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综合另类男同-中文字幕一区亚洲高清-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婷婷月色巨-欧美色欧美亚洲另类少妇

首頁 公文范文 經濟基礎論文

經濟基礎論文

發(fā)布時間:2022-04-02 08:33:05

序言:寫作是分享個人見解和探索未知領域的橋梁,我們?yōu)槟x了1篇的經濟基礎論文樣本,期待這些樣本能夠為您提供豐富的參考和啟發(fā),請盡情閱讀。

經濟基礎論文

經濟基礎論文:經濟基礎統治地位管理論文

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是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fā)展,非公有制經濟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這里內含著一個深刻而重要的思想和前提,即確認和肯定了非公有制經濟也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經濟基礎的重要構成部分,這意味著我國現階段的經濟基礎不只是指占主體地位的公有制經濟,同時也還包括著不占統治地位的非公有制經濟。黨的十五大報告的這一重要思想,作為對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實踐經驗的科學概括和總結,從理論上也就確認了不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的經濟基礎地位。這就從根本上徹底否定了將經濟基礎界定為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的傳統觀點。實踐和理論都要求我們必須重新對經濟基礎的傳統觀念進行深刻反思,正視對其提出的挑戰(zhàn),確立非公有制經濟在社會主義條件下作為不占統治地位生產關系的經濟基礎地位。

一、不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屬于經濟基礎不會抹煞不同社會質的區(qū)別

何為經濟基礎?傳統觀點認為,是在一定社會形態(tài)中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總和。譬如,社會主義社會的經濟基礎就是社會主義社會中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總和,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照此推論,非公有制經濟不僅不屬于社會主義社會的經濟基礎,反而是其對立物和異己力量。因此,在發(fā)展社會主義經濟中,也就難免不將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視為資本主義經濟加以限制、排斥。然而,將經濟基礎歸結為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卻是不正確的。應當看到,經濟基礎與“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并不是等同關系,在一般意義上兩者之間只是一種包含關系,前者包括著后者,但不能將前者歸結為后者,當然,這并不否認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是經濟基礎中根本的起決定性作用的方面。

首先,不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屬于經濟基礎不會改變上層建筑的性質。在傳統的觀點看來,經濟基礎是指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其基本理由之一是,“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決定各社會形態(tài)的性質。”歷史唯物主義認為,上層建筑的性質是由其經濟基礎的性質決定的,而經濟基礎的性質則又是由其中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的性質所決定。在明確了它們之間的這種內在聯系,我們說,上層建筑的性質是由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所決定,這是正確的。但卻不能因此就將經濟基礎歸結為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傳統觀點之所以拒絕承認不占統治地位生產關系的經濟基礎地位,是認為,上層建筑的性質是由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決定的,若將不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納入經濟基礎范疇,那就會影響、改變經濟基礎的性質,從而改變上層建筑的性質。我們認為,這種擔心或推論是沒有根據的。將不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作為經濟基礎的構成部分,這并不會影響、改變上層建筑的性質是由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所決定的這一基本關系或原則。根據唯物史觀,上層建筑的性質的確由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所決定,但就決定上層建筑的性質而言,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既不是直接也不是獨立地對上層建筑性質起決定作用的,若是可以直接、獨立決定,那么一個社會同時存在著幾種不同的生產關系,這樣上層建筑的性質將如何確定?應當看到,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所直接決定的是經濟基礎的性質,進而才是經濟基礎的性質決定了上層建筑的性質。當說上層建筑的性質是由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所決定時,這實際上是在表明,這一生產關系的“統治地位”是以相對于同時并存的處于從屬地位的生產關系而確定的,它是以經濟基礎或者說是以同時并存的各種生產關系“代表”的身份決定上層建筑性質的。否則,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也就不能以“統治地位”的身份出現。在這里,“統治地位”正體現在它對經濟基礎性質的“統治”上。我們說,不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不能決定上層建筑的性質,從而不能決定社會形態(tài)的性質,這并非因為它不屬于經濟基礎,而是因為它在經濟基礎中不占統治地位。由此可見,上層建筑的性質是由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所決定,這樣一種內在聯系決不意味著經濟基礎只能是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一種生產關系能否占統治地位,這是在同時并存的不同形式生產關系之間,就其地位、作用相互比較而體現出來的,這種比較不是在經濟基礎之外,而是在經濟基礎內部或本身不同組成部分之間進行的比較。所謂“經濟基礎是指社會的生產關系”,這只能理解為,一種生產關系當它一經產生作為生產關系而存在時,它同時相對于上層建筑也就作為其經濟基礎的構成部分而存在,至于它能否占統治地位,這是在確立自身經濟基礎地位之后的另一個問題。就經濟基礎意義上,硬要給生產關系加以“占統治地位”的限定,這豈不是畫蛇添足!一種生產關系作為經濟基礎和能夠決定經濟基礎的性質,這是兩個既有聯系但又有區(qū)別的不同問題,不可混同。一個社會同時并存的不同生產關系之間的區(qū)別,這只是在經濟基礎內部作為生產關系在地位和作用大小上的區(qū)別,而決不是經濟基礎與非經濟基礎之間的區(qū)別,決不是具有經濟基礎地位與不具有經濟基礎地位的生產關系之間的區(qū)別。同時并存的占統治地位與不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是一個社會的經濟基礎內部既對立又統一的兩個方面。根據唯物辯證法關于一事物的性質主要是由其矛盾的主要方面所決定的原理,當把不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作為經濟基礎的構成部分時,由于它在經濟基礎內不占統治地位,不是經濟基礎這一矛盾的主要方面,它既不能改變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的性質,也不能改變經濟基礎的性質。所以,由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所決定的經濟基礎的性質并不會被改變,在此基礎上所決定的上層建筑的性質,仍會與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的性質保持一致。這就如我國在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的條件下,同時承認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經濟基礎的構成部分,并在一定程度上積極鼓勵其發(fā)展,而這并不會改變我國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社會主義性質一樣。因此,在堅持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決定上層建筑的性質這一關系時,根本沒有任何理由,也沒有必要非要將不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排除于經濟基礎之外。

其次,不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屬于經濟基礎不會抹煞不同社會質的區(qū)別。傳統觀點認為經濟基礎是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的另一理由是,“只有把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看作是社會的經濟基礎,才能確定該社會的性質,才能把一個社會形態(tài)與另一個社會形態(tài)區(qū)別開來?!毖酝庵饩褪钦f,若把不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作為經濟基礎的組成部分,那不同的社會,特別是相繼或并存的不同社會形態(tài)之間就沒有質的區(qū)別了,人類歷史就不再有時代、性質的不同了。我們認為,這種觀點,從思想方法上說,要么是過高地估計或夸大了不占統治地位生產關系的作用,將其作用提高到了可以改變經濟基礎性質的程度;要么是低估或縮小了占統治地位生產關系的主導決定作用,似乎是只有當它獨立存在時才可能顯示或保持其統治地位。若真是這樣,其實際情況也許只能是占統治地位的某種生產關系本不配占統治地位,那不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倒是應該占統治地位。

誠然,經濟基礎是從質上區(qū)別不同社會的重要方面,譬如,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都有自己不同的經濟基礎,經濟基礎的這種特殊性顯示著不同社會質的區(qū)別。那么,一個社會要體現出其經濟基礎的特殊性,要使不同社會的經濟基礎在質上區(qū)別開來,是否必須將經濟基礎歸結于或凈化為這一社會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若是將不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包括在經濟基礎之內,是否就會改變這一社會經濟基礎的性質,就會抹殺或湮沒不同經濟基礎的特殊性,而不能再將不同的社會從質上區(qū)別開來?回答是否定的。因為,不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無論是否作為經濟基礎的組成部分,它都不會改變經濟基礎的性質,不可能具有抹殺不同社會質的區(qū)別的作用和能力,這也正是它之所以不占統治地位的基本表現。一個社會究竟存在哪些形式不同的生產關系,將形成怎樣的經濟結構,何者占統治或從屬地位,歸根到底要由這個社會的生產力狀況及其發(fā)展要求所決定。但一種生產關系不占統治地位,這并不表明它不是經濟基礎。我們說,作為不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不能使不同社會從質上區(qū)分開來,這僅僅是因為這些生產關系不能決定經濟基礎的基本性質,而決不意味著這些不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本身不屬于社會經濟基礎的范疇。應當看到,一種生產關系作為經濟基礎和能否在其中占統治地位,起到從質上區(qū)分不同社會的作用,這是兩個雖有聯系但又是不同的問題。一種生產關系作為經濟基礎,這是它相對于上層建筑的關系而言的。一定生產關系的產生和存在是由生產力決定的,只要它客觀存在著,那就必然要對上層建筑起決定作用,不論是否占統治地位,這并不影響它是現實社會的經濟基礎。但是,一種現存的生產關系作為經濟基礎的構成部分,能否具有從質上區(qū)別不同社會的作用,這是相對于經濟基礎中其他生產關系的關系而言的,結果如何,這就看它在與同時并存的其他不同生產關系所構成的經濟基礎中能否占統治地位,能夠發(fā)揮多大作用。使事物相互區(qū)別開來的是其自身的特殊性,對于不同的社會特別是相繼的或同時并存的不同社會形態(tài)之間,重要的不在于有哪些生產關系,而在于這些生產關系中是何種生產關系占統治地位。不同社會的經濟基礎的特殊性主要就表現在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的不同,正是由于這種特殊性,才使不同的社會從質上區(qū)別開來。至此,必然的邏輯結論只能是:使不同社會從質上區(qū)別開來的,不是在于只有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才是經濟基礎,而是在于由同時并存的不同生產關系所構成的經濟基礎中何種生產關系占統治地位。例如,使我國社會主義社會同資本主義社會區(qū)別開來的,不是因為只有公有制才是我國社會的經濟基礎,而是因為在由公有制和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共同構成的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經濟基礎中,公有制經濟占主體地位。

二、不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被排除于經濟基礎之外有悖于唯物史觀

傳統觀點將不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排除在經濟基礎范疇之外,不僅沒有成功的實踐根據,而且從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理論來看也不能自圓其說。一般來說,在一定社會形態(tài)中除了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同時還有不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這表現在從前一社會形態(tài)中保留下來的舊的生產關系殘余和在后期產生的新社會生產關系的萌芽。如在封建社會,除占統治地位的封建土地所有制之外,與此同時并存的還有奴隸制的殘余,而在后期則產生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萌芽,同時還有為幾種社會形態(tài)所共有的個體所有制的生產關系。不論是舊的生產關系殘余在一定時期被保留著,還是新生產關系萌芽的產生,從根本上說這都是由現實生產力發(fā)展的客觀要求來決定的。就此而言,對一個社會具有決定意義的不是生產關系,而是生產力;不在于有哪些生產關系,而在于哪些生產關系更適合現實生產力的發(fā)展要求,哪種生產關系占統治地位。一種生產關系的主體地位是相對于同時并存的其他不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而言的,是在這些不同生產關系的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約的關系中確立并體現出來的。否則,“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這個命題就根本不能成立。的確,哪種生產關系占統治地位,這對社會經濟制度,乃至政治制度的性質具有重要意義。但若把不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排除在經濟基礎之外,只留下通常所說的“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作為經濟基礎,或者說,整個社會只允許一種生產關系存在,那么,生產關系的這種“統治地位”就無從體現,也是沒有任何實際意義的,盡管說它是“占統治地位”,可是在經濟基礎這個意義上它還能統治誰呢?這種“統治地位”豈不是名存實亡!把經濟基礎歸結為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不論主觀用意如何,但在客觀上不僅沒有得到充分地展示和肯定,而是在否定或取消這一生產關系作為經濟基礎的統治地位。

不占統治地位和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之間,應該是既對立又統一的關系。就這兩者的具體的存在形式、所起作用的程度、發(fā)展的基本趨勢來看,相互之間是有區(qū)別的,但是,作為兩種處于不同地位的生產關系之間肯定具有其內在的統一性,否則,不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就會被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所取代。一種生產關系只有在與其他生產關系既對立又統一的關系中才能存在。按照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理論,這種統一性就應在于它們都是現實社會的經濟基礎,這也是一種生產關系盡管不占統治地位,但卻又能得以存在的基本客觀依據。若只見其對立,而不承認兩者間的這種統一,是不符合唯物辯證法的,這實際上也就是否認了不占統治地位生產關系存在的合理性、客觀必然性。如所周知,經濟基礎,連同生產力、生產關系、上層建筑,是被馬克思、恩格斯作為歷史唯物主義的最基本范疇來概括整個人類社會現象,并用以揭示社會發(fā)展最一般規(guī)律的歷史理論,這些范疇之間是既相區(qū)別又相聯系。若將不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排除在經濟基礎之外,那就意味著這些生產關系已經沒有了自己的生產力基礎,在客觀上已經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性。既然它不屬于經濟基礎,它也就不能與之相對應的上層建筑發(fā)生相互制約、相互作用的關系。試想,作為不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已經沒有了存在的必要性,它既不能影響或決定上層建筑,也不能受到上層建筑的反作用,那么它又何以能夠產生、發(fā)展或消亡?將不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排除在經濟基礎之外,這就意味著不占統治地位的新的生產關系萌芽只有在取得統治地位后才能轉化為經濟基礎,可是它作為不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連經濟基礎的資格都沒有,它又依賴于什么條件上升到統治地位?可以說,一種生產關系的經濟基礎地位,是其取得統治地位的先決條件或基本前提,沒有這個先決條件它是無論如何也不會有朝一日“出人頭地”,上升或轉化到統治地位的。任何一種具體的生產關系都有一個從產生、發(fā)展再到消亡的轉化過程,但這只能是在作為經濟基礎的統一性的基礎上,由從屬地位向統治地位,再向不占統治地位的轉化,是在經濟基礎內實現的轉化,而決不能是在經濟基礎外,由非經濟基礎向經濟基礎再向非經濟基礎的轉化。從經濟基礎這一范疇的外延來看,肯定不能小于其現實的生產關系范疇的外延。因為,社會形態(tài)是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統一,不能認為還有存在于社會形態(tài)之外的生產關系,要么馬克思何必要強調是由“生產關系的總和構成社會的經濟結構”。(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第32頁。)恩格斯在談到生產資料對社會的決定作用時說:“正如沒有自在的資本一樣,也沒有在社會之外并對社會不發(fā)生影響的自在的生產資料。”(注:《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第170頁。)同理,由于生產力與生產關系之間的內在聯系,那也決不會有在社會之外并對社會不發(fā)生影響的自在的生產關系。馬克思曾這樣說:“新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不是從無中發(fā)展起來的,……而是在現有的生產發(fā)展過程內部和流傳來的、傳統的所有制關系內部,并且與它們相對立而發(fā)展起來的?!?注:《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235頁。)這就非常明確地指出了,在生產過程中存在著地位、新舊不同的生產關系,并肯定了兩者之間的對立統一關系。事實上,不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是同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聯系在一起的,只要它客觀地存在著,我們就無法,也不能人為地在兩者之間筑起一道屏障,將不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隔離在經濟基礎之外。一種生產關系不占統治地位,這并不意味著它沒有存在的合理性、必要性,也決不意味著它不屬于經濟基礎。一種生產關系不論其是否占統治地位,它都會對上層建筑起著一定程度的決定作用,同時還要受到上層建筑的反作用。就對上層建筑的作用而言,同時并存的不同生產關系之間,只有地位、作用程度大小的差別,而絕不存在有無作用的區(qū)別,不對上層建筑發(fā)生作用的生產關系是根本不存在的。上層建筑并不是只為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服務,而必須是為包括不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在內的整個經濟基礎服務。否則,不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就無法存在,也就沒有“不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這一說。既然存在著不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它就必然作為經濟基礎發(fā)揮作用。這是不依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不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屬于經濟基礎,這本來就是歷史唯物主義創(chuàng)始人的思想。在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我們可以看到類似“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或“不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的表述:如,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是起決定作用的、占支配地位的生產方式”;(注:《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第151頁。)在原始社會中,“原始共產主義占統治地位”;(注:《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940頁。)奴隸制度“很快就在一切已經發(fā)展得超過舊的公社的民族中成了占統治地位的生形式”(注:《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196頁。)等。但是,在他們的著作中,還沒有看到把經濟基礎歸結為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而把不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排除于經濟基礎之外的論述。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中寫道:“人們在自己生活的社會生產中發(fā)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們的意志為轉移的關系,即同他們的物質生產力的一定發(fā)展階段相適合的生產關系。這些生產關系的總和構成社會的經濟結構,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層建筑豎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會意識形式與之相適應的現實基礎。”(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第32頁。)這里所表達的思想,是被馬克思稱之為指導他的“研究工作的總的結果”,由此不難確信這一思想的重要性,以及論述中所用概念和表述的嚴肅性和科學性。馬克思是認為,構成社會的經濟結構即經濟基礎的是“同他們的物質生產力的一定發(fā)展階段相適合的生產關系”。顯然,我們不能把“相適合的生產關系”理解為“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將這兩者等同起來,而是應該將“相適合的生產關系”理解為包括占統治地位和不占統治地位在內的各種不同“生產關系的總和”,事實上,也只有這樣的生產關系的總和才可能成為“相適合的生產關系”。因為,一定社會的生產力水平不可能是絕對平衡的,完全處于同一個層次和發(fā)展水平上,特別是當一個社會剛進入新的社會形態(tài)時,或者說在它的新社會形態(tài)的初級階段時更是如此。所以,也決不能只用某種單一的生產關系,或者說僅由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去適應整個社會的生產力發(fā)展水平。不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一般情況下即使是舊社會遣留下來的“殘余”,也必須是在伴隨著生產力的長期發(fā)展過程才會逐步失去其存在的合理性。一定的生產關系作為經濟基礎,并不在于是否占統治地位,而在于它是否與生產力的一定發(fā)展階段相適合。馬克思在這里說得十分明白,所要告訴我們的是,構成社會的經濟基礎的是“生產關系的總和”,而決不是傳統觀點所堅持的“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總和”。從馬克思這一清楚明了的論述中,絲毫看不出經濟基礎是指“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總和”的含義??梢詳嘌?,傳統理解是無中生有。不論對生產關系的“總和”作何理解,但其最根本、最重要的含義,就是指同生產力的一定發(fā)展階段相適合的現實存在著的各種不同生產關系的“總和”,不論它是否占統治地位,都必然地屬于這個“總和”的構成部分。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一書談到資產階級兩大集團的斗爭時曾表達過這一思想,他說:“在不同的所有制形式上,在生存的社會條件上,聳立著由各種不同情感、幻想、思想方式和世界觀構成的整個上層建筑。”(注:《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8卷,第149頁。)非常明確,這是把現實的不同所有制形式都視為上層建筑的經濟基礎。恩格斯在致符·博爾吉烏斯的信中也寫道:“我們視之為社會歷史的決定性基礎的經濟關系,是指一定社會的人們生產生活資料和彼此交換產品(在有分工的情況下)的方式。……包括在經濟關系中的還有這些關系賴以發(fā)展的地理基礎和事實上由過去沿襲下來的先前各經濟發(fā)展階段的殘余(這些殘余往往只是由于傳統或惰性才繼續(xù)保存著),當然還有圍繞著這一社會形式的外部環(huán)境?!?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第731頁。)所謂“社會歷史的決定性基礎的經濟關系”就是指經濟基礎;而“先前各經濟發(fā)展階段的殘余”,顯然是指已經不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等。恩格斯十分明確地肯定了作為不占統治地位的“殘余”的經濟關系的經濟基礎地位。其實,從理論上說,經典作家也決不可能將不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排除在經濟基礎范疇之外,若是這樣,他所創(chuàng)立的歷史唯物主義理論又何以能成為揭示人類社會發(fā)展的最一般規(guī)律的科學?!因為,若將經濟基礎歸結為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這就意味著不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在歷史唯物主義理論體系中沒有自己的位置,無容身之地,因而這種生產關系的存在和一定程度的發(fā)展也就不可能在唯物史觀中得到科學的說明和揭示。難道馬克思在其創(chuàng)立的歷史唯物主義理論中,會留下如此顯而易見的矛盾和問題嗎?

三、不占統治地位的非公有制經濟屬于我國現階段的經濟基礎范疇

按照歷史唯物主義創(chuàng)始人的思想,社會主義應該是以高度發(fā)達的社會生產力為前提,在共同占有生產資料的基礎上組織生產的社會。但我國是經過新民主主義走上社會主義道路,就生產力發(fā)展水平來說,還遠遠落后于發(fā)達國家。所以,鄧小平講:“現在雖說我們也在搞社會主義,但事實上不夠格?!?注:《鄧小平文選》第3卷,第225頁。)所謂“不夠格”,主要是指我國的生產力發(fā)展水平較低,與發(fā)達國家相比經濟還比較落后,而這一現實的客觀經濟狀況則又意味著,在我國現階段,個體和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仍具有其存在的客觀必然性、合理性,仍在一定程度上是我國現階段進一步發(fā)展生產力的必要經濟形式。事實上,由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轉變也不可能是一蹴而就、很快就能完成的過程,而是要經過一個伴隨著生產力的不斷發(fā)展才能逐步實現的長期過程。這個過程在一定意義上也就是,非公有制經濟由過去占統治地位的經濟形式轉變到從屬地位,待其所能容納的生產力全部發(fā)揮出來之后,才能最終為公有制所取代。非公有制作為不占統治地位經濟形式的存在過程,是生產力發(fā)展的一定歷史階段的必然要求,是不能任意取消的。恩格斯在談到能不能一下子就把私有制度廢除時指出:“不,不能,正像不能一下子就把現有的生產力擴大到為實行財產公有所必要的程度一樣。因此,……只能逐步改造現社會,只有創(chuàng)造了所必需的大量生產資料之后,才能廢除私有制?!?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239頁。)也只有在這個時候,廢除私有制才意味著經濟、社會的進步。我們雖一度把私有制消滅了,但結果還得再請回來。實踐證明,在我國現階段就拒絕非公有制經濟,這并非是正確的選擇。黨的十五大報告明確指出,我國現在最大的實際就是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階段也就是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fā)展,為發(fā)展生產力、鞏固社會主義并進入更高級階段創(chuàng)造物質基礎的階段。這是不可逾越的歷史過程或階段。由于在理論上將經濟基礎歸結為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而把處于從屬地位的生產關系排除于經濟基礎之外,并將這種論點“附加到馬克思主義名下”,以至有很長一段時期在社會主義建設實踐上拒斥非公有制經濟,片面追求純粹、單一的公有制,將個體和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視為洪水猛獸、萬惡之源,是社會中具有毀滅性、破壞性作用的因素,被作為社會主義社會的異己力量,將其與“消極”、“落后”、“反動”、“腐朽”聯系在一起,甚至劃上等號。自改革開放以來,通過正本清源,創(chuàng)立了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深刻揭示了社會主義本質,確立了“三個有利于”標準,逐步糾正了過去極其片面的錯誤觀念,對社會主義條件下的非公有制經濟有了比較客觀的、實事求是的正確認識。在我國現階段,非公有制經濟雖不占統治地位,但這決不意味著它沒有存在的客觀必要性,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范圍內,它與我國現階段生產力的發(fā)展要求還是相適應的,還是不能完全取代的可用以解放和發(fā)展生產力的經濟形式。只要它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它就必然地屬于我國現階段的經濟基礎范疇,是其重要構成部分。我們必須尊重實踐,實事求是地在理論上還歷史唯物主義創(chuàng)始人關于經濟基礎范疇的本來含義,確認非公有制經濟在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經濟基礎地位,充分發(fā)揮其積極能動作用。

從非公有制經濟在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實踐中所發(fā)揮的重大積極作用看,也必須徹底糾正將不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排除于經濟基礎之外的極端錯誤,而確認其在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經濟基礎地位。實踐證明,個體和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雖不占主體地位,但卻作為經濟基礎的構成部分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正如所指出的:“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滿足人民多樣化的需要,增加就業(yè),促進國民經濟的發(fā)展中起著積極的作用。”確認非公有經濟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中的合法地位,并進一步發(fā)揮其重要作用,這是我國取得的重大改革成果之一。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經濟構成與社會階層都發(fā)生了深刻變化。最突出的一點是:私營經濟在整個經濟成分中所占的份額越來越大。據《人民日報》2002年9月20日報道,截止2001年,全國登記的個體工商戶為2423萬戶,私營企業(yè)202.86萬戶,從業(yè)人員達7474萬人,注冊資金21648億元,共創(chuàng)產值19878億元,實現社會商品零售額19675億元。在過去十年間,個體私營經濟對GDP的貢獻率已從不到1%增長為20%以上。面對這樣的統計數據,我們還能否認非公有經濟的經濟基礎地位和作用?許多個體私營企業(yè)者不僅重視自身企業(yè)的發(fā)展,關心中國企業(yè)改革,勇于探索、創(chuàng)新,而且熱心于社會公益事業(yè)。他們在為社會提供就業(yè)、稅收、產品等有形財富的同時,也在探索和創(chuàng)造著具有中國特色的新型企業(yè)管理模式,為中國企業(yè)的改革積累經驗、提供借鑒,這些無形財富的意義更加重大。

我們必須以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科學態(tài)度,來分析、看待我國現階段的非公有制經濟。要看到非公有制經濟是存在于經濟上以公有制為主體,政治上是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政權的社會條件之下的,它賴以存在、發(fā)展并為之服務的社會就是我們這個現實的社會主義社會,而不是資本主義或其他什么社會,社會主義制度影響、制約著它,公有制統治著它。正如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中所說的:“在一切社會形式中都有一種一定的生產決定其他一切生產的地位和影響,因而它的關系也決定其他一切關系的地位和影響。這是一種普照的光,它掩蓋了一切其他色彩,改變著它們的特點。這是一種特殊的以太,它決定著它里面顯露出來的一切存在的比重?!雹僭谝欢ㄉ鐣嬖谥母鞣N生產關系中,必有一種占統治地位,并決定其他生產關系的地位和影響。在我國社會主義條件下,占主體地位的公有制經濟作為一種“普照的光”,必然改變著非公有制經濟的特點,使其成為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經濟基礎的組成部分。十五大報告指出,“只要堅持公有制占主體地位,這就不會影響我國的社會主義性質。”這是客觀事實,不能對此視而不見。非公有制經濟被作為經濟基礎的組成部分并鼓勵其發(fā)展,從根本上說,這是由我國現實生產力狀況及其發(fā)展要求所決定的,是解放和發(fā)展生產力、進一步鞏固公有制的主體地位和社會主義制度的需要。根據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公有制、社會主義制度這本身就是建立在高度發(fā)達的社會生產力基礎之上的,是生產力高度發(fā)展的必然結果,如果不盡快發(fā)展我國的社會生產力,我們將用什么來鞏固公有制的主體地位和我國新生的社會主義制度?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帶有根本性的問題和教訓就是,未能充分認識先進生產力的基礎性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忽視發(fā)展經濟和不斷提高人們生活水平等問題。非公有制作為發(fā)展生產力的必要經濟形式,在發(fā)展生產力、滿足人們多樣化的需要、增加就業(yè)、為國家提供稅收、充分發(fā)揮社會人、財、物的積極作用、促進國民經濟的發(fā)展、保障社會政治穩(wěn)定等方面都做出了積極重要的貢獻,在我國現階段是公有制還無法完全取代的,它還要繼續(xù)發(fā)揮其經濟基礎組成部分的職能。

根據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辯證關系,在我國現階段要鼓勵發(fā)展非公有制經濟,就必須確認我國現階段非公有制的經濟基礎地位,并切實得到上層建筑的支持、引導、規(guī)范和保障,為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的健康發(fā)展提供服務?,F在,有些地方仍不時地發(fā)生一些侵害個體和私營企業(yè)利益的現象,這與我們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否認非公有制經濟的社會主義經濟基礎地位不無關系。當然,個別非公有制企業(yè)還有違反國家政策,如侵害職工利益、偷稅、漏稅等現象,問題的主要原因不在于它是非公有,而是由于監(jiān)督管理不力。這些現象在國有企業(yè)中也并非不存在。黨的十五大報告指出:“要健全財產法律制度,依法保護各類企業(yè)的合法權益和平等競爭,并對它們進行監(jiān)督管理。”這一思想內含著對非公有制經濟基礎地位的確認,同時也表明要充分發(fā)揮上層建筑對不占統治地位的非公有制經濟的能動的反作用。這是十分正確的。總之,確認不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的經濟基礎地位,把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非公有制經濟納入其經濟基礎范疇,這具有極其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經濟基礎論文:科學發(fā)展觀經濟基礎論文

內容摘要:任何一種發(fā)展觀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發(fā)展理念基礎之上的,而發(fā)展理念的形成離不開理論的鋪墊和支撐。我國提出的科學發(fā)展觀也不例外。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理論中的人文關懷思想,為以人為本的科學發(fā)展觀提供了理論基礎和理論依據。

關鍵詞:科學發(fā)展觀人本主義思想馬克思主義經濟學

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人文關懷思想

(一)馬克思主義強調人是一切經濟活動的主體

馬克思在創(chuàng)立唯物史觀時就明確指出,人類歷史的第一個前提無疑是有生命的個人的存在。“任何人類歷史的第一個前提無疑是有生命的個人的存在。因此第一個需要確定的具體事實就是這些個人的肉體組織,以及受肉體組織制約的他們與自然界的關系”,“任何歷史記載都應當從這些自然基礎以及它們在歷史進程中由于人們的活動而發(fā)生的變更出發(fā)”。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在回顧馬克思如何發(fā)現人類歷史的發(fā)展規(guī)律時說,馬克思首先發(fā)現的是歷來為紛繁復雜的意識形態(tài)所掩蓋著的“一個簡單的事實”,就是人們首先必須吃、喝、住、穿,然后才能從事政治、科學、藝術、宗教等等。馬克思恩格斯的這些論述說明什么呢?那就是有生命的個人的存在是人類歷史的第一個前提,人是社會歷史的主體。

(二)馬克思主義強調發(fā)展的目的是為了滿足人的需要

馬克思主義強調要關心和重視作為社會歷史活動主體力量的勞動者的需要及其滿足,要求一切社會歷史活動必須在根本上造福于廣大勞動者的生存和發(fā)展需要,有利于人民群眾作為“人”所具有的“人的本質力量”的充分發(fā)揮及其才能的全面發(fā)展。馬克思在談到理想的生產時認為“這種生產,是以滿足社會以及每一成員的需要為目的的”;“通過社會生產,不僅可能保證一切社會成員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質生活,而且還可能保證他們的體力和智力獲得充分的自由的發(fā)展和運用”。按照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看法,造福于勞動者的生存和發(fā)展的需要應包括三個方面,一是人的物質生活需要及其滿足。不斷創(chuàng)造日益富裕的物質生活資料,是實現這一人文關懷所必需的條件。二是人的精神生活潛能及其需要。三是人的社會交往和社會關系需要。人的社會關系和社會交往,是人的社會性的根本體現,人的社會性在人類本質中具有基礎性地位,是人類本質得以形成和實現的必備條件。要滿足人的社會交往和社會關系需要,就必須自覺地調整人們的社會關系及其制度安排,適時進行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領域的改革。所以,搞好人類的制度文明或廣義的“政治文明”建設,這也是馬克思主義人文關懷的必然要求。

(三)馬克思主義研究的是完整的人且強調人的全面發(fā)展

在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中,人是既作為主體又作為客體而存在。作為主體的同作為客體的人的統一,或者說,人的主體性和客體性的統一,充分體現了人的完整性。在唯物史觀中,一方面,人是一個客體化了的主體,也就是說,當人作為社會歷史的主體創(chuàng)造著社會歷史的進程時,他們是受著客觀制約的,因為他們是一個具有自然的和社會的客觀規(guī)定性的主體,他們創(chuàng)造歷史的活動是在這種客觀規(guī)定性的范圍內或前提下進行的,并不是隨心所欲的,因而他們的活動才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從另一方面來看,人又是一個主體性的客體。

馬克思研究完整的人,是為了更好地研究人的本質。馬克思認為,未來的共產主義社會是以“每個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fā)展為基本原則的社會形式”,它“將使它的社會成員能夠充分發(fā)揮他的各方面的才能?!瘪R克思和恩格斯還指出:“建立在資本基礎上的生產發(fā)展本身要求造就全面發(fā)展的人,只有這樣的人才能使資本主義生產的進一步發(fā)展成為可能,這是一種客觀趨勢”。當今人類社會已經發(fā)展到這樣的地步,“物質生產力的限制,取決于物質生產對于個人的完整發(fā)展的關系”,“在這個轉變中,表現為生產和財富的宏大基礎的,是社會個人的發(fā)展”?!罢嬲呢敻痪褪撬袀€人的發(fā)達的生產力?!瘪R克思關于人的全面發(fā)展理論,是人文關懷思想的極大提升,也是馬克思人文關懷經濟思想的核心。

馬克思主義經濟學中的人本主義思想與科學發(fā)展觀

(一)注重人在經濟發(fā)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人的全面發(fā)展理論始終占據著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核心位置。在馬克思那里,追求人本身的全面發(fā)展是人全部歷史活動的目的,人的全面發(fā)展是社會發(fā)展的最終目的。由此,馬克思把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作為創(chuàng)建未來社會的本質要求。這也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靈魂和生命力所在。繼承、堅持和發(fā)展這種科學的思路和方法,就要求人們在經濟活動和經濟關系中關心人、尊重人、依靠人,把人看作是一切經濟活動、經濟關系的主體、目的、基礎和希望,改變在理論及實踐中存在的單純關心經濟客體狀態(tài),而忽略對經濟活動的主體和目的的人的關心。

在人類社會發(fā)展過程中,由于經濟活動的重要性在人們對物質利益的追求中被無止境地放大,導致經濟活動中以人為本的價值矢量被倒轉,主體被客體所湮沒,目的被手段所代換。人逐漸變成了經濟活動的工具,物質財富的生產和聚斂成為人所爭相追逐的目的。經濟發(fā)展與人的發(fā)展、人的需要滿足的價值主旨日漸遠離,甚至兩相悖逆。經濟活動由人是主體的價值實現過程,異化為人被當作客體和工具手段受到支配和驅使的過程。結果人的發(fā)展和人的本質實現問題淡出經濟發(fā)展的目標和任務。把人只當作經濟發(fā)展的手段或者把經濟發(fā)展中的物質價值放在人的價值之上,都是發(fā)展觀的偏頗。要堅持科學的發(fā)展,就必須要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要把滿足人的全面需求和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作為經濟社會發(fā)展的根本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圍繞人的生存、享受和發(fā)展的需求,提供充足的物質文化產品和服務,圍繞人的全面發(fā)展,推動經濟和社會的全面發(fā)展。

(二)正確處理人類社會和自然之間的關系

馬克思認為人的全面發(fā)展的實質是人的本質力量即創(chuàng)造力的充分體現。從根本上說,推動社會發(fā)展的動力是人的需要。一般來說,低層次所需要的一定程度上的滿足是高層次需要產生的基礎。而低層次需要,尤其是物質享受需要的滿足程度,是因人的價值觀而異的。只有在滿足基本需要的前提下,轉變人的價值觀念,提高人的素質,追求人的全面發(fā)展,才能從根本上遏止惡性消費和惡性開發(fā),轉變傳統的發(fā)展模式和非持續(xù)發(fā)展的生活方式。所以,要正確處理人類與自然的關系,必須在人的深層意識上調整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承認人類是自然界的普遍成員,承認自然界變化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承認生態(tài)環(huán)境和自然資源是當代人和后代人的共同財富,承認人類在環(huán)境問題上的權利和義務的統一,從而建立起一種既符合人類持續(xù)發(fā)展的主觀需要,又符合生態(tài)環(huán)境自然客觀規(guī)律要求的、現代的、人與自然的新型關系——平等、和睦、協調、統一、相互尊重。這應是人類追求的理想目標。要堅持科學發(fā)展,就要牢固樹立生態(tài)文明的觀念,從人與自然是一個有機整體的視角理解人類生存,建立和維護人與自然相對平衡的關系,只有這樣,人類才能獲得自身比較滿意的存在和持續(xù)發(fā)展。

(三)正確處理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關系

馬克思研究完整的人,把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有機結合了起來,強調人類按照自己的利益、需要、目的去認識和改造世界,但必須要按照世界的本來面目去認識和改造世界,強調社會發(fā)展的合規(guī)律性與合目的性的內在統一。馬克思的這些重要思想,對我們正確認識和處理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關系有指導作用。人文精神強調人之為人的尊嚴,其核心是對人的尊重,把人作為評價價值的尺度和標準??茖W精神尊重客觀事物和客觀規(guī)律,把人的認識看作是對客觀事物的反映??茖W精神重在“求真”,人文精神重在“求善”??茖W精神與人文精神作為人類認識和改造自然、社會以及人自身的過程中形成的兩種價值體系,二者是互相統一而不是互相排斥的。要堅持科學發(fā)展,在現實生活中,就既要提倡人們對人生終極目標的追求,又要大力宏揚科學的理性精神。在發(fā)展過程中就要努力追求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之間的和諧統一,使得求真、求善、求美之間走向一致和融合,使我們的社會不斷完善、發(fā)展。

經濟基礎論文:貫徹兩個“毫不動搖”原則鞏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基礎

摘要:正確貫徹兩個“毫不動搖”,不斷鞏固和完善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fā)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從現實看,既是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道路的經濟基礎鞏固和完善面臨的重大理論問題,又是重大實踐問題。從人的異化復歸歷史趨勢看,屬人力產權實現條件創(chuàng)造的基本制度建設。貫徹兩個“毫不動搖”中出現的“兩個異化”現象,閹割了兩個“毫不動搖”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本質,嚴重削弱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賴以存在的經濟基礎。因而,需要充分認識和正確堅持兩個“毫不動搖”的重要意義,警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被異化為中國特色資本主義。

關鍵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基礎;兩個“毫不動搖”;“兩個異化”;人力產權

總書記在紀念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3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即“12.18”講話)中,再次重申了“兩個毫不動搖”――“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fā)展公有制經濟、發(fā)揮國有經濟主導作用,積極推行公有制多種有效實現形式,增強國有經濟活力、控制力、影響力,同時又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fā)展,形成各種所有制經濟平等競爭、相互促進新格局?!敝?,他已有多次強調和重申。當然,這都是對十六大提出的兩個“必須毫不動搖”(必須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fā)展公有制經濟,必須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fā)展;堅持公有制為主體,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fā)展,統一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中,不能把這兩者對立起來)精神的一再重申、強調。結合近幾年的國內外背景和人力產權異化復歸的歷史趨勢,可以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黨中央這一系列重申、強調的意義。

一、一再重申和強調貫徹兩個“毫不動搖”的時代背景和重大意義

一再重申和強調貫徹兩個“毫不動搖”的時代背景,有三個方面:一是國內現實背景,二是西方“和平演變”等國際歷史教訓,三是人的異化復歸歷史趨勢。

第一,堅持兩個“毫不動搖”,不斷鞏固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基礎,不僅是一個重大理論問題,而且是一個堅持不堅持黨的基本路線的關系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和中華民族興衰存亡的重大實踐問題。黨中央對這一重大問題一再重申和強調的國內背景,首先是中國改革開放受到新自由主義思潮的嚴重干擾,致使社會主義上層建筑賴以存在的經濟基礎,即公有制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主體地位受到削弱,以及相應出現的不同社會群體之間收入過分懸殊現象。其次,中國2007年出現了一股咄咄逼人的“只有民主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的思潮,用三種手法,企圖歪曲乃至否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走民主社會主義道路。一是歪曲。如把“實行包產到戶”、“實行多種所有制共同發(fā)展,允許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等一系列新政策,歪曲為“這屬于民主社會主義”。二是栽贓。如講“主政伊始……保護私有制的重要條文載入憲法,這標志著中國踏上了民主社會主義道路”。其實中國憲法中并沒有“保護私有制”的條款。三是恐嚇。講“只有民主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這種恐嚇有兩層抹殺:一是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經使中國處于危險中,需要挽救!從而抹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經使中國富強起來的事實。二是社會主義沒能救中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只有轉變?yōu)槊裰魃鐣髁x,中國才能得救!從而抹殺了中國走社會主義道路的正確性。由此足見黨中央強調“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的重要性、針對性和迫切性?!拔覀円冀K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做到思想上堅信不疑、行動上堅定不移,決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決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而是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笔强倳浽凇?2?18”講話中代表黨中央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堅強決心的又一次表達。

第二,一再重申和強調貫徹兩個“毫不動搖”。有深廣的國際背景。首先是蘇聯的教訓。當年蘇聯在改革的指導思想上,放棄馬克思主義,以西方的新自由主義為指導;在改革的經濟性質上,放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采取以私有化為主的“休克療法”;在改革的政治性質上,放棄社會主義國家制度,走多黨制為主的“人道的民主社會主義道路”。結果亡黨亡國亡社會主義。東歐其他各國也多大致如此。蘇東各國“改革”的失敗,都是“走民主社會主義道路”的失敗,犯了方向性錯誤。其次是拉美及東南亞各國盲從新自由主義,致使經濟幾近崩潰的教訓。此外,還值得一提的是多個國家,包括經濟強國如日本等陷入美元“匯率陷阱”,長期不能自拔的教訓。中國的國有金融體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經濟命脈,其主體地位已不僅僅關乎中國的金融安全問題,而且關乎整個國家經濟、整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上層建筑的安全問題。由此聯系到美國“次貸危機”引發(fā)的全球性金融、經濟危機,可以說,這是總書記“12.18”講話再次重申堅持兩個“毫不動搖”的直接國際原因。

第三,從人的異化復歸歷史趨勢,一再重申和強調貫徹兩個“毫不動搖”,是創(chuàng)造人力產權實現的歷史條件,推進人力產權異化復歸歷史趨勢的必然,具有重大歷史意義。資本主義發(fā)展的歷史已經證明,當前的金融危機正在繼續(xù)雄辯地證明,馬克思主義關于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理論是真理,馬克思基于勞動異化理論提示的人的異化的復歸,即人力產權異化的復歸,是一個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客觀歷史趨勢。中國改革開放的歷史在繼續(xù)雄辯地證明:中國不斷鞏固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努力創(chuàng)造人力產權實現的經濟基礎,進一步確立和推進人力產權異化復歸的歷史趨勢,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道路,是歷史的正道。

應該說,總書記一再重申和強調貫徹兩個“毫不動搖”,重申和強調的是堅持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改革開放方向,具有歷史和現實的雙重重大意義。

二、鞏固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基礎必須全面正確貫徹兩個“毫不動搖”

30年來我們黨都一再強調:中國改革開放的性質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fā)展,因而,在改革開放指導思想上“必須始終不渝地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毫不動搖地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改革開放實踐中,必須始終不渝地全面、正確貫徹兩個“毫不動搖”,處理好兩個“毫不動搖”之間的關系,真正做到把“堅持公有制為主體,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fā)展,統一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中,不能把兩者對立起來”。但事實上,與兩個“毫不動搖”相悖,實踐中出現了局部的“兩個異化”現象。

其一,是把堅持兩個“毫不動搖”異化為僅堅持第二個“毫不動搖”,忽視甚至放棄“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fā)展公有制經濟”,只重視“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的發(fā)展”。有些地方甚至 靠犧牲公有制經濟來“發(fā)展”非公有制經濟,閹割了兩個“毫不動搖”中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本質內涵。

其二,是把“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的發(fā)展”,異化為對非公有制經濟只“鼓勵、支持”,忽視甚至放棄“引導”。有的地方甚至以發(fā)展私有經濟為名,縱容甚至制定政策,在國企產權改革的幌子下強制性地把公有企業(yè)私有化,鼓勵私有制經濟侵吞國有資產。個別地方甚至出現官商勾結合謀攫取國有資產的嚴重現象,違背了“堅持公有制為主導,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fā)展,統一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中,不能把這兩者對立起來”的黨中央一貫精神,閹割了第二個“毫不動搖”中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導向本質。

總起來看,“兩個異化”現象的實質和嚴重性。在于閹割了兩個“毫不動搖”內在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本質,把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和國家基本經濟制度的兩個“毫不動搖”,引向了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化的私有化。其結果,“2006年我國國內公有制經濟與私有制經濟在三大指標所占的比重大體如下:資本:公私經濟(二、三產業(yè))所占比重為48%與52%;就業(yè)人員:公私經濟(二、三產業(yè))所占比重為32%與68%;國內生產總值:公私經濟所占比重分別為37%和63%”。而且,“全國工商聯一位負責人在2006年3月預測:到‘十一五’結束時,民營經濟的比重將由65%上升到70%以上。這個預測很可能成為現實”。相應地,“民營企業(yè)主階層在經濟上的興起,必然要求政治上享有相應的地位和權力”??梢哉f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基礎已經被削弱,人力產權實現的經濟制度條件遭到嚴重侵蝕。如不及時糾正,后果極其嚴重。

如果說“兩個異化”與蘇聯“休克療法”有差別,也只在于是使社會主義漸進式“休克”,還是激進式“休克”。我們看到,有的地方黨政干部異化為私有制經濟或特殊利益集團的代言人和利益相關者!在業(yè)主與員工發(fā)生矛盾時,完全站在業(yè)主一邊。這是否表明,他們已在相當大程度上喪失了“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應有立場,致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上層建筑在悄悄地發(fā)生部分質變呢?由此再來領會總書記對貫徹兩個“毫不動搖”的一再重申和反復強調,就會更感其現實針對性、迫切即時性之重大。

再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是近年來一再出現的公開企圖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空洞化甚至異化的現象。例如有人提出“公有經濟為主體是站不住腳的、要突破”;“民營經濟已經是黨的執(zhí)政基礎,已經在國民經濟中居主導地位”;“國有資本占據壟斷行業(yè),與民爭利”;“馬克思的社會主義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相差十萬八千里,剩余價值論是個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任務,就是發(fā)展商品經濟,按剩余價值規(guī)律辦事”;“公有經濟、按勞分配、計劃經濟等等,不符合中國國情……財產關系清晰化、社會化、公眾化,有人認為是私有化,但必須利用私有化才能建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有制經濟是蘇式的、少數人占有的、國家名義的公有制,實質是官僚資本”。還有人“猶抱琵琶半遮面”地說:“韓國人認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也就是韓國特色資本主義,是一回事”,甚至有人提出“公有制為主體已經沒有多少意義了”,主張“把這個提法修改為‘社會主義國有制為主導,多種所有制共同發(fā)展,是中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或把‘公有制為主體’改為‘公有制為主導”’;等等。這樣閹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將其空洞化乃至異化的現象,是新自由主義在黨中央一再強調“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道路”背景下的新表現,值得重視。如果任其發(fā)展,有可能動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基礎和政治上層建筑,如同前幾年一些地方的“產權改革”被異化為私有化改革一樣。

三、處理好兩個“毫不動搖”的關系是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道路的重要要求

兩個“毫不動搖”都是一個有機整體,必須正確認識和全面貫徹,既不能割裂,又不能顛倒二者之間的主輔關系。

第一,兩個“毫不動搖”中,“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fā)展公有制經濟”是主體。

一方面,只有堅持“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fā)展公有制經濟”,才能在經濟上保障中國經濟制度和社會制度的社會主義性質。沒有對“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fā)展公有制經濟”的全面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基本經濟制度的主體不存在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整個上層建筑也就沒有了賴以存在的經濟基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性質或遲或早要發(fā)生質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上層建筑不可能建立在私有制經濟為主體的經濟基礎上,更不可能建立在外資居主體地位的經濟基礎上。蘇聯解體迄今為止近20年的歷史教訓告訴我們,即便社會主義國家放棄社會主義,西方也不會一視同仁。它們所要的,是經濟上、政治上乃至文化上的新殖民地。2003年,曾寫過影響很大的《讓歷史來審判(斯大林)》的歷史學家麥德維杰夫痛切地說:“我們俄羅斯人以我們自己的沉痛災難為代價,成為耶穌,悲壯地走上祭壇,向世人和歷史宣告:蘇聯的‘民主化’、‘私有化’完全是一條死路、絕路。個別超級大國絕對沒安好心,其他國家民族千萬不要重蹈我們的覆轍?!?

另一方面,只有堅持好“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fā)展公有制經濟”,保障公有制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主體地位,形成對整個國民經濟足夠強大的控制力、影響力和競爭力,才具有“引導”非公有經濟朝著有利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方向發(fā)展的根基、資格和實力。公有制經濟的足夠強大,是堅持和不斷完善公有制經濟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fā)展的國家基本經濟制度,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道路的固邦、興邦之本。

第二,“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fā)展”是必要措施,在兩個“必須毫不動搖”中居于附屬地位,是輔體。

此之所以“必要”,是因為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還不夠發(fā)達的基礎上,構建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現代產權制度,需要調動一切積極因素,以又好又快地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但必須明確、必須強調:其輔體或附屬地位,是由其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的歷史定位、由其雇傭勞動制度、由其經濟的“自發(fā)性”所決定的。那種對非公有制經濟只“鼓勵、支持”不“引導”,甚至化公為私地發(fā)展非公有制經濟的做法,是舍本求末,喧賓奪主,不僅僅是忘記了“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的發(fā)展”的目的,長此以往,還必然導致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基礎的削弱,甚至有葬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的危險。

綜上所述,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從堅定地推進人力產權的異化的復歸歷史趨勢著眼,堅持貫徹兩個“毫不動搖”重要原則的結論就是:在改革開放的思想理論指導上,必須切實堅持馬列主義、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對改革開放的指導。這要求堅決清理新自由主義思潮對改革開放的誤導和民主社會主義、對改革開放的干擾和已經造成的嚴重影響;在改革開放實踐上,必須堅決消除堅持兩個“毫不動搖”中出現的“兩個異化”現象。只有消除了堅持兩個“毫不動搖”中出現的“兩個異化”現象,防止了兩個“毫不動搖”之間關系的被割裂,糾正了閹割兩個“毫不動搖”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本質內涵和導向內涵的傾向,才能真正堅持好公有制經濟為主體,切實把兩個“毫不動搖”的貫徹“統一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中”。也只有切實把兩個“毫不動搖”的貫徹“統一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中”,才能真正全面堅持黨的基本路線,確保2020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順利構建,確保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價值體系為主導的經濟全球化進程中,涉險渡難,不斷地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推向前進,保障中華民族一步一個腳印地崛起于21世紀。

經濟基礎論文:中國電視紀錄片欄目化發(fā)展的政治經濟基礎分析

【摘要】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以降,紀錄片退去影院,面臨安身立命的發(fā)展問題,此時電視欄目化引領潮流,本文旨在分析中國電視紀錄片欄目化發(fā)展的政治經濟基礎,認為政治經濟基礎是中國電視紀錄片發(fā)展的基本支點。

“欄目化”的提出是基于廣大電視觀眾對電視節(jié)目播出的準時性要求。進入20世紀90年代后,中國電視事業(yè)發(fā)展迅速,電視節(jié)目大量增加,電視作品種類逐漸全面化、細分化、專業(yè)化,電視機也大量普及,但電視臺的節(jié)目播出經常不準時,嚴重影響了播出效果。造成這種狀況的主要原因就是電視節(jié)目的欄目和播出時間沒有固定化,欄目本身的時間長度也沒有規(guī)范化。

尤其是紀錄片領域,由于紀錄片創(chuàng)作的隨意性和無規(guī)劃性,這樣的問題更嚴重。這樣,只有將紀錄片實現欄目化,才會為廣大電視觀眾源源不斷地提供大量的紀錄片作品。由此可見,紀錄片欄目化是電視產業(yè)化發(fā)展的必然,紀錄片節(jié)目達到規(guī)范化,類型化和個性化標準。有利于組織節(jié)目制作與播出安排,便于受眾定期、定時收看。以使節(jié)目擁有一批相對穩(wěn)定的觀眾群。這不僅對于紀錄片自身的發(fā)展,同時也發(fā)揮其更大的社會影響,都有著現實積極的作用。

一個電視節(jié)目形態(tài)的誕生與存在,必有它的道理和緣由,就是要滿足廣泛的社會需要。紀錄片發(fā)展,同樣如此。這個需要細分下來,不外有三:“一是政治需要,二是經濟需要,三是文化需要”?!叭祟惿鐣怯山洕?、政治、文化三方面的要素按照一定的結構關系組成的有機體”?!爸挥薪洕?、政治、文化協調發(fā)展,整體推進,才有社會的進步”。同樣,對于一個文化形態(tài)的紀錄片欄目來說,紀錄片欄目化的發(fā)展自然離不開互為結構關系的政治經濟基礎。

中國紀錄片發(fā)展,在它發(fā)展的過程當中也受政治、經濟、環(huán)境的影響,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及隨之而來的各個領域重大變革的影響,還有特定自身環(huán)境和自身發(fā)展規(guī)律,是中國電視紀錄片發(fā)展的基本支點。

1、紀錄片與政治的關系

政治在紀錄片歷史始終扮演著濃墨重彩的角色,貫穿著整個紀錄片史。國際上看,從20世紀20年代前蘇聯維爾托夫的“電影眼睛”理論到“形象化政論”,從一戰(zhàn)到二戰(zhàn)的戰(zhàn)時宣傳工具到20世紀60年代“真實電影”的“如有思想內容。即被排除在外”的政治干預的回避,再到從20世紀90年代冷戰(zhàn)結束后“隱晦政治”的發(fā)展。而中國紀錄片從受前蘇聯形象化政論模式的影響到20世紀90年代的新紀錄片運動,政治色彩日益淡化,但紀錄片與政治的關系仍是絲絲縷縷,涵蓋在國家意識形態(tài)之下的。這些都是政治在紀錄片史上打下的深深烙印。

政治與紀錄片的關系具體有兩點:第一,紀錄片以政治事件、政治生活作為題材:第二,紀錄片與政治的相互依賴。

首先,政治作為一種現實的存在。成為紀錄片的重要題材來源之一。政治題材主要涉及到:“政治事件、政治活動、政治人物、政治機構、政治問題、政治制度等,這些人、事、活動等集中體現了不同集團、不同社會階層的利益觀念的矛盾沖突,是社會生活的焦點所在”。中國紀錄片創(chuàng)作量較大的是政治人物的題材。如《》、《》、《劉少奇》、《》等革命領袖的宣傳。政治題材紀錄片較大的特點在于直面矛盾,戲劇性強,有利于創(chuàng)作者抓住沖突的焦點,把握人性的凸顯點和情感的爆發(fā)點等瞬間價值。

中國紀錄片創(chuàng)作傳統對于政治一直比較保守,當前也存在著將政治抽象化的問題。政治是一個具體的、感性的概念。它的多義性分涉于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如“法律、監(jiān)獄、軍隊、醫(yī)療、福利、教育”等等,因此,對于政治題材的紀錄片來說,開放思路,多層面記錄社會現實顯得極為重要。尤其是當下中國社會改革階段。各個領域都在作大幅度的質變。這為紀錄片創(chuàng)作提供了廣闊的社會背景和現實素材,用鏡頭記錄下現階段每個領域的真實現狀,將政治生活化,深入化才是紀錄片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正確態(tài)度,而將政治與生活相剝離。使政治變成標簽化、抽象化。最終必然是“只停留在空泛的議論上,只愿意追求聲勢和氣派,節(jié)目越搞越長,哲理越來越深,而細致的材料,實際的探討則有意無意地回避了”“回避了現實的難題?!?

其次,政治與紀錄片的相互依賴。

紀錄片依靠大眾傳播,記錄原生態(tài)的現實,從本性上靠近新聞和時事,對現實的關照使它與其他純粹的象牙塔藝術形式區(qū)別開來,對主流意識形態(tài)來說。它的存在價值的最大化效果可能會影響到社會高層的決策。甚至還會影響到主流意識形態(tài)地位的穩(wěn)定問題。首先,當紀錄片代表主流意識形態(tài)時,它具有文化整合功能。減少文化矛盾,凝聚人心,以維護社會的安定與秩序:而當紀錄片在主流意識形態(tài)范圍外對其進行反省,批判,意圖改良時,它又具有社會監(jiān)督功能。對現行的社會政治、經濟等各方面體制內部的缺陷進行自我批評,以促進其不斷地改革與完善。比如20世紀90年代出現的一批紀錄片《望子五歲》、《舟舟的世界》、《英與白》、《深山船家》等作品都有穿透生活表層。揭示了人類的生存狀態(tài)的本質。達到對人類生活,對自身,對世界的自審,超越了制度層面去觀照人,對社會現實起一定的監(jiān)督作用。正因為這樣的社會功能,政治對紀錄片的依賴就顯得較為突出。

紀錄片作為文化的一種具體形態(tài)。一方面。紀錄片發(fā)展依賴政治的引導。一個電視欄目的健康發(fā)展,首先是順應社會前進的潮流,立足國情,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進程中汲取豐富的養(yǎng)分與鮮活的素材,反映黨的路線方針與政策,傾聽人民的呼聲。形成一種積極健康的發(fā)展動力。從這個角度來說,政治是最大的資源,也是最大的動力。電視作為黨和政府的耳目喉舌,最重要的是維護黨和政府的利益,與人民保持一致。鮮明的立場、正確的輿論導向,是傳媒政治屬性的重要體現。而傳播鏈條上層層遞進的放大效應。使輿論的政治導向直接關系到國家的安全和社會的穩(wěn)定。

另一方面,政治的寬松度直接影響著紀錄片的生存與發(fā)展狀況。這一點不言而喻,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國紀錄片只能以政論性的專題片形態(tài)存在,而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起。大眾文化的崛起。精英文化、主流文化三分天下,中國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新紀錄片運動,紀錄片以精英姿態(tài)或者與大眾文化合流,在電視欄目化的浪潮中求得了一席之地。這無疑是處于中國政治寬松度語境下,中國紀錄片發(fā)展了自身生產力,作為對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補充,中國紀錄片與政治達成了合謀。1993年《東方時空》的“講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就是二者調解的結果。其后上海電視臺紀實頻道的誕生,鳳凰衛(wèi)視的橫空出世。CCTV10的新生。紀錄片終于在中國電視熒屏上遍地開花了。

2、紀錄片與經濟的關系

紀錄片作為電視產業(yè)中投入周期長、低效益的片種,其創(chuàng)作承受的經濟壓力往往是最大的,在這個意義上看,紀錄片與經濟的 關系顯得較為突出。經濟不僅在宏觀上如經濟實力,經濟發(fā)展水平等影響紀錄片的發(fā)展水平和走向,而且在微觀上如經費和收視等對紀錄片的內容,形式,風格。創(chuàng)作者以及制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發(fā)生作用。

從宏觀經濟上來看,不同的時代有著不同的紀錄片需要,也有著不同的受眾群,而時代特征最終是由經濟來決定的。這一點不僅表現在經濟狀況所能提供的物質、技術對紀錄片制做有決定作用,也深刻地體現在由經濟決定的社會結構、社會面貌、社會文化心理等方方面面,而這些都是紀錄片生存發(fā)展的土壤。我國自1978年改革開放,可以說是經濟上的“千年未有之變局”,對于這個大轉變時期,“經濟學的概括是從計劃經濟或再分配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型,法學的概括是從禮俗到法理或從人治到法治的轉型,社會學的概括是從鄉(xiāng)村的農耕的社會向城市的工業(yè)的社會轉型,總的來說,就是從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的轉型。此次經濟與社會變革的媒介支持首先從紀錄片這里得到呼應”。紀錄片通過對平民生活和平民存在狀態(tài)的關注,確立了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大眾文化形態(tài)的地位。這是中國電視傳播平民化的最早的成功嘗試之一。其意義在于促進民間社會的自覺意識。對市場經濟的意義重大而深刻。上海電視臺的《紀錄片編輯室》、中央電視臺的《生活空間》就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產生的。

從微觀角度以及媒體的區(qū)域性發(fā)展來看。電視紀錄片欄目多建立在經濟發(fā)達的東部沿海地區(qū),產業(yè)發(fā)展較快,經濟實力較強。經濟發(fā)達地區(qū),無論是教育水平,居民素質,收入水平以及審美能力等方面都有著紀錄片潛在的目標受眾,有了受眾就有了市場?!翱傮w而言。人們受教育程度越高,認知范圍越廣。其電視收看量越少,但對不同節(jié)目或欄目的要求會有較大的差異?!薄皩τ谙矚g的節(jié)目會相對穩(wěn)定。”而經濟落后的中、西、北部地區(qū)幾乎很難維持紀錄片欄目生存的現狀。當然。紀錄片欄目辦好了,辦出品牌后。又反過來促進欄目的經濟收效。這兩者是相互的。湖南衛(wèi)視的超級女聲節(jié)目,就是一個例子,“超女”的成功至少說明了這樣一點:小至一個欄目,大到一個頻道,它的發(fā)展離不開卓然有效的經濟保障。

當然,正因為紀錄片創(chuàng)作資金壓力大,所以往往有產業(yè)界為紀錄片出資。這種現象一方面為紀錄片的創(chuàng)作提供了必要的經濟基礎,但“當這種出資的影響力滲入到某一媒體而排除其他勢力的時候,它就形成了一種壓力?!币环矫嫠沟眉o錄片的題材和內容不再單純。滲透了商業(yè)意識:另一方面,它使紀錄片精神與藝術理想受到了扭曲。這并不是紀錄片良性發(fā)展的長久之計。

從邏輯關系上講,政治。經濟,文化這三個動力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經濟是發(fā)展的基礎。政治是發(fā)展的方向,文化則是發(fā)展的形態(tài)。三大動力形成合力。推動紀錄片欄目步入一種良性的發(fā)展軌道。但現實是。這三點往往難以同時實現。因為。這三個標準相互依存,不能顧此失彼:政治受經濟的制約,又要以相應的文化為其根基。文化與政治同屬上層建筑,它們的關系是互為前提、相互作用的關系。厘清這些關系,在電視實踐中正確把握并找到一個平衡點,打造一個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俱佳的紀錄片欄目,這既是欄目決策者的工作著眼點與目標,也是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具體要求。政治、經濟與文化恰恰是決定一個紀錄片欄目產生、發(fā)展與評價的關鍵性因素。換句話說,“政治、經濟與文化三要素。對于一個紀錄片欄目來說,它們既是產生的需要,也是發(fā)展的動力。同時還是評判的標準。這些構成了一個紀錄片欄目戰(zhàn)略性定位的基本框架”。

社會所有制:和諧社會構建的經濟基礎

摘 要:所有制與經濟發(fā)展和社會建設緊密相關。社會所有制理論是馬克思在分析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和人類生產發(fā)展一般規(guī)律的基礎上提出并建立起來的,符合人類社會的發(fā)展趨勢,為和諧社會的構建提供了產權前提、運營基礎和制度保障,理應成為我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構建的經濟基礎。

關鍵詞:社會所有制;和諧社會;經濟基礎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我們黨在正確認識和準確把握新世紀新階段我國經濟社會發(fā)展階段性特征的基礎上,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認識和解決新問題而提出來的重大戰(zhàn)略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目前,學術界在關于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指導思想、科學內涵,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構建的理論基礎、實踐基礎,經濟基礎、思想文化基礎等方面,共識基本達成。但在某些方面還存在著一定的觀點差異,值得作進一步的探討。比如,在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經濟基礎方面,大多數學者都認為,社會主義公有制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堅實經濟基礎;也有少數學者認為,合作制、股份制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經濟基礎;而筆者則認為,由馬克思提出并倡導的社會所有制,才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真正的經濟基礎?;诖?,本文擬從馬克思的社會所有制理論分析入手,通過對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構建中的所有制訴求的逐層剖析,闡明社會所有制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本質要求,理應成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構建的經濟基礎。

一、馬克思的社會所有制理論

社會所有制是馬克思在分析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和人類生產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或歷史趨勢的基礎上提出來的一個十分重要的概念。關于這個概念最本質的規(guī)定性,集中反映在《資本論》第一卷第24章之中。在那里,馬克思對社會所有制有一段最為概括的說明,“從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產生的資本主義占有方式,從而資本主義的私有制,是對個人的、以自己勞動為基礎的私有制的第一個否定。但資本主義生產由于自然過程的必然性,造成了對自身的否定。這是否定的否定。這種否定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而是在資本主義時代成就的基礎上,也就是說,在協作和對土地及靠勞動本身生產的生產資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礎上,重新建立個人所有制?!盵1]832由此可見,馬克思關于社會所有制的本質規(guī)定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其一,社會所有制是以勞動者為主體的所有制,勞動者與生產資料直接結合。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指出:在資本主義私有制普遍建立之前,廣泛地存在著勞動者的個體所有制?!皠趧诱邔λ纳a資料的私有權是小生產的基礎,而小生產又是發(fā)展社會生產和勞動者本人的自由個性的必要條件。”[1]830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建立的必要前提就是通過資本原始積累而剝奪廣大勞動者的財產,“從而多數人的小財產轉化為少數人的大財產,廣大人民群眾被剝奪土地、生活資料、勞動工具,――人民群眾遭受的這種可怕的殘酷的剝奪,形成了資本的前史。”[1]8301875年,馬克思在親自修訂過的法文版《資本論》中又補充說,歷史上存在過的勞動者的私有制,被資本主義私有制否定了;共產主義所要重新建立的,不是“勞動者的私有制”,而是“勞動者的個人所有制”。建立社會所有制,就是廣大勞動者起來剝奪剝奪者,重新成為生產資料所有者,在協作勞動和生產資料社會占有的基礎上實現勞動者與生產資料的直接結合。這是對資本主義所有制的否定,是“否定之否定”。

其二,社會所有制是勞動者的聯合所有制。馬克思在《1861-1863年經濟學手稿》中指出“資本主義所有制只有通過將其改造為非孤立的胃鋈說乃有制,也就是聯合起來的社會個人所有制,才能消失”。[2]從上面的引述中可以看出,馬克思要重新建立的個人所有制,不是指“生活資料的個人所有制”,也不是指生產資料“人人皆有的私有制”,而是在協作和對土地及靠勞動本身生產的生產資料的“共同占有”的個人所有制,即“聯合起來的個人所有制”。可見,勞動者個人孤立的占有生產資料是典型的小生產者私有制;而社會所有制是聯合的勞動者占有生產資料,不是孤立、分散的個人占有生產資料,如果沒有這種社會聯合,那么其就成為私有制了。

其三,社會所有制是勞動者的個人所有制。馬克思所要“重新建立個人所有制”,是在否定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基礎上所建立的、聯合起來的社會勞動者與社會化的生產資料相結合,由聯合起來的社會勞動者占有社會化生產資料的一種所有制形式。在這種所有制條件下,聯合起來的個人組成社會集體,在此集體中,許多生產工具應當受每一個個人支配,而財產則受所有的個人支配。“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fā)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fā)展的條件”,[3]294同時,正如恩格斯所說:“社會的每一個成員不僅有可能參加生產,而且有可能參加社會財富的分配和管理,并通過有計劃地組織全部生產,使社會生產力及其所制成的產品增長到能夠保證每個人的一切合理的需要日益得到滿足的程度。”[4]

正確把握馬克思的社會所有制理論,關鍵在于對其“重新建立個人所有制”的理解。馬克思曾多次提到個人所有制概念。早在1845年的《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中,他就指出:“聯合起來的個人對全部生產力總和的占有,消滅著私有制?!痹?848年的《共產黨宣言》中,他又宣布無產階級要把全部生產“集中在聯合起來的個人手里”。在《1861-1863年經濟學手稿》中,他更指出“資本家對這種勞動的異己的所有制,只有通過他的所有制改造為非孤立的單獨個人所有制,也就是改造為聯合起來的社會個人所有制,才可能被消滅?!瘪R克思在《法蘭西內戰(zhàn)》中高度贊揚巴黎公社“曾想把現在主要用作奴役和剝削勞動的工具的生產資料、土地和資本變成自由集體勞動的工具,以實現個人所有權”。在法文版《資本論》第一卷的中譯本中,馬克思也特別強調了“這種否定不是重新建立勞動者的所有制”,而是“重新建立勞動者的個人所有制”。因此可見,“個人所有制”是馬克思著作中的一個重要概念,他所提出的個人所有制、公有制與社會所有制三類稱謂,實際上是一個有機的統一,三者并不矛盾。公有制和社會所有制以個人所有制為基礎,個人所有制則以公有制和社會所有制為前提。

總之,馬克思、恩格斯關于社會所有制的本質規(guī)定,用一句話概括就是:社會所有制是聯合起來的勞動者共同占有生產資料的所有制,即聯合的、社會的個人所有制或個人的社會所有制。

二、構建和諧社會的價值意蘊及其所有制訴求

和諧社會是人類社會的共同理想,也是共產黨人努力實踐追求的遠大目標。和諧社會的構建不僅僅是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理論闡釋,更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現實要求。

1.和諧社會是未來社會的本質特征之一。“和諧社會”在馬克思、恩格斯等經典著作中是包括社會主義社會發(fā)展階段在內的共產主義社會本質的一種表征。在《政治經濟學批判》中,馬克思連續(xù)用了許多“全面”、“自由”即“和諧”,來描繪高級社會經濟形態(tài)。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馬克思把共產主義定義為“人和自然之間、人和人之間的矛盾的真正解決”。在這里,馬克思將自然 ――人――社會看作一個和諧的統一體,認為人與自然的矛盾是同人與人及人與社會矛盾緊密聯系、相互制約、相互促進的。

在《共產黨宣言》《共產主義原理》等文中,他們寫道:“作為共產主義聯合體的社會里,因分工而引起的人與人之間巨大的社會鴻溝沒有了;犧牲一部分人的利益而滿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的狀況消失了;社會不再是束縛個人而是能夠促進自己的成員全面發(fā)揮個人才能;取代城鄉(xiāng)差別的是城鄉(xiāng)融合;教育與福利可使所有人共同享受,等等?!盵3]243另外,在《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fā)展》一文中,恩格斯也指出,在消滅了階級的社會歷史階段,“某一特殊的社會階級對生產資料和產品的占有,從而對政治統治、教育壟斷和精神領導的占有,不僅成為多余的,而且成為經濟、政治和精神發(fā)展的障礙?!盵3]244這些闡釋都明確地指出了在未來社會經濟、政治和精神乃至文化建設的構建上,應堅持和諧而全面發(fā)展的原則。但他們未對怎樣建設未來和諧社會提出過具體的途徑和措施,這就需要各國的共產黨人根據本國在建設社會主義的各個不同時期或階段的實際情況,作出艱辛探索和長期努力。

2.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中國共產黨長期實踐和理論創(chuàng)新的結果。和諧社會的實現只能植根于現實的經濟基礎之上,否則就是空想,是烏托邦主義。中國共產黨人堅持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與中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經歷長達28年艱苦卓絕的革命斗爭,終于建立了新中國;隨后又開始了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以及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理論成果和實踐成就。這些都集中體現在黨的歷屆大會的文件里,特別是黨的十三大以來的各次大會上。

1987年,黨的十三大在總結過去社會主義建設經驗和教訓的基礎上,提出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和市場取向改革理論,在對國情把握和社會主義階段性認識方面取得了重大的理論進展,為經濟體制的改革提供了必要的理論前提。1992年,黨的十四大明確而鮮明地把鄧小平理論寫入我國憲法,成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指導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并把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作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1997年,黨的十五大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在社會主義所有制結構和分配結構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調整,提出了建立混合所有制、實行按勞分配與按生產要素分配相結合、股份制是公有制最主要的實現形式等一系列重要的論斷,堅持可持續(xù)發(fā)展之路。2002年,黨的十六大又進一步提出要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確立了科學發(fā)展這一重大戰(zhàn)略思想。在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上,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作為我們黨的執(zhí)政目標,把和諧社會建設放到同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并列的突出位置。@在黨的歷史文件中,還是第一次。

“和諧社會”的提出,表明我們黨關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總布局,已經由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三位一體,提升為包括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在內的四位一體;這不只是量上的增加,更重要的是認識上的大飛躍。這種認識上的飛躍,不僅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在中國的進一步繼承和發(fā)展,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的中國化,而且為中國經濟社會建設的偉大實踐,明確了方向和目標。

3.構建和諧社會是消除當前社會各種矛盾和沖突的現實需要。當前,在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進程中,各種社會矛盾和沖突不斷涌現,出現了許多不和諧的因素。這些不和諧集中體現在:(1)城鄉(xiāng)之間的不和諧。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城鄉(xiāng)收入差距不僅沒有縮小,反而進一步拉大。城鎮(zhèn)之間及其內部、農村之間及其內部收入差距日益明顯、懸殊較大,城鄉(xiāng)矛盾日漸顯現。(2)區(qū)域之間的不和諧。三大經濟地帶分化嚴重,東部地區(qū)與中西部地區(qū),無論在經濟發(fā)展水平、收入水平、政治文明程度、教育發(fā)達程度、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等等方面,都呈現出了較大的層次性,從而引發(fā)了一些區(qū)域之間的沖突和矛盾,影響了區(qū)域經濟之間的協調發(fā)展。(3)經濟與社會之間的不和諧。這種不和諧又表現為經濟增長與社會事業(yè)之間的不和諧、經濟增長與分配相對不和諧、經濟增長與就業(yè)狀況不和諧、經濟增長與人的發(fā)展不和諧等等,這些不和諧嚴重影響了我國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的發(fā)展。(4)人與自然之間的不和諧。在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自然環(huán)境遭到嚴重破壞。自然資源消耗太多,水污染、大氣污染現象加劇,生態(tài)環(huán)境日益惡化、大量稀缺性動植物瀕臨滅絕,各種自然災害不斷、疾病流行,給人類的健康發(fā)展帶來眾多威脅,人與自然之間的對立和矛盾逐漸突出。

基于以上分析,不難看到,無論是馬克思主義的經典作家論述,還是中國共產黨的艱苦理論探索和努力實踐,都對和諧社會及其構建提供了極具價值的洞見。馬克思、恩格斯對未來社會的描述,實際上是緊緊圍繞著生產資料所有制而展開的。也就是說,和諧社會及其構建需要相應的所有制基礎。而中國共產黨在改革開放之后的歷屆全會上所進行的各種理論創(chuàng)新,同樣是從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所有制結構的變革開始的。至于在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過程中所出現的各種矛盾和沖突,實質上其原因都可以歸納為是由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各種所有制內部及其之間的不和諧而引起的。因此,和諧社會及其構建對所有制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三、社會所有制是和諧社會構建的經濟基礎

在一個利益主體多元化的社會,建立一種可以容納各種利益主體的利益訴求機制,是十分必要的。而這種利益訴求機制的建立必須首先具備一個設計良好的經濟制度前提或基礎,否則這種利益訴求機制就無法建立和實現。社會所有制就是這樣的一種經濟制度,它不僅能夠容納各種利益主體之間的矛盾和沖突,而且還具有化解各種利益主體之間矛盾和沖突的能力,因而理應成為構建和諧社會的經濟制度基礎。

1.社會所有制是和諧社會構建的產權前提。社會所有制是一種在社會成員之間不存在任何排他性的社會占有形式,是一種全新的產權制度安排。除原始公有制之外,以往任何形式的產權制度都具有一個共同特征,即產權主體對產權客體在占有上的排他性,實質是對所有物的獨占和壟斷。私有制是如此,產權主體之外的任何人都不能占有產權客體,也不允許別人用它來實現產權主體所追逐的目的之外的任何目的。集體所有制、合作所有制也是如此,對產權客體的占有、處置權力僅限于這個集體內部或合作的集團內部,并且這種權力還不是這個集體、集團內的所有個人都可行使的,只有受這個集體、集團整體委托授權的個人才能行使。國家所有制也不例外,國家所有制的產權主體,實際上就是授權代表國家的人,也可以通過二次委托的形式把對產權客體的占有、處置權分割、轉讓他人,除此之外,其他人都在被排除之外。因此,國家所有制、集體所有制、合作所有制、私有制等,都無法克服和消除其炔考捌渲間各種利益主體的矛盾和沖突。只有社會所有制才能消除產權主體對產權客體的獨占和壟斷,消除占有上的排他性,為化解各種經濟利益主體的矛盾和沖突,實現個人聯合占有和分享勞動成果,提供制度可能或前提。

2.社會所有制是和諧社會構建的運營基礎。社會所有制的形成和發(fā)展需要社會具備自由資本和自由勞動力這兩個重要前提條件,可以說,社會所有制的本質就是勞動者個體在全社會范圍內對自由資本和自由勞動力的共同占有和運營。馬克思恩格斯曾明確指出:“工人只有在成了他們的勞動資料的占有者時才能自由,這可以采取個體方式或集體方式;個體占有方式正在被經濟的發(fā)展所消除,而且將日益被消除;所以,剩下的只是共同占有方式?!盵5]由此可見,馬克思恩格斯對資本主義私有制的否定,不是要恢復個體占有和個體生產,而是要實行社會對生產資料的共同占有,實現勞動者的財產所有權和勞動力所有權。

從我國改革開放的實踐來看,從“國家本位論”到“地方本位論”再到“企業(yè)本位論”,都把企業(yè)確立為社會主義經濟體制運行的微觀基礎,并沒有真正解決勞動者直接占有和支配生產資料的問題,沒有真正解決勞動者個人的經濟責任和權利問題。因此,要把勞動者個人的經濟自由和財產權利納入社會所有制理論的研究視野,按照財產所有權和勞動力所有權相結合的原則,使勞動者成為財產和勞動力的產權主體。在資本按份共有和勞動力自由流動的基礎上,實現勞動者的自主聯合和經營。只有這樣才能打破傳統的社會主義國家所有制、集體所有制、合作制、私人所有制等經濟形式所采取的各種運營模式(包括股份制在內),實現以勞動者為本位、以社會企業(yè)為依托、以社會資本為載體的新的運營模式,以奠定和諧社會構建的運營基礎。

3.社會所有制是和諧社會構建的制度保障。和諧社會的構建,源于各種因素的綜合作用。在這些因素中,社會各種制度安排的合理性、必然性以及人們對社會制度優(yōu)越性的認同這個因素至關重要。一般來說,一種優(yōu)越的、合理的符合社會發(fā)展趨勢的制度安排,才能夠代表所處社會系統中的絕大多數人的利益,并能較好地平衡和協調社會各方利益;才能夠代表先進的生產力水平;才能有效地調動勞動者的生產積極性;才能夠與先進文化的發(fā)展方向相一致。社會所有制就是這樣的一種制度安排,它不僅具有歷史發(fā)展的必然性、客觀性、合理性,而且更具有其它制度所不具備的優(yōu)越性。社會所有制與社會主義所有制的本質規(guī)定是相一致的,是在對資本主義私有制進行辯證否定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符合人類歷史發(fā)展的客觀趨勢。作為重建的勞動者個人所有制,其主體是聯合起來的勞動者個人,其客體是包括消費資料、生產資料、勞動產品和勞動力在內的一切社會財富。這種個人所有制深刻地體現了社會主義所有制的本質,比其它所有制具有更大的優(yōu)越性。

就當前的各種所有制,特別是公有制而言,只是人類社會從私有制向社會所有制過渡的一種形式。混合所有制、集體所有制和國家所有制也只是邁向社會所有制重要的幾個步驟,最多只能成為社會所有制存在的初級形式。即使是作為所有制最主要實現形式的股份制,也只是一種過渡的資本組織形式。馬克思曾說,“股份制度――資本主義生產極度發(fā)展的這個結果,是資本轉化為生產者的財產所必需的過渡點,不過這種財產不再是各個互相分離的生產者的私有財產,而是聯合起來的生產者的財產,即直接的社會財產?!盵6]可見,股份制為各種所有制的聯合、融合和演化發(fā)展、資本的社會占有和共同經營提供了組織保證,但也不過是社會所有制的一種組織外殼,最多可以說是社會所有制早期或初級的實現形式。

因此,實行社會所有制,不僅能從根本上為解放了的勞動者提供個體聯合占有生產資料的可能性,而且為擁有勞動力主權的勞動者實現財產所有權和勞動力所有權奠定了現實基礎。更為重要的是,這種所有制能為勞動者在社會化生產和分配的同時,消除自身受奴役狀態(tài)與充分發(fā)揮自身智慧和創(chuàng)造性所需的自主地位之間的矛盾;為勞動者自主決策、自由選擇、自在生活提供了制度性保障。所以說,在和諧社會的構建中,只有建立社會所有制,才能為社會成員提供全方位的生存、發(fā)展和享受的制度保障,從而促進人的全面解放和發(fā)展。

經濟基礎論文:合理的利益目標是醫(yī)院文化建設的經濟基礎

[摘 要]醫(yī)院文化作為醫(yī)院經營觀念、品牌形象、醫(yī)院聲譽等的母體,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huán)境中至關重要。如何加強醫(yī)院文化建設、構建醫(yī)院文化體系、保持醫(yī)院健康發(fā)展已成為當代醫(yī)院的重要使命。本文分析了醫(yī)院文化的誤區(qū),闡述了醫(yī)院文化的內涵,提出了走出醫(yī)院文化誤區(qū)的方法,并認為合理的利益目標是醫(yī)院文化建設的經濟基礎。

[關鍵詞]醫(yī)院;利益目標;文化建設;經濟基礎;品牌

1 醫(yī)院文化的誤區(qū)

在醫(yī)院的運營實踐中,一些醫(yī)院管理者往往發(fā)現醫(yī)院文化的作用并沒有想象中的強大,甚至認為它不過是醫(yī)院對外宣傳的幾句口號。出現這種情況的根源是醫(yī)院文化理論在中國醫(yī)院現實中被濫用了,這種濫用使人們對醫(yī)院文化理論認識和探索應用出現了斷層――忽視了利益基礎。醫(yī)院文化的構成要素可分為3個層次:最深層次的基本假設、中間層次的價值觀和表層的人工制品。很顯然,當前對醫(yī)院文化的追求和理解還主要停留在表層的人工制品上,價值觀鮮有涉及,至于最深層次的基本假設就更談不到了。醫(yī)院文化對大部分人來說僅僅是一些視覺符號,而這些視覺符號的產生本身又缺乏利益的根基,當然難以得到廣泛認同,奢求其向產生改變員工行為方式等作用的深層次發(fā)展就更加困難。就中國目前的醫(yī)院和社會現實而言,醫(yī)院文化絕不能脫離利益實際,想一蹴而就地實現醫(yī)院文化的強大作用力并不現實,在利益基礎上,文化才有意義,才能發(fā)揮作用。

2 醫(yī)院文化要走出誤區(qū)

中國很多醫(yī)院的文化是空洞的口號文化,它們可能出自對知名醫(yī)院的模仿,也可能只是來自于醫(yī)院領導或某個策劃人員一時的“靈感”。這樣的文化是與醫(yī)院現實割裂的,尤其是很多都有意無意地回避了利益現實,而這種利益現實是與員工的自身需求緊密相連的,不僅包括經濟利益,更包括發(fā)展利益、自我實現的價值利益等。這就是文化不起作用的癥結所在??梢韵胂?,在一個分配機制不合理、員工利益無法保證、醫(yī)院利益與員工利益完全不相關甚至時常發(fā)生沖突的環(huán)境下,員工如何對所謂的醫(yī)院文化產生認同。醫(yī)院文化不能脫離利益而獨立存在,單純地就文化論文化只能陷入更深的誤區(qū)。從醫(yī)院運營的角度上說,倡導無私奉獻、吃苦耐勞的文化,這些在精神層面當然是可取的,但沒有利益作基礎,單靠精神式的說教是無法獲得廣泛認同的。

人的本性是趨利的,這在商業(yè)文化對傳統文化已造成巨大沖擊的中國現實社會尤其顯露無遺,而在倫理約束都已經很脆弱的條件下去謀求小團體文化(如醫(yī)院文化)的強大作用,顯然困難重重。這是無法回避的事實,也是全面認識醫(yī)院文化建設的基礎。

3 醫(yī)院文化如何走出誤區(qū)

第一,構筑個人與醫(yī)院總體發(fā)展相統一的經濟利益目標。經濟利益是員工的基礎利益需求,也是醫(yī)院為員工提供的基本保障。這不是指簡單的金錢刺激,而是除了要給員工一個適當的薪資待遇外,還要設置相應的經濟利益目標,這個目標是可以通過努力獲得的實在的利益,而不是虛無縹緲的所謂藍圖。同時它又要與醫(yī)院發(fā)展的總體目標有機地結合起來,這樣就能保證員工能夠按醫(yī)院預先設定的方向前進,使醫(yī)院文化獲得有效的著力點。經濟利益層面的另一個關鍵點是合理的分配機制,這要在醫(yī)院現實的基礎上建立合理的績效考核機制,保證相對的公平性,解決員工對醫(yī)院的基本認同問題。

第二,解決好個人自我實現的價值利益與醫(yī)院整體決策及決策執(zhí)行的關系。中小醫(yī)院的決策和相應的工作安排往往出自有限的少數人,甚至是領導個人拍腦袋式的決定,大多翟憊げ恢道已經被分解為具體細節(jié)的工作的價值何在,更對所能產生的結果沒有把握。這是員工自我實現的價值利益被忽視了的表現,它直接影響了工作的積極性并造成團隊意識薄弱,對醫(yī)院文化的建設十分有害。要通過信息共享、共同參與工作目標制定與結果分析、吸納員工的合理化建議等方式加以改進,將員工置于醫(yī)院運營與發(fā)展的重要位置,使員工感受到被尊重和認可,將醫(yī)院文化落實到日常行為層面。

第三,醫(yī)院利益必須與員工利益相統一。從社會學的角度來說,這種統一關系也符合“非零和博弈”原則。所謂“非零和博弈”是相對于“我贏你輸”的“零和博弈”而言的。也就是說希望出現的結局是“你贏我也贏,醫(yī)院利益與員工利益有效統一才能使醫(yī)院文化落實,這一方面要求制定清晰的戰(zhàn)略目標,結合員工的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來指導員工的行為和努力方向,并用制度把行為固化下來,以形成習慣,用習慣帶動文化發(fā)揮作用;另一方面,要充分考慮員工的利益需求,將人力資源管理深入下去,從員工利益出發(fā),在醫(yī)院利益與員工利益的統一層面解決好留住人才和人才培養(yǎng)問題。另外,隨著“80后”“90后”逐漸成為醫(yī)院人才構成的中堅力量,人們必然要逐漸增加對其特征的認識,把握他們的特點,研究更多的利益需求,并把這種利益需求與醫(yī)院的利益和目標統一起來,使文化基礎更堅實并不斷傳承發(fā)展。

在與現代化接軌的過程中,中國醫(yī)院要建設有效的醫(yī)院文化,而不是為文化而文化。相于物質層面,作為精神層面的醫(yī)院文化應當是“由過去和將來的同時性而造成一個持續(xù)不斷的進步,能夠這樣攜帶著向將來開放的視野和不可重要的過去而前進,這才是我們稱為‘精神’的東西的本質”。積極的醫(yī)院文化,它必然會深刻地影響著所有成員的思想、意志和行為,像呼吸一樣促進組織自然新陳代謝,像血液一樣滲透到團隊的骨子里,真正成為卓越醫(yī)院的行動指南。醫(yī)院文化作為上層建筑當然需要一個相應的經濟基礎,文化并不恥談經濟利益,經濟基礎支撐了醫(yī)院文化,注重經濟的醫(yī)院文化也將并且是必然將促進醫(yī)院的經濟發(fā)展。

經濟基礎論文:特朗普上臺的經濟基礎、政策和全球影響

首先我想談談特朗普面臨的挑戰(zhàn),他的經濟政策一定是想解決一個問題,我一直認為特朗普上臺是有深刻的經濟基礎的。美國的經濟正面臨深刻的結構性變化。特朗普看到了這個問題,他提出“讓美國再次強大”的口號點中了這個要害。我認識的所有人都對這個問題嗤之以鼻,什么“讓美國再次強大”,美國從來都強大。這是不對的,美國現在正面臨一些極其深刻的結構性變化。我今天想給大家匯報的就是,他面臨的問題是什么,挑戰(zhàn)是什么?再看他怎么面對這個挑戰(zhàn),他的政策能不能解決問題,以及其政策的全球影響。

特朗普面臨的挑戰(zhàn)

美國經濟在發(fā)生一系列的變化,第一,美國經濟在繼續(xù)變輕,危機之前美國制造業(yè)空心化,服務業(yè)太輕,金融業(yè)太高,一定要把制造業(yè)拉回來。所以奧巴馬上臺8年來最大的口號就是,讓制造業(yè)重新回到美國。金融危機以前,服務業(yè)占GDP的比重是78.8%,現在是78%,略有下降,幾乎沒有任何變化,奧巴馬讓制造業(yè)回到美國的計劃失敗了。與此同時,美國工業(yè)產能的利用率在持續(xù)下降,產能過剩,不僅是中國,美國的產能過剩也非常厲害。20世紀70年代時通脹非常厲害,然后通脹持續(xù)下降,產能過剩當然就有就業(yè)的問題,就業(yè)的質量提不高,這又是美國面臨的很大的結構性變化。同時,因為產能過剩,整個制造業(yè)在輕微行業(yè)回不來,投資急劇下降。我們對美國2007年投資水平做了一個預測,對比今天和2007年,美國在8年里整個投資丟掉了20個百分點的GDP,這是個巨大的下跌,美國每年因為投資下滑丟掉3個GDP,經濟怎么可能強勁增長?大部分的企業(yè)投資,32%是居民的住房投資,主要是私人投資。所以投資下降非常厲害,不投資影響美國經濟。美國經濟活力在下降。什么叫經濟活力?我們衡量的標準是工人的跳槽率,換工作的頻率,如果經濟發(fā)展快時,人會不斷地換工作。20世紀80年代時這個數據高達22%,在崗工人換工作、換企業(yè)、換區(qū)域非常頻繁,現在只有12%;新成立公司占公司總量的比重,20年以前,在IT行業(yè)這個數據在18%左右,制造業(yè)在12%左右,此后這個數據直線下降,制造業(yè)跌到10%,IT企業(yè)跌了一半。我們聽到無數硅谷創(chuàng)新的故事,實際上美國新成立的公司數量日益減少,意味著老公司和大公司的地位越來越高。10年以上的公司雇傭工人的數目由20年前的80%上升到現在的90%,而新型的公司雇傭的工人從14%-15%跌到10%,下跌了三分之一。工人不愿意移動,新企業(yè)成立的數目在下降,工人集聚在成熟的大企業(yè),不愿意到新成立的小企業(yè)去,是很典型的經濟老化,美國的經濟越來越接近歐洲的模式?!安涣鲃印痹诮洕鷮W中是活力和創(chuàng)造在下降的非常重要的標志。所以美國的經濟正在喪失它的活力。

美國失業(yè)下降是好事,但這背后很重要的是美國的勞動人口就業(yè)參與率持續(xù)下跌,從2000年起已下降6個百分點。美國的失業(yè)率下降了6個百分點,而勞動人口的就業(yè)參與率也跌了6個百分點,很大程度上失業(yè)率下降是因為人不愿意工作,理由可以有很多,社會保險太高、找不到工作,等等。美國人口正在老齡化,勞動人口在下降的同時,勞動年齡的人又不愿意參加工作,結果就是勞動力的增長速度在下降。到現在為止都還沒有足夠的理由來解釋美國人為什么不愿意就業(yè)。

由于上述原因,美國的勞動生產率在下降。20世紀80年代時,美國勞動生產率年平均增長0.6%左右,20世紀90年代年平均增長0.9%,2000年-2009年猛增到1.5%左右,現在跌到了0.3%-0.4%。美國的勞動生產率急劇下降,這是一個很大的迷思。我們天天聽到那么多硅谷的故事,用著iphone,但是我們仍處于第三次工業(yè)革命到第四次工業(yè)革命的過渡期,第三次工業(yè)革命技術的運用已經接近尾聲,第四次工業(yè)革命的產業(yè)化并沒有發(fā)生,所以在這個階段,如果投資和勞動力的增長速度跟不上,就會導致勞動生產率下降,而且下降幅度如此巨大。所以工資收入占GDP的比重在下降,80年代時達到65%左右,現在跌到了58%,下跌了6個百分點。中產階級的收入占總收入的比重由58%下跌到46%,跌幅達12個百分點,中產階級的收入在急劇地緊縮,因此中產階級受到了很大的壓迫。

美國面臨的更大的問題是人口老齡化,在經濟學中人口結構是最為關鍵的,是無法改變的,65歲以上人口比上15到64歲工作年齡人口的比例,即每個勞動人口需贍養(yǎng)多少老齡人口,在2016年這個數據是22%,10年之后將上升10個百分點。這將要求勞動生產率急劇提高,因為退休的贍養(yǎng)費用越來越高;還需要投資大幅提高,需要投資來產生新的增長點;第三還需要就業(yè)比率提高,這三項美國現在都沒有。因此面臨著人口結構的重大變化,這三個問題不解決,美國經濟的前景一定不會好。

所以特朗普不是共和黨選出來的,當然也不是選出來的,特朗普是美國的中產階級選出來的。40歲-50歲左右的白人藍領過去的10年里生活在急劇地惡化,他們理解如果美國仍然執(zhí)行現有的政策,等到他們退休以后,他們的日子會非常非常難過,所以他們說必須改革。

特朗普的應對之道

特朗普怎么解決這些問題呢?第一件事他要減稅,他要把居民個人的所得稅由7檔減少到3檔,對富人減稅,對窮人增加稅率比扣;其次是減公司稅,20年以前OECD的稅率在32%、33%左右,今天已經跌到了22%左右。公司稅最低的是英國和加拿大,只有15%,公司稅有全球的競爭性質。公司稅降低,可以把全球的資本引入投資和建廠。特朗普現在要把公司稅由35%降至15%,現在來看,美國確實有降公司稅的空間,共和黨也從來是個降稅的黨,所以共和黨贏了,他們應該會支持降稅。

他還說要搞貿易保護主義,理由很簡單,因為美國出口太少,進口太多,所以美國把工作留給了世界上包括中國在內的很多其他國家。他說要把TPP停掉,我覺得這是完全可能的,共和黨的統治下,TPP大概也通不過。他要停止北美貿易協定,這個比較困難,因為這個協議已經法律化了,他極有可能重啟談判。特朗普當選當天,全球匯率波動特別大,在那一周里唯一跌幅沒有變化的是墨西哥比索,下跌了8%,到現在為止下跌了12%,再也沒有回去,這12%正好和北美貿易協議的關稅優(yōu)惠相抵。市場就預測到會重啟談判,無論以后要怎么談,先把匯率降下來。我覺得他一定會指認中國為匯率操縱國,這個比較復雜,匯率操縱國的事情可以通過WTO申訴,也可以通過IMF來起訴,也可以單邊對中國實施貿易制裁,比如對中國施加45%的進口關稅,這個不太容易,因為中美是雙邊的進口大國,美國對中國的出口增長特別快,而且中國的很多商品,比如說蘋果手機,都是從美國進口以后再出口的,如果征收45%的關稅將會影響全球的產業(yè)鏈。我們做過分析,如果對中國所有進口商品征收45%關稅,中國的GDP會影響2.5個百分點,同時會影響美國GDP1個百分點左右,還會影響全球的供應鏈。所以這個事情他做不了,即使他想做也做不了。但是他對某個商品征收45%的關稅是完全有可能的,比如f鋼鐵,奧巴馬時期對中國的輪胎征收45%的關稅,征了3年半以后,現在又逐漸回到15%。所以貿易仗他會打,他為什么打貿易仗――通過減稅,把資本引入美國建廠,來擴大美國的出口,然后通過貿易戰(zhàn)來為美國的企業(yè)出口創(chuàng)造一個空間,所以這兩者是有目的地配合在一起的。

第三個政策是對基礎設施投資5500億到10000億美元,我覺得這個是可以的。美國的基礎設施質量在金融危機以后急劇下跌,我們對全球的基礎設施有個衡量,最高值是10,金融危機前最高時達到7,金融危機之后美國基礎社會下降到5.5左右。美國基礎設施質量差是有目共睹的,橋梁不安全、機場碼頭陳舊,所以對基礎設施投資我覺得是靠譜的。美國政府對基礎設施的投資在20世紀90年代時達到整個GDP的2.8%,過去的20年里急劇下跌,現在跌到1.4%左右。美國政府對公共基礎設施投資的比重在20年里跌了50%,也就是說美國政府不再履行其維持基礎設施的職能。這也是可行的,因為可以增加就業(yè)、增加GDP,是需求的拉動,所以他也會做這件事。

因此他總的政策是減稅、打貿易戰(zhàn)、增加基礎設施投資的政策組合,他是想通過財政擴張來拉動制造業(yè)總需求的空間,其次通過結構性供給側改革,改公司稅,使企業(yè)的資金流入美國,增強美國企業(yè)的競爭力,再通過貿易戰(zhàn)支撐新形成的空間和競爭力,以支持美國的出口。所以這三件事其實是配套的措施,我覺得他都會做。貿易政策歷來出自白宮,特朗普選了一個特別強硬的反貿易主義者作為新成立的白宮貿易委員會主席,這是過去從來沒有的。

特朗普政策的影響

這樣看上去特朗普的經濟政策是有理由的,但是問題在于我們不知道他要怎么做?,F在為止沒有人知道他的政策具體實施是什么樣的,過程會是什么樣的,他的班底里大部分人都沒有從政經驗,但有很強的意識形態(tài)背景。怎么做不知道,市場就開始猜了,市場一旦開始猜就亂套了。他的政策,特別是其政策的不確定性對全球的影響是很大的。

首先他要強勢美元,貨幣政策收緊,美聯儲在今年會繼續(xù)加息,與此同時,日本央行、歐洲央行仍然在實行零利率和負利率,所以主要發(fā)達國家貨幣政策的背離在加大,結果在貨幣市場上當然是美元走強,所有其他貨幣走弱。而且市場對于美元走強的預期還在不斷往上走。過去的18個月里,所有的貨幣對美元都在貶值,歐元貶了20%,日元貶了30%,巴西的Real貶了60%,俄羅斯盧布幾乎貶了80%,而且美元還會繼續(xù)走強。這是影響世界的一個很大的因素。

影響世界的第二個很大的因素是美國的貨幣政策。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市場從來不相信美聯儲說的話,市場一直低估美聯儲的決心,認為利率水平會維持在低位。在特朗普當選以前,市場永遠是贏的,因為市場永遠以為利率在低位,認為利率不可能會提高,這是因為經濟增長太弱,政府的債務已經高達100%,利率上升后財政空間立馬惡化,因此市場一直按照低利率水平在配置資源。特朗普上臺后,整個市場預期改了。特朗普當選以前的24-28個月里,美聯儲的預期從未實現向市場的預期靠攏,所以這是市場的預期第一次開始向美聯儲靠攏。市場預期變化,全世界的金融資產必須重新配置?,F在不知道的是市場預期以多大的強度和速度向美聯儲靠攏。這是一件天大的事,2013年伯南克說要放緩量寬政策,全世界金融市場一片波動,資本流動大幅增加,無數的股市大跌,伯南克這句話就動了市場對美聯儲利率的預期。全世界的資產重新配置是必然的,因為現在不是低利率,已經是高利率水平了。

把美元走強的指數與在美元走強時發(fā)生危機的國家連在一起,美元走強的第一個高峰期20世紀80年代,很多國家進入危機,這是拉美危機。20世紀90年代,美元進入第二個高峰,又有很多國家進入危機,這是亞洲東南亞危機?,F在是美元進入的第三個高峰,還沒有達到前兩個高峰的水平,在特朗普的緊貨幣、松財政下美元會繼續(xù)走強。美元走強為什么會發(fā)生危機呢?因為美元走強,意味著公司和國家有太多的負債,就要用更多的美元來付利息,財務負擔加大,公司的資產負債表會惡化;美元走強,美國利息走高,美國國內的利息和當地市場的利差會縮小,資本趨于流回美國資本市場,如果資本市場大幅度依靠美國的資金來支撐,在公司有財務負擔,資金就會流出市場,國家沒有別的出路,只有發(fā)生危機。這就是拉美危機和亞洲金融危機的故事。到現在為止,還不能說危機必定發(fā)生,但是金融風險的上升不可低估,而且美元今后會繼續(xù)走強。美元走強會受到的約束就是美國的財政和經常賬戶赤字。

第三個問題,特朗普要增加開支,錢從哪里來?只有一個辦法,財政赤字。今年美國的財政赤字占GDP比例會由去年的3%增長到今年的4%,相應的經常賬戶赤字將由2.9%增長到3.5%-4%。也就是說今年美國很可能會重新回到2008年的雙赤字,財政赤字、經常賬戶赤字的高峰。如果是雙赤字,市場就會對美元的預期發(fā)生波動。

美國的債務占GDP為104%,用于付息的水平占GDP過去是3%,因為利率水平太低,現在降到了2.8%,特朗普很有意思的是,美國的借債在過去增加了30%多,美國為債務付的利息卻減少了。如果利率上升怎么辦?現在正是利率上升期,1個百分點的利息上升就意味著美國財政會跌到1個點的GDP開支,這是巨大的數字。所以在利率上升的同時,對美國的財政產生了很大的壓抑,美國就會有債務負擔,美國的財政按照國會的要求,會逐漸縮小財政赤字,而實際情況是美國的債務在不斷地上升。特別在特朗普時期,債務上升會更加快。問題還不僅在這里,美國所有的政府債務都要通過國會的批準,國會會給政府一個債務上限,2010年國會就是不批奧巴馬提出的債務上限,接下來的兩個禮拜華盛頓所有的地鐵停開,所有的公園關門,政府關門,這是一個很強的信息,告訴世界美國政府可能會因為他們自己的利益而不顧全美國甚至世界停擺。從這以后,美國的國內投資急劇下滑,因為美國的企業(yè)家對美國的政治家喪失了信心。政府能否運作是個很重要的事情。這次又會到來,按照他的計劃,他很快就會把錢花完,在今年的3月15號,最晚不會超過18號,他就要去求國會增加他的債務上限。特朗普是否會妥協,還是會設定新的債務上限,這是不知道的。所以這是一個很大的政治不確定性。

由此產生了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美國的經濟增長會怎么樣?我們認為美國未來的潛在經濟增長率會在2%左右,現在的實際增長率已經高于潛在增長率。特朗普說我根本不聽這些,為了讓美國重新強大,我要讓美國經濟增長達到3.5%-4%。但是潛在增長水平在這里,他的3.5%-4%是可持續(xù)的嗎?這又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所以美國對世界經濟的沖擊,第一,美元走強是不是可持續(xù)的?然后,美國的財政赤字是不是可持續(xù)的?以及美國的經濟增長走強是不是可持續(xù)的?而從現在看來這很可能是不持續(xù)的。所以特朗普的政策對全球的不確定性在于它會是波動的,美元匯率是波動的,美國的經濟增長也會是波動的。因此美國經濟會變?yōu)?017年-2018年世界經濟和金融市場最大的不確定性。

美國GDP1個百分點的變動會影響加拿大0.9%的GDP波動,墨西哥是0.75%。影響可以分為直接的貿易、資本流動,另一種是信心和傳播的間接影響,在全世界20個國家都會引起0.5%-0.4%左右的GDP變動。尤其是第二種影響,它是傳染性的,影響會特別大。法國是個農業(yè)國家,因此受美國的直接影響不大,美國GDP下降1%,只會影響法國0.1%的下滑,但是因為會影響到包括歐元區(qū)、中國在內的其他國家,這些國家又會反過來減少對法產品的需求等,又會拖累法國GDP增長,影響總量會達到0.36%。在今天的世界上,間接影響是很大的沖擊,特別是對美國這樣的國家。對中國的直接和間接影響加在一起會達到0.35%左右的GDP。所以,美國經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還是很大的。

經濟基礎論文:夯實經濟基礎 提升對農輿論引導力

農業(yè)類電視節(jié)目以服務農業(yè)、農村、農民為宗旨,以農村觀眾為目標受眾群,理應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中發(fā)揮對農輿論引導作用。但省、市、縣電視臺的農業(yè)類電視節(jié)目卻存在著總量偏少、影響力偏小、對農信息傳播和輿論引導能力較弱等問題。筆者在2007年7月、2008年2月主持的《電視對農信息傳播》實證調查發(fā)現農業(yè)類電視節(jié)目在農村的收視份額低、知曉度低、認可度低、忠誠度低等諸多不足。

近年來,國內新聞傳播學界和業(yè)界對農民與媒介接觸使用情況、新聞傳媒在新農村建設中的作用等相關研究呈上升趨勢,也存在一定不足――從政治、文化角度為切入點探討的多,從經濟角度切入探討的較少。主要表現在:偏重呼吁新聞媒體(特別是電視媒體)增加對農節(jié)目(欄目)的投入和播出,對農業(yè)電視的節(jié)目經濟維持與補償等涉及經濟基礎方面的研究卻十分有限。為此,筆者結合《電視對農信息傳播》中的相關數據,著重就如何拓展農村電視市場,夯實經濟基礎,為提升輿論引導能力服務作些探討。

農村電視廣告市場潛力巨大

夯實經濟基礎大有可為

農村受眾以青壯年為主體,在家庭生活中居主導地位。受調查者年齡在18―65周歲之間的,占98.3%。其中,40-50歲之間的最多,占總數的35%;其次是18-28歲,占22.4%;29-39歲的占總數的21.7%,居第三位;51-61歲的16.4%,居第四位;62-65歲的,占3.5%,居第五位;未填者占1%。從調查對象的年齡結構來看,18-61歲的青壯年占本次調查人數的95.5%,占絕對多數。這個年齡段的人,是當前農村家庭中的“頂梁柱”――主要勞動力、主要經濟來源、掌握著家庭的話語權,符合當前江西乃至全國農村家庭生活的實際。

農村受眾教育程度以初中為主,呈“紡錘形”分布。從受教育程度來看,初中文化程度者占總數的43.7%,居第一位;其次是高中/中專/職高文化程度者占21.0%;小學文化程度占20.6%,居第三;本科及以上者占6.3%,居第四位;未受過教育和大專文化程度者,各占3.8%;未填者占0.7%。調查對象受教育程度體現出以初中為主的“紡錘形”分布態(tài)勢,得益于多年來江西省在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的努力和成果,符合當前江西農村的實際。

農村受眾的家庭結構呈現出小型化、年輕化的格局。本次調查發(fā)現,從家庭常住人口數量來看,當前江西農村家庭規(guī)模以4-5人組成居多,占總數的57.3%,呈現出小型化格局。其中由1對夫妻加2個孩子構成的4人家庭最多,有107例,占37.4%;其次是由1對夫妻加3個孩子或2個孩子、1個老人構成的家庭有57例,占19.9%;而由1對夫妻加1個孩子組成的3人家庭,與由1對夫妻加2個孩子、2位老人構成的6人家庭各有36例,各占總數的12.6%,居第三位。這三類家庭總計有236例,占總數的82.5%。

農村受眾的家庭經濟狀況有較大改觀。當前江西農村4―5人組成的家庭居多,占總數的57.3%。事實表明,具有經濟創(chuàng)收能力與需人供養(yǎng)的人員數量比,決定著整個家庭的經濟狀況。本次調查發(fā)現,江西農村家庭經濟狀況有了較大改觀,具體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得到證明:

家庭中有經濟收入或賺錢能力的人員數量增加。調查顯示,當前65.1%的農村家庭擁有2-3個經濟創(chuàng)收人員,多數家庭成員有經濟創(chuàng)收能力。具體數據為:家庭中有2人具有經濟能力的,有130例,占總數的45.5%,居第一位;有3人具有經濟能力的,有56例,占總數的19.6 %,居第二位;有4人具有經濟能力的,有52 例,占總數的18.2 %,居第三位;而整個家庭中僅1人有經濟能力的,僅16例,占總數的5.6%。居前二位的,總計有186例,占總數的65.1%;居前三位的,則總計有238例,占總數的83.3%。

家庭中無經濟能力、需要供養(yǎng)的人員數量減少。調查數據顯示,當前農村家庭中無經濟能力、需人供養(yǎng)的人員一般為1-2人,約占60.5%。具體數據是:2人者有110例,占38.5%;1人者有63例,占22.0%。而有3-6人無經濟能力、需人供養(yǎng)的,總計僅64例,約占總數的22.4%;未填者有49例,占17.1%。

家庭年總收入情況和純收入增加。統計資料顯示,2007年江西省農民人均純收入為4098元,居中部六省第一位。①照此計算,家庭人口以4―5人計算,2007年江西農村家庭年純收入在2萬元左右,與我們調查中實際觀察掌握到的情況相符。江西省農民收入連續(xù)四年增幅超10%,現金收入增加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農產品價格上漲。二是勞動力轉移成為農民增收的持久動力。三是支農惠農政策效應持續(xù)顯現。②另有數據顯示,2007年全省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yè)人數達到626.9萬人,從農村轉移就業(yè)使越來越多的農民奔上致富路,務工收入成為農民增收的主要來源。③

綜上所述,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我國農村的經濟、社會等諸多方面發(fā)生的深刻、積極的變化,我國農村電視廣告市場也迎來了發(fā)展的大好春天。

拓展農村電視廣告市場,夯實經濟基礎,

為提升對農輿論引導能力服務

當前,我國廣播電視實行“事業(yè)單位,企業(yè)管理,自負盈虧,照章納稅”的管理體制,要充分發(fā)揮農業(yè)類電視節(jié)目在新農村建設中的輿論引導作用,必須著力解決農業(yè)類電視節(jié)目經濟維持與補償機制的問題。通過調研,筆者認為農業(yè)電視的經營者主要應從以下幾方面展開工作:

轉變觀念,加強市場調研,充分尊重農民需要。拓展農村電視廣告市場,首要的就是要轉變觀念。前文提到,當前農村受眾中擁有話語權的是中青年和壯年,這些人群是當前農村家庭生活中的“頂梁柱”,也是家庭經濟生活中的決策者,自然應該成為電視廣告的主要目標訴求者。隨著他們家庭經濟結構、文化教育水平、對外信息交流等各方面的不斷提高,這些人群越來越具有現代意識、時尚觀念。所以,電視傳播者在拓展農村電視廣告市場時,務必要轉變觀念,要十分重視市場調查研究,把握農民消費心理、消費習慣,尊重農民消費需求,決不能把農村作為某些城市滯銷商品、假冒偽劣產品的“集散地”。

拓寬廣告思路,豐富廣告品種,滿足農民需要。本次調查顯示,農民關注較多的十類電視廣告分別是:1.食品類(如米、面、菜類等),75.1%;2.農機具、技術、苗木、化肥等農資類,64.4%;3.藥品、保健品,55.3%;4.公益廣告,52.8%;5.住房類,43.4%;6.日常用品(如洗發(fā)水等),40.6%:7.降價促銷的物品,40.5%;8.學習、體育用品(如電腦、書籍、球類等),37.8%;9.貴重飾品、收藏品(如金銀珠寶等),32.9%;10.耐用貴重物品(如家用電器、摩托車等),32.9%。

上述數據表明,隨著農村經濟社會的變化發(fā)展,農民對電視廣告的關注度已經發(fā)生巨大變化,這就要求電視傳播者要適時拓寬廣告思路,豐富廣告品種,滿足農村受眾需要,同時也有效占領農村廣告市場。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數據告訴我們,除日常食品、農資農機農具、藥品等日常用品外,與住房、學習、體育健身、貴重物品和耐用消費品已經日益成為農村電視受眾的關注點,也應該成為電視廣告市場的增長點。

嚴格廣告審查制度,確保廣告真實性,維護農民利益和電視廣告聲譽。真實是廣告的生命。為什么很多農村受眾對電視廣告有排斥心理?主要原因是很多農村受眾認為電視廣告內容不真實。調查顯示,有44.2%的農村受眾認為 “電視廣告內容不真實"。為拓寬農村電視市場,有必要確保電視廣告的真實性,嚴格廣告審查制度,切實維護農民利益和電視廣告的聲譽,切不可貪圖一時的利益而犧牲了廣大農村電視受眾的利益和電視媒介的長遠利益。

改進廣告推廣策略,提升電視廣告在農村的市場占有率。結合我國農村文化傳統和當前的現實,在提升農村電視廣告市場占有率上,可采取以下組合策略:④

“空中戰(zhàn)+地面戰(zhàn)”。就是運用通過電視、廣播進行廣告的播出,結合地面的戶外廣告媒體包括墻體廣告及橫幅廣告。

“固定廣告+移動廣告”。固定的廣告形式主要有電視、報紙、廣播、墻體、展銷會等,而移動的廣告形式則主要指的是車身廣告、流動電影放映、散發(fā)宣傳單等位置上可以移動的廣告營銷形式。固定和移動兩種形式的結合可以最大限度地使農民接觸到廣告信息。

“媒體+口碑”。電視和人際傳播是影響農民購買商品最重要的兩個傳播渠道。因此,只要覆蓋了以電視為主的媒體和口碑這兩個最重要的信息傳播渠道,就可以取得理想的廣告效果。

“商業(yè)+公益”。投放公益廣告和舉辦公益活動是提高企業(yè)聲譽,塑造企業(yè)良好形象的一個非常有效的途徑。廣告主在進軍農村市場的時候,不僅要進行商業(yè)上的廣告宣傳和商品推廣,而且應該為老百姓實實在在做些公益事情。只有商業(yè)和公益“兩手抓”,才能使企業(yè)在農村市場的利益和形象二者得到兼顧。

“中央+地方”。就是不僅要在省級、縣級電視臺等地方電視臺上投放廣告,而且要在央視等中央級的媒體上進行廣告的投放。央視的覆蓋范圍最廣,并且在城市和農村都有較高的收視率;另外,在農村消費者的心目中,能在央視做廣告的都是有實力的企業(yè),是值得信賴的。因此在央視上投放廣告,并配合針對城市或農村不同的市場營銷手段和廣告投放方式,可以達到城市農村全面覆蓋的效果。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農村經濟社會發(fā)展,農村電視廣告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在城市電視廣告市場競爭激烈的現實環(huán)境下,適時拓寬農村電視廣告市場,為改進對農電視節(jié)目采編制作水平、提升對農輿論引導能力等,應該會有很大的啟發(fā),值得廣大電視新聞工作者、學界和業(yè)界人士充分重視和深入研究。

經濟基礎論文:“一帶一路”戰(zhàn)略推行的經濟基礎及其戰(zhàn)略意義

摘要:2013年9月和10月,中國國家主席在出訪中亞和東南亞國家期間,先后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大倡議,此項倡議將充分借助已有的、行之有效的區(qū)域合作平臺,依靠我國與有關國家既有的雙多邊機制?!耙粠б宦贰弊鳛槿轿粚ν忾_放戰(zhàn)略,意味著我國對外開放實現了戰(zhàn)略性轉變,我國的區(qū)域經濟發(fā)展將面臨新的機遇與挑戰(zhàn);同時,“一帶一路”戰(zhàn)略的提出,直指世界經濟格局的短板,為世界經濟發(fā)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以我國的發(fā)展為基礎,分析“一帶一路”戰(zhàn)略推行下帶來的經濟效益及其戰(zhàn)略意義,發(fā)現問題與阻礙,并提出相關意見。并達到進一步推進“一帶一路”戰(zhàn)略思想,推動我國與世界各國的經濟發(fā)展,以達到促進共同繁榮。

關鍵詞:“一帶一路”戰(zhàn)略思想 國家經濟共同發(fā)展 戰(zhàn)略機遇與意義

“一帶一路”戰(zhàn)略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我國從古代的絲綢之路到現在的絲綢之路的巨大轉變是我國經過不斷努力實現的。我國古代的戰(zhàn)略為現代制定未來發(fā)展戰(zhàn)略提供了豐富的經驗和戰(zhàn)略精神?!耙粠б宦贰睉?zhàn)略的提出與發(fā)展說明我國初期的改革開放戰(zhàn)略得到順利發(fā)展,并根據經濟形勢的發(fā)展,實行相應的戰(zhàn)略轉變。在提出的這一構想時,由于此戰(zhàn)略有著極為深遠的意義,就在世界各國引起了強烈關注。

一、“一帶一路”戰(zhàn)略的內涵與其意義

“一帶一路”的戰(zhàn)略實施必將影響我國和其他國家的發(fā)展,為了與各國更加友好的共同發(fā)展,互幫互助,緊密聯系,我們必須要通過新的絲綢之路構想來實現各國共同進步。發(fā)揚包容、友好合作、共贏的精神。

(一)“一帶一路”戰(zhàn)略的概述及其發(fā)展歷程

1、“一帶一路”概述

“一帶一路”的戰(zhàn)略旨在借用古代“絲綢之路”的歷史符號,高舉和平發(fā)展的旗幟,主動地發(fā)展與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伙伴關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

2、“一帶一路”戰(zhàn)略的涵蓋內容極其發(fā)展歷程

提出的“一帶一路”戰(zhàn)略是以經濟為基礎,增進我國與沿線其他國家之間的聯系,積極發(fā)展與沿線國家的戰(zhàn)略伙伴關系,實現合作共贏。

2013年9月和10月,在提出的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zhàn)略構想,符合全球形勢深刻變化,因此得到了世界各國的高度關注。

2014年8月,出訪蒙古國時,表示歡迎周邊國家“搭便車”。邊境地區(qū)作為連接國與國的重要紐帶,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具有獨特的地位和作用。此次訪問意義重大,中蒙建立了全面戰(zhàn)略伙伴關系,雙方在政治、經貿、地區(qū)合作等諸多問題上達成一致,這不僅為中蒙關系再上一個新臺階奠定了基礎,也對東北亞地區(qū)的安全與穩(wěn)定有著重要意義。

2015年2月1日,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

2015年5月7日,中國國家主席開啟對歐亞三國的訪問,首站抵達哈薩克斯坦。此次訪哈可視作是“絲綢之路經濟帶”的落實之旅,將進一步助推“一帶一路”的建設。

2015年,博鰲亞洲論壇開幕式上,發(fā)表主旨演講,表示“一帶一路”建設不是要替代現有地區(qū)合作機制和倡議,而是要在已有基礎上,推動沿線各國實現經濟戰(zhàn)略相互對接、優(yōu)勢互補。

此項戰(zhàn)略涵蓋了東北亞經濟整合,最終融合在一起通向歐洲,形成歐亞大陸經濟整合的大趨勢。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涵蓋了18個省、自治區(qū)與直轄市。根據新疆的區(qū)位優(yōu)勢,進一步深化與西方國家的交流合作,形成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重要交通樞紐。

(二)“一帶一路”戰(zhàn)略的重要意義

1、促進中國區(qū)域經濟協調平衡發(fā)展

根據統計,2014年12月后期我國的外匯儲備資金為3萬億多美金,隨著“一帶一路”戰(zhàn)略的實施,我國又將邁出一大步。隨著改革開放的順利發(fā)展,我國受地理區(qū)位、經濟發(fā)展水平、資源、技術等因素影響,對外開放總體呈現東快西慢、海強陸弱的格局?!耙粠б宦贰睉?zhàn)略思想正是延續(xù)著對外開放的思想,加強東中西互動合作,實現全方位對外開放。充分發(fā)揮國內各地區(qū)比較優(yōu)勢,促進經濟要素有序自由流通、生產資源高效配置,實現沿海城市與中西部地區(qū)相互銜接,進而從西向東的推動經濟發(fā)展,促進中西部地區(qū)和延邊地區(qū)的對外開放和經濟發(fā)展水平,實現經濟發(fā)展平衡。

2、推動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的融合

在新時代的發(fā)展下,世界各國都面臨著新的危機,改變過去的格局已經勢不可擋。世界經濟進入深度調整期,全球經濟疲軟,復蘇乏力,世界經濟格局正在發(fā)生重大轉變,“一帶一路”直指全球發(fā)展問題重點,加強與沿線有關國家的溝通磋商,在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產業(yè)投資、資源開發(fā)、經貿合作、金融合作、人文交流、生態(tài)保護、海上合作等領域,推進了一批條件成熟的重點合作項目。

3、“一帶一路”戰(zhàn)略是促進亞歐國家共同進步、共同繁榮的必然選擇

“一帶一路”的提出使我國的和平發(fā)展、互利共贏的發(fā)展理念變得更加堅定。通過“一帶一路”戰(zhàn)略,可以更進一步的拉近周邊國家與我國的聯系,促進各國文化、信仰、經濟的友好往來和和諧相處。由我國開始發(fā)展的“一帶一路”戰(zhàn)略貫穿亞歐地區(qū)的部分國家,可以把我國的發(fā)展與其他國家連接起來,把我國對未來的構思與其他國家對美好未來的期許連接起來,讓其他國家從我國的社會發(fā)展中感受到友好,并從中獲益。

二、“一帶一路”戰(zhàn)略的發(fā)展機遇與前景

(一)“一帶一路”戰(zhàn)略的發(fā)展機遇

1、“一帶一路”戰(zhàn)略思想受到各個國家的支持與參與

2014年3月至6月期間歐亞各個國家陸續(xù)在創(chuàng)建絲綢之路經濟建設,促進貿易往來等各個領域明確表示支持并積極參與,以期促進各國之間的貿易往來和文化溝通,實現和平共處、共同繁榮、合作共贏的局面。亞歐各國表示,絲綢之路的發(fā)展對亞歐國家的經濟又著重要的影響。建設新的絲綢之路是促進各國文化、政治交流的重要機會。

2、我國與“一帶一路”周邊國家和平共處、合作堅實

目前,我國與東盟是最大的貿易往來者,我國與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之間合作關系牢固,個成員國之間友好合作,互幫互助,促進了成員國各個領域的發(fā)展。二我國雨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坦合作申報的“絲綢之路”已經入選了世界文化遺產名錄,這一事件推動了各個國家的積極參與。

(二)“一帶一路”戰(zhàn)略的發(fā)展前景

“我國提出這個戰(zhàn)略思想目的是為了擴大對外開放,促進貿易往來以及人文交流,提升各國的綜合實力,但是由于各個國家的發(fā)展存在差異,在發(fā)展過程中要把所有的國家都顧及到,根據不同國家的不同情況,制定相對應的方案,例如在東部地區(qū),應該提高其經濟競爭力,二西部地區(qū)應迅速發(fā)展其基礎建設。利用各個國家的優(yōu)勢,吸引區(qū)域外的現金技術和管理,促進共同發(fā)展,爭取實現各國共同繁榮。

三、“一帶一路”戰(zhàn)略提出后所面臨的各國的質疑與實現途徑

(一)“一帶一路”戰(zhàn)略所面臨的挑戰(zhàn)

1、俄羅斯對“一帶一路”的質疑與觀點

在提出“一帶一路”的戰(zhàn)略思想時,俄羅斯對“一帶一路”抱有疑惑的態(tài)度,有的人認為絲綢之路經濟帶會繞開俄羅斯直接延伸到阿姆斯特丹,可以后來我國公布了初步計劃之后,那些質疑不會穿過俄羅斯的人們才慢慢消聲。另一方面是俄羅斯的一部分人認為中國不重視歐亞聯盟,只是把絲綢之路作為有前途的方案,還有一些人認為,我國提出絲綢之路的原因是因為對上海合作組織不滿意。面對這些質疑,我國將要解釋清楚這些質疑,并讓其積極支持此次戰(zhàn)略計劃。

2、美國對“一帶一路”的看法

美國認為我國提出“一帶一路”戰(zhàn)略是因為我國是經濟大國,會不斷崛起并迅速擴張,當我國的綜合力量擴展到一定程度,將會覆蓋整個歐亞大陸。此外,中國在“一帶一路”戰(zhàn)略中可以與周邊國家密切聯系,并且將摒棄與俄羅斯的分歧,聯合俄羅斯,重振歐亞地緣戰(zhàn)略板塊,打造“新的反美軸心”。

3、日本對中國“一帶一路”的反應

從“一帶一路”戰(zhàn)略思想的提出,目前日本國會并沒有針對“一帶一路”做出相關審議。由于和美國的關系,日本在“一帶一路”戰(zhàn)略的態(tài)度上不能確保和美國保持一致,雖然這次事件挑動了日本的的神經,但是日本并沒有對此事件持續(xù)關注。

(二)“一帶一路”戰(zhàn)略的實現途徑

“一帶一路”戰(zhàn)略要求參與的各個國家必須團結一致,將各自的優(yōu)勢發(fā)揮到最大。努力打造合作共贏的局面,我國應與中亞南亞國家、俄羅斯、歐盟國家共同建設“一帶一路”,形成亞歐區(qū)域經濟一體化發(fā)展大格局,加強相互聯系,加強政策溝通,不斷開拓創(chuàng)新。在發(fā)展的同時抓住機遇,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推動綜合發(fā)展。

四、結束語

我國在的帶領下,不斷深入擴展了“一帶一路”戰(zhàn)略。不僅有利于我國經濟、文化、政治的有效發(fā)展,也有利于其他合作國的經濟發(fā)展,但是“一帶一路”戰(zhàn)略的開展實施必定是離不開我國政府的支持的,并且需要周邊國家的支持與參與,共同發(fā)展進步。繼續(xù)發(fā)揚我國古絲綢之路的輝煌壯舉,與世界各國聯系起來,構建新的發(fā)展,為世界發(fā)展提供新思路。此次根據古絲綢之路建立的新絲綢之路這一舉動更是直接的講我國與歐亞各國的發(fā)展聯系在一起,直接影響著各個參與國的交易,推動了世界的進步,促進了國與國之間的緊密聯系。

經濟基礎論文:論馬克思對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關系的辯證解釋及文化空間

[摘 要]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關系作為歷史唯物主義的基礎性問題,也是研究文化課題的重要理論框架和方法論。其中,經濟決定論、總體辯證法和多元決定論是闡釋二者關系的代表性方案。但是?熏它們并沒有真切地揭示馬克思對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辯證理解。以馬克思對該問題的闡述為理論脈絡和分析依據,我們認為他分別在起源和內容構成、理論邏輯建構以及推進社會歷史變革等意義上,對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關系有著多維度的理解和界定,他所采取的是歷史性和結構性相結合的辯證方案。辨析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關系,對于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研究的思想背景、理論框架和價值規(guī)范具有重要的啟示作用。

[關鍵詞]經濟基礎;上層建筑;辯證關系

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關系是歷史唯物主義研究的基礎性問題,也是當代探討馬克思主義文化問題的深層次課題。當代英國著名的文化學家、文藝理論家雷蒙德?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就認為:“任何對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的現解都必須從考察關于決定性的基礎和被決定的上層建筑的命題開始。[1]鑒于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關系在馬克思主義文化問題理解中的關鍵性,威廉斯認為必須從兩者的關系闡釋出發(fā)的判斷是對的。然而,一方面,威廉斯為了對應于社會經驗的本質,把文化霸權視為解讀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關系的工具,其特點在于把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置于文化理論的框架下進行闡釋。這樣的做法不僅無益于對歷史唯物主義的本質理解①,更無益于對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的建設。我們認為,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關系是研究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的框架(之一),而非相反。換言之,它們之間的關系是建構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的基礎,不能本末倒置。另一方面,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關系是否就是決定與被決定的關系?盡管學界早已認識到這是一個有待深入研究的課題,且已作了相關的理論建構工作,但是我們需要意識到馬克思的解釋方案并沒有得到有效的揭示,而它對于重釋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關系而言是至關重要的理論路徑。

一、關于解釋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關系的諸種方案

我們應該認識到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關系是一個復雜的理論問題,因而需要審慎地對待。這里的復雜性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理論的意識形態(tài)性。諸如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等命題,一直以來被視為馬克思主義的核心原理,是歷史唯物主義理論的基石,即使要闡釋它,也必須是在既有的框架內進行。事實上,在“正統”與“異端”之間一直存在著不同的解讀和爭論。二是思想的變異性。歷史地看,關于二者關系的命題和判斷會由于社會環(huán)境和人們思想的變化而不同,無論是經濟決定論,還是總體辯證法,抑或是多元決定論,都有其時代特征,不可妄下定論。在此,需要把握的是它們在學理上的關系及其差異;三是概念的模糊性。對二者關系的判斷關涉對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這兩個概念的理解,特別是對于“經濟基礎”概念的理解存在著較大的爭議,這概念理解上的爭議誠然也導致了二者關系理解的差異。認識到理解二者關系的復雜性無疑是必要的,一方面揭示了它們之間關系的限度和范圍,另一方面也為它們的時代性闡釋提供了契機。

第一種解釋方案:經濟決定論。在馬克思的諸多戰(zhàn)友和學生當中,保爾?拉法格對“經濟決定論”②的研究最具代表性,他專門對此做了理論化和系統化的闡述。在《思想起源論》(又名為《卡爾?馬克思的經濟決定論》)一書中,拉法格研究了正義、善、靈魂和神等觀念的起源和發(fā)展問題。拉法格的經濟決定論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思想起源于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即經濟生產或勞動過程決定了思想的起源和發(fā)展進程[2];其二,應該從人們的物質生活過程來解釋諸如正義、善、靈魂和神等觀念,而不是相反,也就是說人們的物質生活過程決定了思想的性質和形態(tài)。可以說,被拉法格理論化的經濟決定論為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之間的關系定下了基調,成為馬克思主義的經典闡釋,進而在后來的大眾化過程中被理解成機械決定論。事實上,拉法格的理論是有馬克思的思想根據的,后面會談到這點。一般而言,在歷史唯物主義理論中,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關系就是被界定為“決定”與“被決定”關系,即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而上層建筑對經濟基礎具有反作用。正如人們所見,這種解釋曾經流行較長時間,后來的各種批評也正是針對它而言的。這些批評主要集中在兩點:第一,經濟決定論忽視了上層建筑的作用,無論是對思想上層建筑、還是政治上層建筑,它都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將這種“忽視”演化到現實層面,就是缺乏對意識或工人階級意識、社會文化、社會心理的關注;第二,正如晚年恩格斯所批判的那樣,這種經濟決定論并不符合馬克思和他的本真意思,他多次指出如果這樣把經濟理解為唯一起決定作用的因素會導致對現實理解的扭曲。對于后來的馬克思主義研究者來說,以經濟決定論來界定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關系是需要重新審視的理論框架,它的固守性、僵化性和機械性已經與現實生活產生了巨大的隔閡。

第二種解釋方案:總體辯證法。在第二國際內部,經濟決定論是一個占統治地位的思想。鑒于西歐革命所遭受的挫折,西方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家們開始反思馬克思主義的一些基本原理,而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關系就是其中的一個核心議題。在當時的理論家們看來,革命意識、文化霸權已成為工人階級和資產階級之間斗爭的迫切問題和時代議題。因而,上層建筑在歷史唯物主義中的地位和作用開始不斷得到強調,表現在理論上就是界定二者關系的解釋框架從經濟決定論轉向總體辯證法。在當時,馬克思主義理論家羅莎?盧森堡和盧卡奇都傾向于以總體辯證法來闡釋馬克思主義,其中盧卡奇在這個問題上的探討較為系統。具體而言,盧卡奇在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關系的理解上取得了突破:一是以總體性的歷史性的觀點取代了經濟決定論的觀點,“不是經濟動機在歷史解釋中的首要地位,而是總體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同資產階級科學有決定性的區(qū)別??傮w范疇,整體對各個部分的全面的、決定性的統治地位?!盵3]在總體辯證法的視域中,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關系便是一種歷史性和總體性的存在,特別是上層建筑不再是一種被經濟決定的角色,它在整體中有著相對的獨立性和自主性。二是在后來關于社會存在本體論的研究中,盧卡奇認為它們的關系不僅僅是一種認識論的界定,還是一種本體論的生成。他說:“經濟基礎與意識形態(tài)上層建筑的關系在本體論上的形成過程,似乎在每一件勞動事實中,在勞動部門化、精密化的過程中,以及在對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分析所表明的勞動職能的演變中,就可以系統的看出來?!盵4]歷史地看,盧卡奇的觀點不僅與他的時代相契合,而且在學理上推進了該問題的研究。然而,在這個問題上還存在著概念不清晰、結構不緊密等問題,一言以蔽之,其宏大的思想遠遠超過細致的分析。

第三種解釋方案:多元決定論。與總體辯證法的歷史性闡釋不同,阿爾都塞的多元決定論則是從結構的視角來解讀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之間的關系。在《保衛(wèi)馬克思》中,阿爾都塞建構了“多元決定”的社會歷史解釋框架,并在此框架下分析了二者的關系。在他看來,只要承認上層建筑的形式和國內外環(huán)境在大多數情況下是特殊的、獨立的和不能歸結為單純現象的真實存在,矛盾的多元決定就是不可避免的和合乎情理的。這里“不能歸結為單純現象”指的是上層建筑不能只是被看作為經濟的反映或現象,它們與經濟一樣是一種真實的存在。否則,所謂的“多元決定”便是一種虛構。于此,他是不贊同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這種觀點的,首先是“社會經濟結構的革命不能閃電般地一下改變現存的上層建筑和意識形態(tài)”,因為上層建筑具有相當大的穩(wěn)固性;其次是“由革命所產生的新社會,通過其新的上層建筑形式或特殊的環(huán)境(國內外環(huán)境),可促使舊因素保持下去或死而復生,這種死而復生在沒有多元決定的辯證法中將完全是不可想象的?!盵5]從以上論述,我們可以看出阿爾都塞在這個問題上的基本邏輯,經濟基礎或結構與上層建筑是兩個獨立的、真實的存在,它們共同決定社會歷史的進程。如果承認上層建筑只是作為經濟基礎的單純現象的話,那么“經濟一元論”就是無可挑剔的,而這在根本上是與現實的社會歷史經驗相沖突的。從這個意義上說,阿爾都塞比盧卡奇往前走了一步,它不僅僅承認了上層建筑的獨立性,還把它視為與經濟基礎同時起決定性作用的獨立因素。

如果說像人們所認為的那樣拉法格是經濟決定論的“始作俑者”,那么阿爾都塞的多元決定論便是有“矯枉過正”的嫌疑了。在這個意義上,盧卡奇的總體辯證法思想倒是有更值得借鑒的積極意義。事實上,盧卡奇“小心翼翼”的理論變革是多余的擔心罷了,拉法格的理解也不是沒有馬克思的文本依據和思想淵源,而阿爾都塞的結構性反思亦有其可貴之處。我們認為在馬克思主義家族內部,在不同的理論框架下對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關系的理解具有差異性,但是大致的趨向是逐步突顯上層建筑在這個關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與此思想趨向有關的理論還有葛蘭西的文化霸權以及弗洛伊德主義的馬克思主義等等。鑒于這種思想趨向的現實意義,后來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家們將更多的目光轉向了對上層建筑的研究。與此同時,經濟基礎概念也受到了人們的重新審視,其中以科恩為代表的分析馬克思主義學派所做的工作尤為引人注目。

二、馬克思的辯證方案

上述三種方案所理解的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關系,盡管與他們所處的時代境況相關,但是在馬克思那里并非沒有依據。事實上,在馬克思的文本中,確實不存在“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這樣的表述,甚至在恩格斯的表述中也不存在這樣明確而肯定的表述??梢哉f,馬克思和恩格斯對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關系的判斷是謹慎的?;趯Α逗诟駹柗ㄕ軐W批判》《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和《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的文本解讀和思想解析,我們認為上述三種闡釋方案并沒有脫離馬克思的思想基地,只是沒有真切的理解他在這個問題上所采取的辯證方案。如果可以的話,我們寧愿將上述三種方案中展示出來的思想看作是馬克思辯證方案中的諸環(huán)節(jié)。

其一,在現實起源和內容構成的意義上,馬克思指出國家產生于市民社會,并且認為市民社會是國家的現實構成。在《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中,馬克思提出“不是國家決定市民社會,而是市民社會決定國家”③的論斷,可以看作是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的最初版本。如果把市民社會理解為經濟基礎,繼而把國家或政治國家理解為上層建筑的話,那么這種推論顯然是成立的。作為對黑格爾“國家決定市民社會”命題的顛倒,馬克思“市民社會決定國家”的命題有以下兩層含義:

國家產生于市民社會。在黑格爾的《法哲學》中,“家庭――市民社會――國家”是一種辯證的否定關系。簡言之,以血緣和愛為紐帶的家庭被以個體利益為核心的市民社會所否定,而市民社會內部的沖突和矛盾則由國家統一。當然,黑格爾所謂的國家并非是一個實體性的存在,而是一種理念,即理性國家。馬克思認為黑格爾以理性國家決定市民社會是一種幻想,因而他堅持市民社會和國家的分裂,并且認為是市民社會決定國家。他指出:“事實卻是這樣,國家是從作為家庭的成員和市民社會的成員而存在的這種群體中產生的?!盵6]也就是說,對于政治國家而言,家庭和市民社會是其天然的基礎,“政治國家沒有家庭的自然基礎和市民社會的人為基礎就不可能存在,它們對國家來說是必要條件?!盵6]11

市民社會是國家的現實構成。正如馬克思所說:“家庭和市民社會是國家的現實的構成部分,是意志的現實的精神存在,它們是國家的存在方式。家庭和市民社會使自身成為國家。它們是動力。”[6]11在這個意義上,與黑格爾把家庭和市民社會對國家的現實關系理解為觀念的內在想象活動不同,馬克思在社會存在的層面上解構了這種幻覺。因為市民社會才是真正的活動者,而國家是一種被動的存在者。簡言之,在這里,市民社會是國家的現實內容,而政治國家則是一種形式性的存在。這與馬克思后來“消滅”國家的思想有著邏輯的一致性。

于此,拉法格的經濟決定論并非空穴來風,而是有著馬克思的思想根據。需要指出的是,這里不能把市民社會直接等同于經濟基礎,也不能把國家或政治國家等同于上層建筑。④馬克思在特定的語境下做出“市民社會決定國家”的論斷具有其特定含義。其中,最為值得注意的是,受黑格爾“理性國家”的影響,馬克思也只是把國家理解為政治國家。但是,在資本主義的現實生活中,國家還具有經濟職能,保羅?斯威齊就認為資本主義體制中的國家是“作為一個經濟工具的國家”,一是國家參與采取經濟行動以解決其發(fā)展問題,二是極力維護資本家階級的利益,三是為了維護整個制度的穩(wěn)定和運行,國家對工人階級采取讓步行動。[7]

其二,在邏輯闡釋和現實變革的意義上,馬克思認為科學的方法是從現實的物質生產及其關系出發(fā)來闡述思想意識的性質和形式,而不能顛倒過來,并且指出后者是前者在觀念上的反映,而思想意識的消滅則有賴于現實市民社會或物質關系的變革。

這是馬克思在《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中制定的歷史唯物主義思想,它進一步推進了對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關系的理解。這種理論上的推進得益于馬克思將市民社會置于歷史唯物主義的視域中來理解。他指出:“在過去一切歷史階段上[每次]出現的受生產力制約同時又制約生產力的交往形式,就是市民社會?!瓘倪@里可以看出,這個市民社會是全部歷史的真正發(fā)源地和舞臺。”[8]38在這段論述中,馬克思在邏輯上把市民社會理解為一個普遍性概念,因為它是一切歷史階段上出現的交往形式,是全部歷史的真正基礎和現實關系。然而,接著他又指出市民社會也有其特定的內容,他說:“市民社會包括各個人在生產力發(fā)展的一定階段上的一切物質交往。它包括該階段的整個商業(yè)生活和工業(yè)生活,因此它超出了國家和民族的范圍?!嬲氖忻裆鐣皇请S同資產階級發(fā)展起來的……”[8]146在這里,馬克思指出市民社會不僅與交往相關,還與生產相關,指認它也包括商業(yè)生活和工業(yè)生活。從它擴展的概念內涵來看,馬克思此時的市民社會概念儼然成了經濟基礎概念的前奏。

具體而言,在該文本中,馬克思所理解的市民社會、物質交往(關系)與思想意識、觀念的關系有以下內涵:

從市民社會出發(fā)來闡述思想意識的產生過程及其形式,才能得到正確的理解。他說:“……從市民社會作為國家的活動描述市民社會,同時從市民社會出發(fā)闡明意識的所有各種不同理論的產物和形式,如宗教、哲學、道德等等,而且追溯它們產生的過程。”[8]50與以往的哲學家們從思想意識出發(fā)來解釋世界不同,馬克思在這里顛倒了這種做法。在這里,市民社會作為一切歷史的真正基礎和現實關系,在邏輯上它也應該是出發(fā)點和根基,即思想意識的性質和形式及其產生過程都應該在市民社會中得到闡明。在馬克思看來,這才是科學的方法。于此,他在這里所重點闡釋的是關于考察市民社會與思想意識二者關系的方法,即是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并不具有實質性的內容。

思想意識的消滅有賴于社會關系的革命。正如馬克思所言:“意識的一切形式和產物不是可以通過精神的批判來消滅的,不是可以通過把它們消融在‘自我意識’中或化為怪影、‘幽靈’、‘乖想’等等來消滅的,而只有通過實際地推翻這一切唯心主義謬論所由產生的現實的社會關系,才能把它們消滅;歷史的動力以及宗教、哲學和任何其他理論的動力是革命,而不是批判。”[8]50根據德文原意,這里的“消滅”,應為揚棄之意。倘若把消滅理解為一種“歸零”的清洗或去除行為,那么思想意識只具有消極之意。而揚棄的意謂在于,社會關系所要“消滅”的是思想意識對人們的束縛作用和消極影響,當然契合社會關系的思想意識,則是它的予以保留的積極方面。從這個意義上說,那些認為馬克思對思想意識只有消極作用看法的人,顯然是誤解了。

思想意識是物質關系的觀念反映?!罢冀y治地位的思想不過是占統治地位的物質關系在觀念上的表現,[換言之]不過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現出來的占統治地位的物質關系;因而,這就是那些使某一個階級成為統治階級的關系的[思想],因而這也就是這個階級的統治的思想?!盵8]66馬克思在這里以“反映”的方式來描述的思想意識和物質關系的關系,實質上是一種經驗性的描述。對于“統治階級的思想為什么是占統治地位的物質關系的觀念反映”的問題,從馬克思的論述中可以知曉,他認為這本就是一個實踐問題,而非一個理論問題,即不是一個經院哲學的話題。那些繞著“認識論”的圈子來批判馬克思的“反映論”的人,或許是走錯了道,因為這樣的討論不在一個論域中,從而無法達致有效批判。

其三,在社會歷史構成因素的意義上,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都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和自主性,二者具有“適應”關系,而就推動社會歷史變革而言,后者不是僅有消極意義,也具有積極作用。

就第一個方面而言,馬克思指出“人們在自己生活的社會生產中發(fā)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們的意志為轉移的關系,即同他們的物質生產力的一定發(fā)展階段相適合的生產關系。這些生產關系的總和構成社會的經濟結構,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層建筑豎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會意識形式與之相適應的現實基礎。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制約著整個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過程”[9]在這里,馬克思指出了經濟結構與法律的、政治的和社會意識形式共同構成社會歷史的組成要素,即物質生活、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在結構上,他指出物質生活是其他生活的現實基礎,并制約著他們。同時,生產關系要“適合”于生產力,而社會意識形式“適應”于現實基礎。由此可見,阿爾都塞賦予上層建筑以完全獨立的決定性作用,對于馬克思來說,是一種理論上的過激行為罷了。

如果把這里的“適應”僅僅理解為單方面的、被動的適應,那么事情未免過于簡單了。正如馬克思所言:“要研究精神生產和物質生產之間的聯系,首先必須把這種物質生產本身不是當作一般范疇來考察,而是從一定的歷史的形式來考察?!盵10]346他舉例說,與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相適應的精神生產,就和與中世紀生產方式相適應的精神生產不同?!叭绻镔|生產本身不從它的特殊的歷史的形式來看,那就不可能理解與它相適應的精神生產的特征以及這兩種生產的相互作用?!盵10]346在我們看來,這段論述有兩層含義:一是指出了物質生產有其特殊的歷史形式,而且要從其歷史形式來理解,這里的“特殊的歷史形式”即是指包括精神生活在內的社會歷史形式。在這個意義上言,物質生產離開精神生產也是不可理解的;二是在這個語境下,物質生產和精神生產之間的關系有著相互作用的關系,即在“制約”關系的基礎上,兩者之間也具有相互影響、相互融合,甚至是相互適應的關系。從這里可以看出,盧卡奇給予上層建筑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并非是“完全的”,而是要加上限定詞“特定的”或“一定的”。

就第二個方面而言,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中指出:“隨著經濟基礎的變更,全部龐大的上層建筑也或慢或快地發(fā)生變革。”[9]33這里所揭示的是上層建筑變革的動力來源于經濟基礎的變革。而“或快或慢”指的不僅是一種時間性的表述,也是一種對變革強度、深度或廣度的體認,例如馬克思在論及物質生產的發(fā)展同藝術發(fā)展的不平衡關系時,指出:“關于藝術,大家知道,它的一定的繁盛時期絕不是同社會的一般發(fā)展成比例的……”[11]由此可見,上層建筑的變革亦有它自身的節(jié)奏和規(guī)律。在變革過程的意義上,它們兩者之間并不具有對等性。正是在這里,上層建筑變革的價值、意義及其積極作用才有做進一步的評估的必要。

馬克思并沒有忘記這一點,他接著又說道:“在考察這些變革時,必須時刻把下面兩者區(qū)別開來:一種是生產的經濟條件方面所發(fā)生的物質的、可以用自然科學的精確性指明的變革,一種是人們借以意識到這個沖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那些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藝術的或哲學的,簡言之,意識形態(tài)的形式?!盵9]33馬克思在此為什么強調要把這兩種變革區(qū)別開來?在我們看來,或許是他已經意識到對推動社會歷史起積極作用的不僅僅是經濟基礎的變革,與之相適應的上層建筑的變革同樣具有積極作用,而且后者的變革并不比前者更簡單、更容易理解。

三、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研究的相關啟示

馬克思用建筑物的基礎和上層建筑的關系來比喻社會經濟結構和法、國家、思想意識的關系,雖然形象通俗且容易辨識,但后人在理解這個比喻時也存在簡單化和機械化的傾向。這種傾向轉化為現實的表現,則是對上層建筑的忽視或者輕視,特別是有礙于對文化問題的理解。立足于當代,對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研究來說,我們認為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關系研究是一個不可或缺的理論框架和方法論。

首先,重新審視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關系的主要目的,是要將思想意識、文化觀念等上層建筑因素從“經濟決定論”中解放出來。如西方馬克思主義的盧卡奇、阿爾都塞的理論意圖無不如此。對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研究來說,這是一種奠基性的理論工作,理應值得關注。事實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概念的提出就得益于這種解放,它至少表明人們已經意識到文化維度在中國推進社會主義建設的進程中占有重要的席位,而且越來越重要。離開這個大的思想或理論背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概念的提出就顯得有些唐突和不解。畢竟,在傳統馬克思主義的視域中,文化問題并沒有取得相應的位置。

其次,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關系是我們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方法論。一些西方馬克思主義試圖否定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這種分析框架⑤,這是錯誤的理解所導致的結果。因為作為社會歷史的分析方法,這個理論框架所關注的是兩者的關系問題,而非對某一方面的研究,也不是把兩者割裂開來研究。在這個理論框架中,我們才可能進一步確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研究的邊界,包括歷史的邊界、內涵的邊界,甚至是地位的邊界。也只有在這個理論框架中,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成果,才能得到更好的總結和提煉,從而不至于大而無當,也不至于妄自菲薄。所謂的文化自信便有了根據。

再次,進一步規(guī)范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關系,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研究也具有規(guī)范作用。在這個規(guī)范下,研究和總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道路,顯然離不開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道路,當然也包括相應的政治建設、社會建設和精神建設的研究和總結。其實質問題在于,如何規(guī)范文化道路與諸多其他維度發(fā)展道路之間的關系。這其中便涉及研究立場的選擇,及其社會歷史意義的揭示或者說其價值旨趣的指認。具體而言,就是要正確的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與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下的人民群眾的內在聯系。為了不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道路研究所得出的結果是冷冰冰的“諸多規(guī)律”及其總和,我們認為有相應的規(guī)范和價值立場是題中應有之義。

我們應該意識到,從馬克思出發(fā)來重新理解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關系,僅是諸多路徑中的一種。事實上,如果能夠將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關系研究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研究結合起來的話,不僅能夠豐富馬克思主義的文化理論,也能夠夯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理論根據。須知,這里的“結合”便是相互闡釋、相互融合和相互規(guī)范。

經濟基礎論文:探析中美股市聯動的經濟基礎和傳染現象

【摘要】隨著當前我國經濟發(fā)展以及加入WTO經濟貿易組織的時間越來越久,全球經濟一體化在我國正逐步成為一個無可規(guī)避的事實。伴隨著近五年新型金融市場開放以及互聯網技術的不斷進步,無論是金融信息還是金融風險在全世界傳播的渠道和效率都呈現出不斷上升的趨勢。而這種風險帶來的直接后果就是伴隨著每一個資本市場互相之間的聯系不斷加深而產生明顯的疊加增強的作用。本文主要探索中國股市和美國股市之間是否存在聯動關系,以及這種關系是否可以通過經濟基礎進行解釋,希望本文可以拋磚引玉,給同行提供一些意見。

【關鍵詞】中美股市 聯動 經濟基礎 傳染現象

一、問題提出的背景

股市聯動理論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被提出之后,近年逐漸被學術界普遍承認。1995年,美國學者羅晉和索拉里克利用分段檢驗的方法對全球包括美國在內的七個主要的股票市場進行了相關性的檢驗,所選用的周期是1960年到1990年之間的三十年波動。他們發(fā)現,在這三十年時間內,七個主要的市場之間股票的波動都呈現出了相關的波動攀升走勢。蘭格利德在2001年利用動態(tài)協整的檢驗思路對三個歐洲發(fā)達國家――英國、法國以及德國的40年數據進行了考察和分析,發(fā)現這三個市場在1980年之后出現了十分明顯的協整模型構建,而這也意味著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開始,股票之間的聯動就逐步出現了增強的趨勢。對于中國股市的研究,中國學者駝振心在2008年稱,當中國進行了股權分置改革之后,中國和世界股市之間的協整關系開始變得尤為顯著,而這也意味著股市的聯動性得到了極大的增強,而費兆奇通過對于時變沖擊溢出模型的建立,發(fā)現世界因素和亞州本地的區(qū)域因素在2008年經濟危機之后對于中國股票市場的影響程度呈現十分明顯的上升趨勢。

二、問題的數據描述

(一)股票市場的聯動關系

為了驗證這個理論的可行性,下表選用了若干個中國以及美國的股票市場指數,并且對于一些個別的行業(yè)指數進行了分析和研究。這些數據的樣本區(qū)間是從2007年的一月初直持續(xù)到2012年的6月底共計66個月的全部每日數據,同時本數據對于那些因為不同節(jié)假日而造成錯位的數據進行了刪除。所有的數據都來自于每個交易日的收盤價格,并且以本幣為單位進行處理,數據來源是datastream。如下圖1所示,黑色的實線主要表示美國的相關數據對于中國的相關數據的引導關系,而黑色的虛線則相反,表示中國的股市波動對美國股市波動是否造成影響。

從圖1中我們可以看到,中國對美國的統計曲線數值一直徘徊在0到1之間,因此我們可以斷定在進行檢驗的期間,中國的收盤價對美國股市第二天的收盤價沒有產生引導關系,但是從2007年11月開始,美國股市的變化開始對中國股市的變化產生十分顯著的影響。分析其原因主要在于,首先中國在2005年開始進行了股權分置的改革措施,使得利率進一步市場化,這項措施讓我們國家的股市得到了進一步的全球化推動;另一方面,2007年之后美國的次貸危機直接導致美國的進口逐步萎縮,中國作為最大的出口國之一也受到了出口萎靡的影響,這兩方面因素使得美國股市對中國股市的牽引呈現出增強態(tài)勢。

(二)股市聯動的經濟基礎

下圖2為中美兩個經濟實體一周期為單位的引導關系構建。因為我們所擁有的GDP數據僅僅為季度數據過于含混,因此我們可以選用工業(yè)生產增長率來作為經濟增長的標志。圖中的黑色實線代表美國經濟自身對于中國的引導情況,而黑色虛線則相反,代表了中國對美國的引導關系。從圖中看到兩條引導方向的線條都在臨界值1的上方波動,說明這種引導關系對于雙方都是明顯的。

從市場經濟的基礎角度對這種情況做出解釋,這種經濟聯動直接導致股市聯動的原因就在于,伴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不斷發(fā)展,國家的宏觀經濟情況會對這個國家的企業(yè)或者是和這個國家相關聯的其他國家的上市公司在未來的企業(yè)現金流以及企業(yè)產品的折現率帶來十分巨大的影響,這種影響最終會直接造成股票價格的逐步統一性。

(三)股市聯動的傳染現象

所謂的傳染現象指的是在金融危機出現的時候,市場與市場之間并不能通過經濟基礎進行解釋的各種相關性發(fā)生。因此在下圖3中,本文使用了動態(tài)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進行探索。黑實線標記的GF統計量代表著種美德經濟如果產生聯動,那么是否可以構建成格蘭杰原因。在這張圖表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在這個樣本的絕大多數時間,統計量都大于5%的臨界值,這個階段下,經濟基礎是可以對這兩個國家的股市引導關系進行解釋的,但是2008年10月之后數值暴跌到臨界值的下方并長期在很低的一個界面進行移動,直到2009年2月才回到了臨界值上方,這說明在這段時間美國股市向中國進行了傳染。

傳染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是信息的不對稱。在出現經濟危機的時候,國際上的投資者因為沒有掌握全部的信息,經常會因為恐慌而做出大量沒有理性的投資決策,并且這種恐慌很容易形成羊群效應,進而干擾到其他國家對于股票的預期情況。我們國家的股票市場發(fā)育相對較晚,市場價格機制跟發(fā)達國家相比并沒有處于十分完善的程度,因此這種沖擊就極有可能造成傳染的結果,使得股票之間的非理性聯動成為必然。

三、結語

隨著我國不斷開放國際市場,美國股市的收盤價對于中國股市的第二天收盤價具有十分明顯的引導關系,并且這種趨勢還在不斷增強。但是因為我國的市場經濟發(fā)展尚不完善,因此美國股市很容易對我國造成傳染效應。

經濟基礎論文:西方經濟學與馬克思經濟學的市場經濟基礎理論比較

【摘要】西方經濟學和馬克思經濟學的市場經濟基礎理論在市場層面有著共同之處,他們都反映了市場經濟運行的一般特征和規(guī)定。其差異具體表現在:對研究對象的認識不同,分析的前提和出發(fā)點不同,得出的結論不同。西方經濟學是辯護的,馬克思經濟學對市場經濟的認識是辯證的。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實踐要以馬克思經濟學為指導,并借鑒西方經濟學的合理部分。

【關鍵詞】西方經濟學 馬克思經濟學 市場經濟基礎理論

在《資本論》第一卷第一版序言中,馬克思明確指出:“我要在本書中研究的,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以及和它相適應的生產關系和交換關系?!边@決定了馬克思經濟學必然要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經濟運行基礎――市場經濟進行研究,從而與作為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經驗總結的西方經濟學有著某種相通之處。但由于二者在立場、觀點、方法上存在著分歧,它們的區(qū)別則是根本的。

一、兩者在市場一般層面存在相通之處

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中關于生產一般和生產特殊的論述同樣適用于市場經濟。依據《導言》的思想,市場一般反映的是市場經濟的共同特點、共同規(guī)定,是在思維層面上反映出來的、市場經濟作為資源配置方式的體制性特征;市場特殊是指抽象的市場經濟與一定生產關系的結合,反映了市場經濟的制度性特征。在市場一般的層面上,馬克思經濟學與西方經濟學的市場經濟基礎理論存在相通之處。

(一)兩者對市場機制的總體描述相似

西方經濟學中微觀經濟學的核心是淪證亞當,斯密的“看不見的手”原理,而這一原理正是對市場機制的一種描述:每個個人,“他通常既不打算促進公共的利益,也不知道他自己是在什么程度上促進那種利益?!苤恢豢床灰姷氖值闹笇ВケM力達到一個并非他本意想要達到的目的。在市場機制作用下,每個人在追求他自私自利的目標的同時,卻自然而然地促進了整個社會的利益。微觀經濟學即是對亞當,斯密“看不見的手”原理的合乎邏輯的表達形式。在微觀經濟學中,市場中的每個參與者都以利己為動機從事經濟活動,也即理性的經濟人:消費者追求的是效用最大化,廠商追求的是利潤最大化。通過分析消費者和廠商的行為,證明完全競爭的市場機制能夠最有效地配置資源。

宏觀經濟學雖然承認“市場失靈”,承認市場機制未必能使全部資源達到“充分就業(yè)”的水平,但卻認為通過宏觀調控或宏觀經濟政策的執(zhí)行可以彌補這一缺陷,從而得出市場機制仍然可以最有效地配置資源的結論。

馬克思經濟學也從資本的利己本性出發(fā)來描述市場機制。資本的本性就是像吸血鬼一樣盡可能地吸取剩余價值,“剩余價值以從無生有的全部魅力引誘著資本家”,促使資本家采用新技術、提高本企業(yè)的勞動生產率,從而縮減生產商品的個別勞動時間,使自己獲得超額剩余價值。但這只是暫時現象,在追逐超額剩余價值的競爭中,資本家會競相采用新技術。一旦新技術被普遍采用,整個部門的勞動生產率會得到提高,原來先進的生產條件就成為一般的生產條件,個別價值與社會價值之間的差額消失,超額剩余價值也就不復存在。

(二)兩者對某些具體市場機制的描述相似

無論是西方經濟學還是馬克思經濟學都同意市場機制發(fā)揮作用都是通過價格機制、供求機制、競爭機制等的綜合作用來實現的。如,在西方經濟學中,市場的均衡價格表現為市場需求和供給這兩種相反力量共同作用的結果。當市場出現供求不一致的非均衡狀態(tài)時,價格機制、供求機制、競爭機制的綜合作用會使這種非均衡狀態(tài)逐步消失,實際市場價格將回到均衡價格水平。

在馬克思經濟學中,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是價值規(guī)律在現實經濟生活中的表現形式。供過于求或供不應求從而價格與價值的偏離雖然經常發(fā)生,但由于價格機制、供求機制、競爭機制的綜合作用,這種偏離不會長時間持續(xù)下去。在這里,“價值表現為價格運動的規(guī)律”,使得市場價格在動態(tài)中趨于平衡??梢?,無論是馬克思經濟學還是西方經濟學,都認為市場運行是有規(guī)律的,平衡即意味著規(guī)律的存在。

二、兩者在市場特殊層面存在根本區(qū)別

(一)二者對研究對象的認識不同

不論西方經濟學還是馬克思經濟學的市場經濟理論,事實上都以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為研究對象,但二者對研究對象的認識有著根本的不同。

西方經濟學從資產階級立場出發(fā),把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當作永恒的、自然的生產方式,因此,盡管它事實上研究的是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卻將其視為一般的市場經濟。

馬克思經濟學則把市場經濟看作市場一般和市場特殊的二位一體。馬克思經濟學認為,市場一般僅僅是在思維層面存在的抽象要素,用這些抽象要素不可能理解任何一個現實的歷史的市場經濟,因為,“哪怕是最抽象的范疇,雖然正是由于它們的抽象而適用于一切時代,但是就這個抽象的規(guī)定性本身來說,同樣是歷史條件的產物,而且只有對于這些條件并在這些條件之內才具有充分的適用性。”所以,作為抽象要素的市場經濟,只有在與一定經濟制度的結合中才成為現實的要素,具有現實的意義。馬克思經濟學所描述的就是存在于現實中的特定的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在馬克思經濟學中,勞動力買賣的自由不是天然的市場買賣的自由,而是特定歷史關系的產物,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前提和基礎。工人的消費也不像西方經濟學描述的那樣是在市場上的自由選擇,而是從屬于資本主義生產,為資本家再生產勞動力。工資也不像西方經濟學描述的那樣是市場力量決定的勞動這種生產要素的價格,而是勞動力的價值或價格。

總之,“工人雖然自由,但按照自然規(guī)律,他是從屬于資本家的?!鄙a則不僅是投人生產要素獲得產出的一般勞動過程,更是特定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下的價值增值過程,是勞動過程和價值增值過程的統一。資本不僅僅是廠房、機器設備等,那只是它外在的物質表現形式,其本質是一種以物為媒介的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凹徏啓C是紡棉花的機器。只有在一定的關系下,它才成為資本。脫離了這種關系,它也就不是資本了,……資本是一種社會生產關系。它是一種歷史的生產關系?!?

經濟基礎論文:王凱:經濟基礎會讓一個演員戲路更寬

王凱曾體會過為了生活而拍戲的感受,因此,他格外珍惜自己成名后可以根據適合與否選擇角色的機會。

《瑯琊榜》紅遍街頭巷尾,王凱也憑借劇中靖王一角為人所熟知。很多演員說自己“演戲不是為了錢”,但大抵只有小有成就的演員才有資格說這種話。至少在七八年前,王凱還沒有勇氣和底氣這樣說,因為那兩年里,剛剛從中央戲劇學院畢業(yè)的他不僅找不到自己的職業(yè)方向而且?guī)缀跎頍o分文了。

又愛又恨“陳家明”

無論是《偽裝者》中的明誠,還是《北平無戰(zhàn)事》中的方孟韋,王凱創(chuàng)作的形象似乎總是英姿勃發(fā)、赤誠果敢的。于是,人們很難回想起他入行的“敲山之作”――《丑女無敵》中娘氣十足的陳家明。其實,連王凱回憶起來也承認,如果不是幾乎已經身無分文,可能不會接下那個在此后讓他糾結了大半年的角色。

初入演藝圈,王凱的境遇并非順風順水,這讓原本開朗愛笑的他開始變得消沉。2008年前后,他甚至沉迷于電腦游戲,選擇了逃避。時間一天天地過去,王凱逐漸意識到,自己不能再這樣消沉下去,因為現實的問題是,自己已經無法養(yǎng)活自己了。

“當時去《丑女無敵》試戲,開始時不是試陳家明,到了之后導演說原定的角色已經定出去了,所以就試了陳家明。當時我真的快身無分文了,再加上有些初生牛犢不怕虎,所以就接了這個角色?,F在回想起來,還是很感謝這個角色,它讓我成長了很多?!蓖鮿P說。

他曾說過,一個新人是沒有選擇的權利的,而當時的他就是如此。王凱坦陳,追求更好的物質基礎對每個演員來說都是必然的,特別是在個人經濟比較困難的時期。若是有一定物質基礎,接戲就可以有更多的選擇,就一定會選擇自己更合適的那個,而不是只要有豐厚的回報就去選擇。

對“偽娘”專業(yè)戶說不

在成功地塑造了陳家明這一角色后,快樂與煩惱接踵而至。好的一方面是,圈里開始有人關注他,找他演戲;不好的一方面是,大家都將他定格成一個“偽娘”專業(yè)戶。所以此后,王凱又有七八個月沒有接戲,開始艱難地克服自己入行以來的第一個瓶頸期。

“之所以多半年沒有拍戲,并不是因為沒人來找我,而是因為來找我接的角色都與陳家明如出一轍。當初飾演陳家明是個偶然,如果再次接演我以后的戲路就將成為必然了。”王凱說。因此,經過深思熟慮,王凱還是將那個階段和陳家明同類型的角色都推掉了,希望從此能夠擺脫這個桎梏。

無規(guī)劃,有節(jié)制

可以說,在《偽裝者》之后,《瑯琊榜》的上映徹底夯實了王凱人氣新人的地位,靖王和所謂“人人都是靖王妃”的種種噱頭讓微信圈里段子手們妙筆生花。而對于未來,王凱并沒有做太多的規(guī)劃。就如同因為被劇本感動得落淚,他果斷接下《瑯琊榜》,卻未曾考慮靖王一角會為自己今后的演藝道路帶來什么。

他說自己不善于規(guī)劃,對此,他有自己的解釋:“我知道變化永遠是大于計劃的,人們總是現在想得很好,但是,你將來會發(fā)生什么誰也不知道,所以我不喜歡給自己計劃太多。而且,如果到時候事情沒有按我們的意愿去發(fā)生,我們就會很失落。但是,如果不給自己規(guī)劃,可能你沒有想到的事情它就發(fā)生了,這個時候反而給自己一個驚喜,那你是愿意選擇失落還是選擇驚喜?”試想,如果按照王凱的理論進行家庭財務規(guī)劃或投資金融工具,結果恐怕很難有他所謂的“驚喜”。

其實,生活中的王凱是一個比較節(jié)制的人,從不亂花錢,更不會因為缺乏規(guī)劃讓自己捉襟見肘。對此,他驕傲地表示,我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更何況我還有一個非常出色的經紀人。

經濟基礎論文:經濟基礎在擇偶標準中的重要程度統計分析

【摘要】文章利用 齊性檢驗和Jonckheere-Terpstra檢驗方法,對3個不同年齡段的人進行實證分析,驗證在選擇配偶的時候,這3個年齡段的人對于對方的經濟基礎在意的程度是否相同,若不同,排列出相應的順序,進而進行結果分析,并且提出合理化建議。

【關鍵詞】 齊性檢驗;Jonckheere-Terpstra檢驗法;合理化建議

生活中,婚姻是一個永恒的主題,然而,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fā)展,我們對于結婚對象的選擇上也有了較大的變化。在這個多姿多彩的社會中,當代的年輕人似乎在選擇配偶時考慮的更多,尤其是在這個物欲橫流的大環(huán)境中,人與人之間強烈的攀比心理,使人們都不想生活的比別人差,同時我們也秉持著“貧賤夫妻百事哀”和“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的觀念,于是,似乎現在的年輕人變得更加現實了,在選擇結婚對象的時候我們往往比較在意對方的經濟基礎,是否有良好的家庭背景和穩(wěn)定高薪的工作。因此,我們常常感嘆現在的“80”后和“90”的年輕人太現實了,而我們父母那一代人似乎更純粹一些,不太會在乎經濟基礎,所以,我們常常認為不同年齡段的人選擇配偶時對經濟實力方面的在意程度是不同的,那么,我們這種觀點是社會真實的反映嗎?基于這種想法,本文將利用非參數統計學的方法來驗證一下不同年齡段的人對于此問題的看法是否一致。

一、實證分析

(一)數據來源

本文針對不同年齡段的人對配偶經濟實力的在意程度是否一致,對349個人進行了市場調查,并且將被調查者分為了三個年齡段:18歲至30歲,31歲至50歲,50歲以上。同時,我們將這三組年齡段的人對配偶經濟實力的在意程度分為了三個層次,分別為:非常在意,一般,不在意。據此我們統計各類結果的數據,如下表所示:

(二) 齊性檢驗

根據上述給出的數據,我們來檢驗一下三個不同年齡段的人對配偶經濟實力的在意程度,運用 齊性檢驗法,并且應用R軟件來實現,輸出了Pearson’s 檢驗結果,自由度為(3-1)(3-1)=4, 值為9.9143,p值為0.0419,由于p值小于0.05,于是此時我們拒絕原假設,即三個不同年齡段的人對配偶的經濟實力在意程度不同,具有差異性。

(三)Jonckheere-Terpstra檢驗

根據上述的 齊性檢驗的結果,我們可知三個年齡段的人對于配偶的經濟實力的在意程度是不同的,那么,到底哪個年齡段的人會更在意呢?與我們之前預期的結果是否會一樣,據此,我們希望通過檢驗來將不同年齡段的人的態(tài)度進行排序,這樣更有助于我們對問題的分析,下面我們根據調查數據繪制出各組數據的箱線圖如下:

從上圖中,我們清晰地看出了三組數據的順序,從而,結合上述的檢驗分析和箱線圖的繪制,我們可以得出結論三個年齡段的人對配偶經濟實力的在意程度呈現一個遞減的趨勢,即18歲至30歲的群體最在意對方的經濟實力,其次為31歲至50歲的群體,最后為50歲以上的群體。

二、結論及建議

(一)結論

通過上述的檢驗分析,我們得出的結論為:不同年齡段的人對配偶的經濟實力在意的程度具有差異性,并且隨著年齡的遞增,人們的在意程度呈現出遞減的趨勢,即年輕人最在意配偶的經濟實力,其次為中年人,最后為老年人。以此也反映出了時代不同,人們的價值觀和婚姻觀也有所改變了。但是,在擇偶時過于注重對方的經濟條件這種風氣當然是不好的,因此,我們對此作出以下建議。

(二)建議

在這個五彩紛呈的社會,似乎我們對一切都很迷茫,我們每個人持有的價值觀念都有所不同,也就是我們看中人生的部分有所不同,有人將物質看成是全部,特別是現在的有些年輕人有“拜金”傾向,生活中這樣的例子也出現的較多。例如,眾所周知的江蘇電視臺主辦的相親類節(jié)目“非誠勿擾”,歪曲的價值觀和婚戀觀給了我們警醒,物質極大豐富不等于幸福,但是卻有那么多人將物質條件和婚姻畫上等號,從而引領了不良的社會風氣,進而導致最終失敗的婚姻,這也是我國離婚率越來越高的原因。我們應該意識到,社會進步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我們的幸福指數為何下降了,這是一個值得我們每個人都思考的問題,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們自身價值觀和婚姻觀的導向問題,因此,我們應該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念,物質生活雖然重要,但是這并不是全部,我們可以注重,可以為之奮斗和努力,但是我們不應該太在意,以平常心去對待。

在這個浮華的社會,平常心對于我們來說似乎是一樣奢侈的東西,無論對待任何事,我們都顯得很浮躁,很難有一顆平常的心態(tài),對待物質生活,我們現代人往往要求太高,未婚人士更是將未來另一半的物質水平作為首選的條件,于是我們常常感嘆現代人的感情不純粹,而我們自己又何嘗不是這樣呢?所以,我們要從自己做起,用一顆平和及平常的心態(tài)對待一切,不要太在意物質,那只是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甚至有的時候那只是一小部分。

經濟基礎論文:中國經濟基礎不算壞

現在需要擔心的,是有可能發(fā)生的內生性緊縮,雖然目前看起來風險應該不大。

2012年的經濟狀況,還要從基本面來看。有三個因素,讓我們依然可以對中國2012年保持樂觀。

首先,通貨膨脹壓力的顯著下降。本輪通脹,從2010年二季度抬頭,到2011年年底才算是被制住。從大的方面看,通脹背后有兩個重要的基礎力量。一是匯率低估引發(fā)的凈出口,凈出口增加了對國內供給的總需求。二是2009年以來的大規(guī)模刺激政策,貨幣供應快速增長,形成了另一個刺激總需求的重要力量,主要表現之一就是近幾年投資的快速增長。這兩方面增加總需求的因素,都對總供給形成壓力,供不應求的結果,就是通貨膨脹。

所幸的是,這兩個因素的力量在2012年都會大幅減弱。首先是2012年的匯率比2010年已經升值了6%左右,從凈出口來看,可能已經趨近均衡水平,匯率扭曲導致的通脹壓力可能已經基本消除。二是從經濟周期的角度來看,2012年的農產品供給因為前兩年農產品價格的飆升會較為充足,導致農產品通脹的壓力較小,而中國的通脹,主要就是農產品的通脹。通脹壓力下降的直接含義是宏觀調控的壓力減輕,而2011年經濟增速的下降,主要是主動緊縮的結果。

其次,目前中國政府部門的資產負債表狀況依然健康。對于目前宏觀經濟形勢的擔心,與地方政府性債務不無關系。2011年6月國家審計署的報告顯示,地方政府性債務累積10.7萬億人民幣,溫總理在報告中說2011年新增債務僅有3億。綜合考慮歷年的政府收支,政府部門的凈資產約為10萬億,負債比率在47%左右,遠低于2000年左右70%的水平,實際上政府的負債水平在2000年以來一直處于下降的趨勢。在這一情況下,即便地方政府性債務出現了10%甚至20%的壞帳,政府部門的總體資產負債狀況依然可以保持良好。

第三,目前中國工業(yè)企業(yè)的投資回報率依然很高,初步測算的凈資產回報率達到18%左右。1990年代中期以來,這一回報率一直處于上升的趨勢當中。2011年的回報率有所下降,但是依然保持高位。投資回報率高的含義是,經濟中并不缺乏投資的機會,一旦宏觀調控開始慢慢放松,投資將恢復增長,GDP增速將回暖。

最后,不得不提的是房地產調控。這一次股市的巨大反應,大概與溫總理的“房價還遠遠沒有回到合理價位”、“調控不能放松”的表態(tài)有關,于是一切關于房地產市場回暖的幻想都破滅了。在房地產投資占總投資的四分之一,房地產行業(yè)的聯動性高等論點的指引下,一副經濟低迷的圖景似乎已經描繪形成了。很多評論家都認為,2012年最大的風險來自房地產。

問題在于,沒有房地產,經濟就不增長了嗎?資產負債表和投資回報率不是這么說的。到底什么行業(yè)會火,不是書生擅長,那是企業(yè)家們的事情。但是關于宏觀經濟的基本面,可以做出的基本判斷的是不缺總需求,特別是投資總需求。宏觀緊縮一旦放松,經濟回暖可期。目前可以看到的,至少是基礎設施還有很大的發(fā)展空間。倘若人均收入再上一個檔次,現在的基礎設施都會嫌不夠。大中城市的擁堵,直接的要求就是多修路,多修地鐵?;A設施投資有兩個重要特點:其一是外部性高,因而政府應該發(fā)揮作用;其二是周期長,相應的舉債周期也長,以前借下的短債可以考慮展期。

現在需要擔心的,是有可能發(fā)生的內生性緊縮,雖然目前看起來風險應該不大。長期觀察中國經濟的人,應該對1998-2002年的通貨緊縮記憶猶新。那一場通貨緊縮,與1992-1994年的經濟過熱,以及隨后的宏觀調控不無關系,過緊的政策導致了企業(yè)利潤下滑和壞賬增加,損害了當時的資產負債表和投資回報率,結果導致了長達5年的通貨緊縮。

歷史驚人地相似。2009年的大規(guī)模經濟刺激,2010年開始的通貨膨脹,以及隨后開始的宏觀收縮,都和1992年開始的那一輪周期有明顯的相似之處。不同的是,這一次經濟整體的資產負債和投資回報,依然良好,總體風險不大。不過,以史為鑒,把可能發(fā)生的內生性緊縮風險列入考慮,還是必要的。作者系北京大學副教授

經濟基礎論文:中國貨幣一體化:經濟基礎\實證研究與路徑

摘要:本文利用SVAR模型進行實證研究,發(fā)現兩岸四地并不具備最優(yōu)貨幣區(qū)的條件;在考察了中國貨幣一體化的現實經濟基礎后,通過參考、借鑒國際上成功的區(qū)域貨幣一體化的經驗與路徑,提出了符合中國國情的貨幣一體化的路徑構想:人民幣與港澳幣以美元化形式,而人民幣與新臺幣間則采用歐元模式,最終實現中國貨幣一體化。

關鍵詞:貨幣一體化;SVAR;最優(yōu)貨幣區(qū)

一、引言

2008年,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fā)的全球性金融危機使世界經濟陷入衰退,究其深層次原因則是以美元為主導的國際貨幣體系存在重大缺陷,美國可憑借美元的國際貨幣地位轉嫁國內危機使得危機蔓延至全球。因此,改革現有國際貨幣體系,推進國際貨幣體系多元化成為廣泛共識。人民幣尚未成為國際貨幣,無法發(fā)揮資源配置功能,只能被動承受,因此,對中國而言,應推動人民幣國際化。

自2008年以來中國政府的多項政策舉措,尤其是2009年在港發(fā)行以人民幣計價的主權債券,已充分說明政府已經意識到過去由民間市場自發(fā)形成力量的薄弱,一國貨幣的國際化始終要依靠官方制度的力量才有望最終實現。人民幣非完全自由兌換性的約束使得整合兩岸四地(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和臺灣地區(qū))貨幣的必要性和戰(zhàn)略性得以凸顯,即人民幣、港幣、澳幣及新臺幣的一體化,將不僅彌補人民幣非國際貨幣與不可自由兌換的缺陷,而且也將是促成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步驟。

二、文獻回顧

二十世紀90年代以來最優(yōu)貨幣區(qū)理論的實證研究取得較大進展,依據不同研究視角可分為:考察經濟沖擊性、測算雙邊匯率波動、引入時間動態(tài)變化、檢驗匯率相關性等四個方向。

(一)研究經濟沖擊對稱性

Bayoumi和Eichengreen(1994)首次從經濟沖擊相關性的角度,將Blanchard和Quah(1989)提出的VAR模型引入最優(yōu)貨幣區(qū)理論,提出以經濟沖擊的規(guī)模,經濟體間的相關性以及國內經濟的調整速度,判定組建最優(yōu)貨幣區(qū)國家的標準。

國內學者的研究在Bayoumi和Eichengreen(1994)基礎上,對模型中的變量進行了拓展,如李心丹等(2003)以實際匯率代表貨幣沖擊,靳超等(2004)則采用一年期儲蓄存款利率來衡量貨幣沖擊構建出三變量模型。崔曉燕等(2007)則借鑒了Huang和Guo(2006)對經濟沖擊來源的分析,將經濟沖擊擴展為外部供給沖擊、國內需求沖擊、國內供給沖擊和貨幣沖擊。

(二)測算雙邊匯率波動性

Bayoumi和Eichengreen(1997)在一般均衡模型基礎上,創(chuàng)造了最優(yōu)貨幣區(qū)指數法,用于衡量匯率波動的不同影響因素下,組成貨幣區(qū)的綜合成本和收益。該指標越低,意味著維持貨幣同盟的綜合成本越低,越適合組成最優(yōu)貨幣區(qū)。萬志宏(2004,2005)將該方法用于東亞地區(qū)的10個經濟體(包括中國大陸、香港、臺灣),結果顯示香港和臺灣以及新加坡同中國較高的合作成本,兩岸四地尚不構成貨幣區(qū)。

(三)引入時間動態(tài)變化

Frankel和Rose(1998)提出OCA內生性假設,實證結果證實了原假設的正確性:OCA標準的內生性,使得一個國家更有可能在加入貨幣聯盟后再滿足通貨區(qū)的條件。

國內學者在Frankel和Rose的基礎上轉而通過VAR模型將這一思想運用于檢驗兩岸四地是否符合“內生性”的假設。陳小凡(2006)以供給和需求沖擊的對稱性替換了Frankel和Rose(1998)所提出的經濟周期相關性,構建了兩變量VAR模型,測算需求、供給沖擊的對稱性,并引入狀態(tài)空間模型和卡爾曼濾波對沖擊非對稱性的演變軌跡進行動態(tài)估計。就總體而言,兩地供給和需求沖擊的對稱性不令人滿意,貨幣一體化的現實基礎較為薄弱。

(四)考察匯率相關性

由于組成一個共同貨幣區(qū)的一個必要(非充分)條件是影響這些國家的外部沖擊因素是對稱的,若通過一般購買力平價理論檢驗發(fā)現,這些國家的實際匯率存在趨同,則可證明這些國家是潛在的最優(yōu)貨幣區(qū)。從這一角度而言,一般購買力平價理論與Mundell提出的最優(yōu)貨幣區(qū)理論存在共同之處。Hong Liang(1999)采用一般購買力平價理論檢驗中國大陸與香港是否適宜組建成一個最優(yōu)貨幣區(qū)。通過協整分析后的實證結果表明,大陸與香港間并不滿足建立最優(yōu)貨幣區(qū)的必要條件,但都表現出與美國和日本具有很強的聯系。張明正(2008)以貸款利率作為資產價格的變量進行協整檢驗,認為香港與大陸間的經濟緊密性與互動性已超過香港與美元間的聯系,香港的聯系匯率制度需要重新安排。

三、研究模型及數據來源

Bayoumi和Eichengreen(1992,1994和1996)在SVAR方法的基礎上,通過設定“識別假設( identifying assumptions )”,從原始數據擬合殘差中分解識別出供給沖擊與需求沖擊,區(qū)分了非對稱性沖擊和對稱沖擊的反應,把研究的重點推進到導致價格、產出變動的深層次因素上。

設變量和分別代表GDP和物價水平,為了滿足數據的平穩(wěn)性要求, 和對應于GDP和物價數值的差分數據??紤]如下雙變量向量自回歸模型:

其中, 和為白噪聲隨機擾動項,代表產出和物價變動中未被回歸方程解釋的部分。 為階數為 的滯后算子L的多項式,即 ,其中

為確保和 序列無關而選擇的滯后階數。為揭示結構性擾動,即具有經濟含義的供給和需求沖擊,有以下關系式:

其中,和 分別為需求與供給沖擊,因此,產出與物價變動中未被解釋的擾動項是供給與需求沖擊的線性組合。用矩陣可表達為:,結構性擾動(經濟沖擊)矢量 可通過C的逆矩陣求得:

。在 矩陣中,求解矩陣C需要4個約束條件。由估計出的 和的方差―協方差矩陣,可以提供3個約束條件:

通過SVAR估計,可以得到殘差項的方差―協方差矩陣,即上式的左邊。而在Blanchard-Quah分解中假設供給沖擊與需求沖擊是正交的,并將其標準化:

(1)需求與供給沖擊的方差為:

(2)需求與供給沖擊是正交化的:

因此,上述經濟沖擊的標準化條件與(1)式聯合,可得到關于矩陣C的以下三個約束式:

系數矩陣C的第4個約束條件,需求沖擊對產出不具有長期影響。為得到該約束條件的數學表達式,將VAR表達式(1)轉換為無法觀測的結構性經濟沖擊的無限階移動平均過程MA(∞):

(7)式表明, 和是結構性擾動和的當前和前期值之和。――所謂的脈沖響應函數,描述了結構性擾動對左邊變量期之后的影響。由于需求沖擊對產出不具有長期影響,或需求沖擊對產出增長的累計效應為零,因此得到第4個約束條件:

若將該約束轉換為含有系數和 的表達式,則為

上述的4個約束條件都已得到,可求出系數

得到矩陣C,并通過識別出需求沖擊和供給沖擊 。

本文中的數據來源于IMF《World Economic Outlook Databases(WEO)》1980年至2008年的年度數據,鑒于澳門經濟總量微小,在此忽略,同時擬美國為參照國。

SVAR模型可用于說明不同經濟體間是否具備構成最優(yōu)貨幣區(qū)的經濟基礎,但是在變量的選擇上尚未取得一致,選取不同的變量所得出的結果不盡相同,降低了解釋力度。因此,本文將只采用兩變量模型,即產出和價格變動:以美元計算的各經濟體的名義GDP來描述產出,以1980年為基期的年度GDP平減指數,用來描述經濟總體物價的表現。

從產出和價格的相關性指標而言,美國與香港、臺灣地區(qū)的產出相關性都較高,而美國是最重要的貿易伙伴之一,由于香港與內地緊密的經貿聯系,因此在價格相關性方面,香港與美國的相關性較弱。通過ADF檢驗,除香港外,剩余經濟體供給和需求變化率均穩(wěn)定,香港的變化率差分后也穩(wěn)定,表明這些序列都是I (1)序列,可進入

SVAR進行實證分析。根據Schwarz 準則來選擇滯后階數,從而得到四個經濟體的階數為1。

四、實證檢驗

(一)經濟沖擊的相關性

表1、2列出中國內地、香港、臺灣地區(qū)和美國受到兩類沖擊的相關系數。

根據表中的數據,在整個樣本期間,內地與香港的供給沖擊與需求沖擊均表現為正向相關,但相關性水平較低;內地與臺灣地區(qū)的兩類沖擊呈現負向相關性;臺灣地區(qū)與香港的需求沖擊為負相關,而供給沖擊為較高的正相關性;美國與臺灣地區(qū)間在需求沖擊為負相關,而與中國內地及香港為正相關性,其中與香港的需求沖擊相關系數最高,美國與中國內地的供給沖擊為負相關,與香港、臺灣地區(qū)為正相關供給沖擊,且系數值較大。

中國內地與香港間的相關性呈現出一致性,但相關性較弱,而中國內地與臺灣地區(qū)間的相關性為負向相關,另外,香港與臺灣地區(qū)兩經濟體在供給沖擊方面具有較高的一致性,而需求沖擊則為負向相關。美國作為參照國,與香港及臺灣地區(qū)的相關性較強,這也與現實相符合。

(二)方差分解分析

四個經濟體的GDP和物價變動的方差分解結果見表3。數據顯示,內地、香港和臺灣地區(qū)三個經濟體,供給沖擊是導致產出變動的最重要因素,而需求沖擊則是導致物價水平變動最重要因素??梢?影響三個經濟體產出和物價水平變動的主要因素表現出一致性、且并無顯著差異。

(三)脈沖響應函數分析

據脈沖響應函數分析,就經濟沖擊的力度而言,四個經濟體的供給沖擊均大于需求沖擊。其中,內地經歷的經濟沖擊的力度在整體上高于香港,而臺灣地區(qū)又高于內地;在經濟體的調整速度方面,內地經濟的調整速度要高于香港、臺灣地區(qū),而臺灣地區(qū)的調整速度又高于香港。一方面,中國內地的資本市場尚未完全開發(fā),貨幣政策的獨立性依然可以保持,可采取積極的財政政策,調控經濟發(fā)展;香港實行的聯系匯率制,束縛了經濟政策的操作。

隨著內地經濟進一步開放,其面臨的經濟沖擊力度強于香港,但弱于臺灣地區(qū),而對沖擊的調整速度方面高于香港、臺灣地區(qū),且臺灣地區(qū)的調整速度高于香港(見表4)??傮w而言,三地在在沖擊力度和對沖擊調整速度方面呈現出非一致性,說明構建最優(yōu)貨幣區(qū)的維持成本較高。

(四)結論

就供給沖擊而言,內地與香港的供給沖擊在整個樣本期間顯示出一定的相關性,但極不顯著;從供給沖擊的力度和調整速度來看,香港經歷的供給沖擊的力度低于內地,且香港對供給沖擊的調整速度相對較慢。在需求沖擊的力度和調整速度方面也表現出非一致性,即內地經歷的需求沖擊高于香港,調整速度也快于香港。在物價波動方面,盡管需求沖擊是導致內地和香港物價水平變動的最重要因素,然而內地需求沖擊對物價變動的貢獻度較小。

內地和臺灣地區(qū)的需求沖擊為負相關性,且在力度與調整速度方面也表現出非一致性,臺灣地區(qū)的沖擊力度高于內地,但調整速度低于內地。臺灣地區(qū)的開放性高于內地,且采用浮動匯率,易受到外部沖擊的影響,但由于臺灣地區(qū)經濟總量較小,且近年來由于民進黨的不當政策導致臺灣地區(qū)經濟日益陷入困境,因此在經濟調整方面顯得乏力。

綜上所述,中國內地、香港與臺灣地區(qū)不適宜構建最優(yōu)貨幣區(qū)。

五、兩岸四地間經濟基礎的考察

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內地經濟快速發(fā)展,2003年至2005年,中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為13.8%,已僅次于美國,聯合國《2008年世界經濟形勢與展望》報告中說,中國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穩(wěn)步提升,去年經濟增長約占全球經濟增長的17%,已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

自2003年CEPA簽署,內地與香港的經濟合作與交流被提升到制度化建設的高度,兩地經濟融合達到更高層次。香港目前的聯系匯率制度是特殊政治歷史條件下的產物,但該制度具有相當的彈性空間,歷經了多次重大市場考驗,就現階段而言,香港應維持釘住美元的聯系匯率制度;根據重力模型,地理位置接壤、雙邊貿易和區(qū)內投資比重增加的國家或地區(qū)有可能建立貨幣圈,丁劍平(2003)得出結論香港的聯系匯率制的維持越來越需要來自大陸的支持,因此當人民幣成為完全可自由兌換貨幣并取得國際貨幣地位時,港幣將放棄美元而改選人民幣為名義錨貨幣,最終實現“人民幣化”(丁雪峰,陳,2009)。

臺灣地區(qū)是一個小型的外向型經濟體,經濟長期高度依賴美日(李玲瑤,2003),但近年來相對美國和日本而言,臺灣地區(qū)經濟對與內地的貿易依存度的影響更為敏感(何耀,2007),而且兩岸間的金融合作已經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丁雪峰,陳等,2009),總體而言兩岸經濟一體化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基礎條件。兩岸產業(yè)鏈的結構性演變,已逐漸轉變成運用大陸技術與市場的“大陸―臺灣”之間的“區(qū)域整合模式”;臺灣地區(qū)經濟的“產業(yè)空洞化”現象(高巍,2006),使其競爭力從2005年的第11位退至第18位,淪為亞洲“四小龍”之末;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qū)的即將實施,尤其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東亞各經濟體(特別是東盟成員)實施貿易保護措施,臺商進入東盟市場難度加大,臺灣地區(qū)在經濟亞太地區(qū)的經濟地位大幅下降。綜上各種因素,可以看出兩岸經濟一體化已是勢在必行。

澳門經濟的最大特點之一是對香港的依賴性,主要體現在匯率制度、貨幣替代以及金融業(yè)務方面。在澳門的M1M2中,港幣占比接近于50%的比重,超過了澳門元的比重,且自1983年以來,澳門采取的是固定釘住港幣的匯率制度,而且澳門多數金融機構是隸屬于香港的地區(qū)總部。

自CEPA簽署以來人民幣逐漸加大了澳門流通領域的比重,雖然香港和大陸均是澳門的主要貿易伙伴,但澳門元已經成為肯定澳門的自治特權與區(qū)域差異化的一種基本手段的角度,澳門元應保留。多年來平穩(wěn)的經濟發(fā)展已證明釘住港幣的匯率制度適合澳門的經濟與制度體制,未來變化的可能性極小,長期內將一直保持釘住港幣的匯率制度。

六、國際比較與中國貨幣一體化的路徑構想

貨幣一體化按主體貨幣可劃分為三種形式:單一貨幣一體化、多重貨幣一體化和主導貨幣一體化,而就全球真正意義的區(qū)域性單一貨幣歐元、美元、非洲法郎而言,歐元和非洲法郎屬于單一貨幣一體化形式,美元化則屬于主導貨幣一體化形式。

(一)歐洲貨幣一體化

歐元的演進路徑可概括為準平行貨幣向單一貨幣漸進發(fā)展,屬于發(fā)達國家間的合作模式。歐元的經驗表明,成功的區(qū)域貨幣一體化是長期、漸進的過程,不僅取決于經貿關系的疏密、經濟結構和經濟體制的異同,也取決于政治意愿;不僅涉及宏觀經濟政策和市場規(guī)則政策的協調,又觸及國家主權向超國家機構的集中或部分讓渡(Strauss-Kahn,2003)。

(二)美元化

拉美各國美元化的過程,實際是美元這種良幣驅逐各國劣幣的貨幣替代過程。貨幣合作遵從主導貨幣區(qū)域化,屬于發(fā)達國家與發(fā)展中國家間的合作,發(fā)展的路徑是以美元為主導貨幣,不斷向北美、南美滲透和擴張,最后形成統一的美元區(qū)域共同貨幣。

(三)非洲法郎

CFA法郎區(qū)在一定程度上具備了貨幣聯盟性質,與歐盟是從經濟一體化到貨幣一體化的順序相比,CFA法郎區(qū)則是在成員國獨立后越過了一體化的初級階段(自由貿易區(qū)、關稅同盟和共同市場),直接進入了一體化的較高階段(經濟同盟階段),缺乏經濟基礎保障,貨幣一體化的經濟基礎不穩(wěn)定。CFA非洲法郎區(qū)帶有殖民色彩和外部因素主導的性質,屬于不發(fā)達金融合作的范疇。

(四)中國貨幣一體化的路徑構想

就中國現有國情而言,可吸取現有國際區(qū)域貨幣一體化的經驗,轉而采取一種復合模式。港澳臺與人民幣采用美元化模式,而新臺幣與人民幣可采用歐元模式,最終形成以人民幣為主導的貨幣一體化,以下是具體的構想內容。

由于中國內地與港澳地區(qū)聯系緊密且呈現融合的態(tài)勢,依據愛默生“一個市場,一種貨幣”理論,內地和港澳應實現單一貨幣區(qū);據上述分析可知,鑒于人民幣與港澳幣匯率制度的特殊性(香港采取的是釘住美元的聯系匯率制度,而澳門實施的是釘住港幣的聯系匯率制),隨著港澳地區(qū)經濟日漸融入中國內地,香港將實施釘住人民幣的聯系匯率制度,而澳門也將間接實現釘住人民幣,因而也決定了四地間的貨幣一體化可采取主導貨幣一體化模式:類似拉美地區(qū)的美元化,由弱小經濟依附于強大經濟體的經濟行為。隨著人民幣在港澳地區(qū)的廣泛流通與使用,以及人民幣國際地位的不斷上升,最終將取代港幣和澳門元,則中國內地和港澳地區(qū)將形成以人民幣為主導的單一貨幣區(qū)。從長遠來看,受到文化、認同等社會因素的影響,培養(yǎng)對人民幣的認同意識和共有觀念將是一項必要的長期工作?!膀湴恋南愀廴藢Ω墼母星榭赡軓娏业搅藷o法割舍的程度,就象英國堅持使用英鎊而不加入歐元區(qū)一樣”(Cranfield,2008)。澳門元的例子充分說明,行政手段的作用也將對民眾的貨幣認同造成較大的影響。由于歷史原因,港幣在澳門具有更高的民眾接受度,而澳門元反而在流通中逐漸被取代,因此澳門政府在1993年通過法例,規(guī)定本地企業(yè)須以澳門元標明商品價格,并規(guī)定信用卡支付及類似的交易必須使用澳門元等行政手段,來提高澳門元在流通中的占比。這些措施最終有所成效,澳門元相對當地生產總值的比例接近澳大利亞及英國等先進國家的水平。因而未來,人民幣實現對港幣及澳門元的替代,具備現實性和可操作性。

對于兩岸而言,在目前尚未形成穩(wěn)定和堅固的經濟聯系,談論貨幣合作是不切實際的。依據Balassa(1961)的經濟一體化的理論,兩岸在現有的經濟合作交流的基礎上,可從建立兩岸共同市場(李非等,2004;蕭萬長,2005;莊宗明等,2005;)打破現有的僵局,再逐步過渡,直至達成兩岸貨幣形成固定匯率,直至形成統一貨幣。二十世紀90 年代以來,兩岸貿易基本上已屬于“投資驅動型”,貿易產品交換已由資源比較優(yōu)勢產品逐漸向產業(yè)分工型產品轉變,當前兩岸經濟已經出現了以垂直分工與水平分工為主的混合模式化整合雛形;而兩岸即將簽署“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這意味著,兩岸通過彌補自由貿易區(qū)的制度框架將能較快進入構建共同市場的階段,朝經濟一體化的目標邁進了一步。

三级理论午夜福利在线看| 欧美日韩国产二三四区| 日韩中文无线码在线视频| 精品国产91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美国三级黄色aa|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自拍| 在线观看日韩欧美综合黄片| 亚洲国产丝袜一区二区三区四| 国产99久久精品果冻传媒| 欧美不卡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丝袜人妻夜夜爽一区二区三区| 制服丝袜美腿美女一区二区| 亚洲超碰成人天堂涩涩| 日韩精品在线观看一区| 视频在线免费观看你懂的| 午夜久久精品福利视频| 亚洲一区二区精品免费视频|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不卡| 日韩欧美二区中文字幕| 在线观看日韩欧美综合黄片| 九九热最新视频免费观看| 女同伦理国产精品久久久| 91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中文字幕乱码免费人妻av| 亚洲一区二区亚洲日本| 日韩一本不卡在线观看| 日韩aa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禁断介一区二区| 欧洲一级片一区二区三区| 老司机精品视频在线免费看| 欧美午夜一级艳片免费看| 欧美日韩国产自拍亚洲| 好吊视频有精品永久免费| 亚洲性生活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国产日本高清在线| 亚洲熟女少妇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男女午夜福利院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人妻中文| 亚洲美女国产精品久久| 东京热一二三区在线免| 国产中文字幕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