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2-12-07 13:53:49
序言:寫作是分享個人見解和探索未知領域的橋梁,我們?yōu)槟x了1篇的中職舞蹈教育研究樣本,期待這些樣本能夠為您提供豐富的參考和啟發(fā),請盡情閱讀。
舞蹈這門藝術具有突出的表現(xiàn)力,演員利用身體動態(tài)來表情達意、塑造形象、感染觀眾,要想達到這一目的,演員要有良好的表演技巧和突出的表演意識。舞蹈演員既要具備舞蹈藝術相關的表演能力,還要有對不同舞種的敏感性,要深刻理解所表演的角色,主動體會舞蹈中的情感,從而準確、全面地把握舞蹈的內涵,并運用肢體語言將其表達出來。在中職學校的舞蹈教學中,教師既要關注學生技能的培育,也要關注學生表演意識的培養(yǎng)。
一、影響學生舞蹈表演意識的因素
(一)先天因素
舞蹈表演意識與先天遺傳有一定的關系,比如,有的學生的父母從事舞蹈事業(yè),這樣的學生的舞蹈表演意識會較為突出。目前,先天遺傳、后天教育、成長環(huán)境三者之間的相互作用已經得到了學界的認可,遺傳能夠造就個體的潛能,環(huán)境能夠影響人,教育能夠改變人,三者缺一不可。每一個個體的遺傳潛能都不同,要開發(fā)先天潛能,科學的教育、良好的環(huán)境必不可少。
(二)后天因素
1.家庭社會環(huán)境
民族文化背景、生活環(huán)境、生活習俗對個體表演意識有深刻的影響,當然,這種意識也可后天培養(yǎng),比如,有的家長并非從事舞蹈事業(yè),但從小對孩子進行舞蹈教育,為孩子學習舞蹈提供良好的條件,這樣也可以有效培養(yǎng)孩子的表演意識。這說明,表演意識既與先天遺傳有關,也可通過后天教育來強化、培養(yǎng)。
2.學校教育
對于舞蹈專業(yè)的學生,學校教育有重要作用。以中職舞蹈課程教學為例,影響舞蹈教學的因素包括以下幾點:一是課程設計。中職舞蹈課程的設計要遵循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如果舞蹈課程的設置比較單一,就會影響學生的舞蹈表演意識。在目前的中職舞蹈課程中,課程單一的問題普遍存在,比如,一年級只開設了基本功訓練和毯子功訓練,二年級增加了初級民間舞課程,三年級又設置了排練課和身韻課,而沒有根據(jù)學生的需求有針對性地穿插舞蹈基礎理論課程,這種單一的課程設置會嚴重影響學生的表演意識發(fā)展;二是教師的綜合能力。目前來看,中職院校的舞蹈教師有三類,第一類是從學校畢業(yè)后直接留校任教,此類教師的專業(yè)基本功比較扎實,但缺乏舞臺經驗,容易出現(xiàn)教學內容陳舊、教學方法老套的問題;第二類是專職表演人員轉行為舞蹈教育老師,此類教師實踐經驗豐富,但缺乏理論教學能力,他們盡管有良好的表演意識,但由于缺乏正確的方法,在教學上常常感到力不從心;第三類是進入文藝團體后又轉入學校教學的老師。他們從事了多年的舞臺表演工作,之后又從事教育工作,這類教師的理論和實踐教學能力較強,在舞蹈行業(yè)頗有建樹,但是,此類教師的數(shù)量相對較少。近年來,中職舞蹈專業(yè)的畢業(yè)生逐年增多,現(xiàn)有的教師隊伍難以滿足所有學生的學習需求,在教學方法上也存在忽視學生興趣,教學方法未與時俱進等問題。
3.學生身心特點
如今,中職舞蹈專業(yè)學生的入學動機已經發(fā)生了變化,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時,他們比以往更容易放棄,甚至一些學生還出現(xiàn)了厭學情緒。學生心態(tài)的變化還表現(xiàn)在,他們不滿足教師的灌輸式教學,會主動對教師提出教學要求,甚至對教師的教學活動產生懷疑,在學習上,學生也表現(xiàn)出了更多的自主性和主動性。多年一成不變的教學模式很難適應這種變化,嚴重限制了學生表演意識的發(fā)展。另外,舞蹈學習是一個繁重的任務,學生要進行大量的運動訓練,有時,學生會出現(xiàn)階段性的訓練停滯表現(xiàn),而教師的指責也可能給學生帶來不良的心理反應,影響學習質量。
二、中職舞蹈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表演意識的方法
(一)明確培養(yǎng)目標與原則
在中職舞蹈教學中,培育學生表演意識的目標是讓學生在具備扎實表演技藝的同時,對舞蹈動作和情感有對應的舞蹈意象、體驗能力和想象能力,最終達到超凡脫俗的精神境界。培養(yǎng)學生的表演意識需要遵循以下原則:一是點滴滲透原則。點滴滲透原則是指,在中職舞蹈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都要滲透舞蹈表演意識培養(yǎng)內容。學生要想具備良好的舞蹈表演意識,就要在平時下功夫,在欣賞他人的表演時要細心揣摩、全神貫注,關注其中的細節(jié)。在自己訓練的時候,要注意肌肉的張弛動靜,做到心領神會。作為教師,在具體的教學中,要遵循點滴滲透原則,這不僅符合舞蹈專業(yè)的教學特點,也符合學生的舞蹈認知規(guī)律。二是興趣至上原則。實踐顯示,人們對于感興趣的事物,總是能用積極、愉快的心情來探究,這樣,認知過程和活動過程就不再枯燥乏味,在舞蹈表演中也是如此。當學生具備濃厚的學習興趣時,這種興趣能夠使他們主動排除困難,從而堅持尋求知識、刻苦訓練。中職學生的興趣各有不同,為了提高學生的舞蹈表演意識,教師需要做到“興趣至上”,讓學生始終對舞蹈表演保持濃厚的興趣。三是對比理解原則。對學生舞蹈表演意識的培養(yǎng),還要借鑒其他學科的教學方法,對舞蹈表演規(guī)律進行研究,形成符合這門學科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程序。從狹義來看,就是要在舞蹈教學中應用各種對比方法,讓學生對表演意識產生深刻的認知和理解。四是氛圍創(chuàng)設原則。要提高學生的表演意識,教師要為學生提供創(chuàng)造發(fā)揮和實踐的舞臺,單一的舞蹈訓練容易讓學生產生厭倦心理,模擬舞臺表演既能夠提升學生投身于實踐的主動性,也能夠讓學生在表演過程中增強自信心。五是協(xié)調發(fā)展原則。舞蹈藝術的教學不僅是學生掌握舞蹈表演技巧的過程,也是學生學習、創(chuàng)造、發(fā)展的過程,因此,教師要基于舞蹈教育的規(guī)律,關注學生的認知發(fā)展狀況,從基礎知識、基本理論等方面入手,讓學生的審美修養(yǎng)、舞蹈表演能力和創(chuàng)作表現(xiàn)能力得到全面、均衡的發(fā)展。
(二)表演意識的培養(yǎng)方法
1.培養(yǎng)表演興趣
從心理學來看,興趣是個體接觸、認識某種事物的認知傾向,興趣是持久的,在學習的征途中,興趣十分重要,否則,時冷時熱很難取得優(yōu)秀的成績。舞蹈是一門藝術,要學好這門藝術,學生必須要有強烈的興趣。對于中職學生而言,形體訓練無疑是枯燥費力的,作為教師,要循序漸進,不要急于求成,在學生剛剛入學后,教師要以和藹可親的態(tài)度表達對學生的關心,讓學生能夠“親其師、信其道”,在基本功訓練上,教師要多用鼓勵的方法,讓學生對自己選定的舞蹈專業(yè)保持恒久的興趣。高年級學生能夠更多地考慮到自己的前途和社會需求,有強烈的求知欲,經過幾年的舞蹈專業(yè)熏陶,其專業(yè)興趣也更加濃厚。教師還要注意的是,興趣培養(yǎng)并不是單一將學生的興趣集中在專業(yè)范圍內,而輕視文化知識的學習,這樣只會讓學生成為一個四肢發(fā)達的舞蹈匠人,如今,社會迅速發(fā)展,培育學生的多方面的興趣愛好既能夠陶冶學生的情操、開拓學生的視野,也是培育學生舞蹈表演意識的客觀要求,教師要善于從多個學科,尤其是與舞蹈相關的姊妹藝術中汲取營養(yǎng),加強與學生的交流和溝通,定期為學生推送相關的圖文、視頻資料。讓學生感受到來自教師的愛護、關心和期待,這種積極的態(tài)度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此時,不需要教師過多地干預,學生就能主動、積極地參與學習。
2.改革課程教學模式
為了提高學生的表演意識,在中職舞蹈教學中,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的育人模式,更新教育理念,從單一的知識和技能訓練轉化為融知識水平、專業(yè)素質、技能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心理素質于一體的綜合素質訓練,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力,構建起寬知識、強能力、厚基礎、素質全面的舞蹈教學模式。一是中職學校要深化教學改革?,F(xiàn)代教育改革的本質是理念、課程觀的改革,教師要從教條、僵化的思維模式中跳出來,用全新的開放式的姿態(tài)對待舞蹈教學,教師要主動樹立新型教育理念,讓自己成為“平等對話的首席”,成為學生舞蹈學習過程中的引路人。二是教師要具備豐富的課程觀。豐富的課程觀是對舞蹈課程的深度意義的多層面構建,這種豐富性來自舞蹈的假設性和開放性,這為師生互動、合作提供了渠道。同時,教師要具備關聯(lián)性的課程觀,尋求意義和觀點之間的聯(lián)系,在課程設置上,教師要以學生的表演意識為依托,科學優(yōu)化課程設置,在傳統(tǒng)舞蹈教育的基礎上,開設《舞蹈技能理論基礎課程》《中外舞蹈史論》《舞蹈作品欣賞》《舞蹈創(chuàng)編》《現(xiàn)代舞觀摩》課程等,開拓學生的視野,讓學生了解不同舞蹈家的表演風格、創(chuàng)作思想、歷史意義和社會價值。通過這類知識的學習,讓學生博古通今,了解不同時代具有代表性的舞蹈作品、舞蹈流派、舞蹈思想和舞蹈事件,從而深刻意識到表演意識在舞蹈學習中的重要性。例如,舞蹈創(chuàng)編課程能夠有效鍛煉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教師要用現(xiàn)代社會的要求培養(yǎng)多元化人才,培養(yǎng)具有表演意識的舞蹈人才,學生不僅要能夠在技術上勝任舞蹈表演,還要具備良好的創(chuàng)作能力,而多元課程的設置能夠顯著提高學生的表演意識。三是要讓學生積累舞臺表演經驗。舞臺表演實踐能夠潛移默化地鍛煉學生的表演意識,在低年級,教師就要為學生提供上臺機會,讓學生在舞臺上展現(xiàn)自己的舞蹈才華。比如,在六一兒童節(jié),教師可以讓低年級的學生進入中小學,為孩子們表演舞蹈,在一次次的實踐中,學生就能克服怯場心理,樹立表演信心。針對高年級學生,教師可以開設《模特表演》《影視表演》等選修課程,以夯實學生的舞蹈表演意識。四是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舞蹈中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主要指即興表演能力和舞蹈編導能力,通過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能夠開發(fā)學生的智能和體能,激活學生的表演意識。研究顯示,一名出色的演員往往是出色的教學家、編舞家,通過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能夠讓創(chuàng)作、表演、教學等各個環(huán)節(jié)互相促進,使不同專業(yè)的教學協(xié)同發(fā)展。五是鍛煉學生的創(chuàng)編能力。從一年級開始,就要加入即興表演的內容,隨著學生舞蹈能力的提升,教師要逐步增加創(chuàng)編難度并進行考核,考試內容中要增加與即興舞蹈創(chuàng)編相關的知識的分值,根據(jù)學生的年齡,考試內容要有所差別,對高年級學生,要側重于其創(chuàng)編能力的考察,從而讓學生適應就業(yè)和學業(yè)的新變化,并有效激活其表演意識。
3.彰顯舞蹈課程的地方特色
在舞蹈教學中,教師要定期帶領學生走出課堂,參加舞蹈采風等特色藝術實踐活動,讓學生深刻意識到“藝術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任何藝術精品都根植于民族文化熱土,有著鮮明的民族性,也具有強烈的時代特征。我國有種類繁多的民族民間舞蹈,要讓學生在短時間內掌握各類舞蹈的表演要領是不可能的,因此,在側重點上,教師可以增加本地區(qū)的民間舞蹈內容,讓學生學好、學透本地民間舞蹈,再選擇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民間舞蹈,讓學生掌握各類舞蹈的風格特點和體態(tài)律動,從各類舞蹈中汲取營養(yǎng),提高學生的藝術表現(xiàn)力。另外,中職學校可根據(jù)學校狀況、學生情況調整舞蹈課程,值得一提的是,舞蹈表演意識的培養(yǎng)是從積累到提高的過程,不能貪多求快,應當堅持求穩(wěn),利用混合式教學,讓學生對舞蹈樣式、地域文化產生感性和理性認識,在組織舞蹈體驗、傳授技術的過程中,教師還要為學生講述舞蹈的變遷歷史、現(xiàn)實狀況以及發(fā)展歷程,讓學生朝著會看、能說、善編、可跳的方向發(fā)展,成為具備表演意識的復合型實用型人才。
三、結語
在舞蹈教學中,學生表演意識的培養(yǎng)一直都是一個重點問題,新時期的舞蹈教學應當在培養(yǎng)學生舞蹈技巧的同時,提高學生的舞蹈文化素質,培育其洞察力和好奇心,讓學生積極參與舞蹈表演,并具備良好的舞臺表演意識和表演能力。作為教師,要對表演意識有深刻的認知和理解,從教法、理念等方面進行創(chuàng)新,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作者:田玥 單位:淮安文化藝術學校
中職舞蹈教育篇2
舞感即學生在跳舞的過程中呈現(xiàn)出來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以此展示自身的藝術素養(yǎng)。同時,也能在舞感的帶動下,提高表演者的感染力,與更多觀眾產生情感上的共鳴。而在新時代下,對于該方面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更需要老師重視學生舞感的培養(yǎng),進而滿足社會有關藝術的發(fā)展需求。
一、中職舞蹈教學過程中對學生“舞感”培養(yǎng)的重要性及現(xiàn)狀
(一)彰顯舞蹈表演者的舞蹈表演力
舞蹈是一種無聲的肢體語言,富有情感的舞蹈動作能夠感染觀眾,并在展現(xiàn)的過程中,可以有效地使舞者與觀眾產生共鳴。在進行舞蹈表演時,舞者并不是簡單地完成舞蹈的肢體動作,而是在表達其背后的深層意義,為觀眾創(chuàng)設情境,并在合適的背景音樂的烘托下,促使觀眾了解舞蹈的內涵,還能為觀眾帶去驚艷的視覺享受。此外,在舞者充滿情感的表演中,可以引起觀眾的感悟,并跟著舞者的舞步一起,體會舞蹈作品中蘊含的精髓,但觀眾所有的感悟、共鳴甚至是其他情感,都需建立在舞蹈表演者“舞感”的基礎上。而中職的舞蹈教學,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舞感,并將舞蹈中蘊含的表現(xiàn)力呈現(xiàn)給觀眾,進而增強舞蹈作品的效果,使其更具感染力。
(二)保證舞蹈作品精神內涵的傳達
舞蹈的每一個動作都有其含義,具有較強的“靈氣”,而舞感正是突出這一特點的關鍵,如果表演者不能掌握舞感,將會嚴重影響舞蹈情感的表達。舞者在進行表演時,其對于作品的詮釋可以讓觀眾感受舞蹈作品中蘊含的精神內涵,并在舞感以及肢體語言的作用下,向觀眾展現(xiàn)作品的核心內涵。對于舞蹈作品來說,它從不是簡單的肢體運動行為,而是作者的情感寄托,更是通過肢體表達作者精神情感的載體。為了從真正意義上詮釋舞蹈的內在含義,需掌握與舞蹈有關的專業(yè)素養(yǎng),而舞感也是作品內涵衍生出的舞蹈素養(yǎng)之一,具有重要的作用與價值,同時也是中職學生應該掌握的最基本的素質之一。如果學生不具備這一素養(yǎng),在進行舞蹈表演時,會失去舞蹈作品本身的色彩,進而影響觀眾的感官享受,大大削弱表演效果,更不能實現(xiàn)精神內涵的傳達。由此可見,舞感不僅是提高學生舞蹈核心素養(yǎng)的基本前提,更是傳達舞蹈作品精神內涵的關鍵。
(三)中職學生舞感培養(yǎng)現(xiàn)狀
舞蹈可通過肢體動作表達舞者的思想感情、神態(tài)、動作韻律以及作品意圖,在婉轉的音樂中將舞蹈內涵完整地呈現(xiàn)給觀眾,再加以手部、腿部動作的引導,使觀眾深切感知舞者的內心世界,使雙方產生情感上的共鳴。近年來,中職舞蹈教學備受社會關注,作為一種極具特色的藝術表達方法,在藝術追求、情感宣泄等方面均能夠發(fā)揮出特有效能。但當前部分中職院校在進行舞蹈授課時,僅重視與就業(yè)的相關舞蹈元素的講解,而忽視對學生的“舞感”的培養(yǎng),久而久之,學生無法利用舞蹈實現(xiàn)自我情感的有效表達,而這類沒有情感的舞蹈會嚴重影響學生最終成績。這就需要在進行舞蹈教學時,教師始終將“舞感”培養(yǎng)作為核心內容,以此凸顯出舞蹈教學的價值。而舞感的形成可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理解舞蹈,并生成新的感悟,為學生高難度系數(shù)舞蹈技藝的學習奠定扎實基礎。
二、中職舞蹈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舞感”的方法
(一)培養(yǎng)學生舞蹈悟性
學生想要在舞蹈中向觀眾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并體現(xiàn)其中的內涵,就需具有超高的舞蹈悟性,進而將舞蹈內涵準確地傳達給觀眾。而實現(xiàn)這一效果的關鍵在于學生表演舞蹈時的動作、神態(tài)等,只有做到動作優(yōu)雅、眉目傳神,才能有效地吸引觀眾的注意力,并準確地接收舞者想要傳達的內在情感。為了使學生能通過舞感實現(xiàn)情感的傳遞,就需舞蹈悟性作為依托。因此,中職舞蹈教師在教學時,應明確學生“悟性”培養(yǎng)的重要性。在訓練時,老師可以為其選擇一個具有代表性和特殊意義的舞蹈作品,并讓學生反復觀看,首先簡要地學習其中的舞蹈動作,使學生大概了解舞蹈內容。其次,老師要帶領學生一起進行作品賞析,并向其講述該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以及中心思想。在講解后,再一次播放舞蹈,讓學生仔細觀察表演者的“情感”變化,如眼神、動作形態(tài)等,深層次地了解其中的內涵。最后,要求學生在自己的感悟下,將自己的理解加入舞蹈動作中,完成最終的學習。例如在教授《蕎麥花開》時,該舞蹈講述的是一位彝族姑娘的成長經歷,其中包括其幼年、兒童以及少女時期的故事。因此,在了解其舞蹈內容后,老師可以適當?shù)匾龑W生掌握彝族姑娘每一成長階段的特點,并搭配背景音樂進一步開展舞蹈教學。在練習時,要求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以此感受舞蹈所要表達的真實含義,進而提高舞蹈學習的效果。此外還需引導學生用眼睛向觀眾表達情感,根據(jù)不同成長階段的不同經歷,傳達不同情緒下的眼神,此外,也可以為學生留一項課后任務,即讓其自由制定舞蹈主題,并收集相關的舞蹈素材、音樂以及創(chuàng)作背景,獨自完成舞蹈作品的創(chuàng)作。這種方式可以增強學生的創(chuàng)作能力,并鍛煉其創(chuàng)造意識,還能增加學生的練習時長,并在練習的過程中,提升學生的舞感。
(二)培養(yǎng)學生舞蹈樂感
想要體現(xiàn)出舞蹈的藝術美感,就需依托背景音樂的使用,這也間接說明了二者之間的密切聯(lián)系。因此,老師在進行舞蹈教學時,為了實現(xiàn)學生關于舞感的培養(yǎng),就需重視音樂的使用。通常來說,學生的舞蹈樂感分為五個部分,包括感知音樂旋律的能力、感知音樂變化的能力等,老師在培養(yǎng)學生舞感時,可以從以上樂感方面著手。首先,音樂在使用時,由于其特殊性,使其可以不到限制,因此,在進行舞蹈教學時,老師應該給予學生更多的時間去深入感受音樂,并應用自己的想象力,創(chuàng)設音樂中的情境。例如,在感知音樂前,讓學生充分了解其創(chuàng)作背景,可以通過講述,也可以在網絡上收集相關的素材,進而使學生能夠更深層地理解音樂的內涵,并在創(chuàng)設情境的同時,了解舞蹈樂感的重要作用。其次,在進行音樂教學時,老師應重視音樂的不同選擇,不要局限于舞蹈音樂,而要盡可能滲透不同種類的音樂風格,促使學生能夠根據(jù)不同的音樂形成自己的理解,表達出自己的情感,并在音樂中聯(lián)想其創(chuàng)作背景,從而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樂感。最后,老師要引導學生養(yǎng)成先聽音樂再展開舞蹈練習的習慣,以此保證學生能夠在舞蹈樂感的基礎上完成舞感的學習[1]。
(三)培養(yǎng)學生美感意識
舞蹈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重視學生美感意識的提升,進而為學生舞感的培養(yǎng)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將有關“美感”的內容作為教學的核心,不僅可以讓學生切身感受舞蹈的魅力,還能間接培養(yǎng)學生的舞蹈專業(yè)素養(yǎng)。感性認知是舞蹈有效表達的基礎,對于這一能力的學習與掌握,需要學生應用自己的舞蹈基礎加以創(chuàng)造,開闊自己的理性思維,進而加深對感性認知的理解,在練習和表演中,提升中職學生“舞美”的意識,也會間接培養(yǎng)學生體會美的能力。因此,中職舞蹈專業(yè)的教師為了加深學生對“舞感”的理解與學習,就需重視學生美感方面的教學培養(yǎng),而在此期間,老師可以從三個方面著手進行。其一,需明確舞蹈教學作品的風格,在練習時,老師應深入研究作品的內涵,并在示范動作的舉手投足間,理解動作的技巧,并在教學時向學生們講述,以此促使學生在感受“美”的同時精準掌握動作語言,進行舞蹈練習時,通過自己的理解,將感情注入到舞蹈中,并在動作中向觀眾傳達情感。其二,創(chuàng)設有利的教學環(huán)境,老師需對每一名學生的舞蹈動作進行規(guī)范,并在此基礎上,開展自由練習,盡可能將舞蹈熟練掌握,同時在舞蹈練習過程中,能將其完整且流暢的跳出來。此外,在教學的過程中,老師也可以向學生講述舞蹈的創(chuàng)作背景,使其在意境中感受舞蹈每一個動作中所蘊含的魅力。例如,在學習蒙古族舞蹈時,老師應讓學生感受背景音樂中的豪邁,并根據(jù)其停頓、重音以及呈現(xiàn)出來的舞蹈動作,使學生明確在練習該舞蹈時,應將豪邁的氣勢展現(xiàn)出來,進而在學習中感受舞蹈的豪放之美。而在教授朝鮮族舞蹈時,老師應重點突出其剛柔之美,以此使學生了解朝鮮族委婉、含蓄的性格。其三,在教學過程中,中職老師應適當?shù)匾龑W生,讓其自己去深入挖掘舞蹈中的內涵,并在此基礎上修正動作。比如蒙古族舞蹈需盡可能地舒展自己的動作,具有力度雄渾的特點,而朝鮮族舞蹈則在柔婉中蘊含了剛勁如磐石的特性[2]。
(四)培養(yǎng)學生靈活協(xié)調
很多老師在對學生舞蹈進行評價時,其衡量標準是舞蹈動作的規(guī)范性,但過于規(guī)范的動作會使觀眾產生視覺疲勞,且不具備舞蹈應有的“靈氣”,無法體現(xiàn)舞蹈教學的意義。因此為了有效改善這一現(xiàn)象,舞蹈老師就需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以及評價方式,并幫助學生從真正意義上體會舞蹈的魅力,明確舞感教學的核心,進而實現(xiàn)學生舞感的培養(yǎng)。而在舞蹈中,想要將其中的韻味以及內涵詮釋給觀眾,是需要舞感進行烘托,同時還需搭配表演者的肢體語言,以此實現(xiàn)舞蹈的內在表達。因此,中職老師在訓練學生舞感之前,需重視學生肢體動作的修正。在訓練時,要不斷地糾正學生的動作,以此鍛煉學生肢體動作的協(xié)調性和靈活性。此外,舞蹈老師還需注重學生動作敏銳力的培養(yǎng),三者結合,增強舞蹈動作的觀賞性。在強化訓練中,完成形體練習,進而增加學生形體的可塑性,不僅可以讓學生在訓練時感受舞感,還能使其形體線條更加勻稱,為學生美感的提升打下基礎,以此增強學生表演舞蹈時的表現(xiàn)力。對此,中職老師應先轉變自己對學生傳統(tǒng)的評價方式,不再拘泥于學生動作的規(guī)范性,而是幫助學生在舞蹈中感受其深層內涵,并在指導學生練習時,灌輸舞感相關的知識,進而有助于對學生舞感的培養(yǎng)。同時也需重視學生舞蹈靈活性、協(xié)調性的提高。首先,在教學時,需明確學生感官準確能力的重要性,并積極培養(yǎng)學生這一方面的能力,進而保障學生可以在不利于舞蹈的環(huán)境下,也能理性地去思考,并完整地將舞蹈呈現(xiàn)給觀眾。其次,老師要重視學生感官協(xié)調性的培養(yǎng),進而有效降低外在因素對于學生的干擾。例如,很多學生在跳舞時,會因觀眾反饋回來的不利信息如眼神、評價等,造成嚴重的舞臺事故,不僅會使動作僵硬,甚至還會在舞臺上忘記動作,不知所措。最后,加強學生敏銳力的培養(yǎng),要求學生在訓練時,可以從中找出自己的不足,并在老師的幫助指導下,盡快調整與改正。
(五)加強學生舞蹈訓練
舞者可以通過肢體實現(xiàn)無聲語言的表達,并在表演過程中,欣賞其中蘊含的“美”,因此,學生在練習舞蹈時,需積極利用自己的肢體動作去表達情感,并在呈現(xiàn)舞蹈的過程中,體會舞蹈蘊含的魅力。而對于舞蹈專業(yè)的學生而言,在表演舞蹈時,需要擁有足夠的自信和勇氣,才能將舞蹈完整地詮釋出來。同時還需掌握高超的舞蹈技術,進而保證舞蹈表達的有效性,學生不僅需要在課上完成相關的舞蹈練習內容,課下也需不斷提高自己的舞蹈水平,增加練習時長,在此期間,掌握每一種情感的表達,以此為基礎,跳出能夠打動觀眾的舞蹈。此外,中職舞蹈老師在教學時,也需重視學生基本功的培養(yǎng),合理安排練習內容,同時加強學生舞蹈技能的訓練,并在練習中讓學生感受舞蹈,搭配合適的音樂,掌握舞感的精髓,將舞蹈中的魅力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出來,增強觀眾的觀感效果。中職老師在訓練學生基本功時,應采用科學合理的訓練方法,因材施教,時刻關注每一名學生新物種的學習與接受能力,以及舞蹈的表現(xiàn)能力,有針對性地為學生設計適合其練習的內容,進而最大限度地發(fā)揮訓練的作用。在具體教學中,舞蹈老師應熟悉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其進行相應的指導與教學,并根據(jù)學生學習能力的不同,制定評價標準。例如,在對舞蹈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制定教學考核標準時,可以為其安排一支精練版的舞蹈,讓其反復練習,對學生進行過程化考核,在考核結束后,老師需規(guī)范學生的動作,并培養(yǎng)其眼神交流的能力,在考試的過程中,了解學生舞蹈動作的掌握情況,在此基礎上適當?shù)卦黾訌姸取4送?,老師還應重視學生肢體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在加強其基本功訓練的同時,注重學生的形體訓練。很多學生具備優(yōu)秀的舞蹈能力,并掌握多種舞蹈技巧,但在跳舞時,并不能很好地將舞蹈的魅力展現(xiàn)出來,在跳較為豪放的舞蹈時,不夠有張力,這也間接說明了舞蹈形體訓練的重要性。在教授高難度的舞蹈動作時,老師需設計科學的教學安排,并合理規(guī)劃練習時間,在學生熱情不高時,適當?shù)剡M行休息。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老師可以通過提高學生表演舞蹈時的靈活性以及協(xié)調性,美化舞蹈呈現(xiàn)出來的效果,并在培養(yǎng)其舞蹈樂感以及舞蹈悟性的基礎上,增強學生關于舞蹈方面的美感意識,進而在教學過程中實現(xiàn)學生整體舞感的培養(yǎng)。
作者:劉怡青 單位:江蘇省銅山中等專業(yè)學
中職舞蹈教育篇3
舞蹈是一種用身體來完成各種優(yōu)雅或高難度動作的表演藝術,為八大藝術之一,一般借助音樂,也借助其他道具,以有節(jié)奏的動作為主要表現(xiàn)手段。舞蹈本身有多元的社會意義及作用,包括運動、社交、禮儀、祭祀等。在人類文明起源前期,舞蹈在儀式、禮儀、慶典和娛樂方面都十分重要。舞蹈作為中職教育中的重要學科,對于學生的個人舞蹈職業(yè)發(fā)展和素質發(fā)展都有著重要的意義。而多媒體技術又是一種高效的教學方式,因此,中職舞蹈教師應積極研究如何將多媒體技術運用到中職舞蹈教學中,以保障中職院校舞蹈人才的培養(yǎng)效果,為我國舞蹈事業(yè)的發(fā)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優(yōu)秀人才。
一、中職舞蹈教學現(xiàn)狀
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與發(fā)展,素質教育得到了廣泛的重視,在中職舞蹈教學之中,進行對學生專業(yè)技能和素質的共同教育,才能保障中職學生朝著正確的方向健康成長與學習發(fā)展。但是從中職舞蹈課堂的實際教學現(xiàn)狀可見,因中職舞蹈教師受應試教育的長期影響,并未認識到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性,更未及時轉變自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依舊在沿用傳統(tǒng)的單向灌輸教學方式教學。這就導致中職舞蹈教學的方式十分單一,學生一直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使得課堂中缺乏師生互動,學生只能機械化地記憶知識和舞蹈動作;使得教師的教學質量參差不齊,無法保障中職學生的舞蹈教育效果。這都是因為中職院校缺乏對教師的培訓和管理,使得中職舞蹈教學的效果越來越低下,嚴重阻礙了中職學生的舞蹈教學健康發(fā)展。針對當前的這種舞蹈教學現(xiàn)狀,中職院校應緊跟時代發(fā)展和教育發(fā)展的步伐,進行對中職舞蹈教學的教育培訓和教學管理,使中職舞蹈教師積極地運用現(xiàn)代化的信息技術開展教學,使其能夠將新課改下以生為主的教學理念有效地運用到教學之中,不斷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方式,提高自己的專業(yè)舞蹈教學能力,以實現(xiàn)對中職舞蹈教學質量的有效保證。這樣一來,即可保障中職學生真正學習到自身發(fā)展所需的舞蹈知識和技能,使其能夠真正成為時代所需的高素質與高能力的舞蹈人才。
二、多媒體技術應用于舞蹈教學的意義
多媒體是多種媒體的綜合,一般包括文本,聲音和圖像等多種媒體形式。在計算機系統(tǒng)中,多媒體指組合兩種或兩種以上媒體的一種人機交互式信息交流和傳播媒體,使用的媒體包括文字、圖片、照片、聲音、動畫和影片,以及程式所提供的互動功能。相比于傳統(tǒng)的中職舞蹈教學方式而言,運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將舞蹈知識以各種媒體形式呈現(xiàn)在學生的眼前,不僅能夠幫助學生降低舞蹈知識的學習難度,還能有效地吸引學生對舞蹈的學習興趣,可保障中職學生專注于舞蹈知識的學習,實現(xiàn)對中職舞蹈課堂教學效果的有效保障。這樣即可有效避免中職舞蹈教師運用傳統(tǒng)的單向灌輸?shù)慕虒W方式,使教師能合理地運用多媒體技術,創(chuàng)新各種符合學生興趣和學習需求的多媒體教學方式,真正實現(xiàn)寓教于樂的教學目標,使中職學生能夠快樂與高效地學習舞蹈知識。由此可見,多媒體在中職舞蹈教學中有著重要的意義和價值。作為中職舞蹈教師應學會及時地反思自己教學效果低下的原因,積極地學習新時代下的新型多媒體技術,將其合理地運用到實際的中職舞蹈教學之中,以保障中職舞蹈生都能夠得到良好的培養(yǎng),為學生后期的舞蹈職業(yè)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多媒體技術對舞蹈課堂教學效率的積極作用
(一)優(yōu)化教學方式,創(chuàng)造藝術氛圍
將多媒體技術運用到中職舞蹈教學課堂之中,可有效地優(yōu)化教師的教學方式,為學生創(chuàng)造藝術氛圍,使其能夠受到積極的舞蹈氛圍的熏陶,積極與主動地學習舞蹈課程知識。由此,從根源上消除因學生對舞蹈知識毫無興趣,所產生的跟隨教師形式化地學習舞蹈知識的不良現(xiàn)象。而是使學生能夠通過直接觀看多媒體教學視頻,切身感受舞蹈學習的意義和樂趣,使學生能夠樹立學好舞蹈知識的正確信心,自主與深度地學習舞蹈課程知識,不斷提高教師對中職舞蹈人才的培養(yǎng)效果。這樣一來,中職舞蹈教師就可以通過合理地運用多媒體技術,解決中職學生的玩心過重,無法專注于舞蹈學習的不良學習問題。通過對多媒體技術的合理運用,潛移默化地提高學生的舞蹈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不斷提高自己的創(chuàng)作興趣,積極地運用自己所學的舞蹈知識開展創(chuàng)編舞蹈等等,使學生能真正將所學的舞蹈知識內化于心,促使學生舞蹈學習的健康與長遠發(fā)展。
(二)優(yōu)化舞蹈教學方法,充分應用多媒體技術
從中職舞蹈教學的實際情況可見,充分應用多媒體技術,可有效優(yōu)化舞蹈教學方法,使教師不必單一地運用示范教學的方式開展教學,而是可以使教師合理運用多媒體技術,創(chuàng)編各種學生感興趣的舞蹈視頻,吸引學生的舞蹈學習興趣,并運用多媒體技術記錄學生的舞蹈動作,幫助學生認知自己舞蹈的正確和錯誤學習行為,使學生能夠從舞蹈學習中,不斷提高自己的舞蹈學習能力。這樣就可以有效避免教師一味地運用單一示范教學方法,學生認為舞蹈學習枯燥乏味的現(xiàn)象,使學生能夠一直保持對舞蹈學習的積極性,促使中職學生舞蹈學習創(chuàng)新發(fā)展,使其能夠成為優(yōu)秀的舞蹈人才。四、中職舞蹈教學中多媒體技術運用的策略
(一)營造學習舞蹈的氛圍
在中職舞蹈教學課堂之中,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播放相應的舞蹈教學視頻,創(chuàng)造良好的舞蹈學習氛圍,以生動形象的舞蹈教學視頻,吸引學生的舞蹈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產生對舞蹈知識的濃厚學習興趣,全身心地投入到舞蹈學習之中,促使學生舞蹈學習效率和效果的不斷提升。以這種新型的多媒體教學方式,有效避免學生對舞蹈知識的學習流于表面的不良現(xiàn)象,使學生能夠在自身學習興趣的驅使下,深度學習課本中的舞蹈知識和舞蹈技能,使學生能夠練好舞蹈的基本功,為學生后期的舞蹈學習和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同時,中職教師還需根據(jù)學生的不同舞蹈基本功,給予學生相應的舞蹈教學指導,使每個學生都能夠逐步提高自己的舞蹈學習和舞蹈表演能力。舉例來說,在學習《基訓課在高師舞蹈教學中的定位》這節(jié)課時,開展對學生素質訓練的時候,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播放相應的教學視頻,使學生能夠直觀地了解到素質高低對于舞蹈學習的重要性,使學生能夠積極地接受素質訓練。之后,教師應根據(jù)初學舞蹈的學生的情況,分為腰和腿的“軟”“開”兩個部分,開展對學生的舞蹈教學,并為學生制定出不同的素質訓練舞蹈教學視頻,以保障學生能夠真正學好舞蹈基本功課程,促使中職學生朝著更高層次的舞蹈學習方向健康發(fā)展。
(二)豐富教學資源,提升學生的藝術修養(yǎng)
在中職舞蹈教學課堂之中,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豐富對學生的舞蹈教學資源,開闊學生的舞蹈學識和視野,提升學生的藝術修養(yǎng),使學生能夠樹立正確的舞蹈學習發(fā)展目標,有效避免學生將舞蹈學習的目標定位局限在課本之中的不良學習現(xiàn)象。使中職舞蹈專業(yè)的學生都能夠樹立符合自己的舞蹈職業(yè)發(fā)展目標,使其能夠積極地學習不同舞蹈家的優(yōu)秀舞蹈動作和能力,使其能夠不斷提高自己的舞蹈能力,為中職舞蹈學生的發(fā)展提供有力的教學保障。這樣一來,就可以使中職舞蹈學生的發(fā)展緊跟時代發(fā)展的步伐,有效地避免中職舞蹈學生在后期步入社會被社會所淘汰的可能,還能夠使學生充分發(fā)揮出自己的舞蹈學習主體地位,自主學習各種優(yōu)秀的舞蹈知識,加快中職學生舞蹈學習健康發(fā)展的步伐。舉例來說,在學習《芭蕾基本功訓練應遵循的原則》這節(jié)課時,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教學視頻,引導學生了解芭蕾的基本審美和芭蕾禮儀,為學生播放各個舞蹈家的芭蕾舞表演視頻,使學生能夠被表演所吸引,樹立學好芭蕾舞的正確信心,正面和正確地面對舞蹈學習所遇到的各種困難。
(三)制作微課視頻開展教學
在中職舞蹈教學課堂之中,教師還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制作相應的微課教學視頻,使不同舞蹈能力的學生都能夠學習到符合自己的不同舞蹈知識,促使班級中學生舞蹈學習能力的全面提升,有效地避免班級中學生舞蹈學習兩極分化的不良學習現(xiàn)象。通過合理地運用多媒體教學技術,使中職學生能夠真正從內心喜歡上舞蹈學習,積極地向教師提出舞蹈學習問題,不斷改善學生舞蹈學習的不足之處,不斷提高學生的舞蹈學習和表演能力,使學生能夠成為國家所需的優(yōu)秀舞蹈人才。舉例來說,在學習《中國古典舞基本功訓練基本概念》這節(jié)課時,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不同舞蹈學習能力,運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制作不同的微課視頻,組織學生在課下自主觀看微課視頻學習舞蹈,在課上讓學生各自說一說自己的學習見解,使學生能夠真正成為舞蹈課堂的學習主人公,不斷提高學生的舞蹈學習水平和效果。
五、結束語
總而言之,多媒體技術在中職舞蹈教學中有著重要的應用價值,將其合理地運用到教學之中,可為學生創(chuàng)建趣味且高效的中職舞蹈教學課堂。中職舞蹈教師應正確地認識到多媒體的教學價值,從學生的學習角度出發(fā),創(chuàng)新多樣化與趣味化的舞蹈教學方式,使學生能夠盡情享受舞蹈學習的樂趣,深度學習各種舞蹈知識,全面提高學生的舞蹈學習水平,從而促進中職學生舞蹈學習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夏莉娜.中職院校舞蹈教學策略探究[J].高等函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3):49-51.
[2]陶璐璐.淺論當前中職專業(yè)素質教育中學生舞蹈意識的培養(yǎng)[J].漯河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3):21-22.
[3]柳文杰.淺談多媒體在舞蹈教學中的應用[J].遼寧高職學報,2009,(4):78-79.
作者:李優(yōu) 單位:博愛縣職業(yè)中等專業(yè)學校