的經濟增長則對進口不具有推動作用;同時對出口進行檢驗,結果顯示,我國經濟增長是由出口推動的,但我國的經濟增長對我國的產品出口不具有推動作用。但對于進口與出口關系的分析則顯示,我國進口是出口增長的原因,而出口對于進口沒有推動作用。故通過以上數據證實,我國的進出口都對我國經濟增長具有推動作用,但我國的經濟增長并不推動我國產品的進出口。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通過對我國進出口貿易與經濟運行軌跡進行分析,計算出我國對外貿的依存度、貢獻率等指標;另外通過協整檢驗和因果分析對我國的進出口貿易與經濟增長的關系。通過以上分析具有以下結論:首先我國的國內生產總值與進出口是單整序列;其次通過協整檢驗證明我國雖然國內生產總值與進出口之間具有較平穩(wěn)的關系,但其內部存在穩(wěn)定機制,我國的經濟增長與出口正向相關;從因果檢驗的數據顯示能夠看出,我國的國內生產總值與出口存在單向相關,同時國內生產總值與進口也存在單向相關性。

參考文獻:

[1]關嘉麟.轉型時期中國對外貿易政策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13.

第8篇

關鍵詞: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進出口貿易;脈沖函數;方差分解

根據匯率和貿易收支之間的短期動態(tài)關系分析,表現為匯率傳導對貿易收支的短期效應提供信息,這在實踐中也得到驗證。對匯率與一國貿易收支之間長期均衡關系在理論上也得到驗證,即如果匯率和貿易收支之間存在穩(wěn)定的長期均衡關系,那么升值有可能減少一國的貿易順差狀況。從實踐經驗看,名義匯率對一國的資本項目影響較大,而對經常項目特別是貿易收支項目影響較大的是實際有效匯率。

一、前人的研究綜述

有效匯率是一個國家外匯市場重要的價格信號,它是由本國與其關系較密切的其他國家雙邊匯率的加權平均。有效匯率分為名義有效匯率和實際有效匯率,實際有效匯率是對名義有效匯率剔除通脹因素而得到的,它是一國貨幣真實購買力的體現,因而對宏觀經濟決策和微觀經濟主體的行為選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按照傳統(tǒng)的國際收支理論,貨幣貶值會引起進出口商品的相對價格變化,進而引起進出口商品的數量發(fā)生變動,最終引起貿易收支的變動。但是,這種影響只有在滿足馬歇爾-勒納條件的情況下才會發(fā)生作用。在實踐中,由于貨幣合同、匯率傳導、商品數量以及人們決策的相對滯后性,匯率貶值在最初可能會惡化貿易收支;只有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之后,貿易收支才能逐漸改善,即存在J曲線效應。

國內的一些學者已經在這方面做了研究。陳彪如(1992)得出我國的進出口需求彈性之和為1.02,認為人民幣匯率對出口貿易影響甚微。戴祖祥(1997)則認為我國的進出口需求彈性之和為1.33,匯率貶值能夠改善貿易收支。魏巍賢(1997)、徐璋勇(1999)等人的研究結論是匯率變動對中國出口的影響是顯著的。沈國兵(2005)認為美中貿易收支與人民幣匯率之間沒有穩(wěn)定關系。上述研究主要從名義匯率的角度來研究。陳學彬(2007)認為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對我國進出口貿易影響具有同向性。從各種研究結果來看,選用的樣本區(qū)間不同,得到的結論也不同。國外的一些學者對貿易收支與匯率之間關系進行了研究。Cerra(2003)等人利用1985~2001年的季度數據估計了我國出口供給的價格彈性,出口彈性隨著時間發(fā)生變化,這也符合我國產業(yè)變遷的實際;Marquez Schindler(2006)用1997~2004年的月度數據研究認為我國進出口貿易彈性隨時間而變化,且加工貿易與一般貿易彈性顯著不同等等??傊P于匯率與進出口貿易關系研究在學術界基本上采用年度和季度數據為多,且實際有效匯率和進出口貿易數據滯后,因而在學術界并沒有形成一致的結論。

二、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對我國進出口貿易影響的實證分析

根據IMF公布的數據,自我國改革開放以來,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總體呈下降趨勢,20世紀80年代變化幅度較大,在1994年匯率并軌后逐步升值,其間經歷了我國國內高通脹影響和亞洲金融危機期間保持幣值穩(wěn)定政策的影響。2002年至2005年7月,人民幣名義匯率穩(wěn)定,但實際有效匯率呈下降趨勢,其原因在于盯住美元的匯率機制,美元相對其他貨幣貶值,導致人民幣匯率相應貶值。也正是從2002年起,國際上要求人民幣升值的呼聲不斷,我國對外貿易摩擦出現的頻率較前有所提高,但是,這并沒有阻礙我國的進出口貿易旺盛的發(fā)展勢頭。2005年7月匯改后,人民幣兌美元名義匯率升值幅度較明顯,而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變動幅度較小。

(一)模型構建

根據傳統(tǒng)理論,進出口貿易取決于匯率、收入等宏觀經濟變量,且貿易收支與各宏觀經濟變量間是一種相互影響、互為因果的關系,因此,應用向量自回歸(VAR)方法很好地研究相互之間的關系。這里我們著重考慮我國的出口貿易與實際有效匯率之間的關系、進口貿易和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以及我國GDP之間的關系,建立如下模型:

在上述模型中,EX、IN分別代表我國的出口貿易額和進口貿易額,GDP代表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在這里以GDP變化指數形式表示,這三類數據分別來自商務部統(tǒng)計網站,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來自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國際金融統(tǒng)計(IMF、International Finance Statistics)各期,C1、α1、C2、α2為待定參數,u1、u2為隨機誤差,L表示取自然對數形式,所有數據以1985-2005年的年度數據為樣本。數據處理通過Eview5.0軟件實現。

(二)實證分析

1、單位根檢驗。由于VAR要求數據的平穩(wěn)性,要考察序列數據之間是否存在長期均衡關系,本文采用ADF(Augmented Dickey-Fuller)單位根檢驗方法。檢驗結果顯示,所以變量的水平序列都是非平穩(wěn)的,而它們的一階差分都是平穩(wěn)的。

2、脈沖結果分析。脈沖反應函數刻畫了在擾動項上加一個標準差,對于內生變量當前值和未來值所帶來的影響及擾動項對某一變量的沖擊影響,通過VAR模型的動態(tài)結構傳導給其他所有變量。脈沖響應函數圖(Impulse Response Function,IRF)能直觀反應VAR模型估計的系數關系。圖1是實際有效匯率(LREER)與出口貿易(LEX)之間的脈沖響應函數圖,圖示響應為20個周期。從圖1看出,給定LREER的初始一單位沖擊,LEX先下降,隨后緩慢上升,說明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貶值對我國出口作用存在短滯后效應,其效果開始為負,到第五期變?yōu)檎饔茫⑶揖徛仙呌诜€(wěn)定,說明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對我國出口貿易存在長期正效應,這也與實際存在相一致。圖2是實際有效匯率(LREER)、國內生產總值(LGDP)與進口貿易(LIN)之間的脈沖響應函數圖,圖示響應為20個周期。圖例“Response of LREER to LIN”可以看出,當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一個正沖擊后,使我國進口貿易量減少,到第二期達到最低點,之后又緩慢上升,使這種沖擊作用變得很微弱,原因是由我國的進口貿易特征所決定的,我國的進口貿易不是以消費品為主,而是加工貿易品,我國進口貿易絕大部分是為了加工貿易,進口貿易與出口貿易高度正相關,所以,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貶值,短期明顯進口相對下降,長期影響并不十分明顯;這與圖1中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對我國出口貿易的正效應結論相對應,能夠很好地解釋我國進出口貿易持續(xù)發(fā)展的歷程。再從圖例“Response of LGDP to LIN”可以看出,當本期GDP受到一個正沖擊后,進口響應增長,到第四期趨于穩(wěn)定增長,這也說明了國內生產總值增長對進口增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3、方差分析。方差分解(Variance Decomposition)是通過分析每一個結構沖擊對內生變量變化的貢獻度,進一步評價不同結構沖擊的重要性。圖3是實際有效匯率(LREER)與出口貿易(LEX)的方差分解圖,圖示響應為20個周期。從圖例中可以看出,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對出口貿易的貢獻率較高,最高達到25%左右,這符合匯率尤其是實際有效匯率對出口貿易影響較大的一般規(guī)律。圖4是實際有效匯率(LREER)、國內生產總值(LGDP)與出口貿易(LIN)的方差分解圖,圖示響應為20個周期。從圖例“Percent LIN variance due to LREER”可以看出,我國進口貿易的變動受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的影響較為顯著,最高達到50%以上,最低也有30%左右,與我國實際相一致,即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總體趨于上升,這對我國進口貿易增長具有一定的帶動作用,也符合匯率對進口貿易作用的一般規(guī)律。而從圖例“Percent LIN variance due to LGDP”可以看出,國內生產總值(GDP)對進口貿易的貢獻率并不高,最高也就是13%左右,這與直觀的結論相一致。從這兩者的比較可以看出,對我國進口貿易影響較大的是匯率因素。

三、結論及政策建議

本文分析了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與我國進出口貿易的長期均衡關系,并適當考慮其它相關因素。從分析結果看,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對我國進口貿易和出口貿易的影響較為明顯,且具有同相性特征,即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貶值帶來我國進口貿易和出口貿易的長期均衡發(fā)展,雖然這與一般的匯率、貿易收支理論相悖,但體現了我國加工貿易的特征。同時也看出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對我國進出口貿易相對于其他因素的影響程度較大。因此,應加快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步伐,適當放寬升值幅度,以保證進出口貿易長期均衡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陳學彬,徐明東.人民幣實際匯率變動對我國進出口貿易影響:1997~2006[J].亞太經濟,2007(3).

2、鄭勇.人民幣匯率與中國對美出口的實證研究[J].發(fā)展研究,2007(12).

3、孟曉宏.我國經常項目與資本項目的動態(tài)關系分析[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4(9).

4、許和連,賴明勇.我國對外貿易平衡與實際有效[J].統(tǒng)計與決策,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