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3-03-02 15:02:25
序言:寫作是分享個人見解和探索未知領域的橋梁,我們?yōu)槟x了8篇的藝術與哲學論文樣本,期待這些樣本能夠為您提供豐富的參考和啟發(fā),請盡情閱讀。
開幕式由東北大學文法學院副院長杜寶貴教授主持。東北大學宣傳部部長丁義浩、遼寧省社科聯主席張沈立、遼寧省教育廳科技處處長陳濤、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環(huán)境哲學專業(yè)委員會理事長、清華大學哲學系主任盧風教授、中國環(huán)境倫理學會會長、哈爾濱工業(yè)大學葉平教授、遼寧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研究會理事長、大連理工大學學院院長魏曉文、遼寧省政府發(fā)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軍出席了開幕式并對研討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祝賀。
在13日上午的大會報告階段,先后做主題報告的有哈爾濱工業(yè)大學的葉平教授、吉林大學的劉福森教授、北京大學的郇慶治教授、南京師范大學的曹孟勤教授、東北大學的秦書生教授、北京工商大學的王魯娜教授。14日上午的大會交流階段,清華大學的蔣勁松副教授、南京林業(yè)大學的曹順仙教授、四川師范大學的唐代興教授、哈爾濱工業(yè)大學的解保軍教授、北京林業(yè)大學的楊志華副教授、東北大學的于春玲副教授等做了主題發(fā)言。專家學者們就生態(tài)文明的研究范式、理論體系構建、實踐路徑選擇等相關主題做了報告。
13日下午的分組討論會持續(xù)了三個多小時,與會專家、學者各抒己見,暢所欲言,展開了激烈的對話與爭鳴,現場氣氛熱烈,迭起,圍繞“生態(tài)文明與社會主義”這一會議主題進行了深入討論和充分交流。
一、由研究方式引發(fā)的問題
2008年5月12日下午,汶川發(fā)生特大地震,驚動了整個中國。就在這非常時刻,上海音樂學院系統(tǒng)音樂學理論學科專業(yè)研究生培養(yǎng)指導委員會分會的五位教授暨博士研究生導師(韓鍾恩、楊燕迪、洛秦、蕭梅、曹本冶)正在該院圖書館電教大樓623室(上海市第二期重點學科音樂文化史特色學科辦公室)進行2008年音樂美學與音樂人類學博士研究生入學口試。
本人的2006級音樂美學方向碩士研究生孫月,在通過碩博連讀申請審核之后,參加2008年度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現已通過考試,成為2008級音樂美學方向博士研究生,繼續(xù)隨本人攻讀博士學位),并作為進入口試程序的唯一一名音樂美學方向考生??谠囘^程中,考官主要就其通過碩士學位論文開題報告的選題內容,讓她談談以此為基礎向博士學位論文擴充的條件。在她回答之后,我進一步追問并請她思考兩個問題:第一,究竟通過什么方式路徑去解決真理置人藝術作品問題,是描述還是論述?是美學還是哲學或者別學?第二,分別從本體論、認識論、語言論不同角度去考慮真理能否置入藝術作品問題。
幾天之后,我在給她上課時進一步和她討論了這個問題。我坦率地對她說,盡管她的這次考試成績名列前茅,但我對她那天口試的狀態(tài)并不滿意,除了她與其他考生普遍存在的學科意識淡薄這一點之外,僅就問題本身而言,她的回答基本上是模糊的,至少,也是缺乏自信的。于是,我和她再次從一個提問開始討論相關問題。
2008年1月24日,楊燕迪教授在寫給孫月碩士學位論文開題報告上的書面意見中,提出的最突出的一個問題是:看不到解決問題的路徑。顯然,真理置入藝術作品這個問題來自于海德格爾(Martin Heidegger,1889-1976),集中可見其專論《藝術作品的本源》。當然,這僅僅是一個命題,對她而言,關鍵在如何通過音樂研究去揭示這個命題。一般而言,可以通過描述與論述兩種方式去進行,但就音樂而言,似乎用美學的經驗描寫方式的可能性不大,那么,余下者哲學的思辨推論方式則就成為主導。
然而,憑我的學術直覺,運用哲學推論方式需要逐步構筑理論中介。就目前而言,可利用資源大致有:漢斯立克(Eduard Hansliek,1825-1904)幻想力,茵加爾登(Roman In-garden,1893-1970)非聲音因素與純意向性對象,布倫塔諾(Fmnz Brentano,1838-1917)心理現象,我在博士學位論文中提出的意向存在(intentionalit Sein)以及語言意義通過文字與語音呈現,楊燕迪關于立意問題的音樂理解途徑,等等。
這里,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一系列理論中介的逐步轉換,比如:實體一物像一概念一意義。
看樣子,真理置入藝術作品還是關聯音樂意義問題。為此,我提請孫月在注意已有相關研究之外,最近中央音樂學院宋瑾教授發(fā)表的長篇論文《音樂的意義》,通過外觀信息:音樂“相貌”提供的辨識信息;結構信息:音樂形式提供的辨識信息;內部信息:音樂的意蘊性內容;聯結信息:在和其他事物聯系中的音樂意義四個部分,表明音樂的意義是音樂理解的對象,而理解則是審美的基礎;以及范曉峰教授前不久在南京藝術學院通過的博士學位論文《音樂理解現象研究》,。以可信性起點切入,通過理解本身、理解途徑、理解結果三部分,表明音樂意義的生成及其同一性問題,也都是一些值得關注的研究成果。
返回過來,結合真理置入藝術作品問題,似乎可以這樣命題:音樂意義存在方式并及真理置入藝術作品的形而上學研究。
可見,無論是真理置入藝術作品,還是音樂意義存在方式,在我目前的學科地圖中,都具有墊后并折返前端的性質,因此,我希望她在做這個研究的過程中,盡可能有一些原創(chuàng)。
至于這個命題中的主項:音樂意義存在方式究竟是否成立?除了需要深入細致地研究之外,僅就其給出的陳述邏輯而言,至少,它是已有相關命題一音樂存在方式,音樂作品存在方式,音樂作為人的一種存在方式――的合理擴充。如前所述,作為與音樂意義存在方式相關的已有概念:幻想力,非聲音成分,純意向性對象,立意,音樂意義的形而上顯現,意向存在,無疑,是一些不可回避的可用資源,尤其值得重視的是,加達默爾(Hans-Georg Gadamer,1900-2002)《真理與方法》作為哲學詮釋學的經典著作,在討論哲學問題的時候,竟然以“藝術經驗里真理問題的展現”(其著作第一部分)作為問題開端。
關于音樂意義存在方式,2008年10月14日上午,在本人與2005級音樂美學方向博士生徐昭宇進行個別課討論的過程中,他提到了通過演奏生成(becoming)意義的問題,并提到了法國哲學家德勒茲(Gilles Deleuze,1925-1995)的相關理論。由此,加上我在我的博士學位論文中依據胡塞爾提出通過意向顯現形而上學意義,孫月打算依據海德格爾研究真理置入藝術作品,應該說,有關音樂意義存在方式的研究會有進一步的推進。至于說,三者之間的關系,我想,在各自研究有了一定結果之后,也會逐漸清晰起來。重要的是,各自的研究如何才能充分有效?尤其是針對與圍繞音樂問題展開,可見,有關這方面的討論應該擺上我的議事日程。
對此,我的學術直覺再次告訴我,當聲音與感性直接關聯的時候,即通過藝術敞開真理。
毫無疑問,這里的主要問題是:藝術中真理存在與否?真理如何置入藝術作品之中?藝術作品之中的真理是什么?以及由此引申的藝術作品中的真理的意義又是什么?
返回上述推論方式。2001年末,我曾經應《人民音樂》編輯金兆鈞先生約請,撰寫《“問題意識”與“前瞻性”預設――由音樂美學學科建設“長時段”敘事所引發(fā)》,在討論有關20世紀語言論轉向問題的時候,提到:繼胡塞爾(Edmund Husserl,1859-1938):面對實事本身(Zur Sache selbst)、海德格爾:面對思的事情(Zur Sache des Denkens)之后,自然是:面對語音還原(Zttr Reduction Phonem)的出場。從來被西方世界奉為不可道之道的邏各斯(Loges),一再被胡塞爾懸置,被海德格爾隱匿,至此,終于被還原的語音替換:邏各斯中心主義讓位于語音中心主義。
今天,如果還是將其中的事思詩作為本體(即事本體、思本體、詩本體)去面對的話,那么,是否能夠可以通過本體論、認識論、語 言論的多重路徑或者本體論、現象論、語言論的多層臺階去切中它,以至于不斷去接近“音樂意義的存在如何成為可能”這個具哲學觸底性的問題。
與此相應,再一個設想則更加冒險,即除了哲學推論方式之外,是否還可以借鑒神學論理方式驅除理性遮蔽的可能性?于是,我給孫月布置作業(yè):通過美學描寫與哲學推論,以及之后的神學沉思。顯然,這不僅是一個膽大妄為的設想,而且,如何突破學科意義上的意識形態(tài)警戒,合理跨越認知與信仰、理性與靈性黃線,本身就是一個非常困難的問題。
二、由真理置入藝術作品進一步關聯音樂內容問題
近十年前,大約在臨近20世紀末的時候,有一個問題,又重新進入到了音樂學研究的視界與論域之中,即:相當長一段時間被20世紀音樂形式極度凸顯所大面積遮蔽的音樂內容問題,盡管形式與內容的二元關系邏輯,在我看來依然需要重新審視并加以調整。
2004年10月25日至28日,在上海音樂學院舉行的“2004音樂學學科回顧與展望研討會”上,俄羅斯音樂學家瓦?尼?赫洛波娃作為特邀代表與會,并發(fā)表專題演講。當時,在她的正式發(fā)言中,有關音樂內容問題研究的思路與程序,引起了與會代表的廣泛關注,也引發(fā)了我的濃厚興趣。后來,通過錢亦平教授的翻譯和整理,正式編入其《音樂分析,學海津梁――錢亦平音樂文集》當中,以《音樂內容研究是21世紀的科學》(第349-359頁)命題。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她通過數字0、1、2、3、5、9表示所形成的一個音樂內容集群:
0:表示音樂的總體情況,音樂概念的內容。而音樂概念的內容在世界上不同的國家以及不同的歷史時期具有非常不同的內容。
1:表示音樂內容作為單一的范疇。而不是兩種(形式/內容)或者三種(題材/形式/內容)的哲學組合。
2:表示專業(yè)的和非專業(yè)的音樂內容。被稱作是專業(yè)的音樂內容的作用,在本質上僅僅是音樂藝術,可以從美學的角度來定義(如音樂創(chuàng)作所有元素的“美學和聲”),比如:聲學系統(tǒng),旋律的調式、和聲音響和體系,節(jié)奏和節(jié)拍組織,旋律、織體、復調,主題結構,音樂形式;被稱作是非專業(yè)的音樂內容的作用,既存在于音樂之內,又存在于音樂之外,比如:思想觀念,外部世界的事物,人類的感情。
3:表示音樂內容的三個方面。情感,描寫,符號。
5:表示音調的五種類型。情感型,描繪型,體裁型,風格型,結構型。
9:表示音樂內容的九個水平。整體的音樂內容,歷史時代的音樂內容,民族藝術學派的音樂內容,音樂體裁的內容,音樂形式的內容,作曲家個人風格的內容,作品的獨特構思,演奏者演繹的內容,聽眾理解音樂作品的內容。
至于。這里所說是否就是音樂內容?以及相關研究能否成為21世紀的科學?內容又是否等同于真理?完全可以再討論。但僅就這里列出的諸多事項而言,不僅有助于對真理置入藝術作品問題的研究,而且,對切中音樂感性直覺經驗問題,同樣具有實質性的意義。
三、由理論效應以及感性與理性關系引發(fā)的問題
在2008年度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之后一個月,我的碩士生于亮和博士生吳佳先后順利通過學位論文答辯。如同在先預料的那樣,答辯過程中提問最突出的問題,主要是如是研究給出的結論是否有效?是否普適?以及感性與理性的關系。
關于有效性問題,于亮的答辯非常直截了當,明確表示有效。至于普適性問題,顯然并非一件樂器(琵琶)能夠涵蓋,她的答辯是聲況部分主要限于琵琶,而情況與意況部分則可部分涵蓋其他樂器。由此引申的概念來源,顯然,是通過對古典文獻的發(fā)掘并結合其自身演奏實踐經驗綜合所得。
關于感性體驗與理性認知的關系問題,提問主要針對人在面對音樂的感性體驗過程中理性認知的介入與否,吳佳的答辯一是肯定的,二是有條件的,即人在進行音樂感性經驗的過程中自覺地把理性認知轉換成為感性能力,從而使感性聲音結構的可能性得以實現。
說實在的,我對她們倆的這些答辯表示滿意,之所以有這樣的自信與機智,并不僅僅是學生個人的稟性在先,應該說,還是合理運用多種理論資源,并通過較為充分有效的推論而成就的。尤其讓我感到欣慰的是,據理力爭甚至于強詞奪理的理念,在這里得到了合式的彰顯(她們在學期間我一再灌輸,平時也許并非完全理解,至少不是自覺接受)。
除此之外,吳佳論文中的核心概念感性聲音結構和于亮論文中圍繞聲情意三況提煉出的數十個敘辭,不僅具一定的原創(chuàng)性,更重要的是依據音樂本身特性逐一給出的,因此,其實際效能無疑是確鑿的。
對此,之所以如此肯定的依據在我的學術統(tǒng)覺,一種應該經得起理性認知論證、感性經驗實證乃至超感性理性覺悟洞察的多重范型。
進一步,通過2008屆研究生學位論文的寫作與答辯,讓我再生成就感的還有,就像我二十年前在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新源里斗室中不停寫作時經常想到的一個問題,理論學術研究不僅僅是一種事實探尋,而且,還應該是一種意義考掘,尤其,通過據理力爭與強詞奪理,往往會在一個必然出現的意外瞬間得到一個別有洞天的發(fā)現。這種別有洞天的瞬間發(fā)現,科學以靈感頓悟解釋,佛學以開啟天眼導讀,神學以圣靈充滿修辭。
由是,如何切中音樂感性直覺經驗?
關鍵詞:水文化;研究態(tài)勢;分析
1988年10月25日,在淮河流域四省治淮宣傳工作會議上,李宗新先生首次提出應大力開展水文化研究。①歷經近30年的發(fā)展,在水文化理論、水文化建設、水文化教育、水文化與中華民族精神等方面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本文運用計量分析和統(tǒng)計學知識,對檢索到的水文化論文進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一、水文化研究的學科分類與發(fā)展軌跡
我國高等學校教育專業(yè)設置按“學科門類”“學科大類(一級學科)”“專業(yè)”(二級學科)三個層次來設置。在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頒布的《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yǎng)學科目錄》(2011年)中,設有13個學科門類,110個學科大類。水文化歸屬哪一個學科?經檢索發(fā)現,文學、工學、經濟學等學科門類文獻比較集中,教育學、理學、法學、歷史學居中分布,管理學、藝術學、哲學分布的較少,農學、醫(yī)學、軍事學沒有相關文獻,文化及水電工程是關注最多學科。在上述學科門類中,排本學科門類首位的是:文學是中國文學33篇,工學是水利水電工程239篇,經濟學是工業(yè)經濟119篇,教育學是高等教育19篇,理學是環(huán)境科學與資源利用25篇,法學是民族學13篇,歷史學是考古10篇,管理學是行政學及國家行政管理10篇,藝術學是美術書法雕塑與攝影8篇,哲學是中國哲學6篇。除上述研究領域文獻較多外,還鮮見于作物學、農業(yè)資源與環(huán)境、植物保護、林學、中藥學、醫(yī)學技術、軍事思想及軍事歷史、戰(zhàn)略學、戰(zhàn)役學、戰(zhàn)術學等學科。由此可知,水文化研究內容廣泛,不僅有文史哲人文學科內容,而且還有理工類自然學科,同時還有經管法等社會學科的內容,屬于新興的文理交叉學科。我國水文化研究歷經開展宣傳研究(1989—2003年)、服務水利實踐(2004—2006年)、政府倡導推動(2007—2010年)和規(guī)劃專項建設(2011—2014年)階段,基本上與年度發(fā)表文章數量趨勢相吻合(見表1)。特別是2011年水利部《水文化建設規(guī)劃綱要(2011—2020年)》以來,《基于人水和諧理念的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體系研究》和《中國水文化發(fā)展前沿問題研究》兩項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點)課題相繼立項,國內學者的水文化研究主要聚集在水文化理論、水文化遺產、水文化資源、水工程文化、地域水文化、水文化教育傳播等方面。從表1可知,1989—2001年,水文化研究的論文較少,年均不足6篇,低于年均篇數的年度為1989年、1992年、1998年、1999年、2000年,尤其是1993年和2001年分別為0篇,這說明水文化研究處于萌芽階段。2002—2006年,論文數量呈平穩(wěn)緩慢增長態(tài)勢,平均每年約20篇,這說明我國水文化研究正處于穩(wěn)步發(fā)展階段。進入2007年后,論文數量呈快速增長趨勢,到2008年、2010年達高峰期,隨后呈現下降趨勢,這說明我國水文化研究正趨向穩(wěn)定和成熟。從2011年開始,論文數量呈現直線上升趨勢,年均為86篇。2011—2016年篇數占所有論文的53.4%,說明此階段是我國水文化研究領域的探索和快速發(fā)展階段。與此同時,1989—2003年,沒有研究生以水文化選題作為學位論文。2004—2016年,學位論文共39篇(博士學位論文2篇,碩士學位論文37篇),學位論文數占所有論文的4.06%,說明我國水文化研究在基礎理論方面相對比較薄弱。在學位論文中,最早的博士學位論文是2004年艾菊紅的《傣族水文化研究》②,最早的碩士學位論文是2005年劉虹弦的《水脈相連氣韻橫生———水文化在現代城市形象中浸潤和延續(xù)》。在水文化文獻中,主要來自《治淮》《河南水利與南水北調》《水利發(fā)展研究》《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學報》(社科版)、《中國水利》《江蘇水利》《水利天地》《浙江水利水電??茖W校學報》《河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等涉水行業(yè)主管部門、高校、科研院所主辦的期刊。在水文化研究中,涉水行業(yè)高等院校期刊如《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學報》(社科版)、《浙江水利水電專科學校學報》《河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南昌工程學院學報》等成為主要學術交流陣地。尤其是《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學報》(社科版)自1985年創(chuàng)刊就設有“水文化研究”專欄,成為全國期刊界歷史最長、影響最大、聲譽最高的特色欄目。此外,《北京水務》《中國三峽建設》《山西水利》和《城鄉(xiāng)建設》這四種期刊數量也位居前列,說明水文化研究與水利建設也緊密相連。
二、水文化研究的熱點、焦點與團隊分布
文獻分析表明,綜合性人文社會科學期刊中還沒有刊發(fā)與水文化相關的哲學、社會學、政治、法律、文化、教育、歷史類文章,中文核心期刊刊發(fā)水文化研究文章更少。在水文化研究論文中,被CSSCI(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收錄期刊論文較少,《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和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轉載或收錄論文屈指可數。這說明,水文化研究期刊層次和期刊學術影響力還有待進一步提升。通過對關鍵詞出現的頻率進行分析,可以很好地體現一門學科的研究領域和研究熱點、焦點。水文化研究出現頻率極高且排在前列的關鍵詞有“水文化”“水”“文化”“水文化遺產”“人水和諧”和“水文化建設”。這說明,以上述詞語為關鍵詞的文獻相對比較集中,是水文化研究關注的重點和焦點之一。同時,頻率在4次以上的關鍵詞主要有“建設”“水利風景區(qū)”“保護”“內涵”“水文化教育”“水景觀/開發(fā)/保護利用”“教育/水資源/水利院校/城市發(fā)展/發(fā)展”“水利/可持續(xù)發(fā)展/研究”“傳承/生態(tài)文明/水文化傳播/和諧/水利工程/水環(huán)境”和“水利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等,由此可見,水文化研究的范圍和領域更加廣泛,如水生態(tài)文明、水文化傳承創(chuàng)新、水教育傳播、人水和諧等成為水文化研究新態(tài)勢。通過分析研究機構,可以了解我國水文化研究團隊和研究基地分布格局。水文化研究發(fā)文排在前3位的全部來自高等院校,分別是河海大學、南昌工程學院和浙江水利水電??茖W校。其中,河海大學38篇,發(fā)表文獻最多,占總數的3.94%;南昌工程學院和浙江水利水電專科學校發(fā)文章分別占總數的2.07%、1.87%,這與河海大學水文化研究所、南昌工程學院水文化研究中心和浙江水利水電專科學校水文化研究中心都是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密不可分。上述研究基地已經成為水文化研究、水文化教育和人才培養(yǎng)的高地。
三、水文化研究的成績、不足與未來展望
【論文摘要】:羅伯特·舒曼在失去了成為一名鋼琴家的機會之后,他并沒有因此而放棄音樂,更沒有因此而影響他對音樂的貢獻。音樂美學是一門古老而又年輕的學科,是美學與音樂學相結合的一門交叉學科,是具有哲學性質的音樂基礎理論學科。舒曼則主張"感情論"具有特定的美學內容,帶有浪漫主義思潮的深刻烙印。
音樂是一種善于表現人對現實生活的心理感受,尤其是情感態(tài)度的藝術。19世紀音樂藝術在浪漫注意思潮的影響下進入了“情感美學”,這個時代由崇尚理性轉向崇尚情感。舒曼以一句格言概括了這個時代的普遍心理:“理智有時會錯誤——感情卻不會錯誤”。
一、音樂美的特殊規(guī)律—音樂美學
“科學意義上的美學和音樂學,是隨著近代人文及社會科學的發(fā)展,在18世紀下半葉才開始出現的,而作為它們下屬分支的音樂美學這門學科的建立當然是在此之后。”音樂美學是一門古老而又年輕的學科,是美學與音樂學相結合的一門交叉學科,是具有哲學性質的音樂基礎理論學科。1750年,德國的哲學家亞歷山大·鮑姆加敦出版了以“美學”為名的美學專著第一卷,這是他首次以“美學”為名出版的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書。1784年,德國音樂學者丹尼兒·舒巴爾特首次將“音樂”和“美學”這兩個概念結合起來,自此產生了“音樂美學”這個術語。
自從音樂美學這個學科被獨立起來,由于人們對此的認識角度和研究角度不同,出現了各種各樣的觀點。雖然人們各執(zhí)一端,但是這些研究成果都從各個角度豐富了關于音樂美學的理論,為我們能夠更好的認識音樂美學提供了重要的基石。在西德摩塞爾的《音樂百科詞典》中這樣表述過音樂美學這門學科的屬性:“音樂美學是一般美學的一個部分……可以按其來源,將音樂美學分為主要兩派:哲學家的音樂米學,他們從中的思索出發(fā),也探求音樂;音樂家的音樂美學,他們從他們的音樂出發(fā),力圖達到一個總的思索—這是由于本身不同的立場區(qū)別所形成的結果……”而日本的神保常彥在《標準音樂詞典》里又曾這樣表述過音樂美學的屬性:“音樂美學,作為關于音樂的美學方面的研究,與一般美學相對而言,可以算是一種特殊的美學。另一方面,當人們把音樂學按體系和歷史進行劃分時,則又可以將音樂美學看做是按體系劃分的音樂學中的美學部門。”雖然上述的對音樂美學的解釋不盡相同,但對屬性的認識卻是一致的,強調了它作為音樂藝術的特殊性。
音樂美學涉及的內容也相當的廣泛,主要有三大體系:音樂美的本體、音樂的審美經驗和音樂美的價值,音樂美學與哲學、音樂學、心理學、社會學、人類學、教育學都有著密切的關系。音樂美學的研究方法有很多,哲學的思辯方法是音樂美學的基本研究方法,而心理學、社會學以及形態(tài)分析學的研究方法對于音樂美學研究則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耙魳访缹W是美學的一個分支,同時又是音樂學的一個組成部分,它是從美學的角度來研究音樂的本質、音樂的構成、音樂的創(chuàng)造、音樂的鑒賞、音樂的價值的一般規(guī)律的。”
二、音樂美學中的“感情論”
在西方十九世紀以前的漫長發(fā)展的歷史過程中,關于音樂美學的探討大多是在哲學的領域中進行的,從十九世紀起,發(fā)生了明顯的變化,音樂美學領域被哲學家獨占的時代結束了,音樂家開始進入這個領域,而德國的音樂家舒曼是勇敢地進入這個領域的先行者。
情感論音樂美學作為歐洲一種源遠流長的音樂美學流派,成為十九世紀最主要的音樂美學思潮。情感作為音樂的內容,決定了在音樂中的重要地位,舒曼就將情感論音樂美學的取向表達的非常鮮明,他說:“只能夠發(fā)出空洞的音響,而沒有適當的手段來表達內心情感的藝術乃是渺小的藝術?!痹谖鞣降囊魳访缹W史中稱舒曼是個“感情論”者。因為在舒曼大量的音樂評論文章里都貫穿著“音樂是感情的表現”這樣的一個觀念。舒曼身為浪漫主義時期的一位音樂家,常常把現實同幻想對立起來,在藝術中為自己創(chuàng)造一個幻想的世界,用以抒發(fā)自己的感情,在幻想的世界里尋找精神上的寄托和感情上的慰籍。用舒曼自己的話說就是:在藝術的幻想中尋找現實的幻想的代替物。在舒曼強調的感情表現及其所具有的幻想因素之中,有很強烈的主觀性?!斑@不僅表現在他的音樂別注重個人內心生活和感情世界的發(fā)掘,而且更體現在題材本身常常同他個人的生活經歷和感情體驗有直接的關系。愛情往往在這種經歷和體驗中占有特殊的位置?!笔媛穆晿诽浊秼D女愛情與生活》是他藝術歌曲中的重要作品,其情感論音樂美學特征是顯而易見的。音樂與詩歌相結合的審美取向。舒曼的藝術歌曲大多是以德國浪漫主義詩人的詩作為歌詞的。舒曼將音樂與這些詩歌結合的天衣無縫。正如很多人描述的:“這些歌曲的音樂與詩歌的結合達到了水融的程度。他對詩詞的敏捷而直接的洞察力,使他的歌曲形式富于變化、表情親切,旋律熱情而富表現力。”“也許由于舒曼有著更高深的文學修養(yǎng),他在歌詞選擇方面非常注重詩歌本身的藝術性,他希望通過音樂的手段,使詩歌煥發(fā)出了更加動人的詩意情趣來?!薄秼D女愛情與生活》這部聲樂套曲體現了浪漫主義時期注重音樂情感內容并將音樂情感作為音樂審美的美學觀。
19世紀是各種音樂體裁極大發(fā)展的一個世紀?!笆媛摹星檎摗缹W是在德國浪漫主義思潮影響下的產物,它在很大程度上同這個思潮有血緣關系。然而,可貴的是舒曼的美學思想并沒有完全被浪漫主義所束縛和被它所俘虜。舒曼不但在許多方面克服了浪漫主義的某些消極因素,而且還能有所突破,同新的文藝潮流相接近?!?/p>
三、舒曼認為的音樂
“在舒曼看來,一部有價值的音樂作品必須是高尚的思想感情內容同獨創(chuàng)的藝術形式的結合?!蹦堑降滓魳窇摪l(fā)揮什么樣的社會作用,什么樣的音樂才是好的音樂呢?舒曼堅持認為“音樂決不是供人娛樂,供人在茶余飯后消遣解悶的東西。它必須是一種更高尚的東西。更高尚的東西是什么呢?用舒曼的話來說就是能”照明人類心靈的深處”的東西,能提高德國人的思想”,能像貝多芬的音樂那樣以“偉大的思想啟導我們國家”的東西。這正是舒曼對于音樂的社會作用的理解和要求。無非是要求音樂應該具有真正能觸動人們內心感情的、具有高度思想性的內容。對于藝術形式的要求,舒曼指出:“藝術家必須上升到卓越的精神高度,把掌握技術性普遍知識不當作目的,而只是當作一種必須具有的手段?!?/p>
舒曼之所以對音樂有他自己獨特的見解,在他的創(chuàng)作里有很多讓人難懂的東西,甚至他的一系列關于音樂的評論都那么生動潑辣、尖銳犀利。問題大概就在于他的性格,他是那樣一個自由而孤獨的人,他的所有音樂創(chuàng)作都是來自與靈魂的創(chuàng)作,他的音樂美學包含著明顯的唯物主義因素。社會在向前發(fā)展,人們對音樂藝術的認識也在不斷的深化、改變,然而,舒曼對于音樂的高度思想性藝術性的要求,對于我們以后研究音樂美學還是具有很現實的歷史價值的。
參考文獻
[1]帝姆·道雷.《舒曼》,江蘇人民出版社,1999.
[2]李斯特.《李斯特論肖邦和舒曼》,音樂出版社.1962.
[3]張前.《音樂美學教程》,上海音樂出版社,2002.
關鍵詞:馬克思;博士論文;自由
中圖分類號:A81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9-9166(2011)026(C)-0222-01
馬克思在其博士論文題目為《德謨克利特的自然哲學和伊壁鳩魯的自然哲學的差別》,這篇論文比較了德謨克利特與伊壁鳩魯自然哲學的一些差別??隙艘帘邙F魯對原子偏斜運動和人的主觀自由的論述。
馬克思在論文中反駁了認為伊壁鳩魯與德謨克利特相同的觀點。這其中最大的不同就是原子是否做偏斜運動。結論不同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兩者對所研究的客觀對象所采取的態(tài)度不同。德謨克利特認為人對自然現象的判斷是不可靠的,而伊壁鳩魯則認為感性世界是可靠的。正如馬克思在文中所說,“當德謨克利特把感性世界變成主觀假象時,伊壁鳩魯卻把它變成客觀現象”[1]。這種對自然哲學的態(tài)度還可以從伊壁鳩魯遺存下來的基本要道中看出:
“如果天空中的怪異景象不會使我們驚恐,死亡不令我們煩惱,而且我們能夠認識到痛苦和欲望是有界限的,我們就根本不需要自然科學了。
如果不清楚地認識整個自然,一個人就不能在最關鍵的事情上消除恐懼,就會生活在神話造成的恐懼中。所以,如果沒有自然科學的話,就不會獲得純凈的快樂?!盵2]
德謨克利特試圖獲得對客觀自然現象的認識,而伊壁鳩魯的研究更多地服從其倫理學目的,使人克服對未知的恐懼,進而使人得到內心的平靜。不僅其自然哲學的觀點,他的反宗教的思想也是基于這種目的。伊壁鳩魯認為人要取得幸福應該更多地借助自身的力量,人需要的外部的東西并不多,只要人克服了恐懼、欺騙、就能實現自由。
這種靠人的觀意志達到自由幸福得到了馬克思的認同。與斯多葛倫理學更多強調宿命不同,這種伊壁鳩魯的觀點更多地強調人的自我意識在實現自由方面的作用。但是,馬克思不斷探索很快放棄了用倫理學方法去探討人的自由。發(fā)現了歷史唯物主義和剩余價值論,作出了社會主義必將代替資本主義的結論。號召工人階級聯合起來,剝削階級,建立工人階級執(zhí)政的政府。從而從根本上保障更廣大人民的自由。而只有這種階級性質的國家才能實現真正的自由民主。在剝削階級社會,自由所賴以存在的外在條件是不存在的,尤其是在馬克思所在的早期資本主義社會,工人往往受到資本家的殘酷剝削。要爭取自由首先應該改變不合理的社會現狀,進行無產階級革命。只有無產階級掌握了生產資料,自由的實現才有可能。
經濟社會在不斷變化,作為當今世界最大的社會主義國家,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對社會主義的本質有了新的認識。為實現每個人自由的客觀條件相較以前已有了重要的改觀。一方面我們需要進一步改善民生,使實現自由的客觀條件更加有利。另一方面,也許是當今社會更需要解決的是人的主觀自由的問題。自由從來不是被人賜予的,而是一種被人的主觀意識感受到的。這樣就回到了伊壁鳩魯與馬克思所思考過的命題,在唯物主義條件下人的自我意識自由的問題。如果沒有了神佛我們該如何克服似乎與生俱來的恐懼、不安與。
終極關懷是古往今來許多人探討的主題。按照亞里士多德的觀點,人的存在在于人的感覺和思維能力。外部的身體感覺似乎總給人帶來痛苦,這樣人只有借助于自己的思維能力來獲得存在的愉悅。于是亞里士多德把幸福定義為一種理性的沉思活動。認為人應該過一種與獲取知識相關的活動。也即是與人的思維相關的科學、藝術等的創(chuàng)造。更多的人過這樣的一種生活的社會,才能是一個文明發(fā)達的社會,才是每個人自由自足的社會。
當前中國經濟快速發(fā)展,在這樣的社會體制下,實現每個人的客觀自由的條件在迅速改變。在這樣的社會條件下,我們更應該思考人的主觀自由的問題。也正如其在博士論文的出版序言中所說的,“他們是自我意識的哲學家。這篇論文至少將表明,迄今為止這項任務解決得多么不夠”[3]。
通過以上對馬克思博士論文的分析,我們可以作出以下結論:1、馬克思的博士論文是馬克思探討人的自由的開始,并從伊壁鳩魯的哲學開始思考在唯物主義條件下人的主觀自由的問題。2、可以把馬克思早期對自由的探討稱為自我意識自由的探討。把后期借助歷史唯物主義和剩余價值論思考自由稱為外在自由的探討。3、當實現自由的客觀條件逐漸實現的時,我們應該更多地尋找實現人的主觀自由的條件。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實現文化的發(fā)展繁榮,并讓更多的人享有文化發(fā)展繁榮的成果。
作者單位:汕頭大學法學院
作者簡介:郭隨磊,汕頭大學法學院2009級行政管理專業(yè)。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22頁.
關鍵詞:道德哲學;負責任;巴赫金;哲學解讀;哲學
一、巴赫金個人的哲學歷史和內涵
巴赫金(1895—1975),是俄國文學的哲學家、符號學家和思想家,有著“超越了當代所有人思想”的美譽。巴赫金是出生在俄羅斯奧廖爾州,舊時的貴族家庭。他的父親是個銀行經理,曾工作在幾個城市。他的著作在倫理哲學和語言學方面引起了各種學科學者的工作啟發(fā),如哲學,心理學,人類學。但在20世紀20年代,他沒有成為眾所周知的哲學家,直到他由俄羅斯學者在20世紀60年代研究到巴赫金的學術論文后,他才結束了長期的窮困潦倒和社會邊緣化的生活,人類這才得以獲得一個科學家、思想學家巴赫金,之后甚至為其頒發(fā)了“20世紀最重要哲學家”的稱號。之后巴赫金有3次被學術界發(fā)現。第1次是1960年前蘇聯世界文學所的青年研究員在研讀書籍中,無意中發(fā)現了巴赫金的學術論文。第2次是1970年代,人們發(fā)現了巴赫金關于語言美學和語言說的著作。然而在之后不久,巴赫金就由于年齡的緣故離開了人世。而第3次發(fā)現則是在1980年代,人們把關于巴赫金倫理哲學方面的文稿整理出版,瞬間引發(fā)了學術界的轟動。然而直到今天,有關巴赫金的寶藏仍然沒有被挖掘完全。在國內,曾經也盛興過一段時期的巴赫金美學和巴赫金文學熱。關于巴赫金的道德哲學方面,直到今天仍然沒有被系統(tǒng)、成文地整理出來。這讓我們不禁感嘆,巴赫金的精神世界是多么的龐大,創(chuàng)造性思維是如此的超前絕后。我們還需要對巴赫金的多數著作認真鉆研、予以解讀,這對于我們如今的科研工作、改革教育現象十分有好處。而關于巴赫金的《負責任主體道德哲學》,是我們這篇文章主要探討的對象。
二、巴赫金的第一哲學解讀
什么是第一哲學?巴赫金所給出的答案是:第一哲學可以揭示存在即事件,但巴赫金的第一哲學指的并不是統(tǒng)一的文化創(chuàng)造,而是有關于文化統(tǒng)一和唯一存在的即事件哲學。根據巴赫金的第一哲學論述,我們可以明白其中“統(tǒng)一”指的是涵蓋了世界觀和現實生活、人文風貌、理性感性之間的綜合統(tǒng)一。而巴赫金的第一哲學中“唯一”的含義指的是事物當中所帶有的具體性、歷史感和獨特性。當我們開始認識到自己的行為是以自己對存在感受的唯一性參與條件和基礎,借此來實現來到那個世界時,正是巴赫金的第一哲學的體現。但同時,我們不應改變把巴赫金的第一哲學認識局限在那之內,巴赫金的第一哲學只能是以實際的現實行為作為主體目標,如果不從實際的現實行動中為起點,就無法體會到實際的存在。我們所采取的行為并非是通過臆想和自己的內容中了解到的,而是在自己實施行為的具體過程當中理解。在接觸了統(tǒng)一和唯一的事實概念后,從整個存在當中理解,并且去試圖把握到整個的自己。切記不可以將自己具體采取的行為看作一個外部觀察、具有距離感或者進行思考的行為。而是要通過內在的聯系,從行為內部通過他的責任來觀察理會。雖然第一哲學最初是由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提出的概念,然而其主要完善都在巴赫金的第一哲學中得以體現。巴赫金將道德哲學當作首位研究,批評了19世紀至20世紀中其他社會主流的理性主義哲學。巴赫金的第一哲學明確指出:當下情況中的現代哲學都脫離于理性主義,然而卻從根本上浸透了理性主義的意識傾向,即便有的哲學思想出于有意的擺脫這種意識傾向,仍然無法徹底擺脫理性主義的影響。在巴赫金的第一哲學的理論當中認為當下的理性主義有這兩個大的成見:(一)理性主義都認為只有合乎邏輯的東西才是合理清晰。(二)理性主義將客觀因素當作理性因素對待,把主觀性、個體差異以及個人因素視作非利息的和偶然的因素,甚至將這些因素和主觀的理性主義對立起來。而巴赫金的第一哲學則認為人的一切行為和感受意識價值都是屬于人的,這一切的課程和存在意義都是圍繞人所誕生出現的,這是一個可以思考、可以觀察、可以愛惜的過程。從中我們理解到巴赫金的第一哲學不僅超出了當代的哲學思想,并且從中吸取了存在主義哲學、以人本為中心哲學等現象哲學的哲學成果,同時根據自己的思辨建立了新的道德哲學。于是在之后巴赫金的第一哲學研究方向上,巴赫金的第一哲學認為我們是不可能對抽象因素進行完整有序地解讀的,這個世界的原理、規(guī)律和概念都只能作為對自己行為世界的現象描寫,所發(fā)生的事件也不過是從價值角度對世界的體驗感受罷了,而那些正是由我們的現實行為所構建。這種具體、個人、無規(guī)律的世界當中存在著一些普遍因素,就是他們在構建過程當中會具有的共同點。而巴赫金的第一哲學之所以能引起學術界的轟動,正是因為巴赫金的第一哲學從根本上改變了道德哲學的研究方向、研究對象、構建模式和研究目標。這也是巴赫金的第一哲學區(qū)別于歷史中其他也被稱作第一哲學的不同之處。
三、巴赫金的道德哲學中道德主體責任感在整
體性生活中的參與在巴赫金的道德哲學中,他根據不同的特點將人類生活分成了藝術、生活和科學領域。這三種文化是內在有機聯系的,這里不討論科學,主要討論藝術和生活的關系。在巴赫金的道德哲學當中,巴赫金的道德哲學指出藝術往往是人們對于現實生活中的逃避,若想真正的參與藝術,就必須將生活原理化。其中關于生活和藝術的內在統(tǒng)一性表現在人們應該能相互的承擔起相互責任以及相互過失。例如田園生活中的人民要明白生活的富足是他精神世界、藝術的缺失,而詩人也應該承認潦倒、困苦的生活是他的詩歌的缺失。巴赫金的道德哲學中認為,現實生活和藝術生活往往是分裂的,一方面是客觀存在的世界,一方面則是抽象難以界定的世界。如同面向不同方向的雕像,是無法對唯一和統(tǒng)一的世界作出一致化。巴赫金的道德哲學認為人是存在于現實生活和藝術理想生活的范圍間隙當中,然而如何具體化這種文化世界和生活世界中的區(qū)域呢?巴赫金的道德哲學認為只有那些現實中存在的唯一性事件才能讓這塊區(qū)域唯一、統(tǒng)一。這也就是巴赫金所提出的參與性思維。他指的是一種過程思維,我們在自己為主觀感受的全部生活中采取著行為,所采取的每個行為都是自己生活中行為過程的一個單方面。也就是說,在我們看待的世界當中,我們所采用的思維模式是對待自身的行為僅僅負責唯一行動的思維。巴赫金曾經說過:“我與我所發(fā)生的一切事件,都是在我個人的情感意識語調當中進行的?!辈贿^這種強調主題的道德哲學參與性思維,并非是指一切都要以自我為中心,一切都應該只為自己考慮。其實恰恰是相反的意思,參與性思維的更深層含義就是指只有站在了自己的角度,唯有從自身的唯一地位出發(fā),人才能做得出犧牲,才可以成為負責任的道德主體。巴赫金的道德哲學強調,只有通過實際自身承認的行為參與,才能將自身的思考和統(tǒng)一、唯一的存在事件融合,只有在這種行為的基礎上,才有產生以我自身情感為主導的負責任行為。讓自己的每一個行為、感情表達、語言表達、愿望、思想、境界、靈魂都成為負責任的行為。在巴赫金的道德哲學當中,他把這種負責任道德主體哲學思想認為是一種可以充實自身、他人存在的唯一,是絕對的出自本我意識的行為。雖然在現實的實際生活當中,人并不是思想精神水平時刻保持平衡的,但人的理性也并非如同想象中那么嚴格,對于現實的參與并非是能夠時刻充滿理性的。因此,巴赫金才在這種基礎上提出了負責任道德主體哲學,提倡讓生活變得像藝術那么美好,讓生活和藝術相互承擔責任,讓藝術存在于生活之間,這其中就寄托了巴赫金對于藝術世界的渴望和熱情。
四、巴赫金的負責任道德主體哲學在教育中的啟示
道德哲學中的負責任道德主體對人的精神世界影響是繁雜、難以界定的。根據過去的資料記載,巴赫金曾經在1930年專門研究了以教育為主體的哲學思辨,從一個人的精神成長為研究對象,觀察哲學教育對于人的精神成長的關聯。而記載表明,雖然說道德感在社會生活中有著明文的規(guī)范和責任要求,但每個人的道德、精神面貌都是個性化和多層次的。這些個性化也是影響個人精神世界的主要力量。而教育作為人類社會實踐的主要組織成分,我們必須清楚育人就是教育的核心靈魂,把人培養(yǎng)成負責任道德主體,其過程是十分困難的。需要創(chuàng)造足夠多面向生活、高度關注個人特點、獨特性的感官世界,讓主體可以在創(chuàng)造的環(huán)境當中進行有益的思考,并且在實踐過程中分享、交流、體現和負擔起道德責任。因此,好的學校德育教育必須從現實的生活中抓起,以往的知識德育傳授、重復性宣傳教育已經不適應當下發(fā)展。只有充分發(fā)揮以自我負責任道德主體為目的的教育,才能讓德育獲得更多成功。在近些年,已經有一些學校從巴赫金的道德哲學當中獲得了啟示,開始培養(yǎng)有個人道德美感的德育教育,推動了素質教育的前進。而巴赫金的道德哲學中反應出的道德美感和哲學思想也正映襯了我們如今要倡導的積極參與生活、加大個性化教育發(fā)展等教育方向。也正是因為如此,巴赫金的道德哲學直指了我們現實生活當中的道德品質。
五、總結
通過前蘇聯著名哲學家、思想家巴赫金的道德哲學討論,我們認識到巴赫金的道德哲學主要是致力于建立一個藝術思想世界和現實生活世界相互統(tǒng)一、唯一的整體性世界。在整體世界當中,我們才可以更好地關注世界中人的存在,關心自身所擔負的責任,成為負責任的道德主體。這些哲學思想對當下的社會方方面面都有著重要啟示意義,也正因為這些思想璀璨的價值,也更值得我們去努力探索和學習。希望可以通過本篇文章,對社會現狀、品德教育產業(yè)做出一點幫助。
[參考文獻]
[1]??塑?互文性理論的多聲構成:《武士》、張東蓀、巴赫金與本維尼斯特、弗洛伊德[J].當代修辭學,2013(05).
[2]朱小蔓,楊桂青.關于負責任的道德主體如何成長的一種哲學闡釋——基于對巴赫金道德哲學的解讀[J].全球教育展望,2011(02).
【關鍵詞】研究生學術月 美術類院校 碩士研究生 學習方式
學術月活動對促進在校研究生,尤其是新生進行自我獨立學習意識的覺醒具有十分廣泛的作用,就藝術類院校的碩士研究生的學習而言,具有綜合類院校所不具備的獨特性。以下從碩士研究生的類型、學術月活動和研究生學習的關系等幾個方面來闡述學術月活動和研究生學習之間的關系。
藝術類院校研究生學習的獨特性
碩士研究生以論文作為階段性學習成果的展示,即初步在某一研究領域做出自己的研究成果。在進入研究生教育的最初階段就要明確目標和方向,而不是僅進行基礎知識的鞏固和提煉。導師作為引路人具有指導作用,且碩士生的學習在于創(chuàng)新,其領悟能力并不在課程內,而在課程以外。藝術類院校的碩士研究生在學習方面具有特殊性,具體體現在 :一是脫離教科書的局限,在各類書籍中尋找和發(fā)現線索;二是要在學習中養(yǎng)成懷疑和批評的習慣;三是加強對實踐類學術活動和學術研究的強化。
藝術類院校研究生學術月活動的特點
研究生教育以培養(yǎng)高層次多角度創(chuàng)新拔尖人才為最高的價值目標,作為藝術類院校在教育方式中進行了多種探索。諸如舉辦研究生學習交流、論文成果展示,以及研究生對外學術交流活動等眾多有利因素共同作用共同促進。藝術類院校舉辦研究生學術月活動,通過交流可以給研究生學習指明方向。學術月活動的交流并非一定要長篇大論,參與者只要對一定階段的學習感受進行總結交流,讓所有研究生從中受益,就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按照藝術類院校研究生學習特點舉辦學術月活動是一項極具針對性的活動。以西安美術學院學術活動月的開展為例,學術月活動結合建校以來秉承“宏美厚德,借古開今”的校訓,作為實施研究生創(chuàng)新教育活動計劃的舉措,目的在于為研究生教學進行學術交流、思想碰撞搭建平臺。美術院校的學生都存在一定的專業(yè)學習能力強于文化課的基礎學習的情況,從歷年來美術學院碩士生的學習狀況和學習成果來看,在專業(yè)性較強的學生中尤其明顯。從研究生的論文報告來看,既體現出學生對自己專業(yè)領域的探索,又顯示出學生對專業(yè)的創(chuàng)新精神。這才是碩士教育追求的教學效果。
美術學院的研究生學術月活動的具體開展,一是通過征集論文,編輯學術月活動論文集為手段,以獲取碩士研究生在就讀期間的階段性學習成果為目的,對研究生學習狀況進行摸底調查;二是邀請在不同學術領域具有貢獻的學術專家作學術報告,對碩士研究生的學習進行引導和啟迪。
學術類碩士研究生的學習在學術月活動中具有提綱挈領的作用,尤其是美術類院校的學生在專業(yè)學習中的融會貫通的能力更加重要,從美術學院中就論文的發(fā)表和文章的結構主旨來分析,學術類碩士研究生尤其是藝術學理論專業(yè)的研究生在撰寫論文方面具有優(yōu)勢,就論文的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點來看,其目的就在于能夠使他們在學習中做到專業(yè)和理論知識兼?zhèn)?。符合新時期藝術類院校對碩士研究生制定的規(guī)范。
藝術類院校研究生如何舉辦學術月活動
就藝術類研究生的學習特點而言,應對來自不同領域的信息、資料、展覽情況具備更多了解和分析資料的能力。以2013年在西安美術學院舉辦的研究生學術月活動為例,在這場學術月活動中,共有來自多個院校的綜合類碩士研究生參與,圍繞著不同領域內的學習興趣和研究點進行闡述,這些探索不只是對自己所學領域內知識點的突破與延伸,同時也凝聚了學生們在以前本科生階段所打下的學習基礎和廣泛涉獵,是一個從廣泛到精尖的過程。如《孟瑤:論中國傳統(tǒng)繪畫筆墨與線條中的文化哲學觀》一文,在對本專業(yè)的發(fā)掘性探索中,很注重對相關領域的知識,如哲學、文學、政治倫理道德等一系列知識的廣泛獵取。如果只局限于就傳統(tǒng)繪畫筆墨來進行探討,很多方面都容易被忽略。再如“藝術考古研究”課題組的同學們有幾位是從大處著眼的方式來探索的,如《張啟彬:別樣的美術――先秦美術研究略論》這個課題的涵蓋面很大,也是系統(tǒng)的對先秦時代美術的一個解構,更多地加入了作者對這一時期的美術的個人理解與剖析,談的是自己的認識。這樣的研究范圍至少能寫上十余萬字的論文,但是作者從“別樣”來入手談到先秦美術的一些容易被忽略的特征并進行了概述,篇幅不長,卻涵蓋面廣、深入淺出、脈絡清晰、主旨鮮明,是難得的論文佳作。還有安曉東的《秦漢瓦當紋飾形式美的構成》一文,從秦磚漢瓦的文化意蘊出發(fā),來闡述自己對秦漢文化的理解,從內涵和外延上都給我們樹立了一個標準,也就是美術史和文化歷史哲學等其他社會科學的有機結合,這些范例可以看作是碩士研究生學習的新特色,即在學習中梳理脈絡,從細節(jié)處著眼。研究生的學習特點在學術月活動中展露無疑,從每位學生在不同領域的研究狀況來看,沒有一位學生是長篇大論式的匯報,都是從一個個案分析入手,建立起自己的學術研究體系,只有個案研究才能體現出研究生學術活動的價值所在,從個案入手研究性才能充分發(fā)揮。
專家(導師)在學術月活動中的指導意義
研究生的學習需要通過正確的指引,只有通過好的引領作用才能為研究生的學習指明方向。其中直接的引導人是導師,而間接的引導人是具有深厚學術研究能力的專家和學者。專家講座是學術月活動的一針強心劑,研究生學習注重的是什么,一定要有正確的方法和方式,就美術學院的碩士研究生而言,作為直接引路人的導師的研究領域決定了學生的學習和研究方向。在第一年的學習中,多聆聽不同領域的專家和學者講座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不同領域中的專家正好起到 “傳道授業(yè)解惑”的作用,學術月作為研究性很強的學術活動,邀請在不同的研究領域做出豐碩研究成果的學者和專家作報告,一是能夠調動碩士研究生尤其是新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感受到專家學者們是如何進行研究和學習的;二是通過聆聽專家的報告,找出自身存在的問題和差距;三是自身在進入碩士研究生學習階段應當明白有所取舍,有所創(chuàng)新;四是對碩士研究生的學習而言多積極聽取專家和學者的言傳身教。專家和學者都是在不同領域有資歷的帶頭人,他們的講授并不針對某位學生的學習特點,也不同于對本科生那樣進行灌輸和普及型的教育,而是將自身對某些研究領域的觀點亮出,全靠學生自己理解和領會,因此取決于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這也是碩士生尤其是在美術學院為代表的藝術類高校中學生通過有限時間來進行自我梳理和領悟。
總 結
碩士研究生學習具有自主性和探索性,舉辦研究生學術月活動不僅檢驗了碩士研究生階段性的學習成果,而且能夠有效反映研究生學習狀況,激發(fā)學習興趣,展示學習成果,并且能為其學習方式日趨多元化開拓新思路。
研究生的學習具有自身優(yōu)勢,這種優(yōu)勢需要通過學術月活動這樣的形式來完成,學術活動月活動對培養(yǎng)學生獨立學習意識、拓展和開闊學生研究視野,提高培養(yǎng)質量都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研究生學習階段個人學習的規(guī)劃和思考》,知行齋。
[2]《研究生學習的關鍵不在課程上》,教育新聞、人民網。
[3]師鵬、張宇:《論研究生和諧師生關系及其構建路徑》,《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3年11月。
論文關鍵詞:文學,文學本質,多元論
近年來,關于文學本質爭論不休,主要持有兩種觀點:本質主義與話語建構,文學的本質到底是本質的還是建構的呢?對這個問題,一些學者對文學本質主義采取一致的批判態(tài)度,甚至有些學者直接徹底的反對本質主義。尤其后現代主義的興起,反對文學本質主義的呼聲愈加強烈,這一現象引起我們對文學的本質主義產生反思?文學本質主義在當今文藝學界真的一無是處了?真的要消亡嗎?要回答這個問題,我不得不回到文學本身或現場。
一,文學及文學本質
要揭示文學的本質首先我們得對文學加以界定,對一事物的界定,得抓住事物的內在的本質的特性,居于這點來區(qū)別于其他事物,然而對于文學界提出的關于文學概念,我們不能簡單的斷定誰對誰錯,他們站在文學的不同個視角去揭示文學的內在特性或者說是區(qū)別其他事物的內在規(guī)律。在歷史的發(fā)展過程中,我們還沒有唯一的標準去評判什么是文學。古代有文學,現代也有文學,我們總不能說古代的文學在現在就不是文學了嗎?但我堅信,我們誰也不會否認《詩經》在今天就不屬于文學了。然而,視現代的作家作品為文學更是毋庸置疑的。究竟什么是文學?
關于什么是文學哲學論文,在文學理論界有不同的提法。在中國,文學最初是泛指一切文章,還有的說,文學是指一切口頭或書面語言行為和作品。關于文學在韋勒克的《文學理論》中這樣論述:有人說凡是印刷品都是文學,也就是說凡是紙質的材料都屬于文學。還有人說文學就是名著即將文學的定義局限在名著這個范疇之內,且只注重“出色的文字表達形式”不考慮其題材及內容。俄國形式主義提出了“文學性”主張形式第一性而內容第二性,不是內容決定形式而是內容從屬于形式。無論我們如何界定文學,文學并不是無緣無故的產生,它來源于社會生活并為之服務。不同個體所領受到的注定是不同的世界;用尼采的話說,有多少雙眼睛,就有多少種真理,即,真理本身是多元的。既然真理本身具有多元性,那么,我們在追求確定性的過程中也必須施行對話原則。因此,關于什么是文學。同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甚至,我們可以說文學就是書架上放著的文學作品,文學就是《老人與海》。這種回答只是簡單地表述了文學的一種外在的表現形式或載體[6]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今天,人們說的更多是把文學界定為語言藝術或美的藝術。文學不是生來就有的,它是歷史發(fā)展,時代積累的產物。沒有古代文學何來現代文學?界定一事物得抓住其本質特性,文學也不例外,不管文學有多少種定義,但它總是有屬于自己的本質特性。
什么是文學本質?簡單的說,文學本質是文學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文學去掉之就不能稱之為文學的特性。這些特性的言說豈不是有了超時代,超文化,超地域的有效性。然而,事實卻并不是這樣,關于文學的本質,無論在西方還是在中國都沒有得出一個大家一致認同的說法。文學是模仿,文學是形象思維、是想象的表現,文學是特殊意識形態(tài),文學是有意味的語言符號,文學是精神生產,等等。無論是西方的模仿說,再現說,表現說還是中國古代文論的情志說,意境說,等等。但我們不可否認,文學是語言的藝術哲學論文,文學正是通過語言這門藝術來表現生活本身那樣豐富多彩,通過形象典型來認識生活,反映生活。文學作品是按照生活本來的那種具體,生動的面貌來反映生活的。文學來源于社會生活,并且真實地反映社會生活[2]。歷史上留下的文學作品反映了不同社會階段的生活,社會生活變化發(fā)展,給文學增添了新的內容。可以說文學是一個反映時代的載體。反映了當時的社會意識形態(tài)。
文學作為意識形態(tài)的一直具有與生俱來的政治性, 面對文學從屬于政治,文學為政治服務,面對文學政治工具論,學者們對文學新的文學特質進行了新的反思。要解決這一問題首先要解決時文學區(qū)別非文學的關鍵是什么,童慶炳強調文學應反映整個人的,美的,個性化的生活,而“審美”是文學區(qū)別于一般意識形態(tài)的特征。審美意識形態(tài)是指與現實社會生活密切纏繞的審美表現領域,其集中形態(tài)是文學,音樂,戲劇,繪畫,雕塑等藝術活動[5]。在中國,20世紀80年代以來文藝理論把文學看成審美意識形態(tài)。無論把文學看成是社會意識形態(tài)還是審美意識形態(tài)。它與其它次結構的意識形態(tài)保持著距離,社會語境的變化會影響到對文學的認識。文學作為一門藝術,文學到底是要為認識生活這個事業(yè)服務的,它是時代的生活和情緒的歷史。文學從來不是司湯達或列夫托爾斯泰個人的事業(yè),它永遠是時代,國家,階級的事業(yè)[3]。高爾基說:“文學是社會諸階級和集團的意識形態(tài),感情,意見,企圖和希望是其形象化的表現。它是階級關系的最敏感的最忠實的反映”。文學具有階級性和黨性:作家是階級的眼睛,耳朵和聲音。在階級的國家存在的期間,處在一定的環(huán)境和時代的作家,不管他愿不愿意,也不管他是有條件地或無條件地,他必定為自己的時代,自己的環(huán)境的利益而服務,而且也正在服務著。二,文學本質多元化
西方馬克思關鍵詞語,形式結構的考慮在逐漸凸顯。無論是古代文論,現代文論還是后現代文論,他們都能去闡釋具體的文學作品。文學理論來源于文學現象,每一種文學理論都是對一種文學現象的提煉和抽象概括哲學論文,不同的文學理論有著不同的文學本質觀念。
錢中文指出:“文學,一種復雜的現象,一個復雜的系統(tǒng),并對它進行多層次,多角度的綜合研究”,這一觀點得到了文藝學界不少學者所接受,錢先生強調,對于文學理論研究來說,事實上很難用一個簡單的定義來說明文學現象,而應當看到文學觀念、文學的本質是一種多層次現象,需要對它們進行多方面的闡述。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觀點和莊子的事物的本質就反應了事物多側面的思想。然而,文學現象來源于社會存在。原理告訴我們:人們的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意識。文學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tài),屬于社會的上層建筑,是由社會經濟基礎決定的。因此文學的內容和形式都離不開經濟基礎,并受到一定經濟基礎的制約。生產在發(fā)展社會在進步,經濟基礎的變更和發(fā)展也必然導致文學地變革和發(fā)展,人們生長在什么樣的社會就會有相應的文學與之相應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不存在階級和階級斗爭就不會有階級的文學。但舊經濟基礎的消滅并不意味著。社會意識形態(tài)在某種程度上是指通統(tǒng)治階級從政治和社會經濟上控制著整個社會,把自己的思想強加給別人,這種思想就是當時社會的一種社會意識形態(tài)[2]。經濟政治等不斷的發(fā)展完善,社會意識形態(tài)能很好的反映當時的社會狀況。
因為意識形態(tài)具有歷史繼承性和獨立性,所以文學和其它藝術形式一樣,表現出超越時代、超越民族和階級,超文化,超地域的普遍性特征。那些以為這些普遍性特征就是文學本質的批評家在某種程度上是對的。但是意識形態(tài)的沿續(xù)并不是永恒的,因此文學可以被讀成非文學,正如伊格爾頓所說的那樣,莎士比亞的戲劇也可以讀成隨心所欲涂鴉的形式。這樣一來,文學的本質就成了游離的,會隨著大眾和時代的心理而在一定的范圍內漂移。文學是一種多元決定的“社會意識形式”,它關涉到不同的語言層面、不同的意義單元、不同的社會環(huán)境、時代語境以及個人品格、藝術修養(yǎng)甚至潛意識、無意識等諸多因素[7]。文學自身的復雜性源于社會關系與人的思想感情、個人體驗的復雜性,不是單一的“意識形態(tài)”就可以完全決定的。正是文學自身的多元性,文學闡釋與接受的復雜性才得以存在。“我們的標準是具有包容性的,是‘想象的綜合’和‘綜合材料的總和與多樣性’。 文學是一種在多維層面上同時展開的復雜的精神現象,行走在現世的現實性與精神的超越性之間,絕不僅僅是作家、作品、世界與讀者之間的互動關系,它有著更為神奇奧妙的精神架構和現實關懷[8]。文學始終為人們所熟知而又偏偏不可能盡知,這就使得文學成為引領人類意識走向無盡遙遠和崇高的契機,同時,也成為它自身存在的最大理由之一。文學帶給我們的意義,就在于顯現這種有限世界背后的無限性。文學不是對現實世界、現有事物的機械摹寫,也不是對一種純然的意識形態(tài)的單調的審美反映,文學本身是一個多元決定的有無限可能的價值存在[11]。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目前,對于文學的界定,這是一個現代尤其是后現代以來一直有爭議的問題,每個人心中對文學都有自己的理解,不論文學是什么,但我們可以確定的是文學來源于現實或社會生活,文學不僅來源于社會生活而且反應社會生活,總之,文學是一種意識形態(tài),無論視文學為社會意識形態(tài)還是審美意識形態(tài),任何一種社會意識形態(tài)都是由當時社會政治,經濟,文化來決定的,審美意識形態(tài)也受到社會,歷史文化的影響,社會是變化發(fā)展的,經濟基礎也在不斷的完善,文學在某種程度上,階級描寫不再是文學的唯一來源,如果可以說現代化的社會,我想我們也不妨可以說文學也有了現代化跡象哲學論文,它可以不再僅僅是為政治,階級服務的,它可以是娛樂性質的,它可以陶冶情操,凈化心靈。我們不應該把文學緊緊的和文學性禁錮在一起。文學本身并不是一個孤立的個體,它總是和世界,作者,讀者聯系在一起,政治,經濟和文化的多元化,文學作為社會的產物,我們應該回到文學現場,不應該把文學禁錮在某一個時代或地域,這樣以來,文學自身就具有多元的本質。
(徐林麗,女,1986年生,南昌大學人文學院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歐美文學; 蔡俊,男,南昌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
參考文獻:
[1]陶東風.文學理論基本問題[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2]十四院?!段膶W理論基礎》[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0
[3]高爾基.論文學[M].廣西:廣西人民出版社,1978
[4]胡鵬林.文學現代性[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6
[5]童慶炳.文學理論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6]王利云.文學概論新探[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08,7
[7]特里·伊格爾頓.文學理論導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4,9
[8]馬大康.面向文學實踐的理論走向[J].文藝爭鳴·理論,2009,(9)
[9]龍揚志.游離的文學本質---伊格爾頓的文學觀[J].淮陰師范學院學報,2006,(5)
[10]曹順慶,文彬彬.多元的文學本質[J].文藝爭鳴·理論,2010,(1)
[11]于虹.在事實與價值之間[J].天津社會科學,2006,(5)
[12]雒海寧.試論文學本質的歸納[J]. 青海師范大學學報,2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