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2-07-12 11:07:41
序言:寫作是分享個人見解和探索未知領域的橋梁,我們?yōu)槟x了8篇的自然教學論文樣本,期待這些樣本能夠為您提供豐富的參考和啟發(fā),請盡情閱讀。
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一、深入調查,摸清本地自然教學條件
小學自然教學大綱指出:“我國幅員廣大,各地自然情況千差萬別,教科書中的具體材料不可能完全符合當地的情況。因此教學時應從當地的自然情況出發(fā),選取當地的相應材料來替換或補充。”為此,我們在分析教材、弄清教材對自然條件要求的基礎上,組織教師跋山涉水,走村串戶,對本地的自然資源、環(huán)境情況、本地農民的生產生活狀況、本校的自然教學條件和現狀、學生對自然課的認識和態(tài)度等四個方面進行了認真的調查和研究。經過分析,我們發(fā)現本校要按照自然教學大綱的要求開展自然教學,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優(yōu)勢和劣勢。
(一)主要優(yōu)勢
1.選擇感知材料的優(yōu)勢
自然課以學生周圍常見的自然事物及其相互間的聯系為認識對象,課本所列舉的動物、植物、土壤、巖石、礦產、水域等具體事物,在鐵坪村的山上山下,有85%能直接找到,有10%能找到相應材料來替換或補充。如課本涉及的102種動物,這里能找到82種;有關的土壤、巖石和能源礦產等,在周圍地里、山上、煤礦里能找到18種。這是農村學校自然教學得天獨厚的物質優(yōu)勢。
2.學生感性經驗的優(yōu)勢
鐵坪村小學的學生都是來自鄰近三村的農家子弟,他們開門見山林,低頭見田園,長期的山鄉(xiāng)生活,不僅使他們有機會認識大量的自然事物,了解山村四季農事和物產,而且他們在幫助家人從事放牛、砍柴、打豬草、種菜等家務勞動和簡單生產勞動的過程中,獲得了許多人類探索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保護自然的親自經歷。他們生在山村,長在山村,對家鄉(xiāng)自然界的一草一木有著深厚的感情。所有這些,都是農村學生學習自然的認識優(yōu)勢和情感優(yōu)勢。
3.組織實踐活動的優(yōu)勢
鐵坪村是一個自然資源十分豐富的山村,種植業(yè)特別發(fā)達,山上有茶場、藥材場、果園、林場,山下有農田、煤礦,家家戶戶有菜園、香菇棚、自留山。形式多樣的生產基地,為學生的采集、制作、栽培、考察等自然研究活動提供了良好的實踐基地。農民有豐富的種植、栽培的生產經驗,他們可成為學生課外實踐活動的技術指導??梢?,農村具有自然教學天然的環(huán)境優(yōu)勢。
(二)主要劣勢
我校是位于荊門、南漳、當陽、遠安四縣交界的山村。偏僻的地理位置,使得學校交通不便,規(guī)模很小,正規(guī)實驗設施和自然課師資不足。三年前,學校一無實驗室,二無生物園,僅有的幾件演示儀器既不能用,也無人會用。自然課作為“搭頭”人人可以代,隨時可以減,照本宣科是唯一的教學方法。設備和師資成了影響農村自然教學的兩個難題。
二、聯系實際,探索自然教學改革出路
承擔實驗課題以后,我們一方面組織教師學綱,端正對自然學科的認識,另一方面因地制宜,揚長補短,積極進行自然教學的改革實踐。
(一)揚山村材料之優(yōu)勢,補正規(guī)儀器之不足
著名物理學家麥克斯韋認為,實驗的教育價值往往與儀器的復雜性成反比,學生用自制的教具,雖然經常出現毛病,但它卻會比用仔細調節(jié)好的儀器得到更多的東西。自然教學大綱指出:提倡教師和學生共同開辟自然教學園地、自然角、搜集材料,自己動手制作教具、學具,改善觀察、實驗條件。為此,我們發(fā)動師生自力更生,從以下幾方面對自然教學材料進行了改革。
1.作為認識對象的材料由學生自采自帶
對于動植物、土壤、礦物等認識材料,我們一般布置學生課前自采,上課時自帶。教學效果好的材料便制成標本保存下來。如教《植物的根》一課,我們通知學生提前到自然界中采挖植物的根;教《植物的葉》,我們讓學生到大自然中去采摘葉形、葉緣、葉脈、葉柄等各不相同的葉;教《壁虎和蛇》,我們也同樣讓學生到大自然中去采集活標本(壁虎)。
2.簡易的實驗器材指導學生自制自帶
教學中有大量的儀器可讓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通過自制自帶來解決。如在教《四季是怎樣形成的》一課時,我們讓每個學生用鐵絲、乒乓球制作地球儀;做實驗缺少酒精燈,讓學生用墨水瓶、鐵管等材料自制;缺少漏斗,用塑料瓶子去底后代替等。
3.復雜的器材由教師自制或找合適的東西代替
有些教學內容必須用實驗來幫助學生認識,才能比較好地完成教學任務。為了在課堂上能給學生形象生動的感知,我們自制了大量的教具。如三球儀、簡易照像機、飛機升力演示器、熱脹冷縮演示器等。這些教具用于課堂,解決了教學中一些難點問題。對于實驗所需的一些常規(guī)設備,如水槽、燒杯等,則一般用生活器具來代替。如水槽用臉盆代替,燒杯用茶杯代替,魚缸用大罐頭瓶代替,濾紙用毛邊紙代替。對于那些少見的自然物則選取本地的性質相似的同類物來替代。如在教《植物怎樣繁殖》一課時,不僅準備了天竺葵,還補充了紅薯藤、石榴、柳樹、紫薇等植物的莖,讓學生廣泛實踐。這些自制、替代的材料用于教學不僅能被學生接受,而且教學效果好。
(二)利用農村自然環(huán)境優(yōu)勢,提高自然教學質量
1.選擇典型環(huán)境進行現場教學
對于有關客觀環(huán)境的教學內容,城區(qū)學校一般采用掛圖、錄像手段進行。我們則充分發(fā)揮鐵坪村的環(huán)境優(yōu)勢,大力提倡走出教室進行現場教學。如在教《水·土·植物和人》一課時,我們以大雨過后的蔡家溝一帶作為教學現場。在蔡家溝一帶,學生們親眼看到,農田含沙量大,莊稼瘦小,農戶房屋破爛,家境貧寒。針對這些實際,同學們開展了熱烈的討論。通過這樣的現場教學,學生不僅親身感受到了水土流失帶給農戶的嚴重后果,深刻領會到了水、土、植物、人四者之間的關系,而且還提出了許多治理蔡家溝的設想和建議。有的認為應大力植樹造林,綠化荒山,制止亂砍亂伐;有的認為應迅速在河的上游修攔沙壩、水庫,減少沙石流失;有的認為應加強環(huán)境保護知識宣傳教育工作;等等。學生把自己的建議整理后,交到村委會,得到村領導的重視和采納。
在教《能源礦產》一課時,我們把學生帶到15里外的馬河煤礦,讓學生在工人師傅的帶領下,深入礦井,實地考察??疾爝^程中,學生興趣盎然,他們親眼看到:煤在地下是分層排布的,有的水平,有的傾斜,有的斷裂,它們都夾在沉積巖中。學生在煤層中還找到了大量的植物化石。根據實地考察的事實,學生很自然地推想到了煤的形成過程。
據統(tǒng)計,小學自然課中的30%的教學內容可安排在校外進行。四年來,我們結合本地實際,盡量把學生帶到最理想的環(huán)境進行教學。教學實踐使我們深刻體會到,利用本地有利于自然教學的客觀環(huán)境進行現場教學,雖然花費的時間多,但它能真正做到“啟發(fā)學生自行探求知識和應用知識”,收到一舉多得的教育效果。
2.營造小“自然”,充分利用生物園地進行教學
山區(qū)學校具有土地寬闊的優(yōu)勢。我們結合本校條件,發(fā)動師生自建生物園。建起了大小42個植物床、4間飼養(yǎng)欄、1個香菇場。每年春、秋組織學生到野外采花木、挖樹樁、找奇石,移植于園中;每到植樹時節(jié),組織學生進行播種、扦插、嫁接等活動,如今園內各種典型植物已有56種,飼養(yǎng)的豬、狗、貓和從外面引進來的鳥、刺猬、青蛙、蝸牛、昆蟲等動物達40多種。學校生物園的建成,既給學生提供了觀察材料、露天實驗基地,又為校園綠化提供了大量的花木幼苗。在教學中,我們充分利用生物園進行教學,需要學生動手實踐的內容,我們組織學生到園地上課;對不易觀察的材料,如地下莖、根等,我們把它們拿到課堂上讓學生觀察。如教《植物與環(huán)境》一課,為了讓學生親自研究植物與陽光的關系,讓學生在植物園選取兩株種類一樣、大小相同、環(huán)境一致的綠色植物,在每株植物上扣一個開有“窗口”的紙盒。過了四五天,讓同學們把紙盒揭開再觀察這兩株植物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學生通過親自對比實驗、觀察分析,正確地認識到植物與陽光的依賴關系。又如教《植物怎樣繁殖》一課后,我們讓學生到植物園對植物的根、莖、葉分別進行繁殖實驗,經過長時間的觀察,他們發(fā)現百分之八十的植物都能用莖繁殖。在教《植物的根》一課時,教師把準備好的幾種有代表性的植物的根帶進課堂,讓學生進行觀察、對比,他們很快認識了根有直根、須根、貯藏根。
3.利用實習基地進行鄉(xiāng)土教材教學
鐵坪村的農民親身感受到靠單一的糧食作物種植已不能滿足經濟發(fā)展的需要,而開發(fā)多種經濟作物,又缺乏應有的技術。從這一實際出發(fā),我們針對本村相繼引進的一些經濟作物補充了《桃樹的栽培與管理》、《香菇的栽培與管理》、《盆景制作》等鄉(xiāng)土教學內容,并把學生帶到離校2里遠的實驗基地(鐵坪村油桃基地),運用所學知識,進行除草、剪枝、施肥;同時要求學生配合家長大力發(fā)展家庭木耳、香菇生產,鞏固所學的實用技術。通過以上活動,既對學生進行了勞動鍛煉,又使他們掌握了一技之長,深受家長歡迎。
(三)積極開展課外活動,補課堂教學之不足
學生認識某一事物的過程是一個連續(xù)發(fā)展的過程。這種認識不因課堂教學的開始而產生,也不因課堂教學的終止而結束。因此,教學中我們根據農村學生課外時間充足,常與活生生的自然事物、農業(yè)生產相伴的生活實際,把自然課前和課后當作整個教學過程的一個重要部分,狠抓了課外觀察實踐的指導。如在教《昆蟲》一課前,我們讓學生到野外去抓蟲子,帶進課堂進行研究。在抓蟲子的過程中學生獲得了許多關于蟲子的生活環(huán)境、外形特點、行動方式等方面的感性知識,為課堂教學提供了良好的認識基礎。課后,我們又組織學生對稻田的昆蟲進行觀察研究。通過觀察,同學們不僅對昆蟲的特點和生活習性有了比較深刻的了解,而且還提高了消滅害蟲、保護益蟲的認識。又如學生學習了地質單元教材以后,我們組織學生對當地的巖層進行考察。通過考察,學生發(fā)現小林灣一帶的巖層都屬沉積巖,在巖層中還發(fā)現了不少植物化石。根據這一事實同學們開展了討論,推斷出兩億年前這里曾經有過茂盛的植物,這些植物被沉積的泥沙覆蓋起來,經過許多年復雜變化,有的成了化石,有的可能形成了煤。為了證實地下有煤,他們把夾在巖層的黑色土石帶回學校進行實驗分析。把黑色土石做成煤球,然后放進火爐燒,燒過之后,他們發(fā)現煤球的質量減少了百分之十五,這說明黑色的土石里含有能燃燒的東西,這些能燃燒的東西可能就是煤。同學們把這次考察情況報告給村委會,得到領導高度重視,并請專家進行了勘測,證實小林灣一帶確實有煤。
三、教改實踐給我們的幾點啟示
(一)根據農村實際,利用當地有利條件,搞好自然教學。對于自然教學來說,農村學??晒├玫膬?yōu)勢是絕對的,面臨的劣勢是相對的,只要我們遵循自然學科的特點,根據本地自然條件的實際,揚長補短,真正讓學生到自然界中去“真刀真槍搞科學”,自然教學是大有作為的。
語文教學手語正確運用科技在發(fā)展,社會在進步,醫(yī)學也在不斷的發(fā)展,但是對于很多聾啞現象仍然是沒有辦法,黔驢技窮,面對這樣的狀況,聾啞兒童只能去專門的學校就讀,但是在學校中,語文的教學成了難題。根據相關的資料統(tǒng)計,在聾啞學校中,只有13.4%的學生能在語文教程中讀懂老師的手語。因此,目前的聾啞學校中,語文教學是非常令人堪憂的,語文的教學關系著學生們的日常交流,所以,語文教學中教師正確的運用手語迫在眉睫。
1.聾啞學校中的語文教師要學會兩種手語之間的轉換
手勢漢語和聾人的自然手語遵循的規(guī)則是不一樣的,手勢漢語遵循的是漢語語法的規(guī)則。然而,聾人的自然手語遵循的則是聾人自身的語法規(guī)則。在語文課的實際教學中,語文老師常常把這兩種規(guī)則的語法混用,這樣就導致了學生無法理解老師手語意思,或者是歪曲老師的手語意思的現象產生,造成了學生理解上的困難。因此,要想在聾啞學校中使語文教學正常的進行,就要要求語文老師熟練的掌握兩種手語類型之間的轉換。
要想熟練掌握兩種手語類型的轉換,首先,語文老師要明確兩種手語類型區(qū)別,把這兩種區(qū)別告知給聾啞學生,讓學生明白兩種手語類型的區(qū)別。讓學生自己明白兩種手語的分別,就可以避免在上課時,老師用不同手語表達,而使學生產生誤解的現象。這樣就可以在實際的語文教學中靈活的運用這兩種手語,是語文教學的準確性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也從而提高。由于聾啞學生對自身的手語手勢掌握得更明確、理解得更深,所以在語文課文中,如果遇到一些比較難懂的句子或是段落,語文教師應該使用聾啞人自然手語去進行授課,這樣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文章的意思。當學生適應了這種教學模式,對課文也有了一定的理解,然后再進行手勢漢語去進行授課,讓聾啞學生能真正的學會語文知識,更深層次的去理解文章。
2.手語的信息傳播途徑
"信息,必須有一定的意義,必須有一定的載體?!纱丝梢?,信息是由物理載體和語義構成的統(tǒng)一整體"。"所謂傳播,就是信息的流動過程"。"教育信息傳播是由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選定合適的信息內容,通過有效的媒體通道,把知識、技能、思想、觀念等信息傳遞給特定的教育對象的一種活動,它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間的信息交流活動"。
以信息論創(chuàng)始人香農(Claude Elwood Shannon)與韋弗(Warren Weaver)共同提出"香農一韋弗模式"為例,信息的傳播過程如下:在信息源端,對真實世界的信息要選擇一定的符號去表征,然后將這一符號變換為信號,信號才能在信道中傳送。在接收端,接受者將接收的信號變換成相應的符號,并解析該符號的信息意義。這一過程就是信息的傳遞過程,這一途徑就是信息的傳播通道。信息傳播遵循這樣的過程:信源一編碼一信道一譯碼一信宿。
文法手語在一些語境下也稱為教學手語、手勢漢語。文法手語以有聲語言為依托,主要是由健聽人和少數有文化的聾人共同創(chuàng)造,是漢語的手勢符號化,是用手勢語和手指語來表達的漢語;其形為手語,其神為漢語,由"約定"的自然手勢和"規(guī)定"的手勢兩部分組成。
文法手語的具體詞匯和漢語中的詞匯成分嚴格對應,手勢組合方式和漢語的語法規(guī)則完全相同,一般。
3.聾生理解和掌握文法手語需要一段學習過程
文法手語的表達過程要嚴格遵守現代漢語的語法規(guī)范,并具有和書寫密切相關的特點。聾生要想用文法手語把自己的想法完整并準確地表達給聾校教師,需要一個漫長的學習過程,特別是從未接受過學前和語言康復訓練的聾生。
自然手語是一種聾人交際的工具,是在日常生活中習得,它與一般的有聲語言沒有直接聯系,能獨立為聾人的交往服務;而文法手語是依附于漢語基礎上形成并建立的,必須經過專門的學習,它不是獨立的交際工具,不能獨立為聾人交際服務,也很難被文化水平低的聾生接受和理解。
沒有接受過口語和書面語的學習和訓練的聾生,雖然會一些自然手語,但對于文法手語知之甚少。很多聾生,特別是從未接觸過聾人或沒有在聾人圈子中生活過的聾校一年級學生,其漢語水平幾乎為零,手語也只是掌握了一些簡單的自然手語。很多聾校一年級新生到學校后,要完全適應學校的生活,要能夠和聾校教師順暢交流和溝通,還需要一個不斷學習文法手語的過程,這個過程是比較漫長的,有時甚至需要幾年。
4.激發(fā)教師自身的情感,努力把握情感的表達方式
關鍵詞:自然拼讀法;小學英語教學
一、引言
與課程改革前的小學英語教材相比,課改后的教材其內容含量和單詞量都增加了很多。記憶單詞成為學生和教師最頭疼的問題,相當一部分學生靠死記硬背記單詞,其效果可想而知。長此下去,不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會下降,學習英語的自信心也將受到不小的打擊。筆者認為,從小學低年級開始就利用自然拼讀法(Phonics)進行語音和單詞教學,是將學生從死記硬背的沉重負擔中解脫出來的好辦法。
二、自然拼讀法概述
自然拼讀法的基本原理是要求學生掌握代表英語44個基本音的字母和字母組合(即這些字母和字母組合在單詞中的發(fā)音,而不是它們的名稱音,如在自然拼讀法中,輔音字母b代表/b/,而不是讀/bi:/;元音字母組合ai、ay等代表/eI/),以及一些英語拼寫和讀音關系的基本規(guī)律,讓學生看到一個英語單詞,就能讀出來;或者,想到一個單詞,就能按照規(guī)律拼寫出來,即做到見其形,知其音;聽其音,知其形。
在英國、美國、加拿大等英語為母語的國家和新加坡、中國香港等英語為官方語的國家和地區(qū),自然拼讀法是小學語文課程的必修內容。學生學會了此法,掌握了發(fā)音與拼寫之間的對應關系,就可以自己進行閱讀,學習和記憶單詞就會事半功倍。正如自然拼讀法教學專家Blevins(1996)認為的那樣,自然拼讀法包含了字母音和形之間的關系,是向學生講授英語中最普遍的音形關系,使之能夠解讀或拼讀單詞。這種解讀單詞的能力是閱讀成功的關鍵因素。
三、自然拼讀法的優(yōu)越性
(一)有效利用漢語拼音的正遷移作用
小學低年級(一般從二年級起)的學生已掌握漢語拼音,用拼音朗讀和閱讀的能力基本形成。由于漢語拼音中有許多音與英語的發(fā)音相似,如英語中的輔音與漢語拼音中的聲母發(fā)音都很相似,漢語拼音的ao與英語中的元音/a/的發(fā)音基本相同,等等,及早采用自然拼讀法進行語音教學,就可以利用漢語拼音對音素教學產生的正遷移作用,有效地幫助學生掌握英語字母和字母組合的發(fā)音。
(二)避免學習國際音標帶來的干擾
國際音標與自然拼讀法采用的都是音素(phonemic)教學,但前者學習48個音素,是以另外一套書面符號來代表音素。這對小學生而言,無疑加重了負擔。自然拼讀法則學習國際音標48個音素中的44個,是以字母和字母組合來代表音素,學習者只要記憶一套符號(英語字母)即可。這樣就可以彌補因學習國際音標而需兼顧音、形兩組符號的缺陷。掌握了自然拼讀法,小學生就可以不需要借助音標就能認讀單詞,從而少學一套符號,減輕學習負擔。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階段自然拼讀法完全可以取代國際音標的教學。
(三)提高學生學習和記憶單詞的效率
教學實踐研究發(fā)現,自然拼讀法是任何年齡、任何學生學習單詞最快、最簡單、最有效的方法。運用自然拼讀法教學,學生只要掌握了單詞中字母的發(fā)音,學習單詞就再也不用靠模仿來記住單詞的發(fā)音,可以做到見詞可讀;了解了英語拼寫和讀音之間的關系,即可利用這些規(guī)律記住單詞的拼寫,做到聽音可寫。
(四)促進學生的各項語言技能的發(fā)展
運用自然拼讀法教學單詞,能夠幫助學生認識到單詞是由一些單元(字母或字母組合)構成的,也能讓他們理解字母的音與形的一致性。據研究表明85%的英語單詞能夠通過字母音形對應的規(guī)則來拼寫。學生在掌握了英語字母的這種音形對應關系之后,就能很快地進行單詞的拼讀與拼寫。英語的拼讀能力是閱讀能力的基礎,當學生拼讀與拼寫單詞的能力達到見詞能讀,聽音能寫的程度后,就可以很快地進行閱讀教學,在大量的閱讀中擴充單詞,熟悉語法,培養(yǎng)語感,從而進一步促進聽說能力的發(fā)展。
四、自然拼讀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針對自然拼讀法是指導學生了解和掌握字母與發(fā)音的對應關系,筆者提出如下教學步驟的建議:
(一)字母及字母組合讀音教學
運用自然拼讀法教學的第一步就是讓學生掌握代表英語44個基本音的字母和字母組合。這些字母音可分為兩大類:輔音和元音。輔音包括單輔音(p,d,k...)、輔音字母組合(ch,sh,th...),元音包括短元音(a,e,i...)、長元音(ai,ee,ie...)和其他元音(er,or,oi...)等。
教師在教學前應擬定一個計劃,決定這些字母的教學次序。一般按照先輔音后元音的順序進行,因為學生有了漢語拼音的基礎,學習輔音是較為容易的。
Lloyd(1992)建議將字母音分為七組,即:
1.s,a,t,i,p,n
2.c/k,e,h,r,m,d
3.g,o,u,l,f,b
4.ai,j,oa,ie,ee,or
5.z,w,ng,v,littleoo,longoo
6.y,x,ch,sh,voicedth,unvoicedth/θ/
7.qu,ou,oi,ue,er,ar
這種分組方式的優(yōu)點是:在學完第一組字母音之后,就可進行單詞拼讀與拼寫的練習,如at,is,pin,sat;也有利于區(qū)分一些發(fā)音容易混淆的字母,因為b和d、m和n等都不在同一組中。
(二)拼讀教學
當學生掌握了一組字母音后(看到一個字母,就能自然地讀出來),就可以進行拼讀教學了。拼讀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見詞讀音能力的基礎,如果學生能夠流利地拼讀單詞,對其日后的閱讀和口語能力的培養(yǎng)有很大的幫助。
拼讀應由兩個音的拼讀開始,如is,an,ti,sa等,然后再進行三個音的拼讀操練,如sat,tap,sit,tip,sin,pin等,再慢慢過渡到多音節(jié)詞的拼讀。
為了給學生提供更多練習拼讀的機會,教師可用已學的字母組成單詞,制成海報,貼在教室的墻壁上,也可將單詞印發(fā)給學生,讓他們自己拼讀。經過大量的拼讀練習,學生見詞讀音的能力就能逐漸提高。
(三)書寫教學
字母的書寫教學也是十分重要的,要在一開始就培養(yǎng)學生規(guī)范、整潔的書寫習慣。書寫教學的方法與平時的字母書寫教學相同,這里不再贅述。
(四)拼寫教學
利用自然拼讀法來教學字母的目的之一是要讓學生掌握通過其音形一致的規(guī)律去記憶單詞的方法,而拼寫教學就是指導學生了解如何把字母或字母組合的音轉變成形。一旦學生掌握了此方法,記憶單詞就變得容易多了。拼寫教學一般可分為以下三個步驟:
1.聽音。教師以先快后慢的語速說出一個單詞,重復幾次。目的是讓學生聽清單詞中所含的音素。
2.辨音。教師以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辨明并說出單詞中含有的音素。如,第一個音素是什么?下一個音素是什么?最后一個音素是什么?……
3.寫音。當學生能正確說出單詞中含有的音素后,教師則開始指導學生把聽到的音轉變成形,寫下來。
(五)閱讀教學
由于小學生模仿能力較強,記憶力好,又有漢語拼音的正遷移作用,他們能夠很快地掌握字母的發(fā)音,但是如果不引導他們將字母與發(fā)音的對應規(guī)律在有意義的情景中運用的話,就容易遺忘。此外,小學生長時間面對一些毫無意義的字母符號,學習的興趣會慢慢地消退。因此,適時開展閱讀教學很有必要。
對于低年級的小學生來說,閱讀應從辨認單詞開始,然后到句子閱讀,再過渡到一些簡易故事的閱讀。例如,學了a//后,就讓學生整體認讀單詞apple;學完第一組字母(s,a,i,t,n,p)后,就可以指導學生根據讀音來朗讀Itisanapple.Itisanant.等句子,并利用圖片或實物來導入句子的意義。此外,還可以編寫一些押韻的句子,讓學生朗讀與閱讀,例如:Adogisonalog.Abigpigisinabin.等。這樣,學生不僅能內化英語拼寫與讀音的對應規(guī)則,還能將單詞的形、音、義結合在一起,更能激發(fā)學生繼續(xù)學習英語的興趣和信心。
五、運用自然拼讀法時應注意的問題
(一)保證活動的趣味性
小學生的有意注意的時間不會太長,而且拼讀、拼寫訓練又需要進行大量的機械操練。為了不影響他們的學習興趣和效果,有必要設計各種有趣的活動,來激發(fā)興趣,降低焦慮。如,可利用小學生喜愛聽故事的特點,通過故事導入字母讀音;利用小學生具有在做中學(learnbydoing)的天性,將每個音素配上動作,幫助記憶。還可以設計一些游戲,或組織唱歌、吟韻律詩、念繞口令等活動,讓學生在玩中練、唱中練、吟中練、念中練。
(二)堅持及時復習鞏固與應用
一般說來,小學生學得快,忘得也快。因此,要幫助學生克服遺忘,應經常地、持續(xù)地進行拼讀和拼寫教學,提高學生接觸字母讀音的頻率,并將之與學生所學的內容相聯系。通過長期接觸與歸納,讓學生有足夠的機會去了解,進而熟悉這些規(guī)則,以期將來能夠靈活運用。
(三)借鑒但不能照搬國外的教學經驗
自然拼讀法在美國、加拿大等英語國家已有上百年的歷史,在我國港臺地區(qū)也很流行。網絡上相關資源十分豐富,只要利用網上的搜索引擎,鍵入“phonics教學"、“Howtoteachphonics"或“自然拼讀法”、“字母拼讀法”等關鍵詞,就可以查到無數與之相關的內容。但是國外的經驗多是建立在母語教學的基礎上,有些做法未必適合我們的教學。例如,在閱讀教學中,國外學生只要會讀文章中的詞,一般就知道其意思,而對我們的學生而言,因為自然拼讀法并不能為學生提供生詞的意思,對文章中的生詞即使是通過音形規(guī)律會讀,也不能明其義。因此,在運用自然拼讀法的過程中,不能全盤照搬國外的經驗,而應結合學生的實際在教學方法與活動設計上有所創(chuàng)新。
關鍵詞:旅游高等教育 旅游實踐教學 綜述
一、論題選擇:重理念輕技術
實踐教學研究一直是我國旅游教育教學研究的一個重要領域。通過中國期刊網全文數據庫,可以檢索到1979-2008年間的旅游教育教學論文共1700余篇,其中,旅游實踐教學專論或以旅游實踐教學為重要研究內容的論文150余篇。綜觀這些旅游實踐教學論文,可以發(fā)現,與選題宏大、涉及整體的理念研究相比,探討具體旅游實踐教學課程設計與運行的技術研究明顯冷清。150余篇論文中,理念研究占120余篇;技術研究不足30篇,且全部發(fā)表在非中文核心期刊上面。
通過檢索我國全部37種“教育學”CSSCI期刊2006-2008年間的發(fā)文目錄,三年間,大部分期刊未發(fā)表任何教學技術研究論文,所有期刊均未發(fā)表旅游實踐教學技術研究論文。旅游實踐教學技術問題的發(fā)掘本身是一個大量耗費研究精力和研究經費的過程。成果缺乏高層級發(fā)表平臺,在“以刊定文”、“以文報課題”、“以課題評職稱”、“以職稱論水平”的我國高校具有毀滅性的打擊力。這就在我國旅游實踐教學研究中形成了淘汰技術研究、激勵理念研究的循環(huán)。
二、研究視野:重現狀輕預測
旅游實踐教學研究應當走在現狀的前面,走在事物發(fā)生的前面,也就是說研究旅游實踐問題要有前瞻性和指導性,而不是什么論題熱就研究什么,也不是什么問題嚴重了才研究什么。大家都不希望看到“一窩蜂”和“一陣風”式的研究。大家都期待更全面、更深入、更持久、更富有個性和原始創(chuàng)新性的研究,都期待更多可以幫助我們認識問題、指導我們解決問題的預測性研究。
三、研究范式:重傳統(tǒng)輕引進
首先,是重定性研究輕定量研究。定性研究是旅游實踐教學研究的傳統(tǒng)范式,它根植于人文主義,采用解釋學的方法體系。定量研究是從自然科學借鑒來的,屬于實證主義,采用統(tǒng)計學的方法體系。國內外旅游實踐教學研究者對這兩種研究范式都進行過反思,反思的內容包括:研究的效度與信度,研究的主體性與客觀性,以及研究的整體性與個體性等。從旅游實踐教學英文的時間序列來看,西方高校的研究者正逐漸從完全采用定量研究范式,向定量研究與定性研究范式融合的方向發(fā)展。而我國的旅游實踐教學論文則過分傾向于定性研究,150余篇相關論文中采用或部分采用定量研究范式的不到20篇,且在時間序列上沒有趨向性。
其次,是重傳統(tǒng)課程理論輕現代課程理論。當我們檢視英文旅游實踐教學論文時,可以發(fā)現大量新穎現代課程理論的應用,極大推進了研究的深入。如通過雷諾茲的“符號習得”理論,將旅游實踐教學提升到專業(yè)課程的軸心地位;通過高夫的“后殖民課程觀”,反對旅游實踐教學的同質化,強調其內容設計的本地化和教學過程的時空環(huán)境設計;通過弗莉娜的“課程動態(tài)學”,重構旅游實踐教學中,專業(yè)學習與人文養(yǎng)成之間的辨證關系等等。新穎現代課程理論的應用,使這些英文論文充滿了創(chuàng)新性與啟示性,也使它們得以發(fā)表在著名專業(yè)期刊上。反觀我國旅游實踐教學論文,其主流課程理論局限于現有大學本科教育教學專業(yè)教材,這就使得它們的學術拓展只能是局部的,其平臺也難以提升。表現在課程理論的參考文獻上,英文旅游實踐教學論文大多引用最新的期刊論文,我國旅游實踐教學論文則基本引用大學教材。
從旅游實踐教學的實際需要和旅游實踐教學研究的持續(xù)發(fā)展來看,強調定性研究與定量研究的范式融合,重視最新課程理論的引進以及學術積累與學術規(guī)范,已成為提升我國旅游實踐教學研究的當務之急。
四、價值導向:重學院輕社會
我國現行高教體制中的學科競爭機制對高校、學科和教研人員的導向作用,已成為我國旅游實踐教學研究的重要背景?!皵U招”帶來的師生數量、“跑點”引起的評價主體大逆轉、課題申報制度對職稱晉升機會的大收編、教學質量評估對專業(yè)培養(yǎng)方案的大一統(tǒng),以及官方背景的“旅游規(guī)劃”對市場背景的“旅游管理”的大擠壓等等,構成了我們批評我國旅游實踐教學論文時的現實語境。在這種語境中,旅游實踐教學研究陷入了“學院式研究”的體制化困境。
值的我們高度關注的是,在英文旅游實踐教學論文越來越強烈地反思“發(fā)表或者完蛋”的體制對旅游實踐教學研究的戕害,越來越重視從“社會而不僅僅是學院”的維度構建研究文本的同時,我國旅游實踐教學論文卻在向學院體制飛奔。省級甚至國家級“課題”、“項目”、“工程”越來越多,相關論文卻常常缺少思想深度與學術力度,它們存在的價值只為提供教授晉升機會和維持旅游實踐教學研究的虛假繁榮。我國的旅游實踐教學研究在研究范式尚未嚴謹的情況下,已經出現了西方高校過度注重研究范式所引致的負面效應。從旅游實踐教學的實際需要和旅游實踐教學研究的持續(xù)發(fā)展來看,復歸旅游實踐教學研究的意義追問,在不斷反思的基礎上,重礪旅游實踐教學研究的價值鋒芒,再造旅游實踐教學研究高屋建瓴的批評情懷,是我國旅游實踐教學研究走向成熟的基本路徑。
論文關鍵詞:初中英語學法指導
很多學生總是覺得英語學習難,甚至相當一部分學生放棄了要學好英語的決心。因此,英語教師不僅要讓學生掌握怎樣學會英語,更重要的是要指導學生如何會學英語。教學是一個雙邊活動的過程,教師不僅要研究教法、學法,更要重視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因為“授人以魚,供一飯之需;教人以漁,則終身受用不盡”。
1、必須有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和信心。
1.1學好英語沒有捷徑可走。要真正掌握英語。就要勤學苦練,從膽大、皮厚、破嘴、爛筆頭做起。“膽大”是指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膽子要大.不怕出錯。“皮厚”是指臉皮要厚,說英語說錯了也不怕別人笑話。我們都是從不斷糾錯中成長的。“破嘴”是指在說英語或讀英語的時候.一定要張開嘴巴大聲地、清楚地、快速地說,看見單詞或短語應該讀準確、讀正確。“爛筆頭”是指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應該把老師口述的例子和知識點選擇重點的記錄下來.沒有那個天才能夠聽課時過耳不忘。要勤于整理和歸納有規(guī)律性的東西并及時記下來。
1.2人貴有志,學貴有恒。學習英語是長期積累的過程.這個過程一定要有恒心。要日積月累,付出長期的努力中學英語教學論文,堅持和積累是學好英語的法寶。要不怕困難.咬牙堅持學習論文提綱格式。一定能出成果。
2、弄清和掌握各學年度的側重點。
初一階段:初一是小學到初中學習生活的過渡階段,是語音語調定型的階段,要多聽磁帶、多模仿,模仿英、美人的語音語調,但不必一味追求洋腔洋調。重點應放在發(fā)音正確,吐字清楚, 表達自然。例如,可以把自己想說的話錄下來,然后再放出來自己聽。其次,要注意書寫的規(guī)范。按格式、按筆順,整齊規(guī)范地練好英語書寫,對初一學生也是非常重要的。
初二階段:進入初二以后,隨著英語知識不斷加深、難度不斷加大,同學們普遍覺得英語越來越難學了。成績較好的學生的成績難以達到初一的高分境界,中下等學生的畏難情緒逐漸明顯,兩極分化逐漸形成。針對這些情況,剛進入初二年級的學生,在英語學習上應該作出一些策略性的調整。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要加強閱讀量。在聽、說、寫、讀四項基本技能中,閱讀是關鍵,應該大量閱讀簡寫文學名著和其他簡易讀物,培養(yǎng)對英語的感性認識,了解英語社會的文化背景知識,如果把自己感興趣的文章背下來,那對以后寫地道的英語會有很大的好處。對于初中級英語學習者,我特別推薦英語簡易讀物,讀的材料要淺易,故事性要強中學英語教學論文,讀的速度盡可能快一些,讀的越多越好,這是學好英語屢試不爽的一個好辦法。
初三階段:很多人錯誤地認為,初三就是復習迎考,實際上,過早的準備初三下學期的中考沒有意義,因為備考的實質是復習已學知識和研究考試技巧,因此在還沒有掌握大量的英語知識之前何談“復習”,又如何“復習”呢?所以過早的備考是徒有虛名的;另外,過早的備戰(zhàn)中考會侵蝕甚至磨滅自己對學習英語的興趣,從而喪失能真正提高自身英語水平的很多機會。人在備考和學習中的心態(tài)是迥異的:備考的心是功利的,一心想著如何戰(zhàn)勝試題,博取高分,其他的都變得并不重要了;而學習的心是開放的,它接受自己喜歡的知識,也因此迎來了進步的機會。再者,過長的備考狀態(tài)反而不利于考試??荚嚨臏蕚鋾r間一般以半年時間為宜,長于這個準備時間,人就會很自然的對這門考試產生厭煩情緒和抗拒甚至逃避心理了。
初三階段的學習應注意些什么呢?第一提高英語的實際運用能力,尤其應注重英語口語和聽力的提高。到了初三,課程安排日益緊湊,各科復習的任務也越來越重,學生會覺得越來越難找機會練習口語。中考改革的種種跡象表明,初中學生的英語能知道多少不是最重要的,能用上多少才是最重要的。學習英語語言,就要學習西方文化。事實已經證明,掌握更多英語國家文化的學生,在英語成績和大小考試中表現更優(yōu)越。了解了更多的文化背景中學英語教學論文,在閱讀英語文段,聽對話或短文和在語法題中體驗語境都有非常明顯的幫助。
3、積極聽課。
要聽好每一節(jié)課,關鍵是提高聽課的注意力。那么上課時如何集中精力呢?上課時,應該圍繞著所學內容,積極思考。要做到積極思考就要做到專心聽講。上課不要去苦心思索上節(jié)課沒有解決的問題,而是要集中精力學好本節(jié)的內容,否則就會造成惡性循環(huán)。
3.1要以理解為主。聽講的目的,就是要聽懂老師講解的內容。有些學生聽講時分不清主次體,結果抓住了芝麻,卻丟掉了西瓜。課堂上聽是主體,原則是先聽清楚再思考,思考懂了再做筆記,不要只顧思考和做筆記而忘記了聽講或顧不上聽講。
3.2要有比較地聽講。聽課中,要把自己在預習自學中的理解,和老師講解的相比較,看自己和老師有哪些相同點和區(qū)別點論文提綱格式。通過這種比較,肯定會讓你加深理解。
3.3要細心領會老師所講的第一個細節(jié)。在細節(jié)上看老師是怎樣思考、分析、判斷和處理。越是細小的重要細節(jié),就越能學習到更多的知識。
3.4要積極的回答問題。老師的提問往往是教材中的重點、難點或需要引起特別注意的地方,要快速思考、積極發(fā)言。在別的同學回答問題時,也要精力集中,邊聽邊分析正誤,留心不完善的或有錯的地方,隨時準備補充和糾正。上課不僅僅是老師向學生單方面?zhèn)鬟f知識的過程,而且是老師和學生相互交流信息的過程。其中的主要形式之一,就是老師提問,學生回答。這樣做,一方面可調動大家的積極性,啟發(fā)大家思考中學英語教學論文,提高聽課效率;另一方面還能鍛煉同學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大腦的快速反應能力,將被動的聽課變?yōu)橹鲃拥膮⑴c。因此,你可不要失去這樣的好機會!要隨時準備積極發(fā)言。
大家普遍感到英語單詞難記,或許你也會有這樣的感覺:如果你把很多的單詞分出來單個背的時候,很快就容易記住,但忘的速度卻比記的速度要快。所以,在課堂上一定要注意聽老師講記憶單詞的方法。如合成、派生、轉義方法;單詞辨異;拼讀規(guī)則;同義歸類、同音歸類、同義詞反義詞歸類;動詞過去式、過去分詞的變化規(guī)律歸類進行記憶。還有一種方法就是像學習我們自己的母語一樣,通過文章和句子來學習單詞。這也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學習英語的方法,當然適不適合你,只有你試過之后才能知道。
搞好學法指導工作是老師第一重要的事情,教師只有指導學生運用正確的學習方法去學習,才能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才能充分發(fā)揮他們的智力,調動認識能力,挖掘潛力,提高學習效率,獲得最佳學習效果。
關鍵詞: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
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是提升教學能力和專業(yè)素養(yǎng),促進教師專業(yè)成長的有效途徑[1-2]。2013—2016 年,教育部高等學校中醫(yī)學類專業(yè)教學指導委員會已經連續(xù)舉辦了 4 屆全國中醫(yī)藥院校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為青年教師搭建了教師專業(yè)成長平臺。我校非常重視此項活動,積極組織教師參賽,并取得了 2 項二等獎、2 項三等獎的好成績。通過比賽,青年教師的教學能力得到了迅速提升,綜合素質也明顯加強,他們已成為學院師資隊伍的骨干成員。通過比賽、觀摩和交流,也發(fā)現了自己的不足,找到了努力的方向。本文通過深入思考比賽中出現的問題,旨在指導和幫助青年教師進一步提高其教學能力和綜合素質。
1比賽規(guī)則和過程
中醫(yī)學專業(yè)青年教師比賽主要分為 4 個環(huán)節(jié),共計 100 分。分別為教學演示 50 分(專家評委評分40 分,學生評分 10 分),綜合素質測試 10 分,教學設計 30 分,教育教學論文 10 分。其中,教學設計和教學論文在賽前提交后由專家評委評分,教學演示和綜合素質測試為現場評分。大賽組委會對每個環(huán)節(jié)制定了評分標準,本著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對每一位參賽選手進行評比。我校青年教師進行了充分準備,學院也積極組織教育教學專家從教學內容、教學設計、教學演示、板書設計、教師教態(tài)儀表等各個環(huán)節(jié)進行了培訓和指導。通過半年的集訓和各級比賽,選手們精神飽滿地參加了全國的賽事。我院選手是講授《醫(yī)古文》和《黃帝內經》課程的教師,她們的課堂教學感情豐富真摯,教態(tài)自然大方,儀表端莊得體,聲音抑揚頓挫。她們的教學內容深入淺出,重點難點闡明清晰,板書布局合理美觀,展現了青年教師扎實的教學功底。更為突出的是2 位教師與學生互動交流,體現出較好的親和力,將枯燥沉悶的古文講得生動有趣,感染了專家和學生評委以及在場的師生,獲得了一致好評。
2取得的教學效果
2.1快速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和綜合素質 青年教師經常參加各級比賽,是對其教學能力的鍛煉和教學各環(huán)節(jié)規(guī)范化的訓練。在此過程中,教師要系統(tǒng)地翻閱大量的相關書籍和資料,進行教學設計和課件制作,包括教學內容、學情分析、環(huán)境、目標、教學方法、教書育人、學習資源和學習效果評價等,逐漸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和特色。在學習鉆研中,教師不但樹立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教學理念,還創(chuàng)新了教學模式,將微課、翻轉課堂或慕課等先進的教學方法運用于教學中。另外,青年教師還進行科學研究,關注科技新動向,拓展了自己的視野,把新知識、新進展貫穿到教學活動中,以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因此,每一次比賽都是不斷積累和提升的實踐,從教學能力、學科知識、專業(yè)素質等方面均得到全面的進步。有的青年教師對教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講課充滿激情,教學水平不斷提高,從校級比賽一等獎到市級一等獎再到全國二等獎,他們的風采和能力具備了一個大學優(yōu)秀教師應有的扎實的教學功底,在學院的教學科研崗位上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 2.2培養(yǎng)團隊精神 由于全國中醫(yī)學專業(yè)教師大賽設置的環(huán)節(jié)繁多,內容包括提交 1 篇教育教學論文和 5 個章節(jié)的教學設計,準備 5 個 20min 現場教學演示用的 PPT和 20 道綜合素質問答測試題等,這些準備工作給選手帶來巨大精神壓力,甚至有的選手想放棄比賽,但經過學系及學院與參賽教師的溝通交流和精心組織,特別強調要加強團隊合作精神,以學系或教研室為團隊,以指導老師為核心,大家齊心協(xié)力幫助和指導選手準備比賽,如聘請校內外督導專家指導其優(yōu)化教學設計,示范教學內容,審閱教育教學論文等。老師們對 20 道綜合素質測試題中不易把握的有關教學理念進行集體討論,反復聽取參賽選手的試講,指出其存在的問題并不斷改進。老教師認真指導、一絲不茍、教書育人的優(yōu)良作風和青年教師積極進取、刻苦訓練、奮力爭先的精神深深感染了全體教師,學院掀起了苦練教學基本功的熱潮。
3存在問題及思考
教師不論是觀摩比賽還是直接參加比賽,均從中學到很多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方法,啟發(fā)了思路,加強了事業(yè)心和責任心,對今后進一步提高教學水平大有裨益。通過比賽也發(fā)現存在的一些問題和不足。 3.1教育教學理念有待進一步更新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從“以教師為中心的傳授知識為主”漸漸向“以學生為中心全面發(fā)展為核心”轉變,但近年來發(fā)現,新的教育教學理念在實施過程中沒有得到充分體現,教師主宰課堂授課,學生被動地聽課,灌輸型課堂教學模式比比皆是。雖然有些課堂上增設了提問、師生互動、基于問題學習(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學方法等,但還沒有真正激發(fā)學生持久學習的內在動力。因此教師還要進一步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不但要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還要豐富形成性評價方式,關注學生個性發(fā)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掌握終身學習的方法,樹立批判性思維,進行創(chuàng)新性思考。 3.2教學設計能力有待提高 隨著教育教學理念的轉變和對人才培養(yǎng)的目標要求,過去傳統(tǒng)的教案已經不再適應當代的需要,在科學研究思維指導下的教學設計理念正在推廣應用[3]。雖然教師們也在主動適應這些變化,對教與學進行了設計,但還是沒有達到比賽的標準和要求,因此教學設計得分處在中等水平。核心問題是對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內涵理解不深入,具體體現在對教學目標、重難點內容、教學手段、教學活動設計以及學情分析、課后反思等認識得不深不透。對教學策略設計,如課程導入、師生互動、自主學習、課堂效果測評及反饋、教學組織流程圖、板書等,缺乏深入細致的構思和反復的推敲。另外制作 PPT 的過程中,缺乏多媒體技術中視頻、動畫演示等引人入勝的教學過程,形式上色彩搭配也欠合理。 鑒于此,今后要重視教學設計,深入學習中醫(yī)藥課堂教學設計方法[3]。熟悉大綱要求,清楚本課程的教學目標與中醫(yī)學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銜接,分析教學重點和難點,制定解決的措施和方法。在教學活動設計過程中,認真揣摩師生互動以及對教學效果測量與評價等環(huán)節(jié),樹立培養(yǎng)學生中醫(yī)思維和教書育人的意識[4]。目前具有先進教學設計理念的 BOPPPS 模 式 已 經 在 中 醫(yī) 藥 課 程 中 應 用 ,BOPPPS 是 包 括 導 言 ( Bridgein ) 、 學 習 目 標(Objective)、前測(Pre-assessment)、參與式學習 ( Participatorylearning ) 、 后 測 ( Post-assesement)、總結(Summary)6 個方面的課程設計方案,該教學模式已經取得良好效果,值得教師深入學習借鑒[5-6]。 3.3教育教學論文寫作水平有待加強 教育教學論文是一個經常被教師忽視的環(huán)節(jié)。一方面是思想上不重視,另一方面是在教學過程中雖然發(fā)現了問題,但未進行深入思考,缺乏從現象中提煉、分析和概括的能力。因此存在論文選題意義不大,論據不充分,論證不夠嚴謹,語言欠規(guī)范等不足。因此,教師要在教學實踐過程中,不斷發(fā)現問題,堅持對癥研究,教師之間互幫互學,切磋砥礪,教育教學論文的寫作才會有質量、有新意。
4小結
比賽和獲獎不是目的,目的是通過比賽和觀摩,發(fā)揮自己的教學優(yōu)勢,增強自信,同時找到教學中的問題,修正不足,這對今后提高教學能力會有很大的幫助。從學院或學校組織管理者的角度來講,要更加關注對青年教師的培養(yǎng),制定相應的比賽激勵政策和措施,建立健全青年教師培養(yǎng)規(guī)范化體系,制定個性化培養(yǎng)方案,通過集體培訓、個體輔導、參加基本功比賽等環(huán)節(jié),提高青年教師的教育教學理論水平和基本技能,從而促進學校整體教學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沈敏,潘慧.提高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建立高素質高水平師資隊伍:參加全國醫(yī)學(醫(yī)藥)院校青年教師基本功比賽有感[J].協(xié)和醫(yī)學雜志,2014,5(3):357-359.
[2] 王列,馬鐵明,曹銳,等.發(fā)揮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競賽作用的思考[J].基礎醫(yī)學教育,2015,17(2):170-172.
[3] 周桂桐,張志國.中醫(yī)藥課堂教學設計:理論創(chuàng)新與設計實務[M].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16.
[4] 吳元潔,王鍵,李凈,等.基于問題教學培養(yǎng)中醫(yī)院校醫(yī)學生高階思維能力[J].安徽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6,35(2):94-96.
[5] 何昱,來平凡.BOPPPS 模式在《天然藥物化學》課程教學中的設計[J].教育教學論壇,2015(45):189-190.
在這一年里,我在思想上嚴于律己,熱愛黨的教育事業(yè)。以嚴要求約束自己,鞭策自己。力爭在思想上、工作上在學生的心目中樹立起榜樣作用。一年以來,我積極參加各類政治業(yè)務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水平和業(yè)務水平。服從學校的工作安排,配合領導和老師們做好校內外的各項工作。
二、教學工作
在擔任校自然專職教師以來,我努力在業(yè)務上勤鉆研。為了提高教學水平,常常翻閱《小學自然教學》、《科學課》、《湖南教育》等雜志,堅持每天上各種教育網站,并且從中學到了很多知識。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探究水平,我利用課余時間帶領學生動手做實驗;從各班選出科學興趣小組成員,帶他們到校外觀察大自然,選擇有針對性的動植物認真觀察,使科學課真正成為學生喜愛的學科,營造積極探究的科學氛圍。力爭做領導放心、家長對我有信心、學生傾心的好老師。在今年上學期的畢業(yè)生自然實驗操作考核中,我任教的六個班考核優(yōu)秀率百分之七十,合格率百分之百。
三、團支部工作
本年度團支部工作開展次數多,內容有聲有色。如三月植樹活動、團員教師網絡優(yōu)質課比武等。作為團支部書記,我嚴格要求自己,虛心向有經驗的老師學習,努力起模范帶頭作用。在與高嶺小學的結對子扶貧互助活動中積極參與,與二年級陳燕同學結成對子,一直在學習和生活中盡力給予她幫助。
四、主要成績
被評為20**年上學期校“優(yōu)秀教師”;論文《談自然教學中實驗材料的選擇》獲湖南省20**年小學自然優(yōu)秀論文評選三等獎;教學設計方案《聲音》獲湖南省現代教育技術研究“十五”規(guī)劃課題階段性研究成果三等獎;論文《思想品德課的“激活”教學》獲20**年度全市思品和社會教學論文及活動案例評比二等獎;校團員教師網絡優(yōu)質課比賽一等獎。
論文關鍵詞:高中英語,教材,教學,考試
引言
從2006年起,在新課改形勢下,安徽省開始普遍使用由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課程實驗標準實驗教科書英語》這一教材。該教材以模塊單元體系編寫,單元內容圍繞模塊主題,以話題為核心。筆者根據新教材以話題為核心這一特點,研究了安徽近五年高考閱讀理解類的35篇文章(包括閱讀理解、完形填空、改錯以及任務型閱讀),目的在于分析高考話題分布與教材話題分布的關系,并探討以教材為主要教學資源基礎上的教學與測試的關系,而本文的測試主要指高考。
一、教材、教學與測試三者之間的關系
教材與教學二者之間的關系十分密切。很多學者也對此進行了詳細的闡述。楊惠中教授認為,教材是教學的基礎建設。程曉堂、康艷在2009年指出,英語教材是英語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課程標準編寫的教材是教師實施教學的重要材料和依據,也是學生語言輸入的主要來源。2010年祖瑞曾指出,在考試中,教材更是教師和學生使用的重要資源。由此可見教材在教學活動中的重要作用。教材作為教學活動最為重要的載體,是嚴格按照教學大綱和課程標準的要求編寫的中學英語教學論文,為學生提供了所要掌握的知識和技能,因此教材的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了英語教學質量的高低。就我國的現狀來看,教材是目前大部分地區(qū)學生可以接觸的最主要的英語學習資源,因此,教材的開發(fā)和編寫對英語教學和考試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葉慧瑛在2000年也提出“教材是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套好的教材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機,也是通向教學目標的必經之路中國知網論文數據庫。”因此,教材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也準確體現了二者之間的這種密切關系。雷新勇(引自張書元,2008)認為,大規(guī)模教育考試的研究者和開發(fā)者必須考慮闡明教材與考試的關系。這也就體現了教材與測試之間也具有一定的緊密聯系。
而對于測試與教學之間的關系,學術界的觀點大致相同,都承認兩者之間的關系密切即測試是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英語語言測試專家Alan Davies指出,測試不是教學,測試是一種提供信息的方法,而所提供的信息可以運用于教學和其他目的。他的這一觀點恰恰說明了測試對于教學具有一定的導向作用,測試能夠為教學提供信息,并在一定程度上指導教學。Heaton 在1988年指出,語言教學與測試的關系密不可分,離開其中任何一方都不可能在另一領域里順利地工作。但是二者究竟是什么關系呢?Hughes在其專著Testingfor Language Teachers中闡述了教學與考試的關系,他明確指出:“從嚴格意義上講,教學與測試之間是一種同伴關系。”(1989:2)但是就這種同伴關系筆者更傾向理解為,教學應處于主體地位,而測試則處于輔助地位。而這一觀點楊惠中教授也曾在一文中提到,教學是第一性的,語言測試要為語言教學服務。而高考試一種常模參照型考試,屬于眾多測試種類中的一種,同時它也是一種前瞻性的、選拔性的考試,與一般的成績測試有很大的不同。高考與高中教學目標有著密切聯系,對高中教學和測試有著直接的導向作用(蘇劍芳,2001)。因此,對于高考的相關研究對我們的教學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而教材是最主要的教學資源,因此如何協(xié)調教材、教學與考試三者之間的關系中學英語教學論文,對于我們的英語教學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筆者就從教材角度,通過探索北師大版高中英語教材中話題的分布與近五年安徽英語高考試卷中閱讀理解類話題分布的相關性來看教材話題與考試之間的關系。
二、北師大版英語教材中的話題類型
新教材總共五個必修模塊,六個選修模塊,每一模塊包含三個單元,每個單元一個話題,總共十一個模塊,三十三個話題單元。這些話題大多數包含于高中英語新課程標準中所要求的話題之中,因此筆者將教材中的話題重新組合分為以下七個方面:
話題
單元話題
單元數量
所占比例(%)
節(jié)日與日常生活
Lifestyles, Celebration, Adventure ,Wheels Behaviors, health
6
18.2
人物與個人情感
Heroes, People, Stories, Emotions, Personal Preferences
5
15.2
教育與學習
Learning, Education
2
6.1
科技與未來世界
Cyberspace, Media, New Frontiers, Human Biology, Modern Living
5
15.2
自然與環(huán)境
The Sea, Environmental Project
2
6.1
社會生活與經濟
Money, Careers Conflict, Society, Going Global, Relationship, Truth and Lies
7
21.2
文化與藝術
Rhythm, Design, Culture Shock, Laughter, Beauty, Langu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